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作者:李飞跃 邹海明 于群英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5期
摘 要:《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只有通过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案例教学,突出教学重点,坚持以学生为本,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等方法,才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77-01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以工程科学知识和方法为基础的新兴技术性学科,也是一门交叉性的工程科学学科,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安徽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学》课程总学时72。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探索教学改革,不断适应新形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收获。选好教材,不断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而,选择一本权威的、具有代表性的、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环境工程学》这门课程现成的教材不多,通过多方比较,同时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目前我们采用的是清华大学蒋展鹏教授编写的《环境工程学》教程[1]。这本教材无论从内容深度上还是知识面的广度上,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合适。然而,蒋展鹏的教授编写的《环境工程学》这本教材,距今也有近5个年头,这本教材必须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课件,每次上课前,通过网络、书店、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把一些新的方法、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和新的成果,有选择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有选择的提供给学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上好绪论课,明确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
事实证明,绪论课上的好与坏,决定课程教学效果的成与败。通过绪论课的讲解,达到以下效果:首先,明确《环境工程学》这门课程研究的内容,理清课程内部的结构层次。其次,突出这门课程在环境科学课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强调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意义。最后,搞清这门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通过绪论课的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科认同感和专业认同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多以板书的形式,该方法较为呆板,给学生提供的信息也很有限,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证;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大量逼真的图片和形象生动的视频,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2]。然而,过分的依赖多媒体,往往会给教学效果带来负面的影响。一方面,教师把所有的内容都在多媒体课件中描述出来,教学时容易照多媒体课件念,教师在课堂上即兴发挥的少了,引导学生思考的内容也少了,时间长了学生就会疲劳和厌倦,甚至抵触;另一方面,上课时,照本宣科的语速比讲解板书是的语速还要快,使得多媒体课件翻页的速度更快,学生在课堂上如同看电影,没有思考和接受的时间,一堂课下来,学生很难抓住学习重点,甚至不知所云[3]。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要狠下功夫,避免只是课本内容简单的罗切,可以结合教材,参考兄弟院校同行的课件和国家精品课程课件,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这样课件内容既要有了广度也要有了深度。在具体讲解过程中,要采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教授基础理论内容时,可以结合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讲解为主,适当的使用板书,让学生有思考接受的过程,在讲解时也要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讲解速度与方式,启发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紧密结合科研,实施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从大量的实际资料中选出代表性事例,经过综合加工整理可以给学生以实感,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巩固其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4]。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对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结合考研和事业单位招考,突出重点内容,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包括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内的环境类事业单位考试也变的多了起来,成为环境类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去向。我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整理与《环境工程学》这门课程相关的试题,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生动。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突出重点内容,解决了学生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学生们普遍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形成了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与育人相结合,密切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
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尽己所能,倾其所有,不仅要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时时刻刻起到一种表率作用,从而让学生真正的身心受益。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身正为范‟再加上„言传身教‟都将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能真正带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也才能最终赢得学生的尊重。课下我主动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用心去关爱他们,对他们遇到的困难,我都会想方设法给予帮助与解决。这样不仅密切了师生关系,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应用型的大学生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在这个知识爆炸不断更新的时代,要想教好学生,我们决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为此,我除了到上海交通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外,还利用闲暇时间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同行教师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自身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应用型的大学生,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蒋展鹏.环境工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田爱民,程建光,周建石.环境工程学本科学位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世纪桥,2007.[3] 郭仁惠,刘宏.“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研究[J].理工,2010.
