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肖天存:科技产业化之路专题
肖天存:科技产业化之路
“中国大学和英国大学都是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如果大学能通过科技产业化而自给自足,便可以给政府减轻负担。我们讲‘知识经济’,其实就是这么回事”特约撰稿陈复加发自牛津
英国,牛津,化学系大楼。不大的办公室里略嫌凌乱,肖天存与其他3位科学工作者共享这个偏居一隅的房间。门外,是一个系里公用的实验室,学生们身着白大褂,忙碌地穿梭于一排排实验台前。这个化学系曾走出多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如今依然是世界最好的化学研究机构之一。
1987年,当肖天存进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时,他选择了研究催化剂——“怎样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而不造成浪费污染”。所以,1999年,他成为牛津大学化学系的访问学者后,与化学界赫赫有名的格林教授(Malcolm Green)合作时,选择的就是自己的催化剂本行,希望找到一个在常温下制备氢气的催化剂,以用于当时正红火的汽车氢燃料电池。但格林教授并不相信他的方法可行,许多同行也觉得这个方向没有什么意义。在肖天存之前,曾有日本科学家考虑过用甲醇加温分解制备氢气,但高温限制了技术应用。肖天存想到用过氧化氢与甲醇常温反应而产生氢气,然而在常温下,过氧化氢只能自我分解,无法与甲醇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便成了关键。
虽然肖天存也没有多少头绪,但却以尝百草的勤奋证明了自己。他试验了许多催化剂,最终在一个意外的爆炸中,发现高分散的铂金在常温下,可以同时活化过氧化氢和甲醇,使其产生协同反应而生成氢气。这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直到今天依然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由此开始,他逐渐拥有了十多项国际专利。
然而,这项常温制氢技术并非完美无缺。大家逐渐发现,这种方法所制成的氢气含有少量一氧化碳,对燃料电池有不利影响。由于电动车技术的迅猛发展,氢能燃料电池的市场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冲击。
肖天存想到将技术转化为生产超高温蒸汽。他改变过氧化氢与甲醇的反应比例,利用其催化剂在常压下得到强烈的放热反应。这在地热钻探中相当有用,高温可将坚硬的土壤打散融化,而且细度强度均可控制,操作起来比金刚石方便好使。这项技术还可以在医院等地方做蒸汽消毒或有害气体处理等,用途相当广泛。这个技术再次受到广泛注目。“这纯粹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肖天存大笑着说。
“科技产业化给社会增加价值”
对于科研工作者,获取科研资金的困难并不少于科研工作中的障碍。在牛津时,肖天存面对着巨大的资金压力。牛津的实验室体系通常要求博士后甚至博士可以自己申请得研究经费,再与导师合作。英国皇家学会只提供了短期资助,很快肖天存便没有了研究经费,工作合同可能终止。格林教授建议他离开牛津去找工作。
牛津大学博士、来自南非的卡特,至今依然清楚记得同实验室的肖天存:工作非常辛苦,科研资金却似乎永远没有着落,研究组里所有人都为他的事业前途担忧。
2002年,牛津大学的ISIS机构成立了一个种子基金。ISIS为牛津大学的科技产业化机构,旨在帮助牛津大学的研究者申请专利、成立企业,同时为工业企业与政府机构提供牛津学者的咨询服务。这个由大学拨款、外界投资等筹集得的种子基金,可用以投资校内有商业前景的技术发展,并负担发明人工资。这笔基金并不白给,如果最后技术商业化成功,这笔资金便算是对新成立公司的投资。许多拿惯了大笔不求回报的政府科研基金的教授们对此不屑一顾,但肖天存却看中了这笔基金。
ISIS同样看中了肖天存这项技术的商业前景。正值氢燃料电池风生水起的时候,肖天存带着他的技术到伦敦上市路演。投资人士见着无法燃烧的液体经过催化剂后,迅速发红燃烧,纷纷表示惊叹。
此时的肖天存还是个“书呆子”,对融资、股票、管理一窍不通。除了积极到牛津商学院学习外,ISIS给了他巨大帮助。它帮助肖天存申请专利,寻找项目经理做市场调查,写商业计划。肖天存逐渐对科技产业化有了许多认识。
两年内,ISIS为肖天存投资了12万英镑。同期投入的三十多个项目,只有肖天存的项目成功了。2006年,肖天存、ISIS与其他投资者所成立的牛津催化公司上市,ISIS迅速挣回四百多万英镑,将其他项目的失败投资统统收回了。
肖天存并不想就此成为商人,他依然保留着牛津大学的高级研究员职位,并积极争取其他渠道的科研基金,以资助自己在公司以外的科研兴趣。他感兴趣的始终是应用型科学,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科技成果,继续投入科技产业化的事业中。
“科技产业化不仅可以增加科学家本身的收入,体现个人价值,还可以给社会增加就业,增添价值。”肖天存说,“纯学术研究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难了。就算牛津与剑桥大学这种当年学术的象牙塔,现在也都不一样。”
英国大学系统有一个RAE评比(国家院系学术与教学质量评比),人才济济的牛津化学系选择了肖天存作为系里代表之一在评比中演讲。“其实我并不是系里的灵魂人物,但我的公司创造了三十多个就业机会,给学校也创收了不少。这个成就不一定能比一篇《科学》或《自然》高,但肯定比其他期刊论文要高,因为它有意义。它表示,我们牛津大学化学系不只是能拿政府的钱、花政府的钱,我们还能为学校创收,对社会也有贡献。”
“中国大学和英国大学都是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如果大学能通过科技产业化而自给自足,便可以给政府减轻负担。我们讲‘知识经济’,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我想在国内做点事情”
“国内大学科技产业化的机制有些现在还是不够明确。”在国内外高校均有任职经历的肖天存说。
牛津大学的ISIS有明确规定:大学的科研工作者的研究专利归学校所有。科研人员的公司成立之后,学校占50%的股份。学校不允许给公司投钱,只可以帮助公司去争取外来的资金。ISIS的种子基金也是由外部的金融机构管理。“而不是学校领导说了算。”肖天存笑。
但国内高校则更多是依照个例来处理。“比如有些老师会说:我是院士,我是重量级人物,我为学校服务了20年,你必须多给我一点。这种完全随个例来做事情的方法就没法谈,也没法管了。再有,国内的大学从政府拿到钱,不用在大学建设上,而用以投资,不需要回报,好多教授就没有责任心,很多公司都白投了。”
