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流程。

时间:2019-05-14 04:5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山下乡流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山下乡流程。》。

第一篇:上山下乡流程。

“上山下乡 ”ZZTV爱心支教大型公益活动流程

联系组:杨智文董晓鹏

宣传组:付忠

招商组:张谦

爱心支教

联系组:

一、五县市摸底,看那些学校缺乏什么类型的教师。那些学校适合成立ZZTV爱心基地。11月20日前需统计出

二、与株洲各大学院校联系,招募大学生支教加入。

三、与各相关单位联系,保证公益活动畅通无阻。

宣传组:

一、制作“ZZTV爱心支教”招募宣传片。11月18日需出台播放

二、《直播株洲》栏目开设“ZZTV爱心支教”专栏,对本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18日同宣传片一并出台。

三、定于2012年月日,开展启动仪式。做好仪式布置,与领导的邀请。

招商组:

一、与株洲各企业单位联系,招募爱心企业组建一对一帮扶对子,帮组支教点设立爱心图书室,健全教育基础设施等。

二、与各爱心企业确定“ZZTV爱心支教”路费与食宿补助的问题。

爱心团圆

联系组:

一、与各县市乡村小学联系,摸底,获取符合条件的学生资料,并进行沟通。

二、确定爱心团员名单

三、与教育局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保活动畅通无阻

四、负责孩子接送

宣传组:

一、制作爱心大巴车身条幅。

二、《直播株洲》全程跟踪报道

三、2012年1月16日举行启动仪式,做好仪式布置,领导邀请。

四、与广州本地媒体沟通,邀请对方进行报道。

招商组:

一、与湘运公司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保活动爱心大巴的提供。

第二篇:上山下乡活动流程

上山下乡为孩子爱心支教我报名

“ZZTV爱心支教”大型公益活动流程

爱心支教

一、对五县进行摸底,看那些学校缺乏什么类型的师职力量。那些学

校适合成立ZZTV爱心支教基地。(杨智文 董小鹏 邓晓明)

二、制作“ZZTV爱心支教”招募宣传片。(杨智文 张谦)

(宣传语:一群朴实的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支撑着孩子们未来的梦

想;漫漫求学路上,他们坚强勤奋,渴望大山之外不一样的精彩。如果你愿意上山下乡,请与我们联系。ZZTV爱心支教报名热线:***)

三、2011年11月20日在株洲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株洲传媒网发布招募令。开通“爱心招募热线”向市面征集爱心企业、音体美教师、爱心人士加入“ZZTV爱心支教”团队。(杨智文 张谦)

四、定2011年12月为“爱心支教月”,“ZZTV爱心支教”大型公

益活动启动仪式。开始对五县的爱心支教基地派送各类支教人士。(杨智文 张谦)

五、2011年12月26—12月30号五天为“爱心支教周”,“ZZTV爱心

支教”团队分赴各学校支教。(杨智文 张谦)

六、《直播株洲》栏目开设“ZZTV爱心支教”专栏,对本活动进行全

程跟踪报道。(付忠 董小鹏)

爱心团圆

一、对五县各学校进行摸底,对象为8岁至14周岁的其父母在广州

或深圳务工且不回家过年的留守儿童。每县各五个名额,共25位留守儿童。(杨智文 张谦)

二、与学校、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明了活动内容。(杨智文 张谦)

三、与各单位、各媒体衔接活动流程,各尽职责。(董小鹏)

四、2011年1月16日挂有活动条幅的大巴接选定的25名留守儿童

到株洲。并在华天大酒店举行“爱心团圆”启动仪式。邀请领导出席。(付忠 杨智文 董小鹏 张谦)

五、午宴后,“爱心团圆”大巴启程。通知各家长及地方媒体到达时

间。预订17日下午把留守儿童送到各家长身边。

(付忠 杨智文 董小鹏 张谦)

六、《直播株洲》栏目做特别节目,全程跟踪报道。

第三篇:上山下乡活动流程

上山下乡为孩子 爱心支教我报名 “ZZTV爱心支教”大型公益活动流程

爱心支教

一、对五县进行摸底,看那些学校缺乏什么类型的师职力量。那些学校适合成立ZZTV爱心支教基地。(杨智文 董小鹏 邓晓明)

