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摘要
生态学(ecology)这个名词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索瑞(Henry Thoreau,1858)在书信中使用此词,但未对其下具体定义。1869年,赫克尔(Ernst Haeckel)首先对生态学作了如下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物对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Ecology 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就字面而言,Eco-表示住所或栖息地,Logos表示学问。
其研究对象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基础分支学科。
2、生态学是研究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
3、生态学研究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4、现代生态学研究范畴扩大,包括经济、社会人文等领域。
萌芽期古人在长期的农牧渔猎生产中积累了朴素的生态学知识,诸如作物生长与季节气候及土壤水分的关系、常见动物的物候习性等。如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粗略描述动物的不同类型的栖居地,还按动物活动的环境类型将其分为陆栖和水栖两类,按其食性分为肉食、草食、杂食和特殊食性等类。
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公元前三世纪的雅典学派首领赛奥夫拉斯图斯在其植物地理学著作中已提出类似今日植物群落的概念。公元前后出现的介绍农牧渔猎知识的专著,如古罗马公元1世纪老普林尼的《博物志》、6世纪中国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求》等均记述了素朴的生态学观点。
形成期 大约从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
15世纪以后,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考察积累了不少宏观生态学资料。19世纪初叶,现代生态学的轮廓开始出现。如雷奥米尔的6卷昆虫学著作中就有许多昆虫生态学方面的记述。瑞典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物候学、生态学和地理学观点结合起来,综合描述外界环境条件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强调生物变异基于环境的影响。德国植物地理学家人洪堡)创造性地结合气候与地理因子的影响来描述物种的分布规律。
19世纪,生态学进一步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农牧业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展了环境因子对作物和家畜生理影响的实验研究。例如,在这一时期中确定了五摄氏度为一般植物的发育起点温度,绘制了动物的温度发育曲线,提出了用光照时间与平均温度的乘积作为比较光化作用光时度“指标以及植物营养的最低量律和光谱结构对于动植物发育的效应等。
另一方面,马尔萨斯于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一书造成了广泛的影响。费尔许尔斯特1833年以其著名的逻辑斯谛曲线描述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口密度的关系,把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生态学。19世纪后期开展的对植物群落的定量描述也已经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1851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生物进化是生物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引起了人们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重视,更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叶,人类所关心的农业、渔猫和直接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环境卫生等问题,推动了农业生态学、野生动物种群生态学和媒介昆虫传病行为的研究。由于当时组织的远洋考察中都重视了对生物资源的调查,从而也丰富了水生生物学和水域生态学的内容。
到20世纪30年代,已有不少生态学著作和教科书阐述了一些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论点,如食物链、生态位、生物量、生态系统等。至此,生态学已基本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
发展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向精确定量方向前进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数理化方法、精密灵敏的仪器和电了计算机的应用,使生态学工作者有可能更广泛、深入地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由于世界上的生态系统大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社会经济生产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交织,实际形成了庞大的复合系统。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工业化的高速度发展,自然资源、人口、粮食和环境等一系列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制定了”国际生物计划“(IBP),对陆地和水域生物群系进行生态学研究。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继IBP之后,设立了人与生物圈(MABlack Eye国际组织,制定”人与生物圈“规划,组织各参加国开展森林、草原。海洋、湖泊等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关系以及农业、城市、污染等有关的科学研究。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机构。
和许多自然科学一样,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是: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逐渐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与其他某些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显著。
由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来看,生态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汇点;在方法学方面,研究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高不开生理学方法,离不开物理学和化学技术,而且群体调查和系统分析更高不开数学的方法和技术;在理论方面,生态系统的代谢和自稳态等概念基本是引自生理学,而由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则可说是由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生态学和社会经济学等共同⒄钩龅难芯刻逑怠?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经济和科学技术获得了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也带来了环境、人口、资源和全球变化等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的重大问题。在解决这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生态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获得的了重大的发展。它有以下一些特点:
1、整体观的发展
(1).动植物生态学由分别单独发展走向统一,生态系统研究成为主流。