这个制度还包括科研人员对产业化公司的管理操作。“国内有些教授把学生找来,就给他自己的公司打工。这一来影响公司,另外责任也不明确,大家搞不清楚。教授在公司做这个研究,在学校还是做这个方向的研究,这样到底是学校的职务发明,还是公司的职务发明,他也说不清楚了。”
在牛津,肖天存每周在牛津附近科技园的公司工作两天,在学校实验室工作3天。公司给他发两天工资,学校用他的科研资金发3天工资。他在学校和公司所做的科研工作彻底不同。从学校出来的科研成果,学校会毫不客气地拿走专利。公司如果想要,需要给学校付许可费。学生如果在学校做公司的科研项目,公司必须给学校付人头费。一切井井有条,类似于其他英国人的管理制度。
2009年,肖天存申请了广州开发区的领军人才计划,在广州开发区开了一个研发型公司。他更看中的还是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即便是一个要求高素质人才的研发型企业,中国还是拥有优质便宜人工的优势。“国内的人吃苦,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愿意加班,这些年高教大跃进式发展,生产出了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但他们花了大量的学费,却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但在国内的创业也面临着国外无需面对的困难。“在国外不用担心专利被侵权之类的问题,在国内就比较麻烦。所以对于一个研发型企业,如果市场在国内,这个企业就很有可能活不下去。”
如今肖天存的企业在国内做研发,并向泰国、美国与德国等地推销市场,并在全世界申请专利。“我想用自己的知识创造点机会。把先进的技术和专利转化模式引到中国,让老外知道,中国制造走遍了世界,不久中国创造也将引导世界。”肖天存说,“我想在国内做点事情。”
第二篇: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第11期 ——新农村建设
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原湖北银欣集团有限公司更名而来,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是农业部等9部委评定的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大米加工十强企业,连续8年获省农行授予的AAA级信用企业。集团现下属福娃食品有限公司、福娃饮品有限公司、福娃品牌营运有限公司、福娃武汉分公司和银欣米业公司10家精米厂,有1个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公司现有资产总额
1.8亿元,员工1350人,年产值近4亿元。
福娃集团秉承“创业育人、发展报国”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江汉平原丰富的鱼米资源,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近年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银欣”系列大米被国家质监总局评定为国家“免检产品”;“福娃”、“银欣”被评为“湖北名牌”、“著名商标”;福娃食品和银欣大米共有9个品种被认定为“绿色食品”。2006年元月,“福娃”、“银欣”产品被确认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专用食品。
1998年以来,福娃集团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在加快企业发展,增强竞争实力的同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发展优质稻生产,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2006年,与农户签订优质稻产销订单120万亩,实行优质优价,基地农户克服了生产的盲目性,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每年增加收入近5000万元。
一、加快发展,增强竞争实力。企业只有做大做强,切实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才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更好地发挥促进、带动作用。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规模扩张。福娃集团是一家靠200元起家的民营企业,这些年来,我们抓住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快速进行企业扩张。目前,集团拥有10家精米厂、4家食品厂和1个有机水稻、绿色水稻原料基地,年加工转化粮食3亿多公斤。
二是狠抓产业升级。福娃集团成立之初仅仅是收购稻谷加工大米,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非常小。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利润空间,集团不断进行产业升级,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化,由单一的大米加工向系列化的粮食加工转化,由传统食品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转化。例如,在大米加工上,我们抛弃了传统的粗放型的加工技术,全面推行集去杂、烘干、抛光、色选、真空保鲜于一体的系列免淘米精细加工工艺。在此基础上,公司1998-2001年相继新上了2条米果生产线,将优质免淘米再加工成系列膨化食品,使资源得到综合利用,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效益成倍增长。2000—2004年,先后又上了4条饼干生产线,新上75台套小型食品设备和2条自动化的注心蛋卷生产线。
