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力、材料配置计划及保障
4.劳动力、材料配臵计划及保障
为满足施工需要,特别是关键工期需要,根据本工程的实物工程数量和进度安排,并考虑较高的机械化作业程度和我集团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施工劳动定额,经测算分析,完成本工程各单位参建人员总计约1500人,高峰期人数2175人。
2011年三季度到2012年11月28日(即工程竣工验收)期间,因我公司在该阶段仅为施工区域内整体道床和轨道安装工程的配合工作,故参与施工的人数将减少到200人左右,处于施工人数稳定期,在下表中就不具体列出。4.1.劳动力计划表及劳动力动态曲线图 4.1.1劳动力计划表
劳动力按季度分配表
4.1.2.劳动力直方图
人数
198
52175
1845
1545
1500
1035
1000
680
520500
11101570
时间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一 二季度季度季度季度季度季度季度季度季度
2009年2010年2011年
劳动力总体计划直方图
4.1.4.劳动力动态管理
1)施工人员实行弹性编制,动态管理。
2)劳动力进场:根据项目部劳动力动员计划以及现场施工需要,向公司逐月报送劳动力进场计划,并及时组织各类人员进场、退场。现场管理人员根据项
目管理人员动员计划,结合项目实际需要,由项目经理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各部室人员陆续进场。
3)临时工的使用,由人事劳资员与当地劳动主管部门联系,按照国家的现行政策和北京市的有关文件要求,做到有计划地使用临时工,严格控制,并加强对临时工的管理。
4)按公司现行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岗前培训,加强现场劳动纪律管理,加强法律、法规教育。
5)建立各项考核制度,推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6)严格推行定额管理,提高工效。7)加强班组建设,落实各项岗位责任制。8)劳动力按月分配表 4.2.材料供应计划 4.2.1.材料供应计划
施工前,将综合材料的种类、库存特点、经济因素、供应渠道、运距远近和施工进度要求分别制定年度、季度、月与供货厂家制定供货合同,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随时对材料供应计划进行动态调整,详细的详见“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4.2.2.主要材料供应方案
4.2.2.1.材料厂设臵情况及供应区域
本标段拟在工地设臵三个临时堆料场、三个加工区、两个材料库房,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和材料功能,汽车运料至工地时,直接进行分发。充分利用北京市物流、交通的便利运输优势,确保工程物资的存放经济和及时供应。
施工中将在上述材料厂设臵符合各类物资存放标准的仓库和场地,确保库存水泥半个月的用量,确保存放钢材等其他物资一个月的需用量。4.2.2.2.主要材料运输方式
本标段所用甲供材料,由厂家采用合适的方式运至施工现场总库,根据材料计划,用汽车分发至工地各临时堆料场或材料棚。
砂石料等大宗地材在当地砂石料场统一采购,汽车运至工地。商品混凝土在北京市采购,砼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
给排水管道、电缆、PVC管、钢管、周转料具等材料在北京市采购,汽车
运输至工地料库。
钢结构材料在加工厂加工好后,直接由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4.2.2.3.物资供应保障措施
(A)物资质量保障措施
项目部将成立物资质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和材料厂负责人组成,共同实施物资质量管理工作,各材料厂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实施。
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针对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物资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并予以监督实施。
根据物资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制订材料厂各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材料厂各部门协调配合工作,确保规章制度的落实,将各项工作分解到具体的人头上,做到工作的有章可循。
各材料厂配备专职物资质量检测工程师,采取有效物资质量监控保证手段和措施,贯彻落实物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在供应商发运物资到达现场后,及时配合监理单位共同进行检查验收。
对到达物资出现数量、品种差异、质量上的问题,立即联系供应商及时协调处理。对每次到达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批号进行认真核对,确保与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一致。
材料厂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物资技术规范和检查验收标准,提高质量管理意识、能力、物资质量监控及物资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
制订质量缺陷处理预案,当发现物资出现质量缺陷后,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供应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分析产生质量缺陷的原因及责任,明确处理缺陷相关工作责任单位、责任部门与责任人。
(B)物资供应保障措施
材料厂由专业的物资人员进行管理运作,材料厂设臵符合物资供应工作的职能部门、材料存储仓库和场地、办公设备和装卸设备等。
做好物资需用量计划及需用量预测、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及预见性,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建设年度投资计划及施工实际进度和施工安排,做好物资需用量计划安排工作。
根据需用量计划及时衔接物资供应商,平衡供需关系,了解落实供应商原材料、设备运转、电力供应、产量、成品库存、市场需求及销售状况、装运、出库等生产信息,及早发现反馈供需矛盾,及早协调处理供需矛盾。
根据物资物资市场供需情况与项目建设物资消耗规律,在各材料厂建立科学合理的库存储备,有效化解施工高峰期和特殊条件下物资的供需矛盾,保证物资供应工作的延续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供应商在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检修生产设备,停产检修)或运输环节出现的问题(运输道路中断、黄金周运力紧张),充分考虑以上特殊条件对物资供应工作的影响,做到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对物资的需求做到提前组织,统筹安排,集思广益,确保物资供应工作的正常开展。认真做好物资的提前储备工作,以便在工程急用时保证物资供应工作的正常进行。
确保工程建设特殊条件下物资供应工作的正常开展,材料厂对物资供应方案进行优化,根据物资的实际需求情况,同时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影响施工的客观因素,制订应急供应方案,以确保供应有备无患。
根据施工进展情况、物资需求情况和物资库存情况,建立物资库存预警机制,当库存物资数量达到极限不能满足施工建设时,材料厂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和各施工工点,做好物资的发运和保持现场合理的库存。
第二篇:劳动力配置
一、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1、具有能动性
2、具有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
3、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
4、具有时效性
二、影响和决定劳动力生产率的因素
1、物质技术因素
劳动手段
能源
劳动对象
生产工艺
生产力布局
2、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
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劳动组织
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劳动者的生活条件
3、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三、判断社会劳动力资源有效的标准
1、劳动力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2、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3、自然资源是否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利用
4、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5、劳动生产率是否得到提高
