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201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03:2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市闸北区201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市闸北区201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上海市闸北区201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闸北区2014年二模考试初三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六、选择题(共20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六、选择题(共20分)

27.常温下,汞是一种液态金属,其元素符号为

A.HB.HeC.ND.Hg

28.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B.白醋C.白糖D.食盐

29.属于有机物的是

A.C60B.COC.C2H6OD.H2CO

330.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与液氧B.水银与银C.干冰与冰D.金刚石与石墨

31.Mn2O7是一种强氧化剂,其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C.+5D.+7

32.下列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蜡烛熔化B.浓盐酸挥发C.氢气燃烧D.玻璃破碎

33.下列物质加入(或通入)水中,所得溶液pH小于7的是

A.生石灰B.二氧化碳C.碳酸钠D.食盐

34.在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的物质是

A.红磷B.铁丝C.木炭D.硫粉

35.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A.胆矾:CuSO4B.熟石灰:Ca(OH)2C.烧碱:Na2CO3D.纯碱:NaOH

36.某种新型高能锂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Li + MnO2 →LiMnO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7.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u+FeSO4→Fe+ CuSO4B.Fe + H2SO4 → FeSO4 + H2↑

2Fe2O3C.Fe + 2AgCl→2Ag + FeCl2D.4Fe + 3 O2 

38.在自来水生产的过程中,除去难溶固体悬浮物的方法,通常采用

A.电解B.吸附C.过滤D.消毒

39.下列仪器中,加热少量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是

ABCD

40.某纯净物M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M中含有水B.M是化合物C. M不稳定D.M由四种元素组成点燃

41.在点燃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A分子中含有四个原子

B.D物质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C.A、B、C、D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1:

142.常温下,有反应:M+N→盐+水,其中M、N的类别不可能是

A.酸、碱B.单质、氧化物C.氧化物、酸D.氧化物、碱

43.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D.随稀盐酸的加入,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少变多,再由多变少

4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D、反应后所得气体是纯净物

46.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16:9B.23:9C.32:9D.46:9

七、填空题(共21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47.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1);②常用于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是(2); ③天然存在最硬的矿物质的化学式(3);

④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它属于化肥中的(4)肥,草木灰属于(5)(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C+2MgO,⑤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6).该反应中镁带中的镁元素转变为(7)(填“化合”或“游离”)态。

点燃

48.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重要意义。

①右图是水的电解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是为(8),正极产生的气体为(9),如果试管1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6.02×102

3个,则试管1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10)g。

②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在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等的水,在t℃时,向A、B、C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甲物质,向D

烧杯加入25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下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Ⅰ.在图1四个烧杯的溶液中,(11)(填“A”、“B”、“C”或“D”)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Ⅱ.图2分别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可表示乙物质的是(12)(填“a”或“b”);要使A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13)。

Ⅲ.室温下,将一瓶a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由5%变了10%,放置前后溶液中所含水(溶剂)的质量比为(14)。

49.某同学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锥形瓶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均为200mL)。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① A中的溶液是(15),B中的溶液是(16),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是(17)。②请判断V(18)200mL(填“>”、“<”或“=”)。③如果不用B装置,实验后向锥形瓶A中的溶液中加入(19),如出现(20),该现象也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三.简答题(20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ABCDE

① 写出编号a仪器的名称:(1),以上装置(从A—E中选择)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2)。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② 可用于制取O2、H2、CO2的发生装置是(3)(填字母),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4),二氧化锰的作用是(5)。③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是(6)(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7)。

51.一包白色粉末A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①白色粉末A中一定有(8),一定没有(9);可能含有的物质是(10)生成无色气体E的化学方程式是(11)。

24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①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装置②的作用是:(15);装置③的作用是:(16);

②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17)(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③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得到0.1mol氯化钠。则该样品的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上海市闸北区2014年二模考试初三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七、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47.(1)氮气 ;(2)CaO;(3)C;(4)钾肥;(5)混合物;(6)CO2;(7)化合态;

48.(8)2H2O2H2↑+O2↑;(9)氢气(10)2;(11)A :(12)a;

(13)加热 或加溶剂 ;(14)2:1。

49.(15)氢氧化钠溶液(16)澄清石灰水(17)石灰水没有浑浊 ;(18)›(19)稀盐酸(或氢氧化钙溶液);(20)气泡(沉淀)。

八、简答题(共20分,③3分,其余每空1分)

50.(1)酒精灯 ;(2)导管伸入试管内过长;(3)B;(4)

(5)催化作用 ;(6)E;(7)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熄灭则已满

51.(8)碳酸钙、氢氧化钠;(9)硫酸铜 ;(10)BaCl2或Na2SO4;(11);(12)氯化钡(硫酸或硫酸钠等);(13)白色沉淀(或没有沉淀)(14)有硫酸钠(氯化钡)

