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组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价值
班组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价值
班组作为企业最小的部门,决定了各项工作需要通过它去落实,特别是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安全措施的执行,都得靠班组完成。在现场,班组成员直接决定着职工的安全,决定着企业的安全,从而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效益和人心稳定。提高班组管理质量对安全、文明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班组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班组是完成运营任务的基本单位。班组作为构成运营工作的基本单位,承担着收费运营工作任务。班组管理水平高低、班组人员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收费服务质量,影响着年、月征收计划和各项指标的完成。若每个班组都能做到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精神风貌面对客户,都能够严格的执行政策、执行制度和工作程序,就为公司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了基础。
2、班组是运营管理的基础。班组是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具体工作落实的最终实施单位。要实现运营管理规范化,首先要实现班组管理单元的规范化,并通过班组管理抓落实,提高业务技能,降低成本、提高收费服务质量。每个班组的管理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也就为运营管理上层面,跨台阶提供了先决条件。
3、班组是进行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的基本场所。班组人员朝夕相处、同苦同乐,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便于开展思想政治、业务技能、文化知识的培训工作。通过学习政治理论、业务和文化知识,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热情,消除歪风邪气等不良倾向。抓实班组教育,也就把握了员工素质提高的途径。
下面我想谈一谈我对班组建设的几点看法:
1、建立“激励”机制
在国有企业很难听到“激励”二字,但是在激励方面所做的事情是不少的,比如每年的标兵、先进。我能意识到来自班组长个人激励的作用在很多时候还是有用的。尤其是在我厂能提供给广大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一定的情况下。这就要求班组长具备一定激励员工的能力。要使我们的班组长或多或少具备这样的一个执行力并不是那么的难。
2、强化目标管理
对班组的每一位员工,要有明确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多少时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技术状态,要具体量化,并严格考核,加快人才成步伐。
3、工资岗位设置合理
班组岗位等级的设置拉开档次、拉开差距,以形成一种良好的钻研业务的竞争氛围。对于技术骨干和各专业的技术带头人,他们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要能真正让他们安心本职,岗位最高等级的设置争取达到中干的水平,使他们工作有激情、有盼头,也使专业技术人员有努力的方向。当然,必须严格考核、具体量化,真正起到一个促进竞争和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4、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勿走过场、流于形式。应制定系统而具体的培训计划和目标,培训必须注重实效,要实际和实用,建议以集中理论学习和现场讲解为主。集中学习以外聘专家和厂家人员为主,一改以前被动的局面;现场讲解主要依靠班组技术骨干和技术带头人传、帮、带。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主动去学,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和钻研业务的氛围。这就需要一个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现在缺乏的就是这些。
5、建立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
保证合理有序的人员流动。合理的人员流动,有利于促进大家的积极性,但班组良好的传统和技术的传承必须有序,使之能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这点很重要。
6、树立主人翁意识
班组要能留得住人,要真正变成锻炼人、造就人的一个大舞台。现在班上,责任、风险与地位并不并重。工作压力大、收入低,人心思变,不安心本职。而且在班组,不管是收入还是地位,总感觉低人一等。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现状,使大家以班组为荣,乐于在班组干,有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不是讲条件要待遇,奉献要讲,但不能只讲奉献,一时半会可以,久了必然打击工作积极性。
7、深化企业理念。
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要充分体现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体现领导对一线员工的关怀,这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很有帮助。
肖文军
第二篇: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接着简单地介绍了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最后指出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但是,有企业不一定就有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自觉地培育优良企业文化克服不良企业文化的实践活动。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是企业向着崇高目标前进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企业各方面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会带来企业面貌的根本变化,会增强企业凝聚力,使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风尚,展现出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扩大企业知名度,进而影响社会、对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因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振兴之本,它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引言
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文化氛围等,它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最主要的内容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等。
