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烟台中心城市休闲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烟台中心城市休闲文化建设的思考
卢 政孙彩惠
摘要 烟台中心城市休闲文化建设,应重点围绕“山”、“海”、“港口”、“芝罘岛”、“胶东文化”、“始皇东巡”等方面做文章。树立“大服务”、“大商业”意识,创新对外宣传模式,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资源,科学开发城区山体、林地和岛屿等自然休闲资源,丰富市民夜生活,拓展新型休闲项目和活动。
休闲文化是“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
[1]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它是一
种亚文化形态。目前,休闲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文化的经济意义也日益凸显。休闲文化既是一个城市的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综观周边的大连、青岛等发展较快的城市,其中心城区无不是该地区的休闲文化中心。这些城市成功的经验就在于做大做强了休闲文化产业,其中青岛市明确提出将休闲文化产业确立为该市重点发展的四大特色文化产业之一。客观地讲,烟台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相对较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休闲文化发展滞后,大众休闲的文化品位不高,经济刺激因素不强。因此加快烟台中心城市休闲文化建设已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在地理环境方面,烟台最主要的特色是其山、海、岛;在地域文化方面,最主要的特色是其港口文化、胶东文化;在历史资源方面,最著名的是秦始皇东巡,这也是烟台发展休闲文化的优势所在,因此烟台中心城市的休闲文化建设应该重点围绕“山”、“海”、“港口”、“芝罘岛”、“胶东文化”、“秦始皇东巡”等方面做文章。树立“大服务”、“大商业”意识,提升大众休闲的文化品位
实事求是地讲,烟台人的服务意识、商品意识比起深圳、厦门等国内其他沿海发达城市要淡薄许多,甚至与西部的一些欠发达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这与烟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极不相称。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由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使得盲目乐观、盲目自大的小市民观念和安于现状、轻商鄙利的小渔民意识普遍存在且根深蒂固,极大地限制甚至阻碍了烟台休闲文化的发展,使得烟台中心区的休闲文化一直处于低速发展状态。因此,在将烟台中心城市定位为休闲度假中心的同时,应切实增强大服务、大商业意识。所谓“大服务”就是指不仅为烟台服务,还要为全国服务,为韩日等东亚国家服务,为世界各国服务,而不仅仅局限于为烟台市民服务;不仅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普通市民也要增强服务意识。所谓“大商业”就是将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的观念落实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激活日常生活中潜在的经济细胞,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维度,延长经济发展的时间链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大对普通老百姓的教育和引导的力度。目前有必要在中心城区上下大力开展更新观念、寻找差距等方面的大讨论活动,营造氛围,使“大服务”、“大商业”意识真正深入到广大市民心中。
1树立“大服务”、“大商业”意识,首先应加强科学休闲观念的张扬和引导。科学休闲观念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正确引导,尤其对于烟台这样缺少商业气息的城市而言,普及和提倡科学休闲观念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使市民明白,空闲并不等同于休闲,空闲的效用不同于休闲的效用。空闲是一种时间观念,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既要清除那些禁锢我们认同现代休闲生活准则的传统思维障碍,也要摈弃那些不加区分盲目跟风休闲的浮躁和庸俗休闲观念。其次应建立休闲教育和休闲职业培训机构, 普及科学、健康的休闲观,加强休闲文化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驻烟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文化休闲专业,开设如烟台休闲文化研究、烟台休闲产业研究、休闲心理与行为学、休闲经济学等课程,为烟台休闲文化事业培养人才。同时提高休闲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以适应现阶段迅速发展的现代休闲业需求。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造闻名世界的休闲文化名片
烟台的万米金沙滩、神秘的仙境、清澈的海水是其他许多城市所无法比拟的。近年来,烟台又并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众多荣誉称号以及联合国人居奖等。但是烟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不高,甚至还赶不上威海、泰安等城市,更不用说杭州、昆明、大连等大城市了。我们投资巨额资金建造的黄海游乐城和栈桥等景点,其设计和造型并不比青岛的栈桥等逊色,但是实际运作的情况并不理想,游人稀少。再如芝罘岛景区,已建成了阳主庙、空中索道、枪战城等多处旅游休闲项目,但是很少有人去游览休闲,各大旅行社也基本上不把它们作为烟台的旅游景点向游客推荐。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系列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宣传不到位。
近年来,烟台市政府已经在烟台形象宣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与中央广播电台2套节目合作,每周日播出“黄海明珠——烟台”专栏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烟台形象广告等。但是力度仍显不够,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所以,笔者认为,必须把对外宣传作为休闲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是转变工作思路,走出烟台,做好城市推销工作。对外宣传的主要空间不在烟台市而在胶东以外的广大地区,所以应积极走出烟台进行宣传。除采用推介会等方式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进行宣传外,还应与这些地区和城市的新闻传媒、公交、市政、广告等部门和单位加强联系,积极采用车身广告、墙体广告、霓虹灯广告、T型广告牌、电子荧屏广告、横幅广告等多种形式展开宣传,从视觉、听觉上对当地居民或游人产生强烈的冲击力,以加深印象。
二是创新宣传机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宣传优势。山西通过拍摄电视剧《乔家大院》以提高知名度的这种独特的宣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烟台中心城市可以围绕“百年张裕”、“烟台开埠”、“秦始皇东巡烟台” “泰始皇芝罘射大鱼”的传说、“芝罘岛”的传说、“冰心在烟台”、“李鸿章修建东炮台”等历史文化资源编写剧本,拍摄电视专题片或电视剧,提高烟台的知名度;烟台电视台要积极向青岛、大连、深圳等地电视台学习,加快更新设备,克服技术难关,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密切与省台和中央台的合作,力争凡在烟台举办的省级以上体育赛事和果蔬会、美食节、葡萄酒节等节庆、会展活动的开幕式、文艺晚会等全部在省台和中央台进行直播。
三是在有一定影响和发行量较大的杂志、报纸上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烟台的休闲文化。
总之要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对外宣传模式,力求产生轰动效应,让全国乃
至世界都了解和熟悉烟台,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来烟台休闲度假。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众休闲的物质保障
