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色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建设模式研究
绿色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与建设模式研究
摘要:在调研国内外知名港口绿色化进程的基础上,剖析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概念与特征,构建其指标体系,进而给出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模式。以期为进一步探求我国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实践与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绿色生态型港口;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建设模式
引言: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港口的发展和改善港口的现代化管理和组织原则》的研究报告中,按照功能的演变把港口划分为三代,依次为:“运输中心”、“运输中心+服务中心”、“国际物流中心”。1999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又提出了第四代港口的概念。第四代港口不仅包括码头,物流运输仓储基地,还包括临港服务区与工业园区,呈现出港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港口己由最初的交通运输中心发展成为水陆物流枢纽基地和新型临港产业园区,其功能与规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一种新型的特殊经济区域。港口建设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加剧了港口的生境破坏与环境污染。因此,为实现港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绿色环保理念贯彻港口建设发展全过程的绿色生态型港口(也称绿色港口或生态港口)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关于绿色生态型港口的系统性研究还较少,一些学者对其概念与内涵、指标体系及评价做出了一些研究,指导绿色生态型港口建设实践的具体模式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港口绿色化进程的基础上,剖析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概念与特征,建立了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指标体系,进而提出了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模式。
1.绿色生态型港口的起源与特征
1.1国内外港口绿色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末,港口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得到广泛开展,学者建议加强港口环境管理体系的制定以及加强港口生态工程建设。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一些大型港口己逐步开展了港口生态建设方面的工作。在美国的港口建设中,休斯顿港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将绿色理念注入到港口开发和建设中,计划在50年内利用疏浚海湾取得的淤泥,开发4250英亩的湿地栖息地。2002年,休斯顿港率先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世界首批获得“绿色”称号的港口之一;2005年1月,长滩港首次提出了“绿色港口政策”,制订了包括维护水质、清洁空气、保护土壤海洋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减轻交通压力、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等7方面近40个项目的环保方案;纽约新泽西港从港口运营、船舶监控、环境监测等方面着手建设绿色生态型港口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美国码头工会组织,即国际码头仓库工人联合会提出的“让我们的港口空气更加清
晰”,更是加速了美国绿色生态型港口建设的进程。英国最大的港口集团公司ABP公司旗下的21个港口均制订了港口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政策和目标,并向社会公布了《持续发展责任声明》、《持续发展政策》和《环境管理责任》。日本横滨港在港口规划布局的同时进行相应的环境规划,将海上公园、沿岸景观、野鸟栖息地、公众通道、绿地等亲水空间纳入港口发展规划,如今横滨港已被誉为“东京后花园”。澳大利亚正在努力把墨尔本港建设成世界上最优秀的滨水港口,全港口绿化覆盖率高达40%。(本港口政府和城市地区土地公司合作组成的组织机构)与开发者合作把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于开发项目中,并建立了一个关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最低的标准。
国内港口绿色化建设进程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较为滞后,但是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上海港、天津港、深圳港、秦皇岛港等相继提出了建设绿色港口、生态港口的设想。上海港于2005率先开展生态港口建设规划方面的研究,并积极探索“上海港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同时在港口规划,码头设计和运营操作等各个环节都加强港口环境保护措施,上海港还与洛杉矶港携手共建生态型港口,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的降低能耗,控制污染;天津港为了彻底解决煤尘污染问题,大力推进货场喷淋设施建设,目前己有100万扩的堆场实施固定喷淋或人工造雪抑尘,通过治理基本实现了无扬尘作业。2009年6月,天津港制定并出台了《生态港口建设实施方案》,并于同年通过15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还深圳港在老码头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新码头高起点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与国际先进港口开展环保合作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与美国加州长滩港签订《关于环境保护倡议协议的备忘录》,争创“环境友好型生态港,秦皇岛港通过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型产业、扶持环保科技型优势产业,使得港口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的好转,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港口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境空气质量逐年好转。
1.2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概念与特征
绿色生态型港口就是既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又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型港口,其关键是在环境影响和经济利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即港口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将“港口一人一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渗透到港口建设发展和作业相关的各项行为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港口经济活动的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港口对所处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积极改善港口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港口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
2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指标体系
