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部门对地方煤矿管理和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04:3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政府部门对地方煤矿管理和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政府部门对地方煤矿管理和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本站推荐)》。

第一篇:关于政府部门对地方煤矿管理和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本站推荐)

关于政府部门对地方煤矿管理和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

刘 勰

〔内容摘要〕通过对六盘水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地方煤矿的管理和服务调研,深入分析了当前政府部门对地方煤矿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 键 词〕政府部门 地方煤矿 管理服务 调研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煤炭产业是我市的经济支柱。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做好地方煤矿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对于促进我市煤炭产业健康发展,实施“以煤强市”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地方煤矿普遍反映政府有关部门把煤矿当成“唐僧肉”来吃,企业苦不堪言。为深入了解这一情况,根据市政府的安排,市政府研究室成立调研组,深入到15对煤矿、8个政府涉煤部门、3个县区、8个乡镇进行了调研,并听取了县区政府及市县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现报告如下:

一、政府部门对地方煤矿管理和服务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5年底,我市共有地方煤矿472对,其中:六枝特区55对,盘县199对,水城县154对,钟山区64对。472对矿井中,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的213对;6万吨的198对;9万吨的47对;15万吨的11对;15万吨以上的矿井2对。单产能力平均在4.3万吨/年。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市地方煤矿普遍具有生产规模小、开采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差、矿井生产能力低、作坊式管理、瓦斯浓度高等特点。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重点,一方面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监管,另一方面加强对煤炭企业的服务,在促进煤矿技术进步,培训从业人员,完善矿井安全措施和技术装备上做了大量工作,使我市地方煤矿在硬件建设、技术含量、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在落实安全责任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类文件,明确了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同时,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实行了领导干部包保煤矿安全生产制度,并从有关单位抽调人员进驻煤矿,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专项督查。煤炭管理部门长期深入到矿井进行不间断的安全检查。逐步完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联网工作。积极协调资金为地方煤矿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并指导和督促高瓦斯矿井安装瓦斯抽放系统。通过努力,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状况逐年好转,从2000年的百万吨死亡率35下降到2005年的4.91。

二是大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2001年至2005年,全市煤炭主管部门共组织举办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及复训共25579人,其中矿长1522人,瓦检员3017人,电工1880人,安全员3460人,绞车工2950人,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操作人员783人,复训129人。组织了顶板管理、防透水管理、支护技术工人培训班,共培训30000余人。举办了分管乡镇长安全知识培训班2期67人,煤管站长培训1期58人;举办煤矿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培训班3期,共培训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技术主管336人。

三是着力为提升产业能力服务。在煤矿标准化建设方面,帮助煤矿修改开采方案并进行新方案设计,为煤矿购买质量标准化建设丛书及各类技术工种的技术书籍,免费送给煤矿,供煤矿查阅有关技术资料。水城县为煤矿配置了主扇风机、探水钻、便携式报警仪、柴油发电机组等设备。在煤炭技术服务方面,成立了煤炭技术服务队,从各地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当好煤矿生产技术的参谋。在技术改造方面,水城县政府为了让质量矿井搞好技术改造,拿出200万元作为质量矿井贷款的贴息资金进行扶持,有效地解决了煤矿的资金短缺问题。

通过地方煤矿以及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随着我市煤炭资源组合优势的显现及煤炭市场的好转,2005年,全市地方煤矿共完成原煤产量2116.79万吨,完成煤炭产品(含洗精煤和焦炭)税费114000万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1.8%。

二、政府部门对地方煤矿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部门的检查过多过滥

一是涉煤部门过多。据统计,涉及煤炭管理的就有煤炭、煤监、安监、环保、国土资源、税务、工商、公安、劳动、物价、计生、水利、电力、气象、监察、畜牧、发改、经贸、城管、交通、林业、防疫等20多个部门,其中有10余个部门能直接让煤矿停产。另外,还有综治办、工商联、交警、工会、村委会等的管理都有涉及到煤矿。这些涉煤部门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对煤矿实施相应的管理是理所当然的,无可非议。但关键问题是一些部门“错位”、“越位”,借机“捞一把”、“卡一下”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煤矿也不知道哪些部门有权管、哪些部门无权管,凡是政府部门都是“大爷”,都得罪不起;凡是国家工作人员到矿,都要曲膝奉迎,不敢怠慢。

二是检查次数过多,煤矿应接不暇。据煤矿业主介绍,每年每对矿井要接受近200余批次的检查(区县煤炭局每月到煤矿检查的次数不少于4次,乡煤管站每周不少于4次,安监每月4-5次,煤监、国土、公安、环保、工商等部门都有不同次数的检查),基本上每2天就要迎接一个批次的检查,生产矿长或安全矿长经常要全程陪同检查而无暇顾及生产。这些检查基本上是明文规定必须的例行检查,但对煤矿业主来讲却是疲于应付,分散了管理煤矿的精力,同时加重了煤矿的经济负担,一对矿井每年接待费要30万元左右。三是有些检查内容重复。在有关部门的检查中,很多都在重复同一项内容——安全检查。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够、信息通报不畅,导致一个部门前脚刚走,整改刚刚开始,另一个部门后脚跟来,也要求整改同一内容,企业苦不堪言。

四是有些检查目的发生偏差。主要表现为:在检查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想检查就检查。有的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心血来潮”,看哪个煤矿“不顺眼”或“要吃饭”的时候,临时叫上几个人就下矿进行检查。五是有些检查走形式。检查无目的,走走看看,一查了之。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部门以检查代替一切,既可以应付目标考核,也可以用来在发生事故时推脱责任,所谓“有效无效,责任尽到”。六是出现外行检查内行的情况。据调研组了解:我市的地方煤矿中,绝大多数煤矿业主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都聘请了专业人员担任安全矿长和生产矿长,有专门的安全员和瓦检员,每天都要对煤矿的安全隐患、瓦斯浓度进行排查和监测。据煤矿反映,政府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检查,检查组(特别是基层站所)的专业人员少、素质不高,简单行事,下达“停产整顿”指令、贴封条、锁绞车,而无视这样做给煤矿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二)地方煤矿负担过重