四、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弊端
1、导致用人单位人浮于事和企业富余人员的生产
2、劳动力效率低下
3、阻碍了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五、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的特征
1、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完全是通过行政指令来实现的,劳动用工权统一掌握在政府主管部门,作为劳动力所有者的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的企业都处于“指令”接受者的地位。
2、劳动工资在严格的指令性计划控制,只是一种单纯的分配手段,对劳动力配置不发挥作用,虽然实行的是等级工资制度,但工资的等级既不反应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又不体现劳动力人力资本含量的差异。
3、城乡之间劳动力配置基本上是隔绝的,农民进入城市劳动力配置的途径是考入高等学校取得文凭或当兵转业,但当城镇劳动力配置压力过大时,政府通常通过政治动员的方式将部分城镇过剩劳动力排入农村这个巨大的“蓄水池”。
六、影响产业间劳动力配置的因素、工资水平、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1、工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信号是引导和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信号,是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主要杠杆。从劳动力派生需求的特点来看,工资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情况,但本质上是社会需要劳动力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如果这种物品货劳务是紧迫的或
是社会上供不应求的,那么,这种产品或劳务的价格自然会提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相应地,企业也会需要更多劳动力从事这种物品货劳务的生产。所以,价格工资信号是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工具
2、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水平
从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来看,在农产品的消费商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农产品的消费水平也会提高。
从城乡居民对工业产品的消费来看,城乡居民在工业产品的消费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距。随着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工业的消费会随之提高。
七、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1、实施和积极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
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优化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
2、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
3、消除制度性壁垒,完善劳动力市场
首先应该以促进劳动力流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为前提。这一前提的实现需要对现有的制度障碍,包括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彻底改革。其次,使工资成为劳动力供需变动的真正的信号使劳动力的价值得到真实反应
再次,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体系,提供灵活且富有弹性的就业管理制度
最后,消除不利劳动力在产业间,城乡间,行业间流动的因素。
4、加大教育培训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首先,政府应着眼于农村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培训的转移支付。
其次,引导全社会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强化对于成人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认识
最后,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鼓励个人和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防范社会风险
八、影响农业劳动力配置的因素
1、农业劳动力生产率
2、社会总人口规模和结构
3、工资及收入水平
4、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的变得
5、工业化进程
6、农产品贸易
7、农业政策
8、社会因素
九、工业劳动力影响因素
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劳动力需求减少
2、竞争和科技革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竞争导致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
科技革命使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对劳动力和机器体系,大大解放人的手和手工工具,促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3、工业部门的工资率成为引导劳动力资源流向组要经济因素
4、工业生产品的贸易政策
十、第三产业的特点
1、具有服务性
2、满足了人民需要的高层次
3、以第一第二产业相比较跟无形
4、经营方式多元化、5、具有寄生性和依赖性
十一、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的特地
1、对于劳动力需求是无限的2、单一规模的有限性
十二、从劳动力的微观成本效益分析来谈劳动力流动
劳动者要实现就业转换,完成劳动力流动,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形成劳动力的流动成本。
1、直接成本
劳动力转移的直接成本是劳动这为了实现流动二直接支付的费用
2、机会成本
劳动者流动期间,由于放弃原来的就业岗位,从而失去了原有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及其福利
3、心理陈本
劳动者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离开亲朋好友,为此所付出的精神上的代价及为劳动力流动的心理成本。
4、风险成本
流动劳动力在生活和职业中的风险会因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的不完善而增加。从劳动力流动过程的成本来看
(1)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不利于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合理
配合(2)不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也不利于推进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
化进程
(3)不利于社会稳定。现行体制下流迁劳动力在心理上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单他们认识
到自己迁入地的处境后,或当他们在年老后社会保障仍没着落是,偶发室将就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导火线
(4)不利于缓解经济字样尤其是交通运输的压力
(5)不利于劳动力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热情和积极性,造成人力资
源的浪费。
十三、劳动力流动的效益和负面影响
流入地::
1、加大流入地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2、加大了流入地的就业压力
3、加大社会公共服务压力
给社会治安管理增加压力
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较大冲击
流出地:
1、在农村人口结构上可能会不利农业生产
2、农村外流劳动力的兼业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农村劳动力外流是农村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
十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1、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2、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城市化建设
