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06:2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座谈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1-02-1

1(2010年12月20日)

各位院士、专家,同志们:

刚才,我们听取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的汇报。匡迪同志简要介绍了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工作的有关情况,周济同志和生贤同志谈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打算,江苏省负责同志和两位专家院士就成果应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听了同志们的发言,很受启发。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历时三年,凝聚了广大专家、学者、环保工作者和有关方面同志的心血和智慧。研究报告共600多万字,数字、资料翔实,有的同志称之为当前我国环保工作和环境问题研究的百科全书。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战略研究成果的形成,正值“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冲刺阶段和最关键时期,恰逢其时,对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为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付出心血和智慧的专家学者、环保工作者和有关方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一起交流讨论。

一、深刻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预计能够基本完成,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也是规划制定之初担心较难完成的环保指标也已如期完成,2010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预计分别比2005年下降14%、12%。这集中反映出近五年来我国环保工作取得新的积极进展,对广大环保工作者和有关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有13亿多人口,比发达国家11亿人口的总和还多出两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二三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显现。尽管我们的环保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环境问题依然是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这次战略研究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国环境状况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对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确定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明确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强调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明年环境保护工作作出系统安排。中央对新时期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是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环保形势的基础

上作出的,是环保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首先,环境保护是衡量是否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我国人口众多,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突出国情。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而即使一个地方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但如果环境跟不上,与人们对蓝天、白云、清水、净土的期待还有差距,就不能说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仿效西方发达国家靠掠夺资源、转移污染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打好环境保护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第二,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环境保护贯穿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两大领域,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环境保护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需要。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处理得好,就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多赢;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现在,环境污染威胁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环境已成为群众信访的热点领域。这说明,人民群众越来越把环境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对环境保护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期望越来越高,诉求越来越多。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有效解决。

第三,环境保护是应对外部挑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上新的发展理念不断孕育涌现,新的发展举措层出不穷,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日渐成为一种发展的主流意识。各国都在围绕绿色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储备。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建立绿色机制、绿色标准,把生态环保与贸易、发展等问题挂钩。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等,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新热点,成为各国博弈的新焦点。我国在能源消耗、碳排放数量上排在世界前列,已被国际社会推到了前台。我们要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如果不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不仅国内发展难以持续,而且在国际上也会遭受挤压,影响我们发展的外部空间。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及早谋划,提前应对。

二、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看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通过环境保护,可以促进各方面更新观念、调整结构、提升水平,实现绿色清洁发展、节约集约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测量仪和助推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这次战略研究提出,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通过加强环保来优化发展,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生产方式,很有见地。我们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十二五”期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要完善节能减排的指标体系。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列入约束性指标,把主要污染物减排扩大到氨氮、氮氧化物等,更加关注

和重视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指标。应当看到,节能和减排是有机联系的,强化节能指标有利于减排。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可以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现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到了70%,消费总量已达32亿吨标煤。未来我国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很难根本改变,发展清洁能源毕竟只能替代很小一部分能源供应,能源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如果依靠国际市场解决能源供应,不仅风险大、代价也大。要保证这么大规模的能源供应,既要加大能源开发的投入,又要确保国际国内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还要做大量的外交努力。因此,我们始终要把节能放在优先位置。

第二,要加大“两高一资”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这方面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必须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如不淘汰落后,仅靠提高发电绩效,采用脱硫、脱硝等手段减排,需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现在一些污染重的产能,有从城市向农村、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现象。一些地区在招商引资中,承接了大量落后产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触目惊心。要切实改变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防止污染转移,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国家要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中西部地区也要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第三,要把环保理念和措施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广泛推广节约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企业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带动企业效益增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从需求侧减缓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第四,要培育壮大绿色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技术应用等绿色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有着巨大市场前景的产业。我们完全有条件把这些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市场做大,把产业做强。

三、把环境保护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基本任务

好的环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保护环境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领域,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财政实力的增强,现在已经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时候了。必须秉持发展为民、环保为民的理念,痛下决心,切实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环境问题。

人的生存离不开水和空气,食品安全和土壤紧密相关。水、空气、土壤的环境质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目前最主要的三个环境问题。这次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把水、大气和土壤作为重点专题进行攻关,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坚持科学有效的做法,增加水和大气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努力改善水环境和空气质量,特别要保障饮用水安全。农村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近一半来自农业污染源,农药等污染问题也影响食品安全,人民群众对此十分关注,要求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诉求非常强烈。要采取“以奖促治”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农村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近年来,重金属等新的污染不断凸显。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明,全国废水废气中重金属排放量不小。重金属污染具有潜伏性、累积性、高危性等特点,风险隐患会长期存在,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甚至影响下一代。对此,我们绝不能迟疑应对、等闲视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综合施治,尽最大努力减少重金属污染危害。

近年来,发生了多起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很大。这是粗放型增长的必然结果,是环境问题长期积累的破坏性释放。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防范环境污染事件。要切实加强事前预防,突出排查风险隐患,加大整改力度,健全应急预案,充实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同时,要做好事中应对和处置、事后评估和修复等工作。

四、把完善机制作为深化环保工作的突破口

小智治事,大智立法。健全的体制机制,是推动环保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解决环境领域的一些根本矛盾,必须从完善制度上入手,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这次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在制度建设上花了很大精力,形成了一系列好的建议,要抓紧论证吸收。

健全体制机制,有许多事情需要做。首先要切实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各级政府是辖区环境质量的责任者,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者。一方政府保一方平安,就应保一方生态环境,保一片蓝天、一汪清水、一方净土,这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责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善政绩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使地方政府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刚才有专家谈到,现在环保体制不顺、人员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还存在“废水靠看、废气靠闻、废渣靠摸、噪声靠听”的现象。各级政府要加大治污设施建设和环保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切实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千差万别,部分企业守法意识薄弱,偷排漏排现象还比较突出,仅靠在线环境监测难以有效防范环境违法行为。必须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要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让守法的企业在经济上受益,违法的企业在经济上付出沉重代价。要深入研究“谁污染、谁付费”机制,加快推进资源税费改革,健全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环保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形成环境保护的有利氛围和强大动力。要通过深化改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障我国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把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成果转化好应用好

新的时期,环境保护的任务紧迫而繁重,需要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式。这次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汇集了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的力量,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吸收先进理念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研究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都很强,对环境形势、战略方针、目标任务、实施路径、政策措施等,都有新的认识、新的突破。

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要把研究提出的新理念、新战略切实转化为可操作的新举措、新政策,将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到法律层面。现在,各方面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要充分吸收应用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举措。这是对专家学者们的尊重,更是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尽心尽力的体现。

我相信,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充分运用,将有力地推进“十二五”规划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各位院士、专家长期致力于环保科研与实践,是环保领域的领军人物。希望大家把这次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作为新的起点,博采众长,创新求实,为党中央、国务院更好地发挥决策参谋作用,向各有关部门提出更好更多有价值的建议,为我国环保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环境报

第二篇: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本站推荐)

