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准确理解反垄断法的几个问题
准确理解反垄断法的几个问题
2008-03-0
514:14:27来源:中国人大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于2007年8月30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确立市场竞争基本规则、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为了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准确把握反垄断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正确执行这部重要法律,现就社会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予以简要说明。
问题之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做大做强,增强竞争能力。在这种形势下,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何在?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要维护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本来是具有较强自我调节功能的,但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市场竞争机制就越来越难以完全依赖自身功能来维护。这就要求建立反垄断法律制度,由政府对市场活动进行适度干预,用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矫正市场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扭曲和失真。
在现阶段,我国的市场发育尚不充分,竞争规则尚不健全,经营者的行为尚不规范,既存在一些经营者在国内市场上和对外贸易中低价销售商品,互相倾轧、损害国家利益的恶性竞争现象,也存在一些经营者通过订立固定价格、限制产量等垄断协议,排除或者限制市场竞争的现象;既存在企业规模较小、竞争能力较差、需要做大做强的问题,也存在一些经营者通过企业合并而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市场竞争的现象。从这样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既要依法反对不正当竞争,又要依法反对垄断。通俗地说,搞市场经济,一是不能不竞争,二是不能乱竞争。这就如同体育比赛,既不能排斥运动员上场,也不能允许运动员上场后不按规则比赛。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这样相辅相成,从两个侧面确立了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1993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此基础上,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定反垄断法,建
1立健全我国的反垄断法律制度,是迫切需要的。
问题之二:反垄断法的立法精神是什么?与其他国家的反垄断法相比较,我国的反垄断法有什么特点?
制定反垄断法总的精神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研究借鉴国际上的反垄断法律制度,确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符合、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据此,我国制定反垄断法,必须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既要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市场竞争基本规则,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使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通过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开展经营活动;必须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需求,统筹协调反垄断与实施国家产业政策的关系,使经营者通过公平竞争和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这三个“必须”集中体现了反垄断法的中国特色,是贯穿这部法律始终的基本精神。
问题之三:反垄断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按照这样的规定,允许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控制地位,会不会保护和助长“行业垄断”?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反垄断法所称的控制地位,也就是反垄断法中的市场支配地位,是指
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能力。经营者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或者营销有方、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而取得,也可能由于其从事的行业(如电力电网、铁路路网、城市基础设施管网等)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而取得,还可能是基于国家对某些特殊行业或者领域实行特殊市场准入政策而取得。反垄断法并不禁止经营者通过合法途径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只是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其支配地位,实施垄断价格、掠夺性定价、拒绝交易、搭售、歧视性交易等排除或者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反垄断法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作了明确的、具体的禁止性规定。这些规定对任何企业都是适用的。
对于反垄断法第七条,我们一定要全面理解。一是保障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取得控制地位,是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取得控制地位,并不是说就可以实行垄断。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占控制地位,并不等于这些行业都只能由国有独资企业经营,更不是说这些行业的经营者就可以不遵守市场规则,滥用其控制地位,排除或者限制竞争。按照中央确定的“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的精神和“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深化石油、电信、民航、邮政、烟草、盐业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形成竞争性市场格局”的要求,在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行业中,同样要引导、促进不同经营者进行公平竞争。这一条第二款明确规定:这些行业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者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三是国家对这些行业的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给予保护的同时,又要对其经营行为及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显然,反垄断法第七条的规定是全面的、正确的,既遵循了反垄断法关于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一般原则,又体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至于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大型国有企业利用其市场控制地位采用乱涨价等手段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正是需要依据反垄断法加以解决的,不能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怀疑甚至否定法律规定的合理性、必要性。
问题之四:经营者通过兼并等方式实现做大做强是国家所鼓励的,为什么事前还要申报、审查?
反垄断法所称经营者集中,包括经营者之间吸收合并、新设合并的情形,也包括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权、资产或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情形。由于经营者集中可能产生或者加强其市场支配地位,对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并且一旦完成集中,纠正成本较大,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法通常采用事前申报的办法对集中行为进行控制,规定达到一定标准的经营者集中,要在实施前向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同样,我国的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规定了事前申报制度,是必要的。
我国制定反垄断法,还充分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有关政策相协调。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产业集中度不高,许多企业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竞争能力不强。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因此,制定反垄断法,既要防止经营者过度集中形成垄断,又要有利于国内企业通过合并、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在控制经营者集中方面作出适度规定。按照这一精神,反垄断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经营者集中”一章中又进一步规定,审查经营者集中,除了要考虑经营者集中对竞争产生的影响以外,还要考虑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等因素。对应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不予禁止的决定。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反垄断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法公布后,有些外国企业担心这一规定是否意味着中国引进外资政策将发生重大改变。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载入宪法,是不会改变的。当然,我们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随着形势发展,有必要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再者,对外资并购本国企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并
不是我国独创的制度。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有这方面的规定。外国不少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中国的反垄断法确立了国际公认的市场竞争基本规则,将为中外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更有利于吸引外资,更有利于中国与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
问题之五:有些人认为,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是“行政垄断”。为什么反垄断法没有明确规定反对“行政垄断”?
反垄断法指的垄断是经营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种行为。众所周知,我国以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企不分的状况,在改革中早已根本改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机关不是经营者,不从事经营活动,因此也就不存在反垄断法意义上的所谓“行政垄断”,“行政垄断”的提法是不科学、不准确的。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有些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尚未完全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由此产生了这样的行为:有些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有些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行地区封锁,排除或者限制竞争。这些行为阻碍商品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地区自由流通,妨碍统一、有序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国务院在2001年就专门制定了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行政法规。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反垄断法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设一章,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并具体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不得以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发布信息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不得采取与本地经营者不平等待遇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不得强制经营者从事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不得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这些规定准确、具体,针对性强,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第二篇:三准确理解领导意图.
