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前滚翻的错误动作分析教学反思
前滚翻的错误动作分析教学反思
前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所以学好前滚翻是很重要的,前滚翻的错误动作分析教学反思。而前滚翻动作对初学者来说,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在学习中教师一定要认真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并做好保护帮助,以免发生危险。
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是“蹲撑,两手撑垫,同时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向前滚动,教学反思《前滚翻的错误动作分析教学反思》。前滚时,枕骨、肩、背、臀部依次触垫。
在教学生练习前滚翻时发现有些同学会产生侧倒,产生侧倒的原因,第一:有些老师认为:双脚蹬地力量小,提不起臀部,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不足以推动身体前滚;笔者认为首先是身体的低头,含胸、提臀,然后才是双脚的发力。如果做到了屈臂、低头,双脚稍一用力蹬地,就能完成身体的向前滚动,所以说:“双脚蹬地力量小,提不起臀部,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不足以推动身体前滚”之说是不能成立的。第二,有些老师认为“双脚蹬地后,身体重心移至双臂时,手臂软弱无力,无瞬间撑直过程,导致上体低头含胸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只能使头顶触垫而导致侧倒”;笔者也认为欠妥,在翻滚过程中,手臂的支撑是屈臂支撑,故无“瞬间撑直”之说,而“使头顶触垫”的原因是没有含胸低头造成的。
本人认为,造成侧倒的原因,主要是双手屈臂撑垫时,没有撑住,造成身体没有稳固的支撑,因而双脚发不上力,因此形成侧倒。解决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加强上肢的力量练习。如做立卧撑、举哑铃、俯卧撑、引体向上等等。
第二:面对墙体站立,双手屈臂撑墙,使身体稍前倾,双手推墙,使身体直立。反复练习,体会双手用力的动作。
第三:双臂撑垫,屈臂、重心前移,然后,双臂用力推垫,使身体恢复到双臂撑垫的动作,反复练习,体会双手用力的动作。
第二篇:前滚翻成蹲撑教学设计
《前滚翻成蹲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在和谐的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思维、情绪、活动同教师的教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发展学生敢于动脑,大胆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前滚翻是小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它是技巧的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前滚翻作起来灵活、轻巧、连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易于教学,锻炼身体的价值比较高,学生也乐于学。学好它有助于提高学生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对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他们对动作的认识从具体、感性、直观形象开始。因此,本课设置了让学生容易接受情境教学模式,以游戏为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针对个别学生动作可能达不到规范化,就相应降低难度,区别对待,多鼓励、多肯定。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前滚翻的动作概念,了解前滚翻有自我保护的价值。
2、使85%的学生能够初步独立完成动作的练习,并能不断提高滚翻效果。
3、在练习中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低头提臀 难点:团身紧、滚动圆
六、教学过程:
课的开始从一个谜语入手,引出这节课的主题,紧接着这一主题我采用情景教学,开展小刺猬避险的游戏,在游戏中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后面的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小刺猬团身避险的小游戏,培养学生团身紧的意识,也为主教材前滚翻的学习做好铺垫。在音乐的伴奏中,我通过语言引导,创设小刺猬锻炼身体的情景,带领学生进行专项热身活动,充分活动头、颈、肩等身体部位,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阶段,从身、心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作好课前准备工作,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基本部分的学习。
基本部分开始时,我从多角度进行完整动作的展示,并根据二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精讲前滚翻成蹲立的动作方法,创编了简单易记的口诀,让孩子们边念口诀边原地练习,使孩子们体会低头、提臀。考虑到前面内容的枯燥,我选取橡皮膏粘这一小游戏来调节气氛,也意在让学生认知身体各部位,为后面的讲解、示范、练习打好基础。当孩子们熟知各个身体部位后,我开始讲解保护帮助的方法,并让学生思考前滚翻成蹲立时各身体部位依次着垫的顺序,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顺序。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保护,尝试前滚翻成蹲撑。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孩子们不会低头,提示孩子们用下颚夹纸来解决低头的问题,通过这一辅助性练习,越来越多的孩子尝到了甜头,翻得更轻松了。