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7:1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班子建设要在“建”字上作文章——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村级班子建设始终是农村党建工作的突出重点。时下,我们正处在由传统性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培养、教育和管理好村干部队伍,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成为“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是农村党建工作常新的课题。近来,带着这个问题,我在长湖等乡镇进行了相应的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情况与几点肤浅体会记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村级班子的现实状况应当肯定当前农村村级班子主流是好的。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往往表现出:信念动摇,信心不足,信誉不高。

1、思想观念不强,缺乏统筹全局能力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进程中,少数村级领导服从服务大局的观念不强。眼光狭窄,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不能正确理解上级党委政府的意图,有机地融合“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的盲目“崇上”,不从实际出发,贯彻上级的政策时毫无创造性、灵活性,只知盲目照搬红头文件和书本上的东西,背离本地的客观实际和大多数群众的要求,两眼盯住上面,“唯上是从”。有的片面强调局部利益,对“上”极不负责,不顾大局,醉心于搞本位主义,无视党的纪律,甚至把自己的管辖范围看成是自己的“领地”。有利的闻风而动,无利的雷打不动。甚至出难题,设障阻,明拖暗抵,处处消极被动。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那一套,不能认真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造成关系不顺,政令不畅,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2、决策水平不高,缺乏多谋善断能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一些村级班子对于重要事务的决策上:严重脱离群众,不能了解~,体察民情,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一方面,用“支部会代替党员会,村民组长会代替群众会”。把群众始终放在被支配地位,决策失去了群众基础,因而,群众心理上处于“心不平,气不顺”状态,实施时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只能是推不动,展不开。热在村里,搁在组里,凉在户里。另一面,出于个别人头脑发热,不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反复权衡利弊,科学论证,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热衷于搞所谓“政绩”工程,图虚名做表面文章。使决策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根据,萧规曹随,生搬硬套,常常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甚至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以致问题叠出,越积越多,剪不断,理还乱。

3、法纪意识不浓,缺乏依法行政能力当前,农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其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民主、平等和法律意识在逐步增强,对村组干部的依赖性减弱,处于“农忙在家种田地,农闲外出做生意,有吃有穿不求你,事不关已不理你,有了事情要找你,办得不好不依你,损害利益要告你”的状态。少数村干部,习惯于传统的“行政命令”和“强收强取”的工作方式。违法违纪,以势压人,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在个人利益方面,斤斤计较,耐不住清贫。自律意识差,管不住自己的手脚。投机钻营,吃拿贪占,与民争利。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不断。

4、进取精神不足,缺乏自身修为能力村级班子是农民群众治穷致富的带头人和主心骨。它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过来,村干部队伍中部分人思想上惰性严重,喜牌博、湎酒色、贪小利、弄是非。放松了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满足于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现炒现卖,长期当“门外汉”。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寻求农民增产增收途径等方面,缺少思考、探索。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更没有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是停留在上传下达的基点上;观念上僵化守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差,不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和缺陷,怀疑多于理解,责难多于分析,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常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错误;工作上只求“过得堂”,不求“过得硬”。甚至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欺上瞒下,没有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勇气和信心。

5、方法点子不多,缺乏综合协调能力村级班子处在农村各种矛盾的焦点上和夹缝中。在协调处理各方面的矛盾是村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些班子成员针对目前农村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了解不深,研究不透,点子不多。处境左右掣肘,上下为难,陷在日常事务圈子内纠缠不清。一是,在调处各类矛盾中,分不清矛盾的主次,找不准产生矛盾的实质,辨不明是非曲直。二是,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矛盾的双方。有时掺杂私人恩怨、个人喜好,重彼轻此,或者是重亲轻疏;三是不讲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遇事凭经验,想当然,主观臆断,自以为是,随意批评指责;四是互相埋怨,怨群众素质差,觉悟低,“头难剃”;怨政府无能,迁就纵容群众,“手腕软”,怨本地基础差,底子薄,自己“点子低”。因此,对群众一时不理解的问题或存在的矛盾,不是认真研究对策,对症下药,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而是互相推诿消极应付。久之,在群众中降低了威信,在班子内部产生了隔阂,班子的信誉程度也就大打了折扣。

(二)根本原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总有其因果关系。造成村级班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选人用人的局限性,是村级班子整体素质难于提高的重要因素。长湖乡有1102名党员。按照年龄层次划分:45岁以上的有682人,占总数的61.5%,35岁以下的220人,不到总数的20%;按入党时间划分:“~”前入党的573人,占总数的56%,92年以后入党的217人,也不到20%;按文化程度划分:初中以下文化的718人,占总数的65.2%,其中:农民党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2.3%。显然,农村党员队伍存在:年龄落差大,“老中青”比例失调,出现了中年层次的“断到”现象;文化素质偏低,停留在“上传下变形,下达不走样”的基本水平上。不难想象,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村级班子要具备领导群众驾驭市场,驾驭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需要推动农村经济参与市场竞争,依托市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备意图的综合素质。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只能是

力不从心,不具备年富力强的体魄,必然会导致精力不足,暮气沉沉,难于担当起繁重的基层工作。因此,在选择配备村级班子的过程中,尤其是确定村党支部书记人选时,回旋余地较小,难免出现“小范围选人”或“选小范围的人”的局限性,只能是矮子里面拨将军,降格以求。从而使村级班子成员的素质难于有突破性的提高。