一是承担的税、费、赞助费等名目繁多。煤矿除了承担各种国家规定的税费(原煤为45.72元/吨,洗精煤为71.57元/吨,焦炭为92.75元/吨。其中费额合计:原煤为15.7元/吨,洗精煤为20.5元/吨,焦炭为21.5元/吨)外,还承担的费用有:商会会员费(副会长以上1万元);治安管理费15000元/年(主要是钟山区的煤矿)、煤炭证件年审费6000—7000元、煤炭质量检验费600元/次、工伤保险费(每吨2.5元)、煤炭价格调节基金30元/吨、矿工人身保险每人每年4000元、矿山监护救护费(0.8元/吨)、安全宣传画册费3870元、明信片制作费等。同时煤矿在生产经营中时常遭遇的各种罚款:交通超限罚款、超载罚款、滴水漏煤罚款每次200-300元;违反煤炭操作规程罚款一次2000—3000元以及安全事故处理上的罚款等等。据煤矿业主及有关专业人士介绍:六盘水所有的煤炭矿井中,没有一对矿井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化矿井的要求。也就是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指标达不到要求,只要想罚款,都可以找到依据。用煤矿业主的话来讲就是:只怕管理部门不想治你,要不然随便你怎么样做,都有办法收拾你。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赞助费:如煤雕艺术展的赞助、凉都煤炭网的赞助、报社的宣传赞助、搬迁庆典赞助等等。据煤矿业主反映:一个年产6万吨的煤矿,一年要承担70万元左右的其他费用。

煤矿业主对一些收费的反映主要为:(1)关于工伤保险费。各县、区根据国务院令375号文件和贵州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行文收取。煤矿企业认为,煤矿已按照《煤炭法》规定在保险公司投了人生意外伤害保险,还要缴纳工伤保险费,这是重复投保,应该只执行一种险种。(2)关于矿山监护救护费。按照煤矿产能每吨0.8元收取矿山监护救护收取。煤矿认为,按照国家安监局《安全规程》规定,矿山救护队至服务矿井的距离以行车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限,但是我市的矿山救护队都驻在县城,不能达到上述时间要求,违反了与煤矿签订的《救护协议》。(3)关于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煤矿反映,根据规定,省内用煤实行先征后返,由于“人为”因素,返还手续复杂、程序繁琐,一般都难以返还,因此部分业主也就不愿办理返还。一些投机者以每吨2—3元的价格收购,然后从中牟利(现钟山区纪委、公安等部门正介入调查)。同时,调节基金在收取过程中存在“大票小开”、“少收让吨位”和“放车不开票”等现象,出省时又被补征,从而加重负担。

二是管理中存在一些腐败行为。首先是吃拿卡要问题。盘县一个煤矿的负责人说:只要是管得到煤矿的部门,来到煤矿,就不会空着手走人。当地的某部门打电话告诉煤矿想要换车或要修车,向煤矿 “借”点钱。有个别部门出门旅游向煤矿借车或者请煤矿业主陪同,旅游费用由煤矿业主“自愿”负担。在一些有关人员的人亲往来、红白喜事中,“八杆子打不到”的“熟人”也请煤矿业主“吃酒”,礼金一般都在1—2万元之间;更有甚者叫煤矿业主去打牌、打麻将,煤矿业主输得“血本无归”。其次是一些部门“以权谋利”。如矿用变压器必须要到指定的地点去购买才准予安装。然而到指定地点购买需要5.8万元,市场价只要2.68万元。盘县柏果镇供电所为煤矿安装配电柜,开始要9万元1台,后来降到6.7万元,市场价格最多3万元,供电所只开具了白头收据。盘县某部门要求煤矿配置长城牌电脑,每台18200元,而市场价在6000元左右。同时,煤矿各种仪器、设备的维修必须要到指定地点修理。

三是对电煤供应意见较大。煤矿业主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做法。电煤的指导价是最高183元/吨,还要运到电厂,如果不按计划供应每吨要补40元给电厂。电煤供应任务的分配也不科学。如水城县潘家寨煤矿由于搞技改,只出矸石不产煤,但也要供应电煤任务,只好到市场买煤供应电厂,高价购进,低价供应,亏损了40多万元。钟山区动力煤的产量每年20万吨左右,而电煤供应任务为90万吨,全区每年要贴3000万元左右。至于民用煤供应,大部分煤矿业主都能理解,也愿意供应。煤矿既要完成电煤、民用煤的供应指标,又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由此造成以下问题:首先是政府对煤炭税金征收上的大量减少。在电煤、民用煤供应上,我市政府在大量让利,对民用煤供应任务实行税费全免;电煤(以原煤计税)每吨损失11元。截止到今年8月份,全市对电煤、民用煤供应共减少税金(以原煤计税)6407万余元。其次是造成煤矿超负荷开采。电煤供应每吨运到电厂的最高价为183元;民用煤供应每吨为60—80元之间,而目前煤矿吨煤成本为180元/吨左右。也就是说煤矿每供应1吨电煤,要亏60—75元左右;供应1吨民用煤,煤矿要亏100元左右。电煤供应按设计能力每3万吨的供应任务为5500吨;民用煤供应任务根据当地农户的多少和煤矿数量而定,一般每个矿井每年都不低于1000吨。因此,煤矿往往超出设计能力1倍开采,在安全设施、技术力量短缺的情况下,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再就是造成了投机钻营。由于电煤、民用煤供应价与市场煤价之间的较大差距,致使一些投机者倒卖电煤、民用煤指标,赚取中间差价,使煤矿和农户都成了受害者。

