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拯救了我们父子两代人”

时间:2019-05-14 21:1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文化拯救了我们父子两代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文化拯救了我们父子两代人”》。

第一篇:“传统文化拯救了我们父子两代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

非常感恩主办方给我这次上台汇报的机会,以及对我们的热情服务和招待。我叫康金胜,来自辽宁抚顺,今年46岁。参加论坛汇报讲座有十几次了。我只所以走上讲台来讲,是想通过我的人生经历让很多与我相似经历的人有所警戒。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传统文化如何改变了我们父子两代人”。我的经历非常坎坷,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我带来很多灾难,使我苦不堪言,好几次差点儿把人打死,也有好几次差一点儿让人给打死。

我哥五个,没有姐妹,排行老三,家里很贫困。记得我小时候上学,学费都交不起。开始很自卑,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家里经常断粮,无奈,我去找邻居、朋友、同事借粮本,买苞米面。这时我开始产生怨恨。当时不体恤父母心,其实父母很不容易。我就想,我以后无论如何我得赚钱,只要吃好的,穿好的,让我干什么都行。

我的父亲是个实在人。记得母亲给我讲过父亲的故事,父亲去接我家的一个亲戚,走到半道儿看到有一个人打听路,我父亲就给人家讲,怎么讲人家也不明白,最后我父亲让亲戚在原地等,他领那个人找到了他要找的地方。他再回来,亲戚就在原地等了一个小时。

我开始做生意时也不坏。有一个人突然倒在我们门口,我把他扶进商店,给他买了一瓶汽水,后来他非常感激我。当时我想,这是从小父母对我们的影响。

到了80年代,因为想挣钱,在市场上结识了一些朋友,他们卖各种东西,卖裤子,卖毛衫。有的卖毛料找几个托儿,卖的挺快。当时我觉得挣钱的机会来了,就干吧。找了几个人,卖假布料。当时挺挣钱,那个时候饭店服务员的月工资30几块,我们一天好几百块。我们那时候连唬带懵,再吓唬,天天这么做。有一次,有人发现是假的就来退。到手的钱我们能给你退?那不可能的。怎么办,不是躲起来就是打架,以至于当时几天就打一次架。我们把整个市场闹得乱哄哄的。后来公安局、工商局,还有城市的执法人员都来找我,抓我,那也管不住。只要和我们做一样的,我们肯定给打跑,也不考虑别人如何。后来卖了一年布之后,大家都知道是假的,没人买了。这时候我发现有个粉底卖得挺好,实际上女同志抹脸上都烧脸。后来我起了名叫美国粉底,还卖得挺快,不少人卖,争前恐后。有的邻居、亲人、朋友托我买,我也卖,我也不告诉真假,反正就是卖。

后来学习了传统文化,我就想当时我的行为很恶。恶在哪儿了?先说卖布,人们快过年了,买几套布料,有的自己穿,有的孝敬老人的,拿回去是假的。您想想,那家人能不闹别扭能不打架吗?尤其是粉饼,女同志抹脸上过几天掉皮,直烧脸。你想想他们能不骂我们吗?每天都有几十个,上百个来骂我们。那我们心里能舒服吗?

那个时候内心非常空虚,愿意喝酒,每顿饭都喝酒,一顿一斤白酒,愿意喝,喝完之后就难受。有一天我喝多了,天下小雨,和两个朋友一起一起在外面走。我拿着一把破雨伞,看到对面有人拿着比我好的雨伞,我就过去换。有的看我喝多了,换给我,有的不敢惹我换给我,不换我就抢。有个小两口儿拿的雨伞我觉得挺好,我就过去了,他不给我,我上去就给两脚,这个男的也不管女的了,就给跑了。走了大概有一公里的距离,后来我算了一下,整整换了6把雨伞,最后我拿在手里的还是把破雨伞。就是如此的胡闹。

《弟子规》中讲:“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饮酒多了,丑态百出,酒后无德。我抢人家的雨伞,人家回家得骂我,也会给朋友说,也会给别人说,对社会造成恐慌。

有一次参加朋友婚礼,去了就猛喝,喝多了,我对面也有个人,他自己也不含糊,我们话不投机,就打了起来。当时他把我的脸都踢青了,差点儿伤及生命。

坐出租车,我嫌钱要的太多,与司机打了起来,我狠狠地把人家打了一顿。后来人家追过来,给我两刀子。

我从小养成的愤恨、贪婪、虚荣心,谁有钱有权就拼命巴结谁,在人面前就像一个小丑一样。我看到有钱有势的人就跟随他们,知道我这个人的就离我远远的。

我刚才提的我以前的恶心、恶行,只是很少的一些,时间关系我不能说很多。我做了很多坏事,很多坑人的事,以至于导致我睡眠困难。有时候一个人在家里恐惧、焦虑、烦恼,坐立不安。有时候是自己的事,有时候是别人的事,常被公安局抓去,抓去就一两天,也遭了不少罪。

因为没有钱,30几岁连套房子都没有,租房子都租不起。有一次自己在家睡觉,大概早上5点钟,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我想一定是公安局抓我,当时是夏天,我没一分钟就穿上衣服,从窗台一下子跳下去。我就打车跑了。跑了之后找朋友打听一下,原来是街道收卫生费的。

从一位老师那里我接触到了传统文化,后来又接触了《弟子规》。我知道了我为什么痛苦,为什么事业没有,财富没有,为什么什么都不顺,我找到了根源,找到了答案。

我得做,我一定要把这个事做好。从讲孝悌开始,从吃素食开始。我知道吃素食,常吃对人身体好,我就坚持下来了。一晃十年了,看我的身体,一点儿病也没有。这几年头疼感冒的,喝点水几天就好,啥病也没有,这就是吃素的好处。

尽孝,当时我母亲在北京,我姥姥已经快80岁了,有老年痴呆,每天得我妈照顾她,我就把姥姥从北京接到我家,找了个保姆,专门伺候姥姥。晚上经常给她唠磕。我伺候她三年感到很欣慰,替我妈妈尽孝了。

兄弟和睦也是孝。我二哥因为触犯刑律在服刑,我得去照顾。我给我二哥拿钱改善生活。当时我四弟已经离开人世走了,我五弟当时他不需要我照顾,但是我也常常地关照他。说到我们哥几个,我再补充两句。我二哥进了监狱,我五弟因为跟人打架被人打死了,我四弟过了一段时间被公安局抓住,和五弟一起都给送到了派出所,我四弟被送进了监狱住院,就是这个时候死的,年仅34岁。后来,我五弟因为喝酒也死了,年仅37岁。说到我们哥几个都不是偶然的,这是必然的。我如此,我的哥们儿在我们这个地方特别有名,都很闹,做了许多恶事。说实话,也是恶报的结果,真是让我妈操粹了心,为我担心,老人家想想就心痛啊!

对妻子体贴,以前跟妻子也是老打架,我别人都敢打,媳妇不敢打?后来我学传统文化

我知道了,夫妻和睦,不能打。我知道了夫妻间不是吵架的地方,是讲道理讲情义的地方,别斤斤计较,这样夫妻能够和睦,家和万事兴。

从学传统文化以后,所有的善事我都爱做,大到救人性命,小到走路,看到有车推不上去,我也帮一把。有人上卫生间没纸,我说有纸,过去拿去。我想帮助别人,做善事,做上瘾了,不做不行了,身心愉快。

忍是个大事。有一回我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一个朋友,和我弟弟挺好,我学好了大家知道,他们还在混。看到我了,和我又开玩笑,他们也喝点酒,拿刀给我屁股上攮了一刀。我急了,就跑了。不远他就追来,可能不解恨吧,上来他向我的右下臀又一刀,正好我离一个门诊不远,我媳妇跟我上医院。要做手术,因为扎透了,做完ct后没有捅到肠子,当时真的遭了很多罪,其实挺疼痛的。第二天我以前的老朋友来了,对我也挺好的,对我说,你出院后,我们要拿他们全家算帐。我心里说拉倒吧!因为我学了传统文化,感谢你的善意。我心里想,我再也不和人结仇了。