基本部分在小刺猬学本领的情景中展开,原地练习低头提臀—尝试前滚翻—夹纸练习前滚翻,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学生两人一组,互帮互助,有集体练习,也有自由体验,孩子们兴趣盎然,动静有致,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提高技能,练就本领,体验成功的乐趣,享受与人合作的快乐!最后,通过比赛来检验小刺猬们学习的成果,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勇于挑战自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了小刺猬采蘑菇的情景,接着我通过语言引导,让小刺猬们投放自己的胜利果实,与同伴分享胜利果实,在体验胜利的喜悦中,在与人分享的快乐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七、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我早已汗流浃背,学生们也是汗如雨下。可心里却是开心的,看到孩子们成功的完成前滚翻成蹲立而露出无比喜悦的笑脸时,我感到很欣慰。
这次谨记师傅的教诲,在开课时克服自己慢热的缺点。开课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充满激情进入课堂,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带动学生。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情景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紧接着进行热身活动,孩子们聚精会神,跟着我一起快乐的跳动着。在孩子们身心达到最佳状态时,我们开始了基本部分前滚翻成蹲立的学习,这一部分各个环节衔接紧密,教师语言过渡自然流畅,学生积极参与,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我认为这是我这节课最大的亮点,也让我体会到了开课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好坏。
上完这节课后我还在想,自己用夹纸的方法解决重难点问题,方法太单一,还应深入思考,寻找更好的方法,解决团身紧的问题。后半节课时间较紧,练习过程中应阶段性的评价学生,使学生间歇性休息,减少练习密度。
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堂好课也是如此,只有不断的思考,不断改进,才会做到更好!这堂课虽然结束了,可我还需要总结经验,不断挖掘,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己。
第三篇:《前滚翻成蹲撑和游戏障碍赛跑》的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能根据水平二学段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材,教会学生前滚翻成蹲撑的动作,并让学生体验到游戏《障碍赛跑》的竞争激情,感受到体育的快乐。
在课的开始,师通过激趣导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热身活动中来,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学习前滚翻成蹲撑动作时,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动作要领,懂得前滚翻成蹲撑动作(要领):蹲撑,两腿蹬直快低头,团身滚动象圆球。学生通过尝试体验,逐渐理解、掌握前滚翻成蹲撑动作要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相互观察,相互学习,不断改正动作技术。在展示交流活动中,学生能敢于展示自己,能相互评价同学的动作技术,交流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对话和教师的引导,学生都能改进技术要领,较好的运用所学的动作技术进行提高练习,体会“提臀蹬地、低头、团身”动作,能更深的理解提臀蹬地、低头、团身对前滚翻的重要性。
在游戏《障碍赛跑比赛》活动中,学生表现出高昂的情操,能较好的理解游戏比赛方法和遵守游戏规则。在比赛中,能展示自己,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进行障碍跑,各小组都能团结协作,发扬拼搏的精神,体验游戏比赛的乐趣,感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比赛中,他们体现自身的价值,表现出自己的风采,和同学在竞争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合作,在争吵中交换、呈现自己的看法,从中让同学更能相互了解,相互适应。
整节课教学,都能在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学、思、练”中体验和领悟前滚翻成蹲撑的动作方法,在游戏中感受体育的快乐。虽然还有少部分同学还存在一些差距,但他们在学习中,都能感受体育的乐趣,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激情。
第四篇:教学案例分析反思
教学案例分析反思
《唢呐配喇叭》是一首短小的湖南民歌,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唱歌曲《唢呐配喇叭》,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在导入新课时,老师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种乐器,请看大屏幕。”这时,(出示课件)唢呐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随意说一说他的特点。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回答的也很准确。尤其是一位女同学说唢呐的底端像一个喇叭花,由此引出唢呐的另一个名字——喇叭。老师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唢呐的声音是唢呐。”读完这句歌词,学生便徒手做起了吹奏的动作,有的长,有的短。学生模仿吹奏唢呐和喇叭的样子很有意思,可能是他们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别人演奏吹奏乐器,有的同学还边走边吹,摇头晃脑。十分可爱。
