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溪县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金溪县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现代物流业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根据抚发„2005‟33号文件精神,参照周边县(区)做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规范市场、环境配套”的发展方针,积极推进现有物流资源的重组和整合,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大物流组织创新,加快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的现代物流运输服务体系,扬优成势打响金溪物流品牌。
2、工作目标。坚决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来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着眼于建立“竞争充分、全面繁荣”的现代物流运输市场,通过宣传动员、鼓励扶持、加强管理、招商引资等办法,确保 2008年现代物流业税收达到3000万元以上,到2011年,全县现代物流业实现税收在2008年基础上翻一番。
二、推进现代物流业体系建设
3、加快建设物流中心。发挥县城所具有的物流、人流、信息流中心地位优势,依托现有物流企业和工业园区企业,在县交警大队旁规划100亩左右土地用于建设物流中心。加强学习考察,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科学确定物流中心的定位
和功能配置,加快建设进度,把我县物流中心建设成为辐射全县、对接国内外市场的骨干物流枢纽和高地。
三、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市场主体
4、拆除物流创业门槛。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大造舆论声势,重点宣传我县加快物流运输业发展的措施及优惠政策,营造“人人关注、广泛支持、积极参与”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大力发展物流业。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社会公民以自己合法收入、资产向物流运输企业投资入股、按股分红,鼓励机关、事业、企业和离退休人员从事物流运输产业的创业、管理和从业工作,鼓励广大群众在县内开办物流企业,并在全国设立分公司或代办点。
5、加快物流企业集中。加快物流运输产业集聚,提高我县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鼓励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特别是金溪籍人士在外创办的物流企业将公司总部设在金溪,或在金溪设立分公司。鼓励现有规模较大、运作规范的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改造和升级,逐步提高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等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重组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物流企业。鼓励县内有条件的工商企业将企业的物流资产从主业中分离出来,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创新物流管理模式,特别是商业连锁企业要提高商品统一配送率。税务部门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积极帮助物流企业争取自开票纳税人资格。
6、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中介。鼓励领办或创办从事物流信息传播、网络信息系统应用、物流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引入、从业人员培训、企业信用签证、行业资质论证、市场行情分析、国际物流交流、法律规章咨询等方面中介物流服务组织。引导现有中介组织增加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7、培养和引进物流人才。鼓励县职业中学开设物流专业班,开展现代物流教育和培训。推行物流职业资格证制度,规范对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主体的管理。
四、优化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
8、统一扶持政策。以“保税减费、奖励扶持”为原则,从2008年1月起,全县实行统一的奖励扶持政策。
9、实行税收奖励。
10、实行规费优惠。
11、建立奖励机制
12、提升服务水平。县有关部门要立足职责,从发展大局出发,按照“时间从短、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处罚从轻”的要求,积极为县内物流企业、车主提供全程、优质、高效服务,营造加快物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引进企业的服务单位更应积极精心地搞好全过程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解决从注册、办证、车辆挂牌、税费缴纳、奖励兑现等各环节的困难,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企业的信赖,诚心留住企业客商。凡因工
作不力或管理不严,而发生阻碍物流业发展的人和事,将严肃追究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责任。
五、加强组织领导
13、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金溪县发展现代物流业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交通、政府办、财政、地税、国税、工商、公路、稽征、交警、金融、保险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规划全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制定并逐步完善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协调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14、组建和完善行业协会。积极鼓励物流企业中的骨干企业作为发起人,联合相关企业,共同组建和完善我县现代汽车行业协会和物流协会。按“自愿入会、自理会务、自筹经费”的原则,依法开展各项活动,搞好行业协调、自律,为政府决策、企业运作和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服务。
15、建立督查机制。切实加强对物流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强化各物流管理职能部门工作的监督,及时查处扰乱物流产业发展环境的人和事。
六、几点要求
16、本《意见》下发执行后,各乡镇(场)和有关部门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严禁变相或暗箱操作,更不准自行出台
比本《意见》更优惠的措施,扰乱全县物流业发展秩序,否则,一经查实,将严厉追究党政主要领导责任。
17、各乡镇(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指定专人负责,组建专门队伍,以更高昂的热情,更加优质的服务,关心和支持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我县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第二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调研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2012-01-30 01:26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作者:蔡雪芳
物流是经济运行的“血脉”。物流业发展状况和物流成本的高低,是区域发展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领域,是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今区域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物流环境的竞争
步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区域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在全国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逐渐趋同的情况下,能否做到集约化生产,降低其他生产环节的成本,提高供应链的供应效率,促进产业发展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就显得至关重要。