据煤炭主管部门介绍,我市地方煤矿呈“三个三分之一”状态,即三分之一的煤矿盈利,三分之一的煤矿保本,三分之一的煤矿亏损。

(三)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不高

一是对煤矿的管理和服务更多地停留在安全工作上,而引导和扶持煤矿的健康发展做得不够。从政府下发的文件可以看出:政府主要针对煤矿的安全工作下文,截止到2005年底还没有下发过如何引导和扶持煤矿健康发展或加强对煤矿服务工作的文件。具体工作中,为煤矿的发展服务还有较大差距。如水城勺米片区的煤矿,由于运煤公路维护不力,路面太差导致车辆堵塞现象严重,煤炭外运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还有煤矿供电没有保障。在水城县,调研到的各煤矿都说:已把牵双回线路的钱交了半年多了,至今仍然是单回路,而且停电频繁。对煤矿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水城县潘家寨煤矿的矿长说:我们是用电大户,每月的电费在1.8万元左右,但现在的供电不正常,经常停电,有时停电还不通知,即

使通知了,但时间不准确,这样很容易出事故。改造的双回线路没得用上,现在的线路又没有检修好。在国家调整产业政策时,由于宣传不到位,部分煤矿对关闭整合政策不理解,导致煤矿感觉政策不稳定,朝令夕改。煤矿关闭整合工作行动迟缓,致使部分煤矿不敢有大的投入,怕与整合方案有抵触,有的技改半途而费。整合中部分煤矿涉及关闭问题,煤矿业主认为:与其被整合关闭,不如狂挖捞本。这样开采,势必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是工作中存在简单化倾向。在行业管理中,一些具体操作人员,不深入实际调研,不作细致的分析研究,而是以简单的“罚款”和“停产整顿”来代替管理。据煤矿业主反映,一些部门动不动就罚款,而且罚款的随意性较大。再就是动不动就下达“停产整顿”的指令,甚至出现“一人感冒,全家吃药”的现象。不因时、因地、因企业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搞“一刀切”。如环保设施的配套问题,据调查了解,部分煤矿并没有污水外排,然而环保设施要求所有煤矿都要上,不论有无污水外排,都要求限期上。一套10余万元至40余万元之间环保设施在一些无污水外排的煤矿就这样闲置下来,而加大了煤矿企业成本。三是服务环境不够好。煤矿业主到主管部门办事,工作人员不作耐心细致解释,“横眉冷对”,不按章办事,采取“推、拖、卡”态度,“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检查人员到煤矿检查,态度粗暴,缺乏服务意识。水城观音山煤矿反映:主管部门真正给予的技术指导太少,指令性的事太多。盘县大沟煤矿希望煤炭主管部门多到煤矿指导,不要带着情绪来。煤矿的多数证照都涉及到省年审,每次到省年审证照都要用10多天时间,一个证照年审要跑几趟才能办理,有时还要请客送礼。当然,出现以上问题,也有煤矿自身的因素,一些煤矿业主,本就很简单的一件事,非要托熟人、找关系、打招呼来办理,自己扰乱了行业风气,扰乱了服务环境。

三、改进和加强政府部门对地方煤矿管理和服务的建议

政府部门对地方煤矿的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既有普遍现象,也有个别问题;既有制度因素(包括法制、体制、机制),也有人为原因;既有经济转型带来的问题,也有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目前,不少煤矿对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极为不满,甚至可以说是怨声载道。再不引起高度重视,就会严重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应深刻认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严重弊端和极大危害,采取坚决果断、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多为经济发展着想,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切实克服部门利益至上的观念和做法;要多为煤矿着想,站在煤矿的角度思考问题、出台措施,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政务环境和服务环境,真心实意地为煤矿发展搞好服务,坚决杜绝把煤矿当作“唐僧肉”来吃的现象。要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完善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加强涉煤部门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加大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腐败行为。要下猛药、出重拳,切实解决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规范各种检查。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权由法定”的原则,对涉及煤矿检查的所有检查内容、检查目的、检查权限、检查形式、检查时间等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整合,列出检查项目表。各涉煤部门在检查时必须根据检查项目表内列出的项目来进行;凡检查项目表内未列出的单位和项目,部门不得随意进入煤矿检查,煤矿企业也不予接待。提倡“联合行动,分别执法”,并引入监察机关随行监督的机制。建立信息通报制度,避免重复检查。清理结束后,向全社会进行公布,并印制成册,发放给涉煤部门和煤矿,作为部门开展有关工作、煤矿接受管理和服务的依据。

(二)整顿各种收费。对各项涉煤收费、赞助、摊派和处罚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清理过程中,要认真测算煤矿的负担情况,梳理各种收费的依据、标准、用途等。在此基础上,要本着既确保各种税费及时足额收缴,又不得随意增加煤矿负担的原则,研究具体的办法和措施进行规范。工作中,应重点研究民用煤、电煤供应和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等问题,既维护全省、全市的大局,又切合地方和煤矿的实际。清理结束后,应建立煤矿企业“收费明白卡”制度、“停产整顿和罚款”备案制度、“一次告知,二次处罚”制度等。

(三)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涉煤部门涉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涉煤人员素质。特别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严格实行执法资格证制度。加强涉煤部门行风建设。规范办事程序,转变管理模式,提高办事效率,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对煤矿证件年审等程序性强、花费时间多的事情,可考虑由有关部门协调省有关部门集中统一为煤矿办理。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煤矿业主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鼓励煤矿业主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四)强化行政监察。各级行政监察部门要对涉煤部门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监察,发现“吃、拿、卡、要、报”行为,严厉惩处。建议在监察局设立煤矿监督投诉电话,对煤矿业主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处理。

此外,建议由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代市政府起草《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对煤矿的管理和服务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从2007年年初开始,开展地方煤矿管理服务治理整顿工作。

