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大全]

时间:2019-05-14 06:4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大全]》。

第一篇: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大全]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谷中君(陕西电视台 新闻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随着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和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不断变革,现场报道已经成为电视新闻最重要的报道方式之一。本文从实践角度,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希望给从业者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电视记者;素质要求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9-0122-02

收稿日期:2011-08-03作者简介:谷中君,女,陕西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编辑,硕士,主要从事新闻编辑工作。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骏德在《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一书中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作了这样的定义:“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指电视台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具体讲,怎样才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现场报道?首先,新闻事件要刚发生或正在进行之中;其次,记者要进入新闻事件现场,目击采访,现场口述报道;第三,报道应真实而完整地再现新闻人物的采访讲话和新闻现场的音响。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始创于 20 世纪 60 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 80 年代。1998 年,美英两国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军事行动,中央电视台记者首次在战火纷飞的战场对这场战事进行了现场报道《巴格达遭空袭纪实》,堪称其中的代表作。

(导语)巴格达当地时间 19 日凌晨 1 点 30 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遭到美英第三轮大规模的巡航导弹袭击,巨大的爆炸声震撼了整个城市,这是三天以来美英对伊拉克最为猛烈的一轮导弹袭击。请看本台驻巴格达记者发回的报道。

(记者现场报道):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巴格达市中心的新闻中心二楼的平台上,现在是伊拉克时间 12 月 19日凌晨的 4 点多,也就是北京时间 12 月 19 日上午的 9 点多,我们听到整个巴格达市区爆炸声响彻夜空,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身后有很多防空火炮和高射机枪在对空射击,爆炸声音在我们附近响得非常强烈。在我们周围各个方向都有爆炸的声音,而且可以看到强烈的火光。在我们的正前方刚才已经有三颗炸弹落了下来,巨大的火光使得天空整个都染红了。在我们的楼顶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高射机枪不断地对空射击。在我的右侧就是伊拉克的国防部,大家可以看到远处又红了一片,我们马上可以听到爆炸声,根据声音的反馈应该有将近七、八公里的样子。我们可以看到一枚巡航导弹横着飞过去。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巴格达比较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地方,因为在我的右前方这个位置就是萨达姆总统的总统府,在总统府的旁边一点就是总理府,总理府再这边一点就是国防部,在我的后面是它的外交部。这次空袭一共持续了 45 分钟。到目前为止空袭的警报还没有解除,而与此同时,巴格达清真寺的祷告声已经传出了,这就标志着一年一度的穆斯林的斋月从今天正式开始了。这是中央台记者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报道的。

(中央电视台 冀惠彦、董志敏、水均益)

在这则电视新闻中,报道记者就位于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就在空袭目标所在地附近,离最近的炸点仅 800 米左右。我们看到,在炮火硝烟的背景中记者的现场报道真实感人,电视长镜头传达出强烈的现场感,同期声更使人如同身临其境,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质在这部难得的战地新闻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当下,随着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和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不断变革,现场报道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电视新闻栏目中最重要的报道方式之一,而能否做好现场报道也成为一名合格电视记者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一、高度的新闻敏感

当记者到达现场,需要对正在发生变化的新闻事件作出迅速的判断:这一事件最具新闻

价值的是什么?并由此决定报道什么,放弃什么。这需要记者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能从新闻事件纷繁复杂的众多元素中,非常敏感地抓住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另外,新闻敏感还体现在,记者能够在现场通过蛛丝马迹发现重要的线索,并由此挖掘出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新闻价值。这一方面需要记者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在记者的眼中不应该存在司空见惯,而是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同时,记者还应具备良好的现场调查能力,能通过现场采访和调查了解事件的真相和深层原因。比如,去冬今春全今传媒 2011年第9期 传媒实务123国范围出现了柴油荒引发的公路大堵车,安康电视台记者在完成其它采访任务返回的途中,发现西汉高速公路出现了堵车现象,他们没有想当然地把这当成常见的堵车,而是多问了一个为什么?并通过采访调查发现,正是由于沿线加油站的限量供给柴油导致了西汉高速长距离的堵车,采制了非常好的现场报道《柴油荒引发西汉高速大堵车》,一经播出,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实际上,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时刻牢记观众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从观众的兴趣出发,提观众欲知而未知的问题,阐述观众期望得知的事实和信息。