三是抓好品牌培育。福娃集团根据食品企业的各项标准,建立了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生产到储存、销售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模式,确保出新品、出精品、出名牌。公司成立食品研究所,不断进行新产品研发,使企业产品进入了“构想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提高一代,淘汰一代”的良性循环,坚持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的产品抢占市场。福娃集团生产的福娃雪饼、鲜贝、水晶米等9个品牌连续两次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福娃雪饼、鲜贝等系列焙烤型膨化食品生产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银欣”大米2002年被评定为首批全国免检产品和国家放心大米。
四是主攻市场开拓。福娃集团十分注重拓展产品的销售市场,采取多种措施,千方百计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在销售策略上实行“四个结合”:一是开发以武汉为中心的省内市场与开发广东、湖南为重点的省外市场相结合。二是开发大中城市市场与开发县市级小市场相
结合。三是开发农贸市场与发展连锁超市相结合,实行高档米树形象进超市,中档米销农贸市场赚利润,目前在武汉超市中,银欣米的市场份额已占到60%。四是发展经销商与建立直销点相结合,目前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我们的销售点。
二、不断创新,规范订单运作。建立稳定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福娃集团一开始就注重规范订单运作,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得订单农业在探索创新中逐步完善。
1、创新订单模式。1998年实施订单农业之初,福娃集团提出的是“六包”承诺,即包种子供应、包技术指导、包产量、包产品回收、包优质优价、包赔减产损失。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发现,包产量、包赔减产损失使一部分农民在生产中懒于经营、疏于管理,企业的风险增大。于是,我们将“六包”改为“四包”。公司与基地农户签订的优质稻合同面积也由1998年的5万亩增加到了今年的120万亩。同时,公司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注重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生产,把开发绿色食品确立为企业的发展方向,从基地建设到产品加工,全部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来组织。为确保稻米品质,福娃集团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以合同订单形式,积极推行标准化和无害化生产。今年,集团与监利县的23个乡镇签订了120万亩的“两优培九”优质稻订单合同,以高于市场价的10%进行收购;今年,公司还建设了2000亩的“有机稻种植基地”,专门进行有机水稻的生产。为此,公司安排专人、专款,并以每公斤2.5元的高价收购基地稻谷。
2、规范订单合同。订单农业要健康发展,必须不断规范订单合同,使之更加科学、可行、合法,才能增强订单约束力,保证订单履约率。在订单的起草上,集团坚持与签约方共同协商,使合同内容双方都能接受,实现互惠互利,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在订单的签订上,在坚持以企业和农户为主体的前提下,力争做到企业、农户、乡镇
政府(村委会)、科研单位(农业部门)四方共同签订合同,尽可能地争取基层政府和农业科研部门的支持,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寻求组织保障和技术保证。在订单的具体内容上,我们不仅对收购粮食的品种、规格、质量、数量、价格进行了严格的约定,而且对粮农生产的技术操作规范、发展订单农业各自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义务以及违约处理进行了明确阐述,使合同在执行上有据可依,减少纠纷。
3、履行订单责任。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利推进,企业要讲究诚信,取信于民,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在发展订单农业上,集团主要是努力履行三个方面的责任:一是供应生产资料。根据订单合同规定,按时、按量给按订单从事生产的农户提供优质种籽、生物农药和肥料。二是提供技术指导。由公司委托县农业局、畜牧局等部门,对签约农户进行生产指导,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组织产品收购。严格按照订单合同规定,实行优质优价,而且做到不拒收、不限收、不提合同之外的要求、不承诺企业做不到的事情、不打白条。在我们的带动下,订单农户的合同意识也不断增强,订单的履约率不断提高,近两年订单履约率都在70%以上。■
第三篇: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赴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培训考察调研与思考
由市委组织部组织的08年秋季党校主体班,于2008年10月10日至10月17日赴山东潍坊市委党校实地培训考察农业产业化。市委十分重视,市委副书记李乔亲自选择培训科目并落实考察现场。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作了精心安排,市委党校和市农委负责同志带队,各县(区)分管农业的副县(区)长一同参加培训考察。笔者随乡镇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进修班参加培训。虽然这次赴潍坊培训考察的时间不长,但是通过理论培训和现场考察学习后,还是感受很深,颇有收获。