后来我媳妇报案了,把这小子抓了,判了两年徒刑。过后的日子,我去看他,他都主动给我握手,觉得很惭愧。我二哥从监狱回来,听说这事儿后就想收拾他,我说拉倒吧!冤冤相报何时了。若是在以前,一个是他不敢,还有一个是我得把他打残废。

现在我回头一看,真的挺好,睡觉舒服,走路也不担心。做了十年八年的善事,所有的这些都改变了。财富有了一些,房子有了两处,妻子和睦,兄弟和睦。

我最大的好处是我孩子的转变,下面说说我孩子。我的孩子从小在我的身边长大,因为我做得不好,做了很多恶事,你想让孩子做好可能吗?不可能的。所以我的孩子也长不好。我给孩子说,好好学习,听你奶奶的话。这些不疼不痒的话没有作用,因为我也不会说别的,做别的。所以孩子从小脾气拧,脾气不好。孩子上了中学之后,爱上网玩游戏。一开始买了电脑上网,后来上网吧,整宿玩。玩什么咱们也不知道啊,后来就结交社会上的小朋友,学也不好好上了,喝酒、抽烟、搞对象,给人抢钱。我一看一帮小流氓,晃晃悠悠的,我儿子怎么变成这样了?哪个父亲不想望子成龙,谁都想,我想让我儿子这样吗?我不想。当时我自己又不会做人,从小就没有教育他怎么做人。有一回,他的一个同学,忽悠他去抢钱,抢了一个mp3,后来那个人报案了,公安局把他们抓了。因为我的孩子旁边站着,没有动手,没有抓他,那个孩子判了两年。这个行为很恶劣,因为我儿子没有参加,没有动手也就没有被处罚。但是如果没有公安局及时地抓他们,我儿子尝到甜头了,他自己以后还会这么做。

多亏公安人员,及时抓他们,后来没有抢东西,就打架。这个孩子当时跟邻居还有同学去吃饭,另一帮小孩,看到了其中一个小孩就把他们打了,我儿子过去拉,也把他给打了,后来他拿了菜刀连追带赶地砍跑了,去打他们去了。我说这下完了,走到社会小黑帮去了,我说这个不行啊!他现在走的路就是我当初的走的路,我得救他啊,我不能让他这样下去,这么下去怎么行?学了传统文化我知道,我就是什么都不干也得救他,这最重要的。因为如果孩子教育好了,不光是对他本人的好,对家庭的好,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因为他做的坏事恶事会危害社会的。如果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不好好管,最后社会成什么样了。大家想想,如果这样,他们四五十岁的时候,社会成什么样了,可想而知。由此我常常非常担忧,现在的孩子很恐怖,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也不知道将来的好坏,也不考虑将来,不考虑以后。我对这些孩子很是担忧,很是心疼。我想到这些以后,我就想一定要帮助孩子。

上北京之后,该拿钱拿钱,该了事了事。

我怎么办呢?让他学习《弟子规》,学习传统文化啊!因为我受益了,人有善念,想要孩子好也是善愿。不长时间有人给我打电话,有一场培训会,当时是全国知名的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在做培训,培训很多天。让我也去,我就去了,我把我儿子领去了。我第一天就回来了,五天回来以后孩子就变了。变化怎么样了,他大谈参加培训的盛况,而且说到我也想成圣成贤,我说太好了。

后来我打听了鞍山有个老师举行培训班,也到那里学习。学习了一段时间,也感到很好,改变了很多的价值观,人生观。我打听到庐江有个传统文化学校。这所学校是由爱心人士创办的,不收学生的任何费用,不收学费,不收资料费,不收衣服费,不收任何费用,只要你学习传统文化,父母同意,这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可以。我觉得太好了,就让孩子在那里入了学。学了将近一年,学的什么情况呢?他给我邮了一封信,说了自身的情况,当时是07年去的。我在这里给大家念一下,看看他通过一年的学习到了什么情况。谢谢!

尊敬的父亲您好,儿子这么久才寄出信函望您见谅,在此孩儿将学习的经历,对自己的修学所感向您汇报。我曾经风趣地对同学说,过两天25号您知道是什么日子吗?是我来这里一周年的日子。一年了,回忆起来,有许许多多的感怀,我感到很多的喜悦,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价值在何处,大孝显亲。

往日颓废,对父母不孝敬、忤逆,20年的人生都虚度了,浪费了光阴不大紧,在走弯路的过程中,不知伤害了多少人,让他们痛苦过,又有多少人为我惋惜。我以后绝不再重蹈覆辙,重走弯路了。孩儿现在唯一的希望,家庭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一年之中,孩儿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有了质的飞跃,在此期间意识到了,不学无术是不行的。一年的时间,我总结了十几年的教训,悟出两个经典的道理,万事开头难,只要肯攀登。后来我会一帆风顺,所以孩儿带着这份明白培养了很多能力,阅读、写作、思路、耐心、引导、工作等诸多方面。此外我在设计方面提升的尤为突出,中午也在埋头苦干,没想到我在耐心、观察和交往能力上有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每次去信给您,如果停止不前的话,证明已经不刻苦了。在学习当中孩儿发现,自古以来,圣贤好学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孔子、董仲舒、秋瑾的事件都值得我们学习。相信古人可以,我也可以,相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坚持自强不息的精神,儿的成功指日可待。

孩子的变化,我在这里不是炫耀,我在说明一个道理,证明一件事情,说明人是可以教好的。《弟子规》可以把恶的人,改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向大家汇报完了。谢谢!

第二篇:传统文化拯救我灵魂——读《弟子规》有感

传统文化拯救我灵魂——读《弟子规》有感

再读钱文忠教授的《弟子规》,进一步意识到传统经典的魅力。《弟子规》1080个字,讲的是日常生活中,做人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儿童“启蒙养正”的最佳读本。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不仅针对孩子,还有的放矢,结合身边鲜明的事例,详述《弟子规》的要义和精华,也是我们成人规范和观照自己言行最亮的一面镜子。

对照《弟子规》,我真是羞愧难当。虽然自己已过而立之年,仍然还是迷惑颠倒,由于自己没有扎好德行的根,以至在人生路上一次次跌倒,走了许多弯路。掩卷《弟子规》,我反思自己生活失败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生活经历造就了我愚痴鲁莽的个性。我的成长决定了我天生要强,不服输。父亲去世早,五个姐妹中我是老大,我过早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我37岁那年,母亲又不幸病逝,“长姐为母”啊,四个弟妹都在农村,我俨然成了一家之主,弟妹有事就找我出面,时长日久,我身心疲惫,遇事不能冷静处理,脾气越来越暴躁。所谓“静生智,定生慧”,动荡的生活和坎坷的经历,我无法修炼平和的心境。

2、不学女德,以至不能“修其身,齐其家”。成家立业之后,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基本定型,不再追求上进,平时应付琐碎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几乎消磨殆尽。当家庭出现危机时,我并没引起重视,而是采取消极怠慢、无所谓的态度。我常常心里想:“我有自己的工作,有工资收入,离了你也能生活。”真是“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我消极抵触的情绪,不仅没有改变家人的恶习,相反的,使得他在无底洞里越陷越深。他说:“我知道‘斗闹场,绝勿近’,可我克制不了自己,家里没有温暖,只有指责和抱怨。”都是我的错啊,作为家庭的女主人,我没有做好妻子的本分,古人“皆以修身为本”,传统的女性应“性如棉,柔如水”,而我不修女德,自以为是,对家人不恭敬,好强好胜,导致家庭解体,身心受创。如今警醒,后悔莫及。

3、学识浅薄,没有真正扎下德行的根基。一年前,我接触传统文化教育,那时候听老师解读《弟子规》,观照自己的行为,许多方面都不符合要求。偶尔看传统教育论坛的碟片,感觉自己做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甚至沾沾自喜。现在想来,真是“无知者无畏”,不学无术还没有谦卑的胸怀。滚滚红尘中诱惑太多,加上我身上的习气重,境界现前时,意志薄弱的我又缺少智慧,一次次迷失方向。

