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五粮食处理中心助农增收

时间:2019-05-14 06:1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五五粮食处理中心助农增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五五粮食处理中心助农增收》。

第一篇:八五五粮食处理中心助农增收

八五五粮食处理中心助农增收

本报讯(王书臣 孙景新)近期,八五五农场辖区内的8个粮食处理中心,开足马力,日夜接收新粮。农场工业园区内的盛鑫粮贸公司,仅需一个电话,付20元车费,公司就派车直接到地里收粮。

近年来,这个农场按照“扩玉米、强经特、提品质、增效益”原则,打造绿色玉米生产基地,玉米种植面积已扩大到耕地总面积的66%。今年,这个农场玉米平均亩产可达550公斤以上,亩均增产150公斤,亩增收300余元。但由于秋季雨水多,玉米水份含量大,不易储存,农场调集160多台收割机昼夜抢收,引资兴建的8个粮食处理中心全天候开工运行,日烘干玉米2400余吨,基本满足了全场30万亩玉米的烘干需求,确保职工丰收的粮食丰产增效。

第二篇:阳光工程助农增收

阳光工程助农增收

公主岭市响水镇通过蔬菜种业合作社建立了1000多栋蔬菜大棚,春节前后,正直春菜大棚上市,由于连续的低温大雪天气,即将上市的果菜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技术包保响水镇600栋大棚的赵玉国同志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吃住在棚区,不计任何报酬,给农户讲解棚膜技术要领,仅一栋柿子大棚就增收了2000多元钱。通过园区阳光工程技术员看守式服务,尽管今年发生连续极寒大雪式天气,1600多栋温室没有出现压塌,减产。为群众带领了更高效益。公主岭市秦家屯镇两家村农民王锁柱,自2010年前,原本在城里开出租车,年收入2万元。2010年8月,他参加了大岭镇举办的阳光工程培训班后转包了出租车,凑钱包了两栋大棚,自己的技术不过硬,阳光工程的技术员随叫随到。通过农业技术专家的后续指导和服务,去年一茬柿子就净赚4万多元,五茬果菜效益达20万元。

第三篇: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调查报告

关于xx县尊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的调查报告

xx县粮食局

在xx镇尊三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劳弱户、外出户不再为种田而担心,邻里间也不会出现为土地争执引起的纠纷,农民不但能学到科学种田的本领,还能获得一笔可观的劳务收入。村民刘保元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他一年能拿到土地流转费和国家粮补5000多元,还能从合作社获取

劳工费8000元,“参加合作社比自己种田成算多了,不要担风险,还能照顾家庭,搞第三产业。”

尊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建在该村31组。该组地处马丰公路西侧,有52户农户,345亩耕地。土地集中且肥沃,历史上就是粮棉丰产方基地。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出现了有田无人种甚至抛荒的现象。有些农户因为缺技术,严重影响了种植效益。去年,村党支部征得村民同意,决定成立尊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行土地流转,变农户分散经营为合作社集体规模经营。土地流转费每亩800元,每年6月30日前通过“一折通”结算到农户,国家规定的粮食补贴和农资补贴按照流转实际面积仍发给各农户。一些农户有顾虑,认为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后没事可做了,尤其是没有稻草打草绳,副业收入减少了,人畜粪没地方可去了。为了打消农户顾虑,合作社郑重向农户承诺,凡是流转土地的农户,合作社用工优先考虑,按照劳动强度每天发给劳务收入25元至40元;农户的人畜粪,合作社按质收购;麦熟秸秆还田,稻熟稻草归土地流转农户打草绳。合作社还承诺,土地流转后,农户不需要任何种田成本,也不需要担任何风险,每亩土地每年可净得880多元,而且,参加劳动还可得一笔劳务费,比自己种田划算。农户的顾虑打消了,合作社在秋播前将345亩耕地全部流转过来,并作为良种繁育基地。随后,合作社又与农林部门联系,挑选了13个小麦新品种在基地上种植,并在秋播前一次性规划种植到位。

