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重新规划金温铁路(温州市区段)
关于重新规划金温铁路(温州市区段)
站场与线路用地功能的建议
(一)经反复科学论证后,在市委市府的正确抉择下,在铁道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铁路温福线、甬台温线及其引入温州枢纽工程建设现正在顺利进行,金温线电气化改扩建规划不久也将付诸实施。预计“十一五”期间温州将成为连接沟通内地的金温线和沿海铁路干线上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这将为新世纪新时期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福祉。
同时借温州枢纽建设与金温线改扩建之机,从温州作为浙南沿海山水城市特性出发,在当年论证甬台温线引入温州枢纽采用“西进方案”的基础上,将现有金温线温州市区段(即现金温线温州西—温州站—龙湾码头)的站场(特别是现温州火车站和温州西货站两大片)与线路(铁道路基及两侧)用地功能变更与重新规划建设已是十分必要与迫切,应提至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实践证明甬台温铁路引入温州枢纽之“西进方案”是科学正确的。由于当年在论证举荐“西进方案”时就已充分考虑将既有金 1
温线温州(老)站功能搬迁,日后的金温线改扩建工程纳入整个枢纽新线站建设、管理、营运中统筹实施。
然而在现时的温州城市总体规划上(在市图书馆对外展示的温州市(城区)总体规划沙盘上)仍将金温铁路市区段站场、线路保留。我们认为,这一规划理念有悖于由铁道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西进方案”决策;有悖于市委、市政府作出的要求部、省采用“西进方案”的请示表态与承诺(在2004年9月9日温州景山会议上铁道部刘志军部长在拍板“西进西出”并在温州市区西泮桥一带建新客、货站之前,问温州市领导“金温老站是否迁移”,温州市领导回答“迁”!);也有悖于市规划部门从整体考虑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出发推出的“西进西出”的理念。在此提请有关部门慎重思考。
(三)建议在最新一轮温州市区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应将现有金温线(市区段)的站场和线路用地功能作变更,还地于城市。老火车客站应改建成温州市公共交通枢纽中心,老站区应变更为中心城区中的商贸区,还城市以整体新面貌以有利城区的“东移、南扩”。
其理由为:
1、继续保持老站、老线并加以电气化改扩建是严重的重复建设。
温州枢纽新站、线能力已经充分考虑甬温、温福、金温线的运行;如继续保持老站及老线且加以改扩建,其重复建设占有的国有土地资源、改扩建的投资,给国家给温州市带来的浪费与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2、继续保持老站、老线切割了温州向南的21条主干道;切割了温州市向南拓展的空间。
3、继续保持老站、老线并加以改扩建将给温州市的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之外,还要为金温线的改扩建进行“拆、征、迁”增加付出。
原来设想迁老站、拆进老站线路,给金温铁路以最优惠的政策。将老站收回(老站大部分资产是温州地方铁路公司的)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中心,将收回的土地用作城市建设,将为温州的城市建设锦上添花。这一进一出的帐怎么算怎么合理,这将给温州人民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发展空间。
4、如果将既有金温线(市区段)仍作电气化改扩建作永久使用的话,就等于延续了当年我市所不赞同的“东进方案”中的切割城市交通,阻隔影响城市南扩;对市区造成噪音、振动、废弃物及强电磁等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市区三洋湿地与大罗山保护性开发等弊端。
应借鉴省内其他城市经验如浙赣铁路原穿越城市的义乌、衢州、诸暨等车站、路线都相继实施外迁改线工程。特别对寸土寸金的温州应籍温州枢纽建设与金温线改扩建之机彻底解决铁路穿
越城市中心的弊端,还黄金地段的国土资源于城市建设。
总之,“西进方案”和温州枢纽建设整体布局与规划是正确的。要审时度势地思考温州城市发展战略,此时此刻如将金温线(市区段)保留且加以电气化改扩建,使其对城市南北空间分割局面成为永久事实,将对温州城市品位提升酿成历史的遗憾。
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环保、繁华的温州市,请求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借金温铁路改扩建之际将现在温州火车站迁并到温州枢纽新站,其市区段的线路用地改变功能还地于城市建设。
第二篇:创建平安铁路区段汇报材料
某某创建“铁路平安团场”工作的汇报
某某综治办
近年来,某某认真贯彻兵团综治委制定的《在全师铁路沿线开展“建设平安团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师综治委关于开展创建“铁路平安团场”活动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平安铁道区段活动,切实维护了区段内铁路治安的持续稳定,确保了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并进一步密切了路地关系,促进了铁路沿线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平安铁路区段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整体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
某某境内有沪宁线穿越3个街道,全程近10公里。多年来,某某各级党政领导已经充分认识到维护铁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一线平安”与“一方平安”的关联性,牢固树立“以片保线、以线促面”的工作思路。区综治委严格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铁路护路联防工作作为全区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地方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体规划和考评体系,去年已精心研究制定了开展创建平安铁路区段活动的实施意见,各街道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切实做到与综合治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的形式,明确铁路护路工作任务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形成了从区到街道到村、社区的压力传递机制。还把基层党政组织抓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实绩,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并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严格实行“分段定责、有错必究”的办法,凡是因责任不清、工作不力或失误造成治安问题的,实行责任倒查制,对街道和区有关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人员和有关领导的责任,从而把创建平安铁路区段和维护铁路治安稳定的“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严格按照省综治办印发的《江苏省铁路沿线乡镇、街道护路联防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创建平安铁路区段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对“5%”的分值给予100%的重视,涉路街道在去年考核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同时也为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检查考评赢得了加分。