一、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1.加强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建设“共性鲜明、个性飞扬”的蒙东文化,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服务社会公众,奉献绿色能源,实施“一体化”目标管理,梳理了检修分公司、第二发电公司党群管控模式。
2.强化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和精神文
明建设。融入安全生产工作,配合生产系统开展了“安全生产年”活动,广泛营造了安全文化氛围;融入经营工作,充分利用厂务公开和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议等载体,对厂内重要经营决策进行通报并征求意见和建议,强化了广大职工对各项重要经营决策的源头参与。
3.围绕构筑建功立业平台和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继续开展了“三力”读书活动和“双保一抢两实现”系列劳动竞赛活动,切实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学习专业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同时,借鉴CBE培训模式,合理安排培训方式,通过“内培”、“请进来”、“走出去”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开展好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培训机制,通过开展生产竞赛,为职工搭建平台,促进职工成长成才。
4.举办迎新春联欢会、主题演讲、蒙东能源男篮女排比赛、建国60周年慰问演出等系列活动,构筑企业文化平台,展示了企业良好形象。
二、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培育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培育企业精神,就是把企业的经营之道转化为全体职工的理想追求、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以及自觉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形成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驱动力。通辽发电总厂的“策划、程序、修正、卓越”的工作理念,就是:“策划、程序、修正、卓越”是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过程。体现科学严格、规范有序、实事求是、超越自我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发扬严细认真的务实精神,发扬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发扬赶超先进的进取精神;争创一流的经济效益,争创一流的管理水平,争创一流的环境建设。为使企业精神植根于广大职工的心中,真正成为催人奋进的精神支柱,约束职工的行为准则,在职工中展开了争当一流主人,争干一流工作,争创一流业绩,争做一流奉献的活动。使职工增加了集体主义荣誉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做到了在精神上视企业如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休戚相关;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利益,顾全集体利益;在原则上,是企业管理的主体,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种形式的参政议政活动;在事业上,为企业的兴旺发达努力工作,做出贡献。
2、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企业风尚,展现出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不仅注重职工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重视职工伦理道德的培养,用良好的企业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风尚。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企业道德包括:
(1)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上,以诚相见,讲究信誉。虽然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展开竞争,但这种竞争是在公平条件下平等的竞争,而不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以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来赢得竞争的胜利。一个城市,物业管理企业大大小小有上百家,都是在竞争中生存,在生存中竞争,如果失去了平等的竞争,企业就难以生存。
(2)在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上,企业为职工着想,职工热爱企业,企业不断为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提高职工生活水平而努力。职工则以企业的利益为重,全心全意投入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奋斗之中,而且职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
(3)在企业内部职工与职工的关系上,平等互助, 团结协作,具有融洽、友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这些关系都得到令人满意的处理,就会树立起企业的良好风尚,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良好企业形象的展现,主要表现在文明的生产、优美的环境、健康而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浓厚的学习气氛、和睦美满的职工家庭,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分不开。企业文化不单纯以满足职工物质利益上的需要为目标,更注重职工在精神文化较高层次上需要的满足,它旨在创造出这样一种企业小社会的环境,使人的价值得到实现,人人都能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种目标的实现,将带给企业一种新的风貌,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3、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提高了信誉,扩大了知名度,占领了市场
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新时期,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化,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企业信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显示了其重要价值,成为企业社会形象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企业信誉的提高会增强企业的知名度,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大有稗益的,而知名度的增强,重要的因素在于企业产品质量做保证,文明服务来实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所强调的实现目标。
