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郴州市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
湖南省郴州市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
据郴州市政府门户网站消息,3月23日,湖南省郴州市政府召开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会上,报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的《郴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市政府机构改革后,设置工作部门31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机构总数减少2个,精简5.6%。市委书记戴道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向力力作动员报告。
根据中央、省委确定的原则精神,这次郴州市政府机构改革总体要求是: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着眼促进科学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调整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整合职能相近的机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实施的总体部署是:从即日起,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正式启动,6月底前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整合、职能调整、部门“三定”、人员安排等各项改革任务。戴道晋在会上指出,要认真抓好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原则定了不能乱改,方案定了就要落实。要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进一步强化执行、落实、检查,确保按期完成改革任务。戴道晋要求,要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次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涉及一些部门的撤并组建,涉及部分人员岗位变动和干部职务调整。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讲政治、顾大局,体现党性原则和大局意识,切实做好改革任务的落实。党委政府要关心爱护干部,合理安排干部,尽量使每一位同志各得其所、各展其长,要以这次改革为契机,不断增强干部队伍凝聚力、执行力。
戴道晋强调,要严格监督检查。各级各部门要严格遵守、自觉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严禁擅自设立机构、违规进人、违规突击提拔干部;严禁借机构调整变动之机挪用资金、转移资产、私分钱物和挥霍财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保证档案完整,保证国家的秘密安全,确保不失密、不泄密。机构编制、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协调行动,及时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戴道晋强调,要统筹抓好改革和发展。当前,全市改革发展势头很好,“两城”建设氛围很浓,要在保持改革和发展势头上下工夫。各级各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机构改革与推进改革发展、推进“两城”建设的关系,统筹兼顾、科学协调、一体推进;新组建部门的领导班子要迅速到位,切实做好职能划转、人员定岗和工作交接等工作;不再保留的单位,在整合之前要善始善终做好各项工作衔接。
向力力在动员报告中指出,深化郴州市政府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开放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加快“两城”建设、实现富民强市的迫切需要,要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向力力要求,要把握重点,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各项任务。要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服务重点,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突出履责重点,强化直接服务;要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要强化责任落实,改进管理体制,理顺权限职责关系,建立完善考评问责机制,积极探索完善县(市)管理体制;要控制机构编制,健全监督机制,不得超机构限额,不得超编制总额,不得超配领导职数,不得增加内设机构。向力力要求,市直各政府部门要抓紧做好“三定”工作,确保机构改革如期到位;切实做好调整组建工作,确保机关正常高效运转;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确保机构改革健康有序进行。各县市区要按照改革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抓紧拟定和上报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会上,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廖跃贵宣读了《关于郴州市人民政府机构设置的通知》和《郴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会议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毕华主持。市级领导向曙光、钟本强、刘广明、李评、王存湘、肖地楚出席会议。市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市直副处级以上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及编办负责人参加会议。
第二篇:长沙市政府机构改革
长沙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重组卫计委等三部门
改革三焦点
为何要改
要通过改革大力提升行政效能、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设置理由
省里有的,市里基本保留,省里没有的,市里一般不再设。
人员安排
按照编制核定的原则,超编单位实行“只出不进”,原则上保留干部原职级待遇。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 3月17日,长沙市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出炉。
依据方案,长沙市将组建和重组卫计委、农委、食药监局等3个新部门,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委农村工作部、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物价局、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市公务员局、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10个机构将不复存在。市政府机构改革后,设置工作部门40个(含直属特设机构1个),改革将于6月底前全面完成。
改革方案
组建
组建卫计委
长沙市将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市卫生局的职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长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再保留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组建农业委员会
组建市农业委员会。将市委农村工作部(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市农业局的职责、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市农业委员会。不再保留市委农村工作部(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将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农业委员会,更名为市农村经营服务站。
将市人民政府牲畜屠宰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民政府牲畜屠宰管理执法大队)调整为市农业委员会所属。
重组食药监局
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的职责,市卫生局餐饮服务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再保留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
划入
物价局划入发改委
将市物价局的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再保留市物价局。
将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市工农产品成本调查队调整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口岸办划入商务局
将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的职责划入市商务局,不再保留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将市公务员局的职责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再保留市公务员局。
更名
工信委更名为经信委
将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不再保留市信用征信管理办公室牌子。
将市园林管理局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不再保留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市政局更名工务局
将市住房保障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更名为市住房保障服务局,调整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暂保留正处级。
将市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局更名为市工务局。
调整
工商质监变
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原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垂直管理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原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垂直管理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市知识产权局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承担的商标权管理职责划入市知识产权局。
信访局列入
市委机构序列
市科学技术局不再保留市高新技术开发局牌子。
市信访局由市委、市政府共同管理,以市政府管理为主,调整为市委、市政府共同管理,以市委管理为主,列入市委机构序列。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
回归
行政职能回归机关
将市公路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交通运输局,仍为市交通运输局所属事业单位,暂保留正处级。
将市货物运输管理局(市机动车维修管理办公室)、市公共客运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交通运输局,其余职责整合,组建市道路运输管理处,为市交通运输局所属副处级事业单位。不再保留市货物运输管理局(市机动车维修管理办公室)、市公共客运管理局。
将市农村公路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交通运输局,其余职责划入市公路管理局。不再保留市农村公路局。
将市国库集中支付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财政局,更名为市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为市财政局所属副处级事业单位。
将市社会救助局的职责划入市民政局,不再保留市社会救助局。
撤销
大部分行管办将撤销
撤销市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市汽车电子行业管理办公室、市轻工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市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有关行政职能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撤销市内贸行业管理办公室、市物资行业管理办公室,有关行政职能划入市商务局。
撤销市煤炭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市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划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建材行业行政职能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煤炭行业管理职能划入市能源局。
焦点释疑
A
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
提升行政效能,打造法治政府
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说,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职能转变,要通过改革大力提升行政效能、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办事慢、效率低,仍然是阻碍长沙发展的‘绊脚石’,仍然是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颇有微词的‘聚焦点’。”易炼红说,这次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要把提升行政效能摆在突出位置。
向省里看齐,按实际需要整合 为什么设置这些机构?
