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
摘要:
物业管理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当时正值英国工业革命的大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工业城市,引起了对城市房屋需求的增加,但对其缺乏管理导致了诸如房屋破损严重、居住环境日趋恶化等社会问题。当时,英国有一位叫奥克维娅·希尔(OctaviaHill)的女士迫不得已为其名下出租的物业制定了一套规范租户行为的管理办法,出乎意料地收到了良好效果,招致当地人纷纷仿效,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物业管理”。时至今日,英国的物业管理最为一个固定行业,整体水平是世界一流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楼宇维修、养护、清洁、保安外,物业管理的内容已延伸到工程咨询和监理、物业功能布局和划分、市场行情调查和预测、目标客户群认定、物业租售推广代理、通讯及旅游安排、智能系统化服务、专门性社会保障服务等全方位服务。在普遍推行物业管理的同时,成立了英国皇家物业管理学会,会员遍布世界各地。
序言: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型物业项目越来越多,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花的钱越多,不但对物业本身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物业管理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也要求很高,例如对物业的维修维护,甚至对各项投诉都要求物业管理者做的好,做的完善。这样要求物业管理者对物业管理进行宏观的和微观的细致管理,其中最好的办法是用统一的标准及相关法规来规范物业的管理,这就为我们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提供了市场需要。而我们所制定的管理标准针对的是在现代社会是最普及的行业,是关系到每个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的,而且必须使管理者对所管辖的物业内的事物能更方便、更快捷的进行有效管理,使业主(客户)对物业管理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也能得到更满意的答复。伴随着各类物业类型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品种的不断增多,就拿住宅物业小区来说,像小区中的汽车停放,小区附带设施,小区的各项维修、投诉等都将越来越复杂,工作量也将越来越大。但我国物业管理大部分还属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人们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不够严格,而在一些管理方式方法中存在着许多缺点,最显著的就是管理标准化程度不够,给管理者本身带来管理难度。而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对现阶段物业管理的现状作统一梳理,制定统一标准,树立良好的行业规范,促进行业持续建康的发展。
关键字: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
也无动力,管理不计成本,年终无核算,对该建立哪些规章制度和管理标准,心中无数,照搬照抄了别人的规章制度,使这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2、配套设施运作不理想。
目前,小区的投资建设与物业管理脱节,没有从物业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全过程来通盘设计和全方位运作,配套设施运作不理想,物业管理滞后于住房消费使用。其公用设施本来已很少,商店、学校、银行、娱乐设施等本来不足,而这些商业性网点还因种种原因“名存实亡”。
3、维修保养不得力。
小区或写字楼一旦发生故障性事件而向物业管理公司反映(诸如电梯损坏、水管泄漏、电闸破坏、防盗门失灵、墙灰剥落等),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原因是物业管理公司在这些方面无能为力。他们一不具备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二无配备必要的维修队及设施,一旦接获维修投诉,只能向其他相关单位报告或申请维修,这显然不符合专业物业管理规范。
4、物业管理经费难以为继
。物业管理和建设一样,也需要资金的投入,在物业管理中,应该贯彻“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形成物业管理资金的源泉。但是,传统的福利住房消费观还有相当的惯性,不少住户往往把物业管理理解为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这有悖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住宅消费原则,也是影响物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症结所在。
5、物业管理法制不健全。
全国性小区物业管理方面的法规很不健全,诸如物业管理体制、物业管理经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资质审查、住宅小区的物业验收交接等关于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中的重大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明确规定。为此造成了物业管理很难纳入依法管理的法制轨道,实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缺乏法制的根本保障。
6、物业管理公司与社会相关方面关系不顺。
物业管理公司在其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与街道、居委会、公安、交通、环保、卫生、市政、园林、教育、公用事业、商业及文化娱乐等部门都有密切关系。由于工作范围不明确,关系不协调,已成为小区物业管理中一大突出矛盾。
7、物业管理不到位
目前有物业管理公司不以“物业管理”为主业,而着重于多种经营,或只限于收租金和一般养护维修,而对于如何保养好建筑物的外貌、公用部位、周围环境,主动维修设备,提高物业的使用功能和经济价值则未能很好顾及,更谈不上特约服务了。
8、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各个省(市、区)申报参评全国优秀管理住宅小区,不足全国小区总数的30%,参评城市不到全国城市的1%,有6个省会城市拿不出小区参评。这里既有南北经济发展差异的客观因素,也有主管部门“重建轻管”的倾向。
第二节、物业管理标准化对现行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国家应尽快出台物业管理专业性法规,规范政府、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房产开发商、居住者各自的责、权、利,以及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进一步明确物业管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为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一个宽松、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使我国物业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轨道上迈进一步。
1.国家尽快颁布针对物业管理的专业性法律。物业是涉及房地产、市政、公安、工商、商业、规划、通讯等多个部门的综合经济行为,单一的部门法规在具体执行的其权威性和规范作用受到限制,且上述单行法规自身存在各种局限性。国家亟需制定一部专业性的法律,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业管理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和制约,包括对业主委员会的组织运作、业主公约、房屋使用公约的鉴定、规格、专业性物业公司的资质管理、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界定等等。
2.建立业主合约和业主委员会制度。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以前建成已投入使用的大楼,可以帮助拟定完善、公正的业主合约(或房屋使用公约),并促使业主们签署,进一步指导协助大楼各业主成立健全的业主委员会组织。对于尚未竣工销售的房地产,必须指令和辅导开发商在销售之前拟定业主公约,为未来业主进行自主管理创造必要条件。