二、制作“ZZTV爱心支教”招募宣传片。(杨智文 张谦)(宣传语:一群朴实的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支撑着孩子们未来的梦想;漫漫求学路上,他们坚强勤奋,渴望大山之外不一样的精彩。如果你愿意上山下乡,请与我们联系。ZZTV爱心支教报名热线:***)

三、2011年11月20日在株洲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株洲传媒网发布招募令。开通“爱心招募热线”向市面征集爱心企业、音体美教师、爱心人士加入“ZZTV爱心支教”团队。(杨智文 张谦)

四、定2011年12月为“爱心支教月”,“ZZTV爱心支教”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开始对五县的爱心支教基地派送各类支教人士。(杨智文 张谦)

五、2011年12月26—12月30号五天为“爱心支教周”,“ZZTV爱心支教”团队分赴各学校支教。(杨智文 张谦)

六、《直播株洲》栏目开设“ZZTV爱心支教”专栏,对本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付忠 董小鹏)

爱心团圆

一、对五县各学校进行摸底,对象为8岁至14周岁的其父母在广州或深圳务工且不回家过年的留守儿童。每县各五个名额,共25位留守儿童。(杨智文 张谦)

二、与学校、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明了活动内容。(杨智文 张谦)

三、与各单位、各媒体衔接活动流程,各尽职责。(董小鹏)

四、2011年1月16日挂有活动条幅的大巴接选定的25名留守儿童到株洲。并在华天大酒店举行“爱心团圆”启动仪式。邀请领导出席。(付忠 杨智文 董小鹏 张谦)

五、午宴后,“爱心团圆”大巴启程。通知各家长及地方媒体到达时间。预订17日下午把留守儿童送到各家长身边。(付忠 杨智文 董小鹏 张谦)

六、《直播株洲》栏目做特别节目,全程跟踪报道。

第四篇: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共产党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上山下乡提高实践作用的政治运动。所有适龄青年除了当兵以外,基本上都属于

征召范围。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上千万的知青回城后,并未出现某些官员担心的城市因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而引发混乱。相反,由于这个决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反而使得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都更加“和谐”。邓小平政府在八十年代初骤然强化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共对知青返城的一种反应。编辑本段

背景

文化大革命进行两年后,中国各个领域一片大乱,政府机构瘫痪了,工厂停工了,学校停课了,领导成了敌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对立,派别之间的分歧发展成了武斗,用上了真枪

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实弹。文化大革命是从学校发动起来的,学生相对单纯,在被作为发动

文革的工具后,无所事事的红卫兵已经成了被利用的破坏力量。当权者必须尽快对红卫兵做出处理。文革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很多工厂处于停顿状态,城市已经无法安置连续三届2000来万毕业生就业。如果让他们仍然滞留在城市,又无法继续学业,后果肯定是严重的。

从当时的现实情况考虑,上山下乡在客观上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把这些学生分散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之中,也就消除了红卫兵的破坏力;上山下乡虽然国家要给与一些补贴,但是那也比在城市就业的成本低得多,因为大多数知青是不拿工资的。至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屯垦戍边”,都是施加在学生身上的政治压力。试想学生真需要再教育,城市的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是更好的老师吗?农村本来就劳动力过剩,让农村青年去屯垦戍边,即有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也有利于农垦事业。上山下乡的动机就是为了解决2000万学生的就业。

编辑本段

发展

起源

苏联在1954年大规模垦荒运动中,改变了过去移民开荒的办法,而以城市

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青年为垦荒主体,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此举既解

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而在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访苏时了解到到了苏联的城市青年移民垦荒运动,回来后就向党中央汇报了苏联的做法,认为“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今后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这个意见得到毛泽东的首肯。

起始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5 年,六十名北京青年组成了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黑龙江省去垦荒。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于 8 月30 日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欢送会上把“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这批青年。中共政府鼓励当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自愿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锻炼自己”,把邢燕子等人做为典型模范在青年人中大为宣传。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开垦出1200亩荒地,第二年生产了13.5万公斤粮食、30万公斤蔬菜,还盖起了宿舍和食堂。

序幕

随后北京第二批、第三批青年志愿垦荒队以及河北、山东的2000多名青年,也以志愿垦荒队员的身份来到萝

上山下乡

北县。上海青年则要求去淮北开荒种粮。

上山下乡在北京、上海的影响下,1955年、1956年,浙江青年去开发新疆、广州青年去开发海南、江苏和四川的青年去开发青海,从而奏响了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