4、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用良好的道德观念去影响社会,对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企业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对社会的贡献。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即使在私有制社会里,企业的存在也要以社会对它的需要为前提。因而,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都突出对顾客、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内容,将企业的服务观念灌输到每个职工心中,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主动精神。这种教育的结果,使企业对社会做贡献成为更加自觉的行动,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而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
企业文化中对职工道德观念的培养,可形成良好的企业风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对职工的教育本身不仅使企业职工的知识技能、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也使职工树立了良好的伦理道德,这种进步意义已不只是对企业的贡献,同时从提高全民族、全社会人员素质的角度看也是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为社会创造出了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其意义也远远超过了企业社会形象的树立这个作用。当一个企业具备了这种典范价值以后,其社会地位就会得到提高,而这正是每一个企业的发展所最需要的东西。
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是在现实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塑造良好企业社会形象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使企业职工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使职工更加热爱自己的企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向更深层次发展。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强大的、优良的企业文化,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取得成功。只有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才是抓住了根本,才是企业的成功之路。
第三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博心园蜂业为健康加油
http://bxy2011.taobao.com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成功的关键。如果一个公司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成不了内在的凝聚力,没有活力,只有死板的制度,没有了创新,企业就很难再进一步发展。在现代的国际型大企业中,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公司文化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讲,为创建一家恒久的伟大公司而奋斗。同时,企业文化就相当于一个企业的品牌,只有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它才会被市场认同,被众多的消费者接受。
一、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是一个由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构成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根据内容也可以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和谐统一、相互渗透的。
外围层的企业文化,也称物质层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指的是那些能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文化形象,如企业的形象标识、员工的统一服装、口号、标语、企业的装饰和面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和企业歌曲、展厅、纪念品等,是形成更高层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文化的先决条件,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
中间层的企业文化,或称制度层企业文化,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文化习惯、组织机构及内外人际交往等方面。从实践角度看,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人物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进行推广和传播。但要把管理者倡导的这种文化融进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变成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制度就成为最好的载体。企业文化单纯地作为“文化”,需要较长时间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而作为“制度”,则会大大加速企业文化的认同过程。当企业倡导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员工在认同过程中,如果超越了企业制度中约定的条款,便会催生新制度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了企业文化。
核心层的企业文化,或称精神层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理念的最深层,是渗透于企业职工心灵之中的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意识形态,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具有牢固的基础,是很难改变的。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经营思想及精神风貌等,是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企业员工的行为,因而也就决定着企业的行为和业绩。企业文化赋予员工以理想憧憬,给日常工作以高远意义,是组织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也是激发其创造力的源头活水。企业管理思想在员工中潜移默化,形成共同认知,使得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组织的内在规范要求,怎么做可能违背企业的宗旨和目标。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即使持守相悖的人也会慢慢身不由已地融入这一企业文化中。
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我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不仅促进了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发展,而且通过成功的企业管理又不断丰富着企业文化的内涵。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向心力和灯塔。