3.加强物业公司的资质管理。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对物业公司进行严格的资质管理,实施注册和许可证制度,扶持市场化、社会化的专业性物业管理公司,引导专业性物业公司向大型化发展,创造规模效益,并将业绩优良的物业管理公司向业主委员会进行推荐。
4.设置机构,规范管理。国家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一些法规、政策对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开发商实施综合管理,并尽快编制物业管理劳动定额,各物业各工种的工作量、材料消耗,及以机械台班损耗等做出明确的测定,使物业在竞争中一方面即可双向选择,又可防止物业行业不正当竞争。
5.实行由业主委员会管理并自主选择物业公司的制度。由业主委员会选择物业管理公司,将会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以直接的监督效果,促使物业公司提高自身综合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公约在交纳管理费、遵守秩序和公德方面也对内部成员具有强制约束力。
6.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政府部门应对开发商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的各项费用如维修、养护费、绿化养护费等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保证能及时到位,并科学合理地使用。业主委员会和房地产开发商有权对物业管理公司的日常管理,各项收费,房屋及公共设施,设备的养护、维修和搭乱建、改变房地产和公用设施用途,以及不履行物业管理合同、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
7.强化管理、树立品牌。
8.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第二章:物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功能
小区物业标准化管理建设针对当代社会,住宅小区越来越成为居住的主流这一市场需要而应运而生的,是为小区管理着和小区用户更好的维护小区各项物业管理业务处理工作而制定,根据需求分析,实现小区管理业务,实现各项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功能。
对物管中心来说小区的住户的报修,住户的投诉及处理的结果信息的反馈、小区内停车场的管理、各项设备的维修等都需要考虑到。住户报修管理需要仔细的记录报修的内容,接待的人员,日期,维修的人员,费用,住户对于维修后情况的反馈等各项情况资料。投诉管理需要记录投诉人资料、投诉内容及处理过程。对于小区内车辆要有车位编号、停车户主、车位位置等记录。
第一节: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1). 对楼盘、户型要有介绍
(2). 对住户、房产资料要有记录
(3). 对楼房的租售情况有记录
(4). 对物业设备要有登记
(5). 对住户的水电煤气交费进行管理,保修进行处理
第二节::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对基本资料的管理
主要介绍住户、房产等基本资料。
(1).住户资料 介绍小区住户的姓名、工作单位等基本资料。
(2).房产资料 介绍小区中房屋的一些房型、面积等基本资料。
(3).物管中心,对小区各项常见业务的管理;其主要对报修、投诉、停车场、物业设备维修管理等进行管理
体现在:
a.物业设备维修管理 提供社区设施、设备清单、设备维修情况登记等资料。
b.仪表数据管理 提供小区住户日常生活中水表、电表等数据资料。
c.停车场管理 记录小区用户车辆位置、停车用户等资料。
d.收费管理 记录小区住房日常生活中所缴水费、电费等数据资料。
e.用户投诉管理 记录投诉人资料、投诉内容及处理过程等资料。
f.用户报修管理 记录用户报修项目及处理的情况等资料。
g.用户维修管理 记录小区用户维修项目及处理的情况等资料。
第三章、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实施办法
从目前整体的发展状况来看,物业管理行业被公众认为是门槛低、风险小的微利行业。那么,利润微薄就迫使企业要去寻求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即不断扩张,以规模求利润。应该说将企业做大做强,是所有企业的共同追求;让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使的业主享受到优质服务,对行业的优胜劣汰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企业在管理规模扩张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往往是做大了但并没有做强。因此,企业在扩张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节:管理规模实现有序扩张
首先,具备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是实现有序扩张的前提条件。物业服务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意味着一个项目需要众多的员工协力开展工作。保证员工能够保持企业既定的管理水平,应该是企业追求扩张前的必修功课。物业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地、复杂的工作,要想实现有序扩张就要在人才培训上下大功夫;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有计划地从专业院校招收物业管理及经营方面的专业人才,逐步改变企业管理人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向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方向迈进;建立公司人才储备库,把有培养和发展前途的员工列入后备队伍中,并有目的的下放到基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从而,形成企业自己的人才库,一旦接管新的物业项目,即可组建强有力的管理班子进入。
其次,标准化管理是实现有序扩张的根本保证。国内的物业服务企业在行业摸索了十多年,对各岗的工作流程、标准应该有一套适合我们自己实际情况的范本,应以这种范本来消除员工流动性大而带来的管理服务标准下降的弊端。虽然现在不少物业服务企业在积极推行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和一些其他的标准性文件,但这些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流程往往是束之高阁,流于形式,较少用于实践,更缺乏在实践中的持续改进。在这种情况下,项目不断增加,新员工大量涌入,但管理服务的水平,却由于对新员工培训的不及时、不到位而有所下降。这样一来,管理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企业的口碑和品牌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由此可见,推行标准化管理是实现有序扩张的根本保证。
再次,找准扩张项目是实现有序扩张的关键。在选择扩张项目时,提前要做详细周密的考察分析,可选择那些项目基础较好,业主的消费意识较高、区域经济相对发达的项目来做。只要企业具备实力并精心运作项目,就能得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项目拓展的过程中,企业应该紧紧把握自己的品牌模式,将目光锁定能够发挥自己实力且有助于提升品牌模式的项目。如此有选择地外接项目,为树立企业形象、巩固企业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拓展项目的关键是企业要根据自身状况,在拓展方向上认真规划,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正确选择。
第二节:向高标准化的专业管理模式过渡
现阶段物业管理距离高标准的专业化管理存在一定差异。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业管理的标准化的专业模式,其实只是物业服务企业内部的具体专业分工与协作,而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的专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行业内,包括与相关行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也就是将管理内容细化后发包给清洁、秩序维护、设备维修等专业化公司,然后由物业服务公司对专业公司的工作进行监督验收,从而达到对物业进行管理的目的。
