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秘任职资格标准
文秘任职资格标准
一、有文秘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二、年龄20—35岁。
三、有良好的受教育程度,知识丰富,判断、领会及表达能力较强,办事可靠。能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写技能。
四、有良好的素质,待人接物态度和蔼可亲,处理事务机敏、有条理,善于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
五、熟悉和掌握秘书工作知识和专业技能。会速记、打字、处理公文档案。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能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
六、熟悉总经理办公室和各部门的业务特点及其之间的联系。掌握总经理或部门经理的工作规律及活动特点。
七、了解企业里的一些重要设备和设施,熟悉企业的业务活动情况,能够准确地反映情况。
第二篇:岗位任职资格标准
岗位任职资格标准说明
前言
任职资格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任职资格详细规定了公司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工作经验。通过这四个层次的指引,可以正确引导员工达到公司所需要的工作目标。知识、技能、价值观、工作经验四者之间是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的。首先,知识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基础要求,没有良好的知识底蕴,专业化的程度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看见的有些人满腔热情,但是缺少方法,最后的工作成效并不理想;技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任职资格体系里面第二个组成要素,如果没有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技能,知识就不能够发挥作用,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见的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工作经验侧重于经验证据,是指能证明绩效的工作证据。在有了知识、技能、经验后,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价值观简单的说就是态度。虽然有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技能和经验,但并不一定就能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发展的要求。通常,当员工价值观与公司价值观不一致时,其在工作中也将难于达到工作目标,甚至会带来更大的负面效果。这就是说,良好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必须得通过符合公司要求的价值观发挥出来。
在绩效考核中,我们经常看见有能力、态度的考核,在引入任职资格体系后,可以有效地将业绩、能力、态度的考核区分开来,使绩效考核更清晰、明了。
任职资格的认定以知识考察、绩效证据、行为标准为手段。通过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了解员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对绩效证据的记录与申报,掌握员工的技能的状况;制订行为标准,有效的考察员工的态度——既价值观。通过这三种方式,可以正确的引导员工成长与发展,另外,可以使升职、轮岗、招聘、培训很好的结合在以目标为中心的公司战略体系中。
设计岗位任职资格体系的主要目的有:
1、引导建立起****公司的“能力库”;
建立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库,对于公司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在能力库中不但定义了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而且还定义了所必须的技能与价值观。如果公司未来的战略重点发生变化与转移,由于能力库与公司战略有紧密的逻辑关系,能力库自然而然地要发生变化,使公司的能力库始终支持战略的发展。
2、了解每个岗位的培训需求,指引培训;
任职资格应指引员工与公司一同发展。任职资格可以比较好的将公司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因为员工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自己的技能,进而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自己的收入与就业机会,而员工在自我学习或者接受培训时,会以任职资格作为指引,也就是说,员工的培训会紧密支持公司发展战略。
3、指引公司的招聘工作;
在公司招聘的过程中参考任职资格,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应聘者进行评价,有效的避免招聘的随意性与不确定性;另外,可以塑造公平的招聘环境,使得只看能力,不重学历成为了可能。
4、建立公司选拔合格专业化人才的管理体系和机制。
在员工的晋升通道上,可以通过资格对员工进行指引,使员工能够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做适当的定位。员工可以通过资格的指引,学习成长;公司可以通过资格标准,选择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
5、提高了薪酬的合理性
通过建立能力库,引入资格管理,使得即使在相同的岗位上,由于员工能力、知识、态度的差别,从而在个人收入上有区别,在组织内部建立良好的氛围,形成学习型组织。
由于时间比较短,以下只是对各种资格标准做了简单的定义。如要具体操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每一条,每一字做详细的定义与规划。深圳某知名公司为书写管理序列的任职资格,花费了三年的时间还未完成。虽然工作量大,难度高,但是如果想成为一流企业,实现公司100亿的销售目标。一定需要对公司所需要的能力库做出详细的定义,因为这是支持公司发展的基础,是培训内容的基础,是建立合理、公平的薪酬体系的基础,是招募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基础。
公司应正确认识任职资格体系的构成及其作用,并在今后工作中灵活运用,有效完善****公司的能力库。使任职资格有效支持整体战略。
一、知识要求:
1、知识分为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分管理序列、技术序列、销售业务序列专业知识。
1)基本知识:按学历分初中(含初中)以下、高中(中专技校)、大专、学士、硕士、博士。
一级:中专以下;
二级:大专以上;
三级:本科以上;
四级:硕士研究生以上。
2)专业知识:指从事某一个领域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专门知识。根据****公司的特点具体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A、管理序列专业知识
*
战略管理知识: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了解战略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知识、概念。
二级
掌握公司某个战略经营单位(SUB)的商务战略策划与管理知识;
三级
掌握公司某一个或几个商务战略下的操作战略(细分职能战略)策划与管理知识,包括制造(生产、物流)、营销、财务、研发、人力资源;
四级
公司整体(包括全部SUB)的战略策划与战略管理知识(含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
五级
*
营销知识:营销知识包括:A类:营销心理学、客户关系管理、客户管理、经销零售通路管理、价格管理;
B类:预测与调研、营销信息管理、市场策划、品牌管理;C类:推销与销售技巧;D类:国际贸易。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了解以上内容中的任意一类以上基本概念。
二级
了解以上内容中的两类以上基本概念。
三级
了解以上内容中的两类以上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其中任意一类操作运用原理。
四级
了解以上四类营销管理知识概念、熟悉掌握其中两类知识的操作运用原理。
五级
