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蓝莓产业现状及展望

时间:2019-05-13 04:4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蓝莓产业现状及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蓝莓产业现状及展望》。

第一篇:山东省蓝莓产业现状及展望

山东省蓝莓产业现状及展望 作者:刘庆忠研究员 摘要:介绍了山东省生产科研现状、适宜蓝莓发展的区域,栽培面积、栽培品种和栽培技术。分析了山东蓝莓生产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蓝莓;生产;栽培面积;栽培品种;栽培技术;发展前景

蓝莓(B1Lleberry)又名越桔,属于杜鹃花科乌饭树属(vaccinium)的栽培种,是原产北美的一种新兴果树。从营养角度看,蓝莓果实除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的常规的维生素c、糖、酸和矿物质外,还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SOD自由基、熊果甙、花青甙、蛋白质、脂肪等其它果品中少有的特殊成分,另外还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是民间治疗消化疾病和高血压的药物。同时,它还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加强伤口愈合的功能。据最近研究,蓝莓果实具有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明目及抗癌等独特功效,其抗氧化能力名列所有果品、蔬菜之首。因此,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正是由于蓝莓独特的风味及营养保健价值,其果实及产品风靡世界,供不应求,在国际市场上售价昂贵。1900s后,蓝莓从北美传到世界各地,荷兰1923年,德国1924年,新西兰1949年,波兰1940s后期,日本1951年,英国1959年,智利1980s早期相继引种栽培,并进入商业性种植阶段。山东省果树研究所1998年从美国引进10个高灌蓝莓新品种,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并尽行了一定的商业推广。本文对山东省蓝莓种植的现状进行表述,并分析了山东省蓝莓种植业的发展前景,期望能为我国蓝莓引种栽培及商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山东省蓝莓生产的现状

1.1适栽区域和栽培面积

高灌蓝莓一般需要800~1200小时低温需冷量(<7.2℃以下的低温)。山东省气候特征与美国高灌蓝莓主产区新泽西州、北科罗里纳州和南科罗里纳州气候相似。蓝莓对气候和土壤条件要求比较严格,要求夏季气候较为凉爽、土壤疏松、湿润、有机质含量高、pH值4.5~5.5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山东省除黄河古道和黄泛冲积平原区(包括荷泽、聊城、德州、滨州和东营等)和石灰岩山区外的大部分微酸性土壤地区对土壤稍加改良都适宜蓝莓的生产,特别是泰山、徂徕山区、汶河流域,沂蒙山区、沂沭河流域这一地区表现为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地形复杂,小气候资源丰富,土壤湿润,栽植地可充分利用向阳坡地、淤积扇,台地,除做到果实提前成熟外,最为重要的是还可以避免花期晚霜的危害,适合北高灌蓝莓、南高灌蓝莓和部分兔眼蓝莓品种的发展。而同一纬度的胶东半岛地区气候较为冷凉,尤为适合北高灌蓝莓和保护地蓝莓的发展。目前山东省蓝莓栽培面积仅有1000亩左右,主要分布在泰安、青岛、临沂、济南、莱芜、威海和烟台等地。

1.2栽培品种

山东省的涝山、沂蒙山地区有野生种朝鲜越桔(vKoreanum)分布,但其栽培性状差,不适合于商业化种植。现有栽培种蓝莓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主要有三类:北高灌蓝莓:都克(Duke)、蓝丰(Bluecrop)、日出(Sunrise)、喜来(Sierra)、伯克利(Berkeley)、艾利特(Elliott)、泽西(Jersey)、陶乐(Foro)等;南高灌蓝莓:左治亚宝石(Georgiagem)、罗伟(Reveille);兔眼蓝莓:杰兔(Premier)、粉蓝(Powerblue)和巨丰(Dellite)等。

1.3苗木繁育技术

蓝莓苗木繁育主要采用硬枝扦插、绿枝扦插和组织培养方法,另尚有分株和压条繁殖。硬枝扦插又称休眠枝扦插,主要适合于高灌蓝莓,但目前在山东该种扦插方法技术不够成熟,扦插生根率低。绿枝扦插,主要应用于兔眼蓝莓和扦插生根困难的高灌蓝莓品种。组织培养方法繁殖速度快,适宜于优良品种的无病毒、工厂化大规模苗木繁育。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自1997年进行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组培苗增殖系数达到50倍以上,生根率70%以上。温室锻炼和大田移栽成活率超过90%。建立了完善的蓝莓组培快繁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达到了年繁育苗木50万株能力。2007 年山东省高端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临沂市进行组培快繁基地和商品种植基地建设。

1.4栽培管理技术

在过去的10年内,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和山东省蓝莓产区一直在研究、摸索适合山东环境条件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山东省蓝莓的栽培模式主要有露地、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其中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面积占20%左右。

1.4.1露地栽培

采用园地覆草和土壤改良等技术提高栽培水平,改良采后果实质量。园地覆草,定植后园地内覆上20cm厚的松针、锯末或者麦秸等材料,能达到保持土壤湿度、防止杂草生长、增加有机质的良好效果。目前采用的土壤改良方法是施用硫磺粉和硫酸亚铁,在冬季整地时施用硫磺粉1 50kg/亩、硫酸亚铁200 kg/亩,可使土壤pH值维持在5.5左“,其效果能保持3年以上。其次是增施有机肥是蓝莓优质栽培的又一关键措施,定植时每亩施用10方牛粪,每株施泥炭至少2公斤,与熟土1:1混合均匀,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1.4.2设施栽培

山东省果树设施栽培历史悠久,在栽培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蓝莓的设施栽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蓝莓设施栽培的目的也是提早上市,延长市场果品供应时间,实现在国际市场上的反季节销售。山东省保护地栽培品种选择的目标是休眠期短、早熟、果个大、品质优良、自交结实率高。主要采用北高灌蓝莓和南高灌蓝莓中的早熟品种。特别是南高灌蓝莓在保护地生产中更具优势。南高灌蓝莓是北高灌蓝莓与南方常绿的达柚蓝莓经种间杂交育成的品种,保持了北高灌蓝莓的树体高大,果实大,丰产,品质优的优良特性。同时,其抗病性、抗涝性,土壤适应性进一步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快,树体对低温需求量减小,其需冷量为150~600小时,果实成熟期提早、香味增加。与六倍体兔眼蓝莓相比,树体变小,成熟期提早,果实增大,种子变小,果皮变薄,品质大幅度提高。南高灌蓝莓使高灌蓝莓种植区域扩大到亚热带。南高灌蓝莓在温带地区实行保护地栽培可提早扣棚、提早升温、提早成熟、山东可在5月份上市。进行设施栽培应先培育大苗、壮苗或者利用田间栽植的两年生苗木,建园种植株行距lm×2m。合理配置授粉树,在花期,利用棚室放蜂以提高坐果率。土壤和水分管理与露地栽培相似。