现代物流是产业经济的“加速器”,具有很强的产业联系效应,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纽带,是促进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被誉为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物流业越发达,各类要素资源、生产产品的流动就越频繁,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就越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成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竞争的焦点转向压缩物流成本和挖掘利润上来。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克里斯多夫认为,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必须与其他环节最强的企业联系起来,组成有竞争力的供应链,才有实力去参与竞争。由于企业竞争和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家对发生在每一个环节上的成本都不敢小视。国际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迫使企业尽量缩短组织生产、产品面市、市场反馈等过程的时间,在高度关注物流成本的同时,更关注物流的时效。以国际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信息产业为例,生产商从美国市场上拿到订单,到将生产的成品交付到美国市场,平均周期只有4天至7天。否则,委托加工方将由于市场行情发生变化而蒙受损失。
现代物流业是重要的新兴产业,更是重要的投资环境。如果说过去外商比较看重土地、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和各种减免优惠政策,那么今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则更多地取决于区域的物流环境。物流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掌握了物流,就意味着在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分工中占得先机;掌握了物流,就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物流业发展状况和物流成本的高低,对区域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有重要影响,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物流产业发展本身,是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
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着我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大开放主战略,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把工业园区作为培育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平台,使工业园区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需求也不断扩大。特
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土地、能源、资金约束加剧,工业园区企业生产成本、用工成本大幅攀升,对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环境的需求更为迫切。
从产业转移的成因看,最主要的驱动因素还是成本倒逼,而加工贸易企业对成本和时效又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近年来,由于油价和人力成本的增加,不少企业反映运价已上涨了20%以上。我省过去拥有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正逐步被物流成本、生产成本的上升所抵消。尽管近年来我省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各地都相继出台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物流的作用、地位的认知度有了显著提高,但总体而言,物流对经济的推动力还不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势必影响外商选择产业转移地的决策,影响外来资本的有效进入。
目前造成我省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货源支撑相对不足。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大交通、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物流发展离不开产业基础。一方面,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商品、货物进出量有限,社会物流需求总体相对不足。不少企业反映,造成物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本地经济不发达,购买力有限,产业总体规模较小,拉出去的产品多,运回来的货物少,返程有时甚至放空,运费自然高。另一方面,企业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外协的思想比较严重,普遍存在“求人不如求己”的观念,没有将物流管理从企业的核心业务中剥离出来,不少企业产品输出基本上是派专人跟送,既困住了资金,又增加了流通环节的成本。
二是产业集聚度低,产品配套能力较弱。产业集聚度高低与物流成本密切相关,产业集聚度越高,物流成本越低。比如,黎川工业园区现有陶瓷企业30多家,耐热陶瓷煲占了全国市场的60%;鞋服纺织企业36家,原料和产品销售地主要都集中在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由于这两大产业集聚度相对较高,货物量大且比较稳定,主要围绕这两大产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发展也相对比较成熟,已初步形成了黎川南昌、黎川广东、黎川福建三条专线,每天都有二班至三班车固定发往这几个地方。而同在黎川工业园区的一家生产毛毯的企业则不同,企业从广东佛山转移过来,“两头在外”。但由于整个黎川只有这一家毛毯企业,产量较小,且受季节影响,企业无法与物流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只能临时找车、找司机,因此物流成本很高。我省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公司,产业与产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关联性不强,未形成完善的配套体系,生产原材料大多从全国乃至全球采购,而生产的产品也大多出口或销往国内各地。正是在这“一进一出”之中,耗费了较多的生产时间与物流成本。
三是运输手段单一,多式联运的大通关体系没有真正形成。据了解,目前我省大多数企业货物运输主要还是靠汽运。一方面,是因为我省高速公路条件好,可以实现“门对门”的直接运输,时效性较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省铁路路网规模不足、通货能力有限,内河航道等级偏低、港口设施较落后,沿江口岸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空港物流发展相对缓慢,以铁海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没有真正形成。由于远离沿海港口,出海路程较远,加上港口、铁路搬运、装卸等服务收费较高,物流成本明显较许多地区高。
四是物流市场发育程度和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较低。我省物流企业服务水平普遍不高,多停留在传统的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上,没有完善的物流网络,缺乏实力强、规模大、功能全、水平高的龙头企业,物流主体呈“散、小、多、弱”的特点。目前我省大部分繁荣工业园区物流企业偏少,企业规模偏小,形式单一,且局限于整个流程的某一段,缺乏一体化服务供应商,没有形成社会化供应链,企业产品货物运输与市场物流运输业脱节的现象较严重。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有效改善我省物流环境
其一,加速产业集聚,最大限度地释放我省制造业物流需求。物流业发展离不开产业基础,现代物流业与产业集群相伴而生、相互促进。当产业集聚达到一定规模时,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物流业会大量出现,产业集聚区也会成为物流服务需求最集中的区域。物流企业集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而带来的物流成本下降,又是导致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发展,我省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工业园区形成了产业集群雏形。但总体而言,还需要从省级层面上加大全省产业整合力度,合理规划区域产业布局,在全省工业园区集中培育一批独具特色、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加速产业集聚,以有效促使物流企业进一步集聚、物流市场进一步发育。