52.(15)吸收氯化氢和二氧化碳(16)二氧化碳是否吸收完全(17)ABC

③97.6%

电解

第二篇:2018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答案版)(推荐)

2017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理化试卷

满分共150分100分钟完成

物理部分

考生注: 1选择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填涂

2.做题时,考生务必披答题要求在智题纸规定的位置作答,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1.在原子核中,不带电的粒子是()A.质子 B.电子 C.中子 D.原子 2.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蓝光 B.橙光 C.黄光D.紫光 3.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牛顿 B.奥斯特 C.库仓 D.欧姆

4.冬运会的冰壶运动中,冰查在运动员不断摩擦冰面的过程中前进,其惯性()A.变大 B.不变 c.先变大后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5.质量和韧温都相的铁块和一杯水,吸收相等热量后,把铁块投入这杯水中,已知C铁

A.热量由水传给铁块 B.水和铁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C.热量由铁块传给水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甲、乙两物体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图1所示是它们的s-t图像,观察者位于P处,t=0时,乙物体经过P处,t=2秒时甲物体也经过P处,则甲从经过P处到追上乙所用时间t甲和通过的路程s为()A.t甲=3秒,s=15米 B.t甲=3秒,s=25米 C.t甲=5秒,s=15米 D.t甲=5秒,s=25米

7.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使剩下的高度相同,它们剩余部分质量为m甲、m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的大小为△F甲、△F乙,则()

A.m甲 > m乙,ΔF甲 > ΔF乙 B.m甲 > m乙,ΔF甲 < ΔF乙 C.m甲 < m乙,ΔF甲 > ΔF乙 D.m甲 < m乙,ΔF甲 < ΔF乙

8.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断开,在下列的各种操作中,能使电表A与A1示数之差变大的是()A.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右滑动 B.滑动变阳器R1的滑片向左滑动 C.闭合电键S前后

D.闭合电键S后.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右滑动

二、填空题(共24分)9.上海地区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伏:电灯所消耗的电能是远方的发电站通过(选填“高压“或“低压”)输电线路输送至用电区的:额定功率为1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2小时,耗电 度。

10.如图3所示的冰球比赛中,球被击打飞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冰球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其质量将、重力势能将(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1.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小朋友能透过声音分辨门外的人是不是自己的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如图4所示,真空吸盘挂钩是利用了 的作用牢牢吸附在墙上:工人常用重锤线检测墙面是否竖直,因为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 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12.某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通过的电流为0.5安,则在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库,这段时间电流做的功为 焦.导体的电阻为 欧。

13.如图5所示,滑轮 可以看作是等臂杠杆(选填“A”或“B”)若两物体所受重力均为10牛且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1的大小为 牛,力F2的大小为 牛;当乙物体匀速上升时,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牛

14.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灯泡L1和L2都不亮,己知故障仅发生在灯泡L1或L2上,且为断路,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现用电流表或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检查方法一:将电压表接在a,b两点间,若电压表有示数,则说明灯泡L1断路,请写出其它的检查方法(至少两种),15.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带同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排斥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测微小力的电子秤和两个带同种电荷的金属球A、B进行图7所示的实验,他们先将电子秤调零,如图7(a)所示。然后让金属球A、B分别带等量同种电荷,带电体间排斥力的大小通过电子秤的示数观察。己知图7(c)、(d)中A、B球间距相同,且大于图7(b)中A、B球间距;图7(b)、(c)中A,B球电量相等,且大于图7(d)中A、B球的电量。实验现象如图7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7(b)和(c)中电子秤示数和相关条件可得: ②分析比较图7(c)和(d)中电子秤示数和相关条件可得:

三、作图题〔共7分)请用2B铅笔将图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6.在图8中,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力G 1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18.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以笔线代替导线,补两根导线,要求:使两灯并联,电键S闭合后两灯发光,电流表只测灯L2的电流

四、计算题(共25分)

19.杠杆平衡时,动力F1的大小为10牛,动力臂L1为0.1米,阻力臂L2为0.2米,求阻力F2的大小。

20.物体在15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5秒内前进了10米。求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和功率P。

21.如图11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置于高度差为h的两个水平面上。甲物高为5h、底面积为S甲:圆柱形容器高度为7h,液体乙深度为6h、底面积为S乙(S