《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的明德和至善在哪里呢?我学习《弟子规》,根本还没有明理,更没有做到至善。如果我明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道理,退一步就海阔天空了。所以,学传统文化,要从扎根开始,打好德行的基础,“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即是改过也。感谢组织的关心,感谢校领导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帮助,感谢同事的帮教,感恩同修真诚的提醒。“亲近善人,助德行之身心,远避恶人,杜灾祸于眉睫。”我从沉沦的路上回头,励志潜心修学,成就“忍辱”功夫,谨记“常须隐恶扬善”,因为祸福只在旦夕之间;奉劝世人“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做到“人有私,切莫说,人有短,切莫揭”,以免“祸从口出”。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一个定律就是心法:“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当我明白“吃一堑,长一智”,用心禅悟人生的哲理时,我便轻松地放下所有的恩怨,变得快乐起来。

暑假里,我坚持学习传统经典著作《大学》、《朱子家训》、《孝经》等,养自己谦卑柔弱之性德,虽不能“上善若水”,也努力扬勤俭之家风,在物欲横流中安于穷困,乐于养性修身。假期,我和女儿都做了一段时间的义工,孩子在劳动中得到锻炼,也真正体验到助人之快乐。作为人师的我,在生活的“考卷”面前得了零分实在汗颜。但我迷途知返,庆幸传统文化替我找回本性,我深知“有过错的人不是恶人,知错不改的人才是真正的恶人”。我要给失落的灵魂开路,宽容和感恩伤害我的人,凡事向善里想,往好事行,学会换位思考,相信“苦尽甘来,悲尽福至。”

重温《弟子规》—卞老师讲课整理稿

(2010-09-18 17:17:40)转载

一个长长的暑假,我变得懒惰起来,每天不能坚持诵读《弟子规》,想想真惭愧。今天《弟子规》学习班又重新开课,我心生欢喜:终于又可以悉心聆听圣贤教诲了。

首先感谢安燕妮,为我们提供优雅的环境,成全众生学习《弟子规》的心愿。其次感谢卞老师,她引经论典,短短的一个小时,讲了四大部分内容:

一、新《弟子规》班成立的因缘:“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二、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1)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尤其是圣贤的教诲,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可是今天的我们忽略了传统文化教育。充斥我们四周的是物欲横流,人心涣散,吃喝享乐,许多人失去了生活的目标,随波逐流。

(2)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但梦想能否实现,就看你能否突破自己生命中的那个“定数”。这个“定数”来自于最密切的地方——家庭,祖上的德行犹如给了你一份好的土壤,播散上一颗好的种子,这样的子孙后代,就可以根深叶茂,兴旺昌盛,相反,祖上缺德,子孙遭殃;生命中的“定数”还与自己有关,每个人的生命好像河流一样生生不息地流淌,它贯穿我们的前世、今生和将来,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美国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生命是有轮回的;另外,我们的生命也与宇宙、与周围一切人、物相关联,大家所说的“母子连心”、心灵感应就是这个道理。但我们可以改造命运,心想事成。

(3)《了凡四训》中的袁了凡就是一个最真实的例子。他突破了自己的“定数”,是“云谷禅师”引领他学会了做人的道,从而改变了命运。

三、认识生命和学习《弟子规》有什么关系。(1)《弟子规》包含了人类如何做人做事的密码。(2)《弟子规》可以引领我们向着正确的人生目标走。

(3)《弟子规》分6个部分,总叙、孝、敬、谨、信、仁、学文。“百善孝为先”,孝是通往幸福人生的第一个密码;对人不可有傲慢心,常生恭敬心;生活中,做事要有谨慎的态度,培养自己的“定性”,不可心浮气躁,心生妄念;要向子贡学习,做人首先讲诚信,把诚信作为做人的第一信条;要拓宽我们的心量,用仁爱、慈善的心,尽力去爱周围的每一个人;古人真有智慧,先教我们做人,做好人之后,再做学问。

四、如何学习《弟子规》

(1)每天坚持念《弟子规》两到四遍。“至诚感通”,掌握了生命的密码,你的人生一定很精彩。

(2)坚持看蔡丽旭的《幸福人生》讲座,看到十遍,心静如水啊。(3)坚持写笔记,大家分享交流。

最后,小吴老师分享了南京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8个字:居美馨创造的人文环境,真是“世外桃源、尘外净土”,它改造了人心,成就了每个人的德行。

家长学习《弟子规》感想选登

(一)(2010-09-03 16:22:35)转载

我读《弟子规》

第一次接触到《弟子规》,是在儿子的班会上,开始以为是讲大道理,纸上谈兵的东西。后来通过蔡礼旭老师的讲解,加上吴老师把她和学生之间通过学习《弟子规》发生的故事分享给我们,顿时让我很感动。班会后,家长都积极的拿了学习的书和碟片。我也不落后带着资料回家了。

在家,常听儿子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也跟着看,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东西,解释起来还真有点说不清。

星期天午休时,我想更好的了解《弟子规》的内容,拿出蔡老师的书读了起来。《弟子规》首先教的就是孝道,如何父慈子孝?孝要怎么教?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开始儿子在旁边动来动去,当我读了20多页时,说到“一位35岁母亲在自己的生日那天向她的妈妈行三跪九叩礼”。旁边没动静了,我偷偷的看了一眼儿子,儿子用小手在擦眼角。又过了一会儿,儿子说:“妈妈休息一下,我给你捶捶背吧!”我拥抱了一下儿子,很感动的说:“你是个好孩子,妈妈没把你教好,是妈妈不够好。”儿子激动的说:“妈妈是个好妈妈!”瞬间我们的心贴在一起。只有理解,没有代沟。

晚上睡不着,躺在床上想一想自己经常抱怨儿子半途而废,学围棋、画画、拉丁舞,什么都不能坚持。真有点后悔。自己又何尝坚持了?就说我的自考,只有一门英语二就本科毕业了,结果一年拖一年,说孩子小,说工作忙,说自己累。为什么不努力一下?家长是孩子的镜子,我凭什么说孩子?我也常常发火,批评儿子什么事都不会做。现在想想我什么时候让他锻炼过。小时候觉得他做不好,帮他穿衣系鞋带。大了怪他,这点小事都不会做。其实他挺无辜的!儿子有时漫不经心的样子让人生气。我可要好好检查一下自己,一起改正这个缺点。

儿子看完电视过来问,妈妈能给我讲个故事吗?我说好。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遇到了小天使,小天使就跟他讲:我带你去看看天堂和地狱。这个人说好,我先看地狱。到了地狱,看到一排长桌子,两旁都坐了人,他们正准备吃饭。桌上很多菜,筷子有一公尺长。开始吃饭,所有的人都拼命往自己的嘴里送。结果筷子打架,菜没夹起来,掉了满地。所有的人怒视对方,很凶,令人不想看下去。接着到了天堂,相同的桌子,相同的筷子。所有的人夹起菜都往对方嘴巴里送,大家配合的很好,都吃到了,其乐融融。说完我问儿子听懂了吗?儿子用力点点头。是的,这是我在学习《弟子规》时看到的一个故事。一念之差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所谓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再是一句空话!因为儿子总不拔尖,太善良了,容易吃亏,我一直觉得有点遗憾。现在看来这何尝不是个优点。从小有颗慈善的心,今后才能与人为善。是的,多看看孩子身上的优点,多表扬一下孩子,给孩子一点自信。我想这是我和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最大的收获。

缪嘉乐家长 2010.7.22

家长学习《弟子规》感想选登

(二)(2010-09-03 16:29:29)转载

《弟子规》学习随想

《弟子规》是我在今年6月份女儿的家长会上第一次接触的,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听课过程中,我朦胧的觉得这种文化是有些益处。会后我领取了教材和光盘,但主观意识上觉得:《弟子规》那不是教孩童的吗?其中有些规矩已经不能与时俱进了!或者作为糟粕该剔除了!在这种思想下,我把它们放在了家中的角落里,任凭灰尘覆盖。

女儿的快乐暑假生活开始了,在一个偶然的晚上,我听着女儿在饭桌前朗朗的背诵着“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我扭过头问:“凡茜,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女儿一脸认真地说:“爸爸,这句话是讲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让他们伤心。”听完女儿的回答,我的心里极为一震,这本书不仅是教学童的生活规范,也是我们大人的行为规范啊。试问在而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多少人在接触这个圣贤的教育?还有多少人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包括我这种内心浮躁的人。