准确理解领导意图
机关的机关 机关生存技术手册
收藏本书 字号-+
机关无论大小,说到底都是党委或领导的办事机关。所以,准确领会和理解领导的意图,是赢得领导信任的重要一环。
这里所说的领导意图,是指领导在布置工作、下达任务、作出指示时的本意或精神实质,希望达到的目标和效果。领导意图,既反映了领导对某项工作的思想和要求,又体现了其独特的领导艺术、思维方法和处事原则,往往具有切中要害、揭示规律、触及本质的特点。作为机关干部,无论是决策之前当参谋、提建议,还是决策之后传达实施、抓好落实,都必须把领导意图理解准、领会透。
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机关干部在理解和把握领导意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常见的现象有:要么对领导的意图充耳不闻,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要么浅尝辄止,理解不准,把握不全,与领导的本意相差甚远;要么只领会表面,悟不到本质,领会不了领导的真实意图,甚至与领导的意图背道而驰。平时机关草拟的某些文件,一遍一遍被领导打回来,其中多数不是文字问题,而是与领导的意图不吻合,即使是文字问题,也说明没有正确表达领导的意图。
要悟透领导的本意
机关干部必需完整准确地理解领导意图,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偏离本意。
清朝雍正年间,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位名叫童华的人,从浙江调到苏州任知府。当时,皇帝下诏书,要清查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来江苏地区拖欠的1200余万的税款问题。江苏巡抚接到圣旨,认为应该严加追缴。于是就要求欠税的人几天内要缴清,否则,予以逮捕。结果抓了1000多人。
童华到来后请求宽限一些时日。巡抚大怒,斥责他说:“你敢违抗圣旨吗?”童华说:“我不是违抗圣旨,而是落实圣旨。皇上知道有多少年的欠税问题,他没有下令严追,而是下令清查,就是想弄清来历,查明原因。是在官,还是在民;是应征,还是应免。搞清楚之后,奏请圣上裁决,这是圣旨的本意。现在如果不弄清圣上的本意,要求将十五年的积欠马上解决,这是横征暴敛,不是清查。现在请您宽限三个月,将情况搞清楚,上奏圣上。”(“华非逆旨,乃遵旨也。上知有积欠,不命严追而命清查,正欲晰其来历,查其委曲,或在官,或在役,或在民,或应征,或应免,了然分晓,奏请上裁,乃称诏书意。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今请宽三月限,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清史稿•童华传》)
巡抚答应了他的请求,释放了1000多人。并将江苏欠税的情况登记造册上报朝廷。当时,朝廷也听说江苏巡抚严查的事。皇上很生气,下令要严加处理。圣旨的本意果然如童华所言。
这件事可以看出,在如何落实圣旨的问题上,巡抚与知府之间之所以出现严重分歧,其原因就在于对圣旨理解的不同。巡抚认为“清查”,就是要严加追究;知府认为“清查”,是弄清来历,查明原因。按照巡抚的理解,就会造成横征暴敛、民怨沸腾、政局不稳的严重后果。幸亏童华说服了巡抚,让他纠正了落实执行中的错误行为。所以说,悟透领导的本意非常重要。
要悟透领导的深意
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我们对领导的决策指示和要求不能浅尝辄止,一定要把深意理解透彻。
1949年建国前夕,全国政协召开会议商讨新中国成立的具体事宜。会前,毛泽东同志提出,“开国大典的礼炮要放28响”。在政治协商会议上,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放28响不符合国际惯例”(国外最高礼遇的炮响为21响)。委员中不少人都知道,礼炮最早源于英国海军,当时最大战舰装有21门大炮,全部鸣放便是最高礼仪,这是21响礼炮的来历。其次是19门炮,19响便是次一点的礼节。1875年,美国人从英国那里学来了这种方法,正式采用放礼炮的礼节,后来便风行世界,并一直延续到今天。一般欢迎礼炮的讲究是,国家元首或相当于元首的贵宾(如总统、国王、天皇、执政党主席等)鸣放21响,政府首脑或相当于政府首脑的贵宾鸣放19响。可能是源于此吧,有的委员们把21响礼炮作为最高礼遇了。
听到委员们的异议,毛泽东同志也未作解释,只叫大会筹委会的唐永健同志起草个说明。说明怎么写,他也没交代。接到任务后,唐永健同志认为,毛泽东同志提出放28响礼炮,肯定有他的充足理由。他详细研究了各国庆典礼炮的放法。实际上,庆典礼炮并不像欢迎礼炮那么讲究,它都是各国自行规定的,很有些随意性。比如英国君主诞辰、加冕庆典鸣放62响;美国国庆时鸣放50响,表示美国有50个州。也可能受此启发,唐永健起草的说明是这样写的:开国庆典用54门大炮,放28响。54门大炮表示第一届政协有45个政治单位和9个方面的特约代表,共54个各方面人士;放28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到1949年刚好28岁,28响就是28年党的奋斗史的礼赞。这个说明送上去后,毛泽东二话没说,挥笔就签上了他的大名。就这样,新中国在28响礼炮的轰鸣声中诞生。
再深一步研究,我们就不难看出,唐永健把首长意图参悟得很透。我们纵观毛泽东的一生,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大体都是28年。第一阶段,从毛泽东同志1893年12月26日诞生,到1921年7月参加党的“一大”,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刚好28岁;第二阶段,从1921年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起,率领我党、我军和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奋斗,终于推翻三座大山,缔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年毛泽东同志是56岁;第三个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北京逝世,大体上又经过28个年头。有人说,毛泽东同志这一生与28这个数字结下不解之缘。“毛泽东”三个字的繁写体,也正好是28画,他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写的“寻友启事”,落款就是“二十八画生”。在延安时,毛泽东同志有一次同谭政同志(解放后曾任总政治部主任、大将军衔)谈话,深刻而风趣地说:“谭政同志啊,不知你注意了没有?你的名字谭政这两个字是28画,我的名字毛泽东也是28画,我们共产党这个共字拆开了也是‘廿八’。我们都是共产党人,要做共产党的事啊”。当然,毛泽东同志与28有缘,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只不过是某种巧合而已。但是,机关干部理解领导意图,必须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这样才有利于达到准确的程度。
要悟透领导的真意
据说,当年,“东北王”张作霖在一次宴会给日本人书写条幅,有意落款为“张作霖手黑”,秘书不知其中的讲究,好意提醒应作“手墨”。张作霖听罢大加训斥:我难道不知道“墨”字下面有个“土”?事后他解释说,正是因为日本人索字,才不能带土,这叫“寸土不让”!原来张作霖是选择一种暗示性方法来表达真实意图,秘书不懂其中的奥妙,自然理解不了深刻涵义。
一般来说,领导讲话都是直截了当的,意图表达得非常明确,这时正确理解贯彻比较容易。但有的时候,由于受到某种限制,只好采取点到为止、旁敲侧击的办法,领导意图表达得十分隐晦模糊,有时可能只是某种暗示。比如,领导对某个事情或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不好明确表态,这时可能选择一种模糊的表达方式,或签上一个名,或者画上一个圈,这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同意还是不同意?这就需要机关人员慢慢去体味。还比如,领导交代任务,就是简单的几句话,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你对领导意图似懂非懂,也不多问,便凭想当然办事,结果,事办完后很可能与领导的要求南辕北辙,给领导留下个不会办事的印象,费力不讨好。还有一些事情,看起来领导表态要办,其实内心不想办,需要机关在领悟之后给挡挡驾。所以,悟透领导的真实意图非常重要。陈布雷一生跟随蒋介石,深受蒋介石的器重,他总结出的办事经验——先斩后奏,斩了不奏,奏了不斩,不斩不奏。现代人改为——做了不说,说了不做,不说不做,又做又说。这实际上是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而采取的不同行事方式。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可以批判和争鸣。我们主要是借事说事,启发一种思路,这就是理解领导意图时,一定要把寓意悟出来。能听得出弦外之音,看得出难言之隐,品得出个中奥妙,这样工作起来才会贴谱、上道、顺劲。
有经验的机关干部,在接受领导交代的任务后,不是匆忙动手,而是首先把领导关于此项任务的真实意图搞清楚,把任务的性质、目的、要求搞清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一般来说,领导交代的事项,大都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内容——办什么事?二是时限——什么时间完成?三是要求——工作标准、注意事项等。机关干部在接受领导交办的事项时,一定要把这三个要素搞清楚。当领导交代的任务比较凌乱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归纳整理;当领导交代的任务过于简单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发挥完善,简要地口述自己对任务的理解,得到领导认可后再行动;当领导交代的任务超越客观实际、难以完成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调整,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参考。通过把握三要素,为理解和落实领导意图奠定基础。
把握领导意图的途径
对领导意图的理解把握,除了从党委决议、领导讲话、重要工作部署去领会外,还要把工夫下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重大任务或重要情况,主动请示,问一问领导有什么考虑;领导阅读文件、报刊和资料后,看一看有什么批注,有什么新的思想;在领导与你的交谈中,听一听有什么新的决心意向;领导批评表扬时,理一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力求做到与领导同步思考。具体讲要注意这么几点:
1.要掌握领导的关注点。就是要跟踪领导的“视线”,搞清楚一段时间或一项工作,领导最关注的是什么,这样才能跟上领导的思路,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有时,由于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领导对某个问题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把领导的意思理解偏了。
2.要掌握领导的着力点。就是准确理解领导对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分析,搞清楚什么是必须牢牢抓住的关键之处,什么是必须克服的薄弱环节,什么是必须预见的牵连影响,什么是必须防范的重要情况等等,这样才能搞准做好工作的着力点,把工夫下在最重要的地方。
3.要掌握领导的警觉点。就是要搞清楚一段时间或一项工作中,领导可能担心、顾忌、反对的事,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谋划和工作,把可能遇到的情况理清楚,并且有相应的设想和方案,让领导放心。
把握领导意图,还可以通过如下几种途径:
1.从领导的言谈中捕捉。机关人员要及时记录领导在各种会议、各种场合的系统或随机讲话、谈话,善于将其联系起来,从中分析意图。
2.从领导的行动中掌握。领导去哪里,抓什么,怎么抓,反映了他对这个单位、这方面工作的关心程度,反映了他的决心和意图。
3.从领导的文办中摸清。机关平时与领导的接触,大量是通过文办联系在一起的,机关干部要善于从领导的讲稿、批示中把握其思想。一个成熟的机关干部,应该通过领导的言谈举止连贯而不是零散、系统而不是肢解、全面而不是单
一、深入而不是肤浅地分析和把握领导意图。
第三篇:《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今天正式实施 被批为“无牙无爪老虎”
酝酿了14年之久的《反垄断法》今天正式在中国实施,但它的实际效益却备受争议,有说法指它只是“无牙、无爪的老虎”,甚至认为它“保护国企,歧视外企”。
这部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宪法”的法律明确提出,将禁止多种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等。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王传辉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反垄断法》并没有大家想象得这么新,实际上,它里面超过一半的内容早在93年以后就在其他几部法律中出现。过去有关反垄断的法律并没有什么成效,你认为今后会有所不同吗?《反垄断法》的出台更多的意义是‘口号性’的,它(在现阶段)不会什么实际的效益。”
王传辉表示,《反垄断法》目前根本“管制”不了大型国企,有如“无牙、无爪的老虎”。执法机构的地位只是商务部工商局中的一个部门,连部委的级别都达不到,怎么敢去对抗有后台的大型国企?此外,触犯《反垄断法》最多也只是罚款,不像在美国是要负起刑事责任的,罚款对大型企业又算什么?