2、民主与民众法律意识的差异性,是村级班子难于“选优配强”的关键所在推行村委会直选,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但在现实农村中,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政治素质程度不一,价值取舍观念不同,对问题的认识水平不等,也就造成了民主与法律观念上的“盲区”或偏差。往往只注重依法办事,尊重群众的民主意愿。至于选举出什么样的人,则关心甚少,也把握不了。由此,有的地方“能干的人选不上来,不能干的跳了出来。”一些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质优、组织信任的人“空怀报国之志”,被一纸选票拒之门外。使村级班子无法实现新老交替,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少数地方宗族势力抬头,大姓大族操纵干扰选举。地方一些~势力也乘机起哄,包揽选票,抢夺票箱,误导选民,借机排斥异已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一个村基本由吴、张、曾三大姓组成,近些年,该村“支村两委”基本是“三姓鼎立”。这种现象表面上看起来并无大碍,如果宗族势力一旦干预村务,村级班子中的工作矛盾就会演变为“宗族纠纷”,势必酿成“宗族代替政权,村干部变成傀儡”的后果。进而助长特权,滋生~,影响稳定。农村居住分散。为了便于工作,在相对集中的地方选拔一些人进入班子,适当考虑地域关系,力量平衡问题,这本无可厚非。近年,这个问题似乎“升华”到了权力分配和政治地位上的争端。如果甲屋场的人当书记,那么乙屋场、丙屋场势必要出来人担任村主任、会计,其他屋场也要设一官半职,不然,就会产生诸多意想不到的矛盾。长湖有一个大村,历史上划分三大片,多年来必须是每个片推选举人来参与“两委”班子竞选。今年党支部换届时,乡党委考虑到一个2000多人口的大村,原来的4名专职干部(含妇联主任“显然力量相对较弱,决定增加一名职数。在选举过程中,三大片的党员意见几乎没办法统一,相持不下。最后不得不采取折中的办法,各片选举一名候选人与原支部三个重新组合成候选人竞选,选出5名支部委员,加上原有的妇联主任共6人,每片两人,这样矛盾才得以化解。这个现象表现上看,是力量平衡问题,而实质上是权力分配和小局部利益之争。这个过程中,“选优配强”的原则是难以落到实处的,有的甚至是扯草凑篮,“拉郎配”,一些根本不适合的人推进了领导班子。

3、农村现实问题的客观性,是村级班子消极被动的思想根源。村级班子的现状,除与他们自身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工作能力水平以及对待事物的眼光与胆识等有直接关系外,农村的现实问题,对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不能不说起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和制约作用。①集体经济的困惑,一般来说,目前大多数村,其集体经济都比较薄弱,甚至负债很重,村里没有经济来源,向群众索取的多,给予的少。就是想为群众办几件很小的实事,因没有资金,而只能是空想。有的地方自然资源本来就十分贫乏,兴办企业、发展生产又受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即使是有的地方在自然资源与条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也由于集体负债多,农民群众不理解,风险大,难于承担责任;对外部前来投资和开发又缺乏足够的信心,担心搞不好会增加债务,雪上加霜,难辞其咎,致使集体经济起步维艰,发展无望,因而,班子地位也就一蹶不振。②实际工作的艰难,上面一方面要求“任务压到底,板子打到底”,另一方面又要求守土有责,谁出问题谁负责;一方面提倡尊重农~愿和自主经营权,一方面又下达指令性计划,规定种什么,不能种什么;还如:计划生育工作有国策而无国法,下达的指标是硬的,给予的手段又相当软弱。致使村干部在具体工作中不得不采取简单化的强制性措施,干出违反政策甚至是违法的事,从而激化矛盾,造成工作上的被动。③评价失当的委屈:由于种种原因,在某些工作的某个阶段,某个环节上出了一些问题和失误。然而,有些上级领导、组织部门不能正确对待、理解与宽容,只是就其表现而主观武断地下结论,随意扩大问题的消极面,进行不适当的批评和指责。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使村干部感到委屈和不满,另一方面则降低了村级班子在社会上,特别是在群众中的地位与威信,直接削弱了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④比较利益的下降:村级班子成员一旦当上村干部,就与许多“财路”无缘,甚至责任田也很少问津。无论是农忙还是农闲,都必须围着工作转,村干部的家属还要承担上面来客的接待任务。工资收入有限,各项政策规定的补助,入不了帐。甚至工资都兑不了现。有的为了工作还把个人的积蓄垫付到村里。而一般群众“农忙种田,农闲经商”,一年随随便便要搞几千、万把元的收入。因此,不少村干部觉得既少挣了钱,又怄足了气,感到干部冒当头,工作冒干劲,致使班子缺乏活力。⑤后顾之忧的牵制:当前,农村机构改革后,乡镇七所八站富余人员尚且无法安置,村干部这一级“官”更难有升迁的机会,后顾之忧不言而喻。有些离任的村干部遭到群众的不理解,有的对其冷嘲热讽,甚至打击报复。因而,在任职期间,难免留有余地或放不开手脚。

4、思想教育形式的单一性,是村级班子理论素质薄弱的根本原因在调查中发现,各级党组织对于村级班子的思想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一方面只重视“中心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先进理论,科技知识教育。“三会一课”制度形同虚设,存在“以会议代替培训,以报告代替党课”的现象。对于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缺少系统全面的学习,以致“淡化了党性观念,淡忘了党的宗旨,淡薄了党的组织原则。”对于高新的农业技术知识,停留在道听途说,似懂非懂的基点上。另一方面,教育形式单调,枯燥乏味,既不生动,又不形象,一味地满堂灌输,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互相交流,融会贯通。其三是追求形式主义。过来,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学教活动,基本流于形式,而实际内容往往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几点启示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就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指导思想

