在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中

时间:2019-05-14 21:0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中》。

第一篇:在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中

水阁学校2009年秋季学期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自查报告

在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中,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我校严格按照根据国家、省财政部门及教育部门的要求,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教育专项资金支付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及支付效率,我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有关规定开支保障经费,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做到多方理财、勤俭节支、不断推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向前发展,为稳定教育教学秩序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做到了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措施得力,得到大家的好评。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公用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学校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进行了全面的自纠自查,现将自纠自查报告如下: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行政人员、财务人员、为成员的义务教育经费自纠自查领导小组,领导组首先学习了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认识到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教育的惠民政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此项工作在我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全体教职工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广泛宣传,畅通渠道

一是认真开好了行政会、教职工会,大力宣传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政策。二是各班主任及时向所有学生和家长进行宣传,让学生及家长和社会了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政策的温暖。三是制作了公示栏,让学生、教师,家长,社会明白对学校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使用情况和实施素质教育予以监督。

三、自纠自查情况

2、学校按规定科学合理编制2009年度的预算,并严格按预算办理开支保障经费的支出;对保障经费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实行采买、保管、领用及“一支笔”签字的审批程序,并在每学期期末总结会议上公开财务的收支情况。

3、学校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学校的房屋建筑物、仪器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实行专人管理,全体教师协同管理的良好局面。

4、学校按上级要求,按期组织教师培训并对培训教师严格要求,以便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5、2009年秋季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从中心学校拨入我校共25000元,均按要求全部用于学校相关支出,其中办公经费10741.1元、水费900元、电费4850元、会议费2794.7元、培训费210元、印刷费920元。其他支出则从中心学校银行账户转出;政府采购35830元、修缮费8927元、水费2037元、电费4500元、办公费23820.5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我校严格认真执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严格按政策开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但部分教师对保障机制政策不够理解、宣传不够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学习,加大宣传,严格认真地贯彻执行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

水阁学校

2009.12.2

5水阁学校2010年春季学期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自查报告

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义务教育经费使用落到实处。把这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做到了宣传到位,措施得力,接受各级部门及社会的监督,通过全面的督查和自查,学校对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有序进行,无任何不良现象的发生。现将自纠自查报告如下:

1、管理办法

为确保拨入我学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对资金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实施办法,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切合我学实际,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合理支配资金。保证做到专款专用,真正把有限的资金落到了实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2、进一步严格经费支出手续

学校根据县财政、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了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努力确保教学业务与管理、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历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方面资金的落实到位。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由中心学校统筹。

3、使用情况

2010年春季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从中心学校拨入我校及上年结余共计24616.21元,均按要求全部用于学校相关支出,其中办公经费9070.5元、水费2200元、电费6300元、会议费2689元、培训费2168元,其他支出则从中心学校银行账户转出;政府采购17838元、修缮费12900.19元、办公费24143元、教师用书费8752.27元、其他支出8640.45元。所有经费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经费的正常使用。

4、存在的问题

我校严格认真执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严格按政策开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但部分教师对保障机制政策不够理解、宣传不够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学习,加大宣传,严格认真地贯彻执行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

水阁学校

2010.7.2

5水阁学校2009年秋季学期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支出公示

2009年秋季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从中心学校拨入我校共25000元,均按要求全部用于学校相关支出,其中

1、办公经费10741.1元、2、水费900元、3、电费4850元、4、会议费2794.7元、5、培训费210元、6、印刷费920元。

合计:20415.8元。

余额:4584.2元。

其他支出则从中心学校银行账户存款113720元中转出支付;

1、政府采购35830元、2、修缮费8927元、3、水费2037元、4、电费4500元、5、办公费23820.5元。

合计:75114.5元。

余额:38605.5元。

水阁学校 2009.12.2

5水阁学校2010年春季学期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支出公示

2010年春季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从中心学校拨入我校及上年结余共计24616.21元,均按要求全部用于学校相关支出,其中

1、办公经费9070.5元、2、水费2200元、、电费6300元、4、会议费2689元、5、培训费2168元,合计:22427.5元。

余额:2188.71元。

其他支出则从中心学校银行账户存款122550.43元中转出支付;