为了建好新品种良种繁育基地,合作社积极向省、市、县争取了项目投资40万元,工程绿化造林3.5万元。将整个基地划分成四大功能区,每个功能区之间沟、渠、路和绿化配套,形成道路贯通、水系畅通、绿树成荫的风景线。今年夏熟,合作社种植了17个水稻新品种、16个棉花新品种,做到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育苗、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肥水管理。合作社建立了8个作业组,和专业栽插队、专业治虫队、专业收割队、专业灌排组。农药、化肥由合作社统一购买,农机具由合作社统一调度,技术服务由合作社邀请专家统一指导。

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连片种植,规范管理,精心繁育稻、棉、麦优良新品种,有效地推进了农业规模化种植,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化解了农民种田风险,壮大了集体经济,今年可望获利20万元以上。

第四篇:八五九粮食处理中心

八五九粮食中心基本情况

一、人员分配:主任一人,书记一人,副主任两人,副主任科员一人,科员四人,职工31人。

二、粮食处理中心职能:

1、粮食科

粮食收购、储存、销售业务。

2、商务科(1)家电下乡;(2)汽车摩托车下乡;(3)生猪屠宰;(4)加油站管理;(5)进出口业务;(6)旅游业务;(7)酒类专业。

3、市场部

粮食信息处理、销售、经营;质量追溯项目;鑫亚分公司

4、工业科

负责扶持工业企业振兴,工业企业长远规划,工业企业管理服务,工业企业报表。

5、外经贸 负责进出口业务。

6、绿办

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双体系认证,质量环境认证。

粮食中心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总局党委提出“抓城、强工、带农”的指导思想,和农场党委提出的奋斗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及时全面完成了农场及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各项生产管理任务和工作,包括单位的工程建设,资材的购买,机械设备安装、调试,人员的配备、学习培训等;制定了09年至11年数万吨的粮食收购方案和计划,充分做好了每年粮食收购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完成了工业园区的公共配套工程建设,包括园区进驻企业达到11家,全面及时完成了商务、外贸、双体系认证、有机食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农业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等工作。

市场部工作

1、全力搞好工程建设

积极配合、组织协调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完成物流中心的建设工程。2009年,分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粮食收购、化验、检斤、保管、烘干、整理贮藏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处理中心。粮食中心负责人员不分早晚、没有节假日,始终坚守在建设工地,对整个工程坚守施行全面监督、组织协调。截止11月已基全面本完成10万平方米的水泥地坪,日处理500吨水稻烘干塔一座,三栋4万吨粮食仓储罩棚,近1000平方米的化验室、检斤房、办公楼的建设。为下步粮食收储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扩大经贸流通领域

通过上海农展会、哈洽会、全国金秋粮食洽谈会及网络平台等方式,建立与中粮集团黑龙江分公司、上海光明食品集团万事发公司、江苏徐州市粮食局等多家企业达成粮食销售合同和购销协议,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建立了良好的市场流通渠道。

3、加强员工业务培训

为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粮食中心先后派送十余名业务骨干参加国家、省里及分局组织培训的质量追溯、粮食检验、粮食管理、保管、微机系统、烘干设备操作等项专业学习。正式上岗前物流中心全体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学习。

二、粮贸科工作

粮贸科作为农场负责粮食市场流通业务主管部门,承担着全场粮食市场流通与营销,以及粮食收储任务。

1、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能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落实贯彻完成上级的各项工作要求。调研农产品生产状况、收获质量。制定农场粮食收购方案,为农场领导制定粮食收储政策,提供客观真实依据。

2、热心为农户服务

秋收时节之季,我们能够热情为广大农户提供粮食检验、储藏、保管等业务相关知识;提供粮食市场信息等项目的义务服务;宣传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检验新标准和质价政策。守信于我们向全场农户许下的郑重承诺。