和总体要求及主要任务。为村级班子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如何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践行“三个代表”,落实“八坚持,八反对”,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切入点放在先进理论教育上,解决思想动力问题。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理论素质是政治素质的灵魂。思想理论素质的高低决定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加强村干部理想信念、宗旨、艰苦奋斗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解决他们思想动力、精神状态的治本之策。一是:认真组织系统地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在掌握其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学习先辈们观察问题的立场和观点上下功夫。同时要充分联系实际边学习边总结边应用,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学懂;只有联系实际,才能找准差距;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用好。其次,注意教育形式,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在村干部群体中,思想观念、道德水准、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区分不同层次的对象,因人施教,而不能搞“齐步走”,“一锅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同时,形式上要注重“三性”:即现实性——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分析背景和思想根源,从现象剖析本质,结合理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正面性——引导他们朝大方向看,自觉以小局服从大局,个人服从整体,正确处理好长远与目前的关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向先进的东西看齐;生动性——学习材料要精心准备,内容要新颖,典型真实、生动、通俗易懂,不可照本宣科,死搬硬套,要充分让深奥的道德表现得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和理解。其三,健全制度,端正学风。理论学习不是装门作秀,不能“一曝十寒”,而是要常抓不懈。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约束村干部的理论学习,让理论学习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同时,要引导他们端正学风,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要紧密联系实际,针对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自己思想上产生的困惑,加强理论研究,寻求科学答案。通过先进理论的学习,清理他们的思想,查找思想“短路熄火”的原因,不断补充“精神营养”。这样才能使村干部政治素质上得到提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才能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永不衰竭的思想动力。

二、把落脚点放在自身建设上,树立完美的形象形象是一个晴雨表、温度计。他反映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是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信任度和支持率。村干部与农民群众朝夕相处,党和政府的形象很大程度上集中反映在村干部身上,农民群众看党和政府也是从他身边的具体事例来看,从他所接触的党员、干部来看的。形象不是空调的,抽象的,它是人们内在素质的真实表现。因此,村级班子的形象问题,落脚点在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上,用自身素质的提高来达到自身形象的完美。

1、脑要清,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对党忠诚,为党工作,替党分忧是每个党员、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基本政治觉悟。村干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意识。在党以谁为阶级基础,应该依靠谁,维护谁的利益等问题上,是非分明,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时刻不忘自己是党的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再没有与人民群众不同的利益。如何做好政治上的清楚人,必须坚持做到: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觉悟,坚定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不迷失方向。

2、心要诚,做群众的贴心人在现实工作中,必须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主要目标和归宿,并使之贯穿始终。一是诚心为群众解难,要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察民情,重民事,解民忧。对于群众的合理要求,要扎扎实实妥善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加紧解决。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分类排查,找准问题的焦点,全力解决。二是真心为群众办事,要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为群众办真实,办实事,办好事。决策上要充分尊重~,努力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使群众受益的正确决策。看不准不动手,看准了不松手,干不成不放手。三是公心为群众服务,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也最讲实际。公生明,廉生威。村干部为政不公,会引发许多新矛盾,造成许多新隔阂。因此,公正无私,公道正派,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同时,要经常走访群众,交流思想,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而不是凌架于群众之上。

3、手要净,做经济上的清白人农村经济财务问题,始终是热点问题。群众对一个村干部是否赞成拥护和信任,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能否正确处理个人得失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因此,一方面要严于律已,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的手脚,尊重自己的人格,决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为个人谋私利的工具。自觉抵住金钱物质的诱惑,保持不贪不占,清正廉洁的本色,另一方面要耐得住清贫,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享乐主义,始终保持健康、文明、积极的生活方式,反对消极腐朽的生活方式。

4、耳要灵,做群众的代言人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优良传统。村干部要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的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在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要注意群众的思想反应,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把群众的呼声带上来,以便于上级组织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决策上的失误。对于群众一时难理解的问题,要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教育,不能视为与已无关,置身事外;对社会上否定党的领导,歪曲党的形象,败坏党的声誉和言行,要批驳,要澄清,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信谣传谣。

5、行要正,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村干部的言行直接影响群众的行动和思维。作为村干部要时时处处遵守党的纪律和法律法规。自觉地坚持党的原则,按党的政策,国家法律办事。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处事,养成一种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不阳奉阴违,口是心非,扶正祛邪,惩恶济善的浩然正气。要做到:不拿原则作交易,不拿真理换面子,不拿党性徇私情。使自已身正行直,从而影响和教育身边的群众。

三、把着力点放在科学管理上,优化村级班子的外部环境村级班子除解决自身问题外,还要在优化外部环境上寻求突破口,重点着力在如下四个方面。

1、村级班子要保持相对稳定一个地方的稳定和发展首先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村级班子的相对稳定是一个村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设想,如果一个村的村级班子经常更换,这个村势必就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缓慢或者是停滞不前。长湖乡有一个村,解放五十多年来,仅换了三任支部书记。就目前的态势来看,这个村干群关系是融洽的,社会是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是相对较快的。多年来无论是中心工作还是常规性工作都能不折不扣完成。五十多年来,这个村从来没有因村务问题而上访过。邻近的另一个村三年换了三位书记,却始终矛盾叠出,群众多次到省、市、县上访,有时上访人数多达60多人。有些地方,换人的频率越高,矛盾越多,越换越糟。所以,村级班子建设中,不宜动辄换人。非正常换届期间,可以说更换村级班子主职干部不是党建工作的成绩,而是班子建设的败笔。同时,村级工作特别是村级经济发展并非短期行为,有的必须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方能实现。如果今张明李,必然会造成工作脱节,新人新规划,年年规划新,始终落不到实处。

