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发挥党小组在班组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党小组在班组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在我们电力企业中, 班组是最基本的生产单元,也是加强现代化电力企业管理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思路、管理目标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企业的执行力要在班组中体现,企业的效益要通过班组实现,企业的安全要由班组来保证,企业文化要靠班组来建设,企业创新的源泉要由班组来提供,企业的科学发展要由班组来支撑。因此,班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关系到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兴衰与成败。而党小组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细胞,只有充分发挥党小组的积极作用,保证党小组在班组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将党的政治优势贯穿于班组建设之中,才能实现员工队伍的意志和行为的统一、目标价值观念的统一,激活基层细胞,进而促进企业健康、全面、协调发展。我们都知道,运行工作是是电力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保证,运行班组各岗位人员要全天侯地对发电机组各项参数进行监视和调整,对系统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同时还要保证设备检修安全措施的正确无误,必须持之以恒周而复始的工作,才能确保全厂设备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明确党小组的职责和任务,科学、合理、积极的展开各项工作,发挥每名党员的作用和优势,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才能增强党小组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带动班组和员工的素质提升,促进班组建设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只有班组建设这项工作做好了,电力生产才会有坚实稳定的基
础。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思想建设上,党小组可以带头围绕班组中心工作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较好地统一班组员工思想,凝聚职工力量。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做好群众工作,及时反应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提升党小组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发挥党小组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党小组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在班组氛围建设上,党小组可以通过加强与群众的有效沟通及互帮互助,营造和谐的班组氛围,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班组,激励班组员工为完成企业工作目标而共同奋斗。通过充分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培养人,不断激发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肯定他们在班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他们的经验和劳动,及时听取和采纳他们的合理意见及建议,在强化岗位职责的同时,尽可能给予他们最大的激励,有效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第三,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班组不同时期的工作实际,妥善把握工作的轻重缓急,针对薄弱环节和生产变化及时调整党小组工作着力点,灵活、有针对性地将党内活动与班组中广泛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技术练兵、技术攻关和群众性QC活动相结合,提升班组技术创新能力。重视抓好新老同志的“传”、“帮”、“带”工作,坚持进行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反事故演练等技能培训,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学习,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岗位职业技能的练兵活动,通过
学习比拼,提高员工全面素质。第四,在民主建设上,要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党小组要和班组成员搞好团结,班组在进行较大项目的工作以及较为敏感的奖金分配等工作时,应同班组成员进行商量,将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看有哪些矛盾。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讨论后做出决定,制定出相应的方法。日常制度也可以在班务公开栏里公开,让每一位员工心里清楚,以公开和公正的管理模式,使班里的民主管理制度得以体现.总之,班组建设工作贯穿电力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党小组要在分场党支部的领导下,把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地融入到班组建设的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加强,而且要有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只有充分发挥党小组在班组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不断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才会有良好的基础,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
运行一值:王无畏
2013年09月10日
第二篇: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来自于湖南省桂东县沤江镇草堂村的调研
柳欢
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本文以笔者在湖南省桂东县沤江镇草堂村工作为例,探索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对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基本情况
沤江镇是桂东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和金融中心,全镇共辖2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20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79.6平方公里,总人口5.46万人。我所任职的沤江镇草堂村,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有9个村民小组,298户,1200人,劳动力582人,有耕地面积400亩,村民以从事种植、养殖、服务业为主,周边有东城开发区、教育新区正在建设中。
二、主要工作成果
