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生活的德育要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小学生。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并超越现实的生活,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道德基础状况,这样的道德基础是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教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要敏感,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要敏感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变化,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尴尬、压力和恐慌,并在这种把握中寻找到学生品德发展的最佳生长点,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时,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社会,“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 “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生活道德教育理念或者说回归生活的理念是品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脱离生活——像道德教育的知识化、理想化、泛政治化、成人化等是造成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差的重要原因,在实际的生活经验、生活过程之外进行道德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新教材的编写就体现了鲜明的生活教育理念。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中小学教师还有一些不甚明确的问题,比如到底应如何回归生活,回归生活是否意味着完全以生活取代道德教育,回归什么样的生活,还要不要道德知识的传递和道德思维、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角色应该发生怎样的转变等等。在这里,本文拟结合课改实际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误区,谈谈对以上问题的看法。
一、道德教育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怎么回归道德教育到底应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对此,我们的回答是:一是要直面真实的生活,让儿童了解生活的真实面貌,不可对生活进行任意涂抹或者掩盖,应该让儿童知道生活中不仅有真善美,还有假恶丑,不仅有欢笑和快乐,还有泪水和痛苦,生活中不仅有种种幸福的体验,还有各种艰难的磨砺;二是要密切结合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本
第二篇:在生活中感受德育的魅力
在生活中感受德育的魅力
柏乡镇学区
王利环 魏丽敏
教育从生活中来,教育服务于生活,教育不能拒绝生活。教育实践证明:道德教育是现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在丰富生活基础上的道德知识才是具有生命力的道德知识。只有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具体的指导意义的道德熏陶,才有真正的价值。因此,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抽象、空洞的政治说教里走出来,关注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里,让德育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容易理解和乐意接受。
一、德育内容生活化
教育中的知识或学习内容,从本源上说都是来自于生活的,无论是科学的、人文的,还是艺术的都是如此。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就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书本、口头上的一些理论化教育转化为活生生的情景教育,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的事情做起,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德育的重要性、现实性,从而掌握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二、德育方法生活化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在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样所选的例子要让学生听得到、摸得着,这样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有利于提高课堂教育的“真实性”;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因此在教育中,我努力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从而引发生活的兴趣;以往的教学常常是让学生学习现成的知识成果或结论,学习过程成了简单机械地背诵和消极的复制,学习的乐趣无处生发,学生成了知识的奴隶。有人曾说:“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实践对于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被教育者参与的过程,只有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活动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才是有效果的,任何信念都是在实践中形成、深化、确立的,因此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过程,才能感受生活的乐趣。教育中,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有趣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拉近师生的距离。
三、德育途径生活化 实践证明,封闭式的德育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德育形势。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儿童的实践活动,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校德育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游戏,引导学生开展兴趣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实践、游戏和活动中来,体验活动的过程和感受,是增强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多种社会活动,增强德育实践性。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离不开社会实践。陶行知先生指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士大夫之所以不承认他,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因此德育应是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取现代生活知识,还是日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言说:“劳动是一切美德之本,懒惰是万恶之源”。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逐渐认识到人的社会本质与价值,才能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
