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湛江市政府机构改革将设置32部门
湛江市政府机构改革将设置32部门
昨天下午,湛江市召开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宣布正式启动政府机构改革。根据改革方案,市政府共设置32个部门,以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强化宏观调控和服务为目标。市领导陈耀光、阮日生、麦教猛、吴智华、杨标等出席了会议。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中央、省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环节。《湛江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日前已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该方案着眼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重要领域管理,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索实施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对部分机构实行合并和精简,最终根据湛江市实际设立了32个部门。根据要求,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将成立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在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改革工作,并于12月由省、市两级进行检查验收。
市委书记陈耀光在动员大会上表示,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是湛江市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一次重要改革,事关发展大局,各级各部门要以壮士断臂的决心,不折不扣地执行改革方案。他要求,湛江市各相关部门明确此次改革的总体要求,把握正确方向;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确保思想不散;注重有效对接,确保工作秩序不乱;理顺职责关系,确保责权明确,解决权责脱节、推诿扯皮现象;推进队伍建设,确保行政效能提高;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此次机构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市长阮日生对此次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强调各部门要明确要求,突出重点,全面做好各项改革工作;同时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确保政府机构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相关新闻:湛江市政府机构改革“改”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先后进行了四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此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行政管理体系中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主要着力点是:
有抓有放,转变职能
按照“对内放宽、对外放开、对下放权”的原则,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将现由政府承担的大量行业管理协调职能、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职能等,通过行政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理顺职责,强化落实
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权责不一致的问题,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通过“三定”(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做到权责对等。
严控数量,探索“大部制”
将市政府工作部门精简为32个,严控县市政府机构数量。对职责重叠或相近的党委、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机关进行合并,探索“大部门”体制。
着眼重要领域和民生问题
此次机构设置一是着眼于重要领域的管理调控,譬如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机构调整力度较大;二是着眼于民生领域,在人力资源管理、住房保障、城市综合管理等领域着力调整,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此次动作较大的机构调整主要有:
(一)组建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市经济贸易局、市信息产业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不再保留市经济贸易局,市发展和改革局不再挂市信息产业局牌子。
(二)组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再保留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三)组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市建设局除用水、节水等以外的职责,以及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不再保留市建设局、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组建市交通运输局。将市交通局、市港务管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交通运输局。不再保留市交通局、市港务管理局。
(五)组建市水务局。将市水利局的职责,原市建设局用水、节水职责,以及市市政园林局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的职责整合划入市水务局。不再保留市水利局。
(六)将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并入市财政局,在市财政局挂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牌子。
(七)组建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职责,以及市市政园林局除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以外的职责整合划入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管理的部门管理机构。不再保留市市政园林局。
(八)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经上述调整,市政府设工作部门32个。
此外,设部门管理机构1个: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处级)。(
第二篇:长沙市政府机构改革
长沙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重组卫计委等三部门
改革三焦点
为何要改
要通过改革大力提升行政效能、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设置理由
省里有的,市里基本保留,省里没有的,市里一般不再设。
人员安排
按照编制核定的原则,超编单位实行“只出不进”,原则上保留干部原职级待遇。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 3月17日,长沙市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出炉。
依据方案,长沙市将组建和重组卫计委、农委、食药监局等3个新部门,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委农村工作部、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物价局、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市公务员局、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10个机构将不复存在。市政府机构改革后,设置工作部门40个(含直属特设机构1个),改革将于6月底前全面完成。
改革方案
组建
组建卫计委
长沙市将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市卫生局的职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长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再保留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组建农业委员会
组建市农业委员会。将市委农村工作部(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市农业局的职责、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市农业委员会。不再保留市委农村工作部(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将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农业委员会,更名为市农村经营服务站。
将市人民政府牲畜屠宰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民政府牲畜屠宰管理执法大队)调整为市农业委员会所属。
