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物流企业运营的网络化
摘自物讯网物流学院(edu.56156.com)
现代物流企业运营的网络化
导读:
一、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在传统物流中,由于人们意识不到信息管理对物流管理的促进作用,往往“重硬轻软”,重视硬件设备的投资,而轻视或忽视软件管理系统的投资和应用。另外,由于我国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企业服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
一、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在传统物流中,由于人们意识不到信息管理对物流管理的促进作用,往往“重硬轻软”,重视硬件设备的投资,而轻视或忽视软件管理系统的投资和应用。
另外,由于我国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企业服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现代物流服务的功能尚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我国的物流企业,无论是物流服务的硬件还是软件与电子商务要求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服务还有较大的差距,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能力、物流的专门知识,物流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
以上原因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很难适应日益激烈的时常竞争,特别是很难面对WTO的到来。如何推动物流企业的网络化运营,实现规模化经营已成为极为紧迫的事情。
二、物流的网络化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为物流企业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契机。物流信息的跨地区即时传递提供了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使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处理得以即时请求,即时完成。网络的应用使物流信息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即时传递,通过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即时安排物流过程,促使物流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导致了物流行业的升级和实现物流的现代化。
由于物流信息能够即时甚至提前于物流过程在相关环节中传递,使得系统可以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提前测算并模拟出最佳的物流线路,指导实际的物流过程,使得货物的实际输送过程变得相对自动化,甚至是精确。消除了无效物流和冗余物流,缩短了等待时间,加上自动化的操作水平和即时的响应速度,使得“按需生产、零库存、短在途时间、无间隙传送”成为网络物流的理想状态。如果我们将物流系统比喻成一条生产线的话,每个物流过程就像是一道工序,在软件系统的控制之下工作。
在网络物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物流设施或者设备的处理能力,而是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调度,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的软系统。和传统物流相比,网络物流呈现出以下特点:
物讯网()
1、物流节点普遍实行信息化管理。
物流联结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参与物流过程的环节构成物流系统中的一个节点,单个节点的信息化是物流系统信息化的基础。素材经过筛选和加工才能变成有效的信息,信息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广泛利用自动化、机械化设备操作,更重要的是利用自动化设备收集和处理商流、物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对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最大限度利用有效信息对物流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
2、整个系统具有无限的开放性。
整个系统构建在开放的Internet上,所有的物流节点都通过公用网络互相联接,和合作节点互换信息,协同处理业务。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节点的数量可以无限多,每个节点可以与其它任何节点发生联系,快速交换数据,某个节点的变动不会影响其它节点,整个系统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拓展能力。在传统模式下,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受到技术的限制,自动化的信息交换局限在业务合作的双方或有限的几方。信息交换的范围和速度受到制约,也就制约了物资流通的范围和速度。
3、信息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起导引和整合作用。
信息流贯穿于商务活动的始终,导引着商务活动的发展。物流是商流的继续,是商务活动中实际的物资流通过程,同样需要信息流的导引和整合。在紧密联系的网络系统中,每个节点回答上游节点的询问,向下游节点发出业务请求,根据上下游节点的请求和反馈提前安排货物输送过程。信息流在物流过程中起到了事前测算流通路径、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反馈分析的作用。在环环相扣的物流过程中,虚拟的场景和路径简化了操作程序,极大地减少了失误和误差,使得每个环节之间的停顿时间大幅度降低。
4、系统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网络将各个分散的节点联接为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在一个相当广泛的区域内发挥作用。在网络物流中,系统不以单个节点为中心,系统功能分散到多个节点处理,各节点间交叉联系,形成网状结构。大规模联合作业降低了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系统对单个节点的依赖性,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如果某个节点出现意外,其它节点可以很快替补。
三、联盟制与物流企业的外部网络
长期以来,受“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的影响,我国的物流业一直是不受重视的冷门行业。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物流业在我国已不再是单纯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等企业的集合,开始以向消费者提供成本服务为目标,逐渐向多功能、规模化和
网络化方向发展。然而,如果从网络、功能、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在我国的物流企业中,真正实力超群、竞争力强的则为数不多。“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能力弱、融资能力弱)、“散”(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
一、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是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此相对的是,我国庞大的市场对物流企业的需求正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
据统计,有45%的企业将在未来1-2年内选择新型现代化物流企业,作为其产品的输往市场的主要管道;有60%的企业将把所有综合物流业务全部外判给新型物流企业。有关专家建议,我国物流企业在迎接挑战前,亟须进行自身整合。首先,要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不能单纯着眼于运输和仓储;其次是建立起适应网络发展的新型管理机制,保证讯息资源共享和畅通;第三是必须有规模经营意识,建立物流企业联盟,形成优势互补,向规模化经营方向迈进。
到目前为止,通过互联网结盟且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物流联盟有“中国物流企业联盟网”(),“中国物流联盟网”(.cn),他们在中国物流的网络化进程中都做出了自身的贡献。
