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蔡甸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蔡甸
谢宗孝
2013年第1期 ——生态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蔡甸作为武汉市的西大门,山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人文底蕴深厚,是武汉近郊天生丽质的大花园。我们将积极抢抓历史机遇,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着力打造美丽蔡甸,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产业驱动:突破性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人在花海、花开四季的美丽蔡甸
我们将着手制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强力推进生态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实施“十百千万”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努力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到2015年,全区生态规划范围内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保护和生态开发利用规范有序,生态建设项目特色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全区年接待游客48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16亿元以上,直接从事旅游的企业达到50家,乡村休闲游接待点 300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10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
打造十大生态景区。即知音九真景区、尉武莲溪生态园林景区、十里汉江江滩景区、嵩阳生态休闲游景区、桃花源景区、后官湖湿地保护区、沉湖湿地保护区、马鞍山知音公园景区、汉阳河三十里竹海花溪、索河三十里荷花长廊。
构建“双百”生态通道。建设110公里后官湖郊野绿道,使之成为具有湖泊生态保护功能的郊野休闲游道;实施东、西湖水系连通工程,开通游船,四季有花,两岸常绿,形成百公里水上生态通道。
推进“三千”生态体验项目。以乡村居家体验、农产品采摘、乡土文化采风为重点,建设千户农家乐项目;以现代都市农业为主攻方向,建设千亩现代生态农业体验园;以生态休闲度假、现代游乐购物为主要内容,建设千亩世茂嘉年华休闲体验区。
发展“五万”生态观赏游项目。即万顷芦苇海、万顷野莲花海、万顷油菜花海、万亩彩叶园、万亩花卉产业园。
新城带动:大手笔建设中等规模新城,打造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美丽蔡甸
我们将充分发挥新城内抱后官湖、知音湖、白莲湖、高湖、莲花湖等五大湖泊,坐拥百公里湖岸线的自然禀赋和生态优势,以生态、文明、宜居、特色为目标,进一步凸现“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独特城市形态,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我们的城市家园更加生态宜居。到2015年,新城人均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绿地率达40%,绿化覆盖率达到45%,湖泊河流保持现状水域面积不减少,水质全部保持在Ⅲ类以上,建成武汉市最大的生态“绿肺”。
建设最具滨湖特色的生态园林新城。充分整合山体、河流、湖泊、湿地、森林等生态要素,保护修复自然生态,构建“人水相亲、城水相依”的生态框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
护,大气魄、大力度改善新城水环境,强力推进后官湖城市湿地公园、东湖西湖水系连通、索子长河生态治理、沉湖湿地生态修复、汉江江滩公园扩建、重点湖泊“禁饵”等重点工程,实现湖网相连、河湖相济,构建气势恢宏的新城水岸景观,让新城市民真正享受到滨湖的现代生态城市之美。
全面建成绿道系统。依托后官湖水系滨水生态景观资源,突出“山水相融、田园相映、林城相依、知音文化”等特色,用3年时间打造110公里后官湖郊野绿道。推进绿道建设,凸显雅韵知音故事、动感田园风光、静谧莲花水乡等三大主题,形成隔离、绿化、慢行、服务、标识等五大系统,具备湖泊修复、生态保护、休闲游憩、旅游经济等四大功能,努力把绿道建设成生态之道、文化之道、幸福之道。
建设宜居环境。建成雨污分流的城乡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推进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全区山体迹地全部实现复绿。推进以绿地为基础、以道路和河道绿化为网络、以小区和庭院绿化为依托、以街头游园绿地为亮点的综合绿化体系建设,形成“城中绿、绿中城”的独特景观。强化污染源头控制,完善污染物减排责任制,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推进水体、大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环境综合治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努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制度推动:全方位构建生态文明制度,打造活力迸发、和谐友好的美丽蔡甸
以制度创新为主攻方向,在资源节约、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大胆探索、大胆突破,走出一条具有蔡甸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创新考核评价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建设生态文明的中长远目标与年度计划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客观、可行的阶段性可量化指标评估体系,及时跟踪、监测、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纳入一把手领导绩效考核内容。探索建立“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制度。创新生态环境激励和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完善项目准入机制,把节能环保作为招商的第一标准,坚持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严控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入驻,着力引进关联度高、集群化、科技型、环保型优质项目。着力推进过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向珍爱自然、发展生态经济转变。
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引导市民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作者系中共武汉市蔡甸区委书记)
第二篇: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新洲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新洲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区林业局 宋海林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为林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光荣使命。