第二篇: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调研

一、加强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依据与安全现状。

在煤矿安全形势总体好转的同时,仍有一些地方煤矿不降反升,或者总是居高不下。从监察监管层面分析,重要一个原因是与地方监管有关。

调查三:地方监管安全效果与执法效果密切联系。上述主要产煤县都设立煤炭局,都配备了技术力量。纵观上述县市,执法的监管就起到作用,安全效果就好。桑植县、石门县、浏阳市基本上只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只检查不执法,偶尔执法也只是走走形式。湘潭县,辰溪县执法力度较大,特别是湘潭县除了大金额罚款,还使用了停产整顿处罚。

二、建议

1.要加强对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作用的认识。一是要认识地方监管的重要作用。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是政府监管煤矿安全职能分工,地方监管对煤矿安全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具有人多,情况熟,网络紧密,信息灵通,能借助县政府的重权,更能把握煤矿安全的实际的特点。二是要摆正位置,监察监管的根本职责是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将减少事故,减少伤亡人数放在首位目标。要克服一些人的上下级思想观念,要克服权力之争的思想倾向。三是注重实效。省局将本项工作制度化,各分局要从实际出发,将解决各县市的监管实际存在的问题作为检查指导的出发点,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

2.要积极探索解决地方监管执法的难点。一是**煤矿安全形式好转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煤矿井型小,装备差,灾害重,事故多发,始终要将打击非法生产,抓住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深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要手段,要将提高煤矿管理水平,装备水平,陶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提高员工素质作为治本之策。二是地方监管执法难度较大,执法环境较差。特别是人财物编制在地方,领导和朋友的招呼让地方监管领导不敢执法。要积极推行联合执法,经济处罚让部分给地方,借国家监察牌子树立地方监管的权威。

3.加大考核力度。各分局对主要产煤县按照省局规定对地方监管考核打分,对监到位,安全效果好的省局要设立奖励,同时要将其业绩通报县政府和有关部门。

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调研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三篇: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

一、加强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依据与安全现状。

1999年国务院决定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实行垂直管理,在全国主要产煤省设立了20个省级局和主要产煤矿区设立了70个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太约编制2700人煤矿安全监察员。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意见》(国办发〔2004〕79号)对煤矿安全监

察体制进行完善。对国家监察和地方监管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其中国家监察的一项主要职责是“加强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检查指导”。同时文件还要求“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协调工作机制”。这对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起到了重要作用。煤矿实行国家监察体制以来,煤矿安全事故大幅度下降,全国从2000年的1万多人,百万吨死亡率6,降到2007年的3800余人,百万吨死亡率1.485。2008年1-10月,全国煤矿发生事故1530起,死亡2641人,百万吨死亡率1.192。**煤矿从2000年的1000多人,到2007年的390人,2008年1-9月,煤矿只死亡189人。

在煤矿安全形势总体好转的同时,仍有一些地方煤矿不降反升,或者总是居高不下。从监察监管层面分析,重要一个原因是与地方监管有关。

调查一:**局开展本项工作较早的是长沙站,长沙站辖区是长株潭益四市,煤炭产量约900万吨,2005年初当时主要是针对株洲市攸县,长沙市宁乡县,浏阳市,湘潭市湘潭县监管力量弱,监管不到位,事故多发等决定对地方监管制订检查指导。依据79号文件规定的内容对主要产煤县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指导,一改原来发现煤矿的问题单一向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发建议,而是针对监管部门本身的体制、机制、人员经费、技术力量、监管监察执法等,与监管部门座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寻找有效对策,与县政府主要领导交换意见。通过这次检查,增加了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认识,在两个月内,攸县增加了3名专业领导,3名专业技术人员,各产煤乡镇将村管煤矿安全管理员统一管理。湘潭县将煤炭办托管收为政府直管,成立煤炭安全监督管理局,增加4名专业技术人员;宁乡县将煤炭办由股级升格为副科级,县政府专门拨款30万元经过一个月培训了40名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择优22人到全县22个煤矿驻矿监管,这三个县增强机构力量同时,制订监管方案和计划,明确责任和措施。2005年,三个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急剧下降。其中宁乡县2004年以前年平均的12人降到2005至今年平均的4人。湘潭县2004年以前年平均的15人降到2005至今年平均的3人。攸县2004年以前年平均的45人降到2005至今年平均28人。其中浏阳市政府对检查指导意见没有动作,而事故一直没有较大的下降。

调查二:**煤矿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辖常张怀州四市,年产煤约500万吨,主要产煤县是辰溪县、桑植县、石门县,三个县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事故起数占辖区的80%以上,2004年死亡人数其中辰溪县11起16人,桑植县7起13人石门县10起13人。2005年辰溪县7起9人,桑植县5起12人,石门县10起13人。2006年辰溪县3起5人,桑植县9起10人,石门县11起12人。2008年辰溪县2起2人,桑植县5起5人,石县门县2起5人。通过上述数字,辰溪县煤矿的事故是下降的,桑植县,石门县总是居高不下。我到**工作时间不长,但直觉地方监管工作做得扎实,安全效果就好,反之全效果就不好就。

调查三:地方监管安全效果与执法效果密切联系。上述主要产煤县都设立煤炭局,都配备了技术力量。纵观上述县市,执法的监管就起到作用,安全效果就好。桑植县、石门县、浏阳市基本上只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只检查不执法,偶尔执法也只是走走形式。湘潭县,辰溪县执法力度较大,特别是湘潭县除了大金额罚款,还使用了停产整顿处罚。