4、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5、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于利用
6、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是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农业领域,可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生
产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打破小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7、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讲缩小收入差距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措施
1、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2、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3、深化制度革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4、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
5、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6、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7、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
8、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十五、分析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
从物质方面看,资本是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二者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条件决定,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从价值方面看,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它们之间的比率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马克思的观点: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中消耗的劳动量比它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使资料技术构成提高。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又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使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减少。
配第克拉克定律:(自己补)
凯恩斯系数(自己补)
第三篇:自考宏观劳动力配置
1.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意义。1 劳动力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核心力量。
(1)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属于自然规律。(2)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经济规律。与劳动经济学其他科目相比较,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4(3)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既包含有宏观的影响和决定因素,也包含有微观的影响因素。
(4)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配置劳动力资源。(5)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殊性还在于劳动力资源的特殊性。(6)社会性。
(7)经济性。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
系统:是由若干既区别又有联系且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集合体。它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性的特点。
2.系统科学方法论: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对所要研究的事物进行系统分析和处理的一般途径或路线
3.系统科学方法的特征:综合性、整体性、定量性和最优化。
4.实证分析方法:它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因此,经济行为人或经济主体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通过有效地分配其资源,以实现其利润或效用最大化。
5.规范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是用一定的价值去评价经济主体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制度和政策的效率高低,它所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经济学中,通常用“互惠”原则作为判断应该是什么的价值观。
6.宏观劳动力配置:在宏观的层面上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行业、地区间的配置。
7.劳动力: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综合。
8.劳动力的含义:一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即社会劳动力。
9.劳动力资源:也称为人力资源、劳动资源,它是指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拥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
10.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等资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能动性。
(2)具有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3)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4)具有时效性。
11.资源配置:社会如何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或依靠某种机制,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地区以及企业,使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利用,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目的。
12.资源配置存在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物质资源的配置,二是劳动力的配置。13.帕累托有效: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况:此时整个社会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已经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得到了合理的分配,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不可能在不降低其他经济主体效用的情况下来提高自己的效用。
14.帕累托改进:是指现有的资源配置基础上,对各种资源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
(宏观劳动力配置)的分配比例、规模、素质等加以调整,一促进整体效用水平的提高。
15.劳动配置规律: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各劳动岗位之间的分布次序和数量变动的规律性。
16.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类的需要层次论。他将人的需求按照重要性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7.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在于劳动力的个人所有的重要原因在于:
(1)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过程。(2)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前提。(3)劳动力的个人所有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