二、健全网络,着力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抓好护路办建设。为了确保护路工作在每个层面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区、街道建立了由路地有关领导和铁路公安派出所负责人共同参加的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及护路办,各涉路村、社区建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同时根据人员的不断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成员,始终保持了工作的连贯性。区护路办作为区综治委专抓铁路护路的办事机构,始终以主动热情的态度积极履行职责,切实加大对管内护路联防工作的组织、协调、落实、指导、督促力度,真正成为区委、区政府和综治委维护铁路治安的参谋助手。
二是抓好护路联防队伍建设。某某立足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完善铁路护路联防的组织形式,逐步形成专兼结合、路地结合的护路联防组织网络。一方面,充分发挥沿线基层综合治理组织的积极作用,不断拓展村、社区基层群防群治力量的防范功能,把铁路治安纳入到治安联防队、综治志愿者队伍的工作视野和责任范围,并动员靠近铁路方便观察的居民参与护路联防工作,鼓励他们提供有关信息。去年戚墅堰街道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社区建立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夕阳红”铁路爱路护路队,今年4月为迎接第六次大提速,由戚街道综治委牵头,与戚墅堰火车站、车站警务区、常州铁 2 路高等职业技术机械学校等单位在戚墅堰火车站广场联合举办了“学生青年铁路护路志愿在行动”启动暨授旗仪式,组建了学生青年铁路护路服务队、铁路护路宣传队、铁路护路巡逻队三支学生队伍130余人,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了专职护路联防队伍。丁堰街道对湾城车站货场进行安全检查中,发现货场在防盗、消防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在督促其整改的同时,区、街道综治办牵头路地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治本方案,并在无锡车站派出所的指导下,正式组建了某某首支专职铁路护路联防队,还配备3间办公室,购置统一的服装和必需的防范器械。这支队伍从加强巡逻入手,全方位开展护路联防工作,货场和铁路沿线区域的治安秩序很快得到明显改善,受到了沿线单位和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突出重点,不断提升工作效果。
(一)建立机制,规范运行。区综治办从建立、健全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各项制度入手,促进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一是台帐制度。把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台帐作为检查考核的资料依据,要求各街道在坚持做好省护路办统一印制的《江苏省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综合台帐资料簿》的基础上,还结合铁路沿线村、社区的实际情况,统一制作了村(社区)爱路护路联防工作台帐,供村、社区统一使用,以更加全面、完整地记录护路联防工作的具体内容。二是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路地联席会议,并邀请区、沿线街道的党政领导和区段护路办有关负责人参加,各街道还都编印了专项工作简报,为路地双方交流信息、互通情况、商讨工作、共解难题提供了平台。三是涉路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区、沿线街道、村、居都建立了涉 3 路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做到定期排查与经常性排查相结合,并充分发挥大调解机制的作用,把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有可能影响铁路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严格落实五残人员的监护责任制。对辖区内临近铁路沿线的五残人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并建立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五残人员监护责任书签订率达到100%,街道、村(社区)、家庭三级防范责任的管理措施全部落实到位,确保了五残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铁路的畅通运行。今年未发生路内人员伤亡事故。
(三)严厉查处打击各类涉路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与铁路警方互相配合,认真先后开展了“两清一打”和清理整治铁路沿线废旧金属收购站点专项行动,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安全隐患,净化了铁路沿线和周边地区的治安环境。去年以来,全区涉路治安案件仅为3起,较往年下降了50%。
四、广泛宣传,精心营造爱路护路的浓厚氛围。我们坚持路地合作,以“三保宣传月”为重点的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做到爱路护路宣传活动“长流水、不断线”,充分发挥各种宣传阵地作用,以黑板报、宣传橱窗、发放资料、挂图、展板、居民会议、新市民夜校等形式把爱路护路和铁路安全的基本常识送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家庭及流动人口暂住地。同时把《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铁路道口管理暂行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到“四五”普法内容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大力营造全社会“珍爱生命 关注铁路安全”、“人民铁路为人民,人民铁路人民爱”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提高沿线居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爱路护路自觉性。如戚墅堰街道与车站派出所 4 共同投资金制作了图文并茂的《铁路安全常识》系列展板,送到各个学校和社区进行了巡展,让广大学生和群众能够直观形象地接受铁路安全教育。针对中、小学生的群体特点,把创建“平安铁道线”的宣传工作,列为“校地共建”的重要内容,经常在沿线中、小学校举办一些以宣传铁路安全常识为主题的电视讲座、图片展览活动,还组织学生到辖区内的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参观火车头制造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爱车护路的热情;针对外来流动人员以及过往旅客的特点,街西社区在春运期间开展了以旅客为重点宣传对象的“喜迎春节话铁路安全”宣传周活动,使广大旅客的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针对个别地段因少数居民图方便致使防护栅栏屡遭损坏的现象,所属社区积极配合铁路部门宣传、教育、群众正确看待全局与局部、安全与方便的辩证关系,引导他们理解和支持铁路部门的封闭工作,目前已经得到根本好转。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本段内站室出入口较多,进出人员相对较杂,管理方面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将采取进一步宣传教育、加强门卫管理、强化联防巡逻等措施加以整改。
