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豆》读后感
《红豆》读后感
《红豆》这部短篇小说是作者通过倒叙或者是回忆的方式描写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女青年江玫和一个资产阶级的代表齐虹之间的爱情故事,虽然这部小说它想要表现的是江玫被她的室友萧索带领着走向了革命,并且最后还成了一个优秀的党的工作者。但是我读这部小说的时候真的完全把它当作了一个有着革命性质的爱情小说。
作者也许本来想把齐虹塑造成一个丑恶、自私、可恶的资产阶级分子,并且他可能会成为阻碍江玫走上真正的革命道路的障碍物。实践上的作品中的齐虹是一个有着清秀的外表,并且懂音乐、会弹钢琴、喜爱读外国文学作品,并且家庭条件又十分优越,这样一个齐虹,在我的心里我是十分喜欢他的,虽然他有时候会对江玫不好,尤其是当江玫要去参加革命时,他会生气的摔东西,我只是觉得他完全是因为太喜爱江玫,他的自私是对爱的自私,并不是因为他是资产阶级才自私。对于江玫,作者把她写成一个执着与革命,并且最终会为了革命而放弃爱情。其实作者笔下的江玫,在对于爱情的纯洁以及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会坚持到底,这些优秀的品质我是十分欣赏的,但是我却不赞同作者笔下的她放弃爱情选择革命,作品中的江玫或者说在那个时代的作者都觉得阶级立场不同,爱情必然会走向破灭。其实我个人认为阶级立场和个人的爱情是没有冲突的,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把革命与爱情写得如此的矛盾与艰难,也许是为了迎合那个年代,“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片面地强调政治的重要性,而刻意忽略文艺本身应有的价值。并且我十分不赞同《红豆的问题在哪里》一个座谈会上某些同志认为江玫和齐虹是因为有共同的基础才相恋的。我个人觉得他们会相恋是因为彼此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如他们都喜欢音乐。我觉得在那个年代的同志们把爱情想得太复杂了,把作者小说中的爱情直接和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相挂钩。我也不赞同某些同志认为江玫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爱情至上主义者”,我觉得如果她真的是爱情至上的话,为什么最后她会为了革命放弃爱情,她那么喜爱齐虹,她其实大可以把自己的母亲带上与齐虹一起离开。并且在作品中,作者早就已经提到江玫会放弃爱情,如在齐虹找江玫出去玩时,他说要带她去“绝域”,这个是童话《潘皮得》中的神仙领域,这时作者提到“他们的爱情就建筑在这些并不存在的童话,终究要萎谢的花朵,要散的云,会缺的月上面。” 以及让他们相恋的红豆发夹被齐虹摔碎,还有江玫父亲的真正死因,这些都告诉了我们他们绝对不会在一起,以及革命终究还是战胜了爱情。
至于萧索,这个女主角江玫的室友,以及作为领导江玫走向革命的人,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她,虽然她十分的善良,对江玫又好,并且为了给江玫的母亲治病她甚至不惜去买血挣钱,她的这一做法让我很疑惑,我当时在想,为什么连女儿江玫都没有想到要去买血给母亲挣钱,她怎么会想到,难道为了他人的生命连自己的生命也可不顾?后来在早材料中,我渐渐明白萧索作为这个小说中党的形象的化身,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十分辉煌、有勇气、认真、努力的党的光辉形象,作者就是要告诉读者党是十分伟大的,为了让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党会尽自己最大得努力,党员也会自我牺牲来挽救人民的利益。其实我不赞同有些人说萧索没有给江玫正确的政治领导,在小说中的她让江玫见到了一个积极、勇敢、为他人勇于牺牲自我的形象,我觉得这种精神上的引导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上的领导对上比政治领导更重要。
对于这部小说我也不赞同文美惠在《从“红豆”看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倾向》中所说的认为作者的感情战胜了理智。我觉得应该是作者的理智战胜了感情,虽然她所塑造的齐虹这一丑陋的形象没有到达时代对她的要求,但是她最后还是将我们带回到了江玫“革命”胜利,她放弃了爱情,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但是我赞同她所说的“”红豆”是一篇艺术性较强的小说,语言流利,结构也比较严密,人物写得比较细致”,我觉得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写得很好,她准确的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会让人不自觉的人物文种的江玫以及齐虹是真实的存在过的,她们的爱情也是真实的发生过的。