一、生态文明引领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新方向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在生态文明旗帜的引领下,立足民生抓生态,改善生态惠民生,高度契合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和要义。
生态文明引领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建设方略。中央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基于国情的战略选择和对林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翼齐飞是林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实 践和写照。
生态文明引领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建设任务。通过发展生态林业,可以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为科学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为人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通过发展民生林业,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让人民兴林致富,让人民享受生态,实现因林而绿、因林而美、因林而富。
生态文明引领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建设方式。林业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息息相关,统筹“五大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在新洲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动实践 新洲区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是镶嵌在武汉东部的一颗明珠,建设武汉东部生态新城,新洲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将林业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每年加大投入,用于林业生态、产业、植被、景观等方面建设,开创了林业建设新局面,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在新洲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作出了生动诠释。
一是创新理念。思路决定出路。新洲林业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建成了6大产业基地,面积达43万亩(干鲜果基地15万亩、速生林基地18万亩、油茶基地5万亩、花卉苗木基地2万亩、中药材基地1万亩、有机茶基地2万亩),以产业扩绿,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二是创新机制。改革激发活力。新洲林业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外招商,内创业,双核驱动,开辟了兴林致富新途径。大量社会资金投入林业,企业老板挥金如土,林业开发态势很好。旧街、仓埠、凤凰、李集、辛冲等对林果茶花的开发如火如荼,极富成效。
三是创新方法。眼界提升境界。积极探索管理方法新路子,植绿趁早,爱绿引导,护绿抓好,把林地保有量作为绿色红线,把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管护作为3条工作底线,实现了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加强队伍管理,开展治庸问责,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风,新洲林业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三、打造美丽新洲 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美丽中国的新图景,也是美丽新洲的新画卷.我区实施“五大工程”(综合推进蓝天工程、深入推进碧水工程、切实推进绿色工程、着力推进花香工程、全面推进洁静工程),昭示着又一个林业春天的来临。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一个政治宣言,更是一个行动纲领;不仅是思想动员,还是实践引领。谱写美丽新洲的绚丽篇章,既是林业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林业引以为自豪的荣耀。
一要提升生态建设新水平。实施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血防林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管护。推进“二线二城”建设。(二线,一是新施线,二是武英线,按照见缝植绿、增加绿量、提升品位的要求,把“ 二线”建成景观优美、层次分明、特色明显的区域名片。二城,在邾城和阳逻新城推进森林围城,按照彰显江湖河渠特色定位,做足山、水、林、园文章。着力实施“绿满滨水、显城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森林围城”,使我们的城镇空气更新,环境更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二要开创绿色增长新局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规范木材加工秩序。在东北部发展油茶和有机茶10万亩;在西北部打造100公里的花卉苗木走廊;将赏花经济、休闲旅游与苗木花卉产业有机结合,做到“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同步发展。在中部发展以黄金梨、红冠桃等为主要品种的10万亩干鲜果基地。
三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落实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建设生态宜居新区,逐步建立健全区街(镇)党政领导任期林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义务植树奖励制度、森林资源破坏责任追究制度等,形成强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保障体系。
四要弘扬生态文明新风尚。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绿色财富观,强化“绿色新政”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将全区每年的“绿色团拜”示范效应进一步放大,营造全民义务植树氛围,引导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在城镇组建花卉协会,开展“红花绿草进万家”活动。引导机关干部、退休人员及其他社会人士在院内种花养草,陶冶情操。在农村引导帮助农民在房前屋后植树、栽花、种果,为建设美好新农村作出贡献。
林能净水,廉能净心。无树不绿,无草不青,无花不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洲一定会豪迈地走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武汉东部生态新城一定会生动展现美丽宏伟的新画卷!