第二篇:《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执行情况总结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执行情况总结
围绕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三大教育理念,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课程组经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有效利用我校从德国引进的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和检测仪器,将学生从课堂领进操作现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课程组一直坚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和大学生科技活动,促进了学风的根本好转,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该课程组经常开展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课教学中,任课教师实行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现场教学等多种手段来讲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在实践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并且不断的丰富实验内容,在完成好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开设了专业综合性实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加强了实验内容在课程中的份量,增加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并在期末试题中增大了客观题的比例,在综合题部分将与实验紧密相关的内容列入考试之中。极大地改善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风有了明显改善。
2005年8月,《机械制造工程学》网页在教学中开始使用,学生对该网页的设计及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学生普遍认为该网页集学习资料及互动信息,以及进行交流和信息往来,对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服务。该网页体现了《机械制造工程学》的主要特色。方便他们了解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程的学习起动了重要作用。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通过课程组成员的不懈努力,经过四年的建设,实现了当初制定的建设目标。五年来,课程组发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2篇,完成教育教学研究课题6项,在研项目2项。这些改革成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005年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及其评估的研究”根据目前各高校毕业设计质量有滑坡趋势,提出了毕业设计评估的质量标准和具体的评估方案,结合项目的研究成果在煤炭高等教育杂志上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论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评估体系的建立”,项目成果在本科毕业设计发挥了巨大作用,该成果于2007年10月获得了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贰等奖。
2.教学改革项目“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针对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特点,建立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于实践,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研究成果也因此于2005年获得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贰等奖。
3.2003年10月成功申请了黑龙江科技学院教研项目“《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CAI课件的开发与研究”,该项目以CAI课件的开发为载体,将课程基本内容、学科发展前沿知识、误差检测动画、齿轮检测录像等融为一体,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004年结题,这一项目的研究成果一直应用至今,并在不断完善和调整。
4.研究完成的教研论文“光滑工件尺寸的测量与检验及其计算机实现”,其成果已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2005、2006届毕业设计的专题研究中,将光滑工件测量时实验仪器和验收尺寸的确定实现了计算机自动选取,改善了实验手段。到达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了他们的大工程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5.2003年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特点,拓宽工程实践内涵,扩大工程实践领域及基地,建立独立的、系统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于2006年结题验收,该成果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2008年11月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指导模式”构建了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生就业及就业能力相结合,实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一体化的指导模式。强调能力培养(能力=知识+实践经验),采取“五个相结合”的指导方法,以此加强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目前,该项目方案正在2009届毕业设计中实施,效果比较理想。
7.发表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上的教研论文“关于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的思考”在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上交流,经专家组评审,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论文壹等奖。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上交流,经专家组评审,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论文壹等奖。
8.2004年,根据实践能力强的培养目标需要,课程组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开设专业综合实验,该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齿轮进行工艺规程的设计、加工和检测,效果非常好。2007年,依托我校的设备优势,利用从德国引进的CNC数控培训系统和三坐标测量机等先进设备和仪器,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给出的零件图,对零件进行数控程序的编制、模拟仿真、实地加工,然后到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测量,拓展了专业综合实验的内容,收到了良好效果。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教研室
2009年5月
第三篇:环境工程学
《环境工程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活性污泥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2.酸雨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现已确认,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气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3.污泥容积指数(SVI)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重量干污泥形成的湿泥的体积,常用单位是mL/g。
4.富营养化水体的富营养化一般来说是指水中氮和磷的浓度分别超过0.2和0.02mg/L,促使藻类等绿色植物大量繁殖,在流动缓慢的水域聚集而形成大片的水华(在湖泊、水库)或赤潮(在海洋);而藻类的死亡和腐化又会引起水中溶解氧的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严重时,由于某些植物及其残骸的淤塞,会导致湖泊逐渐消亡。
5.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6.安全填埋一种改进的卫生土地填埋方法。主要用来处置工业(化学)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有害)固体废物的一种较好方法。
7.水体自净一定量的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
8.气溶胶大量液态或固态微粒在大气中的悬浮胶性体系称为大气气溶胶,雾、霾、飘尘、烟雾等都是大气气溶胶。气溶胶质粒很小,半径一般在千分之一微米到一百微米之间。
9.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土地填埋作为最终处置的方法。填埋场的选址与设计必须满足一定标准,必须具备防渗、渗滤液收集与处理、产气控制及地下水与地表水导排等功能系统。
10.表面水力负荷q=Q/A单位为m3/(m2·d),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沉淀池表面积的污水流量。
11.循环经济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2分)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3分)
二、简答题
1.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和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和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① 物理法:如格栅筛网过滤、沉淀、气浮、离心分离、反渗透,电渗析等。② 化学法:如混凝、化学沉淀、中和、电解、消毒等。
③ 生物法:分好氧生物处理(传统活性污泥法、SBR、氧化沟、曝气生物滤池等)、兼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ABR、UASB、EGSB、IC等)。
2.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及原因。
参考答案:大气污染的特点:(1)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降尘的总悬浮微粒,其次是SO2,说明是以粉尘和SO2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2)我国北方城市大气污染水平高于南方(尤以冬季为甚),冬季高于夏季,早晚高于中午,是大气污染的突出问题;(3)产煤区污染严重,尤以高硫煤区为甚,是大气污染的区域性问题。
大气污染的原因:(1)直接燃煤是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2)能源浪费严重,燃烧方式落后,加重了大气污染;(3)交通污染源集中于城市,也是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4)城市布局、工业布局的不够合理,也是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3.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是哪些?