休闲文化有自己独特的运行空间、运行平台。做大做强休闲经济依赖于作为休闲文化之物质载体的广场绿地、主题公园、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特色街区、花鸟市场、宾馆饭店、游乐场所以及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书院、画院、棋院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因此要调整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理念,以人为本,突出沿海城市和港口城市特色,将其融入到具体的设计和建设中。根据构建休闲型城市的要求,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体育、娱乐、健身等基础设施档次,为休闲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是建设功能全面、设施先进的烟台图书馆、科技馆。随着节假日时间的延长和经济生活的富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图书馆、科技馆为公众休闲文化的发展搭设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现代化的图书馆、科技馆具有十分重要的休闲与文化功能,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科学文化知识, 更是人们陶冶情操、提高休养、放松身心的地方。因此必须重视图书馆、科技馆在休闲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
目前在烟台中心城区较大的图书馆只有一个,数量明显偏少,而且功能单一,地处人口稀少的位置,不能较好地满足市区100多万市民的休闲需要。因此,有必要在人口密集的建成区建设烟台图书馆分馆。图书馆应该突出文化品位,构建具有休闲文化功能的公共服务体系, 包括营造温馨舒适的休闲环境,设置海洋文化阅览室、胶东地方文献室、多媒体活动室、儿童天地、音乐茶座、影视厅等多功能的休闲场所,开展知识讲座、文化沙龙、展览会、读者俱乐部等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在此基础上, 实行集群网络化管理, 实现区域内图书馆的联合采编、书目联合查询、图书的通借通还及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延伸图书馆休闲文化活动范围。同时鼓励图书馆走入社区,开展如与社区中心共建图书室等活动,以提高市民休闲活动的文化品位。
目前烟台科技馆的建设还相对滞后,设施也显陈旧,不能很好地向市民展示当今科技的最新成果和发展状况,文化休闲和科技教育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今后政府应该在政策、经费、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设施更新改造的步伐,吸引更多的市民将休闲空间拓展到科技馆,提高休闲的文化品位和科学含量。
二是建设休闲文化街,打造烟台休闲文化名片。朝阳街曾是老烟台最著名的休闲街,具有浓郁的开放性和时尚特色,近年来烟台市政府和芝罘区政府也都曾下大力气对其做了保护性改造。但是朝阳街长度较小(仅仅数百米长)、路面狭窄,配套设施陈旧,已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开发区、芝罘区、莱山区等区域打造新的、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的休闲文化街。
三是建设具有烟台特色的海底世界、海洋公园、海上运动中心等休闲项目。碧海蓝天是烟台最大的自然优势,因此休闲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海洋做文章。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青岛海底世界、大连圣亚海洋世界都是大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外地游客喜欢的景点,它们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有着优越天然条件的烟台中心城区却没有抓住机遇,把游客拱手让给了蓬莱、青岛等地。教训是惨痛的!结合烟台实际以及周边城市和地区的情况,烟台中心城区应尽快建设自己的海底世界、海洋公园等项目。同时在第一、第二海水浴场以及开发区海水浴场建设和完善海上游乐园。烟台大学东门附近的沙滩质量优良,地势平坦,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将其建设为海边主题休闲公园。在开发区或牟平区海滨建设现代化的海上运动中心。
四是强化休闲文化广场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场逐渐成为大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但是目前烟台中心城区的广场数量明显不足,高质量的广场数量更少。滨海广场虽然整体设计不错,但只适合观光,不适合大型的群众集会和文艺演出活动。而文化广场等则面积偏小,且紧靠交通要道,也不适宜大型的集会和文娱活动。在这方面,政府应多向大连市学习。大连的许多广场都已经成了外地游客的重要观光景点,城市的文化品位也得到了提高。
五是加快规划中的烟台植物园建设步伐。目前全国较大的城市都建有自己的植物园、生态园,并且成为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关于修建烟台植物园的设想和规划应尽快加以实施,可以将植物园的建设与竹林寺的整改结合起来进行,并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道路交通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积极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资源,增强大众休闲的文化内涵
所谓“休闲文化”一要有休闲,二要有文化,二者缺一不可。烟台是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厚的城市。“自明朝开始,烟台就以仙海文化、精武文化著称
[2]于世”;烟台中心城区遗存有较多的古建筑物和文物古迹;近代革命有不少重大事件发生在烟台,留下了众多的革命胜迹„„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必须充分加以开发和利用。
一是以胶东文化资本优化休闲产业内涵,以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烟台休闲文化资本积累。烟台处于胶东的核心地区,是胶东文化的摇篮。胶东文化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彰显着其特有的价值。从精神资源看,积极的进取精神、强烈的爱国情操以及淳朴的民俗民风,都是胶东文化的精髓。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壮丽的自然景观,是烟台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多是独一无
二、不可再生的,是差异性竞争的来源。它们既具有文化上的价值、休闲上的价值,又具有经济上的价值。所以,维护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源整合,是优化烟台休闲产业内涵的有效途径。反过来讲,文化部门与休闲活动经营商要做好休闲娱乐场所和休闲旅游景点、历史文化遗存等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文化产品的差异性来满足不同休闲消费群体的休闲与购物需求,以此来促进休闲产业、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繁荣,以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烟台休闲文化资本的积累。
二是以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带动烟台港口文化资本的发展。港口文化的特质在于它的开放性、前卫性、休闲性。烟台最突出的地域特色之一就在于它是一个港口城市。烟台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开埠地之一,港口文化底蕴丰厚,这是烟台发展休闲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应围绕“港口”大做文章,充分利用丰厚的港口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为烟台长期性的休闲产业注入活力。注意从文化资源、文化分层、人文素养等多个角度突出烟台休闲文化的港城特色,优化休闲服务业企业组织结构,提升烟台休闲业的文化品位。积极拓展港口城市休闲模式中的环境文化、消费文化和服务理念,以提升烟台休闲经济产业竞争力。
三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秦始皇东巡”、“秦始皇芝罘射大鱼”、“徐福东渡”、“汉武帝行祭祀阳主大典”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增强休闲经济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养马岛开发建设步伐,改造养马岛赛马场,突出文化色彩,将其建成可以承办一切国际马术比赛的高质量场地,发挥娱乐、体育、经济等多种功能。政府应出面协调关系,克服种种困难,使开发区秦始皇东巡宫尽快投入使用,使其成为旅游休闲的新景点。
