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时间:2019-05-14 06:4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第一篇: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光明日报》 王耀中 张阳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产业,更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性产业。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建设循环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力量,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加快自主创新,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服务业自主创新是涉及技术、产业、组织、管理、业务流程和制度的集成创新,能促进服务外包和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推动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升级,是整个产业链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源泉。

现阶段,我国现代服务业存在总体上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强自主创新,优化现代服务业行业结构,全面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首先,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激发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创新活力,让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创新服务业业态与发展模式。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创新服务业业态与经营模式,开拓现代服务业新领域,进军服务业高端产业链,完善提升

价值链。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协同创新管理方法、经营方式、业务流程、外部协作等,提升改造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大技术溢出效应,提高生产率。最后,要培养和吸引各类现代服务业创新人才,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

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先进科技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而信息知识和专业人才呈现出不断向大城市流动的趋势,并且通过大城市进行汇集和扩散。

大城市增长极的形成和城市群的发展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技术实力雄厚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城市群应侧重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利用外部效应、品牌效应、人才效应、创新效应和制度效应,提升产业集聚功能,加快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服务模式,实施优势现代服务行业多元化的扩张战略,通过错位发展和水平分工推动周边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加大与中、西部城市群的合作,通过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中原、长江中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区域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同时利用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拉动、资本倍增、技术进步、结构升级等效应促进本区域农业和工业的健康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只有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

深化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引入新的组织

方式和现代管理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新技术的创新效应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通过竞争优胜劣汰把现代服务业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实现其在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面的突破,全面激发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活力。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中,要降低企业进入现代服务领域的门槛,建立公平、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方面放宽各种经济类型在准入资格、进入形式、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的限制,通过参股、控股、跨国并购等形式扩大各类企业在不同服务行业的参与度,采用公开招标、拍卖或引入风险投资基金方式对高度稀缺性服务资源进行项目融资,以此积极有序地推进相关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快现代服务领域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和重组,进一步完善股权分置改革,明确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健全代理人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推进其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只有这样以体制创新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鼓励新技术的发明,推动新生产方式的发展,才能全面提高现代服务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

扩大现代服务业开放领域,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是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扩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应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走开放型经济之路,以开放促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全球竞争力。实施“引进来”战略,一是要“引资”,要抓住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服务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契机,充分利用市场需求份额巨大、投资环境改善、劳动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国际

服务业的转移,通过绿地投资、收购兼并、风险投资、股权转让等多种方式,引导外资投向我国现代服务业部门,充分利用外资的联系效应、竞争示范效应、人才流动效应等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二是要“引技术、管理模式”,学习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借鉴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改革经验,推动服务业微观制度和经营管理创新,全面促进现代服务业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一要创新思路,建立有效的服务贸易促进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现代服务产品的出口;要积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外包企业,创建一批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提高外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使服务外包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的新增长点。二要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龙头服务企业,建立市场调研、信息咨询等服务平台,支持外向型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第二篇: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选择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选择

09中文0班沈杰 2009520016内容摘要:现代服务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中部崛起的现实选择。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从现代服务业的界定入手,在具体分析影响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产业布局、服务业内部结构、基础设施、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中部地区 现代服务业 因素 战略

正文: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国际经济发展经验表明,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大趋势。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六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中部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交通便利。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中部地区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了全国28.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9.5%的GDP。但是,中部地区较之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随着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促进中部崛起已成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作为连接东西部的桥梁和纽带,中部地区崛起是东西互动、南北合作,使我国经济布局均衡和协调发展的坚实支撑点。随着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服务业的领域不断拓宽,范围逐步扩大,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培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般而言,现代服务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现代服务业界定标准是同时具备上述三大特性;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只需要具备某一特性的宽泛标准。也有人认为现代服务业还包括应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的传统服务业。本文所讨论的现代服务业属于广义的现代服务业。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中央做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以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统计数据,2007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6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3.7%提高到39.1%;全国服务业从业人员2.46亿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78年的12.2%提高到32.2%。但是,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仍然偏低,现代服务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也不及传统服务业。

