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学年新课改问题
1、新课标低年级识字任务太重,难以完成教学。
2、你认为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生字教学怎样处理好些呢?是先解决生字还是教到哪学到哪,或者是讲解完课文后再学生字好呢?
3、学生字时,有部分学生早已会了。而部分学生怎么也不会,学会了的陪不会的学,学得不耐烦极了,我们又不能不照顾这些没学会的一部分。
4、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巩固生字呢?
5、教材内容太多,时间紧。
6、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参加课堂讨论?
7、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8、如何区别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教学?
9、联系三维目标,应该更加关注语文教学那个方面的效果呢?
10、让学生多读了,读得充分了就能达到感悟、理解的目的吗? 怎样理解“以读为本”?
第二篇:新课改总结(一)
江苏省公道镇中心小学地处扬州西北边陲公道古镇,他们主动学习,观念新颖,理念先进。近年来在学校校长刘春友的组织与带领下,采用“开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学习了新课程改革方面的一系列理论。本学期,他们在“如何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进行了思考、研究与探讨。他们觉得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不改革一切学习与培训都可能落空;而课堂教学改革如果没有一系列新课型来引领与支撑,也同样不能落到实处。所以,他们以生活为基础,以兴趣为支点,以自主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通过研究与实验,初步建立了五种切实可行的新课型。
(一)“超市式”课型。把课堂变成超级市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与探究性。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火山》,汤波老师是这样上的: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创设出一种开放的环境,将有关火山的知识尽数呈现于学生的眼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进行“超市式”的选取,并进行加工与整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充当一个“导购员”的角色。这样的课型“原汁原味”地保证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与自主探究。
(二)“切块组合式”课型。在一节课中,根据课堂实际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小组”,小组内分A、B、C、D四个学生,全班形成四类。人人有专门研究的任务,每大组同类的学生则是同一学习任务的合作者。他们可以下位合作,然后回到小组上当“老师”。全班所有学生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公道中心小学一般教师都会上这种课,每个班的学生也喜欢这种课型。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情境再现式”课型。把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实现生活与学习的有机融合。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根据学生学习宜讲则讲,宜练则练,达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四)“擂台式”课型。公道小学根据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运用课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能过个人擂台、小组擂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的氛围中学习。
(五)、“现场操作式”课型。把课堂当作实验室、制作间,教师根据那些适合动手做的教学内容,放手让学生去做一做,玩一玩,练一练。从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产生问题,带着问题去实践,再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这个学校,为了让社区了解课改与支持课改,还经常将家长请到学校来看课。有的家长们看了这些课型之后,十分高兴地说:“以前课堂教师像私塾先生一样,从头讲到底;现在课堂标标准准是‘学堂’,是孩子学习的天堂。”“我们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来放心!”(邗江区课改信息员 胡官兴)
新课改总结(一)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化学新课改问题
新教材化学教学指导意见
在进行对我市实施化学新教材教学近一个月的调研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主要来自叁方面:第一、化学新课标的知识呈现方式和顺序变了,知识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变了,造成了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之间的很大矛盾,特别是在高考要求不明晰的情况下,更感到难以适应。第二、尽管普遍认同了新课程的理念,却欠缺实施时所需要的教学技能。第三、我市各校都使用了不适当的安徽教育出版社发行的高中化学必修1《同步作业》,造成教和学的极大混乱。如何根据新的要求,发扬我市化学教学多年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教学技能,成为新、老教师都需要认真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时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真正理解、掌握其精神实质,用新的教育理念,灵活使用新教材。在新课程中,教材仅是学习的一个范例和文本,教师要突破多年来“紧靠课本”“忠实教材”的观念,教学中如何选取知识,知识如何呈现,都要靠教师进行二次创作,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
二、精心设计每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科学合理地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设计展现核心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这里必须强调一下,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一定要正确处理“探究”与“双基”的关系,还有“时间”的问题,所以我们只有选择一些核心内容,一些最具有探究价值而且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学生能够探究的内容进行探究。
三、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校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要掌握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精髓,只用一种学习方式是不可想象的。接受学习、探究学习等都是人类常用的学习方式,并没有绝对的优与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多种学习方式(包括接受式)来积极、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
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人教版必修模块的教材中,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初、高中知识衔接点,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些衔接点,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的跳跃,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在学生已有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和素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
五、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由于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要求的描述不是非常具体,对于教学深广度的把握,一定要恰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比较现行的人教版、山东科技版、和江苏教育版高中化学教材对同一知识的呈现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六、教参和教辅一定要选择好,因为新教材还处在实验阶段,每年都有变化,如2004年、2005年、2006年版本都不同。很多教辅都过时了,就是我们培训用的人教社发的“试教通讯”都已过时,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
七、特别强调,安徽教育出版社发行的高中化学必修1《同步作业》应立即停止使用!其原因有:
1、题型太旧、太难。几乎所有练习题都是以前配合旧教材而使用过的题型,编写时只简单作了重新组合。绝大部分计算题与新课标要求不符合,显得太深、太难,使用它会给教与学带来严重且不必要的负担。
2、知识过时、没有更新。很多知识在新教材中都已更新,而《同步作业》中还有很多陈旧知识。例如,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介绍,新教材很清楚地说明只要知道是6.02×1023 mol-1。
旧教材则强调“约”为这个数值,《同步作业》中仍按旧教材的说法强调“约”字,否则就是错误。这是陈腐的、错误的。造成教师在教学时无法适从。类似例子很多。