四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具有浓厚胶东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休闲资源,如吕剧、大秧歌、蓝关戏、剪纸等,并结合时代特色加以现代化的改造,以适应当代大众休闲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现有自然休闲资源,拓展大众休闲的物理空间 一是科学开发市区内的山体,将其建成大众日常休闲的新场所。烟台是个山海相连的城市,娄子山、浮山、蓁山、、荆子山、岱王山以及南部的马山、西炮山等众多的山体都是天然的良好的休闲资源,但是目前我们只注重了它们对城市的水土涵养功能和绿肺作用,只注重了保护而相对忽视了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笔者认为,可对它们进行适度开发,围绕山体修建多条上山道路,修建便利的山间小道和凉亭等,将其建成市民节假日休闲的新场所,使其发挥生态环保和休闲健身的双重作用。这样,投入少量资金,即可使烟台中心城市的休闲文化空间大大拓展。
二是合理开发各种林地。在建设芝罘区幸福北部沿海林地、夹河东岸海滨林地时,注意增强其文化内涵。修建多条林间小道,并进行必要的硬化美化,发挥其防护和休闲的双重功能。
三是加快开发芝罘岛、崆峒岛。芝罘岛是我国最大的陆连岛,风光绮丽;崆峒岛是距离烟台中心城区陆地最近的岛屿之一,周围多礁石、浅滩,岛上生态环境优美,山光水色浑然一体。这两个岛屿都是烟台宝贵的休闲度假资源,与休闲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应该尽快开发利用。鉴于这两个岛屿的开发工程较大,应该采取完全的市场化机制运作,形成多元投资格局,加快开发进度,将其打造成闻名全国的休闲岛。让游人在这里充分体验岛上休闲度假的乐趣,而不必再绕过烟台中心城区到外地其他岛屿休闲度假。拓展新型休闲项目和活动,拉长大众休闲的时间链
休闲文化是一个多层次、个性化的复杂文化形态,有极强的渗透力,目前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的每项社会活动几乎都或多或少地与休闲文化相关联;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与模式也呈现异质性变化,这些联系与变化向我们提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需拓展新型休闲项目和活动, 拉长休闲的时间链,才能满足消费者在消费休闲上的需求,使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两者间找到较好的契合点,切实提升休闲主体的文化修养与品位。
休闲文化建设要注意雅俗结合。“休闲既是愉悦心情、陶冶情操、获得身心健康的活动, 又是维系休闲主体与休闲文化之间互相交流的载体。如果载体维系度较弱或发生裂变,就会出现诸如物质休闲消费与精神消费失衡, 俗文化休闲多于雅文化休闲等社会消费休闲行为问题”。[3]先进的休闲文化是当代生活中一种以人为本的朝着大众化发展的一种普遍的文明行为。但休闲文化不仅具有世俗性,还具有高雅性,二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因此,在大力发展适合大众消费的通俗休闲活动的同时,也应注意充分发挥高雅休闲活动对大众素质的提升作用,引导大众树立先进的休闲理念,营造健康的生活状态。
切实改善夜生活落后的状况。烟台的夜生活不丰富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文化部门应该有意识地支持和引导具有胶东特色的民歌、吕剧、大秧歌等进入市民的夜生活,凸显烟台休闲文化的地方特色。同时鼓励商场、超市适当延长营业时间,鼓励书店、图书馆、健身中心、影剧院、文化宫以及有条件的饮食、服装店
铺24小时营业,为市民提供优良的夜生活服务。此外,听广播、看电视是众多市民游客和夜间从业者的夜间休闲方式之一,因此要不断提升烟台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争取早日实现各频道24小时不间断播出。
此外,加强烟台中心城市的休闲文化建设,还有赖于五区的深度融合。从我国城市发展的经验以及烟台实际来看,加快五区融合最有效的办法有二:其一是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重新划分行政区域,使五区之间能够互相连接;其二,以各区人民政府的搬迁带动五区融合,尤其是福山和牟平区政府应该尽可能地分别向莱山区和芝罘区地域靠近。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在短期内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期。
[2]孙天厌:《烟台构建休闲型城市的优势及对策》,《城市问题》2003年第6期。
[3]王麓怡、邹时荣:《都市休闲文化对区域休闲产业的激励》,《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卢政(1971.06-),男,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文化产业、文艺美学。
联系地址: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邮编:264025
第二篇:构建多伦县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人才队伍的几点思考
构建多伦县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人才队伍的几点思考
中共多伦县委组织部韩占平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提出背景
2005年以来,多伦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举措,初步形成了以化工、能源、矿产品开发、农畜产品加工、建材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随着联邦、大运万通、安快等物流企业的高标准引进,开创了锡盟南部旗县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产业,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011年9月29日,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选址工作汇报会在多伦县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春华同志在认真听取锡盟盟委汇报、有关专家论证和相关厅局的意见后指出,多伦县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丰富、环境支撑能力较强,同时,锡盟在整体布局上缺乏对内开放的前沿城市,仅仅依靠锡林浩特和二连浩特带动不了全盟的发展,所以,从锡盟长远发展的情况看,非常有必要在南部布局一个区域中心城市,这不仅关系到锡盟南部旗县的发展,还关系到锡盟乃至自治区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各方面意见,提出依托多伦诺尔镇建设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
二、城市发展与人的关系
城市的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尤为关键。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依据首先肯定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
功能,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区域承载能力,关键还是以人为本。纵观全国及全世界范围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人力资源要素、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产业集聚是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中形成影响力和控制力的重要基础,其中人力资源要素的集聚居于重要地位。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决定着区域中心城市的快速形成和演变。比如:南充市在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通过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多方开辟引进实用型人才,科学建立激活人才内力的机制,达到了人才强市的目标;包头稀土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建立孵化器、财政拨付专款设立“人才基金”,对留学归国人员、科技创新人员、高学历人员出台的各类优惠、奖励办法,有效的吸引了大批的科技人才入区创业,不仅引进了人才,还开辟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的促进了开发区的成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成立初期,就把视线瞄准到“人才”二字上,打响“人才强区”战略,在18年的发展历程中,用实践证明了“人才、科技、产业”协调发展才是科学发展之路。再扩大一点说,世界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人才优势和技术人才优势,比如:美国纽约作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迅速崛起,就得益于美国有效的移民政策使欧洲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流入美国,同时美国有效的教育科技体制也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日本东京在成为国际中心城市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对人才资源的培养和运用,特别是其以长期雇用为基础的在职培训制度,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形成确立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区域中心城市的人才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
