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最终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安监总政法[201IJ19号)部署,制定了<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监
管重点工作安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抓好
落实。
201 1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
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
23号)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
神,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落实“三深化”和“三推进”各
项工作举措,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非煤矿山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治小治散治差、转变发
展方式为重点,以全面推动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着
力在改善条件、提升水平、强基固本、强化保障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确保“十二五”时期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一、工作目标
1.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10年下降3%以上,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通过严格准入、淘汰落后、整顿关闭等有效手段,力争使非
煤矿山数量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2%以上。
3.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和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
建设全面推进,大中型矿山企业和三等以上尾矿库全部达到安全
标准化最低以上等级,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
示范单位持续改进提高。4.完成1000座以上危、险、病尾矿库的隐患治理任务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尾矿库隐患治理项目;中西部地区尾矿库安全监管能
力明显提升。
5.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按期建设完成;露天矿山适
合采用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技术和装备的全部采
用;三等以上尾矿库实现在线监测率达到so%以上。
一、重点工作
(一)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发C2010J23号文件精神为核心,进一
步推动非煤矿山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6.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组织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深入贯
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迸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J17号),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相应实
施办法或细则,并督促指导非煤矿山企业全面贯彻落实。
7.推动非煤矿山企业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
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足额提取和使用安
全费用;强化生产技术和专业安全管理,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和外包
施工队伍管理。
8.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专项检
查,对带班下井工作制度、监督和公示制度、考核奖惩制度、档案管
理等制度落实不刭位,以及没有领导带班下井而发生生产安全事
故的,依法严格追究企业和相关人员的责任。9.排查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
员持证上岗和从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落实情况。对存在不经
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责令停产整顿;没有对井下作业
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
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10.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情况专项检查,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工
作。重点检查2010年非煤矿山43起较大事故、2起重大事故查
处和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情况,事故多发地区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继续做好重大事故和较大以上由非法生产建设行为导致的事故挂
牌督办工作。
(二)以打非治违、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为重点,进一步推动非
煤矿山发展方式转变。
11.巩固和扩大“打非”专项行动成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四个一律”要求(即对非法生产经营
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
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存
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
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
任)。采取对“打非”工作不力的地区予以通报、对矿业秩序混乱的地区进行挂牌督办等方武,推动“打非”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12.继续推动非煤矿山矿产资源整合工作,逐步实现规模化和
集约化生产。开展整合矿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检查,督促企业依法履行“三同时”手续,严格项目建设周期管理和试
生产(运行)期限。加强日常监管,严防以整合名义逃避关闭,严防
以矿井整合代替资源整合,严防整合期间违规组织生产。
13.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会同国土资源等部门研究制定非
煤矿山重点矿种最小开采规模标准,开采规模达不到要求的坚决
不予审批。加强新建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严格实行非煤
矿山建设项目安全核准。
14.强制淘汰非煤矿山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露天矿山重点
淘汰扩壶爆破、使用爆破方式进行二次破碎、人工装载矿岩、没有
捕尘装置的干式凿岩、雷电多发地区采用电雷管起爆等,地下矿山
重点淘汰局部通风机非阻燃风筒、主要井巷木支护、主提升设备使
用带武制动器、凸轮式防坠保险装置、非阻燃电缆和胶带、非矿用
局部通风机等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地区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目录,限
定淘汰时间,逾期未淘汰的责令限期整改,否则依法予以关闭。
(三)以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为手段,进一步强化非煤矿山
安全基础管理。
15.组织开展地下矿山局部通风和防治水工作专项整治,对局
部通风机使用情况、矿区水文地质资料、防治水措施等进行全画检
查,切实把防中毒窒息、防火灾、防治水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开展
露天矿山采场和排土场边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边坡监测监控措
施落实情况,高陡边坡和危险级排土场治理情况等,严防边坡坍塌事故。
16.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落实重大隐患逐级挂牌督办制度。督
促非煤矿山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
实”。对重大隐患实行逐级挂牌督办。
17.开展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中央财政支
持尾矿库隐患治理项目和中西部地区监管能力建设项目进展情
况,加强开工项目的跟踪督查,严把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关。
18.针对陆上高合硫气田勘探开发、海洋石油极端天气灾害的特点,组织开展防井喷失控、防硫化氨中毒、防台风(风暴潮)、防管
道泄漏爆炸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督导工作。
(四)以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全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进一
步提高非煤矿山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9.指导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选树示范矿
井,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动地下矿山企业按要求、按时限完成安全
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任务。
20.全面加强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和HSE管理体系建设,进
一步健全完善技术支撑、教育培训、考评认定、激励约束和信息交
流体系,适时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动工作。巩固“强基固本‘五个一
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成果,大力推动示范单位安全标准化和
HSE管埋体系建设。
21.积极推广应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重点推广应用地压监测监控系统、高陡边坡稳定性监测系统、非电起
爆、干式排尾、尾矿充填及综合利用、高含硫气田勘探开发安全关
键技术、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等技术(工艺)装备。推动非煤矿
山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的实施。