第三篇:浙江金温铁路公司营业线施工安全协议书范文
浙江金温铁路公司营业线施工安全协议书
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工电部
(以下简称甲方)上海先科桥梁隧道检测加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乙方)
为确保营业线施工安全,明确双方各自承担的安全责任、权利和义务等,根据《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2004年第430令)和关于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文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概况
1.线名里程:金温线7#桥~132#桥
2.作业时间:2008年10月20日至2009年3月15日
二、施工责任地段和期限
期限:2008年10月20日至2009年3月15日
三、安全防护内容、措施及专业结合部安全分工
1、乙方要根据施工方案监理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体系,提高安全意识,经常对全员进行遵章守纪的安全教育,建立内部各级领导安全责任制,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加强日常检查。施工负责人应具备必需的施工安全素质,安全员、防护员和工班长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2、乙方施工前要充分准备,经甲方批准后方准开工,在开工前要向甲方的设备管理部门(作业区、工区)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工程和隐蔽工程等。
3、施工中,乙方要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工艺流程,严禁超范围作业,确保施工质量。要严格按照《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要求进行防护。
4、对既有设备要加强防护,尤其对责任地段的管、线、电缆要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没有经过设备管理部门允许,不得对既有设备进行改变。
5、乙方要严格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桥涵施工规范》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等各项安全生产规定,对于施工准备不充分、施工中挖断电缆、施工后线路未达到放行列车条件违章放行列车、机械和料具侵限等到可能发生危及行车安全的问题要坚决杜绝,要制定各项“卡死”制度。施工料具要集中管理,必要时要派人看守。
6、乙方对影响安全度汛的施工地段,要认真按照甲方要求做好防洪检查,落实各项防洪措施,保持排水系统的畅通,安排好抢险人员、物资、机具和设备,在施工地段发生线路冲毁、路基边坡塌方要立即向甲方调度汇报,并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抢险。
7、乙方下属的劳务工必须由正式职工带领,对劳务工要进行施工安全培训、法制教育,加强治安管理,先培训后上岗,对营业线施工的轨道、桥隧、信号等技术复杂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作业项目,严禁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劳务工不得担任营业线施工的爆破工、施工安全防护员。
8、乙方每天派不低于班长级别的人员对线路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危及行车安全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9、乙方在就近车站和施工现场各设一名电话联络员,负责施工现场和车站的联系及工电部调度的联系工作,每日15日向工电部调度提报次日施工计划,当日施工结束向工电部调度汇报当日施工任务完成和施工安全情况。
10、乙方要在施工期间需要封锁线路和限速的,下月施工计划须在本月15日前向甲方提报,经甲方会签后报公司批准。
11、乙方要在施工限速地段按规定设置防护标志和防护人员,并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当日施工结束后要派人进行昼夜巡视和检测(要备有道尺),当发生路基、桥梁、线路变化影响行车安全时,要确保及时整修和采取拦停列车等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12、乙方作业人员在线路行走、作业时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由乙方自行负责;发生拦停列车等影响铁路运输秩序的乙方要承担赔偿责任。
13、乙方对施工安全全面负责,因施工作业原因造成线路设备损坏和影响行车安全构成事故的,乙方要承担全部责任,赔偿全部经济损失。因保养不及时发生晃车的运输部司机反映的每次罚款1000元,工电部作业区添乘发现的每次罚款1500元,铁路局轨道检查车检查出现三级分每处罚款2000元,四级分每处罚款5000元;工电部作业区、工区检查发现的超保养标准的每处罚款800元,超临时补修标准的每处罚款2000元;工电部检查发现的超保养标准的每处罚款1000元,超临时补修标准的每处罚款3000元;对未按规定设置防护的每次罚款5000.00元,作业违章未构成事故的由甲方安全监督员根据情节给予每次/处1000~20000元罚款及停工整顿,对再次违反的没收全部安全押金,终止施工合同。
四、双方安全责任、权利和义务
(一)双方共同安全职责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把确保行车安全放在完成和监督(配合)一切施工任务的首要位置,严格执行铁道部、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有关规章制度。
2.双方联合成立协调小组,由甲方分管领导乔刚任组长,乙方项目经理冯玉璋(***)任副组长,甲方陈世挺、江国水(***)任组员。协调小组负责全过程检查、监督施工安全情况,协调解决涉及有关安全生产的问题。
3.当发生危及行车安全问题、隐患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确保行车安全。
4.建立联合安全检查和信息联系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互通施工安全情况,掌握施工安全动态。
5.发现事故、险情情况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权力参与救援抢修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险情调查分析。
(二)甲方安全职责
1.积极做好监督检查(配合)工作,为乙方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对乙方提出需甲方配合解决的问题(施工封锁计划审核盖章),三天之内予以答复(施组、方案审查适当延长)。
2.及时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委派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协助配合乙方,做好既有设备、设施的核查和地下管、线、电缆等隐蔽设备、设施的防护工作,并对核查工作作成书面记录交乙方。
3.根据工程规模和乙方提出的请求,及时委派相应数量的施工安全监督员(胜任人员),到现场对施工作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配合)。
4.对乙方责任区段的设备、设施进行巡查,发现不良情况及时向乙方提出,并督促整改。
5.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及安全隐患应责令乙方立即纠正,危及行车安全时有权责令其停止施工(填发整改或停工通知书)。
6.对达到验收开通标准的工程,甲方应在建设单位组织下参加验收,验收合格后,按规定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三)乙方安全职责