王传辉认为,《反垄断法》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提升执法机构的地位和权力、提升这个部门的官员的专业能力,目前政府部门每月3000多元人民币的薪金,根本吸引不了法律和经济知识兼备的人才、以及加重触犯此法律的刑罚。
《反垄垄断法》立法专家小组成员之
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黄勇教授日前在接受广州《南方都市报》访问时坦言:“《反垄断法》目前最大的不足是过于原则化、过于抽象化,可实施性比较差。《反垄断法》在很多国家很成熟,依赖专业化的调查和处理、依赖法律和众多的文件,而我们只有57条、8章内容,太原则性了。中国下一步需要加紧制订相关细则,研究执法经验。”
也是《反垄断法》立法专家小组成员之
一、北京大学教授盛杰民则说:“《反垄断法》里面当然也有一些缺陷。它的不完善正是我国市场不完善、不成熟的反映。计划经济的烙印还存在,加上我国中央和地方以及政府各部门的博弈,各种利益集团的要求也会影响这部法律。但我对中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和完善充满信心,它有无奈的地方,但是它本身是非常灿烂的。”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有近90个国家实施了这一法律。
上星期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一篇分析中国《反垄断法》的文章中说,《反垄断法》的背后有一股强劲的保护主义势力,尽管这股势力最终妥协了,所有大型国企都必须受到《反垄断法》的约束,但它们也成功争取到在《反垄断法》里加入一条规定:涉及经济或国家安全的国企可以例外,“这个漏洞几乎和中国一样大”。
对于这一规定,黄勇解释说,部分垄断国企,特别是央企,他们的形成有中国的特殊国情,例如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涉及经济安全的行业、及专营专卖的行业。对于这些行业,中国实行的是另外一种经济模式,即管制的经济模式,而《反垄断法》规范的是竞争行业的企业行为,因此《反垄断法》适用这些企业时就会打折扣。
广州《新快报》日前也引述业内专家的话报道,这一规定成为业界质疑的焦点之一,由于没有明确的企业名单,国内几乎所有的垄断企业都可以适用这一规定。如果反垄断的主要目标只是微软等外资企业,而不是大型国企,放着大型国企垄断市场的行为不打击,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市场歧视。
近期也有评论文章说,“大型国企容易成为此项法律的“治外之地”,令人有„只反贪官(具垄断地位的民营与外资企业),不反皇帝‟之感。”
当然,《反垄断法》也不是完全看不到效益的。有一些法律界人士和企业就已准备行动。法律学者郝劲松告诉《新快报》:“我们的法律公益研究中心正在做准备,8月1日后就将陆续对一些涉嫌垄断行为的企业和部门提起诉讼。”
他举例说,电信、铁通和网通在部分地区对宽带进行统一定价,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无疑是一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垄断行为。
对此,中山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在广州《南方周末》发表的一篇评论中说:“反垄断法生效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微软、英特尔和谷歌被起诉;中石油、中电信等被几位„好事‟的律师告上法庭。但尘埃落定之时,大家会发现江山不变、霸业依旧。”
第四篇:反垄断法实施中的问题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反垄断法实施中的问题
王学政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法规司司长
一、当前社会上对《反垄断法》实施存在的若干模糊认识
(一)《反垄断法》中没有经营者利益的原因
首先,我们针对当前社会对《反垄断法》颁布以后实施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还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谈一点意见和看法。
我们知道近年来全国人大制定的一系列法律中,凡涉及到市场经济秩序规范的,都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之前同样有保护经营者利益的内容。在人大审议和通过《反垄断法》这个法律之前,审议稿中曾经也有过关于保护经营者利益的字样。最后出台以后,总则第一条,只是规定了为了预防和防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制定本法,没有经营者的利益。因此在有些学员中间产生了疑问,虽然这不是很大的疑问,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加以澄清。
在《反垄断法》中规定,“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把他作为本法的宗旨,而没有专门提出经营者的利益,并非是一个疏忽而是跟《反垄断法》本身的性质和反垄断他的特点直接相关。
我们说垄断行为由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可实施的垄断行为。他的目的是在于限制竞争,他直接的结果是侵害了市场的竞争机制,因此也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这些行为基本上是由企业实施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例如企业进行的集中,他和其他非经营集中的经营者,他们之间的利益不发生关系,而特别在当企业通过价格联盟或者其他的垄断协议的方式,无论是自袭还是通过行业协会的方式,全行业进行的限制竞争行为的时候,这个时候实施者是同业的竞争者。这里很难说损害到其他的竞争者的这种企业的利益。而所有的这些行为突出的矛盾都在于企业通过实施这种行为损害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损害了竞争这个过程,法律这里的要点是保护竞争、保护竞争机制。促进市场机制更好的发挥作用,同时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作为《反垄断法》的一个特点,在这里,没有必要把经营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者的利益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拿出来。
其次其他的相关的一些国家关于类似制定这样的法律中,也是把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维护公平竞争、保护竞争作为他的宗旨,因此在本法的宗旨中没有经营者利益这样专项的提法。但是不等于本法不保护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由于某些企业的垄断行为,而遭受利益损失的企业或者说经营者,他们利益的保护。
(二)市场经济要反垄断,但对恶性竞争怎么办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一种竞争经济,只有通过竞争才能使市场机制更好的发挥作用,达到资源比较好的按照市场的供求需求关系进行配置流动这样一个目的。但是有竞争,就会有恶性竞争,也就是说有不正当的竞争,有竞争也就必然会产生垄断行为就是限制竞争。那么前者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获得企业的这样的市场利益,后者通过限制竞争使企业获得一种垄断利益。
我们的《反垄断法》他的主要目的或者说他主要的功能在于解决后者的问题,解决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企业基于他们谋取经济利益或者自身发展的一些本能,他们要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来限制竞争,谋取某种垄断利益,《反垄断法》主要是解决这个的问题。
对于恶性竞争的问题我们的法律中,已经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正当的竞争加以规范已经有所规定。此外在《反垄断法》中对恶性竞争的问题也有一些原则规定,例如在第四条中规定:“国家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同时在第十一条里面也有规定:“要求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依法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的秩序,这是从两个方面规定企业在进行竞争的过程中要遵守竞争规则,要维护竞争秩序。同时也要求,行业协会通过发挥行业自律、行业组织这种作用,更好的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竞争,避免恶性竞争。”
(三)如何认识市场支配地位的取得与滥用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上一讲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各国的《反垄断法》对市场支配地位的取得,本身都是采取一种容忍和承认的态度,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或者说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每一个企业尽量发挥自己的市场竞争的优势,通过自己的创新、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大做强。最后通过市场的占有率,通过在消费者中间所取得的地位,在客观上取得了在市场的影响力,甚至于市场的支配地位。这体现的是一个企业他的经济实力,同时也体现了一个社会的规模经济的这样一个效应,因此企业市场支配地位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的取得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他本身也是一个客观规律,他本身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是一件坏事,问题在于市场支配地位的取得如果导致了企业滥用这种市场支配地位,进而损害到竞争机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垄断行为甚至于垄断效果,这样的话就会损害了公平竞争。因此,我国的《反垄断法》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做了明确的规定。这里有一个明显的法律界限,市场支配地位的取得是合法的,但是如果企业实施了本法所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各种行为,那么他就构成了一种违法,这是《反垄断法》所不允许的,要予以制裁的。
(四)对经营者集中进行规制,是否会妨碍我国的企业做大做强
这也是某些企业或者说地方的同志们在学习《反垄断法》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疑惑。我们知道,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产业的集中度不够高,许多企业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因此在市场的竞争力不强。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大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来,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因此我们国家制定《反垄断法》,既要防止经营者过度集中形成垄断,又要有利于国内的企业通过合并、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在控制经营者集中方面,做出适度的规定。
按照这个精神我国的《反垄断法》的准则中明确规定,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资源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在经营者集中一章中,《反垄断法》规定,审查经营者集中的时候除了要考虑经营者集中对竞争产生的影响以外,还要考虑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和因素,对于应该予以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这种集中对竞争能够产生有利影响要大于不利影响的话,或者说这种合并是符合这种社会利益的,那么国务院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做出不予禁止的决定。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进行规制不会妨碍我们的企业做大做强。
(五)如何正确区分国家宏观调控与行政垄断
我们需要在这里说明一下,行政垄断我们使用了一个通俗的大家都口语化的一个说话,在法律中是滥用行政权力。
我们知道所谓的行政垄断,是跟政府也就是行政机关和依法拥有公共管理权的一些事业单位,他们滥用行政权力相直接联系的。而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就是用政府这只看的见的手,也是用行政权力来实施进行操作的。但是这两者之间有着根本的不同。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调控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政策手段,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和制定宏观的调控政策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而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所谓的行政垄断是指某些行政机关,主要是指某些地方政府和政府的机关以及依法享有某些公共管理事务的这样的事业单位,违反国家的法律的规定,违反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政策规定,而实施的一系列对市场机制特别是对竞争机制有破坏性的这样的行为,他们之间的这个界限是非常明确的。