22.开展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规律、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安全
监测监控技术、深海开采安全监管体系等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非
煤矿山安全保障能力。
23.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班组建设,组织编写班组长安全生
产培训教材,加强班组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创建优秀班组和
优秀班组长活动。
24.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安全文化
建设成熟经验,探索建立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文化框架结构;发挥主
流媒体和安全监管系统报刊网络作用,努力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25.健全完善非煤矿山企业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督促指导
非煤矿山企业根据本企业实际和安全生产特点,在总体预案的基
础上,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
(五)以完善法规标准制度和政策措施为抓手,进一步加强非
煤矿山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26.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矿山安全法》修订工作,组织制修订《非煤矿山
外包工程安全管理规走》、《陆上石油天然气安全管理规定》、《金属
非金属矿山危险性较大设备设施检测检验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规定》、《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
竣工验收办法》等5个部门规章和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安装使用规范等25个安全标准。
27.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和非煤矿山安
全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制定工作。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宣贯工
作力度。
28.启动非煤矿山“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组织实施地下矿
山采空区监测监控、露天矿山高陡边坡监测监控、尾矿库在线监
测、防硫化氢中毒等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以点带面,促进非煤
矿山企业加快提升安全技术装备水平。
29.加强政策研究。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激励政策等相关
经济政策研究,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全员安全风
险抵押金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30.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资金
支持,切实提高中央企业安全保障能力,示范带动地方财政加大安
全生产投入。
(六)以创新监管方式、加强队伍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非
煤矿山安全监管执法能力。
31.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安委会办公室综合协调、部门分
工负责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32.积极探索非煤矿山分级分类监管方式,完善非煤矿山联系
点工作制度,督促指导重点地区安全盗管部门建立相应工作制度,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
33.健全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体系,推动非煤矿山安全监管
机构向乡镇延伸,明确乡镇政府对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监
管责任。加强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监管队伍建设。
34.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支撑机构、专家库建设。利用
“金安”(一期)工程,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及安全生产
许可证、尾矿库、非煤矿山基础资料等数据库,不断提高安全监管
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35.继续抓好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逐步提高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检查和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
第二篇:3. 2012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
附件3 2012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
一、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非煤矿山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全面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非煤矿山二、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体系,全面推动工作。年底前60%的非煤矿山和尾矿库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30%的大中型非煤矿山和三等以上尾矿库达到二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2.全面推进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督促指导地下矿山企业建设符合规范要求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选树示范矿井,推动地下矿山企业按要求、按时限完成建设任务。年底前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成率达到70%以上。
3.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督促指导矿山企业建立专(兼)职救援队伍,推动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工作,强化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能力演练。
二、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非煤矿山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4.继续推广应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地下矿山重点推广尾砂充填技术、地压和采空区监测监控技术,露天矿山重点推广高陡边坡监测监控技术,尾矿库重点推广干式排尾、一次性筑坝、在线监测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建设示范工程,以点带面,从源头上提升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年底前三等以上尾矿库实现在线监测率达到70%以上。
5.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有关新建地下矿山采用充填开采、尾矿综合利用的激励约束政策和措施。
6.督促指导中央财政支持的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工作,示范带动地方财政、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基本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的138座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项目的治理任务;危、险、病库数量比2011年下降20%以上。
三、完善法规标准制度,严格安全许可,进一步深化依法监管
7.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制修订《陆上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规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性较大设备设施检测检验规定》、《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竣工验收办法》等部门规章和《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等28项安全标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宣贯工作力度。
8.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的建设项目,依法予以处罚。
9.严格安全许可,对低于属地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的非煤矿山企业,不予延期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新建项目不予审批发证;对未采用机械通风、没有为从业人员配备自救器、未按规定配备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的地下矿山,未采用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技术和装备的露天矿山,要责令停产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10.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会同有关部门对矿业秩序混乱的地区开展联合执法,推动“打非”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及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11.组织开展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露天矿山采场和排土场边坡专项整治,对通风系统、局部通风机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严防事故发生。
12.组织开展采空区、排土场等普查工作。
13.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完善非煤矿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对重大隐患实行逐级挂牌督办。