歌曲处理上,因为“里乐拉”是衬词,一问一答,模拟了大喇叭、小唢呐竞相吹奏的乐声,使歌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农家的欢乐气氛。唱到“里乐拉”时,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唱出“里乐拉”,奇怪?两组学生自然的唱出了一强一弱的感觉,于是,我将计就计,指导学生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很快掌握了大喇叭和小唢呐发出的强和弱。因此,第一个“里乐拉”唱强一点,第二个“里乐拉”唱弱一点。通过老师与学生的接龙唱,更是收到了演唱的目的。没想到,教学效果会这么好,不需要老师反复示范与讲解,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凭借对音乐的感觉以及对歌词的理解,把歌曲演绎的非常精彩。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唢呐这种乐器,在教学的最后,欣赏了唢呐曲《百鸟朝凤》,让学生在唢呐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第五篇: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濮阳市第三中学 董金刚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升自我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与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这另两种途径相比较,教学反思具有更大的优势——对他人不具有依赖性(教师自身就可以进行),时间上具有随时性、全天性(只要我们自己愿意,每时每刻都可以成为开展教学反思的时间)、内容选择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反思内容是我们自己发现的、感兴趣的、对自身成长更具有针对性的)——应是我们教师首选的发展方式和途径。
布鲁克菲尔德说:“‘反思’是一种批判性地思考经验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结合已有知识和从经验中获得知识,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批判反思型教师》,布鲁克菲尔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回顾我自身的教学反思之路,有以下心得。
一、教学反思的领域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就我自身情形来看,尽管上学时学校开设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学”之类的科目,但是自己的获益实在是
1.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宜。
选择教学方法是我们教师备课、上课的重点之一,但我们教师大多没有在这一方面“修炼到家”,往往存有图好看、赶时髦等弊病,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平日上课,较少有老师采用表演方法来组织教学,而公开课上却不时见到此法的身影,个中缘由明眼人一见便知。
2008年一次校级公开课上,我听了这样一节课。
莫把哀情付笑场
学校王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教学杜甫名篇《石壕吏》。在进行了背景简介、自读齐读、重点字词学习和情节梳理的教学后,课堂进入了‚小组活动‛环节:把《石壕吏》改成一幕短剧。短暂准备后,6名学生上台表演。为营造氛围,他们用心仿拟了狗叫声、婴儿哭声,‚老翁逾墙走‛的一跳,引起笑声一阵,婴儿一哭,又是一阵笑声,短短5分钟时间里竟出现了8次笑场;后面的听课老师也多是合不拢嘴。
教学《石壕吏》,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氛围和情感体验呢?分析文本可知,师生需要共同营造低沉、哀伤、悲恸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方能感怀诗圣乱离怀天下、穷年忧黎民的情怀。当学生稚嫩的表演引起一阵阵笑声时,他们还能体味安史之乱中底层百姓的悲苦吗,他们还能听到诗圣那跨越时空的沉重叹息吗?
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合宜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课堂实践看,富有情趣性的童话、寓言较适合当堂表演,而像《石壕吏》这类忧国伤时题材的篇目,则宜采用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形式来感知形象、体验情感、领悟内涵,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对语古典,而非将哀情付笑场。
(2008年12月23日,发表于《教育时报〃课改导刊》2009年1月14日,第2652期,第3版。)
2.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高效。
“怪问”出奇效
案例:
刘刚老师教学《范进中举》时,首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小说情节。师:如果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一则新闻,请你为它拟一个标题。(生思考)
生1:‚范进老年中举‛。生2:‚范进中举后发疯‛。
师:刚才两位学生的回答抓住了要点:‚中举‛和‚发疯‛…… 众生:还有人物‚范进‛。
师(惊讶):是吗?‚范进‛写进标题真的合适吗?(学生思考)
生3:合适,因为小说的题目就是‚范进中举‛。
生4:不合适,因为‚范进‛当时不是什么知名人物,写进标题也不会吸引眼球。师:你的题目是什么?
生4:‚广东一考生中举后发疯‛。
师:你的阅读很仔细,抓住了考生的籍贯。大家认为哪个标题好?