二、敏锐的洞察力

我们常说,新闻因人而生动,因细节而感人。一名优秀的电视记者在做现场报道的时候应该有第二双眼睛、第二对耳朵,在讲述表现当下的同时,可以敏锐地洞察新闻现场的一切,不失时机地捕捉精彩的场面,抓住那些体现新闻价值的细节。

比如上面讲到的《巴格达遭空袭纪实》,就有两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我们的正前方刚才已经有三颗炸弹落了下来,巨大的火光使得天空整个都染红了。”一个“染”字既生动又贴切,虽然只是一句看似简单的描述,但这一细节却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了空袭的惨烈,使整个报道多了一份感染力。

“到目前为止空袭的警报还没有解除,而与此同时,巴格达清真寺的祷告声已经传出了,这就标志着一年一度的穆斯林的斋月从今天正式开始了。”巴格达清真寺的祷告声,这一细节升华了整个报道,十分耐人寻味。空袭的警报还在,祷告声已经响起,战争与和平的祈祷这么不和谐地同时出现了,为什么会这样?相信每个观众此时都会有这样疑问,也会有自己的答案。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记者的思考,也引发了观众的思考,更让观众对整个报道从此念念不忘。

所以说,有细节的现场报道才是有生命力的好报道,才具有感染人的力量和强烈的吸引力。

三、驾驭现场的能力

中央台记者高丽萍曾说:“一次现场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一次直播,它要求记者有驾驭现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搞现场报道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选题、选材、构思报道的总结构,设计如何开头、结尾;迅速物色合适的采访对象;选择最能表现现场气氛的谈话场景;负责拍摄的记者要临场不乱,镜头始终跟得上;担任采访任务的记者要掌握采访进程,有把握地进行现场发挥等。要做好这些工作,记者必须从直播的要求出发,沉着应战,力求减少失误。如果有失误,或多次出现失误,现场气氛就会受到破坏。”的确,进行现场报道时,记者往往是一边观察,一边报道,尽管在报道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对新闻事件的发展有一定的预测和把握,但仍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因此,记者必须具有随机应变,快速思考、果断判断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从而保障报道的顺利进行。

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的基本功,也是记者综合素质最外在、最直接的体现。

首先,语言表达要准确。在判断、观察的基础上,要准确地向观众描述出自己亲眼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新闻事实。有些人“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有些人文章写得好,但口语表

达欠佳,这些人都不适合做电视新闻记者。进行现场报道的记者要善于对新闻事件进行理解和分析,然后,将这些新闻事实准确地表达出来。

其次,逻辑条理要清晰。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用哪些词语最恰当,句子怎么组织才与新闻事实相符合,才能让观众易于理解,这些都体现了记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时间允许,记者可以事先写提纲,但既然是现场报道,则常常必然是“即兴的”。因此,电视记者要多练习打腹稿、做口头作文的能力,多进行边观察、边口头报道的能力。

第三,现场报道使用的是口语,但却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现场报道使用的语言应该是‘规范口语’,它既要有书面语言准确规范、逻辑性强、简洁精炼、庄重典雅的特点,又要符合口头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声韵和谐、顺口入耳的要求。”

五、渊博的知识 充分的准备

渊博的知识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充分的准备则是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报道。

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新闻事件时,准确客观地理解判断事件;才能由于知晓事件的背景和来龙去脉,进行恰当地分析评述;才能旁征博引扩大新闻事件的外缘,避免不知所云、不知该说什么的尴尬,从而增加现场报道的深度和厚度。

总之,电视记者是一个竞争激烈、不断创新的行业,要想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需要的是不断的努力,不断的磨练和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1] 张骏德.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 [M].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2] 高有祥.电视新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

第二篇: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摘 要:随着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和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不断变革,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已经成为电视新闻最重要的报道方式之一。本文主要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定义、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征以及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发展创新途径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电视记者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定义