14.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关闭和废弃矿井有关措施落实情况,整合矿区建设项目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情况,中央财政支持的尾矿库隐患治理情况,石油天然气防井喷失控、防硫化氢中毒、防台风(风暴潮)、防溢油、防管道泄漏爆炸措施落实情况,外包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情况,以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等的综合检查督导。
五、严格安全准入,进一步促进非煤矿山发展方式转变
15.研究制定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办法,严格安全准入条件,通过资源整合、严格准入、淘汰落后等有效手段,力争使非煤矿山数量在2011年基础上减少3%以上。
16.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常态化管理机制,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联合审批机制,强化源头安全管理。17.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淘汰非煤矿山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目录,限定淘汰时间,对逾期未淘汰的责令限期整改乃至依法予以关闭。
六、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执法能力
18.利用“金安”工程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及基础资料数据库,开发全国安全生产许可证统一配号系统、采掘施工单位与地质勘探单位异地备案查询系统,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19.做好2011年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分析和较大以上事故查处工作,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20.组织编写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系列实用手册,加大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力度,逐步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督检查和执法水平;继续组织开展非煤矿山班组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推动优秀班组和优秀班组长创建活动。
第三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安监总厅管一〔201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1〕19号)部署,制定了《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二○一一年二月十日
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
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落实“三深化”和“三推进”各项工作举措,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非煤矿山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治小治散治差、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以全面推动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在改善条件、提升水平、强基固本、强化保障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确保“十二五”时期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一、工作目标
1.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10年下降3%以上,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通过严格准入、淘汰落后、整顿关闭等有效手段,力争使非煤矿山数量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2%以上。
3.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和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大中型矿山企业和三等以上尾矿库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最低以上等级,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示范单位持续改进提高。
4.完成1000座以上危、险、病尾矿库的隐患治理任务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尾矿库隐患治理项目;中西部地区尾矿库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5.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按期建设完成;露天矿山适合采用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技术和装备的全部采用;三等以上尾矿库实现在线监测率达到50%以上。
二、重点工作
(一)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精神为核心,进一步推动非煤矿山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6.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组织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17号),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相应实施办法或细则,并督促指导非煤矿山企业全面贯彻落实。
7.推动非煤矿山企业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强化生产技术和专业安全管理,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和外包施工队伍管理。
8.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专项检查,对带班下井工作制度、监督和公示制度、考核奖惩制度、档案管理等制度落实不到位,以及没有领导带班下井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严格追究企业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9.排查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从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落实情况。对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责令停产整顿;没有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10.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情况专项检查,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重点检查2010年非煤矿山43起较大事故、2起重大事故查处和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情况,事故多发地区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继续做好重大事故和较大以上由非法生产建设行为导致的事故挂牌督办工作。
(二)以打非治违、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为重点,进一步推动非煤矿山发展方式转变。
11.巩固和扩大“打非”专项行动成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四个一律”要求(即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采取对“打非”工作不力的地区予以通报、对矿业秩序混乱的地区进行挂牌督办等方式,推动“打非”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12.继续推动非煤矿山矿产资源整合工作,逐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开展整合矿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检查,督促企业依法履行“三同时”手续,严格项目建设周期管理和试生产(运行)期限。加强日常监管,严防以整合名义逃避关闭,严防以矿井整合代替资源整合,严防整合期间违规组织生产。
13.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会同国土资源等部门研究制定非煤矿山重点矿种最小开采规模标准,开采规模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加强新建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严格实行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核准。
14.强制淘汰非煤矿山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露天矿山重点淘汰扩壶爆破、使用爆破方式进行二次破碎、人工装载矿岩、没有捕尘装置的干式凿岩、雷电多发地区采用电雷管起爆等,地下矿山重点淘汰局部通风机非阻燃风筒、主要井巷木支护、主提升设备使用带式制动器、凸轮式防坠保险装置、非阻燃电缆和胶带、非矿用局部通风机等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地区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目录,限定淘汰时间,逾期未淘汰的责令限期整改,否则依法予以关闭。
(三)以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为手段,进一步强化非煤矿山安全基础管理。
15.组织开展地下矿山局部通风和防治水工作专项整治,对局部通风机使用情况、矿区水文地质资料、防治水措施等进行全面检查,切实把防中毒窒息、防火灾、防治水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开展露天矿山采场和排土场边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边坡监测监控措施落实情况,高陡边坡和危险级排土场治理情况等,严防边坡坍塌事故。
16.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落实重大隐患逐级挂牌督办制度。督促非煤矿山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重大隐患实行逐级挂牌督办。
17.开展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中央财政支持尾矿库隐患治理项目和中西部地区监管能力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加强开工项目的跟踪督查,严把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关。
