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牛生产的现状及展望

时间:2019-05-14 05:3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肉牛生产的现状及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肉牛生产的现状及展望》。

第一篇:中国肉牛生产的现状及展望

中国肉牛生产的现状及展望

牛肉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肉类,是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理想肉食,在国际市场上牛肉一直供不应求。除牛肉外,皮毛及肠衣是轻工业的原料,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自2001年以来全国共有投资千万元以上的牛肉产品加工企业200多家。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全世界总体发展趋势是饲养数量稳中有升,肉牛产量增加幅度较大,一般为2.8%-10.0%,个体产肉量明显提高,平均每头存栏牛的产肉量已突破l00kg。肉牛工业是中国食品工业体系中较大的产业,从生产到销售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肉牛业支撑许多其他相关行业,如动物保健品、饲料和人工授精等。

一、进出口现状

1.肉牛出口情况

中国肉牛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带是以黄淮海平原为中心的农区--肉牛带,其次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东北肉牛带。2001年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四省的牛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7.2%,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占20.0%。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牛肉出口呈缓慢上升趋势,但90年代以来牛肉出口波动较大,1991年全国共出口牛肉13.2万t,达历史最高峰,1992-1998年牛肉出口一直维持在2万-5万t之间。2001年牛肉出口3.8万l,进口3.6万t,出口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国香港、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至俄罗斯的一般占出口总量的60%以上,出口至中国香港的占到25%左右。

2.肉牛进口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很少进口牛肉,80年代后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增加,开始进口高品质牛肉以满足某些高级宾馆和饭店的需要,但进口数量很小。1990-1996年进口牛肉及牛肉制品一直保持在2 000-3000t之间,1996年以后,年进口牛肉及牛肉制品增加到了1万t左右。主要来自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最多,占60%以上,其次是美国、新西兰和中国香港地区。

二、进出口市场前景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意味着牛肉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加大,国际市场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将明显增加。因而国外对肉牛生产和进出口的政策变化,可能使世界牛肉价格、产量和贸易量发生变化,可以说加入WTO后,中国的肉牛生产在竞争中喜忧参半。有利的因素有:一是俄罗斯畜牧业连年减产,对牛肉进口的依赖增强,而俄罗斯是中国出口牛肉的最大市场,所进口牛肉的质量又不是很高,同时中国与俄罗斯相毗邻,贸易上有着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优越条件,因此在牛肉出口上,其他国家与中国不会形成太大的竞争;二是虽然多年来,欧盟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基地,但自1996年以来,由于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在内的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发现有疯牛病,影响了欧盟牛肉及其牛肉制品的出口,这为中国牛肉的出口提供了机会;三是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粮食价格因进口增加而普遍降低,其中玉米下降的幅度最大,这将为养牛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廉价的饲料,从而使中国养牛成本进一步下降,牛肉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价格竞争力。不利的因素主要有:根据签署的《中美农业协议》,中国即将撤销对美国牛肉的进口禁令,牛肉进口关税降至10%。这就意味着美国优质廉价的牛肉涌入中国成为可能,中国国内部分市场份额将被挤占。

抓住世界牛肉进出口市场有利时机的同时,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改善和提高牛肉的质量,要改变过去只重视产量,而忽视质量的错误认识,要树立名牌战略。肉牛生产应进一步加强品种的引进和改良,建立科

学的饲养管理制度,改善屠宰加工工艺,制定严格的肉牛分级标准,以科技为先锋,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把中国生产的牛肉及牛肉制品进一步推向国际市场。

为了推动肉牛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解决饲养过程中药物滥用、药物残留严重超标及动物疫病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北京英美尔生产的一种肉牛专用催肥饲料添加剂小料,是一种替代瘦肉精的饲料添加剂,面向全国出售,免运费发货到县级以上城市本公司有专业的技术老师和饲料配方师,提供免费的养殖技术服务和饲料配方

