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纪要
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纪要
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于2007年5月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新黔主持,部际联席会议15个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扬通报了2006年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和一年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所做的主要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介绍了全国现代物流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进展情况;国家税务总局流转税司介绍了物流企业实行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审议并原则通过了《2007年各部门现代物流工作重点》。欧新黔同志作了总结讲话。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一、会议回顾了2006年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情况
会议认为,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也是我国物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一年。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6万亿元,同比增长24%;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为17.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5年的18.5%下降为18.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现代物流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的一年,我国现代物流业在增长方式和发展内涵上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二是物流市场进一步扩大,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物流市场已全面开放,外资物流企业采取独资、并购等形式加快业务整合和规模扩张;有实力的大型国有物流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向国际市场进军。三是物流企业快速成长,重组转型、整合并购、战略联盟,加速做强做大,主营业务规模快速扩大。四是增值服务、业务创新成为物流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五是企业物流分离外包速度加快,产业融合与联动趋势更加明显。随着物流业发展,企业物流观念逐步由“小而全,大而全”向“主辅分离、服务外包”转变。六是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会议总结了2006年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所做的主要工作
会议认为,一年来,部际联席会议明确了工作思路,理顺了协调机制,形成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各成员单位根据联席会议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制定与物流相关的专项规划;二是出台了扩大物流市场准入的有关政策;三是认真落实物流企业的税收政策;四是稳步推进行业基础性工作;五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六是进一步改善口岸物流的通关环境;七是加强物流市场监管;八是拓展物流领域国际合作;九是九部门文件的有关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十是进一步完善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通过以上工作,2004年九部门文件提出的政策措施大部分得到落实,2005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2006年部际联席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
三、会议专题介绍了全国现代物流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和物流企业实行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工作的情况
会议认为全国现代物流业“十一五”规划应抓紧出台,尽早发挥其引导各地方和相关部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作用。几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单位,在专项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规划初稿,之后又
采取不同方式广泛征求意见。2006年已经列入国务院审批的规划目录,今年将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年内出台。
会议充分肯定了物流企业实行营业税差额纳税的试点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国家税务总局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在物流企业法律界定尚不明确,基层税务机关难以操作的情况下,务实地提出采取试点的方式,稳步推进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工作。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密切配合下,在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在2005年开展第一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6年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围,组织开展了第二批158家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已有两批197家企业开始享受营业税差额交纳的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企业的税负,为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业界的好评。
四、会议审议了2007年各部门现代物流工作重点。
会议分析了2007年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形势,审议了《2007年各部门现代物流工作重点》。15个成员单位共提出50多项重点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抓紧出台全国现代物流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落实国务院已批准的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专项规划和将要批准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加强监测分析,进一步研究物流业发展的新情况,协调解决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引导物流需求,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继续落实九部委文件中尚未解决的有关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调查研究,探索建立符合我国物流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会议责成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各部门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印发各成员单位组织实施。
