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一千个问题(上))_“七夕”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农历七月初七,汉族民间称为“七夕”,也称“乞巧节”。这天晚上,既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也是妇女们向织女学习她那高超灵巧的纺织技艺(乞巧)的良好时机。那么,“七夕”的由来又是怎样的呢?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可怜的放牛郎,他的父母早去世了,从小跟着哥哥过日子。牛郎的嫂嫂为人刻薄,常常虐待小叔。牛郎吃不饱睡不好,最后,哥哥嫂嫂还要同他分家。可分家时他们仅仅给了牛郎一头老牛,就把他赶出了家门。
牛郎在山坡上搭个草棚,靠着自己双手开垦荒地,勉强维持生活。有一天,一直在他身边的老牛突然对牛郎说起了话来,原来这头老牛是天上的金牛星下凡。它是因为偷偷地把五谷种子撒给人间,触犯了天规,被天帝罚到人间的。老牛告诉牛郎,过几天,天上的仙女将到天池里洗澡,其中一位叫织女,她是天帝的孙女,很美丽,很贤慧,也很勤劳。当她们下池洗澡的时候,如果趁机把织女的衣裳拿走,就可以娶她做妻子。牛郎听了老牛的话,到时候悄悄藏在天池边的芦苇丛中,等着仙女们来洗澡。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来了。她们脱下轻罗衣裳,下到池里。牛郎赶紧从芦苇丛中跑出来,在一堆花花绿绿的衣裳里拿走了织女的衣服。这下把仙女们吓坏了,她们慌慌张张地穿上自己的衣裳,一个个飞走了,只剩下织女一个,因为没有衣服,走不掉。织女向牛郎讨还衣服,可放牛郎却向她求婚,要她答应后才肯还她衣裳。织女只好答应了,便成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织女会养蚕,会织丝,又能织出十分精美的绸缎,远近都闻名。小两口的日子过得非常美满。三年后,织女生下双胞胎,一男一女。男的叫金哥,女的叫玉妹,夫妻俩决心今生今世永远相守,白头偕老。
不久,帮助他们成家的那头老牛不行了,临危的时候,一再叮嘱这对年轻夫妻:“我死后,把我的皮留下,遇到紧急事情,披上它,能够腾云登上天去。”老牛死后,牛郎和织女忍痛剥下了牛皮,细心地收藏起来。
织女下到人间,并且与牛郎成亲的事情,终于被天帝和王母娘娘知道了。他们震怒异常。王母娘娘亲自带领天神将织女抓了回去。这天,牛郎从田间回家,只见织布机上空空的,两个孩子边哭边说:“刚才有个老婆婆把妈妈带走了。”牛郎决心要去搭救织女,于是他用箩筐担着两个孩子,披上了牛皮。顿时,他身轻如云,直飞天上。他追呀追呀,眼看快要追上了,王母娘娘也听到后边孩子呼叫妈妈的喊声了。她伸手从头上拔下一根金簪,朝身后一划,天空出现了一条宽阔的波涛汹涌的大河,这就是天河。牛郎挑着孩子,被隔绝在河对岸,只能在河边啼哭哀号。悲伤的哭声感动了天帝,于是,他允许这对硬被分离的夫妻,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由喜鹊搭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大家都说,七月七日这天,很少见到喜鹊。这是因为它们都飞到天河替牛郎织女的会见搭桥去了。第二天,喜鹊头上光秃秃的,那是它们的毛被牛郎织女踩秃了。有人还说,七夕这天,姑娘要把端午节系在孩子们脖子上手臂上的五彩线绳解下来,扔到屋顶上,因为喜鹊上天互相咬着尾巴搭桥,还需要一些绳子。扔到屋顶上的彩绳,就是替喜鹊准备的。也有人说,七夕这天夜里,等到满天星斗、夜深人静的时候,躲在葡萄架或瓜棚豆架之下,如果你是幸运者,还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说的悄悄话呢!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就这样世世代代相传下来了。
第二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一千个问题(上))_丘陵是怎样分布的?