那么我们简单的归结来说,我们在学习《反垄断法》的时候,希望输入一种法制的理念,一种法律的意识,国家宏观调控是中央和国务院通过法律和国家的政策依法从事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的这样的手段。而所谓的行政垄断是指某些地方政府和政府的机关、政府的机构以及依法享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某些事业单位,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违反了政策的规定,所实施的若干损害竞争、限制竞争的行为。那么这些行为在《反垄断法》的第八条中以及《反垄断法》的专章中关于滥用行政权力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中专门做了规定,属于法律规定的这个范畴之内的还有在《反垄断法》之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务院关于禁止地方行使限制商品流通的若干规定,这部分的内容符合这部分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内容和行为,那么都属于行政垄断。
二、经营者及地方政府在《反垄断法》实施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下面我们进入到大家学习过程中所应当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经营者及地方政府在《反垄断法》实施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一)加强《反垄断法》的宣传与学习,掌握反垄断法基本知识
我们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垄断,具体的说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条件下要反垄断,他既非常的重要又很复杂。因此全面准确理解《反垄断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是正确贯彻这部法律的基础。1.政府及其部门的宣传与学习
对此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个方面不仅中央的有关部门执法机构要做,作为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在实施《反垄断法》过程中也要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首要问题来介入和加以重视。由于过去我们国家没有《反垄断法》,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包括一些大型的企业,并不清楚市场上的正当竞争行为和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之间的界限。例如前一段时间,近几年来经常有一些企业大张旗鼓的搞一些价格联盟,甚至于以行业协会的方式来组织价格上涨。比如前一阶段方便面这个行业协会(食品协会)统一方便面涨价等等,这些都是公开的大张旗鼓的形成规模的来完成。这些企业他们并不清楚这些行为,它可能构成违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法。当然在《反垄断法》颁布实施之前,这个问题不明确。但是相关的一些关于物价管理规定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实际已经有一些规定了。尽管如此,一些企业包括一些大型的企业不清楚市场上的正当竞争行为和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之间的界限。
《反垄断法》明确规定禁止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具有可能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的集中,我们学习好领会好执行好《反垄断法》,需要政府及其部门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学习,这是政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项责任。因为本身在《反垄断法》中就有关于规制政府和政府的部门不要滥用行政权力实施限制竞争的行为。此外,政府部门他的宣传和学习跟企业掌握这个法律,遵守好这个法律又有着非常密切的直接的联系。2.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宣传与培训
其次反垄断执法机构他们的宣传与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反垄断法》执法机构作为反垄断这个法律的主管机构,他们要进行一些专项的这种宣传,同时为了更好的执行好这部法律,也要加强自身的这种培训。
3.对经营者的宣传及经营者自身的学习
最后各类企业作为《反垄断法》实施的主题,就要深刻的认识到《反垄断法》所规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具有可能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的集中。这三种垄断行为对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危害,要准确的把握合法经营与违法经营之间的界限,提高竞争的意识,自觉的依法经营。
只有通过这三个方面三个环节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做到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逐步的树立起反垄断的法制观念,不折不扣的履行《反垄断法》所赋予的法定职责,自觉地维护国家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自觉的维护市场竞争,这是第一个问题。
(二)企业可以依法竞争,但不能从事垄断行为
《反垄断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本章禁止的垄断行为。第四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行业协会违反本法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
我们知道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自律并且自我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中介形式,行业协会很好的发挥这方面的作用,也可以体现政府转变职能让企业真正作为市场的主人,实现这样一个目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标。因此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我们刚才讲到了,他要遵守竞争的规则,一要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得进行不正当竞争,不得通过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来损害其他竞争者的利益、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另外也不得为了获取垄断利益采取《反垄断法》所规定的各种方式来限制竞争、排除竞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协会应该很好的发挥一个组织和协调的这种作用,为企业在市场竞争和市场经营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取合法的利益做好服务。
但是行业协会如果滥用了或者不当的运用了自己的这种组织协调的这种职能,而是顺应企业的某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这种需要,从事垄断行为。例如就像我们刚才讲到的关于价格垄断的问题,方便面协会关于方便面统一涨价这个问题,行业协会就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他尽管不是一个企业,行业协会所组织企业或者是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实施的违反本法的垄断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予以禁止并且加以制裁。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协会本身成为《反垄断法》的执法的客体或者说变成了接受处罚的主体,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可以对他处于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情节严重的,那么社会群体的登记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撤销行业协会的登记,也就是撤销行业协会的主体资格,这是第二个问题。
(三)公用企业和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企业等不得损害消费者利益
我国《反垄断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技术进步。
这一条表明,首先保障国有经济在关系国际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点行业和关键的领域取得控制地位,是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他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的运行,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这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而且也是我们维护国家的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但是,控制并不完全等于垄断,这不是一个概念。国有经济在关系到国际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占控制的地位,并不等于这些行业只能有国有的独资企业来经营。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和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制度。因此国有经济在关系到国际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这行业占控制地位,这体现了我们基本经济制度他的特点,也是我们经济安全和发展的需要。但并不等于这些行业只能是由国有的独资企业来进行经营,这已经是为我们改革开发所证实,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格局还要进一步的发展。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同时,也不能说这些行业因为它占有了控制的地位,这些行业的经营者就可以不遵守市场的规则,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按照中央提出的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和十一五规划这个纲要所提出的,要升华石油、电信、民航、邮政、烟草、盐业和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形成竞争性的市场格局的要求,在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行业之中,同样要引导促进不同的经营者进行公平竞争,这是改革开放所需要的。
三是国家对这些行业的,也就是对这些在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际名声、国际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这些国有独资的这些行业,和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这些行业,这些行业的经营者他的合法经营活动在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同时,国家同样要对于这些企业的经营行为和他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行监管和调控,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技术进步。这是第三点。
(四)经营者与外资实施集中必须注意国家安全
《反垄断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这条规定非常重要,《反垄断法》公布以后,有一些外国企业担心,像这样的一个规定是否意味着中国在引进一些外资政策方面发生了一些重大的改变。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载入了宪法是不会改变的。当然我们在坚持对外开发方针的同时,随着形势发展又有必要不断地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此外,对于外资并购本国企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这不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独创制度,也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反垄断法》中所规定的一项制度。在这方面,国际上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许多的国家和法律都有这方面的规定。