2山东省蓝莓科研现状

上世纪六十年代,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开展果树种质资源调查,发现崂山、沂蒙山、泰山等地有朝鲜越橘(V.Koreanum)存在,并在《山东果树志》中记载。1995年~1998 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刘庆忠研究员在美国农业部Beltsvile农业研究中心果树实验室学习果树生物技术,进行蓝莓转基因育种技术研究,并在{Plant ceu Reports))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一篇,1998年从美国引进10个高灌蓝莓新品种。1999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与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合作,将蓝莓引种、组培快繁列入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1年、2005年又被列入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项目;2004年,2005年又分别得到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泰安市科技局专项资助;2007年得到山东省农科院创新基金支持,列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目前主要进行蓝莓引种观察、苗木繁育、露地及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3展望

蓝莓生产前景广阔,但许多地区想迅速扩大种植面积也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北美和欧洲这些制约因素包括冬季寒冷的气候、品种抗寒性不够、土壤不合适、苗木不足,城市化压力和建园成本高。与其他目前种植蓝莓的国家相比,我国有几个特殊有利的条件:首先,在许多国家,发展蓝莓的首要限制因素是缺乏酸性土壤,而我国有广袤的适合种植蓝莓的酸性土壤区,改良土壤的投入较少;第二,作为鲜果上市的蓝莓果,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人工采收,而我国的人力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劳动力比较廉价,可以降低成本;第三,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作为新兴功能性保健果品,也会受到欢迎;第四,从生态角度看,蓝莓植株型体小,构造机体所需的物质量较小,每亩果实产量与各种大果类(柑橘、苹果、梨等)相当,而产值却远远超过

各种大果类;第五,蓝莓植株型较矮,便于以成苗形式建园,平地实行保护地栽培当年种植当年见效。

山东省为果树生产大省、强省,在过去的20~30年中,苹果、梨、桃等大众果品有了迅速的发展,产量、产值有了几十倍甚至成百倍的增长,确实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在市场上的价格逐渐回落。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一些新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并且适宜种植的作物,而蓝莓正是能适合这些要求的高效益作物。因此蓝莓应视为山东果树结构调整的首选树种。蓝莓成熟早、成熟期同于大樱桃,与草莓、早熟桃、杏相衔接,正处于水果淡季,在调节鲜果供应和市场均衡、满足人民需求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蓝莓的种子小(小于芝麻),食用方便,果实发育期短(40~60天),期间很少打药或不打药,果实很少受到农药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在鲜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时,容易打破绿色壁垒,更受国际市场欢迎。山东省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处沿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可发展成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的鲜食蓝莓生产基地。因此,在山东发展蓝莓,国内、国际市场前景巨大。.中国蓝莓产业化全国分布

辽宁省、浙江省(富阳市、温州、台州仙居县)、贵州省的麻江县、目前已有北京、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等二十多个省进行了引种,并开始产业化生产。目前全国树莓面积5万多亩,蓝莓面积不足1万亩。

进入21世纪以来,以树莓和蓝莓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木本小浆果,由于其营养保健价值高,价格高居各类水果之首,被国际市场誉为第三代水果。我国东北、西南及西北均有树莓和蓝莓等小浆果的野生种存在,并分布面积很大,但驯化和产业开发一直没有进行。全国最大蓝莓种苗中心落户青岛

国内目前最大的蓝莓无病毒良种苗木组培中心,日前落户青岛并投入运行。

该项目由青岛市果茶站从吉林农业大学引进,总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年可繁育蓝莓无病毒良种苗木200万株,可供6000亩以上蓝莓种植用苗。目前,组培中心已完成全部仪器设备安装的调试、温室整修等工作,组培繁育工作已全面展开,年内可繁育蓝莓脱毒苗木150万株、新发展基地2000亩左右。

此前,吉林农业大学已在胶南市宝山镇和王台镇栽培过。预计到2008年底,全市蓝莓种植面积将达到5000亩左右。.

第二篇:中国蓝莓市场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蓝莓市场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中国的蓝莓市场尚不完善,存在着鲜果产量明显低于市场需求量,加工产品原料短缺、加工产品类型少、质量低等问题。本文研究了蓝莓鲜果、加工品的市场供求关系,调查了蓝莓加工产品种类,分析了蓝莓产品的消费特点,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蓝莓鲜果加工产品市场现状产业发展

蓝莓,学名越橘,是越橘中的蓝果类型。目前用于加工及栽培利用的主要有3类:北美越橘、欧洲越橘和笃斯越橘。其中欧洲越橘是黑果类型,欧洲野生,加工品质优良。国内仅少量进口原料,用来提取花青素类产品。笃斯越橘为我国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野生分布,每年产量数千吨,早期多数出口,少量加工产品,而且目前笃斯越橘原料少量出口,多数由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部分生产企业就地加工,形成各类产品,还有少部分作为原料在其他省份加工。野生笃斯越橘资源蕴藏量及可采收量均有限,并且由于单产低,人工移栽及育苗栽植难度大,未实现人工栽培。北美越橘品质优良,果实酸甜适口,并且类型丰富,适宜区域广,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均有适宜栽植的类型,果实既适于加工,也适于鲜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并在栽培上迅速扩展,继美国1937年开始人工栽培后,迅速扩展到加拿大、欧洲,以后又扩展到大洋洲、日本和南美洲。中国从1981年开始引种试栽,30余年来在育种、栽培、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1999年开始北美越橘在我国实现了产业化种植生产,2002年鲜果在北京、上海两地试销,2005年以后有部分基于栽培北美越橘为原料的加工品陆续上市。本文涉及的蓝莓加工品为以上3类原料果实所形成的加工品,蓝莓鲜果来自北美越橘的品种。目前国内蓝莓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逐渐扩大,鲜果及加工品市场需求大幅上升,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应该看到,目前中国的蓝莓市场尚不完善,存在着鲜果产量明显低于市场需求量,加工产品原料短缺、质量良莠不齐,初加工产品卫生状况不佳,粗制滥造和假冒伪劣等诸多问题。本文在调查企业、基地和消费者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蓝莓市场和产业现状,研究制约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的主要问题,探索解决途径。中国蓝莓市场现状

