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班主任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有可能是教育的问题,有可能是社会因素,伴随着教育总是有问题存在,很明显如问题学生。有很多认为问题学生就是有问题的学生,这个概念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混为一体。我们所说的问题学生是指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规定的范围,也就是往往我们指的不求上进,不符合学生标准的学生。而有问题的学生是牵扯到了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在行为和心理上存在作为学生不应该有的想法或举止,简单的说就是问题学生肯定有有问题的学生的不足之处,问题学生是有问题的学生的子集,相比,有问题的学生没有问题学生那么严重,他们当中的往往学习都不是太差,就是某些方面有障碍存在。
面度这两个学生我们下面谈谈较为严重的这一种学生-----问题学生。我相信每一个班主任包括老师都不想让自己的班或是学校有问题学生存在,但这只是个每个老师的原想。我们做不到没有,但我们可以依靠我们的努力做到很少。下面是我对如何对待和化解问题生的一些见解。
面对问题学生很多老师都是往往是硬攻,喜欢体罚、批评。就拿我自己的身边的例子来说,在初中时,也正是学生最爱突出个性,心理转变的时候,若用正确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和沟通是可以阻止他们的恶习的,相反方法不对就会使他们更加消极、问题也不是我们所想到的。当时,班里有个男生叫张xx,很喜欢什么事都由自己的嗜好来干,在上课时有时是晚上熬夜的原因多半是咋睡意中度过的,有时上课把精神用在了看小说,杂志等,有几个任课老师说过几次,前几次是刚说时就稍微的收敛,但次数多了就不一样了,有一次,正看小说,老师让我们做课后练习,老师看到这一幕,让他把书收了,可他冷是没理,结果老师从他手里把书夺了回来,这下可惹怒了,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老师你上你的课,我看我的小说,张xx反驳,至少感觉自己没有影响你的上课,可老师也不是能随便的人,结果还是老师用了暴力,也不太严重,还好没有来得及打老师,但给老师留下几句话说要老师小心点,以后有他好看的,但在同学们的劝阻下把张xx拉出了教室,送回了家。(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接下的事很清楚,因为九年义务,但还是少不了一个处分。从那以后这个学生的行为照常,甚至还有时喝酒上课,在衣着上用我们的土话是太二流仔了,老师也没有在说过他。
班主任也以前说过几次,但还是没有作用,好在他不是对每个人都的不放在眼里,对班主任就是默默低头。也因为是班主任说话不是很刺激人,但作为班主任也要想想这位学生的前途,班主任一再让他好好学习,单独将话,最后还是沉默,班主任也怒了,去见家长。家长也是没有办法,说他们也经常批评和骂他,反正现在这么大也打不动了,可他就是不管。家长让老师怎么教育都行,说他们是没有办法了,最后还是一失败告终。自从那以后他班主任也不是太沉默了,有时任课老师下完课说张xx怎么怎么了,班主任也有时生气的叫过来训话,可有时班主任说的太厉害或太多,他就转身走了。也有的学生说校长要开除他,可在开除之前还是有了奇迹。有一次,班主任傍晚散步,在树林子里,看见了张xx在树底下一个人喝酒,看到这儿,班主任走过去,便真正走进了这位同学的心,后来听班主任在毕业那年说那天他也喝酒了,其实这位学生以前不是这样的一个学生,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他从小和奶奶进,父母对奶奶不是孝顺,对他是有时打骂,有时因为某些原因父母虐待奶奶,小小年级看到了这一幕,等奶奶去世那以后,他也就没有了依靠,回家没有温暖,学校没有可以依赖的人,所以就一直是对生活没有什么真正的最求,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以前有是因为老师的抱怨挨家长的打,现在大了家长也管不住了,一直的消极才使他对什么都关心,就是对稍微和蔼的人尊重,也正是班主任的和蔼了解了他,得知后这些事情后,班主任也坦诚的开导他,又去家长前说明了孩子应该有的环境和作为父母的态度和责任,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虽然,后来听说家长的变化不太大,但至少在学校班主任极力的帮助他,还时不时的给他出题,补习,他也很聪明,各门成绩后来都在班里前中间了,甚至有些科目在班里是前几名,任课老师也知道后,有的补课,有时候和班主任一起做饭,他的学习态度转变,家里也开始关注他,班主任也很看起他,有时礼拜天也和班主任在一起。最后毕业是他抱着班主任哭了。
这是我上初中是的一位问题学生,也是最有潜力的一名,最近我们班的都说他考的学校是陕西师大,我不知道他也是不是也想当一名老师了。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出,问题学生是严重,但他们也往往不是自愿当这样的学生,也有他们的原因,关键的我们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在去感化,开导。不是一味的体罚、批评,我们是要批评,但必须在双方理解或清楚的情况下批评,别忘了在开导还是批评时心存爱心。