从中部地区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中部崛起指明了发展方向。中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资源优势明显: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正在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带,东部沿海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争相到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西的各类开发区落户;中部正在加快建设辐射力和带动力强的城市圈、城市群和经济带,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对现代服务业的思想认识比较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服务业十分薄弱,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群众需要;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缺乏;由国际分工造成的国际背景与全球化的分工体系给我国中部发展服务业的空间较小;政府职能单一造成公共服务发展滞后。

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前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平均已超过60%,发达国家超过70%。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落后,服务业总量相对较小,产值比重仍在下降;服务业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仍远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在全球经济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中部崛起的科学选择。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市场需求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服务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当今的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曾经过物质生产部门长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正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和高国民收入这“双高”产生了对服务业的强劲需求,拉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本土和海外两个市场共同滋养了当今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例如,我国的上海始终作为“长三角”的经济中心、广州作为“珠三角”的经济中心,助推了较为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中部地区经济的滞后,尤其是大部分地区物质生产部门尚不发达,农村市场范围广,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对服务业(尤其是高端)发展的需求还不旺,拉动作用还比较小,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关联度还比较低,导致产业价值链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服务业的市场需求。

(二)产业布局

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断将本土的物质生产部门向海外转移。他们出于资源能源消耗、劳动成本、环保和争夺未来全球经济主导权等多重考虑,均通过国际产业分工的重新调整,加快其本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例如日本在近20多年已陆续将钢铁、水泥、汽车、家电等部分制造业转移到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和我国;而中国香港则将80%一90%的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及附加值较低的工序转移到内地珠三角地区,使香港本土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85%。应该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与“世界工厂”不无关系。同样,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制造业的“中移”导致的中部地区产业布局变化也影响了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服务业内部结构

在国外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生产性服务(即生产者服务)比重较大,主要工业国达50%以上,而我国生产性服务比重仅占28%左右。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金融、信息、通讯等高层次服务业已开始出现“服务外包”的明显趋势。中部地区的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大,而且承接外包的环境条件、保证手段缺失,加之东部相对发达的服务业抑制,在国际分工乃至区域分工中的位置后靠,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

(四)基础设施

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服务、生产性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和公共服务均对基础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生产性服务和公共服务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是,中部地区的多年的政策限制与投入不足,拖住了现代服务业的“后腿”。以安徽省为例,安徽服务产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但与社会发展还有一定差距。2007年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资料显示,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05.9亿元,比2006年增长44%,但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0.9亿元,比2006年增长6.4%;第二产业投资2281.2亿元,增长54.4%;第三产业投资2713.8亿元,增长38.2%。

(五)科技水平

现代服务业的高新技术性使科技水平的支撑力量凸现。一方面,产品设计、工程规划、技术推广、环境监测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从而壮大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等离不开现代服务业人才。中部地区尽管有武

汉、合肥、长沙等科技中心,由于经济比较落后,不仅新的专业技术人才少,而且许多高科技服务人才外流,严重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2007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未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到2010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因此,中部地区应以贯彻落实“意见”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引导、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创造有利环境,培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从而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针对影响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采取如下的战略举措:

(一)加强引导以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既要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倡导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更要研究制定更好地促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强服务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着重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促进现代服务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此,一是加大财税扶持。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和列入国家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的服务业行业实行财税优惠,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二是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充分发挥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领域的投入。三是加大用地支持。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的比例,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四是完善价格政策。进一步推进服务价格体制改革,体现价格公平。

(二)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近几年来,中部地区尤其是各省城市圈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流通、房地产、旅游业等方面的服务业有了长足进步。现在的重点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应首选金融保险业和现代物流业为突破口。金融保险方面,保持金融业持续发展,提高银行、保险业发展水平,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注重发展中小金融,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同时,可以将武汉打造为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带动一批商贸中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物流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武汉、郑州、合肥、长沙等大型物流枢纽,实现同产业、不同产业和地域内共同配送或统一集中发货,达到运输配送最优化,实现运输和库存集约化;二是大力开发和应用绿色物流技术,推广应用物流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技术,进一步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物流技术的差距。