3、习题练习内容与教材内容不一致。《同步作业》中对很多知识的练习都采用一步到位、步步高(步步达到高考要求),根本没有考虑教材教学内容。新教材对某一知识的介绍大多采用螺旋上升的,对某一知识目标要求只有在必修模块全部结束后,才能达到期望的高度。这方面造成教学最大的混乱。例如:
(1)、物质的量内容中,教材没有介绍阿伏加德罗定律,但《同步作业》中有很多关于它的练习题,如果要讲清它,教师必须补充很多内容。
(2)、离子反应内容中,新教材已很明显避开“弱电解质”问题,但《同步作业》中出现大量涉及它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师又要补充很多内容,这是编者根本不了解新教材所致,完全按照旧教材体系编写的。新教材中有关“弱电解质”内容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才有介绍。造成教学极大的混乱。
(3)、有关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内容在第三章第48页才有介绍,而《同步作业》中在第一章中就出现了练习题。这也是编者不了解新教材对知识介绍(呈螺旋上升)而造成的。
以上事例太多,这里仅指出前两章中的问题。很明显《同步作业》编写者还是处在旧的教育模式中,不熟习新教材,建议我市各校高一化学教师应立即停止使用《同步作业》,尽快回到新课改正常轨道上来。
每章教学主要建议: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新教材与旧教材对实验要求的呈现方式根本区别是新教材没有规定哪些实验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哪些是学生实验。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选择。按照课标要求和建议,本章5个实验都应由学生来合作完成。如果确实有困难,实验1和实验3可改为演示实验,因为实验1在初中已有介绍,实验3在选修“实验化学”第20页会再次介绍。
二、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在教学时我们要淡化旧教材中的“约”字。我听了几个学校教师的这节课,教师仍都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个“约”字,花去了大量时间,还编了几道课堂练习题来强调,这是不值的。在目前三种版本化学教材中都已略去了“约”字,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知识的更新。
三、关于物质的量应用教学时,在本章中我们只仅限于根据公式的简单换算。在调研课上几乎所有教师都增补了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且为了讲清这个问题多用了几个课时,这是不妥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第一很多学校使用了不规范的教辅,材料上面都有这方面的习题,为完成它而不得不讲。第二教师对新教材没有全面认识。例如关于这个知识的介绍在必修(第48页)就有。我们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先熟习整个教材,以免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也给自已增加了人为的课时紧张。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在第一节中主要介绍了特质的分类及胶体。对于“胶体”教学重点是“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以及“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课标要求)。教师可围绕这几点组织教学,灵活使用教材,因为目前三种版本的编写人员对课标要求理解各不相同。最初山东版将胶体的几种性质都介绍了,而人教版只寥寥数语。(2005年以前的人教版教材都是如此)直到2006年版本才介绍了“电泳”和“聚沉”等性质,在此我建议教师还是要将胶体几种特征都讲清较为妥当(增加一课时)。可参照山东版教材。它对三种分散系粒子形象描述(第36页图)非常好。
二、在第二节离子反应内容中,建议教师增补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因为这是常见的,而且我查阅了以后的几个选修模块中都没有再有介绍。但千万不要涉及有弱电解质参加的离
子方程式,因为弱电解质在必修2书中都没有介绍,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才有全面介绍,否则会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过重负担。
三、在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内容中,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一步到位,以后的选修模块中都不再有此内容了(我已经仔细翻阅过)而且一定要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讲清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在2005年以前版本上都没有)。
第四篇:高中英语新课改问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5-07-31 陈琳
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高中英语新《课标》突出八大新理念;面对实验中的问题,专家观点提供了新视角。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自2004年秋季在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四省区开始实验以来,经过实验省区的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广大教师与教研员以及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在外语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英语新课标中提出的基本理念已逐步在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中得到广泛传播。
高中英语新《课标》突出八大新理念
强调英语课程的两重性目标。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特征,它对促进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高中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门语言工具,而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换言之,我们要使英语课程在促进高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情感发展、价值观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高中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谓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外语学习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也不单是外语技能的掌握,而是情感态度、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素养的整合发展。正是这五种素养的有机结合与互相促进,使学生掌握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目标。
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当前,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已经使英语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掌握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广泛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我们的课程改革,包括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体制的建立、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资源(主要是教材)的开发和更新,都必须具有时代性、反映时代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虽是在初中阶段英语课程基础上的延伸,但它仍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应该为高中学生的升学、就业和终身发展继续打好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具备作为21世纪公民所应有的基本外语素养。
但是,在我们强调高中英语课程的基础性的同时,还必须针对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使高中英语课程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能满足他们不同的发展需求。为此,高中英语课程就必须具有可选择性。而课程的多样化——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则是实现课程的可选择性的必要条件。多样化的课程既反映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发展需求。高中课程应能使学生在多种选择中,学会认识自我、学会进行选择、学会规划人生、学会自主发展,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为民族的振兴和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