四、物流网络技术的运用与物流网络化的实现
1、物流信息平台的运用
构筑在国际互联网这一最大的网上公共平台上,具有开放度高、资源共享程度高等优点。通过互联网跨区域的实现整个物流运作过程的信息传递,提供平台与各供应链环节的信息系统无缝结合,这将使物流企业达到运作信息的及时和统一。
2、EDI信息系统的运用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EDI中心”增值服务的出现和行业标准逐步发展成通用标准,加快了EDI的应用和跨行业EDI的发展。EDI在贸易伙伴间长期、稳定的供求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快速响应,实现及时制(Justintime),降低交易成本,即时订货均体现了EDI的功效。
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需要在买方、卖方和物流第三方的许多实体间移动数据和传递指令,传统的EDI是大型企业惯用的极为有力的数据交换工具,但因其复杂性而使许多企业难以接受。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基于互联网的EDI、XML等新的工具不断出现,特别是两者的结合具有比EDI更好的灵活性,能更容易地在数据库之间移动信息,从而使一体化过程简单得多。
在国内EDI技术中,上海市EDI中心()在信息系统的运用技术已日趋成熟,这为物流企业改善相关业务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3、网络GPS技术的运用
据悉,近期上海惠康物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推出一种网络GPS的服务,它可以向物流企业提供以下功能:实时监控功能、双向通讯功能、动态调度功能、数据存储、分析功能。
由网络GPS的优点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技术运用的强大优势,这种优势可以为物流企业具体业务的开展,各物流运输企业都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权限,进入网络GPS监控界面对车辆进行监控、调度、即时定位等操作。物流运输企业通过使用网络GPS不仅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施运输全过程动态管理;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树立良好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物流企业通过物流联盟的建立以及物流相关技术的运用后,为他们改变目前落后的管理、尽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提供可能,新经济的“鼠标加轮子”模式也就不远了。
第二篇:物流运输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
物流运输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
----企业管理之路
夏琳奇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0941班
摘要:本文对运输企业的,内部人士结构分布。安全管理操作,管理管理制度等提出意见
关键字:公司管理安全制度
每个公司,都要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包括其中的,安全 人士 办公室 财务等等。这关系的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是其中最重要内容之一。
(一)、安全培训
1、按照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2、培训内容:
(1)驾驶员操作规范;(2)机舱管理;(3)船舶防台、抗台;(4)船舶防火;(5)雾航注意事项;(6)船舶预防检查和维修养护;(7)化学品轮装卸操作等;(8)电台通讯知识等;(9)国家规定的一些守则、规则。
3、培训时间:每艘船只船员季度培训不少于一次,岸上管理人员季度培训不少于一次。
4、培训要求:每次培训要进行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培训,达到合格为止。
(二)安全检查
1、按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检查;
2、按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船只和其他达到安全要求的硬件进行检查;
3、每船每航次归来,安检人员必须上船检查一次,并记录,对有隐患的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部位查行整改;
4、每船每航次都要进行自检;
5、对国家规定的守则规则有否张贴在操作岗位处进行检查,没有张贴的按
期补上。
(三)安全考核
1、每月对安检结果汇总通报,好的嘉奖,做得不够的批评并要求整改;
2、年终进行考评,工作出色的奖励。
(二)、办公室人员配置
公司设立经理室、海务、机务、SMS办公室、财务管理办公室,机构设置后,按机构要求相对应配置人员。
配置经理1人,海务、机务、SMS办公室、主管各1名。普通办事人员各1名,财务会计、出纳各1名。
(二)、人事选用
1、通过人才交流会、网上、职业介绍所等途经选用高素质优秀人才。
2、选用适合近海化学品运输管理需要有对应专业知识的人才。
3、人事聘用程序
(1)面试:谈话、笔试、看履历表、证书;
(2)操作:相对应岗位操作,是否适合岗位需要;
(3)录用:录用后填写公司录用人员登记表,把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复印件等归档;
(4)签订劳动合同并归档。
(三)公司特殊人员规定要求
1、经理、海务、机务管理岗位等必须具备船长、轮机长等资格;
2、必须有高学历并有专业知识的专职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人员。
(四)人事培训
1、凡进入公司的人员必须进行岗位前培训,合格后上岗;
2、培训方式:公司内培训与主管部门培训为主,离职外培为辅;
3、培训要求:培训后必须达到行业管理要求。
(五)人事考核
按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公司制定的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三)办公室管理制度
1、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执行公司的方针和目标,执行国家劳动用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具体负责船员的调配、聘用和管理,为每艘船舶配备足额、持证、健康的船员。
2、建立并管理单船船员的聘用合同,船厂/船员任用资格审查表等档案管理。
3、提出人员工伤/奖惩的处理意见,并按公司最高管理层的指示办理具体人员处
理事务。
4、负责办理船员各类人员有效证书的申请、换发、签证或培训等工作。
5、参加公司应急反应小组,为船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基支持。
6、完成总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管理部门职责
1、在总经理领导下负责海务部全面工作,制定海务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执行公司安全和环保方针,负责公司船舶航海保障及调度、货运管理
3、关注主管机关对有关规则和规定的修订,根据修订后的规范进行海务、货运管理。
4、参加船舶的应急反应,为船舶提供资源和岸上支持。
5、组织监督检查船舶安全生产工作,妥善解决存在问题,指导船舶航行安全技术业务工作,及时布置季节性海务工作。
6、负责海务、货运方面的船上操作方案的制作(修改)。
7、制定“不符合规定情况”的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
8、考核、指导船长、驾驶员的业务技术,协助人教部进行航海业务培训。
9、负责船岸之间的联合演习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指导船舶做好应急演习和训练。
10、负责船舶海损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五)机务部管理制度
1、在总经理领导下负责机务部全面工作,制定机务部工作程序和计划并组织实
施。
2、参加船舶的应急抢险工作,负责失控、舵机失控、全船电力中断、污染事故
等抢救工作。
3、报告“不符合规定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实施纠正。
4、负责机务方面的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修改)。
5、负责安排落实每年船舶的厂修工作,并对船厂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6、针对船舶和设备缺陷情况,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性纠正措施,并做好记
录。
(六)商务部管理制度
1、对外承揽货物,组织安排船舶运输生产。
2、货物的安全运输管理。