1.1 蓝莓鲜果市场的供求关系

对中国蓝莓市场的供给调查主要有为产品供给源、品种、数量和售价等因素。21世纪初期,中国市场销售的蓝莓鲜果全部为进口,并且数量极少,仅限于上海、北京等超大型经济发达城市的高端超市,售价昂贵,价格约600元/kg。从2002年开始,国内各产区开始陆续产果,市场鲜果供应量大幅上升,参与蓝莓鲜果生产的规模较大企业,从2002年的1家上升到2010年的约16家,近年这些企业的商品果生产基地多已进入盛果期,蓝莓鲜果的供应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中国蓝莓鲜果供给源已转为国内企业供给为主。据统计,中国蓝莓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持续快速上升,2001年—2007年栽培面积分别为24、53、95、143、198、597、1323hm,产量分别为3、17、72、181、342、390t。到2010年,蓝莓栽培面积超过5000hm(包括未投产面积),产量超过1000t。随着鲜果产量的逐年提高,鲜果的平均零售价已从最初的400元/kg(盛果期价格)降到200元/kg左右。但目前的鲜果市场零售价格仍然很难被多数果品消费者接受,而且鲜果零售价远高于鲜果的生产和市场流通成本,综合以上结果,初步可以认为,目前我国蓝莓鲜果产量明显低于市场需求量,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内市场上的进口鲜果供给以冬季无果期进口量较多,主要来源是智利和阿根廷,开始批量进口时间为2007年,气候进口量迅速增加,到2010年,进口量约100t。由于蓝莓果实不耐贮运,果实从采收到销售的冷链系统建设是完善蓝莓鲜果产品的另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多数蓝莓鲜果产品 的运输过程均在常温下完成,在运输过程中果实腐烂率高、水分 1 22

流失大、震荡擦伤果实较多,严重影响了果实商品质量,并增大了果品流通的损耗,同时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流通距离和区域。

1.2 蓝莓加工品市场的供求关系

我国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区有利用中国东北野生蓝莓进行加工的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即有野生蓝莓、红豆越橘、树莓等加工产品。但一直以来产品影响范围很小,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对蓝莓等果实营养保健价值认识水平都不高,一直未形成产业。20世纪80年代,蓝莓加工研究工作有所发展,也有新产品出现,但产业发展缓慢。直到本世纪初,世界范围的蓝莓热,我国蓝莓加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0年前后,仅野生蓝莓产地附近的几家企业少量生产加工品,销售也仅局限在局部市场。到2010年,进行蓝莓加工的企业已超过100家,产品有10多个大类几百个品种。

目前,我国的蓝莓加工品原料绝大多数为野生蓝莓,产地以大、小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区为主,分布面积182000hm,但可采收量很少,2003—2007年,年采收量为400~7000t,2008年以后每年产量为

3000~4000t。2007年以前,70%左右的衍生蓝莓加工成速冻果出口,伺候,年出口量不足采收量的30%。作为资源依托型产业,要考虑资源的更新周期和永续利用,不能过度开发和采摘,儿中等规模果汁加工企业一套生产线半天就能加工50t原料,全国的野生蓝莓年产量尚不足一家企业半年的加工量,这也是目前蓝莓深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由于原料短缺,中国蓝莓加工品市场也同样存在产品供不应求的问题,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加工产品的质量。蓝莓果汁,果酱和果酒中果浆含量较多,但野生品种果实偏酸、颗粒小,少量用于加工的栽培品种也是品质较差的,这就直接导致深加工产品必须添加大量的糖或甜味剂。另外,由于目前我国尚未颁布蓝莓加工制品质量标注,蓝莓加工品品质出现分化,以目前产量最大的蓝莓果汁为例,质量较好的蓝莓果汁通常每瓶售价为30元,其中有栽培品种果实成分,且浓度较高;每瓶售价3元左右的蓝莓果汁中基本不含蓝莓成分,重要是利用蓝莓香精勾兑而成。这些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严重影响了蓝莓加工品产业的健康发展。2

1.3 蓝莓加工产品的种类

(1)初加工产品蓝莓加工品主要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两大类,初加工产品的主要类型有干果、冷冻果和纯果浆,可作为添加成分直接融入到加工品中。作为深加工原料,初加工产品在市场销售较少,通常以网络销售和直接销售为主,无品牌产品居多。初加工产品以干果和冷冻果为主,纯果浆仅占较小的比率。但纯果浆在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包装简陋(通常为塑料桶或密封袋包装),杂质较多等,卫生情况堪忧,急需规范和管理。

(2)蓝莓果汁果汁是中国目前市场上最主要的蓝莓加工品,在品牌数量、消费总量、知名度方面均处于加工品的前列。据笔者调查统计,中国市场拥有独立品牌(不考虑包装容量)的蓝莓果汁品种约30余种,从价格看可以分成3档,即每瓶10元以下、每瓶10~20元和每瓶30元以上,包装材质以玻璃瓶居多,但是20元以下的与30元以上的产品在包装档次上明显不同,尤其是过100元以上的蓝莓果汁(进口蓝莓汁价格均在100元以上),虽然包装材质也是玻璃瓶,但在包装物的商标设计、图形设计、文字和色彩设计上,通过合理配置组合,达到形式美的效果,给人以豪华的感觉。国产果汁在产品商标设计方面,有源于蓝莓颜色的设计,如蓝格格、蓝牙、蓝吻等,有借助产地宣传的,如长白工坊、北纬53°等,其中蓝牙、长白工坊、蓝格格、兴安庄园、哇哈哈等知名度、零售终端铺货率较高。另外,从蓝莓果汁产地看,可以发现目前中国市场的蓝莓果汁绝大多数原料都是野生果,生产厂家位于野生蓝莓的主产区,如长白山、大兴安岭等地区,只有为数不多的非产区加工厂通过收购原料进行生产,分布在浙江、大连、江苏等地。从产品品质分析,每瓶10元以下的果汁,基本不含蓝莓纯果浆,过通过勾兑香精再添加野生蓝莓果而成,营养成分有限,由于制作过程中果粒不易清晰和过滤,经常含有果梗、果叶等杂质。20元左右的果汁中有部分品牌含有蓝莓原浆,最多可达50%,进口产品中果浆含量较高,价格也昂贵,但从零售情况看,还以10元以内蓝莓果汁销售居多。目前含果粒的蓝莓果汁把北方市场作为主销区,南方市场对果汁品质要求较高,刚进入时不断接到消费者对杂质的投诉,因此销售增长缓慢。