1、政府采购17838元、2、修缮费12900.19元、3、办公费24143元、4、教师用书费8752.27元、5、其他支出8640.45元。

合计:72273.91元。

余额:50276.52元。

水阁学校 2010.7.25

第二篇: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改革专项检查情况通报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在2007年秋季开学前后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教财函[2007]40号)的要求和省里有关的工作部署,各州(市)教育、财政部门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委托昆明华信华昆会计师事务所、云南云达会计师事务所和云南银信鼎立会计师事务所分别对16个州、市进行了抽查,对各州(市)30%~40%的县(市、区),以及每县50%~60%的中心校及中学进行了重点检查。同时,审计署特派办对镇雄县、澜沧县、富源县、沾益县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省审计厅对红河、德宏2个州的12个县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现将审计调查和专项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前,我省农村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教科书费等的情况较为普遍,基层财政部门由于财力所限无法安排学校公用经费或很少安排公用经费的情况大量存在。学生上不起学,学校难以为继的情况长期制约着我省农村教育的发展。

2007年,中央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部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免除学杂费,由财政对学校提供免除学杂费补助,并按较高标准安排公用经费补助。省里配合中央政策于2007年大幅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并扩大补助范围。

两年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全省129个县(市、区)已有121个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省610.2万名农村学生免除了学杂费,近2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得到了生活费补助,261万名贫困学生享受了免费教科书政策,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学校运转的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多数县公用经费投入比改革前增幅达2倍以上。党中央、国务院这项惠民政策深入民心,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社会反响巨大。同时,各级政府及教育、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改革政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在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保障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为切实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领导,云南省成立了由省政府高峰副省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具体指导和协调。各州、市都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统筹组织领导全州(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二是为让新机制的实施有章可循,规范运行,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各州(市)、县结合各地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确保了各项政策的落实。

三是有分担任务的州(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配套资金基本到位。

四是开设专户,资金直拨到县,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为加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提高资金支付效率,省级要求各县在财政部门开设了“中央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专项资金”和“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专项资金”两个特设专户,中央和省的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通过国库直接拨付到县级专户,实行封闭运行,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和及时。

五是规范农村中小学的收费工作。各县(区)、乡、校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建立了公示牌(栏、墙),将学校的收费项目、标准、批准文号、举报电话等向社会公示,严格执行中央和省的有关规定。

六是各州(市)、县教育、财政部门都按照全国保障办和省级有关部门的要求,采取不同形式做好保障机制各项政策的宣传工作,让人民群众都了解、熟悉政策。同时,多次组织保障机制落实情况的检查,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

二、目前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审计署、省审计厅的审计调查和此次检查中实地抽查的结果来看,全省保障机制实施的各个环节中不同州(市)、县(区)存在不同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整改完善。

(一)部分州(市)、县(区)免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管理和使用不规范

1.玉溪市未到位2007年春季免杂费补助资金192.37万元及公用经费补助资金164.8万元;西双版纳州未及时拨付2007年春季省级免杂费补助资金99.45万元及公用经费补助资金98.72万元。

2.大理州的大理市,丽江市古城区,公用经费中列支教师补助费、超课时补贴、代课老师补助、接待费等。陇川县、盈江县教育局分别从各学校的“一免一补”资金中抽取31.05万元和25.51万元,用于偿还由县教育局统一购买的计算机款。

3.昆明市寻甸县羊街教育管理委员(中心校)2006年各校的教职工补助在义务教育专户中列支了0.62万元;2007年各校的教职工补助在义务教育专户中列支了2.4万元。昆明市安宁市草铺中学从代收学生资料费中支付纸款0.64万元(学校说明为学生用);用乡财政拨入补助中支付教师考察费4万元。

4.福贡县第一中学和福贡县第三中学存在学校购买的复印机、打印机等仪器设备未通过正常的政府采购进行。

5.资金拨付程序不符合规定。文山州西畴县、麻栗坡县、富宁县、广南县、砚山县,普洱市江城县,红河州开远市、石屏县将免学杂费、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由县财政局(或教育局)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再下拨学校。

(二)部分州(市)、县(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资金落实不到位,存在擅自降低标准,扩大补助范围的现象

1.分担资金未到位情况

根据《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制度实施意见》要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由省、州(市)共同分担。省级和各州(市)分担比例如下:昭通市、文山州、德宏州、怒江州、临沧市全部由省财政承担;保山市、丽江市、思茅市由省与州(市)按8:2分担;楚雄州、版纳州、大理州由省与州(市)按6:4分担;曲靖市、红河州由省与州(市)按5:5分担;昆明市、玉溪市由市级财政全部承担。