她这样的写作技巧是现当代很多作家都到不到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总的来说,《红豆》这部小说真实的表现了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下,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要求“爱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向我们展示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许真的是不同的阶级立场会将美好的爱情扼杀。向我们说明了那个时代不同阶级立场革命者在感情上的矛盾与复杂,向我们揭示了真实的人性的挣扎。
第二篇:《红豆曲》读后感
朋友从南国寄来一盘磁带,里面是用现代音乐手法全新演绎的古典名曲。其中有一首是他在电话里向我再三推荐的《红豆曲》。未听之先,我并不以为然。
音乐一开始,散漫的钢琴独奏有点套用西方经典音乐的嫌疑,加上作品简介里有类如“少女思念远方恋人”的词句,让我很是失望。我边替花草洒水边想,中国的古典是无法用现代音乐器具和手法去深刻表达的,特别是如《红豆曲》这样的内涵,若无对原著的深刻理解,结果更是只描其行而难画其神,只怕是亵渎的《红楼梦》。正在胡思,耳边忽然出现了一种女声伴唱,遥远的声音伴着隐隐萧曲似乎从天边传来,我不由放下手里的活,认真聆听起来。“连阴雨后,轻纱被风吹透”,随着萧曲与钢琴一声轻一声重,一声叹一声怨,一句“展不开眉头,捱不明更漏”的反复弹唱把音乐推向了高潮,在那种经过铺垫、渲染的音乐氛围里,不由人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心弦在瞬间被拨断,一种眩晕后脑中一片空白!此生何求,来生何求?抛开《红豆曲》所表达的原意,我想起电视里林黛玉对烛凝视和辗转反侧的情形:一直以为她是生活在梦中的,梦的空灵、纯粹才能养育她,所以当她以一种坦荡和率真处世,竟不如藏愚守拙,随分从时的宝姐姐深得人心。“时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古往今来的处世警言,一句诗让多少人为之折腰,又连累了多少英雄?!想那“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岂有不懂之理?然而她只为自己而活,她坦然自白:“我为的是我的心。”她的自己是独具个性的自我,而不是依附于人逆来顺受的自我。她不能满足于情投意合,她不仅为了爱,更为了她的心。她渴望自由的爱情,与知己的结合,如果不得,宁可一死也绝不凑合。在《葬花吟》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凄然质问就是她对理想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痛苦矛盾的心态写照,这里面并非一味哀伤凄恻,还有一种抑塞不平之气。而这天尽头,除非梦里可寻,现实中的大观园是绝对不算的。林黛玉还是生活在诗里的。诗书予她以灵魂和生命,那时她不再是单薄的女子,五千年浩浩词章滋润着她,丰盈着她,使她在大观园的姐妹里孤标独立,灵芳秀异,始终散发着书卷气的幽香。也惟有生活在诗里,她才完全忘记一切宠辱烦忧,显得神思飘逸,倜傥风流。她从诗书里得到的是心灵的宣泄、满足和艺术创作的沉醉,所以在多次诗社活动中她显得宽厚从容、豁达开朗,从不计较排名先后,在此时我们再也找不那行动爱恼人的林妹妹。然而,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女人的青春,女人的附属只能让她的才成为催化她人生悲剧的一剂苦药。“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作者无力去挽救林的命运,一如他无才去补封建社会的苍天,他只能倾注心血之墨让林妹妹用短暂的生命和柔弱孤零之身,焕发出最奇异夺目的光芒,散发最清幽久远的芳香。此生何求,来生何求?这样算来,林黛玉更应该是属于天上的,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横逆之来的寂寞和孤独并不因大观园的繁华和一个宝玉改善多少,甚至又给她徒增了无数烦恼。潇湘馆这一片“世外桃源”也只能给她暂时的庇护,更多的凄风苦雨还是充斥了不远的周围。面对那个她不愿妥协的环境,长叹之余她不得不考虑与担心自己容颜易老,而未来却不可求。因为在林的梦中,宝玉的心都失落了,故此林的死亡无论是在曹公笔下“泪尽而亡”还是在高锷笔下怀恨而亡,都是清醒的。在那个尔虞我乍、勾心斗角的社会里,人们都难得糊涂,她凡事偏要明白认真,其结局也是必然的。这一种必然的结局还反映在与林黛玉出身、处境完全不同的尤三姐身上。在红楼梦里,我以为她们都是干净的死去的。这干净不是别的,完全是我个人对她们的敬重。三姐虽出身市井,也曾在那个环境中一度沉沦,就是这美丽与粗俗的统一,轻狂与自尊的统一,逢场做戏与泄愤复仇的统一,才让她在素以温柔愁怨为美的东方女性中脱颖而出,成为大观园里的奇女子。