2、村级班子建设中,不可轻视村民小组长的教育和管理。“上边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农村工作的真实概括。实践证明,千根线也好,一根针也好,最终的落脚点,还是集中在村民小组长身上。他们才是真正的力行者。村民小组长看起来无级无品,似乎无关紧要。但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把民情、民心、民愿反映上来,还得依靠这些“无级无品”的“官员”,任何时候不可轻视这个层面。特别是近些年,村民小组长的产生几乎处于无组织、无政府的状态。“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少数地方出现了“抓阄定位,轮流坐庄”的现象,致使这个群体鱼目混珠,良莠不分。因此,这支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同时,也应着手研制一套完善的措施和政策。

3、强化民主监督和基层民主建设权力是滋生~的温床。失去监督的权力形同无缰野马。要防止权力在运行过程滋生~,当务之急是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干部的活动延伸到哪里,强有力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法律的制约力就行使到哪里。首先,民主管理要名符其实,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民议事等监督和管理措施要落到实处。县乡两级要加强督查,充分发挥组织监督和农民群众监督的双层作用。其次,强化村干部的法律法规教育,增强法制观念。目前复杂的农村工作局面,需要法治,依靠法治,也呼唤法治。因而,可以考虑利用办短训班的形式,对村干部进行法律法规的系统教育,使村干部懂法、守法,逐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其三,加快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的步伐,特别是要着手建立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委会制度,村委会年度规划执行情况汇报制度。充分行使村民大会~,罢免村委会成员的权力,把村委会置身于农民群众的监管之下。同时,不可放松对农民群众进行普法教育,打击地方黑恶势力,防止宗族派性势力的蔓延,净化村干部工作的社会环境。

4、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曾经针对党的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任务,提出了“四个永远不变”,即:不管形势和任务发生怎样的变化,党的工作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永远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能变;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永远不能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永远不能变。因而,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员政治思想素质要有一个全新的水平,要再上一个台阶。首先,对于每个层面的党员要进行系统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农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实在和实效。同时,要结合民主生活会有组织地在党员中开展“当初入党为了什么,入党以后干了什么,对照党员的标准还差什么”的思想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优良传统。其次是把民主评议党员当作班子建设的一项具体工作,抓紧抓实,对于不合格党员要严格依照组织程序坚决处置。同时,要认真培养和发展农村一线的优秀青年入党,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

四、把侧重点放在创新机制上,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党的组织部门,特别是乡镇党委要解放思想,打破陈旧的用人观念,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一是从退伍军人、回乡青年中,物色培养对象,指令负责培养人,建立后备干部档案。此项工作要列入党建工作的考核内容,定期督查,交流经验,不断完善。二是选择重点,有计划地送县党校系统地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三是从应届高(职)中,选拨有志于农村工作的优秀学生,作为乡镇直管干部,放到相应的岗位,参与村务管理,放手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丰富他们农村工作的实践经验;四是大胆取用乡镇企业分流人员,机构改革的富余人员,通过短期培训后,直接充实到村级班子中去,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总之,村级班子建设要紧扣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围绕“建”字,把文章做实,做好,做出成效,使村干部队伍有一个新的面貌。

第二篇: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班子建设要在“建”字上作文章

——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村级班子建设始终是农村党建工作的突出重点。时下,我们正处在由传统性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培养、教育和管理好村干部队伍,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成为“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是农村党建工作常新的课题。

近来,带着这个问题,我在长湖等乡镇进行了相应的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情况与几点肤浅体会记述如下,仅供参

考。

村级班子的现实状况

应当肯定当前农村村级班子主流是好的。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往往表现出:信念动摇,信心不足,信誉不高。

1、思想观念不强,缺乏统筹全局能力

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进程中,少数村级领导服从服务大局的观念不强。眼光狭窄,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不能正确理解上级党委政府的意图,有机地融合“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的盲目“崇上”,不从实际出发,贯彻上级的政策时毫无创造性、灵活性,只知盲目照搬红头文件和书本上的东西,背离本地的客观实际和大多数群众的要求,两眼盯住上面,“唯上是从”。有的片面强调局部利益,对“上”极不负责,不顾大局,醉心于搞本位主义,无视党的纪律,甚至把自己的管辖范围看成是自己的“领地”。有利的闻风而动,无利的雷打不动。甚至出难题,设障阻,明拖暗抵,处处消极被动。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那一套,不能认真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造成关系不顺,政令不畅,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2、决策水平不高,缺乏多谋善断能力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一些村级班子对于重要事务的决策上:严重脱离群众,不能了解民意,体察民情,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一方面,用“支部会代替党员会,村民组长会代替群众会”。把群众始终放在被支配地位,决策失去了群众基础,因而,群众心理上处于“心不平,气不顺”状态,实施时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只能是推不动,展不开。热在村里,搁在组里,凉在户里。另一面,出于个别人头脑发热,不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反复权衡利弊,科学论证,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热衷于搞所谓“政绩”工程,图虚名做表

面文章。使决策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根据,萧规曹随,生搬硬套,常常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甚至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以致问题叠出,越积越多,剪不断,理还乱。