(3)蓝莓果酒中国市场的果酒类中葡萄酒占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葡萄酒行业中排行钱10位的企业可占行业利润总额的80%以上,主销区集中在中国的沿海一带,中西部销售份额较小。其他果品,如梨、浆果(如桑葚)、山楂,酿造的果酒量很少。蓝莓果酒的加工酿造比果汁起步稍晚,但发展迅猛,由于酒类的酿造工艺要求原料果含量较高,营养成分较之果汁要求偏高,具有一定的滋补和保健功效。从笔者市场调查情况看,不同品牌的蓝莓酒大概有20多个品种,生产企业均分布在野生蓝莓产地,只有青岛一家是委托加工的形式,很多企业按照不同需求开发了高中低档不等品种,如忠芝、鑫野、超越等品牌,产品价格从每瓶10~300元不等,另外兴安庄园和北极冰品牌推出了品质更高的蓝莓酒,单瓶售价在1000元以上。从销售渠道看,以超市、专业店、餐饮店、展会、网络直销为主,烟酒专卖等渠道较少,销售区域以产地东北三省较多,沿海发达城市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4)蓝莓罐头和果酱中国目前是生产果品罐头的大国,品种和产量均处于世界前列,生产技术和工艺等有明显的优势,其苹果、柑橘等罐头加工企业分布在沿海地区,可以利用这些地区的设备优势开展蓝莓罐头产品的加工,特别是沿海地区也是目前我国蓝莓栽培的主要区域,生产更具优势。另外也有利用野生果生产的蓝莓果酱产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只有辽宁、黑龙江等省生产的少数几款产品。蓝莓果酱品种也较少,多来自野生资源,市场上仅有1中产品采用栽培品种原料。自从销售情况看,蓝莓罐头、果酱在销售区域上和果汁、果酒有明显的不同,东北地区品种较为单一,而上海等大城市较多,这可能与不同

地区的饮食消费习惯有关。蓝莓罐头必须直接使用果实,市场调查到的2款产品价格分别为20元(野生果实)和25元(栽培种果实);而果酱价格差异较大,市场产品价格7~25元,按目前原料果实价格,野生种蓝莓冻果价格已经达到4万元/t,低价位产品只能通过降低原料量来实现。目前国内销售25元左右的蓝莓果酱,原料来自栽培品种,品质与进口产品相当。从消费者反应来看,普遍认为果酱中含有较多整个果实、果胶较少的产品更放心。

(5)乳制品蓝莓乳制品中的蓝莓均为辅料成分,部分产品添加少量果粒或果酱,如部分酸奶产品。但大部分产品仅添加香料,实际不属于蓝莓加工品。由于乳制品属于日用消费品,流转看,因此大众接受程度高。产品中品牌优势较为明显,国内5家以上乳制品厂家出产过相应产品,价格以低端为主。

(6)其他蓝莓产品出以上蓝莓品种外,深加工产品还包括糖果、烘焙类、果冻、保健品等食品类别,约100种,还有韩国、美国等开发的蓝莓提取成分化妆品,如韩国品牌The face shop和爱茉莉的蓝莓BB霜、护手霜、防晒霜、洗面奶等,卖点主要是延缓衰老等。

1.4 蓝莓产品的消费特点

中国消费者经过10年的认知,对蓝莓产品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但大多数消费者只是停留在名称、属性等表面因素,对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等所知有限,由于中国市场人口基数大,需求总量不容忽视。经笔者对长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进行问卷和询问调查发现如下需求特征。一是需求总量开始上升。蓝莓属于新兴事物,产业处于成长期,虽然较之柑橘、苹果、香蕉等大宗果品需求总量仍然较少,但从国外请况看,目前产量仅能满足消费需求量的40%~50%,中国市场基数较大,随着人们对食品及水果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健康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在这个方面蓝莓产品优势明显,相信国内需求一定会有很大增长空间。二是蓝莓需求动机呈现多样性特征。蓝莓消费者已由最初的以购买进口商品为主的阶层转为大众阶层,各类消费者动机不一,消费主体以孩子、老人、时尚青年居多,消费目的有健康、时尚、好奇、礼品等,表现出求新、求异、好胜等多重动机。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正确分析认识消费者的各种变化,明确消费主体,根据行业特点,从心理学角度,抓住其从众、模仿等心理,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三是不同市场区域需求存在差异。例如从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与北方城市长春比较相似的南方地区,虽然有强烈的需求,但是北方企业生产的蓝莓产品有些质量标准难以达到要求,但南方消费者对蓝莓果汁中的果肉成分,要求不能存在果蒂、果叶等,而北方用于加工的原料多是野生蓝莓,果实小、偏酸,生产工艺有限,采摘之后过滤较为粗糙,这与美国果汁有很大的差别,美国的野生果即为中国引入的栽培品种,果大、水分多、营养成分高,且生产工艺先进,不存在类似问题。促进蓝莓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2.1 长远规划,扩大与原料基地面积

针对蓝莓加工品原料短缺现象,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高瞻远瞩,从战略角度考虑问题。首先,加快蓝莓种植业发展,扩大蓝莓栽培面积。蓝莓已经从最初的24hm发展到2010年底的超过5000hm,发展迅速。特别是相关地区政府如吉林、辽宁、黑龙江愤愤出台产业发展政策,做出发展规划。蓝莓新栽培区域如浙江、江苏等地也快速发展。预计未来5~10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将达到6万hm,产量达到60万t左右,这是解决原料问题的根本措施。其次,要有效保护野生资源,在从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可以借鉴美国经验,积极探索野生资源的扩繁、扩建项目,利用人工技术使其大幅度增产。再次,本着利益最大化原则,生产企业可以调整结构,在盛果期增加用于加工的鲜果比例(美国的栽培果中43%用于加工、45%用于鲜销,12%用于自采等),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提高鲜果的稀有性,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空间。蓝莓商品果生产企业也可以重新定位,专门栽植用于加工的蓝莓品种,兴城蓝莓深加工专用原料基地,解决蓝莓加工业的“原料荒”问题。222

