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人性与道德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08:0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康德的人性与道德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康德的人性与道德读后感》。

第一篇:康德的人性与道德读后感

康德的人性与道德中的一些领悟

11物理系一班 雷嘉宝 11101091011

大致的度过康德的人性与道德这本书,虽然康德已经离我们很远,时代也已经改变。到时里面他提到的内容,我认为对理解人性还是有非常大的帮助,有很多都是很经典的观点。

一、善意的意识

在第一章中,善良的意志,“除了善意以外,没有什么可被称为善而无穷制。”的确,一个如果拥有知识,才华,可以对社会甚至世界可以造成重大影响的人,而他有能力造成好的影响或重大奉献,同时也有能力造成坏的影响,混乱或造成破坏。这就取决于这一个人是否有善意。上述的这些观点,一般人应该也是可以想到的,但是书中还提到,善意是构成幸福不可或缺的条件。而善的意志又不能是无节制的。如果一个人无节制的善意,可能会被坏人利用成为帮凶,又或者被害,这都是有可能的。我想起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南郭先生。他善意把一条冻僵的蛇放到怀里,可蛇,解冻了,却把他咬死了。在这里,南郭先生不仅是受害人,也是帮凶。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他没有把蛇放到怀里帮它解冻,那蛇根本伤害不了他。所以有天赋的人要有善意,要不然可能对社会造成坏的影响,有天赋又有善意的人又必须要有理智,要不然有可能是好心做坏事。

二、道德的价值

我们总说人要有道德,那么为什么要有道德呢?道德到底有它自己的什么价值呢。道德的价值不能用具体的金钱来衡量。有时候道德可以关系到人的性命,为什么这么说,这其中举一个例子,可以具体到商业道德这一范畴。比如说现在我们中国,有很多药品,食品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有死猪肉,有毒奶粉,有皮鞋胶囊药,等等等等。多不胜数,这些人要生活就避免不了的食品,药品,因为商家的不道德行为会使很多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受到威胁。在这里,这个商业道德就涉及到人的性命,而不能用钱财来衡量这样做对别人带来多少损失。

三、心灵与义务

在这一章里面,我看到了以前一直没有这样想的观点。在看这一章以前我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是每一个人必须要有的,而我不知道在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里面有分很多很多不一样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并不是每个人必须要具备每一条的。每个人的经历,身份,分工,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也不尽相同。就像作为一个医生,他必须具备医德,才算是有道德品质的人。而不作为医生的人,他知道医德,但可以不具备医德,而他的道德品质则从另一方面呈现。即一个人具备什么道德品质跟他所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有很大的关系。康德说爱是一种情感,不是意志或意愿。人没有说必须去爱,而爱不是一种义务。而有仁。康德所强调的那些人不具备也不必非得获得的道德品质其实是属于心灵层面的。它们是人作为道德人与生俱来的,它们是心灵法则。而人要通过追求才获得的道德品质其实也是一种道德义务。它们是以上那些道德品质的实践过程。所以,心灵是高于义务的。

四、欲望的张扬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欲望。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根据具体的每个人人情况不一样。而欲望里面又有希望或者企望,空幻的希望就是企望。感性的欲求又叫做意向,当人难以用理性控制他的意向的时候,就演变成了情绪的欲望。激情是

心灵失去自控的感觉,所以激情是冲动的。当情绪欲望不能控制时,人有可能就有心灵的病态了。人保持应有的欲望是好的,这可以使他前进,而过多的欲望,和不现实的欲望对一个人是有害的,而人没有欲望,他的生活可以说是没有灵魂的。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没有欲望近似没有灵魂:如果一个人,每天只需要生活最最基本的物质来维持,活着就可以。他没有任何想要得到的,没有任何想要完成的事情,那么这个人一直是不幸福的状态,而他也不会有满足感,什么是幸福,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一个人有他的欲望,当欲望达到了,人就感到幸福,那么没有欲望的人必然不会感到幸福,因为没有任何目标,那人的生活近与行尸走肉,所以说完全没有欲望的人,是没有灵魂的。这一点与我在书中看到的不动心原则有出入,书中讲到理性到极致,没有激情是一种智慧。而不动心的天赋就是幸福之淡泊,这样的人,天生有比别人更容易成为哲人的优越性。我并不完全赞同。