答案: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类型有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三大类。物理性污染包括热污染、色度污染、固体悬浮物污染、臭味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化学性污染包括无机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其中无机物污染又包括酸碱污染、无机盐(K、Na、Ca、Mg)污染、N、P污染、硫酸盐与硫化物污染、氯、氟化物、氰化物、砷化物、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包括需氧性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酚、醇等有机物、有机毒物如各种有机农药(DDT、六六六)、有机染料及多环芳烃和芳香胺等、油脂类污染、表面活性剂污染(各种洗涤剂)。
生物性污染包括致病菌如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等病原菌、病毒如肝炎、脑炎及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钩虫病等。
4.目前国内的主要的烟气脱硫技术有哪些?
答案:烟气脱硫工艺按脱硫剂和脱硫产物是固态还是液态分为干法、湿法以及半
干法。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包括电子束法、脉冲电晕法、荷电干粉喷射法、催化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和流化床氧化铜法等。湿法烟气脱硫包括石灰(石灰石)法、双碱法、氨吸收法、磷铵复肥法、稀硫酸吸收法、海水脱硫、氧化镁法等10多种。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包括旋转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增湿活化法、增湿灰循环脱硫技术等。
5.简述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
参考答案:生物脱氮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将NH4+转化为NO2-和NO3-的过程。此作用是由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两种菌共同完成的。生物反硝化是指污水中的硝态氮NO3--N和亚硝态氮NO2--N,在无氧或低氧
条件下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氮气的过程。生物除磷包括厌氧放磷和好氧吸磷(正常细胞含磷1%~3%,聚磷菌吸磷量可达12%)。由于活性污泥在运行中不断增殖,为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从系统中排除和增殖量相当的活性污泥,也就是剩余污泥。剩余污泥中包含过量吸收磷的聚磷菌,也就是从污水中去除的含磷物质。
2.简述化学混凝法的原理。
参考答案:混凝可分为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四种机理。
(1)压缩双电层:加入絮凝剂 → 与反离子同电荷离子 → 压缩双电层→ 电位 → 稳定性 → 胶粒脱稳 → 凝聚。
(2)吸附-电性中和:胶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链状离子或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电位离子所带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降低了ξ 电位,使胶体脱稳和凝聚易于发生。
(3)吸附架桥作用:主要是指投加的水溶性链状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在静电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力等作用下,通过活性部位与胶粒和细微悬浮物等发生吸附桥连的过程。
(4)网捕作用:当铝盐或铁盐混凝剂投量很大而形成大量氢氧化物沉淀时,可以网捕,卷扫水中胶粒以至产生沉淀分离,称为网捕或卷扫作用。这种作用基本是一种机械作用,所需混凝剂量与原水杂质含量呈反比。
三、论述题
1.在1993-2003年十年间,通过各种渠道投入淮河污染治理的资金超过600亿元,但2004年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中华环保世纪行”组织新华社记者,对淮
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状况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深入调查后发现:淮河水质又回复到了10年前的水平,甚至出现了进一步加速恶化的趋势。请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答案要点:原因:① 城市化的发展② 污水设施的运行情况不理想③ 地方上环境执法不力④ 治理技术不过关⑤ 大众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⑥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主要建议:加大治理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①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水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
② 加大水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力度
③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2.试论述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及思路。
答案要点:(1)遵循的原则:
(一)改革生产工艺、减少废物排放量;
(二)重复利用废水;
(三)回收有用物质;
(四)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考虑,选择处理工艺与方法对废水进行妥善处理。(2)思路:首先看废水的可生化性,如果可生化性好,优先考虑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如果废水不可生化,考虑采用物理化学法处理,可生化性一般,可考虑先采用物理化学法预处理再生化处理。确定采用生物法处理后,视废水浓度高低决定是否采用厌氧法,高浓度一般要求先经厌氧法处理,后续辅以好氧处理,另外,视废水是否要求脱氮及除磷,选择相应的脱氮处理生物处理工艺。如果对出水要求较高或出水用于回用,应进行深度处理。
