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模化猪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规模化猪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我国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据有关资料统计,日前在我国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约有2000余个。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想这个行业站住脚,淘得一桶金却并非易事。当前有相当一部分规模化养猪场,特别是一些刚走上规模养殖的猪场,管理混乱、管理水平低、管理能力差,有规模无效益或者效益不够明显等现象非常突出。大量的事实证明:管理是规模化猪场能实现经营目标——追求规模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从企业管理的视角,探讨规模化猪场在管理中仔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挖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规模化猪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指导作用,欢迎您访问猪场动力网关系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前途和命运,是企业一切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总纲。一个企业如果总体战略失误,具体工作即使搞得再好也很难取得成功,这方面的实例在中外市场上屡见不鲜。虽然我国是养猪和猪肉消费大闷,但从总体上看,与国外养猪企业和国内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相比较,我国的养猪企业从规模、资金实力、品牌、市场络到企业许多构成要素都显得薄弱,市场竞争能力、市场有率和抗风险能力都比较差;另外我国生猪价格波动较大,受猪肉健康和安全以及品质的制约,国际市场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开拓,养猪企业面临的处境越来越严峻。面对养猪现状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养猪企业的路应怎样走,怎样制订养猪企业发展战略,养猪企业中长期的定位是什么、靠什么来求生存、求发展、怎么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是每个养猪企业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1.2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管理
所谓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识别、分析、挖掘市场营销机会,以实现企业任务和目标的管理过程。欢迎您访问猪场动力网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目的在于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复杂多变的市场营销环境相适应,这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谙悉营销策略的外国养猪企业逐步进入中国,我们的企业如果不重视市场营销管理,路将会越走越窄,将会面临严峻的考验。俗话说“会养不如会卖”道出了养猪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
1.3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猪场一切活动均在管理之列,探索并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现代化规模化猪场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养猪专家及养猪企业家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这个模式进行复制并不断的加以完善,这比任何的空谈理论都重要。最好的模式应该是实用的、可操作的、可复制的。
1.4奇缺懂得正规化管理的全能型(既懂管理,又懂技术)场长
规模化猪场场长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规模化养猪发展的瓶颈。为什么有的猪场寿命很短?为什么许多猪场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仍然盈利不多或不盈利甚至于亏损,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亏损很多甚至于倒闭或转买?是饲养管理问题?是猪病问题?是市场问题?还是经营管理?都是,也都不是。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没有一个懂得规模化猪场正规化管理的全能型场长!懂技术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不懂技术!真正懂得规模化猪场正规化管理的全能型场长奇缺的程度,从那些被挖来聘任的万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场长月薪待遇方面可见一斑:一般地说,有1~2年规模化猪场管理经验的场长月薪1500~3000元;3~5年的3000~5000元;
5年以上的5000—10000元。特大型猪场(或养猪公刊司)聘任的规模化猪场场长(或经理)年薪可达10—50万元。
2缓解和解决规模化猪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的对策
2.1制订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
针对我国养猪行业的现状,必须根据企业自身、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知己知彼、正确定位、扬长避短,使企业克服危饥,稳步发展。养猪企业的发展战略应涉及中长期干什么、靠什么和怎么干等三大方面的问题。不能被现阶段的困难吓倒,也不能被迷惑而丧失侮。应站在战略高度上明确企业定位,从实施体制创新、品牌经营、开展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人手,通过种猪繁育体系的建立、市场营销体系的建立、企业文化的建立、企业安全预警系统(包括环保、疫病)的建立目,逐步提升和塑造自己的竞争能力,逐步培养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2.2加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