生:最后一个好。用‚广东一考生‛符合实际,又比较具有代表性,中举后发疯是当时一些人的生存写照,具有普遍性。
反思:
“如果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一则新闻,请你为它拟一个标题。”当刘老师提出这一要求时,我和其他听课老师都感到很吃惊。这是一节小说阅读赏析课,适合用新闻阅读的方式来学习吗?直到听完师生后面的探讨,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刘老师的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中举发疯”的普遍性,进而认识“范进”们生存的时代特征和悲剧人生。
这个表面看起来似乎“离题万里”的问题设计,为什么收到了我们“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呢?因为这一问题本身具有核心思考点,具有明晰的导向。
对教师而言,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在“创新”上下工夫,让自己的方案更富有创意。特级教师余映潮说,不仅仅是整体的策划或者构想,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应充满创意(余映潮《教学创意》,《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8期,第29页)。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案,不仅能展示教师个性,更能最大限度地在学科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怪问”都是有创意的。设计有创意的“怪问”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智慧,练就一双“慧眼”,能够及时准确地辨析好把握问题的核心价值,让“怪问”为学生的思考、讨论引领方向。
(2008年2月16日,发表于《教育时报·课改导刊》2009年2月25日第三版。)3.教学方法选择的理据。
“三有”让诵读指导见实效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多数学生的诵读水平不高,因此,如何有效指导诵读,是一个困惑笔者和其他语文教师的问题。近日,笔者读了特级教师胡明道《花的话》一课的教学实录(《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品评名师经典课堂(语文卷)》第138—139页,雷玲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对于诵读指导有了些许心得。
案例
师:想想榆叶梅的神态表情,再朗读课文中相关的对话描写,注意语气、重音。榆叶梅说——
(学生朗读课文相关片段,个别地方情感色彩不太到位,教师接着范读,突出‚飘‛、‚简直‛、‚最‛等词。接着学生齐读,个个都很投入。)
师:下面哪朵花表演?
生:我是玫瑰花,我感到十分骄傲,因为我出身名门,是珍贵的品种……
师:太好了!一脸‚傲慢‛,果然出身名门!你的眉毛、眼神很传神。书读得很有味道。下面哪一个来?
生:我是迎春花,我能做药材,治病救人……
师:‚治病救人‛中‚人‛语气上扬,妙!迎春花从外表上比不过其他花,但她的优势在于什么呢?
生:对人类有贡献。师:下面哪朵花表演?
生:我是芍药,‚要说出身名门‛,芍药端庄地颔首微笑…… 师:句子中的‚颔首‛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借助注释学习词语。(学生读注释)
师:你结合课文把词语的意思表达一下。
生:在文中,‚颔首‛是指芍药点头示意,故作姿态。
师:对!所以‚要说出身名门‛一句中‚名门‛要用舒缓上扬的语气强调。(教师示范,学生演读)
生:我是丁香,花嘛,当然要比美。依我看,论颜色态度,既清雅而又高贵,谁都比不上玉兰。她贵而不俗,雅而不酸。这样白,这样美!
师:‚丁香慢吞吞地想着适当的措辞‛,体会一下丁香‚慢吞吞地‛时,心里想的是什么。生:她在想,前面的花儿都是自夸自吹,我不如先吹捧一下白玉兰,这才显得出我的超凡脱俗。
师:对!因此我们读‚这样白——这样美——‛时应强调‚白‛、‚美‛,大家试一下!(学生演读,十分投入)反思
学生的诵读是那样有声色、有情味,这与胡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我把胡老师的做法粗浅地归结为“三有”。
一有教师范读。与那些示范课、评优课中的“表演性范读”不同,胡老师的范读是在学生的朗读“个别地方情感色彩不太到位”、需要老师指导的情形下出现的,是真正为指导学生而来的,因此“接着学生齐读,个个都很投入”,可见范读教学的效果是明显的。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胡老师的范读还呈现出一些变式,由最初的“纠正性范读”变化为“点拨性范读”,最后再变为“只点拨不范读”,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来练读、演读。
二有精妙评价。胡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吐字发音,还关注学生的神情动作,当学生读完,胡老师饱含神情地夸奖道:“太好了!一脸‘傲慢’,果然出身名门!你的眉毛、眼神很传神。书读得很有味道” ;“‘治病救人’中‘人’语气上扬,妙!”通过这样的评价,胡老师是在引导学生领悟 “内化文本”对诵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切懂得诵读不仅要“发于声”,更要“征于色”,声情并茂的诵读才是高境界的诵读。
三有词语品析。对词语意思和情味的把握一定要紧密结合文本语境,胡老师深谙这一语文教学和学习原则,在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学习词语”之后,进一步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把词语的意思表达一下”,让学生悟透词语的意蕴,进而揣摩语气,练读演读,让学生在“词语品析”和“课文诵读”的交互促进中逐步走进文本。