但就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状况来看,由于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物业管理刚性成本持续
上扬,企业各项支出捉襟见肘,很多物业服务企业为了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已逐步走向项目分包的标准化专业管理道路,但其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仅仅处于初级阶段。物业服务企业能够实行外包的项目,主要是保洁等简单的劳务型项目,标准化的专业服务市场还不完善,大致是一些管理或技术含量很低的劳动密集型项目。这与实行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是为了充分利用社会分工,用较高的标准备规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和专业服务水平这一目的的物业标准化管理建设理念是相悖的。
标准化的专业管理是国内外成熟物业管理最显著的特点。物业服务公司将自己的服务“社会化”,一般只负责整个住宅小区的整体管理,具体业务则聘请专业的服务公司承担。物业服务公司接盘后将管理内容细化后再分包给清洁、设备维修等专业单位。在具体管理方面,成熟物业通常采用封闭式管理,管理者对楼宇内治安、防火、清洁卫生、水电供应等全面负责。园区内还有24小时的昼夜巡岗,保证园区物业的绝对安全。在为业主的服务方面,物业服务公司做的也比较周到,管理人员充分考虑业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如提供车辆保管、绿化养护、洗衣熨衣、看护儿童、护理病人、代订代送报刊、通报天气预报和股市行情等服务,尽可能地满足业主现实和潜在的服务需求,让每个业主感到舒适方便。
第三节:建立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
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是物业管理与物业经营的结合,是物业管理基本的运行、维护、服务提升到对物业资产营销和管理全过程的服务模式。物业服务企业不仅要做好物业管理工作,而且为业主、客户策划并实施物业经营方案,实现物业资产的经营效益;同时将服务由物业管理委托期,延伸到物业资产整个寿命期,为业主、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彻底的服务。这种模式适合于写字楼、零售商业物业、酒店式公寓以及其他可出租物业的管理中。经营型物业管理运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物业管理、租赁代理、物业估价、交易咨询和项目策划等。
据了解,国内外健康成熟的物业服务企业,大多数都为客户提供租赁、估价、交易、咨询、维护等服务。国外发达国家注册物业经理的职责也首先要求保障管辖物业的租售,在此基础上做好物业维护工作,良好的维护又反向推动物业的租售。在他们看来,优秀的物业管理不仅为业主、租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而更重要的是经营型物业管理使物业资产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更好的体现经营、管理的一条龙服务,减少客户投入的精力和资源,更主要的是还扩大了物业服务企业的盈利空间。物业服务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就是专业化管理与物业管理费不足之间的矛盾,租赁代理、交易咨询、估价等业务的佣金比例明显高于物业管理佣金比例,使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和生存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在实施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实践中,一要注重培养物业经营的人才队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完善市场管理以及与国际接轨过程中,物业经营、物业管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就需要大量的租赁、法律、估价、测量、咨询、维护等专业人才。物业经营具有知识型、信息化、市场化的特点。没有丰富的经验和高素质的经营人才,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就无从谈起。二要注重向专业公司学习。目前,我们在物业经营专业上与境外先进的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该与一些优秀的物业服务企业在业务上保持合作,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在汲取他人的经营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专业人员和实力。三要根据不同的物业项目,处理好经营和管理的关系,使经营和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严格区分物业管理收支与经营收支,保持各类业务的相对独立和规范性。要特别注意的是,物业服务企业要具备与物业经营相关的专业资质,做到合法经营。
结束语:
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从管理物业到经营物业是物业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运行,我国各经济区域的开发开放,我国主要城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来我国进行商贸、经济洽谈、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各地也有不少的商务中心区,并且陆续还有在建项目,这些商务中心区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会展、文化娱乐等设备设施。面对这样一个发展形势,国内的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先要做强然后做大,真正做到专业化管理,逐步建立起经营型管理模式,促进物业管理水平能够尽快与先进国家、先进地区接轨,切实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第二篇: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
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
目录:
第一章、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主要任务
(一)、物业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物业管理标准化对现行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三章、物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功能
(一)、物业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二)、物业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资料管理
第四章、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实施办法
(一)、管理规模实现有序扩张
(二)、切实向专业化管理过渡
(三)、建立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 结束语:
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型物业项目越来越多,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花的钱越多,不但对物业本身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物业管理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也要求很高,例如对物业的维修维护,甚至对各项投诉都要求物业管理者做的好,做的完善。这样要求物业管理者对物业管理进行宏观的和微观的细致管理,其中最好的办法是用统一的标准及相关法规来规范物业的管理,这就为我们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提供了市场需要。而我们所制定的管理标准针对的是在现代社会是最普及的行业,是关系到每个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的,而且必须使管理者对所管辖的物业内的事物能更方便、更快捷的进行有效管理,使业主(客户)对物业管理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也能得到更满意的答复。伴随着各类物业类型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品种的不断增多,就拿住宅物业小区来说,像小区中的汽车停放,小区附带设施,小区的各项维修、投诉等都将越来越复杂,工作量也将越来越大。但我国物业管理大部分还属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人们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不够严格,而在一些管理方式方法中存在着许多缺点,最显著的就是管理标准化程度不够,给管理者本身带来管理难度。而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对现阶段物业管理的现状作统一梳理,制定统一标准,树立良好的行业规范,促进行业持续建康的发展。关键字: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
二、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主要任务
(一)、物业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开发,物业管理已形成规模,其效益也越来越明显。在经济效益对地方政府而言,主要体现为:减少了大量的财政补贴,对住宅区开发企业而言,能提高物业市场竞争力,使开发企业的房产畅销,加速资金周转。同时,完善的物业管理能为开发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房地产交易商和消费者。在环境效益上,住宅区内的环境和布局、治安等与整个建设风貌融为一体,提高了房地产业的综合效益。但是,目前在物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1、物业管理架构不完善。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架构不完善,体制需进一步理顺和重新构建。其中,政府、管委会、物业管理公司责、权、利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例如,成都市近年来已竣工的住宅小区中,房屋及物业管理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管理的,二是房地产开发商以企业管理的,三是产权单位自管的,这三种物业管理模式大约各占1/3。而且其中不少物业管理往往是局部的或单一的,一些物业管理单位企业忽视自身建设,把物业管理看成只是收费服务和简单生产活动,对企业发展和专业管理水平提高,一无规划,二无措施,没有明确管理目标责任制,企业既无压力也无动力,管理不计成本,年终无核算,对该建立哪些规章制度和管理标准,心中无数,照搬照抄了别人的规章制度,使这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2、配套设施运作不理想。
目前,小区的投资建设与物业管理脱节,没有从物业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全过程来通盘设计和全方位运作,配套设施运作不理想,物业管理滞后于住房消费使用。其公用设施本来已很少,商店、学校、银行、娱乐设施等本来不足,而这些商业性网点还因种种原因“名存实亡”。
3、维修保养不得力。
小区或写字楼一旦发生故障性事件而向物业管理公司反映(诸如电梯损坏、水管泄漏、电闸破坏、防盗门失灵、墙灰剥落等),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原因是物业管理公司在这些方面无能为力。他们一不具备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二无配备必要的维修队及设施,一旦接获维修投诉,只能向其他相关单位报告或申请维修,这显然不符合专业物业管理规范。
4、物业管理经费难以为继
。物业管理和建设一样,也需要资金的投入,在物业管理中,应该贯彻“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形成物业管理资金的源泉。但是,传统的福利住房消费观还有相当的惯性,不少住户往往把物业管理理解为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这有悖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住宅消费原则,也是影响物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症结所在。
5、物业管理法制不健全。
全国性小区物业管理方面的法规很不健全,诸如物业管理体制、物业管理经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资质审查、住宅小区的物业验收交接等关于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中的重大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明确规定。为此造成了物业管理很难纳入依法管理的法制轨道,实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缺乏法制的根本保障。
6、物业管理公司与社会相关方面关系不顺。
物业管理公司在其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与街道、居委会、公安、交通、环保、卫生、市政、园林、教育、公用事业、商业及文化娱乐等部门都有密切关系。由于工作范围不明确,关系不协调,已成为小区物业管理中一大突出矛盾。
7、物业管理不到位
目前有物业管理公司不以“物业管理”为主业,而着重于多种经营,或只限于收租金和一般养护维修,而对于如何保养好建筑物的外貌、公用部位、周围环境,主动维修设备,提高物业的使用功能和经济价值则未能很好顾及,更谈不上特约服务了。
8、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各个省(市、区)申报参评全国优秀管理住宅小区,不足全国小区总数的30%,参评城市不到全国城市的1%,有6个省会城市拿不出小区参评。这里既有南北经济发展差异的客观因素,也有主管部门“重建轻管”的倾向。
(二)、物业管理标准化对现行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国家应尽快出台物业管理专业性法规,规范政府、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房产开发商、居住者各自的责、权、利,以及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进一步明确物业管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为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一个宽松、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使我国物业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轨道上迈进一步。
1.国家尽快颁布针对物业管理的专业性法律。物业是涉及房地产、市政、公安、工商、商业、规划、通讯等多个部门的综合经济行为,单一的部门法规在具体执行的其权威性和规范作用受到限制,且上述单行法规自身存在各种局限性。国家亟需制定一部专业性的法律,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业管理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和制约,包括对业主委员会的组织运作、业主公约、房屋使用公约的鉴定、规格、专业性物业公司的资质管理、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界定等等。
2.建立业主合约和业主委员会制度。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以前建成已投入使用的大楼,可以帮助拟定完善、公正的业主合约(或房屋使用公约),并促使业主们签署,进一步指导协助大楼各业主成立健全的业主委员会组织。对于尚未竣工销售的房地产,必须指令和辅导开发商在销售之前拟定业主公约,为未来业主进行自主管理创造必要条件。
3.加强物业公司的资质管理。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对物业公司进行严格的资质管理,实施注册和许可证制度,扶持市场化、社会化的专业性物业管理公司,引导专业性物业公司向大型化发展,创造规模效益,并将业绩优良的物业管理公司向业主委员会进行推荐。