2.2 加强质量监管,提高产品品质

蓝莓鲜果从采收到销售的冷链系统建设是提高零售蓝莓鲜果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冷链系统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果实采收时遮阴处理防晒降温、果实快速预冷至10℃、冷藏间分选及贮藏、冷链运输、冷藏货柜销售等。冷链系统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并可有效降低蓝莓鲜果在贮运过程中的损耗,冷链系统的总贮藏期可以达到60天左右。中国已经建立了60多种果蔬汁产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80多个果蔬罐头产品标准,但涉及蓝莓产品的行业标准还在酝酿中,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蓝莓加工制品优质化质量标准,安全作业卫生标准和监管措施。这是蓝莓加工业以产业化为前提,实施现代化经营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蓝莓加工品打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蓝莓加工品的产品说明中应明确标注果品含量,杜绝不含蓝莓成分的假劣产品进入市场,规范蓝莓初加工生产的管理,改善初加工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卫生状况,改进初加工工艺,剔除初加工产品的杂质。利用高科技检测系统对产品进行分析,制定涉及生产重要环节的各种具体的参数比例,如原料、生产人员、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质量控制等,并定期进行抽查,加强监管力度,有效提高整个蓝莓加工业的产品品质,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3 树立精品意识,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针对蓝莓加工产品市场较为混乱的局面,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为企业提供平台,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包括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的和谐发展,可以建立企业联盟,在协商共赢的基础上,整合资源,规范市场,确保食品安全,加强行业自律,共谋发展。推进地区间、企业间、消费者间的互动,可以使产业信息流循环畅通,通过为消费者提供质优妩媚的蓝莓产品,不仅可以转变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为蓝莓产品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对蓝莓行业的满意度,还能够为企业赢得信誉,促进蓝莓加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2.4 引入和研制工艺,不断开发新产品

中国从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以来,加工设备和工艺多是在引入基础上开发研制的,但是种类多集中于常规加工,对一些新科技项目还在探索中,如色素提取、果粉胶囊等保健品化妆品的研制,尤其是新兴的固体果蔬粉加工品,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技术,鲜果可以经过低温干制粉碎后,制成蓝莓果粉,极易被人体吸收,营养成分更高,且便于贮藏运输,被广泛地应用于婴幼儿食品、糖果制品、烘焙类制品等。这些产品多适宜经济收入高、对新产品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比一般的深加工品增值空间要大,企业可以抓住机遇,紧跟国内外果蔬加工发展的新趋势,填补市场空白。另外,鲜果的采后贮藏运输技术、保鲜技术需要加强,具体如气调贮藏、机械冷藏、超声波处理等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成为研究重点。

第三篇:银行卡产业研究现状及展望

银行卡产业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银行卡组织向商家收取的交换费的高低和费率结构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也是近年来“银商之争”的根源,对银行卡交换费率的研究应依据银行卡产业的双边市场特征进行分析。本文对银行卡产业的双边市场特征、交换费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银行卡交换费的规制等现有研究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得出对我国银行卡产业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银行卡产业;双边市场;交换费率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6-0102-04

银行卡产业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由发卡银行、收单银行及其他专业化服务组织等企业或机构组成,为社会提供电子支付产品和消费信贷产品的企业群体。银行卡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除现金之外的第二大支付结算工具。但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银商之争”,即商场认为向银行交纳的刷卡手续费过高进而抵制银行卡消费,折射出银行卡产业中各利益主体的矛盾与冲突。从国外的实践看,银行卡的交换费也一直是关注重点。而银行卡的交换费最终是由银行卡产业的自身特征所决定的。因此,本文从银行卡产业特征、银行卡交换费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观点进行综述。

一、银行卡产业的双边市场特征研究

银行卡产业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罗切特和泰勒尔(Rochet&Tirole,2002)指出,银行卡支付是一种由发卡行和收单行合作提供给商品消费者和商户(商品出售者)的一种支付服务,首次将双边市场理论引入银行卡网络研究。埃文斯(Evans,1993)也认为,在银行卡产业中,商家、消费者不能将由于银行卡带来的外部性内部化,因而银行卡产业具有双边市场特征。其后,国外很多学者都将银行卡产业纳入双边市场的理论分析框架中,研究银行卡产业价格结构及其影响。国内学者程贵孙、孙武?(2006)认为,银行卡产业是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在银行卡市场中存在消费者和商家两类需求相互依赖的消费群体,它们之间的交易要顺利完成,必须借助银行卡组织(网络平台)。胥莉等(2006)也认为,银行卡产业是典型的双边市场,具有复杂的网络外部性。银行卡产业的双边市场特征使对银行卡产业的研究不能按照传统的单边市场理论去分析,在分析银行卡产业过程中,除单边市场所研究的银行对消费者和商家所收取的服务价格外,还必须考虑在价格总水平(即银行卡组织对商家和消费者所收取的费用之和)一定的情况下,价格结构(即银行卡组织分别对商家和消费者收取的费用)对于银行卡产业的影响。而事实上,Tirole将价格结构作为双边市场与单边市场最本质的区别。

二、银行卡交换费的性质及最优水平和结构

银行卡产业存在多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即商家与消费者、消费者与银行、商家与银行、银行之间(即发卡行与受卡行间),这些主体之间又存在利益冲突,而这些错综复杂的联系最重要的就是银行卡组织向商家收取的交换费。巴克斯特(Baxter,1983)指出,使用银行卡交易是一种由消费者和商户共同消费的服务,只有当他们的共同收益超过他们使用银行卡交易的成本时,银行卡才有可能被使用,而向消费者和商家收取费用的结构在支付卡推广、使用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现实看,银行卡组织对消费者不收取费用(甚至有时是采用补贴的形式),因此,交换费成为银行卡产业利益的核心,目前关于银行卡产业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交换费上。