五、血质与性格 康德提到多血质,忧郁质,胆汁质与冷血质的性格,而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也有提到过,人体内有4种体液(即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每种体液所占比例的不同决定了人的气质差异,有很大的想通之处。康德说开朗的人多血质,性格表现为无忧无虑,胸怀希望,真诚许诺,却不守诺言;忧郁质的人会很深刻的思考,不轻易许诺,但实现诺言的能力还是有限的,经常会想很多,疑虑,左右为难,缺乏快乐的感性;胆汁质的易暴怒,但过后不记仇。行动快,但不持久,也很爱面子和贪婪,但是不吝惜,但是胆汁质的人是四种气质中最少幸福的人,因为他引起最多的对立面反对自己;最后是冷血质,这种人不冲动,对人很慢热,但是一旦被激起会很持久。他们天生比较理性,很多冷血质的哲学家。但是一个人的性格就完全取决于这些方面吗?我认为这是一重要原因,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一样。血质类型是天生形成的,但是还有后天的成分影响着个人的性格。而一个人的性格有他内在的价值,这种内在价值高于所有的价格。

六、性别的特性 大自然的远见也会把男子更多的技艺放进女人的机体中,因为它赋予了男人比女人更大气力,以便使两性在最紧密的肉体协调上,同时又还是作为理性的存在,去共同达到对他们至关紧要的目的,即种的保存。在此之后,大自然才在那种(作为理性动物的)性质里配置了社会性的意向,使他们的两性联合全在家庭的联系中延续下去。在公民状态下,女子委身于男子的欲念不能不通过结婚,以及一夫一妻制,在这里,当文明还没有在对妇女的骑士精神中提高到女性自由的地步(即除了一个男人外还公开拥有其他男人作为情人)时,男人对有外遇而威胁到自己妻子就加以惩罚。但当女人可笑地变得时髦和嫉妒起来时(像这种事在一个奢侈的时代是不少见的),女人的特性就表现出来了,这就是利用自己的对男子的特权,既要求自由,但也要求对整个男性的征服。这种意向尽管有一个卖弄风情的坏名声,但毕竟不是没有一种现实的理由来作辩护的。因为一个少妇总是有成为寡妇的危险,于是她就把自己的魅力扩展到一切可能会有幸成为她丈夫的男子身上去,这样,当那种情况发生时,她就不会缺少求婚者。蒲伯认为,可以从两点来说明女性(当然,是指她们的有教养的部分)的特征:统治的意向和享乐的意向。但后者不能理解为家庭的享乐,而要理解为公共的享乐。

七、感性与实践 理性,则是人类的基本特征。理性是人不同于动物的一大特征,会思考的人才算得上是人,当人一开始思考发展问题,便有了理性,开始成为人。从此,人类的实践,便与动物的活动有了本质的不同。动物的活动基于本能,而人的实践服从理性。人的实践是理性指导下的实践,人的理性是随着实践变化而发展的理性。理性和实践对人类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然而理性的决定作用,与日俱增,意义似乎要更大一些。没有理性做前提的实践都是不可能获得进步的,人类之所以会一直不断的向前发展而不是止步不前甚至倒退,都有功于理性的思考后的实践。一般来说没有理性思考的实践是有动物性的,那样的实践通常是为了满足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八、感性与实践 说完理性与实践,我们再说说感性与实践。可以说很多时候我们的感性是不受思绪控制的,然而我们的感性多种多样,如果没有一种力量去阻止我们的感性变成实践,那么我认为,这个社会一定会陷于混乱之中。而理性恰恰就只这一种力量,有时候感性也是一种推动我们去完成某一件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事情的重要推动力。感性应该与理性结合,那么才能最好的,最大效率的去解决我们所存在的问题。太过于理性的人不会冲动,也没有激情,有时候会缺乏做一件事的动力,而这一件事完成了以后,也很难激起他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因为没有激情。而过多的感性,很容易使人头脑发热,一时间冲动做出错了,而且不能挽回的事情。所以人应该有适当的理性和适当的感性之下的实践才是最有意义的。