(一)潍坊市辖4区、6市、2县,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世界风筝都、全国农业产业化的楷模。潍坊历史悠久,自夏以来,历朝历代均在此设州置府。历史上手工业和商业就较发达,曾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改革开放以来,潍坊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205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300元,农业产业化水平一直在全国的领先,其特点具有发展规模宏大;农业现代化、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高;靠“农字号”企业的带动明显,闯出了一条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经营加工、市场化运作的成功之路。在考察中我们发现,潍坊产业化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除了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之外,他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大业。观念决定思想,思路决定出路。潍坊产业化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在于他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从发展的视角出发,敢做大“蛋糕”和精品“蛋糕”,通过努力在全国首创商品大合唱、贸工农一体的经营体系。寿光通过发展蔬菜产业,成就了中国蔬菜之乡,并闻名世界。该市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70多万亩,其中冬暖式蔬菜大棚65万个,70多万亩,年蔬菜总产70亿公斤,总收入达70多亿元,其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拥有“中华之最”的全国“十大”农贸市场之一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常年上市品种有300多个,该市场由产地输出型拓展为中转集散型,并开通了对全国各地的绿色通道,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据统计,北京市民的菜蓝子五分之一来自寿光。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连续三届进入中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是全国唯一被国家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每年都举办颇有影响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青州考察,我们发现该市黄楼镇按照“花卉立镇、三产强镇、开放兴镇、点上现代化、面上产业化”的工作创新思路,走“龙头闯天下,龙尾连万家”的路子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形成了以山东万红花卉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花卉产业。全镇花卉种植面积12000亩,从业户数达2000多家,花卉年收入占全镇农业收入的30%以上,形成了十里花街、百亩市场、千户经营、万亩基地的壮观场面。成为全国南、北花卉集散地和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观光景区。
二是突出特色,农业结构区域化。潍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潍坊各地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不动摇,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势牌,已开发出一批优势产业和特
色产品,农业产业结构向板块经济、规模经济发展。在潍坊农村到处都是一望无际、数以万计的蔬菜大棚和规模宏大的产业基地,无不令人震憾!已形成以诸城、安丘、高密为主的禽肉、花生生产区;以安丘、寿光为主的蔬菜生产区;以青州、临朐为主的干鲜果品生产区; 以潍城、寿光、青州为主的花卉生产区;以昌邑为主的绿化苗生产区等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市农副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种达100多个,年出口额达5亿美元。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全市基本实呈现了“一县一品”格局,创造了“一业富全县”的特色。
三是重点扶持,产业龙头集团化。潍坊把培育壮大龙头“农字号”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点,采取招商引资、兼并合并、改造转化、扶持发展等多种途径,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资金、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最大的倾斜支持,促其快速发展。经过多年滚动发展和扩大规模,使一批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到2007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2654家,其中:被列为国家级12家、省级44家。诸城市以外贸公司为龙头,每年出口上千万只分割鸡,带动了鸡业的兴旺发达。投资1.6亿元建成的寿光高科技示范园,规模2万亩,形成“三园、三区、一中心”格局,属别具特色的高科技示观光农业区,在科技园,我们一饱眼福,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农产品精彩纷呈、花果飘香,吸引数百万人次来这里观光、洽谈。龙头“龙字号”企业的规模兴起,对潍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构成了有力支撑,呈现出农户联基地、基地联龙头、龙头联市场的产业化模式,从而促进了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其次,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注重了标准化和流通领域的建设。针对加入WTO后对农副产品出口严格质量卫生要求,该市将标准化生产摆上了重要环节之一,强化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绿色食品认证,强化市场准入,并制定了80多个农产品地方标准,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以此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把流通领域建设作为农业三产的重点来抓,重点扩建和新建了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产品专业市场,建立了层次广泛、形式多样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扩大产品对外营销。同时培养和发挥了一批农产品经纪组织、经纪人和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诸城外贸董事长王金友、坊子区罗都屯村党支部书记孙云禄等,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带领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农村党员干部带动农民富裕的巨大力量。