第二篇:班主任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班主任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班主任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被班主任称之为“问题学生”的中学生越来越多,这部分学 生呈现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对班级管理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目前也引起了教育届同仁的高度重视。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班主任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有爱心。爱是教育学生的能源,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炬,是取得良好教育效应的力量。爱具体体现在尊重、信任、真诚、宽容、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等方面,虽然每个人体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把热爱学生作为对待问题学生的出发点应该是一致的。生性 懦弱,性格内向,孤僻者宜慈;生性野,性格活泼,自制力差者宜严;脾气犟,感情脆弱者则宜刚柔相修,以慈爱去宽容、去循循善诱,攻破其心理防线,用严爱去严格要求学生,必要时恩威并加,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教师不爱学 生,就会使学生心理上逆反、情感上裂痕、意识上障碍、品德上滑坡、聪明才智 上受到压抑,就不可能真正的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从而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第二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由于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 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班 主任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孩子。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孩子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 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能轻易或者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孩子们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 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班主任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宽 容、善待他们。
第三采用“问题学生导师制”使其得到彻底转化。“问题学生导师制”是班主任要调动所有任课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一个教师负责一到二名“问题学生”,做他们的朋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全天候”观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 思想上出现的问题。这样,原先被冷落的学生就会得到重视,使他们感受到了关 爱,他1 们麻木结冰的心就会开始复苏,他们潜藏已久的能量就能开始释放。这样,“问题学生”就会开始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崭露头角,学习成绩得到普遍提高,有些“问题学生”还会成为学习标兵、德育先进个人等。
第四为问题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班主任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博的 学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 的状态时,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 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如:一个成绩差的学生一次考了 58 分,他泪流满面地找班主任借分,说家长看到他考试不及格会打他;他保证以后 用满分还给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答应了他的要求。一是班主任老师有一颗真 切的爱生之心,他不想让学生挨打;二是他充分相信学生;三是他善于利用契机 激励学生。那个借分的学生由于获得了班主任老师的“资助”,得到了老师的关 爱,鼓起了奋斗的信心,从考试不及格到考试满分,实现了他自己的许诺。试想,这位班主任老师如果没有答应学生的要求,而是挖苦讽刺,甚至借家长之手“好 好整治”他,产生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要集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之力共同关心、关爱和教育问题学生,使其转变。教师除了在学校加强问题学生的教育外,还要发挥与家庭、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教育问题学生中家长要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及 时跟家长沟通。总之,班主任要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这样才 能带问题学生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摘自:《梁爱梅博客》)