企业文化可以在不需要命令的情况下协调员工的行为。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硬性的规章制度只能维持表面上的和平,而无法达到真正的和谐。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员工树立了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能够代替权威机构来协调员工的行为,并可以保证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而采取的放权措施不会导致混乱。企业文化还为所有的员工指明奋斗的目标和行为准则。在柔性管理中,需要培养员工的自觉性,要靠员工的自觉性来完成工作,利用员工的创造性来做相关的决策。第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起到重要的激励和控制作用。
传统的物质激励已经不是企业激励机制的惟一途径,企业文化通过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形成一种群体意识,产生一种集体激励动力,使职工自觉地为争取企业集体荣誉感而奋发努力。同时,企业文化还通过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通过硬性的强制力量,因此,对职工行为的控制更为持久和有效。
第三,企业文化能帮助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给企业塑造了内容丰富、广泛认同的企业形象文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取信于市场和社会的首要内容。在现代企业竞争中,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价之宝,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将品牌和无形资产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系统管理来规划实施,已经成为许多优秀企业的自觉选择。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的途径
企业文化管理的建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实步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让企业文化真正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构建,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企业管理风气、管理气氛、管理行为和管理绩效的变化,使员工产生深刻的认同感,成为这种文化的自觉执行者和推动者,才能实现现代化的高效管理。
第一,以人为本,不断激发企业文化管理的新活力。
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当今世界的企业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和市场的竞争,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高质量的人才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源。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管理的成败。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议题,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员工的各种要求,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而物的价值则次之。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自
我价值,引导员工的自我管理,便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从而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文化必须“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在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中特别突出了精神和文化的力量”。
第二,完善制度,不断健全企业文化管理的保障度。
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内部法规和企业的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同时也催生不同的企业文化朝向不同个性的方向发展。因此,真正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员工做什么、怎么做都应该在企业的相关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企业制度落实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企业有关管理制度,真正实现制度和文化的协调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协调统一,从而使员工既有价值化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第三,突出个性,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管理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不同企业文化的价值内涵和基本类型各不相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因此,企业文化管理应该特别注重表现出自己独具个性的文化色彩,从而才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特征。只有充分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成为企业的无形财富,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促成企业管理重要目标的实现,将企业价值的实现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也更加有利于为员工提供一个更为融洽的企业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高昂情绪和奋进精神,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而一种与市场相适应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品牌,这是企业文化积累的结果,也是企业长期经营与管理的价值所在。
第四篇:论人力资源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论人力资源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经过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员工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企业不做培训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但如果培训工作没有做好,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做好人才培训,本文介绍了人才培训的七种模式,分析了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企业选择其培训方向,介绍了一些内外部培训常用的培训项目。
关键词:培训模式 选择