于是我拆开那张由蔡礼旭主讲的光盘,放入机器。在老师慢条斯理的讲解中,我慢慢地品味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不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是啊,自古到今多少名人,恩师及父母教诲我们: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

真的要感 谢老师让我真正接触到《弟子规》,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没有接受过圣贤的教育,对待传统文化也没有真正地学习过。也就忽视了传统伦理道德,甚至于背离祖宗的教诲。讲课是看完了,但是不去执行,是万万不能的!以后我会继续学习《弟子规》,以其为行为准则,约束自己,教育孩子。“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季凡茜家长:季文华

于2010年7月20日

家长学习《弟子规》感想选登

(三)(2010-09-03 16:37:56)转载

读《弟子规》有感

这些天常听见孩子那稚嫩的声音吟诵着《弟子规》,好奇之余,信手翻阅,不觉心生感慨。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西方文化不断冲击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他们可以不记得端午、重阳,却热衷于圣诞、万圣,尽管他们未必知道这些西方节日的真正来历也人云亦云的过得不亦乐乎。当然,我并非对西方文化妄自菲薄,而是对一个有着千年文化传统国度的精髓的渐行渐远而深感遗憾。

《弟子规》是一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好书。尽管我不敢苟同于它的表述方式,尤其对那些初识文字的孩子来说略显晦涩。但它所宣扬的传统文化确实应为当代孩子们道德规范的模本。中国本是个礼仪之邦,孝道之度,因此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尤为必要。《弟子规》摈弃了《三字经》里的一些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礼仪,继承了尊师重教,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还融入了一些对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导,颇有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

耳边依稀又传来孩子稚嫩的吟诵“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胡恒子家长

家长学习《弟子规》感想选登(四)

(2010-09-03 16:43:20)转载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是一本传统文化的书,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其中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道理,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一本书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人一生出来,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优秀的下一代。

书中介绍了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即我们就要效法父母,照顾父母,孝顺父母。然后要懂得“弟”的意思就是友爱。还要懂得约束自己,懂得礼貌,懂得对一切都有恭敬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什么时候,如何去做,如何做到最好。教导我们要有爱心及开阔的胸襟,在立身处世和人与人相处方面,就可以得到和谐。当我们碰到良师益友,也千万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学习。过去我们没有读到《弟子规》,我们不明白;现在我们有机会读到,我们应该重新改造自己。让我们的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陶治性情,命运也会因此而改变,生活也将越发有意义。

102班

孙妍雯家长

2010/7/18

(2010-09-03 16:45:22)转载

读《弟子规》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在今后生活过程中,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102班

夏雨荷

第三篇: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拯救了他们的人生杂文随笔

01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能预知的,比如:好运的到来,突入其来的人生变故,扭转人生命运的机会。

有一句话说:“人类最重要的力量,是相信的力量”。

可是这句话,对于我们周围的很多人来说,都是不知道这句话,背后的具体含义指的是什么。

在我们的周围,经常有这样一类人,当他起初接触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他第一句话就会说:“我没做过,我做不好。”

有的人一说起写作,就会说:“我不行,我不会写。”

有的人一谈及讲课,就会说:“我不行,我不会讲。”

有的人一说到,跳舞,唱歌,也会说:“我不行,我没有那个天赋。”

有的人一说到,销售,也会说:“我不行,我没做过。”

甚至有的人,当别人给他说一个事业机会的时候,有的人也会说:“我没做过,我不行”

除此之外,有的人当别人给他说一个事业机会的时候,有的人第一反应是,怀疑,质疑,然后导致自己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做不好一件事情,而是我们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好一件事情,能够做好一个领域,能够做好一份事业,而是我们首先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一个怀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个意识。

可是有一部分人因为相信,因为愿意改变和尝试,因为敢于突破自己,最终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人生命运。

0

2以下几个人的人生因为相信,因为想要改变,因为不甘于平凡,因为想突破,他们找到了人生中最好的自己,过上了自己充满激情的生活。

有人说嫁人就嫁工程师,稳重踏实、薪水也不错。

A是国有大型企业里学识渊博的工程师,日子过得十分安逸。

众人眼中羡慕的对象,可是对他来说,他看到的却是自己不想要的人生结果。

于是他选择去改变,去挑战、最终冲破了束缚,突破自己,过上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20岁,是一个女孩最好的年纪,天真、活泼、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正是绽放光彩的时候。而C的20岁,每天起早贪黑卖猪肉,没时间打扮自己,不洗脸、不化妆。那些女孩该有的样子她都没有,但是她万万没想到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昔日的“丑小鸭”的她蜕变成了后来的“金凤凰”的她。S从家境平寒的大山里走出来,成为了母亲引以为傲的会计师。

尽管工作不错,但生活的压力使他不得不兼职数份工作。

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不仅改变了他的生活状况,还让他从在别人面前讲话都会害羞,变得能够面对上万人做演讲。一个单亲妈妈,独自带着女儿外出打拼,生活之艰难让她感到迷茫,因为朋友的推荐,她找到了一份没有风险,又能享受学习快乐的工作。

在这过程中,她遇见了欣赏她的朋友,结缘了珍惜她的爱人。

从前,V是“三围”女人:围着孩子转、围着老公转、围着灶台转。

现在,她是大家的生活营养顾问、朋友的知心姐姐、孩子们的健康妈妈。

是因为改变,让她在更多面的角色中体会姿彩人生。M是90年代全国不到5万个博士之一,手里经常有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如此有成就的高级知识分子,经济竟然还会困难?

他不禁问自己:是我的专业服务人生,还是人生服务专业?如果有一个机会,能让我的专业和事业完美结合,又能让我的家庭过得更好,我为什么不做呢?

人生不公平之处,在于有的人生下来就含着金勺,有的人生下来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而人生公平之处,在于不管起点在哪里,都有机会达到同一终点。K曾经是工地泥瓦匠、看门人,生活拮据,不被人重视。可他有一次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找到自信和尊严,重拾人生梦想,拥有了比同龄人更宝贵的财富。

03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他的幸福感和自我满足感,不是来自他在社会上有多高的地位,他的工作的性质怎样,而是来自他内心的一份对生活的激情和自我的一种愉悦感。

一个人平庸,平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一直接受自己的平凡,自己的平庸,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地过完了自己的人生。

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有的人不满足自我现状时,会努力寻找目标,激发出自己的内心超强的潜能,去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而有一种人,即便是每天过着自己不想要的人生,每天还在强颜欢笑,虚度光阴,明明知道眼前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他从不会想着去改变,去突破自己的处境,按照自己内心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所以导致这样的一类人一生平平淡淡,毫无激情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只能带着遗憾和不甘离开人世,用一个感叹号来总结自己的人生。

第四篇:关于朋友的作文:我们是父子般的朋友

关于朋友的作文:我们是父子般的朋友

?摘要:?他是我结识的故乡文人中,对我关心最多,帮助最大的人,我们的关系是朋友,淡淡的关系,却有君子的真诚。他是我一直以来最想下笔却又最难下笔的一个父辈般的文友,不知该用怎样的形容词去叙说我们的交往,才能表达出我心底里对他的感激与敬意。或许是因为太过熟悉,就只剩下了一些平实散淡的记忆„„

?他叫杨晓明,是我故乡陇州的一个文人,他也是我今生遇到的除了父亲之外,唯一可以用儿子的心态来敬重的一个男人。

??他与我的父亲同庚,这就更加加重了我的这种感觉。

??他是我结识的故乡文人中,对我关心最多,帮助最大的人,我们的关系是朋友,淡淡的关系,却有君子的真诚。他是我一直以来最想下笔却又最难下笔的一个父辈般的文友,不知该用怎样的形容词去叙说我们的交往,才能表达出我心底里对他的感激与敬意。或许是因为太过熟悉,就只剩下了一些平实散淡的记忆。

??一个人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常常会闪过一些有关他的词语:高大、嗜茶、喜静、温和、好读、善写„„

