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军民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11-01-25
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
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
2011年1月22日
王军民对“十一五”以来我省煤炭工业和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全省煤炭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不懈努力,辛勤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政府监管监察水平明显提高,省、市、县三级监管体系逐步完善,较好地履行了监管监察职责。
在简要分析形势后,王军民说,这次会议主要是煤矿安全工作会议,各级各部门和煤矿企业要正确认识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年年抓、月月抓、日日抓、时时抓,常抓不懈。
就做好2011年煤矿安全工作,王军民要求,全省煤炭系统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安全健康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要加大煤炭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资源利用率好、安全有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要继续深入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在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深化科技进步、深化预防为主上下功夫,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应急救援建设,不断探索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立足于早发现、早排除,重点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冲击地 1
压三大专业防大事故,突出机电、运输、顶板专业努力减少零星事故;要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强化行政执法,把干部带班下井、安全准入培训、防“三超”等作为执法重点,对超层越界、破产改制、管理滑坡、回撤关闭、管理权上收的原乡镇煤矿等薄弱矿井重点防控,确保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王军民特别强调,煤矿井下发生死亡事故,无论何种原因,一律由煤监机构组织调查。
第二篇:王军民在全省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军民同志在全省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经贸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省九届三次全委会及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总结过去五年工作,部署明年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推动全省工业流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作出更大贡献。昨天下午,述禹同志传达了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书绅同志总结了过去五年的经贸工作,部署安排了明年工作,讲得很全面,我完全同意。今天上午的典型发言也很好,对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很有借鉴意义。刚才,省政府与各市政府分别签订了2008年节能目标责任书和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了工作责任。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经贸工作的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
五年来,全省的经贸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部署,突出“三个亮点”,狠抓“三个一批”,全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
一是工业经济总量上了一个大台阶。认真落实《山东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业强省发展纲要》,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六大传统产业,延伸七大产业链条。预计到今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达到3.5万户,是2002年的2.6倍;规模以上工业资产3.1万亿元,是2002年的2.7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万亿元,是2002年的3.8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万亿元,是2002年的4.4倍;实现利税5350亿元、利润3290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5倍和5.3倍;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将达到86%,比2002年提高8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一个大提高。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双百工程”,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产学研联合。目前全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61家,比2002年增加37家,居全国首位,省级技术中心达到365家,比2002年增加187家;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7%以上,重点培育的“百户”技术中心企业达到5%以上,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2%,比2002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2800亿元,是上个五年技改投入的3.1倍。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分别由2003年的28个和32件发展到目前的271个和128件。
三是流通现代化建设有了一个大发展。坚持以市场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新型流通业态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等新型流通业发展,组织开展名牌产品万里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不断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努力构筑大流通格局。预计今年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8%。机电产品出口有望完成260亿美元,是2002年的5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00亿元,比去年增长17%,是2002年的2倍。
四是节能减排出现了一个新突破。认真实施《山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强化责任体系,注重标本兼治。2006年全省首次实现节能减排双下降,2007年上半年,全省万元GDP能耗1.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7%,比2006年降低2.38%;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90吨标准煤,比2006年降低5.94%。
五是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有了一个新增长。认真落实《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228万户,注册资金7100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1.4和5倍。
六是经济运行质量上了一个新水平。建立了工业销售、效益、两金占用、亏损四个“百户”重点企业和煤炭、石油、棉花等重要原材料及大宗产品情况供需情况月调度分析制度。2003年以来,面对“非典”疫情、禽流感、煤电油运紧张等复杂局势,积极协调应对,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下,确保山东不拉闸、不限电,为工业流通经济平稳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做出了贡献。
七是企业竞争力有了一个新增强。预计今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将达到55户,比2002年增加43户;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将达到500户,比2002年增加361户。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270个。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凝聚着全省经贸系统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经贸工作是非常满意的。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省经贸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
在充分肯定五年来经贸工作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关于明年的经济形势,李建国书记、姜大明代省长在省九届三次全委会上已作了全面深入地分析,特别提出,要跳出山东看山东,指出,在南部方向,长三角地区苏、沪、浙一体化发展战略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北部方向,环渤海地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也呈现出明显态势。这对地处两地之间的山东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求我们客观辩证看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
从有利方面看:明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8%;国内经济通过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12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蓝皮书预测,2008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1%;我省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全省上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作指导转变上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可以说,明年经贸工作具备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坚定做好明年工作的信心。
从矛盾和挑战方面看:首先,明年宏观调控的重点是“两防”(防止经济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已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意味着资金紧张将是制约工业流通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因素。如何既要做到“两防”,又要破除资金难题,保证结构调整和经济运行需求,对我们经贸系统的同志们来说是严峻的考验。
其次,明年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的任务也更加艰巨。中央强调有“保”有“压”。保的是农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和重大基础设施等好项目,压的是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由于历史原因,我省工业明显偏重,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强,有的地方习惯于按照老路子研究发展,一提上项目就是电厂、煤矿、焦炭,思想转弯子比较慢,项目替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及时谋划和实施一批结构优化、带动力强的好项目,任务十分艰巨。