重组食药监局
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的职责,市卫生局餐饮服务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再保留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
划入
物价局划入发改委
将市物价局的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再保留市物价局。
将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市工农产品成本调查队调整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口岸办划入商务局
将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的职责划入市商务局,不再保留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将市公务员局的职责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再保留市公务员局。
更名
工信委更名为经信委
将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不再保留市信用征信管理办公室牌子。
将市园林管理局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不再保留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市政局更名工务局
将市住房保障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更名为市住房保障服务局,调整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暂保留正处级。
将市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局更名为市工务局。
调整
工商质监变
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原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垂直管理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原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垂直管理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市知识产权局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承担的商标权管理职责划入市知识产权局。
信访局列入
市委机构序列
市科学技术局不再保留市高新技术开发局牌子。
市信访局由市委、市政府共同管理,以市政府管理为主,调整为市委、市政府共同管理,以市委管理为主,列入市委机构序列。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
回归
行政职能回归机关
将市公路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交通运输局,仍为市交通运输局所属事业单位,暂保留正处级。
将市货物运输管理局(市机动车维修管理办公室)、市公共客运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交通运输局,其余职责整合,组建市道路运输管理处,为市交通运输局所属副处级事业单位。不再保留市货物运输管理局(市机动车维修管理办公室)、市公共客运管理局。
将市农村公路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交通运输局,其余职责划入市公路管理局。不再保留市农村公路局。
将市国库集中支付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财政局,更名为市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为市财政局所属副处级事业单位。
将市社会救助局的职责划入市民政局,不再保留市社会救助局。
撤销
大部分行管办将撤销
撤销市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市汽车电子行业管理办公室、市轻工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市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有关行政职能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撤销市内贸行业管理办公室、市物资行业管理办公室,有关行政职能划入市商务局。
撤销市煤炭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市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划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建材行业行政职能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煤炭行业管理职能划入市能源局。
焦点释疑
A
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
提升行政效能,打造法治政府
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说,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职能转变,要通过改革大力提升行政效能、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办事慢、效率低,仍然是阻碍长沙发展的‘绊脚石’,仍然是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颇有微词的‘聚焦点’。”易炼红说,这次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要把提升行政效能摆在突出位置。
向省里看齐,按实际需要整合 为什么设置这些机构?
如果您对机构改革不太了解,您一定会问,为什么要设置这些部门?理由是什么呢?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表示,“省里有的,我市基本保留,省里没有的,我市一般不再设,这是基本原则,市里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对一些机构和职责进行整合。”
C
人员怎么安排?
超编“只出不进”,干部减少波动
编制核定的原则:一是合并的行政单位,行政编制总量精简20%;二是归并的部门管理行政单位,行政编制精简30%;三是调整为政府工作部门的直属事业单位,编制精简30%后再核定行政编制;四是所属事业单位行政职能回归机关的,适当增加行政编制,每个部门最多不超过2名。本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涉改单位重新核编后,实有人员超编的,除政策性安置外,超编单位实行“只出不进”。
另外,对此次改革中涉及机构调整撤并、人员编制划转的,原则上保留干部原职级待遇。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应研究提出相关优惠政策,尽量减少干部队伍的波动。
第三篇:市政府机构改革总结
扬州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及省编办的领导下,我办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扬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并于1月22日被省委、省政府批复。目前,我市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已全面完成,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
一、总体情况
去年10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印发了《江苏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对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市编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起草方案,并多次听取情况汇报,进行专题研究。经过深入调研,反复与省编办沟通,制订了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今年1月19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随后将这一方案上报省委、省政府审批。由于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调查研究充分、工作细致扎实,方案上报后,得到省编办的充分肯定。1月22日,省委、省政府以苏委„2010‟17号文件正式批复了《扬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门主动沟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同时,将部门意见、建议及时报告市领导,保持上下信息顺畅,从而有效减少了工作阻力,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工作。人事、劳动、经贸(外经贸与其合署)、发改、药监、卫生、林业、园林、无管等部门和单位从担心到理解再到配合、支持,使我市各部门从机构改革中取得了共识、取得了理解,也取得了相互间的信任,必然会形成工作的合力,从而为我市的跨越发展提供助力。
(四)及时请示,积极争取省编办支持
由于扬州的特殊市情,我市的政府机构改革相对于其他省辖市有其特殊性,在制订改革方案过程中,我办与省编办保持及时沟通,随时向省编办请示、汇报,积极争取省编办的业务指导、政策支持,使我市的改革方案既符合中央及省的要求,又充分体现扬州的实际情况。在机构限额、机构整合方面做出极大的努力,我市政府机构精干且高效、规模小而履行职责全面。