高潮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泽东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

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

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回城

进入70年代以后,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到70年代后期,出现了大规模的的抗争,知青们通过请愿、罢工、卧轨、甚至绝食等方式的抗争强烈要求回城,其中以西双版纳的抗争最为出名。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也有部分人在农村结婚“落户”,永远地留在了农村。有人因为害怕不被政府允许返回城市,所以即使和人同居并有了孩子也不登记结婚。

据统计由于各种原因滞留农村边疆的知青约有数十万人。

编辑本段

目的上山下乡

毛泽东政府对场运动的解释是:为了防止“修正主义”和让年轻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上山下乡另一种解释是:

毛泽东政府把“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作口号,很明显是把无业城镇劳动力到农村安家落户视为解决失业的办法。失业在中共的意识形态中,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社会当然没有失业问题。可当时的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农业在大跃进和文革后完全停滞,粮食总产量逐渐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城市人口的需要,政府无法给城市青年人在安排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在他所发起的文化大革命中,已经达到了清除刘少奇为首的所谓“资产阶级当权派”的主要目的,难以控制的红卫兵逐渐成为麻烦,数量巨大的对政治高度热衷的无业青年会对政治稳定构成严重威胁。把大量城市青年遣送到农村进行农业劳动,除了经济上的考量外,主要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政治策略。

动机

这些不同的动机可分为四类:

——意识形态动机(改造青年思想,消灭社会差别);

——政治动机(恢复秩序,强化毛的权威);

——出于战略考虑的积极的社会经济动机(开发农村和边疆地区);

——消极的社会经济动机(减缓城市发展和城市就业)。

编辑本段

形式

“上山下乡”的“知青”当中,大部份是到农村“插队落户”,但还有一部份虽然也是务农,过的却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准军事化生活,他们的状况与 “插队知青”有很大不同。“上山下乡运动”前期,全国各地组建了许多“生产建设兵团”,有一大批“知青”到这些“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屯垦”。“生产建设兵团”虽有“屯垦”的功能,但却非正规军队,它同时兼具安排城市失业青年就业和备战的目的。

1968年底,中苏关系对立,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等一系列关于备战的指示。城市里开始修建防空洞,沿海地区不少军工企业纷纷西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组建了以“知青”为主要成员的大量“生产建设兵团”。

从1969年初到1970年,原有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大规模扩大建制,同时新成立了内蒙古、兰州、广州、江苏、安徽、福建、云南、浙江、山东、湖北共10个“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西藏、江西、广西的3个农垦师,加上50年代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共有12个“生产建设兵团”及3个农垦师。

编辑本段

影响

至于上山下乡给知青带来的伤害,给农村带来的后果,给知青家长带来的怨气,在当时极“左”的政治环境里,不只发生在知青身上,而是文化大革命带给老百姓的共同灾难。对于上山下乡,大多数人是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被敲锣打鼓赶到农村的。也只有文革期间,这样的事情才有可能实施。所以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不能脱离文革的背景,上山下乡所造成的后果,也只是文革**的恶果之一。

现在,当年的知青大都已到了退休年龄。人是生活在社会里的,除了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生活。上山下乡是当年的知青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大家同生活、共命运,有太多的共同语言。与人生的其他阶段相比,许多人对那段生活的记忆最为深刻,因而也就更加怀念。编辑本段

意义

上山下乡虽然暂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毛泽东借此达到了解散红卫兵组织的目的,但是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由于无数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地在乡间长期务农,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知识断代,学术研究后继乏人的现象。

上山下乡运动令无数中国城市青年接触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此之前从未去过农村,对农村的了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一些曾经积极参与过文革运动的城市年轻人经过在农村的艰苦生活后,意识到自己被人所欺骗利用,至此彻底放弃了曾经坚信不疑的马列主义革命理想以至于一切理想,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道德失序可以在此找到部分根源。

一些曾经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人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作家,如史铁生,叶辛,梁晓声,张承志,张抗抗等,他们都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知青文学。然而,更多的知青则永远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在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中更是首当其冲,经常被工作单位裁减而失业。