二、建议

1.要加强对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作用的认识。一是要认识地方监管的重要作用。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是政府监管煤矿安全职能分工,地方监管对煤矿安全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具有人多,情况熟,网络紧密,信息灵通,能借助县政府的重权,更能把握煤矿安全的实际的特点。二是要摆正位置,监察监管的根本职责是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将减少事故,减少伤亡人数放在首位目标。要克服一些人的上下级思想观念,要克服权力之争的思想倾向。三是注重实效。省局将本项工作制度化,各分局要从实际出发,将解决各县市的监管实际存在的问题作为检查指导的出发点,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

2.要积极探索解决地方监管执法的难点。一是**煤矿安全形式好转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煤矿井型小,装备差,灾害重,事故多发,始终要将打击非法生产,抓住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深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要手段,要将提高煤矿管理水平

第四篇:物业小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街道辖区物业小区数量急剧增加,由此引发的物业纠纷、业主委员会选举换届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如何管好物业公司,加强业委会的指导和监督,成为我们必须共同面对并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三个月在深圳的挂职学习期间,比较了两地物业小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实际出发,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借鉴南山街道的管理模式,力

争更好的为小区居民服务,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一、XX街道和XX街道辖区物业小区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截至2013年6月底,XX街道辖区共有物业小区XX个,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物业管理服务企业XX家。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有XX个,占总数的45.7%;正在进行换届选举中的有X个,其中,由于各种原因长期成立不了的有X个;因物管问题和业委会组建换届问题发生纠纷的有X个。XX街道辖区共有住宅小区XX个,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物业管理服务企业XX家。单位自管XX家,社区代管小区XX家,三无小区X家,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有XX个,正在进行选举中的有X个.总体看,街道辖区物业小区主要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

1、新建物业小区数量剧增,迎来小区业委会组建高峰期。辖区三年内新建物业小区和交付使用的小区不断增加,先后有几十个小区进行业委会筹备和组建工作。

2、因物业建筑质量、建设遗留问题、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的归集使用以及物管公司的服务质量等问题引发的物业纠纷时有发生。

3、业主委员会组建难、运作难、监管难,引发问题纠纷多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物业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物业建设开发、销售等环节遗留问题多种多样,成为引发其他问题的根源

现象

一、新楼盘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主要表现有:①一些小区物业在开发商向业主交付使用后,发现存在房屋外墙渗漏等质量问题。②开发商向业主交房时仍存在管理区域内的环境、道路、景点等设施未完工、不完备的情况,影响业主居住。

现象

二、物业销售中遗留下来的问题。主要表现有:①销售广告承诺内容与实际交房时不符。②擅自将小区公用部分(如屋顶、公共绿化地等)承诺给少数业主使用。③擅自改变公共设施用途、物管房用途、会所及车库用途等。

现象

三、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的归集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开发商挪用或不及时向有关部门缴交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给后期物业管理带来困难。

例如南山辖区鼎太风华、缤纷假日和诺德花园小区都是在物业设计开发、公共面积使用、物业产权划分等方面的承诺内容与实际交房或后期建设时不符,引发开发商或物业公司与业主间产生矛盾,并逐步升级发酵,导致业委会选举难、物业管理难等系列问题,甚至发生小区悬挂标语横幅,业主聚集上访堵路,打砸、伤人等暴力冲突事件。五里墩辖区的五里商城小区的公共维修基金补交,开发商不知去向等。

主要原因:

①很多问题要到物业使用阶段才能发现,造成矛盾发酵或向物业公司转嫁。

②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不够细致、规范,相关部门审验、监管不到位。

(二)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规范、不到位,常常引发物业纠纷

现象

一、物业公司资质、水平良莠不齐,服务质量总体偏低。虽然经过审核评级,但员工素质、公司规模、综合实力和专业化管理水平等各项指标表现优秀的物业公司较少,很多物业公司服务意识不强,物业员工主动上门服务少,业主对物业服务人员的综合满意度低,有的物业公司在管理中问题百出,口碑极差。

现象

二、物业公司的经营管理不规范。由于产权不清,有的物业公司擅自在小区公共部位开展经营,全部收入归企业方所有;有的物业公司资金使用、财务审计缺乏公开透明度,存在挪用物业管理费、违规使用维修基金、做假账等现象。

主要原因:

①物业服务收费标准低、收费难、成本高,物业服务从业人员报酬低等原因导致物业公司招工难,难以保证员工高素质和服务高质量,在合同中、后期物业公司“自炒鱿鱼”现象不断增多。

②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行业标准不够统一规范,物管行业缺乏政策扶持力度和良性竞争机制,行业协会监管自律、奖惩制度形同虚设,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例如南山街道辖区月亮湾山庄物业纠纷中,南油物业在合同到期、法院判决其限期退出的情况下,以账目尚未核清为由一直拒绝退出,街道、社区和职能部门多次采取口头、书面形式要求其执行法院判决退出管理,但该物业公司仍然不理不睬,导致后期发生较为严重物业纠纷事件。

业主参与度不高,并处于相对弱势,业主、业委会很难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形成制衡机制,有效监督不够。

(三)业委会存在“三难”问题,成为引发问题纠纷的焦点

现象

一、成立难

在业委会的组建上,两街道辖区已经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物业成立率都不到50%。

有些小区从部分业主提出成立业委会申请后,筹备和组建工作持续1、2年时间,最终没有结果,过程中还出现小区业主分派、对立,甚至引发纠纷、上访等情况。

主要原因:

①业委会缺乏群众基础,业主参与意识薄弱。一些业主认为小区硬件和物业管理过得去,有无业委会没有关系,有的业主甚至不知道小区哪家物业公司在管理,不知道小区有没有业

委会。所以,很多小区在业委会组建过程中,由于报名人数不够,选举在筹备阶段就流产了。

②一些开发商和物业管理企业对组建业委会不积极,担心业委会成立后业主的势力大了,物业不好管理,甚至有可能炒掉物业,所以采取不提供业主资料、拖延时间等各种手段致使筹建、组建业委会工作就难以进行。例如辖区现代城华庭、美丽湾公寓等小区都发生以上情况。