经检查,玉溪市未到位分担资金714.52万元(除红塔区外,玉溪市尚未执行新标准);普洱市未到位分担资金278.16万元;西双版纳州未到位分担资金104.31万元;临沧市应由市财政配套的244.41万元,仅落实了94.08万元; 大理州州(市)、县级分担资金753.89万元尚未落实下达;丽江市明确市、县分担比例为:古城区、华坪县由县(区)承担,永胜县、宁蒗县、玉龙县由市、县级承担。市财政局年初预算已安排50万元,但资金尚未到位。宁蒗县分担资金未到位。

2.补助资金发放不规范

(1)迪庆州:将生活费补助资金范围扩大到高中和中专,超出义务教育补助范围;补助资金未及时发放给学生。

(2)普洱市:澜沧县2所学校违规使用生活费,一是县民族中学将22.61万元生活补助费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二是糯扎渡镇中学2007年向4名政府干部子女发放贫困生生活补助,不符合政策规定。

(3)文山州:为了巩固普九成果,保持学生稳定,文山县将小学生活费补助标准降低到了150元/每生每学年。

(4)大理州:从抽查的乡、镇中心学校所辖初中、小学反映出的情况来看,2006年,部分小学存在对补助标准进行调整的情况;最高200元,最低84.8元。

(三)部分州(市)、县(区)资金拨付不及时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德宏州陇川县教育局会计核算中心滞留资金90.02万元,德宏州潞西市财政会计核算站滞留资金86.86万元。昭通市镇雄县、曲靖市富源和沾益县共滞留义务教育资金1202.35万元。

(四)部分州(市)、县(区)多报补助学生数 2005-2006学年,昭通市镇雄县多报学生数15553人,造成多申领专项资金228.05万元。曲靖市富源县2006年秋季多报学生数4367人,多申领经费79.91万元。

(五)免费教科书未按规定发放

丽江市宁蒗县存在免费教科书“先收后退”的现象,个别学校将教科书免费指标在所有学生中平均分配,红桥中心学校免费教科书1372人在所有学生中分配,大兴镇中心学校免费教科书858人按班级进行分配,宁利中心学校免费教科书826人剔除干部子女后按班级平均分配,新营盘中心学校免费教科书1695人,免费教科书2006年528人、2007年532人平均分配。

(六)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存在的问题 1.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下拨到乡镇

大理州的云龙县、迪庆州的香格里拉县将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下拨到乡镇,未按国库管理制度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2.项目延迟、变更未及时办理手续

玉溪市峨山县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专项资金158.9万元,用于峨山县化念中学学生宿舍的建造。项目资金下拨后,玉溪市接省移民局通知,将在峨山县化念镇安臵昭通市电站移民,因居民增加,化念中学将重新规划建设。经县领导向玉溪市教育局反映,此项资金暂存县财政教育专户,待新中学规划后,再用于学校建设。

普洱市2006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由于2006年年底才下达计划、拨付资金,加之2007年普洱市自然灾害较大,故大部份项目至今未完工,也存在个别项目至今未实施的情况;墨江县2006年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共319.2万元,应排除11所学校的危房面积4520平方米,因学校撤并导致部分项目已不需要实施,为了合理使用项目资金,结合集中办学的实际,经墨江县人民政府以墨政复[2007]16号文批复,对建设地点和规模进行了调整。调整后,项目学校增至14所。

(七)部分县挤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

昭通市镇雄县、普洱市澜沧县、曲靖市沾益3县中小学校挤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2127.92万元,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发放代课教师工资等。镇雄县各中小学从公用经费中列支基建资金1019.29万元,列支代课教师工资933.7万元,沾益县借用教育资金100万元支付办公楼工程款。

(八)部分学校存在乱收费现象

审计署在镇雄、澜沧、富源、沾益4县审计调查的60所学校均存在“一边免费、一边收费”现象,违规代收教辅材料费、保险费、体检费、校服费等3346.27万元。

三、整改措施

(一)根据中央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相关政策,请各地按照中央和省的有关规定,认真修订和完善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相关制度规定,全面落实保障机制的各项政策要求,明确规定州(市)、县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资金管理的权力和职责,从政策约束性上强化州(市)、县(区)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开支、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二)州(市)政府应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视,对地方配套资金尽快做出合理安排,及时划拨相关经费,保证学校正常运作,保证学生补助能及时发放。每年新学期开学前,县(区)级财政要视情况采取预拨资金等办法,确保学校运转资金及时到位。