比如说,美国在1988年就通过了一部法案叫《埃克森——弗罗里奥法》,在这个法案中就规定,说美国总统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否决外资的并购,可以授权外国投资委员会对某项外资并购,这个外国投资委员会是他白宫下运用的一个机构,可以授权外国投资委员会对某一项的并购是不是会危及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进行调查,并且向总统提交否决该项并购的建议。因此这项制度在国外的法律中都是有规定的。
此外对于国家安全是不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这方面我们国家注意到有些国家关于国家安全,他都是由政府的有关部门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做判断的,比如美国的《埃克森——弗罗里奥法》,就是刚才讲的88年美国议会通过的这个法律,虽然没有具体规定国家安全的内涵,只是原则的规定,当总统有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可信的证据证明实施控制的外国利益有损害国家安全的威胁,无法根据其他法律的规定来恰当的维护国家安全的时候他就可以用《埃克森——弗罗里奥法》来否决该项并购。具体的来说在美国的法律中对国家安全也是没有明确的规定他的内涵,而是授权具体的执法部门,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来做判断。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只是借鉴了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作出来的。
近年来外资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2004年以前外资以并购的形式对我国的投资只占其投资总额的5%,并购的方式只占它投资总额的5%。但是2004年在这个比例上升为11%,到2005年已经接近了20%。那么一些跨国公司和外国的投资基金对于我国的一些行业的重点企业实施并购,已经引起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因此在制定《反垄断法》的时候借鉴国外的经验,高度重视并且妥善处理积极有效的利用外资,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护国内企业自主名牌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既要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也要防止外资对我国的企业进行恶意的并购,以保证国家的安全。除了重点行业的并购之外,大家比较熟悉的,企业外资进行并购的时候,使我们一些市场中已经非常有名的品牌淹没,这种情况已经屡屡发生。这也引起了一些我们市场和相关方面的高度的重视。因此《反垄断法》做出的规定正是体现了这一精神,外国的不少有识之士也已经看到了中国的《反垄断法》确定的是什么,国际公认的这种市场竞争的这种规则,这种规则的建立将会对中外投资的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投资环境,更有利于吸引外资,更有利于中国和外国共同开展互赢的工作。
(五)关于经营者承诺制度问题
《反垄断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的涉嫌垄断行为,被调查的经营者承诺在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可的期限内采取具体措施消除该行为后果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中止调查。中止调查的决定应当载明被调查的经营者承诺的具体内容。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中止调查的,应当对经营者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监督。经营者履行承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终止调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恢复调查:
一、.经营者未履行承诺的;
二、作出中止调查决定所依据的事实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中止调查的决定是基于经营者提供的不完整或者不真实的信息作出的。1.经营者未履行承诺的
这项内容是关于经营者所谓的承诺制度,近年来我们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大家已经熟悉了很多的所谓承诺制度。这里包括政府有关机构,向公众承诺如何履行职责提高服务,增加透明度方面的承诺。另外还包括经营者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保证自己产品质量,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等等方面的承诺。但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是《反垄断法》所规定的承诺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而且是一种崭新的制度。
这项制度的制定,首先向我们表明,在一部法律中规定当行为人可能实施了违法行为,由执法机构开始进行调查取证,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企业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郑重的以具有法律意义的这种承诺表示自己将消除自己行为的后果,悬崖勒马。这种情况下,法律规定这个执法的程序可以终止,也就是说这个违法活动的调查和今后可能发生的行政处罚,终止而且可能要到避免。
我们大家熟悉的所有的关于其他方面的行政管理制度或者法律中,尽管有经营者在实施违法行为之后配合执法机关,主动消除违法的后果,积极配合消除违法的影响,因此依法可以得到从轻或者是减轻的处罚,这是我们法律制度中已经有的。在96年的行政处罚法中已经做了这样的规定。但是涉及到经营者实施了某一类或者是某一种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在受到执法机关调查的过程中,经营者承诺在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可的期限内,他愿意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消除这项行为的后果,反垄断执法机构就可以决定终止调查,不做调查了,有条件的不予追究了。这是一项新制度,这也是《反垄断法》实施中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这是要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关于经营者的承诺制度。是各国《反垄断法》所规定的一项通行的制度,他的目的在于使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更好的整合资源,去处理、规制那些更为复杂的,后果更为严重的垄断行为,而是一般的违反了《反垄断法》所规定的这些经营者所实施的行为。那么通过在法律规定的原则之下,由反垄断执法机构监控之下当事人自我纠正、自我解决的这样一种机制,这对于《反垄断法》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知道国家制定一部法律,确定一个规则,设定某些执法机构,并且通过这些执法机构的运作要达到的目的是维护这种规则,维护经济正常的发展,并不是以处罚和制裁为目的,那么即便处罚也是以制裁和教育相结合的。考虑到《反垄断法》他本身规制的行为,难度比较大比较复杂。因此,在反垄断执法机构发现了某种垄断行为,并且对涉嫌这种垄断行为的调查过程中,被调查的经营者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调查结果及时了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了严重的后果,能够改过自新、悬崖勒马这本身也就体现了或是实现了《反垄断法》要达到的目的,因此,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了经营者的承诺制度是《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我们简单对这项制度做一个概括,首先关于经营者承诺制度在《反垄断法》中是指,当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某项涉嫌垄断行为时,被调查的经营者如果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他所实施行为的违法性,有所认识并决心加以改正。那么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承诺,也就是保证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9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纠正自己的涉嫌垄断的行为、消除这种可能造成的违法后果、愿意在反垄断执法机构同意的期限之内,完成这一承诺的。这个承诺能够发生什么效率,就是反垄断执法机构中止调查,这个案件中止,这是第一点。
2.作出中止调查决定所依据的事实发生重大变化的
反垄断执法机构要做一个行政决定,这个行政决定他不是一个处罚决定,他是一个行政的处理决定,这个决定里载明被调查的经营者他承诺的具体的内容,由反垄断执法机构监督实施。如果反垄断执法机构在监督实施的时候发现,经营者按照他的承诺加以履行,也就是说反垄断执法机构正在调查的涉嫌的垄断行为,经营者按照他的承诺或者保证,在一定的期限之内加以改正和消除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进一步终止调查的决定,那就是说这个案件了解了。这个经营者就这个问题不再受追究,就这个案件来说他就已经结案了。
3.中止调查的决定是基于经营者提供的不完整或者不真实的信息作出的。
如果在反垄断执法机构已经决定中止调查以后,反垄断执法机构发现中止调查实施发生重大变化的。例如发现当事人承诺的那些事实根本跟涉嫌最初设计到事实来讲他不符,还要更加严重,或者说当事人所做的这个承诺,提供给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这些信息不完整甚至虚假。因此,才使得反垄断执法机构做出了一个终止调查的这么一个决定,那么这种终止决定就将被撤销,反垄断执法机构恢复进行调查,这就是关于这个《反垄断法》所规定的经营者的承诺制度。这项制度是适应了《反垄断法》执法的需要,同时也给适应《反垄断法》的各种企业或者是经营者,提供了一个及时纠正自己违法行为,避免受到调查和处罚的一个机会,那么这项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垄断行为的发生和垄断行为造成不良的经济后果。
(六)关于因垄断协议成员举报行为的宽恕制度
第二个大问题里的第六个问题,关于因垄断协议的成员举报行为的宽恕制度。《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的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有关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免或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我们把他称为垄断协议的成员举报行为的宽恕制度,也有人把他称为自首制度。我们刚才讲到了,虽然,在96年我国行政处罚法中规定,违法行为人在实施了违法行为之后,主动的配合执法机构消除违法的后果等等,属于有这种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作为行政处罚中的一个原则规定。《反垄断法》针对垄断协议也就是我们上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讲所讲的关于卡特尔的规制问题,做了一个具体的规定,这项规定也是《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我们知道反垄断所谓的协议问题也就是卡特尔问题,他的形成是若干同业的竞争者,他们坐在一起,他们以协议的方式或者是以明示的方式或者是以非明示的方式等等,实质性形成了一个什么呢,形成了一个关于价格联盟的、限制生产的、产量的、分割市场的等等。也就是说,限制竞争和排除竞争的这样一种共同的故意共同的这种行为。那么这种行为除了我们前面刚讲到的,在我国,《反垄断法》制度还没有深入人心之前,有一些行业协、有一些企业,竟然把他拿到桌面上来,公然的在一起发布通告,公然的形成一种协议,这是一种在《反垄断法》出台之前我国的可以讲是一种特有现象,等《反垄断法》出台之后这种现象当然就不存在了。那么就这样,外国的这种市场来看,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不是说垄断协议不可能发生,而是公开自己的垄断协议或者说公开自己垄断协议要达到限制竞争的这种目的是绝对不可能公开的,因为这是一种违法行为,是一种秘密的行为。因此,对于这种行为,反垄断执法机构往往都是通过市场的变化,比如说市场价格毫无理由的,毫无原因的没有特定的原因政策原因,也并非是因为供求关系的原因突然上涨,或者是产品的流向突然发生了分割和变化。这种情况呢,反垄断执法机构发现以后,怀疑这里是不是存在有卡特尔有垄断协议的存在,因此要进行调查。那么如果要调查,涉及到哪些协议的成员,协议的成员是不是形成了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在哪里,这个协议里规定了什么东西,规定的东西是不是恰恰是反垄断执法机构所要证明的东西,这个调查取证求证的过程是很困难的。