倡导符合语用学理念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当前,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的、强调语用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在国内外得到日益普遍的认可。所谓语用学的理念,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为用而学”。高中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英语新《课标》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之中。高中阶段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逐步形成和提高,是青年人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英语是一门外语,在一个非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因而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就会有助于克服学习外语中遇到的困难。而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性格更有助于学生参加语言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大量的外语教学研究已经证明,解决情感问题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关键之一。
强调培养学习策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外语教学研究所提出的共识之一,就是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质量与效果。同时,培养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提倡多元化与多择化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英语课程的评价受传统课程评价理论、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只追求表面的评价效率,片面强调终结性评价,导致教学和课程整体评价的非人性化或机械化的趋势,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驰。评价被简单化为考试,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片面夸大,直至形成“分数决定论”。新的英语课程评价对评价体系提出了根本性改革:它尊重被评者的主体地位,致力于理解被评者而不是批判被评者,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强调评价的激励性功能,改变只重一时结果而不重过程的评价观念,纠正功利化的只重分数的评价标准,推动动态的、形成性的、过程性的、以人为本的评价思想和体系的建立。
按照“模块”设计课程。高中学生已经发展到可以独立地规划人生、形成自己独立人格及思维方式的年龄。他们需要按照自己的爱好、特长和发展方向,有选择地进行学习。而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就可以充分满足高中学生的这种需求,让他们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个性的发展。高中英语课程由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构成,有5个必修模块(1—5)、6个顺序选修模块(6—11)和若干个任意选修模块。同时,又采用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并规定了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高中英语课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高中英语课改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提出不少问题,如为数不少的教师和教研员对高中英语教学如何面对高考,与初中阶段教学如何衔接,课标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过高,以及任务型教学如何实施等方面存在困惑。
高考问题。对有些教师来说,似乎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出发点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与学生应对高考的需求有一些矛盾。过去,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为了应对学生高
考的需要,不再像高一、二年级那样用英语上课、着重学生的实用语言技能的培养,而是用汉语给学生做大量的习题,以帮助他们应付高考。而现在,按照高中新课标的要求,不能再搞“题海战术”,不少教师和家长都为学生的高考成绩担忧。我们认为,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近两年来,由于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标的试行和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推动,英语高考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在进行改革。但是,必须看到,高考的体制和内容还没有能够完全按照高中课标所提出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的要求来彻底改革,在这种现状下,高三的教师,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在课堂教学和课下作业中帮助学生为高考作一定的准备,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有益的。从理想的角度来说,真正掌握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力和基础语法知识)的高中学生,应当是任何类型和内容的考试都不怕,都能考高分。应当看到,“高分低能”的情况已在大大改变,“高分高能”的学生在日益增多。广大教师应当看到,高中英语课改和高考改革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坚持高中英语课改中提出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加以推进,加之《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试行,英语高考体制必然会日益走上更加合理的轨道。
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当前我国各地的高中、包括4个实验区的高中学生,当他们在初中读书时,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改革刚刚开始试行。要这些学校和学生完全实施高中新课标所规定的一系列体制、标准、教学目标和要求,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衔接问题,也存在于教材的选用中。过去的初高中英语教学,一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上世纪90年代阶段出版的两套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立下汗马功劳的英语课本。而现在,各地各学校可以按地区情况和需要选用由教育部审定的由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课本,这就出现了教材衔接问题。这些在教学体制、教学目标、教材选用的不衔接现象,是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是合理的也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从现实情况出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向高中课标的要求和规定靠拢,就会逐步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要求是否过高。新课标着重强调了要求学生具备“用英语做事情”的语用能力。显而易见,这对我们过去所习惯的、主要要求学生“解读课文难句”、“分析课文语法”、“就课文进行问答”、“记忆单词和句型”以及“做课本中的练习”的教学路子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革命。而这个革命的基本点,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以单纯传授脱离语言实践的语言理论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培养学生的包括情感态度、语言技能、语言理论、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是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不允许打折扣的。至于在实验过程中因地区条件的不同而对课程目标作适当调整,逐步要求达到课标的规定,不但是允许的,也是必需的。
此外,我们有些教师,对高中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中的某些具体要求尚有不解之处,如对课标要求:“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觉得要求过高。事实上,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除非他因曾经有过的生活环境使英语已经成为他的第二语言,否则,要求他用英语思维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课标中提出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听教师用英语上课时、在答问时、在课堂上下进行英语活动时、与老师或同学及外国友人用英语交流时、写英语作文和做练习时应当用英语进行思维。换言之,在我们用英语进行表达和陈述、进行交流时,必须用英语来思维,这对培养学生真正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是不可少的。
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高中课标提出要在教学中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指出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是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由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的提