18.劳动生产率是放映劳动者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和效率的指标。
19.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物质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物质技术因素:劳动手段、能源、劳动对象、生产工艺和生产力布局。社会经济因素: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劳动组织、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劳动者的生活条件。
20.制度: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界定人们的行为,减少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交易的进行。制度提供的一系列的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构所构成。
21.制度的特点:(1)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
(2)具有“公共品”的特点。
(3)与组织不同。22.产权结构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
(1)排他性—拥有者和使用者享受资源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权利。(2)可转让性—产权可以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进行转让。(3)强制性—产权是收到保护而不容侵犯的。
23.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等。
26.判断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标准应该包括:
(1)劳动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2)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否得到节约。(3)自然资源是否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利用。(4)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5)劳动生产率是否得到提高。
27.“统包统配”劳动力计划配置方式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1)对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实行统包统配。
(2)单一化的企业用工形式。
(3)对劳动力的统一调配和调剂。
(4)低工资、高福利的僵化工资制度。
(5)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分割。
(6)劳动力几乎没有流动的自由。
(7)农村劳动力被户籍制度束缚在土地上,不能够自由流动。
28.传统的配置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计划配置的,主要包括两个制度: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和统包统配制度。
(1)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是国家有关行政机构和企业主管部门,根据生产建设需要,运用行政手段对在职的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
(宏观劳动力配置)之间进行分配和调动的制度。
(2)统包统配:是对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员由国家统一进行安置的劳动制度。29.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弊端。
(1)导致用人单位人浮于事和企业富余人员的产生。
(2)劳动效率低下。
(3)阻碍了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0.与市场配置的方式相比,计划配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劳动力不表现为商品。
(1)劳动力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由计划部门统一安排。
(3)工资不能起到调节供求的作用,只是与粮食、布匹等票证配合使用作为取得消费品的凭证。
31.资源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体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3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劳动力配置体制的二元性。
(2)工资收入调节双轨运行。
(3)城乡劳动力配置的户籍壁垒。
(4)劳动力产业分布特征。
(5)城市化与劳动力配置。
33.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存在的原因:
(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劳动力退出障碍互为因果。
(2)体制内劳动力配置者的既得利益刚性。
(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职工滞后。
(4)劳动力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都严重失衡。
34.劳动力市场的三大要素: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价格。
35.国有部门企业表现出与其体制的固有特点相适应的内部职工群体的共同品质特征:
(1)相对长期相适应的内部既职工群体的技能差,业务能力主要来自连续的经验积累,因而工作年限一直是职工收入分配的重要变量指标。(2)职工工资水平低且刚性化,结果导致该部门劳动力再生产主要依靠企业福利来维持。
(3)职工对计划环境的逐步适应过程同时表现为职工对企业依附得加深过程和对市场风险厌恶的累积过程。
36.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民工”具有以下及格品质特征:
(1)农村劳动力一般从事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低技术或无技术的简单劳动,其劳动收入随劳动总量及劳动强度的增加而递增,并且弹性较大;(2)农村劳动力除根据所提供劳动的质和量取得劳动收入外,不享受来自企业的任何福利性待遇,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随劳动及分配过程而终止;
(3)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工作机会的失去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与承受能力。37.劳动力的流动方式分为:自由流动、计划流动和混合决策流动三个类型。38.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特征:
(1)如果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国际价值作为社会福利的计量尺度,那么市场上乡村工资与租金能够正确地计量劳动与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
(2)即使存在扭曲的劳动市场,也没有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性。
(3)资本(劳动)的增加将增加资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量。
(宏观劳动力配置)39.托达罗认为,传统、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以下利益:
(1)城镇传统部门的经济剩余有利于城镇经济的发展;
(2)传统部门比现代部门所需的就业成本少得多,有利于在资本短缺情况下发展;
(3)该部门能廉价培训劳动力,因而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形成方式;
(4)该部门所吸收的是现代部门所不愿吸收的大量般熟练和不熟练劳动力;
(5)该部门更易利用适度技术开发本地资源;
(6)该部门能促进废物利用;
(7)该部门有利于穷人收入的增加。
40.乔根森等人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的主要观点:
(1)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旳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
(2)否认农业部门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和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
(3)农村剩余是指农业部门产品的增长高于人口的增长,即人均粮食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