3.按照不同的处理程度和处理任务,废水处理系统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试说明其内容。
答案: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和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① 物理法:如格栅筛网过滤、沉淀、气浮、离心分离、反渗透,电渗析等。② 化学法:如混凝、化学沉淀、中和、电解、消毒等。
③ 生物法:分好氧生物处理(传统活性污泥法、SBR、氧化沟、曝气生物滤池等)、兼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ABR、UASB、EGSB、IC等)。
第四篇:《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先对当前《钢结构》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社会需要及企业对钢结构专业人才的要求,遵循学生职业发展规律,对钢结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钢结构;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Abstract:The first of the “Steel Structure” Course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analysi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needs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business requirements of steel professionals,students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of occupation,of steel structure teaching method preliminary exploration.Keywords:Steel;teaching status quo;reform measures
当前,我国随着钢产量的逐年增长,钢结构使用范围和发展趋势也将更加宽广。《钢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课程。本课程主要知识包括材料、连接、节点性能、轴压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的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和原理。由于课程知识内容多,涉及的相关规范条文多,理论应用性强,而学生平时生活、学习中接触的钢结构实体又有限,缺乏一定的认识感,学好钢结构比较困难。下面先对钢结构的教学现状进行小结,然后针对现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钢结构课程教学现状
1.1培养目标不明确
当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有所不同,但《钢结构》实际教学过程中差别不大,甚至直接采用211、985院校的教材教学,没有一本适合自己学校校情的钢结构教材,最终的区别只是课时的比例和内容有所删减。教学目标很不明确,教学设计适应性不强,影响教学质量。
1.2课程体系建设重视度不够
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大土木”的核心课程体系主要是钢筋混凝土和土木工程施工,而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一直作为一门辅助课来学习。加之学生学习过程中钢结构课程课时比较少,最多不过80学时,而钢结构的理论和实践性都较强,没有充足的课时保证,强调理论和实践中任何一个都会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不达标。
1.3传统教学没有吸引力
《钢结构》教学中,由于知识面广,格式复杂,讲解内容抽象,甚至有些难以用语言描述,以及钢结构施工图和节点多,看图识图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导致教师必须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例如用PPT、慕课、微视频教学来帮助同学理解抽象知识。而传统的板书和作业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现代教学模式。
钢结构教学改革措施
2.1理论课教学改革
首先,增加理论课的学时,课时是保证,想要在有限的课时达到教学效果,必然和培养合格钢结构专业人才相悖。
其次,钢结构课程内容中强调一下方面的能力培养:
1)钢结构基本概念的理解。包括钢结构的材料性能、破坏类型、应力集中、疲劳破坏、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等。
2)连接的方法。突出重点难点,掌握焊缝连接和螺栓连接,以及计算焊缝的焊脚尺寸,螺栓连接的计算方法。
3)构件设计方法。掌握轴压构件、压弯和拉弯构件的设计方法,作为基本理论知识学习。
4)培养一定的设计能力。钢结构的应用范围逐年增大,尤其轻型门式刚架结构、网架结构的应用,将整体结构设计的概念讲给学生,确保理论设计和施工。
5)培养施工和管理素质。讲解现场施工技术,识读施工图纸和节点详图,和培养学生的管理沟通能力等。
2.2实践教学改革
要加强学生实习,不仅要加强学校课内实训,也要加强校企实习。很多高校对钢结构课程实训环节不是很重视,仅停留在表面阶段,没有达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重视地位。而当前钢结构发展突飞猛进,体系复杂多变,例如北京鸟巢,所以学生只对简单的型钢构件、排架钢结构、刚架钢结构、网架结构只是一带而过,学生基本不有看到问题的精髓处,所以实践的教学也需要课时作为保障。让学生深入钢结构生产一线,这样通过实践环节也加强理论的学习,从而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2.3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改革