(一)基层组织日益加强。近五年来,通过村支两委的主要干部和我的不断努力,草堂村共发展党员10名、入党积极分子15名、后备干部6名,党员干部结构得到优化,素质得到提高,队伍得以壮大,特别是经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后,草堂村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党建工作逐步加强,党建水平逐年上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有效发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人才支撑。
(二)村民致富能力提升。近年来,经过村支两委和我的多方协调努力,联系了县科技局、农业局及林业局,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和现场示范等形式,对农民开展致富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进行了实用性教育培训,先后举办20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为村民提供了种养技术培训,帮助村民发展种养业,全村种养户从20户发展到100多户,远程教育学用转化示范基地从无发展到了4个,共试种新品种20多个,推广新技术40多项,为300多户农户找到了致富门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我还鼓励、协助村干部主动带头流转土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种植黄桃50亩、花卉苗木100余亩、蔬菜150余亩、甜玉米100亩,积极为村民创业致富发挥示范引路作用,逐步实现本村的种植产业化,引导村民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了本村经济发展。
(三)各项荣誉接踵而至。2008年我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以来,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作为,实现了村民共同富裕,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草堂村先后获得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市巾帼示范村”、市计生药具管理示范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计生先进单位等荣誉。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村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通过我近五年的村官工作经历,我了解到无论是生长在农村还是生长在城市的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真实需求的问题,主动融入农村、融入农村生活的意识不强,进而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普遍缺失由学生到农民的思想过渡,要么学生气太浓没有真正深入“村”,要么把自己真正当成了“官”,不能及时找准位置进入角色。
(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不到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任职村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不同,如发达地区可适应的范围就更宽广些,而贫困地区主要以改变贫困面貌为主,急需诸如农、林、水农村实用技术和社会管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而通过我的了解,现任大学生村官中专业不对口、才能难施展的现象屡见不鲜,大部分村官缺少农民需要的实用技术,所学专业与经历同现实差距过大,无法对农民提供有效的帮助,“来的不需要”、“学的用不上”等矛盾在基层日渐突出,然后村官主观认为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毫不相干,进而三五年内很难打开工作局面,这不仅浪费人才资源,还会挫伤年轻人的工作积极性,也不能给农民、农村带来益处,反而会造成农民对此项政策的不信任。
(三)对创业艰辛的理解不到位。通过我的了解,贫困地区许多行政村,特别是落后的山区行政村由于大多数没有集体经济,青壮年绝大部分外出打工经商,留守农村的是老弱病残的老年人,人口数量少、分布密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小、布局分散、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少,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城乡基础设施统筹不均衡,发展基础不理想,而且贫困地区群众市场意识淡薄、小农意识较强,加之,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在农村干事创业较为艰难,这些条件艰苦的骨感现实与大多数村官满怀豪情的丰满梦想差距太大,也打击了村官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对策及建议
(一)创新模式,加强大学生村官的选聘管理。建议以市(州)为单位,根据各县市区实际需要,探索建立学校推荐、双向选择、驻村见习以及面向重点院校定向选聘等方式。一方面要注重基层意见,大学生村官最终是要深入基层开展工作的,而基层社区却没有权利参与选拔,在逻辑上很难行得通,法律规定农村社区是自治组织,基层社区不能参与选拔大学生村官,“自治性”无从体现;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建立定向委培制度,通过适当降低录取条件—国家出资—定向委培模式,培养适合于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村官。
(二)加大帮扶,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支持。出台鼓励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健全扶持村官创业的长效机制,探索试行大学生村官带项目下乡的办法,扶持他们创办农业科技示范项目,让大学生村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示范作用,主动创业,带头创业、以实际行动号召农民,促进农民致富观念的转变。在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条件,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产业扶持上给予倾斜,建立交流、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同时强化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知识水平,重点帮助和支持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强化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服务,实施“SYB”创业培训,积极开展信息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工作。
(三)严格管理,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统一考核。一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实绩考核。鼓励大学生村官放手干、大胆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有针对性地出台考核机制。二是建立正向引导的激励机制。目前大学生村官计划中,相关制度往往停留于逆向激励效应,不是激励大学生扎根农村,而是激励大学生通过这个“跳板”获取理想的工作,如大学生村官考研加分与考公务员优先录取等,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应创造大学生村官努力与效益“挂钩”的机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为基层创造福利。例如在一些领域可采取“包干制”、“提成制”的方法,把大学生村官的利益与基层农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调动其积极性。三是建立大学生村官“分类晋档,勤绩联酬”的目标考核体系。每由村级两委、当地群众、上级党委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评,并建立业绩档案,凡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实行发展党员优先、选用支书优先、推荐荣誉优先等激励措施。