(4)在农业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中,工资水平并非固定,而是不断上升的,不但工业部门为了吸引农业劳动力要提供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而且农业部门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工资也不断上升的
41.乔根森模型假设:(1)经济系统分为现代部门和落后部门;
(2)落后部门的发展取决于劳动和土地,土地供给固定,且边际报酬递减,不存在资本积累;
(3)现代部门的发展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工资和利润绝对额呈上升趋势,但相对比重不变;
(4)两个部门的产出随时间且随时间而自动增长,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42.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成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风险成本。43.劳动力转移的直接成本:劳动者为了实现流动而直接支付的费用。
44.心理成本:是劳动者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离开亲朋好友,为此所付出的精神上的代价。
45.劳动力个人流动的微观收益分析:直接收益、间接收益、心理收益。46.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效益:(1)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3)流动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有利于劳动力要素比较利益的提高
(5)加速产业分工和技术的转移。
(6)劳动力输出的产业扩张效应。
(7)劳动力输出的出口替代效应。47.对流出地的负面影响:
(1)在农村人口结构上可能会有不利于农业生产。
(2)农村外流劳动力的兼业性不利于农业生产旳发展。
(3)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农村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48.劳动力流出过程中表现的特点:
(1)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
(2)以寻求就业机会为主。
(3)以非农产业为主。
(4)年龄特征
(宏观劳动力配置)(5)受教育水平。
49.劳动力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主要是受城乡间产业分工以及当时国家政策的影响,农村劳动力主要配置在第一产业,而城镇劳动力主要配置在第二、第三产业。
50.根据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手段和方式划分,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1949—1957年,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2)1958—1978年,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3)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51.城乡间、地区间、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是流动的主要动机。52.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基本决定了劳动力资源的规模。53.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54.户籍制度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户籍制度是影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目的在于把城乡人口分布和劳动力配置从此凝固化.(简答题练习P37)55.盲目流动人口:偶尔也有农村劳动力外出,但规模和范围都十分有限,并被视为非法。
56.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有可能系论述)
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受利益的诱导和驱使,城镇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以及社会福利、发展的机会高于农村,都是吸引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城乡间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水平、个人发展机会等方面得差距越大,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动机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消除城乡差距是减缓劳动力流动的关键措施。
城乡间劳动力配置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特点:(1)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2)劳动力资源继续向发达地区转移。
(3)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4)劳动力资源继续流向经济收入高的行业和单位。
57.产业结构的演变有其内在逻辑演进序列,首先是以种植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向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过度,随后以运输、通信、金融、房地产和公共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将超过第二产业。
58.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对于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1)产业结构整体有机构成的高级化过程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2)产业结构转向合理化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3)产业结构跃迁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59.劳动力配置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问题是劳动生产率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就业结构正是以这两个变量作为传导机制,对产业结构调整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实际上,通过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是影响产业结构的更深层次因素。60.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特征:
(1)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打破了原有的就业结构,导致劳动力供需失衡,并产生结构性失业现象。
(2)产业结构调整的范围扩大,升级速度加快。
(3)劳动力技能素质成为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
(4)劳动力在地区间、部门间的流动性加强。
(5)就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及难度加大。
(6)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并存。
(宏观劳动力配置)61.简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互动的必要条件。
(1)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2)存在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劳动力生产要素。
(3)政府能够有效率地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产业政策。
(4)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有效防范各种社会风险。62.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
(1)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
(2)由偏重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转变为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3)由“重重工业,轻轻工业”转变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4)农业内部结构由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转变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5)由忽视甚至限制服务业发展转变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63.三套马车:即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64.影响产业间劳动力配置的因素:工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水平。