第三,保障经济运行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明年国际市场能源、粮食和原材料价格总体上将继续呈现上涨态势,对稳定国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依赖进口原料的企业不容乐观。从国内市场看,煤电油运供应依然偏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压力更加明显。受此影响,工业行业和交通运输业面临着较多增支减利因素,生产和效益指标不确定性增加。要在今年基础上继续组织好工业流通经济运行,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明年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做到“两防”,实现又好又快。其中,稳是前提,进是目的,求是工作。李建国书记提出,稳就是稳增长、稳市场、稳物价、稳金融、稳人心。好字优先,就是做到富民利民优先,自主创新优先,结构调整优先,节能减排优先,协调发展优先,改革发展优先。六个优先中起码有三个要由经贸系统带头或为主来承担。对此,我们经贸系统的同志一定要认真领会、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要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变压力为动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解决问题,力争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推动工业流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各级政府换届后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明年经贸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九届三次全委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省委、省政府最近印发的《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鲁发[2007]2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鲁发[2007]24号)为总抓手,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发展方式的“五个转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促进山东工业由大变强。
落实好这个总体要求,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增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相比,我认为有三个方面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一是把自主创新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放在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项经济工作之首。要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二是第一次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列,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要求。这是中央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的新提升。三是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三个入手,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三个转变”的新要求。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我省情况看,还要推动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带动向传统产业提升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共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少数大企业带动向大中小企业合力带动、产业集群带动转变。这就是我们讲的“五个转变”。
“三个转变”的实现对于我省很有针对性。例如,扩大消费需求,开拓城乡市场,我们研究的就不够,最近国家出台的家电下乡试点就是一个重大举措,我省是家电大省,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再例如,发展三产服务业,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这二者并不矛盾,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山东与浙江相比,最大的差距之一是我们不够重视服务业和市场建设;还有,向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如何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发挥山东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培养软件编程等紧缺人员,都需要采取具体措施来推进,经贸系统是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实践者,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自觉运用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快工作指导转变,推动我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一手抓支撑,一手抓引领,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努力增强科技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支撑”,重点是抓好技术改造,用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技术改造符合控总量、调结构和 “双防”的要求,可以把过多用于铺新摊子、占用土地、重复建设的钱用来更新设备,搞技术创新,用技术提高效益,在明年国家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控制投资规模的情况下,通过普遍地技改,来调整投资的结构,每个企业都把功夫用在引进或研发先进技术,更新装备,引进或培养人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佳途径。无疑应该成为明年经贸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说,在宏观调控面前,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既不畏难发愁,要“好”就不能“快”;也不因循守旧,继续走老路,要“快”就不能“好”,通过解放思想,发挥山东工业传统产业比重大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技改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比重,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
一是明确技术改造的范围。对现有企业,只要有市场、有效益,能扩大消费需求和促进就业,又不属于“两高”限制的,都要指导和督促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全省金融、财政等系统要大力调整投资结构,确保在“十一五”期间技术改造的投资提高到35%以上。二是明确技术改造的方向和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为目标,重点改造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注意避免一般化的规模扩张。三是抓住国家外汇充裕和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装备。落实省政府关于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加快提升工业装备水平的意见,确保“十一五”末主要工业企业装备居国内先进水平的达到68%,其中国际先进水平的达到30%。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促进电子通信、发电及输变电、现代农业机械、工程建筑机械、轻纺机械、专用成套设备、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重大装备的创新和发展,加快发展数控机床工业和汽车工业,发展壮大船舶工业和民用航空航天配套产业及核电技术设备,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四是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突出抓好软件产业、动漫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发展,集中力量提高集成电路设计能力,争取半导体芯片等大项目在山东落地,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坚持“以用兴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宽带网和信息技术联盟的作用,大力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技术服务等信息技术的运用。力争到“十一五”末,信息产业生产和经营业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6.4%提高到11.7%。
“引领”,重点是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用技术创新培植新的增长极。一是提高自主创新的投入。要按照省委25号文件要求,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二是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要以15个高新技术产业群和20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联盟和产业集群,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提高规模效益和产业关联度、集成度,以创新链的提升带动产业链的发展,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蓄后劲。力争明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再提高3个百分点。三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要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重点,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继续办好产学研国际洽谈会,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确保到“十一五”末,培育出1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较强、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的目标。明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都将在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企业国家实验室等方面加大投入,我们要抓住不放、积极争取。四是抓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继续实施泰山学者工程,更多从省外国外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校企合作,用学科链、专业链来支撑创新链和产业链。
(三)坚持一手抓扶优,一手抓汰劣,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明年是节能减排的关键年,要以落实省委24号文件为和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为总抓手,着力解决把节能减排与又好又快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解决畏难发愁情绪和简单化思想,进一步坚定信心,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4.5%,SO2和COD排放量均下降4%的目标,实现节能减排与结构优化的双赢。
一是从源头上严格控制“两高”行业的项目和投资,坚决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要实行项目审批问责制,对违规建设的项目,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二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运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加大差别电价和超耗能加价政策实施力度。明年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水泥、钢铁、小火电、5万吨以下草浆等落后产能任务。要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建设项目“区域限批”。
四是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加强对省千户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组织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和“三个节能100项”,认真抓好90个节能项目,确保千户重点耗能企业比2005年节能1036万吨标准煤。抓好家庭节能设施推广,把节能减排任务落实到每个家庭。
