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泾川零距离网论坛版主申请条列
根据论坛目前需求,现面向论坛网友,招聘版主数名,竭诚为网友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招聘版面:论坛目前各版块。
二、应聘要求
1、应聘者在牧野论坛注册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个月、发贴量不少于200贴。
2、能够做到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网站管理规定。
3、申请人具有充足的上网时间管理所要申请的版块,每天在线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4、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熟悉所申
请版面;如遇到投诉能够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
5、应聘者会使用QQ等即时聊天工具,方便论坛的统一管理、版主交流管理经验。
6、能够积极参加论坛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任职期限
任职期限为一年。任期期满,根据工作表现,决定是否继续留任。任职期间若违反论坛相关规定,则按照相应规定处理。
四、版主权限与职责
1、积极引导发帖,包括话题讨论帖及原创文章帖,提升论坛内容深度与广度。各版块根据自身性质与
定位,定期推出引导性话题,组织网友参与讨论。同时,版主可根据自身特点尽可能多发原创帖,营造
论坛的原创氛围。
2、营造积极、健康的论坛氛围,包括积极主动与网友沟通、互动,热心帮助网友解决问题,保持客观、中立立场化解网友间存在的矛盾,删除不良帖子及明显不符合论坛内容的帖子。
3、提升综合人气,包括及时、公正地对论坛内的好帖子进行置顶、加精华、推荐主题等鼓励性处理,同时,推出各项有效提升网友参与积极性的举措。
4、多组织线上活动,活动内容提倡有主题性,有意义。
5、努力发展新会员,发现论坛高手积极向管理员推荐。
6、制定本版版规,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
五、处理帖子标准
1、将广告、反动、黄色及违法的贴子直接删除;
2、将有害论坛健康发展的贴子直接删除;
3、对于不属于本版块的贴子可以通过“移动”功能,将其转入到相关版块;
4、版块中如果有二个以上主题、内容相同的贴子,只保留一个;
5、对于有明显偏题的贴子,可以转到相应的版块;
6、修改标题不准确或内容不适当的帖子 ;
7、置顶认为有价值的贴子,并在适当一段时间后取下;
8、每一次操作(删帖、转移、打分、加亮等)必须告知会员;
9、对待不能确定是否删除的帖子,留言通知管理员决定。
六、版主待遇
1、按照版主考核制度对表现优秀的版主给以一定数目的新港币奖励。持有牧野论坛新港币,可参加论
坛的竞拍活动,兑换牧野论坛提供的各种礼物。(待相关制度完善后开始执行)
2、牧野论坛线上、线下活动,版主可优先参与。
七、奖惩条例
1、版主不可超过3天不参与本版的话题讨论。连续1个月未登录论坛,事先也未请假的版主将会被撤消
版主职务,特殊情况另议。
注:需要离开论坛一段时间,请提前到版主会议室(版主交流区)请假,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
2、不能积极帮助会员,并经常被会员投拆的版主,经查实取消版主资格。
3、禁止滥用版主职权,经查实后取消版主资格。
4、版主不得在论坛与会员或者其他版主发生吵架、对骂等行为,经查实后给以内部警告,屡犯者撤销
版主职位。
5、不得发带有煽动性质的帖,必须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未服从论坛统一管理,利用版主身
份(或本人使用的其他会员帐户)进行煽动、集众闹事及破坏论坛形象的,论坛有权直接作出免职,甚
至销户等处理。
6、对使用版主权限干预论坛活动,擅自删除、更改论坛公告的,论坛有权直接作出免职处理。
7、版主见习期为一个月,一个月内没有达到相关考核标准的,给以撤职处理。(待相关制度完善后开始
执行)
8、论坛每月对在任版主考核一次,对表现不合格的版主给以警告,对于表现优秀的版主将在论坛首页“优秀版主”
处公示,给以表扬。每一季度总体考核一次,对于连续三次表现优秀的版主,给以一定的奖励;对于连续三次未
达到考核标准的版主,根据具体情况给以撤职等处理。
申请版主的请复制该表填写,然后在本版块回帖
申请者会员名 或会员ID:***
性别:
所在省份:
地区:
-----------------------------
申请的版面:
-----------------------------
特长爱好:
-----------------------------
你的论坛的发贴数量及积分:
-----------------------------
固定上网时段:
-----------------------------
常参与讨论的社区及版面:
-----------------------------
电子邮件:
QQ号码:
-----------------------------
2)您觉得如何能更好的行使版主权利:
-----------------------------
3)您对该版的详细发展计划:
-----------------------------
4)您对泾川零距离网-泾川论坛的建议:
--------------------------
5)担任过其他论坛的版主及其他管理职务:
第二篇:张俊列之课程教学论终极版
课程与教学论
一、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目标模式
泰勒模式:也称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
一.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
1.实用主义哲学的价值论基础。以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为立足点,选择对社会有使用价值的目标。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效果律和练习律。
二、“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
“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并且是为了给处理这类情境提供一种可靠井然的程序。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八年研究”。“八年研究”对当今课程开发实践意义最大的是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学校能够开发出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有助于满足一些学生的需要,同时又为学生在学院里获得成功提供必要准备的教育计划。三.目标模式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2.提供什么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泰勒提出学习经验的组织有两种。一是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横向组织,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关于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连续性,是指直线式的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第二是序列性,它与连续性有关,到哪又超越连续性。它强调使每一后续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又对有关问题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的重要性。第三是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泰勒给出了评价的步骤:一是界说教育目标。要想知道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必须首先了解教育目标究竟要期待学生产生哪些行为的变化。二是确认情境评价。要保证评价的效度,就必须为学生提供一种评价请静候,使其将所获得的行为变化充分表现出来。三是编制评价工具。
四、“泰勒原理”的实质:追求“技术兴趣”
技术兴趣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它指向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其核心是“控制”。技术兴趣是主导现代科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泰勒原理”力图有效控制课程开发过程,使课程开发过程成为一种理性化、科学化的过程,为课程开发提供一种普适性的程序。
五、评价
历史功绩:权威的、系统化的、方向和指南
缺陷:价值与事实的脱节,过分强调明确而具体的预设性教育目标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五个方面:
1、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2、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3、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4、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二、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指学校与社会在促使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或联系。这种联系的主要涵义有二:①社会对学校的良好影响与学校对大量社会信息进行筛选;②学校积极作用于社会,充分发挥社会功能。这种联系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校培养人的质量,以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
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社会化,即是把人从个体的人转变为社会的人。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杜威所著《学校与社会》(1899),也都较早地研究和论述了学校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自然应以社会生活的形式组织起来,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经验发展的连续性不仅表现为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之间的连续性,而且也表现为儿童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自然生活之间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是受社会进步历程的深刻影响而发生的,儿童在学校的生活应体现出自然、社会、个性三方面的综合的作用。
教育社会学者论述的这方面的内容归纳起来是:①学校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②社会阶层化对个人人格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影响;③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④教育与社会文化结构的关系;⑤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⑥学校、家庭和社会集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⑦学校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等等。
学校是对新一代实施系统教育的社会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利用一定的教学教育设施和选定的环境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成员。为此,学校要启迪学生的智慧,选择有教育价值的东西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之具有各种良好行为道德倾向,抵制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培养他们向社会学习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并具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与促使人类社会进步的认识和责任感。学校要由简而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地教育学生学习和吸收社会文化,掌握从事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技巧,充分作好参加社会生活的准备。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学校只有加强同家庭、社会集体等联系,依靠多方面的力量对受教育者共同施加良好的影响,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学校与家庭的相互联系,对新一代的培养与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在这方面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做法(见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中国在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方面采取的做法主要有:①学校同校外各种文化教育机构、群众团体和附近村镇、厂矿企业等进行联系,取得它们的配合和协作,共同指导学生的各种课余活动和假期生活,适当开展为学生所喜爱的文体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加速他们的社会化进程。②邀请英雄模范人物到学校讲演,与师生一起座谈或联欢,抵制社会上的不良倾向,启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志趣。③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商店、农村,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④组织师生进行社会调查。⑤请各行各业人员来校参观访问,了解学校情况,提出改进教学教育工作的建议等。中国的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功能在日益取得协调一致。各级各类学校在提高附近城乡居民的文化水平和向社会提供各种技术人才及劳动后备力量等方面的作用正日益显著。关于世界范围的学校与社会联系的现状