4.设置机构,规范管理。国家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一些法规、政策对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开发商实施综合管理,并尽快编制物业管理劳动定额,各物业各工种的工作量、材料消耗,及以机械台班损耗等做出明确的测定,使物业在竞争中一方面即可双向选择,又可防止物业行业不正当竞争。
5.实行由业主委员会管理并自主选择物业公司的制度。由业主委员会选择物业管理公司,将会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以直接的监督效果,促使物业公司提高自身综合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公约在交纳管理费、遵守秩序和公德方面也对内部成员具有强制约束力。
6.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政府部门应对开发商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的各项费用如维修、养护费、绿化养护费等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保证能及时到位,并科学合理地使用。业主委员会和房地产开发商有权对物业管理公司的日常管理,各项收费,房屋及公共设施,设备的养护、维修和搭乱建、改变房地产和公用设施用途,以及不履行物业管理合同、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7.强化管理、树立品牌。
8.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三、物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功能
小区物业标准化管理建设针对当代社会,住宅小区越来越成为居住的主流这一市场需要而应运而生的,是为小区管理着和小区用户更好的维护小区各项物业管理业务处理工作而制定,根据需求分析,实现小区管理业务,实现各项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对物管中心来说小区的住户的报修,住户的投诉及处理的结果信息的反馈、小区内停车场的管理、各项设备的维修等都需要考虑到。住户报修管理需要仔细的记录报修的内容,接待的人员,日期,维修的人员,费用,住户对于维修后情况的反馈等各项情况资料。投诉管理需要记录投诉人资料、投诉内容及处理过程。对于小区内车辆要有车位编号、停车户主、车位位置等记录。
(一)物业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功能:(1). 对楼盘、户型要有介绍(2). 对住户、房产资料要有记录(3). 对楼房的租售情况有记录(4). 对物业设备要有登记(5). 对住户的水电煤气交费进行管理,保修进行处理
(二)物业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资料管理
主要介绍住户、房产等基本资料。
(1).住户资料 介绍小区住户的姓名、工作单位等基本资料。(2).房产资料 介绍小区中房屋的一些房型、面积等基本资料。
(3).物管中心,对小区各项常见业务的管理;其主要对报修、投诉、停车场、物业设备维修管理等进行管理 体现在:
a.物业设备维修管理 提供社区设施、设备清单、设备维修情况登记等资料。b.仪表数据管理 提供小区住户日常生活中水表、电表等数据资料。c.停车场管理 记录小区用户车辆位置、停车用户等资料。
d.收费管理 记录小区住房日常生活中所缴水费、电费等数据资料。e.用户投诉管理 记录投诉人资料、投诉内容及处理过程等资料。f.用户报修管理 记录用户报修项目及处理的情况等资料。g.用户维修管理 记录小区用户维修项目及处理的情况等资料。
第四章、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实施办法
从目前整体的发展状况来看,物业管理行业被公众认为是门槛低、风险小的微利行业。那么,利润微薄就迫使企业要去寻求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即不断扩张,以规模求利润。应该说将企业做大做强,是所有企业的共同追求;让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使的业主享受到优质服务,对行业的优胜劣汰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企业在管理规模扩张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往往是做大了但并没有做强。因此,企业在扩张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管理规模实现有序扩张
首先,具备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是实现有序扩张的前提条件。物业服务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意味着一个项目需要众多的员工协力开展工作。保证员工能够保持企业既定的管理水平,应该是企业追求扩张前的必修功课。物业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地、复杂的工作,要想实现有序扩张就要在人才培训上下大功夫;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有计划地从专业院校招收物业管理及经营方面的专业人才,逐步改变企业管理人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向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方向迈进;建立公司人才储备库,把有培养和发展前途的员工列入后备队伍中,并有目的的下放到基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从而,形成企业自己的人才库,一旦接管新的物业项目,即可组建强有力的管理班子进入。其次,标准化管理是实现有序扩张的根本保证。国内的物业服务企业在行业摸索了十多年,对各岗的工作流程、标准应该有一套适合我们自己实际情况的范本,应以这种范本来消除员工流动性大而带来的管理服务标准下降的弊端。虽然现在不少物业服务企业在积极推行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和一些其他的标准性文件,但这些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流程往往是束之高阁,流于形式,较少用于实践,更缺乏在实践中的持续改进。在这种情况下,项目不断增加,新员工大量涌入,但管理服务的水平,却由于对新员工培训的不及时、不到位而有所下降。这样一来,管理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企业的口碑和品牌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由此可见,推行标准化管理是实现有序扩张的根本保证。
再次,找准扩张项目是实现有序扩张的关键。在选择扩张项目时,提前要做详细周密的考察分析,可选择那些项目基础较好,业主的消费意识较高、区域经济相对发达的项目来做。只要企业具备实力并精心运作项目,就能得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项目拓展的过程中,企业应该紧紧把握自己的品牌模式,将目光锁定能够发挥自己实力且有助于提升品牌模式的项目。如此有选择地外接项目,为树立企业形象、巩固企业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拓展项目的关键是企业要根据自身状况,在拓展方向上认真规划,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正确选择。
(二)、向高标准化的专业管理模式过渡