333甲=2 S乙)、体积为5×10米(ρ乙=0.8×10千克/米)。求: ①液体乙的质量m乙

②距离液面0.1米深处的液体内部压强P乙

③如图所示,若沿图示水平面MN处切去部分甲物,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液体至水平面MN处,发现二者质量的变化是一样。现从甲的上部继续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Δh后,甲对水平地面压强为P’甲;向容器中加入深度为Δh的液体乙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乙,请通过计算比较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h取值范围。

22.如图12(a)所示,电源电压为18伏,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60Ω 1A”字样,两电压表的规格相同.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示数为0.6安,求: ①电压表V1的示数

②电阻R2接入电路的阻值

③现用定值电阻Ro替换电阻R1,要求: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分别都能处于如图12(b)所示的位置,且电路正常工作

i)若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分别都能处于如图12(b)所示的位置,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一定分别为 伏,理由是

ii)进一步分析题目要求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I达到 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均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可分析推出:R0的最小阻值为 欧

iii)通过计算求出定值电阻R0的范围。

五、实验题(共18分)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能够找到 像的位置(选填“实”或“虚”),要用 作为平面镜,如图1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为 牛,此时的示数为。

24.如图14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调整实验装置时,要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若凸透镜焦距为12厘米,将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A点处,在距B点5厘米的光屏上能找到清晰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时蜡烛位于光具座 厘米的刻度线之间: 若要得到烛焰的虚像,应使蜡烛位于光具座 厘米的刻度线之间。[第(7)、(8)空均选填“0-26”、“26-38”或“38-50″]

25.小徐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定值)、待测小灯泡(标有“4V”字样)、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伏档完好)、滑动变阻器A、B(A标有“10Ω 1A”字样、B标有“20Ω 1A"字样)、电键及导线若干。他选用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实验,当移动变阻器滑片至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5(a)、(b)所示

他经过思考,重新连接电压表后进行实验,将新测得的三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①小徐在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选填“A”或“B”),重新接入电压表时,他把电压表接在 选填“cd”或“ef”)位置。

②实验中小徐观察到小灯三次的发光亮度不同,因此他在“亮度”这一列填写了“较暗、较亮、最亮”,他经过判断后确认实验序号 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他判断的依据是 ,小灯的额定电功率P额为 瓦。

26.一个小球固定在弹性细杆的末端,弹性细杆竖直安置在一个平台上,小球静止时在平衡位置O,当小球被拨离平衡位置到A处后释放,小球将和杆一起按图16所示的方式来回振动。若将小球从A出发再次回到A确定为振动1次,可以数出一段时间内小球来回振动的次数(取整数)。

小组同学猜想小球在1分钟内的振动次数可能受下列因素影响。

甲.细杆长度;乙.小球开始释放位置与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AO;丙.小球质量

他们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小球在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于是设计了实验记录表一,并将些有关的实验条件及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①根据表一中的信息,你认为可以探究的相关因素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E甲和丙 F乙和丙 G.甲、乙、丙 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因素

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 ②小组同学随后进行了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二中

根据表二中的信息,你认为影响小球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E甲和丙 F乙和丙 G.甲、乙、丙 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因素

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

第三篇: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2014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2.,带月荷锄归。(《归田园居》)

3.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黄鹤楼》)

4. 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蝶恋花》)

5. __________,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乱花”的意思是。(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全诗以春为描写对象。

B.全诗以“行”为叙写线索。

C.这首诗从西湖初春写起至暮春绿杨浓荫景色结束。

D.这首诗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既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

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8. 选文作者是,他是我国(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广故数言欲亡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不属于徒属“敬受命”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吴广“苦肉计”获得成功,激起了众士卒。

B.陈涉的鼓动分析,激发了众士卒求生欲望。

C.吴广一向爱护士卒,有一定群众基础。

D.吴广表达出自己要当王侯将相的雄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6

唐临为官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

③④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

若有

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注释】①万泉:古县名。②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③稼穑:耕种与收获。④明公:对县令的尊称。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会暮春时雨()(2)吾自当其罪()..①②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3分)

A.“囚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系上绳子。

B.“囚犯”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

C.“囚犯”都是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关押的。

D.“囚犯”因为没有收入不能缴税被关押。

13.县令“不许”的原因是“”。(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

14.选文有关唐临的语言描写共两处,前者表现了唐临的想法,后者表现了唐

临的品格,“临由是知名”中的“是”指的是这件事。(3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感叹号”之后还要有“问号”

①有人说过:“永远留有问号,才会有好奇心,才会有进取的动力。”我们带着问号上路,就会在黑暗中不断寻找,最终找到光明。,当我们享受光明带来的愉悦时,黑暗也可能去而复返。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发问,是获得成功赢得“感叹号”之后,还要有“问.号”。