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

编辑本段

后果

经济后果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知青是农民的一个负担。只有在那些缺乏基础教育的地方,极少数能够从事这种工作的知青才有益于农村的发展。但这些有限的贡献远不能抵消知青给农村社区造成的损失。而且它们为时甚短,如果像80年代初那样培训当地青年承担这些工作,从长期来看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漏洞百出的情况下,下放知青的努力并不能给农村的发展带来多少好处。知青离开后实行的大刀阔斧的农村改革,才为农村带来了实质性的改进。

政治和意识形态后果

1968-1969年的大规模下乡运动的目标虽然没有明说,显然是为了结束红卫兵运动,就此而言它是成功的。但从长期来看,它的后果确实是消极的。下乡政策导致的不满、林彪事件之后出现的幻灭感,以及农村地区社会和政治控制力的相对薄弱,使知青一代滋生出文化和政治上的叛逆倾向。

至于根据革命品质而不是专业成绩选拔精英的方法,以及藉此实现一个平等社会的目标,也没有取得什么积极成果。除了在战争或革命时期,以道德作为提拔精英的社会制度难免导致伪善和因循守旧。

编辑本段

评价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一直有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正面

有人认为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为加强工农联盟基础、教育青年、消灭城乡差别的一个重大尝试。

同时知青下乡对于农村的教育普及、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以及乡镇企业的建立(乡镇企业成立多是知青推动,初期其业务骨干也大多是知青担任)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幅度改变农民面貌。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运动过去几十年后,当年的知青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主力,他们通常对自己留在农村的青春年华抱有怀旧情绪,甚至有人自称“在广阔天地里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这一代人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决不后悔。”

反面

有人认为这场运动是对人民的愚弄和变相迫害。林立果(林彪之子)等起草的反对毛泽东的纲领性文件“五七一工程纪要”指出,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

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第五篇:上山下乡运动概况

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共产党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文革时期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屏弃传统教学,提高实践作用的政治运动。所有适龄青年除了当兵以外,基本上都属于征召范围。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上千万的知青回城后,并未出现某些官员担心的城市因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而引发混乱。相反,由于这个决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反而使得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都更加“和谐”。邓小平领导的新一届政府在八十年代初骤然强化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共对知青返城的一种反应。

背景

文化大革命进行两年后,中国各个领域一片大乱,政府机构瘫痪了,工厂停工了,学校停课了,领导成了敌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对立,派别之间的分歧发展成了武斗,用上了真枪实弹。文化大革命是从学校发动起来的,学生相对单纯,在被作为发动文革的工具后,无所事事的红卫兵已经成了被利用的破坏力量。当权者必须尽快对红卫兵做出处理。文革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很多工厂处于停顿状态,城市已经无法安置连续三届2000来万毕业生就业。如果让他们仍然滞留在城市,又无法继续学业,后果肯定是严重的。

从当时的现实情况考虑,上山下乡在客观上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把这些学生分散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之中,也就消除了红卫兵的破坏力;上山下乡虽然国家要给与一些、补贴,但是那也比在城市就业的成本低得多,因为大多数知青是不拿工资的。至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屯垦戍边”,都是施加在学生身上的政治压力。试想学生真需要再教育,城市的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是更好的老师吗?农村本来就劳动力过剩,让农村青年去屯垦戍边,即有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也有利于农垦事业。上山下乡的动机就是为了解决2000万学生的就业。

苏联在1954年大规模垦荒运动中,改变了过去移民开荒的办法,而以城市 青年为垦荒主体,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此举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而在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访苏时了解到到了苏联的城市青年移民垦荒运动,回来后就向党中央汇报了苏联的做法,认为“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今后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这个意见得到毛泽东的首肯。

起始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5 年,六十名北京青年组成了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黑龙江省去垦荒。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于 8 月30 日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欢送会上把“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这批青年。中共政府鼓励当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自愿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锻炼自己”,把邢燕子等人做为典型模范在青年人中大为宣传。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开垦出1200亩荒地,第二年生产了13.5万公斤粮食、30万公斤蔬菜,还盖起了宿舍和食堂。

序幕

随后北京第二批、第三批青年志愿垦荒队以及河北、山东的2000多名青年,也以志愿垦荒队员的身份来到萝北县。上海青年则要求去淮北开荒种粮。在北京、上海的影响下,1955年、1956年,浙江青年去开发新疆、广州青年去开发海南、江苏和四川的青年去开发青海,从而奏响了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高潮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泽东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 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回城