1.乙方在开工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结构,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制,制订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组织实施,不得随意更改,并制订确保施工行车安全的对策、措施。并按规定提报施工慢行、封锁计划表,经甲方审批后由运输部门纳入下月施工计划
3.乙方要及时向甲方提供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料和安全信息等情况,经常保持与甲方的联系。
4.凡进行影响设备使用或行车安全的作业,必须提前三天以书面(电话)形式告知甲方,并在甲方安全监督(配合)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作业,否则对其行为所导致的一切安全问题负全责。
5.做好责任区段既有设备、设施的巡养防和必要的安全防护工作,对现场作业经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对甲方提出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整改或停工通知书),应立即进行整改,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并将处理结构及时反馈。
7.严禁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承担,同时加强对分包单位和个人的管理,严禁以包代管,包而不管。
8.工程竣工验收交接时,按有关规定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五、违约责任和经济责任
违反双方约定的条款,造成行车事故、险情,由违约乙方承担责任,并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文和路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检查监督工作的意见》(上铁安发[2005]259号)文规定的标准,对违约一方进行责任追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具体数额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而定)。
六、安全抵押金、监督和配合费用
根据路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检查监督工作的意见》(上铁安发[2005]259号)文件的规定收取乙方安全抵押金人民币肆万伍仟元整(45000.00元),若工程竣工后,经双方确认无安全、无损坏铁路设备,则原数归还乙方。收取乙方安全监督费人民币伍万元整。(50000.00元)。
七、其他事项:
1.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商定,签订补充协议一并执行。2.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发生争执,协商无法解决时,可以提请双方上级主管部门调解。
3.本协议一式六份,甲乙双方各执三份。
第四篇:企业宣传册重新规划
企业宣传册重新规划
封面:
标识的九州清晰度
图片内容:1.大门外观2交易图片3.基地4.直销车图片
企业理念:(八个字左右,李总提供)
公司全称
内页:
P1.P2辉煌大气,配内容经营理念和企业形象(孙世文撰写)P3市场介绍(李五平撰写)P4各类公司资质批文(行政部提供)
P5组织结构:介绍、功能(行政提供)P6.团队,凝聚力(内容需要整合)P7市场功能介绍P8占地信息(原文件撰写)
P9 市场优势(李总提供)
P10愿景1.冷链2.生鲜3.直销车(孙世文撰写)
封底:
增加信息,市场管理和客服中心电话。
第五篇: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
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 温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17号
《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市长赵一德
二○一○年八月九日
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温瑞塘河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根据《浙江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温瑞塘河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活动以及温瑞塘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活动。
第三条温瑞塘河规划建设与保护管理,应当遵循以治水为中心、统一规划、综合整治、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生态和谐的原则。
第四条温瑞塘河流域设立温瑞塘河保护区,范围包括骨干河道水域、城市和镇建成区河道水域和沿岸保护管理的陆地。
温瑞塘河流域内骨干河道沿岸保护管理范围每侧不少于50米;重要河道保护管理范围每侧不少于15米;一般河道保护管理范围每侧不少于8米。
河道等级和保护管理范围由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温州市人民政府,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瑞安市人民政府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应当设立温瑞塘河保护和建设专项资金。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与保护管理活动。
温州市人民政府设立“母亲河”奖,对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与保护管理工作作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瑞安市人民政府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生态园管委会(以下简称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政府有关部门可参照执行。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七条温州市人民政府领导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工作。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工作。
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区域内温瑞塘河规划实施、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设立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温瑞塘河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以及其他相关事务。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各自职责和上级政府的部署,负责温瑞塘河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八条温州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下列职责,负责温瑞塘河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工作:
(一)规划部门负责温瑞塘河保护区规划管理工作;负责温瑞塘河流域内污水、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河道沿岸绿地系统等基础设施以及相关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工作。