在剖析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概念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用以评价绿色生态型港口,是绿色生态型港口由理论研究转向实践建设的关键技术,可指导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并评价检验其建设成效。
葛振鸣已针对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作了探讨,但笔者认为指标体系中未能将港口码头与港后工业园区区别对待,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困难。本文参照我国已发布的生态省(市)、生态工业园区等标准,结合港口发展特点、国内外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经验,具体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生产效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社会评价等方面构建了绿色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详见下表1:
表l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指标体系
目标层准则层具体指标
生态环境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达标率、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边界噪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生态与景观绿化覆盖率(港口码头、港后园区)、生态修复措施、港区景观指数
经济效率经济发展GDP增长率、吞吐量增长率(港口码头)
生产效率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港口码头)、单位GDP综合能耗、清洁能源使用
率
企业工艺与装备先进性、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比
例、原材料利用率
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所需新水量、污染物产生量(以上指标针
对港后园区企业)
园区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园区产业关联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能多级利用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上指标针对港后园区企业)
污染控制污染物产生量单位GDP产生量(港后园区企业)、单位GDP产生量(港后园区
企业)、单位吞吐量COD产生量(港口码头)
污染物排放污水集中处理率、污水达标排放率、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率、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
达标率综合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设施、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船舶废弃物收集系统
基础设施投入道路交通合理高效性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系统港口通过15014001认证、港区15014001认证企业比例、环境管理平
台信息智能化、环境管理机构专业人员比例、环境管理制度、环境保
护制度执行率
社会评价公众评价公众满意度与美誉度
区域发展港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程度
3绿色生态型港口建设模式
为了建成绿色生态型港口,一系列科学具体的建设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是绿色生态型港口建设实践中的关键策略。作者结合江苏苏州港环境规划、东莞虎门港生态发展策略等项目经验,以及上海港、天津港等实地调研,提出环保准入、一体经营、清洁生产、绿色物流、环境管理、生态旅游等具体建设模式。
3.1环保准入
实行环保准入制度,建立企业入园环保标准,并开展招商项目绿色度评价工作,重点引进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型企业。并积极引导现有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环保防治设施优化升级。
3.2一体经营
在港口规划中重视循环经济,注重依托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体现一体化开发理念。并组建港口开发公司,投资建设公共市政管网与廊道、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设施、垃圾收集系统与船舶废油收集处理系统、水上应急处理中心等公共配套与环保基础设施,并实行统一管理与一体经营。
3.3清洁生产
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煤,采用先进的技术与工艺,尽可能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并对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回收与综合利用,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并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增强企业环保意识,提高企业形象。
3.4绿色物流
建成贯通港口各作业区与企业的畅通公路,并利用传统信息化、3S技术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建设“智慧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并加强调度与管理,缩短货物进出港运转时间,形成高效率的绿色物流通道,避免货物积压与车辆滞留。
3.5环境管理
建设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环境管理信息化,并严格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开展港口工5014001认证,全面提高港口环境管理综合水平。考虑到港口近水性、河口生态脆弱性,还应保障环境应急物资设备(如吸油毡、围油栏、快速检测仪等)储备,提高环境应急能力。
3.6生态旅游
整体开发,优化布局,合理利用岸线资源,加强海滨、河滨带生态景观与湿地建设,组建港口旅游公司,开展港口生态旅游与海滨度假业务,借此提高港口美誉度,营造“港口—人—自然”和谐的氛围。在生态型港口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的绿色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以及进一步提出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地指导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实践,亦可客观地评价其建设成效。
4结语
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绿色生态型港口是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绿色生态型港口建设经验、剖析绿色生态型港口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的绿色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以及进一步提出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地指导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实践,亦可客观地评价其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苏德勒.现代港口功能发展及其代别划分[J]中国港口,1999,(l):34-36.[2]孙光析,刘洋.现代港口发展趋势与“第四代港口”新概念[J].中国港口,2005,(6):16一17.[3]康斯坦丁·拉格纳里斯(希腊),王水田译.港口工程对沿海环境的影响[J].1987,(21):7一13.[4]吕航.美国的绿色港口之路〔J〕.中国船检,2005,(8):42一44.[5]张荣忠.美国港口的绿色环境保护[J].中国港口.2008.(2):56一65
[6]丁军海.英国的港口环境保护[J].交通环保.1998,(5):36一39.[7]和彦武本.日本港口和港口的环境管理[J].交通环保.1992,(4):48一53.[8]王江萍.走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墨尔本港口生态可持续发展(ESD)指南简介[J].国际城市规划2007,(4):116一118.[9]邵超峰,鞠美庭,楚春礼等.我国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J].生态学报.2008,(11):5601一5609.
