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内烟草市场情况0828
国内各省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建立铁路系
统烟草监管和销售概况
长期以来,由于铁路系统的半军事化管理体制所宥,铁路市场尚未建立涉烟经营管理机制,铁路市场内的烟草配送和经营缺乏有效监管,假烟走私烟时有所见,不利维护消费者利益,不利铁路市场规范有序,不利稳定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据了解,北京、上海、内蒙古、安徽、陕西、江西,武汉、哈尔滨等省、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依法已陆续在有关铁路局系统设立烟草制品行政执法机构和专卖机构,全面开展铁路烟草市场实施烟草专卖、配送和监管等相关工作。
实践证明,各省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铁路系统建立烟草专卖机构,是在治理整顿中加强烟草专卖管理,把住铁路运输关口,打击利用铁路非法贩运、走私卷烟的活动,规范铁路烟草市场秩序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一、武汉铁路烟草商贸有限公司
在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和武汉铁路局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武汉铁路烟草商贸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运营武汉铁路局管段旅客列车、车站、铁路小区等烟草及其制品批发。
2005年12月,原武汉铁路烟草专卖分局与原襄樊铁路烟草专卖分局合并成立了武汉铁路烟草监管机构。该机构是
湖北省烟草专卖局派驻武汉铁路局系统依法实施烟草专卖管理的行政执法机构。受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和武汉铁路局双重领导,湖北省烟草专卖局授予市(州)级烟草专卖行政执法、管理权限。其管理范围是湖北省境内的武汉铁路局管段,主要职责和工作:一是贯彻执行国家烟草专卖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以及湖北省烟草专卖局有关烟草专卖管理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二是负责湖北省境内武汉铁路局管段的烟草专卖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查处利用铁路运输环节非法贩运烟草专卖品案件,以及铁路系统内部人员涉烟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利用列车非法倒卖卷烟的各种违法活动,维护正常的铁路运输秩序;三是负责湖北省境内武汉铁路局管段部分车站、铁路小区的卷烟零售许可证审批、发放、年检以及卷烟批发配送和市场管理等工作。四是承办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和武汉铁路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北京铁路烟草专卖公司
北京铁路烟草专卖公司是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派驻北京铁路系统烟草专卖和管理机构,也是北京铁路局的直属职能部门,受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和北京铁路局的双重领导,负责查处北京铁路局辖区内的所有违法烟案。该局(公司)烟草市场涉及北京铁路局管辖两省两市一区各旅客列车、站点等,由北京铁路烟草专卖管理局(公司)协调兄弟省市烟草专卖公司,依法做好北京铁路局管辖烟草专卖、配送和监管等相关工作,依法查处北京铁路局辖区内涉嫌违法烟案。
三、部分省市铁路烟草专卖和管理机构名单
北京铁路烟草专卖局(公司)
上海烟草集团铁路烟草有限公司
武汉铁路烟草商贸有限公司
武汉铁路烟草物资运贸公司
武汉铁路烟草专卖局
哈尔滨铁路局烟草专卖局(公司)
内蒙古海拉尔铁路分局烟草专卖局(公司)
江西省烟草专卖局驻南昌铁路烟草专卖局(公司)
西安铁路烟草专卖局(公司)
安徽铁路烟草专卖局(公司)
襄樊铁路烟草专卖管理处
(名单待调查充实)
四、结语
综以上所述,在铁路系统建立烟草专卖机构,是在治理整顿铁路烟草专卖管理,制止流通和销售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规范铁路烟草市场;有利于严厉打击利用铁路进行烟草走私的犯罪活动;有利于铁路烟草经营的税收管理;有利于整顿铁路烟草运输秩序。同时,铁路烟草专卖和监管机构的建立需要得到了省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和铁路系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需要引入市场运营管理机构,最终形成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铁路烟草市场体系。
第二篇:烟草市场调查报