欧新黔同志在会议总结时充分肯定了联席会议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并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的要求。她指出,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较大改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合力正在形成。她希望各有关部门在今后工作中,一是要发扬务实作风,努力把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从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转变作风,加强配合,切实解决影响物流发展的重点问题。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密切与省市物流牵头部门的联系,完善重点联系企业制度,尽快形成覆盖部门、地方、企业和专家的物流工作网络,使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在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篇:全国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全国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为加强对全国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及时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经国务院同意,建立全国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主要职能
在国务院领导下,研究拟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重大制度、政策、体制和机制,向国务院提出建议;统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与医疗、教育、住房等其他社会救助政策以及促进就业、扶贫开发政策的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研究解决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跨部门信息共享问题;督导推进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成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成员单位
联席会议由民政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中央农办、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人民银行、审计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统计局、法制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信访局、扶贫办共2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民政部为牵头单位。民政部部长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名单附后)。联席会议可根据工作需要,邀请其他相关部门参加。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确定。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民政部,承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联席会议设联络员,由各成员单位有关司局的负责同志担任。
三、工作规则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例会,由召集人或召集人委托的同志主持。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或工作需要,可以临时召集会议。在联席会议召开之前,召开联络员会议,研究讨论联席会议议题和需提交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联席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经与会单位同意后印发有关方面并抄报国务院。重大问题需经联席会议讨论后,由联席会议牵头单位报国务院决定。
四、工作要求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社会救助工作有关问题,及时向牵头单位提出需联席会议讨论的议题,认真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及时处理社会救助工作中需要跨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各成员单位要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好联席会议的作用。
全国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召 集 人:李立国
成员:吴恒权
何建中
唐仁健
朱之鑫
刘利民
黄 明
窦玉沛
王保安
胡晓义
齐 骥
陈晓华
马晓伟
潘功胜
余效明
宋 兰
孙鸿志
民政部部长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中央编办副主任 中央农办副主任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教育部副部长 公安部副部长 民政部副部长 财政部副部长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农业部副部长 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人民银行副行长 审计署副审计长 税务总局副局长 工商总局副局长
张为民
统计局副局长
胡可明
法制办副主任
阎庆民
银监会副主席
姚 刚
证监会副主席
黄 洪
保监会主席助理
徐业安
王国良 信访局副局长 扶贫办副主任
第三篇: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反腐倡廉、打击经济犯罪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有效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维护国家政治、经济、金融安全和正常的经济秩序,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建立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一、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公安部、安全部、监察部、司法部、财政部、建设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法制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邮政局、外汇局、解放军总参谋部等23个部门为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为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
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组织开展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办公室主任由反洗钱局局长兼任,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联络员为办公室成员。
二、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指导全国反洗钱工作,制定国家反洗钱的重要方针、政策、制定国家反洗钱国际合作的政策措施,协调各部门、动员全社会开展反洗钱工作。
三、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在国务院确定的反洗钱工作机制框架内开展工作。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是: 人民银行:承办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的具体工作;承办反洗钱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金融业反洗钱政策措施和可疑资金交易监测报告制度,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汇总和跟踪分析各部门提供的人民币、外币等可疑资金交易信息,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协助司法部门调查处理有关涉嫌洗钱犯罪案件;研究金融业反洗钱工作的重大和疑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协调和管理金融业反洗钱工作的对外合作与交流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指导、部署非金融高风险行业的反洗钱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督办、指导洗钱犯罪案件的审判,针对审理中遇到的有关适用法律问题,适时制定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督办、指导洗钱犯罪案件的批捕、起诉、立案监督,注意发现和查处隐藏在洗钱犯罪背后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针对检察工作中遇到适用法律问题,适时制定司法解释。