(五)从严从细,精心拟定改革方案
全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办及时召开全办人员会议,学习贯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办领导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请示,并召开全市编办主任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完善部门内设机构设置。由于我市一直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因建市之初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偏低,各部门的内设机构一直偏少,且名称、职责表述不尽科学、全面,借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全面理顺职责关系,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将相近的内设机构加大整合力度,将职责较多的内设机构按从严从紧原则适当分设,而对于省厅的部门管理局,基本增设一专门处室对应。这样,将使我市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序,与省厅的业务指导基本一致,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从严控制领导职数。随着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也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科学,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三定”中,我们坚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照部门编制数核定领导职数。在编委会上,缪市长明确提出,不能因已经超配而增核领导职数使之合法化,对于超配的,一要逐步消化,二要严格执行“三定”规定,今后,不得超配,编办要加强监督。因此,我市除经信、发改、财政等较大部门外,大部分部门领导职数均为一正两副。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机构限额严,改革难度大
第四篇:深圳市政府机构改革2009.09
深圳市政府机构改革前后对比 改革前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民防办(地震局)安监局(安委办)应急指挥中心法制办金融办
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贸易工业局科技和信息局高新办
保税区管理局信息办财政局地方税务局规划局
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交通局
公路局(副局级)
交通综治办(轨道办,临时机构)卫生局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建设局水务局
气象局(副局级)人事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文化局体育局旅游局
政府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工商局
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农林渔业局城市管理局民族宗教局
外事办公室(侨务办公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察局
改革后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应急管理办(民防办、安监局、安委办)法制办金融办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局
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地方税务局
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员会
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药品监督管理局
人居环境委员会住房和建设局水务局
气象局(副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体旅游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和渔业局城市管理局
民族宗教局与市委统战部合署办公改为在市委统战部挂牌
侨务办公室并入市委统战部,在市委统战部挂牌
外事办公室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与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
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审计局、口岸办、台办7个机构保留不变
第五篇:市政府部门
市政府部门
1、市委机构:
(1)市委办
(2)市委组织部(4)市委统战部
(6)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8)市委党史研究室(10)市委督查室
(12)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14)市对外宣传办公室(16)市保密局
(3)市委宣传部
(5)市委政法委员会(7)市纪委监察局(9)市委党校
(11)市委机要局
(13)市委政策研究室(15)市委老干部局
2、人大机构:
(1)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市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
(2)市人大办公厅
(4)市人大财经工作委员会
(5)市人大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工作委员会(6)市法制工作委员会(7)市人大华侨外事民族宗教工作委员会(8)市人大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9)市人大农村工作委员会
3、政府机构:
(1)市政府办公厅(3)市商务局
(2)市发展和改革局(4)市教育局(6)市公安局(8)市司法局(10)市人劳保局(12)市海洋与渔业局(14)市国土资源局(16)市建设局(18)市环境保护局
(5)市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局(7)市民政局(9)市财政局(11)市农业局(13)市水务局(15)市规划局(17)市城管局
(19)市房产管理局
(21)市旅游局
(23)市法制局
(25)市卫生局
(27)市统计局
(29)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31)市保税区管委会
(33)市园林管理局
(35)市地震局
(37)市供销联社
(39)市林业局、政协机关:
(1)海口市政协
(3)市政协督察研究室
(5)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7)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各区委、区人大、区政府:
(1)市秀英区委
(3)市秀英区政府
(5)市龙华区人大
(7)市琼山区委
(9)市琼山区政府
(11)美兰区人大、内设机构:
(1)市政府研究室
(3)市政府督查议案室
(5)市交际处
(7)市地方志办公室(20)市交通局(22)市文化体育局(24)市审计局(26)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28)市外事侨务办公室(30)国资委(32)市粮食局(34)市环卫局(36)市二轻联社(38)市重点项目办公室(2)市政协办公厅(4)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6)市政协教文卫委员会(2)市秀英区人大(4)市龙华区委(6)市龙华区政府(8)市琼山区人大(10)市美兰区委(12)市美兰区政府(2)市档案局(4)市政府信访局(6)市爱卫会办公室(8)市物价局456
(9)市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
(11)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10)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12)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13)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4)市考试中心
(15)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
(17)市琼州海峡轮渡管理办公室
(19)市道路运输管理处
(21)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3)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垂直双管单位:
(1)市国家安全局
(3)市地方税务局
(5)质量技术监督局
(7)市电信局
(9)市烟草专卖局、政法系统:
(1)市中级人民法院
(3)市反贪局
(5)美兰区检察院
(7)市龙华区公安分局
(9)市刑侦支队
(11)市龙华区法院
(13)市治安警察支队
(15)市国内安全保卫支队
(17)交巡警支队
(19)市秀英区检察院(16)市节水办公室(18)市规划勘测设计院(20)市蔬菜生产管理办公室(22)市房改办(24)市政府驻广州办事处(2)市国家税务局(4)海口市工商局(6)海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8)市邮政局(10)市气象局(2)市检察院(4)市美兰区公安分局(6)市美兰区法院(8)市秀英区公安分局(10)市保税区公安局(12)市经济侦察支队(14)市龙华区检察院(16)市缉毒警察支队(18)市秀英区法院(20)市防暴支队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