第二篇:基于绿色GDP的我国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绿色GDP的我国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研究生论文)
作光摘中华论文
咨询网 发表 2009-12-22 07:11:44 人气 者 亚 自 6 背景
色字
号 大 中 小
【摘要】 现代政府是以向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宗旨,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的。政府绩效考核作为考核和改进政府绩效的治理工具,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并且已成为现代科学管理研究的前沿课题和公认难题。政府绩效考核在西方国家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政府绩效考核理论和大量的实践经验,而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自绩效考核开始引入我国以来,绩效考核对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收节支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已经开展绩效考核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绩效考核业务发展仍显缓慢,发展水平不高,其中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我国政府绩效考核实务发展不快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非常完整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我国政府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也应当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为此,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为有实用价值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政府绩效考核和绿色GDP的内涵进行分析介绍,认为将绿色GDP指标作为我国政府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既符合绩效考核寻求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绿色GDP指标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绿色GDP指标作为政府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从技术上和政策上是可行性的。本文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绿色GDP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9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部分重点指标在政府绩效考核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府运用绿色GDP
进行绩效考核提出了存在的困难和改进措施。
第三篇:生态型社区建设简介
生态型社区建设
加快生态型社区建设,确立“和谐自然,清洁低碳,家家养花,家家环保”的目标。聚鑫、盛世、平安、兴林,四个小区实现一区一景,一楼一品,并将聚鑫小区打造成精品生态小区,小区内建设生态文化长廊。推出清洁低碳示范家庭50户,示范商服10户。社区成立环保组织,并由退休党员分别担任园林艺术组、环保节能组、清洁巡护组、环保宣传组组长。从低保户中挑选100人分配到各组,开展绿色环保活动。
生态文化建设
社区注重文化建设,组建了“百合”艺术团,每年组织专场及各类演出10余场。自创作品《林海号子》在首届“卫东社区专场文艺演出”中获得观众一致好评;在聚鑫小区广场上演的“唱响卫东 金秋晚会”,演出自编自演的节目,并上传到网络,反响强烈。最新编创的歌舞《林区四季歌》和歌曲《我是歌者》将作为主打节目,在社区文艺汇演中精彩亮相。通过演出反应林区生活的歌曲和舞蹈,丰富了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为社区居民带去欢乐。
网格化管理建设
组建了网格化管理机构,有19名网格长25名网格员组成,制定工作要求,细化服务内容,每半个月电话随访1次、每个月上门走访1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认真做好民情日记,构成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在小区设立便民公示板,公开社区网格区域划分图表,格长姓名,电话,所辖居民范围,服务群众。
维稳维权建设
创新管理,成立业主委员会。深入推进维权机制建设,实施网格化管理。协调政府资源,推进小区自治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爱空巢老人,有效推进居家养老,专项服务工作,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幸福安度晚年。关心弱势群体,做好法律援助,政策咨询,信访接待,就业服务,助医助学等工作。全面提升生态社区维稳维权建设,使人民群众享受和谐社会带来的成果。
卫东社区简介
卫东社区服务中心位于绥棱林业局局址中部,辖区面积104,000平方米,现有居民楼23栋,平房370户,总户数3,304户,社区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70名。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设19名网格长,25名网格员。卫东社区根据辖区内公园景点多,生态环境好,居民环保意识强的特点,着力打造“生态型”社区。确立了“和谐自然 清洁低碳”,让人人生活在公园里的生态理念和生态目标。建立了生态标本展厅和以文化园、街心公园、鼎盛园、植物园、聚鑫小区等一批生态建设基地。在这里,您会感到这里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这里是生态环保、幸福温馨、文明和谐的“家”。
生态志愿者队伍建设
社区先后成立了生态教育、生态文艺宣传、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四支志愿者队伍。聘请大学讲师和社区花鸟商店经理来到社区对居民进行义务生态培训,开展生态培训月活动。社区“百合”艺术团自编自演反映林区生活,宣传环保生态的歌舞、歌曲等节目。社区“帮帮团”成员细分到每个居民小区,每天分四个时间段对小区卫生、治安、非法小广告等进行专门治理。社区绿色环保组织对辖区绿地、花木进行整体管护和治理。通过这四支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大加强了居民自治和自我管理水平,社区和居民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纽带关系。