进入70年代以后,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到70年代后期,出现了大规模的的抗争,知青们通过请愿、罢工、卧轨、甚至绝食等方式的抗争强烈要求回城,其中以西双版纳的抗争最为出名。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也有部分人在农村结婚“落户”,永远地留在了农村。有人因为害怕不被政府允许返回城市,所以即使和人同居并有了孩子也不登记结婚。

据统计由于各种原因滞留农村边疆的知青约有数十万人。

毛泽东政府对场运动的解释是:为了防止“修正主义”和让年轻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另一种解释是:毛泽东政府把“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作口号,很明显是把无业城镇劳动力到农村安家落户视为解决失业的办法。失业在中共的意识形态中,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社会当然没有失业问题。可当时的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农业在大跃进和文革后完全停滞,粮食总产量逐渐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城市人口的需要,政府无法给城市青年人在安排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在他所发起的文化大革命中,已经达到了清除刘少奇为首的所谓“资产阶级当权派”的主要目的,难以控制的红卫兵逐渐成为麻烦,数量巨大的对政治高度热衷的无业青年会对政治稳定构成严重威胁。把大量城市青年遣送到农村进行农业劳动,除了经济上的考量外,主要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政治策略。动机

这些不同的动机可分为四类:

——意识形态动机(改造青年思想,消灭社会差别);

——政治动机(恢复秩序,强化毛的权威);

——出于战略考虑的积极的社会经济动机(开发农村和边疆地区);

——消极的社会经济动机(减缓城市发展和城市就业)

“上山下乡”的“知青”当中,大部份是到农村“插队落户”,但还有一部份虽然也是务农,过的却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准军事化生活,他们的状况与 “插队知青”有很大不同。“上山下乡运动”前期,全国各地组建了许多“生产建设兵团”,有一大批“知青”到这些“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屯垦”。“生产建设兵团”虽有“屯垦”的功能,但却非正规军队,它同时兼具安排城市失业青年就业和备战的目的。1968年底,中苏关系对立,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等一系列关于备战的指示。城市里开始修建防空洞,沿海地区不少军工企业纷纷西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组建了以“知青”为主要成员的大量“生产建设兵团”。从1969年初到1970年,原有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大规模扩大建制,同时新成立了内蒙古、兰州、广州、江苏、安徽、福建、云南、浙江、山东、湖北共10个“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西藏、江西、广西的3个农垦师,加上50年代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共有12个“生产建设兵团”及3个农垦师。

影响

至于上山下乡给知青带来的伤害,给农村带来的后果,给知青家长带来的怨气,在当时极“左”的政治环境里,不只发生在知青身上,而是文化大革命带给老百姓的共同灾难。对于上山下乡,大多数人是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被敲锣打鼓赶到农村的。也只有文革期间,这样的事情才有可能实施。所以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不能脱离文革的背景,上山下乡所造成的后果,也只是文革**的恶果之一。

现在,当年的知青大都已到了退休年龄。人是生活在社会里的,除了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生活。上山下乡是当年的知青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大家同生活、共命运,有太多的共同语言。与人生的其他阶段相比,许多人对那段生活的记忆最为深刻,因而也就更加怀念。

意义

上山下乡虽然暂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毛泽东借此达到了解散红卫兵组织的目的,但是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由于无数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地在乡间长期务农,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知识断代,学术研究后继乏人的现象。上山下乡运动令无数中国城市青年接触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此之前从未去过农村,对农村的了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

一些曾经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人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作家,如史铁生,叶辛,梁晓声,张承志,张抗抗等,他们都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知青文学。然而,更多的知青则永远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在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中更是首当其冲,经常被工作单位裁减而失业。

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

经济后果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知青是农民的一个负担。只有在那些缺乏基础教育的地方,极少数能够从事这种工作的知青才有益于农村的发展。但这些有限的贡献远不能抵消知青给农村社区造成的损失。而且它们为时甚短,如果像80年代初那样培训当地青年承担这些工作,从长期来看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漏洞百出的情况下,下放知青的努力并不能给农村的发展带来多少好处。知青离开后实行的大刀阔斧的农村改革,才为农村带来了实质性的改进。

政治和意识形态后果

1968-1969年的大规模下乡运动的目标虽然没有明说,显然是为了结束红卫兵运动,就此而言它是成功的。但从长期来看,它的后果确实是消极的。下乡政策导致的不满、林彪事件之后出现的幻灭感,以及农村地区社会和政治控制力的相对薄弱,使知青一代滋生出文化和政治上的叛逆倾向。