现阶段物业管理距离高标准的专业化管理存在一定差异。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业管理的标准化的专业模式,其实只是物业服务企业内部的具体专业分工与协作,而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的专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行业内,包括与相关行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也就是将管理内容细化后发包给清洁、秩序维护、设备维修等专业化公司,然后由物业服务公司对专业公司的工作进行监督验收,从而达到对物业进行管理的目的。但就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状况来看,由于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物业管理刚性成本持续上扬,企业各项支出捉襟见肘,很多物业服务企业为了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已逐步走向项目分包的标准化专业管理道路,但其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仅仅处于初级阶段。物业服务企业能够实行外包的项目,主要是保洁等简单的劳务型项目,标准化的专业服务市场还不完善,大致是一些管理或技术含量很低的劳动密集型项目。这与实行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是为了充分利用社会分工,用较高的标准备规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和专业服务水平这一目的的物业标准化管理建设理念是相悖的。标准化的专业管理是国内外成熟物业管理最显著的特点。物业服务公司将自己的服务“社会化”,一般只负责整个住宅小区的整体管理,具体业务则聘请专业的服务公司承担。物业服务公司接盘后将管理内容细化后再分包给清洁、设备维修等专业单位。在具体管理方面,成熟物业通常采用封闭式管理,管理者对楼宇内治安、防火、清洁卫生、水电供应等全面负责。园区内还有24小时的昼夜巡岗,保证园区物业的绝对安全。在为业主的服务方面,物业服务公司做的也比较周到,管理人员充分考虑业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如提供车辆保管、绿化养护、洗衣熨衣、看护儿童、护理病人、代订代送报刊、通报天气预报和股市行情等服务,尽可能地满足业主现实和潜在的服务需求,让每个业主感到舒适方便。
(三)、建立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
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是物业管理与物业经营的结合,是物业管理基本的运行、维护、服务提升到对物业资产营销和管理全过程的服务模式。物业服务企业不仅要做好物业管理工作,而且为业主、客户策划并实施物业经营方案,实现物业资产的经营效益;同时将服务由物业管理委托期,延伸到物业资产整个寿命期,为业主、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彻底的服务。这种模式适合于写字楼、零售商业物业、酒店式公寓以及其他可出租物业的管理中。经营型物业管理运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物业管理、租赁代理、物业估价、交易咨询和项目策划等。据了解,国内外健康成熟的物业服务企业,大多数都为客户提供租赁、估价、交易、咨询、维护等服务。国外发达国家注册物业经理的职责也首先要求保障管辖物业的租售,在此基础上做好物业维护工作,良好的维护又反向推动物业的租售。在他们看来,优秀的物业管理不仅为业主、租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而更重要的是经营型物业管理使物业资产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更好的体现经营、管理的一条龙服务,减少客户投入的精力和资源,更主要的是还扩大了物业服务企业的盈利空间。物业服务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就是专业化管理与物业管理费不足之间的矛盾,租赁代理、交易咨询、估价等业务的佣金比例明显高于物业管理佣金比例,使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和生存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在实施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实践中,一要注重培养物业经营的人才队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完善市场管理以及与国际接轨过程中,物业经营、物业管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就需要大量的租赁、法律、估价、测量、咨询、维护等专业人才。物业经营具有知识型、信息化、市场化的特点。没有丰富的经验和高素质的经营人才,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就无从谈起。二要注重向专业公司学习。目前,我们在物业经营专业上与境外先进的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该与一些优秀的物业服务企业在业务上保持合作,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在汲取他人的经营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专业人员和实力。三要根据不同的物业项目,处理好经营和管理的关系,使经营和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严格区分物业管理收支与经营收支,保持各类业务的相对独立和规范性。要特别注意的是,物业服务企业要具备与物业经营相关的专业资质,做到合法经营。
结束语:
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从管理物业到经营物业是物业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运行,我国各经济区域的开发开放,我国主要城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来我国进行商贸、经济洽谈、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各地也有不少的商务中心区,并且陆续还有在建项目,这些商务中心区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会展、文化娱乐等设备设施。面对这样一个发展形势,国内的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先要做强然后做大,真正做到专业化管理,逐步建立起经营型管理模式,促进物业管理水平能够尽快与先进国家、先进地区接轨,切实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第三篇: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法。作为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取胜,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发挥作用,这决定标准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存在价值。
标准化建设阶段步骤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企业标准化工作要攀登三个台阶,要走“三步曲”。
第1步,制定好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
第2步,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
第3步,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
这三步的具体含义是:
第1步:制定好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保证产品获得市场欢迎和较高的满意度,解决占领市场的问题;
第2步: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率的提高,使企业能够占稳市场,不至于刚占领市场,由于质量不稳退出市场;
第3步: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使企业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即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市场不是固定的,不是开发出一种产品,制定了一个标准,就几十年可以不变,市场经济没有这种机制。市场是多变的,企业必须具备这种应变能力,这就是使企业不仅能够占领市场,站稳市场还能够适应市场,扩大市场。
标准化要一步一步的跟着企业的市场运作来转,一直转到这个角度,登上制高点,这才能体现出标准化的作用和价值。这三步曲中的每一步,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种种弊端,每个企业都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通过创新开辟自己的道路。标准化要赢得竞争,就必须创新。企业标准化不能再走老路了,创新才有出路。企业标准化不能孤军奋战,要同各部门协作配合、互相支持,发挥整体系统功能,才能走好三步曲。