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是在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阶段,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的情况下,也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总结“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分析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环保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一五”时期,国家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重要变化。国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经全国人大批准,组建了环境保护部,为更好地发挥环保在服务民生、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功能提供了组织保障。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了水污染防治法,环保的法律支撑更加有力。出台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税等经济政策,以及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生态补偿等举措,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更加显现。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二是环境保护投入和能力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十一五”期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环保的财政资金支持,带动全社会环保投入2.1万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中央安排专项资金70多亿元,完成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县区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初步建成了环境监测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过去环保系统一些基层单位“废气靠闻、污水靠看、噪声靠听”,现在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环境执法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开展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加强了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为做好环保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撑。

三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大力推动环境保护的“三个转变”(见附注),促进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工作逐步加强。在结构调整中,严把节能环保关,采取综合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全国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总容量的比重由47%提高到71%,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比重由21%增加到52%。严格项目环评,实行必要的区域限批,国家层面拒批的“两高一资”建设项目总投资达3万多亿元。加强重点行业环保核查,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贡献。

四是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持续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控,着力解决突出污染问题,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解决了2.15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支持6600多个村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24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五年中,主要污染物减排预定任务超额完成,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77%,火电脱硫比例从14%提高到86%,七大水系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提高幅度超过14个百分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期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总之,“十一五”时期是全社会环保意识明显提升的五年,是投入和整治力度最大的五年,是环保领域不断拓展的五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包括在座各位的辛劳和智慧。刚才,大会表彰了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多年来辛勤工作的环保工作者,以及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慰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矛盾和问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当前,一些地区污染排放严重超过环境容量,突发环境事件高发。今年以来,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幅度只有1.6%,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反而上升7.2%。总的来看,环境保护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继续破解难题,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实现更大发展。

二、进一步深化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实情况都表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经济转型的要求日益迫切,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保护环境是关系当前与长远、国计与民生、和谐与稳定的大事,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目前,我国石油消费量已超过4亿吨,其中2亿多吨依靠进口。预计今年煤炭消费量可能达到35亿吨,大致相当于其他国家煤炭消耗的总和;煤炭是我国的优势能源资源,但从前年开始已经呈现净进口的局面。当前成品油、煤炭等市场趋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应的难度。再按照这种拼资源、拼消耗的模式发展下去,资源就难以支撑,经济难以持续。资源消耗大的结果是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背后是资源的过度消耗。现在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严重退化,需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才有可能恢复。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成为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推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强环境保护,既是转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转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对资源环境来讲,可以破解瓶颈制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结构调整来讲,有利于产业优化和技术升级,再造新优势;对发展空间来讲,能够扩大市场需求,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总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见到实效,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是发展的资源代价是否降低、环境质量是否改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生态环保力度有多大,一个明显的标志是节能环保产业是否发展壮大起来。

第二,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环境作为发展的基本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先进、可持久的生产力,是一种稀缺资源。自然环境好就意味着投资创业环境有更大优势,有利于聚集优秀人才,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发展现代产业特别是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态文明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弯路,付出了沉痛代价。正如国外学者所指出的,“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不保护环境,经济就会陷入“增长的极限”;通过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经济则会有“无限的增长”。加强生态环保不是放弃对发展的追求,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我们既要走工业化道路,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基,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

第三,加强环境保护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5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阶段,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更多期盼和要求。身体健康是事业的本钱,是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基础。对群众来说,没有健康,生活水平和质量就无从谈起。对国家来说,没有健康,人力资源的优势就难以发挥。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环境,环境状况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优良的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回应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切实抓好环境保护。还要看到,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而现在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还不少,农村仍有80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一些大城市灰霾天数接近全年的30%-50%,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我们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

一、也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就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改善环境质量,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

第四,加强环境保护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必然要求。环境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体,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经济、技术、军事等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在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一些西方国家对进口产品提出了“碳关税”、“碳足迹”的要求,绿色壁垒逐渐成为维护本国利益的手段。欧盟准备在明年对境内经停航班征收碳排放费,澳大利亚今年也通过了对碳排放征税的法案,就是例证。这种趋势可能还会发展和蔓延。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如果我们不加强应对和适应,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对外贸易就可能受阻,国际发展空间就可能受到挤压。现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博弈的新焦点。我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已居世界前列,发达国家要求我减排的压力不断加大。我们应当抓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契机,变挑战为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在世界科技和产业调整变革中,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平台,这本质上也是发展空间的争夺。从增强综合竞争力、维护国家利益、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承担国际责任考虑,都需要我们切实做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工作。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都对今后的环保工作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并明确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环境保护是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稳增长转方式的重要抓手,把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环境保护的各领域各环节,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环境效益的多赢,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三、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创新转型、节约环保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发展的主题主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总的基调是稳中求进,“稳”主要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落实“十二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具体到环境保护领域,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之所以强调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又跨入经济社会结构加速变动、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环境已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考验。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部分群众生活还不富裕,按照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确定的新的贫困标准,还有1.28亿人尚未脱贫。必须牢牢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发展必须转型,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保,实现科学发展。转型也是发展,是一种有促有控、调优调强的发展,通过推进环保,可以培育新的增长领域、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必须把稳增长与促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兼顾当前和长远,在转型中巩固当前增长势头、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就是要把经济发展与节约环保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发展进入转型的轨道,把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同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优化和保障作用、对经济转型的倒逼作用,把节约环保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

一是要把优化产业结构与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既可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又是从源头上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十一五”期间,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各地做了艰苦努力,但在后期压力仍然很大,一些地方搞拉闸限电,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干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新的五年节能减排任务,这是在“十一五”既有基础上确定的,还增加了两项污染减排指标,潜力缩小了,要求更高了,难度更大了。深入推进节能减排还得从治本上想办法,在结构调整上下真功夫。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继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需要强调的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市场需求广、就业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等优势,能耗强度平均只有工业的1/5,污染排放更低,要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二是要把企业增效与节约环保结合起来。就我国工业企业来讲,不少企业在生产方面的技术装备并不逊色,有的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意识相对淡薄、环保方面的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目前我国重化工行业单位能耗明显高于世界先进水平,一些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甚至是发达国家的10倍。通过改造既能降耗减污、又能增加效益,提高竞争力,潜力巨大。“十二五”期间,要把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重点推进重化工行业的技术改造。请认真研究,做好规划,分批组织实施。对现有重污染企业,要深入开展环保核查,促使企业做好节能环保改造。对新建企业特别是重化工企业,也要强化节能环保的硬约束。国际上跨国公司新建重化工企业时,环保及相关投入占建设资金的比重一般达到15%-35%,而我国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达到10%。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促使新建企业增加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的环境风险防范技术。