加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2.2.1进行市场调研和自身分析,分析和评价市场机会
为了能够使生产出来的猪能完全符合客户的需要,并以市场的需求为中心,规模猪场必须定期进行周密的市场调研。首先调查市场的发展趋势,政治因素、政策因素对本行业的影响,本行业高科技发展的方向,各个地区市场需求量,客户的购买力、购买欲望、购买心理等;其次调查同行业各个主要竞争对手状况、实力、市场占有率、产品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价格、销售渠道、广告、服务质量等营销策略并调查近期内是否有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猪场自身分析应包括
对本场的竞争环境、市场知名度、促销效果、猪的质量和用户使用效果,本场猪的市场潜力,员工的素质和接受新观念、新技术的能力,技术力量及其应用,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生产成本等方面作透彻的了解,用SWOT分析法仔细分析企业的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劣势,分析市场环境所带来的机会和威胁。有什么优势未发挥,有什么机遇未抓住、什么弱点未克服,什么东西阻碍本企业的发展,怎样消除威胁求生存求发展等,做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第二篇:浅谈一些规模化猪场存在的问题
浅谈一些规模化猪场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印江县农牧科技局畜牧技术推广站
戴友权
555200 贵州省印江云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黄建明
555200近年来,一些猪场因对疫病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使得一些原来就有的猪病(如猪瘟、喘气病等)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又继发了诸如猪副嗜血杆菌、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伪狂犬、蓝耳病等新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仔细分析原因大致如下:
一、对引入后备猪的隔离观察工作重视不够 有关单位在引种过程中的错误做法,易将外疫引入: 1.引种前,未对供种场供应的种猪进行疫病检测。2.对新引入的后备种猪,未经隔离就直接进了生产区。3.在饲料中添加广谱抗菌药物,掩盖了肺炎和痢疾等病症的发生。4.30天隔离期结束时,对无任何疾病症状的外来种猪,未按本场种猪群的免疫预防注射,或未采取饲喂本猪场存栏猪粪便、与本场淘汰母猪混养一段时间等措施,就进入了生产区,结果导致了猪只发病。
二、对初产母猪发生疾病的持续感染重视不够
近年来,一些猪场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虽无大的暴发,但每月有数窝甚至几十窝发生的现象却时常不断。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猪场近年来或近期内发生的暴发性流行疾病(蓝耳病和伪狂犬病等)结束后,转入亚临床的持续感染所致。对后备种猪而言,则是进入生产群前未采取有效的隔离观察措施所致。而这些新引入的高度敏感猪,在发生持续感染后即向外排毒,进而成为了一个“接力” 帮手,再次感染
其它种猪,致使该猪场的繁殖障碍病永远无法得到根除。
三、对生产及疫病统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工作重视不够 良好的生产记录、饲料记录、配种及产仔记录、防疫等记录既可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什么时侯发生、甚至可以知道发生原因,这样的记录用途也包括告诉我们将要发生什么。然而,在此方面常出现以下问题:记录不全;记录方法不一致,没有可比性;记录报表时间滞后;记录分析不全面;不注意保存等。对这些宝贵生产、防疫记录和报表一定要妥善保管,期限至少在五年以上。
四、生产衔接出现漏洞,导致种猪疫苗漏打
据笔者调查发现,种猪漏注苗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种猪免疫多由产仔舍和配种舍的饲养员操作,当饲养员更换频繁,在工作交换上不认真细致时,很容易疏忽和遗忘。二是购入的后备种猪无疫苗注射记录。三是基础母猪的疫苗注射时间,大多数都选择在断奶前的哺乳期间,而有的母猪在配种舍返情两三次或转到怀孕舍后流产又转入配种舍,根本未进入产仔舍,更谈不上有断奶过程,这种情况下母猪的猪瘟疫苗很可能就没打。
五、不做药敏试验滥用抗生素,未达到防制效果导致药残发生,影响食品安全
据了解,目前规模猪场很少有对抗生素类药物做药敏试验的,以至于使许多以往临床效果很好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这些猪场不得不在防病治疗时经常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不同的抗生素,否则一经停止使用,疾病就会发生。在此情况下,抗生素也就变成了猪只的保健
药物不得不长期使用,降低了药物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导致了药物残留,这也是近两年来猪场防制成本大幅增加的原因之一。
六、消毒工作不规范,导致灭源不彻底
认真做好规模猪场的消毒工作,是消灭传染源,防止疫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但在现实中,极少数猪场并未认真做到严把消毒这一关,如有些猪场在对各猪舍进行消毒时,未按清污→冲洗→消毒→转入的程序进行,而是在猪只腾空后,在未将前批猪留下的污物、垫草、粪尿、剩料等彻底消除的情况下,直接将消毒药喷洒其上,认为这样就是消毒。殊不知消毒药可与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作用,的使用效果;再如有些猪场未对病、死猪停留或走过的地方做严格消毒等。
七、采集病料及送检不规范,导致实验室结果不准,甚至出现误诊