出在国外也才只有十多年的历史,是在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的老师们对它还比较生疏,因此,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这是十分自然的事。实际上,凡是在教学中真正实施交际教学法的教师,凡不是为语法而教语法的教师,凡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起初语言能力的教师,自己都在有意无意之中实施着任务型教学法,只是不知道有这么个名称而已。当然,我们在新课标中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活动,并且概括了设计任务型活动时应遵循的原则,明确无误地倡导任务型教学方法,这就为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上个世纪90年代,当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供初中和高中使用的全新的英语课本、推介了交际教学法时,对不少习惯于“语法翻译法”教学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震动。而今天,十多年过去了,交际教学法已深入人心,得到普遍采纳,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和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相信,以交际教学理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任务型教学,必然也会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为提高我国的外语教学水平发挥作用。
教师负担问题。新课标使教师面对许多新的课题和任务,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他们在心理上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具体措施,彻底改变以高考成绩、毕业生的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准并把高考升学率与职务迁升、工资与奖金定级挂钩的做法,建立合理的机制,保证广大教师的科研、进修、培训的机会和时间以及起码的生活和照顾家庭、子女的余暇。
基础教育课程阶段课程改革是一件关系到今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千千万万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千秋大业。虽然改革的过程会有许多困难、疑虑甚至非难,但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知难而上,着眼国家未来,胸怀子孙万代,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进行到底。一句话,教改势在必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必须坚持下去。我们已登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终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者为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组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第五篇:浅谈高中英语新课改问题
浅谈高中英语新课改问题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英语新教材的设计理念也是让学生在体验、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去学习外语,极大地增加学生参与的量,要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觉到语言是实用的。但是,当前很多课堂教学中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方法大都为传统的课文及语法讲解或翻译法,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不高。即使有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想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对于探究式、自主式的活动设计也较少,或仅是让学生自学,思索书后的相关语法规则,课后少有探究性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即使有此类作业,也多缺乏策略性的引导及有效措施进行检测。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通过训练学会使用语言、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现在很多课堂上最主要的合作学习模式是学生结成小组讨论问题,或发表观点,然后选出一位主发言人对小组活动进行汇报。合作学习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理念,但合作学习的过程管理、效度监控存在困难;不同组别、不同学生的参与程度差异较大;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最终成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独角戏。
新课程标准教材中必修部分的语法知识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模式,即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探究等方式,自己发现不同的语法规则,而非通过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加以掌握。但许多英语教师仍然采用教师“一人堂”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课后辅以大量的语法练习,使学生既得不到探究的锻炼,又陷于题海难以自拔,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程标准英语教材的词汇量较以往的英语教材明显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掌握词汇的要求。教师要求学生课下背诵拼写和汉语释义,每节课前以听写的方式进行检测,但很多学生在记住单词拼写及释义的情况下,在运用中还是显得束手无策。下面谈谈一些看法。
一、明确英语课改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除了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外,还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与审美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讲和练,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
程,同时也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学生学习的性质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教学方法上,不仅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英语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课堂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独裁的位置走下来,走到学生当中去,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高中英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高中英语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重视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目的,加强运用英语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让学生拥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但自主学习必须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此,首先教师要根据所学语言内容设计出当前学生能够使用所学语言的情景;其次要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材料,并使学生能驾驭这些材料;再次要交给学生使用语言材料完成的交际任务,并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实施计划。最后,对自主学习的结果给予合理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赞扬、关注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新课改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为此,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正视自己英语学习和教学的习惯和经验,利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使用、师生的互动、同事之间的相互听课、说课和研讨,评价自己和同事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教育教学经验,澄清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想法,以便更好地、经常性地检测课堂教学情况,从而不断修正、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
三、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能力,创设学生听、说、读、写的语用环境。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在放磁带录音之前,可先确定任务要求,学生明确了任务要求,自然会专注于捕捉所需的信息。同时,在进行听的训练之后,教师还可以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学生熟悉的事物,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共同编排符合语言规范且有创意的对话,然后选优秀者到台前表演。这种形式的训练,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