与此同时,还应利用基因组合等高新育种新技术培育新品种,以提高肉牛品质,确保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是用奶牛群中一定比例的奶母牛与专门化的肉用公牛杂交,只用其后代作牛肉生产,如法国对黑白花、红白花、娟珊、弗里生、捷尔威、婆罗门、瑞士褐等乳用或乳肉兼用品种,以及几个肉牛品种的脂肪产量、生产率、肌肉发育性状等都规定了种公牛选择时的权衡百分比,其中包括1/4的产肉性状,法国奶牛中有15%用肉用公牛杂交。英国的牛肉生产对奶牛群的依赖性很大,其肉牛群中的繁殖母牛多由奶用母牛与肉用公牛杂交所生的Fl代小母牛育成。匈牙利的牛主要依靠兼用牛发展牛肉生产,不仅产奶量高,且产肉量也很突出,小公牛可肥育到600~650kg。荷兰20%的奶母牛与肉用品种公牛杂交,以生产肉用犊牛,来保证高档牛肉的生产。总之,肉牛综合系的研究、建立和广泛应用,对全球肉牛生产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展望报告

任选 比如金融公司发展状况 或者中国金融产品的现状及展望等 或者就 同业拆借市场和 外汇黄金市场等进行调查

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展望报告

金融保险二班,张进美,0806126044

目前,正在开放中的中国金融市场将面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考验,各种国际金融大鳄会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渗透,国内金融机构也会借助于这种渗透将国际金融震荡与波动传导到中国金融市场中来。尽管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是一个开放受限制而自成体系的市场,但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依然会受到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强势的国际金融机构与金融组织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方式进入中国,千方百计地分享中国经济成长成果,甚至于会借助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或不开放的时差,轻易地从中国金融市场获利。同时,弱势的国内居民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却很难分享国际金融市场的成果。

中国可以从促进经济转型和本土金融市场发展方面,来促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平衡。目前中国在居民和企业对外投资上的管制已经大幅放松,从趋势看,这种放松的空间还广泛存在。而从长期看,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全球货币体系的更为均衡,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在2008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果从理论上来尝试进行总结的话,中国的金融体系始终以一种审慎的态度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求,而对投机性较高的市场保持谨慎;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杠杆率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一点与此次危机中一系列大型金融机构所具有的过高的杠杆率和主动承担的过高风险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预计,中国的金融体系在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时,也会始终持一种服务于实体经济需要、同时相对审慎的稳步推进的策略。

从IMF数据看,2007年全球GDP为54.5万亿美元,经济体规模从大到小依次是:欧盟(15.7万亿美元)、北美(15.2万亿美元)、亚洲(11.8万亿美元,但是除去日本只有7.5万亿美元)。全球的金融资产,包括银行资产、债券和股票,共有229.7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421%,其中欧盟的比例最高,为GDP的549%,北美为442%,亚洲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为419%,但是除去日本只有370%。换句话说,亚洲金融资产的杠杆水平远不及美欧那么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亚洲的金融市场不够发达。

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下,中国的选择面临不少的挑战。

从特定角度看,这次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新兴市场几十年来第一次没有成为“金融风暴中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家庭、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化:家庭过度借贷和过度支出、金融机构高风险的借贷活动等。这种“过度杠杆化”本质上反映了发达国家实体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不对称。金融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背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金融工具异常复杂,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长期游离于监管者的视野之外。

然而,新兴市场的状况却恰恰相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等新兴市场实体经济发展很快,国内金融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依然需要继续发展。事实上,正是因为中国本土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才使大量储蓄和国际收支盈余流出到国际金融市场,从而面临“资产错配”和“货币错配”风险。同时,中国特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以及中国富有活力的增长空间,使得中国可能会在较长时期内面临贸易和资本流入的双顺差格局。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这种国际收支不平衡格局的校正,不可能完全依靠汇率的调整,而更多地需要推动国际收支结构的调整。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积极推动居民和企业的对外投资,也是一个重要的平衡策略。目前中国在居民和企业对外投资上的管制已经大幅放松,从趋势看,这种放松的空间还广泛存在。

过去的十几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迷惘到坚定、从蹒跚学步到步履稳健的成长过程,其间中国股市经历了针对“赌场论”的大辩论、股权分置改革等历史大转折。

目前,中国股市已经形成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平分秋色、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利益保持一致、交易所上市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的局面。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朱从玖前不久在中国神华上市仪式上表示,在宝钢上市之前,上证所无超过50亿元的IPO;在中国石化上市前,无超过100亿元的IPO;在中国银行上市前,无超过200亿元的IPO;在工商银行上市前,无超过400亿元的IPO;在神华上市之前,无超过五六百亿元的IPO。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19日,沪深股市总流通市值为87659亿元,总市值为275365亿元;沪深两市拥有上市公司1500家,上市股票1584只。