18.针对陆上高含硫气田勘探开发、海洋石油极端天气灾害的特点,组织开展防井喷失控、防硫化氢中毒、防台风(风暴潮)、防管道泄漏爆炸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督导工作。
(四)以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全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提高非煤矿山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9.指导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选树示范矿井,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动地下矿山企业按要求、按时限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任务。
20.全面加强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和HSE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技术支撑、教育培训、考评认定、激励约束和信息交流体系,适时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动工作。巩固“强基固本‘五个一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成果,大力推动示范单位安全标准化和HSE管理体系建设。
21.积极推广应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重点推广应用地压监测监控系统、高陡边坡稳定性监测系统、非电起爆、干式排尾、尾矿充填及综合利用、高含硫气田勘探开发安全关键技术、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等技术(工艺)装备。推动非煤矿山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的实施。
22.开展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规律、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安全监测监控技术、深海开采安全监管体系等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非煤矿山安全保障能力。
23.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班组建设,组织编写班组长安全生产培训教材,加强班组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创建优秀班组和优秀班组长活动。
24.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成熟经验,探索建立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文化框架结构;发挥主流媒体和安全监管系统报刊网络作用,努力营造安全生产氛
围。
25.健全完善非煤矿山企业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督促指导非煤矿山企业根据本企业实际和安全生产特点,在总体预案的基础上,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
(五)以完善法规标准制度和政策措施为抓手,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26.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矿山安全法》修订工作,组织制修订《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规定》、《陆上石油天然气安全管理规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性较大设备设施检测检验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规定》、《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等5个部门规章和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规范等25个安全标准。
27.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和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制定工作。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宣贯工作力度。
28.启动非煤矿山“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组织实施地下矿山采空区监测监控、露天矿山高陡边坡监测监控、尾矿库在线监测、防硫化氢中毒等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以点带面,促进非煤矿山企业加快提升安全技术装备水平。
29.加强政策研究。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激励政策等相关经济政策研究,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30.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资金支持,切实提高中央企业安全保障能力,示范带动地方财政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六)以创新监管方式、加强队伍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执法能力。
31.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安委会办公室综合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32.积极探索非煤矿山分级分类监管方式,完善非煤矿山联系点工作制度,督促指导重点地区安全监管部门建立相应工作制度,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
33.健全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体系,推动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机构向乡镇延伸,明确乡镇政府对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监管责任。加强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监管队伍建设。
34.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支撑机构、专家库建设。利用“金安”(一期)工程,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尾矿库、非煤矿山基础资料等数据库,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35.继续抓好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逐步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督检查和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
第四篇:7-附件3 2012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
附件32012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
一、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非煤矿山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全面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非煤矿山二、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体系,全面推动工作。年底前60%的非煤矿山和尾矿库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30%的大中型非煤矿山和三等以上尾矿库达到二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2.全面推进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督促指导地下矿山企业建设符合规范要求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选树示范矿井,推动地下矿山企业按要求、按时限完成建设任务。年底前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成率达到70%以上。
3.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督促指导矿山企业建立专(兼)职救援队伍,推动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工作,强化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能力演练。
二、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非煤矿山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4.继续推广应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地下矿山重点推广尾砂充填技术、地压和采空区监测监控技术,露天矿山重点推广高陡边坡监测监控技术,尾矿库重点推广干式排尾、一次性筑坝、在线监测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建设示范工程,以点带面,从源头上提升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年底前三等以上尾矿库实现在线监测率达到70%以上。
5.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有关新建地下矿山采用充填开采、尾矿综合利用的激励约束政策和措施。
6.督促指导中央财政支持的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工作,示范带动地方财政、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基本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的138座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项目的治理任务;危、险、病库数量比2011年下降20%以上。
三、完善法规标准制度,严格安全许可,进一步深化依法监管
7.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制修订《陆上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规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性较大设备设施检测检验规定》、《非煤矿矿山建
设项目安全设施与竣工验收办法》等部门规章和《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等28项安全标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宣贯工作力度。