外交部:研究反洗钱国际合作有关政策,研究并协助开展我国加入国际或区域反洗钱组织、各国政府间的反洗钱合作及履行有关国际公约的义务等事项。
公安部:组织、协调、指挥地方公安机关做好洗钱犯罪的防范工作,以及涉嫌犯罪的可疑资金交易信息的调查、破案工作。
安全部:参与洗钱犯罪的情报搜集与处理,研究相应的信息共享和合作调查方案;通过国际合作等渠道,对涉外可疑洗钱活动按管辖配合进行调查核实。监察部:调查处理洗钱活动所涉及的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法违纪问题;加强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注重从源头上遏制洗钱活动;研究建立打击利用洗钱进行贪污贿赂等腐败行为的信息共享与合作调查机制。
司法部:在律师、公证法律服务领域加强反洗钱制度建设;研究反洗钱司法协助,并根据有关条约和公约,协调开展反洗钱领域的司法协助,特别是协调追讨流至境外的资金。
财政部:落实应由政府承担的反洗钱工作所需经费。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与账户的管理。研究、强化对金融类国有资产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管。研究建立洗钱所涉资金的追缴入库制度。研究建立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以及注册会计师、评估师等执业人员协助开展反洗钱工作的机制。利用国际双边、多边合作以及相关的国际论坛,开展反洗钱工作。
建设部:在房地产领域开展反洗钱工作;研究在房地产领域开展反洗钱工作的政策措施。商务部:参与加强对洗钱活动频发领域和区域的管理;研究对三资企业进行反洗钱监管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参与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监管,防止境内外不法分子勾结、利用虚假进出口贸易进行洗钱。
海关总署:研究建立在口岸现场打击跨境洗钱行为的监管和查处体系,加强对进出口贸易过程中的货币、存折、有价证券以及金银制品的进出境监管、查验,防止犯罪分子利用虚假进出口贸易进行洗钱活动;密切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制定信息共享和合作的工作方案,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监测工作。
税务总局:参与研究打击和防范涉及洗钱的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政策措施,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建立相应的信息传递和执法合作机制。
工商总局: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分类监管,建立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安、安全、税务、海关等相关部门反洗钱信息沟通、通报体系,配合有关部门对非金融行业的洗钱活动频发领域实施反洗钱监管。
广电总局:参与反洗钱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民反洗钱意识。
法制办:参与起草反洗钱法律、法规,参与反洗钱专门法律法规立法调研。银监会:协助人民银行研究银行业的反洗钱政策措施和可疑资金交易监测报告制度,协助人民银行研究制定银行业反洗钱监管指引,协助人民银行对银行业执行反洗钱规定实施监管。
证监会:配合人民银行研究证券期货业反洗钱政策措施和可疑资金交易监测报告制度,研究制定证券期货业反洗钱规章制度及监管指引,负责对证券期货业执行反洗钱规定实施监管,研究国际和国内证券期货业反洗钱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保监会:在人民银行的组织协调下,负责保险行业的反洗钱工作。参与研究制定保险业的可疑资金交易监测报告制度;研究制定保险业反洗钱监管指引;对保险机构执行反洗钱法规实施现场和非现场监管;研究国际和国内保险业反洗钱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邮政局:协助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研究对邮政储蓄业务的反洗钱政策措施和可疑资金交易监测报告制度,研究对邮政汇款体系执行反洗钱规定情况实施监管。
外汇局:在人民银行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大额、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制定和完善大额、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制度;监测跨境资金异常流动情况,汇总、筛选和分析金融机构报告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信息,对涉嫌外汇违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对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移交相关的执法部门和司法处理;与各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合作,打击“地下钱庄”等非法外汇资金交易活动及外汇领域的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管理和指导金融机构做好与外汇业务相关的反洗钱工作;参与研究本外币统一的可疑资金交易报告标准。
解放军总参谋部:搜集、提供洗钱犯罪情报信息;协助追辑外逃犯罪分子;参与反洗钱国际合作;加强打击边境地区的洗钱活动。
四、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职责是:掌握全国各地区和各部门反洗钱工作情况,加强对洗钱活动手法、规律、特点的研究,就反洗钱工作的政策、措施、计划、项目向联席会议提出建议和方案;负责筹备联席会议的召开,督促落实联席会议做出的各项决定,及时通报反洗钱工作情况;统一协调各行业、各部门开展反洗钱工作,逐步实现有关工作信息共享;具体组织协调反洗钱国际合作,负责与国际或区域反洗钱组织、各国政府间的反洗钱合作事项,以及履行有关国际公约的义务。
组织做好反洗钱工作联席会议的会务工作。根据各成员单位意见提出会议议题,经召集人批准或全体联络员会议研究同意后组织召开。每次全体会议后,应就会议主要内容形成文字纪要,分送会议各成员单位,并督促落实相关工作。
五、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至两次全体会议,如有需要,经成员单位提议,可随时召开全体会议或部分成员会议。
联席会议的议题包括: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反洗钱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反洗钱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讨论需要沟通的政策规定及有关重点工作;交流通报反洗钱工作情况;就有关工作进行协商,并提出落实意见。对反洗钱工作的重大问题,经联席会议研究后,报国务院审定。
联席会议形成的决议,按部门职能,分工负责落实。
联席会议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
第四篇: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正版软件管理工作指南
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2016年7月11日
前言
为推进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落实软件正版化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正版软件管理,保障信息安全,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定《正版软件管理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主要包括责任制度、日常管理、软件配置、软件台账、安装维护等五项软件使用管理制度范本和台账范本,供各单位开展正版软件管理工作参考。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指南》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建立本单位正版软件管理办法。