“2020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可能会达到5000家,市值可能会达到现在的三倍,股指至少会达两三万点。”一个私募基金经理说,“交易所有合并的趋势,应该会出现整合,但是不同交易所可能会有所分工。”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教授谈儒勇勾勒了一幅2020年中国股市的情景:交易所可能改变当前会员制的组织形式,转而实行公司制,交易所的监督职能可能扩大;不仅国内的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公司可能也会“慕名而来”;产品更加丰富,可能会派生很多以股票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品,金融工具更加丰富;投资者队伍不断扩大,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参与进来,随着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商业银行甚至也可以投资股票。

“2020年,中国股市对全球股市的影响或许可以和当今的美国相比,到时候可能全球股市都要唯中国股市马首是瞻。指数很难预测,说不定几大交易所联手推出更具代表性的指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只会比现在低,不会比现在高。”

2020年,证券市场曾经的短板——债券市场也极有可能被补长。“2020年债券市场规模可能会超过股票市场,交易相对活跃、衍生产品多,以债券作为组合的理财和基金也多。”东莞商业银行债券分析员杨鹏说,“企业财务结构的真正需要、银行业务的转型、资本市场的发达以及机构投资者的膨胀,是推动债券市场从低迷走向繁荣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通老百姓积累起越来越多的个人财富。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居民储蓄已经达到了17万亿元左右。而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截至今年10月初,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2亿户;基金资产净值总计已超过3万亿元,基金投资账户数超过了9000万个。

在这种大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意味着,国家鼓励老百姓除了薪酬收入,还可通过储蓄、国债、基金、投资股市等合法方式来创造财富,给“股民”“基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这涉及到各种投资,比如实业投资、金融产品投资,涵盖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整句话核心的实质就是“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财富”。

公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以美国为例,财产性收入占40%,90%以上的公民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相比之下,中国目前超过1.2亿的投资者开户数,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0%。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也较小,约2%左右。

“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法,与在20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达到3500美元的目标,相辅相成。”一位来自金融系统的十七大基层代表表示。他指出,人均GDP的不断上升,将带来对金融服务需求乃至保险需求的快速增长。他预测,未来满足基本保障需求以上的商业保险需求,会随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多而逐步升温,且相当数量的居民会变目前的被动消费为将来的主动消费。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预测,到2020年沪深市场市值将达到60万亿元到80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而此前也有国际研究机构预计,未来1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8%,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个人理财市场极具潜力的国家。

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至3000美元阶段,财富迅速增长必然推动理财意识的觉醒。我国目前已进入这一阶段,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可以预计,随着实现人均GDP翻两番、达到3500美元的目标,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也将产生实质性的跨越,中国将真正进入一个藏富于民的新时代。

第三篇: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现状及展望

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现状及展望

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起步比西方晚了几十年,发展的时间还很短,仍处于初级发展的状态,一些销售活动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分布也很不均衡,市场的份额占有率小得可怜,户外运动用品的市场氛围还不能形成独立的产业规模,户外运动产品结构也很不完备,在运作模式上五花八门。从消费群体来看,大多数消费者对户外装备仍不甚了解,消费心理承受力较差,这就使整个户外运动用品市场表现出一种低迷和极不规范的状态,分析其现状,有些问题很值得商家关注和研究。

1、户外运动用品市场发展不成熟、不平衡主要表现为:

A、参与户外运动人群比例很小,乐观的估计在户外运动基础比较好的城市不会超过1%,而在户外运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仍然仅仅属于个别意识超前者的行为。

B、虽然已有国际知名品牌关注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但就其大多数品牌商而言,仅限于观望阶段,要下决心进入中国市场,可能还要一段时间考虑,个别已进入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进行尝试的品牌,却一直找不到理想的运作模式,部分品牌是负效益运作市场。

C、国内一些思想敏锐的商家,似乎已经看到中国户外市场的良好前景,并已有人开始有意识的创立品牌和开发产品,但基本属于低端产品,无论用料还是设计,技术含量都比较低,况且没有任何一家可以作到产品系列化,这些产品总体而言基本只能适用于休闲和简单的露营活动,根本不可能适用于户外严酷的条件。