(三)积极承接国际与国内服务外包

承接服务外包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发挥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为促进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服务外包产业快速成长,应根据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扩大优惠政策在现代服务外包行业的覆盖面,并针对行业特点制定分类优惠政策。二是发挥比较优势,确立发展重点。各省应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确定重点发展领域、重点承接的国家和地区,实行错位发展,打造城市服务外包品牌。三是发挥基地城市的带动作用。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应立足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管理营运中心等,发展高端服务外包产业。四是积极培育服务外包企业及品牌。通过发展信用担保机构、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直接融资,扶持其做大做强。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法规体系,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

(四)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运用信息技术对服务业进行改造和提升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有效途径。要完善电信基础业务,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合一”,发展电子商务,壮大软件产业,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加快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的提升和改造,推进专业市场信息技术外包。

例如,中部地区专业市场的经营模式比较传统,信息化程度不高,存在“重建设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误区;大部分市场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添置购买硬件设备阶段,实际应用多限于网上浏览信息。因此,要加大专业市场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工作。

(五)加强服务业市场监管

服务质量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保证条件。中部地区要按照各省的“十一五”服务业发展纲要,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突出重点,发展特色服务业;同时,要加强和引导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规范服务业各行业标准,加强监督和管理,维护服务业市场秩序,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

参考文献:

1.曾培炎.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N].人民日报,2008

2.王晓红.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途径[N].人民日报,2007

3.朱晓青,林萍.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与发展研究[J].商贸论坛,2004

4.李朝鲜,李宝仁.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李志堂.现代服务业研究成果评述[J].商业时代,2007

第三篇: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以国际化的视野,适应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促使电影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在中国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电影产业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行业,已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近几年来电影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电影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而电影产业发挥潜能的大幅度释放又恰好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机遇叠加在一起,从而“十一五”时期成为我国电影产业从恢复性增长到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电影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得到大幅度扩张,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电影市场持续繁荣发展。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电影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逐步完善,在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先导行业的重要作用。

今天,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为“十二五”期间电影产业发展谋篇布局,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实施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thldl.org.cn,以国际化的视野,适应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促使电影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在中国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历史机遇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尽管20082009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但在国家出台一揽子综合配套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努力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态势。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也面临几大机遇:一是我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资本充裕,流动性过剩,我国已经从长期以来资本短缺的进口国而转变为资本过剩的对外投资国,这对高度依赖资本投入的电影产业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内需市场明显扩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物质产品都存在着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而文化产品和服务则仍存在着供给缺口。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伴随着城市交通、通讯、房地产等基础设施硬件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的软件建设也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同时,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将对电影产业的投资和市场都有所影响。二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面临诸多风险问题,这一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既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导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影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三是电影产业自身发展还存在着市场主体规模小、集中度低,专业化和复合性的核心人才缺乏,影院和银幕少、布局不合理,以及与相关行业融合度低、电影衍生产品发展缓慢等问题。总之,在国家电影产业政策趋于完善,产业发展的外部市场环境日益改善的情况下,目前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挑战。

二、跨越式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实施资源整合战略,提高电影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电影产业作为高投入、高收益的文化创意行业,必须有一批大型企业在产业化的发展运营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主体的强弱,始终是电影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关键。针对目前我国电影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抗风险弱的现状,在“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在财税、金融政策上着力扶持素质好、有竞争力的电影企业通过上市融资,依托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实行市场化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培育一批混合经济的大型电影企业,作为电影市场上的投融资运营主体,在调整和优化电影产业结构中发挥战略投资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以大型电影企业为龙头,中小电影企业配套服务的市场主体格局。实现电影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大幅度提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实施电影渠道建设的重点战略,着力解决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目前,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终端电影院和电影银幕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电影产业发展公认的瓶颈问题。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电影院线为37家,电影院1697家,银幕4723块,预计到2010年底,电影银幕将增加到5500块,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但仍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方面,电影院线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数量少,群众看电影还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电影院和银幕的总量不足。目前,我国电影院和银幕的总量与法国不相上下,而法国仅有6000多万人口。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产业大国,银幕接近40000块,是中国的8倍,而人口仅3.07亿,不足中国的1/4。可见中国电影院线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大。为此,在“十二五”期间,要抓住城市化进程的机遇,实施“电影银幕翻番计划”,着力发展中小城市的数字影院和数字银幕,使我国电影院和银幕总数迅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层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实施“大电影产业”发展战略,促使电影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新技术革命和现代传媒为文化功能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三网合一”意味着文化行业之间、文化与电信、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大众消费时代,电影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正日益突破传统电影院消费的模式,通过付费电视频道、有线和无线电视网络、卫星直播电视、DVD、LD、VHS、互联网、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传播,并与旅游、演出、广告以及玩具、服装、时尚等相关产业发生广泛的渗透和融合,形成电影、电影衍生品、电影相关产品在内的大电影产业的发展格局。在“十二五”期间,要抓住产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发挥电影号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强的优势,通过电影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拉长电影的产品和产业链条,在推动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几年电影产业在金融危机中率先走出困境,实现大幅度增长,成为带动文化和相关产业发展的“人气产业”和“先导产业”,但还不是龙头产业,因为电影产业的规模还不够大,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还不高。只有推动电影与相关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形成水乳交融的大电影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电影产业才能真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