6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信号是引导和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信号,是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主要杠杆。
66.改革开放以来,从我国市场化程度来看,第二、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市场化的成分较高,受市场供求的影响最大,其对劳动力的供求、工资的决定等都是受供求影响。
67.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不利于劳动力合理配置的问题:
(1)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了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2)工业生产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3)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
(4)行业协调管理不力,地区产业结构雷同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68.工业结构变动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业产品结构水平较低,市场相对饱和的低加工和粗加工产品过剩,而精加工和深加工产品不足。
(2)工业生产结构单一,分层次、多样化的工业生产体系还没有形成,不能满足多层次的需求。
(3)工业出口结构有待改善,高附加值、高档次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中比重偏低。
(4)工业技术水平低,机械设备陈旧老化、开工率低;技术装备落后,能耗高,效率低;技术改造缓慢,资金短缺严重,产业进步速度缓慢。
69.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
70.社会劳动力的分配要首先满足农业部门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71.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变动规律:从世界主要地区的农业劳动力的变动来看,农业部门劳动力数量的变动总体趋势是从相对数量的变动到绝对数量的下降过程。
2.决定农业劳动力配置的因素:农业劳动生产率、社会总人口规模和结构、工资及收入水平、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的变动、工业化过程、农产品贸易、农业政策、社会因素。
73.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发展变化趋势
1、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
2、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3、离土离乡将成为重要的转移方式
74.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重要标志和条件应当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
(宏观劳动力配置)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75.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1)生产方式的制约。
(2)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3)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的低下,限制了城镇非农产业对其的吸纳水平。76.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措施:
(1)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2)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3)深化制度革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4)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
(5)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6)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
(7)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
(8)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77.深化制度革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的措施:
(1)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封锁。
(2)改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农民有偿转让自己的承包地。
(3)改革城镇的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以及福利制度,给转移农民以公平的待遇。
78.工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决定及影响因素:(178)
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劳动力需求减少
2、竞争和科技革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3、工业部门的工资率成为引导劳动力资源流向的主要经济因素
4、工业产品的贸易政策
79.机器的使用之所以会引起其他部门劳动就业的增加,马克思指出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80)
1、机器生产使产量增加,从而使原料消耗随之增加,因而原料的生产部门就要扩大
2、机器参加了产品生产中的一个过程,会引起其他过程劳动需要增加
3、机器生产使社会分工扩大,因而使社会生产部门越来越多样化,由于社会成员尤其是资产阶级增加了对奢侈品的需求,因而生产奢侈品的生产部门要增加
4、以机器的使用为特征的大工业创造了新的世界市场,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扩大了运输业并增加了劳动力需求
5、在生产领域中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转移劳动力的同时,工人阶级中越来越大的部分有可能被用于非生产劳动,特别是使旧式家庭奴隶在“仆役阶段”(如仆人、待从等)的名称下越来越大规模地再生产出来 80.行业间的工资率成为引导劳动力资源流向的主要经济因素。81.工业产品的贸易数量与结构直接决定着工业部门劳动力的配置。82.改革开放以来,工业部门的就业表现出以下具体特点:(183)1.工业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就业增长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工业就业增长弹性值下降 3.工业就业增长贡献波动较大
4.在各次产业中,工业是吸纳就业能力最低的行业之一 5.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上升.83.中国工业就业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就业增长量有所下降,这是由多方面因素
(宏观劳动力配置)造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发展战略的影响、.技术因素、结构调整因素、劳动力资源(189)
84.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建设周期长
(2)发展早期的大部分设备需要从国外引进;(3)初始的投资规模巨大。
8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划分的标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是指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第三产业具体地说主要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勘察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定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198)