三是要把扩大内需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结合起来。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也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在当前世界经济变数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必须更加重视扩大内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扩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现在我们大规模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这种投入可以对技术、装备、服务等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规模可观的新兴产业,从而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效益。“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累计超过7万亿元,增加值约2万亿元,已接近全社会环保投入。“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累计将达到十几万亿元,增加值将超过环保投入,显示出新创产出大于治理投入的良好前景。要完善扶持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和服务,包括技术装备、专业管理、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等产业,以提高节能环保效率,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要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农村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环保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应用和环保产业发展示范、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与运行保障等重点环保工程,进一步提高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能力。同时,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是要把生产力空间布局与生态环保要求结合起来。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生态状况都有很大差异,推动发展、转型和环保必须优化经济的空间布局。目前一些发达地区资源靠长距离输入,环境严重透支,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优化发展中强筋壮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现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这符合经济梯度推进的规律和全国发展的需要。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同时必须严格环境准入标准。中西部地区既应抓住机遇发展经济,用好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又应坚持高起点发展,绝不能降低环境门槛,要切实防止污染转移。还要结合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履行好环境管理职责。

四、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保护环境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水清天蓝地干净,环保成效的关键在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要适应人民群众宜居安康的需要,总结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办法措施,加快解决一批积重难返的环境问题,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为人民幸福增添保障。

第一,要坚持努力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加大水、空气等污染治理力度。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处理好预防与治理、新账与旧账的关系。我们既要通过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努力不欠新账,又要加快治理历史遗留的存量污染问题,尽量多还旧账。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全面完成保护区划分,全面取缔所有排污口,全面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安全水。流域污染防治要在继续突出重点的同时,把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大江大河大湖和有关海域,并实行分区控制,优先防控重点单元。通过财税优惠、项目倾斜等措施,鼓励一些地方率先摘掉流域水污染严重的帽子,让其休养生息。江河湖泊一旦污染,治理成本巨大,甚至不可逆转,要优先保护水质良好和生态脆弱的湖泊和河流。“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通过专项资金投入100亿元“以奖促保”,各地也要加大投入和引导社会投资。现在一些地区中小河流和沟渠有水皆污,地方政府要更加重视这些水系的治理。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十二五”期末全国城市要平均达到85%以上,东部发达地区城市要超过90%。

人们生活须臾离不开空气。“十二五”期间,防治大气污染要实行脱硫脱硝并举、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并健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前段时间,一些大城市出现长时间灰霾天气,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细颗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因素。处理好这个问题,一是要抓紧修订和发布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为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标准,增加PM2.5等监测指标,改进空气质量评价方法;二是要根据各地空气污染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和空气质量要求分期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可通过联防联控率先实施;三是要适时提高标准限值,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应当看到,把PM2.5纳入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指标,不仅是环境保护的一大进步,也是经济结构、消费模式的一大转折。PM2.5人为来源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燃煤烟尘、建筑扬尘以及冶金水泥等工业粉尘。降低PM2.5浓度,必须大幅度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步提升车用燃油品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引导群众绿色出行等等,这将带来一些深刻变化。国家将从产业发展、财税政策、节能减排等方面支持各地“关旧上新”,调整、改造、关停一批落后企业,新上一批环境友好的产业。

第二,要坚持城乡统筹、梯次推进,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唇齿相依,农村环境保护不好,不仅损害农民的利益,还会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农业源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4%、57%和67%。这反映出城乡环保还不平衡,农村环保仍是一块短板。“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引导和鼓励农民科学施肥施药和合理养殖种植,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把好土壤这一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范围,重点完成6万个建制村的综合整治,每年抓出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治理成果。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重金属污染事件,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要严格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有效减少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一是合理调整涉重金属企业布局,严格落实卫生防护距离,在人口聚居区和饮水、食品安全保障区坚决禁止新上项目。二是提高准入门槛,督促企业深度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不能达标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直至关闭取缔。三是对重点防控区域采取工程措施集中治理,加快解决铬渣、尾矿库等历史遗留问题。

第三,要坚持预防为先、及时应对,着力消除污染隐患,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环境污染事故是经济粗放型增长的结果,是环境问题日积月累的破坏性释放,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要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的理念,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力度,把环境污染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建设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充实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一旦发生事件就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把损害降到最小程度。要合理调整化工企业空间布局,严格化学品生产管理,堵塞运输安全漏洞,切实防范化学品环境污染事件。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核安全问题。一桩大的核事故,不仅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甚至会毁掉整个核事业。今年3月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对我们是一个警示。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丝毫不能放松警惕,坚持安全至上,组织力量对我国核电进行全方位评估和论证,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同时,要切实加强放射源管理,避免发生公共事件、祸及人民群众。

五、在改革创新中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环境保护作为转型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各项工作。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来破解难题,健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在此,我提几点要求:

一是落实目标责任。环境保护实行的是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负总责的管理制度。刚才,受国务院委托,周生贤同志与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部分中央企业负责同志签订了“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各地要尽快分解任务,落实计划,确保实现预定目标。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严格实行责任制。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是完善经济政策。我国在环境方面历史欠账多,各级财政要把环保投入列入预算,并保持合理增长幅度。国家财政资金和预算内投资都要增加环保能力建设投入,保障必要的运行和维护经费。“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中新增了氮氧化物减排任务,能否完成这项任务与燃煤电厂脱硝紧密相关。国家已经出台脱硝电价,还要抓紧出台脱硝设施运行管理办法,完善脱硫脱硝电价政策。保本微利是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要完善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政策。过去的实践证明,“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是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央财政将进一步扩大“以奖促治、以奖代补”资金规模,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开征环境保护税对于“清费立税”、促进企业强化环保具有重要作用,要抓紧研究立法和开展试点。国务院对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关实施办法。

三是推进改革创新。改革是发展和转型的强大动力,从根本上破解资源环境难题也必须从改革上找出路,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这方面改革,既要着眼于环境与发展事业,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又要把握环境保护的特有规律,探索改革的有效措施。比如实行排污权交易,不仅可以使排污多的企业增加成本,而且可以使排污少的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相关环保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这有利于把政府强制减排行为转化为企业自主减排行动,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从国际上看,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实施了排污权交易,促进了污染减排,提高了污染治理效率。美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1970年下降63%,减排成本仅相当于原先估算的1/3。近年来,我国东部一些发达省份在这方面也开展了试点工作,并取得好的效果,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再如,对电、水、气等涉及民生的资源产品实行有区别的价格政策,能够有效抑制不合理需求,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抓紧研究论证,区别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积极推进阶梯式资源价格改革。又如,生态补偿是平衡不同地区发展和环境权益的重要手段,要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补助、转移支付等方式,增加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同时探索流域上下游之间、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生态补偿的有效办法。

四是强化环境法治。法律法规是环境保护的刚性约束和制度保证。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罚则较轻,同时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使得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长期存在。基本的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破坏环境的行为必须受到严惩。现行的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了20多年,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要加快修改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形成比较完备的环境法律法规框架,特别要加重罚则、加大惩处力度,真正起到足以震慑违法行为的作用。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环境执法,把日常执法检查与环保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实施跨行政区执法合作和部门联动执法,敢于碰硬,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健全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责任制。要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健全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和法律援助,强化环境司法保障。同时,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环保执法监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必要的保障。

五是加强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要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区域性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等重大环境科技专项,力争在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大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力度,努力提升国产化水平,不断降低治理成本。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六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是涉及人人的事业。要深入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引导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要畅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对涉及群众利益的环保规划、决策和项目,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鼓励检举、揭发环境违法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的作用,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社区、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好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他们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新的时期,环境保护部门不仅要做好环境执法、综合监管等工作,而且要增强宏观意识,立足服务转型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需要,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环保工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环评、规划环评、区域限批等措施,健全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理顺环境监测和督查体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环境保护综合改革试点。要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和机构建设,全面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能力。广大环保工作者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做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引领者。

今天在座的同志都与环保工作有关。大家过去为我国环保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今后的任务更加繁重。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再创佳绩,多出典型,努力开创“十二五”环境保护新局面!