3、法纪意识不浓,缺乏依法行政能力

当前,农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其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民主、平等和法律意识在逐步增强,对村组干部的依赖性减弱,处于“农忙在家种田地,农闲外出做生意,有吃有穿不求你,事不关已不理你,有了事情要找你,办得不好不依你,损害利益要告你”的状态。少数村干部,习惯于传统的“行政命令”和“强收强取”的工作方式。违法违纪,以势压人,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在个人利益方面,斤斤计较,耐不住清贫。自律意识差,管不住自己的手脚。投机钻营,吃拿贪占,与民争利。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不断。

4、进取精神不足,缺乏自身修为能力

村级班子是农民群众治穷致富的带头人和主心骨。它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过来,村干部队伍中部分人思想上惰性严重,喜牌博、湎酒色、贪小利、弄是非。放松了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满足于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现炒现卖,长期当”门外汉”。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寻求农民增产增收途径等方面,缺少思考、探索。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更没有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是停留在上传下达的基点上;观念上僵化守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差,不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和缺陷,怀疑多于理解,责难多于分析,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常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错误;工作

上只求“过得堂”,不求“过得硬”。甚至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欺上瞒下,没有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勇气和信心。

5、方法点子不多,缺乏综合协调能力

村级班子处在农村各种矛盾的焦点上和夹缝中。在协调处理各方面的矛盾是村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些班子成员针对目前农村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了解不深,研究不透,点子不多。处境左右掣肘,上下为难,陷在日常事务圈子内纠缠不清。一是,在调处各类矛盾中,分不清矛盾的主次,找不准产生矛盾的实质,辨不明是非曲直。二是,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矛盾的双方。有时掺杂私人恩怨、个人喜好,重彼轻此,或者是重亲轻疏;三是不讲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遇事凭经验,想当然,主观臆断,自以为是,随意批评指责;四是互相埋怨,怨群众素质差,觉悟低,“头难剃”;怨政府无能,迁就纵容群众,“手腕软”,怨本地基础差,底子薄,自己“点

子低”。因此,对群众一时不理解的问题或存在的矛盾,不是认真研究对策,对症下药,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而是互相推诿消极应付。久之,在群众中降低了威信,在班子内部产生了隔阂,班子的信誉程度也就大打了折扣。

根本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总有其因果关系。造成村级班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选人用人的局限性,是村级班子整体素质难于提高的重要因素。

长湖乡有1102名党员。按照年龄层次划分:45岁以上的有682人,占总数的%,35岁以下的220人,不到总数的20%;按入党时间划分:“文革”前入党的573人,占总数的56%,92年以后入党的217人,也不到20%;按文化程度划分:初中以下文化的718人,占总数的%,其中:农民党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显然,农村党员队伍

存在:年龄落差大,“老中青”比例失调,出现了中年层次的“断到”现象;文化素质偏低,停留在“上传下变形,下达不走样”的基本水平上。不难想象,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村级班子要具备领导群众驾驭市场,驾驭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需要推动农村经济参与市场竞争,依托市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备意图的综合素质。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只能是力不从心,不具备年富力强的体魄,必然会导致精力不足,暮气沉沉,难于担当起繁重的基层工作。因此,在选择配备村级班子的过程中,尤其是确定村党支部书记人选时,回旋余地较小,难免出现“小范围选人”或“选小范围的人”的局限性,只能是矮子里面拨将军,降格以求。从而使村级班子成员的素质难于有突破性的提高。

2、民主与民众法律意识的差异性,是村级班子难于“选优配强”的关键所在

推行村委会直选,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

求。但在现实农村中,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政治素质程度不一,价值取舍观念不同,对问题的认识水平不等,也就造成了民主与法律观念上的“盲区”或偏差。往往只注重依法办事,尊重群众的民主意愿。至于选举出什么样的人,则关心甚少,也把握不了。由此,有的地方“能干的人选不上来,不能干的跳了出来。”一些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质优、组织信任的人“空怀报国之志”,被一纸选票拒之门外。使村级班子无法实现新老交替,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少数地方宗族势力抬头,大姓大族操纵干扰选举。地方一些邪恶势力也乘机起哄,包揽选票,抢夺票箱,误导选民,借机排斥异已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一个村基本由吴、张、曾三大姓组成,近些年,该村“支村两委”基本是“三姓鼎立”。这种现象表面上看起来并无大碍,如果宗族势力一旦干预村务,村级班子中的工作矛盾就会演变为“宗族纠纷”,势必酿成“宗族代替政权,村干部变成傀儡”的后

果。进而助长特权,滋生腐败,影响稳定。

农村居住分散。为了便于工作,在相对集中的地方选拔一些人进入班子,适当考虑地域关系,力量平衡问题,这本无可厚非。近年,这个问题似乎“升华”到了权力分配和政治地位上的争端。如果甲屋场的人当书记,那么乙屋场、丙屋场势必要出来人担任村主任、会计,其他屋场也要设一官半职,不然,就会产生诸多意想不到的矛盾。长湖有一个大村,历史上划分三大片,多年来必须是每个片推选举人来参与“两委”班子竞选。今年党支部换届时,乡党委考虑到一个多人口的大村,原来的4名专职干部(含妇联主任“显然力量相对较弱,决定增加一名职数。在选举过程中,三大片的党员意见几乎没办法统一,相持不下。最后不得不采取折中的办法,各片选举一名候选人与原支部三个重新组合成候选人竞选,选出5名支部委员,加上原有的妇联主任共6人,每片两人,这样矛盾才得以化解。这个现象表现上看,是力量平衡问题,而实质上是权力分配和小局部利益之争。这个过程中,“选优配强”的原则是难以落到实处的,有的甚至是扯草凑篮,“拉郎配”,一些根本不适合的人推进了领导班子。