(一)银行卡交换费的性质

关于银行收取交换费的目的及作用,骆品亮(2006)认为,交换费是指由银行卡组织规定的,在每一笔跨行交易完成时,由收单银行支付给发卡银行的交易费用,主要用于补偿发卡银行在拓展市场和提供交换信息中的成本。交换费的大小是银行系统内收单行和发卡行之间的利益分配,它影响到发卡银行和收单银行制定的服务费标准,影响到消费者和商家是否使用银行卡支付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到整个支付卡市场的运行效率。对于是否应收取交换费,Rochet和Tirole(2002)的研究表明:交换费是银行卡产业将商家和持卡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内在化的必要条件,只要交换费的价格是在商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那么银行卡组织只向商户收取交换费是社会最优的。程贵孙、孙武?(2006)等人也认为,银行卡交换费的收取是银行卡网络正常运转的保障。

(二)银行卡交换费的最优水平及结构

“银商之争”的核心就在于商家认为交换费过高。那么交换费率多少才是合理的?骆品亮(2005)认为,在银行卡组织为利润最大化主体的假设前提下,卡组织将支付卡费率结构定义在这样一个水平上面是最优的:能最大程度地激励消费者使用银行卡支付的同时不会引起商家的抵制。程贵孙、孙武?(2006)在进行了横向比较后得出结论,相对于银行卡组织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我国银行卡组织向商家收取的交换费比例偏低。但从多个地方出现的“银商之争”的现实却不能支持这种观点,其根源还在于我国消费者刷卡消费习惯没有形成的情况下,即使在与其他国家相比交换费率较低的情况下,商家通过刷卡消费并没有从中得到太多的利益。

与交换费率高低紧密联系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交换费率结构,即交换费最终由谁来承担。虽然在银行卡产业中采用的是歧视定价,即交换费由商家支付;而商家能否将交换费转嫁给消费者,这种转嫁将会对刷卡消费究竟有何影响?施马兰西(Schmalensee,1993)发现当允许商户对持卡消费者收取额外附加费时,交换费是中性的,即交换费不会对刷卡消费产生影响。甘斯和金(Gans & King,2004)则认为,商家的市场结构也对交换费的费率结构有重要影响,如果相互竞争的商家对使用现金和刷卡的消费者进行价格歧视,或者所有的商品都能从只接受现金支付的商家购买到,那么此时交换费与发卡行和收单行的市场力量无关,是中性的。Roehet和Tirole(2003)构建了一个收单银行完全竞争,发卡银行有市场势力的情况下,商家开展竞争的模型,并且分别讨论了在有无附加费规则下均衡交换费的大小以及其对银行卡交易量的影响。卡茨(Katz,2001)则探讨了无附加费规则可能产生的两种影响,一是可能造成竞争的扭曲,并会限制零售价格这一鼓励人们使用特定支付手段的机制;二是使交换费不再是中性的。但从实践看,各国银行卡组织都采用了无歧视原则,即商家不得对刷卡消费和现金消费制定不同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交换费必然要由商家承担。

虽然学者们从理论上分析了交换费的必要性和费率结构对银行卡产业的影响,但却没有明确提出银行卡交换费的定价方法和判断费用水平及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导致目前关于银行卡定价始终还处于一个理论探讨的水平。

三、影响银行卡交换费的因素研究

(一)银行卡竞争对交换费的影响

银联组织的垄断一直是被认为交换费过高的重要原因。那么在竞争性网络平台的情况下,是否会存在更优的价格结构。Rochet和Tirol考察存线性需求条件下,在不考虑商家策略性行为情况下的网络竞争情形,结果表明无论在网络竞争还是存网络垄断(即单个网络)情形下的价格结构都是一样的。莱特等人(Ghtjrie andwright,2003)则在Rochet和Tirole模型的基础上,将商户的策略性行为纳入模型中,结果表明消费者持有银行卡的数量决定网络竞争的效果。也就是说,消费者只持有一张支付卡和持有两张支付卡,网络竞争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前者导致更高的交换费而后者将导致更低的交换费。他们还认为网络竞争并不一定能够带来较之于单个网络下更优的交换费以及价格结构。因此,对银行卡竞争能否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优的价格结构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

(二)银行卡的联网通用对交换费的影响

银行卡产业的联网通用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存中国境内经营银行卡业务的商业银行和邮政储汇局、农村信用社等,利用自身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终端机具(ATM/pos)、特约商户以及技术服务手段等与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系统相连,实现银行卡业务的跨行通用。对于银行卡产业中不同银行的银行卡之间的兼容对于银行卡产业效率的提高,国内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胥莉(2005)考虑了银行卡平台互联互通中持卡人转换成本和多归属行为对于发卡银行竞争策略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银行卡持卡人的持卡转换成本比较高,在平台互联未能有效实施情况下,具有优势的发卡银行将拒绝与收单市场规模较小的发卡银行进行互联互通,从而阻碍了市场竞争,消费者多归属行为会降低发卡银行实行互联的动机。多归属行为可以提高消费者剩余,但是互联互通使得消费者收益更多,社会福利在银行卡平台互联互通时会进一步增加。胥莉、陈宏民、潘小?(2006)也认为,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时间较短,长期以来,中国银行卡市场中不仅各商业银行之间不能联网通用。对持卡消费者而言,持卡消费并没有体现出电子支付的高效、快捷的优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从整个银行卡产业运作效率的角度来看,只有联网通用才能推进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利益的增长。纪汉霖(2006)的分析也得出类似结论,即大银行可以利用自己在发卡市场规模和收单市场规模的优势,通过一些策略性行为遏制中小银行的发展,而通过互联通用可以提高银行卡的效率。这点也为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实践所证明。2002年3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八十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股份制金融机构――中国银联,总部设在上海。通过建立和运营全国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中国银联旨在实现银行卡全国范围内的互联互通。从2002年到2003年底,银行卡交易量实现了翻两番。

(三)银行卡的网络规模对交换费的影响

由于银行卡产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因此按照一般理论,规模越大,那么效率也就越高,而费率也就越低。但伊文斯(Evans)认为,无论是在网络建立初期还是成熟期,交换费平衡消费者和商家的需求的属性不会因为网络规模的大小而改变。程贵孙、孙武?(2006)则认为,与银行卡组织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银行卡组织对商户收取的交换费不算是过高,交换费比例还偏低。而从目前我国银行卡产业规模来看,增大发卡量、提高网络平台的交易量和交易效率是我国银行卡组织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虽然学者们分析了影响银行卡交换费大小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对银行卡交换费的影响还没有一个定论,还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之中;影响银行卡交换费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如银行卡组织中银行的规模和结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银行卡组织自身的组织特征等,都可能对银行卡交换费产生影响。