三姐不同黛玉,日日用眼泪去浇灌那娇娇弱弱的爱情之花,她深知“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她看透了有钱有势公子哥的轻浮无能,“心里进不去”,她看上了“素性爽侠”的柳湘莲,就敢主动提出定亲的要求。在那个婚姻不自主的年代,她的爱情就象泛着银光的利剑,直刺封建礼教的咽喉。曾几何时,两把鸳鸯剑,如两痕秋水,冷飕飕,明晃晃,流淌着她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由爱情的美好希望,而这希望一旦破灭,剑也成了她绝命的利器!因为在通篇红楼里,三姐的文字并不多,故有人抱怨是宝玉的话害了她,也有人惋惜是湘莲误了她,还有人说她和柳仅一面之交就托付终身实在太冒险太草率,对此,我倒常想起林的那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句子来,如果说林黛玉是用一种嬴弱的外表去探询生命的意义的话,那么三姐就是用一种泼辣甚至放荡的个性去维护着生命的尊严。生何哀,死何苦?知己不存,留身何用?在以爱情为核心的叛逆斗争中,她们都做到了义无返顾,也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此生何求,来生何求?这个问题不但缠绕在林黛玉和尤三姐心间,同样也让我这个局外人无数次黯然神伤。在那个以名节论女孩的传统礼教里,绿珠为石崇坠楼易,三姐为湘莲下坠而复起难,她撞出了贾珍一类的罗网,便落入了人言可畏的威胁中。我不知道她把剑还回时是如何心灰意冷了,我也不知道她那一抹有没有赌气的成分在其间,我只是想像柳湘莲这样豪爽的人物尚不能跳出樊笼,就是他们结合了,也未必就是件幸事。世无桃源,也许只有在红尘外寻觅了。走笔至此,心中徒然变的沉重起来,关于红楼梦的人生悲剧似乎已经遥远了,又似乎还在世上重演着,此生何求,来生何求?谁能回答出准确答案呢?
第三篇:《红豆》文学评论
此物最相思
——浅析宗璞《红豆》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
八年前,老发夹上的两颗红豆寄寓着热情洋溢的青春与怦然心动的爱恋,牵引着两个迥然不同的青年大学生开始了一场命运的邂逅;八年后,早已被保存在丝绒盒子里且依旧匀净鲜亮的两粒红豆承载着朝花夕拾的些许眷恋与物是人非的无奈叹息,牵引着旧人重新打开了封存已久的记忆大门——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又正如那朗朗上口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自古以来就被视作那圣洁美好的情感象征——一颗小小的红豆,寄托了世间多少有情人深深的爱恋与浓浓的思念。而作家宗璞的这篇《红豆》也正是以此为线索,通过倒叙的方式描述了解放前夕,一对大学生情侣——出生贫困的普通女孩江玫与银行家之子齐虹之间如童话故事般的相知相恋,以及在面对“爱情与革命不可兼得”的命运抉择时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文章中,从八年后的江玫打开盒子看见红豆时的泪眼婆娑到她将红豆重新放回原处的含泪微笑;从回忆中齐虹对江玫的深情告白:“一定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就像你头上的那两粒红豆”到两人因民主运动产生分歧,红豆发夹被踩碎——“江玫觉得自己整个的灵魂正像那个发夹一样给压碎了。”那两颗血点儿似的红豆,贯穿全文,既见证了二人如胶似漆;如梦似幻的爱情,也目睹了两人支离破碎般的决裂。具有深远的意义。
风轻花落定,时光踏下轻盈的足迹,卷起昔日的美丽悠长而去,空留下那些缱绻的记忆,独叫人无尽缅怀。八年后,当早已成为革命工作者的江玫再一次踏进这无比熟悉的宿舍;并与曾为她带来甜蜜爱情的;依旧保存完好、色泽鲜亮的红豆不期而遇时,她以为的、已被时光轻轻带走的那些美好的过往,却犹如洪水破堤般的冲破了记忆的闸门,一幕幕在眼前重新涌现——从怦然心动的“遗憾”到形影不离的“挣扎”再到曲终人散的“决绝”。
一、怦然心动的“遗憾”
“生活像是山岩间平静的小溪流,一年到头潺湲的流着,从来也没有波浪。”在没有邂逅齐虹之前,江玫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像那粉红色的夹竹桃一样与世隔绝”的环境里——这种平淡无奇的生活造就了她如白纸一般纯净的内心以及如阳光一般温暖真挚的感情。而有着一张清秀的象牙色的脸,轮廓分明,长长的眼睛,有一种迷惘的做梦的神色的齐虹也是处在纯真年少的时代,优渥的家庭环境让他任情任性。也正是这样的任情任性才能让爱变得单纯,当两个纯洁的灵魂碰撞在一起,爱,才难舍难分。作者在描写江玫与齐虹处在认识阶段时,巧妙的运用了两个“遗憾”来彰显二人在这一时期“怦然心动”的情感波澜。