第三篇: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
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杨伟民
《 人民日报 》(2016年10月14日
07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科学论断,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总结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基础地位。
人类文明进步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这两个最基本的关系。如果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国家衰败;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好,同样会导致社会崩溃、文明衰退。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
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同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内在统一、相互促进,既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新的文明境界,更是中 1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涵,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正是从这样的历史纵深思考,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有力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确立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任务,中央还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加快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步优化;全面落实资源节约战略,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大幅度下降;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重点治理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环境恶化趋势初步扭转;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有所恢复。特别是各地区、各部门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有了极大提升,思想和行动正在统一到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应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认识最深、推进最快、成效最大的时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辩证地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从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丰富了发展理念、拓宽了发展内涵,对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生产即供给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高度一致。把绿水青山即生态环境内化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具有开创意义。生产力既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取决于科学技术,也取决于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提供生态产品,而且影响和决定着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哪个地方珍视生态环境,就能获得更大的生产力;哪个地方忽视生态环境,就会破坏生产力。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发达的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从消费或需求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工业品等物质产品虽然仍有巨大需求,但强度相对减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求强度不断增强。目前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强大,有的生产领域还出现了产能过剩,但生 态产品是短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做到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现在,人民群众需要生态产品,就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应有的内涵,为人民提供更多蓝天净水等生态产品。
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就要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实现这种空间均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不能超出当地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我们既要促进地区间经济和人口的均衡、缩小地区间人均GDP的差距,更要促进各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不能以缩小人均GDP差距为由而盲目开发、破坏生态环境。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而言,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保护自然和修复生态,只要是提供了生态产品就是坚持了发展是第一要务,就应该得到合理的绩效评价。要把生态补偿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让重点生态功能区自觉转变工作重心。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同志关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形象地阐明了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他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这就告诉我们,保护修复自然生态,必须遵循生态系统自身的规律,否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坚持源头保护。一个区域内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总能找到根本症结即“源头”所在。要改变就事论事的思维惯性,找到自然生 4 态链条中的本源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修复措施。比如,一个地区水资源短缺,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盆”越来越小了,降水存不下、留不住。因此,解决水短缺的问题要从水源地找,而要保护好水源地就要保护好涵养水源的山地、林地、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空间,并防止水源涵养空间被污染。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与其他工程不同,应更多顺应自然,少一些建设,多一些保护;少一些工程干预,多借用一些自然力。历史经验证明,过度的大规模工程措施对遏制生态退化的作用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而一些依靠自然本身的修复能力、辅以少量人工措施的做法,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要通过划定生态圈保护区域、通过减少人类活动促进自然修复,使被割裂的生态系统逐渐连接起来,使原有的自然生态廊道恢复起来。对自然恢复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坚持系统治理。自然生态各要素是一个有机系统,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保护修复生态不能单打一,不能单纯按照土地、森林、河湖、湿地等资源种类由各部门分别实行用途管制、制定政策、安排项目和资金,必须按照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坚持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联动,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习近平同志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举措。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 5 重,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已经充分体现在中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该总体方案搭建起生态文明体制的“八大制度”: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着力解决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着力解决资源使用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等问题;构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着力解决污染防治能力弱、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违法成本过低等问题;构建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构建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解决发展绩效评价不全面、责任落实不到位、损害责任追究缺失等问题。
(作者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第四篇: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
——安吉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初探
余培发
2010年11月8日,笔者与参加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的部分专家学者一道,从浙江杭州出发,去安吉县学习考察了该县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情况,至今记忆犹新。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汽车在安吉县境内的公路上穿行,车窗外景致美不胜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山水秀美、村庄和谐、物产丰富、人人幸福”的现代新农村画卷„„