3、农村现实问题的客观性,是村级班子消极被动的思想根源。

村级班子的现状,除与他们自身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工作能力水平以及对待事物的眼光与胆识等有直接关系外,农村的现实问题,对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不能不说起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和制约作用。

①集体经济的困惑,一般来说,目前大多数村,其集体经济都比较薄弱,甚至负债很重,村里没有经济来源,向群众索取的多,给予的少。就是想为群众办几件很小的实事,因没有资金,而只能是空想。有的地方自然资源本来就十分贫乏,兴办企业、发展生产又受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即使是有的地方在

自然资源与条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也由于集体负债多,农民群众不理解,风险大,难于承担责任;对外部前来投资和开发又缺乏足够的信心,担心搞不好会增加债务,雪上加霜,难辞其咎,致使集体经济起步维艰,发展无望,因而,班子地位也就一蹶不振。

②实际工作的艰难,上面一方面要求“任务压到底,板子打到底”,另一方面又要求守土有责,谁出问题谁负责;一方面提倡尊重农民意愿和自主经营权,一方面又下达指令性计划,规定种什么,不能种什么;还如:计划生育工作有国策而无国法,下达的指标是硬的,给予的手段又相当软1 2 3 下一页

第三篇: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近几年,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其中民主管理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障,这就要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健全党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动摇,势必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甚至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基于这一问题的关注,我们通过对白沙镇农村基层政权现状的自身分析,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探讨。

现状

白沙镇辖1个社区外,共有40个行政村农村总人口有51200人,全镇农村党员 1354 名,农村两委干部124名,平均每村3职,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比例为82%,村两委成员中35岁以下的7名,占6%, 36~54岁的占94名,占76%, 55岁以上的23名,占18%,初中文化程度的45名,占37%,高中文化程度的73名,占58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6名,占5%,女性干部21名,占17%。

可以说,近年来,白沙镇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如:班子整体结构不断优化,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等等。但是,村级班子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

1.少数村级干部素质不高,两委关系不够协调。由于少数村民民主选举过程中受到各种不良意识干扰,使部分素质不高的村民当选为村委会干部,主要表现在:一是年龄偏大,思想老化,观念守旧。二是存在老好人思想,不懂管理不敢管理,对村级事务不敢管,特别是歪风邪气不敢抓,使村委会的工作不能充分开展起来,或干脆遇难而退;三是缺乏工作经验,易激化与前任或其他村干部的矛盾;四是个别村级干部法纪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处理好村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关系协调上,一是存在一定的权力使用冲突。目前,由于大多数村集体经济开支一般由村党支部书记“一支笔”审批,村委会干部特别是村主任往往不服气,再加上个别村经济管理制度不严,是村支书与村主任产生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此以往,易造成村干部之间的矛盾深化,并出现相互不信任不支持的局面。二是工作上引发的矛盾。由于部分村干部管理制度不规范,或者有制度不执行,村主要领导对待重大事务不集体研究,不协商通报,搞个人说了算,事后也不交心谈心,易造成村干部的不服气,时间长了引发矛盾升级。

2.少数村干部在职不在位,履行职责意识不强。担任村干部的经济活动较多,有的村干部虽为民选产生,但长期忙于个体经济,无暇顾及村级公共事务,造成部分村干部岗位形同虚设,真正在岗的可能一人兼数职的现象。

3.个别村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级班子不团结,主要是在村委会与党支部之间,这与部分村党支部停留在过去的那一

套方法上,未能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很大关系。如从思想认识上看,个别村支书认为,支部的核心作用就是书记个人的核心作用,在处理村级事务决策中,爱搞个人说了算;从行为上看,有的村支书民主意识差,作风霸道;还有的把注意力放在财权物权上,使村主任对村支书管理经济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以到使矛盾从小到大,发展成相互不信任。

原因

1.我镇对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重视不够。过去的工作中重心偏向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的管理、教育,不注意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发展。

2.缺乏健全的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乡镇党委政府对于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那些觉悟高、观念新、能力强,善于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秀人才难以选拔到村级班子领导岗位上来。白沙镇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主要采取调整的方法解决,客观上难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弱化。由于村集体增收渠道越来越窄,开支项目和数额有增无减,且债务负担十分沉重,有的村甚至沦为空壳村、纯负债村,少数村出现无钱办事无人理事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村集体组织统筹功能的发挥,危及到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税费改

革后,村提留乡统筹、特产税、农业税特收费项目取消,乡镇、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弱化,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村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不少班子软弱涣散。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限制,甚至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现象。

4.待遇偏低难保障,抑制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基层干部承担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但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责权利并不明确,也不平衡,存在着对基层干部责任上严格要求,但权力上无相应保障,经济待遇上又不够关心的情况。这使农村基层干部难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任务上来,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是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影响了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策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重点要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举措: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基层党组织要按照“乡镇转职能、部门变作风、村级抓班子”的整体要求,进一步理顺乡村关系,明确县、乡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事权范围,进一步修订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制度》、《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细则》、《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村干部岗位目标管理》、村财乡管村用,村务契约化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规定村“两委”的职责任务和工作程序,完善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自理自治互补的管理服务网络,逐步建立和完善集体责任、服务和法治于一体的新型农村