我讲的只是在《反垄断法》执法的一般情况下,而不是《反垄断法》执法,我们的法律颁布之前我国出现的像平板玻璃、农用拖拉机、方便面等等某些生产厂家、某些商厦共同协商一个协议价格,并且还要开一个什么发布会,这种状态。那么在《反垄断法》实施情况下的正常状态是,垄断协议是秘密的、是秘密进行的,他的效果是一定要发生的,如果不发生那么就不存在要对这种垄断协议他的危害性进行调查的必要,但是这种调查发现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各国,特别在美国的《反垄断法》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制度,这就是关于垄断协议的成员他进行举报和自首行为,予以宽恕,也就是在这些国家的法律实施过程中,当一些企业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反垄断的一个垄断协议,形成了一个卡特尔。其中有一家或者一家以上的企业认为他的行为构成了违法,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如果他主动的向反垄断制法机构举报这个垄断协议的存在,那么这个行为就构成了,垄断协议成员他的自首行为。而依照规则,这样的成员在最后,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追究这个违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法卡特尔的相关成员责任的时候,他是受到宽恕的。这是一项《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禁止垄断协议,并且对与垄断协议成员进行有效行政处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在国际上是通用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我们国家《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借鉴和引进了这样一个规定,设定了关于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他和其他的人他们达成的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且提供重要证据的,对这样的垄断协议的成员,反垄断执法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这个制度的规定也是使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制或者是惩处各种各样的卡特尔,有了一种有效的机制。
(七)地方政府及部门应建设法治政府,不得实施垄断行为
我们说《反垄断法》它本质上的垄断是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的一种行为,行政机关并不是经营者也不从事经营活动,因此不存在所谓行政垄断的问题。所以人们一般讲的行政垄断问题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由于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某些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突出的是实行地区封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务院已经专门的制定了一些行政法规明令禁止。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反垄断法》对滥用行政权利排除限制竞争,专门设了一章,也就是明确在第八条里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功能的这些职能的组织不能滥用权利,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期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并且具体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组织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已设定趋势性的资质要求、评审的标准、或者不依法发布信息这些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活动,采取以本地的经营者不平等的待遇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的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强制经营者从事《反垄断法》禁止的垄断行为,以及制定了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这些规定,这都是法律所禁止的所谓行政垄断行为。
我们说2004年国务院专门发布了推进依法行政的纲要,这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确定我国政府在十年之内要实现建设法制政策这样一个目标,并且规定依法行政是政府进行运作的最高原则和基本方式。因此地方政府和政府的部门,应该按照推行依法行政纲要这个要求,围绕着中央和国务院建设法治政府这个共同目标,共同努力。对于《反垄断法》所规定的这些滥用行政权力所实施的这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一方面他在法律上在政治上来讲他是和国务院和中央都不能够保持一致的;在经济上来说是基于本地区和本部门的一些小小的利益,妨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大市场形成的。尽管这些行为的实施往往跟地方部门的一些利益,包括地方可能GDP的一些发展等等的一些方面是有一定的联系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的,当然也跟财政分道吃饭的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些都应该让位于建立法治政府这样一个共同目标,都应该让位于地方政府也要和部门,也要成为增收国家法律、实施国家法律的典范,而不是违法者,这样一个基本的要求出发,避免实施行政垄断行为。
对于地方政府和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这种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利,实施了《反垄断法》所规定的行为的,法律也规定了法律责任,这就是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的直接责任人员要依法给予处分。在这个方面法律还设定由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履行这样一项职责,就是向实施所谓行政垄断行为的上级主管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于是《反垄断法》第五十一条所规定的法律责任落到实处,这是符合我们当前的行政管理机制和我们的国情。
(八)对经营者不服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决定的法律救济制度
《反垄断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据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做出的决定不服,可以先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对于反垄断执法机构做出的全款规定以外的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致力于建设一个民主和法制的社会,因此一方面国家要设立法律制度,要通过设立法律制度和设立执法机构,要对社会的行为进行规范,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处罚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但另外一方面,必须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即便在公民和法人依法受到法律追究的时候,要给予他必要的民主权利,并且将这些民主权利以法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提供切实的、可靠的保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就是我国公民和法人依法享有的在受到国家行政机关对违法活动依法追究的时候所拥有的、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救济制度,它包括行政复议也包括行政诉讼。
所谓形政复议是,当经营者、当公民或者法人,当然在《反垄断法》里我们这里所指的只是经营者,也就是企业,当企业受到反垄断执法机构,反垄断执法机构是执法机关,受到他的调查行政处分的时候,当事人不服,可以向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上级机构讨一个说法,由上级机构对下级行政机构所作出的具体性的行为,它的合法性合理性依法进行审查,我们讲这是行政复议的救济制度。当事人在行政复议之后或者是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限经过行政复议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依法作出法律的裁决,我们知道这叫行政诉讼。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那么,我们讲的第八点对经营者不服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法律救济制度,也正是涉及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经营者必须先申请复议,不服然后再去法院诉讼,提起行政诉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经营者可以不经行政复议,而根据自己的选择直接到法院去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反垄断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涉及到经营者集中的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也就是说对于不利于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附加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条件,这是一种情况。就是说对不利集中的、不利禁止的经营者集中。但是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结果他做了一个决定,有个具体行政行为,他附加了要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具体的说就是对这种经营者集中它增加了一些限制性条件,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将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这是第二十九条。第二十八条是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做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这是第二十八条的主要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他们两条的内容就是当经营者申请集中的审查,而反垄断执法机构他做出了一个禁止集中的决定,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尽管反垄断执法机构没有禁止经营者集中,但是他对于经营着的集中增加了一些限制性的条件,对你的集中增加了一些限制性的条件,对于这两种情况下,反垄断执法机构所做出的行政决定、法律规定要先申请复议,然后当事人不服才可以到法院去起诉,这主要是考虑到这项工作的技术性要求问题。
除此之外,反垄断执法机构所作出的关于对当事人各种各样的垄断协议的处罚,以及对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处罚,当事人如果不服,当事人可以有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就是他可以按照行政复议制度的规定,先申请上级行政机关复议,如果复议决定做出之后当事人仍然不满意,再在行政诉讼的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他可以做这种选择。还可以一开始就不在申请行政复议,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提起行政诉讼,他可以有这样两种选择。那么也就是说,除了《反垄断法》二十八条二十九条涉及到的关于兼并控制,就是经营者集中这里的两种情况,一种是禁止集中,一种是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必须要有复议为前置,就是说必须先复议后诉讼,那么其他的关于当事人受到行政处罚的这些决定,当事人不服的都可以选择先复议再诉讼,或者说直接诉讼而抛弃复议。
(九)对受垄断行为损害的经营者的民事赔偿
《反垄断法》第五十条规定,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条的规定表明,由于某些企业实施了垄断行为,如果他同时还造成了其他竞争者他们的损害的,那么依照法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律的规定,受害人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做民事赔偿,这是一项《反垄断法》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
但是这项制度的实施我们看到的还比较原则,因为他涉及到这样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垄断行为根据本法的规定,是由行政机关主管,并且由行政机关调查并且进行处罚的,那么对于这个垄断行为的规制,消除后果,首先是通过行政行为来解决的。如果还有民事责任问题,那么这个民事责任法律没有规定是由行政机关来负责的,按照我们国家现在的法律体制也不应该有行政机关来负责,需要由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解决民事赔偿问题。这就有一个衔接问题,怎么衔接呢?是当事人不服提起了行政诉讼,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合并在审理民事责任问题的,因为当事人是对行政处罚不服,他提起了行政诉讼。但是因为还有民事问题,行政诉讼和民事问题可以合并,如果同时受害人也提出了民事诉讼问题,那么他是合并进行的,还是说单独进行?