至于根据革命品质而不是专业成绩选拔精英的方法,以及藉此实现一个平等社会的目标,也没有取得什么积极成果。除了在战争或革命时期,以道德作为提拔精英的社会制度难免导致伪善和因循守旧。评价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一直有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正面

有人认为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为加强工农联盟基础、教育青年、消灭城乡差别的一个重大尝试。同时知青下乡对于农村的教育普及、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以及乡镇企业的建立(乡镇企业成立多是知青推动,初期其业务骨干也大多是知青担任)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幅度改变农民面貌。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运动过去几十年后,当年的知青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主力,他们通常对自己留在农村的青春年华抱有怀旧情绪,甚至有人自称“在广阔天地里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这一代人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决不后悔。”

反面

有人认为这场运动是对人民的愚弄和变相迫害。林立果(林彪之子)等起草的反对毛泽东的纲领性文件“五七一工程纪要”指出,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

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小说

梁晓声的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雨》和长篇小说《雪城》及据此改编的这两部同名电视剧反映了东北知青(北大荒兵团战士)的生活。

梁晓声的电视剧《年轮》也反映的知青的生活。

叶辛所写的著名小说以及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孽债》,《知青心中的周恩来》

1990年代时,上海知青在西双版纳插队时所生的儿女,来到上海寻找亲生父母的故事。早期叶辛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及其后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阿城:中篇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

姜戎:长篇小说《狼图腾》,以自己在内蒙古插队时的见闻写成。

史铁生: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王小波:中篇小说《黄金时代》

作家老鬼:长篇小说《血色黄昏》 电影舒淇和刘烨主演的电影《美人草》演绎了云南知青的一段爱情故事。导演张暖昕拍摄的知青电影《青春祭》,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在西双版纳的知青生活。陈冲导演的电影《天浴》描写了一位上山下乡到西藏的姑娘的悲惨命运。1983年出品的由谢飞导演的电影《我们的田野》是第一部知青电影,描述了当年北大荒的知青生活。

影片由周里京和林芳兵主演。

电视剧

《血色浪漫》是以这次上山下乡为背景的一部电视剧,局部反映了当时的一个城市知识分子下乡的背景,可以说是近年来下乡运动描写最真实的一部电视题材的作品。本剧的主演有刘烨和孙俪。北风那个吹。本剧的主演有夏雨和闫妮。

纪实

《无声的群落:大巴山老知青回忆录(1964-1965)》,邓鹏主编

邓贤著有纪实作品《中国知青梦》,描述在云南知青的抗争故事。

歌曲

李春波:小芳,被认为是描写知青在农村恋情的歌曲,曾流行一时

下载上山下乡流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山下乡流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上山下乡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上山下乡的调查报告 (周甜甜)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在纯粹市场化尝试失利的情况下,政府开始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尝试用行政、财......

    上山下乡知青聚会致辞

    上山下乡知青聚会致辞知青们、场友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之际,黄田林果场1973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回场欢聚,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盛会。原创:wenmi114.com黄田林果......

    如何看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如何看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7月1日,一位47年前在黑龙江插队下乡的老知青沈建平,站在玻璃展柜前,和自己的秋衣合了张影。紫色的秋衣洗得发白,但还能清晰看见胸前巨大的“奖”字和......

    上山下乡知青聚会致辞

    知青们、场友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之际,黄田林果场1973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回场欢聚,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盛会。黄田林果场为了迎接自己的儿女回场省亲,做了大......

    赫章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赫章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陶 永 仙根据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指示和中央、省、地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安排部署,中共赫章县委,赫章......

    我的上山下乡经历(习近平)

    我的上山下乡经历习近平自述 【2003年,福建省外大学校友会等机构编撰《福建博士风采》丛书,首卷入编381位博士。本文摘自习近平在书中的“自述”。】 前排中间是习近平“格......

    上山下乡活动方案范文大全

    东城小学二年级(3)班上山下乡农庄亲子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踏青赏花,野外烧烤等活动,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帮助家长创造孩子之间的交流、交往平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二......

    上山下乡运动再评价(之一)

    【内容提要】上山下乡运动作为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试验,以往外国学者的研究都将解决城市就业和人口问题作为领导人发动这场运动的动机。现在可参考的资料并不支持这种似乎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