第三篇:周济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的讲话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科学发展

——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的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

2011年4月2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的高层次、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凝聚了广大院士、专家、环保工作者和有关方面同志的心血和智慧,历时三年圆满完成,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6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战略研究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出发,系统回顾了我国30多年的环保工作历程,在对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审慎评价、对我国环境问题成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一些较为深刻的共识,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战略思想、方针、目标、任务和措施,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一定会对环境保护事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中国未来的科学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在此,我代表中国工程院对项目组院士、专家取得的重大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就《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项目谈三点体会。

一、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是在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时期的历史背景下,经国务院批准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集中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思想新、立意高。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始终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的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思路,总结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发展道路的惨痛教训,提出了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的重大命题,明确了内涵,形成了正确处理六大关系和建设六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框架体系。

二是站位高、视角广。开展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在新中国环境保护史上还是第一次,这项研究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是国家战略而不是部门战略的较高定位,整个研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以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来深刻揭示和剖析长期困扰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影响全局性、根本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一些传统思想、传统认识提出挑战,从国家层次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政治、国际等各领域的发展和需求,提出解决“十二五”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宏观战略思想、目标、措施和建议。

三是层面多、内涵深。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包括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土壤、生态保护、物种资源、核与辐射等环境要素战略研究,城市、农村、工业、能源与温室气体、环境与健康等领域环境战略研究,涉及法制、体制、区划、投入、环境经济政策、公众参与等保障战略以及七个省(区、市)环境战略研究。研究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研究了各领域、各部门面临的环境保护战略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对策和战略保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任务、保障措施和重要建议,这些成果对今后更好地协调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四是基础牢固、科学务实。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经验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际研究成果相结合,针对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讨论、反复论证。参与这项研究的专家学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个观点、每个数据,确保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基础 1

扎实、资料翔实,成果具有较高的可参考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们今后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民生为重、绿色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加强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已如期完成,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有13亿多人口,人均资源少、自然环境脆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环境监管滞后。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环境形势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是全国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还没有走到改善环境质量的“拐点”,环境保护的压力依然在加大。随着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中国的发展正处在关键的转折点,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这尤其体现在环境问题上,目前我国环境面临的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要突出,解决起来也比任何国家都要困难。认真解决环境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这次战略研究对我国环境形势的判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和奋斗。

三、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环境保护事业深入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刚刚颁布的“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实现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最根本的方法同样是依靠科技创新。通过改善人类的生产技术和其他技术,更加高效和可持续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从根本上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严峻的环境形势得到根本的缓解。

一方面通过环境战略研究,明确我国环境发展的战略方向。比如,这次的研究就给出了很好的办法。我们要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生产方式,努力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产业突破,带动环保事业跨越式发展。要利用中国工程院在工程技术领域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撑;要对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中涉及的一些环境工程技术难题开展深入研究,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攻关,为破解环境保护难题提供技术保障;要加快实施国家环境科技创新工程和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环保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同志们!

宏观战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来之不易,进一步应用好这些成果非常必要。在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中,中国工程院将继续与环保部及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范文

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20日)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是在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阶段,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的情况下,也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总结“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分析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环保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一五”时期,国家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重要变化。国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经全国人大批准,组建了环境保护部,为更好地发挥环保在服务民生、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功能提供了组织保障。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了水污染防治法,环保的法律支撑更加有力。出台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税等经济政策,以及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生态补偿等举措,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更加显现。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二是环境保护投入和能力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十一五”期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环保的财政资金支持,带动全社会环保投入2.1万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中央安排专项资金70多亿元,完成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县区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初步建成了环境监测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过去环保系统一些基层单位“废气靠闻、污水靠看、噪声靠听”,现在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环境执法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开展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加强了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为做好环保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撑。

三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大力推动环境保护的“三个转变”(见附注),促进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工作逐步加强。在结构调整中,严把节能环保关,采取综合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全国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总容量的比重由47%提高到71%,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比重由21%增加到52%。严格项目环评,实行必要的区域限批,国家层面拒批的“两高一资”建设项目总投资达3万多亿元。加强重点行业环保核查,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贡献。

四是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持续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控,着力解决突出污染问题,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解决了2.15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支持6600多个村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24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五年中,主要污染物减排预定任务超额完成,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77%,火电脱硫比例从14%提高到86%,七大水系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提高幅度超过14个百分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期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总之,“十一五”时期是全社会环保意识明显提升的五年,是投入和整治力度最大的五年,是环保领域不断拓展的五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包括在座各位的辛劳和智慧。刚才,大会表彰了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多年来辛勤工作的环保工作者,以及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慰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矛盾和问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当前,一些地区污染排放严重超过环境容量,突发环境事件高发。今年以来,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幅度只有1.6%,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反而上升7.2%。总的来看,环境保护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继续破解难题,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实现更大发展。

二、进一步深化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实情况都表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经济转型的要求日益迫切,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保护环境是关系当前与长远、国计与民生、和谐与稳定的大事,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目前,我国石油消费量已超过4亿吨,其中2亿多吨依靠进口。预计今年煤炭消费量可能达到35亿吨,大致相当于其他国家煤炭消耗的总和;煤炭是我国的优势能源资源,但从前年开始已经呈现净进口的局面。当前成品油、煤炭等市场趋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应的难度。再按照这种拼资源、拼消耗的模式发展下去,资源就难以支撑,经济难以持续。资源消耗大的结果是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背后是资源的过度消耗。现在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严重退化,需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才有可能恢复。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成为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推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强环境保护,既是转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转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对资源环境来讲,可以破解瓶颈制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结构调整来讲,有利于产业优化和技术升级,再造新优势;对发展空间来讲,能够扩大市场需求,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总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见到实效,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是发展的资源代价是否降低、环境质量是否改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生态环保力度有多大,一个明显的标志是节能环保产业是否发展壮大起来。

第二,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环境作为发展的基本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先进、可持久的生产力,是一种稀缺资源。自然环境好就意味着投资创业环境有更大优势,有利于聚集优秀人才,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发展现代产业特别是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态文明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弯路,付出了沉痛代价。正如国外学者所指出的,“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不保护环境,经济就会陷入“增长的极限”;通过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经济则会有“无限的增长”。加强生态环保不是放弃对发展的追求,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我们既要走工业化道路,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基,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