②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这样,在创造了令人得意的感叹号之后,我们常常会渐渐丧失一些发问的意识。无论中外企业,那些有志于进取者则不然。中国电子信息领头企业康佳集团的董事长曾说:“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总会暗暗地问一下自己,康佳是不是还有什么问题?”同样,在大洋彼岸的微软公司,那位商界大亨也总是问:“微软离破产还有多少时间?”事实是,康佳集团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微软离破产也遥遥无期。但正是因为这些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良好时不断自问自省,才弥补了运作体制中细微的漏洞,使企业始终运行于良好的运作轨道上。

③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这样,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是如此。

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专制君主被推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感叹号。之后,正是有了霍布斯、洛克这样的启蒙思想家对革命不断地总结反省,提出新的问号,英国革命才能完成从激进到温和的转变,英国才能成为那个时代最强盛的国家。相反,大汉盛唐时的中国,乃至宋朝,都曾经领跑于世界。但是到了清王朝,我们沉溺在“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的感叹号里,不去发问中国与外部世界已经出现的差距,一度成为了西方列强刀俎上的鱼肉。可见,盛世之时不能发问自省,这个民族往往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⑤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画出了一连串的感叹号。不过,面对渐渐增多的天空灰霾,面对时常堵塞的城市交通,面对……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问一句:“该如何消弭这些问题?”有了这样的问号,今天举步维艰的社会转型将会被撬动,今天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才会被化解。

⑥在前进的时候有问号是一种进取,在创造了感叹号之后仍旧有问号,则是一种胸怀。

拥有这样的胸怀,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如巨人一般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梦”才能实现!

15.第①段中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2分)

A.虽然B.因为C.尤其D.然而

16.第②段中的两个事例是否重复?请简述理由。(3分)

17.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其作用是。(3分)

18.联系文章内容,分别说说本文题目中“感叹号”和“问号”的含义。(1)(2)(6分)

19.“关于人与动物的区别,世人有着不同的诠释。今天,不妨创设一个新的定义:人有问号,而动物没有。正是因为有了问号,人类才能够在弱肉强食的的自然界中独善其身;正是因为有

了问号,人类才在文明史上留下了一串串令人赞美的感叹号。”

上述是原文的第①段内容。请就这段文字能否删除发表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50字以

内)(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

婆媳微博过招

孙道荣

①小米是个微博控,每天都要发几十条微博,比日记还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来粉丝无数。麻烦苦恼也来了。

②一天吃早饭时,婆婆板着脸对她说□现在有的女人,不晓得照顾好自己的老公和孩子,老是在外面和不三不四的人应酬,还常常半夜不归,真是太不像话了。虽然没有点名道姓,小米还是听出来了,婆婆这是在指桑骂槐呢。昨晚,因为来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外地同学,一帮老同学聚会,聊得比较晚。其间,小米还用手机发了几条微博,描述了同学聚会的情形和自己的感受。

③婆婆是怎么知道的□老公不可能和婆婆讲,晚上回家时,她也是蹑手蹑脚地进了门,连澡都没敢洗,没有吵醒任何人啊。让小米想想都怕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只要自己有一丁点风吹草动,婆婆似乎都了如指掌,并在饭桌上旁敲侧击一番。小米感觉自己总是被一双无形的眼睛盯着,这让她很不自在。

④一次,和小姑子闲聊,小米意外地得知,不久前,婆婆也学会了上网,而且,也注册了微博,成了一个老年网虫。惊讶不已的小米,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仔细查阅了自己的粉丝名录,发现有一个网名叫秋山听雨的,似乎对她特别关注,而且,总是跟帖点评一番,说的话,与婆婆如出一辙。看来,这个秋山听雨,就是婆婆无疑。

⑤结婚以后,小米他们是单住的,后来,公公去世,考虑到婆婆一个人孤独无依,小米将婆婆接来和他们一起住。说实话,婆婆的到来,给了她莫大的帮助,勤快的婆婆将几乎所有的家务活都包揽了。婆媳关系一直也比较融洽,直到最近,婆婆的言行,才突然变得古里古怪,对小米横竖看着不顺眼。小米恍然大悟,是自己在微博上的言行,刺激了婆婆。在微博上,小米说的都是真心话,大实话,包括对老公的不满,对工作上的不如意,对婆婆生活习惯的不同看法,都会在微博上发泄一通,毫不隐晦。