(二)市政园林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温瑞塘河流域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城市绿化、市容环卫等各项专业规划;负责组织、指导温瑞塘河流域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滨水绿地等建设、维护和行业管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排水许可制度。
(三)环保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并监督工业、饮食服务业等污水防治工作;负责污水排放和污水处理运营单位出水的监控和检查,监督企业治污设施运行;负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开展排污许可、建设项目“三同时”、污染限期治理等管理,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监测温瑞塘河水质,调查处理温瑞塘河水污染事故。
(四)水利部门负责组织温瑞塘河综合调水、水文水质监测、河道日常检查等工作;指导温瑞塘河河道保洁、清障打卡、疏浚清淤、护岸驳坎等工作;负责涉河项目审批、城市河道外的河道执法等工作,依法组织拆除城市河道外的占用水域的违法建(构)筑物。
(五)农业部门负责温瑞塘河流域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温瑞塘河流域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总量削减计划和实施计划;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生态农业。
(六)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城市河道范围内的河道管理、餐饮污水入河管理、建筑废土和泥浆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依法组织拆除除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拆除外的违法建(构)筑物。
(七)文化部门负责文化遗产的调查、发掘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指导、协调温瑞塘河文化遗产管理、保护、研究、鉴定和宣传工作。
(八)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参与温瑞塘河保护管理与治理的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部署,做好温瑞塘河各项整治、保护和管理工作。
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温瑞塘河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工作,瑞安市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市实际,明确部门职责,报温州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三章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组织规划、发改、市政园林、环保、水利、港航等部门编制温瑞塘河保护规划。温瑞塘河保护规划应当明确温瑞塘河流域内河道的蓝线与绿线,划定保护区具体范围,确定保护内容。
保护区内桥梁、码头、闸坝泵站、护岸绿化、生态修复、园林景观、文化设施、广告牌设置、管道铺设等建设项目应当严格
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其选址、布局、高度、体量、造型、风格和色调要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
第十条温州市环保部门组织发改、市政园林、水利、规划、农业等部门及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编制温瑞塘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温瑞塘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应当明确水体环境功能要求,分阶段水质目标及时限,水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区域和重点污染源;制定流域城市排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城乡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等防治措施。
第十一条温州市市政园林部门组织发改、环保、水利、规划等部门及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编制城镇规划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制定城镇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2010年至2014年实施方案。
城镇规划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应当根据温瑞塘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合理划分各污水片区和系统,确定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污水管网位置和规模,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城镇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2010年至2014年实施方案,应当明确组织体系、建设项目、计划和工程投资。
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应当根据城镇规划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和城镇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2010年至2014年实施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第十二条市政园林部门应当根据城镇规划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组织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完成后应当组织竣工验收,并按规定或者约定时间向市政园林部门办理移交手续,纳入统一管理和运营。
建设规划和2010年至2014年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单位,报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组织文化、规划等部门编制温瑞塘河文化保护建设规划。
温瑞塘河文化保护建设规划应当明确文化保护建设的重点区域,突出保护和弘扬温瑞塘河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化,采取改造、修缮、恢复、整治和新建等措施,提升温瑞塘河文化品位。
第十四条温瑞塘河各项建设工程组织竣工验收应当有接管单位参加。工程通过初步验收后,接管单位应当及时接管。建设单位根据接管单位提出的反馈意见进行整改,并在质保期内及时完成。工程通过审计与正式验收后,应当及时移交资产。
第十五条城镇规划区范围住宅等建设项目应当配套建设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应当纳管达标排放,不得直接排放。2010年1月1日前温瑞塘河保护区范围内已建住宅未建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或者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达标的,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应当于2010年年底前督促建成或者完成整改。