(三)各州(市)教育、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县(区)教育、财政部门业务培训和指导,督促县(区)教育、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对各学校深入调研和检查,制定县教育局和中心学校一级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经费开支、使用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统一模式,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各县(区)教育、财政部门应加强财务人员会计基础规范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加强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学习,保证学校财务状况真实、完整。促进会计核算的合规、合法性,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五)各级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食堂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堂采购、烹制、质量、安全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不得在开办食堂过程中将不必要的费用转嫁到学生,特别是困难学生身上;同时应加强食堂的会计核算工作,纳入学校预算管理。

(六)学校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从严控制接待费等费用的开支数额,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学校应将学生生活补助资金及时补助到学生手上,不得滞留在学校。

(七)多报学生数套领专项资金的县要做出检查。在下达2008年保障机制资金时,将扣减多报学生数及相应资金,并扣回2007年套领的资金。

(八)对已经安排但未拨付到学校或学生的各项经费,要及时按程序拨付到位,对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被挪用的经费,各级教育、财政部门在3月份以前负责归还。

(九)各州(市)、县教育、财政部门及学校应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于2008年3月1日上报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二OO八年二月十三日

第三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2012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改革工作宣传计划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宣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县局2012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为依据,多措并举,广泛深入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围绕建立新机制、采取的新举措,宣传改革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此推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关心和参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为深入推进我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宣传内容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经费分担和有关保障措施。

三、宣传方式

(一)宣传月集中宣传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确定四月、九月每年两次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月,多措并举开展宣传。

1、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政策,解答问题。

2、悬挂和张贴标语。发挥中小学分布广、布点多的优势,在繁华

路段和人口密集地区利用标语、横幅、板报、专栏、发放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切实做好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宣传。

3、利用校长问卷、教师问卷、财会人员问卷、学生问卷等测试方式,了解校长、教师、财会人员及学生对义保政策的掌握情况。

(二)利用多种载体广泛宣传

1、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宣传职责。各中小学以校为单位,在开学之初专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设立政策咨询站和家长会等形式,对新机制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2、严格公示制度。各中小学在新学期开学时要将新机制基本内容、国家补助情况、按规定仍可收费的项目和经费使用情况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3、义保政策进课堂。各中小学要把义保知识宣传工作纳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积极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使义保政策深入人心。

(三)公布中心校咨询电话,热情解答有关新机制的政策,协助解决有关新机制方面的问题。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中小学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把手亲自抓,同时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把党和政府这项惠及当代、泽及千秋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各中小学要结合本地义务教育经费保

障机制改革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工作方案,有计划、有重点、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宣传,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知晓度。

(三)实事求是,务求实效。各中小学要认真制定宣传报道计划,通过开辟专栏、设立专题、跟踪报道等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好改革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改革舆论氛围。要创新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和宣传载体,切实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各中小学宣传工作相关材料于四月底和九月底分别报送镇中心校。

中心学校2012.4.12

第四篇:在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

明确各自职责 落实保障新机制

努力开创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去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并召开相应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四川省人民政府也制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于今年1月23日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今天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具体安排我市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今年春季开学后全市农村义务教育按新的机制运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和政府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一直十分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市各级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把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使农村义务教育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我市于2000年全面完成了“普九”任务,近几年又不断巩固提高,达到新的水平。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仍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巩固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较大;经费投入不足,总体保障水平偏低;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不高,管理滞后,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仍然缴费上学,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投入得不到有效保障、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的关键问题在于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清,机制不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中央决定从理顺机制入手,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同时明确提出重点支持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高瞻远瞩作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新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对于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是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的根本保证。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公共财政建立,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市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和国务院《通知》以及省政府《实施意见》的精神,站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的高度,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的精神上来,增强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各自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实施好。

二、把握政策,突出重点,务必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环节的工作

全国、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和国务院《通知》、省政府《实施意见》,对这次改革的政策内容都已明确。其基本原则是: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全国从今年开始,准备用五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按照中央和省政府的要求,我市将从今年春季开始全面启动实施这项改革,《实施意见》省政府已制定下发,省与各市州、县的筹资责任和具体政策措施也已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全面、准确地把握这项改革的相关政策,狠抓落实,务求改革成功。

(一)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强化资金保障和管理

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质,是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的责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落实分担责任、加强经费管理和保持法定增长是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的重点。

一是落实分担责任。今年,我市实施这项改革共需财政投入1.8亿多元,其中中央财政承担1.2亿多元、省财政承担5900多万元、市财政承担455万元、县级财政承担1500多万元。为了保证市以下经费的落实和改革的顺利实施,市上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将担负起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责任。各区县级政府要按照省政府《实施意见》中确定的经费分担具体办法,切实担当起各自的筹资责任,务必抓好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务必确保资金的落实到位,决不允许任何一个地方因资金不落实,而出现“空挡”,影响全市、全省改革的进程。