⑥真相摆在了面前,小米犹豫了。要不要直接与婆婆沟通下,今后别在微博上窥探自己?自己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婆婆知道本无妨,问题是两代人的习惯、观念、态度不同,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好友却直摇头,给她出了另外一个主意。小米笑了。......⑦小米发了一条微博,短短二三十字,夸奖了婆婆昨天做的红烧猪蹄特别好吃,油而不腻,味道很特别。下午,秋山听雨跟帖了,只有六个字:家有老,是个宝。看到跟帖,小米乐了。晚上回到家,小米惊讶地看见,桌上又摆上了一大盘红烧猪蹄。吃饭时,婆婆一脸期待地看着小米。小米一边啃着猪蹄,一边直夸好吃,婆婆一脸灿烂。

⑧小米的工作弹性比较大,但常常需要夜晚在电脑上加班,因而早上往往起不来,这曾经让婆婆很看不惯,经常早晨七点不到,就拼命地敲卧室的门,催他们起床去上班,即使是

双休,也照样一早将他们喊醒。为此,小米特意发了一条微博,但没有半句牢骚,只是描述了自己工作的性质,顺带着倒了一点点苦水。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早晨,婆婆破天荒地没有敲他们的门。

⑨曾经给小米带来很多烦恼的微博,这一次,却给她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微博成了小米和婆婆沟通的桥梁。小米有什么要求和想法,尤其是对婆婆的感激之情,都会在微博上委婉地写出来,仿佛是不经意的。而曾经把微博当成窥探器的婆婆,也从这儿获得了很多满足。

⑩星期天,婆婆在电脑上玩下载的麻将。小米走过去,试探性地对婆婆说,妈,你可以上网和别人打麻将嘛,网上还有QQ啊、博客啊、微博啊,都很好玩的。婆婆回头看看她,笑着摇摇头,我不懂的,妈老了,就不掺和你们年轻人的事了吧。

小米走进卧室,打开自己的电脑上网。她看到秋山听雨在线。

小米笑了。

20.第②、③段“□”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依次分别是和。(2分)

21.从下文内容看,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另外一个主意”指的是(4分)

22.(1)“婆媳微博过招”的原因与婆婆有关,具体表现之一,便是第②段中。

(2)“婆媳微博过招”过程中,小米出了两招:第一招:;第二招:(8分)

23.文中结尾处“小米笑了”单独成段的作用是(1)(2)(4分)

24.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晚辈应该多去关爱照顾长辈。

B.长辈不能干涉晚辈的生活自由。

C.两代人之间需要彼此沟通理解。

D.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理解。

三、综合运用(11分)

《当今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育的调查报告》中,关于“中学生对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态度”问题,有下列调查统计:

说明:⑴上述表格中的五所学校是任意抽选的五所学校;⑵表格中,无括号的数字表示最喜欢

作品的人数,打括号的数字表示最不喜欢作品的人数。

25.(3分)

26.选取表格中的作品之一为例,从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角度,阐明你喜欢或者

四、写作(60分)

27.题目:痕迹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语文试卷评分参考

一.文言文

(一)默写(15分,每小题3分,每错、漏、添、改一字扣1分,扣完即止)

1.淡妆浓抹总相宜2.种豆南山下3.芳草萋萋鹦鹉洲4.无言谁会凭阑意5.号呼而转徙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6.纷繁的花7.C(本诗描写的都是早春之景,没有暮春之景)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8.(2分,每空1分)司马迁西汉

9.(3分,得分点“故”、“亡”及语意顺畅)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

10.(3分)D(陈涉一番话意在鼓动众人,每个人皆有可能成为王侯将相。如果仅仅表达自己的雄心,则难以号召众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11.(4分)(1)恰逢(2)抵充

12.(3)B

13.(2分)惧其逸

14.(3分,每空各1分)为囚及其妻儿着想敢于担当囚人按时回到监狱(囚至时毕集县狱)

二.现代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8分)

15.(2分)DC(或者然而尤其)

16.(1+2分)不重复呼应本段中“无论中外„„”中的“中外”一词(或者呼应“这些 管理者„„”中的“这些”一词),表明企业中的这种成功现象不是个例(或者扩大了事例 涉及的面,增强了其普遍意义)

17.(1+2分)对比论证论证了一个民族在盛世之后要不断发问(否则会止步不前)

18.(3+3)感叹号指胜利之后的喜悦问号指取得成功之后需要保持的好奇心和进取心

19.(4分)观点1分,理由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

20.(2分,每空各1分)逗号、问号(,?)