了解以上四类营销管理知识,熟悉掌握其中三类知识的操作运用原理。
六级
熟悉以上四类营销管理知识。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了解基本的金融证券知识,了解基本原理和概念。
二级
三级
掌握金融证券的基本运作与原理
四级
五级
精通金融证券的操作方法与操作细节
金融证券知识
*
财务知识: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二级
了解财务基础理论知识。
三级
产品毛利率,本量利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费用的构成,销售费用率,有关增值税的知识;产品成本的构成,经济批量的计算,运输费的构成,合理库存的计算,税务知识;无形资产的构成;标准成本、人均生产率、制造费用的组成;财务管理学基本常识。
四级
:精通财务分析、预算知识
五级
*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了解一般的人事管理的概念、内容框架和一般流程制度。其中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人事考核、考勤、培训、晋升、加薪、工资、招聘流程、离职管理等基本人事管理的一般方法。
二级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概念、内容框架与一般原理和方法。其中包括人力规划、激励约束原理、绩效考核、招聘管理、工作分析设计、任职资格、培训规划、劳资管理以及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
三级
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及其各子系统间的关系,并精通一个或几个子系统。其中包括:人力成本分析与绩效考核方法的设计;招聘方法与流程的设计与培训管理;薪酬设计与管理、工作分析方法的设计;岗位价值评估方法的设计;任职资格方法的设计。
四级
精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在逻辑关系,并能提供设计思路建立EHR系统。其中包括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成本分析与绩效考核方法的设计;招聘方法与流程的设计与培训管理;薪酬设计与管理、工作分析方法的设计;岗位价值评估方法的设计;任职资格方法的设计。
五级
*
信息技术知识:基于公司所需的网络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基于局域网或WEB的信息平台的建设;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了解信息技术载体的概念、一般使用方法;
二级
了解一般原理,能简单维护。
三级
四级
五级
深入了解机理与内在逻辑关系,能编程与设计信息技术平台
*
技术知识: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了解公司产品的相关基础技术知识和基础概念。
二级
了解公司主要产品的基础应用和制造技术原理。
三级
了解公司主要产品的作用机理(分子结构),产品制造和分析原理(技术类含生产技术、终端技术应用服务);了解产品分析原理(质检类)。
四级
熟悉某一领域内主要产品的结构、作用、应用以及产业化转变。如:某一产品的研发人员
五级
熟悉两个以上领域的主要产品的构成、作用及应用机理;能解决一个领域的技术难题。如:产品研发具体负责人。
六级
熟悉整个行业的技术、产品的实质,指导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如:技术总监、研发中心负责人。
*
ISO知识: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了解ISO9000的基本概念;
二级
了解ISO9000的基本概念指导思想,原则;
三级
精通一个子要素;
四级
精通几个子要素;
五级
熟悉ISO管理体系的原理与方法。精通全部管理要素。
*
生产管理知识:
生产管理知识包括:A类:生产安全、相关生产流程;B类:生产计划、生产调度;C类:现场管理、生产工艺流程;D类:生产成本控制(生产效率、人员利用率);E类:工艺设备管理。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只需了解上述五类中的一类内容涉及的概念、内容与方法。
二级
熟悉五类中的两类内容涉及的概念、内容与方法。
三级
熟悉五类中的四类内容涉及的概念、内容与方法。
四级
熟悉A、B、C、D、E类内容涉及的概念、内容与方法并熟练运用。
五级
*
物流知识:(采购、仓储保管、运输)
级别
定
义
备
注
一级
二级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础概念、原理以及物流运作的基本知识;
三级
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基本操作;
四级
掌握物流分析与策划等管理知识;
五级
*
供应链知识:
级别
定
义
备
注
一级
二级
了解供应链的基础概念、原理以及供应链的基本运作知识;
三级
四级
掌握整体供应链的策划组织等管理知识。
五级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知道(K/3)
知识的概念,了解(K/3)的作用与用途,但不会使用;
二级
会使用(K/3)某一模块,但不知道原理;
三级
会使用(K/3)多个模块,但不知道原理;
四级
会所有(K/3)模块的使用,知道一些原理;
五级
知道原理、可以简单维护。
*
ERP
(K/3)知识:
*
法律知识: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
二级
掌握部门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
三级
四级
精通工作所需的专业法律知识。
五级
*
技术经济知识:投资、融资、可行性分析。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二级
熟悉一般项目的可性分析操作知识。如:广告、促销策划
三级
掌握中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操作知识;如OEM、新产品上市
四级
精通大型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操作知识。如投融资
五级
*
外语:专业外语知识是指工作中必要的外语知识。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二级
CET-4
三级
CET-6,专业4级
四级
专业8级以上
五级
B、技术序列专业知识
C、销售业务序列专业知识
3)公司知识:包括行业知识、产品知识、公司文化(发展历史、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组织结构、规章制度)
一级:熟悉员工手册;
二级:了解公司发展历史,部分产品知识、熟悉本岗位相关管理制度、流程;
三级:全面了解公司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定位、全部产品知识以及相关管理制度、流程;
四级:熟悉公司整体运作流程、制度,了解公司整体战略规划以及战略步骤;
二、技能要求:指熟练运用各种方法合理配置资源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某一方面能力。包括:计划、领导、沟通、创新、理解、决策。
1、计划:计划是对所追求的目标以及有效的实现该目标的有效途径进行设计的一个连续的行为过程。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能安排内部单项工作,有问题及时反馈。
二级
能够系统地安排内部几个方面的工作计划。
三级
能预先安排内部一个领域的工作计划,预先分配时间及其他资源。
四级
能够有效地安排内部两个以上领域的工作计划。预先分配时间及其他资源。
五级
能够全面地制定工作计划,预测准确,对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能够对计划执行进行深入分析并及时进行调整。
计划的工作步骤:
Step1:估量机会(根据:市场、竞争、顾客需求、我们的优势、我们的弱点)
Step2:确立目标(我们要向哪里发展、打算实现什么目标、什么时候实现)
Step3: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我们的计划在什么样的内外部环境下实施)
Step4: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为了实现目标最有希望的备选方案是什么)
Step5:根据目标比较备选方案(哪种方案最有可能使我们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益实现目标)
Step6:选择方案(选择我们要采取的行动方案)
Step7:编制辅助计划(诸如:设备购买计划、材料采购计划、员工招聘计划与培训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