所谓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就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面向摄像机或者是观众对新闻事实发生的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进行的采访,并就采访的结果以口述的形式向观众解说和呈现。现场报道,是一种一对一的传播方式,是直接与新闻人物见面,直接与被采访对象交流,把新闻人物与新闻现场带到观众面前的一种报道形式。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较之文字访问、广播访问,它最集中的体现了现代新闻业的快速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具有很大的优势。如伊拉克战争爆发,伦敦奥运会我国健儿角逐金牌等都是通过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达到的效果。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闻媒体的技术性也越来越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轨道,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征逐渐丰富起来,主要包括时效性、真实性和现场亲切感等特征。

2.1、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一般都是以记者采访和记者报道的方式进行的,记者身临其境,来对事故或者生活现场进行采访并报道,使得观众如同感同深受一样,让观众能够真正的体会到现场的环境和氛围,因此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记者通过电视镜头、周围环境来总结自己的报道,让现场的氛围和环境通过电视新闻报道的方式传达给观众,使得观众能够清楚的知道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果等全过程的回放,并使得观众能够产生情感上的互动和时间上的互动,正是因为这种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将事情的现场氛围和环境与观众融合在一起,使得新闻内容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2、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直接记录事件的现场环境和氛围,并对其事件随机应变进行了整理和思绪上的调节,通过直接面对电视镜头,给观众带来了最新的、最实效、最真实的资料,增加了观众的信任感,进而促进了新闻报道的社会效应和观众效应。但是,由于现场报道的生活环境、噪音等不好的干扰信息,虽然对记者的思维应变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有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氛围,更是增强了事件的真实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让观众感受到很真实的画面和真实的感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电视新闻报道的观众效应有了很大的影响,使得新闻的信息逐渐被观众所喜欢,逐渐受欢迎。相比更多的准备好的录制节目而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有着其立体感和现场感,使得电视新闻备受观众喜爱。正是由于记者的第一手资料的获得,记者身临其境的现场报道以及电视镜头的传达作用,使得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具有很强的真实性。

2.3、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亲切感

记者出现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直接面对观众,做现场性的报道,使观众与记者一同感知当时的环境和氛围,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共鸣,并使得观众能够清楚的知悉事件发生的地点环境,时间过程和事件的情感感受,并在一定程度上与观众形成了互动性,使得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上的共鸣,抑或喜悦,抑或悲伤,抑或激动,抑或自豪。例如,在申办北京奥运会过程中的现场报道,当宣布我申奥成功的那一刻,使得所有的中国观众都在为那一刻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为那一时刻的到来油然而生激动情绪的场面。

三、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当下,随着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和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不断变革,现场报道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电视新闻栏目中最重要的报道方式之一,而能否做好现场报道也成为一名合格电视记者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3.1、高度的新闻敏感

当记者到达现场,需要对正在发生变化的新闻事件作出迅速的判断:这一事件最具新闻价值的是什么?并由此决定报道什么,放弃什么。这需要记者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能从新闻事件纷繁复杂的众多元素中,非常敏感地抓住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另外,新闻敏感还体现在,记者能够在现场通过蛛丝马迹发现重要的线索,并由此挖掘出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新闻价值。这一方面需要记者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在记者的眼中不应

该存在司空见惯,而是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同时,记者还应具备良好的现场调查能力,能通过现场采访和调查了解事件的真相和深层原因。

实际上,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时刻牢记观众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从观众的兴趣出发,提观众欲知而未知的问题,阐述观众期望得知的事实和信息。

3.2、敏锐的洞察力

新闻因人而生动,因细节而感人。一名优秀的电视记者在做现场报道的时候应该有第二双眼睛、第二对耳朵,在讲述表现当下的同时,可以敏锐地洞察新闻现场的一切,不失时机地捕捉精彩的场面,抓住那些体现新闻价值的细节。

有细节的现场报道才是有生命力的好报道,才具有感染人的力量和强烈的吸引力。

3.3、驾驭现场的能力

中央台记者高丽萍曾说:“一次现场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一次直播,它要求记者有驾驭现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搞现场报道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选题、选材、构思报道的总结构,设计如何开头、结尾;迅速物色合适的采访对象;选择最能表现现场气氛的谈话场景;负责拍摄的记者要临场不乱,镜头始终跟得上;担任采访任务的记者要掌握采访进程,有把握地进行现场发挥等。要做好这些工作,记者必须从直播的要求出发,沉着应战,力求减少失误。如果有失误,或多次出现失误,现场气氛就会受到破坏。”