??他是一个文人,他是一个传统的文人。这些年以来,他一直是业余写作,虽然写得不多,属厚积薄发一类的作家,但诚如他即将竣工的长篇小说《深呼吸者》的名字一样,他是一个写作上的深呼吸者,所以他写得少,但大多质量都属上乘。我喜欢阅读他的文字,喜欢分享他文字间的诗意与激情。文化局长是他的职业,是他养家糊口的阵地,但文人不是!绝对不是!文人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神经好象总是比常人多一些敏感的细胞。文人,在我的下意识里,都是些爱胡思乱想的男人和女人,我的这种感觉首先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感觉。

??那是一种很异样、很亲切的感觉,如同他坐在主席台上讲话时的样子,有金属质地的嗓音里缓慢流出的那些温和而坚决的话语:“什么文物保护、电影放映、图书管理与借阅、群众文化活动、以文养文„„”那些虽然与文化沾边,但终究离文学很遥远的东西通过现代化的麦克风传进我的耳朵时,我的意识往往是在会场之外,是在生活的别处徜徉,或是在炎热的阳光下,或是在寒冷的雪地里„„我的思绪总是缓缓地,缓缓地,让不再年轻的内心在神思的飞扬里变得安静、悠闲。

??那是一种很特别、很舒服的感觉,如同节假日里,他与我探讨稿子时的热烈与真诚。我的那些矫情的文字,常常被他批评得一塌糊涂,然后他又总是耐心地给我一一解说,应该怎样修改,怎样润色。在我当时的写作中,我一直喜欢围绕自己的喜乐爱恨,苦愁悲欢,那些我年少时的有关友情的、亲情的、男人和女人的故事,那些阴暗的、明快的、坚强的、柔软的文字,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只有他可以看懂,只有他可以耐心细致地看完,并给出中肯的意

见——一个忠实的阅读者,一个传统的师长,以致于让我更加觉得,写作是一件快乐崇高的事。我们年龄相差整整一半,但我们的交流却最深切、有意义。??他嗜茶,说话时总有一股淡淡的茉莉花茶的味儿。写字的人多半是寂寞的,多半是需要些依赖的,比如作家贾平凹在一篇散文里就说自己写作时如果笔头生涩了,一吃红萝卜,灵感的齿轮就又转起来了;比如我的文友作家秋子红,他在写作时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就喜欢不停地抽烟,有关这一点,我与他在宝鸡一起改稿时美美地见识过„„特别是那种叫做灵感的东西枯竭的时候,那些依赖是最好的催化剂,比如我在写字的时候就要喝大量的茶水,否则我就会上火或者瞌睡。我相信茶对他来说也是一样的吧,人们用文字表达内心的一切:平静,烦躁,喜悦和悲伤,他们感动于这个世间的美好;在愤怒的时候,却更

加需要一点掩饰和自我安慰的东西,每个真正热爱文字的人,大抵都是如此吧。??偶儿的时候,他也是一个爱唠叨的人,唠叨一些纯熟家属区里的琐碎事:院子里常丢自行车啦,小孩打架啦„„那都是大家的事情啊,可他当自己家里的事一样上心。记得今年秋天的某个下午我去看他时,他正在家里生闷气,一见我来,便一反常态地提高嗓门对我说:他们居住的文化馆家属楼被一家正在新建的私营楼房给遮挡住了采光,这影响大家的健康呀„„我是一个遁世的人,碰到困难总是绕着走,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走不出自己的原因吧。其实有时候,写作和活人一样,都是很费精力和毅力的。而他总是喜欢遇事较劲儿。我喜欢这种感觉,就像交往以来他一直管我叫“兴军”一样,很亲切,很顺耳,感觉不再是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不再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家庭成员的关系,有一点像我早逝的父亲。

??因为真诚所以我们的交往就走得长久,因为感动所以我们的交往就让人难忘。我是一个在生活中不太会表达自己的人,但在有生之年我一定会记住他的好。

第五篇:传统文化 我们应当如何传承

传统文化 我们应当如何传承?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人类文化遗产可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遗址、遗存、文物、文献等;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以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技艺、技巧和瞬间表现形式传承的文化遗存,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必将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许多有识之士不断地呼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警惕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在流失!遗憾的是,传统文化的流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异彩纷呈、独具特色,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而形成的,不同的传统文化自然都深深地刻上了本民族的烙印。然而,二十世纪是一个动荡的时代,辛亥革命,专制政体打倒了;新文化运动,古老民族文化破坏了;新中国成立,结束内外忧患动荡的时代,但是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破四旧”形成传统文化的断层;敞开国门之后,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抬头,洋节日越来越火,传统节日渐趋消失;狂热的旧城改造,令许多国家保护的古建筑,竟频频遭到拆迁改造的破坏,结果全国形成宽大新道路、高大建筑物、千城一面,丢失人文特色文化,丢失特色文化传统„„

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喜欢矫枉过正,从清朝时的天朝上国思想,发展后来宠洋媚外;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对旧道德、旧文化的全盘否认;从文化大革命,发展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全盘鄙弃;再看改革开放后,让洋节日和英语上升到一个空前绝后崇高地位,以致于本来就被冷漠的传统节日,受白话文稀释的中国语言,均遭到史无前例的漠视。

一、孔子与屈原,竟然比不上引进国外的圣诞老人名气大

《新华网》报道:重庆渝中区临江门巧巧解放碑幼儿园,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指导中心的王老师给幼儿讲解经典文化课。上课前,王老师拿出一幅彩绘孔子肖像悬于黑板上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孩子们好奇地盯着画像,犹豫了一下,然后30多人同时脆生生地回答:“圣诞老人。”

《南国都市报》报道:记者在海师附中、海口九中几所中学采访38名初中学生,调查题目有: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知道圣诞节是为何而设吗?知道端午节、重阳节是为纪念谁吗?31名受访学生回答: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和圣诞节,理由是:过春节可收到红包,过圣诞节又好玩又有人请客吃洋快餐。初中生们大都喜欢过圣诞节,多数学生不知道端午节是为纪念屈而立,没有人知道重阳节是为纪念谁而设。

现在的孩子们,不懂孔子和屈原,不懂得重阳节的来历,只知道圣诞老人、情人节„„这与我们崇尚洋节、崇洋媚外的社会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你看,离圣诞节差不多有个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就挂上圣诞老人的张贴画,每家酒店和商场布置了雪松,挂上各种各样的小玩意,来烘托圣诞节的气氛,这些对少年儿童来说,无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相反,教师节,没有人会挂出孔子像;端午节,没有人会挂上屈原像;重阳节,没有几个家庭,会认真把节日的来历,结合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美德传统好好地传授给孩子们。恰恰是许多传统纪念日,往往流行于只做形式,不讲实效,象学雷锋,3月5日来了,3月6日走了。端午节,虽然部分地区还保持着划龙船的风俗,但很多人连吃粽子都不在意了,更多的孩子们,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倒是我们相邻的韩国,却硬生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少年儿童追捧洋节的现象,绝非一地所独有,具有普遍性的时代特征。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茫然无知,更令人担忧。传统文化断层责任应由谁来负呢?爱国主义教育究竟落实在那里?