五是落实节约能源法,进一步完善节能保障机制。国家新节能法将于2008年4月1日实施,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并修订山东省节能条例,加快制订节能减排地方标准,为节能减排提供法律法规依据。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投入,健全节能减排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一票否决制度,建立配合联动、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认真落实国家19个部门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意见,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进一步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一手抓企业建设,一手抓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要认真总结企业建设的经验教训,实行分类指导,促其强筋健骨,增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要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变强为目标,逐户帮助研究如何把握好发展定位,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用信息化引领企业发展,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发展装备制造业,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科学决策水平、技术研发水平和现代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又好又快发展的表率。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要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发展活力为目标,组织实施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计划、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着力培育发展规模以上企业,增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要引导企业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造,着力改变家族式管理体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形成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企业组织形式。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企业聚集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特别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要总结推广临沂等市的经验做法。一是搞好发展规划,引导产业聚集。立足本地资源特色和产业基础,结合城镇化发展和各类园区建设,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引导分散的相关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发展和布局优化。依托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特色乡镇。省里将重点培育和扶持140个特色产业镇(街区)。二是抓好龙头企业,按产业链发展项目,带动产业聚集。加快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大、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开展协作配套,拉长产业链,使关联企业在空间上相对集中、生产上分工协作、技术上互动创新、资源上互补共享。三是抓好园区建设,推进产业聚集。各类园区要根据本地特点和优势,按照“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原则,确定产业发展定位,调整招商引资方向和重点,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实施特色产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加快特色产业的形成和集聚。四是重视市场建设,拉动产业聚集。要在产业集群区域内建立产品交易、储存、流通市场,形成重要集散中心。同时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展洽会等现代交易形式,宣传推介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五是创造区域品牌,引导产业聚集。要在产业集群中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争创中国名牌和山东名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著名商标。对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特色鲜明、具有较强集聚功能及辐射效应,经济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要积极争创全国和省“名优产品生产基地”,实现由产品名牌向区域性品牌的转变。
(五)坚持一手抓市场体系建设,一手抓市场开拓,努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现代化的大生产,离不开现代化的大流通。要按照十七大关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要求,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发展现代流通业态,开拓国内外市场,逐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形成工业流通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
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建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面,完善农家店功能,新建改造1万个标准化的“农家店”。切实组织好“家电下乡”试点工作。二是完善城市商业服务功能。全面启动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抓好国家级、省级城市示范商业社区创建活动,重点抓好早餐快餐店、便利超市、便民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四类行业的发展。强化连锁经营功能建设。重点建设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着力扩大社会物流配送比重,打造连锁经营快速扩张的支撑平台,促进连锁经营企业加快向县城及中心集镇延伸,向城市社区拓展。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和服务功能优势的物流基地,提高物流产业的集聚效应。扶持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较大、具有发展潜力的物流企业集团,提高物流企业专业化水平。组织开展生产制造企业工商分离试点,推动物流业创新发展。四是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组织好食品、药品、农资等重要商品市场的整治,依法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促进诚信山东建设。
市场开拓要围绕调整我省产品市场结构,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指导企业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搞好市场细分和营销策划,有的放矢地开展市场开拓活动,提高营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继续采取政府与企业、工业与商业联手开拓市场的有效做法,大力开拓省外市场。三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积极开辟南亚、中东及非洲等新兴市场,努力扩大机电产品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建立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设市场营销网络,实现销地产,增强国际化运营的能力。力争明年机电产品出口300亿美元,增长20%以上。
(六)积极做好“三个保障”,努力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要求。
一是保障煤电油运等重要生产要素供应和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各地要对明年本地区煤电油运需求情况,加强调度和分析,及早预测和发现问题,研究提出应对办法。电力企业和钢铁、化工用煤大户要与省内外煤炭企业抓紧衔接订货,与铁路交通部门落实运力,保证煤炭供应。特别是电力企业要保证电煤库存在16天用量以上,确保电力供应全年不拉闸、不限电。针对当前成品油供应依然偏紧的问题,要积极协调中石化、中石油公司增加成品油供应计划,有地方炼油厂的市要督促企业优先供应省内市场,并积极争取为中石化加工原油,保证全省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的供应。要进一步抓好食品、猪肉、食用油、盐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监测,组织好生产运输,确保不断档,不脱销,促进物价稳定。一旦脱销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储备,防患于未然。要加强经济运行信息化建设,完善重点流通企业、城市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三个监测系统。明年,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监测范围覆盖到所有地级市,监测样本企业增加到1000家,所有市场监测数据实现网上直报,以提高信息收集和快速反应能力,为做到“双防”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要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意见》,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抓好质量基础工作和标准制修订,抓好电子监管网络建设。组织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活动,继续巩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成果,加快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规范,养成习惯。努力提高全省产品质量水平,切实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用得放心。
三是保障安全生产。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当前,要特别注意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海上运输、道路交通、烟花爆竹、民爆器材、人员密集场所等领域的安全整治,确保“两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三、加强学习,改进领导,努力提高指导经贸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加强学习。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省九次党代会及九届二次、三次全委会精神,自觉运用科学理论观察思考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和领导工作的本领,特别是要转化为指导工业流通经济健康发展的能力。除了理论学习以外,还要研究学习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内外资企业统一税率为25%。这就要研究如何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15%),多发展总部经济和有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按90%计入收入)。还有《劳动合同法》等。还要学习科技知识和产业政策,包括节能环保政策,熟悉和掌握分管的业务知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利用外资指导目录已经出台,只有清楚哪些是国家鼓励、市场需求的,才能指导企业抓好创新和发展。