(2).生态学不仅与生理学、遗传学、行为学、进化论等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领域,并且与数学、地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相交叉,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甚至超越自然科学界限,与经济学、社会学、城市科学相结合,生态学成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接的真正桥梁之一。
(3).生态系统理论与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相结合,并发展为生态工程和生态系统工程。
(4)生态学与系统分析或系统工程的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生态学。
2、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更加明显。
现代生态学研究对象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多层次发展,小自分子状态、细胞生态,大至景观生态、区域生态、生物圈或全球生态,虽然宏观仍是主流,但微观的成就同样重大而不可忽视。而在生态学建立时,其研究对象则主要是有机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几个宏观层次。
3、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是其发展的趋势
生态学问题往往超越国界,二次大战以后,有上百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规划一个接一个。最重要的是60年代的IBP(国际生物学计划),70年代的MAB(人与生物圈计划),以及现在正在执行中的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 DIVERSITAS(生物多样性计划)。为保证世界环境的质量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如保护臭氧层、预防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上一个紧接一个地签定了一系列协定。1992年各国首脑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近十年来对全球有较大影响力和约束力的一个国际公约,有许多方面涉及到了各国的生态学问题。
(1).国际生物学计划(IBP):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提出,1964年开始执行,包括陆地生产力、淡水生产力、海洋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管理等7个领域,其中心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研究。工友97个国家参加,我国没有参加。
(2).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1970年提出,是一个国际性、政府间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计划,是IBP的继续。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球上不同区域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预报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其目的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个方面,研究人类今天的行动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为改善全球性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合理管理与利用环境及资源,保证人类社会持续协调地发展。有近百个国家加入这个组织,我国已于1979年参加了这个该研究计划。
(3).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由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ICSU)于1984年正式提出,1991年开始执行,主要的目标是:解释和了解调节地球独特生命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
学过程,系统中正在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方式。即用全球的观点和新的努力,把地球和生物作为相互作用的紧密相关的系统了来研究。共包括10个核心计划和7个关键问题。
(4).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由国际生物科学联盟(IUBS)在1991年最早提出,并在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国际组织参加进来以后,将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各个方面加以组织和整合,正式提出DIVERSITAS研究项目并开
始执行。1996年7 月,科学指导委员会草拟并通过了当前DIVERSITAS”操作计划“的最后版本。操作计划共有10个组成方面的内容,其中5个为核心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是其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既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又是研究所要达到的最后目的。
4、生态学在理论、应用和研究方法各个方面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1)理论方面的进展
①生理生态学研究在60年代IBP及随后的MAB计划的带动下,以生物量研究和产量生态学有关的光合生理生态研究、生物能量学研究较为突出。生理生态的研究也突破了个体生态学为主的范围,向群体生理生态学发展。在生理生态向宏观方向发展的同时,由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的兴起,促使其也向着细胞、分子水平发展,涉及某些酶系统,如核糖核酸酶火性的变化用作植物对干旱胁迫抗性的指标等。
②种群生态学发展迅速,动物种群生态学大致经历了以生命表方法、关键因子分析、种群系统模型、控制作用的信息处理等发展过程。植物种群生态学的兴起稍晚于动物种群生态学,它经历了种群统计学、图解模型、矩阵模型研究、生活史研究,以及植物间相互影响、植物-动物间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过程,近期还注重遗传分化、基因流的种群统计学意义、种群与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等。德国的Lorens(1950)和Tinbergen(1951,1953)在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方面获得了诺贝尔奖,把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向了新阶段;Harper(1977)的巨著《植物种群生物学》,突破了植物种群研究上的难点,发展了植物种群生态学,并使长期以来各自独立发展的动、植物种群生态学融为一体。
③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群落生态学由描述群落结构,发展到数量生态学,包括排序和数量分类,并进而探讨群落结构形成的机理。Daubenmire(1968)的《植物群落椫参锶郝渖Ы坛獭罚琈ueller-Dombois(1974)等著的《植被生态学的目的和方法》,系统阐述了植物群落的研究方法。德国Knapp(1974)主编的《植被动态》,全面论述了植被的动态问题,促进了植被动态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演替理论。英国Monteith(1975)主编的《植被与大气椩怼罚毡咀籼俅笃呃?1977)的《陆地植物群落的物质生产》,美国Lieth(1975)等的《生物圈的第一性生产力》等,综合论述了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Whittaker(1978)编著的《植物群落分类》和同年主编的《植物群落排序》,以及加拿大Pielou(1984)所著的《生态学数据的解释》,Kenneth和John(1964,1973,1985)合著的《定量与动态植物生态学》等著作,强调了植被的”连续性概念“,采用数理统计、梯度分析和排序来研究群落的分类和演替,尤其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进入了数量化、科学化的新阶段。动物群落生态学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MacArthur(1961)、Conell(1978)、May(1972)、Ben-Eliahu(1988)等人在动物群落结构、组织与物种间相互关系及环境空间异质性的关系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目前群落资源分享和群落组织两方面已成为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群落组织是指决定或塑造群落结构的有关机理,Price(1984)称之为”新生态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在现在生态学中占据了突出地位,这是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给生