一、制定好产品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的第一步
二、标准形成体系才能发挥作用
三、产品开发领域是企业标准化的制高点
第四篇: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系统的思想和方法,二是风险管理。目前,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只有实现系统化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具体工作系统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在工作系统层次之下的具体预防措施的落实。要预防事故的发生,须关注事故发生之前的风险,有效的控制不可承受的风险。
事故发生的三个主要原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3、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安全标准化建设就是:
1、岗位达标,规范人的行为;
2、专业达标,纠正物的状态,排查隐患;
3、企业达标,完善管理制度,解决管理缺陷。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充分体现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思想,并可以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通过推行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对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安全生产有如下意义:
(1)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系统化、量化管理,有利于夯实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管理的基础,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
(2)突出安全生产工作的全过程控制,有助于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形成安全管理的良性循环。
(3)建立预防为主、超前防范的工作机制。
(4)实现管理、场所和操作都有标准可循,以此规范冷水江钢
铁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安全的可靠性,推动安全管理上等级、创水平。
(5)有助于形成具有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特色的安全文化。
第五篇:浅谈物业管理早期介入的作用和意义
浅谈物业管理早期介入的作用和意义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伴随着房地产业发展迅速,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一些物业在房屋质量、设备性能、设施功能及综合服务等方面的先天缺陷一直困绕着物业管理企业,这些问题的起因都源于物业的开发阶段。要改变这一状况,把一些以往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尽可能限制在最小范围内,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早期介入这种建管结合的服务,使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今后物业的使用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作用和意义将是深远的。
[关键词]:物业管理早期介入 作用意义
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是指物业管理公司在验收接管投入正式运行、使用的物业之前,随同项目开发就参与物业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物业管理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建成后的物业能满足业主或使用人的需求。向前延伸对物业的使用、保养、维修、经营和提供服务,使物业发挥最佳效应,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业主和使用人的需要的一种管理形式。物业管理企业通过物业在开发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介入并参与,了解物业状况,提出建议,将一些问题在物业开发过程中予以解决,就能够为以后更好地做好物业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物业早期介入的作用
(一)完善物业使用功能
当今,人们对物业的品位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房地产开发商,除了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还应考虑到物业的使用功能布局的合理、建筑的造型、建材的选用、室外的环境、生活的便利、安全和舒适等。物业管理公司因为在长期的实际管理中直接与房屋的业主和使用人接触,了解他们的需要,根据自己的丰富管理经验,就房型的设计、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电信。道路、绿化、管线走向服务配套设施及平面布局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代表业主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所管物业进行审视,及时纠正设计中的不足,使功能完善。从物业管理的实践来看,以往的房地产开发商在物业规划时只考虑了房屋、配套设施建造时的方便和成本的节约,而没有从今后的管理和使用的角度去合理规划,对物业管理必需的设施,以及交通泊位、小区绿化、水、电、气、通风、采光、空调位置预留等配套设施,往往考虑不足,造成以后难以弥补的后果。物业管理早期介入能将物业管理企业与使用人长期相
伴的实践信息和要求建设性地提出,从物业管理、业主、使用人的角度出发,对户型结构、配套设施、道路绿化、车辆停放、物业用房等,向开发商提出具体建议,充分考虑设备、材料的经久耐用,便于维修,尽可能地避免在规划设计中,由于考虑不足和遗漏造成日后物业管理和业主使用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使规划、设计更加合理。
物业管理企业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开发项目的市场定位、潜在业主的构成及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周边地区的物业管理状况,投用后物业管理内容和服务标准、收费标准,成本利润等进行预测、综合评估后,对今后物业管理构想向开发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有利于开发商综合考虑。
(二)能够提高工程质量
尽管监理制早已推行,但由于物业管理公司有丰富的房屋维修养护和管理经验,并作为潜在业主的物业验收接管代理,他们在物业管理方面、使用方面拥有第一手资料,对于物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各种工程质量问题非常熟悉,他们在物业的建设过程中参与监理,协助监理公司做好施工质量监督,可以保证施工安装符合规范,建筑材料符合要求;可以加强房屋建造质量管理,弥补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特别是隐蔽工程和重点部位,能予以加强监管,在施工单位自我质量管理、专业工程监理公司监督质量管理、开发企业检查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管理单位的参与质量管理,可以强化房屋建造中的生产技术的监控,确保物业建造质量,为以后管理和维保打下基础。
物业管理企业在物业开发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从物业管理和使用人的角度,对该阶段施以全面、细致的辅助把关,增加工程监理和验收力度、保证物业建设质量、达到减少返工,减少以后物业使用中的后遗症,提高物业开发的经济效益,其结果对开发商、业主使用人和物业管理公司三方都有利。
(三)奠定了物业长效管理基础