现象

二、运作难

一些小区虽然成立了业委会,但在日常管理方面,存在委员到会率低、参与度差等情况,致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业委会形同虚设;在履职方面,业委会成员缺乏与业主、物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业委会不作为、业主大会长期“冬眠”等现象普遍存在,未能充分发挥桥梁和监督作用。

主要原因:

①业委会成员的服务意识、工作积极性不高。业委会组织较松散,且服务工作一般都要占用业余时间开展,大部分业委会成员难以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②业委会成员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上班族、年轻人大都没有时间参与业委会工作,所以入选的业委会成员往往是年龄较大的退休人员,有的小区个别业委会成员年龄达到70多岁,在个人精力和活动能力方面都不够理想,且小区事务常涉及工程整修、财务审计、设备养护、维修资金使用等专业和法律方面的问题,对业委会成员的知识面、综合能力和相关经验等要求较高,很多业委会成员难以胜任。

现象

三、监管难

实践证明,业委会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发挥很大的积极作用,如果业委会出现问题,往往导致小区出现矛盾和纠纷,影响和谐稳定。业委会常存在以下典型问题:

①个别业委会成员动机不良,具有很强的私利性。在行使职权时为谋取个人利益,违规使用小区通过出租经营用房或利用公共部位出租产生的收入擅自增加业委会成员工作补贴,甚至收取其他物业公司好处,积极主张和操作更换物业公司事项等。

②部分业委会乱作为,运作不规范。因缺乏内部管理和约束的机制,少数业委会工作比较随意,超越权限行使权利,小区维修基金使用、设施改造、业委会成员任免、开展诉讼等重大事项不按规定进行公示或召开业主大会通过,暗箱操作、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业委会成员与物业公司相互勾结,形成利益团体,牺牲业主利益,侵犯业主权益,甚至出现个别业委会完全被业委会主任控制,业委会主任以权谋私,从中获利的情况。很多情况下,业主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代表”,合法利益“被牺牲”,而业主往往因为处于弱势,对此类行为难以制止。

个别业委会维权手段不合法,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一些业委会成员为达到发泄私愤、谋取私利等目的,假借为业主维权名义故意制造事端,挑起业主与物业公司、政府部门之间的意见和矛盾,带头或煽动业主采取非正常上访、游行示威等过激行为扰乱社会治安。物业纠纷多发,使基层政府组织承担的维稳压力日益加大。

主要原因:

①利益驱使,权力诱惑。这与当前物业小区管理中对业委会存在的错误理解和导向有关。大部分业主不关心业委会选举,而个别业主则表现为过度关心,究其原因,“无利不起早”!错误的将加入业委会作为一个谋生手段,一些业主在报名参选时就问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我们一个月能有多少补助啊?”、“听说某某小区业委会每个人每月发一两千块钱呢!”;一些业主认为业委会是个权力机构,无所不能,进了业委会就有了权力,有了地位,可以领导自居,业主、物业、政府都得“听我的!”。

②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够完善,规范性、指导性有待加强。很多文件,无论在时效性、操作性上,都不能适应当前的实际工作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在具体实践中遇到很多存在争议的问题时无可遵循。

例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一般情况下也只能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违反法律、法规的决定时,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决定,而达到解散业委会的条件比较宽泛,实践中很难落实,也极少实施。

机制不够健全,指导监管缺位。在人员机构方面,基层专项工作力量薄弱,人手不足问题普遍存在,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相关法律知识掌握等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和工作实际,工作能力不足、方法欠缺、疲于应付,对业委会很难真正做到指导准确和监管到位。在工作机制方面,政府相关部门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调不畅,行政管理和物业管理关系难以理顺,缺乏相关的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和有效的监管措施,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时出现“谁都能管、谁都不管”,相互推诿的情况,致使很多矛盾越积越深,工作陷入被动局面。例如月亮湾山庄纠纷问题久拖不绝,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政府相关单位和部门指导不够准确,监督不够到位,措施不够得力,工作中没有形成有效合力等原因造成的。

三、相关对策及工作建议

如上所述,因物业小区管理引发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问题的解决不会立竿见影,制度的完善不在一朝一夕。我们认为,政府部门、物业公司、业委会、业主四方面都有导致问题的因素,都负有责任,协调和理顺诸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打破阻碍物业小区规范化运行管理的瓶颈,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创和谐的物业管理局面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工作实际,谨提出以下相关思考及工作建议:

(一)高度重视,调整思路,树立新型管理和服务理念

高度重视不是口号,是迫切希望!呼吁社会各方对这一问题真正引起关注,合力解决问题。小区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行业,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深圳的社会建设、管理和服务都走在全国前列,出租屋、外来人口等基础性管理模式成熟有效。作为街道一级的基层政府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有所作为、敢于担当,我们更加不能回避、不能畏难、不能敷衍,必须克服难处、想到细处、落到实处。

在认识和理念上,要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辩证关系,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注重服务,使其相辅相成。把以人为本,业主自治,支持和维护大多数业主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根据小区居民群众的合理需求开展工作。要抓住物业公司和业委会这两个核心,引导他们在依法实施民主自治管理,服务居民群众上发挥应有作用,实现建立“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关系和谐的物业小区”的总体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要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保障。进一步增加人员编制,充实工作力量,改变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应付的工作局面;业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履行专业管理的职能和责任,重心下移,切实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帮助,做到准确、细致、到位,并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法律知识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专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法规,细化政策,建立健全规范化物业小区管理工作机制