二、是非与功过,大规模的拆迁是发展经济还是破坏文化

在以革命和建设为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周边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文化遗产、大量古代建筑,在有意或无意间消失了。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轻而易举地永远离开。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许多地方城市建设,缺乏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造成对历史古城的摧残;80年代改革开放后,再掀起以经济为中心新的建设高潮,许多大中城市轰轰烈烈地展开旧城拆迁的大规模改造建设活动,让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受灭顶之灾,旧城在旧貌换新颜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结果,改造成百城雷同、千城一面,缺少民族精髓、传统特色,丢失传统文化的新城区„„

历史文化名城,包含着文物和文化两个概念。文物,是城市在历史过程中精华性的创造,大部分是以皇家建筑、古典建筑和宗教建筑为主;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的风格,大部分体现在大片大片的民居里。像北京特色不在故宫和天坛,而在胡同和四合院,潜藏着丰富的文化财富。文化名城要有血有肉有光彩,要有精神个性。而我们对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剩下文物保护,没有文化保护,文物保护是孤零零的点,大规模城市改造没有约束,乱拆一通,越拆越疯,为了眼前小利,地方连文物都敢拆,弄得历史文化名城接近于面貌全非。

一些地方城市的官员,没有文化远见,只是片面追求现代化的速度,追求形象工程和政绩效应,顺从开发商放肆要求,旧城改造结果成了文化破坏。大规模的拆迁改造旧城,不但破坏了城市的文化,还损害了众多民众的经济利益,败坏了党群关系和政府形象。象江西宜黄官员面对着发生的拆迁悲剧,却十分冷漠网上撰文说,“没有强迁,就没有新中国”。

国人认为不破就不立,新中国就要破旧立新,结果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干。将传统文化,混等为落后文化、旧文化的观念,导致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力。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忽视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让更多高楼大厦和旅游发展吞噬了许多历史建筑,毁坏了不少历史名城风貌,让文化遗存和原来的地方风情、城市风貌一扫而光,割断了社会的历史文脉,长此以往带给民族是文化的弱化。

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是具体体现在城市乡村的精神内容功能上,每个城市乡村有其个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的独特文化,是一方人的审美、智慧、才华、性格独特的创造,不可替代。民族文化是一个精神环境,是乡土情感和爱国情感的载体,是一方历史经历的活生生的物证。

一个全新的社区发展,最少也要六十年的时间。邻里间相互了解是建立互助合作的基础,这些互助合作,使社区有如城市里的村庄,使居民有归属感,并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拆迁后的新公寓楼,隔绝了邻里间的互访,导致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陌生感,这种现象被称为现代城市病。曾经报道说,西方人文景观是邻里不相往来,我们津津乐道的邻里相亲优良传统,在拆迁后差不多丢失了,这种城市病降低了居民的安全感,增加了对社会治安的忧虑。

从传承传统文化角度说,大规模的城市拆迁,破坏了历史传承的人文环境,毁灭了城市文化的精髓。其破坏力堪与战争、地震等大规模毁灭有的一比,甚至来得更彻底。战争和地震虽然厉害,但在重建后,原来居民还在,会恢复过去的传统,会继续发展曾经的辉煌。相反拆迁,将意味着这块土地上的所有一切统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存在。原先的居民永远都不会回来,曾经存在的人文环境从此不再,随着原住民的各奔东西,许多传统的文化习俗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慢慢地被遗忘,最后消亡。

近年来,致力于城市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等职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经济上处于弱势的民族和国家,在文化上往往会自我轻贱,会盲目抄袭强势经济国家的文化。可是,一旦你丢掉了自己的文化,那这个民族就会面临很大的精神危机,这比物质贫困还要可怕。

冯骥才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提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用拯救来说,拯救历史文化名城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在进行大规模旧城改过程中,城市的历史特征、文化风貌在全国正迅速消失,已经到了存亡的关头。法国雨果早在1835年写一篇《向拆房者宣战》的文章,把那些没良心的开发商,臭骂了一顿,说他们把法国历史的精华,把那些石头上尊贵的记忆都毁掉了;后出现一个作家,是《卡门》作者梅里美,成立了一个法国古典建筑保护委员会,保护的不是建筑,而是法国人的精神;再后来是了不起的小说家马尔罗,当过法国文化部部长,对法国整个文化做一次普查,大到教堂,小到羹勺,做到彻底调查,明确宣布,美国是军事和政治上的超级大国,但法国是文化上的超级大国。法国人不随便说英语,坚持说法语,有强烈的文化自尊。现在每年有6000万人去法国旅游,尊崇法国,就是因为法国有先觉的知识界人物站在前沿。

三、国语与英语,代表传统文化的国语和汉字竟被本末倒置

改革开放后,英语在中国的地位居然抬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位。古今中外,没有哪门课程像英语这样崇高,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流行英语崇拜:评定职称,考英语;读研读博,考英语;录用人才,考英语„„年近半百,捧着英语课本苦学,不喜欢英语,为评职称;莘莘学子,为过英语关,花大量精力,其他课程草草应付;博士硕士读研两三年,一半时间苦攻英语,剩下忙于准备论文,哪有时间研究专业?

高考、考研、评职称等指挥棒的误导,人们学英语的时间精力,高于母语。为毕业、找工作、提职称,考外语、学英语;中医专业、历史专业、考古专业、汉语文学专业等评审职称,考英语;大学,考四、六级,为毕业,为考研;英语成了敲门砖,过关扔掉。许多学子迈出校门发现,学习多年,英语交流依旧哑巴。英语变身胜母语,幼儿园搞起双语。全民学英语,结果英语学不好,母语也学不多,研究生毕业能用汉语通顺写文章的也不多。语言原本是承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工具,现将英语捧得至高无尚,实际上是对自已民族文化的不自信。学英语,有必要疯狂到下跪的程度吗?

中国的孩子先要学好汉语,再学英语,现在反而搞本未倒置。汉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品,每个汉字都是一幅胜过比加索作品的精妙抽象画,汉字包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汉字书写蕴藏着博大精深的韵律和美学。学习母语文化,对孩子的思想和智慧成长大有益处。如今许多家长逼着3-8岁语言、神经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孩子,学英语,恨不得会讲英语,孩子就立即出国,不做中国人。

母语靠边,方言消失。闽南已经出现‘一代比一代不会说闽南话的危机。汉语活化石的闽南话,由于城市和乡村孩子,从幼儿园实行普通话教育,低龄化外语热,现在许多孩子不会讲或讲不好闽南话。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常常与文学混为一体,与西方相比,更注重人与社会的哲学关系,对修身治国、立身行事、倡导人格修养等方面有十分详备、成熟的理论,儒、道、释多种思想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儒家的中庸思想在处理解决某些疑难问题上已被国际上认可,而今日的国人对此类词语很多却一无所知,曾经辉煌几千年,传承不断的文化到今天居然断流,结果文坛上充斥着颓废、迷乱、感伤,以丑为美,从宝贝系列到身体写作、从美女作家到80后,青春派、偶像派等潮流,让人目不暇接,以前国人尊崇“文以载道”“文以救世”眼下全无,老一辈作家不能转型的,守着纯文学阵地无能为力,门庭若雀。

今天生活的社会,传统道德规范正在流失,传统的中华文化正在断层,我们正在丧失自己的民族个性。对于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的普及已经到了气息奄奄的程度,中国人越来越不象中国人,中华民族面临着丧失自己的文化特性,被人同化的危险。

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的社科类教育远离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都围绕着培养“驯服工具”转,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教育内容极其狭窄,芸芸学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求知欲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而语文课本中尽管有那么一点点传统文化的东西,但那更是断章取义,根本不培养广大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感。相反,教育制度惊人的重视英语,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国际通例,主权国家没有不抓国语教育的。韩国、日本作为有美国驻军的半主权国家不得不学习英语,我们拥有主权国家,却违背愿望强制推广外语教育,这实际是潜移默化的进行西方奴化教育。

全球文化发展新的趋势,是中华文化正在崛起,现在全球设置的孔子学院有80多所,许多国外的人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崇敬,来到中国留学。而我们大学生却不会分析文章,不会写篇像样的作文,读不懂文言文!我们培养的是中国人,不是英国人或美国人,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根,完全西化就是没有根,那还是中国人吗?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中国的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起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等重要作用。汉字本身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不可否认,现在汉字的书写正退化,时代亮出了黄牌。随着网络时代,电脑上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淡忘了如何书写出美观大方的方块字中国毛笔书法。很多大学生能制作精美的电子简历,但当用笔书写时却往往写不好汉字,提笔忘字,患上书写遗忘症,更不要说写毛笔字。许多孩子对毛笔、墨汁、砚台等传统书写工具了解甚少。有些家长说,现在孩子学习、就业压力大,每天应付“英语辅导班”“奥数培训班”的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练书法? 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中小学,课程表上书法是必修课。可是中国的孩子,却患上汉字遗忘症。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汉字以其优美的形体和精深的内涵独立于世界文字之林。汉字书写的危机,反映出国人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淡薄。汉字书写遗忘的出现,对整个民族文化肌体的损害是致命的。