烟草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国内,国际形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市场,拥有的烟民总数高达3.5亿,近年来的卷烟销售量占到了全球总量的1/3,对于如此巨大的市场,尤其是在西方反烟运动的压力之下,各大跨国烟草巨头无不垂涎欲滴.多年来,由于国内的诸多壁垒限制,外资烟草在中国市场一直无有太大的收获.有统计,过去数年里,外国卷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一直徘徊于1%-3%的水平.但是这样的情况不会长远了.按照入世的承诺,在入世6年之后――-与美国的市场准入协议则为2004年,我国对外资烟草不仅要将进口关税降到足够低的程度,而且还要取消进口许可证以及配额等非关税壁垒,对跨国烟草巨头们放开国内市场.事实上,威胁已在咫尺,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将取消特种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进口卷烟将和国产烟一样可以摆上大街小巷的各种零售烟摊.2004年,中国对进口烟草所征关税进行调整,烟叶进口关税将从40%降到10%,卷烟从现在的70%降到20%,意味着届时国内外优质香烟原料价格将持平,而国外优质卷烟价格将可能低于国产卷烟;政策壁垒即将被突破,国外烟草巨头早已摩拳擦掌.在他们看来,占全球市场1/3的中国市场太诱人了,以至摩根士丹利称其为“一个巨大的未利用的最后的巨大国境”.国际压力――兵临城下
跨国烟草巨头即将逐鹿中国市场,而国产烟有无抗衡的实力呢
中国的卷烟年生产量接近3400万箱,位列全球第一,但一沾到“强”字,就令人汗颜.目前,全国除西藏,青海外各省份共有170多家卷烟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在30万箱以上的只有38家.我国虽然是烟草大国,却不是烟草强国.资料显示,国内最大的烟草企业红塔集团虽然拥有世界最大,最先进的生产车间,2001年以277.08万箱的销售量号称世界第五大烟草企业,但与世界排名前三位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M),英美烟草公司(BAT),日本烟草公司(JT)的1800万箱,1650万箱,900万箱的年销售量相比,差距甚远.而且中国全年烟草总销售收入和利润还比不上一个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当前烟草体制总览
在我国目前的烟草专卖体制下,各省级烟草公司身兼二职,既负责本省烟草销售,又负责管理本省卷烟生产企业,这种体制滋生了地方保护.比如在卷烟生产落后的地方,采
取限制外地烟进入数量,限制销售区域等各项措施来遏制外地优势卷烟品牌的进入,以保护本地落后企业的生存,使当地政府的税收得到保证.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使烟草企业增强同国外烟草商竞争的实力,只有对现行的烟草专卖专营的体制进行改革.主要症结――地方封锁
中国烟草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状况,其主要症结之一是地方封锁.自1982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起,就规定烟草专卖局与烟草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而烟草公司既管生产又管销售.在工商不分的体制之下,由于烟草的主要利润点在生产环节,各省烟草公司出于利益和业绩考虑,力保本省的卷烟产品,更何况,本省的地方政府还在背后施加有强大的压力.保护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排除异己――将外省烟尽可能地拒之门外.由此国家专卖体系变成了地方专卖.由于地方封锁,造成一个直接结果是强者不能强,弱者不能死的局面.实施体制改革的根本之道――改革税制
工商分离,正是试图从这一症结入手,打破地区封锁,扶持国产烟做大市场大品牌,以与势大力雄的外烟抗衡.税制之痛与“井田制”
然而,对于工商分离能否引领中国烟草走出困境,业内人士并不乐观,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之举.表面上看,工商独立经营利润独立核算,工业公司管辖权收归国家局,意味着省烟草专卖局对占烟草业利润大头的工业部分丧失管辖权,地方丧失了原来名正言顺的发言权.但实际上,地方封锁的动力却并未消失,因为财税收入体制未变.烟草作为特殊商品,寓禁于征.其重头税种――消费税征收于生产环节而非销售环节.也就说,产多少按比率收多少,即使没有销路,堆在仓库也要交税.而对于税收的分配,中央和地方却有约定:每年中央对地方除返还基数外,对两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增长部分按1:0.3比率再返还.如此一来,卷烟两税特别是消费税与产烟地区的财政收入密切相关.例如,在云南,湖南这两大产烟强省,其烟税占财政收入比重是70%和40%.还有一个事实是,在一些小烟厂所在地,烟草税收在当地财政收入中占据大头,烟税是地方政府突现政绩的一大载体.如此一来,专卖专营和地方政府干预就构成了烟草业的“井田制”.而工商分离改变不了税制,就改变不了“井田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地区封锁.显然,要想实现烟草的根本变革,改革税制才是根本之道.烟草业体改和发展前景
工商体制改革情况
国内国际关税进程
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将取消特种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2004年底卷烟进口关税务也将由现在的65%降到25%,烟叶关税由目前的40%降到10%.这无疑会给外烟进入中国打开了大门,从而对并不强壮的国内烟草业造成冲击.2005年,将取消所有的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即实现零关税.烟草体改进程
2003年1月――全国烟草工作会议
国家局局长姜成康在今年1月“2003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在未来几年内,卷烟工业企业战略性调整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决定着中国烟草的成败.”