3、监控船舶运行,保持与船舶不间断联系。
4、提供适运货物、安全港口及安全泊位。
5、布置运输船舶做好满足特殊货物运输要求的工作。
6、认定船舶运输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船上和岸上的反应措施,当
获悉船舶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报告,参加公司应急反应。
7、为公司最高管理层决策提供意见。
8、对外承诺运输条件,签订运输合同,安全运输任务,下达航次命令。
(七)财务部管理制度
1、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勤俭企业的方针,严格财务管理,做到努力生产,增加收
入,精打细算、励行节俭、严格遵守各项收支制度、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
2、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报账、算账,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照银行制度的规定,合理使用贷款,加强资金管理,做好结账工作。
3、按照经济核算原则,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控制增收
支的潜力,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揭露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4、按照国家会计制度规定,妥善保管好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保管和
使用好现金。
(八)、总经理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强制性规定和标准及国际海事组织、主管机关、船检机构和行业组织所
建议的适用的规则、指南和标准。
2、负责制定公司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并贯彻执行。
3、批准公司的“安全管理手册”、“安全管理职责手册”、“安全管理程序”及“安全
管理须知”并组织实施。
4、任命指定人员,确保其为船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基支持。
45、授权公司船长具有绝对的权力,并审批高级船员的任职资格。
6、任命内审员,审批公司内审计划。
7、负责主持管理复查,批准SMS有效性评价/管理复查报告。
8、负责审批公司船舶修理计划。
9、负责船上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工作,并担任应急总指挥。
10、负责初次审核、公司审核、船舶中间审核、换证审核、跟踪审核和临时审核的申请工作。
11、是公司安全和防污染管理的最高负责人,领导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各项工作。
12、对公司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调整有决定权。
13、对指定人员有审查、任免和调动权。
14、对公司SMS文件有提出和批准发布权。
15、对公司安全生产活动有检查监督权。
16、组织和领导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和防污染工作。
第三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需求书
网络化运营咨询服务项目用户需求书
一、项目名称:网络化运营咨询服务项目
二、项目背景
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武汉地铁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主要负责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武汉轨道交通现已开通试运营7条轨道交通线路,总运营里程236.5KM、车站167座;在建/已批线路9条、里程168.8KM、车站108座;第四期建设规划7条线,总里程117.5KM、车站42座。
城市轨道交通从单线到多线,再到网络化运营,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何走出一条具有武汉特色的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之路,在保障运营安全、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减少运营成本倍增的压力,实现线网整体运营效能最大化,是我们即将面临、也无法回避的重要战略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安全高效运营的高度,前瞻性地对网络化运营维保模式、用工方式、组织架构、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管理体系、仓储及物流配送、资源共享、定员、定编、定岗及人员储备、培养等进行优化设计,逐步建立一个不仅能适应现阶段的运营,更能适用于今后(第四期规划)的网络化运营的精简高效、权责对等、适度竞争的网络化运营组织架构,为武汉轨道交通运营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和人员保障。
三、项目目标
(一)网络化运营主要研究内容为:
1.建立符合武汉市地域特点的网络化维保模式;
2.构建符合网络化运营的用工方式;
3.构建高效而有序的网络化运营组织架构。
(二)根据网络化运营对以下研究内容提出建议
1.构建迅速、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2.构建适应网络化运营的安全管理体系; 3.构建快速、高效的仓储及物流配送模式; 4.建立符合武汉地域特点的资源共享模式;
5.优化运营公司定员、定编、定岗及人员储备、培养。
四、项目内容
(一)维保模式研究
维保模式研究是设计运营组织架构的重要前提,维保模式研究包括:维修模式、大修更新改造模式等。请根据满足武汉轨道交通远期线网规模维保的实际要求,对当前维保模式、武汉地域特点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线网形成后的维保模式进行专项研究,提出线网维保模式优化方案。
1.收集国内主要轨道交通企业(如: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线网维保模式相关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同行业线网维保模式的特点与运作效果。2.分析研究武汉的地域特点及社会综合情况等信息,提出适合武汉地域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维保模式优化方案,方案应包括维修模式、大修更新改造模式等。
3.了解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研究维保模式的发展思路与主要策略。
4.调研武汉轨道交通运营维保模式现状,对当前的维保模式进行专题分析。
5.根据运营公司维保模式现状,结合武汉市地域特点,分专业对维保模式进行专项研究,为线网形成后的维保模式提出优化方案,并从经济、技术、效率及可靠度等方面对方案进行全面对比、分析。
6.通过线网维保模式的专项研究,为武汉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架构、定岗定编和薪酬体系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二)用工方式研究
诊断分析运营公司用工方式的合理性,调研国内外轨道交通(如: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企业用工方式情况,对比分析网络化运营中用工方式的模式变化,结合武汉地域特点,提出适合武汉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用工方式,有效地控制运营成本。
(三)组织架构研究
诊断分析运营公司组织架构、部门职责等现状,调研国内外主要轨道交通企业网络化运营组织架构的特点和运作效果,结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最为适合、可持续发展的运营公司网络化运营组织架构。
1.收集国内主要轨道交通企业(如: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网络化运营组织架构相关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它们网络化运营管理体系的特点与运作效果。
2.调研运营公司现有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和部门职责等信息,对现状进行专题诊断分析。
3.结合轨道交通行业实践、武汉轨道交通运营业务定位、线网建设规划和现有管理体系的诊断,立足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发展,重点研究武汉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网络化运营的管控模式。内容包括:
(1)运营各业务单元的组织形式是部门、分公司还是子公司?