D、就国内户外运动用品产品结构来看,在户外用品市场上尾货和仿冒品仍占据着很大的份额。这个比例在大多数专营店至少占到50%以上,这一因素造成的户外用品市场的不规范,为品牌和经销商运作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经营者缺乏成熟的市场意识,经营模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分析中国户外运动用品产业经营者的运作模式,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A、户外专营与大商场专柜并存的格局

在这两种运作模式中,前者显得更活跃,与户外运动的参与者联系也更紧密些,但由于这种模式的经营者基本上是从爱好者队伍中游离出来的,对市场的运作缺乏理性认识,在具体运作方式上随意性很大,经常会作出一些短期性市场行为,从而使这个市场层面显得很混乱。品牌商把市场交给他们来运作,如果放得很开,一放就乱;如果控得很紧,又会影响品牌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从大商场专柜模式来看,基本上属于那些独立的品牌运作,是一种纯商业行为,这种模式相对规范,但由于这种模式很难与爱好者充分交流和沟通,加之商场的费用比较高,以至使大多数消费者很难接受,户外产品在大商场的比例占得极小,很不显眼,因此影响面也十分有限,这同样造成了品牌运作市场的局限性。

B、产品、价格和渠道的不规范问题突出

中国户外市场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到有一定的影响,走过了一个缓慢的发展期。由于缺少大品牌介入,至今仍使市场显得单调冷清,在市场上看不到更多的品牌,亦看不到更丰富的品种,这就造成了中国户外市场中的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首先从品牌加工的尾货起步,中国户外市场的这一发展特点,铸就了国内户外市场由渠道不规范到产品不规范,由市场运作不规范到产品价格不规范,这种市场的不规范状态,为品牌介入中国市场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按道理说尾货是不应该随意进入市场的,然而由于市场有空缺和需求,为一些缺乏商业信誉的加工商提供了市场空间,他们为了蝇头小利,随意把尾货抛入市场,一不考虑对品牌的影响,二不考虑对价格的冲击,只要有人愿意接受,价格可以协商,至于对品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随它去吧!凡是我有的,谁要都可以,至于你卖什么价格,根本不去过问。尾货无序地面市,直接造成了价格混乱,这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信心,先入为主的消费心理,为品牌正常渠道产品进入市场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一个品牌一但进入中国市场,首先遭遇的是尾货的价格屏壁,常常使它陷入困境。

C、市场运作的随意性、恶性价格战使一些品牌成为牺牲品

由于尾货出厂十分随便,更由于从运动爱好者队伍游离出来的经营者不成熟的市场观念,加之部分商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恶意价格战的现象在户外行业圈子里十分普遍。这些商业行列的新军,虽然缺乏大市场的商业理念,然而旧时代商业陈腐观念却很深厚,他们视同行为冤家,欲治于死地而后快,虽然同在一地市场上,却决不谈合作,这种旧商业劣根性的突出表现造成这样一种事实,如果大家同样都作一个产品,那么都希望自己的价格最低,这些商家认为,只要价格最低,才有可能卖得最好。更有甚者会以低于进价的负效益手法把竞争同行推向一个爆利的形象。如果是自己独控的品种,他可以几倍乃至十几倍的价格面市,因为它无可比性。在户外市场上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是EUROHIKE,这个产品最初以295元出厂,市价一般在450-550元之间面市,在同一市场上几家都销售这一产品,而没有价格指导,使这个产品最低价格售到330元以下,而这一价格连最低店铺费用都不能实现,所以许多商家不愿再经营这个品牌。EUROHIKE本来是一个不错的产品,由于成了价格战的牺牲品,而大大削弱了它对商家的吸引力。为此,聪明的品牌商在与经销商协商市场时会告诉经销商,我希望我们的产品是一个为经销商创利的产品,而不希望成为价格战的炮弹。这里向品牌商提出了一个新任务,品牌商不仅要开拓市场,还需要捋顺渠道,保护好市场价格,否则品牌就没有生命力。

不规范的运作现象是目前户外专营渠道的一个毒瘤,它不仅损害品牌商的利益,也损害经销商的利益,从长远观点看也同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如果不规范的运作导致经营者的负债、破产,那么,消费者就会找不到购物的场所。