二要改进领导。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做到“四破四立”,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出好主意。要注意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要深入基层和企业,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新鲜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开展。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关心困难职工群体生产生活,让职工群众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三要保持廉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思想建设的突出位置,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牢记“两个务必”,讲操守、重品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抵制腐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防止权力商品化。
四要狠抓落实。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行动上。各级各部门要弘扬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坚持反对弄虚作假、急功近利、阳奉阴违,集中精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努力推动我省工业由大变强和又好又快发展,为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新年春节即将来到。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经贸系统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职工家属表示节日问候。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精神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全县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龙年春节刚过完,县经贸局立即组织召开这次全县煤炭工作会议,充分说明做好煤炭工作的重要性。这次会议是县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11年全县煤炭工作,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煤炭管理工作。刚才,县行风办 对2011年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春节后煤矿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全年的煤炭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与各煤矿企业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请各煤炭企业在生产管理中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煤炭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炭生产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狠抓安全生产管理,煤炭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安全管理得到加强,煤炭企业法定代表人、矿长、副矿长及主要工种的安全责任全面落实,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二是生产秩序进一步规范。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开采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联合执法、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使一度猖獗的非法开采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三是矿井技改扩建工作深入推 1
进,为推进全县煤炭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全县煤炭生产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县煤炭工作取得的这些成绩,从根本上说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煤炭生产管理部门和煤炭生产从业人员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县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对为我县煤炭工作做出贡献的所有同志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煤炭工作在安全生产、资源整合、技改扩建、管理提升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各级各部门虽然一直在狠抓安全管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全县煤炭生产的基础条件差、技术设备落实、机械化程度低等先天不足和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不够、安全意识不强、综合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仍然是全县煤炭工作的薄弱环节,按国家核定的百万吨死亡率计算,安全生产风险很大。二是非法开采行为依然存在。受利益趋使,一些不法分子非法开采、盗采行为屡禁不止,既造成了资源流失,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三是资源利用率低。大部分煤矿投资规模和设计生产能力小,技术资金和人才缺乏,开采深度和开发力度不够,石煤综合利用、煤炭深加工转化未形成产业链,煤炭产品销售的附加值还仍然偏低;四是生态环境恢复和水资源保护矛盾突出,环境承载能力面临挑战,企业的投入成本相对增大;五是国家对煤矿生产安全监管的门槛
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规范,一些小煤矿难以达到安全生产标准。
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妥善解决。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当前的发展机遇,也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增强搞好煤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严格的监管,做好各项工作,促进我县煤炭产业健康发展。
二、突出重点,强力推进,促进全县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推进紫阳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抢抓机遇,加强煤炭安生管理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煤炭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煤炭产业康健发展,保证煤炭安全高效稳定供应,意义和责任重大。这里,我重点强调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以铁的手腕坚决抓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企业给职工的最大福利。各有关部门和各煤炭企业,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一要严格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各煤炭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去年下发的《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十项要求”的通知》和省政府出台《煤矿安全生产十必须十禁止规定》等文件精神,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做到安全工作第一时间部署,安全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安全投入不断加大。要认
真贯彻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按照煤炭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配齐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定,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全面加强煤矿安全工作,建设安全矿井。二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煤炭主管部门和煤矿企业所在的镇,要依法严格履行监管职责,把安全监管任务落实到人,不断创新和完善监管执法机制,提高监管执法水平,把该管的事管好,该做的事做实,坚决避免煤矿无人去、无人查、无人监管执法的现象发生。煤炭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煤矿企业的分布和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煤矿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加大对煤矿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力度和监管执法力度,坚决遏制煤矿较大事故的发生,严格控制一般伤亡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稳定煤矿安全生产良好势头。三要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今后,凡因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问题未整治、隐患未排除、非法开采等原因导致煤炭安全事故发生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和事故倒查。
(二)坚决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煤炭非法开采行为不仅造成资源流失,扰乱市场秩序,而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必须坚决严厉打击,长抓不懈。煤炭主管部门要以煤矿企业超层越界开采,擅自承包、转包生产、私下转让生产经营权、非法引资从事违法违规生产等行为重点,加大巡回检查力度,发现一处,查处一处。煤矿企业在其采区内不按规划设计布点开采,一律按非法矿井查
处,并追究业主和监管人员的责任。合法煤矿企业对其矿区不能认真管护的,要追究企业主责任。工程建设单位或建设负责人在建设过程中擅自组织出煤而破坏生产矿井建设的属违法行为,该停产整顿的坚决停产整顿。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巩固去年打击非法开采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始终保持对非法违法生产、私挖滥采行为的重处重罚高压态势,全面规范全县煤炭生产秩序。
(三)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我县煤炭矿点多、分布散,监管难度大,县经贸局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大监察力度,积极推进煤炭企业整合,督促企业加快矿井技改扩建步伐,加快建设一批生产技术先进、生产能力较高、设施设备较新、管理规范有序的示范矿井,促进全县煤炭迈上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各煤炭企业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加快设备更新,改进生产工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系数;要坚持照章生产,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努力为县城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三、加强领导,通力合作,努力形成煤炭工作齐抓共管合力 我县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炭生产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资源利用率低、安全生产风险大,加强对煤炭工作尤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加大协作配合力度,保证政令畅通、执行有力、落实高效,显得龙为重要。县经贸局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沟通,建立协作机制,在矿产资源管理、行业管理、煤
矿安全监管监察、火工器材管理、供电管理等方面分工把关,各司其职,搞好各自分内的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尤其是在安全生产、打击非法开采等方面,要密切配合,联合执法,齐抓共管,切实抓紧、抓细、抓实、抓好,做到不折不扣,求实求效,努力推进全县煤炭工作迈上新台阶。