第三,加强环境保护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5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阶段,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更多期盼和要求。身体健康是事业的本钱,是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基础。对群众来说,没有健康,生活水平和质量就无从谈起。对国家来说,没有健康,人力资源的优势就难以发挥。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环境,环境状况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优良的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回应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切实抓好环境保护。还要看到,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而现在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还不少,农村仍有80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一些大城市灰霾天数接近全年的30%-50%,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我们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

一、也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就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改善环境质量,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

第四,加强环境保护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必然要求。环境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体,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经济、技术、军事等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在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一些西方国家对进口产品提出了“碳关税”、“碳足迹”的要求,绿色壁垒逐渐成为维护本国利益的手段。欧盟准备在明年对境内经停航班征收碳排放费,澳大利亚今年也通过了对碳排放征税的法案,就是例证。这种趋势可能还会发展和蔓延。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如果我们不加强应对和适应,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对外贸易就可能受阻,国际发展空间就可能受到挤压。现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博弈的新焦点。我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已居世界前列,发达国家要求我减排的压力不断加大。我们应当抓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契机,变挑战为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在世界科技和产业调整变革中,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平台,这本质上也是发展空间的争夺。从增强综合竞争力、维护国家利益、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承担国际责任考虑,都需要我们切实做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工作。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都对今后的环保工作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并明确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环境保护是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稳增长转方式的重要抓手,把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环境保护的各领域各环节,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环境效益的多赢,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三、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创新转型、节约环保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发展的主题主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总的基调是稳中求进,“稳”主要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落实“十二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具体到环境保护领域,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之所以强调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又跨入经济社会结构加速变动、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环境已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考验。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部分群众生活还不富裕,按照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确定的新的贫困标准,还有1.28亿人尚未脱贫。必须牢牢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发展必须转型,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保,实现科学发展。转型也是发展,是一种有促有控、调优调强的发展,通过推进环保,可以培育新的增长领域、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必须把稳增长与促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兼顾当前和长远,在转型中巩固当前增长势头、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就是要把经济发展与节约环保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发展进入转型的轨道,把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同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优化和保障作用、对经济转型的倒逼作用,把节约环保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

一是要把优化产业结构与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既可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又是从源头上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十一五”期间,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各地做了艰苦努力,但在后期压力仍然很大,一些地方搞拉闸限电,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干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新的五年节能减排任务,这是在“十一五”既有基础上确定的,还增加了两项污染减排指标,潜力缩小了,要求更高了,难度更大了。深入推进节能减排还得从治本上想办法,在结构调整上下真功夫。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继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需要强调的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市场需求广、就业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等优势,能耗强度平均只有工业的1/5,污染排放更低,要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二是要把企业增效与节约环保结合起来。就我国工业企业来讲,不少企业在生产方面的技术装备并不逊色,有的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意识相对淡薄、环保方面的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目前我国重化工行业单位能耗明显高于世界先进水平,一些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甚至是发达国家的10倍。通过改造既能降耗减污、又能增加效益,提高竞争力,潜力巨大。“十二五”期间,要把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重点推进重化工行业的技术改造。请认真研究,做好规划,分批组织实施。对现有重污染企业,要深入开展环保核查,促使企业做好节能环保改造。对新建企业特别是重化工企业,也要强化节能环保的硬约束。国际上跨国公司新建重化工企业时,环保及相关投入占建设资金的比重一般达到15%-35%,而我国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达到10%。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促使新建企业增加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的环境风险防范技术。

三是要把扩大内需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结合起来。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也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在当前世界经济变数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必须更加重视扩大内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扩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现在我们大规模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这种投入可以对技术、装备、服务等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规模可观的新兴产业,从而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效益。“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累计超过7万亿元,增加值约2万亿元,已接近全社会环保投入。“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累计将达到十几万亿元,增加值将超过环保投入,显示出新创产出大于治理投入的良好前景。要完善扶持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和服务,包括技术装备、专业管理、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等产业,以提高节能环保效率,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要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农村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环保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应用和环保产业发展示范、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与运行保障等重点环保工程,进一步提高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能力。同时,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是要把生产力空间布局与生态环保要求结合起来。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生态状况都有很大差异,推动发展、转型和环保必须优化经济的空间布局。目前一些发达地区资源靠长距离输入,环境严重透支,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优化发展中强筋壮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现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这符合经济梯度推进的规律和全国发展的需要。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同时必须严格环境准入标准。中西部地区既应抓住机遇发展经济,用好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又应坚持高起点发展,绝不能降低环境门槛,要切实防止污染转移。还要结合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履行好环境管理职责。

四、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保护环境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水清天蓝地干净,环保成效的关键在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要适应人民群众宜居安康的需要,总结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办法措施,加快解决一批积重难返的环境问题,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为人民幸福增添保障。

第一,要坚持努力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加大水、空气等污染治理力度。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处理好预防与治理、新账与旧账的关系。我们既要通过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努力不欠新账,又要加快治理历史遗留的存量污染问题,尽量多还旧账。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全面完成保护区划分,全面取缔所有排污口,全面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安全水。流域污染防治要在继续突出重点的同时,把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大江大河大湖和有关海域,并实行分区控制,优先防控重点单元。通过财税优惠、项目倾斜等措施,鼓励一些地方率先摘掉流域水污染严重的帽子,让其休养生息。江河湖泊一旦污染,治理成本巨大,甚至不可逆转,要优先保护水质良好和生态脆弱的湖泊和河流。“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通过专项资金投入100亿元“以奖促保”,各地也要加大投入和引导社会投资。现在一些地区中小河流和沟渠有水皆污,地方政府要更加重视这些水系的治理。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十二五”期末全国城市要平均达到85%以上,东部发达地区城市要超过90%。

人们生活须臾离不开空气。“十二五”期间,防治大气污染要实行脱硫脱硝并举、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并健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前段时间,一些大城市出现长时间灰霾天气,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细颗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因素。处理好这个问题,一是要抓紧修订和发布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为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标准,增加PM2.5等监测指标,改进空气质量评价方法;二是要根据各地空气污染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和空气质量要求分期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可通过联防联控率先实施;三是要适时提高标准限值,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应当看到,把PM2.5纳入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指标,不仅是环境保护的一大进步,也是经济结构、消费模式的一大转折。PM2.5人为来源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燃煤烟尘、建筑扬尘以及冶金水泥等工业粉尘。降低PM2.5浓度,必须大幅度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步提升车用燃油品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引导群众绿色出行等等,这将带来一些深刻变化。国家将从产业发展、财税政策、节能减排等方面支持各地“关旧上新”,调整、改造、关停一批落后企业,新上一批环境友好的产业。

第二,要坚持城乡统筹、梯次推进,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唇齿相依,农村环境保护不好,不仅损害农民的利益,还会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农业源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4%、57%和67%。这反映出城乡环保还不平衡,农村环保仍是一块短板。“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引导和鼓励农民科学施肥施药和合理养殖种植,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把好土壤这一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范围,重点完成6万个建制村的综合整治,每年抓出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治理成果。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重金属污染事件,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要严格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有效减少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一是合理调整涉重金属企业布局,严格落实卫生防护距离,在人口聚居区和饮水、食品安全保障区坚决禁止新上项目。二是提高准入门槛,督促企业深度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不能达标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直至关闭取缔。三是对重点防控区域采取工程措施集中治理,加快解决铬渣、尾矿库等历史遗留问题。