Step8:编制预算使计划数量化(形成如下预算:产量和销售价格、必要的运营支出、设备的资金支出)
计划的方法:
①、预测:a、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访问法);b、趋势预测法或时间序列分析法;c、数量经济分析模型
②盈亏平衡分析
③甘特图、金字塔图
④滚动计划
⑤作业计划(时间)网络图
a、计划评审技术(PERT)
b、关键路径法(CPM)
2、决策:决策就是在特定的条件内在一些可能的备选方案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个行动方案的活动过程。决策就是找出要求制定决策的条件;寻找、拟定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选择特定的行动方案。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很少提出自己的观点,通常听从他人的决定。
二级
作决策时需借助他人的力量,通过协调决定。
三级
能够对下属提出的建议进行决策,对自身范围内的工作做出决策,能考虑决策所需要的一般因素。
四级
能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决策,并能对影响决策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五级
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对全局性的工作做出决策,决策较为准确。
决策条件:
a、确定型(可准确预测结果)
b、风险型(信息不充分,不足以回答所有问题,必须进行概率估计。概率估计分客观概率与主观概率)
c、不确定型(无法估计备选方案或结果的概率)
决策步骤
Step1:鉴别问题和定义问题(区分问题的症状与问题的真实;通过定义问题,可以确定问题的范围,可以确定一系列的可实现的目标)
Step2:分析问题(收集实际资料,按成本项目、程序、时间、领导能力、质量、产出等进行归类是有用的;理解和解释这些信息;说明要解决的真实问题是什么)
Step3: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创造性的过程,头脑风暴法、集思广义法)
Step4:评价备选方案(对可应用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可用如下标准:每个方案涉及的风险;可以利用的时间和需要的时间;可利用的设施和资源以及费用效益分析,局限性与优点设计方案表)
Step5:选择最佳方案(选择考虑的因素:经验、直觉、他人的建议、实验)
Step6:执行方案(设计所选方案的实施方法,预见抵制、深度参与、行使领导权力)
Step7:检查方案的有效性(PDCA)
决策方法:
l
边际分析法
l
排队论
l
线性规划
l
博奕论
l
模拟技术
l
决策数法
l
德尔菲法
3、沟通:是指通过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的媒体和方式把信息、观念和想法传递给别人的过程。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能够为工作事项进行联系或相互简单交流。
二级
能够与他人进行较清晰的思想交流,在书面沟通时能够抓住重点,让别人易于理解。
三级
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交流,有一定的影响力,书面沟通时文法规范,表达清晰。
四级
沟通技巧较高,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书面沟通时有较强的感染力。
五级
沟通时有较强的个人魅力,影响力极强,书面沟通时有很强的感召力。
沟通的类别与方法: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团体间沟通、人际沟通、上向沟通、下向沟通、横向沟通等方法。
沟通障碍:物理距离、曲解、语义、层次不一、缺乏信任、不可接近性、职责不明确、个性不相容、拒绝倾听、没有利用恰当的媒介、沟通缺口、方向迷失、信息负载过重。
4、理解:对事物或别人思想的把握程度。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能够对工作指示、目标有较准确的把握。
二级
对简单事物本身有较客观的认识,能够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
三级
对一般事物本身有较客观的分析,能够抓住问题关键,并形成初步解决思路;能够比较清晰的把握别人的思想。
四级
对复杂事物进行较全面、客观的分析,能够提出较具体的解决方案;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别人的思想。
五级
能够对复杂事物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能够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能够明晰准确把握别人思想。
5、领导:组织、协调内部关系,指导他人完成目标任务。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根据常规性的工作,进行分配指导,完成较简单的目标任务。
二级
组织一个方面的团队,协调内部关系,完成工作目标。
三级
组织一个领域的团队,协调内外部关系,完成较复杂的工作目标。
四级
组织跨领域的团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完成复杂的工作目标。
五级
运用全局性的资源,运用分级管理授权,完成全局性工作目标。
6、创新:能够运用新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按程序制度解决,基本上不需创新。
二级
在政策规定范围内灵活解决。
三级
在现有政策规定之外寻找更合理的解决方法。
四级
需要进行预测分析,寻求较系统的解决方法。
五级
需要进行风险性决策来解决整体问题。
三、价值观要求:团队精神、责任感、服务意识、进取心。
.1、团队精神:在团队目标下,对团队利益和协作的共同的认知。
通过绩效证据反映。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能在团队中配合其他成员,有一定的合作精神,态度端正,有时会考虑团队目标与利益。
二级
尊重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能在团队中积极配合其他成员,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态度端正,当团队目标与利益与个人目标与利益冲突时,总是以团队为先。
三级
经常为团队提出有意义、建设性的意见,当团队目标与利益与个人目标与利益冲突时,总是以团队为先。
四级
能加强团队中其它成员的合作意识,能加强跨部门团队的合作意识,当团队目标与利益与个人目标与利益冲突时,总是以团队为先。
五级
能管理团队成为一个高度配合、互相信任与支持的团队,并与其它团队紧密配合,团队成员都能做到当团队目标与利益与个人目标与利益冲突时,绝对以团队为先。
.2、责任感:在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完成任务的意识。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根据一般职责要求,基本完成工作目标。
二级
依据工作标准来完成工作目标。
三级
严格执行工作标准,有高度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四级
对工作标准进行审视,能够提出改善意见。
五级
能对整体工作方法、流程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
3、服务意识: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根据工作职责提供必要的服务。
二级
关注内外部顾客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三级
以内外部顾客需求为导向,主动提供服务。
四级
以内外部顾客需求为导向,改善工作流程、方法。
五级
以顾客利益为中心,全面建设服务氛围。
4、进取心:
级别
定义
备注
一级
按照工作职责要求,自觉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级
具备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积极努力地完成工作任务,主动寻找差距
三级
具有事业心,为更好的达到工作目标,主动学习,注重创新。
四级
具备较强的使命感和事业心,坚持学习、吸收新的知识,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
五级
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主动迎接工作挑战,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四、工作经验要求:指从事本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在专业工作实践中积累所获得的知识。