物业建设开发遗留问题,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规范、不到位以及业委会“三难”现象,对小区业主的正当权益造成侵害,谁来监督?怎样监督?如何打破物业小区管理运行瓶颈?成为政府面临的工作难题。加强政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建立完善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制约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法律层面,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操作性强的《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填补法律漏洞和监管空白。重点对一些在日常管理中较为多发,容易产生争议的典型问题加以明确和解决。对物业公司服务质量等问题,要按照“按质论价”的原则合理界定和明确制定物业小区管理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和小区维修资金筹集、使用等具约束力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细则;建立物业服务诚信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物业服务企业等级评定、资质升级和政府奖励补贴政策相挂钩;在日常监管、考核和奖惩程序上要权力下放,充分听取街道、居委会、业委会、业主等方面的意见,对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对业委会给予清晰、准确、合理、科学的定位,明确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建立规范、有效、透明的考核和监督制度;完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组建和运作程序;推行业主委员会有偿服务制度,统一薪酬标准;明确业委会不作为、乱作为的处罚规定;建议明确业委会备案为必经的审批程序,属实质性备案;对由街道办事处组织联席会议的程序、效力、责任等问题加以明确。

在行政层面,主要解决政府各有关部门职责不明确,管理与服务脱节的问题。建议改变市、区主管部门单一管理的模式,在街道办事处成立专职机构,专门负责物业管理工作,建立市、区、街道三级物业管理行政职责;建立物业小区管理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对物业企业、业委会、业主、物业从业人员以及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等方面实现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建立物业小区矛盾纠纷调处联动机制,对涉及小区公共安全的设施设备应急维修、物业公司撤盘、物管纠纷等重大、疑难、复杂问题的个案,立即启动专项工作组模式,各部门形成合力,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及解决措施。

(三)开拓思路,创新方法,探索行之有效的物业小区管理模式

在法律、政策、行政保障充分,依法行政的基础上,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在方式方法和管理模式有所创新和突破。结合南山街道实际,我们拟逐步推行“一三五一”物业小区管理服务工作模式,以“促沟通、解矛盾、创和谐”为目标,以强化物业公司、业委会指导监管为重点,积极搭建多元互动平台,有效实现多方联动管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力维护小区稳定和谐。

1、“一网”,即建设“社区家园网”,搭建小区业主网络议事平台。

占领网络阵地,在有条件的社区借助社区服务中心成了“家园网”平台,开设物业小区“网络议事会”栏目,主动为业主提供交流平台,公布相关会议决策,公开事件处理、事务推进落实,通报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等。通过信息互动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积极倡导文明风尚,及时了解小区舆情,疏导邻里纠纷,消除怨气隔阂,畅通维权渠道,拓宽议事空间。

2、“三会”,即制定落实物业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小区业主民意恳谈会(现场)会和物业管理工作培训会。

由街道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物业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由城管执法、安监、消防、文化卫生、司法信访和物业主管部门参加,对物业小区管理中存在的违法搭建、公共安全、环境卫生、物业纠纷、业委会运作等突出问题采取集中会诊的方式进行排查,逐项落实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督办期限,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反馈。

由社区工作站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物业小区业主民意恳谈(现场)会,由业委会、物业公司、业主代表和小区“五员”队伍等参加,听民意、化民怨、解矛盾、除隔阂,形成小区事务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和谐氛围,真正体现 “小区是我家,管好靠大家”。

由街道或社区组织每年一度的物业管理工作培训会。采取年终总结联谊的形式,安排各物业公司负责人、业委会成员和其他业主代表等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的集中培训,提高其规范化运作水平和履职能力。

3、“五员”,即“网管员”、“联络员”、“观察员”、“辅导员”和“督导员”,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小区事务。

网管员主要由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和社区服务中心社工担任。负责社区家园网“网络议事会”栏目的维护、信息相关更新和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联络员主要在小区物业公司、业委会、义工队、老年协会和部分业主代表中产生,主要负责收集和提供相关信息、通报有关情况、开展业主宣传动员等工作。同时,结合街道网格化管理制度,本片区的网格员要负责协调联络有关部门、根据落实具体事项等工作。

观察员主要由业主中富有热心、公益心并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法律、财务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业主代表组成。负责对物业公司、业委会和相关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可向督导员提出工作建议网络管理员和辅导员主要由专业律师、司法调解员、警员、心理学专业社工和业务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也可吸收业主中的文化、卫生、环保、法律等专业人才。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办辅导班、心理资讯室、小区事务调解工作室等形式开展各类公益服务性活动。

督导员主要由业主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等较有影响力的业主代表和街道业务、纪检等部门领导组成督导组,对小区相关管理事务、事件和案件的处理等相关事项进行监督指导、推进落实。

4、“一创建”,即开展宜居物业小区创建系列活动。

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业主投票等方式和程序,制定评定标准、细则及相关奖惩规定,试行物业公司“红黄牌”挂牌或星级评定制度,开展三好物业(小区)评比、最有为(具活力)业委会表彰等系列活动,积极创建“绿色、人文、平安、和谐”现代化宜居物业小区

第五篇:关于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社会管理是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推进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显的尤为重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乡镇作为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加强和完善,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切实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团体自治组织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格局,是当前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这种管理格局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话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近年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我镇社会管理格局的创新上取得了部分成绩。然而,面对当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陈旧的管理方式和落后的服务机制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的落后。社会管理需要与时俱进,管理的理念与方式要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目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还并没有完全形成、完全确立起来。一些干部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变化,对社会管理还比较陌生。部分干部对社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公民权利缺少应有的尊重,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自我意识较强,在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选择性,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习惯于用计划经济那套做法、那套理念来管人、管事、管物,与新时期的最大限度的增加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持社会秩序要求还不能很好适应。

2、管理和服务人才的缺乏。社会管理和服务是一项专业很强的事业,需要专门的人才,特别需要大量的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人才。经过新一轮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的人员编制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适应新形势的专门管理人员来从事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目前,我市虽然加大了公务员的招考力度,也选派了部分年轻干部充实到基层一线,但是实际情况与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