3、积极筹备粮食收储工作

借助农场新建粮食仓储中心的优势条件,我们建立了检验、检斤、保管、结算等各环节充分的准备工作,随时接收收储任务。

三、边贸公司工作

每年要通过对其工商营业执照、组织代码等相关证件进行年检。为此需要审计、财务、集团、国资局等相关部门的审核意见和有效数据。同时,每月每季向国税局等有关部门执行财务报表制度。

四、商务科工作

1、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审核。

依照上级商务主管部门的指示和文件精神,我们认真宣传国家、黑龙江省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办理补贴手续有关规定。我

们认真审核并申报批准了八五九农场百克隆家电商场、海洋家电家具商场两家家电下乡指定经销店,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在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审核工作中,能够按条例认真把关,严格审核。

2、酒类专卖整治

依据总局、分局商务局指示,协同分局商务局对我场的酒类经销市场进行了联合检查,整顿了酒类流通市场,规范了行业行风。同时,建立经营者档案,为农场68家酒类经销店办理了酒类专卖许可证,使其进行合法规范经营。

3、“万村千乡”农家店建设

建立“万村千乡”农家店档案,设立了“北大荒新时代超市”一家乡级农家店和“北大荒成斌商店”等十一家管理区的村级农家店。与其签订“万村千乡”农家店经营合同,下发“万村千乡”农家店安全管理规定,张贴并遵守经营诚信承诺书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连锁店宣传口号。使我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健康稳定地发展。

4、整顿生猪屠宰场

审理和整顿我场生猪定点屠宰场换发证书和标志牌清理工作,并对其执行强令整改不符合规定5处直至合格,同时,对其下发«生猪定点屠宰场»管理制度,并对其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全场人民食肉安全。

5、严管汽车加油站

按工作计划,不定期地对农场加油站进行业务工作、安全工作检查促进农场加油站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工业生产工作

按照总局提出的围绕抓城强工带农的指示方针农场重点加强了工业园区的投入和建设,六、绿色、有机认证

1、我场无公害认证面积64万亩,2009年,经审核验收持证继

续有效。

2、批准获证的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监督、管理并提交2万余字的自查报告,呈递国家农业部、省绿办。

3、申请的1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监督、管理并提交数10万余字的八大系列五十个验收项目的自查验收请示报告,呈递国家农业部、省绿办待批准获证。

七、质量、环境双体系认证

首次负责分公司质量、环境双体系认证工作,经过多方努力,整体工作得到检查组和专家的认可。市场部接到此项工作便立即组织实施展开工作。

首先,我们认真组织学习了质量ISO19001-2000 和环境ISO14001-2004体系认证的国际标准。细心专研GB/T19001-2000和GB/T9001-2008的差别,为双体系认证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其次,根据GB/T9001—2008和GB/T14001—2004标准,结合分公司实际,制定并修改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目标测评方法,为双体系认证工作的开展制定了纲领性文件,提供了科学依据。

再次,每年制定内审计划,并于每年7月30—31日召开首、末次质量、环境体系管理评审内部审核工作会议,做出内审报告。发现不足,进行持续改进,为迎接外部审核做充分的准备。

最后,于每年8月15—16日,接受华夏认证中心专家组的审核,审核中专家组只提出2项一般不符合项,结论是优秀并通过审核继续保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资格,此次认证结果为历年来成绩最好的一次。

八、农产品质量追溯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声誉、扶壮品牌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创高经济效益,2009年4月初开始,八五九农场作为三江分局第一家,向农业部申报了2010年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项目的调研、申报、可研报告以及实施方案的编制等工作。申报项目建设自2010年起,年限为三年,实现15万亩水稻6万吨大米,从水稻种植作业站到初级分销商、部分零售商的全程可追溯体系。投资总额126.07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120万元,企业配套资金6.07万元。项目建设完成后,6万吨绿色食品大米全部具有可追溯性,产品销售价格预计每公斤可增加0.1元,年销售额可增加1200万元。同时,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的实施,带动了水稻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建立。目前,八五九分公司申报的2010年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已经通过了农业部农垦局经济发展中心的初审、复审。现在农业部农垦局前期专家评审、后期实地考察及各单位实施方案编制情况最终确定2010年追溯项目实施单位。