(2)如何科学构建区域服务责任主体,提高服务快速响应能力?
(3)如何培育与提升运营关键零部件维修、专业设备大中修、国产化技改等方面的能力,减轻维修成本压力?
(4)如何加强线网管控,提高安全管理和应急抢险能力?(5)如何通过绩效引导,有效控制人员规模和运营成本? 4.通过对上述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推荐最为适合武汉轨道交通实际的网络化运营组织架构。
(1)优化网络化运营职能职责(2)优化设计客运服务、设备维护维修、线网指挥调度、新线筹备等关键业务运作模式;
(3)合理划分运营业务单位的管控界面;
(3)优化各部门(单位)的核心职责,明晰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
(4)明晰各部门绩效体系、业务流程。
5.根据武汉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人员能力培养情况,科学制定新的组织架构分阶段实施计划。
(四)应急救援体系研究
诊断分析运营公司应急救援体系,调研国内外轨道交通应急救援体系,结合未来网络化运营发展,提出符合武汉轨道交通高效、迅速的应急救援体系。
1.收集国内主要轨道交通企业(如: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网络化运营应急救援体系,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它们网络化运营应急救援体系的特点与运作效果。
2.调研运营公司现有应急救援体系框架及应急运行机制等信息,对现状进行专题诊断分析。
3.根据应急救援体系现状,结合武汉市地域特点,分类型对应急救援体系进行专项研究,为线网形成后的应急救援体系提出优化建议,并从经济、技术、效率及可靠度等方面对方案提出全面对比分析建议。
(五)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诊断分析运营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现状,对比分析国内主要轨道交通企业(如: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网络化运营下的安全管理体系,为武汉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优化建议,并从安全、优质、快速、高效等方面突出全队对比分析建议。
(六)仓储及物流配送研究
诊断分析运营公司仓储及物流配送现状,对比分析国内主要轨道交通企业(如: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仓储及物流配送,提出适用于武汉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仓储及物流配送方案建议。
(七)资源共享研究
诊断分析运营公司资源共享现状,对比分析国内主要轨道交通企业(如: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资源共享体系,结合未来网络化运营发展及武汉市地域特点,分类型对资源共享体系(车辆段的共享、供电系统的共享、维修资源的共享等)提出优化建议。
(八)定员、定编、定岗及人员储备、培养研究
诊断分析运营公司定员、定编、定岗现状,调研对比分析国内主要轨道交通企业(如: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人员配置情况,结合未来网络化运营发展和员工队伍稳定的要求,提出精简高效、责权对等、员工晋升通道明晰的定员、定编、定岗建议。诊断分析运营公司人员储备、培养现状,对比分析国内主要轨道交通企业((如: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人员储备及培养方案,结合武汉轨道交通特点,提出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人员储备及培养的建议。
五、项目交付成果
本项目主要交付文件应以中文书写,必须符合通用格式标准。项目咨询单位应根据上述研究要求提交以下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成果文件(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
(一)线网维保模式优化研究
1.《武汉轨道交通维保模式现状分析报告》
2.《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线网维保模式分析报告》 3.《武汉市地域特点及综合情况分析报告》 4.《运营公司线网维保模式优化方案》
(二)用工方式研究
1.《运营公司用工方式现状分析》 2.《运营公司用工方式方案》
(三)线网运营组织架构
1.《运营公司现状分析报告》
2.《运营公司线网运营组织架构方案》
(四)网络化运营研究建议
1.《运营公司应急救援体系建议》 2.《运营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建议》 3.《运营公司仓储及物流配送建议》 4.《运营公司资源共享体系建议》
5.《运营公司定员、定编、定岗及人员储备、培养建议》
六、项目要求
(一)人员要求
1.项目负责人 1 名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
(2)项目结题前应不少于 80 人·天的出勤(为完成本项目产生的调研、公出等均视为出勤)。
2.项目组其他成员不少于 9 名
(1)熟悉和了解交通运输企业组织架构、维修模式、大修更新改造模式、资源共享、应急救援体系、用工方式、薪酬体系、定岗定编、票价票制、政府购买服务补贴机制等项目研究方法与咨询工具;
(2)具备与此项目工作内容对口的专业背景及相关工作经验;
(3)项目结题前应累计不少于500 人·天的出勤(为完成本项目产生的调研、公出等均视为出勤)。
3.项目团队
为了保证项目的进度,促进知识转移,双方共组实施团队。项目实施工作以项目咨询单位的团队为主导、业主单位人员配合的方式开展。整个项目团队由双方领导进行总体监督把控。
(二)项目工期
基于项目范围要求和工作量估算,本次项目总工期应在项目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内根据合同要求完成咨询内容。本项目关键工期节点如下:
1.线网维保模式优化研究
项目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完成《武汉轨道交通维保模式现状分析报告》、《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线网维保模式分析报告》、《武汉市地域特点及综合情况分析报告》等;
项目合同签订后4个月内,确定《武汉轨道交通线网维保模式优化方案》等。
2.用工方式研究
项目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完成《运营公司用工方式现状分析》;
项目合同签订后4个月内,完成《运营公司用工方式方案》。3.线网运营组织架构
项目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完成《运营公司组织架构现状分析报告》等;
项目合同签订后4个月内,完成《运营公司线网运营组织架构方案》等。
4.网络化运营研究建议
项目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完成《运营公司应急救援体系建议》《运营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建议》《运营公司仓储及物流配送建议》《运营公司资源共享体系建议》《运营公司定员、定编、定岗及人员储备、培养建议》等。
(三)项目管理
项目咨询单位接收到通知后,应在业主要求的时间内成立项目管理部,并将相应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等管理文件提报业主审批后,及时投入正常运转。项目管理部应有内部管理制度,并将规章制度、项目计划、人员安排等信息张贴上墙,同时接受业主的监督和管理。
1.业主的权利和责任
(1)业主负责对项目实施计划的审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和计划调整,以确保项目能按照合同规定顺利完成;
(2)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业主负责提供必须的、与本次咨询项目相关的资料;
(3)项目实施阶段业主负责提供1间办公室和办公桌椅,供项目咨询单位免费使用。电脑等其他办公用品和设备由项目咨询单位自行配备;
(4)业主有权要求项目咨询单位更换本项目中不称职的项目组成员;
(5)业主负责审核和验收项目咨询单位按计划提交的阶段成果,并按照合同相应条款执行付款流程;
2.项目咨询单位的权利和责任(1)项目咨询单位必须提供包括项目负责人、项目组其他成员在内的经验丰富的,人员数量满足用户需求书中“
五、项目要求的(一)人员要求”,保证项目按期顺利完成,并且确保整个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组人员的稳定性(未经业主书面同意不得更换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其他成员);
(2)项目咨询单位应遵守本合同的规定,制定为业主实施服务的工作方案与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服务所需的人员、临时办公场地,履行其在本合同及合同附件中承诺的服务,直至其责任全部完成;