第十六条温瑞塘河流域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工业废水必须纳管排放,不得新建向环境排放工业废水的建设项目。2010年1月1日前已投产或者申请试生产的向环境排放工业废水的建设项目应当配套建设符合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七条温瑞塘河流域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应当按照国家《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设置垃圾箱(屋),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处理厂(场);生活垃圾要日产日清。
第十八条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应当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出资(捐资)建设污水、垃圾及其他废弃物收集与处理设施,以及依法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第四章保护与管理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隔断河道保护管理范围内的绿地,不得擅自改变绿地的性质、用途,或者破坏绿地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古树名木。
河道保护管理范围用于水域保护和绿地景观等建设,不得兴建污染水环境、破坏水景观的建设项目。
河道保护管理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应当按照温瑞塘河保护规划的要求依法予以改建或者拆除。
第二十条温瑞塘河保护区内建设项目立项时或者不需要立项的建设项目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时,审批部门应当书面征求同级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意见;属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应当由同级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参与建设项目验收。投资500万元(含)以上的建设项目,还应当征求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意见;属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应当由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参与建设项目验收。
第二十一条市、区(市)文化部门负责对温瑞塘河保护区范围内的历史建筑进行调查登记。
温瑞塘河保护区范围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由文化部门依法申报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温瑞塘河保护区范围内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古民居、古桥梁、古塔、古亭、古井、古埠头、石雕石刻、宗教建筑、宗祠等不可移动文物和水下文物,市、区(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程序核定登记为文物建筑,并以文物保护名录予以公示。
温瑞塘河保护区范围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禁止擅自发掘、拆除、迁移或者损毁温瑞塘河保护区范围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名录内的文物建筑,修缮或者重大建设工程需要对其拆除、迁移的,应当依法履行报批手续。
历史建筑的修缮,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其外部、内部风貌及附属物应当得到妥善保护。
第二十三条温州市文化部门负责制定温瑞塘河沿岸乡土民风民俗、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各级文化部门应当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价值对其依存的文化场所划定保护范围,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进行整体性保护;通过节日活动、展览、培训、教育、大众传媒等手段,宣传、普及温瑞塘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促进其传承和社会共享。
第二十四条温瑞塘河流域内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第二十五条温瑞塘河流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
(一)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的。
(二)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医疗污水的。
(三)运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
(四)其他依法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
第二十六条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向环保部门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超越经营许可证核定的范围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活动。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活动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第二十七条温瑞塘河流域内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环保部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还应当写明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因及限期治理措施。
第二十八条温瑞塘河流域重点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温州市环保部门根据温瑞塘河水质情况和环境保护要求,可以增加实行总量控制的重点水污染物种类,编制总量控制计划,经温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九条对依法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水体,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应当根据总量控制计划分配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
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应当确定需要削减排污量的单位、每个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的种类以及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需要削减的排污量以及削减时限要求。
总量控制实施方案确定的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保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并安装总量控制的监测设备。