1、职务经验(从事过与本岗位职责要求相同的工作年限)
2、行业经验(从业过与本公司同行业的工作年限)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无需经验
1年以内
1~3年
3~5年
5年以上
经验证据:从事过该岗位或者该行业从事过该工作和取得绩效的证明
五、任职资格评价表
重要性分为三级:绝对必要3分;必要2分;一般1分
标准分值=需求级别×重要性;实际分值=实际级别×重要性
部门
岗位
姓名
编号
内
容
需求级别
重要性
标准分值
个人实际知识、技能
实际得分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1分
2分
3分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001
战略管理知识
002
营销知识
003
金融证券知识
004
财务知识
005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006
信息技术知识
007
技术知识
008
ISO知识
009
生产管理知识
010
物流知识
011
供应链知识
012
ERP
(K/3)知识
013
法律知识
014
技术经济知识
015
外语
021
计划
022
决策
023
沟通
024
理解
025
领导
026
创新
031
团队精神
032
责任感
033
服务意识
034
进取心
评分人签名
标准分合计
实际分合计
第三篇:管理岗位任职资格标准
干部(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第一版)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 目 录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级别描述 第三部分 基本标准 第四部分 核心标准模型 第五部分 行为标准 一、三级管理者行为标准 二、四级管理者行为标准 三、五级管理者行为标准 第六部分 参考标准 一、素质标准 二、品德标准 第七部分 附则 干部(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 第一部分 概述 一、标准名称 中文名称:管理者或职业经理 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Manager 简称 PM 二、标准定义 干部任职资格行为标准是从管理者(有直接下属至少一人)称职胜任的角度出发,以工作结果和行为表现为判断依据的技能标准。它是指完成管理工作的成功行为,反映了对职业经理的技能要求。
公司对职业经理的定义是:
l 遵从同业的职业道德 l 具有实际的工作绩效及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 l 具有扎实的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 l 具有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及熟练解决问题的技能 l 具有根据职位特点不断调整个人管理行为的能力 三、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管理类岗位员工 四、标准级别:
本标准共设三个级别,分别为:三级标准、四级标准、五级标准 五、标准的结构:
本标准包括级别概述、基本标准、知识标准、技能/能力标准、行为标准、素质标准、道德标准。)第二部分 级别概述 级别概述即关于各级别可承担角色的描述,包括掌握本领域内知识技能的宽度和深度;
能够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难度;
在本领域内的地位;
能够承担的职责。
级别 级别描述 三级 1、管理三级标准适用于率领一组人员从事某项具体的专业或技术工作的员工,既是监督者,又是执行者之一。该监督者必须达到某专业或技术资格标准二级资格标准以上。
2、在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达到管理三级标准并担任相应职位是开始管理工作生涯的第一步。
四级 1、管理四级标准适用于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对所辖部门的工作质量、时效、成本负完全的责任,并参与所辖工作的战略方向、资源分配、成本及时间要求的制定,下属至少含三级监督者及普通员工数人。四级管理者必须达到管理三级水平以上。
2、在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达到管理四级标准并担任相应职位后可以继续向公司级领导努力。
五级 1、管理五级标准适用于公司的高层领导者,对企业某个运作过程或某项职能负完全的责任,参与制定公司长期战略及宏观指导。
2、在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达到管理五级标准并担任相应职位是管理工作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再向前应该从事新的专业或技术领域的管理工作,以积累更多的综合管理经验,使个人能力得到更广范 围的拓展。
第三部分 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包括以下内容:关于教育背景的要求;
关于相关培训经历的要求;
关于从业经验的要求;
关于某方面特殊经验的要求;
其他相关要求。
级别 基本条件 三级 1、本科以上学历;
2、已获得某专业任职资格二级;
从事预备级管理岗位(组长或主管)1年以上;
3、通过领导干部专业技能培训和其它领域通用性知识培训,培训课时不低于XX课时;
4、XX工作经验2年以上;
四级 1、本科以上学历;
2、已获得某专业任职资格三级;
从事三级管理岗位(经理/副部长)2年以上 3、通过中层领导干部专业技能培训和其它领域通用性知识培训,培训课时不低于72课时 4、XX工作经验3年以上;
五级 1、本科以上学历;
2、从事四级管理岗位(部长/总助)工作3年以上;
3、通过高层管理者专业技能培训和其它领域通用性知识或技能培训,培训课时不低于144课时;
4、XX工作经验5年以上;
第四部分 标准核心模型 任职资格标准模型(详见附表)管理类岗位任职资格评价标准模型 第五部分 行为标准 一、三级管理者(基层管理人员)行为标准 第一单元 工作任务的管理 1.1 制定工作计划 行为标准:
① 根据上级的规划或部署,与上级共同制定部门的目标,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改进方向。
② 根据工作的优先顺序分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充分考虑资源成本,以使其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③ 与相关人员商讨,面向目标,在公司规定范围内确定执行计划的具体工作方法和活动。
④ 根据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深入分析工作中易出现失误或问题的环节,并设计相应的监控点及防范措施。
基础知识:
l 上级部门的目标及重要性优先顺序 l SMART原则和5W2H原则,PDCA l 专业领域的相关技术 l 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及工具(PERT,GANTT等)l 目标优化顺序变更以及未预见情况的处理方法 l 时间管理方法 l 协调资源和任务的方法 l 本部门工作任务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l 本岗位的工作角色和职责 l 下属的工作角色与职责 l 与工作有关的公司章程与规定 l 本部门工作任务的特点及业务流程与运作方式 l 本部门资源状况 1.2 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行为标准:
① 组织各种资源及时到位,向下属明确说明工作任务要求和职责、衡量标准,并加以记录和保存。
② 人力等资源未到位的原因应立即查清,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并上报主管及相关人员。
③ 指导团队成员制定相应的个人工作计划。
基础知识:
l 任务分派及记录的方法和格式 l 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及工具(PERT,GANTT等)l 本岗位工作角色和职责 l 下属的特点及工作角色和职责 1.3 指导和控制工作计划的实施 行为标准:
① 根据工作计划的监控点,检查、分析和评估各项工作结果。
② 根据工作进展及检查、评估结果,对下属工作方法或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
③ 找出偏离计划目标的原因和工作中的失误,提出改正措施,必要时,上报给上级主管及所影响的接口部门。