同志们,搞好我县煤炭工作尤其是安全生产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以对国家资源、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务实的作风和进取的精神,扎实抓好各项措施落实,为建设富裕、生态、秀美、和谐、幸福新,创造良好的安全稳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全县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两个会议连续召开,煤矿企业负责人上午第一次参加了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下午紧接着召开煤炭工作会议,这充分说明了煤矿安全始终是全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中,体现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常关注我们煤炭行业。前面,陆春同志总结回顾了去年全县煤炭工作情况,具体部署安排了今年的工作任务,我完全赞同。会议对2005年全县煤矿安
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情况进行了通报和奖罚兑现,对煤矿安全生产和工会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煤炭局与全县18家煤矿签订了2006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书。希望大家能认真按照工作部署和责任书的要求,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坚持以整顿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不断提升我县煤炭产业的质和量,实现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认清形势,准确把握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
煤炭是重要的基础能源,煤炭工业既是资源性产业,又是高危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和安全压力进一步加大,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去年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煤炭问题,出台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从省情出发,相应制定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两份纲领性文件都进一步明确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指明了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解决煤炭工业突出问题的主要措施。其核心内容,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围绕这一目标,国家将进一步加强以安全为主的煤矿综合治理,抓大抓强,弃劣并小,要关闭淘汰一大批资源枯竭、安全无保障、生产规模小、资源回采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矿井,乡镇小煤矿首当其冲。近两三年来,我县通过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保留了18家煤矿,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好转,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此,县委、县政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全国、全省煤炭工业发展要求相比,我县煤矿企业还存在不少问题,还存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小,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二是安全条件不完善,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三是资源回采率低,没有完全达到标准要求;四是矿山环境治理滞后。因此,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产业政策,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转变发展观念,迎接挑战,抢抓机遇,要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强化主体、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加大投入、强化管理、联合兼并、技术改造等途径,避免“一叶覆舟”的命运,共同努力推动我县煤炭工业健康向前发展。
二、要强化监管,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1、坚持以人为本,层层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煤矿企业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当前煤矿安全工作的严峻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确保煤矿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煤炭主管部门要按照湘政发[2005]4号文件规定,全面履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职责。国土资源、安监、工商、公安、电力等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国土资源部门作为第一责任部门,要负责牵头抓好非法煤矿整治,严防非法煤矿反弹,同时按照“谁发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对煤矿硐探项目的安全监管。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负责抓好非法煤矿关闭工作,其中产煤乡镇要继续推行乡镇干部挂牌监管制,安监站要按照《**县乡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切实履行煤矿安全管理职责。各煤矿要增强主体责任意识,煤矿负责人要切实担负好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经常深入井下带班作业,检查督促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抓好投入到位。
2、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行政执法。县煤炭主管部门和产煤乡镇安监站、产煤村安全员要立足各自职权,齐抓共管,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监督检查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及时查处各类安全隐患。要从我县煤矿实际出发,突出抓好“一通三防”、防治水和顶板管理,继续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杜绝瓦斯事故和透水事故。要强化行政执法,对无视政府安全监管、存在有重大隐患仍继续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煤矿,该停产整顿的坚决停产整顿,该罚款的坚决罚款,该关闭的坚决关闭。在安全问题上,处罚再怎么严厉都不为过分。各煤矿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坚持以风定产、瓦斯检查“三对口”、“一炮三检”、敲帮问顶及探放水等规程要求,严禁空班漏检。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
及时按要求整改到位。对重大隐患要组织制定整改方案,严格按方案实施整改。当前雨季来临,各矿要制定好防洪保井保安措施,加强顶板检查和管理,严防事故发生。
3、认真组织落实当前煤矿关闭工作。根据省、市要求和县政府决定,我县第二批关闭矿井为花桥镇求路坪、学堂湾两个煤矿,县政府已于3月10日下发了关闭文件,《怀化日报》于3月11日进行
了公告,前段工作还算比较平稳、顺利。按规定,对这两个煤矿的关闭工作必须在3月31日前按“六条标准”组织落实到位,即炸毁井筒、填封井口、拆走设备、拆毁线路、遣散人员、恢复地表,对此县煤炭局要负责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花桥镇政府参加,分工负责,共同实施完成。各煤矿要按照原来的会议议定,在月底前将补偿资金筹措给付到位,做到善始善终,确保社会稳定。
三、要优化服务,为煤矿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对于我县来说,煤炭产业虽然不是支柱产业,但仍属重要产业之列,它对县域经济、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对财政增长、扩大就业、农民增收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以我县目前的发展要求,煤炭产业只能巩固,而不能放弃。当前乡镇煤矿正处在一个困难时期、阵痛时期,而且我县煤矿企业外来投资者多,有许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帮助排解。因此,各级各部门在加强安全监管的同时,要摒弃“重收费、轻服务”的观念做法,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想煤矿之所想,急煤矿之所急,解煤矿之所需,积极为煤矿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具体来说,第一,要搞好生产技术服务,促进煤矿合理开采、规模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第二,要加强办证服务,规范办证程序,缩短办证时间,严禁索拿卡要;第三,要抓好火工品供应和供电服务;第四,要按照维稳工作和信访工作责任制的要求,积极帮助调处矛盾纠纷,改善企业周边环境,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第五,不准搞乱摊派、乱收费。一经发现,从严查处。
同志们,抓好煤矿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苦事、难事,又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好事。大家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按照上级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同心同德,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我县煤炭安全、生产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第五篇:王广德在全国煤炭工业统计年报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适应发展要求 确保数据质量
为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进一步做好统计服务
-----在全国煤炭工业统计年报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王广德
(2011年4月26日)
各位代表:
今天我们在南京召开2010年统计年报汇审会议,核实各单位统计数据,交流研究煤炭统计工作,这是全行业一年一度的大事。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向到会的各单位有关领导和统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今年4月16日-17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四次理事会议和第七次全国煤炭科学技术大会。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建敏、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以及有关部委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煤炭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体现了对全国550万煤炭行业干部职工的关心和关爱,这次大会对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煤炭工业科学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需要进一步做好统计服务,提供有力的统计支撑。我们这次召开的统计年报会议对于把握煤炭工业发展形势,明确煤炭工业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我就煤炭工业目前形势和与任务以及行业统计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当前煤炭工业的形势和任务
(一)总体把握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现状