(3)项目咨询单位应接受业主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协调和在业主现场的管理;
(4)在项目成果通过最终验收后,项目咨询单位应根据业主单位的需要,提供后续的实施辅导服务;
(5)项目咨询单位对业主提供的技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未经业主同意不得在本项目工作需要外的其他业务活动中以任何形式加以使用。
七、项目技术方案建议书要求(包括但不局限以下内容)
(一)项目咨询单位简介
描述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成立时间、注册资本、经营收入和主要工作业绩等。
(二)项目理解与需求分析
根据本需求书的内容以及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武汉轨道交通的了解,描述对本次项目的理解。结合类似项目的实施经验,对本项目中的需求描述进行初步专业分析。
(三)项目实施方法
描述项目的主要实施方法,介绍所采用的方法论和技术路线。
(四)项目成果文件
描述项目成果文件的清单和提纲。
(五)项目实施进度
提出项目的进度计划,具体到以周为单位,并列明阶段性成果文件。
(六)项目组织
说明项目咨询单位实施本项目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关键成员的情况。
(七)工作业绩
列举与本次项目相关的成功案例和项目组主要成员名单及担任角色,并提供证明人联系方式。
(八)后续服务
说明项目咨询单位在项目结题后方案实施阶段可提供的辅导等其他与本项目相关的后续支持和服务。
第四篇: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探讨
作者:蒋晶
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5期
一、引言
对于任何一个现代经济体而言,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不仅仅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成本的高低,还直接关乎该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在国际上早已将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作为衡量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是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物流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不仅没有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现代物流公司,并且对物流企业管理的理论研究落后,在物流规划、物流企业管理、合理化运输、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与世界一流的物流公司相比(FedEx等)比仍有较大差距。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而言,高效的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物流企业而言也是如此。财务管理不仅贯穿物流企业管理的始终,还影响着“第三利润”的形成。基于此,一个完善的财务支撑体系对构建和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这一背景出发,从财务的视角来优化物流企业的资源的配置,提升其综合管理效能,以帮助我国物流企业实现发展壮大的目标、从而使我国逐步实现物流现代化的目标,二、文献综述
有关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著作较为丰富,从战略和系统研究的代表观点是:James C.Van Horne所著的《财务管理基础》中以企业管理的角度,结合企业发展的目标,从投资、融资和资产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定义,介绍了资本预算的方法和进行财务分析的工具。而在汤谷良主编的《高级财务管理》中,将财务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把企业发展的战略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提出了财务战略管理的思想。
在物流企业管理上,汝宜红(2005)从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入手,系统的论述了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管理的思想、从项目管理、概念,物流管理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法。物流着重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服务管理和成本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物流管理的内容。张大成(2005)从管理的角度,以物流企业为主体,分别从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基本职能、基本模式等方面系统的阐述了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
有关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专门研究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费连才(2006)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思路,就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依次分为事前预测、事中跟踪和事后反馈三大板块。支燕(2006)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按照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逻辑规律安排,介绍了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主要有物流企业财务报表的解读,收益与风险研究,物流企业资本预算的方法以及物流企业短期理财。
三、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信息化与系统化的财务理念 一方面,缺乏总体的财务管控,使得整个企业的管理都处于粗放的发展模式。由于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在空间上具有极大的分散性,这与财务管理的集中性要求有着天然的冲突,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财务集中管束,这势必造成企业经营的粗放化。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组织结构在空间上的分散性,这极大增加对整个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进而使得在总体上很难形成财务核算体系,也难以现实和国际物流会计接轨。
(二)财务信息系统与物流业务系统的兼容处理 随着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物流业务处理方面已经基本上实现的数字化,但是在这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往往将着眼点放置于经营业务维度,而忽视了财务信息的要求。例如,由于物流企业业务的特殊性,基层业务员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承担财务的职责,由于其本身财务素质能力有限,使得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极其容易发生。
(三)物流企业存在天然的融资瓶颈 由于物流企业的核心资产是其网络和渠道,缺乏大量的固定资产,这使得其从金融部门获得资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加之物流企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行业,投资回收期较长,也很难获得各种社会投资资本的青睐。
四、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决定了物流企业的业务触角已经延伸到全球的各个角落,意味着经济资源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这使得物流企业需要面临全球化的竞争,同时也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因此,传统的财务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需要对财务系统进行整合。