进行现场报道时,记者往往是一边观察,一边报道,尽管在报道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对新闻事件的发展有一定的预测和把握,但仍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因此,记者必须具有随机应变,快速思考、果断判断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从而保障报道的顺利进行。

3.4、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的基本功,也是记者综合素质最外在、最直接的体现。

首先,语言表达要准确。在判断、观察的基础上,要准确地向观众描述出自己亲眼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新闻事实。有些人“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有些人文章写得好,但口语表达欠佳,这些人都不适合做电视新闻记者。进行现场报道的记者要善于对新闻事件进行理解和分析,然后,将这些新闻事实准确地表达出来。

其次,逻辑条理要清晰。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用哪些词语最恰当,句子怎么组织才与新闻事实相符合,才能让观众易于理解,这些都体现了记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时间允许,记者可以事先写提纲,但既然是现场报道,则常常必然是“即兴的”。因此,电视记者要多练习打腹稿、做口头作文的能力,多进行边观察、边口头报道的能力。

第三,现场报道使用的是口语,但却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现场报道使用的语言应该是‘规范口语’,它既要有书面语言准确规范、逻辑性强、简洁精炼、庄重典雅的特点,又要符合口头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声韵和谐、顺口入耳的要求。”

3.5、渊博的知识 充分的准备

渊博的知识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充分的准备则是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报道。

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新闻事件时,准确客观地理解判断事件;才能由于知晓事件的背景和来龙去脉,进行恰当地分析评述;才能旁征博引扩大新闻事件的外缘,避免不知所云、不知该说什么的尴尬,从而增加现场报道的深度和厚度。

总之,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要想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需要电视记者不断的努力、磨练、进步。

四、我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发展创新途径的策略和建议

4.1、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中心价值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每一件新闻事件,我们都应该以人为重心来进行现场报道,注重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来发展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只有这样,新闻现场报道才能真正为群众着想,为群众服务,才能真正获得群众观众的喜爱和关注,才能提高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收视率和价值体现,才会吸引更多的观众的欢迎和爱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凝聚力和观众共鸣感,使得电视台的观众效应逐渐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电视收视率,提高相应的经济效益和价值。例如广电总台曾经进行过一个《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家乡》的电视新闻报道,便是发展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这则电视新闻报道主要针对百姓的实际生活进行了报道,对百姓生活由表及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报道,以“体会和故事相融合”方式展现了百姓生活的状况,从而让观众清楚了解“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家乡”的协调发展。

4.2、多角度、多形式的报道大事和要事

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创新途径中,要坚持多角度、全方位地报道大事和要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好重要电视新闻的切入点,是电视新闻报道得到广大电视观众认可的关键点。因此,大事和要事都是广大电视观众关心的问题,全方位地、多角度地,如从政府的角度、地方的角度、媒体的角度、群众的角度、当事者的角度等对电视新闻进行报道,让广大电视观众进行评价和感受成为吸引

广大观众眼球的根本所在。鉴于全方位多角度报道电视新闻所特有的亲和力强、贴近性强、有效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这样的电视新闻报道更加能够从浅处入手反映更深层次的问题,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还能抓住电视新闻报道的本质和内涵,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抓住电视观众的注意力。

4.3、坚持以正面舆论引导广大受众

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创新途径还要坚持以正面舆论引导广大受众。这是实施电视新闻报道监督功的重要方面。只有这样,电视新闻报导才能真正的得到创新和发展。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时,面对如此大的灾难,中国电视新闻报道人员沉着冷静,成功进行新闻议程的设置,公开信息及时,处处做到以正面的舆论来引导广大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同时也得到了西方媒体的广泛认可。如灾情的公布,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地震的灾害情况,财产损失和伤亡人数都精确到了个位数,广大电视新闻每天都全天直播灾区的情况,这对于舆论引导和稳定人心都起到了很大的正面影响。特别是电视新闻将抢险大军中典型人物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都在新闻报道中全面反映出来,不仅动员了全体社成员,而且也激发了广大人民的关爱意识,整个社会的爱心救助意识空前高涨,全国形成了条抗震救灾的统一战线。“大难面前显大爱”,这与电视新闻报道工作者们坚持以正面舆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是分不开的。