管理服务体系。

二、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制定出台适合我镇实际的村干部选用标准和办法,按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村,设村干部职数4职;人口在1000人~4000人的村,设村干部职数3职,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村,设村干部职数2职的标准,从严控制村干部职数。全面推行村“两委”交叉任职,今年白沙镇至少要有70%的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以后逐年提高交叉任职的比重。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结合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或改选、补选,后进班子整顿依法选举工作能力强、能带领村民致富的人担任村干部,把我镇85%的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成“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班子;把95%以上的村干部达到“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服务群众好、履行义务好、思想作风好”的“五好”目标。

三、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在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精减村干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落实村干部的报酬,力争把村干部报酬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以上,有村级集体积累的村还可适当增加;推行村干部基本报酬和绩效报酬制度,基本报酬占70%左右、绩效报酬占30%左右。同时,采取乡镇党委、村级集体和个人三级多方筹资的办法,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对工作时间长、工作实绩突出的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

四、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选举制度,引导群众依法选举;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村务、财务

公开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评价及干群之间沟通机制,化解乡村各类矛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五、努力转变村干部作风。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紧紧抓住“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这一核心和关键,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村干部素质。探索推行村干部集中办公时间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白沙镇党委要创造条件为村每月上、中、下旬分别确定一天为村干部集中办公日,强化村干部为民解忧、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最后,作为乡镇党委,我们将把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重点思考方向。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同时,结合发展孝昌县县域经济的思路,及时的合理调整白沙镇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结构,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班子建设要在“建”字上作文章——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村级班子建设始终是农村党建工作的突出重点。时下,我们正处在由传统性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培养、教育和管理好村干部队伍,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成为“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是农村党建工作常新的课题。近来,带着这个问题,我在长湖等乡镇进行了相应的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情况与几点肤浅体会记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村级班子的现实状况应当肯定当前农村村级班子主流是好的。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往往表现出:信念动摇,信心不足,信誉不高。

1、思想观念不强,缺乏统筹全局能力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进程中,少数村级领导服从服务大局的观念不强。眼光狭窄,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不能正确理解上级党委政府的意图,有机地融合“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的盲目“崇上”,不从实际出发,贯彻上级的政策时毫无创造性、灵活性,只知盲目照搬红头文件和书本上的东西,背离本地的客观实际和大多数群众的要求,两眼盯住上面,“唯上是从”。有的片面强调局部利益,对“上”极不负责,不顾大局,醉心于搞本位主义,无视党的纪律,甚至把自己的管辖范围看成是自己的“领地”。有利的闻风而动,无利的雷打不动。甚至出难题,设障阻,明拖暗抵,处处消极被动。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那一套,不能认真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造成关系不顺,政令不畅,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2、决策水平不高,缺乏多谋善断能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一些村级班子对于重要事务的决策上:严重脱离群众,不能了解民意,体察民情,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一方面,用“支部会代替党员会,村民组长会代替群众会”。把群众始终放在被支配地位,决策失去了群众基础,因而,群众心理上处于“心不平,气不顺”状态,实施时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只能是推不动,展不开。热在村里,搁在组里,凉在户里。另一面,出于个别人头脑发热,不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反复权衡利弊,科学论证,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热衷于搞所谓“政绩”工程,图虚名做表面文章。使决策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根据,萧规曹随,生搬硬套,常常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甚至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以致问题叠出,越积越多,剪不断,理还乱。

3、法纪意识不浓,缺乏依法行政能力当前,农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其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民主、平等和法律意识在逐步增强,对村组干部的依赖性减弱,处于“农忙在家种田地,农闲外出做生意,有吃有穿不求你,事不关已不理你,有了事情要找你,办得不好不依你,损害利益要告你”的状态。少数村干部,习惯于传统的“行政命令”和“强收强取”的工作方式。违法违纪,以势压人,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在个人利益方面,斤斤计较,耐不住清贫。自律意识差,管不住自己的手脚。投机钻营,吃拿贪占,与民争利。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不断。

4、进取精神不足,缺乏自身修为能力村级班子是农民群众治穷致富的带头人和主心骨。它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过来,村干部队伍中部分人思想上惰性严重,喜牌博、湎酒色、贪小利、弄是非。放松了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满足于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现炒现卖,长期当“门外汉”。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寻求农民增产增收途径等方面,缺少思考、探索。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更没有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是停留在上传下达的基点上;观念上僵化守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差,不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和缺陷,怀疑多于理解,责难多于分析,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常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错误;工作上只求“过得堂”,不求“过得硬”。甚至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欺上瞒下,没有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勇气和信心。

5、方法点子不多,缺乏综合协调能力村级班子处在农村各种矛盾的焦点上和夹缝中。在协调处理各方

第五篇: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2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季店乡组织办

近几年,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其中民主管理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障,这就要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健全党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动摇,势必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甚至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基于这一问题的关注,我们通过对季店乡农村基层政权现状的自身分析,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探讨。

现状

季店乡共有34个行政村农村总人口有51000人,全乡农村党员 1025名,农村两委干部113名,平均每村3职,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比例为81%,村两委成员中35岁以下的6名,占5%, 36~54岁的占79名,占70 %, 55岁以上的28名,占25%,初中文化程度的29名,占25%,高中文化程度的57名,占5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3名,占24%,女性干部28名,占25%。

可以说,近年来,季店乡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如:班子整体结构不断优化,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等等。但是,村级班子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