什么学生是问题学生?
杨福言 江新顺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问题学生”一词并不陌生。如何界定问题学生却往往是说说容易,做起来比较困难。本文就此提出管见,与大家商榷,敬请斧正。学生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的教育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所谓问题学生应该是指:个体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张扬,不能或基本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教育对象。这样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品德低劣,或有违法乱纪行为,或经常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学习成绩差等,应该包括:
一、违法型。作为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守法,学生也不例外。学生违法,属有问题学生是无疑的。学生违法,一般主要集中在小偷小摸、滋事斗殴、敲诈钱财上。有些人因一时手头紧又急需要钱或家庭控制得紧,花费又不能自控,而把手伸进了他人钱袋,或者强迫那些身上有钱又胆小怕事或体弱者,遇到反抗或拒绝者便动手打人。有的学生因男女情恋争风吃醋,发展到拳脚相加,甚至请人“帮忙”,造成打群架。有的无事生非,瞧着谁不顺眼便对其殴打甚至折磨。这部分学生危及他人人身安全,扰乱学校正常学习生活秩序,搞得学校和许多学生家庭不得安宁,对学校的危害极大。
二、乱纪型。主要表现为学习不认真,生活没规矩,集会无秩序,有意或无意损坏公物。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作业抄袭或不做、少做,上课不听,随便与人讲话,投纸条、下位子或干脆睡觉,逃学、泡网吧等,他们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生活不守规矩,在校园内不能按时睡觉和起身,影响他人休息,不打扫教室、宿舍和包干区卫生,自己的东西乱扔乱丢,影响环境卫生。不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公共场所无视规定,不排队、乱走动、乱说话、瞎鼓掌、吹口哨。把学校的财产当作自己发泄的对象或武斗的器械,心目中没有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和爱护劳动者成果的观念,任其嘴巴的“自由”,手脚的“自由”,缺乏约束力。这部分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往往最大。
三、劣德型。主要表现为:撒谎骗人、挑拨离间、损人利己,往往让别人去违法乱纪,影响集体团结,搞得人们不得安宁。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危害,给人的初步印象是听话、老实,往往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行为性质很坏。这部分学生会拉帮结派,做出的事具有爆发性,危害很大。
四、心理缺损型。主要表现为:不合群、自我封闭,爱钻牛角尖,行为怪异。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突然变故,或是由于失恋,或是由于学习上连连失利,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常使自己转不过弯来,或自我封闭、沉默不语,或放任自己、不加约束,或伺机报复不择手段,或怀疑一切,什么都看不得等。这部分学生往往不会对他人造成危害,但做事又往往没有预兆而具有较大的突发性。
五、其它型。身体素质差和学习成绩差。
身体素质差者是问题学生。身体素质差,有多方面的原因,如遗传、生理、病理等原因,也有缺少锻炼的原因。身体素质差可能不利于学习,会影响学习成绩,但更多地是影响心理,造成心理素质低下。以心理素质差为因,以学习成绩差为果,可纳入心理缺损者中。
学习成绩差者分问题学生和非问题学生两种。如果学习成绩差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这部分学生不属于问题学生,因为他们发展潜能很小,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习成绩差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这部分学生属于问题学生,主要表现是学习习惯差。学习习惯差又常常与好动、缺乏上进心、经常违纪相伴随,往往形成“双差”。以行为习惯差为因,以学习成绩差为果者,可归入违纪者中。
关于问题学生的内涵与外延勉强界定了,但鉴定一名学生是不是问题学生的具体操作,难度相当大。
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他们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素质的个体。世界上人无完人,学生当然不能例外,他们产生一点、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不足为怪,教育者必须承认并尊重这些事实。那么多大问题才算问题学生?多少问题才算问题学生呢?这个问题应从性质、程序、数量、频率、发展趋向多方面来考察。
问题的性质应该是首要依据。任何人都会有一些问题,但问题有大小,大小的判定在性质。就问题产生的类型而言,违法的性质最严重、乱纪的次之,而劣德型的则比较隐含再次之,心理缺损型的如不付之于外在的行动则对他人的危害也不大,4 可姑且列最后。有的牵涉的人员多,事情的发生面广,有的则牵涉少,面窄,而有的是个体行为。此外有的问题产生是主动的,有的是被迫的,也属性质之列。