86.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个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个是第三产业在整个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00)
87.第三产业劳动力的配置具有以下特点:(200)
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具有统一性
2、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据生产发展的顺序性,这种顺序性又是由需要的层次性所决定的,而不是出于人们的抽象认识
3、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有有限需要和无限需要的辩证法
4、第三产业服务劳动的层次、顺序性和无限性,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弹性及容纳劳动力的“弹性空间”
5、第三产业劳动者是服务性劳动,但服务性劳动并不都是第三产业劳动
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构成的变动,我国将逐步进入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大转移的时期
88.、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特点:(205)
1、从GDP及就业的产业构成变化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2、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角度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3、从增量角度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89.根据1980年以来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情况来看:(205)
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迅速下降
2、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这一期间不高,仅占20%左右,但整体稳定且略有增加
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高,但增长最快
90.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4)
1、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或接近0.8的部门
2、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4的部门
3、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2的部门
(宏观劳动力配置)
4、就业吸纳弹性系数0.1以下的部门
91.影响第三产业就业数量与结构的因素:行业垄断特点、从业人员素质和国家产业政策。
92.对我国而言,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主要原因在于:(227)
1、市场化程度低
2、产业化程度低
3、城市化水平低
93.三、发展第三产业有什么重要意义?试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途径(一)重视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228)
1、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的协调发展。这是完全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见解。重视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改变其落后面貌,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上协调合理,对于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取得良好的宏观效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生产力不断增长的客观要求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反映了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映了随着生产力不断地发展,消费构成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
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促进生产,生产力水平越高,消费需求越高
5、重视发展第三产业,是改变我国落后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各部门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6、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较强。由于内部结构的调整,即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
(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方针是:(230)
1、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第三产业
2、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第三产业
3、把增强和完善声调功能与发展第三产业紧密结合
4、推进住房、信息、咨询、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体制里的体制改革,加快有条件的行业产业化步伐,促进有条件的第三产业单位从福利型、事业型转变为经营型、企业型
5、加强对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三)大力拓宽第三产业的就业领域:(231)
1、有发展潜力的第三产业领域
(1)商贸餐饮业
(2)社区服务业(3)公用服务业
(4)住宅服务业(5)信息服务业
(6)中介服务业(7)运输服务业
(8)旅游业
(9)文化、体育产业
(10)科技教育业(11)农业服务业
2、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劳动就业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233)(1)加强第三产业设施建设(2)增加第三产业投资
(3)深化第三产业价格与服务收费改革
(4)制定鼓励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5)搞好城镇规划建设(6)加强劳动就业信息服务
(宏观劳动力配置)
第四篇:劳动力计划安排及保证措施
劳动力计划安排及保证措施
一、劳动力的组织调配计划
我单位在投标时,已拟定了投入本合同段的主要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专职试验人员,形成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试验人员等认真学习,使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掌握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工程技术标准、施工要点及竣工验收要求等,为工程的正式开工做好准备工作。接到中标通知书3日内主要管理人员进入施工工地,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经初步测算计划单项工程最高投入劳动力约500人。劳动力计划安排表见附表
(三)。
二、保证措施
1.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我公司将根据劳动力计划表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位。
2.项目部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随时对各处、队的工程内容、工作数量进行新的组编调整,即人员实行相对稳定,但又动态流动的管理方式。
3.我公司有充足的人力资源的贮备,保证满足本工程的劳动力。
4.施工过程中我公司保证不拖欠民工工资,保证按月发放工人工资。
5.所有施工人员在按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前,必须做好战前动员和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第五篇:工期保障之---劳动力资源
工期保障之----劳动力资源的管控
一 施工阶段劳动力定期监控措施
劳动力的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对劳动力计划安排、监控和调度,从而确保劳动生产率和目标实现,是工程管理部的施工阶段工作管理重点。
二 要求承建商对劳务分包的状况、选择、管理提交专题报告
三 要求承建商对季节管理(夏忙、收秋)提交专题报告
四 要求承建商提交不同施工阶段的劳动资源情况图表(每周上报、由监理方进行核实)基础施工阶段主要劳动资源配置(每层工种配置情况)图:地上施工阶段主要劳动资源配置(每层工种配置情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