(四)整合资源,加强大学生村官的联动支持。强化社会联动支持对于做好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尤为重要,这需要高校、共青团和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的大力联动与支持。到村任职大学生的母校,要积极将贫困地区任职的学生所在任职村作为联系点,在技术、信息和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建议可以结合当前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积极主动地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新闻媒体要发挥好为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提供良好舆论氛围的作用,大力宣传他们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增进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关注和认同感。其他有关部门则要根据相应的职责,做好大学生“村官”的支持和帮助工作,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推的社会联动工作机制。
总之,现在数以百万的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号召奔赴新农村,走上了“村官”的岗位。国家培养我们,现在该是我们回报国家的时候了,我们肩上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神圣使命。我们是党中央撒向农村这块美丽土地的子实饱满的种子,我们只有饱吸泥土的芳香,才能在农村这块肥沃土壤上收获累累硕果,才能无愧于大学生这个神圣的光环,也才能无愧于广大群众的信任。
来源:桂东县沤江镇草堂村
第三篇: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南京市江宁区民政局 郭长根
随着我国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区和谐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江宁的基础工程得到持续发展。而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成果和新兴力量的社区民间组织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并且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区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政策平台。近年来,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我区高度重视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把社区民间组织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2006年,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江宁委发[2006]24号)提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2007年,区政府办《关于加强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江宁政办发[2007]40号)提出:“要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引导和分类指导,规范运行,促进社区民间组织健康发展”。2007年区委办《关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江宁委办发[2007]33号)进一步提出:“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围绕居民生活需求,大力发展社区民间组织,优先发展服务类、重点扶持慈善类,规范引导活动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促进社区体制创新、提高社区自治水平、服务居民群众、承接政府职能中的作用”。
(二)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在加强规划指导、大力培育发展的同时,我区还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民间组织管理方式,促进社区民间组织规范管理、依法运作,提升其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006年,区民政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与登记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登记管理、备案管理的条件和程序。随后,采取社区审核、街道备案的方式对全区社区民间组织进行备案管理。2008年,对2006-2007备案的社区民间组织进行了年检,不断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的规范引导和监督管理。目前,全区备案在册的社区民间组织共有1167个,参与居民近4万人。
二、我区社区民间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承接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创新了社区服务机制。随着我国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向社会转移,需要一定的社会力量来承接。而社区民间组织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区各社区普遍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计生协会、老年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公共服务类型的社区民间组织,这些社区民间组织以其灵活的体制和多样的服务形式,充分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成为发展社区服务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促进了社区民主自治。社区 民间组织是社区居民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建立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公信力和认可度,在参与社区管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社区民间组织在拓宽民意表达、促进民主协商和维护居民权益等方面为居民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民主议事的水平。在我区近年来的社区换届选举中,在提名候选人环节增加了社区民间组织提名候选人的方式,赋予社区民间组织提名候选人的权利,充分发挥了社区民间组织在民主选举和民主议事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三)丰富社区文化娱乐生活,提升了社区文明程度。社区民间组织,尤其是棋牌协会、书画协会、健身协会、读书协会、文体协会、钓鱼协会等组织具有民间性、自发性的特点,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开展活动较为频繁,对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陶冶了居民的情操,增强了居民公益意识,融洽了人际关系,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增强了社区的向心力和居民对社区的归宿感,在社区营造出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极大地提升了社区文明程度。