九、事物的因果性 有其存在,必有其存在的理由或者条件。在这里,我不想谈书上的内容,而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和因果性。现在有某些人终日无所事事,让他自己有时候觉得他存在没有必要。可是既然存在了,就必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想一想家里的父母,和朋友。如果你真的就此不存在了,会有什么事情产生改变,这就是你存在的意义。凡是对你周围的事物,或者对任何事物会产生影响的都是其存在过的意义,而一个人存在的意义的好坏,轻重,我认为也是归结于人对事物的影响的好坏和轻重。如希特勒,他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是不是他的存在没有意义呢?显然不是,他的存在非常有意义,他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很重大的影响,只不过这个影响,大部分是不好的。所以我认为可归结于很重大的坏的意义。

十、幸福论与道德论

康德说:在幸福论中,经验原则构成了全部基础,但是在道德论中,经验原则甚至不能形成基础的最小部分。他们之间区别于“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我认为,道德论中,理性成分占大部分,而幸福论中,感性部分占大部分。道德本来就是需要理性,这时会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跟理性的控制有很大关系,当然这不是全部。这也不是说更感性的人就更幸福,这不成正比,只是幸福感他本身就是一个人的感性里面的欲望达到了满足了,之后产生的一种感觉。一个人往往要以道德去克制自己产生了可是不该有的欲望,这时候,道德与幸福就分立了。但当你这种不应当的欲望被压制之后,又产生另一种幸福感,那就是压制前一个欲望的一种欲望。你克制了一个欲望,却满足了另一个欲望。这时候道德和幸福又结合了。所以,道德论和幸福论有其重要区别,但不是没有联系的。

看过康德的这一本人性与道德,从中得到很多,学会很多。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有所改变。哲学是一门深奥的课程,在不同时间看一样的书会有不一样的启发,而不一样的书也会有不一样的观点。有一些赞同,也有不赞同的,但是无论赞不赞同,首先我已经学到了东西。这本书了就学到很多关于人性和道德的东西。

第二篇:康德著作 读后感

从康德谈起

——读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有感

经02 班 王远韬 2010012633

花了总共近10个小时,才算是读完这篇只有21页的短文。这其间自然也掺杂着我的思考,不只是停留在评论该书的层面,而是上升到历史观和价值观层面的思索,以及对于意义的追寻。

康德这篇著作在我看来,其根本的立足点在于论述人类的行为必定会受到自然支配这一观点,即在所谓的“大自然的隐藏计划”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在开篇康德就提出了人类的优越性在于何处这一问题,并论述了利己性所带来的种种悖论。然后就引入“历史的线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强调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进是依循一定方式的。而推动这一前进的具体人物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依赖于这种规律性这种前进时必然会发生的。

在命题一中,康德提出:自然禀赋的存在必然会具有目的性这一观点。他采用的是反证法的方式,即通过“合法则的大自然”这一观念来论述目的不存在的矛盾性。如同启蒙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一样,他强调了“理性”的必要性和“偶然”的令人绝望,即一种把世界的结果置于理性下的妄图。