根据现在法律的情况来看,似乎应该单独来进行,也就是说,当当事人受到行政处罚,他的限制竞争行为的效果消除以后,他的行为本身成立,这已被法院做了判决。受损害的当事人在得知了这个判决之后,依法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举证证明自己受到了多大损害,要求予以赔偿。如果不是这样,一开始是受损害的当事人认为当事人实施了一个垄断行为,他要求进行民事赔偿,那么这个民事赔偿他直接到法院去起诉,法院能否为这个垄断行为提前与反垄断的行政执法机构而介入,就进入审查,这个法律并没有做答复。我觉得按照我们现在的制度的规定,应该是先解决关于行政责任问题,由行政机关来解决当事人是否存在一个违反《反垄断法》的垄断行为,这个问题解决之后、确认之后如果有民事赔偿,那么再由当事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予以赔偿。此外,关于当事人如何取得赔偿的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恐怕还要有待于最高人民法院的进一步做出司法解释。
三、案例
最后我们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两个案例,通过国外的一些案例,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看待我们进一步的认识我国的《反垄断法》的原理和内容以及对《反垄断法》这项制度他的重要作用和今后的实施有一点展望或者是启发。
在这里,由于外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反垄断执法方面已经处理了大量的案件,积累了大量的这方面的经验,我们选择一个比较复杂的,但是影响力比较大的,在座的很多学员过去都可能听到的多少知道一些的,美国微软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受到《反垄断法》调查处分的这样一个案件。
我们知道美国的微软公司可以说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公司,比尔盖茨一个大学没有读完的这样一个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年轻后生,跟他的合作伙伴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从一个草根公司生长成全球的巨无霸,他的创新能力受到世界的关注,那么计算机的和信息产业对人类的生活的巨大影响更加凸现了微软公司的影响和地位,但是微软公司成为巨无霸的过程中,也伴随了一系列的重大诉讼,这些重大诉讼有很多是跟反垄断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今天以这个微软公司的反垄断案件做一点点评。
简单介绍一下案情,1998年的5月18号美国的司法部向哥伦比亚,大家知道美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是两家,一家是美国的司法部,一家是美国的联邦外援会,根据美国三部《反垄断法》,也就是《谢尔曼法》、《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的规定,美国司法部主要负责什么呢,主要负责关于卡特尔的和部分的协议限制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类似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这个案件,主要是卡特尔的案件。联邦外援会主要负责兼并的案件,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案件。98年的5月18日,美国的司法部想哥伦比亚地区的法院对微软提起了反托拉斯的诉讼,当天美国二十个州的司法部门也针对微软提起了独立的诉讼,理由是微软公司在违反联邦的《谢尔曼法》,《谢尔曼法》是1890年美国以参议院谢尔曼为名的第一部《反垄断法》,这个微软公司在违反联邦《谢尔曼法》的同时也违反了该州法律中的反托拉斯的规定,反垄断的规定。起诉以后案件由哥伦比亚地区法院合并审理,在这个案件中美国司法部对联邦对微软公司的指控主要包括,微软公司在windows95和windows98的销售过程中,捆绑了IE的浏览器软件,限制了电脑制造商修改和自定义电脑的启动顺序和电脑的屏幕,以及以互联网服务商和内容服务商签订排他性的协议等等,因此违反了《谢尔曼法》的第一条和第二条以及相应的州法律。
那么谢尔曼法的第一条第二条是什么,我们在这简单的念一下他的中文。《谢尔曼法》的第一条是,任何契约以托拉斯形式或者以其他的形式联合共谋用来限制洲际间或与外国之间的贸易商业是非法的,任何人签订上述的契约或者从事上诉联合或共谋是严重犯罪,如果参与人是公司将处以不超过一百万美元的罚款。如果参与人是个人将处以十万美元以下的罚款,或三年以下监禁,或请法院酌情并以两种处罚。《谢尔曼法》的第二条规定任何人垄断或者提出垄断或以他人联合共谋垄断洲际间或者与外国间的商业或者贸易是犯罪,如果参与人是公司将处以不超过一百万美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参与人是个人将处以十万美元以下的罚款,或三年以下监禁,也可以请法院酌情并以两种处罚。
这是《谢尔曼法》第一条第二条的规定,也就是美国的司法部向哥伦比亚地区法院对微软公司提起的诉讼里面认为他违反了《谢尔曼法》的第一条第二条的规定。主要的这个违法事实就是,既有我们前面所讲到的签订垄断协议的问题,另外还有滥用自己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1999年12月5日哥伦比亚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地区的法院,这是个法官大家知道叫杰克逊,非常有名的一个法官,因为他审理这个案件也变得非常有名,他对司法部提出的对微软公司提出的412项事实,这412项事实最终归结起来就是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做个认定,2000年4月3日杰克逊法官做出了法律的结论,认为微软公司违反了《谢尔曼法》的第一条第二条以及相应的州法律,因此地区法官地区法院判定首先微软公司通过迫使原始设备制造商,因为大家知道微软公司一个什么呢,是一个软件公司。因为他既有上家,另外他在整个销售的过程中也有下家,他的原始设备的制造商也就是他的上家了,预装IE浏览器,让他的上家预装他自己的IE型号的浏览器,从而限制了其他互联网的浏览器厂商的销售途径,同时提供优惠的价格诱使网络接络服务商也推销微软公司自己的浏览器,从而排挤了竞争对手的产品,限制其他软件开发商使用微软平台应用软件,这些行为并非处于合理的商业考虑,他的目的和行为以及效果是限制竞争的,构成了《谢尔曼法》第二条所禁止的垄断行为。
其次,微软1995年的6月向一个叫奈斯开普的公司提出让他放弃因特网浏览器的技术市场,为什么呢,要使用他的浏览器的技术,明显的具有垄断浏览器软件市场的企图。此外微软公司以销售商在出售windows操作系统的时候捆绑销售IE浏览器,因为windows操作系统是他独创的他独有的,但是浏览器在美国有四家企业有生产浏览器,他在销售他自己的操作系统的时候把微软的IE的浏览器捆绑在一起,这就限制了其他浏览器的生产厂家跟他的公平竞争,因此违反了《谢尔曼法》的第一条关于禁止联合限制贸易行为的规定。
这理由是什么,因为操作系统与浏览器属于两种分离的产品,在市场上两个产品存在各自不同的消费需求,然而微软公司是唯一的一家要求别人在买操作系统的时候同时购买浏览器,他在唯一的一家要求分销商购买他的操作系统的时候同时必须购买他的浏览器,如果你不买我的浏览器我不卖给你操作系统,那么这就构成了搭售、捆绑行为,法院认为这个捆绑行为,并没有技术和商业上的必要,他的目的仅仅在于扼杀竞争,结果导致了其他的网景公司他们的浏览器的销售份额下降。
因此在以上这个地区法院的事实和法律认定的基础上,2000年的6月7日杰克逊法官对案件做了一个最终的判决。这个判决非常有名也引起了很多争议,也当然也是下级法院的判决了,地区法院的判决,他除了确认了微软公司违反了《谢尔曼法》第一条第二条的规定,因此他做了一些禁止性的措施之外,他还做了一个判决,这个判决要求将微软公司进行结构性的拆分,把微软公司一分为二,怎么分?就是根据微软公司的产品的类别,分割为两家独立的公司,一家经营windows的操作系统,另一家经营Microsoft office这个运用软件包括IE浏览器的软件和网络的业务,这就是把操作系统和其他浏览器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和应用软件全部分开。这个判决引起了微软公司的极大不满,在美国的业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2000年的6月13日也就是在地区法院作出判决以后,微软公司向美国的哥伦比亚地区的上诉法院,向二审法院提交了上诉状。那么2001年6月28日,美国的哥伦比亚地区的巡回上诉法院,七名法官在进行审理以后一致做出了一个判决。这个判决就是对原审的这个法院,就是刚才杰克逊所作出的判决部分维持部分撤销了。那么其中地区法院关于微软公司限制竞争手段维持他的操作系统的市场垄断的判决被肯定维持了,那么关于地区法院认定微软公司非法的企图垄断浏览器市场,从而违反了《谢尔曼法》这个认定被撤销了,这种企图认为不能够成立就撤销了。最后就是关于拆分,把微软公司一分为二的这个救济措施被完全撤销了,被二审法院经过均衡以后撤消了。
哥伦比亚上诉法院在审理由司法部和微软公司所产生的这个行政争议,也就是说司法部认为微软公司严重的违反了美国的《反垄断法》,微软公司做了很多的辩护,提出用知识产权我是合法的,有些尽管有这种垄断的这种限制竞争的效果,但是他有利于技术进步,因此他的利是大于弊的等等,这个争执的时候,那么哥伦比亚上诉法院是怎么认识的,我们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对大家认识《反垄断法》的操作有启发和帮助的。
首先,法院认为需要明确判断垄断行为是否违反《反托拉斯法》他有四个步骤,第一,就是要认定垄断行为必须具有反竞争的效果,也就是说他必须损害竞争的过程从而伤害到消费者。第二,原告必须证明垄断者的行为损害了竞争,而不仅仅是竞争者。第三,实施垄断者可以为他的行为提出有利于竞争的理由。但是如果原告也就是司法部了,如果无法反驳这种理由,那么垄断者就有可能免除责任。第四,要求原告说明行为对竞争者的损害超出了对竞争者的益处。这就是由谁来做出由司法部来做出,说明微软公司的行为对竞争的损害超过了对竞争的益处,同时美国的上诉法院还强调在权衡一个行为对竞争到底产生更多的是促进还是限制作用的时候,有关意图的证据对理解垄断行为的效果有关,审判的法院应该将重点放在排他行为的效果上,而不是放在他背后的意图上。不是看他的行为产生的意图怎么样,而看他的行为最后产生的效果是不是限制竞争的。
基于这些考虑,最后上诉法院做了部分撤销、部分维持、部分发挥更审的判决,最后这个案件是这样结了。根据上诉法院的判令,哥伦比亚法院重新制定了法官对微软案件进行审理,并且要求当事人双方进行了和解谈判。经过几番较量,美国司法部和州司法部分别与微软公司达成了和解协议。哥伦比亚上诉法院经过对协议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的审查之后,于2002年11月12日在最终判决中同意了和解协议。当然这里和解协议不是指我们一般的你好我好这样的协议,而是基于这个事实和对法律的认定的一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些基本的依据之后,微软公司表示愿意承担巨额的罚款,并且纠正自己的由司法部提出并且经法院认定的部分的垄断行为,最后形成了这样一个和解协议。截至这个时候也就是2002年的12月22号举世瞩目的微软案件在美国告一段落。但是这个案件在美国告一段落以后,欧盟委员会于2000年也就是在美国终止这个案件之前审结这个案件之前,在2000年也展开了对微软违反欧共体的竞争法的调查,于2004年3月24日委员会做出了微软公司违法的裁决,同时处于四点九七亿欧元的罚款,这也是欧盟委员会在此类处罚中最高的记录,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时间到了就跟大家介绍到这,谢谢大家。
第五篇:第一讲准确理解 概括主旨
第一讲准确理解 概括主旨
考 点:感知并能概括文章(段)内容
知识要点:准确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概括文章(段)的主题。
考试说明:
1、能判断对文章(段)内容的概括正确与否。
2、能准确概括出文章(段)的中心。努力避免感知不准,理解不透,概括不准或不全等问题。
3、能找出最能体现文章(段)主题的语言材料或事件材料。
4、能结合自已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文章(段)主题谈一点体会。
解题方法
方法一:提取中心句法