四、银行卡的产业规制研究

由于银行卡产业中银联组织处于垄断地位,并且银行卡产业具有明显的网络规模经济,冈此对银行卡产业的规制也一直是产业经济学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如,世界各国银行卡产业关于交换费的反垄断诉讼案例层出不穷,而银行卡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相继展开了对银行卡组织的定价、协调等问题进行的反垄断调查。但从目前研究看,普遍认为,银行卡产业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因此,对于银行卡产业的规制,如果仅以传统的单边市场的理论和原理来研究,可能会导致不正确的结论。海雅希富美子和斯图亚特(Fumiko Hayashi&StuartE,Weiner,2006)分析了银行卡支付系统的特点及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各国在银行卡转换费中的实践与现有理论模型的匹配性;詹姆斯等人(James M,Lyon,2006)则以美国的商场和发卡行之间关于转换费问题的争论为例分析了对双边市场规制所面临的困境:首先,从定价水平看,商家认为目前转换费的确定与成本无关,是一种垄断定价。但由于双边市场的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不像单边市场,因此,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政府都不能因此得出转换费是垄断定价。而且从其他国家关于转换费规制的实践看,并不是转换费低市场运行效率就高。其次,转换费的社会福利问题,即银行卡是否给社会带来了福利。从一些国家的实践来看,银行卡确实给社会带来了福利。再次,银行卡要求不允许加价和不接受其他卡等要求是否合理。程贵孙、孙武?(2006)等人以银行卡产业的运作机制和产业特征为例对双边市场的规制进行了分析,认为银行卡组织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转,银行卡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消费者和商户对银行卡的需求得到平衡。交换费规制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应该首先考虑如何最大化银行卡组织网络平台的交易量。

从目前关于银行卡产业的规制研究看,主要还是基于银行卡产业的双边市场特征,探讨传统单边市场条件下规制的不适用性,而没有明确提出基于双边市场视角下银行卡产业的规制手段和方法;另外,传统单边市场的规制标准和手段已经不适用于银行卡产业,以此为理论依据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也面临着不适用性,因此必须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才能增强现有法律法规的适用性,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方面研究。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现实生活中频频爆发的商家拒绝消费者刷卡消费的银卡之争等现象在出现后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

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通过对银行卡产业现有研究观点综述可以的发现,目前对银行卡产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理论层面的探索;而且,由于银行卡产业本身的复杂j生,也使得现有研究还不能有效解决银行卡产业发展中的很多实践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方面是理论研究的深人和拓展,这有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银行卡产业自身的特性和发展规律;而另一方面则是应用理论研究成果,解决银行卡产业发展中的实践问题,如关于银行卡交换费的定价方法、银行卡产业规制方法及手段、现有法律法规的完善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将会涌现越来越多的与银行卡产业类似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而且这些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现代经济系统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产业的运转。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研究这类产业的运行规律,对于深入剖析现代经济系统、培育新型产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晓轩)

第四篇:发展蓝莓产业方案

Xx局扶贫xx村发展蓝莓种植产业的策划方案

前言

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府的扶贫号召,为了深入贯彻总书记提出的“科学扶贫、精准扶贫”要求,xx局一直在脚踏实地的组织各种扶贫计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地支援国家扶贫计划的建设,为了更大的增加农村朋友的经济收入,xx局又在xx村筹建了发展蓝莓种植产业的新项目。一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蓝莓种植 实施时间:

实施地点:XXX村

实施单位: 项目责任人:

项目总投资(人民币):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其中xx局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村委会筹资50 万元。项目效益:

项目目的:以龙头企业为强大依托,以专业合作社为有效载体,以发展蓝莓种植为契机,形成xx村脱贫致富的龙头产业,并以点带面的带动xx村经济全面发展,达到全村脱贫致富的目的。项目模式: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示范基地 二 项目管理

(一)组织领导 1.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该项目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实施,督查监督各个部门工作实施效果。2.项目办公司 办公司主任: 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负责该项目现场工作实施,并有效沟通各方面的联系。

(二)管理机构 1.龙头企业。法人代表:

职能:该企业为业界领头企业,经过前期考察论证之后,已经建立了一个示范基地,目前运作良好。2.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

职能:做好企业和种植户等各部门的协调工作。3.村委会。职能:积极发挥村两委的领导作用,对该项目的参与各方实行基层政府权利,保障各部门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保障该项目顺利实施。4.种植户。

职能: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参与该项目,保证依法履行合同,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三 项目建设内容

(一).项目资金。Xx局和村委会投资的150万元资金为发展蓝莓种植产业专用资金,主要用于: 1.购买蓝莓种苗。2.购买相关设备。3.购买相关肥料。

(二).种植规模。经过村委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宣传动员之后,有xx户农民签订种植合同,种植面积xx亩,建设大棚xx座。

(三).技术管理。

1.合作社组织种植户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并组织现场培训教学。2.示范基地提供相关技术帮助。

3.合作社持续跟进田间技术管理,指导相关种植技术,负责验收种植户种植过程中的各个相关环节,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积极联系示范基地技术人员到种植户中开展现场教学指导。四 项目实施

(一)操作流程 1.成立合作社。为了保证龙头公司和种植户双方利益,必须成立股份制专业合作社。

(1).自由参股。为了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种植户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土地租金和劳力折价的方式自由入股合作社。(2).公选领导。为了加强种植户对合作社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合作社领导机构由参股种植户投票推举。

(3).财务审核。对合作社财务支出和收入实行小组审核制度和社员大会公投制度。由全体社员推举三位非领导社员为财务小组组员,任期一年,每年论选,对合作社中的财政制度于是审核并有否决权;合作社财务人员和审核小组出现不同意见难以解决的时候,由全体社员大会公投解决。

2.设备投入。购买相关设备必须经过公开公平的招标措施,最大程度的保证种植户的经济利益。

3.基础设施。对于种植用地进行土地改良,由合作社技术人员对土壤的酸碱性、通透性等相关指标严格测试之后,由种植户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严格执行相关改良土壤的措施。

4.购买种苗。对提供种苗的xx单位签订相关合同,在质量和价格上予以保证。

5.肥料农药。购买肥料要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决定最合适的肥料,对于采购肥料和农药可以实行两种方式:第一,由合作社统一购买,毕竟大批量的购买既能保证购买正品肥料,也能最大程度的压低价格;第二,对于愿意自己购买的种植户,技术人员指导合适的肥料农药。