态系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思路,使其具备了处理复杂系统和大量数据的能力的必然结果。E.Odum的《生态学基础》(1953,1959,1971,1983),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H.Odum和Hutchinson(1970)分别从营养动态概念着手,进一步开拓了生态系统的能流和能量收支的研究。英国Ovington(1975)和前苏联的Rodin及Bazilevic(1967)相继研究了营养物质循环。E.Odum和Margalef(1967)进一步研究了生态系统中结构和功能间的调节及相互作用。德国的斯特恩和罗厅(1974)合著的《森林生态系统遗传学》,把生态遗传学的研究引人生态系统,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遗传、进化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对策等。美国Bormann和Likens(1981)合著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系统阐述了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美国Shugart和NeiIl(1979)的《系统生态学》,以及Jefers(1978)的《系统分析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等著作,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促进了系统生态学的发展,使生态系统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的理论。生态系统生态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如有关结构的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有关功能的功能团、体现能(embodied energy)、能质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当代生态学的发展。
(2)应用方面的进展
应用生态学的迅速发展是70年代以来的另一个趋势,它是联结生态学与各门类生物生产领域和人类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领域的桥梁和纽带。近20多年来,它的发展有两个趋势:①经典的农、林、牧、渔各业的应用生态学由个体和种群的水平向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的深度发展,如对所经营管理的生物集群注重其种间结构配置、物流、能流的合理流通与转化,并研究人工群落和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建造和优化管理等等。
②由于全球性污染和人对自然界的控制管理的宏观发展,如人类所面临的人口、食物保障、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能源、工业及城市问题六个方面的挑战,应用生态学的焦点已集中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战术方面。
(3)研究技术和方法上的进展
①遥感在生态学上已普遍应用,近20年来,遥感的范围和定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全球性变化的评价,促使遥感技术去记实细小比例尺的变化格局。
②用放射性同位素对古生物的过去保存时间进行绝对的测定,使地质时期的古气候及其生物群落得以重建,比较现存群落和化石群落成为可能。
③现代分子技术使微生物生态学出现革命,并使遗传生态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④在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面,自动记录和监测技术、可控环境技术已应用于实验生态,直观表达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获得较大发展。
⑤无论基础生态和应用生态,都特别强调以数学模型和数量分析方法作为其研究手段。
第二篇:生态学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什么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如何区分这三类景观结构单元? 2. 什么是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 什么是景观连接度?它对景观功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 为什么要研究景观格局?研究景观格局主要方法有哪些? 5. 景观生态学与自然保护和土地规划及设计有何关系?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景观生态学
6、如何应用等级理论研究自己领域的问题,举例说明
7、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8.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 9. 什么是环境?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 10. 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有哪些主要规律? 11. 水分对生物有何影?生物如何适应? 12.什么是种群?与个体特征相比较,种群有那些重要的群体特征? 13.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缔增长模型,举例说明指数增长模型在人口预测上 的应用价值。14.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15.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有哪两个? 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16.什么是高斯假说与竞争排斥原理? 17.什么是生态位?试举例说明。简述群落演题学说 18. 分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纬向地带性更替规律。19. 分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经度地带性更替规律。20.极端气候事件有那些研究方法 21.简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热点问题 22.遥感常用的数据有什么,主要用途如何。遥感和GIS适合于研究什么问题.23.研究农业污染有什么意义,农业立体污染的概念如何。24 简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热点问题 25 全球变化对我国农业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26极端气候事件主要指什么?极端气候事件与全球变化有什么关系? 27 农业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28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9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实质是什么?害虫生态调控的原理依据是什么? 30简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过程? 31 论述生态系统对污染的净化功能? 32全球CO2循环的过程 33温室气体主要有哪些?