《指南》主要内容如下:
一、软件正版化工作责任制度。明确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和工作职责,以及软件使用部门和工作人员职责。
二、软件日常使用管理规定。明确软件日常使用管理涉及的工作计划、预算编制、软件采购、软件维护、宣传培训、检查考核、总结报告等工作流程和要求。
三、软件配置管理规定。明确软件配置原则和配置流程。
四、软件台账管理规定。明确软件使用管理台账种类和
管理办法。
五、软件安装维护管理规定。明确软件安装、卸载及升级维护流程。
《指南》由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
目录
一、软件正版化工作责任制度··8
二、软件日常使用管理规定··11
三、软件配置管理规定··13
四、软件台账管理规定··15
五、软件安装维护管理规定··18
六、附件:
1.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信息表··20
2.使用正版软件承诺书··21
3.软件使用需求申请表··22
4.软件采购计划表··23
5.软件正版化工作信息统计表··24
6.可使用免费软件清单··25
7.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26
8.软件使用情况明细表··27
9.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28
10.软件安装维护申请表··29
11.软件安装维护确认单··30
软件正版化工作责任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软件正版化工作,明确软件正版化工作职责,落实软件正版化工作主体责任,推进责任落实到人,制定本制度。
一、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研究制定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规定和措施。
(一)人员组成
1.单位主要领导担任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2.单位分管领导担任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3.信息化、办公厅(室)、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详见《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信息表》(附件1)。
(二)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领导小组组长为软件正版化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审定软件正版化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计划、经费预算、工作
措施、考核评议、报告等工作。
2.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指导并督促软件正版化工作责任部门贯彻落实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按期完成软件正版化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3.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职责(1)制定软件配置标准。
(2)制定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3)开展软件使用情况检查。(4)编制软件采购预算。(5)开展软件采购工作。
(6)开展软件安装、卸载、升级和维护工作。(7)建立并维护软件使用管理台账。(8)开展软件正版化工作宣传和培训。(9)开展软件正版化工作考核评议。(10)开展软件正版化工作总结工作。(11)开展软件使用管理其他日常工作。
信息化部门负责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软件使用部门职责
软件使用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配合信息化、办公厅(室)、人事、财务、资产等部门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督促本部门工作人员严格遵
守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规章制度。
三、工作人员职责
工作人员要签署《使用正版软件承诺书》(附件2),严格遵守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规定,不得私自在计算机上安装或卸载软件。
四、责任追究
部门没有落实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规定,存在工作人员使用盗版软件的,一经发现,取消该部门评优评奖资格。工作人员违反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规定,私自安装或卸载软件的,一经发现,取消评优评奖资格,视情扣除绩效奖励。
软件日常使用管理规定
软件日常使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编制预算与采购、软件维护管理、督促检查、宣传培训、总结报告等工作。
一、制定工作计划
信息化部门牵头制定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要明确目标任务、推进措施、进度安排、检查方案等主要内容。
二、编制预算与采购
1.软件使用部门每年根据实际需要,填报《软件使用需求申请表》(附件3)。
2.信息化部门统计汇总软件使用部门报送的软件使用需求,依据软件配置原则和流程,编制《软件采购计划表》(附件4)。
3.财务部门确保软件采购经费纳入预算,明确资金来源和经费保障,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核监督。
4.财务、资产管理部门督促、指导信息化部门严格按照软件采购计划做好软件采购工作。
三、软件维护管理
信息化部门按照《软件台账管理规定》和《软件安装维护管理规定》,做好软件的日常安装、维护和软件台账管理工作。
四、督促检查
1.信息化部门牵头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软件使用情况全面检查工作,通报检查结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认真整改。
2.信息化部门要注重利用技术手段开展软件使用情况检查,提高检查效率。
五、宣传培训
1.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负责人要参加主管部门举办的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班。
2.信息化部门牵头做好本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班。
3.通过专题会议或培训、单位网站、知识竞赛、宣传手册、海报、视频等方式宣传软件正版化工作意义和成果。
六、总结报告
信息化部门牵头总结软件正版化工作,重点是软件正版化工作责任落实、软件采购、软件使用管理、督促检查等情况,填写《软件正版化工作信息统计表》(附件5)。
软件配置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软件配置管理工作,明确软件配置原则,规范软件配置流程,制定本规定。
一、配置原则
1.软件配置遵循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正版化的原则,不得配置非正版软件。
2.单位使用的商业软件、OEM软件、免费软件均需纳入配置管理,不得配置与工作无关的各类软件。
3.优先采用场地授权(许可)方式配置软件。
二、配置流程
1.软件使用部门根据本部门各岗位工作需要,编制岗位软件需求清单,填写《软件使用需求申请表》(附件3)。
2.信息化部门统计、汇总软件使用部门报送的《软件使用需求申请表》,对软件使用部门需要的相关软件进行统一测试和试用,综合考虑软件的价格、兼容性、安全性和售后服务等因素,确定软件选型,明确软件名称和版本。涉及使用免费软件的,更新《可使用免费软件清单》(附件6)。
3.信息化部门依据单位软件使用管理台账,梳理单位软
件需求与现有软件许可的差异。单位软件许可不足的,编制《软件采购计划表》(附件4)。
4.财务部门要将软件采购纳入单位预算。财务、资产管理部门指导信息化部门完成软件采购。软件采购合同要明确软件名称、版本、授权方式、许可数量、使用年限、兼容性和售后服务等要求。
5.财务、资产管理部门指导信息化部门做好软件采购相关资料管理工作,重点是软件采购合同、软件授权证书、软件安装序列号等资料的管理工作。
6.信息化部门负责软件使用管理日常工作。
7.单位采购的软件,因以下情况申请报废的,需经过信息化部门鉴定,严格履行资产处置报批手续:
(1)已经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且无法继续使用的。(2)未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因技术进步等原因无法继续使用的。