2010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为77.2%和 70.3%。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但不均衡。成煤时代长,成煤期多,开采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中国煤炭资源赋存面积近60万平方公里,垂深2000米以浅煤炭资源总量为5.5679万亿吨,绝大多数探明资源/储量集中于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4万亿吨,占国内化石能源储量的94%。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几代煤炭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煤炭工业从落后的手工开采方式,到建设机械化、现代化的煤矿,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十一五”期间是中国煤炭工业史上发展最快的5年。这5年,国家煤炭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市场化进程加快,行业发展环境改善,企业效益稳步提高;煤炭投资规模扩大,煤炭产能快速增长;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一大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攻关取得成效;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企业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矿区环境面貌改善,职工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和谐矿区建设日新月异;总之,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1、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
中国煤炭产量由2005年的23.49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
32.4亿吨,增加了8.91亿吨,年均增长1.78亿吨。5年累计煤炭产量160.45亿吨。中国煤炭年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46.9%,原煤年产量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5%,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2010年中国重点产煤省区的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贵州、山东、安徽、河北、新疆等9省(区)年煤炭生产量达到1亿t以上,云南、黑龙江年煤炭生产量达到9000万吨以上,合计产量28.8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8.8%。
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取得成就。2010年新开工建设大中型现代化矿井规模2830万吨/年,15个大型煤矿项目竣工投产,增加煤炭产能5880万吨/年,13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达到28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7.5%。最突出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4.33 亿吨,居全国首位。2011年该市产煤将达到5亿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陕西省榆林市和宁夏自治区宁东开发区组成的能源“金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煤炭发展最快的地区。
铁路煤炭运力大幅度提高,2010年运送煤炭20亿吨,比2005年提高87%。大秦铁路总长1089公里,2010年煤炭运输量突破4亿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运行。神黄铁路总长815公里,2010年煤炭运输量达到1.6亿吨。
2、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步
“十一五”期间,煤炭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累计关闭小煤矿9234处,淘汰落后产能近5亿t。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其中,2010年煤炭产业集中度比上提高了三个百分点。
基本建立了以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型现代化矿井为主体,以中小骨干矿为补充的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了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上下游产业融合的发展机制。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神华集团、中煤能源、山西焦煤、山西同煤和陕西煤化5家亿吨级、10家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原煤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4%。全国3000万吨及以上煤炭企业集团计20家,原煤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近50%。
3、煤炭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初步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煤炭科技创新机制,一大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攻关取得重大进展,行业科技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大型矿井建设钻井法、冻结法和注浆法凿井技术与配套装备取得突破;大型矿井综合机械化、自动化采煤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制开发取得新进展,年产600万吨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取得成功,年产1000万吨工作面成套装备井下工业化试验顺利;煤矿瓦斯、水灾、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装备研发取得新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介、跳汰等选煤设备已基本满足年生产能力400万吨大型选煤厂的需要;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直接液化和煤制烯烃技术取得突破,煤矿矸石充填开采、井下地热和矿井水循环利用等矿区环境治理技术取得进展。煤矿装备质量和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对煤炭工业的贡献率达到39.9%。
目前,全国共建成359处安全高效煤矿,合计煤炭产量10.17亿t,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井工矿平均生产规模259.4万吨,综合单产14.8万/吨(个•月),原煤工效15.0吨/工。
4、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
“十一五”煤炭采选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490亿元人民币,是“十五”煤炭采选业投资总额的5倍多,是新中国成立55年煤炭投资总和的2.8倍。全国有16个行业投资开办煤矿。
“十一五”期间,全国已取得采矿权的煤矿14423处,总产能超过36亿t。
5、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实现突破
煤炭行业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积极推进煤炭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大同塔山煤矿等11个矿区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矿区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矿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2010年全国原煤入选率达到50%左右,比2005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国煤矸石电厂装机容量增加2600万千瓦,煤层气(瓦斯)抽采产业化发展,抽采量达到88亿m3,利用矿井水约38亿m3。
6、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150亿元,地方政府投资41亿元,带动企业投入535亿元,均用于煤矿安全改造。在确保煤炭产量稳步提升的同时煤矿事故起数由2005年的3306起减少到2010年的1403起,下降57.6%;事故死亡人数由2005年的5938人减少到2010年的2433人,下降59%;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2.811下降到2010年的0.749,下降73%。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成效显著,到2010年底全国保留小煤矿总数为9334处,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5.533下降到2010年的1.417;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与2005 年相比瓦斯事故起数由414起减少到145起,死亡人数由2171人减少到623人,煤矿整体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煤矿安全形势的好转给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7、和谐矿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安排就业510多万人,为2000多万职工家属提供了生活保障。大型煤炭企业积极利用国家支持政策,加大矿区环境治理和棚户区改造投入,一大批煤矿工人喜迁新居,矿区面貌发生了喜人变化。职工年平均工资由2005年的1.94万元提高到2010年的4.2万元。
8、煤炭工业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作用,对外开放领域拓宽,开放水平提高,一批大型煤炭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煤炭企业在国外投资办矿和煤矿设备出口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08年中国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2009年净进口煤炭1亿吨。2010年中国进口煤炭1.65亿吨,出口煤炭1903万吨,净进口1.46亿吨,其中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越南、蒙古和俄罗斯分别进口5503万吨、3696万吨、1805万吨、1660万吨和1159万吨。
(二)今年一季度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煤炭产销量增加,市场需求旺盛,进口减少,出口略有增加,库存缓慢下降,价格基本稳定。全国煤炭市场继续保持供需基本平衡,受多重因素影响,局部地区、部分煤种供应紧张与宽松现象同时存在。
1、主要指标
煤炭产量大幅提高。据快报,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完成7.92亿吨,同比增加6059万吨,增长8.3%。
煤炭销量稳步提升价格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国煤炭销量完成7.6亿吨,同比增加4854万吨,增长6.8%。
煤炭运量继续增加。一季度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55319万吨,同比增加6210万吨,增长12.6%,全国主要煤炭中转港口发运煤炭15627万吨。
煤炭进口下降,出口略有增加。1-3月份全国出口煤炭578万吨,同比增长1.3%,3月份当月出口259万吨,同比增长14.5%;1-2月份进口煤炭2332万吨,同比下降18.8%,2月份当月进口676万吨,同比大幅下降47.6%。
煤炭库存减少。截止3月末,全国煤炭社会库存2.08亿吨,比年初下降了4.3%。其中,煤炭企业库存4820万吨,比年初减少280万吨,下降5.5%。
煤炭企业收入与利润平稳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517.59亿元,同比增长31.13%。应交增值税290.35亿元,同比增长16.59%。
协会初步统计,1-2月64家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实现利润252.41亿元,增长17.86%。应交税金总额271.73亿元,同比增长16.7%。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1-2月份完成全国煤炭采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52亿元,同比增长13.2%,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1.1个百分点。
2、当前煤炭经济运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是煤炭企业货款回收压力加大,承兑汇票增加。随着国家控制流动性措施的实施,各大钢厂、焦化厂、发电厂、水泥厂等贷款难度加大,企业的运营资金周转困难,现金流出现了问题,支付煤款增加了承兑汇票的数量;二是国家相关政策执行情况对煤炭企业的影响。为了保持物价稳定和控制通胀,国家加强对电煤稳定供应和价格的调控,并将组织对重点省份开展煤炭价格专项检查;三是国家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力度,降低煤电比重。从一季度的数据看,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30.9%,核电同比增长19.4%,风力发电量同比增长50%以上,而火力发电量仅增长11.7%,增幅明显低于其它发电形式。四是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将给煤炭调运带来变化。