21.(4分)小米借助微博和婆婆沟通,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婆婆的感激之情(沟通方式2分,沟通内容2分)

22.(8分,每空2分)(1)借微博窥探小米早饭时对小米“指桑骂槐”(或者扳着脸数落小米)(2)小米在微博上夸赞婆婆做菜手艺高小米在微博上简单介绍自己工作性质及其苦楚

23.(4分)(1)内容上,形象地写出了小米和婆婆过招后成功地化解了和婆婆之间的尴尬而感到开心(2)结构上,与文章开头小米的“苦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构更严谨)

24.(4分)C

三.综合运用(11分)

25.(3分)大多数中学生对鲁迅作品持喜欢的态度,但也有不少中学生并不喜欢鲁迅作品。26.(8分)示例:我比较喜欢《故乡》。原因有以下两条:其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当时环境,萧瑟的氛围让读者比较容易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其二,小说以“我”作为叙述视角,让故事显得更加的真实可信,也便于作者借助“我”的视角来抒发内心感受。

第四篇:上海市闸北区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二模)语文试题

闸北区2013年第二学期模拟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考试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5分)

人生逆境罗兰

①每个人都可能有环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的时候。说得严重一点,几乎可以说,在我们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以前,就被注定了要背负起经历各种困难折磨的命运。

②但这并不是说,因此就该认定人间没有乐趣,或生命没有价值。我们()被注定了要靠劳力、靠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被注定了有七情六欲来品尝人间各种各样的离合悲欢;()在另一方面,我们却有机会欣赏这鸟语花香的世界,我们还有智慧可以体味人间苦乐的真谛,我们也还有心情来领略人间的爱心、善良和同情是何等的珍贵。总而言之,和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比起来,我们的收获是值得的。

③我常把人生比做一次旅行,辛劳和苦难算做是我们所不能不花的旅费。而在这一趟旅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五色缤纷的经验。当我们痛苦的时候,可以当做那是我们在旅途中的涉水跋山、走狭路、过险桥。而当我们快乐的时候,那是我们到达了风光明媚的处所,卸下了行装,洗去了风尘,在欣赏留连。也正如旅行一样,不在某一处风景区永远停留,而只能在驻足一阵之后,就又该背起行囊去寻觅另一处佳境。

④因此,人间的苦苦乐乐,我们都该把它看做理所当然。做生意顺利的时候,财源滚滚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是顺境。一旦遇上风险,逆境来临,就又要过一过节衣缩食的苦日子,不够坚强的人当逆境来临时,就难免会匆匆结束这次旅行,到那渺茫不可知的地方去;而假如我们够坚强,就该明白,我们就是.

为经历这些风险而来。..

⑤作为一个像样的旅行家需要勇气,也唯有有勇气承担旅途风险的人才可以到达人生的胜境,才可以领略到一般人所领略不到的“化险为夷”,“夜尽天明”,“腊尽春回”等等的乐趣。因此,逢到逆境时,我们要忍一忍、熬一熬、再多拿出一份勇气和信心;不要只看旅途的艰苦,而要把希望的灯光点亮,去照见那你所想要去的地方。

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受到环境压力的时候;但在这时候,你与其悲伤流泪,就不如将自己既有的条件去慢慢耕耘,等一旦机会来临,自己也有了足够的条件去应付了,境遇就好转了。许多事实使我相信,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可以缩小到最小限度,而一样保持乐天达观的心情。只要你自己不让自己消沉灰颓,环境是不

能把你怎样的。

⑦懂得旅行乐趣的人,往往对平坦好走、容易达到的地方没有兴趣,而偏偏

喜欢去找那些险峻的山,未开发的林,或没有人烟的岛。他们认为旅行的乐趣在于克服那些途中的困难,在于到达别人所不易到达的地方,在于发现新的佳境。

⑧懂得人生的人也是一样,他们往往不喜欢平稳凡庸的生活,而有胆量去尝

试一些困难的、冒险的、但却有内容、有意义的生活。因为他们知道,当困难克

服了,险境过去了,他们才会尝到一些人生的真味,他们才会真正懂得人生的苦

是怎样的苦法,乐又是怎样的乐法,贫穷的滋味怎样,失恋的滋味如何,而他们

最大的收获却往往是成功的快乐。

⑨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人上人”并不是一般功利的想法;而是说,他可以在生活上比一般人较为豁达开通,眼光远大,做起事来

可以得心应手。如果我们从小就安安稳稳无风无浪地像花朵一样生活在暖房里,我们所见的天日就只有那一点点,所能适应的温度也就只有那一点点,那还有什

么意思呢?

1、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②段括号处的一项是()。(2分)

A.虽然甚至但B.虽然虽然但

C.即使即使可D.即使并且可

2、第④段加点词各指代什么?有何作用?(4分)

那:;.

这些:。..