第三,要坚持预防为先、及时应对,着力消除污染隐患,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环境污染事故是经济粗放型增长的结果,是环境问题日积月累的破坏性释放,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要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的理念,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力度,把环境污染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建设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充实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一旦发生事件就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把损害降到最小程度。要合理调整化工企业空间布局,严格化学品生产管理,堵塞运输安全漏洞,切实防范化学品环境污染事件。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核安全问题。一桩大的核事故,不仅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甚至会毁掉整个核事业。今年3月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对我们是一个警示。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丝毫不能放松警惕,坚持安全至上,组织力量对我国核电进行全方位评估和论证,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同时,要切实加强放射源管理,避免发生公共事件、祸及人民群众。

五、在改革创新中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环境保护作为转型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各项工作。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来破解难题,健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在此,我提几点要求:

一是落实目标责任。环境保护实行的是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负总责的管理制度。刚才,受国务院委托,周生贤同志与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部分中央企业负责同志签订了“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各地要尽快分解任务,落实计划,确保实现预定目标。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严格实行责任制。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是完善经济政策。我国在环境方面历史欠账多,各级财政要把环保投入列入预算,并保持合理增长幅度。国家财政资金和预算内投资都要增加环保能力建设投入,保障必要的运行和维护经费。“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中新增了氮氧化物减排任务,能否完成这项任务与燃煤电厂脱硝紧密相关。国家已经出台脱硝电价,还要抓紧出台脱硝设施运行管理办法,完善脱硫脱硝电价政策。保本微利是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要完善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政策。过去的实践证明,“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是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央财政将进一步扩大“以奖促治、以奖代补”资金规模,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开征环境保护税对于“清费立税”、促进企业强化环保具有重要作用,要抓紧研究立法和开展试点。国务院对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关实施办法。

三是推进改革创新。改革是发展和转型的强大动力,从根本上破解资源环境难题也必须从改革上找出路,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这方面改革,既要着眼于环境与发展事业,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又要把握环境保护的特有规律,探索改革的有效措施。比如实行排污权交易,不仅可以使排污多的企业增加成本,而且可以使排污少的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相关环保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这有利于把政府强制减排行为转化为企业自主减排行动,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从国际上看,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实施了排污权交易,促进了污染减排,提高了污染治理效率。美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1970年下降63%,减排成本仅相当于原先估算的1/3。近年来,我国东部一些发达省份在这方面也开展了试点工作,并取得好的效果,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再如,对电、水、气等涉及民生的资源产品实行有区别的价格政策,能够有效抑制不合理需求,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抓紧研究论证,区别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积极推进阶梯式资源价格改革。又如,生态补偿是平衡不同地区发展和环境权益的重要手段,要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补助、转移支付等方式,增加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同时探索流域上下游之间、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生态补偿的有效办法。

四是强化环境法治。法律法规是环境保护的刚性约束和制度保证。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罚则较轻,同时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使得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长期存在。基本的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破坏环境的行为必须受到严惩。现行的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了20多年,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要加快修改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形成比较完备的环境法律法规框架,特别要加重罚则、加大惩处力度,真正起到足以震慑违法行为的作用。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环境执法,把日常执法检查与环保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实施跨行政区执法合作和部门联动执法,敢于碰硬,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健全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责任制。要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健全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和法律援助,强化环境司法保障。同时,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环保执法监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必要的保障。

五是加强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要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区域性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等重大环境科技专项,力争在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大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力度,努力提升国产化水平,不断降低治理成本。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六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是涉及人人的事业。要深入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引导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要畅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对涉及群众利益的环保规划、决策和项目,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鼓励检举、揭发环境违法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的作用,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社区、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好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他们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新的时期,环境保护部门不仅要做好环境执法、综合监管等工作,而且要增强宏观意识,立足服务转型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需要,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环保工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环评、规划环评、区域限批等措施,健全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理顺环境监测和督查体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环境保护综合改革试点。要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和机构建设,全面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能力。广大环保工作者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做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引领者。

今天在座的同志都与环保工作有关。大家过去为我国环保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今后的任务更加繁重。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再创佳绩,多出典型,努力开创“十二五”环境保护新局面!

(注:“三个转变”是指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第五篇: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讲话

最近,国家统计局陆续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经济统计数据,当前经济走势比较复杂,需要深入分析、科学判断,在听了有关省区负责人、国务院有关负责人部分企业代表和专家等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后,我觉得很受启发,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脉经济走势,有的建议很具体,有着明显的政策指向,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 正确认识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上半年经济运行整体平稳,而且稳中有进,但确实也面临错综复杂的形势,国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国有经济处在转型期,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忽上忽下,还有一些数据之间不匹配,经济有增长的动力,也有下行的压力,总体上我国经济运行平稳,并处在合理区间。所谓合理区间,就是有一个下线和一个上限,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通胀,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和今年全国人大会上,经过反复测算,征求各方面意见形成共识,今年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是3.5%左右,为什么这两个指标极为重要呢?因为目前GDP仍然是考核经济的核心指标,我们不能片面追求GDP,但也不可能不讲GDP,大家都很清楚,不管从经济学角度,还是我们搞实际工作的角度,没有一个综合指标能够替代它,同时,价格是市场最灵敏的信号,世界各国都把物价作为政府或央行控制的重要经济指标,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又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其影响会传导到我国,预防通胀仍显得十分重要,为什么把今年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定为GDP增长7.5%左右,当时研究确定这个指标时考虑到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个客观规律,而且经济体量已经很大,与五年前、十年前相比,现在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实现难度也明显不同,更为重要的是,7.5%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直接相关,稳增长实际就是保就业,根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现阶段要保就业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经济增速就不能低于7.2%,否则就会冲击就业,我们曾经在2008年、2009年被动有过一次压力测试,当GDP滑到7%以下时,就业就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当时,有一两千万农民工返乡,城镇新增就业也出现较大困难,所以说,以经济增长7.5%左右作为下限,主要是考虑保就业。今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增强,经济增长速度再低一点,也能保住就业,同时,要注意这个下限不是底限,底限是经济增长7%,确保2020年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今后几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至少要达到6.9%以上,所以,超越7%这个底限是不允许的。