第一个“遗憾”发生在江玫与齐虹初次见面的时刻。二人同时走在一条有两排粉妆玉琢的短松墙之间的小路上,在双方都不经意抬头的瞬间,“江玫想,这人虽然抬起头来,但是一定并没有看见我。不知为什么,这个念头,使她觉得很遗憾。”这里的“遗憾”既表现了江玫因为觉得没有得到齐虹的重视而“遗憾”,也从侧面反映出江玫初见齐虹时莫名的“怦然心动”(因为在意,所以“遗憾”),同时也更是为下文描写两人的感情纠葛埋下了伏笔。紧接着,江玫正是抱着这种一丝丝的“遗憾”,开始反思她那早已经习惯了的平静生活。
然后,第二次“遗憾”便发生在江玫与齐虹通过钢琴熟络起来之后。“他送她到西楼,冷淡地点了一个头就离开了,根本没有问她的姓名。江玫又一次感到有些遗憾。”这是两人第一次散步,他们谈着贝多芬和肖邦,谈着苏东坡与李商隐,谈着济慈和勃朗宁……他们曾迷失在荷花清远的微香里,也曾迷失在桂花浓酽的甜香里——就是这样投机;这样的美好,自己的内心早已开始悸动奈何对方却不曾在意——“遗憾”的感觉因此油然而生。
通过作者对这两个“遗憾”的细致描写,我们可以发现:江玫从初见齐虹时,便对他有了与众不同的期待;因为有期待,才会有遗憾。而这种“遗憾”终究会在无法自拔中逐渐发酵成最怦然心动的爱恋。
二、形影不离的“挣扎”
共同的兴趣爱好使江玫与齐虹二人越走越近,最终展开了甜蜜的爱情。在春天的颐和园里;在那花团锦簇的玉带桥旁,齐虹的一句:“你是我的。”便让江玫深陷浓烈的感情之中而无法自拔。“江玫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存在了。她靠在齐虹胸前,觉得这样撼人的幸福渗透了他们。在她灵魂深处汹涌起伏着潮水似的柔情,把她和齐虹一起溶化。”就像所有热恋中的人儿一样,此时的江玫与齐虹之间的感情,就犹如红豆那般单纯美好,眼里心里,除了彼此,再也容不下其他。但是,俗话说,距离产生美——越是相近的距离就越容易发现问题。随着关系越来越亲密,江玫与齐虹之间的差异与矛盾也接踵而至。
对于江玫而言,齐虹一直都是颇具吸引力的存在:俊朗的外表,丰富的内心,弹得一手好琴又与自己趣味相投——这些无不吸引着单纯善良的她为他而倾心悸动。当亲密的室友萧素批评齐虹自私自利,内心阴暗时,江玫一改往日的温顺乖巧竟然第一次冲她敬爱的素姐发起了火;当相依为命的母亲评价齐虹“不好”时,江玫也是首次用类似质问的语气:“他怎么不好?他哪里不好?”由此可见,江玫对齐虹是如此的一往情深。可是,这份爱情既让她甜蜜,又让她痛苦迷茫:她不懂齐虹充满热情的双眼背后所隐藏的冰冷,不懂为何看似如此炙热的爱情却始终填充不了她内心不知何时出现的空隙......这些“困惑”在无形中犹如包袱一样压的江玫喘不过气来。最终,在被室友萧素引领着走向民主革命的道路;发现自己想要为之奋斗的东西后,她才意识到当爱情与思想,与人生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变得复杂而脆弱。于是,那些包袱般的困惑幻化成了争吵与哭泣,在不知不觉中与他们的生活融为了一体,成为了压死他们爱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和齐虹,照我看,有很多地方,是永远也不会一致的。”也正如江玫所说,齐虹作为一个标准的“富二代”或许永远也体会不到自己心爱的女生真正想要的东西。与江玫相比,身份地位的不同使他的性格更趋于愤世嫉俗和理想化。与江玫在一起时,他憎恨除了江玫以外所有的人类;对周遭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一心只想着与女友游山玩水,共度二人世界,而对江玫参与民主运动的行为嗤之以鼻甚至大加反对。他的爱不像江玫的那样简单,而是充满着占有、霸道与一己私欲。他讨厌江玫与萧素交好;因为江玫上街游行而愤怒的砸碎玻璃……他开始渐渐变得焦躁不安——“因为他对人生不信任,他对爱情也不信任,他监视着爱情,监视着幸福,监视着江玫。”因为太爱,所以齐虹对失去江玫的恐惧感也愈发强烈;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占有欲,最终应验了“过犹不及”。
三、曲终人散的“决绝”
江玫与齐虹所处的年代,正是以阶级矛盾为社会最主要矛盾;以“要革命、要解放”为时代主题的特殊时期。因此,作为资产阶级的银行家之子与几乎没有任何家世背景的普通女孩的恋情,在当时这样一个重视阶级成分和政治素养的社会是很难被认同的。再者,由于二人的成长环境不同,也导致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分歧。所以,不论是从社会;还是从自身因素来看,这都为江玫与齐虹最后感情的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
随着小说进入结尾部分,情节也变得越发复杂起来。萧素的被捕入狱、父亲失踪的真相以及齐虹的出国避难让江玫陷入了无比痛苦的挣扎:今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要革命还是要爱情?
事实上,在面对“爱情与革命不可兼得”的问题上,江玫心中其实早就有了选择倾向。小说中,萧素作为带她走上革命道路的引领人、亲密的伙伴,她的突然被捕无疑给江玫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可是,纵使百般难过,她心里依旧执着:“逮走一个萧素,会让更多的人都长成萧素。”——这其实就是一颗革命信仰的种子,它早已在江玫不自觉中深深的扎根在她心里。紧接着,在得知自己的父亲身为革命家含冤而死的真相后,这颗革命的种子便诱发出了萌芽,促使她坚定投入到为新生活奋斗的行列中。江玫做出的选择其实也是她的身份使然:身为革命家的后代,她代表着工人阶级及知识分子的利益,势必要肩负着民族解放的使命。因此,在齐虹提出要带她一起出国的时候,江玫虽然痛苦异常,但最终还是坚定的做出了拒绝,亲手斩断了两人的情丝。