二是强化资金管理。全国、全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这进一步强化了县级政府的资金管理职责。各县级政府要按照改革的要求,将农村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乡镇一级政府也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履行好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应有职责。

科学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学校经费管理的关键环节。各地在实施新机制中,要同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教育部门要指导农村中小学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实实在在地做好预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尤其要充分考虑新形势、新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各种新要求,不断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要严格执行预算,强化经费管理,保证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严格按规定使用,确保学校正常运转的需要。财政部门要根据农村中小学的实际,合理编制资金计划,科学调度资金,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所需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每年新学期开学前特别是今年春季,由于时间紧、又刚起步,地方财政要及时拨付资金,保证运转资金按时到校。各地要加强监督审计,专款专用,严防把此项经费挪作他用,不得用于冲抵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不得用于发放教师工资和津补贴,不得用于偿还“普九”欠债。农村中小学也要强化学校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推行学校财务公开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保持法定增长。近年各地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认真按照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加大了投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按照这次改革“一年实施、二年巩固、三年完善、五年实现”的规划,今后五年,中央、省、市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还将进一步增大。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次建立新机制的资金,是专项资金,各级财政要在预算中单列,从当年新增财力中安排,不得占用教育经费的正常增量。在这方面,中央、省和市财政已经带了头,作出了示范,各区县也要按此保持教育投入同步增长。各地不得因为中央和省、市加大了投入,而将原本应有的投入挪作他用,要坚决防止出现“挤出效应”。必须继续按照《教育法》的要求,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又保证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经费达到法定增长。

(二)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杜绝学校乱收费

新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和源泉头上为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坚决治理乱收费提供了根本保证。实行新机制后,国家和省上给我市的农村中小学学杂费补助标准,每年小学生生均为190元,初中生生均为240元,而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还将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应该说,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经费需求,政府在财政预算里都给予了基本保障,学校没有任何乱收费的理由。国家一边给补贴,学校一边乱收费,这既有违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有损于教育事业的形象。各区县、各学校要把实施新机制与巩固治理教育乱收费成果有机结合,坚决杜绝教育乱收费。今年春季开学时,要一律停止收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信息技术教育费,全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今后,凡纳入新机制实施范围的学校,必须坚决做到“三不准”。一是不准在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收费和寄宿学生食宿费以外,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二是不准再向学生统一收费购买教辅材料、校服和学具等;三是不准以改制为名高收费和乱收费。从今年起,各地不得再审批义务教育阶段新的改制学校,对原已改制的学校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对将公办学校租赁或承包给私人办学的要坚决收回实行公办,坚决不准再搞“一校两制”。各地也要加强对学校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的管理,坚决制止向学校搭车收费和乱摊派、乱收费行为。

治理教育乱收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收费管理负有直接责任。落实建立新机制的资金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如此项资金落实不了,应追究政府的责任,而如果学校违规乱收费,就必须追究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今年各级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实施新机制的学校收费行为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对乱收费行为,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三)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建立新机制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这次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地要抓住这次建立新机制的有利时机,认真分析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探索并建立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新机制、新方法,通过不断地改革,确保这次改革目标的实现。一是要遵循“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撤并校点的资产,防止教育资源流失。对布局调整后的学校校园、校舍以及其他设施,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和规划,确保这些教育资源全部用于发展农村教育。二是要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快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并将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坚决精减和压缩地方性其他课程教材,下决心把中小学学生过多过重的学业负担减下来,让广大青少年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愉快地成长。三是要加大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扶持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区域的教育差距,努力促进教育公平。要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向农村中小学倾斜,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改革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设置要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坚决取消一切不切实际的评价指标。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各地要利用此次新机制的建立,从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小学教师的管理体制。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师交流制度,大力推进和鼓励城市、县城教师和大学生到农村学校支教和任教,并以此带动、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二是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健全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动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合理优化配置教师资源。三是要完善和从严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要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坚决清退不合格教师,逐步清退代课教师,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