如果您对机构改革不太了解,您一定会问,为什么要设置这些部门?理由是什么呢?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表示,“省里有的,我市基本保留,省里没有的,我市一般不再设,这是基本原则,市里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对一些机构和职责进行整合。”
C
人员怎么安排?
超编“只出不进”,干部减少波动
编制核定的原则:一是合并的行政单位,行政编制总量精简20%;二是归并的部门管理行政单位,行政编制精简30%;三是调整为政府工作部门的直属事业单位,编制精简30%后再核定行政编制;四是所属事业单位行政职能回归机关的,适当增加行政编制,每个部门最多不超过2名。本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涉改单位重新核编后,实有人员超编的,除政策性安置外,超编单位实行“只出不进”。
另外,对此次改革中涉及机构调整撤并、人员编制划转的,原则上保留干部原职级待遇。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应研究提出相关优惠政策,尽量减少干部队伍的波动。
第三篇:深圳市政府机构改革2009.09
深圳市政府机构改革前后对比 改革前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民防办(地震局)安监局(安委办)应急指挥中心法制办金融办
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贸易工业局科技和信息局高新办
保税区管理局信息办财政局地方税务局规划局
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交通局
公路局(副局级)
交通综治办(轨道办,临时机构)卫生局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建设局水务局
气象局(副局级)人事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文化局体育局旅游局
政府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工商局
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农林渔业局城市管理局民族宗教局
外事办公室(侨务办公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察局
改革后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应急管理办(民防办、安监局、安委办)法制办金融办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局
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地方税务局
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员会
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药品监督管理局
人居环境委员会住房和建设局水务局
气象局(副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体旅游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和渔业局城市管理局
民族宗教局与市委统战部合署办公改为在市委统战部挂牌
侨务办公室并入市委统战部,在市委统战部挂牌
外事办公室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与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
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审计局、口岸办、台办7个机构保留不变
第四篇:市政府机构改革总结
扬州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及省编办的领导下,我办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扬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并于1月22日被省委、省政府批复。目前,我市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已全面完成,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
一、总体情况
去年10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印发了《江苏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对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市编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起草方案,并多次听取情况汇报,进行专题研究。经过深入调研,反复与省编办沟通,制订了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今年1月19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随后将这一方案上报省委、省政府审批。由于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调查研究充分、工作细致扎实,方案上报后,得到省编办的充分肯定。1月22日,省委、省政府以苏委„2010‟17号文件正式批复了《扬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门主动沟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同时,将部门意见、建议及时报告市领导,保持上下信息顺畅,从而有效减少了工作阻力,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工作。人事、劳动、经贸(外经贸与其合署)、发改、药监、卫生、林业、园林、无管等部门和单位从担心到理解再到配合、支持,使我市各部门从机构改革中取得了共识、取得了理解,也取得了相互间的信任,必然会形成工作的合力,从而为我市的跨越发展提供助力。
(四)及时请示,积极争取省编办支持
由于扬州的特殊市情,我市的政府机构改革相对于其他省辖市有其特殊性,在制订改革方案过程中,我办与省编办保持及时沟通,随时向省编办请示、汇报,积极争取省编办的业务指导、政策支持,使我市的改革方案既符合中央及省的要求,又充分体现扬州的实际情况。在机构限额、机构整合方面做出极大的努力,我市政府机构精干且高效、规模小而履行职责全面。
(五)从严从细,精心拟定改革方案
全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办及时召开全办人员会议,学习贯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办领导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请示,并召开全市编办主任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完善部门内设机构设置。由于我市一直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因建市之初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偏低,各部门的内设机构一直偏少,且名称、职责表述不尽科学、全面,借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全面理顺职责关系,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将相近的内设机构加大整合力度,将职责较多的内设机构按从严从紧原则适当分设,而对于省厅的部门管理局,基本增设一专门处室对应。这样,将使我市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序,与省厅的业务指导基本一致,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从严控制领导职数。随着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也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科学,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三定”中,我们坚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照部门编制数核定领导职数。在编委会上,缪市长明确提出,不能因已经超配而增核领导职数使之合法化,对于超配的,一要逐步消化,二要严格执行“三定”规定,今后,不得超配,编办要加强监督。因此,我市除经信、发改、财政等较大部门外,大部分部门领导职数均为一正两副。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机构限额严,改革难度大