像温州一定要为假货、劣货付出代价一样,品牌商和经销商也一定最终会为不规范的市场付出代价,在户外市场发展过程中,规范的品牌商、经营者可能要走一条相对艰难的路,品牌商和经销商对这种现状危害的认识越晚,而最终付出的代价会越高。

在目前不规范户外市场面前,无论是品牌商还是希望在户外长期发展的经销商应更多的形成共识,以自己规范的市场运作团结更多不断新进入圈子的经销商,在理念上、在运作上与不规范的运作划清界线,并逐步加强正规运作对户外市场的影响,努力建立和完善良性户外市场结构。理智的经销商应更紧密的加强合作,共同面对市场的不良竞争,争取良好的市场环境。

了解中国户外市场的发展前景,必须认识户外运动发展的客观条件。回首户外运动走过的历程,人们不难发现,户外运动市场的发展有赖四个最基本的条件,或者我们可以称其为户外运动发展的四个基础。第一个基础是一个时尚的观念,亦可称为思想基础,这一点在户外运动的起步阶段异常重要。人的行为是在特定的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户外运动亦不能例外。如果人的意识里没有这种需求,自然谈不上参与此类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成为户外运动新时尚的思想动因,为了使生活更充实些,为了使自己的身体更强壮些,更多的人意识到人体健康对运动的依赖

性,从而使他们甘心情愿地投资运动。当日益拥挤的城市环境不足以给人们充足的运动空间时,于是运动的空间从城市向郊外延伸,由此产生了走向山野的冲动,在广阔空间里,人们发现那里不仅悦其神,亦可劳其形,使精神和体质得到了双重收获,于是人们不断地去寻找更理想、更新鲜的运动环境,实践生命在于运动的哲理。

当人们充满信心走向户外时,他们发现了新的矛盾,这就是走向户外需要有充裕的时间保证。如果缺少时间,运动的愿望则不可能成行。在上班族整日为工作忙碌的日子里,他们的运动时间只是一早一晚地挤点空闲,早起会儿跑跑步,亦或把骑车上下班作为一种锻炼形式,出行户外的计划常常被时间搁浅。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近几年实行了双休日,从而使上班族有了较充裕的休整空闲,使他们走向郊外成为现实。特别是“五一”“十一”“春节”长假,充裕的时间给了人们更多地设计安排个人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们可以走的更远一点,玩的内容亦可更丰富多彩些,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户外运动发展的第二个基础应该是个时间的概念。

有了出行的愿望,也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是否就满足了出行户外的条件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它还必须有一个物质的基础作为保障,当一个人的收入仅仅只能满足温饱时,他还不具备走向户外的完全要件,人们出行需要交通,从事活动需要器材,出行户外需要适应于户外的各种装备,这一切都需要经济条件作为保证,就是说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使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除了衣食生活必须的支出外,有了剩余的积蓄,首先是这部分人,满足了出行户外的经济条件,使他们投资运动成为现实。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平均收入相比还很低,这将成为制约中国户外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分析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发展的条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户外运动的发展与周边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应该说这是一个空间概念,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规模。具备了观念、时间、物质基础三大要素,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从事户外运动的空间,也将大大制约户外运动的发展。我们留心一下不同地区户外运动的发展状况,这一因素对户外运动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可以看到户外运动的发展并非一定与文化、经济条件优越的大城市联系在一起,相反,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由于良好的地理环境,却吸引了国内不同地区的背包客,诸如:许多天津人会跑到北京来玩,不少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的背包客会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到西部不发达地区去寻觅荒原,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从中国户外运动发展的诸因素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们的时尚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趋丰厚,作为户外运动基础的时间概念,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充裕,随着社会对生态的关注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运动的空间亦可能越来越好,而时下制约户外运动发展的首要因素,可能和经济发展相联系,就户外运动市场前景而言,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一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只要有10%的人口加入运动,就会是整个欧洲的数倍。二是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高山、湖泊、沙漠、江河、高原、平地、草原、森林、海岛、湿地都是从事户外运动的极好场所,一旦经济有了充分的发展,从事户外运动的人口必然会成几何倍数增长。但中国也有自己的不利因素,人口众多,从某种程度制约着经济增长的速度,人均资源的贫乏,使人们活动的空间相对狭小,因此,中国的户外运动可能走一条发展相对置缓的道路,户外运动的普及会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是伴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而增长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户外运动普及发展的漫长过程,决定了中国户外运动市场发展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个品牌商或经销商在设计这个市场的发展规划时,都不能忽视中国户外市场的特殊性,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准备去做长期艰苦的市场开发工作,杜绝短期行为,为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而努力。有朝一日中国户外市场一旦走向成熟,品牌商和经销商都会成为这个市场的受益者,到那时中国户外市场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第四篇:中韩关系现状及展望