而齐虹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除了以自我为中心,他本质上对“革命”就存在着排斥,江玫口中的“为人民”在他眼中更是傻子的行为。因此,他反对甚至暴怒于江玫参与“革命”的行为,全然不顾她自己的意志。他自身的阶级性使他只关注于自己的爱情,而不理解也不想理解更无法接受江玫的政治理想。“你一定要跟我走。”“我们要永远在一起,没有任何东西能分开我们。”——齐虹不知道的是,正是他这些不管不顾、爱情至上的话语,推动了江玫做出的最终选择,促使了最后的曲终人散。
作者在创作这篇小说时,正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重要变革的时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重要方针的提出,才使得以这篇《红豆》为代表之一的描写爱情题材的小说得以出现——它们是当代爱情伦理小说的最早尝试;它们注重表现爱情本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并努力挖掘爱情中所蕴含的社会时代内涵和丰富的人性内容,因此,不论是在题材领域的开拓、思想内容的发掘,还是在艺术风格的创新上,它们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也正因如此,《红豆》整篇小说以简约纯净,沉郁真实的文字;在爱情与革命两条主线的交错发展下,清晰的描绘出女主人公江玫性格与心灵的脉络以及真实而又令人信服的记录下她与男主公齐虹之间确实存在着的真挚感情。这不但揭示了“爱情为革命服务”的时代主题,而且还显示出人的本性及感情的丰富和复杂性,同时也隐晦地表现出了知识分子在大痛苦与大欢乐相互交织的时代洪流中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
参考文献: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常楠.爱在夹缝中滋长——宗璞《红豆》人物心理解读.安徽文学,2010年第11期
3.金仕霞.红豆总相思——重读宗璞的《红豆》.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3月第一期
4.宗璞.红豆[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
第四篇:红豆企业文化
红豆股份:着力打造中国第一文化品牌 ———访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江先生2004年4月13日,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截止2004年3月31日,红豆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810.45万元,主营业务利润5160.64万元,净利润3242.05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9.49%、46.99%、128%,每股收益0.18元。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6月,主营业务为:服装和针织品的生产与销售、锦纶丝的生产与销售、房地产的开发与销售,现已形成服装、化纤、房地产三大产业并举的格局。在日前举行的“红豆股份200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会暨春季联合调会行动”会上,红豆股份公司董事长周海江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记者:我们看到,2003红豆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298.43万元,比上年增长49.2%,主营业务利润18188.35万元,同比增长48.28%,净利润7784.52万元,较上年增长了16.82%,每股收益0.43元。公司的资产规模、主营业务收入较2001年都实现了翻倍。请问公司是如何保持资产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持续高速增长的?周总:从非上市公司到上市公司,红豆股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有一点没变,那就是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和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的信念。