3、下一步煤炭市场变化趋势
我们分析,下一步煤炭市场变化趋势主要是:
煤炭供应稳步增长。近几年煤炭投入高速增长,现有产能规模大,且集中释放。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底,全国合法矿井规模超过36亿吨,在建规模12.3亿吨。2010年,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70亿元,增长23.3%。“十一五”时期的煤炭投入高于建国以来到“十五”期间投入总和。山西、内蒙古等主要产煤省区的煤矿整合使产能规模继续扩大。同时,煤炭转运能力增加,随着包西、太中银等多条铁路运输通道的投产及京沪高铁的开通,将使煤炭产能得以释放。
煤炭需求增长趋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国内煤炭需求还将保持适度增长。但考虑到我国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和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力度,煤炭需求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一方面,随着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煤炭需求增幅将有所趋缓。另一方面,从各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看,各地经济指标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且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如果满足各地发展需要,煤炭还将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煤炭进口将维持高位。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世界煤炭需求快速恢复性增长,2010年,美国、澳大利亚、印尼等世界煤炭主要产煤国的煤炭产量都出现增长,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煤炭进口增加,国际煤炭价格一路升高。2011年以来国际煤价继续高涨,日前日本与澳大利亚最终敲定的2011-2012财年的煤炭进出口长协价格达到129.8美元/吨,同比大幅提高32.5%,高于国际现货价格,并创出历史新高,在国内煤价相对稳定、国际国内价差拉大的情况下,现货煤炭进口将有所减少,但是预测全年煤炭进口量将继续保持高位。
从近期市场运行情况看,仍存在着一些影响市场平稳运行的因素。总体来看,展望全年,煤炭市场供需将维持供需基本平衡、总量略显宽松、结构性过剩与区域阶段性偏紧并存的态势。受多种因素影响,短期内部分区域可能呈现阶段性的偏紧。
(三)正确认识中国煤炭工业今后时期的发展要求
1、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然是中国的主要能源
今后五年,我国明确提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通过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将从8.3%提高到11.4%,提高3.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将下降,增幅将回落,但煤炭总量仍将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煤炭在中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很难改变。
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在全国GDP增长7%的条件下,预计到2015年中国煤炭生产量将达到38亿吨以上,年煤炭净进口量2亿吨左右,煤炭消费量将达到40亿吨左右。
2、“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煤炭工业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高度关注和支持煤炭工业发展,确立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能源发展方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了《煤炭产业政策》,制定了《“十二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为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望未来,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非化石能源和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等已成为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煤炭工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资源约束强化、环境压力加大、转变发展方式任务繁重、安全生产难度增加等挑战。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煤炭工业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十二五”时期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规模化、现代化,走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发展道路;把增强科技进步和组织创新能 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真正摆在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3、中国煤炭工业总体开发布局将大规模地由中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按照“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的指导思想,从今年起,煤炭开发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西部陕、蒙、宁和新疆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主要运煤大通道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为西部大规模开发布局创造了条件。一大批现代化矿井(露天)将重点在西部地区动工,将加快陕北、黄陇、神东、蒙东、宁东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晋北、晋东、云贵煤炭基地建设,启动新疆煤炭基地建设,依托以上煤炭基地建设若干个大型煤电基地。
4、“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工业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努力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实现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抓住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减少煤矿和工作面个数,提高单井产量,合理集中生产,努力实现煤炭行业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二是实现由粗放的煤炭开采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安全高效开采转变。加大煤炭行业重大安全基础理论和关键性技术研究,推动煤矿由传统的生产方式向大型化、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变,大型煤矿形成安全高效集约化发展模式,中小煤矿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煤炭企业管理由经验决策转向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决策上来,推动煤炭生产向安全高效、集约化方向发展。
三是煤矿安全实现由控制伤亡事故向职业安全健康转变。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前提,把煤炭工业发展建立在煤矿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全行业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明显好转并向根本好转迈进。
四是实现由单一煤炭生产向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深加工方向转变。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与消费布局特点,以资源开发为龙头,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煤炭价值空间,推动煤炭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特别是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推进煤炭深加工转化,促进煤炭产业升级。
五是实现由资源环境制约向生态环境友好型转变。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加快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研发,推进煤矿绿色开采,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机制、以最少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支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2011年煤炭工业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的五年是煤炭行业所经历的极不平凡的五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煤炭经济伴随着国民经济大起大落,煤炭市场时好时坏,紧随而来的节能减排又给正处于恢复期的煤炭行业带来了更大压力。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行业统计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各级政府和企业都迫切需要翔实、可靠地数据做为行业决策的依据。煤炭行业广大统计人员在各级相关管理部门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2010年行业统计工作再次受到国家统计局的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行业各级领导和在座各位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一)2010年以来行业统计完成的重点工作
2010年以来行业统计完成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完成了《煤炭工业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办法》的修订工作。为适应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煤炭工业统计指标的科学性和统计数据质量,从2009年6月起,我们组织行业内各方面专家、学者,在1989年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制订的《煤炭工业计划与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修订本)》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规,从煤炭工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运销和基本建设、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勘察设计、地质勘探各方面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对煤炭工业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办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修订。目前,《煤炭工业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办法》作为煤炭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之一,国家统计局已批准执行,目前正在抓紧最后的编辑校印,很快将下发到全行业实行。这次修订工作,由于相隔二十年,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工作头绪多,反复修改反复研究,到最后达成一致,全体执笔研究、编辑、审核人员付出了辛勤努力,受到协会领导的充分肯定。显政部长称赞说,编写组为行业干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在这里,我代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对编写组的同志再次表示深切的感谢!