其次,问题引起后果的大小程度。问题有的引起了严重结果,其影响很大,自然最严重,有的有后果,但危害不大,影响不大,应次之,有的有潜在危害还没有引起什么后果等等,问题的程度有轻重。
三,问题产生的数量和频率。任意一类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量的问题。质变必定伴有量变,量变会产生质变,数量的积累会转变问题的性质。如果一个学生是偶然出了一点小问题,我们当然不能一下子说他是有问题,但如果是经常发生,这应该说是有问题了。因而如何衡量小问题发生多少次应作为大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其既难定性又难定量。问题产生的频率与数量有联系又有区别,产生相同数量的问题时间跨度小,则频率大,问题的引起后果程度就大。
四,问题发生的趋向。学生产生的问题有的性质越来越重,有的越来越轻;有的频率越来越高,有的越来越低;有的是老样子,有的忽好忽坏。在考虑问题的性质、程序、数量和频率的基础上,密切注意问题动态的变化和趋向,是推断问题学生变化的重要依据,和绝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分别从性质、程度、数量、频率,趋向上综合考虑问题学生。那么如何恰当地将这些因素细化和量化?把学生易发生、常发生的问题归类,并按其性质和程度确定权重,再将一定周期内事情发生的次数(频率)折算成频度,这样综合得出数据(S),表示问题学生的问题。
例如下表:
一般以一个学期周数(C)为周期。
不同问题性质不同而权重不同,同一性质的问题其情节不同、次数不同、时间长短不同等,权重(D)也不同。同一性质的问题在一个周期内出现的次数(n)不同,则其频率不同。相同次数的问题首次末次间间隔周数(T=NI-NI-1)不同,其频度不同。
频率相同或频度相同时,问题性质和程度的趋向严重或变小,则趋向系数(M=DI-DI-1)不同。
那么,每当某学生出现问题时,需要采样数据是DI和NI,其他数据从储存数据文件中获取,然后由计算机辅助完成相关工作。程序段伪代码如下:
I=I1/* 问题产生次数计数器 */
inputDI /* DI由问题的性质和程序确定,下标变量 */ inputNI /* NI产生本次问题的周次,下标变量 */
T=1NI– NI-1 /* 首末两次问题间隔周数,在同一周中T=1 */ F=I/C/* F为问题产生频率 */ Fd=I/T/* Fd为问题产生频度 */ M=(DI-1-DI)/DS /* M问题产生趋向 */ /*DS为上表中所有问题中等权重之和 */ S=SDI*(1F)*Fd*(1M)/* S问题量化值 */ Print“S=”;S
计算所得S能反过来对学生问题进行定性。在省(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学籍管理文件构架下,参照上表中所有问题中等权重之和(DS),将S值域划分成六级: 1级至6级依次对应:问题预兆、问题萌芽、问题成型、问题较轻、问题较重、问题严重等。我们可以根据其等级启动相应帮教工作程序,并依次作出相应的处理:口头批评、口头警告、警告处分、严重警告、记过处分、留校察看,直至开除或勒令退学。
我们建立、完善问题量化模型,作为学校管理信息系统(MIS)一个功能模块,是为了系统、客观地界定问题学生,目的是能对学生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帮教。这个模型是从定性到定量,不仅涉及到许多法律法规,还涉及到学校体制、办学水平、管理模式、文化氛围、工作重心、生源状况等等。模型中问题项目设立和权重确定等是模型的具体内容。
参考书目:
袁振国 主编《当代教育学(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2版
第三篇:班主任应该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班主任应该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1、如何对待有不良习惯的学生?
凡属习惯问题,根子几乎都在家庭。他们的问题主要是家庭教育失误造成的,他们的毛病主要是家长惯出来的,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已经形成坏习惯了,很难改正。解决这类问题,除了一般性的班级管理和教育之外,还必须进行个案诊疗。最好能找到其家庭教育具体的“失误点”,让家长自觉调整,帮助孩子进步。
2、如何对待厌学的学生?
这类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不学习,不听讲不写作业,一上课就蔫,一下课就来精神,对有关学习的话题过敏,老师同学提起来就烦,家长提起来就急。一般教师对他们的看法只是一个字——“懒”。班主任对待他们要有耐心,要想办法从激发外在动机开始,逐步过渡到激发其内在动机。
3、如何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这类学生主要问题在心理方面。如自闭,自恋,忧郁,退缩,躁动,攻击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多疑,无法与他人沟通等等。这些问题往往与遗传、家庭教育、童年经历有关。教育他们的时候,班主任的角色类似心理医生,要求班主任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找到他的“情结”,才能解决问题。
4、如何教育品德有问题的学生?
这类学生往往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劫钱,小偷小摸,抽烟喝酒,与异性有不正当交往,离家出走,不孝顺父母。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纪律不好。这类学生多是“边缘生”,往往一只脚在学校,另一只脚在社会。他们给教师的突出印象是“坏”。教育这种学生的时候,教师既是医生,又是战士。既要想办法走进他的心灵,又要以正义感去震慑他。
5、如何对待“好学生”出现的问题?