在命题二中,康德指出:自然禀赋的存在的目的在于发挥人类自身固有的理性,而且这种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一种整体上的成果,而不可能是个人的成就。一个人的单独行为并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整个社会的运作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角色。至于这个角色,我们的行为如何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自身是无从得知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选择这样做,直接的原因是因为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这样去做(至于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后面)。教导,这一过程是一种具有传承性质的行为,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由于有了这种行为,人类的经验就有了一种累加性。当然,这里的经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具体行为上的经验,而是一种广义的,深层次的,社会宏观发展上的经验。而这个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就在于人类的目标充分的与大自然的目标相契合。在命题三中,康德论述了人类,或者说理性的优越性:即这种优越是完全由人类自身创造出来的。人类的成果都是由理性而造。在这里康德继受了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的思想——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情。这也抛出了为什么在形体上处于劣势的人类可以在大自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问题。康德把这种成就归功于理性:一种强有力的,自源性的工具。所有一切的人为的东西,一切区别人类社会与动物的东西,都不是所谓的人类“天生的本能”,而是一种依靠自身努力,自身理性而得到的成果。

在命题四中,康德通过引入“非社会的社会性”这一概念,揭示了社会的形成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康德认为:一方面人类想进入社会,因为在社会里人类自身可以产生一种“类归属感”——即在同类的集合中自身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另一方面,人类又由于自己的私欲,即“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思摆布来一切”,阻碍了自己完全的融入社会,成为了众人的“阻力”。而正是这种阻力,这种不可以为所欲为的情况,充分激发了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投入到社会中,以满足自己天生的,日益膨胀的私欲。每个人都想享受更多,但是整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没有欲望,就没有动力,否则人类社会就像康德所说的“绵羊”一样始终处于一种低等的状态。而这又反过来促使人类留在这个社会中,并且充分地发挥理性的作用,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这里康德和亚当·斯密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个人都看似,或者实际上就是在为了满足自己,实际上却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达到

社会的最优,不过康德“看不见的手”是大自然“隐藏的计划”,而亚当·斯密的是市场上的价格罢了。而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说,这种欲望的出现所导致的人类对自身能力的最大化利用,也极大的锻造了,磨砺了人类的理性——一种“大自然的纷争不和”促使人类提升和前进。

命题五到七康德指出了人类发展的——也是大自然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建立起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及其在现阶段未被实现的原因和其实现的一个充分条件——国家的对外关系,一个虽然比个人层面要高一个维度,但是本质是一样额问题。康德认为,人类理性的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前提在于要有一种合适的社会条件,因为人类的非社会的倾向使得在没有一种约束这种自然性的倾向的权力下泛滥的自由会导致社会纽带的不稳固,更不用说社会的发展了。从而为了使人类的非社会性的自由能够被一种外在力量的方式所约束,以使得这种强迫的共处得以维持,一个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可是这个目标的实现却是非常的困难,因为个体的利己和社会的终极目标之间冲突是如此之大。自然性的根深蒂固给这一行为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于是康德就借此引出了人治这一观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约束的问题。于是维持社会的纽带这一问题可以转化为寻找一样事物来约束个人自由的问题。前人的尝试就在于君主——即通过一个人来对整个社会进行约束。但是康德也指出,统治者也是人,其自身也不能克服人类本身就具有的问题,更不要指望他能够为社会带来什么。藉此,康德批驳了人治观念的不合理性。而所谓的宪政的实现,必须要满足以下的条件——正确的概念,足够的经验,和变革的决心。通常意义下的社会是很难做到三者合一的,而人治下的改革正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尝试”。而这体现在国家层面上便是国家之间的战争,抗衡。如同人类社会终将走向发展一样,康德同样认为,在这种冲突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到最后终将会达到一种寻求平衡的状态,一种寻求和平的状态。而这种寻求的意识,也会反过来影响自身内部的公民社会的发展,而且这种影响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道德层面的,是一场内心改造运动的进行。