(二)联系皖西、联系裕安虽然我们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有差异,但我觉得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村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要求既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又对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要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发展格局。要通过一种新的形式,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民经营有效地组织起来,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方略。目前粮食主产区的水稻产业已基本形成产业雏形,但是品种结构仍需优化,我们应把重点放在优化品
种结构和技术服务上。由于市场品种繁杂,农户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盲目选择,往往会出现品种不对路,造成减产、减收。我们的农业和种子部门应为农民着想,切实负起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把真正优质、高效的品种推荐给农民种植,促农民增收;湾、畈地区相对选择的种植项目和发展与打造产业化的市场更为广泛,需要的就是如何瞄准市场,确定主导产业的主题;在养殖业方面,它的产业化途径同样广泛,需要的是如何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确定主导项目,在注入技术、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在扶大户、扶龙头、扶基地上下功夫。可以以一个产业和区域组建相应的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扩大农民之间的生产交流和与市场的连接,有效提高农民发展产业化的组织化程度。
第二,要大力培植产业化支撑点,确保主导产业的生命力。农业产业化不是单一的农业结构调整,它是依据农业的不同产品和产业的特点,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形成生产加工销售、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体系。要发展产业化就必须把引导发展和培植它的支撑点放到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来抓,它主要包括:人才、市场、信息、技术、产品、基地、农业企业等。把这些支撑点培植好,才能构成产业化的发展规模、经营体系和产业的生命力。从而提高其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潍坊凌河镇前儒林村先后培植4家农副产品加工龙头“农字号”企业作为支撑点,将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年销售收入达2.7亿元,实现利税110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余元;昌邑市通过建绿博园龙头企业,带动并形成了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将市场连接全国20多个省(市)和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龙头“农字”号企业,它对外开拓国内外市场、对内连接生产基地和农户,采用合同、契约、股份制等形式与农户结成互惠互利的经济共同体,对产业化发展构成了有力的支撑。
第三,要倾力发挥资源和项目优势,打造精品产业。近年来,我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相对而言与潍坊落差较大。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真正把优质粮油、茶叶、板栗、畜禽、水产、蔬菜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出规模,做出成效,让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发展成为县域或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针对地方财力不富余的情况,要利用好中央惠农政策、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的优势,编报一批有特色和有优势的农业产业项目,在有序规划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各地要加大对产业化发展资金使用的监管和监督相关工作部门的产业化运作,使项目、资金、产业、市场和体系配套、协调发展。把项目中的财力,集中使用到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上,倾力打造精品农业产业。要克服靠项目“吃饭生计”为靠项目“创业发展”的干事精神,切实把有限的支农项目资金投入到刀刃上,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创新机制和发展理念。