同时,要密切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一方面,引导中小企业转变观念,把物流业务从核心业务中分离出来,实行业务外包或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摆脱繁杂的运输、仓储事务,集中精力抓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鼓励部分大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改造现有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业务流程,优化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剥离低效的物流部门,逐步实现制造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最大限度地释放园区制造业企业的物流需求,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货源支撑。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采取不同的物流发展策略。比如,有的产业集群由众多中小企业共同组成,单个企业物流活动批量小、批次多,且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仓储和配送设施,物流活动较为分散,物流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物流品种多样化,但在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和成品销售配送等物流环节上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就可由龙头物流企业或引进省内外大型物流公司,对这些企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共同采购与配送提高物流效率。
其二,科学规划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工业园区物流配送体系。现代物流园区,对提高物流的组织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为企业提供集成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提高区域物流服务水平,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具有重要作用。物流园区的规模、运营模式、服务方式都要从产业需要出发。政府在进行物流产业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周边的物流需求及应有的规模标准,科学规划物流园区的辐射半径和服务范围。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应注意产业配套和物流效率原则,综合考虑区域产业集群的特点、物流总量以及企业物流成本,根据区位特点和交通条件,协调好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的规划,划分物流节点,努力实现布局结构合理化、服务区域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佳化,以体现资源的共享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目的。
其三,加快水运发展,重点突破“航道”和“港口”两大瓶颈。我省水资源非常丰富,北临长江黄金水道,中部赣江等五河汇入鄱阳湖,再经湖口注入长江,形成了一个以鄱阳湖为中
心的可出江入海的天然水运网络。我省应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提高水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中的比重,形成以九江为“龙头”,以鄱阳湖水系航道为“脉络”的干支直达、江海联运的水运网络。航道等级偏低和港口设施落后,是制约我省水运发展的两大瓶颈。要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特别是加快赣江、鄱阳湖高等级航道建设,使水运主通道长江(江西段)、赣江、信江全部达到三级以上航道标准,形成干支畅通、区域成网的航道体系。要充分重视铁路、公路对水运口岸物流的集疏运作用,加快与港口物流业发展相配套的公路主枢纽系统建设。要提高水运运能,大力发展大型专用码头,统筹航道、港口、船舶、运输的发展,搞好物流规划与城区、港区、园区、口岸规划的衔接,抓好一批货物仓储、专线铁路、专用管网建设。水运建设投资大、回收慢,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公益性、服务性等特点,企业积极性有限,需要政府投资引导和带动。建议政府部门给予水运企业适当的减免税、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并借鉴邻省“以电养航”和“以陆补水”等做法,给予水运企业一定的资金补贴。
其四,整合社会物流资源,畅通大物流通道。对全省分散在工业、商贸、物资、交通、邮政等部门的物流资源,通过联合、兼并、拍卖、撤销等多种形式进行整合,改造提高,完善功能,发挥效益。对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和同一种运输方式内部,通过协调,形成合理分工。鼓励联合经营、合作经营,发展多式联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综合效率,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衔接的物流运输平台。积极推进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畅通水运物流,发展长江和鄱阳湖航运,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城市配送等,努力降低社会综合运输成本,提高运输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各种运输方式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其五,加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信息是现代物流的核心要素,物流信息的畅通流动,对提高工业园区物流运作效率至关重要。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要满足物流系统中政府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等不同层次的参与者的信息需求。我省工业园区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应该定位为综合信息服务、数据交换、物流业务交易支持、货物跟踪等。主要包括客户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信息,即运输、仓储、配送、加工、装卸需求等;物流业务运作管理,即物流电子数据交换、物流交易管理、电子报关、税收和资金结算等;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即公路车站、港口水运、机场航空、交通状况、道路设施等方面的信息;物流市场供给信息,即物流供应商的资料;政府管理部门要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供区域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即物流业务种类、货运量、物流成交合同总金额等,以便为物流预测、物流规划设计、物流统计等活动提供支持。
其六,加快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物流企业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体,要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扶持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应通过主辅分离发展一批,切实抓好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鼓励引导一批生产企业将采购、运输、整理、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剥离出去,组建独立运作、专业经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壮大一批,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完善服务功能,健全服务网络,逐渐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鼓励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到我省设立采购中心、区域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对发展思路
清晰、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特别是省重点物流企业,从税收、规费、融资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蔡雪芳
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策研究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策研究
现代物流是指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仓储、配送为一体的新型流通方式,我县优越的地理位臵、一流的发展环境、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服务体系、宽松的政策支持为加快我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今年,县委一号文件提出,要把我县建成河西走廊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于2012年7月,对全县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翻阅资料的方式,全面细致的掌握了全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客观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提出部分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物流业发展现状