4.4、坚持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

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创新途径还要坚持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由于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所决定,很多电视新闻报道都是“守株待兔”的结果。接到电话通知,然后再去采访,紧接着进行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主动性不强。因此,一定要创新电视新闻报道的方式,要学会单枪匹马,主动上门,深入基层,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新闻报道的视角和方式。有些电视新闻报道的新技术也为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电视新闻同期声就可以使电视新闻的优势得以充分地发挥,对广大电视产生很大的吸引作用。电视同期声是对电视新闻现场地声音再现,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地真实程度有了更加现实地体现,对于升化和烘托电视新闻的主题思想起到了很重要地作用。如中央电视台在对胡锦涛主席春节期间考察河北工作中的新闻报道中就有一段胡锦涛席给河北人民拜年的电视同期声,给电视新闻报道增添了亮点和看点,展现了国家领导人与人民一

起过年的良好亲民形象,赢得了良好的电视新闻报道效果。

结 论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传播永恒的魅力所在,它可以为提升电视新闻报道的质量发挥重大的作用。记者是决定新闻现场报道成不成功的关键性人物,电视新闻记者需要不断的自强自身的素质和价值能力。新闻贵在新,它不仅要求事实新、时间新、角度新、形式新、语言新,更重要的还要思维新、境界新。假如一个没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时,只是毫无新意的将事情的原貌反映出来了,那么它就失去了无数个求之难得的“新闻眼”。总而言之,新闻的探索与发展一直在继续,从未停止。

参考文献

[1]任欢 薄立伟,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刍议[J] 新闻传播 2009.9

[2]李金霞.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出镜记者[J].黑河学刊,2008(1)

[3]丁晓君.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浅析[J].理论界,2008(3).[4]左洪源,电视新闻记者如何才能做好现场报道[J],黑龙江省同江电视台2009,(1)

[5]赵孟秋浅析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与创新[J],吉林人民广播电台2011,03

第三篇:浅谈电视新闻出镜记者

浅谈电视新闻出镜记者

伴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及观众对信息交流的高层次要求,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记者开始从幕后转到台前,以在新闻现场面对镜头的方式,和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介绍新闻事件,述评新闻事实。这就是记者出镜。关于记者出镜的定义,新闻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结论。笔者认为,记者出镜即电视记者以收集素材、播报评述新闻事实为目的,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面对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参与者或报道者的身份出现自我形象的工作方式。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使记者本身作为最灵活、最有效的采访手段出现在镜头中,不但凸显了电视采访的媒体优势,而且“形成了直接的人际化交流,有效拉近了记者和观众双方的心理距离,具有较强的人文价值”。①相比其他的电视采访手段,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在许多电视新闻和专题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记者在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对新闻事件作简要介绍。随着记者的口述,画面由记者不加切换的转入新闻事件现场的真实场景,并跟随记者对现场的当事人、目击者和有关人员进行采访。观众能通过屏幕直观的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情景,从而有效缩短了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大大增强了新闻传播的效果。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观察》栏目播出的上海闵行区大楼倒塌事件真相的报道,摄像机一直跟随出境记者在现场拍摄并随机进行采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走到哪、问到哪”,这样就有效的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2、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在新闻事件现场出镜的记者,就是新闻事实的目击者、见证人,甚至还是参与者。记者在现场边观察,边报道,记者看到听到的,就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所看到听到的,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从而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和可视性。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2006德国世界杯期间,除了直播全部赛事以外,还提出了“我在现场”的口号,派遣50多名记者奔赴德国的10个城市的赛场。记者在每场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都在场外和场内现场出镜,采访球迷和各界人士。采访中记者的口述都是一气呵成,并形成和被采访对象互动的热烈氛围,大大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增强新闻的深度。电视新闻和传统媒体相比,缺乏深度是一大弱势。而记者出镜就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一缺憾。记者在出镜中通过被采访对象的叙述使一些抽象意义的话题得到直接的发展,从而比较迅速的实现采访主题的深入。例如记者在报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时,如果单凭画面就难以反映这一宏大抽象的命题。但记者可以通过采访有关人士,通过同期声语言对此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同样可以起到和纸媒体相仿的宣传效果。