第四,要努力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根据潍坊经验,发展产业化必须把发展农业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我们一方面要巩固提高现有“农字号”企业,加快技改步伐,扩大产销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建设龙头企业的重要途径,大力倡导“全民招商”的理念,鼓励社会各界发挥优势,利用一切途径招商引资,多层次、多成分、多元化兴办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关键要打“优势仗”,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优势项目,有选择、有重点的招商引资,兴办加工和流通领域的项目,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延长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五,要全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科学技术,每一个主导
产业,无论是品种、生产、保鲜和加工等环节,都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注入,保障其产品的质量。因此,农业科技人员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要激励科技创新和鼓励包括农民技术人员在内的科技人员创办和领办农业加工企业、农业科技园和农业规模经营的科技承包等,充分调动他们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增强责任感。
第六,要有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调动和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生力军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重点放在加强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强思想作风、制度等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有精力、有能力、有实力服务于产业化,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三级联创”有效结合的新思路,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要注重调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和扶持农村党员干部成为生产发展大户和龙头,使他们在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办的实践中发挥作用。潍坊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1989年带领全村17名党员干部担着风险,每户建一个冬暖式大棚搞实验并取得成功,后将经验在全村、全市和全省乃至全国推广,2004年以来王乐义又先后创办了中国首家乐义蔬菜产业培训中心,乐义塑膜有限公司和乐义化工资源有限公司。他不仅自己富了,全村的农民也富了,人均年纯收入超过万元。(叶炳如)
第四篇:阳新农业走上产业化之路
阳新农业走上产业化之路
来源:阳新网 浏览次数:255 时间:2012-08-25 08:28:38
17日,阳新县组织近百名乡镇干部赴浮屠、三溪、军垦、木港等镇区参观稻虾混养、菌类培育、高效种养殖等农业产业化项目,让乡镇干部学习典型、学习先进,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县农业走上产业化之路。
阳新是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该县把农业产业化纳入县委“一主四推”发展战略。今年,该县重点发展粮食、水产、畜禽等八大农业产业化基地,着重发展小龙虾养殖、桑蚕种植、优质葡萄、食用菌开发等十大特色农业项目,壮大了具有阳新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项目。
木港镇以政府牵头、群众参与等方式,在坳头村成立佳诚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105户社员加入,共同培育“小花菇”,安置了150名闲置劳力,培育了50名女技能能手。阳新县委常委、木港镇党委书记周军亲自参与设计,并与外商联系,已与武汉恒康香菇有限公司、随州香菇有限公司达成香菇收购协议。预计今年春秋两季花菇产值超过500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1500元。
军垦农场坚持“特色立场、工业强场、和谐兴场”的发展战略,推进三新建设,构建四区农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起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其中新冠农林食用菌以杏鲍菇为主,日产食用菌4万斤;新阳农业高效示范园去年种植1000亩葡萄苗,以全自动配套滴灌为主,无农药、全生态,今年可产葡萄120万斤;该场还建起了花卉苗木基地、蛋鸡养殖场、生猪养殖场等。
三溪镇围绕阳新县委“五个翻番、四大跨越、三个阳新”的宏伟目标,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模式,选派得力人员赴潜江实地考察、学习稻虾养殖技术,并在该镇八湘村建起200实验基地。经过3个月试养,水稻长势良好,每只龙虾的重量翻了5倍,当年可收回投资成本、纯利润达100%以上。
浮屠镇依托2.3万亩的北煞湖农场,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设计,把北煞湖农场规划为高新农业科技区、高效粮油产业区、高效瓜果蔬菜区、高效水产养殖区、高效循环产业区5个产业开发小区,对园区土地进行平整,修建主干道12公里、浆砌干支渠20余公里,使田块网络化,沟、渠、路硬化。园区内现有高产优质稻、莲藕、蔬菜、冰糖西瓜、精养甲鱼等基地,有昌隆米厂等农业加工企业、海大集团等水产繁育项目。
阳新县委书记张建文指出,该县将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立县”阳新整合涉农资金 推进18个农业产业化项目2013-05-15 10:21:59来源:点击:
4311日,阳新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2013整合涉农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协调会,明确对荆头山现代农业示范园、三溪镇姜福村千亩葡萄基地等18个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予以全力支持。