“三有”让诵读生实效,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
(2009年3月6日写完,发表于《教育时报·课改导刊》2009年4月22日第3版,发表时题为“立竿见影的诵读指导”。)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作者介绍:文本解读的支点
‚作者介绍‛是阅读教学中的常见内容,笔者发现,教师大多把它处理成对文学常识的简单识记,似乎与文本解读没有关系,也就没有发挥出‚作者介绍‛在文本解读中的提示、支撑、互证作用。
听同学科刘老师执教《行道树》,第一次教学时,他按照‚字词学习、作者介绍、诵读全文、问题探究‛的流程进行,课堂教学平稳有余,深度不足,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停留在‚无私奉献‛之类的粗浅认识上。经过与同科教师的探讨和自我反思后,他在平行班进行第二次教学时,对教学流程进行了调整,课堂以阅读探究为主线,当学生解读出‚无私奉献‛的结果,无法把阅读体验引向深入时,教师顺势补充对课文作者张晓风思想的介绍,引导学生从作者宗教信仰的角度切入,研读主旨句,思考领悟文本所抒写的那种‚孤独‛而又‚神圣‛、‚痛苦‛而又‚深沉‛的幸福。
第二次教学的最大改进,是把‚作者介绍‛后置,把它融入对文本的解读,为学生解读文本提供了符合学理的逻辑支撑,一个深化理解感悟的支点。这样就使‚作者介绍‛的课堂形态由识记性的‚文学常识‛,转变为‚文本解读的支点、转折点‛。
教者须充分挖掘‚作者介绍‛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那些富有哲思,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倾向密切相关的文本,教者须精心设计‚作者介绍‛的内容和出示时机,才能在学生的阅读探究受阻时,给予学生切实的解读支撑,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化解读、丰富认知。
(2009年2月23日初稿,2009年5月6日修改,发表于《教育时报·课改导刊》2009年6月17日,第3版。)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在建设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已成为共识的今天,“如何选择并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必然地成为了每一名语文教师备课时思考的首要问题。教学目标与内容,关乎课堂教学的质量,关乎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
语文教师面对文选型教材时,应从哪些角度入手选择与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呢?
教学简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一、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2.培养阅读概括新闻的能力。3.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
三、预习检查 多音字:塞、宿、当
四、学习新闻知识
(一)新闻基本知识
1.新闻定义。2.新闻的三个特点:报道及时(新)、内容真实(真)、简明扼要(简)。3.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4.新闻六要素(记叙要素)。5.表达方式。
(二)运用新闻基本知识
1.认识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以2010年3月14日《人民日报》新闻《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人民网)为例。
2.试找出下边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以2010年3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新闻(人民网)为例。
五、感知课文
1.在课文中圈出新闻六要素。2.体会电头的作用:交代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地点,体现新闻的时效性。3.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六、重点研讨
1.在课本图上,标出三路大军的渡江区域并将各路大军进攻内容分出层次。2.本文的主体部分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东路进军情况,为什么这样安排?
(1)中路进首先突破;(2)先西后东,与‚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相照应;(3)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精彩的写在最后。
3.‚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句中的‚不含‛有何表达作用? 不包括,语言的准确。
4.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大军已……‚至……止‛的作用? 语言的准确性,消息的及时性。
七、课堂练习1.内容概括
概括下边这则新闻的内容 2.添加标题
八、作业设计
1.预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2.把今天的活动写成一则新闻。观课感言
问题一,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应是什么?