尽管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优势和特点突出,效果明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地方电视台尤其是市、县级电视台在新闻采访中较少使用出镜手段,即使出镜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1、把播音员主持人和出镜记者混为一谈。许多电视新闻工作者甚至领导都认为出镜的记者要形象好,普通话标准,加上地方台人员紧张,因此在需要记者出镜时都派出播音员临时客串。但是“由记者担任主持人和由播音员充当客串主持人,从表面上看似无多大区别,1

其实质却是不同的。„„播音员的业务技巧侧重于吐字发声、语言调整及播讲时表情神态的掌握上,而主持人的业务技巧则在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于采访提问的技巧和对新闻事态进行分析评述的口头表达能力上。”②播音员客串出镜,由于业务上的隔阂,往往只是机械的背诵记者写好的主持词,而不能根据新闻事件现场灵活的变通,因此常常被戏称为“话筒架子”。这样的出镜当然效果要大打折扣。

2、电视记者综合素质难以胜任。地方台在挑选电视记者时往往是先看笔头(跟报纸电台记者无异)后看个头(要的是活动的摄像机脚架)。并不考虑外形和语言条件,这就造成了记者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需要。此外记者在工作中不注重业务的学习和钻研,造成在现场缺乏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驾驭能力,提问问题千篇一律,造成在出镜时脑子跟不上嘴巴,从而影响了效果。

要解决以上问题,更大的发挥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作用,笔者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并不是简单的叙述新闻事实,而是需要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驾驭能力,因此不能简单的以播音员代替出镜记者的职能和作用。其次要切实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新时期电视新闻记者除了一般新闻业务能力以外,还要学习和提高运用电视语言能力及视听表现能力。“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记者不同的是,应具备视听表现能力,也就是面对镜头用自己的形象和语言(包括声音语言和非声音语言如形象、神态和手势等)进行现场报道。当然他(她)也许还不能像播音员那样字正腔圆、训练不素,但至少要能够流畅自如地进行口头表达。”③除了具备这些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新闻题材和报道内容出镜。一般来说,动态或突发事件新闻较为适合出镜,如火灾、交通事故等。而对于常态、非事件新闻就不太适合出镜。但并非绝对,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相比较而言,内容单

一、时间空间集中、现场事态发生、发展的进程对观众具有吸引力的事件性新闻,特别适宜记者作现场报道。但是典型经验、综合成就等题材的新闻也常以记者现场出镜的形式以点及面进行报道,增强了可视性。

2、选择合适的时机出镜。许多动态和突发事件的新闻稍纵即逝,因此记者在现场要准确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出镜和采访。例如大型会议开幕时记者在会场内的出镜现场报道,记者就要抓住与会人员到齐和大会宣布开始之间短短的一两分钟,做完出镜工作。还有大型活动时的领导人采访,在时间和空间都不允许的情况下,就需要记者见缝插针,随时随地对采访对象展开采访。

3、选择合适的背景出镜。选择怎样的背景,往往会影响到出镜的效果。除了拍摄技术上的光线、角度外,出镜的背景要考虑是否有新闻性和吸引力,背景画面是否生动典型。例如采访一位科学家,背景在他的研究室就比户外的花园好得多。

除了上述几点以外,出镜记者还要要注意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包括举止、仪表等,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情绪、语速等。这都对电视新闻记者的出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共2429字)

第四篇:关于财经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

论财经记者的素质要求

随着我国财经新闻报道日益受到关注,财经记者成了“香饽饽”,地位和身价直线上升。中央财经大学一位教授曾预言:“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财经新闻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闻界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优秀的财经记者和编辑也将随之成为最为抢手的新闻从业人群。”①但是,目前我国财经记者的整体水平却不尽如人意,成为制约我国财经新闻发展的重要瓶颈。

那么,一个合格的财经记者到底应具备哪些必要的素质?本文试从近几年来一些知名财经媒体的负责人、优秀的财经记者和从事财经新闻教育的学者的一些阐述中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具体深入探讨提高的途径。财经记者的基本素质归纳起来,最重要的可以总结为三点:财经专业知识,财经报道资源与人脉,财经报道写作能力。

一、财经专业知识

财经新闻报道之所以难做,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专业性,正是因为这样的“高门槛”,使得很多记者难以胜任。