九、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职工素质

单位新组建后我们根据今后生产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粮食中心管理制度汇编。对单位粮食收购管理和其它日常工作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职工全部上岗后认真组织了学习和考试。根据不同生产时期及时制作了物流中心简报,在单位和农场内部网上发布,让单位职工和及有关部门了解本单位的各项工作情况和相关信息,同时也是向农场领导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汇报。

十、今后工作目标

1、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学习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建立一只团结高效的队伍。

2、提高服务质量,以诚信为本成为农户的信誉单位。

3、力争粮食收购数万吨,为农场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4、全面完成工业倍增计划,春季完成园区绿化工程,创一流工业园区。

5、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进一步完善收尾工程建设和实用配

套建设。

第五篇:珙县“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助农增收

珙县“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助农增收

珙县政府副县长 杨学东

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今年以来,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围绕“拓展工作年”主题,确定“珙县经济要继续领跑全市、继续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行列”总体目标,以“抓项目强基础、抓产业促增收、抓机制添活力、抓目标树形象”为工作主线,坚持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想方设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呈现稳步上升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向好。1-6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15.45元,全市排名第六;同比增加305元,增量全市排名第一;增涨13.2%,增幅全市排名第三。

一、做活“加法”文章,助农增收,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

(一)狠抓特色农业,挖掘增收潜力。一是蚕桑产业新跨越。截至目前,春夏两季发种58418张,同比增发11062张,增涨23.35%;产茧46816担,增产9183担,增涨24.4%,蚕农茧款收入5943.46万元,增加2724.77万元,增涨84.64%。二是茶业、茶花产业大发展。全县新栽建茶园3000亩,产茶1715吨,产值4680万元,实现茶叶产量、产值 “双增长”;新种植茶花1500亩,茶花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00亩发展到4500亩,龙凤花海誉冠全球。三是林竹发展势头强。吸引林业重点项目及产业化建设投入达6100万余元,申宇木业、观宝山林业、盛世金潮等企业呈现产销两旺势头,林业总产值达3.5亿元,增加6000万元,增长20.68%。四是烤烟产业有提升。完成烤烟移栽面积2.8万亩,占市下达计划的116.66%,预计可产烟7万担,烟农收入4500余万元。五是畜牧产

业新谋划。出栏生猪25.7万头,增长6.2%;禽蛋产量2784吨,增长6%;肉类总产量达2.53万吨,同比增长6.3%。畜牧业实现产值5.08亿元。六是竹荪产业再发展。由天津亿伦贸易公司投资建设“百亿元竹荪健康产业园”,正在积极推进中。该项目分三期建设,概算总投资35.5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8.9亿元,新建10万吨竹荪饮料、2万吨竹荪精、1万吨竹荪发酵酒、500吨竹荪精华素生产线。目前,珙县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茶花种植基地,成为中国竹荪之乡,还是全省21个现代农业基地县(蚕桑)之一。

(二)突出龙头作用,发挥集群效应。一是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截至目前,全县涉农企业工业产值达9.7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63亿元,增长160.2%;实现利税6714万元,增长671%;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完成投资6528.6万元,增长12.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业人员2223人。二是大力发展专合组织。全县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6个,全县各类专合社总资产累计达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38亿元,同比增长96.3%。三是不断提升产业化程度。在进一步提升蚕桑和烤烟产业化程度的同时,还建成玉和黄金梨,石碑茶叶,王家水禽等一批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村。今年新实施百万元村建设68个,其中,粮油17个,蔬菜15个,茶叶10个,烤烟26个。全县共实现“一村一品”百万元产业村83个,累计发展农业产业化基地28万亩,带动了8.5万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民从事产业化经营人均增收3500元。