我县立足区位、地域优势,充分利用我县交通便利、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全面调动各方积极性,以发展辐射全县的大商贸、大物流体系建设为目标,积极推进乡镇农贸市场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全面加快全县物流业发展水平。止目前,全县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有:新合作百惠商贸有限公司、天鼎家电有限公司、惠丰物流有限公司、金桥农资公司、益民食品有限公司、圆通快递公司、邮政快递公司、申通快递公司8家企业。主要从事日用百货、农资、化肥、生活必需品等的配送,为发展我县现代物流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力度加大。止目前,新华镇农产品
15个直营店和180个农家店。今年4月份,省商务厅下达我县农家店改造建设指标10个,目前已由实施企业新合作百惠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已在沙河镇布点4个、新华镇布点1个、鸭暖乡布点4个、板桥镇布点1个。至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毕,9月初通过市上验收,10月份迎接省商务厅复验。
三、流通企业冷链工程加速发展。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牵头与县农委和县供销社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2012年县委一号文件有关对农产品流通企业果蔬销售扶持政策的说明的通知》,鼓励和支持专业合作组织、物流企业、运销大户建设农产品冷链工程、包装运输等设施。2012年,全县共新建和改扩建冷链工程建设项目5项,库容达16000吨。止目前,惠丰公司2000吨冷链工程已投入使用、新华物流园4000吨、兰化农产品物流园5000吨冷链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的订购、安装等,平川镇芦湾村3000吨、倪家营乡汪家墩村2000吨冷链工程已与7月中旬开工建设,这些工程的建成极大的方便了我县鲜活农产品储存、销售、外运。有利于提高我县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客户满意度。
四、供销新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是围绕农村流通市场,以商贸流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的新农村服务工程。县供销社通过开发利用门面、仓库、院落等社有资产的支持和争取政策申报项目支持,组建的金桥农资日杂有限责任公司已形成具有农资商品批发、配送及零售业务、超市经营、农副产品收购、房地产开发建设能力的企业。公司农资配送中心辖蓼泉、沙河两个化肥批供站,占地6000㎡、营
鼎家电公司投资建设的天鼎日用品配送中心升级改造正在积极建设之中,预计年内可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积极督促新合作百惠商贸有限公司、天鼎家电有限公司、供销百信商贸有限公司、新时代生活馆4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减少了企业的流通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目前,网络购物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新型的购物方式之一,它以快捷、方便的运行方式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必将发展成为消费市场的生力军。
七、积极争取项目解决融资难题。今年以来,先后通过县财政及农口部门为新合作百惠公司兰化农产品物流园向省财政厅、省供销社、省商务厅等部门申报了新网工程连锁配送网点建设项目、专业合作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并已初步通过了省级部门的审批,近期即可拨付扶持资金;今年6月份,积极与农委等部门沟通、配合,及时向省农牧厅上报了百信公司4000吨、百惠公司5000吨冷链工程建设项目,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目前,项目已报省农牧厅,项目资金指标文件年内下达;平川镇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已于7月中旬会同平川镇负责人赴省商务厅进行了衔接,省厅领导表示今年将会对此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部分鲜活农产品加工、销售还没有形成规模,鲜活农产品流通市场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二是农村鲜活农产品集贸市场改造资金筹措难度大,依赖
心”等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以“农超对接”为主的销售服务网络,拓展农产品在大中城市的直销渠道,使临泽的农副产品在高端市场有口碑,中端市场有份额,一般市场有规模,畅通市场链接,带动产品集散,努力形成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同时,积极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做好新华物流园区4000吨、兰化农产品物流园区5000吨、惠丰公司2000吨、汪家墩村2000吨冷链工程、平川镇芦湾村9000平方米的鲜活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争取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步伐。按照完善市场体系、繁荣城乡商贸的要求,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城乡联动服务体系,构建大网络,搞活大流通。一是提升改造东关综合农贸市场和蓼泉、新华等乡镇集贸市场,重点抓好平川、板桥等2个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完善和新华农产品物流园区、兰化农产品物流园区的续扩建工作。严格功能划分,明确市场定位,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提供物流平台。二是加快建设流通网络市场体系。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为抓手,以连锁企业为载体,改造建设以农家店、直销店、连锁加盟店等为主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市场体系。建设以种子加工、食品加工、粮食加工、商贸流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工业园区物流仓储区;三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坚持劳动力与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有机结合,大力培育具有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专业合作组织。鼓励专业合作组织、运销大户和物流企业,通过农超对接、贴牌、直销、配送等方式,建设从基地、加工、配送到
第四篇:市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实施意见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的意见》(甘政发〔2018〕37号)精神,为深入推动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全市商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决策部署,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以强化互联互通为主线,以提高运营效率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铁公机”联动发展,实现国际国内互通、铁路公路航空互联、物流节点园区互补、内外贸互通,着力构建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商贸物流要素聚集,提升商贸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力争把我市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枢纽物流节点城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运营规范,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
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整合现有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互联互通,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商贸物流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培育形成5家左右规模较大、主营业务突出、辐射范围广、技术水平高、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商贸物流龙头企业;