财经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类基础知识,二是对所报道行业或领域的认识。对于经济类基础知识,不断地自我学习和积累是基本的方法,除此别无捷径。对于行业性知识,除自身努力外,业内的培训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财经》杂志资深记者何华峰说:“《财经》很多记者是进来以后再学习的,像我们的执行主编,他一个春节没有回家,什么都没干,就把《微观经济学》这本书全部读了一遍,把后面的‘作业’全部都给做了。”②这种刻苦的学习态度是积累基础知识的不二法门。《财经》杂志的总编辑胡舒立也是一样,刚从事财经报道时,为了学习专业知识,晚上还打电话与同事探讨什么是A股、H股等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正是因为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使她成为当今中国财经报刊执牛耳者——《财经》杂志的领头人。当然,任何人不可能把所有的经济学知识一网打尽,在目前分工日益细化的情况下,选准自己的报道领域进行专业“深耕”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可能成为某一报道领域的“行家里手”。对于如何提高某行业领域的报道水平,《财经时报》的总编辑杨大明曾给过答案:“参照自己的专长,或者说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行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深入进去,时刻关注该领域的动向,及时归纳总结自己的心得,并经常与业内人士探讨,久而久之,对于该领域或行业内发生的财经事件,在报道时,起码在专业角度方面,可以做到胜人一筹。”③在行业知识的积累方面,除了记者自身努力外,财经媒体也应该担负责任,组织一些专业培训。可喜的是,很多财经媒体已经有所动作,如一些财经媒体举办的财经记者“训练营”、“培训班”之类的专业培训,集中学习某些行业知识,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提高方式。

二、财经报道资源与人脉

“我觉得将来财经类报纸在内容上还是一种新闻资源的竞争。这种新闻资源大多数是由记者对于当期报道以外的资源开掘和把握的能力来决定的。”④这是《财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的判断,它说明了财经报道资源与人脉的重要性,有了人脉,才能获得更多的新闻来源,找到更权威的采访对象,有更加深入的见解,不断提升报道的价值。

那么,财经记者该如何为自己积累人脉资源呢?《财经》杂志资深记者何华峰是这样建议的:“首先需要确定关系范围,一开始目标明确不要太广,比如说报道零售业就可以从几

家有影响的百货公司开始;第二维护关系要有绩效,不能害人家,不可以做骗人、歪曲的报道;第三就是在信任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知识赢得对方,可以利用自己信息面广的优势为他们提供一些信息,让他们觉得除采访外,和你交往还有收获。”⑤对于采访资源的重要性,财经媒体的负责人都很认可这一点,如《经济观察报》高级编辑宋铁军在讲座中建议财经记者:“你们在刚入行的两年里,要做的就是把该行业里所有的公司都采访到,所有的专家都采访到,从无数次的采访中积累经验和资源,然后成为这个领域里的内行。”⑥

积累资源需要时间,对于一个刚入行的新人来说,这无疑是很大的挑战,此时,诚恳的态度也是赢得采访对象信任、积累人脉资源的有效手段。《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在刚入行时,与学者直接对话能力还有所欠缺,在第一次采访吴敬琏的时候,对很多问题感到茫然和无知,让老经济学家谈得索然无味,胡舒立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但她有自己的办法,她把采访录音反复听,逐字逐句地听,希望能完整地理解学者所表达的意思,体会出当时的感觉。就这样使用这个笨办法,1个小时的录音用4个小时来整理,绝不敷衍,弄不明白就去查书。当胡舒立把采访的文章拿给吴敬琏看的时候,老学者非常高兴,他对一个记者的认真和深刻的把握能力感到欣慰,可见,这时胡舒立赢得对方信任的武器并非具有多高超的专业能力,而是她诚恳的态度。

三、财经报道写作能力

很多媒体负责人在提及财经记者素质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如《IT时代周刊》总编曹健认为一个合格的财经记者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能讲出优美的商业故事。的确,由于财经报道涉及的数字、专业名词多,无形中给读者设置了阅读障碍,令读者觉得枯燥,所以,写作水平的高低对财经记者来说很重要。