(二)政治环境因素 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和抑制决定了整个产业的发展状态,就现目前而言,我国政府实施的是振兴物流业的产业政策,并配之以众多扶持措施,这对物流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也为物流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效能提供了难得机遇。
(三)金融环境因素 金融市场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直接场所,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金供给的增加和金融创新力度的增强,这为物流企业的筹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振兴物流业发展战略,也为物流企业争取资本市场支持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五、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优化对策
(一)宏观维度的框架布局 首先,政府需要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缓解物流企业的融资困难,降低经营负担,帮助其做大做强。在十二五规划中,振兴物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扶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降低其经营负担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而言,应该从两个维度来考量。一方面,加大对其投入支持。从信贷优先投放、政府财政补贴、政府财政贴息方面来鼓励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物流企业;而另一方面,由于物流行业行
业特点是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因此,对其的宏观政策的支持必须以其行业特点为基础,统筹相关政策,特别是加快推进物流业营业税改革试点。其次,物流企业应该结合当前的发展阶段来确立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不仅仅决定了整个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还受到物流企业本身的业务特点的制约。因此,在确定整体目标时需要树立实现价值“双大”(用户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成本“双小”(用户成本最小化、企业成本最小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时由于物流企业一体化的特点,对物流企业成本的控制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一部分的成本控制,而是要树立整体管控的思维,即要求综合成本最低。例如在物流仓库的投资上,不仅仅要考虑仓库的相关成本,还需要考虑整个物流链的上的其他成本(增加或减少的运输成本,客户的流失成本等)。
(二)微观层面的改进策略 主要包括:
(1)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由于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在空间上具有极大的分散性,只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有效的掌控企业的经营轨迹,优化资源的配置。总体要求是要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于一体,严格控制和科学考核相结合。一方面,需要在树立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的基础上,逐步分析预算指标,明确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的目标和责任,并配之以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也迎来了高速增长期,企业的实际发展很容易出乎预算的规定。因此,在全面预算的管理中,需要坚持目标设定的原则性和执行考核的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管理的严肃性,也能保持组织的灵活性,从而更好的适应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2)提升综合的筹资能力。在科学的资金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战略规划和资金成本控制的相关目标,综合运用各种筹资渠道,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一般而言,企业都会运用银行贷款融资,这是当前物流企业的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立足于长远,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这不仅能提升企业本身的知名度,还能增强其对银行贷款的融资能力。从日常经营的角度而言,笔者建议可以多使用预收账款的模式进行融资。虽然物流企业是服务提供商,但是其经营有着和产品提供商一样的稳定性,对于大型客户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可以考虑向其收取一定比例的预收款(当然物流企业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这不仅能增强业务的稳固性还能有效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降低相关成本。
(3)实行财务集中管理,业务分级负责的“双模式”。由于物流企业的业务面广、数量巨大,这使得其经营模式是向下倾沉的。这势必带来财务风险。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即在保持业务模式不变的基础上,将财务管理的权限相对集中,通过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方案、资金集中管理方案、全面预算管理方案、责任成本管理方案、完整的财务分析方案、财务人员委派方案,达到对公司经营状况、资金状况的全过程监控,从而妥善处理好母公司与下属公司之间的财务管理关系,处理好统一性与自主性、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做到既能灵活地集中财力,保证生产重点的需要,又有利于调动下属公司的积极性。
(4)推动财务信息化与业务信息化的融合。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往往将注意力放在提升业务效能方面,忽视的财务维度的考虑。因此,在以后的更新和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特
别关注财务信息系统与业务体系的整合。具体而言,一方面,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财务人员参与,要考虑财务部门的相关述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物流企业目前还存于快速发展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投资还相当旺盛,因此,需要将网络财务逐步融入到企业的资源规划系统中,只有如此才能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盈利水平。参考文献:
[1]郑军:《大物流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商业时代》2012年第31期。(编辑 杜 昌)
第五篇:论现代企业物流管理
论现代企业物流管理
【摘 要】在今天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顾客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仅靠整合内部资源是不够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通过加强企业管理的要素,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让企业的蓬勃发展。文章在探究了物流管理实质及意义,分析了物流管理的分类,讨论了物流建设及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对策。(个人观点)
【关键词】物流;物流管理;物流中心
一、物流管理概述