为此,我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经常带领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如开展“我是小交警”,“我是清洁工”,“参观工厂”,“绿色环保小卫队”等社会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进行角色体验和岗位锻炼,在相应的角色活动中自觉履行角色义务,在活动中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与完善,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从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为他人服务的光荣与快乐”;“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学生们的这些话语真切地反映了实践体验后的喜悦。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有了做小主人的感觉,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感性到理性,产生了质的飞跃,增强了自制能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活能力、意志品质从小就得到了培养。
(二)开展多种生活活动、形成高尚的道德。班集体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人生初期思想品德观形成的重要支柱和基石,教师可以用自己的遗憾警示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良好的学生间的生活关系能使学生个体欣喜,并渴望在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中健康向上地发展,它是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形成的催化剂和温床。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形成良好的班级德育生活化氛围,从而使师生双方的价值观取向、道德观导向都得到升华。所以我们常以小组、班级为单位,开展有关德育生活化的大讨论、沙龙活动等,组织和指导学生走进生活,探究、思考人生发展的道路,感悟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
(三)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培养高雅的情趣。校园文化有其特殊的育人功能,我们可以通过校内广播、校刊、板报、集会、访问、绘画、书法等文化艺术方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培养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又缓解了学生的压力和生活情绪。
总之,生活的范围有多宽广,德育的阵地也就有多宽广。生活中的学生是一把把需要点燃的火种,是一颗颗需要激活的苞芽。只要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喜爱的方式去体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德育的魅力,并在生活的大课堂里形成并发展良好的品德。
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农村中小学德育“回归生活”的研究》
结题报告
柏乡县柏乡镇学区 赵春香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德育教育内容体系不科学不合理,只重视知识灌输形式化、说教化,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特征和情感体验。农村地区德育教育目标与现状相距甚远,学生受到办学体制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与限制,德育工作基本处于封闭,滞后状态,严重脱离生活与时代特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了新的规定: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是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爱、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是他们具有面对挫折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由于德育教育的与时俱进性很多研究显得落后。
(三)课题研究的特色
该课题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农村中小学中长期面临的各种德育落后问题,有多名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班主任负责实施,主要特色教学同步进行,德育紧跟时代。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课题主要研究和探讨如何利用学习各种社会资源,优化和创新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方法,构建新时期农村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建立和健全多途径、多方位的养成教育网络,转变认知型的养成教育观念,使养成教育道德品质的培养生活化、具体化、系列化,将养成教育渗透整合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掘构建农村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及品德培养体系,提高学校整体德育水平,推进学校德育内容系列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构建“自主体验、引导疏通、循序渐进”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界定
本课题适合农村中、小学校,主要探讨如何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学生德育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问研究对象,优化和创新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问题和途径,如何推进学校德育内容系列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理论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改革目标之一,他是在对传统教育原理学的实际生活,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产生起来的没事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小学德育“回归生活”的研究是在生活中指导中小学生怎样看待社会不良信息、功利主义,怎样实现书本教育和现实生活道德有机整合,是教育理论或实践行为指导中小学生,为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德育引路、护航。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着重从以下四个问题进行研究:
1、农村中小学“感恩教育”的现状及研究
2、探究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在生活中感受德育的魅力
4、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宽容素养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专题活动调研法、行动调研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为主,着重于序列中的活动内容研究,辅之以文献分析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理论综合法等。具体操作规程:
第一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日常观察等方法,客观分析当前高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现状、原因,围绕活动主题设计相关问题。
第二步,采用观察法、问题研究法、理论综合法、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学习借鉴外校先进德育教育经验,结合本校活动主题目标,确定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法、手段形式、机制和评价体系。
第三步,创新各种教育方法,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我校养成教育活动序列中的各阶段各主题通过调研法、行动研究法,实地考察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对每次活动进行一次总结,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及能力迁移,情操培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1)时间安排:
课题准备阶段:2010年3月——5月 课题实施阶段:2010年6月——2011年12月 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2月(2)人员分工:
赵春香:负责全面工作包括成员培训、研究报告的撰写; 王利环:负责资料文件的查阅;
王立川:负责学生问卷设置、收发、整理; 陈京芬:负责课题档案整;
其他人员负责课题研究的宣传、推广。、组织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和主要参加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协调关系,争取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收集有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树立先进的德育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开展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认真理解方案和计划,对养成教育活动序列分年级阶段编制调查问卷,做好项目分工,采用多种形式调查了解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设计达到主题目标的方法,形式和途径,写出分析调查报告。、做好个案及活动项目检测的有关资料及各年级主题资料档案的准备和分类整理。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确定实验对象和活动主题,分年级确定实验班级和参照班级。2、制定各主题活动实施办法和评价机制,采取多途径、多种方法进行相关主题活动,并对活动情况、效果,作出具体记录或情况调查。、观察跟踪记录,进行阶段活动检测与反馈,总结阶段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经验。
4、定期开展课题经验交流会,对各子课题研究绩效进行评估。
5、举办校内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树立典型班级和文明标兵。
6、研究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论文和总结形式形成阶段性成果,为研究积累材料,着重探讨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发展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三)阶段 总结拓展阶段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整理资料、分析结论、总结实验成果 2、重点进行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建设,推广德育工作优秀经验。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审评价验收课题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成效
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学校德育教育的问题,课题组以论文和总结形式形成阶段性成果,并及时与家长和学校沟通,达成共识,起到教育效果。德育回归生活这一方式业已成为我们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面旗帜,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口碑。
九、课题研究的反思及今后的设想
(一)对于特别严重、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的教育难以有明显的效果,涉及到的时间,一些问题学生及家长总是把责任推给学校,时时与学校处于对立的,学校和老师总是处于弱势,这样有时使工作产生波动。
(二)父母双方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的、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更加严重。老师的爱不能替代父母的爱,对这部分留守儿童,学校应更加关注。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不和谐。学校是学生的一片净土。但是学生一出校门,满眼是性感的明星广告、花花绿绿极具诱惑力的娱乐场所。这一切不和谐因素对学生影响很大,单纯依赖学校是不现实的。
我们学校会继续争取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从生活出发,把德育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引导农村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和社会一起和谐,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政治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 叶圣陶《叶圣陶随笔——生活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三篇:让激励机制走进高中德育课堂
让激励机制走进高中德育课堂
所谓“德育”,通俗地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而高中阶段的德育是指在把握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激励机制是指采用特定的方法或体系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诱导,使其为了达成目标而改善行为举止和思想状态。在高中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德育低效化的问题,有助于班级正常活动的开展并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
利用目标激励指导学生发展方向。目标激励是最常用的激励机制之一,运用在高中德育中就是通过明确目标来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如新学期伊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班会,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然后在教师的协助下针对学生个人、小组以及班级整体制订发展目标,目标内容偏向于道德素质与行为规范,从而促进学生为实现目标而行动。
利用制度激励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只有口号的激励无疑是低效的,而制度以客观的形式为学生的变化提供保障。教师可以在高中道德教育中构建专门的激励系统,如建立“校园十佳”评比奖励制度,对学习成绩、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等多个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实质性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践行德育要求。
利用体验激励强化学生德育印象。有些场合不需要用语言进行过多的表述,只需要借助体验激励的方式便能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变化并感受到德育的价值。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犯罪分子受审片段以及服刑视频,直观地向学生呈现道德败坏分子应有的下场,从而让学生体会德育对自身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长期、潜在的,能对学生产生正向的鞭策。
利用环境激励感染学生践行美德。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可在高中德育中渗透环境激励,从而一点一滴地改变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如在班级内的墙壁上挂满名人名言、在校园橱窗上展示优秀学生的风采等,通过这种方式将死板的说教变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以良好的德育环境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第四篇: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德育详解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德育
——五一中学德育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十二师五一中学是九年一贯制的学校,2015年在校生975人,教职工96人,27个教学班。学校多年来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致力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尝试,为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而不懈努力。