课程设计是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而配合的实训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对专业知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水平。而毕业设计则是对大学所有专业课的一次大考验,也是加强实践性的重要教学环节,强化课程设计对培养实用型人才尤为重要。当前,钢结构课程设计一般是屋架设计,这与现实情况脱节,所以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和形式亟需革新。好多高校毕业设计题目竟然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而钢结构的设计基本没有,使得学生就业失去了一些不错钢结构设计院或施工企业,因此,有毕业将钢结构的题目作为备选之一,增强钢结构的理论和构造的应用水平。
结束语
高校中的课程设置需要与时代接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思路,以企业为导向。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接地气,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并轨,培养能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卓越工程师。从当前钢结构的市场地位看,土木工程专业应该加大钢结构教学地位,不断进行教学革新和总结经验,才能更好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参考文献
[1] 宋高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钢结构课程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10,(3).[2] 赵培兰.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2,(2).[3] 胡晓玄,杨海林.高职院校《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初探[J].价值工程,2011,(15).[4] 张晨,徐勋倩.“一人一题”教学法在钢结构设计习题课中的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1)
[5] 周瑜.新主角 新常态 新作为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2015年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工作圆满成功[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6,(02)
[6] 瑜跃.钢结构企业开展施工总承包试点总结会在京召开[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5,(04)
[7] 曹玉生,姜丽云,赵燕茹,杨立国.钢结构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内容整合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8] 孙德发,刘俊英,牛志荣,李刚.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2,(01)
作者简介:胡长威,(1985.4)男,湖北孝感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组合结构,施工管理。
第五篇: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推荐)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自会计学专业设立以来,成本会计学课程就被确定为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经济越发达,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激烈,成本的作用也就越突出,成本领先战略被广泛关注与应用正是最直接的佐证。因此,会计学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成本核算、分析、控制的方法、熟悉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是其专业基本功的重要方面,这一点已经得到毋庸置疑的肯定。然而,近年来存在着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却并不理想的现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后,能真正领会成本会计的内容,以下将以高职会计专业为对象就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反馈
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自2003年设立,现有在校生632名。该专业学生在大二年级均要开设《成本会计》此门专业课程。通过教学组讨论、学生座谈等方式对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
(一)理论根基薄弱、知识点的掌握限于“教条分割”
成本会计课程相对于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一就是费用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和控制都往往存在一个事项有多个方法的情形,如材料费用的分配就有产量比例法、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法、实际重量法等,其中定额消耗量比例法的费用分配率又可选用实际耗用量或实际消耗材料成本除以定额消耗量等不同形式。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单个计算方法掌握较好,而对于各个方法产生的原理不能归纳出共性,也未能对各个方法在最终产品成本信息形成中发挥的功用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二)账证意识模糊、掌握成本核算流程限于“纸上演算”