第四篇: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式的研究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
进入新世纪,对共青团工作评价的研究逐渐成为各级团组织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通过运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研法对如何构建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体系和指标量化模式展开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14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参考模式,并依托层次分析法的理论研究了指标量化的模式。明确了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前应充分理解的评价内涵,提出了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并就单一指标的评价方法以及在指标体系量化中应充分考虑的事项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共青团工作 评价 指标体系 量化模式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工作评价研究成为团组织的重要研究命题。早在2001年12月12日,共青团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通过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团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团内有关评选表彰要鼓励创新,逐步建立起激励创新的工作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在2004年1月5日的团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陈靖同志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在自身建设的创新方面,要探索科学的工作评价体系”,“要逐步建立科学、开放的共青团工作评价体系”。
建立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建立明确的工作评价体系,对一所高校、一个院系的共青团工作水平、工作成绩难以做出科学的评价,只能得出总体的、大概的一般性结论,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摸清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情况,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提供基础和前提;共青团工作大多是“软指标”,看不见,摸不着,搞得好与坏较难判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形成一种压力机制和动力机制,有利于激发共青团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还有利于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使团内生活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自评自检与互学互检,切实推动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和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研法等研究分析方法。德尔菲法是一种以问卷的形式对专家进行意见征询,然后汇总专家意见,并以之作为问题解答的一种方法。指标体系构建中引入德尔菲法,利于征求不同专家的意见;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各因子评价中引入德尔菲法,是使工作评价由定性转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层次分析法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将定性问题量化的一种系统分析技术,它将问题的各个组成因素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对各个层次的组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数量标定,然后运用数学方法对标定值进行处理,求取各因素重要程度的定量结果,即权重值,从而通过结果排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课题借鉴国外进行此类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分析方法,将系统、严谨的定量研究引入到工作评价中来,将有利于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利用期刊数据库,以“共青团”为关键词,获取相应文献,通过对文献的统计分析,获取了关于高校共青团的诸多指标,将问题“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体系”和可参考的指标编制成意见调查表和问卷调查分别向共青团工作者和广大团员青年进行调研,得出了14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
指标体系如表1,各个指标的含义分别为:
A组织建设
A1基层团组织发展:基层组织是团的一切工作的基础,要按照团章的要求做好基层团组织的发展,巩固和加强现有班级团组织建设。
A2团建创新:在学分制条件下,要探索生活园区建团、社团建团,探索注册团支部和活动团支部的有机结合,实现有效覆盖,由过去的班级单一覆盖向多层面的多量覆盖转变。
A3团员团籍管理:团员的发展与退出、组织关系的转接、团员的奖励与纪律处分。
A4团的代表大会:团的代表大会应当依照团章的要求定期按规定召开。
A5团的经费管理:团的经费包括团员交纳的团费、学校党政以及其它单位关于青少年事业的专项经费、团办经济实体创收、正当的社会资助和团组织的其它合理收入。
A6推优工作: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以下简称“推优”)是创建浓厚的校园政治气氛和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主要内容,是共青团的一项长期性工作。
A7团校与学生干部培养:对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学生骨干的培养教育。
B 思想政治宣传教育
B1理论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形势与政策。