商贸物流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物流大通道、国际港务区、物流园、商品交易市场贯通有序、衔接高效的产业体系,商贸物流集聚发展的效益进一步显现。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商贸物流发展布局。
1.构建商贸物流通道。以兰新铁路、兰新高铁、嘉策铁路为主轴,形成连接亚欧大陆桥横贯东西的铁路商贸物流大通道;
以连霍高速公路、国道312、省道215为依托,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商贸物流大通道;
以嘉峪关国际机场为支撑,形成空中商贸物流大通道。进一步强化铁路、公路、民航联运,推进信息技术互联互通。(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
2.构建商贸物流节点。发挥嘉峪关作为全国性商贸物流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嘉峪关国际港务区、空港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组织开行面向中欧(亚)国际班列和南向通道铁海联运国际班列。依托我市产业优势,发展金属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农副产品物流,打造辐射青海、新疆、内蒙古的商贸物流节点。(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交通局、国际港务区管委会)
(二)建设商贸物流产业园区。
3.推进国际港务区建设。建设酒钢多式联运物流园、大草滩编组站,重点提升公铁联运和国际集装箱组织作业能力,发展国际物流、国际货代、保税物流、大宗商品交易交割、国际贸易和商务服务等,打造成为以陆路为导向的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牵头单位:国际港务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发改委)
4.推进国际空港建设。加快实施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工程,开辟新的国内航线,提升国内运力,为申报空运口岸对外开放奠定基础。(牵头单位:国际港务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嘉峪关机场公司)
5.建设商贸物流园区。积极争取国家、省上资金,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建设大型商贸物流园。支持酒钢物流中心提升改造多式联运物流园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支持金翼城乡电商快递物流园建设多功能物流仓储、分拣配送中心。加快推进西部天地商贸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建设。(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委,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国际港务区管委会)
(三)健全商贸物流市场体系。
6.完善农产品市场。根据《嘉峪关市农贸市场专项规划(2017-2030年)》和全省大市场布局,规划建设1处大型农产品市场,提升改造迎宾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逐步改造镜铁市场、建设市场等老旧农贸市场,继续完善三镇农贸市场,到2020年形成大市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布局科学、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良好发展态势。(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雄关区、镜铁区、长城区、市规划局)
7.健全消费品市场。鼓励建设家居、建材、家电、汽车、花卉、日用百货等大型居民消费品批发市场,形成辐射周边地区、便利旅居消费的商品交易中心。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要求建设万豪国际、紫轩国际等城市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大型生活超市;
积极推进峪泉古街、玉龙湾、讨赖河北岸等特色商业街建设,提升大唐美食街、商业步行街功能和品质。引导实体零售企业向全渠道、全品类、全时段经营转型升级。(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国际港务区管委会)
(四)提升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
8.推广应用商贸物流信息化技术。大力发展物流信息平台,积极支持商贸物流企业依托省丝绸之路信息港和省商贸物流大数据中心两大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建设末端应用平台。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加快普及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标准化托盘,大力发展单元化物流,促进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全城信息共享,提高商贸物流智能化、自动化、现代化水平。(牵头单位:市工信委,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市商务局)
9.深入推进“电商+物流”。全面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借助大平台的优势培育发展本地电商平台,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和引导农产品企业、零售连锁企业、物流企业建设自营电商平台,发展我市特色优势品营销网络。依托市电商服务中心,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将村委会打造成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邮政管理局、市农林局)
(五)提升商贸物流国际化水平。
10.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实施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工程,积极申报航空口岸对外开放。认真落实《渝桂黔陇四省市区政府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框架协议》,深化中新南向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强货源组织,常态化开行“嘉峪关”号货运班列,将我市优势特色产品通过南向通道、欧亚通道运送到国外。(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林局)
(六)健全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11.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农产品流通和消费需求的冷冻、冷藏和保鲜库等冷链物流设施,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库容5000吨以上大型冷藏设施。鼓励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提升冷链物流企业的冷链运输能力,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率。(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农林局、市工信委)
12.促进快递行业联动发展。发挥城乡电商快递物流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知名快递公司建立区域分拨、分拣、配送中心。积极与大企业、物流产业园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构建覆盖城乡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实现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合法终端配送,对配送农产品的企业按件补助。(牵头单位:市邮政管理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公安局)
13.加快商贸物流标准化应用。深入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积极推广标准化托盘,重点在快消品、农副产品、药品、电商等领域,推广规格统一、质量合格的标准托盘。大力发展单元化物流,鼓励物流企业将标准集装单元与共同配送、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相结合,鼓励批发、零售、电商等流通企业以标准托盘、周转箱为集装单元和计量单元,进行采购订货、计算运费、收发货,推动流通全过程不倒托、不倒箱。(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农林局、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管局)
(七)培育发展商贸物流企业。