(三)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收入。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大项目来抓,采取领导抓、能人带、信息引、典型推、服务促等多种途径,促进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上半年,实现劳务收入4.2亿元, 增长15%,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312元。

二、强化“减法”文章,轻装前行,把农民的负担卸下来

(一)完善社会保障,推行新农保试点。农民参保补贴制度的建立,体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扶持“三农”的战略思想和对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的保护,它以政府补贴、财政支付的形式大大增加了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截至目前,共发放2673万元养老金,促使我县32万农民人均增收83元。

(二)严格兑现政策,强农措施到位。认真落实国家退耕还林、粮食直补、“两免一补”、农村医合、农村低保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坚持惠民资金“直通车”“一卡通”,及时足额兑现落实中央、省、市补贴资金2170万元。

(三)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覆盖到位。全面落实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扩大农作物良种、畜禽品种、农机具补贴范围;强化各项农业扶持、保护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县政府出资300万元,成立全市首家畜牧担保基金,重点引导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建立健全农业主导产业金融保险体系,开展水稻、玉米、生猪等产业政策性保险,逐步扩大到蚕桑等其他特色产业。

(四)实施整体推进,搞好扶贫开发。争取到省级扶贫项目3个,资金150万元,争取到危草房改造和劳务扶贫项目资金67万元;认真落实“首扶制”,构建“大扶贫”格局,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发放贫困户贷款650户,发放资金334.4万元;新发展扶贫对象18户,发放资金16万元。

三、写好“乘法”文章,科技引领,把农民的本领提上来

(一)开展技能培训,增强科技水平。要致农民真正的富起来,必须向科技要效益,强化科技在助农增收上的乘法效应。因此,我县为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大力实施科技培训工程,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技术培训,加强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增产增效的先进适用技术。截至目前,以农村为重点、以科技为

支撑,通过县-乡-村(企业)三级培训体系,统筹协调专业部门、专技人才深入全县各乡镇、相关企业、科技园区、专业合作社开展烤烟、蚕桑、畜禽、农业生产等科学技术培训。全县已培训80余期(次),培训近8万人,使上万名农民掌握了一种以上的适用技术,重点村、重点企业人员基本达到了会一门、懂两门、掌握三门的要求,提高了农民科学技术水平。

(二)实施科技引领,强化示范带动。以实施“省级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项目(蚕桑)”为契机,大力推广“桑—蚕—菇—肥”循环蚕业经济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实施桑园综合开发1.35万亩,桑园套种黑红苕7000亩,黑花生1100亩,黑玉米3500亩,黑土豆200亩,大头菜1758亩。预计全年桑综合开发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加上桑枝食用菌生产,桑园综合开发的产值可达4000万元以上,参与综合开发的蚕农人均可实现收入6000元。

(三)加强信息服务,拓宽增收渠道。加快王家镇的烤烟示范基地,底洞镇的蚕桑示范基地,孝儿镇黑色食品示范基地,玉和乡的黄金梨示范基地,上罗镇的大棚蔬菜基地,巡场镇茶花基地和野鸡养殖示范基地等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协助引品种、引技术、引资金、搞培训,申报专利等,不仅起到了科技试点示范作用,而且还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并产生了较好经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积极地做好科技项目招商工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重引重扶”办法,成功招商3个项目,签约资金2.416亿元。

(四)加快科技研发,强调效益转化。一是大力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将科技惠民工程纳入对乡镇和部门政绩内容考评考核,严格奖惩逗硬,荣获“四川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二是加大村级信息化建设,加大科技特派员支持力度,多渠道筹资购置电教设备和设施、解决特派员工作经费,产学研联盟工作推进有力;三是切实出台激励政策,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的由政府补助