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主任胡春华同志在多伦调研期间强调,多伦县要以现有的能源、煤化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后续产业,要做大做强现代物流、旅游等新兴产业,要大力承接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努力引进一批高端、高效、高科技产业,努力打造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城市发展。这个明确的定位决定了多伦县区域中心城市人才引进的主导方向,以先进制造业、化工产业和服务业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的基本框架,相应的人才队伍建设也需要以适应先进制造业、化工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在人才规模、层次、结构、效能上引进,重视引进开放型领导和管理人才,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像招商引资那样招才引智,依托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基本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与功能相匹配的人才开发地和人才密集的资源地。
(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人才吸引力。建立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发展规划落实到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去,制定一个既与国家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相配套,又符合城市科学发展需要的人才发展规划,以规划的刚性指导,推动人才工作优先发展、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根据科技、教育和人才现状,对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统筹谋划,确定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举措。积极探索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创新人才管理方式,抓住影响和制约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探索创造,特别要鼓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大胆实践、破解难题。
(二)拓展人才聚集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路子。将人才工作与产业工作一同部署,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打造以人才开发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人才开发的格局,逐步放大这种滚雪球效应,稳步、大力推进人才载体建设,形成较好的人才孵化环境。筑巢引凤,“政府打地基,企业盖房子”,这就需要政府前期应以重点产业的重点企业为中心,强化人才开发、企业项目建设和科技工作相结合政策思路,帮助推动区域重点产业成为人才开发基地,实现人才开发与产业项目开发相配套,促进重点产业中的重点企业加快人才开发,逐步地使企业成为人才引进主体、开发主体、投入主体和使用主体,力争在短期内实现政府指路、企业筑路的人才引进格局。
(三)在推进经济融合发展中实现人才建设目标。多伦县区域中心城市人才队伍建设,应该在与首都经济的融合发展中实现。在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定涉及到产业分工,产业分工的核心是人才分工,与不同产业特征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的积聚,是区域产业集聚基础。所以,多伦县要根据北京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导向,确立一体化的人才开发战略,把准人才队伍建设的定位,找准切合点,根据所承接的产业,可以在人才培养和提高人才素质的投入方面相互配合,通过在联合办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使本地人才提质提档,通过创建企业孵化中心,联合申报和承担重大科技工程攻关项目等方面引进外来人才,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协调互动。
(四)丰富人才培养、引进渠道。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全县重点发展的产业、行业或领域中选拔企业领军人才,通过政府、社会和单位共同投入、共同培养、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贸结合等方式作为入围资本,进行人才开发。还要特别重视选派本土的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外出深造,到区域中心城市
建设的成功的地方、大公司、大企业、科研机构进修深造或从事相关工作。同时,加强政、产、学、研联盟,大力吸引国内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五)健全人才培养的“内生性”政策。人才光靠引进是不行的,要结合实际“自我造血”,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的办学功能是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筹建职业学院,创造人才成长的土壤。还可以通过设立财政补贴与专业技术职称挂钩的方式来积极鼓励职工再教育、再深造,或者可以定时给予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财政补贴,毛泽东同志有过一句留言: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所以还要加大选派年轻有为、发展潜力大的党员干部入学深造,拓宽视野。
(六)营造良好的人才综合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吸引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要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政策的放大效应,积极构筑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平台,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加强对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完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出台各类人才鼓励、奖励办法,吸引外来人才创业,加大各种配套服务力度,完善优秀人才奖励制度。
第三篇:关于中心城市建筑风貌管控的思考
关于中心城市建筑风貌管控的思考
(一)推动建筑风貌控制导则成果运用,严把规划条件制定关。
建筑风貌控制导则编制以后,应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将建筑风貌的具体规定通过相应的程序转化为引导实施的技术文件,做为规划部门指导城市风貌塑造的依据,才能使城市风貌实施工作变得切实可行。而规划管理中最有效的实施手段就是规划条件,因此,将风貌控制导则的对特定地块的具体设计要求,明确到规划条件中,建筑风貌的控制管理工作便师出有名,驶入正轨了。
将建筑风貌控制要求纳入规划条件中,将形成“风貌规划-风貌导则-规划条件”这样一个从“定性-定量-定位”逐步深入的动态化的管理过程。这种模式既能保证城市总体风貌规划和风貌导则的稳定性,又可以实现规划管理的灵活性、合理性与公平性,既能保证城市风貌的整体统一协调,又可以实现具体项目风貌控制的因地制宜。
规划条件中应用文字和图件明确建筑风貌控制要求,让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更准确地把握城市风貌塑造意图,并且更加自觉地进行分析、研究和贯彻。反之,如果不能将风貌规划和风貌导则的内容在规划条件中明确,那么城市风貌控制的要求就很容易在规划管理中被消解。因此可以说,规划条件拟定是规划编制的延伸,是对每一个项目实行案例式管理的法定依据,与通则式的控规管理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在规划条件中,在风貌控制方面,应明确建筑风格、高度、体量、色彩、材质等方面要求,以及与周边重要建筑物的协调方式等指导意见。
(二)坚持重大项目多方案比选,严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质量关。