当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五一中学党支部带领中小学德育处、少先大队和共青团组织,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继承改革和发展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模式。2015年我校被十二师教育局评为“德育创新”先进单位。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我们在实施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过程中,就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德育,在活动中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具体德育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校园环境与德育工作
为提升校园文化环境,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2015 年农场投入
万元,在校园安装12组宣传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等展示在宣传栏内,供师生浏览,使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师生心田。
农场纪委、团委、社政科和教育科领导经常到校指导我们的德育工作,参与我们的各项活动。农场电视台也及时宣传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使我们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家喻户晓。
二、党支部牵头团队响应,德育处抓好落实
(一)家校联动,抓好一日流程规范教育 学生的习惯好坏将影响孩子一生,而行为养成教育仅靠学校孤军奋战远远不够,它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家庭教育。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教师,在孩子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校在一日流程规范教育上,通过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德育工作内容、方式和意义,积极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从学生每天的生活、学习、行为规范教育的点滴中去影响学生。用优秀的典范、感人的故事去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要求学生早晨出门要向长辈说“再见”;到学校见了老师要说“老师好”;见到同学要说“你好”; 在楼道不奔跑、不打闹; 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进教室马上安静下来,快速准备学习用品;听课时要专心,积极回答问题;课间活动时,同学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上学路上要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放学回家要对长辈说“我回来了”。家长每天通过班级微信群向班主任汇报孩子完成一日规范流程的情况,德育处、班主任、学生会、少先大队每天对学生在校的礼仪行为进行检查,每天一评分,每周一总结,在周一升旗仪式上颁发流动红旗,班级流动红旗的多少作为优秀班级和优秀班主任的评选依据之一,从而调动师生的工作积极性。
(二)开展“读名作”、“诵名句”、“学名人”活动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为每个小学生发放了一本《弟子规》作为早读课本。班主任引导学生对《弟子规》中的句子进行详细解释,并要求学生努力按照《弟子规》中的规范去践行,以达到了学用结合的目的。德育处每天对各班早读课进行检查并通报,在此基础上,学校还举办了第一届《弟子规》诵读大赛,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通过《弟子规》诵读大赛活动,促进学生深刻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很好地得到家庭礼仪教育,学生在接人待物,与人相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少先大队和团总支通过开展故事大王比赛,讲述孩子心中的榜样故事,用故事中的名人来激励自己。另外校园之声广播站也把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及时宣传出去,用榜样来影响大家。
(三)坚持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孩子责任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都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长此以往,孩子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得不到很好地培养。另外,一些家长也没有意识到孩子自理自律、自护自救的能力以及责任意识是孩子成长过程乃至将来在工作生活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针对这一情况,在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小草刚刚萌发、树木刚刚吐绿的时候,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往返徒步十公里的野炊活动。
在活动中,学校要求教师不能骑自行车,和学生一样步行,一方面确保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为学生做好表率。一路上,同学们一边欣赏风景,一边看着农场的发展变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每一年的这个季节,孩子们都会期待着这一天。野炊活动时,一些经常帮父母做家务的孩子立刻成了同伴中的能人,显现出了自己的优势,垒灶、捡柴、生火、做饭,他们样样在行。同学们在野炊活动中分工协作,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而那些很少帮着父母做家务的孩子们也在活动中看到 了自己的不足,这些孩子在活动结束后会主动跟妈妈学做饭,他们也想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四)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做好法制教育
让学生从小知法守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也走进了千家万户。网络也在不断影响着当代未成年人的生活,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网络有积极的一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同时网络也有消极的因素,比如:敲诈钱物,早恋等情况等,教师如果单纯批评教育,用说教的方式就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作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改变思路,让生动的案例来警示学生、教育学生。学校团总支积极与农场司法所和三坪垦区法院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法院同志选取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开展庭审活动。青少年模拟法庭庭审活动分别在社区、学校举办,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称赞。案件以在垦区一个住宅小区内发生的青少年抢劫伤人事件为蓝本,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和犯罪嫌疑人等角色都由八年级学生来扮演,在法院同志的指导下,同学们生动地再现了整个法庭的庭审过程。学生通过参加庭审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懂得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只要是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最为关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明白了:做事 要三思,千万不可冲动,否则后悔就晚了。这样的教育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