关于世界各国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的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主要有: ①学校的社会功能与社会的教育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日趋明显。
②教育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问题,必须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办好教育的认识,已日益深入人心。
③“终身教育”思想在广泛传播,与此相应,发展学校和非学校形式的教育,使它们相互衔接和协调一致,并贯穿到人的一生的观点和各种具体做法,在各国日益引起注意。
三、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
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论,通常是指以赫尔巴特等人的教育理论为依据。所形成的课堂教学制度,以及教学原理和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在教学任务方面,以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为核心。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教学的教育性。目的在使学生毕业工作后,能有效地为其政治和经济利益效劳。
在教师作用方面,强调教师的权威至上,学生必须服从,崇尚高压和体罚,无视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对立,学生十分被动。
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教材,确定多种课程,分科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方面,坚持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等四个阶段,使教学的进程公式化。这里说的明了,是指明确地向学生讲述新教材;联合,是指通过谈话,使学生把新旧观念联系起来;系统,是指学生在新旧观念的基础上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方法,是把已学的方法运用于实际;培养学生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原则方面,重视直观性,系统性,巩固性和量力性等原则,力图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方面,坚持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学习;只求呆读死记,忽视智能发展。
在教学形式方面,以班级上课为唯一形式,忽视小组学习,强调统一要求,忽视因材施教,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和发展学生的爱好与才能。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者杜威,把赫尔巴特等人的教育主张,称为传统教育,把他的实用主义教育,当作进步教育和现代教育,所以欧美说的现代教育,实际是指欧洲新教育和美国进步教育的总称。
而以杜威的实有主义教育理论为依据所形成的教育制度,以及教学原理和方法,就是现代教学论,它是欧美说的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
在教学目的方面,要求学生具有“民主”精神,主张每门学科的教学,都要为巩固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服务,培养捍卫资产阶级民主的人才。
在教师作用方面,强调儿童中心,认为教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儿童来进行。教师仅处于辅导地位,只起顾问作用。
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活动课程,认为学校的教材,不是儿童经必之外的东西,只有儿童的主观经验,才是教材的中心和依据。活动课程论提倡学生的自我摸索,从做中学,重视实用知识,轻视学习系统知识的价值。
在教学阶段方面,重视给予学生创设疑难的情境,提出促使学生思考的问题,拟定解决问题的假设,整理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在做中检验和修改假设。
在教学方法方面,强调“从做事中求学问”,反对从书本中求知识,认为“强迫的作业”和“例行的考试”,不能适应儿童的需要,都无必要,只有实际去做,才能获得人生的经验,学到生活的技能,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在教学形式方面,主张个别学习,反对班级上课,认为班级上课制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适应各类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
上述教学论,容易导致学生获得零散的个人经验,很难掌握关于世界发展规律的系统认识,其结果,必然影响学习效果,降低教和学的质量。当然,杜威认为教学要结合社会生活,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与活动能力等,却有其合理的因素。
综合上述内容,可见杜威说的现代教育,是针对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提出的,在它们的思想观点中,各有精华和糟粕,应持全面观点看待,不可全盘肯定或否定。比如传统教学论中以书本为中心的思想,重视人类的间接经验。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时掌握人类的知识财富,这对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种重视学科教材,系统掌握“双基”的观点,已为中外教学实践所证明。它是一种正确的教学思想,不能一概否定。但是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吸取本门学科中的最新成果,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同时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须结合教材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实践活动,在高中,要适当增设选修课,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很重要的。
四、泰勒的目标模式(见问题一)
五、课程流派(学科主义、社会政治主义、结构主义)
学科中心主义: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纳、施瓦布等。
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第三,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第四,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第五,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从其基本观点可以看出,学科中心主义看到了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看到了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所带来的社会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之间的矛 盾,试图通过学科结构的掌握来解决这一问题,有其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学科中心主义过分注重知识,强调学科逻辑,重视学术性,以致于对于经验、心理逻辑、实用性有所忽视,且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色彩。现代课程理论流派
(四)——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这一课程理论主要依据是结构主义心理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其基本原理为: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
2、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
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个大胆假设往往被人误解,然而它的实质是“使问题配合学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该问题的某方面以便作出这种配合。”它要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课程实施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
3、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的原理、基础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学科的结构不是只有单一的模式,故可重组为各种特殊的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育价值是丰富的,主要表现在四方面:⑴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⑵有利于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记。⑶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⑷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
4、重视挖掘、运用和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
直觉是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它是直接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捷径而不遵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地进行。直觉在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创造活动的重要特征。逻辑思维是重要的,直觉思维也是重要的。已有的教育和课程,忽视了儿童的直觉思维,所以要格外重视儿童直觉思维的挖掘、运用和培养。直觉与学科基本结构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直觉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基本结构,但是直觉好的人可能生来有些特殊,可是其效果则有赖于牢固的、熟悉的学科知识作为背景或基础,直觉的创造性特征才能有所作为。
5、提倡发现学习法
发现学习,是人通过独立思考、改造材料、自己掌握原理原则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法的优点主要有四个方面:⑴有利于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⑵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的态度和探究的思维定势。⑷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6、提出了螺旋型课程
即以螺旋课程来组织和实施学科的基本结构。
现代课程理论流派
(五)——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有人将其称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从进步主义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克伯屈、拉格和康茨等;20世纪50年代后,使改造主义以新的面貌出现并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布拉梅尔德。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主张:
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学生中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以及活动,忽视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在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仅注意过程从而忽视了结果,只注意了手段而忽视了目的。社会改造主义认为,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乃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学生中心课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适应”而不是“改造”社会。改造主义也强调课程的经验性质,主张经验是第一位的,但却坚定地认为,经验是团体的而非个人的,所以改造主义格外强调的是团体经验。团体经验实质在于改造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课程研制不广大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人格出发,而应从社会改造的要求出发,使课程在统一的社会整体内完整
地联系起来。通过课程实施后,帮助学生摆脱对社会制度奴隶般地服从,明确社会改革的需要,形成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塑造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的能力,从而成为改造社会、推进社会发展的主人。
3、超越科学技术对课程的主宰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传统的课程是一个不相连贯的教材的大杂烩,其内容过分强调了技术而忽视了人类团体的其他经验。所以要实现社会发展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改造教育目的,就必须加强美学、道德、社会和人文方面的课程。
4、构建社会问题中心的“核心课程”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夸大了儿童个人的自由,主张把课程的中心放到社会现实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上。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它主张课程应由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应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
六、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含义:课程实施就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执行、开发和维护的动态过程。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完全信任课程专家的学术权威,认同课程计划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无条件地接受方案,不假思索地忠实执行方案。2.课程实施的适应取向:把课程实施视为一个连续的动态发展过程,是课程设计者和课程实施者互动协调的过程。局部适应、相互适应、修正型改革。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教师和学生具有创造性,课程专家的预定课程计划只是一个火种,它能点燃课程实施者——师生创生新课程经验的精神之火,实施过程中师生亲自开发和体验到的经验、氛围对学生有重要影响。课程实施的策略
1.自上而下策略:以国家行政意志为中心,以国家和地方教育机构为课程变革的发起人,利用法定的权利和权威,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推行新课程。
2.自下而上策略: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遇到或关心的问题为起点发动变革,教师是课程变革的发起人。3.自中而上策略:以学校为发动变革的机构。课程实施模式
1.领导—障碍过程模式:认为教师对新课程计划的抵制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障碍,主张采取措施消除这些障碍。2.研究—开发—传播模式:课程变革的四个阶段:研究、开发、推广、采用。
3.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实施变革的主要障碍来自学校的组织动力和人们的习惯做法,因而必须在实施阶段给学校加入一些鼓励变革的组织变量。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与课程是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其研究内容的两个不同的领域,两者通过课程实施发生实质性的关联。教学在课程实施中占有核心和主导地位,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一)这是由教学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决定的。
(二)这是由课程实施的目的和学生发展的复杂性决定的。
(三)这是由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和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
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新课程计划的实施必须通过教师备课时的选择和过滤;新课程计划实施最终要通过学生上课时的理解和体验。
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
(一)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课程的特性包括:1.实用性,即与流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使用它们时的方便程度。2.明确性,即课程目标与手段的明确性。3.相对优越性,即相对于原有课程而言,新课程计划拥有自己的长处。
(二)课程变革的民主化程度
(三)教师培训
(四)评价的配套改革
(五)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
七、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视角如何看待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心理学视角下的课程
首先,尽管课程目标的实质内容主要是有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等方面的考虑说规定 的,但心理学原理有助于我们在确定目标时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或确定目标能够达到的人和程度。
其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面,心理学通常被认为是最有用的。
泰勒在分析了逻辑程序与心理程序后,提出了课程组织的三个原则:连续性、循序性、整合性。第二、社会学视角下的课程
一、学校课程与社会经济有着生生不息的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编制过程。
二、学校课程总是离不开社会文化的。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既传递和复制社会文化,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尤其是意识形态的规范制约。
三、关于学校课程的思想,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学校课程或者是为了使学生适应某种社会环境,或者是为了引发某种社会变革。
四、早期的思想家往往从社会思想出发的,笼统地探讨课程设置与社会构成的关系,而现代社会学家则较注重对社会结构、社会互动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之间关系的具体考察。第三、哲学视角下的课程
一、哲学是学校课程观的最根本的基础。
二、哲学中关于认识的来源和知识的性质观点,对课程理论和实践,尤其是课程设计的模式,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三、认识论中有关知识的价值问题的探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关系甚大。
四、认识论中有关知识的形式与分类的观点,在学校教育中“折射”为课程的门类和类型。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作为课程之基础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虽说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轨迹,但毕竟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任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可以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任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可以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找到根源;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总是与当时所流行的各种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
文化视角:主要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里,以教育的视点选择部分内容(知识或技能),分门别类并以心理学视点系统化组织起来实施的课程,即学科课程。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这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八、《2001基础改革实施纲要(试行)》的争论和观点(见十)
九、概念重构 派纳《理解课程》
美国课程研究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重要的“范式转换”:由“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20世纪70年代以前课程研究主要围绕“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其目的是探讨“怎样有效开发课程”,20世纪70年代以后课程研究拥有更广阔的理论基础,它力求使课程研究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其目的是探讨“怎样理解课程”。最先致力于理解课程的是“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1)“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
“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传统课程至少存在三大缺陷。1.传统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这有违课程理论的学科性质,也使课程理论沦为控制工具。2.传统课程理论受“技术理性”的支配,课程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课程开发的“处方”,即普适性的程序和规则,这就使课程理论成为“反理论的”“反历史的”。
3、尽管传统课程理论标榜“价值中立”,但它却因此而陷入一套保守的、使其政治方向神秘化的价值观念之中,实际上是维持了现行的社会控制体系。(2)“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
第一种倾向以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着眼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我们科称之为“存在现象学”课程论。以派納、格林等为代表,他们认为,课程是“具体存在的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或“存在体验”,课程更主要的是个体的“自我知识”,而不只是外在于个体的文化知识。第二种倾向以法兰克福学派、哲学解释学为理论基础,着眼于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我们将其称之为批判课程论。以阿普尔、吉鲁等为代表,他们把课程的本质概括为一种社会的“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的基本构成因素是行动和反思,课程就是行动与反思的统一。即课程并不只是一套要试实施的计划,它还是由一个蕴含着反思精神的行动过程构成的。
(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解放兴趣”
“存在现象学”课程论通过对个人的“存在体验”的关注和意识水平的提升而指向人的自由解放;批判课程论
通过社会批判而指向社会公正和人的解放。这两种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追求“解放兴趣”,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为”。