成功的企业都会有自己企业色彩的人才培训模式,建立自己的人才库。这些企业建立人才储备和管理系统,有计划地培养后备人员,有意识地选拔一些骨干人员。一旦某岗位出现空缺,储备人员可以迅速地补上空缺。储备人才不仅包括内部人员,还应包括外部同行业中一些出类拔萃的人员,如优秀的技术人员、擅长沟通的主管、能进行有效控制的经理等。在建立人才库时应有所选择,应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需要培训较长时间才能上岗或对企业有特殊贡献的人员身上。有以下七种企业培训的模式:期刊之家—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欢迎扣扣在线咨询283050979
41.企业办大学模式。这一模式只适用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只能采取联合办学方式或委托公共教育机构培训员工。目前国内企业的企业大学,基本上仍处于内部培训中心的阶段,而且多数培训都比较初级,培训体系还不健全。这些企业大学普遍带有老板意志倾向,功能也以参观考察或品牌宣传中心为主,培训以高层管理人员为主。有87%的企业大学选择为企业培养人才;58%选择了企业文化传承;47%选择推动企业变革;13%选择了整合产业链;19%选择企业品牌营销,只有4%选择将企业大学作为集团利润来源之一。由此可见,企业大学不仅是企业制造、携带和传承企业成功基因与商业思想、培养人才的秘密武器,而且是企业整合战略性资源的法宝。与此同时,还承担了企业品牌形象传播和推广的职能。
海尔大学主要是海尔员工思想锻造的熔炉和能力培训基地。设置的课程包括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生命力、OEC管理与企业发展、市场营销、业务流程再造、物流、战略和技术创新等课程。
2.产学合作模式。就是在职工完成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实际生产经营,提前感受真实的生产经营全过程。
3.驻外培训模式。为了使驻外业务人员适应海外文化及习惯,以便更好地进行海外市场的开拓,很多企业不惜重金开展驻外培训。驻外培训适应了企业对外拓展的需要,是企业跨国经营成功的基础,外派员工素质的提高,促进了企业的海外业务,由于培训售货员在外地,培训的管理自然有一定难度。
4.岗位轮换培训模式。像日本丰田公司对各级管理人员,采取5年调换一次工作的方式进行重点培养,调换工作一般以本单位相关部门为目标,对于一线工人也采取工作轮调的方式来提高工人的全面操作能力,这对于个人来讲,通过几年的轮换岗位,有利于成为一名全面的管理人才或业务多面手。
5.逐层选拔培养模式。层层选拔培训,象金字塔一样,不但按台阶走而且在某一层台阶上,还把学习、训练、进修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遵循了人才培训成长循序渐进的规律。在分级
选拔过程中,工作能力强、有效率的员工都有获得提升、加薪的同等机会,而能力差的员工被淘汰,这种选拔方式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永远有一种新鲜感、价值感、压力感、挑战性,并创造性地为企业工作。
分级选拔中,公司特意安排了每一级别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知识的特定训练与考核,培训对症下药,这样,既提高了高层次管理者的判断决策能力、统帅能力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又提高了中层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知识和本职工作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还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生产第一线的指挥能力和处理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这种培训既选拔了公司有用的人才,又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培训。
比如说有一家大公司,它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选出四分之一的人作为基层候选人;在从基层候选人中选出五分之三的人作为基层领导人,剩下的经过训练和考核,选出一半人在进行专业训练;专业训练的这部分人一部分承担经理的职位,一部分再训练以补充高层的需要,对:A调任他们担任几种不同的工作,如有国外业务,还要派往国外工作一段时间;B参加公司训练中心所安排的专题课程学习;C由公司出钱,送进大学的管理学院作短期进修;D参加有关的专业协会、学会活动;E参与与政府打交道的活动;F参与董事会的咨询委员会并工作二年,每年举行两次会议,讨论有关公司发展的重大问题。经过鉴别,确有才干者,最后就会被董事会任命高层经理或高层经理的副手。
6.学习型组织模式。它作为可持续性的并且可以战略性地加以运用的过程,可以统一到工作中或者跟工作同时进行。它不仅可以导致知识、信息、行为的变化,而且还增加了组织自我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每个员工都有一种追求自身发展的欲望,通过培训使其得到满足,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并适应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从而使企业的人才开发与企业成长互动。
7与竞争对手合作,租借员工的模式。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由传统的竞争转为竞合。现在,越来越多的竞争伙伴开始走向合作之路,而在对员工的利用上也可以运用这一策略。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不仅能够降低对关键员工的依赖性,而且还会有充足的时间招聘、选拔、培养合适的接班人。
每个企业的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对于在不同企业的培训层次、需求也不一样。不同企业在进行培训时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从效益第一的原则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
1.处于成长趋势的企业,这类企业多是效益较好的企业。它们的经营状况好,培训需求多、层次高,自身又有能力解决培训需求问题。所以,其培训的趋势是发展壮大的。此类培训表现是,加大培训投入,加强培训设施建设,高培训层次,进一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对培训需求。
2.处于弱化趋势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经济效益不好或处于停产、半停产。这类企业的培训,减少至断绝培训投入,直至放弃企业培训,迫使原有的培机构停转。这类企业在进行培训时,一方面可以利用企业原有的培训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发现新机会。
3.处于外求趋势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一些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自身不投入培训机构的建设,认为利用社会或各类院校的培训机构比依靠自身投入建立培训机构来解决培训需求更经济。
4.处于变革趋势的企业,这类企业多为大中型企业。他们在立足于本企业培训需求的情况下,同时面向社会,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减少企业对培训的投入。这类变革模式有利于改善企业培训机制,挖掘企业内部培训潜力,调动培训者开拓创新的积极性,既充分利用了固有的培训资源,又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为接受培训的人员提供实践或操作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在培训中学习要领,从实际操作中提高能力。特别是一些涉及工作技能的培训,对实践的条件要求更高。企业对于那些已经接受培训的员工如何使用,以及如何发挥他们已经掌握的技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他们更多的工作机会,更理想的工作条件。对于其中有能力,较为优秀的人员,委以更多的责任,直至为他们提供晋升的机会,使培训的效果最大化。