如今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争着送孩子上双语幼儿园,中小学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班,这些国际班无一不以强化英语教学为己任,重外语轻母语现象十分普遍。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把语文当作语句和文字来教,失去了语文教学传承语言和文化的功能。结果是很多学生能熟练地用英语读写,却看不懂文言文,对牛顿、培根奉若神明,对老庄孔子却形同路人,提到作文便搜索枯肠,甚至充斥着大量的中英夹杂语体。中小学国学传统教育的缺失,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很多出国留学生不知道老子是谁,更不用说四书五经。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痛感教育界出现的香蕉现象,我们培养了很多掌握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博士和硕士,却是黄皮白心,说起西方的头头是道,谈到老祖宗却一无所知。

杨叔子院士为此不得不要求自己的博士生想过入门关,先背诵《论语》和《道德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郭齐家直指这种弊端时说:我们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是轰轰烈烈,但在有些地方应试教育仍搞得扎扎实实。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趋向于功利主义,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束缚,甚至畸形发展,学生们的母语水平不高,心量不广,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君子之风渐行渐远。因此,郭齐家大声呼吁:我们已经留下一个破碎的山河(意指环境污染),如果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丢掉了,我们对得起谁?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有长久的生命力与凝聚力,因为它具有文化上的向心力。我们之所以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并不是因为国家多么富裕,也不是因为国家多么强大,更不是因为现政权有多么清廉和高效,而是因为我们认同中国的文化。

爱我们的母语,爱我们的汉字,就是爱我们的祖国!

四、传统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刻不容缓任务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说,民间文化消失速度令人忧心忡忡: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到陕北黄土高原采风,窑洞窗花和刺绣底样的民俗剪纸,窑里窑外铺天盖地,前年去时,近于消失,连偏僻的村庄里,年画不见,绣花不见,进窑只见贴满墙壁是西方名模裸体彩画。20年前,对全国的皮影戏进行考察,有2500个皮影班活跃在山区平原城乡,现剩下不到250个,皮影被转卖到北京及世界各地收藏。贵州省文联副主席余未人调查,许多侗族青年不知道侗族有鼓楼和风雨桥,不会唱侗歌,到上世纪90年代,平时连侗族裙子、侗族银饰也少有穿戴。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逐渐淡漠,让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飞速瓦解,没等人们意识到危机,就荡然无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分析,古村镇文化遗存的流失,与近20年大批古董贩子走村串乡,穿街入户,上门淘宝有着直接关系。村民不了解这些遗存历史文化的价值,许多与其地域有重要关系的文献与器物被廉价买走,致使许多少数民族古老的村寨中已经很难见到传衍久远的遗存。冯骥才指出,保护古村镇,既要保留古老的村容镇貌,更要留住它的内涵。否则这些古村镇,即使保留下来,也成为记忆的真空。

如今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正不断地吸引着世界目光。无论是“中国京剧欧洲行”的顺利开展,昆曲和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名录,还是《卧虎藏龙》获奥斯卡奖项,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世界认同之时,一些国家甚至将本属我国的许多文化遗产,纳入它的国家文化产业战略,进行开发利用。我国敦煌艺术的流失,景泰蓝、宣纸技术被窃,到美国《花木兰》的高上座率,韩国皇家音乐申遗,韩方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明确说明该项艺术源自中国,及韩国欲夺我国端午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商标美国抢注之类事件频频发生,进一步证明我国非物质文化独特地位,同时敲响警钟:如果行动迟缓,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必被他人端走,我国优秀的文化将被肢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丰富,如昆曲、苏州评弹、蒙古族长调民歌、土家族摆手舞、杨柳青木版年画、针灸等,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传统民俗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命脉,有护根的意义。百姓信仰心理需要,历代不断造神,形成许多民俗节日。一面用物资祭祀神灵,祈求平安降福;一面演戏作醮,献艺娱神。无论是物质供奉,还是精神娱乐,实际是活人享受。因为有了民俗节载体,许多伴随着载体的民间文化,才得以生存和延续。众多民间文艺藉此竞技斗艺,薪火相传。

鲁迅先生说,石在,火种是不会灭绝的。同理,有民俗节日的存在,民间文化才不至于泯灭。如果没有民俗节日,那些“绑灯篙丹、造王船、扎王爷马的工艺可能早已失传,而像古稀老人演“车鼓弄”,这样的民间曲艺,可能由于没有登场的机会而流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口耳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虽说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很脆弱。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消亡速度,呈现出岌岌可危的现状,著名作家冯骥才目睹了太多民间文化在全球化冲击下、现代化速度下悄然死亡和奄奄一息的现实,用笔写檄文,新著《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蚀问题。如津门老城老街老房子、梁启超的书斋、绘画、戏剧、妇女缠足、年文化、武强年画、剪纸、小人书、博物馆、民间年画、剪纸、皮影正在逐渐消失„„

2003年初,我们国家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政府开始重视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审定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仍面临日渐萎缩的困境。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工作仍然困难重重。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先生,在两会上,或常年在为中国文化的保护和战略奔走呼吁。年初3月份两会上的提案是建议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黄牌警告与红牌除名机制,以此来约束商业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冯骥才先生特别忧心忡忡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后的后续保护工作无法延续。

五、根源与原因,传统文化的不断丢失追源究本症状何在?

民族文化的根基,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我们悠久文化是承载于千年文化遗产上,如风俗、习惯、传统表演艺术、古遗址、古建筑等。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就是创造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大自然最伟大的创造,就是多样性的大自然。我们正在保护濒危的动物,但是却没有保护好我们濒危的文化。就象我们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和经营城市的引导下,变得面目全非,没人怜惜。究其原因,源于中国许多观念,如 “破旧立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破不立”等,说是旧的一定要毁掉。

(1)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字的颠覆

中国文化注重以文载道,而道都承载在文言文中,新文化运动一大成就,就是将文言文颠覆,白话文占据主流地位,虽然使文学走入平民间,但无疑使传统文化受了致命的一刀,割断了文言文,同时割断了文言文所蕴涵的前人哲学、文艺精髓。这弊端在当时并不明显,因为发动新文化运动的人本身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长起来的,而下一代直接接受白话文成长起来的人,就像断了母乳的人,找来替代奶粉,先天营养不良。文言文中虽然有些部分生涩古奥,但不能不说它是一种成熟而凝练的语言,充满韵律美与形式美,其中沉淀的精髓更使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汲取营养的源泉。白话文虽然易于接受,但与生俱来的浅显和俚俗,不能不说是致命伤,像是兑了水的溶液显得淡而寡味。

(2)上世纪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一场全民族浩劫,让人不堪回首,经历过类似焚书坑儒的浩劫。从挖祖坟挖到批孔,将中国许多文化遗迹破坏殆尽,各方人才下放牛棚田地,教师成臭老九„„使得中国文化出现空前断层,导致一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脑中少有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如今是父母辈年龄,本身文化理念缺乏,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只能盲从潮流,让七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家庭教育先天不足,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以致整个社会思潮混乱,容易被外来事物清洗。(3)商业文化不追求永恒、不负传承,只要谋利

人的价值存在于自己独立的价值中,民族的价值也存在于民族独立的价值中。东方的智慧,我们的传统,我们独有的价值观、审美观在文化里。但是我们文化载体正大量地从生活中消失,而且是不知不觉地就失去。今天整个文化进入了全球化时代,遭遇到非常重要的商业化的过程。原有的农耕文明进入现代后,要被现代文明取代一部分,另一部分就被商业文化所改造。商业文化的残酷性是不追求永恒,不需要建设,不对文化本身负责任,不负有传承责任,只需要从文化里谋利,在原有的文化中挑选卖点,没有卖点部分就撇掉。商业文化里的菜单只剩两道主菜,一道名人,一道时尚。虚构人物林黛玉,没有陈晓旭有新闻价值,引发公众兴趣,这是商业文化特点。陈晓旭是名人,林黛玉仅虚构。名人的逸事、车祸、绯闻都成为媒体、公众的兴趣,文化生活与消费的重菜;另一道主菜是时尚。如今时尚与唐代尚胖、楚王好细腰、30年代流行旗袍不一样。现代商家事先制造出的时尚,如明年流行紫色,就先造势紫色,明年生产紫色。因而所有现代的时尚,实际都是商业的陷阱。