反思课程研究的整个历史,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由对“技术兴趣”的追求逐渐转向“实践兴趣”,最终指向“解放兴趣”。课程研究的基本课题由“课程开发”—— 探讨课程开发的规律、规则与程序,逐渐转向“课程理解”——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其蕴含的意义。
十、钟王之争
新课改革以来的学术之争以钟王之争为代表,经历了关于知识观课程改革方向,和课程论基础的三次交锋.一,对钟王之争的梳理与回顾 第一次交锋是关于知识观的问题
这次争论首先由王策三教授引起,王教授发表<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他认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存在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要认真对对待和克服,要坚决摒弃由”应试教育”应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多样综合是教育革新的重要方式,加强理论和学风建设,必须建立科学的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论.针对王教授的观点,种齐全发表了回应文章,<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重教授等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念,知识教育观在继承与借鉴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四个维度澄清新课程的的基本理念,同时,批驳了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敢于放弃陈旧、“发霉”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树立良好学风。
第二次交锋转入关于新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
钟教授发表《中南课程改革:挑战欲反思》认为:我们需要寻求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的合理的、适度的、透明的步伐。“不进则退”,“冒进则废”“慢进则毁”,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课程改革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配套的经费支撑。王教授发表了《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认为课程改革方向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钟教授发表《课程人的社会责任何在》作为回应,认为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践,宣告了凯洛夫教育学统治地位的终结,这是谁也挽救不了的,“概念重建,课程创新”的社会责任已经历历史的落在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力的课程人身上,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第三次交锋深入到关于我国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王教授在《课程.教材.教法》发表了3万多字的论文《“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2008、7),认为凯洛夫教育学反映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教育实践规范,是现代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成果。虽然它本身有局限和缺陷并时过境迁,但具有基本合理性,至今仍有意义。“新课程理念”反映了对现代学校教育局限性的忧虑和改革设想,有一定思想启发性和积极成分。但是它矫枉过正,本质上不符合现代学校教育基本规律,且思想驳杂,含混模糊,缺乏实践操作性,不能指导课程改革。其理论是非和对实践的消极影响需要严肃反思检讨。
正在笔者成文之后,搜索到钟教授在《全球教育展望》(2009、1)的回应文章《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钟教授主要回顾了苏联教育史上几个重大的历史事实,借以揭示凯洛夫教育学在苏维埃学校教育的发展中究竟充当了怎样一种角色;同时阐明,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重新捡起“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口号不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而且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关于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问题的争论,其他学者似乎先钟、王一步进行了讨论。《中国教育报》2005年刊登了一系列文章,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争论。靳玉乐等(5月18日)认为,不能盲目地将国外的理论进行翻译和组装之后就成为改革的理论基础,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高天明(8月13日)则认为在讲课程理论基础时,不能泛泛搬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在课程哲学上多做些具体和深入的探讨。
二、对两者观点的总结
王策三先生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一提法提出质疑。指出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中存在着轻视知识的思潮,进而对将这一提法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批评,认为新课改“对现行教育、教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全面进行批判乃至否定。无条件的追求学生个人发展。把情感、意志提到第一位;不重视学科、书本知识,强调个人经验;主张探究、发现和活动教学而贬低传授接受特别是讲授;以学生为中心,弱化教师职能”,并认为新课程改革脱离实际,从概念出发,从理想出发等等。他试图为应试教育正名和辩护,呼吁坚决摒弃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的提法。认为“全面发展教育”能够表达素质教育的实质内容和确定意义。并从知识、课程和教学、教育改革等方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重学轻教”“重知识轻过程”的倾向给予
批评。强调“反思”是必要的,一味“拍手”并不利于改革。
钟启泉:由于矛头直接指向轰轰烈烈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及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因此,新课程改革的设计者们和支持者们对其进行了反驳。
从教育价值观的角度看,指出应试教育的价值观是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其唯一目的是培养和选拔精英,教育对象有三六九等之差别,教育内容是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实施的方式是标准化的层层甄别选拔,其后果是加深了教育的不平等,异化了教育本身,无益于教育对象的成长,从而将精英主义的标签贴在了应试教育的身上,认为若以此作为知道思想,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会陷入停滞,而且还会大踏步的退后,进而指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主义的价值观,符合我国基础教育现状。
从知识观的角度,指出应试教育受静态知识观的影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认为科学的发展需要建立动态的知识观,以知识建构的方式让学生学会默会的知识更重要,表明新课程改革对知识的界定更科学全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各科目的功能和目标,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更在于加深对只是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生成,直接了当的指出王策三的观点“只能在久远的历史车轮上方可寻觅到”。
钟启泉先生认为王策三先生的文章所表露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知识观及作者特别推崇的教学认识论都充斥了“凯洛夫教育学”的思想,而随着我国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个对世界诸多教育思想的了解,今天,这块长期主导我国教育的“奶酪”已经发霉了,处理的方法是义无反顾的摒弃。
三、对论战本身的一点看法:
1.两者还是有共同点的:均重视知识,只是程度不同。两者反对的仅仅是对方的极端化,知识论者反对的是极端的“乔纳森主义”,素质教育论者反对的是极端的“凯洛夫主义”
2.这场论战针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辩论,实质上反映了教育的现实与理想、教育的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真理越辩越明”,论战有利于新课改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3.但论战本身带有一定的“非理性”和人身攻击。“发霉的奶酪”和“填补饱肚子的维C”。
第三篇: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范文]
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安娜是19世纪70年代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代表。也是托尔斯泰笔下的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追求自由,渴望爱情,为争取真正纯洁的爱情毅然走上反叛之路。然其大胆之举违背了上流社会的社会准则,所以对其进行严厉打击。但追求爱情并没有让安娜获得真正的幸福,她最终走向了毁灭的悲剧道路。安娜爱情悲剧的发生,首先和她生活在一个不能容忍爱的上流社会的时代以及没有爱情的婚姻有关,其次,和她把爱情等同于生活的爱情有关,最后和她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有关。通过分析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来进一步地了解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现实,并对安娜的爱情悲剧做出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安娜;社会;婚姻;爱情悲剧
一《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背景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著名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俄历8月28日生于离图拉城不远的贵族庄园亚斯纳雅•波里亚纳。托尔斯泰的母亲通晓四种外语,重视孩子们的文化学习,努力培养他们优良的品性。后由姑母照顾,她性格温柔,心肠极好,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44年,托尔斯泰进入了喀山大学。在此期间,他读了卢梭的很多著作,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后又从军,一边战斗一边读大量的书,并从事写作。从这时起,他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托尔斯泰忙于进行农业改革,创作上的成就不多。60年代和70年代,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两部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变动时期,古老的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1]。”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作者在最初构思时,它的主题局限于道德范围,意在谴责女主人公违反道德准则。但是生活启示了托尔斯泰,使他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刻思索,提出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把小说的批判矛头指向了罪恶的社会
二 安娜悲剧分析
第一,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动荡的社会和宗教及伦理道德摧毁了安娜的爱情,迫使她走上了毁灭之路。