物业管理早期介入,能使物业规划、设计更趋人性化、功能化,能更好地考虑到物业建成交付使用后的管理要求,能使物业管理企业对物业的土建结构、管线走向、配套设施、设备安装等了如指掌,为物业的验收接管打下基础,并为日后的养护、维修带来便利,同时也有利于业主的使用。在物业管理的前期工作中,物业管理企业就策划管理该物业的方案,草拟和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安排好机构的设置、人员的聘用,上岗培训等工作,以便物业移交后能有序的工作,实现建房、用房、管房的有机结合。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可以同环保、水电、煤气、通讯、治安、绿化等有关部门建立关系,理顺服务渠道,便于以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安全工作在物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业主购房意向的重要因
素,关系到物业管理公司的声誉。
(四)有利于前期物业管理的准备
早期介入有宽裕的时间,充分、稳妥地进行前期物业管理的策划、设计,确定物业管理框架,测算前期物业管理费用,明确物业管理的收费标准;配置人员,招聘各类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力量制定针对本物业的管理制度。在业主入住前,在软硬件方面作好充分准备,避免仓促上阵。
(五)促进物业的销售
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在置业时,除了注重房屋的价格、质量。环境等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起其售后服务即物业管理。消费者要求物管企业提供全面、满意、舒心的服务,物管企业的服务水平决定了消费者购买房屋这种特殊商品的信心和欲望。所以,一些精明的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把良好的物业管理作为推销房屋商品和招来顾客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物业管理早期介入的重要意义
(一)体现了物业管理“全过程”管理理念,提升了物业管理品质
物业的早期介入实现“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一体化”全过程管理。项目设计阶段的介入,发挥专业优势,提出全局性、功能性建设意见,从完善物业设计细节、更好搞好物业经营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并对项目进行补充和完善,使项目设计最优化。在工程监理阶段,对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的质量进行监控,奠定了物业“硬”基础。在接管验收阶段,注重项目存在问题的整改。物业管理公司的提前介入,使物业管理单位对物业的总体规划布局、结构和管线布胃、设备设施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对物业可能出现的隐患了如指掌,发现的问题在施工安装方尚未退场之前即己解诀,节省了费用,也大大缩短物业开发、经营和使用之间的过渡期,实现了设计、施工和和物业管理一体化全寿命优化管理,使项目在建设完工前得以解决和完善,在大了节约了物业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
(二)出色的物业管理可以提升物业的价值,有利于物业的销售
并随着房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创新销售在市场中才是不败的唯一法则。据房产开发行业评估,物业管理因素可以占到楼宇价格的 20%- 30%。在物业销售前,物业管理企业可以配合开发商进行周密策划,制定出具有人性化的符合业主和使用需要的物业开发方案,站在潜在购房者的角度,制定出新颖、实用、合理的物业管理方案,以高品质、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做为房屋销售新的卖点,吸引更多的潜在业主。物业管理早期介入,也能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房地产开发商对物业管理的重视。目前消费者的物业管理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优质的物业管理可以提升物业的价值。如果能让具有优良业绩的物业管理公司早期介入,将会极大地促进物业的销售。可见,物业管理早期介入对开发商所开发物业的完善和促销起着很大作用。
(三)能够体现物管企业的专业素质,有利于物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物业管理通过早期介入,在与开发商、监理方、施工方等方面的共同协作中,可以充分展示自身的专业素质。物管企业可以从物业使用管理的角度、从业主的角度、从降低管理费用的角度在规划、设计、监理施工方面提出一条条合理化建议,从而完善了物业,减少了今后物业管理中的问题和矛盾。同时,通过在早期介入中同施工单位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可以在今后物业的保修期内,加强双方的紧密合作,提高物业的维修及时率。另一方面,由于通过早期介入,物业管理公司已经在业主入住前,处理好了如熟悉物业、设备设施使用、资料收集等接管验收的各类重要工作。业主入住时,就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接待工作,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因此,物业管理早期介入是非常必要的。
(四)为前期的物业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物管企业通过早期介入对物业的土建结构、管线走向、设施建设、设备安装等情况了如指掌,便于在今后的管理中做好物业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养护工作。由于已对所管物业有了全面了解,就为竣工验收、接管验收打下了基础,可以提高验收质量,缩短验收时间,对验收中发现的仍需改进之处,也比较清楚,容易交涉和协调。而没有前期介入,接管验收中一旦出现图纸资料不全的问题和硬件方面严重缺陷往往难以及时解决,对业主的入住、后期管理和创优达标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在早期介入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便于理顺同环卫、水电、煤气、通讯、治安、维修、绿化等各部门间的关系,建立顺畅的服务渠道,有利于前期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物管企业通过早期介入可以提出许多设计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从而大大减少物业管理工作中物业的返修工作量,有利于业主,也有利于施工企业。
(五)提升开发商公司品牌,实现双赢
现在,一些精明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商,已经把良好的物业管理作为推销房屋等不动产商品的王牌,把它当作卖点之一。同时,越来越多的房地产投资者和消费者,也把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效果的优劣,作为进行投资和消费决策的主要参考因素。因此开发公司重视物业管理的建设,注重品牌战略,就是“以人为本“,将会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在物业的开发初期,物业管理企业就介入其中,站在物业管理和业主使用人角度,结合长期物业管理经验的积累,总结出的一些在物业使用中经常出现的各种问题,从各个方面提出专业性、建设性的意见、咨询报告,或者直接参与相关讨论、评审和施工的现
场监理。通过早期介入这种建管结合的服务,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因规划设计缺陷和施工质量问题,给今后的物业管理和业主使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物业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进一步争取到前期的物业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为日后的物业管理打好基础,同时也使业主的权益得到保障。因此物业管理早期介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贵岭,(2)、王子润,(3)、刘刚,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文汇出版社,2003.,《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总第28期《物业管理》 《中国物业管理》 《浅析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