④ 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立即实施改正措施,必要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并提供协助,促成问题的解决。
基础知识:
l 沟通技巧 l 根据目标,检查、分析和评估工作结果的方法 l 正确指导下属的方法 l 监控目标计划实现情况的方法 l 处理计划目标偏差的方法 l 汇报问题和建议的程序 l 自己采取改正措施的职权范围 l 公司相关规定与流程 l QCC的有关知识 l 求助的方法 l 基层具体运作的程序及要点 第二单元 组织氛围的建设 2.1 在组织内部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 行为标准:
① 主动了解下属的思想动态,客观地评价下属并与之建立积极、和谐的工作关系。
② 倡导下属之间建立积极、和谐的关系,公正处理本部门下属之间的矛盾冲突。
③ 在商定的时间范围内实现对下属工作上的承诺,并保守下属的秘密。
④ 当下属有切实需要或遇到困难时,应在自己的工作限度内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和援助。
⑤ 适时开展部门活动,活跃部门气氛,达到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增强部门凝聚力的目的。
基础知识:
l 与同事沟通交往不当的后果 l 沟通方法和技巧 l 处理不同意见和冲突的方法 l 建立团队关系的方法 l 激励的方法 l 鼓励和影响别人的方法 l 公司、部门对沟通的有关规定 2.2 创造、培育和维持良好的外部工作关系 行为标准:
① 根据本部门在流程中的位置和接口部门及关系,详细制定与外部门联系的工作方法并保证其实施。
② 主动考虑本部门工作对接口部门的影响,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并与各 部门就关注的问题交换意见。
③ 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迅速、准确、礼貌地答复相关部门的要求,根据公司要求保守机密。
④ 当与外部门协调遇到困难时,主动协商解决,必要时向相关人员求助。
基础知识:
l 寻找和交换信息、建议和援助的方法 l 沟通方法和技巧 l 处理机密信息的方法 l 与他人就问题和建议进行通报和商讨的方法 l 团队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式与方法 l 自我处理外部关系的权限范围 l 部门工作对相关接口部门的影响 l 公司的汇报程序 第三单元 环境资源的管理 3.1 建立工作环境 行为标准 ① 根据公司的规定和业务需要,按公司的有关工作程序建立工作境。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环境资源。
② 根据业务实际需要并适当考虑发展,按照公司规定改善工作环境。
基础知识 l 有利于高效率开展工作的工作环境建立方法 l 业务及其发展对工作环境的需求 l 公司对仪器设备等办公、试验环境的申报、申领的规定 l 公司对布置工作环境的有关规定 3.2保持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行为标准:
① 根据公司的规定、要求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条例(如:消防、环保等),充分考虑影响工作环境的各种因素,制定工作环境管理制度、检查制度。
② 经常巡视检查工作场所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按照要求和程序监督下属正确使用和维护办公仪器设备,准确地记录和上报不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和不按程序操作的情况,督促相关人员即时改善工作场所。
③ 根据公司的规定和程序处理紧急情况。
④ 充分重视部门知识环境的管理,采用适当的形式保证工作技能的积累继承(如:文档、手册、案例培训等),避免类似工作性质的员工犯类似的错误。
基础知识:
l 5S管理 l 制定有效的工作环境管理制度的方法 l 检查和监督工作环境的方法 l 公司有关工场安全、卫生的规定及设备现状 l 工作环境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程序 l 影响工作环境的因素及后果 l 国家有关的工作环境的条例 l 公司关于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规定 第四单元 决策信息的提供 4.1 搜集、调研和选择所需信息 行为标准:
① 明确上级主管和相关部门所需的信息及其对本部门的要求。
② 在允许的范围内,找出适当的信息来源,广泛搜集必要信息并准确记录。
③ 分析、筛选所搜集信息,以使之准确并与规定的需要有关。
基础知识:
l 公司信息系统的使用 l 确定信息需要的方法 l 沟通方法和技巧 l 信息调研的方法 l 计划和组织调研的方法 l 信息调研的记录方法 l 信息来源 l 公司的保密原则和方法 4.2 处理并提供所需信息 行为标准:
① 在商定的时限内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所需信息并归档。
② 信息表述的格式符合公司的规定或输出对象的格式要求。
③ 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④ 当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信息搜集工作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基础知识:
l 公司信息系统的使用 l 汇总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l 确保信息的安全和机密的方法 l 上报相关信息的途径、程序和方法 l 信息表述的方式和格式 第五单元 工作流程的制定、实施和优化 5.1 制定流程 行为标准:
① 根据公司ISO9000的规定和工作需要,列出需要制定的流程,保证流程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② 与相关部门及操作层员工一起讨论设计和制作流程,注重部门间的接口程序,并按规定对流程文件或操作指导书进行会审。
③ 根据工作的特点,在兼顾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在流程中设计适当、可操作的关键控制点。
④建立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的程序。
基础知识:
l ISO9000知识 l 评估流程成本和效益的方法 l 关键控制点设计的方法 l 流程文件的类型和制定规范 l 流程文件的审批程序和文件控制规定 l 本岗位在流程开发和制定过程中的权限 l 获取对流程建议的途径 l 相关部门的工作流程 5.2 流程的实施和优化 行为标准:
① 给流程的使用者提供准确、清楚和全面的培训和指导。
② 监督并保证与本部门有关的业务流程的贯彻实施。
③ 收集分析流程控制点相关信息,对流程的合理性、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
④ 针对流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在职权范围内对流程问题进行优化。
基础知识:
l 流程文件的实施办法 l IT、BPI、BPR的有关知识 l 流程KPI与统计方法(流程绩效的测量方法)l 给流程使用者提供指导和培训的方法 l 监察、评估流程有效性的方法 l 流程文件的修订规定 l 公司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流程 l 流程文件的类型和应用范围 第六单元 绩效的改进 6.1 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自身绩效 行为标准:
① 依据目前的工作要求和自身能力状况来确定改进目标及自我发展方向,必要时,与上级主管商议。
② 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可操作的发展改进措施。
③ 评估、自检学习、改进的进展情况。
④ 自身工作与团队相协调以达到所要求的绩效。
基础知识:
l 分析自己发展需要的方法 l 确定自我发展目标的方法 l 业绩和改进情况自检的方法 l 协调自身与团队工作的方法 l 知识管理的方法 l 本岗位的工作定位和职责 6.2 帮助提高下属绩效 行为标准:
① 根据下属现有的工作绩效、能力水平及组织的发展需要,与下属一起商定其个人发展目标和培训方法、改进措施。
② 实施并监控对下属的培训开发活动,当条件变化时采取适当的调整措施,以确保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
③ 及时就下属的业绩和进步进行交流,适时提出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培养下属效果显著。
基础知识:
l 考评下属绩效的方法 l 沟通方法和技巧 l 确定发展需要的方法 l 咨询和辅导方法 l 对绩效改进情况提供反馈信息的技巧 l 设计、评估培训活动的方法。