丘陵是陆地上起伏和缓、连绵不断的高地。它的海拔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孤立存在的叫丘,群丘相连的叫丘陵。丘陵一般都比较破碎低矮,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坡度较缓和,它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在地貌演变过程中,丘陵是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中间阶段。从地形的位置来看,丘陵一般多分布于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但也有少数丘陵出现于大片平原之中。从气候成因上分析,多雨地区的丘陵多于少雨地区。连绵起伏的丘陵,好像一个个安放在大地上的巨型馒头。
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泛。在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都有成片的丘陵地带。在北美洲,阿巴拉契亚山和五大湖之间有一片丘陵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大片的丘陵。在欧洲,法国的东部从朱拉山以西起,到德国的慕尼黑、法兰克福一带都是丘陵地带。我国也是一个多丘陵的国家,全国丘陵面积有1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著名的丘陵有江南丘陵、闽浙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等。
丘陵地区降水量较充沛,适合各种经济林木和果树的栽培生长,对发展多种经济十分有利。
第三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一千个问题(上))_为什么中秋节要吃芋艿?
八月十五中秋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广大地区,除了家人团圆吃月饼,还有吃糖芋艿的风俗。芋艿,又名毛芋头,它形如土豆,外有一层又麻又皱的黑皮,去皮煮熟或烘熟,香甜软糯,十分好吃。至于为何要在中秋节吃,据说这与戚继光有关。
明朝时,来自日本的海盗(倭寇)屡屡侵犯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连官兵都不是他们的对手,更何况普通百姓。各地的告急文书一封接一封飞赴京城,于是,朝廷下定决心要除去倭寇,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此,朝廷特选派能征善战的戚继光前去抗倭。
戚继光受命后,招募了一支勇敢善战,纪律严明的戚家军,并依照各人的特点编队,在对倭寇的战斗中接连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一年中秋月夜,依山驻扎的戚家军正在驻地吃着月饼,庆贺胜利,欢度佳节。半夜后,狡猾的倭寇趁着海雾的掩护摸上山来,结果,偷袭得逞,并乘势把戚家军团团围困在山上。几天后,军中粮草已绝,可倭寇既不进攻,也不撤退。他们的意思很明显,要把戚家军统统饿死在山上。
在这种情况下,戚继光一面下令加紧防守,严防倭寇偷袭,一面派人在山中挖野菜、草根充饥。士兵们在山中挖到不少野芋艿,但由于从未吃过,不知它叫什么名字。有几个士兵试着煮熟吃一口,觉得味道很好,而且十分耐饥,便拿了几个给戚继光尝尝。戚将军吃后,十分高兴地说:“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不会被敌人困死了。我们干脆就在山上多住几天,让敌人以为我们都饿得动弹不了甚至饿死了,然后再来个突袭,乘敌不备,全歼匪寇!”
他停了一会,又感触地说:“由于我的麻痹大意,才造成了今天这样危难的处境。为了永远记住这次经历,也为了纪念那些死难的将士,我建议给它取名为‘遇难’”
三天后,全军饱餐一顿“遇难”后,在黑夜的掩护下,悄悄摸进敌营,乘倭寇熟睡之际,切菜砍瓜般地杀死了许多敌人。其余的倭寇惊醒过来仓惶应战,但哪里是精神抖擞的戚家军的对手,还在迷迷糊糊中就全被干掉了。
倭寇受了这次巨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不敢再到我国东南沿海骚扰。这里的老百姓重新过上了宁静的日子。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胜利,记住“遇难”对戚家军,也是对广大百姓的救命之恩,这一带的人们每逢中秋节,便都要煮,烘“遇难”吃。后来时间久了,后人不再那么明了“遇难”的本义,就将这种野生植物说成了谐音“芋艿”。
第四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一千个问题(上))_过春节为什么又叫“过年”?