规划条件核发后,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就是落实风貌控制要求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尽力保证设计方案的质量,而坚持高质量设计和多方案比选,是保证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是对设计单位实行资格管理。原则上临主次干道的公共建筑、3公顷以上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由相应资质的甲级设计单位承担设计,高层住宅建筑、临城市重要支路建筑应由乙级以上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
二是各类规划和建筑设计,特别是城市主要街区、重点地段、城市主干道两侧、道路节点等重要区域或重点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必须进行公开招标,实行多案比选、优化比选。
三是建设单位委托进行建设项目方案设计时,必须将风貌规划内容作为设计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严格落实规定建筑风格、建筑形体、建筑高度、色彩材质、建筑环境以及艺术设计要素,并形成建筑风貌设计专篇内容。未按规定进行风貌设计或风貌设计不符合控制要求的,不予进行设计方案核定和规划许可。
(三)兑现风貌控制规划要求,严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关。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审批,不仅是落实控制性规划各项控制指标至关重要的环节,更是兑现风貌控制要求、塑造城市风貌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对照风貌规划和风貌导则要求,严格依据规划条件规定,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审查、核定。
1、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能充分表达风貌要素的设计方案,必要时可要求增加实物模型等表现手段,或要求在效果图中表现出拟建建筑周边风貌环境,以审查设计方案相对项目周边的风貌协调程度。
2、认真审查建筑高度、形体、色彩、材质、细部做法等风貌控制内容,必要时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材质样品,或在施工现场制作外立面样例,以审查方案实施后的实际效果。
3、应建立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约束机制,规范其设计、施工行为,确保风貌控制要求严格实施。
4、推进审查、审批科学化、民主化,保证风貌控制不走样,一方面广泛征求专家和相关部门对设计方案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认真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四)完善风貌落实管控措施,严把日常监管关。
1、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核定后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时,未经原方案核定规划部门同意,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对风貌设计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变更。
2、完善规章制度,为依法行政提供依据。除编制建筑风貌控制导则以外,还需制定相应的风貌控制管理办法,用规章制度明确风貌控制内容,3、明确规划管理主体和建设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相应的奖罚措施,以规范风貌控制工作程序,保证风貌规划的有效实施。
4、加强批后管理技术力量,使相关人员能熟知建筑风格、色彩、材质、细部等风貌控制内容进行监督管理。
5、强化公示与公众参与。通过提高风貌管理的透明度,既加强对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也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
(五)加强风貌实施批后管理,严把执法监督关。
1、建设工程开工后,建设单位应将建设工程总平面图和反映建筑风貌的效果图在施工现场临街位置公示至工程竣工,接受社会监督。
2、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内容,对建设工程风貌实施情况进行进行规划巡查和监督检查。
3、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职能科室、执法支队、规划所应加强对建设工程的巡查监督管理,特别是建设工程外立面施工前,应对色彩、材质现场查确认工作提前告知建设单位。
4、建设单位及个人违反建设项目风貌控制内容及要求进行建设的,应责令限期改正,并依照《城乡规划法》、《省城乡规划条例》规定进行处罚。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风貌管理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城市风貌管理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六)强化风貌要素落实,严把竣工规划验收关。建设工程竣工,建筑风貌体现情况应作为竣工规划验收的重要内容,依据规划条件和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逐项对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外立面材质和屋顶、檐口、门窗等细部进行现场核实,对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发放《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书》,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并根据具体情况和情节进行处理;对通过整改仍不能达到规划要求的,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未落实建筑风貌要素、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发放《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书》,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不得进行房屋产权登记。
第四篇:关于加快扬州中心城市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扬州中心城市发展的思考
马树生
摘 要: 面对国际资本转移的新特点和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新态势, 扬州要在苏中率先崛起, 有必要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而推进扬州江都两市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扬州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中心城市;路径;一体化
一、加快扬州中心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亦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概念, 使人们对城市带动区域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世界经济现代化史也表明,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面对国际资本转移的新特点和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新态势, 以及区域竞争的新特点, 扬州要在苏中率先崛起, 应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突出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