表1: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组织建设A基层团组织发展A
1团建创新A
2团员团籍管理A
3团的代表大会A
4团的经费管理A
5推优工作A6
学生干部培养A7
思想政治宣传教育B理论学习B1
思想道德教育B2
阵地建设B3
志愿服务C青年志愿者行动C1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C2
社会实践D校内实践D1
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D2
专业实践D3
调研统计E信息统计E1
专题调研E2
信息报送E3
素质拓展认证F
就业创业G就业促进G1
创业促进G2
校园文化建设H学术科技活动H1
课堂学习促进H2
学生文艺H3
健康校园建设H4
权益维护I
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J
学生社团建设K
信息化建设L网站建设L1
其他信息化应用L2
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M
整体建设N工作理念N1
工作环境建设N2
B2思想道德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即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国近代史教育、中共党史教育、基本国情和校情教育、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爱校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维护祖国统一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即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维护社会稳定教育、纪律教育;人生观教育即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人生理想教育、人生态度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即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学风教育即学习目的教育、治学态度教育;劳动教育即劳动观念教育、劳动态度教育、艰苦创业教育、热爱劳动人民教育;审美教育即审美观念教育、审美情趣教育、审美能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即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培养。
B3阵地建设:即宣传的主要载体建设,如宣传理论刊物、校园广播、有线电视网络、宣传栏等的建设工作。
C志愿服务
C1青年志愿者行动:即志愿者协会、服务站、服务队为等组织网络的建立、以及志愿者的招聘、服务等活动的实施情况。
C2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即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宣传、选拔、报送、支持、联络情况。
D社会实践
D1校内实践:主要是依托校园内资源开展的包括各类勤工助学岗位的社会实践活动。
D2 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按照上级团组织布置,开展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D3专业实践:基于专业的各类实习、实训、培训活动。
E调研统计
E1信息统计:各类基础数据的统计情况。
E2专题调研:针对突出事项开展的专题研究活动情况。
E3信息报送:向同级党组织或上一级团组织报送统计数据、调研报告的情况。
F素质拓展认证
即为贯彻落实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为拓展学生的全面素质而开展的素质拓展工作的管理、认证工作情况。
G就业创业
G1就业促进: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技巧,增强职场竞争力而开展的各类活动。
G2创业促进:为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意思维、提高创造能力、鼓励创业精神而开展的各种创业教育、创业计划大赛情况。
H校园文化建设
H1学术科技活动: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为主题,开展的各类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H2课堂学习促进:为积极营造学习氛围,搞好学风建设而开展的工作情况。
H3学生文艺:以学生为主要参与对象而开展的各类校园文艺活动。
H4健康校园建设:为增强大学生体质,建设健康校园而开展的各类活动。
I 权益维护
即为维护青年、大学生、团员相关权益而开展的各类活动。
J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
即为更好地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自身职能而开展的各类工作。
K学生社团建设
即为更好地引导、管理、监督学生社团,推进明星社团建设而开展的系列工作。
L信息化建设
L1网站建设:共青团门户网站、红色网站的建设情况。
L2其他信息化应用:在开展共青团工作中,其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情况。
M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
校园内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建设、管理、使用情况。
N整体建设
N1工作理念:科学工作理念的形成、实施情况。
N2工作环境建设:办公场所的建设情况。
(二)指标体系的量化模式
对于有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指标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为这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而实用的量化方法,在完成具有层次结构指标体系的构建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大体上可分两步予以量化。
1、对同一层次的各指标关于上一层次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在本指标体系中共有一级指标14个(A-N),需要构建14*14的矩阵(构建方式参见表3),作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以判断14个指标的权重。指标A的下层指标需要构建7*7的判断矩阵(A1-A7),B指标需要构建3*3的判断矩阵(B1-B3),以此类推。为了便于两两比较的量化,层次分析法的提出者萨蒂建议运用1-9标度方法(见表2)完成思维判断定量化。