(3)未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因计算机硬件报废,且无法迁移到其他计算机上继续使用的。
8.信息化部门在单位新采购软件、报废软件和调整可使用免费软件清单后,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附件7)。
软件台账管理规定
为规范软件使用管理工作,及时建立、更新和维护软件台账,全面掌握软件使用情况,提高软件使用效率,制定本规定。
软件台账包括《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附件7)、《软件使用情况明细表》(附件8)和《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附件9)。信息化部门负责软件台账的建立、更新和维护工作。
一、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
1.《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用于登记单位人数及计算机数总体情况、商业软件使用总体情况、随机预装软件使用总体情况,以及免费软件使用总体情况。
2.软件名称或软件版本不同的商业软件,使用不同的软件编号。
3.软件名称及软件版本相同的商业软件,采购时间、采购金额、许可类型、许可数量、可使用版本、许可期限、序列号等任一不相同的,使用不同的软件编号。
4.通过受赠、调剂等方式获得的商业软件,不填写采购
时间、采购金额。
5.软件名称或软件版本不同的OEM软件,使用不同的软件编号。
6.OEM软件,不填写采购时间、采购金额、许可类型、许可数量、可使用版本、许可期限、序列号等信息。
7.软件名称不同的免费软件,使用不同的软件编号。8.软件名称相同、软件版本不同的免费软件,使用相同的软件编号。
9.免费软件,不填写软件版本、采购时间、采购金额、许可类型、许可数量、可使用版本、许可期限、序列号等信息。
10.新增、处置商业软件后,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11.新增、处置计算机办公设备后,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
12.调整可使用免费软件清单后,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
13.根据《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中登记的软件安装和卸载情况,至少每半年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一次。
二、软件使用情况明细表
1.《软件使用情况明细表》登记单位每位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办公设备情况,及相应计算机办公设备中软件安装情况。
2.工作人员使用的全部计算机办公设备,以及相应计算机办公设备中安装的全部软件,登记在《软件使用情况明细表》中。
3.根据《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中登记的软件安装和卸载情况,至少每半年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明细表》一次。
三、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
1.《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用于登记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情况。
2.根据《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中的软件编号建立相应软件的《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
3.每一个软件编号对应的软件,建立一份相应软件的《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用于登记该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情况。
4.在计算机办公设备中安装或卸载软件后,更新相应软件的《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
5.在计算机办公设备中更新升级商业软件时,更新升级前软件和升级后软件对应的《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分别登记升级前软件的卸载情况和升级后软件的安装情况。
软件安装维护管理规定
为规范软件安装和维护,提高软件资源使用效率,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升日常工作效率,制定本规定。
一、软件安装或卸载
1.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在计算机上安装或卸载软件。2.工作人员因个人工作需要,要求安装或卸载软件的,要填写《软件安装维护申请表》(附件10),经审核同意后,由信息化部门安排相关人员负责软件安装或卸载工作。
3.单位统一部署的软件安装或卸载工作,工作人员无须填写《软件安装维护申请表》。信息化部门将统一部署软件安装或卸载工作通知相关部门,并安排相关人员负责软件安装或卸载具体工作。
4.信息化部门相关人员安装或卸载软件后,要完成以下工作:
(1)填写《软件安装维护确认单》(附件11),要求计算机使用人签字确认软件安装或卸载情况。
(2)填写《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附件9),登记软件安装或卸载情况。
二、软件升级
1.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升级计算机上已安装的商业软件。2.工作人员因个人工作需要,要求升级计算机上已安装的商业软件,要填写《软件安装维护申请表》。
3.软件升级由信息化部门统一部署。信息化部门根据工作人员软件升级需求和单位工作需要,研究制定软件升级方案。
4.信息化部门负责将统一部署的软件升级工作通知相关部门,并安排相关人员负责软件升级具体工作。
5.信息化部门相关人员完成软件升级任务后,要完成以下工作:
(1)填写《软件安装维护确认单》,要求计算机使用人签字确认软件升级情况。
(2)填写《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分别填写升级前软件卸载情况和升级后软件安装情况。
三、软件台账维护
信息化部门相关人员每半年根据《软件安装维护情况明细表》,更新《软件使用情况汇总表》(附件7)和《软件使用情况明细表》(附件8)。
附件2
使用正版软件承诺书
本人承诺严格遵守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规定,不私自在计算机办公设备及系统中安装或卸载软件。本人若违反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相关规定,全部后果由本人负责。
承诺人签字:
****年**月**日
第五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落
【发布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文号】国办发〔2007〕35号 【发布日期】2007-05-09 【生效日期】2007-05-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
作措施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7〕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七年五月九日
关于进一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的意见
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格局,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强监管,切实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2.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继续深入落实“五整顿”(整顿驾驶员队伍、整顿路面行车秩序、整顿交通运输企业、整顿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整顿危险路段)“三加强”(加强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工作措施,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三下降”,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进一步减少,到2007年底实现万车死亡率不超过5.7的目标,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严格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和管理