1、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适应新经济增长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正逐步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 高新技术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 技术和知识在生产要素中的作用越来越显重要。相应的, 国际资本流向也从六、七十年代以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为主转向重点开发人力资本。城市作为区域生产、流通、服务、人力资源培育、对外交流、创新等的中心, 聚集众多的人力资本, 在吸引外来资本、发展新经济等诸多方面要明显优于周边地区。城市尤其是具备完善现代服务功能的城市, 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从江苏的情况看, 各市的中心城市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 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方面, 要明显优于周边县(市), 当然更优于广大的农村。当前, 就地区的整体发展环境, 特别是发展新经济而言, 扬州要明显逊色于上海、苏南地区。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和地区间的激烈竞争, 扬州市应通过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打造一流的园区, 增强自身吸引外来投资、吸引高新技术项目的竞争力, 进而推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2、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推进沿江大开发的需要。去年7 月份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新特点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发展新态势, 从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 适时地提出了沿江大开发战略。沿江开发可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内涵: 一是围绕沿江岸线的开发, 重点规划发展用水量大、运量大、吞吐量大的如化工、港口、物流、造船、能源等产业, 可称为狭义沿江开发;二是沿江地域的开发, 主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状况, 围绕中心城市发展, 培植、推进沿江区域未来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如纺织、服装、汽车、电子、机械等, 称为广义沿江开发。我们要从长江三角洲向世界制造中心迈进的大背景来分析沿江开发。江苏沿江固然适合布置大用水量、大吞吐量、大运输量的产业, 但并不意味沿江产业应以此为特色(如化工), 沿江开发应更多地考虑现有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本和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并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的产业, 而这些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沿江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因此, 结合园区建设, 加快扬州中心城市发展, 推进县级城市和中心镇建设, 使扬州能更好地接受产业转移, 有效推进沿江大开发。同时通过合理布局城镇, 也可有效避免苏南地区在实施工业化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城镇和生产力布局过于分散带来的问题。
3、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应对区域竞争的需要。2000 年7 月, 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江苏城市化发展战略, 苏南、苏中、苏北各市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 突出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 如苏州撤并了吴县市、淮安市实施“三淮一体”发展战略。面对长江三角洲新的竞争态势, 2002 年上半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又提出进一步加快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
都市圈建设步伐, 其实质是加快三大经济圈的建设。从实际辐射影响来看, 苏中地区与苏北盐城、淮安两市的不少区域某种程度上“游离”于三大都市圈之外, 而这一区域拥有1 000 万以上的人口, 有必要建立对该区域发展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城市。扬州地处江苏中部, 素有苏北门户之称, 现在随着润扬大桥、宁启铁路等即将建成和开通, 扬州的交通区位优势将再次凸现;扬州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吸纳就业人口和对外辐射带动能力较强, 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已达70 多万;扬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 发展城市资源丰富。面对新一轮发展竞争, 扬州是被“边缘化”, 仅成为南京都市圈或苏锡常都市圈的“卫星城市”之一, 还是发挥好现实与潜在优势,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 成为未来苏中、苏北这一区域的经济中心, 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发展战略问题。
4、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发挥城市规模经济效应的需要。研究表明, 就城市的基础功能而言,150 万左右人口规模的城市能较好体现现代城市经济的规模效应, 应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形式。扬州辖区有人口470 多万, 其中市区人口近110 万, 建成区人口70 多万, 发展中心城市余地和潜力还很大。但中心城市的发展不应是那种“摊烧饼”的方式, 通过简单区划调整, 将大片农村地域划入城市, 或将在地理上明显分离的两地从行政区划上归拢到一起, 通过扩大人口、面积来发展城市, 而应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 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质态, 增强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 使得城市能更好集聚外来要素, 更好地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和辐射,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扬州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布局路径选择
当前, 如何迅速做大做强扬州中心城市, 存在一个发展空间布局路径选择的问题。“一体两翼、带状组团式”作为扬州城市长期的总体发展模式已基本确立。近年来市政府突出西区开发, 一批重点工程如润扬大桥、西北绕城公路、火车站、会展中心、博物馆等相继开工, 城市西区地价和房地产节节升温, 城市的框架拟扩至西北绕城公路, 可以讲, 不久的将来西北绕城公路以东的扬州西区肯定会成为扬州中心城市的一个新兴组成部分;与此同时, 东区的建设也在积极推进, 东部的广陵产业园、湾头镇、杭集工业园正逐步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面对急需做大做强, 下一步中心城市是继续西进, 穿越欠发达的西部农村地区, 向仪征方向发展, 还是挥师东进, 与近在咫尺的江都实行一体化发展, 最终实现“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是有待深入思考的现实课题。
1、中心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分析。
打开扬州交通图, 我们可以发现: 宁通高速公路、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围成的近300平方公里矩形地域, 已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一个扬州未来城市轮廓。这个地域包含现有的扬州城区和江都城区, 境内大道纵横交错, 宁启铁路横贯东西;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廖家沟、芒稻河四大水系南北向穿越境内;四周高速公路环绕, 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从空间布局上看, 扬州城市呈现东西向带状分布的特点: 一是北部生态风光带, 从西向东依次有蜀岗—瘦西湖国家级旅游风景区、竹西公园、茱萸湾公园、凤凰岛, 可构成未来带状城市的后花园,同时向北可延伸开发邵伯湖;二是中部商业居住带, 从西向东依次是即将兴起的西区、扬州开发区、古城区、城市东区、新兴的湾头镇, 蓬勃的杭集镇, 再向东便是江都市区;三是南部的园区产业带, 沿宁通高速公路从西依次为邗江工业园、扬州经济开发区、广陵产业园、杭集工业园, 再向东则为江都经济开发区, 可形成扬州城市未来的工业走廊。这种带状分布极有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 今后可进一步规划、保护、利用。同时, 区域向南、向东均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向南可拓展成城市的沿江产业带, 向东可同江都形成一体化发展, 现有的矩形区域在近期内可为扬州中心城市提供足够的发展和拓展空间。
2、中心城市继续向西发展缺乏可行性。从扬州西站到仪征约23 公里, 虽然近年来扬州加大向西发展的力度, 一批重点工程投向西区, 在短期内可能还将继续增加向西区的投入, 但扬州同仪征两市相融合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从投资能力和动因来看, 目前市委、市政