表2:1-9标度方法
标度含义
1两个指标相比,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3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5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7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9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表3:E指标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EE1E2E3权重(特征向量)
E11(E1/ E1)1/4(E1/ E2)1/3(E1/ E3)0.46
1E24(E2/ E1)1(E2/ E2)3/4(E2/ E3)0.270
E33(E3/ E1)4/3(E3/ E2)1(E3/ E3)0.2652、用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指标对于其上层指标的相对权重,并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对于判断矩阵可以利用矩阵的计算方法,求取最大特征根的特征向量作为对应指标的权重(如表3)。但由于评价客体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做出的每个判断难于达到完全的一致性,所以还必须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根据矩阵原理,采用矩阵最大特征根值以外的其余特征根的负平均值CI与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数RI值的比值是否小于0.1进行判断,如果小于0.1则表示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进行德尔斐调查。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前应充分理解评价本身的内涵,区分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价值客体与评价客体
所谓评价,是判断某一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殊的认识活动。评价活动是一种主体活动,是做价值判断的活动,它包含描述、提供客观信息和进行价值判断两部分,其最终目的是决策和采取相应的行动。
在任何一种评价中,都必然涉及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也不例外。某一事物和人构成了价值关系,人是这个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是价值客体。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能否满足大学生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高校共青团工作是用来满足大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是价值客体;价值主体则是大学生和社会。
评价行为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和评价过程。在评价活动中,进行评价的个人或组织称为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既可以是大学生、共青团干部也可能是青年工作专家等人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并不总是一致的。对于需要评价的某个特定的价值关系而言,价值主体是既定的、不变的,但评价主体却是可以变化的,这个评价者可以是价值主体自己,也可以是其他个人或团体。进行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的评价主体是大学生,这时评价主体就是价值主体;但更多情况下,评价者是共青团干部或相关专家,这时的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就是不一致的。评价客体即评价的对象,也就是价值客体与价值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它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关系而非某个具体事物。评价过程包括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其中评价的内容也就是评价的指标、标准,评价方式是指整个评价活动以及对每一指标进行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手段。
(二)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充分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系统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要力求简洁明了,相关因素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各级指标尽可能要有主次之分,通过权重系数的权衡进行量化,使之易于操作,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2、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一切评价体系都必须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不从具体问题出发,不切合实际都是不可行的,是违背科学原则的,但这并不表明评价不需要前瞻性。相反,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力求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3、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能获取更详实、丰富的信息,如能及时地向评价客体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则有利于实施过程控制。终结性评价能对评价客体作出全面的总结性评价,判断达到目标的程度。
(三)单独一个指标的评价可以从活动内容、工作机制、队伍建设、工作创新和工作成果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内容主要指围绕本指标的内容分别开展了哪些活动,其具体体现内容如何;工作机制主要指围绕这一指标的内容有怎样的机制做运作保障;队伍建设主要指有怎样的、通过哪些训练、培训的队伍按照工作机制开展本指标的相关活动内容;工作创新是指围绕指标的各项工作有哪些突出的创新点;工作成果即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成果如何。这五个指标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使指标体系更具可操作性,并很好地把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四)在指标体系的量化中,应充分考虑到本校、本区域共青团工作的特点,不必过分寻求统一的标准,其具体的指标也可以随着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而不断修正