中韩关系现状及展望

摘要:中韩建交24年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国际环境的原因,中韩关系面临诸多挑战,潜在的历史及领土问题仍是将来中韩关系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本文就目前中韩两国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从而展望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

关键字:中韩关系 经济交流 文化渗透

引言:2016年3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华盛顿会见韩国总统朴槿惠,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许多共识,标志中韩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加深。在韩日关系和中日关系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中韩关系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就中长期而言,未来中韩关系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 中韩关系现状

1. 政治方面

2013年年初朴槿惠新政府的成立为中韩关系的改善提供了绝佳的契机。2013年6月27日,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期间,双方讨论了中韩关系、朝鲜半岛局势、东北亚及地区形势等国际和地区性问题,提出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经贸方面:

目前中韩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对韩国出口商品的大幅增长,双方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文化方面: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是隔海相望的近邻,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及不少地方政府之间均建立了友好交往与合作关系。以韩国电影、流行音乐、服饰为代表的“韩流”正在中国盛行;而在韩国,学习汉语及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韩国人也日益增多,“汉风”在韩国广为流行。

二. 影响中韩关系发展的因素:

1.韩美同盟及政治安全问题

自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中韩两国在政治安全和军事交往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韩美同盟的存在也为两国政治安全关系的进一步深化造成了诸多障碍。在韩国看来,韩美同盟是确保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础,而中国则倾向于认为韩美同盟的存在对中国国家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2. 对朝鲜政策问题

对中国而言,朝鲜是中国的重要邻国,朝鲜对于中国国家利益有着现实而直接的影响。对于韩国而言,朝鲜和韩国同属一个民族,两国都渴望实现民族的统一。中韩两国对待朝鲜的政策必然会存在分歧和差异,有时候甚至会产生互相对立的政策。3.经贸问题

中韩经济关系由过去的互补变为现在更多领域的竞争,两国贸易摩擦逐渐增多,贸易平衡问题越来越成为两国贸易关系中的突出问题,韩国国内的排外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韩经贸交往的健康发展。

此外,政党政治和媒体干扰,人文交往问题,“中国威胁论”,潜在的历史、领土问题及渔业纠纷等也是制约中韩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 中韩关系发展展望

1.以朴槿惠总统的访华为契机,今后中韩关系有望实现“政经双热”的良好局面。韩国在安全上极度依赖于美国主导的美韩同盟,在经济贸易上又高度依赖于中国,这是韩国外交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今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可以预计韩美同盟将依然是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石。

2.中韩领导人热线的开启将有助于加强中韩两国政治互信,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目前由于韩日之间的独岛争议和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中韩两国在对待日本问题上有广泛一致的国家利益。【1】

3.中韩两国在应对朝鲜核问题时立场虽然有部分分歧,但是也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今后中韩两国应该积极再次问题上加强合作。

4.今后经贸合作将继续在两国关系的健康平稳发展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和作用,中韩两国经济融合度将进一步加强。中韩两国加强经贸联系是两国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结论:

中韩关系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经历了诸多困难,未来的中韩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善于运用政治大智慧增进共识,巧妙化解矛盾和分歧,为中韩关系的平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圆周 《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4期 韩国人的历史观和中韩关系

2.张颖 《商场现代化》总第554期 中韩经贸关系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3.张键 《当代韩国》2014年第1期 中韩关系发展现状及展望

第五篇: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 余周军

2009年8月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在11月3日《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再次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11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关于支持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情况的报告》,标志着“感知中国”已正式上升至国家层面并进入战略实施阶段,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机遇。