农村学校管理滞后,是城乡教育差距的又一体现。新机制建立后,农村学校的经费有了相应基本保障,这为农村中小学提高管理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认真抓好校长的培训和选聘工作,使他们既成为一名好的教育家,又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总结近年学校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加强监管。随着新机制的推进,要尽快建立起职责明确、工作落实和保障有力的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当前,要重点针对学校设施设备不足和老化,特别是在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认真排查和消除隐患,强化安全责任制,坚决杜绝类似去年通江县广纳中心校踩踏事故的再一次发生。今年春季开学前后,各地要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一次专题部署,开展一次专项检查,督促各项安全工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今春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按新机制落实到位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今年春季开学就要开始按新机制运行,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紧急动员,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改革顺利实现。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上已成立XX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市教育、财政、监察、审计、物价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为主要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掌握改革动态,加强指导和协调。各地也要按照国务院《通知》和省政府《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工作。要把此项改革作为今年教育工作的一件头等大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各区县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一定要把主要精力用到抓好此项改革上,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各级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迅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工作机构,对实施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作出倒计时安排,并加强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此项改革顺利实施。

二是资金落实到位。这次改革能否成功,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关键是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资金能否及时足额落实到位。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省、市的安排,中央和省、市应承担的改革经费将会及时足额到位。各区县对此项改革资金的落实要实行区县长负责制,务求足额筹集,及时拨付。每年底,各区县要向市政府上报本改革资金落实情况,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以及下一预算安排情况。要建立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对不能按时到位的区县,市财政将在转移支付中直接予以扣减。

三是管理监督到位。各地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改革资金专款专用。要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要健全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改进和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把这次改革作为教育督导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建立专门的审计制度,积极推行农村中小学财务公开制度,坚决防止“吃教育”以及“教育吃教育”的现象。对挤占、挪用、截留改革资金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四是舆论宣传到位。各地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在全面宣传改革政策的同时,突出宣传免收学杂费的重大意义。要紧紧依靠广大农村教师,采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使党和政府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同志们,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它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通过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努力让每一个学龄儿童都能进入学堂,让义务教育真正义务起来,让广大青少年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愉快成长,这也是衡量我们这次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各区县、各部门一定要齐心协力,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为开创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五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汇报材料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汇报

尊敬的省教育厅督查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今年上半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我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将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抓实抓好,我县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县教体、财政、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领导。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成立领导组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强化了协同配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为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制定印发了操作性极强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根本目的、主要内容、实施步骤以及享受义务教育免学杂费政策的范围和对象及补助标准,从制度上保证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县财政局、县教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省市政府《实施意见》的精神,就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免收学杂费、公用 1

经费支出管理、校舍维修改造等工作先后印发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有效地保障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利用县电视台、报纸、《教育》专刊、教育网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使党和政府“种田不交税,上学不缴费”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全县各中小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家长会、发放《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家长的公开信》及宣传画等形式,大力宣传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政策内涵、主要措施等具体内容,营造全社会广泛支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多措并举,狠抓落实

(一)确保预算充足

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预算是基础,经费是关键。我县根据县情实际,建立健全了新机制下规范的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严格按照“二上二下”的工作程序,组织、指导基层学校据实、科学规范编制预算。2010中央、省安排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保障机制资金1343.3万元(其中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1003.9万元、免费教科书313.5万元、寄宿贫困生生活补助经费25.9万元)。我县财政在打齐打足人员经费的同时(工资、各项津补贴和福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落实了县本级各项配套资金83.1万元(其中义务

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57.2万元,寄宿贫困生生活补助经费25.9万元)。

(二)确保支出规范

为规范公用经费支出,我县及时转发了省财政厅、教育厅《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

[2007]198)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严格使用公用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通知》(教秘计[2009]240号)文件。同时,县教体局与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和使用的通知》,要求全县各学校严格按照“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厉行节约”原则,根据补助标准和学生人数分(学)编制公用经费预算和使用计划,确保做到义保资金不挪用、不挤占、不截留。全县各学校相应制定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提高公用经费使用效益。

(三)确保拨付到位

1.公用经费拨付:为完善公用经费拨付程序,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我县将全年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在3月、5月、9月、11月分四次拨付。截至6月10日已拨付中小学公用经费565.42万元,其中县本级57.182万元,有效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超额完成了2010年上半年公用经费530.6万元的拨付任务。

2.寄宿贫困生生活补助经费拨付:今年上半年,我县共拨

付资金25.99万元(其中县本级财政拨付12.99万元)。

五、齐抓共管,强化监督

县政府每年将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投入情况向县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从县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监察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对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学生界定、中小学收费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作为政府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下一步,我县将以这次省督查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进取的工作作风,确保全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为泾县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在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