实施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战略,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我国电影产业到目前为止,本质上仍然还是一个内需产业,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我国电影产业在人才培养、创作理念、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都还有不少的差距。好莱坞的经验表明,实行开放的全球资源配置、全球市场营销的产业

发展战略,是电影产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在充分发掘国内资源潜力的基础上,采取联合、项目合作、合资经营、委托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国际优质电影资源为我所用。要抓住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一些电影企业面临资金困境的机遇,发挥我国资金充裕、市场广阔的比较优势,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支持下,主动出击,购并西方有价值的电影、动漫企业和相关资源,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与我国的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

作为企业的管理核心之一,战略发展总监担负着企业战略研究、规划、制定的重任,要善于在大环境下找出适合的产业发展战略方向。清华大学企业战略发展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学员容世容人容事的襟怀,高瞻远瞩的视野,深刻的洞察分析力,正确的判断力,以及持续创新的创业家精神,通过企业发展战略、资本运作、管理心理学与经营创新、传统文化等专题课程的学习,打造谙伦理、有气度、有远见的新一代企业领导人。

第四篇: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通过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上海现代服务业培训班,受益匪浅,收获丰多。通过系统培训和实地考察,我不但开扩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对指导自己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学习培训,我感到在当今和未来经济发展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

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扶余县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的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通过学习考察我认为,面对新的情况,我县应审时度势,创新思维,明确目标,重点优化工作方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增加新的动力,培育新的亮点。

一、我县服务业的总体状况

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其优势,主动策应城市化的步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做大城市、做强城市”为契机,以“文明发展、创建三城”为动力,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企业规模,现代服务业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运行态势良好。可以说,全县现代服务业实现了全面增长,特别是房地产业发展较快,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明显增强,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城乡经济发展,完善了城市功能,满足了生产生活需求,维护了社会稳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几年,我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提高,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全县人居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商贸流通业迅速崛起。一方面,因企制宜,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传统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另一方面,以扩大连锁网络、发展新型百货、引进现代管理为重点,全力推进商贸流通领域网络化、规模化、现代化。德卡百货入驻我县,为我县商贸流通业注入了活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为我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三是餐饮娱乐业不断发展。餐饮娱乐的发展,既丰富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繁荣了我的服务业经济。积极适应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消费习惯变化的需要,大力发展各具特色、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餐饮娱乐业。

四是交通物流业稳步推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程度的提高,交通运输、物流业呈增长趋势,大的规模型物流业服务项目取得突破,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在我县的不断形成和完善,我县交通的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凝聚力日益凸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县现代物流业的进程。

二、当前我区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县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小、总量水平较低。目前,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且服务业存在弱、小、散、差的现象,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2、结构有所优化,但许多新门类发展不快。传统服务业特别是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占比重过大,传统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到70%以上。一些基础性服务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服务业如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等市场发育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科研等市场参与程度较低,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发展缓慢,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不合理的行业结构造成了服务业内部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很不适应。