据安吉县政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一个对外开放景区,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全县辖10镇5乡1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幅员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09年,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9.52亿元,增长11.2%,人均突破5000美元,增幅位居湖州市之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36亿元,增长21.4%;财政总收入1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分别增长24.3%和27.4%,增幅位居浙江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80元,分别增长10.2%和10%。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安吉县各级党政领导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着力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结果。
一、以生态立县为导向引导发展方式转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尽快脱贫,安吉县选择了一条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发展之路,引进和发展了一批造纸、化工、建材、印染企业,使全县经济在短期内获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使得西苕溪原本清澈的水变成了V类甚至劣V类,流域生物多样性锐减,加之林木、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由于一些低、小、散的资源加工企业烟尘无
法达标排放,空气污染也十分严重。因此,在国务院太湖治理“98零点行动”中,安吉县先后投入了8400万元资金对74家污染企业进行强制治理,并先后关停了33家污染企业。在付出沉重治理代价的同时,安吉县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意识到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的山区县,靠牺牲环境的粗放经营方式来加快本地工业经济发展很不科学,最终难以持久。
在痛定思痛之后,安吉县委、政府于2000年初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从创建竹子、椅业、电力、书画“四乡”到实施大都市后花园建设,从生态景区开发到创建旅游强县,从发展“一竹三叶”到发展生态经济,安吉不断深化生态建设理念,逐步实现了从环境资源化到资源生态化、再到生态产业化的提升,使该县先后被评为了首个国家生态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园林县城,并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特别奖。在此基础上,安吉县委、政府又于2008年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战略构想,决心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
二、以绿色经济为支撑培育发展低碳产业
安吉的发展历经了“保护与治理”、“整治与建设”、“提升与优化”三个阶段。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安吉县便踏上了一条以“绿色经济”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之路。
在新型工业发展方面,他们通过实施“绿色招商”,使新型医药、绿色食品、机电环保等一大批新兴工业项目相继入驻了县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有效推进了全县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他们加快了竹制品和转椅两大传统绿色产业的发展。竹制品加工已形成了从根到叶、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全县竹产业年产值已超百亿元;转椅已有7大系列500多个品种,年产3000万把,销售量约占国内椅业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在生态产业发展方面,他们依托“中国大竹海”、“中国美丽乡村”两大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了乡村特色旅游业,启动实施了生态体验、度假养身、商务会展等重点发展项目,提升了农家乐休闲旅游档次,加快了白茶、蚕桑、笋竹等10个农业观光园区建设和10个毛竹现代园区建设,启动了休闲农产品加工区建设,推广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建立了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60个共10万亩,高效生态农业年增长15%以上。仅2009年,全县就接待游客540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8450万元,旅游经济总收入达22亿元。目前,安吉县已成为著名的中国竹乡和白茶之乡,植被覆盖率达75%,森林覆盖率达71%,境内空气质量为一级,水质在二类以上,是长三角地区的天然绿色氧吧和极具魅力的央视生态影视基地和全国户外运动基地。
三、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多年以来,安吉人一直在苦苦寻找一条建设生态文明与推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互促共进的理想之路。通过积极探索,他们终于有了可喜收获——那就是坚持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载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此,他们从六个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是抓环境保护,提高保障力。近几年来,他们加强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重要饮用水源地、生态公益林、生态植被和生态敏感点的保护力度,实施了土壤、矿山、河道等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完善了生态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整治了毁林开山、滥采滥挖等突出问题。
二是抓环境整治,提高承载力。他们实施了“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抓好了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重点推进了水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开展了城乡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河道流域与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同时,建立健全了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机制,县财政专门安排了400万元用于日常管理,县级以下配套1200万元,安排了600万元用于基层干部三级保障工作、200万元用于长效管理的考核奖励。
三是抓环境美化,提高带动力。他们计划用10年时间,通过环境、产业、素质、服务四大提升,把全县187个行政村全部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目前,全县已经成功创建了精品村60个、重点村29个、特色村2个,形成了精品观光带4条。2008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县乡镇两级财政累计投资达2.4亿元。2008年至2009年,有91个创建村集中实施了道路联网、危房改造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各类项目1140个,总投资达8亿6千8百万元。2010年,县乡镇财政用于环境美化的投资预计将突破3亿元,同时要将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2010年中央扩大内需投资储备项目的17亿元资金,全部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
四是抓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他们实施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抓好了主要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强了竹产业的循环经济建设,扶持了资源再生产业,发展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行了废弃物的循环开发利用,有效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五是抓宣传教育,提升干部群众的生态文化理念。他们组建了竹叶龙、威风锣鼓、貔貅舞等村文化活动团队62支,通过开展“3.25”生态日和“6.5”世界环保日等大型宣传活动,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参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同时,他们立足安吉实际,坚持竹文化与书文化相结合,抓好了10万农民素质培训和现代市民教育工程,推进了安吉的历史文化、物产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态文化理念。
六是抓基地建设,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创建活动。他们已在县城和18个乡镇建成了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生态博物馆和一批农家书屋、企业书吧、书香校园、书画长廊、生态公园等生态文化设施,扎实开展了生态、文明、平安乡镇和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现已创建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绿色社区7个、省级绿色学校8个、省级绿色企业
5个。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切实提高了大家对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了全民共创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氛围。作者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
第五篇: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湖北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湖北
陶良虎
2013年第2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成为“五位一体”,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一个伟大进步,是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是指人与物的共生共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明。其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其核心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升华对其行为和后果的负面效应的认识,不断调整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我们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与文明进步状态。