第三十条温瑞塘河流域逐步推进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
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同一区域内,依法有偿取得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并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检测设备的排污单位,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后,通过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等措施削减依法核定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指标,可以有偿转让,也可以由所在地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给予适当补助。
第三十一条温瑞塘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营运单位应当对进水实行二级以上处理,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环保部门应当对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监测检查,并提出出水向温瑞塘河回用的意见。
第三十二条温州市环保部门应当定期监测温瑞塘河水质,水质情况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形式公布。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水质分析,提出水质改善措施。
第三十三条温瑞塘河流域下列范围属于畜禽禁养区:
(一)温瑞塘河流域骨干河道和重要河道两侧各50米以内的范围。
(二)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三)城市和城镇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四)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前款规定以外的区域为畜禽限养区。
禁养区、限养区的具体范围以及养殖的方式、容量和种类,由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根据温瑞塘河保护规划及水质保护要求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四条禁止在禁养区内新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现有畜禽养殖场应当在2011年年底前关停或者搬迁。
禁止在限养区新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现有畜禽养殖场应当限期治理,控制规模,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排放的污染物应当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达不到治理要求的现有畜禽养殖场,应当在2010年年底前制订关停、转产或者搬迁计划,并在2011年年底前关停、转产或者搬迁。
第三十五条温瑞塘河流域禁养区范围内畜禽养殖场的搬迁拆除,要求存栏畜禽整体搬迁,养殖设施全面清理,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做好环境消毒。对搬迁中死亡的畜禽,应当严格实施无害化处理。
第三十六条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负责温瑞塘河流域畜禽整治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落实畜禽养殖场的搬迁拆除或者污染物治理,由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执行,由温州市农业部门组织验收。
第三十七条温瑞塘河流域下列范围属于水产网箱养殖禁养区:
(一)行洪河道和主要排涝河道。
(二)等级以上通航河道。
(三)主要景观河道。
前款规定以外的区域为水产网箱养殖限养区。
禁养区、限养区的具体范围以及养殖的方式、容量和种类,由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根据温瑞塘河保护规划及水质保护要求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八条禁止在禁养区内新建、扩建各类水产养殖网箱,现有水产养殖网箱应当在2010年年底前拆除或者搬迁。
禁止在限养区新建、扩建各类水产养殖网箱,现有水产养殖网箱应当限期治理,控制规模,落实污染防治措施。达不到治理要求的水产养殖网箱,应当在2011年年底前拆除。
第三十九条温瑞塘河流域畜禽、水产网箱整治经费由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负责,温州市财政对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的畜禽、水产网箱整治予以资金补助。
第四十条在温瑞塘河保护区范围内从事水路运输经营活动的,必须取得相关部门的行政许可。
第四十一条在温瑞塘河水域从事航行、停泊、作业及其他影响温瑞塘河水域环境活动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环境管理规定》,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应当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1983)。
禁止船舶排放含有有毒物质的洗舱水、船舶垃圾以及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
船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与生活污水产生量相适应的处理装置或者储存容器。有毒物质的洗舱水、船舶垃圾以及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含油污水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接收和处理。
码头、装卸站应当具备与其装卸货物和吞吐能力相适应的污染物接收或者处理能力,满足到港船舶的需要。
第四十二条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温瑞塘河流域城镇环境建设与管理,建设河道沿岸植被,增加透水路面面积,提高路面清扫频率和清洁度,控制初期雨水入河,逐步消除城镇地表径流对河道水体污染。
农业部门应当积极支持和指导发展温瑞塘河流域生态农业,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科学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使用有机肥,加强农药使用的监督管理,有重点地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促进温瑞塘河水质改善。
第四十三条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应当采取发动群众、组织专业队伍等方式,开展温瑞塘河常态化清淤,消除河道淤积和内源污染。
第四十四条温州市水利部门应当根据温瑞塘河水位、水质状况,适时进行调水和开闸,促进水体流动,保持水量平稳,改善河道水质。
瑞安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瑞安市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调水方案,报经温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
第四十五条温瑞塘河水体污染治理应当结合截污纳管和重点污染源整治,在河道内及河岸边培养或者接种适宜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开展曝气增氧,利用生物氧化、生物促生、微生物处理、生物填料等技术,修复或恢复河道生物链,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保持河道水体洁净。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河道水质状况,适时开展以鱼养水、以渔洁水工作,改善河道水质。