二是初步开发建立煤炭行业数据采集系统。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快,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更加准确、快捷的掌握行业信息。而仅仅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汇总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煤炭行业数据采集系统作为“十一五”期间统计处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等部委的关怀下,在广大行业统计人员的支持下,在协会统计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初步建成投入使用。通过培训,绝大多数统计人员已经能够熟练操作,能够通过系统上报数据。该系统的建立对于实现统计信息化,提高统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极大地解决和发展统计生产力,有效减少中间环节对统计数据的干扰,切实保障统计数据质量,减轻统计人员的负担,有着重要意义。
(二)关注国家统计改革,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做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切实为行业发展做好统计保障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1年的春天被称为中国统计的变革之春,有着不同往常的意义。到会的代表们都已经注意到,在这个不同往常的春天里,国家统计局接连推出了一系列统计制度方法的调整改革,力度不小。最主要的有六项。其中三项与价格统计有关。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简称PPI),三是房价统计改革。其他三项调整分别涉及工业、投资和贸经统计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起点标准,由过去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统计起点标准从以往项目计划总投资额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总的来说,这些改革措施都是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制度方法的规范性,中国统计正朝着更加公开透明的方向努力。
国家统计局即将推出的几项新举措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建立主要统计指标环比制度。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等。二是准备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三是推进工业增加值科学核算。为积极稳妥推进GDP核算制度改革,今年上半年将在全国进行以工业企业为重点的“三上企业”的核查,以便为科学核算工业增加值,进而为推进GDP核算制度改革打下扎实基础。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统计改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进一步推进统计工作规范统一、公开透明,要着力推进行业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建设行业数据采集软件系统、统计直报系统,加快推进统计现代化,努力开创统计科学发展新局面。下面我就行业统计发展提几点要求。
1、全面贯彻落实新的《煤炭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2010年协会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是修订完成了新的《煤炭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协会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结合国家统计局要求,统筹各方面需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认真研究完成了两年一次的统计报表制度修订工作,并通过了国家统计局审核,现已制发到各省局煤炭管理机构和全国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关事业单位。新的《煤炭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对一些重要的标准、方法做了必要的改革和规范调整,这些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2011年,各单位要严格按新的制度、标准和方法要求,认真组织贯彻实施。
2、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切实提高统计能力和煤炭行业统计数据的公信力
新形势下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增强统计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使命感,不断提高统计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社会的自觉性。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强化推进统计改革、推动统计发展的责任感。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数据质量第一意识,始终恪守“不出假数、真实可信、准确完整”的职业操守,谨记“以求真务实为天职,视数据质量为生命”的从业要求,不断激发工作热情。
3、进一步提高协会统计与行业各级统计部门的工作协调性
煤炭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虽然经过这几年的整合、重组,煤炭企业数量已经有了大幅度下降,但是统计直报队伍却不断增加,目前已达三百多人。随着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队伍还会继续扩大。而协会统计一直处于工作重、人员少的状态,仅仅依靠协会统计部门与直报人员联系很容易疏漏。尤其是由于行业统计的专业性分工,各单位综合、生产、财务、劳资、投资大都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协会报表的填报单位和报送渠道目前还存在一些盲点,导致有的单位报表报送不全,指标不全面、数据不完整。这就需要各单位重视综合统计部门的作用,强化行业各级综合统计部门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发挥企业综合统计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做好劳资、财务、投资等专业报表的填报工作,消除盲点,确保行业各类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4、协会统计要继续努力服务政府、服务会员单位
随着企业和行业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行业数据分析在政府工作、企业决策和政策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各方面对煤炭市场和煤炭行业运行各项数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煤炭管理机构需要协会给予数据和情况咨询。协会统计部门和行业各级统计机构要继续努力为政府和会员单位做好统计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保障。
5、抓紧完善数据采集系统软件,为行业统计尽快发挥作用
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是煤炭行业统计手段的一项重要改革。经过前面两期的专业培训绝大多数统计人员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该系统报送数据,但是在系统试运行阶段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各单位密切配合完善。希望各单位重视,尽快实现统计数据全部网上采集和全行业数据共享。
各位代表!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做好今年的统计工作,关乎煤炭行业统计事业的长远发展。让我们牢记使命,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更加坚定地信心、更加积极地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全面开创煤炭行业统计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