会议明确,今年阳新将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举全县之力,对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土地整理、村庄整治、村庄公路等30余项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有机整合,按照“资金性质不变、按理渠道不乱、统筹使用、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对荆头山现代农业示范园、三溪镇姜福村千亩葡萄基地等18个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予以全力支持。
为保证支持力度,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规划所要求整合的30余项涉农资金,按照“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强化管理、规范运行”的原则,把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任务予以分解到县各涉农业务部门,确保事事有计划,项项有着落。建立完善项目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资金整合管理机制。
此外,会议还要求各业务单位根据这次会议制定的资金整合规划,组织专班深入项目区,围绕所需整合资金的项目产业发展目标,开展调查与设计衔接工作,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资金整合方案,方便在向上申报或县安排项目时列入2013年项目建设计划进行统筹安排,确保需要整合的项目资金及时足额投入到位。
县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将定期对各部门落实整合资金的情况进行督办通报,凡未完成规划整合项目资金任务的单位,该部门“一把手”要向县委县政府书面报告原因,县委县政府将视具体情况追究部门领导责任并调整其相关资金拨付,直至完成整合项目、资金任务为止。时报讯(记者 柯云峰 通讯员 邹翔)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奋力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通讯员蔡克智)
第五篇:“美女经济”的产业化之路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里引用这句诗,想说明的是,我国女性化装的历史由来已久,当然不仅仅起始于唐。开展到今天,化装已经开展成为产业,并成为美女时代的最强音。而以下,让我来回忆一下美容业的昨天,试探索这条产业之路的今天和明天。
第一篇:美容行业现状分析以及行业问题的概述
行业未来开展趋势: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加上中国经济在近二十年的快速开展,中国人生活水平也产生了飞跃,特别在一些现代化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人们在美容方面的的消费水平及消费意识正逐渐与国际先进国家接轨,并将这种消费意识及方式辐射到周边乃至全国各大中城市,因此美容业市场在中国正在逐步壮大,美容业的消费也日趋成熟。中国的美容业可谓是如火如荼,巨大的商机让每年投向美容业的资金额高达600亿元,据统计,目前国内美容业从业人员到达1100万,而每年美容行业总产值高达1600亿,这个巨大的市场所蕴藏的商机是每一个投资者所瞩目的焦点。
专家预测,在未来的五年,美容业作为效劳业的一支最有竞争力的行业,留给投资者的市场空间每年将高达5000亿,然而从国外美容业开展的趋势来看,综合性俱乐部式美容场所是开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国内投资这样的俱乐部无疑是目前进军美容业的最好途径。
作为从传统效劳工程中生发而来的美容产业,其效劳的深度和附加价值具有极大的拓展和想象空间。也正是其深刻的效劳背景,使得其在现代新消费者人群中具有极大的关注度,从而对其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和期望值。一般来说,期望值愈高消费者对起不满意率也会愈高,这就要求美容行业要高起点,高姿态的面对挑战。
然而现实却并不如人意。问题急需解决。
.管理体系亟待完善,全国市场尚需调整
。全国美容业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几近空白,工商、税务、卫生、物价、技监、公安、消防、劳动保障等各部门的归口管理较为混乱。行业管理尚处于中空,在美容业开展的二十多年中,行业管理显得较为滞后和管理松散无序。与美容业的高速开展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2.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全国美容业尚无效劳技术的鉴定准入机构,效劳工程尚不标准,效劳质量得不到保障,资质名称、技术名称较为混乱,消费者对产品不能正确忍知,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3.行业协会的职能和作用尚不明显,收效甚微
。各级行业协会尚不能完全担起“完善、标准、提升、促进〞行业开展的历史使命,存在着协会多,管理散,作用面窄的局限性,如何建立健全协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构、如何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标准标准,这都有待向其他产业协会学习,并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完善和开展。
4.经营行为存在短视,行业经营尚不透明,行业诚信度较低。
美容业诚信问题较为突出,社会诚信度仍处在较低水准,美容业的诚信缺少社会和行业的约束力,虚假宣传、虚假炒作现象较普遍,相当大程度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损伤了行业信誉,干扰了正常的市场开展秩序。
5.从业者素质亟待提高。
执业资格的考核体系及相关审核标准不健全。相对于行业快速开展速度,职业教育开展水平明显缓慢,从业者素质明显参差不齐,高中中专以下学历占总从业人数近90%,职业培训时间明显缺乏,培训标准亟待提高,高中低岗位重新亟待分配,高学历人才亟待引进,以期到达拉升整个行业品质,提供更具优势的效劳。