作用:。

3、将人生喻作“做一次旅行”,其含义有:(3分)

①;

②;

③。

4、第⑦段画线句印证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一句名言:“。”

(1分)

5、选出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文章开篇从人之常遇入手,进而以爱心、同情与付出的代价相比,证明“收

获是值得的”。

B.本文主要运用对比手法阐述了怎样追求“佳境”的态度、办法及观点。

C.顺境与逆境交替出现,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表达

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D.人生之路多险途,无限风光在险峰;欢乐与痛苦相伴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不应回避,应该敢于直面,从中享受挑战、成功的快乐。

6、面对“人生逆境”,作为一个“像样的旅行家”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

踏雪寻春牛宪纲

①窗外,飞舞的雪花中,那丛迎春开得正闹。白雪映衬黄花,金灿灿的。刚

从学校回来过寒假的我忽然心动,踏雪寻春去!妹妹正随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里

遨游,不时嘿嘿傻笑。好容易把她拉回来,却瞪大眼睛说我有病。我拿三毛作比,说踏雪寻春,当比三毛更三毛。一听这话,妹妹来了精神,翻身下床,围巾胶鞋,..

极麻利地武装完毕,倒连声催起我来。我窃笑,还是头发长的好唬弄。....

② 一上江堤,寒风挟着雪团儿直往脖子里钻。放眼望去,雪滩茫茫,瘦水一

痕。妹妹跌足叫悔:“寻春寻春,寻你的魂。”我笑道:“若是桃红柳绿,莺飞

草长,那叫游春。这踏雪寻春,妙在一个‘寻’字。”妹妹满脸无奈,作误上贼

船状,一跛一滑,跟我下了江堤。

③江滩杳无人迹,积雪蓬松深及膝弯。顶风冒雪,一步步捱到江边,妹妹气

喘吁吁,两颊绯红,不由满腹怨气。我劝她说,这江水非平日之江水,乃是绿葡

萄发醅的一江春水。说归说,自知难以服人。搜索枯肠想胡诌几句,妹妹忽然惊

呼,且遥指远方。我擦净眼镜,极目水天苍茫处,好像有几粒黑点。妹妹眼尖,说是野鸭子。我遂借题发挥,诵东坡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观赏了雪落碧波,野鸭戏水的美景,欲打道回府,谁料又节外生枝——妹

妹想原路返家,我想从柳林迂回,相持不下,陷入僵局。没办法,只好掷硬币一

决胜负。天助我也,三番两胜,兄走妹随。此时雪愈发下得紧,惟闻阵阵喘息与

吱吱踏雪声。更觉路漫漫其修远兮,双腿沉沉如坠铅。

凄美慑人魂魄。妹妹见了停下步子,调侃说:“这里也有春么?”我折段焦苇,剥去苇衣,苇心竟泛出新绿,火焚雪欺,芦苇不死,令人感叹。

⑥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柳林,恍如置身水晶宫。柳树就像巨大的白珊瑚。徜

徉在此,俗心如洗,一片玉洁冰清。妹妹牵过一根柳条,吹去浮雪,欢呼:“柳

条发芽了!”我笑痴人说梦。谁知凑近一瞅,咦!柳条当真拱出粒粒嫩芽。只可

惜,不会做诗,难以抒情。

⑦ 我问妹妹:“今儿踏雪寻春感觉如何?”她笑答:“妙!妙!明年下雪,我们还来。”

7、“游春”与“寻春”的区别是:。

(3分)

8、简述第①段加点词(“三毛”、“头发长的”)的表达效果。(4分)

9、对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本文突出一个“寻”字,表现了人物在艰苦的环境中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B.风雪中的春意虽然柔弱,但十分顽强,不可战胜,给人以希望和信心。

C.虽然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寻春,但文章语言轻松活泼,富有情趣,表现了人物

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D.踏雪寻春的念头是突然产生的,寻春之后的发现是令人愉快的。文章表现了

年轻人不甘寂寞、富于幻想、容易冲动等性格特征。

E.文章虽然着意表现白雪掩盖之下春的信息,但对雪地世界的描写也一样精彩;

雪象征着兄妹之间纯真无瑕的心灵。

F.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人物情感的变化逐层展开,呈递进式结构。

10、兄妹“寻春”寻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有何特色与作用?(4分)

11、3分)

12、“妹妹”在文中的作用是:(4。

(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曲终收拔当心画。(白居易《琵琶行》)

(2)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

(3)世事洞明皆学问,_。(曹雪芹《红楼梦》)

(4)仓禀实而知礼节,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5)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7)?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8),来者犹可追。(《论语 微子》)

四、阅读下面苏轼的一首词,完成12——14题。(8分)

定**①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②,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此词作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是作者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②萧瑟处:指遇雨的地方。

14、“定**”是这首词的。(1分)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虽然只写了生活中遇雨的一件小事,却表现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令人回味。

B.序文中说,同行的人在雨中很狼狈,只有作者气定神闲,泰然处之,反映

出他不同常人的胸襟气度。

C.“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句子尤其精彩,不但写出了面前的风雨,也暗示了人生的“风雨”。

D.这首词上下片分工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兼议论,体现出词人清晰的思维脉络。

16、结合苏轼的身世和本词的写作背景,品析词中画线句所包含的生活哲理。

(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

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

初,西域诸番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

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

帝幸东部,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牴于洛邑,.