(二)、施工进度。

1.xx年xx月,由村委会牵头,xx局和xx企业为辅成立合作社并上报政府,合作社相关办公地址由村委会协调解决。2.xx年xx月,确定种植户数量及种植规模。

3.xx年xx月,合作社全体社员大会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4.xx年xx月,合作社组织社员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并进行现场教学示范。

5.xx年xx月,修建基础设施,包括改良土壤,建设大棚以及购买相关设备。

6.xx年xx月,购买蓝莓种苗,并按照实施方案对各种植户进行分户,在合作社技术人员指导下定植。

7.xx年xx月,后续管理。合作社技术人员持续跟进,对灌溉、除草、施肥、修剪、采收及防治病虫害、越冬防寒等相关环节进行技术指导。

(三)、项目监督。

1.该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司领导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项目进度及提出相关指导意见。

2.合作社及示范基地技术人员定期检查种植户相关设置,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防患于未然。3.种植户对以上相关部门的义务进行监督,遇到切实损害自身利益或者受到不公平公正待遇的时候即使和村委会、合作社沟通,必要时上报政府相关部门。

4.村委会身为国家基层行政单位,要公平合法的保证该项目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必要时及时联系上级政府予以协调解决。总结

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xx局扶贫xx村发展蓝莓种植事业及相关模式,不仅会在xx村取得圆满胜利,也会辐射xx村四周的乡镇,起到以点带面的轰动效应,带领附近乡镇的农民开创一条脱贫致富的新道路,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辉煌的贡献。

第五篇:蓝莓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怀宁县蓝莓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怀宁县处于安徽西南部,背依大别山,面朝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蓝莓消费潜力巨大。自然条件低山丘陵资源丰富适合蓝莓种植,生态环境良好,具备生产高品质蓝莓生态条件。1998年省农科院在县园艺场进行了示范种植并取得成功,2004年开始,对怀宁山场土壤和自然环境进行考察论证,并于当年成园试种。于2011年始蓝莓商品销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安徽蓝莓第一园”等蓝莓基地的发展,显示本地气候、土壤适合蓝莓的生长,提高周边消费者对蓝莓的认知,培养了蓝莓生产管理人员,显著地经济效益示范带动了一批农户。目前,蓝莓种植面积增至2.3万亩,培育了45家蓝莓产业化企业,2家深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良种繁育、规模种植、游客采摘、预冷保鲜、食品加工等较为完整的的蓝莓产业。

一、远景规划

近年怀宁县把蓝莓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规划布局扶持推广。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产地优美、生产精细、管理智能、品质高端、产业融合”的要求,优化怀宁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特色农业资源,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以保护和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因地制宜发展蓝莓产业。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物质装备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产业生产及管理人员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扩大蓝莓产业规模,提高蓝莓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延伸产业链,发展以蓝莓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打造“独秀故里、蓝 1 莓之乡”。争取经过5-10年努力,将怀宁县建设成为长江流域蓝莓产区的蓝莓产业中心,立足长江流域,引领全国的蓝莓产业发展。建设成为长江流域蓝莓科技研发基地、蓝莓新品种展示与繁育基地、蓝莓现代化规模化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区域蓝莓产品交易中心、蓝莓贮藏冷链物流基地、蓝莓精深加工企业集聚区和蓝莓产业化服务基地。

二、生产过程质量管控

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选择适宜品种,开展标准生产。并对生产、加工、销售部门员工进行培训,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农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按照标准检查监督。建立以怀宁县农产品检测中心为核心,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室为骨干,各蓝莓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检测室为支撑的蓝莓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产品质量管理宣传,对基层蓝莓产品质量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从检测能力和技术手段上,提高蓝莓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的水平和公认性,为蓝莓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推进建立蓝莓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保障公众蓝莓消费安全。2017年怀宁县在安徽美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开展了蓝莓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三、品牌创建。“怀宁蓝莓”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及保护产品进入正式申报程序。五家企业获得“三品”认证,“冰霜”、“独秀山”、“福贝特”、“独秀谷”、“盛丰”等品牌在上海、深圳、合肥等大中城市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7年在黄墩镇举办的蓝莓节庆活动,很好地在国内外推介了我县的蓝莓产业,形成怀宁蓝莓的良好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吸引高水平的投智投资和 2 企业拓展一线城市蓝莓市场。5月26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小蓝莓在脱贫攻坚热土中扎根”长篇报道,肯定了怀宁蓝莓产业发展及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

四、经济社会效益

2017年全县年产值超5000万元蓝莓企业预计达到两家,至2017年,美林公司已销售蓝莓鲜果及产品6200万元,新增蓝莓基地3800亩,带动贫困户516户,其中怀宁446户。独秀山蓝莓公司已销售蓝莓产品2300万元,手持订单2100万元,新增蓝莓基地3100亩,带动贫困户330户。一家科技研发型龙头企业安庆蓝莓公司依托省农科院培育的优良蓝莓种苗销往合肥、池州、黄山、铜陵等地市,共达200万株。

下载山东省蓝莓产业现状及展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蓝莓产业现状及展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

    2017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 2017年, 由中国优农协会蓝莓产业分会和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组织全国各个蓝莓产区的专家和通过实地考察、企业和地方政府调研、地方官方统计数据......

    全区蓝莓产业发展情况

    全区蓝莓产业发展情况 一、我区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一)野生蓝莓资源情况 1、野生资源分布情况 据2010年大兴安岭主要经济植物资源调查报告显示:野生蓝莓总储量26199.8吨, 允收量......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 余周军 2009年8月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把传感系统和3G......

    中韩关系现状及展望

    中韩关系现状及展望 摘要:中韩建交24年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国际环境的原因,中韩关系面临诸多挑战,潜在的历史及领土问题仍是将来中韩关系发展所面......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5篇

    中国机床工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到现在已经走过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数控机床在近30年中,获得了技术和产量上的迅猛发展,并运用到各行业用户中。国内产品还争......

    关于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关于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2009-11-24 15:32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一、野生蓝莓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蓝莓名称最早来自美国。是杜鹃花科越桔属蓝色小浆......

    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大兴安岭地区农业开发办公室—吴春荣 2012年6月,我办就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业培植与发展现状、蓝莓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蓝莓产品加工......

    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近几年来,为进一步用足用活用好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34条优惠政策,桂东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