每当疫病发生时,相当部分猪场常常采集病料或血清送实验室检验,以便确诊。但因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做法或发现错误,那么实验室结果不准,甚至出现了误诊。如制作自家苗病料采自抗菌素治疗过的猪只,病料在保存过程中出现了冻结,使病原菌的分离出现困难;在送检活体时,有的选用症状不明显的猪只,甚至选用发病时间较长的僵猪,使送检的活体不能代表整个群体疾病的浒情况和典型症状;在自备血清过程中,一次性注射器制备后没有留下空间,致使血清无法分离,采血后未采取措施促进血液凝固,导致送检过程中出现溶血,还有些场血液采集后未在室温下放置两个小时或置于37℃的温箱内0.5—1小时析出血清,致使血液存放时间过长,产生腐败,无法进行抗体检测;还有些猪场的送栓人员对出现的临床症状、发病的死亡疫病民展情况、发病前后采取的哪些措施等说不清楚,这些情况下要使实验室根据化验结果做出准确确诊是困难的。
八、不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是许多规模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 定期对猪只进行了抗体检测,可达到及早发现疾病;对疾病作回顾诊断,了解本场曾发生过的疾病;正确了解并评估免疫状态,以便掌握猪场内传染病的流行和分布,及早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及疫病的鉴别诊断等到,这是一项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工作。
然而,相当部分猪场,对免疫工作非常重视,而对免疫效果到底怎样却没有认真去考虑,或许是因为怕花钱耍未开展对疫病的抗体检测工作,这不能不说是目前猪场的防疫体系中,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缺陷。
九、轻视对寄生虫病的防制
在规模代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寄生虫对生产的影响日渐突出。擗了解,一些猪场未按要求对各生产阶段的猪只采取驱虫措施(有的场甚至数月或整不予驱虫),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十、未对猪舍内空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危害引起高度重视
近两年来,一些规模场保育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上升,巳经造成了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一是断奶仔猪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健全,抗寒冷的应激能力差,二是断奶后自身免疫力偏低,在污浊的空气环境中极易受寒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同样,因空气污浊,仔猪在炎热的夏季也易患厌食症和消化道疾病。
十一、未对霉玉米造成的严重危害引起重视
霉玉米中的霉菌毒素会造成猪只中毒,导致免疫抑制,继而发生其它疫病的感染,将会表现临床症状或潜伏性的非临床症状的发生。
十二、其它导致疾病发生的人为因素,在一些猪场也是存在的
除上述诸多原因外,一些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还与疫苗本身的质量、保存及多种人为因素密切相关。如疫苗质量不合格,低效或无效;疫苗储存不当,导致失效;注射过程中不换针头,造成人为传染疾病;接种前使抑制机体免疫反应的药物和含有这些药物的饲料添加剂(如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采用不合理的免疫程序及免疫剂量不足等,都可能会使猪场的猪群健康状况处于不稳定或疾病的潜伏状态,一旦遇到强毒侵袭或环境条件突变时,就会导致疫病发生。
第三篇:国企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企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很多企业已经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并利用了绩效考核结果。本文以某煤炭企业为例,对当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1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管理是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表现、劳动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员工和组织的行为,提高员工和组织的能力和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具体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面谈以及绩效结果的应用。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很多企业已经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并利用了绩效考核结果。绩效考核的实施能结束国有企业“有任命没有明确任期,有职务没有严格考核,薪酬同业绩不挂钩”的历史,并且初步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连接”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增强了企业创造价值和资产回报意识;形成了“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激励约束机制,将业绩考核与奖惩挂钩,初步解决了过去国有企业负责人自定薪酬、薪酬与业绩脱节、薪酬增长过快和薪酬只能升不能降等问题;有效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国有企业的内在动力,加快了企业经营效益的增长。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受传统管理体制和思想的影响,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意识淡薄,考核方式落后,考核过程流于形式,考核结果的应用单一,绩效考核仅仅停留在简单评估的层面,还没有真正上升到“绩效管理”的高度。开滦作为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在实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1 认识上的误区