现代物流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其主要功能包括: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保管、配送、物流加工和物流信息等。自1979年我国从日本引进了物流的概念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以及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的物资管理得以规范的向前发展。物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一起已经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我国实现流通现代化的作重点,现代的物流体系不是单一因素或少数几个要素所能构成,更不是在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物流设备、仓库和货车可以决定。相反,它要求一系列子系统为之配合,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产生效应,在效能集成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一个完善的物流体系应包括物流中心网络、物流系统的运营主体,物流体系的组织方式,物流信息系统和完善的物流作业流程系统。(引用《现代物流管理学》书本的概述再加上本人观点的综合概述)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在人才、技术上开展,也开始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竞争。(个人的观点)物流管理首先被大型企业所重视,中小型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但认知的程度有限,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都跟不上竞争的需要。(引用别人的观点)企业物流管理是指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物料在企业内外流动的全过程,即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加工、物流信息等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控制等活动。物流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其目的是总体效益最佳。它不仅涉及在系统中不断移动的物资实体,也涉及到使物资实体运动的手段(如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和所使用的资材、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选择、使用,以及与此有关的经济、技术、劳务等方面的问题。(引用《现代物流管理学》书本上的观点)
二、现代企业物流管理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搞活物流市场
物流市场可以从物流的主体、载体、客体和中介机构这些方面来考虑,也可以从物流的供方、需方和中介来考虑,还可以从物流市场的重点和切入点来考虑等等。
(二)大力推进物流的信息化、物流装备的现代化
我们在物流装备设施方面和国外有很大差距,当然我们改革开放以后也进步很快。我们的物流效率比较低和我们的装备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和美国美智顾问公司的调查发现,真正的第三方物流营销额在2001年大概是400个亿,占到我们整个物流市场的20%~30%,所以大量的还是传统物流不是现代物流。(引用百度百科的观点)
三、现代物流
(一)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引用冯晖《论现代物流管理》的观点)
1.可以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目前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太大。另外一个是库存,我们目前所有的企业库存都很大,不仅仅是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大,产品出
来后库存也大。发展现代物流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
2.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海尔搞了现代物流业以后,它的物流成本大量减少。我们的企业如果把物流成本降低,不但产品的竞争力可以提高,而且人力成本、工资待
遇可以增加。企业物流中心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物流中心运作的高速化、信息化和机械化,充分对应企业顾客的各种要求,并能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缩短产品的流动时间,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从而使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3.对现代物流管理质量的要求。现代物流管理必须充分对应多频度、少量化物流活动,同时能以企业业务流程的原过程进行一元化的管理,缩短商品在途时间,防止商品流通过程中出现断货现象。这种新型的物流服务要求无疑也对与物流中心建设相关的各种费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讲,企业物流中心具有集约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物流中心不仅仅解决的是一个物流问题,而是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制度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要素。物流中心的建立已远远超出了解决物资商品流动本身这个目的,而是在对应多品种,少量化经营的时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必然产物。这表现为产销之间脱离原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分离,追求局部最优化的状态,从而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整体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实现产品供应链全过程的价值和经营行为的最合适化。除此之外,由于流通产业化和生产系统的高度化发展,使得多频度、少量化配送成为物流活动改革的标志:物流活动跨产业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以及由于产品进口扩大和全球化生产的普及引发了国际物流活动的飞跃发展,所以这些都使得现
代物流中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商品运输、保管的事物性管理场所,而是为了适应全球制造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的极大复杂化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组织管理模式,是为了符合顾客的需求,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最终用户之间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以确保经营活动能有效、低成本进行的管理科学的载体。
(二)物流管理分类(引用冯晖《论现代物流管理》的观点)
1.物流信息管理。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主要是空隙化、灵活性,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应该说显得更为重要。但是,由于人力、财力等问题,中小企业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中心,这就有必要充分利用社会调研力量,通过建立一定的委托关系,及时收集情报资料。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劣势逐渐减弱,可通过建立本企业的网址,缩小与大型企业在信息占有上的大量性、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等方面的差距,并获得竞争优势。
2.运输管理。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这是因为运输要承担大跨度空间转移之任务,活动的时间长、距离长、消耗也大,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其节约的潜力也就大。而且运费在整个物流中占最高的比例,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在其中占接近50%的比例,占生产总成本30%~40%,有些产品运费高于产品的生产,而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