计算量重与大量的图表运用是成本会计课程相对于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而言的又一特点,产品成本的构成涉及料、工、费等多个项目,因其承担的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归集、分配和结转程序,其间需要借助各种费用计算表格完成繁多的数据处理。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把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核算视为纯粹计算的情形,而不能很好地将单个分配表计算结果如何与记账凭证对应,也未能很好地掌握不同分配表、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何与账簿结转对应关系。例如,制造费用采用年初计划分配率法分配时,各月末的账务处理在“纸上演算”中经常遭到忽略;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的掌握经常只局限于算式求解,而对于分配表中费用的转进转出往往判断失误。
(三)管理观念缺失、分析控制的掌握限于“雾里看花”
除成本核算外,教授成本分析、控制、计划等管理性职能的如何实现也是成本会计课程的另一特色,其中各种指标、差异以及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的计算方法和思维与前期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会计专业课程相比截然不同。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对于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课程内容,一是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二是认为这些内容和“会计”关系不大,因而掌握程度往往比较粗浅。
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现就如何使得高职院校的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工作能更好地达到现代复合型会计应用人才的教育要求开展了调研与讨论,其间形成了一个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新系统的设想。
(一)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审视与明确
会计专业高职教育的目标在于会计基本知识与各项技能的培养,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以初级会计人员为教育成果对社会输出。成本会计课程尽管是以制造成本法以及相关理论为主要方面,但基本上是对基础会计所学的会计原则、记账方法和会计循环等的进一步诠释与应用,也是对后续管理会计等相关课程的前期铺垫,对于会计的专业思维熏陶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具有其独到的作用。因此,成本会计课程一开始就有必要通过宣讲讨论等形式使受教者明确该门课程在会计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使教学重点放在通过课堂学习和模拟实训操练来理解各类计算后的经济实质及账务处理关系,从而达到专业思维、数据处理技能的默化提高。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覆盖面的甄选与逻辑体系的重塑
成本耗费的正确核算与客观反映、成本决策有用性的强化是成本会计应发挥的两大核心功能,这一点应当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具体覆盖上得到充分体现。可通过目前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多种成本会计教材,并参考成本会计理论的新发展,筛选出其中典型的共同方面作为主体教学内容,尤其注意难易程度适合的、具有代表性的、应用价值高的案例选择。在各项内容的前后组织上应以成本及成本会计工作循环为主线索,并考虑基本原理互通的内容能进行接力衔接。
在新系统设想中,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有:成本理论、成本会计工作理论、成本核算、成本报告、成本管理,将非制造行业成本核算、成本会计学科发展趋势介绍作为机动内容。在成本管理具体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把握与成本核算紧密沿承,并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不重复的原则,主要考虑针对成本报表进行的分析、账务处理有显著特色的标准成本法。对于进程安排上,将生产认知放在基础准备部分以帮助学生熟悉生产常用术语,典型生产耗费在生产部门及部门间的归集分配流向;对于定额法因实务推广始终存在难度,且其处理原理和标准成本基本一致,故而将置于成本分析方法和标准成本法之后。其他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体现在演示表的“模块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三)对教学难、重点进行合理确定与有效攻克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应以成本会计理论、技能基本功培养为核心,综合考虑未来工作岗位应用性以及后续职业资格、学位提升的需要,对教学中的重点项目加以明确。同时,应在课堂表现、练习批阅、答疑互动等环节中注意学生接受情况,对普遍存在的学习难点进行圈定,并通过出错信息的收集分析找到解决的法门。例如,成本还原是历来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还原的比重法和比率法教学时常被作为两种分割的独立方法来学习,经过验证两种方法的实质一致性以及对各步骤还原参照物选择的缘由进行着重分析后,大部分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轻松运用两种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
学校可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将确定的教学内容以及其中的难、重点以教学大纲的形式加以确定。而任课教师在对教学重、难点具体判定时应根据受教者的情况在惯例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小幅调整,并注意提高难点问题的讲授技巧。
(四)对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并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利用程度