3、管理和服务的方式不灵活。部分机构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着简单管理甚至粗暴管理的现象,主要采取单一行政干预手段,即政府凭借政权力量,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组织制定、颁布、运用政策和指令的方法来实现国家对全社会的领导、组织和管理。传统社会中乡规民约、社会习俗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定的功能。但是,在社会改造的激烈过程中,对传统社会管理资源挖掘利用不够。硬管理有余,软管理不足,缺少柔性化的道德教化、沟通协调。

4、新的管理和服务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随着新的社会组织不断增加,行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管理等诸多的社会问题大量出现,需要建立新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但是现在乡镇工作大部分跟着上级中心工作走,跟着上级下达的任务忙,围着上级考核的方向转,新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机制还没有在乡镇建立起来。因此,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基层群众团体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村民自治制度执行不力。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20多年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己充分展现了村民自治的生命力和有效性。但是由于村民自治制度配套法规的欠缺,村民自治制度在设置和可操作性上显得过于粗略和原则化,在行为模式与制裁手段的规范上显得空泛。由于村民自治过程受到传统观念意识的阻碍,村民普遍自治意识不强,部分村干部素质较差,思想观念未跟上,致使村民自治政策宣传不到位,工作作风、工作方式转变不到位,群众与村干部的关系不太融洽,群众对村级事务的关心程度不够,不愿意参与管理和监督,缺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群众基础,使得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最佳效应,不能很好的行使其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功能。

2、基层自治组织不完善。在社会基层管理组织,如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两种服务相关组织,红白理事会、调解委员会、妇女组织、治安巡逻队等协调相关组织,农业合作社、文化技能培训机构、文化娱乐组织等服务相关组织。这些自治组织在服务与引导群众方面都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组织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上,只成立相关组织,而没有开展实际工作。一些组织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能正常的运转,但是由于组织程度不高,组织内部管理缺乏有效约束,组织人员流动性强,组织结构不稳定等原因导致其行使组织自身职责不力,并不能为群众带来任何效益。

从我镇现实情况以及社会管理的总体形势看,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坚持立足实际、改革创新的原则,将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摆在首位,形成以政府机构为主体的政治组织,以基层群众团体为主题的自治组织相结合的管理组织体系,注重发挥各类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新格局。

(一)解放思想,转变职能,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1、围绕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效率,提升干部素质。

针对当前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体制机制的建设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社会管理最终要落实到“人”。要做到完善镇村干部管理新方式,必须致力激励约束的创新。一是用改革与竞岗手段加压力。要按绩效定酬,打破“大锅饭”局面。二是用评分与保障手段强基层。积极探索农村“两委”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新模式,推行村干部工资保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三保”机制,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三是用考核与跟踪方法明目标。要制订完善《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办法》,让每名干部找准坐标,对号入座,定期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谈心活动,及时跟踪管理,掌握思想工作状况,让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四是用培训与锻炼方式优素质。加大对乡镇干部“充电”、“输血”力度,使之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通过对干部激励与约束,提升干部工作水平,融洽干群关系。在继续加大经济发展力度的同时,重视社会的管理与服务制度建设,一方面用制度来约束干部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来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实现切实转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创造良好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环境。

2、围绕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加大对阳光服务中心的投入。针对当前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不灵活的问题,建立一个一站式服务的平台可以根本的解决好这一难题。实行便民服务中心与乡镇政务公开一体化,在便民服务建设中,把便民服务工作与目标考核相结合,把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与惠民服务工作相结合,有力地推进了便民服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便民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在镇阳光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带动下,各行政村(居)民委员会分别成立自己的便民服务站,采用“代民办事”的方式,提供免费的咨询和代理,快速有效的解决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3、围绕加强经济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方式。

当前乡镇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解放思想,从改变服务方式、加强经济合作、转变政府职能中创造新机遇,改革创新,探索乡镇政权运行新机制,走精简高效之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效率,才能实现优势优先、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二)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完善基层群众团体自治组织

1、促进基层群众团体自治组织发展。基层政府要加强对基层群众团体自治组织建设与发展的引导。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依法监管的群众团体自治组织管理体制。完善各类组织的工作内容,优先发展对增强乡镇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组织,重点培育对基层公益事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对村民自治有重要作用的组织。使其在推动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谋求行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的改革和发展,发挥各类组织沟通群众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作用。

2、加强对群众团体自治组织监管。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建立对群众团体自治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增强群众团体自治组织的稳定性和时效性。实行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力度。

下载关于政府部门对地方煤矿管理和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政府部门对地方煤矿管理和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煤矿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和我矿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队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全队上下积极行动,精心设计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和主题目标,积极深入队组,深入职工中开展调研和征求......

    煤矿调研报告

    煤矿调研报告 煤矿>调研报告(一)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和我矿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队>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全队上下积极行动,精心设计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和主题目标,积极深入队组,深......

    煤矿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和我矿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队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全队上下积极行动,精心设计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和主题目标,积极深入队组,深入职工中开展调研和征求......

    煤矿调研报告)

    煤矿调研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苏虹集团青松岭煤矿调研报告 集团公司领导: 青松岭煤矿属于联合试运转的矿井,公司要求在六月三十日完成技改任务达到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验收标准。......

    18政府部门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2018政府部门调研报告 2016政府部门调研报告怎么写呢?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 2016政府部门调研报告 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公共支出、调控经济运行、维护......

    地方煤矿机械化程度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地方煤矿机械化程度专题调研 汇报材料 登封市**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目 录 第一章基本情况矿井 ........................................................

    对政府部门的首次业主大会报告

    关于要求成立首次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报告街道办事处: 我小区(大厦)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房屋出售并交付使用的 建筑面积平方米,达到物业总建筑面积%;应有住户户,已办理入住户,入......

    对小煤矿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小煤矿(指市县属煤矿和乡镇煤矿)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特别是南方缺煤省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小煤矿存在的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安全条件差、管理基础薄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