(五)少年军校活动的开展,让孩子学会令行禁止
学校每年秋季开学前,中小学德育处和团总支要组织七年级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活动。教官是我们从农场派出所请来的复员军人,每人负责一个班。学校团总支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出训练计划,教官严格按计划开展训练。
军训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一方面使七年级新生在进入中学后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让中学班主任能尽快认识、了解新同学,便于开学后的班级管理。短短一周的训练,孩子们变得成熟了许多,从他们整齐的步伐、标准的动作能看出他们的进步。
三、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启示
一是要充分发掘学校的德育资源,适时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活动主题要结合学生实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德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是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中小学德育处要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 理特点,分层次、有梯度地设计活动训练内容。
三是以主题教育为抓手,落实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内容。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系列的、有所侧重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月主题教育,德育活动才会有效果。
四是加强家校联系,让学校德育工作真正得以落实。学校要通过开展家长会让家长动起来,让家长明白孩子的“好习惯胜过好分数”这个道理。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一个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德育才能有实效。
2015年五一中学对德育工作采取了大胆的创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中心,每月党支部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一个德育主题,中小学德育处、少先大队和团总支围绕这个德育主题来选择活动内容。我们用行动德育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活力,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德育。行动德育让学生愿意去参与、愿意去感受,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得到教育,使学生情操品德逐渐成长。
第五篇: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应用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应用数学知识
独店中心小学 李小琴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并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应用题教学在生活中感受应用数学知识,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题源于生活,每道应用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因此,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与生活实际情况起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折扣”时,我作了如下设计:“老师昨天逛街,发现有甲、乙两家超市卖完全相同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金山超市标着九折优惠,而时代超市标着八折大酬宾,你们说老师应该上哪家超市去买这种商品?”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有的说到打八折的超市去买,因为它打的是八折,比九折低;有的说去打九折的商店去买,因为它本来的价钱可能低一些;还有的说,先看看两家超市的原来的标价后再下定论。这时候,我马上问学生,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什么量?有的学生马上回答,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的量,我作了肯定的答复,这样使学生无形中意识单位“1”的量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有关“折扣”的应用题就不会感到乏味了,他们就会满有兴趣进入角色中。
二、还原生活本质,培养学生思维
在注重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数学知识的简单化,相反,还原数学以生活本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在进行六年级数学复习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小明、小红、小丽三位朋友合乘一辆出租车,大家商定,出租车费一定要合理分摊,小敏在全程三分之一处下了车,到了三分之二处,小红也下了车,最后小丽一个人坐到终点,付出18元钱,他们三人如何承担车费比较合理?”
本题一般解题方法是:按路程的多少来合理分配车费。路程的比是1∶2∶3,那么小明:18÷(1+2+3)=3(元);小红:18÷(1+2+3)×2=6(元);小丽:18÷(1+2+3)×3=9(元)。我启发学生还有其它的解答方法吗?学生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了这样的解答方法:共有三段路,每段6元,每段路所花的钱平均分配。第一段路三人都乘,每人应付2元;第二段路小红和小丽合乘,两人各付3元。每人应承担的车费如下:小敏:2(元);
小红:2+3=5(元);小丽:2+3+6=11(元)。
如果考虑出租车的起步价,车费的分配又有所不同。
解答本题时并没有一定的解题模式可以遵循,思维呈发散性,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一个新角度,就可以发现新的解答。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主体发展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在生活层次中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最高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决策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这种潜在的需要就更加强烈。
如在学习了“折扣”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某校五年级共有师生79人在参加植树劳动,派一位同学去商店购买果汁,商店规定:单盒买每盒2元,买40盒装一箱9折优惠,买50盒装一箱8.8折优惠。问怎样购买才能既让每个同学都能喝到一盒果汁,并且又最省钱?“这题的答案不唯一,因此,我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有以下几种购买方法:
(1)买单盒79盒:2×79=158(元)(2)买4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39盒:2×40×0.9+2×39=150(元)(3)买5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29盒:2×50×0.88+2×29=146(元)(4)买40盒装两箱:2×40×0.9×2=144(元)
比较决策,买40盒装两箱,既让每个同学喝一盒果汁还剩余1盒,又最省钱。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精打细算。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一定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既可让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使得学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