首先,从课本编排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阅读篇目,也是鲁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阅读篇目。人教课标版第一单元是这样安排的: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2.《芦花荡》3.《蜡烛》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5.《亲爱的爸爸妈妈》。鲁教课标版第一单元包括如下篇目: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2.《诗两首》(《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军帽底下的眼睛》)3.《芦花荡》4.《蜡烛》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5.《亲爱的爸爸妈妈》。鲁教课标版教材是为了适应四年制初中教学的需要,在人教课标版教材基础上“适当调整、改编”而成的(鲁教课标版教材《出版说明》),所以鲁教课标版教材多了两首诗。显然,不论是人教课标版,还是鲁教课标版,这一单元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关于整个单元的教学,教材提示师生“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教师教学用书》指出“要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就要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比较、思考。在反复阅读中不断开启和提高自己的心智。” 关于这篇课文的备课与教学,《教师教学用书》在其“教学建议”中指出“既要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要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抓住新闻特点,与把握新闻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应该引导学生提高三个基本认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伟大的奇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因此,《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要点应确定为: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2.把握新闻结构,培养概括能力;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进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4.思考本文背景和议论的作用。其中第1、2、3点是“抓住新闻的特点”,第3、4点是“抓住战争的主题”。
其次,从文本特点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经典课文,是毛泽东的名作,也是一篇著名的新闻范本,“新闻作品中的瑰宝”。这不仅是因为文本本身在事件、结构、语言等方面符合消息的特定要求,更是因为文本还具有一般消息所不具有的特性,这篇消息高屋建瓴的视角,气势磅礴的语势,准确精炼、铿锵有力、书面语与口语相穿插的语言,鲜明饱满的感情色彩,都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事件的军事、政治、历史意义高度完美融合。
喻彬《新闻报道到底要不要文采?》一文中说:
1949年4月22日毛泽东发表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信息、才情、气势浑然一体,跃然纸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eeb4b01000b7w.html)
显然,教学这样的经典之作,如仅从新闻(消息)的角度开掘其教学内容,显然是不够的。问题二,初级中学新闻阅读教学的目标应是“学读新闻”还是“学写新闻”?
在逯老师的课例中,设计了“把今天的活动写成一则新闻”的课余作业,这样,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有了转向,即从新闻阅读转到到了新闻写作。这样的转向有其学理依据吗?在实践上有操作可能性与价值吗?
初中学生需要练习掌握新闻写作的技能吗?对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写作目标中没有明确的表述。但有一点实事应是我们认同的,即使是大学里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并不是大学第一天开学就能掌握新闻写作的要领,否则就不用花四年时间来读书学习了。新闻写作时一种专业写作,需要扎实的文体训练。初中生第一次在语文课堂上接触新闻文本,学习目标应是“学读新闻”还是“学写新闻”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初二年级的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把今天的活动写成一则新闻”的作业吗?
据笔者看,这节课上,在逯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准确辨析一篇新闻(消息)文本的结构,概括出一篇新闻(消息)的内容,就是学有所成了,要求学生写出一篇新闻,显然是要求过高了。
二、教学反思的契机 1.珍视学生的问题。
在我前三四年的教学中,有种错误的认识,似乎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价值不高的,我们教师都可以点拨、解答的,其实不是。有些问题真是貌似简单、实则厚重,与课文的主旨、写法、风格等牵连甚多,我们如果变换角度那么一个新颖的话题(论题)就出来了。
初四那年,我们学习《卖蟹》这篇小说,对于课文的一则注释学生张特提出了质疑,认为注释有误,起初我直接同意他的看法,后查阅词典发现自己的轻率,反复思考后,对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微言大义”的笔法有了新的认识,我据此写成了文稿《夏季的皴裂》,之后的两年内修改三次,2010年发表于《语文报》、《语言文字报》两家报纸。
夏季的皴裂
——《卖蟹》文本细读
语文课上,我经常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课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实践证明,这是大家提高阅读、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之一。其中有一堂课,精彩的解读与互动令我至今难忘。