8.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的建设项目,依法予以处罚。
9.严格安全许可,对低于属地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的非煤矿山企业,不予延期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新建项目不予审批发证;对未采用机械通风、没有为从业人员配备自救器、未按规定配备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的地下矿山,未采用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技术和装备的露天矿山,要责令停产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10.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会同有关部门对矿业秩序混乱的地区开展联合执法,推动“打非”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及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11.组织开展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露天矿山采场和排土场边坡专项整治,对通风系统、局部通风机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严防事故发生。
12.组织开展采空区、排土场等普查工作。
13.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完善非煤矿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对重大隐患实行逐级挂牌督办。
14.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关闭和废弃矿井有关措施落实情况,整合矿区建设项目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情况,中央财政支持的尾矿库隐患治理情况,石油天然气防井喷失控、防硫化氢中毒、防台风(风暴潮)、防溢油、防管道泄漏爆炸措施落实情况,外包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情况,以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等的综合检查督导。
五、严格安全准入,进一步促进非煤矿山发展方式转变
15.研究制定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办法,严格安全准入条件,通过资源整合、严格准入、淘汰落后等有效手段,力争使非煤矿山数量在2011年基础上减少3%以上。
16.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常态化管理机制,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联合审批机制,强化源头安全管理。
17.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淘汰非煤矿山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目录,限定淘汰时间,对逾期未淘汰的责令限期整改乃至依法予以关闭。
六、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执法能力
18.利用“金安”工程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及基础资料数据库,开发全国安全生产许可证统一配号系统、采掘施工单位与地质勘探单位异地备案查询系统,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19.做好2011年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分析和较大以上事故查处工作,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20.组织编写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系列实用手册,加大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力度,逐步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督检查和执法水平;继续组织开展非煤矿山班组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推动优秀班组和优秀班组长创建活动。
第五篇:2014非煤重点工作安排
2014年和龙市非煤矿山安全监管
重点工作安排
一、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州关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及“打非治违”为重点,突出“基层基础”,着力“抓落实、严执法”,促进非煤矿山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得到“巩固提升”,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一)控制死亡事故。积极有效预防,争取不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二)加大隐患整治。对检查督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企业整治率达到100%。
(三)加快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确保2014年底如期完成任务。
(四)继续做好非煤矿山标准化达标工作。年底前全市50%选矿厂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
三、重点工作及主要措施
(一)深入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攻坚战。
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依法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4号)精神,制定实施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实施方案,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确保完成整顿关闭目标。
2.建立完善责任落实、分工明确、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形成合力的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工作机制。
(二)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3.进一步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地下矿山:重点整治矿山没有正规设计和相关图纸资料,顶板管理和爆破管理措施不到位,机械通风系统不完善,提升人员的设备不符合《规程》要求,大面积采空区和地质灾害严重矿山未采取监测监控措施等。露天矿山:继续深化一个山头多主体开采及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的整治,督促指导露天矿山企业加强边坡管理,加大高陡边坡监控管理,防止坍塌事故。
4.会同有关部门对矿业秩序开展联合执法,突出重点,严厉打击无相关资质违法生产、整合期间非法组织生产、探矿阶段非法开采和违法建设项目“三同时”等行为。依法查处,并采取责令停产、限期整改等强力措施,推动“打非治违”工作深入开展。
5.督促指导非煤矿山企业做好“打非治违”工作,重点治理对外包施工队伍“以包代管”、习惯性“三违”、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等行为。
(三)继续做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
6.深入开展非煤矿山“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结果报送制度。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跟踪动态监管功能,并实行闭环管理。
7.按照省局制定的非煤矿山“隐患排查及分级标准”,督促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矿、工区、班组三级隐患排查表,明确隐患排查主体、频次、对象、内容、标准等,并按照“五落实”要求实施隐患治理。
(四)以强化“三项重点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8.全面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班组安全建设。落实“五个结合”(即: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安全生产许可相结合、与安全设施“三同时”相结合、与生产系统完善相结合、与现场安全管理相结合、与风险意识及控制相结合),严格“六个前置条件”(即:证照齐全有效、系统安全可靠、现场安全管理规范、班组安全建设深入、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有效、安全生产基础资料建档规范);全面启动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9.强力推进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建设。
将基础数据库建设列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内容。
(五)以强化“五查”为举措,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0.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以突出落实矿山企业实际投资人和负责人责任为重点,狠抓制度建设、安全投入、技术管理、现场管理、班组安全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十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11.进一步督促企业履行依法办矿的主体责任。细化“五查”具体内容和标准,做到将安全监管部门直接为企业查隐患转变为企业自己查隐患,监督企业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及时更新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技术图纸资料及安全档案;要检查企业实际现场是否与申报安全许可材料一致,是否存在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行为。
12.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精神,全面落实“四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和职工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继续推进矿山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学历化教育。
13.督促指导非煤矿山企业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14.强化事故督导、挂牌督办和群众举报核查工作,按
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肃事故查处,严格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