3、项目建设力度较大,但带动性强的大项目不多,城乡发展不平衡。以房地产和商贸流通类居多,技术含量高的、高端服务业项目少。城乡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县城街道服务业发展红火,而乡镇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集中在县城,农村服务业层次低、比重小。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观念落后。长期以来,服务业的许多领域被当作非生产活动。观念上的落后,直接导致服务业许多行业依赖于政府投入,缺乏自我发展机制。加上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万事不求人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生产服务多由企业自身承担,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发展受到制约。二是城市化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取决于城市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程度。三是体制制约。一些服务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导致服务供给质量差、价格高,抑制了需求。同时,由于就业压力,许多企业将本来应该由专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以达到安置富余职工的目的,效率低而成本高,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四是人才匮乏。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由于长期以来,某种程度上对服务业的发展认识不足和限制,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层次的服务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现代

第五篇:现代服务业材料

现代服务业:发力在新的起跑线上 8月25日上午,在亭湖区黄尖镇涵洞小岛,江苏沿海开发60个重大产业项目之一——江苏奥威斯乐园项目开工。这个总投资达129亿元的“巨人”项目将被打造成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龙头。就在同一天,我市的另一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建军路地下人防商业街工程也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

当前,盐城正处于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期,面临着江苏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优势叠加的机遇,我市按照“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思路,坚持把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着力构建盐城经济发展新优势。新机遇成就新发展

新开工的江苏奥威斯乐园项目是我市迄今投资体量最大、建设水平最高的旅游项目,建成后对提升我市沿海开发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它与丹顶鹤国家珍禽保护区,在331省道以北布点的市动物园和儿童乐园,以及在建的千鹤湾国际养老社区、环保小镇、大洋湾生态运动园联成一串,形成我市东向出海一条靓丽的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绿色轴线。

建军路地下人防商业街是市委、市政府为满足市区人防和商业需要而规划建设的重点城建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实行市场化运作,全部由开发企业上海轻纺集团投资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体量最大、标准最高的地下人防商业街,它标志着盐城建军路核心商圈由此向立体化发展。

这两年,全市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62亿元,“十一五”期间,盐城服务业年均增长15.2%,超过GDP增幅1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36.95%,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排名位居全省第八,苏北第二。今年以来,市区服务业发展总体上呈现“高开稳走”的1格局,上半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7.66亿元,同比增长15.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盐城城市化率将以每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将占到全市工业比重的65%。这些发展条件和基础,不仅为我市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我市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平台。根据盐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特点,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将突出中心城市、沿海港区、制造业集中区三大区域,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金融、商贸、房地产、软件和服务外包、商务、旅游、文化创意、家庭服务等十大产业,全力打造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信息、商务商贸、专业市场、文化旅游等六大类23个服务业集聚区。“黑马群”抢占聚焦点

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力,不能只靠一两家龙头企业,而要靠一批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集群。我市以重点园区为依托,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发展。今年1至7月份,23个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151个项目已开工101个,完成投资106.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79.6亿元,实现税收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1%、56%和216%。现代服务业在转型升级战役中及时释放潜力,成为一匹“黑马”,奋然跃起,发力在新的起跑线上。

今年7月19日,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举行了隆重的开园仪式,这标志着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具备承接软件及服务外包重大项目的良好条件。软件园坚持“以快补晚、以特取胜”,大力实施“产业结构提升、打造功能平台”战略,围绕“物联网、汽车电子信息、服务外包”三大产业重点,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6家,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集聚化发展态势初现端倪。今年1至6月份,园区完成主营收入2.45亿元,各项业务收入1750万元。省商务厅分管领导在该园区实地考察后认为,盐城服务外包“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

下载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 作者:王晓华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5期 服务业包括的层次多、行业广,其发展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关于北湖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北湖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作者:张雪梅文章来源:北湖统计局更新时间:2011-7-22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较发达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推荐五篇)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内容摘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明显的比较优势,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促进我......

    我国税政该如何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我国税政该如何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继2月底召开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之后,国家发改委近日再次召开针对现代服务业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种种迹象显示,《“十二五”......

    推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往高端市场竞争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推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往高端市场竞争 作者:孙传印 杨陈君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6期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深刻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我国的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核心。本文就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应对方案展开探讨。 关键词:能源,现状,可......

    现代服务业相关知识

    现代服务业相关知识一、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一)定义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

    现代服务业简介

    现代服务业简介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定义,特征,产业部门,分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加,通过发展服务业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