此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烟草已进入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不管国家局最终确立几大集团,集团化都将是烟草改革的必经之路.国家局保驾护航
2003年2月――体改试点4个省份
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部署和安排之下,安徽,广东和湖南,浙江四个省份先后对本省的烟草系统实施工商分离,到目前为止,前三个省份的试点已经告成,浙江的试点也接近了尾声.在这四个省份,原所属省烟草专卖局(省烟草公司)管辖的烟厂被悉数剥离出来,划到一个全新的机构――省烟草工业公司――的麾下,新机构与省专卖局(烟草公司)
原文来自[3G办公文档大全]:感谢原作者。
第三篇:烟草市场“双打”工作总结
烟草市场“双打”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规范烟草市场秩序,根据市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市场“双打”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我局在全市范围内认真开展了烟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我局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经检局充分发挥牵头组织作用,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市场“双打”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县分局充分认识开展烟草市场“双打”工作的重要性,在两节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烟草市场的监管。各县分局根据市局要求,立即行动,周密部署,根据辖区实际,分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以工商所为基本执法单位,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确保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巡查,监管到位。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各县局、分局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采取定期巡查和不定期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经营者仓储、商场、超市、名烟名酒店和烟酒店等场所以及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加大巡查力度和频次。以案件查办为抓手,强化市场监管。截止目前为止,全系统共出动执法车辆498台次,执法人员1920人次,检查相关经营户8338户次,其中固镇县局立案查处无照经营烟草制品案件2起,案值0.42万元,罚没款0.22万元。
三、加大宣传,提高影响。为提高此次专项行动的影响力,各单位分别在辖区各大商场、超市及农贸市场悬挂打假宣传条幅,并向经营者发放《告经营者一封信》,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向市局,市政府网站积极报送行动的方案制定,落实以及案件查办情况,同时积极联系电视媒体和报纸,对各自行动和督查情况进行宣传。
四、加强督察,强化落实。3月14日、28日,市局领导亲自带队,在市烟草专卖局的积极配合下,采用现场检查的方式,对各县分局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并制发督查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3月份是开展查处假烟专项整治行动月,下一步,市局将继续与烟草专卖局联手,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进行督查考评,各单位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市场“双打”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围绕工作重点,针对市场监管的薄弱环节,加大巡查频率,明确监管责任,同时要深入开展层级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跟踪督办。确保查处假烟专项整治行动落到实处。
市局经检局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第四篇:烟草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汇报
烟草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汇报
今年以来,X县按照x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烟草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努力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合、多方参与、密切协作”的烟草市场综合整治体系,紧扣“端窝点、断源头、清市场、腾空间”的主线,坚持条块结合、部门联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使全县烟草市场综合治理工作开局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烟草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活动成果。
X县烟草业转型升级工作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主动向前、主动作为,攻艰克难、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经受住了“大考”,打赢了“硬仗”,各项指标逆势上扬。开展了“利剑X—断链破网”严打违法收购倒卖卷烟专项行动,以真烟案件线索研判为切入点,以斩断真烟跨省市异常流动链条为突破点,以打击收购倒卖卷烟网络为着力点,加强宣传攻势,强化线索研判,全面严管市场,快侦快办一批真烟大要案件,严惩严办一批倒烟分子,教育规范广大零售商户,进一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二、烟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合、多方参与、密切协作”的烟草市场综合治理体系。二是筑牢三道防线,严防转移渗透。
我们重点抓好重点地区、毗邻地区、县际边界的防线建设,在国道、省道、高速路口和县际边界严防死守,巩固“打、防、拦”三位一体格局体系。三是坚持综合施策,强力市场整治。