这类学生的问题是“隐性”的,班主任没有相当的专业能力,没有足够的教育经验和社会经验,没有一定的洞察力,看不出他们的问题,相反,会认为他们是令人满意、令人放心的好学生。其实,他们的毛病处于隐蔽状态,常见问题有: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心,虚荣心过强,抗挫折能力极差。这种孩子有时会突然惹出大事,如早恋,出走,犯罪,自杀。对待他们,班主任工作要细致,要能够从细节中看出事态的苗头。不能只以表现或成绩而忽视其它。
第四篇:对待问题学生
绍兴龙龙教育:“浅析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被称之为“问题学生”的学生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呈现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目前也引起了教育届同仁的高度重视。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被称之为“问题学生”的学生越来越多存在偏差的学生。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呢?绍兴龙文教育辅导教师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有爱心。爱是教育学生的能源,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炬,是取得良好教育效应的力量。爱具体体现在尊重、信任、真诚、宽容、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等方面,虽然每个人体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把热爱学生作为对待“问题学生”的出发点应该是一致的。爱分三种:慈爱、严爱与混合型爱。慈爱带母性之柔,严爱带父性之刚,混合型的爱兼父母之柔刚,柔中带刚,刚中兼柔,常能达到一种恩威并加的效果。三种爱适应于三种不同问题的孩子,生性懦弱,性格内向,孤僻者宜慈;生性野,性格活泼,自制力差者宜严;脾气犟,感情脆弱者则宜刚柔相修,以慈爱去宽容、去循循善诱,攻破其心理防线,用严爱去严格要求学生,必要时恩威并加,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就会使学生心理上逆反、情感上裂痕、意识上障碍、品德上滑坡、聪明才智上受到压抑,就不可能真正的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从而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
第二、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由于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孩子。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孩子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能轻易或者盲目地定为道德品质问题。孩子们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老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宽容、善待他们。
第三、要调动所有孩子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孩子做他们的朋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融合。这样,原先觉得自己不合群的学生就会觉得得到重视,他们感受到了关爱和友谊,他们麻木结冰的心就会开始复苏,他们潜藏已久的能量就能开始释放。这样,“问题学生”就会开始在课堂上的各项活动中崭露头角,学习成绩和表现相辅相成,得到普遍提高。
第四、老师不仅表现于渊博的学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环境。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第五、和家长要有必要的沟通,老师只是学生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更有效果的是家长的作用,因此,家校的有效沟通,尤其是家校间合作,在问题学生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在学校,学生对老师的不尊敬行为时有发生,包括课堂捣乱,当面顶撞,背后谩骂老师,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更容易遭遇到学生的“不敬”。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小则会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一、学生为什么不尊敬老师?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如,本身学生受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教师自身言行举止有不当的地方,学生看在眼里,就会对老师的形象大打折扣,从而做出“不敬”的行为。还有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时候,有所欠缺,流于表面和形式,并没有触碰学生的内心深处。
二、在处理学生的在处理学生的在处理学生的在处理学生的“不敬”行为。有以下几个应对办法:
1.当事件发生时,理智冷静处理。当学生的“不敬”事件发生时,不激动,不发火,是不可能的。但作为班主任,必须顾及到自己的感情可能带来的后果,要以理智战胜感情,冷静处理。当学生出现“不敬”行为时,情绪较为激动,这时,不易做思想工作。应先让学生冷静下来,让他作自我反省。等他情绪稳定之后,再指出他存在的问题,这时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2.事情发生后,不要急于采取行动。有些班主任在“不敬”事件发生后,急于解决,或找学生家长告状,或到学校政教处寻求解决的办法。其实这种做法有些欠妥,因为在“不敬”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会很敏感,很脆弱,此时如果再找家长和学校去刺激他,激发他的叛逆情绪,就很容易使矛盾激化。所以,在事件发生后,先不要急于采取行动,而是要静下心来思考。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不敬”事件,自己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不是,如果自己能够解决,就不要找家长,学校。突发事件最能体现班主任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如果班主任动不动就找家长或学校告状,学生就会反感,这样,班主任工作就会显得非常被动。3.处理问题时,要深入学生内心深处,不要只看表面。其实学生很清楚要尊敬师长。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生学生对班主任的“不敬”行为,其背后必有隐情,我们在处理“不敬”事件时,应深入调查了解,决不能敷衍了事。我班有这么一位学生,母亲一个人在家种地,却供三个孩子上学,很是不容易。他的母亲希望三个孩子都有出息,所以母亲一个人承受着一切。这名同学不想母亲一个人太累,想回家和妈妈一起干活,以此来减轻她的负担。但母亲就是不同意。从此以后,他上课睡觉,并且搞小动作,和老师作对,无理顶撞老师,事后了解到,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让学校把他开除,这样他就达到了帮妈妈干活的目的。他的“不敬”只是一种表象。我先是和他的母亲打电话了解情况,母亲说了很多夸儿子的话,同时也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之后我找到这名同学,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谈话过程中他把心里的委屈和想法一一向我倾诉,同时我也对他有的放矢的进行了开导和教育,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知道了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从此以后这名同学发生了很大变化。班委工作认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