府明确将沿江开发作为扬州未来发展的一大战略而提出, 投资的重点将会向沿江开发倾斜, 必将影响对其他方面的基础投入;邗江区目前已确立将蒋王、汊河、杨庙作为城市经济重点发展区域, 向南向北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短期内无大幅度向西发展的必要性, 同时也没太大的投资能力;仪征市现已确定向西向仪化方向发展,向南加快沿江开发, 对向远离市区10 多公里处的邗江与仪征的交界处大规模投资, 并不符合仪征市的发展战略;交界处几个乡镇刘集、新集、朴席经济发展状况一般, 自身无力推进这一地带的整体城市化。据估算如将两市之间建成城市带, 按城市带平均5 公里宽、每平方公里1 万人计算, 至少得有近百万人迁移入住, 根据扬州、仪征两市目前情况, 可能在近十年内都无法实现这一构想。因此,尽管扬州城市存在向西发展的引力, 如地势平坦、开发土地成本低、润扬大桥的带动效应, 但如果近十年内不能实行扬州仪征两市一体化发展, 仅将扬州向仪征方向推进, 并不利于中心城市的迅速壮大, 更不利于中心城市质态的迅速提高。
3、实施扬州江都两市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
南绕城公路和西北绕城公路的建立与开通, 将极大地改善扬州与江都间的交通状况, 两市间的广陵产业园、凤凰岛、湾头镇、杭集工业园已成为投资热点。两市的边缘距离很近, 实施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可能, 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1)有利于中心城市的迅速壮大。扬州中心城市要迅速壮大仅靠市区的力量和现有的集聚方式、速度是远远不够的, 而大市范围以外要素固然非常重要, 但地区间竞争激烈, 吸纳量不会太大, 因此有必要通过集聚周边特别是江都市的要素, 来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由于行政区划的影响, 目前, 扬州、江都两市在吸引要素上存在明显的竞争性, 互补性不能充分发挥。江都是扬州最重要的经济腹地, 经济总量占全市的21 % , 市区现有人口20 万,如实施两市“一体化”发展, 可使扬州中心城市迅速壮大, 成为真正的百万人口城市, 同时也使得扬州城市经济的发展有了丰富的潜在要素集聚源泉。
(2)有利于凸现扬州交通区位优势。从陆路交通看, 京沪高速、宁通高速是扬州陆路两大动脉,其交汇于江都市区的东部;如果未来新长铁路和宁启铁路在淮安与扬州之间连线, 其接点很可能在运河以东, 即在江都境内;而且扬州远景规则也考虑在城市东部再建一座跨江大桥。从水运看, 扬州古运河现已规划建成城内风景区, 开辟旅游项目, 不久将停止航运, 现有一大批依托古运河建设发展起来的企业将必须东迁至京杭大运河或芒稻河, 城市向东发展可更好地利用水运优势, 而且其本身也是利用长江资源、推进沿江开发的一种方式。从未来空运看, 随着经济的发展, 扬州在未来有必要争取建设机场, 如争取建设南京都市圈第二机场, 那么最有可能的地方将会是江都东部地区。这一带距南京禄口机场150 公里以上, 可服务至南通、盐城、泰州三市甚至更大的范围, 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 实施“一体化”有利于更好地凸现、利用交通区位优势, 有利于对外宣传。
(3)有利于弘扬扬州城市的传统特色。
湾头镇的茱萸湾、太安镇的凤凰岛和廖家沟是我市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地, 可建园林、开发水上娱乐项目,或发展观光农业。开发这一带生态资源, 一方面可提高城市生态人居环境质量, 另一方面可更好地体现、弘扬扬州城市“水”、“绿”等特色。
(4)有利于营造两市双赢的发展态势。江都城市已具备一定的规模, 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 但同扬州城市相比, 无论是知名度, 还是城市服务功能、对外吸引力方面都明显逊色于扬州。通过两市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 完善公共设施, 优化产业布局, 促进要素相互流动, 推进资源共享, 必将为两市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5)有利于更好地带动高邮宝应两地发展。
扬州城位于整个扬州大市的南部, 对北部的高邮、宝应两地的辐射有限, 通过扬州江都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 可从客观与心理感觉两方面大大缩短中心城市到高邮、宝应的距离, 从而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三、扬州江都两市一体化发展的构想
综上所述, 扬州中心城市要迅速做大做强, 推进扬州与江都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现实选择, 如何推进, 本文试作如下构想。
1、统一规划, 优化整体布局。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不仅是规模的扩张, 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以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 更好地接受国际、国内产业资本的转移, 适应新型的区域竞争。两市实行“一体化”发展, 如仅仅是把扬州、江都的规划分别向东、向西延伸, 直至接壤, 这样无疑不能很好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 相反可能由于管理的混乱而产生不应有的“城市病”。实施一体化发展首要的是统一扬州与江都市区的规划与管理, 按照一个城市发展的要求加以规划。
(1)要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一个协调组织, 负责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 在规划布局上要注重城市带状发展的特点。在推进两市城市一体化发展方面要注重制度创新, 营造双赢发展态势。
(2)要优化区划布局。
根据城市带状发展特点, 可考虑以杭集工业园为依托, 连同霍桥、李典等地, 新设立一个区, 加快中间地域的发展, 同时要重新审定江都市现有的发展规划。
(3)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扬州与江都之间有四条大河, 水网密布, 开发潜力极大, 同时这一带也是南水北调的东部取水口, 开发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2、加大投入, 改善东部投资环境。
作为一个整体城市发展, 还需要大量的基础投入。在交通基础建设上, 一是尽快完善江阳大桥及湾头的延伸路段建设;二是可在扬州大桥和江阳大桥中间再规划建设一座大桥, 连接文昌东路, 进一步改善扬州江都之间交通状况;三是在湾头规划建设一条高标准的南北向大道;四是尽快改善城东及运河沿线的交通状况, 以适应古城区沿古运河企业的搬迁。在产业布局上, 结合区划调整, 重点加大、加快杭集工业园和广陵产业园投入, 使之迅速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在服务设施上, 可以考虑广陵区政府东迁;加快东部新区设立;兴建一批大型居住区、商务中心、娱乐文化中心, 迅速提升人气。目前部分投资者已意识到扬州城市东部投资价值, 新东方等一批投资项目已率先落户这一区域。
3、完善服务, 整合中心城市功能。
当前要重点在服务整合上求突破,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现代服务的优势: 一在项目审批服务上, 统一审批标准、统一收费标准, 使江都企业直接享受市区企业的“国民待遇”;二在金融服务上, 重点推行同城结算, 降低资金流动成本, 促进资金相互流动;三在信息服务上, 加强彼此的新闻宣传报导, 在上网服务、有线电视、通话服务上实行同城待遇, 取消市际间通话附加费用;四在交通服务上, 尽快增加公交线路、班次, 积极争取取消两市间过路费的收取, 促进两地的人员交往和商品流通;五在人员流动上, 取消人才流动的一切障碍, 做好养老、失业保险的对接工作;六在民生服务上, 统一居民的水、电、气收费标准, 优化体育、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
根据科斯定理, 当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 无论初始产权如何分配, 通过交易都可达到效用最大化。我相信, 在扬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 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作用, 通过机制创新, 充分调动两市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两市一体化发展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五篇:关于中国休闲产业的一些思考
休闲经济——阳光产业
翻译学院 商务英语
王莉媚
0932310
5提起“休闲”这个名词,很多人都会立即联想到“空闲”、“娱乐”。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精神生活的强烈需求,休闲已经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业余时,与同事去看电影,周末,一群好友相约爬山;假日,一家人到各地去旅游……人们对于休闲已经不再陌生了,人们对于休闲生活的需求,已经逐渐地形成一个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市场,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产业。