采取以客户诚信等级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的新型监管模式,争取与“信用河南”实现数据共享互通,联合惩戒严重失信商户。继续深入开展串码烟和大户治理,全面落实“一户一码”政策,对销售串码烟行为“零容忍”。综合运用教育培训、限制货源、行政处罚等手段,加大规范整顿力度。四是强化联合打假,形成执法合力。
通过强化联合打假、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辖区责任制等机制建设,充实烟草打假联合机动队力量,分工协作、步调一致,联合开展打击行动。三、下步工作主要打算。
一是抓好违法大户和串码烟治理。对零售户的严重违规行为,烟草治理办将组织市场监管部门及烟草部门,进行联合信用惩戒;对取缔后仍然从事卷烟经营的商户,将按照无证经营坚决予以查处;对倒烟贩子和持证零售户非法经营卷烟案件,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将及时移交公安机关,给予刑事打击,切实增加违法成本。二是抓好新型烟草制品治理。
加大对汽车站、物流寄递及大型商超的检查频次和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对走私、贩卖加热不燃烧卷烟违法行为的专项打击行动,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对吸食电子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力度,对生产销售“三无”电子烟等各类违法行为依法及时查处。三是抓好物流寄递环节治理。
按照《关于建立物流寄递环节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协作机制的意见》要求,严格履行职责分工,落实好联席会议、联合督导、情报共享和奖励激励等制度,发挥部门合力,加大监管力度。四是抓好执法长效机制建设。
持续健全完善形势分析、经验交流、情况通报、信息共享、情报研判、联合办案等长效协作机制,认真抓好治理、取缔、整改、问责等工作,切实做到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人。五是抓好烟草市场整治宣传。
充分利用市场监管部门点多、线长、面广、队伍大的优势,把烟草市场综合治理宣传的触角渗透到县、乡、村,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烟草市场综合治理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扩大法律、法规、政策普及力度,及时曝光典型案例,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强大舆论声势,推进社会共同治理。第五篇:烟草市场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
县烟草市场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我县烟草市场综合治理水平,整顿和规范烟草市场秩序,促进烟草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联席会议组成县烟草市场综合治理联席会议由县“三烟”办、县公安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县交通局、县烟草专卖局组成。
二、联席会议职责
(一)围绕烟草市场综合治理中心工作,研究、解决有关问题。
1.县“三烟”办:负责县烟草市场综合治理联席会议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联席会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对联席会议召开情况、会议议题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2.县公安局:负责对涉烟犯罪案件进行研究探讨,形成管辖合力、保持高压态势,确保涉烟犯罪行为的从严和及时查处;对歌舞厅、洗浴、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的非法经营卷烟情况进行分析及时予以打击处理。
3.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对烟草市场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研究,探讨管理途径,指导执法实践。
4.县交通局:负责对火车站、汽车站、配货站和物流中心等非法运输烟草专卖品违法行为进行研究探讨,打击交通 1
运输行业的涉烟违法行为。
5.县烟草专卖局:负责召集联席会议,确定具体时间、地点、主要议题和参会单位名单;协调各成员单位对烟草市场综合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负责整理会议形成的工作方案、通过的重要决定等,并对烟草市场综合治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
(二)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对烟草市场的综合治理力度。
在充分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全县烟草市场实际状况,商讨治理整顿对策,出台市场整治方案,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注重加强各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工作配合,确保烟草市场整治效果。
三、联席会议形式
(一)定期会议
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如有需要,经任一成员单位提议,可以随时召开全体会议或部分成员会议。除联席会议组成成员外,可根据工作需要邀请其他相关部门派员参加。
(二)两级会议
各成员单位除按要求定期参加全县烟草市场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外,各单位所属的基层机构(各公安派出所、各工商行政管理所、各交通管理所、各烟草专卖管理所)也要根据辖区烟草市场情况,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会议由烟草专卖局所属各烟草专卖管理所负责召集联席会议,并确定具
体时间、地点、主要议题和参会成员单位。
四、联席会议要求
(一)参会单位收到会议通知后,应按时参会,并结合会议议题准备相关资料。
(二)联席会议要针对在烟草市场综合治理工作以及处理涉烟违法犯罪活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开展调查,制定有关规定,研究处理办法,依法加大对涉烟疑难案件的处理力度。对制售假冒卷烟、无证经营烟草制品、非法运输和贮存烟草专卖品等违法行为进行联合查处,对重大涉烟案件、涉嫌犯罪案件做好案情及线索的汇总分析工作,推进烟草市场的联合执法和综合治理工作,有效打击涉烟违法犯罪活动。
(三)联席会议召开后要及时整理会议记录,对会议形成的工作方案、通过的重要决定等,均要以形成书面形式下发至各成员单位。
(四)各部门对联席会议通过的工作方案、重要决定等要根据本部门职责分工,严格按照要求执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