安娜是十九世纪在传统思想影响下的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女性代表。七十年代末,沙皇统治的俄国社会局势动荡内忧外患,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濒临瓦解,上层社会道德的沦丧,女主人公安娜是彼得堡皇室的后裔,她心地善良、纯洁而美丽。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沙皇贵族社会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糜烂不堪,加上外来的资本主义冲击着传统的封建地主经济,使得沙皇的统治更为艰难,人民生活混乱不堪。卡列宁作为上层社会权势的代表,对安娜早已垂涎三尺,不折手段威逼利诱其姑妈,让安娜嫁给了他。可以想象在当时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伦理的影响下,女性的权利地位是虚无的,即使是像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贵族,对自己的命运也不能说不,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是卡列宁所追求向往的,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缺失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以至于除了投机钻营而对安娜不屑一顾,更使得安娜结婚十余年来从未感受过爱情的滋味。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而卡列宁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由于二人性格的不同,就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安娜作为十九世纪想挣脱传统感情观束缚的贵妇人,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她受够了没有爱情滋润的婚姻,她叛逆
之下的卡列宁最后还是向婚姻妥协了,但他手中却握着折磨安娜的另一张王牌——儿子谢辽沙。卡列宁的冷酷无情让安娜处于两难的境地,一面是儿子谢辽沙,一面是情人渥伦斯基,母爱和爱情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生中最珍贵的生活权力,卡列宁把安娜的亲情和爱情分开对立起来,作为危险安娜的工具,让她尝尽无尽的痛苦。
第三,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对安娜感情淡化,万般无助的安娜最终走上了死亡之路。
渥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公子哥,在遇到吉提和安娜之前,他曾和多个女子产生过感情。渥伦斯基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家庭生活。他自己是在贵族军官学校教育成长的。毕业的时候,他是个风头十足的青年军官,很快就加入了彼得堡富有军官的圈子。他虽然有时也涉足彼得堡的社交界,但他的风流韵事却都发生在社交界之外。而对爱情有着强烈渴望的安娜在车站遇到“彼得堡上流社会花花公子渥伦斯基”后,爱情之火终于爆发了,面对传统腐朽不堪的上层社会舆论的压力,安娜历经艰难的思想斗争、冲破了重重阻碍勇敢地投入渥伦斯基的怀抱。这是安娜勇敢、对旧社会反抗的表现,她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虚伪、可耻,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4]。”,所以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的要求,继而投奔了她的情人渥伦斯基,双双堕入爱河。但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渥伦斯基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 渥伦斯基追求已婚妇女在当时非但不会受到谴责,而且还是上流社会认可的时尚行为。相反,安娜就没有这样幸运,她背着“荡妇”的骂名被上流社会拒之门外。他母亲一开始是非常赞赏渥伦斯基与安娜的私情的。因为这种风流韵事能为她的儿子增色,能提高她儿子在上流社会的地位。可她万万没想到儿子对此当了真,而这会断送他的大好前程。她真正赞赏的实在是逢场作戏而已。她的这种观念,其实是上流社会普遍的价值观。所以,渥伦斯基与安娜,实际上是陷入了与整个上流社会相对抗的境地。但激情过后的渥伦斯基在母亲和哥哥的干涉下认识到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天性浪漫惟爱情至上的爱娜却不能自拔。渥伦斯基逐渐对安娜冷落失去以往的激情,因为他看不到未来,这使他对安娜的爱成了无源之水,欢娱得以满足,激情也随之消退。于是渥伦斯基决定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安娜生活中的唯一依靠也随之化为了泡影。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把安娜逼上了死亡的绝境。
三 结论
总之,社会、卡列宁和伏伦斯基是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三个主要原因。安娜的悲剧源于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而这却与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道德观念相违背:女人只是男人生活中的点缀品,她们只是男人消遣时的玩物。男人可以追求女人来提高身价和威望,而女性却被看成“荡妇”,被上流社会所不耻。这是虚伪、道德沦落的封建礼教,而卡列宁却恰是身居要职的封建礼教的代表,他冷漠虚伪的性格与安娜格格不入,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婚姻是一个悲剧。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安娜违反社会伦理道德,追求爱情自由的性格却成为了另类,这就让出生于贵族
第四篇:论《安娜.卡列尼娜》与《红牡丹》的异同
论《安娜.卡列尼娜》与《红牡丹》的异同
内容摘要:古今中外,以女性为中心的小说比比皆是。无论褒贬,女性视角的小 说的形成与发展都标志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经典大作,成书于1877年。《红牡丹》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林语堂,成书于清末民初。两本书分别刻画了两个独特的女性形象,其形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两书对女性事迹的情节安排也均透漏出女性解放的思想和对女权的呼唤。除去相同之处,两书在写作手法、语言斟酌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关键字:《安娜.卡列尼娜》 《红牡丹》 异同
《安娜.卡列尼娜》讲述了19世纪俄国上流社会的贵妇安娜.卡列尼娜背离婚姻道德、最终在社会舆论和内心自我谴责的压力下卧轨自杀的故事;《红牡丹》讲述了额清末民初一个性感开放、敢爱敢恨的女子牡丹与四位男子爱恨纠葛、最终选择平静生活的故事。两者皆以美丽而极富个性的女子为主人公,以第三人称讲述她们的“艳史”。
以下为两书的相同点:
一、对女性的关爱和对女权的呼唤
安娜抛弃家庭与沃伦斯基私奔,这在19世纪的俄国、甚至在当前都是为社会所唾弃的。但作者并没有将这种批判与蔑视融入作品中,在字里行间,我们只能看到作者冷静的心态与对安娜毫无掩饰的同情和爱怜。安娜是美丽高贵的,甚至在她偷情时也不失优雅,仿佛她做出的不是难以启齿的事情,而是一种新的生活与情感体验。作者正是把安娜的不轨行为当成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安娜生活在名士家中,虽然生活雍容高贵、地位至高无上,但是丈夫卡列宁的呆板与冷淡却将她深锁入婚姻的囚笼。子啊当时俄国的男权社会中,安娜的敢作敢当与大胆冲破束缚的举动正是作者向社会传达的对女性的解放。女性也拥有人权,她们不是死守在家中的机器,她们也拥有同样高尚的思想。作者之所以将安娜描绘得有血有肉,正是对女性的关爱与对女权的呼唤。
《红牡丹》中,牡丹虽然美丽可人、聪明伶俐,却颇有种水性杨花之感,她的一生中与五个男子有染:在丈夫死去后,她虽心念初恋情人金竹,却与堂兄梁孟嘉产生了爱情的火花;在经过一年的平淡生活后,牡丹不再对与孟嘉的柏拉图式的爱情痴迷,她便与天桥的拳师傅南涛产生了未果的爱情;在整理心绪南下杭州后,她遇到了诗人安德年,经营了一段浪漫的爱情。在清末民初的封建中国,牡丹的行为是令人发指的,作者却不加掩饰地大肆落笔,将牡丹的爱情传奇客观地展现给读者。他笔下的牡丹不是放荡不堪的,而是有主见、有思想、胸无城府、直言不讳的。牡丹有选择爱情的自由:既然无法改变金竹已婚的现实、既然孟嘉无法满足她的性需求、既然被傅南涛的妻子追踪,她便果断离开,继续寻找新的幸福。“夫为妻纲”这一礼教在牡丹面前只是愚蠢的牢网,封建社会对女子的制约始终阻拦不住她驰骋的心。林语堂对牡丹的传神刻画正是对女性的关爱与对女权的呼吁。
二、对现实社会的反抗
两书对女性的观众也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抗。谁说上流人士一定要坚守婚姻道德、即使出了家丑也坚决不离婚以保护自身的社会地位?安娜便是打破这一清规戒律的典型。谁说封建女子要遵从“三从四德”、固守节操?牡丹便狠狠地践踏了这一观念。作家反抗现实社会的途径有很多种,而托尔斯泰和林语堂同时选择了女性这一视角来抨击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用量为女性的爱情唤醒沉睡的民众。安娜和牡丹对真挚爱情的追求正是托尔斯泰和林语堂对新社会、新生活的追求,两位女性在量为作家的笔下成了对抗现实的美丽而有力的工具。
以下为两书的不同点:
一、悲剧与喜剧
《安娜.卡列尼娜》以安娜卧轨自杀、沃伦斯基主动充军作结,着实一大悲剧。从小说的中后部开始,情节便趋向了悲剧性的发展。安娜与丈夫摊牌,得到了丈夫“离开这个家,就永远也见不到孩子”的恶言;与沃伦斯基私奔到国外,却遭到了亲戚与朋友的冷落与排挤;逐渐摸透了沃伦斯基的虚伪和冷漠,却无法逃脱。再坚强的心灵也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她当初不顾名誉追求真爱,却最终落得了身败名裂的下场;她当初以为爱情会带给她新的生活,却最终被拖入令人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一切遭遇迫使安娜走向了自杀之路,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剧。
《红牡丹》以牡丹在一次磨难后最终选择跟傅南涛过剩男耕女织的平淡生活作结,可以归为喜剧。在经历了感情的跌宕起伏、命运的一波三折后,牡丹已趋于成熟,不再对充满激情的爱情抱以幻想,而是理性地选择了最适合她的归属。与之前的动荡生活相比,牡丹最终的归宿是令人欣慰地,是一大喜剧。
二、双重线索与单线索
《安娜.卡列尼娜》全书共有两条线索,其中一条是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另一条便是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爱情故事。两条线索交替进行,共同统摄全篇。双重线索使小说形成了章节分离的特点:上一章节交代列文的农场故事,下一章节交代安娜的爱情故事,有些章节是两位重要人物的交集。可见《安娜.卡列尼娜》不单单是叙述爱情的作品,而且是反映历史的百科全书式的巨作。作者把安娜这一人物形象放在了以列文为主体的时代背景下,两条线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小说的独特魅力。
《红牡丹》则只有一条线索,即牡丹的爱情故事。与这一线索并进的虽然有妹妹素馨与孟嘉的爱情故事、好友白薇与其丈夫的幸福婚姻,但都是细枝末节,用来辅助主要线索。这是一部情感剧,作者没有在剧中加入历史的元素,也就使得整部小说以情感贯穿全篇,缺少一定的历史厚重感。
三、叙述侧重点不同
两部小说都展现了勇敢追求真爱的女子形象,但其叙述侧重点是不同的。托尔斯泰在描写安娜出轨的情节时侧重于安娜的心理变化,通过安娜的心理状况变化来推动她与沃伦斯基的爱情进程。林语堂在描写牡丹见异思迁的情节时侧重于牡丹的性心理,将牡丹对性的追求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如牡丹的日记:“女人欲情似火之际,情郎却裸体而卧,吸烟闲话,你将何堪,你将如何爱他?”
四、语言的文艺色彩轻与重
《安娜.卡列尼娜》的语言侧重于叙述,往往没有过多的文艺色彩,表述偏于平实与现代化,为一般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如开篇的一句:“幸福的家庭总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样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使道理浅显易懂,这样的语言特色也使得整篇小说弥漫着轻松的气氛。
《红牡丹》则侧重于抒情,作者将他的文学底蕴灌输于整篇小说,叙述的语言略带古文色彩,如叙述牡丹与诗人安德年交往期间互送诗歌,又如“花儿半开半闭,小停轻颤犹疑,唇间微笑如梦里,芳心谁属难知。”皆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这种语言风格事整篇小说带有文艺的美感。
最后,《安娜.卡列尼娜》与《红牡丹》都是其出世那一时代的经典作品。二者虽然年代不同、背景不同,但同时为我们展现了勇敢追求真爱的洒脱女子形象。无论悲喜,她们的生命轨迹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惊鸿的一瞥。
第五篇:论民事诉讼申请再审期间制度之重构
论民事诉讼申请再审期间制度之重构
——以《民事诉讼法》修改为背景
江必新、谷国艳
2012-05-15 11:15:17
来源:《现代法学》2011年第6期
作者简介:江必新,男,1956年9月生,湖北枝江人,法学博士,二级大法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最高人民法院助审员、审判员,1995年任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1999年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行政庭庭长兼赔偿办主任,1999年至2004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在职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2001年任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挂职锻炼),2002年12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2004年任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2007年12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委会委员、审判员。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等;谷国艳,中南大学法学院。