开滦的有些煤矿对绩效管理在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把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内容,把绩效管理简化为绩效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决定员工的薪酬、奖金和升迁或降职的依据,这是走上了绩效管理的歧途。这样的绩效管理必然过于强调绩效考核的判断性和威胁性,给员工带来很强的不安全感,以至于造成很大的抵触情绪,却忽视了绩效管理的沟通性和推动性,没有达到向企业员工传达企业价值观、开发员工潜在能力,使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目的。
2.2 绩效考核存在主观性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主管因与员工接触少,容易用员工知识多少、印象好坏作为评价标准,而不是依据完成任务的情况,有时难免有情绪上的主观性,考评标准模糊,不切实际,随意性强,有的打分毫无原则可言。就员工本身而言,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自己最好的一面往往很难有机会以常态呈现给主管,从而造成绩效考核的不全面性。在考核中,如“称职,基本称职、良好”等之类的中等评价,不足以激励员工,使员工成为主管偏见的牺牲品。
2.3 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缺乏统一性
通常被考核者是最易感到焦虑的群体,因此员工对绩效考核首先采取自我保护的态度,以致自我评分普遍接近满分的水平,基本上失去相互比较的意义。在员工互评上,抱着一团和气的态度,以求自保,在评优时有的单位甚至出现“轮流坐庄”的现象;在对管理者的评议上,对那些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管理者,员工评议的平均分明显低于那些工作四平八稳的干部,有的单位通过打分甚至把管理者给淘汰掉。由于不能系统地看待绩效管理,不能将绩效融于管理的过程中,只为管理者提供了简单乏味的绩效考核表,空洞且缺乏说服力。
2.4 轻视绩效管理的过程,流于形式
有的企业绩效管理部门或企业领导只重视企业绩效管理的结果,轻视绩效管理的过程;或者虽然考察了企业绩效管理的过程,但没有结果反馈,绩效考核结束了就将结果放在一边,并没有用于改善企业管理。这样,绩效管理实际上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对策
3.1 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改善绩效,而非仅仅为了提薪、升职或者解聘。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绩效的效果,没有考核,就没有比较,但绩效考核决非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部,绩效管理关注的是整个的过程以及对绩效的指导和改善作用,考核则只关注了结果。在具体实施考核前,企业人力资源部需要对考核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只有对这些工作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使考核真正对改善绩效起到促进作用。
3.2 让绩效考核思想深入员工
绩效管理是一项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它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企业应充分考虑到员工当前的思想状况及承受能力,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让员工明白考核不是为了制造员工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工作的长处,短处,以扬长避短,有所改进、提高。
3.3 从不同层次合理选择考评者,从多维角度系统收集考核信息
并且在选定考核人员时,一是考核者要有代表性。在考评组织绩效时,考评者要分别从不同专业角度对组织的经营行为具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考核个人绩效时,要从被考评者上级、同级、下级及相对客户之中选取相应的考评者,以达到对被考评者绩效全面客观评价。二是选定的考评人员在职业修养、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方面必须具相应的能力,以确保考评效果的相对客观和准确。三是各方面考评人员所占的权重要恰当。
3.4 沟通是有效的绩效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从绩效指标和标准的制定,考核结果的反馈到绩效改进,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来实现。如果不给员工反映自己想法或意见的机会,很可能导致员工在考核结果不理想时产生不满,所以必须建立双向的沟通机制。企业应当以制度化的形式将其规范下来,并通过不定期抽查、绩效改进对照等方式对沟通效果做出检查,确保绩效反馈与绩效改进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实现绩效管理的作用。
建立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必然选择。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探索与完善,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又具操作性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都各不相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与潜能,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总的来说,绩效管理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它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奖惩手段。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了一个信号,一个促进工作改进和业绩提高的信号,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个人、组织乃至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蕊.如何进行绩效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林筠.绩效管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3]李小东.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浅析[J].科技创业周刊,2005.