6经营手段单一,规模效益尚不明显,行业经营尚不透明。美容行业现阶段主要依靠美容院作为销售终端进入消费市场,其他兼营美容的场所,如健身中心,修养会所所起到的作用较小,尚不具备较大的影响力。具备连锁能力的美容机构地域性特征明显,突破地界和国界的,能够抗起美容产业大旗的美容产品销售终端企业尚未真正形成。
第二篇美女经济需要理性规那么。
美容产业的最大吸引力就在于消费者求美的心理,外界以此称美容产业是美女经济,这样的称呼虽然不全面,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力证美容业将走上继旅游业之后的最有朝气的产业新兴和扩张之路。那么这样一个极具商业潜力的产业需要什么样的规那么呢:
1. 职业道德标准需要走在产业开展的前头。道德是对人们最根本的社会要求,也是构成人们行为标准的根本要素。他不仅是人们素质的表现,也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最低要求。对于美容产业来说,职业道德不仅代表行业的开展方向,同时也决定行业生命力的长短和强弱。特别是在专业要求高,人员素质尚不高的现状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来调整美容业从业人员的根本行为,能够为美容行业奠定良好的开展环境和美好未来。
2. 调整美容业及其开展的内容将进一步纳入法律标准。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是标准行业开展,使其健康和可持续开展的必要手段。美容产业的高速开展必然需要一套合理有效的标准性,法律性文件来调整其开展,使得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得到做大保障,使得各个利益群能够得到最大满足,同时促进行业和社会开展。做为第五大经济,国家和社会必然会重视与其有关的法律建设。指导产业开展方向,完善产业结构,以使得美容业沿着标准的,合理合法的道路不段壮大。
3. 行业协会的调节能力加强。在政府有关部门人力物力缺乏以做到深入监管工作的前提下,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美容界建立真正有权威的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政府在中间充当好裁判的角色,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可以委托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将医疗美容与美容美发的所有效劳工程、内容做出明确的名词解释与范围定义,制定可操作的行业标准。并根据新美容工程的出现及时制定新标准,保证标准与效劳工程根本同步。同时强化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行业协会依据广告法规,标准美容广告用语,对效劳效果的广告宣传必须经行业协会确实认。
4. 行业内等级和业务内容细分。南京,宁波首开美容业星级评定之先河,相信这种实践会在一定时间迅速开展成为一套完善的行业等级划定的标准。不同等级的美容院将承当不同的社会责任,也将同时享有不同的社会信任,获得不同的社会收益。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趋向和走势更加泾渭清楚,商家、产品也将不断细分。对于不同层次的消费,不同品类的消费,除对产品本身关注外,对于价格、水平、层次要求也很高。在产品的产品线设置上,企业和产品将充分考虑到其所有针对和辐射的目标消费群,使其消费者能在众多的产品、效劳中快速找到所需产品,成功完成消费心理对接。
第三篇美容业在2006年的新表现
2006年美容行业开展趋势: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方法?对行业的标准开展正式提出了要求。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实施,行业的开展根本上开始向标准的发现开展和完善。但是包括旧痼和新忧在内的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总的来说2006年是美容业走向标准和大规模扩张的饱含契机的一年。从直销第一张牌照的发放到国内外在内地市场占有率的洗牌和稳定开展,都预示着,2006年美容行业的春天依然,美容行业的开展大有可为。美容效劳和美容教育都将进入崭新的一页。
1. 直销从走路到跑步。安利的试点,雅芳的成功转型和获得国内直销的第一张正式牌照,使得直销模式从摸索走路开始向跑步前进迈进了一大步。许多大型的化装品生产企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甚至开始建立自己特殊的销售渠道。
2. 连锁特许经营规模化,产品市场占有集中化。原始传统的美容店零散经营,现在也逐步开始向规模经济开展。连锁经营特许加盟变成了很多大牌企业杀入市场,分割市场蛋糕的制胜法宝。小店面面对洗牌将越来越难以生存。联合多方面资源,借助企业、品牌自身优势来开展壮大自己,将成为美容美发行业2006年的游戏规那么。
3. 男士美容迅速填补空缺。虽然男性美容这块蛋糕还没有做的坚实稳定,但开掘空间还是非常乐观。珠三交、长三角,成都、北京、沈阳等白领聚集较多的城市,男士美容院的起点都较高,从硬件设施到美容产品软件,其价位档次都远远高于女性美容院,经营情况十分稳定,开展势头十分强劲,而且男士大多能接受会员制的模式,消费观念在不断进步。
4. 边缘产业火速扩张。美容业的开展必然产生美容文化的新兴,带动更多与美容产业相关的包括培训,展览,会议,销售体系等等一系列产业的开展,使得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之间越发紧密。也使得更多的就业时机和创造财富的机遇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5. 美容教育产业提升产业地位,突出其培训和提高产业效劳质量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美容教育产业也是美容边缘产业的一支,但是其重要性决定了了其开展必然是独树一帜的,必然肩负起为美容业创造生存环境和开拓美容业美好明天的重任。
尽管开展前景是可以预料的,但是行业自由而高速的开展总要面临市场标准要求所带来的政策风险,想要躲避风险,就必须走上标准之路,将行业的健康,有序开展纳入解决行业瓶颈的重要议题。不管美妆市场的容量多么巨大,无论美女经济对销售终端的刺激多么强烈,作为从业者,必须要认识到标准市场和做到按“游戏〞规那么经营都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