如果选择培训机构的话,专业的培训机构给客户的一般先是培训的框架,内容则会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和现实情况去定制出来的。培训师在这里只是作为执行的一个部分,他们注重的是整个培训团队的协作,包括培训顾问怎么去了解客户的需求、课程制作部门怎么样去把课程做得更好,然后是培训师怎么去讲、还有后期的跟踪服务怎么样去做。凯尔文说:“这是一整套的服务,只有通过一个优秀的团队才能完成。”通常企业的培训项目如下:
1.企业内部培训的项目有:新进员工定向培训(包括员工的就业心态培训,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目前的岗位设置及要求)、业绩评估、产品知识、招聘与选择新设备操作、开会技能、安全常识、聆听技能和生产管理;
2.请外部培训公司培训的项目有:追求卓越心态(包括心态决定人生,阳光心态,积极心态,老板心态,共赢心态等)、计算机编程、信息管理系统、培训师、时间管理、公共演讲技能、谈判技巧、财务管理和演示技能;
3.内外结合的培训项目有:领导技能(包括专业技能,管理技能等)、人际关系技能、追求卓越心态、团队建设个人电脑实务、解决问题技能、安全知识、决策技能、激励员工和管理变化;
4.企业进行最频繁的十大培训项目有:新进员工定向培训、推销技能、领导技能业绩评估、人际关系技能、培训师、团队建设、聆听技能、个人电脑实务、外语、市场营销。
总之,任何培训都要考虑培训的成本和效率,其实施都要依据企业的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相互协调,培训计划必须是企业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这样,培训工作才会是有效果、有效率和有针对性的。政府也应发挥其作用,适当加大对企业培训的管理力度,为企业培训搭建一个指导协调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如何做好企业培训工作[J].职业, 2010,(08):23-24
[2]翟敏全.员工培训方法适用性浅析[J].商场现代化, 2006,(19).[3]谢福星.员工培训的作用与策略浅析[J].培训广角,2009,72-73
[4]肖斌.基于学习型组织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思考[J].职业学报,2009,(04):79-81
第五篇:班组建设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班组建设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班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加强班组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流。在班组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工作中,安全管理建设始终摆在第一位,笔者认为班组建设与班组的安全管理息息相关,班组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班组的安全生产,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班组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石,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班组的安全管理首先要体现在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上,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思想意识,提高班组成员防范和处理事故的能力。班组的安全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落实现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积极开展劳动互保活动,认真开好班前会和班后会,从各方面杜绝习惯性违章。因此,作为班组建设的首要任务,班组安全管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2)班组的生产管理除了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技术经济指标外,还包括开展标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和文明生产。企业的活力来源于班组的生产活动,班组建设的效果体现在现场生产管理上,标准化作业、文明生产是保证现场作业安全的具体措施。目前在电力企业中大力推广的标准化作业规范也是直接作用于现场施工安全的工作指南。
(3)班组的质量管理是企业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核心。对于电力企业来讲,质量管理体现在班组活动的各个方面,包含了安装、检修、运行的质量等。班组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例如设备的安全运行涉及到多个环节,首先是设备安装的质量必须符合规程要求;其次是在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监控的质量包含了操作的正确性和监视设备运行状况的正确性;还有设备检修的质量,必须确保设备健康地投入运行。因此,班组质量管理是企业实现安全目标的重要保证。
(4)班组的教育培训涉及到各专业工种,要求立足班组,贴近实际,强化现场和技能培训,其中技能培训包含了安全技能培训。班组的工作以现场为主,班组成员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决定了工作对象运行的安全;同时,现场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也与员工的安全技能水平息息相关,据有关资料统计,超过88%的电力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其中大多数的不安全行为与员工的技能水平低有关。班组的教育培训质量,决定了员工的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现场工作的质量,是提高安全管理质量的前提。
(5)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推进班组精神文明建设、贯彻电力企业文化理念、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目标。一流的班组必须有一种团队精神,在工作中形成互帮互助、互相配合的氛围,在职工中树立班组的管理不是靠某某
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每个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的团队意识。例如目前在电力企业中开展安全互保活动,作为一种安全管理方式已经被广大职工所接受,这也是班组团队建设的一种表现,通过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互评,可以提高整个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组工作的精神状态、工作质量和安全,大力开展班组精神文明建设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班组是企业组织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单元,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第一线,加强班组建设,不断提高班组管理水平,以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班组建设覆盖了班组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它是夯实班组安全管理和提升班组管理水平的基础,为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