1、物联网产业定位

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以及与传感网结合的不断深入,大规模发展物联网的时机日趋成熟。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抛出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化战略,加大对物联网的投入,力图占据领先位置,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预见,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物联网将带来信息产业新一轮的发展浪潮,更是一场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必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产业,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是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从世界经济发展经验看,新兴战略性产业能够有效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相比,物联网产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切实推进两化融合的迫切需要。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两化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是引领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提升创新水平的迫切需要。物联网涉及半导体、计算机、现代通信、新材料等诸多前沿技术,关联度高、辐射力强,对带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我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信息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意义重大。

2、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物联网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来庞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据保守估计,传感技术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重要区域防入侵、环保、电力安全、平安家居、健康监测等诸多领域的市场规模均超过百亿甚至千亿。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 1,物联网产业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美国《福布斯》杂志评论未来的物联网将比现有的Internet大得多,市场前景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

总体而言,全球物联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据相关分析报告,2007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700亿美元,2008年达到780亿美元,2012年将超过1400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20%。其中,微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微镜、气体传感器、微陀螺等器件也已在汽车、手机、电子游戏、生物医疗、传感网络等消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量成熟技术和产品的诞生为物联网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国际范围内物联网知识产权的进展也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导入期。截至到2008年年底,根据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和德温特世界专利数据库资料的统计,国外关于传感网的专利数1126件。从专利分布情况来看,在申报的1126项专利中,基础和核心专利分别只有15项和503项,分别占整个比重的1%和45%,而外围专利达到了608项,占整个比重的54%,基础专利和核心专利所占比重较小,其基本状况符合物联网是新兴的通信应用网络以及物联网产业化还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这一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物联网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美国将微纳传感技术列为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也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和支持,其经济刺激方案将投资11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及相关项目;欧盟2009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国际对话在内的十四点行动计划。日本的U-Japan 计划将物联网作为四项重点战略之一。韩国的 IT839战略将泛在物联网USN作为三大基础建设之一,其中的 U-Life计划的目标更是要在2014年建成松岛泛在城市,投资约250亿美元。同时还有新加坡的“下一代I-Hub”计划、台湾的U-Taiwan 计划等都将物联网作为当前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3、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在物联网发展方面起步较早,技术和标准发展与国际基本同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都对物联网产业给予了较多的支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重大专项、优先主题、前沿技术三个层面均列入传感网的内容,正在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也将无线传感网作为主要方向之一,对若干关键技术领域与重要应用领域给予支持。国内先后有近百单位开展了传感研究和应用,并建立起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电子十三所、北京大学等研发和生产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内部分地区已采取措施,着力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如浙江杭州举办了“2008国内无线传感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并成立“中国无线传感网产业发展联盟”;浙江嘉兴制定了 “50亩研发中心+500亩推广中心+3000亩产业园”的产业规划,并给予资金和政策配套等支持,努力打造一个超千亿元产值的无线传感网产业。

我国在传感器、通信、网络等方面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专利,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在十年多的时间里,获得“无线传感网”、“微型传感器”、“芯片设计”等许多重大创新科技成果。在传感网的盲源分离、多目标协同识别、跟踪定位等领域的部分关键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在机场防入侵系统、智能交通等领域已有若干成功案例。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还牵头组建了传感网产学研上海联盟,另外,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国内也较早开展了传感网及物联网的研究,华为技术、中兴通讯、普天通信、中电集团、中电科技等大型企业也加入了研究行列。

总体看来,我国物联网研究没有盲目跟从国外,而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应用需求,开展物联网基础标准体系、关键技术、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以应用为牵引的特色发展路线,在技术、标准、产业及应用与服务等方面,接近国际水平,使我国在该领域占领价值链高端成为可能。

在标准方面,2007年,我国领先于国际启动传感网标准化制定工作。2008年,首届ISO/IEC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大会在我国举办。第2次会议上,我国代表ISO/IEC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向上级做总体报告,提出了传感网体系架构、标准体系、演进路线、协同架构等代表传感网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并获得了标准组成员国的认可。我国已成为国际传感网标准化的四大主导国(中国、美国、韩国、德国)之一,在制定国际标准中享有重要话语权。

在专利方面,根据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和德温特世界专利数据库资料的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内申请的关于传感网的专利数是378件,基础和核心专利分别是10项和211项,分别占整

个比重的2.6%和55.8%,而外围专利为157项,占整个比重的41.5%。我国物联网领域的专利分布状况与国外情况类似。为了提高我国物联网研究的核心竞争力,避免知识产权问题成为传感网、物联网研究发展的瓶颈,标准、核心技术及产品开发迫在眉睫。