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怅,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

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

诚,曰:“装技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

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技方略,矩曰:“太

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

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

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大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

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

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旧

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资治通鉴•唐纪八》)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B、咸私哂其矫饰焉().

C、每遇人尽礼().

D、务止奸吏().

18、选出下列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2分)

A、(裴矩)为伯父让之所鞠.

B、隋文帝为定州总管.

C、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 .

D、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

②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20、裴矩侍奉两朝的所作所为可以概括为□□□□;对此你认为如何?(3分)

21、你同意司马光“君明臣直”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鸟说戴名世

①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啁啾者,即而视之,则二

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

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鸟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则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②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雏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

去。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而托身非所,见辱于小僮以死?彼竟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22、第①段画线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分)

23、文章从哪些角度描绘“鸟之家”的?(3分)

2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分)

2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这是篇寓言式作品,写了一个美好的“鸟家庭”被毁的喜剧。

B.鸟栖桂树,常伴书生;小鸟可人,人爱小鸟;异类通情,共慕一桂——环境可谓美矣!

C.第②段“嗟乎!”,既包含着对鸟巢被毁的震撼,又有对毁灭者愤怒,更表现出深沉的反思。

D.“彼竟以世路为甚宽也哉!”——这是对当时黑暗世道的无情揭露与批判的愤激之语!

26、简要分析本文写法上的特色。(4分)

七、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天底下,“门”的种类很多:有形的,诸如房门、店门、车门、闸门、石库门之类;无形的,诸如智慧之门、机会之门、情感之门、地狱之门、心灵之门等。有人说,“门”,既是一种拒绝,又是一种诱惑;也有人说,“开门”、“关门”是人生中含义最深的动作。对于“门”,你肯定有很多感悟和体会、认识与看法,甚至有一些感人至深的经历与故事„„

第五篇:闸北区2013届高考英语二模卷

闸北区2013届高考英语二模卷

第I卷

I.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1~5CCCAD6~10CBBAC

Section B

11~13ACD14~16CBC

Section C

17.Air-conditioner18.Poster

19.400 dollars20.electricity consumption

21.financial center22.Energy and Environment

23.strong and resistant24.Asian tradition II.Grammar and Vocabulary

Section A

25~29AACCB30~34CBACB35~40CDCDBB

Section B

41~45GBAJI46~49EFHD

III.Read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50~54BABDA55~59CABAC60~64DACAB

Section B

65~68CBCC69~71BCD72~75ABDC

Section C

76~80CDFAB

Section D

81.the young are big consumers of healthcare too

82.“More is better”

83.The worsening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84.Care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gram called Choosing Wisely.第II卷

I.Translation

1.Parent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hildren’s mental health.2.Decis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food pollution.3.Having been persuaded, Mary finally gave up the idea of settling down in that remotecity.4.As long as you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almost any difficult problem can besolves instantly.5.Although the manufacturer claimed that this kind of purely natural shampoo didn’tcontain any chemicals, customers still showed little interest.

下载上海市闸北区201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市闸北区201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市虹口区2014年英语学科中考(二模)(合集)

    虹口区2014年英语学科中考练习题(二模)2014.4Part 2Phonetics , Vocabulary and Grammar(第二部分 语音、词汇和语法)II. Choose the best answer (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共20分)......

    2016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016.4 一、文言文(39分) (......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公报(最终定稿)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公报 二八年第六期(总第二十八期)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出版 目 录 【区政府文件】 闸北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闸北区第二次......

    2018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5篇

    2018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道小题,每题1分,共16分) 1.(1分)(2018?青岛)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 是 A. 菜刀生锈 B......

    广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文件大小

    广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O—16; Cl—35.5; Zn—65; H—1;S—32; N—14; C—12; Na—23; Ca—40;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均只......

    2011年广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已更新) 时间:2011-06-17 18:09来源:未知 作者:wtwww 点击: 1489次 2011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已更新) 2011广州中考化学考试已结束,......

    2011贵阳中考化学试题和答案 2

    2011贵阳中考化学试题一、化学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是A.N2、O2B.N2、CO2C. O......

    上海市2010中考一模作文题

    上海市2010中考一模作文题 长宁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成功不难 要求:请不要写成议论文。请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字数600字左右。字迹工整,卷面清洁,不写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