在指标的体系的量化中,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量化模式的研究,而不是对每一指标进行具体的量化,这主要是考虑到共青团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研究成果需要具有一定的推广借鉴意义。指标体系是开放的,其具体的指标可以根据共青团工作层次的不同,工作阶段的不同,工作重点的转变而不断的调整,在借鉴指标时应当充分考虑指标的适用性,以保证评价体系的价值,保证对共青团工作做出合适的评价。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周勇
【摘要】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生态文明村模式、科农双赢模式、新民居整合模式、村企双赢模式、优势兴村模式等七种模式。归纳起来,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坚强的领导力量、勤劳的人民群众、便捷的交通、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优越的经济区位等六个方面。
【关键词】河北省平原地区 新农村 建设模式
河北省平原地区地域广阔,区情复杂,发展因素众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积极响应党中央的伟大号召,努力工作,不断创新,打造出许多适合河北省平原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生态文明村模式。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本村发展的生态文明村。其内容是“一池六改”,即以建设沼气池为核心,配套进行改房、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道等工作,实现“村在绿中、路在林中、户在树中、文明新风在心中”的目标,最终达到庭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家居环境优美化的良性生态文明美景。其实质是发挥农村现存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一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民生工程。截至2009年2月,河北省平原地区的藁城市已经选定了40个生态文明样板村进行宣传推广。
科农双赢模式。将科学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解决农民最直接的生产问题,实现科技和农村双赢的目标。科学技术进步不但是国家工业化不断走向深入的动力,而且也是实现农业大发展的灵魂。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科农双赢模式的实质是将科学新技术直接运用于农村,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发挥了科技的价值,对于农村来说,发展了生产,实现科技和农村经济的双赢。在这方面,河北省平原地区的系井村是一个典型的个例。
系井村位于藁城市城南2公里处,全村共有960户,3726人。改革开放初期,系井村农民在全国率先种植8901和9409优质小麦新品种。现在系井村优质麦种植面积达4000亩,优种率100%,被命名为国家优质粮食示范基地和农业部科学技术跨越计划示范区。系井村农民依托优质麦优势,在村边建起了北方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成立了全国最大的粮食贸易公司,从事优质麦、玉米购销,远销北京、内蒙、广东、新疆、重庆等20多个省市,日成交量达2600吨。科农双赢模式使系井村成为全国的模范。
新民居整合模式。对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旧村庄进行重新整合,一般是整合那些一个大村套有好几个小村,既居住分散、浪费土地资源,又不利于管理的村庄;或者是由于搞大型基础设施需要拆迁的村庄等。新民居整合模式的实质是整合旧村庄和浪费的土地资源,统筹兼顾,在改变旧村庄面貌、整合土地的同时发展农业生产,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现在新民居整合模式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已经广泛推广。例如,截至2009年2月,藁城全市239个村已经有169个村庄完成新民居规划设计,北席、北邑、徐村、岗上等15个村庄已经建成了多层住宅小区。预计到2010年,将有2000多农户住进新民居,整合土地1000余亩。村企双赢模式。落实党中央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积极引进外资或新技术到本村办企业。实行这种模式一是解决本村办企业需要资金或技术问题,二是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三是解决外企投资没有场地问题。其实质就是以农村
企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放大,促进农业生产化经营的深化与升级。这种以企带村、以村推企、村企双赢模式是一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实现现代农业企业化的必由之路。现在村企双赢模式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已经初具规模,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藁城市的徐村。
徐村共有1635户,6891口人,9738亩耕地。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们积极引进各种新技术建立工厂,现在已经建起130余家个体私营企业,主导产业有奶牛养殖、电信施工、服装、香油加工等,这使徐村农民迅速富裕起来,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80元。他们富裕了以后,就不断改变产业结构和农村的面貌,先后投资数万元改造村里的硬件和软件,使村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幼儿园、标准化小学、农家别墅、家庭轿车已经进入村民家庭。徐村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优势兴村模式。借助本村原有的优势资源,诸如种植业优势或养殖业优势等,经过培植开发,吸引人们前去学习观赏。其实质是将本村一些优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利用优势发展生产,开展小型服务,让人们回归自然,体验生活,这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教育意义深刻的利民模式。现在优势兴村模式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已经广为实行,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赵县。