摘 要:《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在即,再审制度的完善仍然是本次修法的焦点。申请再审期间制度是再审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考量再审制度设置合理化、规范化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现有申请再审期间的规定被学者们广为诟病,在实践中也不利于申诉滥情形的治理,故在本次《民事诉讼法》修订时,对该制度进行重构势在必行。
关键词:民事诉讼 申请再审 期间 重构
英文摘要:The Civil Procedure Act is on the edge of revision among whose key points is to improve the re-hearing regime while the deadlines for rehearing is deemed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system,an issue con-cerning ra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rehearing regime.As of, much has been criticized by scholars about China’s rehearing rules,which,in practice,have also proved not conducive to handling crowded peti-tions.As such,it is imperative to reconstruct the time limit regime during the amendment of the Civil Proce-dure Act.英文关键词:civil procedure;petition for rehearing;time limit;reconstruction
民事诉讼的申请再审期间并非一个新鲜话题,早在《民事诉讼法》2007年修订之际,许多学者就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不同见解,在讨论修订案时,对申请再审期间的规定曾发生激烈的争执与论战。[1]在《民事诉讼法》面临全面修改的此时,重提申请再审期间并非老生常谈,其关涉到再审诉讼化的成功改造与再审制度的规范化发展,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完善的重大内容之一。
一、我国申请再审期间的立法沿革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例考察
(一)我国申请再审期间的立法发展轨迹
在对建国后我国民事诉讼相关的法律文件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再审制度的发展历程,随着再审制度的不断完善,申请再审期间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基本稳定的过程。
1950年12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草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程序试行通则(草案)》,该试行通则第74条、第77条、第78条、第80条、第81条对再审程序做出了规定,其中第74条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间作出了限定,即“判决确定后,诉讼人发现新证据或新事实足以使其得到较有利的判决者,得在发现此种证据或事实后三十天内提起再审之诉。”虽然该草案最后未获通过,但这一条文已经足以说明当时的立法者已经注意到申请再审期间的重要性。
1951年9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已失效)》,这一条例仅规定了检察机关抗诉启动再审的方式,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间未作规定。1954年9月2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亦只对法院与检察机关启动再审做了相关规定,并未涉及当事人申请再审问题。
在1982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中,第十四章是对审判监督程序的专门规定,但该法并未明确申请再审权这一概念,而是使用了宪法意义上的“申诉”一词,因而未对申诉期间作出任何限定。该法第158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申诉,但是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从字面上理解,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应是拥有无限期的申诉权的。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该法第一次在我国法律中明确提出了当事人申请再审一说,并在第182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这也是第一次在法律中对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期间作出的专门性规定。
2007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民事诉讼法》的修正案,本次《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间进行了调整,在第184条中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即采用一般期限+例外规定的模式,在原有两年期间的基础上,对特殊情况下的申请再审期间做了例外性规定。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例考察
对于民事诉讼申请再审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立法例并不完全相同,大体而言存在三种立法模式。
1.不变期间模式
不变期间模式是指限定行为人必须在自某一起算点开始的一段期间内行为。采取该立法模式的有俄罗斯以及美国。《俄罗斯联邦民事诉讼法》第334条规定,“根据新发现的情况请求对原判决、裁定或决定进行再审的申请书,„„。该项申请可由案件参加人在作为再审理由的情况确定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俄罗斯联邦民事诉讼法》第335条规定了申请再审期间的起算点,包括发现对案件具有重大意义的情况之日、刑事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以及内容上构成与原判决、裁定或决定理由的刑事判决、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相反的刑事判决、民事判决、裁定、决定或国家管理机关的决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三种起算点。对申请再审的期间,美国各州民事诉讼法规定得不尽一致,一般规定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作出登记的半年或一年之内提出,但也有的规定,某些判决的再审申请只能在合理的时间内提出。这一不变期间惟一的例外是法院对案件的审理缺乏事物管辖权或属人管辖权的情形,法院对案件的审理缺乏审判权的缺陷一经发现,就可以申请再审,不受时间限制。[2]
2.不变期间+除斥期间模式
这一立法模式是指,在不变期间的基础上,另外规定自判决确定之日起的最长期间,超过最长期间的,当事人也丧失申请再审权。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都采用了这一立法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86条规定了再审之诉的期间,“
(一)再审之诉应在一个月的不变期间内提起。
(二)此期间自当事人知悉不服理由之日开始,但在判决确定前,不得起算。自判决确定之日已满五年的,不得提起再审之诉。
(三)前款的规定,不适用于因代理的欠缺而提起的取消之诉。此时,起诉的期间,自判决送达给当事人之日开始,或者在当事人无诉讼能力时,自送达给它的法定代理人之日开始。”该法第589条还规定了法官相应的释明义务,“对于在不变期间内提起诉讼的事实,应予释明。”有德国学者认为,对于一个月的不变期间,如果当事人非因自身过错而未能遵守期间,其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33条之规定自障碍消失之日起两周内向法院申请回复原状,该回复原状的期间是除斥期间,不能延长。而五年的期间是除斥期间,不能延长,错过后也不能回复原状。但对于缺乏代理的无效之诉,则只有一个月的不变期间,没有五年的除斥期间的限定{1}。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与德国的规定基本一致,但进一步扩大了不适用五年除斥期间的范围,日本增加了对“与此前所宣告的确定裁判相抵触”为五年除斥期间的例外,我国台湾地区在日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当事人知他造之住居所,指为所在不明而与涉讼者”。我国澳门地区则将不变期间规定为六十日,除斥期间的规定也是五年。[3]
3.复合模式
复合模式是指对于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规定。法国采取这种立法例。根据《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的规定,法国以“非常上诉途径”对有重大瑕疵的确定判决进行补救,这一程序包括第三人异议、再审之诉和向最高司法法院提出上诉。对于第三人异议程序,《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586条规定,第三人取消判决的异议,作为本诉讼请求,在30年期间均可提出;期间自判决之日开始计算,法律另有规定者除外。对受到在另一诉讼过程中提出的判决损害的人可以无时间限制提出第三人取消判决的异议。争讼案件,已经受到判决通知的第三人,仅在此通知起2个月内提出第三人取消判决的异议,始予受理;但如判决通知中明确指出了第三人享有的期限以及可以提出上诉的方式,则不在此限。非诉案件,如终审判决已为通知,亦同。针对该条,还有特别规定,如:第1298条规定,裁判分别财产的,期间为一年;第1303条规定,对变更夫妻财产制的裁判认可,期间为一年;1985年12月27日第85-1388号法令规定,裁判重整与裁判清算,期间为10天;1968年11月29日第68-1082号法令规定,在公司的名称中保留已去世的参股人的姓名,期间为一年等等。对于申请再审程序[4],法国采用了不变期间的立法例,《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596.条规定,提出再审申请的期限为两个月。期间自当事人了解其可援用的再审理由之日起开始计算。对于向最高司法法院提起上诉程序,[5]法国采取了除斥期间的立法模式,《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612条规定,向最高司法法院提出上诉的期限为2年,另有规定者除外。
比对目前各国和各地区对申请再审期间的规定,应是各有优劣。综合来看,与不变期间立法例相比,不变期间+除斥期间的立法例将于保护当事人权益与维护民事关系的稳定相结合,似更具合理性。法国的复合模式将非常上诉的各种情形细分,根据不同案件的不同特性作出相应的规定,其求精求准的立法精神值得学习。
二、司法实践中的探索与学界观点
(一)司法实践中的探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申请再审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多,与申诉难并存的,还有申诉滥,对此,司法机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在法律规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为了规范再审程序,人民法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曾试图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申请再审期间进行改良,其在《关于审理民事、行政申请再审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第19条规定,再审申请人应当在知道再审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申请再审。自原审裁判生效之日起满二年后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再审申请人以本规定第11条第10项至第14项以外的其他事由申请再审的,视为再审申请人从原审裁判生效之日起即应当知道再审事由。这一司法解释的草案最终未获通过,但为我国申请再审期间的合理化设置提供了一个参考方案。[6]2008年11月,与《民事诉讼法》2007年修订相对应,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在该解释中对申请再审期间的性质以及案外人的申请再审期间做了进一步明确:一是确定了申请再审期间的不变期间性质,规定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二是将案外人申请再审期间确定为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的二年内,或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对200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与相关司法解释关于申请再审期间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这次修订既体现了经过法律赋权之后,当事人未及时行使权利应当责任自负的立法意图,同时又考虑了2年申请再审期间规定已经实施多年,已为社会所接受,避免造成限制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不当印象的因素,相对我国目前的国情是比较合理的{2}。