14.培育商贸物流龙头企业。积极与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分公司、区域分拨中心,促进我市商贸物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支持有实力的物流企业整合资源,实行集团化运作,建立跨区域商贸流通合作发展机制。鼓励物流企业积极加入全省商贸物流企业联盟和全省农产品流通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业务互动、票据互认、客服互查、抱团发展、共拓市场。大力发展戈壁农业,建设“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农林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
三、扶持政策
15.加大资金支持。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上资金,重点支持国际港务区、国际空港、货运枢纽、物流中心及特色商贸物流园项目建设。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招商引资政策规定要求的,严格兑现奖励。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办法(试行)》(嘉发〔2016〕18号)相关奖励政策。(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交通局、市农林局)
16.落实税费政策。对商贸物流企业自有(包括自用和出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符合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减按所属土地登记使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商贸物流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小型微利商贸物流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鼓励发展绿色物流,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对商贸物流企业从事生活必需品、药品、中药材、鲜活农产品和冷藏保鲜产品配送,以及使用节能与新能源车辆从事配送的,优先给予通行便利。合理确定配送车辆停靠卸货区域。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车辆购置税;
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对其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继续有效。
对机场飞行区用地,场内外通讯导航设施用地和飞行区四周排水防洪设施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机场场外道路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场内道路用地依照规定征收土地使用税。对铁路线路、公路线路、机场飞行区占用耕地,减按每平方米2元的税额征收耕地占用税。
促进物流降本增效。从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物流企业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半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时,从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对挂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2018年年底前,实现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简并货运车辆认证许可,对未改变关键结构参数的车型实行备案管理。取消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从业资格证和车辆营运证。对货运车辆推行跨省异地检验。制定货车加装尾板国家标准,完善管理。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简化物流企业分支机构设立手续。
支持商贸物流企业按照现行增值税汇总缴纳有关规定申请实行汇总纳税,鼓励物流企业一体化、网络化、规模化运作。在我市开展物流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试点。适时开展物流领域收费专项检查,着力解决“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邮政管理局、税务局)
17.强化土地供应。开启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审批现代商贸物流业用地,做到快审快批、应保尽保。
保障用地计划指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中,充分考虑并统筹保障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对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项目给予适当倾斜。
对旧城区改建需搬迁的商贸物流业用地,在收回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后,经批准可以协议出让方式为原土地使用权人安排用地。完善社区商业网点配置,新建社区(含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小区、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安置住房小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严格社区商业网点用途监管,不得随意改变必备商业网点的用途和性质,确保其基本服务功能不缺失。
鼓励以租赁方式供应物流业用地,支持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物流业。鼓励政府以土地作价入股、土地租赁等形式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作为经营性商业用地,应严格按照规划合理布局,土地招拍挂出让前,所在区域有工业用地交易地价的,可以参照市场地价水平、所在区域基准地价和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等确定出让底价,土地出让后严禁擅自改变用途从事商业性房地产开发,确需改变用途、性质或者进行转让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并经依法批准。突出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重要定位,增强政府调控能力,遇灾害性天气和突发事件时减免市场交易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用电、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用水,在已按要求简化用水价格分类的地区,执行非居民用水价格;
在尚未简化分类的地区,按照工商业用水价格中的较低标准执行。
鼓励现代商贸物流企业投资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盘活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对占地面积大、资金投入多、投资回收期长的仓储设施、配送中心、转运中心以及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要在加强和改善管理、切实节约土地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流通设施,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牵头单位:市国土局、市规划局,配合单位:市建设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商务局)
18.完善金融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大型商贸物流企业,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推进物流业与金融业两业融合,创新开发供应链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方案,实现对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的内外部信用评级、综合金融服务、系统性风险管理。支持银行依法探索扩大与商贸物流企业的电子化系统合作。完善商贸物流企业融资模式,符合条件的可通过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上市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改进信贷管理,发展融资租赁、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典当等行业对中小微流通企业融资的补充作用。推广动产、仓单和商铺经营权、股权、知识产权等质押担保融资,依法合规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中小流通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现代商贸物流产业投资基金。(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发改委)
四、保障措施
19.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协调机制,定期研究我市关于商贸物流、招商引资、利用外资、促进进出口稳增长等相关政策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发改委要做好全市重大商贸物流项目的筛选、储备、入库工作,并建立市级领导包抓机制,推进重点项目落地、重要政策落实。