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上既要注重保持教师在传授基本、核心、难点理论和方法方面的主导作用,更要激发学生在接受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更多地将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模拟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引入到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中,调动学生自我推导、“寻根”和课外求知的兴趣,更多地去引导学生通过生产流程与管理要求、账户设置与结转、比较与归纳去掌握计算公式与方法,从而达到活学活用、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尝试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将行业扩展和成本会计前沿开发等内容的学习移到课堂以外,教师只提供方向性指导,更多内容的获得与掌握由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查阅和小组讨论来达成。
同时,对专业教师进行基于现代CAI技术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使用技能的培训。如PPT课件制作中超链接、图示、自定义动画等的恰当运用以及FLASHMX等动态效果的引入能有效辅助教师使理论解释更形象、数据来源去向更明朗、计算流程总结更清晰、账务处理更直观等;而这有赖于教师对相关软件功能的掌握和利用水平。学校可定期开展课件展示与评选活动,激励教师能制作出形式丰富、对课堂教学确有助益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此外,课程网站的使用也将大大有助于教、学双方的直接交流,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加强教学辅助环节内容的针对性设计
在典型教学案例确定的基础上,尽可能争取到相应类型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在进入基地前,先将认知实习与专业学习的关联进行细化。就成本会计课程而言,可以将诸如企业有哪些生产部门?产品要经过哪些工序加工?动力等费用是怎样由外部进入并且被内部消耗的等具体问题作为认知提示罗列在实习指导手册中,使学生明白该听、该看、该问什么。校方还可争取征得实习基地的协助,就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等拍摄影像、制作平面沙盘图片作为素材在以后的成本会计课堂教学中使用,真正对以后的成本核算学习形成有利支撑。
模拟实训环节,实训内容的设计十分关键。比较理想的实训内容是能涵盖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建账,材料、工资、动力、折旧等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综合费用期末处理,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生成这样的一个成本会计循环。可以某个企业某一期比较完备的成本核算资料为基础按实训学时进行适当调整后作为实训素材使用,以充分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吸收。
(六)组织力量进行教材及辅助教学资料的编写
目前多数的成本会计教材都是以《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为账务处理依据,但在细节的撰写上相互间却存在不少出入。随着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和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成本会计教材及其辅助材料的重新编撰成为当务之急。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上述甄选与构建的基础上,成本会计教材的编撰,首先应力求在细节上寻求共识与规范,以避免目前各版教材在核心概念、成本核算科目、成本项目、分配方法、费用分配表格式等方面各自表述的情况;其次应增加成本核算案例账务处理环节的普遍实用性,如使材料费用分配中的涉税问题、工资费用分配中非工资性津贴和补贴、“五险一金”等内容能得到体现;再者应当与新会计准则变化相吻合,如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处理等;最后可区分教师和学生两种版本,在学生用版本中,教学重、难点案例可有选择的只给出空白表格,便于课堂互动的进行。对于教学辅导材料,一是要突出精要、发挥学习指导的功能,如可给出教学大纲,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提示,使用图示突出各章主要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以及计算方法的流程,对主要计算公式进行汇总与梳理,从而避免对教材内容简单精简的情况;二是练习题的组织方面,要对知识点的直接考查和变通应用进行合理搭配,引入历年会计职业考试真题精选,从而避免题目大量的简单堆砌;三是适量增加电算化作业素材,提高学生利用现代办公手段完成成本账表计算与结转的能力。现在我系会电专业将采用有校企合作、以全教研室的名义编写的高职类实用教材,这样能够更好的起到针对性的教学效果。
(七)开发多元化教学考核组成方式
由于课堂讨论、课外小组活动等形式的引入,相应的可增加新的考核方法,如增加自评、互评等形式。将学生的成本会计课程总成绩分解为卷面成绩、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质量、课外活动情况和实训成绩等多个部分,根据各年级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开展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各部分的权重。这种复合测评方式将有助于改变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学生对知识点强行记忆以求短效回报的现象。当然,建立规范的日常教学跟踪管理制度也就成为一个先决条件。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国内外经济形势、科技条件的日新月异,高校的会计专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契机。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在今后持续借助院校间的横向合作,以及同企业界进行纵向的检验反馈中探求更科学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