在技术方面,自1999年起,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高校和部分企业在传感网、物联网的许多技术领域已开展科学研究、产业化攻关,支持了从传感器、信号传输、信息处理、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等多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

在应用发展方面,物联网已在我国公共安全、民航、交通、环境监测、智能电网、农业等行业得到初步规模性应用,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如智能交通中的磁敏传感节点已布设在美国旧金山的公路上;中高速图传传感网设备销往欧洲,并已安装于警用直升机;周界防入侵系统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面向个人用户的应用已初步展开,如中科院与中移动集团已率先开展紧密合作,围绕物联网与3G的TD蜂窝系统两网融合的三步走路线,积极推动物物互联的新业务,寻求3G业务的全新突破。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有一定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偏小。目前有众多企业开始涉足物联网领域,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产业联动效应不足。特别是在应用领域缺乏大型企业,难以支撑以应用为牵引带动产业的发展路线。运营与服务环节中,运营商也是初步进入该领域,市场仍处于探索阶段,拉动效应不明显。二是技术标准缺乏。我国在传感网国际标准制定中具备一定话语权,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但总的来说,标准发展仍相当滞后于应用发展。“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标准架构下,共性技术发展不够成熟,应用子集也不够丰富,特别是行业标准规范的缺失,大大制约了物联网产品的产业化与应用的工程化。三是创新体系不完善。我国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展开了物联网技术研究,然而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较慢。四是应用数量层次偏低。全国范围内已经出现了一些物联网应用,但总的来说,现有应用数量仍不足以带动产业发展。部分领域应用技术水平与工程化程度较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市场风险仍然较大,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

4、发展展望

中国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环境已经初步形成。在政府层面,在江苏无锡以外,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浙江等信息产业较为发达的区域已经着手制定规划,部分大企业也开始进行市场进

入研究。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应用牵引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即物联网产业的突破不仅仅在技术上,更在应用上。未来可能的几个突破口主要有:

一是政府资金投入的方向。2010年仍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考虑到物联网应用中有相当多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的领域,在交通、电力、环保、城市信息化等领域,物联网应用将有较快发展,将引发市场快速启动;

二是公众领域的相对成熟的应用方向。智能家居、感知医护等概念已经获得了长期的市场教育,随着产品与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市场需求将得到进一步的激发。选择适当的细分领域切入将催生出新兴业态。

三是传统企业的应用方向。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部分传统企业将物联网应用集成至自身的产品中,以实现产品升级,提升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企业自发的发展将产生更多物联网产业相关的延伸产业。

下载中国肉牛生产的现状及展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肉牛生产的现状及展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在国家鼓励开展国际工程合作的同时,我国对外工程的业务发展迅猛,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根据商务部的......

    2016年中国骨科行业现状及发展展望

    网址:www.xiexiebang.com 2016年中国骨科行业现状及发展展望 一、国内骨科医疗器械发展沿革 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发展时间不长,时间只有20年左右,90年代的骨科医械市场基本属于买......

    肉牛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肉牛产业的现状与展望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人们消费能力显著提高,以役用为主的牛逐渐退出劳动力的历史舞台,成为餐桌上大量消费的优质食品。目前,牛肉消费需求强劲和牛肉供应短......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浅析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浅析 我国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安全生产体系并不完善,特别是煤矿生产更是矿难频发,形势严峻,煤矿安全问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大障碍,是政......

    洗涤业现状及展望

    洗涤业现状及展望 一、 我国洗涤业的历史与沿革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南宋就有了洗涤业,织补则在清朝后期才产生。干洗首先在法国发明,俗称"法式干洗",用现代方式洗涤与整烫服装,......

    中韩关系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韩关系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4年08月19日 09:38 来源:《当代韩国》2014年第1期 作者:张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2013年2月朴槿惠政府的成立预示着中韩关系即......

    生物制药的现状及展望

    生物制药的现状及展望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及政府对高科技的大力扶持,我国的生物技术研发项目和生物医药产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物药物是目前和未来新药研发的重要领域,其......

    小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小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通过对小规模肉牛养殖场进行调查,以现代畜牧业的理念分析了农户小规模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小规模肉牛养 殖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