为什么把今年的上限定为CPI增长3.5%左右,这也是考虑了今年很多实际情况,包括去年价格改革的因素,加起来大概是3.5%左右,这个3.5%左右也不是天花板,前两年物价涨幅曾经超过5%,而3.5%是今年 合理区间的上限,从目前情况看,通胀的压力相对比较小,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通胀特别是恶性通货膨胀对市场经济的破坏性是很严重的,而且,在世界很多国家一些社会动荡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当然在经济发展中,还可能出现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通缩,或者物价上涨、经济增长放慢并存的滞涨等现象,也需要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去应对。我们的经济运行要有一个合理区间,上限下限指标值不会一成不变,但一段时间内也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上半年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总体来讲经济运行还是在今年的合理区间内,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长期积累矛盾凸显的情况下,我们仍保持了基本平稳的经济运行局面,也给了市场和社会一个稳定的预期。这一预期非常重要,也可能有的同志问,预期目标怎么变成合理区间的上、下限?一方面,我们的预期目标是从历史演化过来的,经济从两位数的增长到去年的7.8%再到平稳过渡到今年的7.5%,不是一下子降到7.5%,这也是为了保持发展的稳定性、避免大的波动。另一方面,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习7.5%的目标,如果我们定一个过低或者很难实现的高目标,市场和社会

1是不会形成稳定预期的。

二 准确把握宏观经济的政策框架。当前,虽然有各种压力,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但考虑到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的区间,因此,还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情况变化实时加强针对性,我和国务院的其他一些同志到地方调研,以及我们开座谈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普遍要求国家稳定政策,希望政策不要来回摆,他们说你们的曾策来回摆了之后,市场信号就乱了,市场对我的引导作用就小了,而且政府出的一些政策,往往就是这种短期刺激、持续半年或一年,可是企业需要的是长期稳定的预期。调研中,地方政府的很多同志也有这个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既要保持一个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也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包括经济总量政策,调整结构的措施 和促改革的举措,这个政策框架是要与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配合起来运作,而且是稳定的、可预期的,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宏观经济政策的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还是调整经济结构,主推的就是释放改革红利,更多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的作用,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后劲,促进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但是,如果经济运行逼近或者越过合理区间的上下限,政府就在调结构、推改革中对宏观经济政策作相应调整,更加侧重于稳增长、保就业或控通胀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现在的情况是,经济运行虽处在合理区间,但逼近下限,我们怎么办,由于没有越过下限,更没有触动底限,所以当前的政策重点还是调结构、促改革、推动转型升级,但调结构的前提是稳增长,没有稳定的增长调结构就没有基础,没有条件、没有合理的空间,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提出的要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这三者要做到相互促进,实际上,当经济运行逼近下限时,我们有多种手段可以在短期内把经济增长推高,但不能这么做,不能靠政府搞短期刺激,搞更大规模的赤字,同时,也没有更多条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还是要更多的发挥调结构、促改革对稳增长的促进作用。否则,不仅不能持续,也会留下后遗症。而调结构、促改革措施中,有很多也是可以稳增长的,比如我们今年初搞的改革,下放和取消四项审批,尽管一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但社会是欢迎的,因为有相当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场主体自己就能决定干嘛,审批时间大大减少了,我在调查中有个地方同志反映,最多可减少18个月,最少也能缩短8个月,当前前置审批时间还是比较我们要进一步优化程序,所以我说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不能什么事都跑到北京来批,批了也管不好。还是应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放权可以刺激市场活力,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发挥稳增长的作用,当然这可能跟当前的稳增长有一个时间差,有一个过程,但我们要努力去做,又如今年以来我们还出台了一些调结构的政策,比如说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加快棚户区的改造,促进信息消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结构调整,也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物价问题不可小视,一旦出现物价上涨接近或超越上限的情况,我们就必须果断采取防控措施,我国CPI含有特殊性,一方面池子里的货币不少了,另一方面,食品在CPI中的权重比较大,我国粮食、肉类这些产品相当多的是紧平衡,所以,我们今年一开始就强调要夯实农业基础,今年夏粮是增收的,增收的幅度还不算小,这对稳定市场、稳定经济十分重要。所谓天下事、食为先,预则立、不预则废。

宏观调控要增强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既要深入研究战略性、规律性问题,也要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既不能因经济指标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总之,要把握好、运用好宏观经济政策、为市场和社会创造一个稳定的预期和环境。

三 着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今年一定要完成全年发展的主要任务,特

别是要完成GDP增长,就业增长和控制物价这两方面核心指标,其他主要指标、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收入预算等也要努力完成,现在这方面压力比较大,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我们一定要加大工作力度、中央财政收入增长7%,一定要完成,因为财政收入增长7%与经济增长7.5%左右是相关联的,到时候如果GDP完成了任务,财政收入目标没有完成,市场信心也会受影响,会对GDP增长的数字产生质疑。而对中央财政收入增长7%,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确保完成。最近我到贫困地区调研,他们担心中央财政收入放缓,转移支付能不能保证,我说能保证没问题,而且我跟财政部讲了,要加快支持,支出进度甚至可以比去年更快,让贫困地区吃个定心丸,有的专家反映,一些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大,要求企业年初交全年的税,或搞增值税预缴,这都是收“过头税”,我们现在恰恰是需要防水养鱼的时候,收“过头税”违背了税法规定和我们的一贯原则,是绝对不允许的。有关部门要组织人专门查一下,对今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完成,另一方面,也不是说等着、坐着、看着就能完成任务,关键还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不能片面的强调其中一个方面,形成三种相互融合、共同推进的局面。

下面是具体要讲的几条:

第一、调整结构的主攻方向是扩大内需。

调结构是篇大文章,有很多工作要做,千万不要误解为调结构就是单纯压缩过剩产能,这只是调结构的一个方面;我们的大结构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我们过去讲调结构的助攻方向是什么?是扩大内需、这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也是稳增长的根本之策,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不能主要靠外需,而要立足内需,当然有个逐步的过程,但必须坚持去做,而且要靠新办法、新机制。

第二、要增加投资、重在增加薄弱环节的建设。

大家都有共识,把资金放在一个薄弱的建设基础设施方面,不会造成重复投资,不会形成过剩产能,而且有利于调整结构,我国中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包括东部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也相当薄弱,我国即使到“十二五”末期,铁路运营里程也只有美国现在的一半,别说中西部地区,就是东北入关的铁路,也是卡脖子的,铁路一动,就会带动相关站点建设,带动辅助公路建设,需求的拉动是很大的,现在很多铁路规划已经勘探好了,可以早开工、早建设、铁路投资不是没有资金来源,只要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财政适当给予贴息保证铁路投资收益比存款利息高一两个点,就能够大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我们不要误以为这又是铁公鸡来了,这是大家一致的意见,必要的投资还是需要的,这是行之有效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投向,投资主体要多元化,投资机制也要改革,要创新,这件事我们要抓紧研究落实。还有城市的基础设施,特别是节能环保设施的建设,包括地下管网、污水治理,垃圾焚烧等,污水处理也不是非得政府去投入,我见过好几个地方的污水处理厂,通过BOT方式引入民进资本是赚钱的,回报虽然不太高,但却是长期稳定的,这些投资都是可以做得,当然我们要一步一步做,不能一哄而起,否则会给企业和市场带来不稳定的预期。

第三、扩大消费,重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前几年,促销费大家能够想到一块去的是汽车,这确实能够拉动消费,但发展汽车产业也要面对节能环保问题,从中国环境现状看各地都搞小汽车行吗?光靠汽车拉动消费是不成的,还要培育更多的新的增长点。目前可培育和发展的消费热点很多,比如信息消费的潜力就很大,我到一些贫困地区调研时看到,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三千多元的村子,农民这边与你聊着天,那边拿着手机给你照相,发短信,我们现在仍然存在同质消费倾向,过去老百姓家里都添置三大件,现在很多人买信息产品、信息消费,很有带动力,不仅可以促进消费升