休闲产业及其在当今形势下的现实意义
根据美国维基百科的定义,休闲产业是指为人们提供娱乐、消遣及旅游等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部门集合,即为满足人们休闲需要而提供的entertainment,recreation和tourism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集群。休闲产业包括艺术和娱乐,运动和游憩以及旅行与旅游三大类别,具体领域为影视戏剧,艺术表演,体育健身,文学出版,餐饮服务,旅行旅游等产业。休闲产业涉及到国名经济各个领域,能有效地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和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和提升经济结构;同时,休闲产业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文明的休闲消费,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发展休闲经济可以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休闲经济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美国人1/3的时间、2/3的收入和1/3的土地用于休闲娱乐业;60%的飞机乘客是非业务性旅行。英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户家庭休闲开支约占家庭总支出的20%。休闲产业成为西班牙第四大产业部门。而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要继续寻求经济发展,进一步刺激国内市场需求,休闲经济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经验也表明,在历次经济危机中,经济不景气使人们空闲时间增多,一些契合人们新需求的产业对经济具有很好的拉动作用。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出现了迪斯尼、好莱坞等一批世界著名文化企业。
在“国际休闲产业论坛2010年会”上,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主席、中国旅游协会名誉副会长王军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休闲产业在中国已初露端倪。未来,休闲产业将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拉动内需的新机遇。”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06年春节黄金周共接待游客783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去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21亿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收入4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由此可见,休闲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国家与社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对于经济具有有力的拉动作用。
同时,在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休闲经济也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休闲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管理经营人才以及服务性的劳动力,特别涉及到一些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岗位,对于促进城镇化,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8月,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14个省市区,共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园区43035家,其中产值五百万以上规模企业2823家,年实现收入806.7亿元,带动
就业近200万人。,其中农民就业达159.5 万人。休闲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休闲经济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注释),人类再满足较低层的生活基本需求后,就会进而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需要。在前工业化时期,人们忙于迫于生存资料压力的有形劳动,休闲活动较为单一,其多样化受到抑制;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大规模商品消费与人口增长,以及流通、金融、房地产和保险等领域的扩张,为休闲产业的多样化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人们用于以往较高食物开销的花费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衣服、住房和汽车等物质享受休闲品的生产与消费日渐升级,品味的变化,个性化、无形化的精神享受品的服务需求开始增长。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与消费服务开始纳入休闲经济的宏观视野。休闲产业在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开始显现,特别是由多元化引发的“自由消费”带来的精神享乐,由于适应了人全部身心的精神需求而日益受到重视。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西方的后工业化社会,随着“闲暇”的增多,物质消费已不再是最终目的,温饱也不是生活的主要问题,人们开始着眼于工作时间以外的休闲活动。关于休闲,清代学者张潮有过如此总结———“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性”,何乐而哉!(引自刘禹锡的《陋室铭》)
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保持内心的安宁,著名德国思想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也谈到的“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科学利用利用闲暇时间,在阅读中,提升自我,在游历中,开阔眼界,在交友中,交流思想……有意识地培植具有高尚人格的精神素质与道德修养,这是对于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公民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推动休闲经济的发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了休闲产业的巨大效益,纷纷采取各种的措施,大力发展本国休闲经济。其中美国在这一方面非常值得我们的借鉴。提起美国的休闲之地,大家很自然就能想到博彩业发达的拉斯维加斯,电影之城好莱坞,热带风情夏威夷岛等等;说到美国的休闲活动,大家立刻能想到NBA,美国足球,棒垒球等等,问起美国的休闲品牌,大家会将阿迪达斯,耐克,匡威这些品牌脱口问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增强我国休闲产业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休闲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必须走出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的休闲经济发展道路。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具有丰富的资源,例如,云南的民族之旅,江南的水乡文化,福建的茶韵之乡,西藏的神秘探险等等,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产业。
同时,在殷厚的文化基础上,我们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休闲品牌,例如皮影戏,刺绣,各种剧曲等等,大力推广,增加及知名度,以独特的民族韵味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现在,我国各地都在极力地发掘当地的各种历史地理文化资源,开展一条条的特色之旅,取得了一定的可喜的成效。只有充分地展现我们的特色,深深地扎根于民族特色的土壤里,有了充足的养分,休闲产业之花才能开得更加灿烂。
注释: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原理: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数据资料:
参考资料
《休闲学》 陈来成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