第四篇:浅析规模化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档
浅析重庆规模化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这对于我国建设现代规模化农业生产格局有了指导性意义。本文主要从重庆规模化农业生产现状、自身元素及实践操作方面谈谈在规模化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旨在对于规模化农业生产建设提出意见。
【关键词】农业;规模化;问题;对策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解决好“三农”问题中的农业问题在我国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代进程中又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大农村、大农业国家,全国近60%人口为农业人口,农业生产长期以来以小农经济为主,以自足自给为主要。要转变现有农业存在的“小打小闹”、市场运作少的局面只能从实现现代规模化农业入手,借鉴西方国家的规模经营方式,才能彻底解决农业问题,但农业规模化的实现在重庆仍存在问题。
一、重庆农业规模化生产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重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脚步脚步加快,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09年下半年,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从寥寥无几增加到2300余家,逐步形成了以榨菜、辣椒、生猪、柑橘为代表的产业链和国家知名产品品牌,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农业产业化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市
场开拓和发展特色农产品上表现明显。截止2008年,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发展到237家,实现销售收入417亿,带动农户293.8万,较2007年增加37%。同时金融行业对于重庆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较大,仅2006年至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累计对农业产业化发放贷款41亿元,并且成功与10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业务关系。
二、重庆农业规模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地貌因素制约规模化发展
众所周知,重庆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以丘陵、低山为主,平均海拔为400米。地势从南北两面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多呈现“一山一岭”、“一山一槽二岭”的形貌。同时,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重庆以浅丘、山岭为主的地形风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农业不能像平原地区一样实现普遍集约规模化;在部分地区,尽管存在着规模化农业生产,但相对规模也是分块经营而非成片经营,同时地形因素使得规模化经营农产品在运输等成本上增加,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二)农民意识淡薄阻碍农业规模化生产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都保持着传统的耕种模式,小农意识普遍 存在。大部分农民认为只要自己的田地耕种好,每年耕地收入固定就算日子安稳度过,农民们对于实行土地流转承包大面积农田
实现规模化农业持怀疑态度,只要表现为:一是自身不具有敢为人先实现规模化经营的超前意识,尽管国家大力倡导农民自行实施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发展,但有很少的农民能真正的将这样的前卫思想植入到自身生产中,不愿承担风险流转土地开办规模化农业项目;二是对于他人实行规模化农业的土地流转不支持,主要表现为对于转租、承包、互换等土地流转方式阻挠,对于农业规模生产不信任。据统计,2005年重庆市土地流转比例仅占所有更低总量的6.91%。
此外,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也制约了现代农工业的产业化经营。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不久,但农民对此认识不到位,仍习惯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因此造成了合作社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小,制约着规模化农业的实现。
(三)政府引导不够减缓农业规模化脚步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小农意识的存在,就必然要求政府在对农业的生产上要起到一定的产业引导作用。目前,尽管政府倡导实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但在引导上仍存在着缺位,主要表现为:一是宣传力度不够高,即对于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优势、效益等向农户推广普及不够;二是规模化产业项目引入的指导力度不够高,即在对农民实施产业化农业中缺少了政府对于产业项目引进及扶持办法及力度;三是对于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农业的总体思路和规划欠缺,目前各地政府乐于搞城镇建设和开发,对于农业发展的关注和措施缺少必要的重视。
(四)龙头企业作用发挥不明显
我市的涉农龙头企业数量不多、生产规模不大、科技含量较低,多数为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不强。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沟通的桥梁,多数企业没有能力指导农民生产出符合企业标准要求的农产品。而政府部门又缺少必要的服务和管理,致使一些本地企业到外地购买农产品或企业收购不到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标准要求的农产品。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减少了我市的农产品出口数量,造成我市部分优势农产品的低价销售。