20.推进商贸流通改革。积极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经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求,在确保企业生产运营安全的基础上,清理、归并和精简具有相同或相似管理对象、管理事项的商贸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证照资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商贸物流领域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等制度,进一步简化办理程序。探索“商贸+互联网+物流”融合发展新模式,增强商贸物流协同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实体商贸企业物流成本。
21.严格市场监管。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市)密切协作,加大对生产源头、流通渠道和进出口环节的监管,严厉查处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行业垄断、地方保护等行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推动商贸物流行业与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等部门信息共享,建立商贸物流业信用体系,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惩戒机制,定期发布严重失信“黑名单”,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加强商贸物流信息安全管理,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2.重视人才引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试行)》,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引进和建设,在遴选全市领军人才时,加大商贸物流人才选拔力度。积极组织商贸物流人才参加全省专题培训班,有计划地组织商贸物流主管部门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赴发达地区考察学习。依托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作用,为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提供智力支撑。
23.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将商贸物流业发展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部门督查重点,加强跟踪落实和督查问效。
第五篇: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1.江门物流行业现状
2009年江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185亿元,同比增长15.6%,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3.7%。今年上半年,全市货运量、港口货运吞吐量、商品销售额、消费品零售总额均有两位数增加;其中货运周转量增长幅度最大达67.3%。截至2009年年底,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及物流关联企业3166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216家,216家企业中以货代、运输为主业的传统运输企业184家,以提供仓促、运输、配送及物流解决方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32家。
但总体上来说,江门市现代物流业水平处于全省中等水平,相对落后于广州、深圳、中山等珠三角城市,与国内物流业发达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江门物流业发展发展的分析
一、江门物流业发展优势
(1)区位条件优越。良好的区位资源是形成物流中心的客观条件甚至成为先决条件。作为粤西乃至中国大西南通往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交通枢纽,江门是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传统产业转移最有利的地区和珠三角西部大物流中转区是粤西地区乃至西南诸省区陆路通往港澳及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要道,是珠三角西部的门户型城市,发展物流业的区位条件优越。
(2)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现代物流中心首先也必须是现代交通运输中心,现代化与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是形成物流中心的核心要素。我市位于珠三角西岸,东临港澳,北接广佛,西连粤西南,是粤西地区乃至西南诸省区陆路通往港澳及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要道,能很好地与周边城市形成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随着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珠三角城际轻轨等重大项目兴建,使江门市衔接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通道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同时,江门又是省内三大陆运口岸之一,年通关能力8.5万辆次以上。水陆运输拥有口岸6个,市内部分水域可通航万吨轮;全市港口年吞吐能力高达2438万吨。
(3)制造业比较发达,经济活力强,经济外向联系密切。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物流中心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我市制造业比较发达,已形成了以机电、纺织服装、食品、电子信息、造纸、建材等行业为骨干的主导产业群,拥有多个省级、国家级的产业基地,全市有10多个产品的产销规模位居全国第一。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805.3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43.28亿元,海关进出口总额90.56亿美元,发达的制造业为物流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4)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速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和基地集中,促进了工业发展的集群化,为物流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涌现了一批在产业结构上具有特色的专业镇和产业集群,形成较大的物流运输量。这些专业镇和产业集群为专业市场的产生和物流需求的形成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有的已开始出现规模较大、辐射较广的集散市场。集群式 1的产业布局,有利于物流市场资源的整合,围绕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依托专业镇和产业集群发展专业性和地域性物流业的前景光明。
二、江门物流业发展劣势
(1)港口运输滞后。虽然我市有两个港口是国家级一类口岸,部分水域可通航万吨轮,但是我市的港口主要以河港为主,西江、潭江航道的通航能力分别在3000吨级及1000吨级以下;并且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资源,但目前海港建设比较滞后,未能形成较大的吞吐能力,不能满足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更不能说与周边城市港口作比较。
(2)无铁路运输。虽然我市的公路运输比较发达,但运量更大、成本更低、辐射更远的铁路运输还没有建成,铁路货运乃至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的优势是公路运输所无法比拟的,同时铁路又是港口最重要的集散系统,铁路运输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运输速度的提升,也制约了江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的步伐。
(3)物流园区、专业集散市场规划建设滞后。由于诸多因素综合影响,还没有形成较有规模的物流园区,有的港区具备发展成较大的物流园区的其他条件,但或局限于土地资源紧缺,或局限于物流需求,或局限于集疏条件。专业集散市场的规模不大,最大的年交易额只有十几亿元,而广州、深圳、佛山等市不少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00亿元。