l 下属的任职资格标准 l 培训实施程序 二、四级管理者(中层管理人员)行为标准 第一单元 目标的制订与监控 1.1、制定合理的目标与计划 行为标准:
① 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及本系统相关策略与方针,与相关人员共同确定本部门中短期工作目标及优先顺序。
② 根据目标及优先顺序来制定挑战性的工作计划,保证对上级目标的继承性和部门工作的牵引性,牵引性着眼于部门工作的绩效改进。
③ 计划应具体说明要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工作内容和所需资源,明确时间、衡量标准、成本预算、文档记录、责任人和过程监控点。
基础知识:
l 公司战略目标及本系统相关策略与方针 l 公司及部门关键业绩指标(KPI)体系 l SWOT分析法 l SMART原则及5W2H原则 l 制订工作计划的方法及工具(PERT,GANTT等)l 目标分解的方法 1.2、组织实施计划 行为标准:
① 按计划分配任务,使下属各部门清楚地了解各自在实现计划过程中的职责和 目标任务,并对下属的工作计划进行审定。
② 工作开展要充分合理利用可获得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并与公司制度 及国家法律条例要求一致。
③ 对计划进行例行审核,定期向上反馈,并根据各种变化作出反应,必要时及 时修改、调整计划,报上级部门审核后执行。
基础知识:
l 计划评审的方法 l 合理利用资源的方法 l 部门计划审核制度 1.3、监控及评估工作活动 行为标准:
① 对过程监控点进行审核并分析和评估所获信息。
② 根据分析的结果,制订相应措施以减少不利影响,及时协商和实施补救 措施,并将变化通知有关人员,必要时及时修改调整计划报上级部门批准后执行。对非直接下属任务安排的变化要与其直接主管及时沟通。
③ 对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估,并提出可操作的改进措施。
基础知识:
l 监控信息的种类、来源及获取方法 l 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估检查的方法 l 处理计划执行偏差的方法 l 过程检查及评估的方法 l 统计过程控制工具的使用(如SPC等)第二单元 组织气氛建设 2.1 内部工作关系 行为标准:
① 倡导和建立积极、进取、和谐的工作关系,引导下属同心协力朝共同的目 标努力。
② 综合使用激励手段,客观公正地评价下属并及时进行有效沟通。
③ 妥善处理下属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协调下属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④ 支持并鼓励下属主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对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当下属在工作中出现过失时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并勇于承担责任。
基础知识:
l 考核、激励员工的方法 l 处理不同意见和冲突的方法 l 沟通技巧 l 不同管理风格对绩效的影响 l 评价组织气氛的方法 2.2、外部工作关系 行为标准:
① 主动考虑本部门工作对相关部门的影响,及时通报有关进展及变动情况,与相关部门就共同关注的问题交换意见。
② 积极处理相关部门提出的改进建议或配合要求,并将结果及时予以反馈。
③ 关注并分析影响工作关系的各种部门外因素,主动了解相关部门的要求,适时提出建设性意见,防患于未然。
④ 当部门间出现冲突时,以公司利益为重,不推诿不指责,主动协商解决。
基础知识:
l 公司相关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及跨部门流程 l 公司内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方法 第三单元 工作资源管理 3.1 现有资源的管理 行为标准:
① 以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发挥所属部门最大综合效益为原则,对现有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使用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确保使用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增值 和技术资源的积累。
② 促进建立以成本预算、核算为基础的资源管理体系,利用信息技术维护该体 系,并确保其有效运作。
③ 制订对资源利用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理程序,及时调配资源保证下属工作任务的完成。
④ 促进制定和监督执行对不同保密级别信息的管理制度。
基础知识:
l 本部门工作计划对资源的需求 l 资源有效利用的方法 l 成本管理的方法 l IT基本知识 3.2 资源的建设、获取、分配和控制 行为标准:
① 根据中短期目标的要求,制定资源需求计划,获取或建设所需资源(关注技术资源的积累),对资源的获得和使用应符合公司程序和原则。
② 资源分配要保证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兼顾效益最大和长远发展。
③ 有效监控资源的利用,定期对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比进行评估,适时调整分配计划。
基础知识:
l 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l 公司有关资源申请审批的程序和原则 l 监控和评估资源分配和利用的方法 第四单元 影响与促进决策 4.1、进行决策 行为标准:
① 在职权范围内进行程序化的决策,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决策信息进行分析,决策方式要符合公司要求。
② 通过办公会议决策时,开始应明确会议目标,适时提供信息并鼓励他人建设 性地参与讨论,共同做出决策,从贤不从众。
③ 准确记录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监控实施情况、评价决策和执行结果。
基础知识:
l 自身决策权限及应负责任 l 有效组织会议的技巧 l 决策信息的搜集方法和分析技巧 l 决策的方法 4.2、促进上级决策 行为标准:
① 按上级要求提供决策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有效并与决策密切相关。
② 预测本部门工作的发展,及时、简洁、针对性强地主动向上级提供相关决策信息,有助于上级决策的可行性、准确性。
基础知识:
l 与决策人有效沟通的方法 l 用数据论证的方法 4.3、参与同级决策 行为标准:
① 预先了解需要参与的决策及可能对本部门产生的影响。
② 所提供的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并与决策密切相关。
③ 以解决问题、确定解决方案为努力方向,积极听取并征求他人建议,为其实施的可操作性提出自己的意见。
基础知识:
l 本部门的职责范围 l 沟通技巧 第五单元 绩效的改进 5.1、本人及下属的绩效改进 行为标准:
① 按照公司及部门的要求确认现有的能力及需要发展提高的方面。
② 根据绩效目标与相关人员讨论讨论绩效改进计划,改进措施必须具有可操作 性。
③ 根据个人特点及公司发展需要与相关人员讨论制定个人发展目标,落实现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并提供培训机会。
④ 密切监控实施过程以达到目标,当条件变化时采取适当的调整措施。
⑤ 给下属提供反馈信息和建设性的意见以便其改进绩效。
基础知识:
l 绩效考评的方法 l 判断下属及自己现有能力的方法 l-500识别本人及下属发展需要的方法 l OJT的方法 l 公司关键业绩指标(KPI)体系 5.2 流程优化 行为标准:
① 监控和评估部门活动,适时提出流程优化方案,以更好地满足业务需要。
② 与相关部门及决策者讨论并通过流程优化方案。
③ 执行流程优化方案,不断获取流程运行中的有关信息,并不断进行分析和评估,提高流程效率。
基础知识:
l IT、BPI、BPR的有关知识 l ISO9000知识 三、五级管理者(高层管理人员)行为标准 第一单元 方针管理 1.1 参与公司目标的制订 行为标准:
① 从所管系统的角度,基于对公司价值观及管理理念的理解,对公司的长、短期目标的形成提出个人意见。
② 时间、组织结构、技术等限制因素考虑在内。为公司目标所提的建议必须是经过精心调查的,具有可操作性,且能将预见到的资源, 提建议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鼓励他人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有助于决策的。
③ 对达成共识的公司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结果性指性(业绩指标),作为形成公司对外策略与内部方针的基础。
必备知识:
l 有其他公司如何设立公司目标的信息。
l 公司目标制订时本人的角色及应负责任。
l 行业发展趋势及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变化的信息。
l 公司目标制订过程中相关市场营销方面的国家法规要求及道德责任。
l 有效会议中维系及促进技巧。
l 与决策者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1.2 形成公司策略和方针 行为标准:
① 按照公司战略目标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公司策略和方针,所制订的策略和方针是可执行的,无歧义的,并已将当前及可预见到的资源、时间、组织机构、技术等限制因素考虑在内。
② 为在所管系统实施已获批准的公司方针建立合适方法和操作程序。
必备知识:
l 与公司当前战略和方针有关的来自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和网络。
l 公司使命及公司目标。
l 将策略及方针所涉及到的资源量化的方法,为决策提供数据化参考依据。
l 与相关政府的法规要求及道德责任及违背政府法规要求的后果。
l 有竞争对手及客户经营策略方面的信息。
1.3 监督、检查公司目标、策略及方针的实施 行为标准:
① 建立监督、检查公司目标、战略及方针在所管系统实施的措施和步骤,该措施和步骤要经济有效。
② 建立与公司目标、策略和方针相关的所管系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并区别优先级落实责任单位。
③ 组织本系统的管理人员讨论通过KPI指标,并确定衡量标准。
④ 准确估计监督、检查的措施与步骤对部门的影响,并经部门管理层讨论达成共识。
必备知识:
l 衡量部门业绩的方法 l 部门运作的方法 l 评估监控系统的有效性的方法。
l MIS系统的使用方法 l 其他公司如何对公司目标、策略和方针建立监督、检查措施和步骤的渠道。
第二单元 组织及文化建设 2.1 设计本系统组织结构及文化导向 行为标准:
① 确认公司有关策略、方针已获本系统相关管理委员会的批准。
② 根据目标和市场竞争环境,考虑人力和财务的预算及对周边部门的影响,设计相应的组织结构,并确保各个层次的应负责任及衡量标准。
③ 制定方针时要有明确条款考虑组织的自我批制与员工的自我批制的氛 围形成及企业文化的延续和升华,并在组织上得到保证。
必备知识:
l 组织结构设立的原则和方法 l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l 组织建设与公司目标的关系 l KPI分解的方法 l XX文化精髓 2.2 建立本系统的组织结构并落实文化导向 行为标准:
① 用合理的方式与相关部门的人员详细交流有关组织建设的信息,鼓励他人提出建设性意见。
② 形成组织建设落实方案,对所选人员进行任职资格审定,会签任命文件,并对组织功能建设结果的衡量标准达成共识。
③ 将文化宣传的责任落实到部门。
必备知识:
l 鼓励他人参与的技巧 l 任职资格及人员选拔要求 l 其他公司组织建设的信息 l 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 l 任命文件签发程序 l 文化传播网络 2.3 评价组织结构的有效性 行为标准:
① 对组织建设的落实过程设立监控措施,当出现较大偏差时,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
② 定期评定组织设计的有效性及组织气氛,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
③ 根据外部和内部组织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及时、正确地优化组织设计。
必备知识:
l 组织建设落实过程的信息收集渠道及方法 l 组织运作的评价方法 l 组织变革的方法 l 修改组织结构的建议渠道和方法 l 组织气氛的评价方法 第三单元 资源和环境 3.1制定资源和环境建设的公司方针 行为标准:
① 制定公司方针时要有明确条款考虑环境和条件的安全、适当并不断优化。
② 制定公司方针时要有明确条款考虑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配置及不断优化并对资源的成本进行管理。
③ 资源和环境建设方针政策符合公司发展方向及国家法律要求和道德责任。
必备知识:
l 人力规划及IT规划 l 预算制度的了解 l 成本管理 l 合理配置资源的方法 l 国家有关工作环境及条件法规和道德责任以及违背的后果 3.2 监督方针体系的有效性 行为标准:
① 制订评价体系并与相关人员交流有效性。
② 就监督方针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及时通知相应人员,对方针政策进行修订。
必备知识:
l 评估资源有效管理的方法 l 违背相关法规和道德责任的后果 l 修订方针政策的渠道和方法 第四单元 促成决策 4.1就内部变动因素促成决策 行为标准:
① 准确判断和记录影响公司利益的内部因素(组织结构、员工行为、财务、技术),并排出先后处理顺序。
② 对权限范围内的事及时予以处理。所做处理必须符合公司利益和发展方向 ③ 对权限范围以外的事及时向决策人及有关方面通报,所通报信息必须完整准确,并附有个人分析及建议。
④ 准确的记录公司总裁办公会议作出的相应决策并将其向相关下属及时传达,并监督、跟踪贯彻执行,能对不相干人员保密。
必备知识:
l 公司各管理团体的作用和职责 l 例行管理与例外管理活动的方法 l 处理敏感信息的方法 l 职业道德与准则及违背的后果 4.2 就外部变动因素促成决策 行为标准:
① 发现确定外部因素(如市场变化、公众反应、行业新趋势等)对公司的影响并排出先后处理顺序。
② 准确判断和记录外部影响,尤其是国际国内关于营销方面法规和趋势 ③ 就潜在和实际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和沟通。
④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公司对外部影响应变的建议,并准确判断建设的实施效果及连锁影响。
必备知识:
l 有关当前道德、法规、社会责任的信息来源 l 违背道德、法规、社会责任的后果 l 外部信息的收集方法 l 影响公司变化的外部情况的实质 l 行业变化趋势 l 与决策层沟通的方法 第五单元 促进发展 5.1 个人发展及培养下属 行为标准:
① 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和公司的发展对照个人及下属的现有能力,明确发展目标和改进措施。
② 监控评估改进措施,保证其有效实施。
必备知识:
l 以绩效改进的方式辅导评估下属的方法,培养下属的方法 l 自我激励及自我培养的方法 5.2 公司绩效的改进 行为标准:
① 在监督过程中准确把握改进公司绩效的机会 ② 制订改进的各种方案,详细描述资源及组织意图,及各种方案的优劣从各种供选方案中得到最终通过的方案 ③ 实施并监控、评价通过的方案,为将来的决策提供参考 必备知识:
l 如何评估绩效改进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l 改进绩效的实用方法 l 流程优化的方法 l 企业再造的方法 5.3 为公司的长远利益与合作伙伴缔结利益共同体 行为标准:
① 按照公司策略方针中有关合作伙伴的规定,确认潜在的合作伙伴并与之建立联系。
② 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代表公司与合作方进行谈判,谈判内容与公司方 针一致。
③ 准确清晰地阐述与合作方在筹备经费或关系建立方面的潜在收益并向 有关领导汇报。
④ 向专家咨询以期准确把握有关法规要求。
必备知识:
l 公司有关方针 l 合资合作的内容及法规 l 分析评价合作益处及弊端的方法 l 谈判策略 l 各国有关合资公司的法律和法规以及违背的后果 第六部分 参考标准 详见《管理类岗位任职资格标准模型》 第七部分 附 则 一、本标准自XXXX年XX月XX日起生效。
二、本标准解释权属于集团人力资源部。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修改编辑.双击可删除页眉页脚.谢谢!希望您提出您宝贵的意见,你的意见是我进步的动力。赠语;
1、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2、现在你不玩命的学,以后命玩你。3、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知道胜者为王。4、不要做金钱、权利的奴隶;
应学会做“金钱、权利”的主人。5、什么时候离光明最近?那就是你觉得黑暗太黑的时候。6、最值得欣赏的风景,是自己奋斗的足迹。7、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那些比你牛×几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
第四篇:资产管理员任职资格标准(范文模版)
资产管理员任职资格标准
一、文秘或财会类大专以上学历。
二、年龄25—45岁。
三、工作严谨细致,具有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四、熟悉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的申购、日常管理及物品领发的工作程序。