(四)充分发挥贴近群众优势,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社区民间组织源自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在促进社区和谐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我区不少社区都建立了社区再就业协会、就业指导站、就业服务站、劳动就业保障站等,这些以提供就业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社区民间组织通过整合就业资 源,收集就业信息,开展信息咨询、介绍岗位、跟踪服务等服务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就业、再就业难的问题。另外,各社区还成立了社区民调协会、人民调解服务队等以民事调解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居民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及时调节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三、我区社区民间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区社区民间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速度比较慢。近年来,虽然我区社区民间组织发展迅速,但与先进地区和和谐社区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全区备案在册的社区民间组织共有1167个,全区共202个社区,平均每个社区不足6个。按照南京市和谐示范社区的标准,每个和谐示范社区须成立10个以上的服务类社区民间组织。显然,我区的社区民间组织状况与和谐社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2、城乡发展差距大。从我区社区民间组织的地域分布来看,城乡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备案在册的社区民间组织中,城市社区民间组织有861个,而农村社区民间组织只有306个,农村的只有城市的三分之一。城乡之间的这种不平衡,反映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是反映了城乡居民在思想意识、服务需求和服务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
3、类型分布不均衡。从我区社区民间组织的类别分布来看,各类之间的不平衡是很明显的。1167个备案的社区民间组织中,活动类的有570个,服务类的有574个,慈善类的有23个。备 案的社区民间组织主要集中在活动类和服务类,慈善类、维权类等类别的社区民间组织很少,甚至没有。这种类别分布上的不均衡限制了社区民间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二)影响我区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
1、政策法规依据缺失。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关于社区民间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社区民间组织的管理只能套用一般的民间组织管理法规,依法注册登记受到限制,只能采取备案的方式进行管理。多数备案的仍处于组织性较弱、管理较松散的状态,未备案的更是游离于有序组织之外,造成管理上的难度,也影响了社区民间组织积极作用的正常发挥。
2、培育发展规划薄弱。虽然,我区比较重视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规划,在历年有关社区建设的文件中都有阐述,但社区民间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培育和发展工作仍处于不断探索、不断调整的阶段,导致发展规划的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均受到制约,对社区民间组织的规划引导的力度不足。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目前,虽有少数社区民间组织得到过政府的资金补助,但总的来说,政府对于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仍处于缺失状态,没有专门针对社区民间组织的资金补助项目。也正由于活动经费的缺乏,我区的社区民间组织普遍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4、自身发展能力不强。大部分社区民间组织在生成方式、资金资助、人事管理以及组织运转上过于依赖外界的支持,忽视 自身发展能力建设,缺乏科学的内部管理,运作欠规范,随意性很大,削弱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组织的社会公信度,也直接影响了社区民间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对培育发展我区社区民间组织的思考和建议
针对我区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专题对武汉、上海等地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要进一步发挥我区社区民间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应当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社区民间组织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和谐社区建设与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密切相关,互为依托。社区民间组织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载体,在整合社区资源、化解社区矛盾、发展公益事业、提供社区服务、扩大社区参与、增加社区就业、繁荣社区文化、维护社会稳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社区民间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领导和扶持,将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从实际出发,用科学发展观来打开视野,指导实践,充分调动社区民间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社区居民的桥梁和纽带。
(二)设立专项资金,实行政府向社区民间组织购买服务。目前,政府对于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仍处于缺失状态,没有专门针对社区民间组织的资金补助项目。也正由于经费 的缺乏,我区的社区民间组织普遍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作用发挥受到限制。政府应加快制定相关法律和相应扶持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形成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社区民间组织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可通过奖励性、委托性、补贴性或购买性的投入方式,积极探索并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实现模式,对一部分社会急需发展但投入有限的社会公益事业,根据居民需要、提供服务的质量等,通过政府购买社区民间组织提供的服务,引导社区民间组织朝公益性方向发展。引入第三方评估,出台评估指标体系,积极探索建立社区民间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社区民间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等给予相应的财政资助或补贴,优胜劣汰,促进社区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三)创设孵化器,为社区民间组织搭建有效发展平台。社区民间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培育和发展工作仍处于不断探索、不断调整的阶段,对社区民间组织的规划引导的力度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投身于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但在社区民间组织的初创时期,却往往苦于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这方面,上海的经验值得借鉴,上海市在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方面,开发了社区民间组织“孵化器”,通过打造社区民间组织“孵化器”,创新社区民间组织管理模式,努力构建新型政社合作关系,为社区民间组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社区民间组织孵化器项目,主要针对萌芽期和初创期的社区民间组织,为其提供包括办公场所、办公设备、能力建设、小额补贴和 注册协助等民间组织创业期最需要的资源和平台,扶助这些初创的社区民间组织树立公益理念,完善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项目运作能力,使之逐渐成长为规范的社会组织。