赵县位于石家庄以南约140公里处,盛产雪花梨,他们利用这一资源,搞起了“梨花观赏乐”活动。每年梨花开放时,赵县周围的人们利用节假日纷纷赶去赏花,赏完梨花就去品尝老乡饭,饭后就去摘草莓,真是不亦乐乎。
旅游富民模式。利用本地的著名历史或文物特色,经过开拓,引导人们回忆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带动出版书刊、生产纪念品、开发食宿旅馆配套服务,吸引人们前去旅游。其实质就是让本地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既
实现了旅游资源自身的使用价值,也使资源所在地的人民发家致富,这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深受各方欢迎的模式。
例如河北省平原地区的乐亭县依据李大钊的知名度,保定地区安新县、沧州地区任丘县、容城县、雄县、高阳县等县、市依托白洋淀的资源,保定市清苑县冉庄村依托地道战的历史,赵县利用赵州桥的魅力等都已经成为旅游富民模式的典型代表。
以德治村模式。将本村中的好人好事记录在册,以弘扬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引导村民积极向上,不断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实质是在农村通过记录、表彰好人好事,弘扬社会主流美德,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创举。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河北省藁城市岗上村。
岗上村位于藁城市西部,全村共602户,2442口人。1982年村委会将村里的退伍军人、共产党员范振国把在自家门口捡到的一麻袋小麦主动交到村委会的事迹记录在册,创建《功德录》为起点,到2009年已经记录了148本,好人好事10万多件。他们每天对记录在册的好人好事进行广播,每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并召开全村表彰大会,为各类典型送牌匾、戴红花。仅2008年,全村共评出“好媳妇”566名、“好婆婆”259名、“遵纪守法户”509户。在《功德录》的感召下,村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村风民风发生了很大转变。该村20多年来连续保持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先进单位”,2005年被中央授予“全国文明村”,2006年岗上村的领导人受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
新农村建设模式成功的原因
坚强的领导力量。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制定的宏伟蓝图,并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探索是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实施的,各种模式显示了各级政府坚强的领导力量。
勤劳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财富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而物质财富正是劳动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产品的真正源泉,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人们从事科学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无不体现人民群众的威力,勤劳的人民群众是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便捷的交通工具。交通是各种运输的总称,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一个地区即使具备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一切资源,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那么经济发展也只是一种梦想。河北省平原地区创造的每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有交通便捷的功劳。
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是指人所处的情况和条件不仅要满足自然生理,也要满足人的精神生理。满足自然生理是生态环境,满足人的精神生理是人文环境。河北人民力求创造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为人类造福。优势兴村模式与旅游富民模式就是基于这种思维取得成功的。
优越的经济区位。经济区位就是经济在某个区域所处的位置,河北省平原地区创造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都与这种区位经济地理优势有关。例如村企双赢模式主要得益于区域工业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这些地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郊和腹地农村转移,这些条件使村落经济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独特的生产要素。一般说来,从事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有三个,即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至少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中的一个。在上述建设模式中,有的模式具有物质资源优势,如生态文明村模式、优势兴村模式、旅游富民模式等;有的模式具有人力资源优势,如村企双赢模式、新民居整合模式等;有的模式具有资本优势,如村企双赢模式。(作者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总支书记、副研究员;本文系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软科学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457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