般控制在10%左右,所以节约的潜力是巨大的。
3.装卸搬运管理。装卸搬运活动包括装车、卸车、堆垛、入库、出库以及连结上述各项动作的短程输送,是随运输和保管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以铁路为例,据统计这部分活动的费用占运输费用的20%左右,运距在500公里时,装卸搬运时间少于运输在途时间,运距在500公里内时,装卸搬运时间长于运输在途时间。我国对生产物流的统计,机械工厂每生产1吨成品,需时行252吨次的装卸搬运,其成本为加工成本的15.5%。所以装卸搬运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
4.采购管理。比起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在采购渠道方面处于相当的劣势,如从事零售业的大型企业具有比中小零售商多几十倍的供货渠道,价格也可以优惠10%~17%,同时还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组织生产和供货。而中小企业生产不稳定、产品无法大批量生产,使其在购进环节的余地大大缩小。因此,中小企业为了节省采购成本,应当采取就近购买、小批量购买、及时购买,以减少库存和资金的占用。同时,中小企业的物资采购甚至供货商管理,要纳入整个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使采购环节与物资管理、生产流通、市场营销环节联结为统一、迅捷的整体。在制定材料供应计划上,根据市场需求量确定各项物资的供应,并具有少量的库存。若购买的物资种类比较多,可采取集中购买的策略,但要注意抓住重点,照顾一般,采取“ABC”分析法。在订货组织方面,尤其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求达到少库存、及时和灵活进货的目的,以此来抵补因进价高、进货不及时而造成的
损失。
5.物流储存管理。中小企业一般都面临资金紧缺的问题,而库存往往是占用资金最大的项目,因此如何在保证均衡生产和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库存,就成为中小企业生产管理的一个重点。从财务角度来看,存货周转率是标志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企业的资产收益率起着决定作用。企业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销售利润率的途径,也可以通过加快资产周转率薄利多销的途径,而加快存货的周转率是加快资产周转率的关键。
6.物流回收管理。随着全世界对资源节约与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视,人们开始自觉抵制非环保产品,由此绿色环保形象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新途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缺乏、环保意识较弱,往往忽视环保问题,对废气、废物、废渣不加处理,污染江河大气。实际上中小企业更应重视物流回收,重视对废弃物流的处理和再利用,不仅仅是树立绿色形象,迎合世界性的环保潮流,提升企业素质和竞争力的需要,更是通过对回收物流的处理和再使用,发挥资源的集中效应,以低成本进行多角化经营,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增强企业实力。
四、物流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物流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管理制度问题及对策。随着经营商品多样化发展,商品保管,在库的数目增加,管理日益复杂。在这种状况下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就极易发生滞销商品增多。
2.产业化经营问题及对策。从物流中心业务的实际运作来讲,原来的物流中心是企业自己购买土地、自己建设、自己运营,而现代物流中心则更多的是企业租赁来的,企业并不拥有物流中心的产权。应通过向外部专业物流商租赁物流中心并委托全部物流管理业务,借助于物流的共同化行为,达到产业化目的,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绩效。
(二)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问题及对策。应当讲,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对物流管理的认识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要求,虽然近几年来物流管理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重视,但是,对于如何加强物流管理,如何设计符合现代发展趋势的物流中心管理,如何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物流中心的作用并培养起自身的核心能力都尚未成熟,我们的
企业有很多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对运输、储存管理的物流认识,认识只要建立起具有运输能力和仓储能力的场所就是物流中心,而忽视了物流中心是一种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高度的作业管理能力,经营战略的管理能力以及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引用冯晖《论现代物流管理》的观点)所以,要形成完善的物流中心体系,我们的企业还必须通过对物流活动的全面剖析,确定物流计划的科学性、合
理性如何,确认物流实施阶段的成果与不足,从而为今后制定新的计划、组织新的物流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这是个人总结观点)2.物流管理制度环境问题及对策。物流管理制度环境即企业开展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制度环境或市场环境,主要是指融资制度等,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推出制度,目前这些制度方面的改革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这是因为企业或社会在建设物流中心提高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重新配置,而如果上述制度不能到位,必然对这种资源的再配置产生一定阻碍。所以,进一步深化企业制度的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任务,也是物流管理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将逐步开放公路货运、商品分销、仓储设施等领域,并承诺在近几年内取消对分销辅助服务的限制,允许外商建立全资分支机构。(引用冯晖《论现代物流管理》的观点)同时,要通过监督和检查实时了解物流的实施情况,揭露物流活动中的矛盾,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克服的方法。在执行物流对策的过程中,物流的各部门、各环节总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遇到上述问题,就需要根据物流的影响因素,对物流各部门、各个环节的能力做出新的综合平衡,重新布置实现物流目标的力量。(这是个人的观点)
【参考文献】
[1]互联网百度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1366879.htm。
[2]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filename=SCLY200406060&dbname=CJFD2004中国知网,冯晖.论现代物流管理,2004 [3]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filename=ZGSM201022106&dbname=CJFD2010中国知网,刘咏梅:现代物流管理的系统观念以及发展趋势,2010.[2]黄中鼎主编:《现代物流管理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丁立言,张铎.物流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5]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金若男,张文杰.现代综合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7] [日].菊池康也.物流管理[M].丁立言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彼德·德鲁克.管理实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9]张继焦.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