第四十六条温瑞塘河水域和两侧保护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违法建设住宅、厂房、庙宇、畜禽栏舍、亭廊、农贸市场、厕所以及其他建(构)筑物。
(二)损害或者擅自拆除、移动绿化、景观、文化(物)设施和涵洞、水闸、桥梁、驳坎、栏杆、管道、泵站、生态修复以及其他工程设施。
(三)排放、倾倒建筑泥浆和其他建筑废弃物以及人畜粪便。
(四)倾倒、抛洒、堆放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废弃物或者其他污染物。
(五)擅自占用、填埋、圈围、遮掩或者围垦水域。
(六)设置、建设、种植妨碍行洪或者通航的障碍物。
(七)擅自取土、挖沙、采石。
(八)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车辆、船只、容器、包装袋。
(九)擅自接管排污入河。
(十)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七条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负责制定温瑞塘河沿河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河岸保洁责任区制度,并负责实施和监督。各级文明办应当将河岸保洁责任区制度实施工作列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考评内容。
责任单位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一)确保垃圾不落地、不入河。
(二)检查、维护本单位污水管道,确保污水不入河。
(三)确保无乱搭乱建。
第四十八条温瑞塘河河道水面和单位责任区外河岸的保洁应当以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为单位统一负责,通过招标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确定保洁单位。建立健全河道保洁工作责任制,加强考核,提高河面和责任区以外河岸的清洁度。
第四十九条温瑞塘河义务护河工作由沿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以沿河社区、村(居)为单位,组建护河队伍,落实管理制度,开展河道巡查,监督、劝阻、制止和举报破坏温瑞塘河的违法行为,配合执法部门执法活动。
义务护河工作经费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予以适当补助。
第五十条各级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对违反温瑞塘河保护管理的行为和需要落实的综合整治事项,有权以书面形式向有关政府、管委会、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提出督查意见,有关政府、管委会、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应当依法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告知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
第五十一条区(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温瑞塘河保护、管理与建设的相关规划要求,加快温瑞塘河沿岸旧村改造,各级发改、规划、国土资源、建设、市政园林、房管、环保、消防、人防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做好旧村改造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五十二条加强温瑞塘河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市、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各类相关信息数据,并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
第五十三条各级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通信地址等,各级执法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各自依法履行查处违法行为的规定期限。
举报人举报属实的,应当给予奖励;实名举报的,应当告知办理结果。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与保护管理职责,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办法有关河道管理规定的,由所在地水利部门依法处罚,但在温州市区城市河道范围内的违法行为,由市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处罚。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办法有关环境污染规定的,由所在地环保部门依法处罚,但属于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内的违法行为,由市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处罚。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办法有关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规定的,由所在地市政园林主管部门依法处罚,但属于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内的违法行为,由市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处罚。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办法有关防止船舶污染管理规定的,由海事部门依法处罚。
第五十九条扰乱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与保护管理秩序,侵犯公共财产,应当予以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由有关行政执法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十一条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法给予的行政处罚,应当按月抄送同级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
第六章附 则
第六十二条本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2002年11月22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温州市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与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67号)同时废止。
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抄: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法制办,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驻温部队,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新闻单位。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年8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