(四)实施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社区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社区民间组织涉及领域广泛,功能作用不同,表现形式不一,要研究不同类型社区民间组织的形态、特点、规律,区别不同情况,实施分类管理。对社会服务类的社区民间组织,政府应当在税收、贷款、项目补助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对文体娱乐活动类社团组织,政府可在活动场地、经费方面给予适当支持;对慈善救助类民间组织,如红十字协会、慈善超市等,其服务对象是困难群体,服务也是无偿或低偿的,政府不但要给政策,还要给资源;对于应业务主管部门要求,自上而下、对口成立的社区民间组织,如老年协会、计生协会、残疾人协会、妇女协会等,则应由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如鸭业协会、瓜果菜协会等,要在政策、资金、管理、培训等方面给予有力扶持和指导,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放宽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社区民间组织,要纳入登记管理;对达不到登记条件的,实行备案管理,逐步形成比较健全的社区民间组织管理机制。
(五)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社区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关于社区民间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社区民间组织的管理只能套用一般的民间组织管理法规,大部分社区民间组织忽视自身发展能力建设,缺乏科学的内部管理,随意性很大,削弱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组织的社会公信度。培养和增强社区民间组织的自身发展能力是保障社区民间组织健康发展和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的必然选择。政府各有关部门应经常组织对社区民间组织的负责人进行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依法开展活动的自觉性和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能力。要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的工作指导,不断研究和探索社区民间组织的内部管理方式方法,营造适合社区民间组织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指导社区民间组织积极实行制度化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做到服务、活动有章可循、依法办事,通过科学管理提高社区民间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篇: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
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
支部的模范带头战斗堡垒作用
-------雅尔塞镇鲜明村党支部事迹材料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创先争优是充分控件挖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内在动力,有效调动发展积权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形式。
2008年们鲜明村党支部新班子建立以来,利用了2年时间大力实施先锋工程,整顿了党员内部的软弱涣散的思想,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带领全体村民在建设新农村体业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一、班子成员内部的团结是一切工作的保证
新党支部建立后首先抓好班子成员内部的团结,创优标准中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领导班子好”所以我们认识到了搞好班子团结的重要性,金钟连书记每半个月组织一次班子会议,互相沟通,互相汇报,互相提醒,互相了解,有事或有反映大的问题及时碰头,采取措施,制订解决方案,在两年来的工作中我们鲜明村班子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村民人人垮”这届班子是历来班子中最优秀的。
二、建设好党员队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途径
创先争优标准中基层组织的第二个要求是“党员队伍好”
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学习树立“三个代表”思想,定期召开生活会,找差距,提高认识,表决心坚持了“三会一课”制度,虚心听取党内外群众对党员的评议,全体党员齐心协力,以共产党员的八条标准,对自已严格要求,在各项活动中起到了模苦带头作用。如李太浩党员自愿带残疾村民赵治国种田,向灾区人民捐款的时候金钟连、禹锡文带头捐了500元,捐最少的100元,在全镇捐款活动中,我们鲜明村每次数额最多的。
三、积极推进新党员发展工作
鲜明村是特殊村,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中鲜明村的20多名党员都到国外,沿海城市打工,只剩下5名党员留村工作,党的力量是很溥弱的。无法开展各项活动,在这困难的情况下,金钟连书记下定决心一个接一个找年青人谈心,引导他积极要求进步,多次组织党课学习,让他们自觉找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两年来我们共纳入10名积极分子,发展了4名新党员,村民受村民的好评。
四、为村民办实事,课受村民的好评
创优标准中还有三个要求是“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两年来我们党支部为实现三个要求,踏踏实实地工作,并取得了群众满意的成绩。
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宗旨,为村民办实事,这是我们一贯的工作态度。
2009年我们共投资56万(其中集资27万、拔款29万)建了1.8公里的村内白色水泥路,自投23万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维修了村部,改善了工作环境。自投1.5万元建门球场,自投7万元组织了全市朝鲜族运动会,在全市朝鲜族面前展示了我们鲜明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实况,组织了100人扎龙旅游团,丰富了文化生活色彩。
2010年金钟连书记和禹锡文主任东奔西跑,废寝忘食地到民政部门和政府,解决了60多万元的资金我,购进了挖掘机,修建了老年活动室、卫生所、主文化广场,车库房,安装了5万价值的健身器、用自投资金19万修了室内卫生间,地热、文化路,厨房等。
五、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关键在于领导