(二)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与工业文明相比较,生态文明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1、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工业文明下经济发展很快,却忽视了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仍然强调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系统永久支撑能力的基础上。
2、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工业文明强调以人类文明为中心,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的主宰,在对自然征服、索取和统治的过程中,造成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生态文明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关注自然存在的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公平性。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更关注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和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自然界是属于全人类的,当代人及后代人都应公平地享有自然界的资源和环境,共同承担起在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道德责任,从而创造高度的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1、生态文明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四种文明形态,即:原始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敬畏,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盲目地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提高到“人畜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处于主导地位,人类处于从属地位,人与自然基本和谐;工业文明时期,发明了机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产力提升到“机械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是人类的奴隶,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文明时期,生产力提升到“再生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为文明,四种文明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平。而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又有其不同之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
业文明是在人类与自然力量对比处于不平衡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物质、理性与进攻性的特征,生态文明却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
2、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
四大文明内涵独立、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生态文明是生态前提,物质文明是物质基础,精神文明是思想保证,政治文明是政治保障。生态文明与这三大文明之间,既有不同点、共同点,也相互联系。不同点在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共同点在于:生态文明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要求人们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生态文明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要求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树立生态观念,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
联系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有健康的生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前提。“美丽中国”不会自然实现,既不是人对自然的肆意改造和绝对征服,也不是人对自然界的无所作为和无端放任,而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只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落脚点,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才能使山更青、水更净、天更蓝,才能建成“美丽中国”。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石。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实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能够有效避免忽视经济发展的目的、以环境为代价、重量不重质等三大负面效应。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包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二、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一)资源约束趋紧。与国际比较,我国在资源总量上丰富,但人均贫乏。如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25%,为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资源的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就国内而言,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为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上升;水资源时空分布与人口分布不协调,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就能源来说,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较低,优质能源供应不足。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2010年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8%;2010年高耗能行业占能源消费的约80%。
(二)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大,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首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世界第二位,有机污水排放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印度排放量的总和;水污染严重,全国大、中城市浅层地下水不同程度的遭受污染,如河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 农业开发区,浅层地下水已出现面状污染态势。一些重点流域污染严重,不少地方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近海水域赤潮接连发生,如三峡水库区支流水化时有出现;大气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排名中,中国有包括北京在内的7个城市,其中山西省太原市的排名第一;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
(三)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首先是水土流失加剧。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建国初期约15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且每年都在以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其次是土地沙化面积趋宽。沙化土地在新、青、宁、甘、陕、蒙、冀、黑、吉、辽10个省、自治区,已形成长逾万里的风沙危害线,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草地退化面积达
1.3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都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科尔沁、鄂尔多斯等草原,而今已沦为“风吹草地尘飞扬”的沙地。再次是水污染带来各种问题。我国每年有十万人死于水污染,数千万人患病,3.6亿人难寻安全饮用水。水污染不仅干扰鱼类的洄游和繁殖,造成其生长迟缓和畸形,而且导致大量鱼虾等水生物死亡,破坏了生态循环系统,引发赤潮等现象发生。
因此,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三、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重点任务:
第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应当做到:(1)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2)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3)根据陆地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的统一性,以及海洋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进行开发,促进陆地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协调发展。