农历的正月初一,日历上两个鲜红的大字“春节”赫然在目。可是,口头上,人们却常常又叫“过年”了。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很多年以前,在山清水秀的定阳山下,有个不太大的村庄。村头山坡上,有间小石屋,住着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家境贫寒,以打柴挖药为生。那时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无法种田。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想把节令定准。可是,从哪里下手呢?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就制作了一个日暑测日影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天有云阴雨雾,影响测记,他就想再做一件记时器具,好弥补日暑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药,来到泉边喝水,崖上的泉水有节奏的滴滴嗒嗒地响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望着泉水出了神,思索了一阵,回到家里,画了画,试了试,做成了五层漏壶。从此,他测日影,望漏水。一天又一天,慢慢地,他发现每隔360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从头来一遍。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那时的天子叫祖乙,节令的失常,使他很着急,就召集百官,商议节令失常的原因。节令官叫阿衡,他不知道日月运行的规律,就说是人们作事不慎,得罪了天神,只有虔诚跪祭,才能得到天神的宽恕。祖乙斋戒沐浴,领百官去天坛祭祀,并传谕全国,设台祭天。
但祭来祭去,不见收效。时令照样乱;各地的老百姓为了修建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胆汁拌黄连——苦中加苦。万年忍不住了,就带着他的日暑和漏壶去见天子。
万年见了天子,说了天时长短的周期,祖乙听罢,心中大喜,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上日暑台,造上漏壶亭,又拨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万年让六个童子守日暑,六个童子守漏壶,精心记录,按时报告。
一天,祖乙让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指着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一听,深觉是理,心中不安起来。他暗想,要是万年把节令定准,天子心喜,重用万年,谁还听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决定把万年除掉。
那天阿衡打听出一个善射的刺客,就派人将他请到家里,摆上酒筵,说明原因,许以重礼。刺客答应当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兴离开了阿衡家,向日月阁奔去。怎奈天坛周围的日月阁,有卫士严守,刺客不敢近前,就只好远远地弯弓搭箭向日月阁上正观星象的万年射去。谁知刺客喝酒过多,眼睛发昏,飞箭只射中万年的胳膊。万年“哎呀”一声倒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拿贼。卫士们听到喊声,一齐出动,捉住了刺客,去见天子。
祖乙问明实情,传令将阿衡收了监,又立即出宫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遥望星空,感慨万端,深情他说:“现在已是午夜十二点。日月如梭,冬天就要过去了。“祖乙点点头,赞同道:“是啊,辞旧迎新,春天乃是四季的开始,也应该有个节气,让天下百姓心头明白,好好珍惜啊。”
第五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一千个问题(上))_为什么要在清明时节祭扫坟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宋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他的这首诗为清明节平添了不少光彩。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节期一般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这时,万物沉睡的冬季过去,万象更新的春天来临,到处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的清明景象台。人们便纷纷出去踏青春游。
清明节为二十四节气之一,除冬至而外,它比任何节气都显得重要要。为什么呢?因为民间要在这一天去祭扫祖墓。每到这一天,亲戚、家人们相携来到墓前,先剪除坟墓上丛生的荆草,供上祭品,焚化纸钱。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而祭扫坟墓一事,秦以前即已存在,唐代尤为盛行。据传,有一年清明,唐高宗在渭阳为征战有功的亡魂举行一次祭奠,他赐给群臣每人一个柳条圈戴在头上,说这样做,一年当中可以不被蜂蛰蛇咬。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另据史载,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玄宗曾明确规定允许百姓清明节时扫墓。自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描述了唐时清明扫墓的情景:“乌蹄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路,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风雨人归去。”宋代,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三日,当时的“大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以便师生扫墓。上坟时,人们往往在林间野岭上野餐,并从郊外买回糕点、花果、鸡蛋、小鸡等物品,叫做“门外土仪”。
清明扫墓不仅祭自己的祖先,而且还可以祭拜历史上的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中国历代政府每逢清明时节,都派官员去黄陵祭扫祖先陵墓。黄陵也就是黄帝陵墓,相传轩辕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据说黄帝死后葬在陕西省黄陵县城北面一公里的桥山之巅。为了悼念黄帝的创始之德,后人把他的服饰、宝剑等物葬于此处。
解放以后,扫墓活动有了新的内容。清明时节,人们主要还为革命烈士扫墓,缅怀先烈,激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