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菜单充满商品内容,有人说商品有什么不好?因为商品有商品的规律,要促销,要不断炒作,然后热销;走红之后,新商品出来,开始滞销。最大特点是永远要有新商品代替以前商品,否则无法发展,无法获利。现在很多地方开始重视文化遗产,但热衷于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为某项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不仅能提高知名度,还能获得经费支持,创造经济利益。仅把“申遗”当作一种经济行为,以“保护”之名,行“生财”之实,有的甚至打着保护的旗号对文化进行破坏。

(4)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缺乏法律保护和人才培养

我国民间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长期不被重视,普查力度不大,缺乏深入和广泛的对民间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状况的了解;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滞后,资金技术贫乏,缺乏正确的开发利用,许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旅游市场对民间艺术遗产庸俗化的廉价开发,造成误导和原生态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法律保护依据。如对古代的科技、工艺、音乐、舞蹈、历史声音、历史图像、民族文物、民俗文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科学界定和权威的说明,现有法律不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及人才的培养,传承渠道不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知,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年轻一代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在充斥网络、选秀、圣诞节的环境中,丧失对民族文化的关注的热爱,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民族民间文化将面临断裂的危险。(5)当前教育种种弊端导致传统文化的严重流失

担负民族兴亡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文化的兴亡中在教育。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曾指出过教育的弊端,对学生管得太死、教学内容太单一。这弊端丝毫没有解决。对理科的注重适应科技膨胀时代,但能够跻身于科学家行列的太少,所学的高数、理化知识在生活中毫无用处,而在社会上极需的为人哲学、道德导向、价值引导等问题,却一无所知。培养学习的奴隶,毕业后却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洞察,对自我价值的定位。用培养少数天才的方法,残害绝大多数的学生。曾经沸沸扬扬的“马加爵”事件后,始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追问:我们的教育中缺乏什么?缺乏的是人文性!个人悲剧与环境相关,大环境缺乏人文气息、人文关怀。曾经是古典文化着重论述的问题,而负责大学审美熏陶与道德导向的大学语文课,却一减再减。反观英语,却重视到无以复加!母语地位,受到威胁,本末倒置,让人担忧中国的未来!培养人文气息、人文关怀,审美熏陶等方面,必须从家庭、从社会抓起,更要从教育入手,让孩子受益一生。

六、传统与传承,我们龙的传人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人类的文明史一共就几个阶段,一个是自发的文明,一个是自觉的文明,一个是文明的自觉,三大步。在墙上画画,那是自发的;后来把画画、跳舞当作生活中的一种文化,当作一种仪式,当作一种艺术,就从自发的文化变成自觉的文化;我们要保持它,当作一种事业,要坚持下去,要发展它,我们就有了一种文明的自觉,也就是文化的自觉。

人类在文明转型期有一个觉悟,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与从渔猎文明到农业转型不一样,从渔猎文明向农业文明转型时,文化基本未留下东西,人类没有遗产观;但这一次人类非常自觉,有了全新的遗产观,不是把遗产当作物质而是当作精神。人类开始把遗产当作人的精神财富来继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进步。

20世纪开始,世界在文化上的一个伟大进步,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上伟大表现,是一个文明的自觉性,以新的遗产观出现,把遗产作为精神,而不是作为物质对待。这个应对是前卫的、超前的,对遗产的看法不是回头看过去,是为了未来,为了继承。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以国发〔2005〕42号文件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表示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进入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视野。

2006年6月29日,我国当选由18个国家组成的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中国将有权参与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提名,制定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名录的遴选标准,以及对国际援助进行审议。

2006年7月,我国成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层次的专家咨询机构,由68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冯骥才任主任委员。

2010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力量,使中华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不仅能够创造经济奇迹,也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传统正是现代文明的前提与根基。“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名篇宝典作为其主要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下大力提倡“文化全球共享”的背景下,我们更应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稀有物种”。所以作为传统经典的“书”与“经”不可丢,必须加以传承与光大!传统文化需要保护,更需要在继承中鼓励创新,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书籍担当着重要角色。读书的趣味、喜好,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甚或是一代人文化观念的价值取向。少年儿童、青年朋友作为未来的主人翁,读什么样的书倍受关注。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的书不同,所养之气也不同。要“养吾浩然之气”,所读之书必须得有“浩然之气”。

大多数的中国人,一般都只是从课本上读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字样,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和传统文化做“亲密的接触”呢?不读《楚辞》,不知其“铺陈抒情、浪漫想象”;不读《论语》、《孟子》,不知其“雍容和顺、灵活善譬”;不读《庄子》,不知其“想象丰富、奇气袭人”;不读《韩非子》,不知其“锋利峭刻、研箴析理”„„读“经”,然后方知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数字系统工程是当代世界三大领先工程之一,手机、数码照相机、电脑、互联网属于数字系统,现在我国互联网网民超过四亿人,手机用户七亿多,居世界第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发挥互联网“多、快、好、省”的优势和特点:“多”,上网人多,信息多,服务器多,奇迹多,机会多,创意多,一个网站的信息相当于千万个图书馆的信息;“快”互联网用光的速度交换信息,网上查信息,比到图书馆又快又方便;“好”,寻找资料方便,输入关键词可以寻找到所需要的资料;电视剧、电影、资料网上找到,可以一次性下载完,通过QQ网上聚会,摄像头可清楚看到对方,还有网络电话等;“ 省”,省时间,省人力,省投资,省费用,省精力,省物力,节省很多费用。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象书法与绘画源于象形字,望文生义。甲骨文表明,殷商时就有了毛笔书写。书法和绘画需要笔墨纸砚材料来完成,需要自律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意境和神韵上表现性和规律性是一致的。书法和绘画表现艺术,创作主体的文化修养、生命价值取向、生命的律动追求、控制能力是紧密相联的。要发挥互联网传播上的双向、多向互动性优势,方便每个人心灵上的沟通;要发挥互联网跨地域性、时间性优势,连接全球,现在西方流行“孔子热”,“孔子学院热”就是证明。网络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同时,更是使书法、绘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语言、文字大环境中得以伸展生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提倡传统文化教育,要让下一代拥有对社会的关注、对人性的尊重、对家庭的责任,应有恻隐之心,应有忧患意识,应有赤子之心,应是立足于中国文化基石上有改造自然、改造世界能力的传人,以正直、睿智、勇于探索、仁和的形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有自己的风俗、礼仪、饮食、建筑、服饰等,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人人都来为这件事贡献一份力量。

下载“传统文化拯救了我们父子两代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文化拯救了我们父子两代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文化 我们应当如何传承

    传统文化 我们应当如何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必将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许多有识之士不断......

    我们的传统文化当如何传承

    我们的传统文化当如何传承? 梳篦,也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谈起梳篦,常州人总是特别地自豪。常州梳篦久负盛名,自古便有“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之说。相传......

    感悟我们传统文化的伟大意义

    感悟我们传统文化的伟大意义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正统信仰、道德理念、价值取向、礼仪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诸多层面,其意识形态根植于儒释道,其内涵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模版)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曾经孕育了无数的繁荣盛世,几千年来对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发挥了极具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文化也在社会的发展与动......

    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骄傲(5篇)

    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骄傲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将关注的焦点对准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目内容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呈......

    我们的传统文化端午节广播稿(通用)(推荐五篇)

    我们的传统文化端午节广播稿(通用5篇)在广播站锻炼的学生都知道,我们广播前一般都会预先做好广播稿,一流的广播稿会带来更好的节目效果,那么什么样的广播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

    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内在动力,这种振兴的根本动力可浓缩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现在中国能够重新振兴,是因为我们不断追求先进的东西,即自强不息;体现......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合集5篇]

    在我们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过春节。过年前夕,妈妈带我去市场买年货。市场的人有很多很多。妈妈和我买了很多年货有瓜子、花生、鸡、鸭、鱼、肉、火腿、可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