几年来金钟连书记和禹锡文主任的精心设计、积极倡仪下,越来越多的村民离开土地,离开家乡到国外和沿海城市打工发家致富了,现在840人已到时国外和沿海城市打工挣钱,一年的劳务收入840万,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鲜明村早达到小康水平。
身体壮、经济厚的村民都离开土地后,留村的只剩下贫困户和身体弱者、残疾人。他们的生活是比较贫困的,在这实际情况金钟连书记一清二楚,乱发包的土地都收回来,下决心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但是开始是很难的,已承包的土地都不愿意交村管理,有的已承包2、3、5年的,特别是汉
族村民为了挣钱一次地包几年的,但是党支部书记金钟连下定决心找一个一个谈心,村里经济很紧张的情况下先退土地承包费8万元,7000亩土地都找回来,在国外的280户村民一个一个都通电话,终于实行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组成了种植大户,建了80栋大棚基地。
实践证明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是符合农民利益的,省钱、省力、省心、产量高,今年能达到亩产1100斤,农民收入达到700万元,农民的种田积极性越来越高,还建立了农业机械专业服务合作社,为村民提供种地的便利
鲜明村党支部信人百倍,有上级领导的支持、村民的协助,鲜明村的未来是更美好的。
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和策划之下,鲜明村新农村建设梦早日实现的。
第五篇:充分发挥网络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网络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
开封市委党校
刘晔
网络监督是一种新型监督方式,已成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重要构成和最佳结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去年年底在考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信息工作时强调, 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全国纪检监察统一举报网站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管理,完善网络举报法规制度建设,健全网络举报受理机制,完善线索运用和反馈制度,真正为群众提供一条便捷、畅通的监督渠道,进一步调动和保护广大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应适应反腐形势,充分发挥网络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成为网络反腐的整合力量。
一、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扎实推进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
纪检监察机关应适应反腐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反腐倡廉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反腐倡廉网上主流舆论。加强网络监督宣传力度,如建设完善反腐倡廉网站、网页,不断开辟网络宣传阵地。纪检监察网站是纪检监察机关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是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构建党员干部接受教育的新平台,只有办好纪检监察网站,主动占领反腐倡廉宣传网络阵地,正确引导舆论,才能在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中赢得主动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除开设独立的反腐倡廉网站外,还可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开通“廉政专页”、“反腐频道”等,依靠政府网站的巨大点击率扩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面。
二、完善多层次监督信息共享及部门间反腐协同工作机制,形成管理网络的合力。
联合宣传、公安、检察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监督信息共享及部门间反腐协同工作机制,形成“网络主导、官民联动、同级互通、快捷通畅、条块结合、密切协作”的立体式、全方位反腐舆情快速反应体系。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研究解决问题。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把管理网络的职能部门、当地的各大网站动员起来,形成管理网络的合力。
三、创新机制,主动应对,加强网上舆情监控。
建立网络监督信息快速反应机制,研究制定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方案,有效规范网上舆情,深入推进网络监督。
“史上最牛房管局长”周久耕遭到“人肉搜索”和曝光后,与众多网友和媒体激烈的声讨和参与反腐热情的高涨相比,纪检监察部门的反应却极其冷淡,人们不仅迟迟没有看到相关部门出来回应,反而看到了一些部门彼此扯皮、相互推诿的行为,看到了一些明显为周久耕开脱的言辞。比如南京市纪委一名自称“10号接待员”的工作人员,就不仅明确表示“纪委不相信网上的信息”,而且认为“偶尔抽一包‘九五至尊’香烟,尝尝鲜有何不可?”虽然这位“并不了解情况就在电话中擅自对记者答复”的“10号接待员”已遭到了严肃批评教育,但却折射出如今一些纪检工作人员,对于网络、民间反腐其实是持着一种“网上说的我们不信”的先行否定的态度,舆论监督在惩治和预防腐败问题中能否发挥最大作用,跟纪检监察部门能否做到积极反应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惩治和预防腐败,需要媒体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更需要纪检监察部门对舆论监督的积极反应。要对舆论监督作出积极反应,不简单地只是对舆论监督的肯定,而是要求相关部门要从舆论监督中深挖细究,有效扩大反腐败成果。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除认真严肃受理举报中心网站接受的举报,和对网民曝光的腐败案情迅速介入调查外,还要广泛地听取民意、汇聚民智,收集信息,闻腐而动,跟腐而进,主动地发现案情。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积极策划网上主题宣传,有效规范网上舆情,对于经查不实的网络舆情,要以组织身份跟帖,及时澄清,对歪曲党和政府的错误言论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
四、大胆探索和尝试,把现代的网络技术运用到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中,积极构建“效率高、刚性强、成本低”的新型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如建立“网上审批系统”、“网上执法系统”、“中介组织信用系统”等网络平台,借助网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网上信息公开制度,打造廉洁、高效、公开、透明的政府形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效能办、纠风办等在网上开设网络投诉系统,建立健全网络举报受理办法,对投诉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与网民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扩大监督的力度和范围。对一些涉及重大事项的网络举报,纪委信访室可根据情况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及时介入处理,迅速核查,逐步形成一个“全覆盖、全过程、全关联”的“网上大监督”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