第三篇:浅析政治生态学的发展形式及相关研究
浅析政治生态学的发展形式及相关研究
关于政治发展研究的政治生态学,其研究表象是政治。研究的落脚点也在政治,姑且可以将其定义为“政治生态学”。国内研究这一问题的代表人物有王沪宁、王邦佐、刘京希、李惠康等为数不多的学者。研究内容涉及行政生态、政党生态、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态等,其中刘京希撰写的《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是国内目前研究政治生态问题的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著作。
归纳起来,政治生态学主要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与方法,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发展规律的理论,其研究现象与一般政治学无异,所不同的是在研究视阈上跳出了政治本身,把政治体系放到社会、自然等生态系统中予以整体性、系统性考察。其理论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种政治生态环境因素与政治系统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分析,揭示政治发展的规律和结构功能特征,探索优化政治组织结构及其与政治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为现实社会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政治生态学虽然也涉及地理环境、生态危机等问题,但自然生态环境不是它关注的焦点,充其量只是政治行为的外在影响阗索而已。其基本观点包括:政治系统与自然系统具有相通性,主张运用生态学思维方式重构全新的政治学理论体系,用生态方法、生态原则和生态智慧重新建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民主等政治理论范式。在一定意义上,生态化的政治思维是政治理论借鉴生态科学而衍生出的一种政治理论形式,它源自一种理论推导和理论创新,而不是对政治现实的抽象。此文由才子城毕业论文网搜集
一般来说,系统的封闭性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既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影响着环境,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封闭系统,封闭性只不过是相对于开放性而言的,其开放程度较少,是开放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因此,所有的系统都应该是开放系统,只不过各自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程度大小不同而已。生态思维是开放性的思维,具有横向、交叉和立体思维的特点。政治生态学将政治系统视为一个与周围环境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的开放系统,是从系统的有机联系出发,从政治组织结构与外部社会环境保持着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的角度去认识政治系统,而不是就政治谈论政治,完全忽视政治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关系。
第四篇:文化生态学综述
文化生态学
摘 要
文化生态学是二十世纪以来新型的一门跨学科的交叉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生态学也从研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研究与工程学、信息传播学、经济学、教育学、媒体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但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任务。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破坏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生态学对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定义 发展 媒体环境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逐步成熟,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飞跃,从地下到太空,都遍布了人类的足迹。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技让人类拥有了改造外界环境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同时也给人类带了许多灾难,2004年印度洋的海啸、2008年的中国汶川大地震等,使人类认识到了自身的脆弱性和自然的强大性,人类日益感受到自身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越来越需要一门能够研究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规律的科学,于是文化生态学在这个时候逐步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了,成为了一门研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交叉科学。
文化生态学定义
首先,在对一个主题的研究中,对其概念的确定和争论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生态学也有着进一步的理解。
美国的斯图尔德先在《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中,从文化生态学所研究问题的不同出发,将文化生态学同“环境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加以区分。接着,通过对文化概念的认识结合生态的观点,总结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涉及技术起源和传播的多,涉及技术在各种环境中不同使用和接受不同社会安排的少[1]。经过多年,人们对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认识到,文化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业,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2]。如果说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指的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状态,那么,文化生态学就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3]。文化生态学是一门交叉有文化学和生态学的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分支,要对文化诸问题包括发展规律有所的认识,以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和方法,应用生态学于文化学之中,使两者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对文化发展规律等问题的认识。
文化生态学的早期发展
早期的文化生态学诞生于美国,当时主要探讨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美国许多早期重要的人类学家如 F.博厄斯和 A克罗伯等,他们在研究北美的土著民族以及外来人种迁移时,大多分为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认为环境直接决定人类文化,等同于早期的“决定论”,另一个观点则认为环境只是可能对人类文化产生影响,即主张“可能论”。随然当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但为生态环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了生态环境学发展的先驱。
之后在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在他发表的《文化变迁理论》中引用并首先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念,这在学术界别普遍认为是生态文化学产生的标志[4]。之后他又在《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中,从文化生态学所研究问题的不同出发,将文化生态学同“环境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加以区分。他提出生态文化学研究应集中在“文化内核”,即文化中与自然界关系最直接的部分——生存或生产策略。他对文化生态的贡献不仅在于给生态文化学下了一个新的定义,还指出了环境虽然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
可以说,以早期斯图尔德的生态文化学理论为代表的思想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它本身也有缺点。他们只重视了人类与环境相适应,却没有意识到人类也可以人为的改变环境来使之为人类服务,同时,他们的研究多是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现象进行的分析,而没有考虑到人类文化的长期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影响。
文化生态学的现状
20世纪以来,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网络技术越发完善,文化研究也越来趋于多样性,随着生态文化研究向多学科的渗透以及全球生态危机意识增强,社会文化学家也重新审视人类行为文化与生态学之间的联系。
自1980年以来,文化生态学已基本成熟影响也相应扩大,主要标识有四个:(1)系统论成为人文生态学的科学基础,使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更为科学和完整。