(4)物流企业实力不强。我市现有物流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偏低,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5)现代物流观念落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仍较严重,计划经济时期企业那种“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现象依然存在,多数大型制造企业仍以自营物流业务的方式为主。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运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6)物流人才短缺,专业化、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不高。目前江门市的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普遍较低,物流专业人才极度短缺,很难满足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而现代物流产业自动化投入小、很多企业还停留在半自动水平,未能及时与周边物流发展同步。物流运输、仓储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的要求。
3、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原则与措施
现代物流业要发展,不能单单依靠物流企业的努力,而应该由政府牵头,用制造业带动物流业,加强物流业的基础设备和人才培养,从而让物流业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这就可以大大地提高物流作业链的速度,从而提高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所以发展现代物流业要遵从以下的原则:
1、政府推动。物流业是一个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产业,几乎涉及所有的物质资料生产和流通部门,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跨部门、跨产业协作调控中所形成的合力。
2、企业运作。物流园区、集散市场建设都应充分发挥企业作用,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培育物流龙头企业为重点,促进物流业的产业化和社会化。
3、服务产业。以服务制造业为重点,依托优势产业,打造服务于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物流”。
4、强化海运。我市物流业的优势在海洋,目前的瓶颈也在海洋。必须以服务于临港工业及外向型经济的港口仓储运输物流为突破口,发展港口物流。
5、综合发展。形成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在内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物流的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包装、展销、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
根据以上的发展原则,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措施:
(一)发挥政府指导作用
建立物流业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规范市场准入,改进市场监管,加强行业统一指挥与协调管理。引入责任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个物流企业从业人员身上;完善现代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主管领导担任召集人,由涉及现代物流业的各个行政部门领导为成员参加,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拟订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指导物流业的民间或行业组织,要引导物流企业增强竞争意识,引入激励机制,按市场机制指导现代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物流企业规范化运作。
(二)培育现代物流观念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目前我市相当多的工商企业还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活动,主要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来完成;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缺乏足够认识,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降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缺乏信心。通过开设宣传专栏、举办讲座、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推介现代物流知识,树立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社会、有利企业的观念,帮助工商企业建立现代物流观念,树立和增强办好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信心。
(三)强化市场竞争主体
受物流成本不断上升和生产企业对物流公司信任度不高的制约,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规模经营来降低成本和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外包其物流业务。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按照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标准,鼓励企业投资物流领域,通过市场运作,实现资本优化配置和制度创新,做强做大现代物流龙头企业集团。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和物流地产商,引进全球跨国物流公司在我市建立区域分拨中心和区域配送中心,引进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采购中心。鼓励本地物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努力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大力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加快运输、仓储等国有物流企业的改制重组,鼓励大型专业市场、连锁商业、大型批发、储运等企业设立物流配送中心,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运作水平,拓展物流业务服务范围。
(四)开展物流产业招商
招商引资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但以前的招商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市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服务业成为我市引进市外资本的重要领域。应从战略的高度来对待直接为制造业服务的现代物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市政府每年举办一定的专业物流招商洽谈会和推介会,介绍我市的投资环境和物流招商项目,引导资本投向物流服务业。强化我市与香港的物流业合作,大力引进境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强化我市与擅长做市场的浙江资本的合作,发展专业集散市场。
(五)加强区域物流合作
按照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我市与珠海、中山、佛山、广州、深圳等珠三角邻近城市的区域物流合作,通过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和高层会晤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交流;在省的物流规划总体指导下,加强整体规划,在确定
各自物流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的同时发掘彼此合作的空间,科学建设港口、仓储、站场等基础设施,加快区域基础设施整体配套,加快西部通道的建设,以及我市水陆运输与其他区域的航空运输的衔接,提高过境交通运输通行能力,提高通行效率,解决物流瓶颈和障碍。与此同时,抓住港珠澳大桥的兴建这一契机,加强我市与港澳地区的物流协作,鼓励港澳外商来我市经营道路运输及口岸运输服务业务,加强以港口为依托的集装箱运输协作。积极引导跨地域的物流合作,除合理利用各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外,还可以通过加强跨地区的物流企业的合作、建立相互联系的物流信息系统、人才交流等,提高我市物流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六)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按照建设一支高素质、拥有现代物流专业知识队伍的标准,有计划地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利用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在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设置物流专业,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使我市现代物流业实现高起点发展。另外,鼓励企业、学校及科研机构中的有识之士加强对现代物流业的探索研究,注意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