第五篇:2008郴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08郴州市政府信息
公开工作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施行以来,我市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条例》的各项要求,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将2008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机构
《条例》颁布后,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贯彻实施《条例》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明确市政府办公室是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务服务中心)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市直各部门办公室为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部门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乡镇也都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成立或指定相应机构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初步建立起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
二、认真学习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1、认真学习调研。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常务会成员及参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学习《条例》,逐条解读,在决策层强 1 化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识;同时,市政务中心还派人参加省政府办公厅等单位举办的《条例》培训和研讨会,并赴其他市州开展学习和调研
2、开展集中培训。市政务中心举办了4期培训班,分别组织市政务中心管理处工作人员、各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及首席代表、市直各单位办公室主任、各县市区政务公开办主任对《条例》进行认真学习。此外,我们还积极与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联系,将《条例》作为处干班、科干班的一项重要培训内容纳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3、进行广泛宣传。我市将《条例》翻印了近3000本单行本向市民群众、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免费发放,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务公开专栏宣传实施《条例》的立法精神、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规定要求,同时,举办了2期宣传讲座,向群众宣传《条例》。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也及时开展了宣传动员和学习培训工作,为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精心编制指南,提供便捷服务
根据市政府常务会的安排,我市成立了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编委会,由市政府秘书长任编委会主任,市政务 2 中心主任任主编,负责公开目录和指南的编辑工作。市财政拨专款5万元用于指南的编辑。《郴州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数易其稿,方才成书,现已发放至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各乡镇、重点企事业单位,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布,并在档案馆、超市、宾馆、车站、各办事大厅等公众聚集场所设置了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台,摆放公开目录和指南,供公众免费查阅。同时,编委会还安排了专人对政府公开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及时对网上公布内容进行更新,确保信息公开的时效性。
各县市区严格按照要求,认真组织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同时,积极组织清理政府信息,并绘制各部门主要行政取权或办事流程图,经审核后上网发布。
四、建立健全制度,确保规范运行
依照《条例》规定,我市出台了《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郴政办函[2008]170号)、《郴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主动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发布协调制度、保密审查制度、年报制度、受理举报制度、考核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行政活动的透明度。
五、完善发布渠道,务求公开实效
1、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网。在郴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上开设了政务公开专栏,下设“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依申请公开”等子栏目。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共企事业单位也开通了信息公开子网站,搭建起全市政府信息发布统一平台,初步形成目录规范、结构统一、层次清晰、覆盖面广、易于监测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体系。各单位在本单位门户网站显著位置,设置了(即将设置)与政府信息公开网的链接。
2、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为适应政府信息及时发布的需要,我市信息产业化办公室对政府信息公开软件平台进行升级,对市政府门户网进行改版,并与各单位信息发布平台进行了网络连接。
3、建设信息查阅场所。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市政务服务中心按照《条例》要求,已经在馆内(办事大厅内)辟出专门区域,添置查阅资料,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方便公众查阅。
4、完善传统公开方式。我市还通过在市直各单位办公大厅设置触摸屏、政府信息公开栏,丰富和拓展了政府信息公 4 开渠道。
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全市主动公开信息数14.3万条,依申请公开总数为88条,其中当面申请数13条,网上申请数72条,信函申请数3条。对依申请公开的信息都作出了具体答复,对不予公开的说明了具体理由。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虽然我市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组织制度、落实制度及监督考核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主动公开力度还需进一步增强,部分单位未能主动公开应公开的信息并予以及时更新;三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和技术上的原因使得网上咨询、查询、办理、审批的事件数量还不多。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准备采取如下解决办法:一是继续做好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公开权利人知道以各种形式获取政府信息;二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强化监督考核,加大督办、落实力度;三是继续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大行政提速力度,增加即办件数量,提高办事质量,提升服务功能,加强与乡镇街道的联络互动,5 增设触摸屏查询电脑,逐步提高网上咨询、查询、办理、审批的数量和水平。
二00九年三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