除了最高司法机关之外,对申请再审期间的设置,各地人民法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调研认为,在设定申请再审期限的同时,规定裁判文书生效满1个月后当事人方可提出再审申请,为当事人提供一个“反思期”,让当事人从原审激烈的对抗中冷静下来,仔细思考申请再审的成本、胜算的几率和结果,以谨慎决定是否申请再审,更有利于再审案件的审理{3}。而在司法实践中也有类似的做法,如湖南省法院曾作出内部规定,案件终审后6个月内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4}。2007年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申诉、申请再审案件听证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规定,申请再审应当在案件终审且裁判文书送达满三个月或经原终审法院复查驳回三个月后提出。这些内部规定的设定的合理合法性虽然值得商榷,但其作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尝试,为我们对申请再审期间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二)学界观点
对于申请再审期间的设置,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申请再审期间较为合理{5}。但主流的观点认为,我国目前申请再审期间的设置不合理,既不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但对于应当如何设置,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有:
1.认为目前申请再审期间设置过长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时间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申请再审的权利,防止当事人无休止的缠讼,维护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再审案件一般已经两级法院审理,事实已基本查清,当事人该准备的证据材料在原一、二审期间也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因此只要给当事人一个适当的准备时间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理由时间再长也无济于事{6}。基于以上理由,他们对申请再审期间长度的设置提出了不同的观点。[7]
2.认为目前申请再审期间的设置过于单一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现行法律规定没有考虑当事人知悉再审事由的时间长短,一律以两年为限,这无论是对于维护裁判的稳定性,还是对于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建议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对我国申请再审期间作出更为合理的设置。[8]
笔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经过长期发展,在申请再审期间的设置上趋向于理性,但目前的规定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两年的不变期间设置过长,不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对民事裁判的既判力也产生了不良影响。探寻立法意图,我国采取两年的不变期间主要是考虑到与诉讼时效制度的一致性。但申请再审期间与诉讼时效的性质完全不同,经过申请再审期间,消灭的是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程序性权利,其实体权利将受到确定裁判既判力的羁束。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丧失的是胜诉权,而非起诉权,其实体权利也未消亡。申请再审期间不可中断、中止、延长,而诉讼时效则可以。因此,以诉讼时效为模本确定申请再审期间缺乏充分的依据,说服力不强。第二,立法模式过于单一。我国目前采取的不变期间+例外规定的立法例虽然较1991年《民事诉讼法》有所进步,但两项均为不变期间,缺乏除斥期间的规定,而且仅以两种情况为例外,不能满足民事法律关系多样化的需求。由于除斥期间规定的缺乏,同时也导致了申请再审期间的设定过短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当事人无法就在两年内客观上不能发现的申请再审事由申请再审。第三,立法技术过于落后。以起算点为例,我国目前期间起算点为裁判生效之日,但由于文书下判的日期与送达日期一般并不一致,仅依据当事人申请再审提供的材料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裁判生效之日,导致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差。第四,缺乏精细性。我国法律对申请再审期间的设置的规定过于粗糙简单,对其具体的设置,包括申请再审期间的回复、案外人申请再审期间等没有具体的规定。第五,司法实践中的某些具体操作有失妥当。有些法院限制当事人在裁判生效后一定期间后方可提出再审申请的做法,实际上是对现有法律规定作了限制性解释,进一步缩小了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范围,既存在合法性问题,也不利于再审案件的处理。
三、申请再审期间制度的重构
基于以上缺陷,申请再审期间制度的重构已成为本次《民事诉讼法》修订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我国民事诉讼申请再审期间制度的重构应当依循一定之规,以合理性、科学性、时代性为导向,使其具体设定既具有合宪合法性,又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一)申请再审期间制度重构的原则
申请再审期间制度的重构应当遵循合理性、科学性与时代性三个原则。
1.重构申请再审期间制度的合理性原则
法的合理性是指法的制定与运行应接受一定的理性指导,符合一定的理性原则和社会规律。人的理性不仅表现为个体自主的价值选择,更体现为在相互冲突的价值中确定一个基本的行为规范,这是维系社会的最低要求{7}。因此,合理性原则要求立法者在多维的价值冲突中进行平衡,对当事人的申请再审行为设定一个理性的期间,即便这一限定可能损害某些价值。申请再审期间与再审制度所涉的相互冲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因此,申请再审期间的合理设置关系到整个再审制度的理性构建,但申请再审期间的独特性在于它的主要视角是以当事人自身为出发点的。在申请再审期间设定中需进行平衡的主要价值有:第一,保护申请再审人权利与保护被申请人权利。当事人不仅包括申请再审人,也包括被申请人,两者在再审程序中同样享有权利。申请再审期间设置得过短,就有可能损害当事人对错误裁判寻求救济的程序权利;申请再审期间设定过长,则可能损害被申请人受确定裁判保护的权利。第二,保护当事人程序权利与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必须得到保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权利不行使与无权利无异,权利也并非是无限期的,立法必须以一定的制度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使其权利现实化、确定化,而不是长期虚置。第三,保护当事人获取公正裁判权利与维护法的安定性。当事人行使再审申请权是为获取公正裁判,在申请再审期间的设定上,既要考虑给予当事人合理期间行使该项权利,也要考虑过长的期间可能使确定裁判的既判力长期处于可能被消除的状态中,不利于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损害法的安定性。
2.重构申请再审期间制度的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申请再审期间的设定一方面应当经过学术理论与立法技术的双向抉择,一方面要经得起民事诉讼目的、再审制度与期间制度设计的多层次考察。从学术理论与立法技术层面分析,学术理论要求对申请再审期间进行准确界定,在此基础上结合立法实际对之作出设定。立法技术要求申请再审期间的设定符合法律的内在逻辑,法律语言具有专业性和准确性,具体规定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一项法律救济制度的确立和优化必须在整个法律体系中考辨,从民事诉讼目的、再审制度与期间制度设计等各层次分析,申请再审期间在设定上应当保持与上阶制度的一致性。申请再审期间的设置不仅要满足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维护司法秩序的目的,还要符合再审制度诉一讼化改造与再审事由多样性的要求,并应当保持与其他期间规定的协调性。
3.重构申请再审期间制度的时代性原则
在申请再审期间的设定上,应当体现出法律对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人文进步成就的回应,既要注意国际社会相关制度的发展趋势,参考其他法域的先进立法例,也要符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立法沿革、目前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制度环境进行综合考量。
(二)申请再审期间的具体设置
1.体例选择—不变期间+除斥期间模式
分析申请再审期间的三种立法体例,不变期间+除斥期间最为科学合理,也适合我国国情。沿用这一立法模式的主要考虑是:
第一,与不变期间模式比较,不变期间+除斥期间模式综合考虑了不同的情形,在相对确定的不变期间基础上对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做了绝对的最长时间限制,更为符合日渐复杂的社会需求。而法国的复合模式因法国对再审案件分类的特殊性,并不适合我国的情况,故不宜在我国采用。
第二,该模式是德国、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采取的立法通例,在这些国家及地区已经施行多年,立法技术已趋成熟,应用的优缺点都已经得到充分的反映,能为我国科学合理立法提供较为详尽的参考。
第三,在不变期间+除斥期间模式中,较短的不变期间的规定可以促使当事人在发现再审事由后及时行使权利,非因当事人过错未在不变期间内提起再审申请的,当事人可以申请不变期间的回复,可以实现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权的充分保护。另一方面,较长的除斥期间使得经过该期间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形成权消灭,有利于定分止争,有利于确保已确定民事裁判的既判力和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
第四,这一立法模式更具可接受性。对当事人而言,这一模式体现了对申请再审人与被申请人的双重保护,其所确立的核心在于当事人应当对其怠于行使权利的行为负责,而对非因当事人自身原因造成的期间的耽误给予救济,除斥期间的设定又并不短于原来规定的不变期间,不会造成限制申请再审权的不当印象。因此对申请再审期间的立法模式进行改变可为各方当事人所接受。对司法机关而言,虽然短期内可能出现申请再审案件增多的情形,但从长期来看,这一立法例可以从源头上规范再审诉权的行使,从根本上减少申请再审案件的数量。
2.具体规定
在申请再审期间的具体设定上,应当注意将一些本应由法律规定,而现阶段由司法解释加以规范的条款上升为法律,并应尽可能地细致完善。
首先,申请再审期间起算点的设定应与申请再审事由相对应,在对申请再审事由进行类型化处理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申请再审事由设定不同的申请再审期间起算点。申请再审事由的类型化应以该事由为当事人发现的难易程度为标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79条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所依据的事由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包括:(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5)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6)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7)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8)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9)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10)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11)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12)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13)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14)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15)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从这15项再审事由来看,第(2)、(4)、(5)、(6)、(7)、(8)、(10)、(11)、(12)、(14)项均是在裁判确定之前或之时就能为当事人所知的,对这几种情形应当以民事判决、裁定确定[9]之日为申请再审期间。而第(1)、(3)、(9)、(13)、(15)项则较为隐蔽,不易为当事人所发现,只有当该事由发生或为当事人所知时,才能提出再审申请,因此,对这几种情形,应以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该再审事由之日为起算点方为公平合理。依据对再审事由的类型化处理来确定申请再审期间的起算点不仅科学合理,也有助于举证责任分担的确定,应由申请再审人举证证明裁判确定或其知悉再审事由的时间,避免了以裁判生效为起算点时,法院需依职权查明送达时间的尴尬。