1.少数村级干部素质不高,两委关系不够协调。由于少数村民民主选举过程中受到各种不良意识干扰,使部分素质不高的村民当选为村委会干部,主要表现在:一是年龄偏大,思想老化,观念守旧。二是存在老好人思想,不懂管理不敢管理,对村级事务不敢管,特别是歪风邪气不敢抓,使村委会的工作不能充分开展起来,或干脆遇难而退;三是缺乏工作经验,易激化与前任或其他村干部的矛盾;四是个别村级干部法纪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处理好村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关系协调上,一是存在一定的权力使用冲突。目前,由于大多数村集体经济开支一般由村党支部书记“一支笔”审批,村委会干部特别是村主任往往不服气,再加上个别村经济管理制度不严,是村支书与村主任产生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此以往,易造成村干部之间的矛盾深化,并出现相互不信任不支持的局面。二是工作上引发的矛盾。由于部分村干部管理制度不规范,或者有制度不执行,村主要领导对待重大事务不集体研究,不协商通报,搞个人说了算,事后也不交心谈心,易造成村干部的不服气,时间长了引发矛盾升级。

2.少数村干部在职不在位,履行职责意识不强。担任村干部的经济活动较多,有的村干部虽为民选产生,但长期忙于个体经济,无暇顾及村级公共事务,造成部分村干部岗位形同虚设,真正在岗的可能一人兼数职的现象。

3.个别村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级班子不团结,主要是在村委会与党支部之间,这与部分村党支部停留在过去的那一

套方法上,未能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很大关系。如从思想认识上看,个别村支书认为,支部的核心作用就是书记个人的核心作用,在处理村级事务决策中,爱搞个人说了算;从行为上看,有的村支书民主意识差,作风霸道;还有的把注意力放在财权物权上,使村主任对村支书管理经济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以到使矛盾从小到大,发展成相互不信任。

原因

1.我乡对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重视不够。过去的工作中重心偏向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的管理、教育,不注意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发展。

2.缺乏健全的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乡党委政府对于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那些觉悟高、观念新、能力强,善于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秀人才难以选拔到村级班子领导岗位上来。季店乡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主要采取调整的方法解决,客观上难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弱化。由于村集体增收渠道越来越窄,开支项目和数额有增无减,且债务负担十分沉重,有的村甚至沦为空壳村、纯负债村,少数村出现无钱办事无人理事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村集体组织统筹功能的发挥,危及到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税费改

革后,村提留乡统筹、特产税、农业税特收费项目取消,乡、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弱化,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村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不少班子软弱涣散。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限制,甚至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现象。

4.待遇偏低难保障,抑制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基层干部承担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但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责权利并不明确,也不平衡,存在着对基层干部责任上严格要求,但权力上无相应保障,经济待遇上又不够关心的情况。这使农村基层干部难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任务上来,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是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影响了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策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重点要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举措: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基层党组织要按照“乡转职能、部门变作风、村级抓班子”的整体要求,进一步理顺乡村关系,明确县、乡党委、政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事权范围,进一步修订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制度》、《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细则》、《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村干部岗位目标管理》、村财乡管村用,村务契约化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规定村“两委”的职责任务和工作程序,完善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自理自治互补的管理服务网络,逐步建立和完善集体责任、服务和法治于一体的新型农村管理

服务体系。

二、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制定出台适合我乡实际的村干部选用标准和办法,按照“3、4、5”的村干部设置标准,从严控制村干部职数。全面推行村“两委”交叉任职,逐年提高交叉任职的比重。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结合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或改选、补选,后进班子整顿依法选举工作能力强、能带领村民致富的人担任村干部,把我乡85%的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成“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班子;把95%以上的村干部达到“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服务群众好、履行义务好、思想作风好”的“五好”目标。

三、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在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精减村干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落实村干部的报酬,力争把村干部报酬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以上,有村级集体积累的村还可适当增加;推行村干部基本报酬和绩效报酬制度,基本报酬占70%左右、绩效报酬占30%左右。同时,采取乡党委、村级集体和个人三级多方筹资的办法,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对工作时间长、工作实绩突出的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

四、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选举制度,引导群众依法选举;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评价及干群之间沟通机制,化解乡村各类矛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五、努力转变村干部作风。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紧紧抓

住“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这一核心和关键,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村干部素质。探索推行村干部集中办公时间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季店乡党委要创造条件为村每月上、中、下旬分别确定一天为村干部集中办公日,强化村干部为民解忧、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最后,作为乡党委,我们将把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重点思考方向。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同时,结合发展孝昌县县域经济的思路,及时的合理调整季店乡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结构,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新形势下全区班子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着实解决深层次实际问题少等倾向。尤其是有的班子一把手,履行一把手职责不到位,对基层工作研究不透、对群众问题关心不够,不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这一问题障碍了富民壮......

    关于新形势下全区班子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全区班子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区要在实现的富民壮区目标,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各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

    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

    中共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部署。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

    关于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范文模版]

    关于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织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国......

    关于新形势下全区班子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合集五篇)

    关于新形势下全区班子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任务更加艰巨,关于新形势下全区班子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我区要在实现的富民壮区目......

    领导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领导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2011年,XX县顺利完成了县乡党委换届,换届后的县乡领导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班子建设得到新的加强。为全面掌握全县领导班子建设情况,近期,我们组成专......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灵璧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 社 会 调 查 报 告题目:搞活小城镇建设提升大发展水平 ——关于高楼镇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专业:农业经济管理姓名:杜新祥学号:0934004466282 指导教师:......

    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我市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张志恒 搞好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对于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