第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应当做到:(1)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形成节约资源的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高效转变,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努力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3)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保护,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建设节水社会,完善各种资源的保护制度,提高资源的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应当做到:(1)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全面完成保护区规划,取缔所有排污口,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2)防治大气污染要实行脱硫脱销并举、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健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3)坚持城乡统筹、梯次推进,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4)合理调整涉重金属企业布局,严格落实卫生防控距离。(5)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力度,把环境污染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应当做到:(1)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淡化GDP考核。(2)健全基本管理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3)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4)建立市场化机制,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四、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应走在全国前列
湖北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试点省,资源能源稀缺、生态环境脆弱,理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四大优势:一是政策机遇优势。主要包括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在湖北的布局和实施。比如,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享有先试先行的权利。2010年7月,包括湖北在内的五省八市被确定为全国低碳试点省市。2011年湖北成为我国首批被批准开展碳交易试点的省份。这些战略的实施,为推进生态湖北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生态科教文化优势。湖北是科教大省,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在生态环保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为转换成生态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湖北作为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一江两山”、大武当、神龙架、大三峡和鄂西等独特生态文化资源,为生态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生态自然资源优势。湖北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如高等植物种类多达5162种,动物种类则有90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物种共34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动物种类110种;森林覆盖率达38.40%,成为全国林业资源大省;湖北作为“千湖之省”,水系发达,100亩以上的湖泊有1332个,长江、汉江和丹江口水库等得中独厚的先天优势,为提高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形成生态竞争力提供了生态资源优势。四是生态城市基础优势。湖北有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4个(大冶、黄石、潜江和钟祥),全国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试点城市4个(武汉、襄樊、荆门和宜昌),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1个(谷城再生资源园区),国家森林城市2个(武汉和宜昌),全国文明城市1个(宜昌),国家卫生城市2个(宜昌和十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个(宜昌),为生态城镇化建设积累了经验。所有这些生态资源优势,都为湖北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我之见,湖北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应坚持以下路径:
第一,做到 “五个坚持”。这是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即:坚持党委统揽、加强领导,坚持政府主导、全面推进,坚持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联动,坚持环保协调、统一监管,坚持企业履责、公众参与、舆论推进。
第二,开创绿色增长新局面。绿色增长是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泉。依据湖北省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发挥生态优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保护与发展并重,质量与效益并举。做到:以“两型社会”为突破,大力发展“两型产业”;以“荆楚生态品牌”为突破,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以“青山—阳逻—鄂州循环经济示范区”为突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围绕“工程机械、重型工业装备、汽车零部件、激光再制造装备”四大领域,打造东西湖区新沟镇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基地、青山区重型工业设备再制造产业基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基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激光再制造产业基地四大再制造产业基地。
第三,走统筹生态城乡发展新路子。一是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六大指导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城镇准入门槛;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合理调整优化城市群格局,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大带小,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联接起来共同发展;集约高效,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设置城镇建设标准;完善城镇的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四条规划方针:国土规
划从遍地开发到功能分区;区域规划从空间分裂到城市集群;城市规划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社区规划从功能分离到功能混合。三条规划思路:“一主两辅”总体格局和“一疏一密”城市格局,即以武汉为全省主中心城市,襄阳、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幕阜山区等布局稀疏,江汉平原地区等布局密集的空间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三个层次”协调发展:大城市继续吸纳外来人口,中小城市、小城镇放宽落户条件,实现特大城市武汉人口控制在1000万以内,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和襄樊人口达到200万,其他地级城市人口达到100万,省直辖县级城市天门、潜江和仙桃达到50万,其他县级城市达到20万,乡镇达到5万。一个发展目标: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解决200万人进城问题。其中大城市吸纳90万,中小城市吸纳130万,小城镇吸纳80万。二是坚持用生态理念统筹城镇建设。用“四化同步”的理念谋划城市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低碳化;推进城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建设节约型城市;建设城市绿色交流系统;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三是坚持用生态理念治理城镇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绿色低碳消费习惯;切实抓好城市污水、垃圾、噪音和大气环境治理,使城市天蓝、地绿、水净,环境更优美;加强城市生态保护系统建设。
第四,提升生态系统保护新水平。一是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加快实施三江(长江、汉江、清江)、三湖(洪湖、梁子湖、长湖)和三库(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漳河水库)等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认真实施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加快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和江湖连通工程。二是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沙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加强“千湖之省”湿地保护和森林资源管护,构建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三是构建绿色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构建立体化的城市绿化格局,均衡公共绿地布局,打造城市“绿楔”。四是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以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为重点,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五是构建防控结合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由“三江(长江、汉江、清江)、四屏(秦巴山、大别山、幕阜山、武陵山)、五湖(梁子湖、洪湖、东湖、龙感湖、网湖)、六库(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漳河水库、黄龙水库、陆水水库、浮桥河水库)”组成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框架,建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廊道畅通、板块稳定的区域网络化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第五,弘扬生态文明新风尚。一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官员的绿色财富观,强化“绿色新政”理念;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使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二是大力推行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防止过度消费,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消费模式。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生态县(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建设“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