(2)以往文化生态论者机械的环境单向的决定文化的观点得以改变,将环境因素纳入文化研究范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卡尔·奥特温·苏尔发表了《景观的形态》和《历史地理学序言》等,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构进行研究,被称为“伯克利学派”,甚至直接成为“文化生态学派”[5]。
(3)突破了以往仅重视自然环境的文化生态观,把人化环境特别是信息环境作为文化生态环境。1994年,在芬兰坦佩雷召开国际传播研究会年会上,芬兰总统M.阿赫蒂萨里在致辞中首次用“文化生态”来表现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的严重问题。
(4)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者从美国人类学家扩大到全世界和多学科领域。现代的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并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去适应环境,而是有意识地改变着环境。生态文化学研究不再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而是更多的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6]。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应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原则,人类也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时期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
文化的历史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不断实现双向适应、不断完成本质统一的过程。文化与环境各个因素在总体的综合变化中,既显因变量的性质,也呈自变量的性质。即每一因素的自身变化是其他因素变化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成为其他因素继续变化的原因[7]。所以生态文化学也应不断向新的领域扩展,不断吸收新的有利因素。同时,科学的进步,也逐渐催生了一大批新鲜事物,形成了一种新的媒体环境,所以生态环境学不仅对传统的自然环境进行研究,也开始对由于数字革命催生的媒体环境进行探讨。更有人主张用“生态化的生物产业社会”一词替代流行的“信息社会”一说,并确信生态化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8]。
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文化生态学研究所依据的前提是对新媒体环境的适应过程很可能因社会群落而异,因此,应将研究集中于不同社会群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过程的异同,对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或地区的适应过程进行比较研究[9]。现代文化生态学研究,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区域文化对比法、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研究法、抽样调查方法、系统综合法等成为常用方法[10]。近年来,个案研究、统计分析成为定性分析补充的重要方面。内容决定形式,现代文化生态学研究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依据于其具体研究内容。跨学科的高度综合的学科属性,使其必然借助SPSS、GIS 等定量研究手段。
文献参考:
[1]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文化和社会人类学选读教材.纽约.1964 [2]赵荣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29-32 [3]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A].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4]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一文 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6):19一25.[5]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J].地理研究.2003.(5):625-63 [6]赵荣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30 [7]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51-53.[8]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83.[9]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国外社会科学.1999 [10]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A].2005(04)
第五篇:翻译生态学论文
一、翻译生态学
首先,翻译生态学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跨学科应用。在达尔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理论指导下,翻译选择适应理论应运而生。所谓翻译适应选择理论,是以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为指导,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体概念为基调,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能够对翻译本体做出新的解释的翻译理论范式。在生态学上,我们把一种植物或者动物从一个地方移植或者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时,被移植或迁徙的物种只有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够得以生存。类似的道理,翻译也是将一种文化下的文化产物一直到另外一种文化中去,如果能够做到很好的融合,能够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并且被其所接受,那么这就是一次成功的翻译。其次,翻译生态学还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作为一个好的译者,要实现翻译材料从原语文化成功“移植”到译语文化中,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根据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特点,结合自身对原语文本及译语读者的先验判断和体会,实现成功的翻译文化。翻译中,译者在发挥主体性的同时还应该更充分考虑译语的受众,努力做到思想信息的有效“移植”,避免过度尊重或者尊重不足,由此实现真正翻译的“原汁原味”。
二、教学启示
1.关注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能否翻译出优秀的译文,关键是看译者是否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是否考虑到了译文的受众。因此,在培养学生时,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翻译生态环境”意识。授课时教师要注意把翻译教学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之中,教学重点由基于语法的分项讲解转向面向实践的整体关联,培养学生充分考虑译语国家的文化、社会等情况,建立由此文化向彼文化的相互关联,从而实现译文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使译文适应新的“环境”。
2.注重词汇、修辞等的区别
要想译出一篇好的译文要求译者能够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及其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差异。这一点上,除了平时多注重词汇的积累,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源语文章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一般来讲,学生比较难于掌握的像俚语,如果没有事前阅读过相关内容,单纯靠上下文联系去猜测是很难译出准确的译文。
3.时时更新社会信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国内市场交流加快,这就对翻译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课堂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教材更新太慢,学生练习材料与时代脱钩,联系不够紧密。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根据“社会”这一消费者的需求调整教学选材,把有效信息、知识、社会需求体现出来,并且针对相应的供求,制定课程内容,筛选教材。
三、结语
翻译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翻译生态融合了生态学理论与翻译理论,着重强调语言生态环境对于翻译教育的影响。在全新的理论指导下,翻译教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在教学中注入新的思维理念,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完善,构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翻译教学模式,由此使得翻译人才培养有了新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