《卖蟹》是王润滋创作的一个经典作品,曾获得1980年优秀短篇小说奖。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清晨。海边的集市上,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正在卖刚刚捕回的海蟹,被人们团团围住。面对生活富足却一心想压低价格的‚过滤嘴‛,她分毫不让;当得知那个土里土气的瘦老汉‚旱烟袋‛是给患了重病的妻子来买蟹时,她却毅然把蟹都给了他,只象征性地收了一元钱。作品成功塑造了善良的小姑娘、自私的‚过滤嘴‛和淳朴的‚旱烟袋‛这三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唱响了一曲纯美人性的颂歌,给人审美的愉悦和灵魂的涤荡。小说的语言清新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
备课时,我把学习的重点定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把握作品的主题和创作意图。
进行初读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大家被精彩的故事吸引住了。‚老师,课文有问题吧?‛讨论刚开始,张特就提出了疑问。‚在哪里呀?‛我赶紧接住他的话。
‚你们看,文章里说‘旱烟袋’的手是‘皴裂’的,我记得皮肤因受冻而裂开才叫‘皴裂’,我冬天常这样。但是小姑娘卖蟹的时候却正是夏季,文中说‘6月29日,逢集。’夏天怎么会受冻呢?‛
是啊,我还真没注意,这夏季里哪来的皴裂呀?‚‘旱烟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他的手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和大家一起讨论。
张特肯定地回答:‚‘旱烟袋’是一个农民,家境挺困难的,他的妻子得了重病,要花很多钱吧。从他的外貌、神情看的出,他很劳累。他的手应是粗糙的、干裂的。‛
‚那文章应该怎么写才合理呢?‛我问。‚改成‘手操劳的干裂了’,就可以了。‛
学生的想法是可贵的,这是他细读课文把握人物特点后的收获。问题似乎解决了。我却心存忧虑:真的需要改动吗?我在肯定学生阅读成果的同时,能轻易否定经典的‚权威‛吗?反复阅读课文后我觉察到了不妥。
于是,我让大家查阅词典,对于‚皴裂‛,《现代汉语词典》写得明明白白,就是‘(皮肤)因受冻而裂开’,再没有别的解释。‚那么,我们只能从课文细节和作者意图的角度寻找答案了!‛我提示着。
同学们细读课文,逐一找出了对‚旱烟袋‛的细节描写:‚一个土里土气的瘦老汉‛,‚黑苍脸,络腮胡,背有些驼,眼睛灰蒙蒙,像落了一层土。看上去,似一株老了的干松树‛,‚闺女,给俺称两只‛,‚你就行行好吧‛,‚手伸进口袋里,抠索出一个又破又脏的小布包,放开了,拿出仅有的五元钱‛,‚旱烟袋擎起皴裂的大手,给小姑娘擦着泪说:‘好孩子,别哭,啊,别哭,俺留下,留下还不中……’‛
‚这位老汉背驼了、眼睛灰蒙蒙、说话用‘俺’不用‘我’,身上只有五元钱,这是一位穷苦、老实的山里人。‛
是展开合理想象的时候到了:‚同学们,请你们结合文本并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一下,他的手应该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啊?‛
‚那是一位山里农民的手。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挣的是最少最难的钱,从早到晚春夏秋冬月月年年忙碌着,手裂了,背驼了,人老了。‛
‚是啊,人老了,同时也干瘦了……‛我再次提示道。‚外形应该似一株老了的干松树。‛
又回到‚皴裂‛上来了。我说:‚由此,我们再看那个词语‘皴裂’,你们有什么样的理解?‛
张特若有所思地说:‚‘旱烟袋’的手确实是‘皴裂’的。这可以理解为是他冬天辛苦劳作,又没有保护造成的,而现在到了夏季,天气变好了,他的手仍然是裂开着的。可以想见这位老人的手在冬天里冻裂得很厉害,并且现在也没有恢复过来,这肯定是他的生活环境造成的。他活得该有多苦多累啊!是的,作者没搞错!‛
听着张特的感悟,我知道他已经进入了课文,听懂了作者的心声。
一个‚皴裂‛,让我们触到了一双夏季皴裂的手,感悟到了一位农民一年四季的辛劳。——2010年3月15日《语文报》(初一版)2010年第11期 2.“多纲多本”教材的对比。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全国出版了一批教材。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材建设上,沿用了过去‚多纲多本‛的方针,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先后有8套课程标准七至九年级(初中)实验教材通过教育部审查,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顾振彪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洪宗礼主编),语文出版社(史习江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王先霈、徐国英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王富仁、傅中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孙绍振主编),作家出版社、中华书局(郭预衡、章培恒、陈平原主编)。
——顾之川《“多纲多本”:语文教科书的现状与思考》,人教网
抛开教材专家关于“多纲多本”的宏篇大论,我们立足自身学识水准,可以从某一篇课文的教材编写的角度出发来展开思考。
(1)课文:有删改吗?与作者原文有差异吗?我们如何评价?
(2)助读系统:导读分析到位吗?习题与教学目标吻合吗?习题设计与新课改理念吻合吗?
(3)课文在不同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如何? 3.珍惜每一次备课、上课、听课的机会。
我的很多思考、写作素材都是从公开课上收集到的。
三、我“充电”的地方
1.中国课堂教学网(福建师范大学主办); 2.中华语文网;
3.《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校讯通博客;
4.《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王荣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好课是这样炼成的》(语文卷),雷玲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四、结语
很高兴能与同道交流!
限于个人水平,认识定有疏漏、偏颇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