3.交通、农业部门要以提高驾驶人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培训教育体系,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学员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医疗急救技能的培训。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督促落实机动车驾驶人培训教育方案。建立完善驾驶人培训机构和教练员诚信考核体系,推行优质诚信驾校、教练员排名制度。
4.交通部门要进一步推进《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客运、货运、危险化学品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研究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制度,健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和驾驶员退出机制。
5.公安部门要认真落实《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修订完善各地区驾驶人考试题库,严格考试程序,严肃考试纪律,建立健全考试员考核制度,严格落实对大、中型客车驾驶资格的逐级申请、审核制度。公安、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培训记录审核制度,建立健全驾驶人考试情况通报制度。
6.保险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推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实施,会同公安、农业部门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道路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信息共享机制,实行保险费率浮动制度。推动全国承运人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社会救助基金的建立。
7.军队、武警部队要进一步严把驾驶培训和考试关,修订完善驾驶人考试题库,进一步规范和严格驾驶人审验,定期组织开展驾驶人复训。
三、科学管理道路交通秩序
8.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和交通安全形势研判,定期对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开展系统分析,针对事故易发区域、时段和重点违法行为,科学制订防范措施。交通部门要建立完善道路运输企业重特大交通事故快报和分析制度。
9.公安部门要组织开展“平安畅通高速”创建活动和公路通行秩序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疲劳驾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强行超车、逆向行驶、不遵守交通信号以及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停车、超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对超速50%以上、客车超员20%以上的,要通报车辆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属营运车辆的,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依法追究企业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10.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会同公安部门深入开展校车隐患排查整治,科学核定校车及接送幼儿车的定员数量,建立校车管理档案。公安、教育部门要按照《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的要求,继续开展学校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1.交通部门要加强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的监督指导,会同公安、气象部门加强对公路运行状况的监控,及时掌握高速公路气象信息,配合公安部门实施交通管制。
12.公安、建设部门要按照平安畅通工程的标准和要求,优化完善城市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实施道路交通隔离和渠化,科学规划设置停车场。
13.军队、武警部队要进一步加强对军车和号牌的管理,不得转借地方使用;完善军车交通违法抄告制度,及时将军车驾驶人交通违法处理结果反馈公安部门。
四、加强对运输企业安全监管
14.交通部门要强化“三关一监督”(严把运输企业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态关、营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关,做好汽车客运场站的安全生产监督),严格审批夜间途经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的客运班线。
15.交通、公安、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定期检查客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以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健全完善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机制,对多次发生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或者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营运车辆,公安部门要将情况通报交通、安全监管部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客运企业交通安全状况。
16.建设、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客运市场的监管,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实行挂靠、个体承包、转包等经营形式的清理整顿力度,进一步落实安全运营责任制。
17.发展改革、公安、质检、交通、安全监管部门要研究推广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汽车行驶记录仪,选择部分车型在部分省(区、市)开展汽车行驶记录仪安装使用的试点工作。鼓励运输企业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对运输企业驾驶员的动态监督和管理。
五、强化机动车生产和使用监管
18.质检、发展改革部门要制订和完善包括提高客车车身强度在内的车辆整车安全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生产企业及车辆产品准入制度,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公告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公布电动摩托车技术标准,并将该产品纳入监管范围。
19.质检、发展改革部门要组织专家参与道路交通事故形态分析研究,配合公安、安全监管等部门制订提高机动车安全性能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制订并实施安全标准。质检部门要认真落实缺陷汽车召回管理制度,扩大缺陷汽车召回范围。
20.发展改革、质检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汽车生产及改装企业行业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新车安装侧后防护装置、喷涂(粘贴)车身反光标识、配备行驶记录仪等重要安全技术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
21.工商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质检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非法生产和改装企业的查处力度,建立查办终结案件回查制度,健全车辆非法改装信息通报和案件协查移送机制。严禁非法改装车辆,严格查处非法改装罐车、集装箱车,依法取缔未经登记的车辆非法改装单位。
22.公安部门要严格车辆登记和查验,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的监督,加强机动车日常管理,建立并完善大型客运、货运车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学校校车等重点车辆动态管理档案。