题目1: 速读下文,找出表达关键信息的语句。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目前由美国国防部发射的24颗卫星组成。它们在距离地面大约12000英里高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每颗卫星都不断地向地面发出表示时间和位置的信号。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接收器随时都可以收到4个以上卫星的信号。任何有接收手段的人利用这些信号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行进速度。
方法二:整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答案。
题目2:完整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
小型蚁筑巢,将湿润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或松疏的蜂房状,高耸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只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方法三:分层归并法。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题目3:试概括下段文字的大意。
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落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方法四:点示要素法。是用最简洁的文字,用近乎一个词加上一个词再加上一个词的形式来点示。题目4:说说文段中介绍了麦考利夫哪些方面的情况。
“挑战者”号上的七名宇航员中,有一名来自新罕布什尔州中学的女教师麦考利夫。她是一名来
自民间的航天飞机乘员,是从l万l千名报名应征的教师中选出来的。她为参加这次飞行接受了120个小时的宇航训练。她准备在轨道上向她的学生讲授“太空课”。
方法五:整体归纳法。理解材料,抓住关键词句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题目5:概括下面文段的基本信息。
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有170多万种。本世纪80年代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从1990年开始,平均每小时消失一个物种,到2000年,估计有100万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实践练习
1、将下面的文字材料改写为“一句话新闻”。
央行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月份我国的粮价已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分析师估计,今年国内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水平可能持续走高。据国内媒体对全国832个县7万多农户3月初种植意向的调查,今年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品种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只有豆类品种播种面积增加,这将对今年的粮价水平有一定影响。
2、根据文段内容,指出爬山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40字以内。
爬山虎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它的叶片较大,呈广卵型,宽10至20厘米。炎夏,从根部吸收的水分经叶片蒸腾,可带走空气中的热量,降低环境温度。它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又可以使空气在叶片与墙面之间流动,因而降低室内温度。它的卷须式吸盘能吸收墙上的水分,有助于潮湿房屋的干燥;而干燥季节,有它遮蔽墙面,又可以保持房屋的湿度。它的绿叶能制氧,是空气中氧气的一个重要来源。它的枝叶攀援在围墙、房屋的墙面上,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还能吸咐飞扬的尘土。
3.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
2008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超过60%。其中北京、上海、新疆、江苏等地的高考录取率都超过了75%。但今年高分考生集中报考北大、清华等名牌重点院校的现象十分突出,致使一些名牌重点院校的平均分数比往年提高了20—80分,北大、清华则超过了120分。与此相反,许多一般院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所属院校和专科、高职及民办院校生源明显不足。主动放弃这些院校的考生今年大幅度增加。
4、点示下面这段话表述了故宫哪些方面的信息。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了。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
继在上海、青岛、大连、杭州开办多家建材连锁超市后,世界上最大的仓储式装饰建材商百安居日前又将建材连锁超市开到了深圳;并计划以深圳市场为中心挺进中国整个华南市场。与此同时,欧洲第二大、德国最大的建材商欧倍德也加快了向中国市场进军的步伐,在抢占了无锡、上海市场后,近日又计划在广州市场“跑马圈地”。已在上海安营扎寨的美国最大建材超市THE HOMEDEPOT也有意将市场的触角向南北延伸。
中考真题
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
李晓
1他的亲人,有13 亿之众。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这个人,○就是
一
天津
喜欢
放您
他带温家宝。2他的母亲,○叫杨秀兰。这位年过九旬的母亲,和中国那些普通的母亲样。早年,她只是天津城里一位寻常的小学语文老师。那时,他和母亲住在城里一条古朴的小胡同里,他与小伙伴们把门板卸下来当乒乓球台,他母亲把钥匙放在邻居家里,放学后,他便到邻居家拿钥匙:‚刘娘,我妈把钥匙这儿了?‛后来,他到北京工作以后,母亲还炸好面酱,托跑运输的邻居给
到北京。后来,她的儿子成了国家总理。他说:‚母亲对我的教育是永远忘记不了的,因为我出生在 1942 年,恰恰是在抗战时期,我在她身边知道了战争的苦难,知道了生活的艰难,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给国家。‛他这样深情地说。这绝不是一个国务院总理的即兴表达,这是一个孩子对母亲内心的感激和感恩。
3三年前春天的下午,他到日本访问,在国会刚刚进行了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功演讲后,他便○
给母亲打电话:‚妈,我讲得怎样啊?‛在当天的电视直播里,双眼昏花的母亲一直看完了他的演讲,接到他的电话,老母亲当即夸奖他:‚孩子,你讲得很好,因为你是在用心讲。‛他这才放心了。母亲是他信任的人,他等待母亲评论的心情,就像一个幼儿园孩子,等待老师给胸前佩戴大红花一样。在参加当日华人社团和中日友好团体近千人共同举办的欢迎大会上,他提起国会演讲结束后,打出的第一个电话是给母亲的,并说到‚妈妈在我小时候就教育我要讲真话‛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的人无不为他的亲情所动容,许多人眼眶里闪着晶莹的泪花,有的甚至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一位日本老妇人,双手合掌向身旁一位中国人说道:‚你们中国人很幸福。有这样一位热爱妈妈的总理阁下,连我也感到很温暖…… ‛
4在美国访问时,他再次回忆年幼时母亲对他的教育。他说:○‚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对人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一个人如果做到‘四真’就达到很高的境界。‛这些,在他做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后,也是按照母亲的嘱托去做的。
5在天津火车站候车大厅,他向一位哭泣的母亲伸出了慈爱的大手,那位母亲两岁的孩子,患了○
白血病无钱求医,母亲的哭声揪痛了他的心。在他的关心下,孩子入院了,后来,他又自己捐助一万元给孩子治病。在视察路上,他中途下车,把手伸向了那位刚从庄稼地里劳作回来的母亲,后来,在全国掀起了为农民工的讨薪风暴。在前年的地震灾区,多少次,看到他情不自禁地流泪……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颗柔软而滚烫的心在绵延奔腾。
6○
是母亲在新闻里对他的张望,在心里对他的念叨。而他,无论怎么繁忙,也还记得,常常给母亲打一个电话。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7给母亲打电话回家的总理,一个赤子的深情,才让他常常《仰望星空》○,正如他在诗里诉说的那样:‚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选自《意林》2010年第10期,有删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6段“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的三件事。2.从文中找出印证第○
2段插入总理小时候的生活片断有何用意? 3.第○
5段“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颗柔软而滚烫的心在绵延奔腾”一句中加点词的作用。4.分析第○....
6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中,你能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复杂情感? 5.从第○
6.古人曾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感叹,也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面对七旬总理与九旬母亲之间的真挚情意,你有何感想?小结:
一、中心的格式化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二、寻找中心的思路⑴从分析标题入手。⑵从分析材料入手。⑶从分析段首入手。⑷从分析篇末入手。⑸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入手。⑹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三、表述答案应注意的问题
1、遵守字数要求。
2、尽量用原文的词语。
3、组合材料时,尽量不用修饰语。
4、用自己的话概括时,尽量用短句
四、两个特殊句式
1、某某人做某某事
2、某某事物某某样
答案:
参考答案: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
参考答案:三种蚂蚊筑巢的不同方式。
参考答案:冬天的萧条景象和初春的生机勃勃
参考答案:身份、性别、来历、训练情况、航行计划。
参考答案: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参考答案:今年国内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可能持续走高。
参考答案:爬山虎有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制造氧气、吸收噪音、吸附尘土等多方面的环境保护作用。参考答案:今年高考名牌重点院校爆满而一般院校生源不足
参考答案:地理位置、名称、历史价值
参考答案:海外建材商正加速抢占中国市场温总理日理万机,却不忘常给母亲打电话
2在日本成功演讲后,他将第一个电话打给母亲;在美国访问时,回忆幼时母亲对他的四真教育;在天津帮一位母亲救助生病的孩子;在视察时向一位母亲了解民情掀起为农民工的讨薪风暴;在地震灾区,多次流泪。
3小时候经历 的战争苦难和生活的艰辛,交代他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的背景。为下文做铺垫 4柔软表现善良。滚烫表现赤诚两个词语刻画了总理对母亲对人民的浓浓爱意与满腔热忱 5牵挂和关心
6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