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发展促和谐——海南构建和谐社会纪实
海南州是一个半牧半农地区,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各地的发展很不均衡,处于河湟谷地的地区各方面发展较快,一些山大沟深的乡镇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于是,海南州立足实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浓墨重彩地勾画了一幅人民安居乐业、事业兴旺发达的和谐蓝图。
为了围绕构建“和谐海南”,努力促进全州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海南州以经济社会建设为重点,优化发展环境;以扶持弱势群体为重点,改善民生环境;以保持社会稳定为重点,打造平安环境;以城乡环境建设为重点,构建生态环境;以社会信用建设为重点,营造诚信环境;以依法行政为重点,创建法治环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建设文明环境;以改善投资环境为重点,创造开放环境;以增强社会动力为重点,形成创新环境。海南州是一个农牧业大州,农牧民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79.33。切实解决好农牧业、农牧区、农牧民问题是海南州缩小城乡差距、消除贫困、促进全州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的根本问题。用工业化方式组织农牧业生产,全力推进现代高效畜牧业建设,重点抓好羔羊育肥出售、发展草产业、牲畜舍饲半舍饲圈养、优良畜种推广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工作,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托水电、矿产、畜牧、旅游、中藏药等优势资源,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加快资源转换和新型工业化进城。
作为一个以草地生态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欠发达生态脆弱区,海南州土地沙漠化面积达1900.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达982.2万亩。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篇:*市构建和谐社会纪实
文章标题:*市构建和谐社会纪实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__市顺天时、谋地利、创人和,孜孜追求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社会和谐的大发展,努力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陵山沭水间回荡着和谐__的时代主旋律。
明之以责,持之以恒,凝心聚力谋跨越
10月30日,__市隆重举行第四届金秋经贸洽谈会暨无锡—__工业园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首期6个投资项目和__市6个项目同时签约,拉开了无锡—__工业园建设的序幕。无锡—__工业园位于__市新长铁路以西以南、沭河以东、徐连高速公路以北,总面积28平方公里。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无锡新区与__合作共建开发区,用5-8年的时间再造一个新__,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开发建设任务,建成南北合作共建开发区的样板。这一平台将形成无锡与__招商活动的“同班车”效应,无锡新区产业向__转移的“直通车”效应,两地合作共建的“一辆车”效应,意味着__“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的地位更加牢固地确立起来,意味着__的发展将提早5-10年。
以发展促和谐。今年1—8月,__市开工在建的1000万元以上项目159个,涉及投资总额84.1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热气腾腾的大建设、大发展场面向人们昭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正在东陇海产业带上迅速崛起!
省委书记李源潮视察__时说:“__一手拉着徐州,一手拉着连云港,没有__的发展,东陇海产业带就建不起来。省委希望,争取7到8年把__建成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在省委、省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__成为东陇海经济带上3个中心城市之一,凸显了省委、省政府对__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厚望。
和谐不仅是品牌,更是品位。__市在服务环境上,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对投资者实行“保姆式”服务;在政策环境上,按照“__发展、投资者发财”的思路,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法制环境上,大力推进依法行政。2005年12月,__市当选首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0月30日,__市第四届金秋经贸洽谈会上,共签订项目56项,总投资46.23亿元,引资总额9.6亿元。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强势推动下,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年1—10月,全市实现GDP75.8亿元,同比增长16.6;完成财政收入5.96亿元,增长49.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亿元,增长39.7。
安之以乐,煦之以和,一寸土地十分彩
9月16日,200平方米的__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开馆迎宾。它运用全自动多媒体流动演示、语音控制动态模型等高科技手段,重点展示了__市到2020年的城镇体系结构和城市发展蓝图。内部追光,外部投影,以视频动态程序自动演示,使整个展馆更加完美,吸引市民纷至沓来。他们自豪、欣喜的笑容传递着同一个信息:“__的明天更美好!”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__市把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作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力打造形神兼备、风韵和谐的魅力之城。3年来,投入城市建设的资金总额近20亿元,完成工程量为前20年的总和,绿化面积总量为前15年的总和,完成亮化工程为前10年总和的3倍,基本形成中等城市框架。同时,整合旅游资源,以马陵山国家4A级景区开发为核心,着力塑造马陵山秀、骆马湖美、窑湾镇古、开发区繁华、古运河风光带和沭河—塔山风光带清幽的__旅游形象,做强“山水风光游”、“花厅文化游”、“古镇风情游”等旅游精品。
工业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加快,使__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目前,__城市化水平达39。和谐不仅是梦想,更是追求。__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环境质量,阔步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迈进,以实力激发创新的活力,充分彰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的魅力。
察之以义,惠之以利,细雨无声润心田
今年72岁的草桥镇陈圩村农民周维信,一个月前因消化道出血住进医院,花去5000多元医药费,出院当天医院为他报销了3000元。起因是年初他投入10元钱参加了合作医疗。
自2002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每名农民每年只需交纳10元钱,医疗费用即可报销30%—80%。今年,__市实现联网现场结报,在保持原个人交费标准不变的基础上
第三篇:以和谐文化促和谐社会
说起和谐社会,人们总是充满期待。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28字所勾勒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以宽广深邃的文化眼光,深刻诠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
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涵着价值取向,包含着道德规范,体现着文化判断。构建这样一个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没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和谐,就难以聚集各方力量。培育和谐文化,以共同的理想和观念,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
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和谐文化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才能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不仅有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良好氛围,而且有激发人们创造活力的人文环境。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才能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今天,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知道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
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
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
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
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第五篇:加快和谐质监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和谐质监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作者:任闻宇 杨明波 胡弘昊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1期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质监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了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和谐质监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和谐质监;电子政务;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