其次,对于不变期间与除斥期间的设定,应当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将申请再审的不变期间设定为三个月,将申请再审权消灭的除斥期间规定为五年为妥。其理由为:第一,将除斥期间规定为五年主要是借鉴了德国的做法,因除斥期间消灭的是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而再审事由的发生及当事人何时知悉对当事人来说具有非主观性与不可预料性,故将这一期间设置为五年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将不变期间设定为三个月,较德国、日本的立法稍长,主要是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国情,目前我国民众法律意识不强,而法律职业体系又尚处于发展阶段,将不变期间规定得过短恐当事人缺乏相应的诉讼能力。但应当考虑的是,现有两年的规定与三个月不变期间的规定相去甚远,当事人可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故在过渡阶段可将申请再审的不变期间暂定为六个月,待时机成熟后再做修订。
再次,在一般性规定的基础上,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法律应作出特别规定,包括:(1)应当对不适用除斥期间的情况作出例外规定。德日立法例规定了“因欠缺代理权而提起的取消之诉”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情形不适用五年除斥期间的规定,我国可借鉴之,确定申请再审事由中第9项与第13项属除斥期间的例外。(2)应对申请不变期间之回复作出明确规定。对于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非因当事人主观原因造成三个月不变期间经过的,应当允许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期间的回复。(3)对于当事人能够举证证明的在途期间应当自不变期间中扣除。
另外,对于案外人申请再审的问题,案外人申请再审与当事人申请再审在性质上是存在区别的,案外人异议之诉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相对比较复杂的制度,从现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例来看,一般将案外人异议之诉与当事人申请再审之诉做了严格区分,适用不同的规范,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也认为不应将两者混淆{8},因此,笔者认为,宜对案外人异议之诉的起诉期间作专门之规定,而非简单适用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间的规定。
综上,笔者建议对申请再审期间作出如下规定: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自原判决、裁定确定之日起三个月内(或六个月内)提出。
以“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伪造”,“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为由申请再审的,当事人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再审事由时起三个月内(或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
自原判决、裁定确定之日起满五年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以“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为由申请再审的,不适用前款规定。
另应规定,因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应归责于己之事由,导致延误不变期间者,当事人应于该事由消灭后一个月内,申请人民法院回复其被延误的期间。当事人能举证证明的在途期间,应自不变期间中扣除。
结 语
申请再审期间不是晦涩难懂的学术理论,也不是高深莫测的立法技术,而是具化了的当事人诉权的表达方式,在对当事人再审诉权的保护与限制之间做出平衡是立法者不得不为的抉择,一味地迁就并不能成就立法最初的目的,合理设置申请再审期间是达到这一平衡的关键之一。当然,申请再审期间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落实还有赖于其他制度的完善,如当事人向法院、检察院申诉期间的规定等。再审的诉讼化改造任重而道远,吾辈当尽拳拳之心!
注释:
[1]当时许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认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申请再审期间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修改建议。有的委员提出,现有两年的期间过短,对于两年后才发现的再审事由不能申请再审,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权利。也有学者提出,二年再审期限足以保障当事人权利,不主张延长再审期限。(参见:吴坤.民诉法修改五问题引起争论人大法律委提出解决方案[N/OL]//法制日报.2007-8-25(02)[2011-7-12]. http://news.qq.com/a/20070825/000950.htm.)
[2]详见: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544.转引自:沈德咏.最新再审司法解释适用与再审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2003:554-555.[3]《日本民事诉讼法》第424条与第425条对申请再审期间及其例外作出了规定。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500条规定了申请再审期间。我国澳门地区《民事诉讼法典》第656条规定了提起再审之诉的期间及其起算时间。
[4]根据《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593条、第595条之规定,申请再审旨在请求撤销已经发生既判力的判决,以期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重新作出裁判。而申请再审的理由被限定为四种的:(1)如原判决作出后,发现该判决是由对其有利的一方当事人欺诈所致;(2)如原判决作出后,发现由于一方当事人所为,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文件,字据被扣留而未提出;(3)如发现判决系以其作出后经认定或经裁判宣告属于伪造的文件、字据为依据;(4)如发现判决系以其作出后经裁判宣告为伪证的假证明,假证言、假宣誓为依据。且申请再审人对于未能在原裁判决定产生既判力以前提出其援用的理由无过错。因此,法国申请再审程序的限制是非常严格的。
[5]根据《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604条之规定,向最高司法法院提起上诉旨在请求最高法院对已经确定的不符合法律规则的终局判决进行审查。[6]实际上,这一征求意见稿中的部分内容也为200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所吸收,如对“作为依据的另一生效法律文书被撤销、变更的”与“审判人员有与本案相关联的犯罪行为的”两种情形的例外规定。
[7]有学者认为,结合我国国情应将申请再审期间规定为六个月,既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诉权,又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判决稳定和程序安定。也有学者认为,改造以后的再审程序已经偏向于诉权化、程序化、法定化的特点,当事人在生效裁判作出后,对争议的问题包括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均应明了于心,给予3个月或6个月的申请再审期间已完全足够。还有学者认为,综合考虑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差距仍比较大,公民法律意识还不强等实际因素,我国民事诉讼提起再审期限的期限定为9个月较为适宜。(参见:刘冬京.关于再审程序修改的若干问题分析—以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对象[J].法学论坛,2008,(2):117-121.;詹伟雄:论民事再审程序之重构—以司法实践为视角[J].民事程序法研究,2008,(4):332-357.;孙炜.我国民事再审程序重构之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21):208-209.;李行丰.建立民事再审之诉、再审程序之我见[J].福建法学,2003,(2):52-55.等)
[8]江伟与李浩两位教授均赞成借鉴德、日等国的做法,规定当事人应当在判决生效后知道再审事由之日起30日不变期间提起,除《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的情形外,自判决生效之日起超过5年不得申请再审。西南政法大学博士黄良友则建议作如下规定:“当事人提起再审之诉,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得知再审事由之日起30日内提起。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超过二年,不得提起再审之诉。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0日内提出。”(参见:李浩.民事再审程序的修订:问题与探索—兼评《修正案(草案)》对再审程序的修订[J].法律科学,2007,(6):136-145.;江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第三稿)及立法理由[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290.;黄良友.民事再审之诉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10,(1):138-144.)
[9]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是裁定、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但笔者认为,生效这一说法并不科学。如,认定一审判决是未生效判决,仅在当事人不上诉时才生效,而当事人上诉后,如果原裁判正确则维持;如果改判,则首先需要撤销一审裁判,撤销裁判的功能是让其失去效力,这实际上是间接肯定了一审裁判的效力。不管是维持抑或是撤销,都是在裁判有效的前提下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国诉讼法在此问题上存在互相冲突、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此采用了判决确定与否这一概念。笔者认为我国同样也应当以没有确定的裁判和确定的裁判来取代目前的未生效裁判和生效裁判的说法。
参考文献:
{1}罗森贝克,等.德国民事诉讼法(上、下)[M].李大雪,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475,1219-1221.{2}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修改的意图及其实现[J].人民司法·应用,2007(23):19-22.{3}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之诉框架下申请再审的程序性制度建构—关于民事申请再审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J].法律适用,2007,(2):50-55.{4}田光耀.重构我国民事再审制度之理性思考[D].湘潭大学,2005:47.{5}汤维建,毕海毅,王鸿雁、评民事再审制度的修正案[J].法学家,2007,(6):24-29.{6}苏丹萍.重构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条件[J].行政与法,2002,(8):63-65.{7}葛洪义,陈年冰.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辩析—兼论当代中国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J].法学研究,1997,(5):77-85.{8}张卫平.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功能和价值[EB/OL].(2009-03-26)[2011-07-15].http://rmfyb.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 id=126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