公司在抓好原有服装主业的基础上,抓住机遇,不断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策略性地实施了多元化经营战略,通过兼并收购,适时介入了化纤制造和房地产开发领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中化纤业2003年就实现销售收入24384.72万元,实现净利润1441.83万元。公司首次在镇江开发的房地产行情看涨,已开发出售的两个楼盘全被抢购一空。整个公司出现了经济效益良好、管理水平提升、发展后劲充足的良好局面。记者:2003年起,红豆股份开始加大品牌推广投入,提升品牌档次,收获颇丰。2003年红豆西服被评为中国名牌,是国内少数几个入选国家免检产品的服装品牌。公司在服装品牌策略上有什么进一步的打算?周总:服装是红豆的核心,而品牌就是服装的核心。服装行业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是设计与开发的竞争。“红豆”品牌是国家工商局评定的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国家技术监督局评定的“中国名牌”,使得红豆西服在全行业中有了较高的声誉。“红豆”品牌因企业文化底蕴深厚、品牌自身文化含量丰厚而入围“中国十大文化品牌”,“红豆”品牌已成为时尚的一个象征。红豆西服“国家免检产品”称号,也是全国同行业中较少获得此殊荣的品牌之一。红豆的理念认为,一个企业要有三个知名度:企业家知名度、产品知名度、企业知名度。而产品知名度是一笔无形资产,它是可以继承、可以延续、可以累计、可以让企业成功更长久、可以成为几代人的追求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红豆”成为中国第一文化服装品牌,争做服装行业老大。记者:红豆股份是一家民营企业,从公司的股东情况可以看出,红豆股份存在家族化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投资者对民营企业存在着种种担心;另一方面担心大股东可通过行使投票权控制公司的重要人事安排、重大经营决策及重大财务决策,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和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可
能给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带来一定的风险。请问周总,您如何看待家族化问题?周总:我认为家族产权不等同于家族管理,实际上在公司管理层中,家族成员极少。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为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公司章程已做出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行使表决权时,不得做出有损于公司和其他股东合法权益的决定”、“股东大会就关联事项进行表决时,关联股东退出会场回避,不参与投票表决,其所代表的有表决权的股份数不计入有效表决总数;股东大会决议的公告应当充分披露非关联股东的表决情况”,这些规定明确了关联交易公允决策的程序。同时,公司还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设有3名独立董事,以保护公司和中小股东权益不受大股东侵犯。在红豆,高层管理人员的产生均为竞争上岗,其过程
是公开、透明和公正的。红豆一直倡导“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理念,以“新集体经济”的形式,实行“大家都有,不等所有”的股份制,以让骨干参股的模式促进红豆的发展,实现精神和物质的利益共同体。记者:2004年4月7日,公司董事会决定对2003年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公司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调整:“建设红豆品牌专卖店项目”不作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募集资金总额由原先的43051万元调减为32514万元。公司缘何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调整?募集资金项目实施后是否会给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周总:公司即将增发新股,原计划募集4.3亿元资金,其中1亿元用来进行专卖店建设。公司董事会在认真研究了同行业有关情况,并充分进行可行性分析后,认为其中的风险较大,本着谨慎原则,为投资者利益负责,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对公司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调整的议案,从而将募集资金减少到3.25亿元,这充分表明公司对股东利益的高度重视,在“圈钱”之风日益盛行之中国资本市场,此举实属难能可贵。同时,公司董事会研究认为,开设专卖店是公司经营发展方向,时机成熟,在部分城市试点的基础上,公司将用自有资金投资该项目。本次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拟投资以下项目:
(1)对无锡红豆高强化纤有限公司增资11,608万元引进关键技术设备建设锦纶6工业丝一步法生产线项目;(2)投资12,428万元引进喷气织机生产高档仿真服装面料项目;(3)投资4,495万元建设服装出口生产基地项目;(4)投资3,983万元建设超细纤维项目。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新增2万吨锦纶6工业丝、1800万米高档仿真服装面料、250万件出口服装和1250吨海岛型超细纤维的生产能力,从而大大缓解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局面,服装年产生能力将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生产高档仿真服装面料项目将为公司服装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大提供可靠的原料供应配套保证。拟投入的建设锦纶6工业丝一步法生产项目也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化解公司目前业务结构单一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原先较为集中的产业结构将更趋合理化。
第五篇:《小红豆与友谊危机》读后感
《小红豆与友谊危机》读后感
蔡濮泽
“几何蛋糕,雪糕三明治,冰棍,闪电泡芙老师……”多么有意思的名字。首先引起我兴趣的是这些以点心给故事人物的命名, 让我想起同学之间互相取外号,甚至有时也给老师取个有趣的外号。我一口气读完梅思繁老师的《小红豆与友谊危机》,这是一本贴近生活,令人回味的书。
这本书讲述的是小红豆在魔法蛋糕学校里所发生的事情。小红豆身边的同学性格各异:歌剧院王子特别骄傲自大,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冰棍和几何蛋糕十分喜爱数学,两位数学高手暗地里互相较量;原本小红豆和汉娜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来因为汉娜喜欢和雪糕三明治一起听音乐而疏远了小红豆,引发小红豆和汉娜的友谊危机。我津津有味地一边看一边想起在学校里的生活点滴,像电影般一幕幕地展现在我眼前。
我也有过相似的经历,三年级之前,我有几个玩得很要好的同学,我们形影不离。虽然住校,但有好朋友相伴,我很快适应了学校的生活,甚至让我觉得在学校还是挺开心的。可是三年级的时候,那几个同学开始喜欢打篮球,喜欢聊NBA,我对他们的话题并不感兴趣,常常插不上话。就这样,他们渐渐地和我疏远,从宿舍到教室他们也很少和我一起同行。我很苦恼,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当我看到他们有说有笑,就更加不开心。我在心里挣扎了很久,想过各种方法,也想过找他们谈谈。可是我又担心万一因此和他们闹翻了,可能就会永远失去和他们的友谊。我冥思苦想,知道他们和我疏远的原因后,我利用周末时间练习打篮球,同时开始关注NBA,慢慢地我自己也喜欢上NBA,很快就和他们有了共同的话题。现在,我和他们和好如初,又恢复了往日在一起玩时的欢声笑语。
汉娜在考试前给了小红豆一个微笑,本来没有信心而紧张备考的小红豆顿时得到一股巨大的鼓励,使小红豆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这就是友谊的力量。记得我准备参加爵士鼓5级考试之前,我很担心自己过不了级。因为这次考级是从三级跳到五级,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的好朋友知道后,不断地鼓励我说:“不用紧张,你一定行的。”当我走进考场的那一刻,想起朋友鼓励的话。我淡定地挥起鼓棒,就像平时在家练习一样,轻松地完成了考级。最终,我顺利地通过了五级考试,朋友很替我开心,露出了笑脸。所以朋友之间要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珍惜友谊。
我们和朋友之间相处也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要多理解对方,有一颗宽容的心。朋友,和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需要维护和灌溉,这样友谊才能够长久,但愿我和我的好朋友能够成为永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