级、释放市场潜力,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又能够带动有效投资。目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特别是4G技术开发才刚刚起步,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信息产品已经大量投放市场,而我们国产的产品还没有跟上,我们已经专门研究制定了鼓励信息消费的具体措施,要落实到位

第四、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稳定和扩展外需,最近我们也在研究出口问题,出口企业普遍反映人们币升值较快,希望稳定,另外还对降低出口检验检疫费用、通关便利化、出口退税等提出了建议,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出口还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速,这也是稳增长的重要措施。现在进口也在下降,进口下的多预示着将来出口还会下的多,我们也要努力稳定进口,例如可以再建一些储备库,利用好社会企业的仓储能力,增加一些战略物资的储备,进口一些重要关键设备和部件,这也有利于结构调整。

第五、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

目前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有不同的认识和议论,工业化的产能过剩、城镇化中强征强拆等现象也确实存在,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如果没有工业化和城镇化,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局面,今后没有进一步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也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关键是要避免走弯路,研究出台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积极稳妥的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积极探索相关体制机制,把城镇化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抓手,发挥其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的重要作用,当前对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中有许多形成共识的方面我们要努力推进,比如,现在还有一亿左右的城镇居民住在棚户区里,要破解城市二元结构,必须加快改造棚户区,又如已经在城市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农民工有两亿多人,其中很多在中小城市已经居住了十年、十五年,户籍制度该不该改一改,很多人反映很多农民工因为落不了户就不敢买房,不敢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一旦解决了他们的户口问题,消费就能刺激起来,棚户区的居民和农民工加起来就是三亿多人,大家想想看,这里面的内需有多大,是多么大的一个市场,新型城镇化还要同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这次,我在南宁附近一个贫困村调研,农民工反映,当地虽然是甘蔗主产区,产量不高、出糖率较低,用水通路有困难,农民很难自古,我将这些问题要靠四化同步,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企业化经营,推进农村水电入户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六、调整区域结构也有一举多得的效果。把中西部地区发展起来是区域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应有之意。

现在东部地区人均GDP超过了9000美元,西部地区才4000多美元,贵州只有2000、3000美元,没有西部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这本身也是大的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的政策主要考虑实行差别化对待,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要向中西部倾斜,中央财政持续不断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经济有下行压力时,这个支持力度越要加大,东部地区则要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城市向高端迈进,实现更高收入的发展,在调整结构中,也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没有水分的速度,同时,东部地区也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稳住就业,包括农民工就业,这也是对全国的责任,东部地区发展可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反过来中西部地区作为东部地区广阔腹地,也可以支持,东部地区发展各地都希望区域之间加强协调、增进合作,我们可以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自家更要这样。这本身就是扩大市场,所以我们要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良心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国家层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把重点放在跨省区问题的协调指导上,而不是对某一个行政区域内的发展进行具体指导,后者要通过地方政府的作用。东部和西部都要坚持民生优先,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发展中让人民满意,使人民受惠,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

第七、发展服务业既稳增长又调结构。

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我国服务业跟同等发展中国家水平差了十个百分点以上,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业差的更远。现在说产能过剩其实是一些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而服务则是供给严重不足,无论是基本公共服务还是非基本公共服务,都有短板,都存在很多发展空间,这方面稳增长、调结构的潜力非常之大,现在服务业发展还有不少政策限制,可以逐步调整放开,比如医疗,在保基本实现以后,非基本可以逐步放的更开一些,发展服务业也要允许国外的服务贸易进来,我们不怕跟它竞争。当然要逐步开放,当年我们加入世贸的时候,有很多担心,最后不还是打胜仗么。中国人在世界上是勤劳的,再好的政策没有这一条也不管用。

第八、创新驱动也是调整结构的重要方面。

现在很多企业在稳增长。当中采取了重要措施就是创新驱动,比如座谈会上,机械行业的企业说,他们在液压方面有突破,缓解了我国工程机械的瓶颈制约,这很不容易,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也可以是自主研发,还可以通过并购国外的企业把技术拿过来,不管用什么办法,我们都要努力通过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正如电子企业行业的反映,在市场困难的时候,企业增加研发费用、提高核心竞争力也取得了好的效果。总体来看研发费用的上升、科技对经济贡献率的上升,都可以作为调整结构的重要方面,所以调整结构是有保有压,有扶有控,保的本身就是稳增长、调结构,在推动创新驱动方面,我们还需要下大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创新建设,抓紧建立一套衡量科技创新的指标,增强可衡量性,可操作性。

第九、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都要靠改革开放。

这就是为什么本届政府从开局起就从转变职能入手,促进改革,通过深化行业管理,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稳定货币之间存量、用好增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对保就业、稳增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大政策扶植力度,着力解决负担重、融资贵等问题,还要解决企业三角债问题,通过的改革办法把沉淀的资金激活起来。还要研究出台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促进产能过剩行业的消化,抓好营改增改革试点,推动服务业发展。改革重在创新,研究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等办法。通过创新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工程建设、重点区域开发。目前看,物价水平比较平稳,价格改革措施要抓紧推出,特别是资源性产品和环保收费价格等方面的改革。还要以开放带动改革,特别是向西开放,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最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国务院出台一些了政策措施,关键要把政策落到实处,调动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分部门坚决落实,发挥主动性,统筹考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但并不是说政府对市场完全放任,政府要稳中有为,落到实处。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我们尽可能让市场不要形成政策依赖。同时,让市场感受到政府有作为,在经济合理区间内明确长期持续、健康向前的发展方向,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只要不发生大波动,在全世界来说都是奇迹。

下载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座谈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座谈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回良玉副总理在重点省区森林防火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回良玉副总理在重点省区森林防火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 日期:20050127 这次重点省区森林防火工作座谈会,是在南方森林防火的关键季节、北方春防准备工作的紧张阶段召开的,......

    在离退休干部座谈会上讲话

    在离退休干部座谈会上讲话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事们:今天召集大家汇聚一堂,在这里座谈,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国税事业今天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你们昨日的辛勤耕耘和努力,.........

    在定点医院座谈会上讲话

    在定点医院座谈会上讲话 各位都是定点医院主管医保工作的院长、医保办主任,今天邀请你们来,主要目的是听取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之前,我想先说四点: 一是医保中心和定点......

    在劳模座谈会上讲话(★)

    弘扬劳模精神 引领时代风尚同心同德奋力推进--又快又好发展新跨越——==同志在全市劳模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市委、市政府把全市各级劳模代......

    李克强副总理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最终定稿)

    李克强副总理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8日)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事关政府形象及其执行力,也事关我国国......

    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

    在全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起步之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之年,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也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因此,今年在“两会”期间继续召......

    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XXX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土资源厅、环保局、水利厅的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人口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