23.质检部门要强化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管理,制订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设置规划管理规定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加大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24.农业部门要严格拖拉机登记管理,规范登记手续,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和查处超标准、超范围发放拖拉机牌证的行为,研究制订相关生产安全技术标准。
六、继续开展危险路段的排查整治
25.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力度,拓展实施范围,按计划对国省干线公路和重要旅游公路的事故隐患路段进行改造,并逐步向县乡公路延伸,稳步开展公路铁路立交安全整治工作。
26.各级公安、交通、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辖区内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及原因,对存在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等危险路段加强排查分析,建立相关档案;交通部门要区分轻重缓急,将整治工作逐步纳入公路安保工程实施计划。
27.交通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科学评估公路通行安全条件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公路通行安全评价,促进公路特别是山区、农村低等级公路的安全建设。
七、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28.县、乡级人民政府要配备专人负责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组织农业(农机)等方面人员参与交通安全整治,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综合治理农村地区交通安全。
29.公安部门要创新农村交通管理警务机制,加强乡镇交警中队和农村交通安全警务室建设,明确农村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职责和任务。积极排查农村无牌无证机动车和驾驶人,提高办牌办证率,继续组织开展以整治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无证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上路行驶为重点的专项整治。
30.农业(农机)部门要继续组织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树立一批“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户,进一步严格拖拉机驾驶人考试制度,强化拖拉机安全监管,逐步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会同公安部门积极开展无牌无证拖拉机整治工作。
31.交通部门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交通,研究组建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客运公司,努力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32.各级道路交通联席会议要制订“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评价标准,组织开展创建评价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全面开展。
八、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33.各地区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积极拓展宣传阵地,改进宣传教育方法,建立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制度,通过在中央、省、市级媒体黄金时段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动员全民共同参与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3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投入,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制度化。
35.宣传、公安、教育、司法、安全监管等部门要深入开展“保护生命、安全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扎实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基本常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各有关部门要结合第一届联合国全球道路安全周活动,组织开展系列大型交通安全宣传。要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学生、运输企业驾驶人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宣传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
九、严格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
36.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交通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究本行政区域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协调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狠抓各项安全措施落实。
3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总体目标,研究制订本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和实行交通安全考核指标体系、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法制、体制、机制、投入等方面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研究建立健全以卫生部门为主导,公安、交通、农机部门及保险、紧急救援机构参与的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联动机制。一年内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或者发生三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省级人民政府要及时将书面检查报国务院。
38.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政策的研究,制定客、货运输产业政策,研究加强对专业运输驾驶人安全驾驶行为动态监管的措施,组织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地区开展联合检查,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39.交通、公安、安全监管部门要监督道路运输企业切实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强化运输企业内部管理教育,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条件达不到要求、存在重大隐患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且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取消相应的经营许可。
40.交通、安全监管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多次发生超员、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或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以及所属车辆存在重大隐患的运输企业及其负责人依法严格追究责任,并在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