每项5000—10000元,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县科技大会对突出的科技成果和做出特殊贡献的单位、个人以及表现突出的农村科技人才给予奖励;四是加强技术中心建设。今年,新建了禾康生物药业科技研究工程技术中心;成功的将珙县智溢蚕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升格为宜宾市蚕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全省蚕业民营企业唯一市级中心;全国第一家“竹荪健康产业研究院”也落户珙县,将为竹荪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还与宜宾市农科院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合作进行座谈,签定《珙县人民政府—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协议》,将强化在蚕桑、烤烟、土鸡、岩桂、水稻等产业上的科技转化。

四、做好“除法”文章,实施转化,把农民的数量降下来

(一)措施扎实有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从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创新的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通过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全面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今年以来,全县出生3444人,出生率8.02‰,死亡率4.04‰,自然增长率3.98‰,符合政策生育人数2964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6.06%。全县完成两扎手术任务775例,占任务的77.5%。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民变成居民。要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化,采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工品牌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动员社会各种培训资源,采取多种运行方式,全面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输等企业,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大中小企业相配套、产权联结紧密、产品各具特色的加工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就地转移。截至目前,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0.31万人,增长6.2%。其中,组织化输出1.04万人。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让农民变成市民。按照“扩容、美化、改造、提升”思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落实优惠政策、突出产业发展、优化创业环境,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农村新办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龙头企业在小城镇建立加工基地,引导农民进入小城镇从事贸易、旅游、加工和服务业。截止目前,工业集中区总投入12.3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8698尤元;投资770万元,金河组团稳步推进;完成投资1422万元,中坝组团完成总工程60%;加快静苑小区、蜀南商业苑小区、龙庭御景小区等商品房小区建设,商品房开工面积6.4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600万元;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强力推动珙泉、洛表、上罗、底洞、孝儿等7个乡镇城镇化修编,新成立5个农村居民委员会。

(四)加快土地林权流转,让农民变成股民。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鼓励居民以土地、劳务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今年以来,全县共流转土地

4.6万亩,土地承包业主投资1320万元,预计年创造产值5060万元,农户年获益656万元,户均获利近800元;流转林权面积19.2万亩,林木纯收益达到1000-1700元/亩,流转均价30元/亩•年,农民年收益258万元,是林改前的6倍。同时,选择将自家土地或林权进行流转的农民从自耕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增加的务工收益。

下载八五五粮食处理中心助农增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五五粮食处理中心助农增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助农增收送服务问卷调查内容

    助农增收送服务问卷调查内容姓名:住址:镇(街道)村 为了解农民群众在增收致富过程中的需求、问题和要求,区农林局开展农民增收问题专项调查。欢迎积极参与调查,根据自己实际情......

    浦北县八名科技特派员助农增收各显神通

    浦北县八名科技特派员助农增收各显神通 去年以来,浦北县按照“双向选择”、“择优选派”、“就近选派”的原则,从全县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技干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人才......

    富县“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动

    富县“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动 授责单位:富县“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动领导小组授 责 人:接 责 人:包 抓 村:(盖章)二0一二年三月 目标责任书为了加强对“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

    农合社助农增收情况调研报告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供销社实现助农增收,立足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8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了解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如何构......

    XX县开展秋冬季助农增收大行动工作总结(

    XX县千名干部深入农村 开展秋冬季助农增收大行动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应对各种灾害困难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

    张家湾村“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总结

    张家湾村"三问三解助农增收"工作总结 一 、张家湾村基本情况 张家湾村位于309国道沿线,距镇政府偏东5公里处,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180户,总人口765人,党员39人,劳力425人,耕地1095......

    产业扶贫助农增收爱心捐赠活动主持词

    Xx村产业扶贫助农增收 爱心捐赠活动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

    “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动开局良好

    第六期 中共富县县委组织部二0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三问三解助农增收”活动开局良好 省委“三问三解”活动和市委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部署后,结合县情实际,我县及时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