五、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有一定财务管理知识,能够进行企业资产的财务记录与统筹调配。
六、熟悉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七、具备一定的消防知识。
第五篇: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任职资格标准
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任职资格标准
一、任职要求除园长、教师外,幼儿园还有其他工作人员,如保育员、医务人员、事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国家对他们除了通过《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了基本要求外,对他们的任职要求也分别作了具体规定。
1.保育员保育员是在幼儿园里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要求保育员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的职业培训,能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幼儿卫生保健和幼儿生活管理,涉及到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学和幼教心理学的很多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保育员除了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外,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上述学科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把保育员的学历定在初中毕业以上,保证了保育员的基本的文化素质。同时,保育员只有受过幼儿教育职业培训,才能较好地履行职责。
2.医务人员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和寄宿制幼儿园的医务人员,一般是医生、医士和护士。按《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医师应该按国家规定和程序,取得医师资格。医士和护士,应当具备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的学历,或者获得卫生行政部门资格认可。规模较小的幼儿园的医务人员,通常是保健员。按国家规定,他们应当具备高中毕业的学历,并且受过幼儿保健专业的培训。幼儿园的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是幼儿,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幼儿的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治,直接关系着幼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幼儿园医务人员在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能力上,必须有严格要求,才能保证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
3.事务人员事务人员包括幼儿园的会计、出纳、采购员、炊事员、门卫等等。他们各自担负着幼儿园一个方面的工作,同样是幼儿园的重要力量。他们除了应该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工作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外,有关任职要求,应该参照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岗位要求
1.保育员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保育员应该做好四方面工作。
(1)负责本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其中,包括房舍、设备、玩具教具、生活用品的清洁卫生,定时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敬业爱生,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照料幼儿、保护幼儿更为重要。要搞好幼儿生活管理,全心全意地看护、照料幼儿。
要配合教师搞好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保教结合的观念,配合教师确定的教育活动计划,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注意观察幼儿,照看幼儿,开展随机教育,与教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和卫生习惯。
(3)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的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园的安全防护、卫生消毒、卫生保健制度的贯彻落实。防失火、防触电、防走失、防摔伤、烫伤、砸伤,防溺水,防吞食食物,防幼儿将异物塞入耳、鼻、口中。此外,幼儿茶杯、餐具的消毒,饭前便后的洗手,饭后漱口,饮水的及时提供,甚至幼儿的大小便等,都离不开保育员。4)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这既是对物品的珍惜,也是对幼儿的无声教育。幼儿经常在保育员身边,保育员对物品、设备的爱护和摆放整齐,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为幼儿,甚至为家长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榜样。
2.医务人员 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医务人员要对全园幼儿身体健康负责,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1)协助园长组织实施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法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医务人员首先要协助园长做好宣传工作,落实《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提高全园工作人员认识水平。其次,要协助园长把卫生保健工作的要求落实到人,做到有分工、有合作。第三,执行制度要严格,要做到制度的检查经常化。
(2)负责指导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饮水和环境卫生。食物是幼儿赖以生长、发展的基础。要帮助幼儿园的炊事员制定代量食谱。指导荤蔬搭配,科学烹调,保证提供的营养能满足幼儿生长需要。幼儿园里幼儿众多,加上他们器官柔嫩,抵抗力差,食品、饮水的卫生,环境的卫生丝毫不能马虎。医务人员要指导炊事员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防止食物中毒,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3)密切与当地卫生保健机构的联系,及时做好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治工作。医务人员应该防患于未然,和地方卫生保健机构保持密切联系,既能及时得到情报,又可以及时开展预防接种,防止和减少传染病的产生和蔓延。
(4)向全园工作人员和家长宣传卫生保健等常识,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在幼儿园里,为全园同事、为家长举办专题讲座,出卫生保健专栏,召开家长会,搞家庭访问,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营养保健,防治疾病,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
(5)妥善管理医疗器械、消毒用品和药品。这首先要求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爱护和保管好公共财产。其次,工作作风要严谨,医务室的消毒用品和药品不能随意置放。特别是药品的乱放,容易造成错发、错吃,影响幼儿的健康。幼儿园要严禁此类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