三、解决重庆农业规模化生产中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一)加大规模化生产宣传力度,提升农民规模化意识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规模化生产的有益之处,利用村村通
广播、网络平台、宣传标语等宣传媒介对农业规模化生产进行大力宣传;注重抓住典型,通过打造规模化生产的先进典型,宣传规模化生产成功实例,以引导典型在农民中广泛流传,以此提高农民规模化生产积极性。
(二)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服务水平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扶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增加对农业规模化的财政资金投入。一要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围绕我市优势农产品,引进一批经济实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建立企业负责人培训制度,提高他们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水
平,逐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要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根据企业需要,指导农民生产出符合企业质量标准的农产品。要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三要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服务体系,鼓励超市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合作关系,推行连锁经营和直销配送。采取联合购销模式,通过购联网,把无公害农产品销售到国内外。
(三)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要注重发挥乡村干部的作用,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整治村,要先行一步,依托各村的特色产业或一村一品产业,建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达到所有产品一半以上由合作社统一销售,为其他村树立样板。二是各级政府要在政策上、财力上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的培训和工作指导,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规模化猪场建设与管理
规模化猪场建设与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养殖业的重视与扶持,一些标准化工厂化猪场也随之兴建,也有不少养殖场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扩建,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生猪产量,保障了畜产品的市场供应同时也提高了产品安全质量,加快生猪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标准化、规范化猪场的建设。根据东北气候主要阐述一下标准化猪场建设及管理细节,猪场环境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仔猪的成活率和母猪繁殖性能以及日后的生产效益。
一、猪场的选址和布局
1、猪场的选址位置最好远离村庄和居民区,交通便利,周边没有工厂和养殖场,这关系到日后防疫和消毒管理。房舍最好朝阳,水源充足,水质好(达到人畜饮用标准)而且排污便利(最好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周边应种一些树木,以便做为隔离带,既能解决猪场粪便又能绿化场区。
2、猪场布局生活区、生产区分开
生产区分母猪舍、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艰巨根据猪场条件最好远一些,最好设有隔离舍,排污池、粪便堆积厂,如果再有条件可分点或区饲养,间距100米—500米以上,只有设计合理的猪场布局,将来猪场生产性能才能达到理想标准。但建设投资会很大,可以实践成绩来看效益会大于投入。
二、猪场建设及内部设施 最好猪舍基础高于外面地面20—30CM,外墙厚度在37CM—40CM, 墙体中间加珍珠岩或泡沫板做保温层,哺乳猪舍高度在3M—3.5M;育肥舍高度3.5M—4.5M;猪舍门窗最好选用塑钢双层玻璃,房盖选用彩钢瓦中间带泡沫板(厚度10CM—15CM)并带有自动排风扇,地面如果有条最好选用水泥漏缝地板,如果是水泥地面选择好坡度,达到排水畅通,这样会减少舍内氧气。排水沟最好要有加压水冲设施,无论是哪种地面都不能粗糙,如果质量差会增加猪的肢蹄病和猪身体局部受伤,其他设施选择设计要合理,实用。饲喂尽可能选择自动采食系统,以便节省劳动力,还可以提前出栏,如果能全进全出,无论是在防疫饲养上一定会有很大的问题,冬季供暖锅炉要选择节能减排环保型锅炉,在保证舍内温度的前提下,质量降低供暖成本。
三、猪场的饲养管理
有些猪场的饲养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房舍设计过低。冬季圈舍压气,通风换气不畅通,造成舍内潮湿度过大,圈舍排水不好,积尿、粪污染饲料,很容易感染细菌疾病。由于冬天气候寒冷加上玉米水分过高,使饲料处于冻结状态,混合好的饲料最好提前一天拿到圈舍解冻,避免猪吃到冻料造成胃肠疾病,春秋两季温差较大要及时开窗开门调整温度。夏季要注意玉米以及其他饲料霉变现象,要经常驱蚊、蝇杀灭堆粪场的蝇卵和粪便中的病源,彻底消灭蚊蝇带来的疾病。还要做到避暑降温,如果温度过高会影响到猪的采食量。哺乳猪的饲料要高能高蛋白,氨基酸平衡维生素高的饲料,这样会提高仔猪的断奶体重和母猪断奶后的发情率,哺乳产前产后各一周要加保健药,这样能减少母猪产后感染疾病,做好猪场各个阶段的防疫程序,要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防治相结合”的观念。真正做到饲养管理、防疫的细节必须执行落实到位,彻底的把猪场的隐患控制住。猪场的建设设施内容很多,在建场或改造时药多多考虑,不要盲目动工,设计要反复论证,确定有效可行合理的方案才能实施,以上简单论述的几个问题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