对于如何提高财经新闻报道水平,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给出了如下建议:写好财经新闻第一是要勤奋,必须对基本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要有较深的了解,要对国内外财经媒体的情况,以及财经新闻的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应该去尽可能多的地方、公司或者政府部门去采访;第二要有沟通能力;第三要对新闻写作规律纯熟运用。他尤其强调财经新闻报道中人的重要性。我们知道,经济确实有专业性,但是它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一定会有人性这个方面。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之所以成功或者失败,除专业知识以外,一定有着丰富的人性原因以及复杂的政治、社会、文化因素。最近几年来,财经媒体也一直在强调“财经报道故事化、人物化”,学习以人性化、故事化著称的《华尔街日报》的写作手法。因为财经报道的受众很可能不是专业人士,怎样把专业的、深奥的经济现象和知识转化为普通受众能理解的方式,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要求财经记者除了遵循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外,还要学会聚焦人性、运用故事化的表达手法,不断提高财经报道水准。

作者:陈立敏

第五篇: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要求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要求

调查报告

时间:2012年五月来源:农经双语二班第三小组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从1999年的84.8万增至2006年的413万;而同期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2006年更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公示》)。随着逐年的沉淀,“毕业即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是越来越多。然而,除了高校扩招等客观原因,大学毕业生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其就业难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多家用人单位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用人单位对经济管理类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状况,希望以此引发大学生朋友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索和行动。一,调查目的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于当今社会的新事物很了解,但是对于未来的就业以及用人单位对于大学毕业人的素质要求上不明朗,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未来,把握未来特别对用人单位做此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呼市部分用人单位

2,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要求》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形和情况。3,调查方法:分层抽样法。

三,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附在最后一页)

四,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对是个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其中80%为教育业,20%其他。2,该单位对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要求全部为四级以上。

3,对大学生学习成绩要求均较高。

4,单位所招收的大学生专业联系十分紧密。

5,单位在招收大学生后对对所录用的大学生满意程度10%非常满意60%满意30%一般。

6,用人单位大部分认为当今大学生缺少敬业,吃苦,团队等精神。7,70%的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可以从基层做起。

8,用人单位80%对大学生的踏实方面需要提高。

9,大学生提出常新问题是80%的单位表示无所谓,20%表示反感。

10,单位对大学生跳槽问题30%表示无所谓,50%比较反感,20%不会录用。11,单位负责人认为目前本科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最欠缺的职业教育50%没填,20%职业道德教育,20%行业知识背景,10%职业生涯规划知道。12,有60%的单位对于招收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表示较好,10%表示很好,20%表示一般。

五,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用人单位十分希望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优秀。用人单位对于大学学生的所学习专业十分重视,他们希望大学生可以跟好的学习在校的所学专业,希望大学生用于敬业,吃苦,团队等众多个人精神。大学生应该从基层做起,努力学习和了解所学专业,和多工作的单位的工作流程。大学生应当踏实的工作,脚踏实地为单位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好好学习,认真工作,尽量不要想单位提出跳槽要求。努力进取,适当想上级反映薪水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了大家的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随着国家的相关政策的落实,大学生就业思想的转变,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战略改变,相信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会在不远的将来转向有力的一面。

下载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视新闻编辑记者要具备策划意识

    电视新闻编辑记者要具备策划意识时间:2010-05-31 19:10:00作者:;来源:● 温霞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就是指在确定了新闻线索或报道思想之后,对即将实施的新闻活动做深度、广度的......

    浅谈现场采访报道对于出镜记者的素质要求

    浅谈现场采访报道对于出镜记者的素质要求 现场采访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基本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之中。现场采访报道凸显了电视直观形象和实时传播的优势,......

    会展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合集]

    会展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1. 宽泛的知识理论素养 所谓知识理论素养是指会展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会展相关知识 ,它构成了会展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 一般而言 ,会展的相关知......

    中小企业对职员素质的要求专题

    中小企业对应届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项: 1、从诚信方面,为人要诚实,不能投机取巧,要踏踏实实。多数企业要求员工具有忠诚度,不要想着这山盼着那山高。2、是拼搏......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大全]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克尔台乡小学 杨开旭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 实施素质教育要研究......

    对年轻党员的素质要求

    对年轻党员的素质要求(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素养之外,更多的则是对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要求。例如:社会实践经验、良好的......

    现代工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目录一、员工必备素质----------P1二、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是企业发展的源泉-----------P2三、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技能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P2四、提高员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