命题八和九就再一次强调了这种目的的必然性和一种以这种观念为基础的世界的历史哲学观念,在此就不再赘述。

我个人认为,这种对于理性的过分的膜拜,是一种对人类尊严的蔑视。按照康德的观点,人类自己一切的活动都会是具有意义的,而且历史学也正是为了挖掘出这种内在的意义的联系。那么,我倒是想知道,这种把人类的活动归结为大自然的隐藏的计划中,那么康德把人类的尊严置于何处?康德看到的是人类的劣根性,并且通过对这种劣根性的论述得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再把这个归功于大自然,这不就是对我们人类自身实践所创造的历史的功劳的抹杀吗?当然,不同于以往的机械决定论,康德加入了人类自身的情感和思想的因素进去,可是其本质上依然没有跳出这个框架,还在妄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以一种“理性”的态度进行“解释”和“预言”。

什么是历史?历史是有意义的吗?按照康德的观点,历史似乎就是在一种普遍的观念下的对社会有意义的存在。但是在我看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和人自身内在的心灵的选择有关。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所有的事情,无论它最后达成了一个怎样的最终的结果,它也终究是一个结果而已,而不是一个目的!

正如中国传统的思想:心之所向。又或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里无一例外不强调“心”的作用。可以说,不同于宪政,我们提倡的是“心治”;不同于宗教,我们信仰的是“良心”。这正是我们东方文明的优越之处——不以一种死的,冷冰冰的框架框住这个社会。毕竟,社会也是由人组成的。

我,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为了自己而活,不是为了其他人,为了社会的发展。康

德所论述的社会的终极发展模式,怕是就会像是社会学的经典例子——蚂蚁罢了。

最后,我想谈谈关于信仰的问题。理性的发展,理性的胜利,让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价值观扭曲,信仰缺失,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以及没有节制的行为。正如康德所述,理性以自生为源,不断的像病毒一样疯狂的发展。结果呢?我们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社会吗?我们所做的一切真的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只是因为我们的维度实在是太低,所以没有办法看到它们对我们社会的发展产生一丝一缕的意义?我更相信我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而不是什么所谓的隐藏的计划!

什么是隐藏的计划?是经济大危机?是苏联大清洗?是纳粹大屠杀?是日本人对国民的奸淫掳掠?是建造可以毁灭地球上千次的武器库?把这套理论跟那些深受其害的人们去说吧!奥斯维辛和南京至今依然在哀号!这就是伟大的计划!

曾经的我们虽然不富足,虽然蒙昧,但是我们至少敬畏自然。现在呢?

谁更无知?谁更蒙昧?是那个无法解释自然的人,还是不敬畏自然的人?

是信仰,而不是理性,支撑着这个社会。充分利用理性可以创造出很多奇迹,可是却不知道怎么样去利用。

内心没有一种敬畏的人,就会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责任感。我们应该,或者说必须对自己负责,对这个社会负责。而支撑着这种负责的,正是信仰。

无论是耶稣基督,安拉,还是我们的“良心”,都在提醒着我们,还有着一种超越我们理性的存在。

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结尾:

“只因为你这样的灵魂,我才祷告到现在。”

第三篇:人性的反思与道德法制建设

人性的反思与道德法制建设

作者:马蒙嘉老师:吴姝

摘要:法律和道德关系一直是法学界很大的争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些道德问题可以上升到法律上去。但法律和道德又不能混淆。法律是每个公民需要遵守的义务,道德当然肯定要遵守,但作为义务又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整个社会需要救助体系完善,让大家解除后顾之忧,敢于见义勇为,履行社会责任。中国要建设文化强国、经济大国,更要重塑社会价值体系。

关键字:道德法律冷漠动物保护

一、写作目的由于两个事件分别揭示出人性的两个极致------冷漠与博爱,而且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省,舆论媒体纷纷关注,街头巷尾人人议论纷纷,因此有必要把两个事件结合起来分析,希望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有所帮助。

二、背景简介及简要评论

(一)京哈高速救狗事件

1、简介

今年4月15日中午,一辆装有520只呆宰狗狗的卡车

被动物保护组织拦下,随后不断有志愿者‘驰援’。经过警方和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调查,该车持有真实有效的检疫运载证,运狗车执照、手续齐全,没有扣车的理由i。但志愿者仍提出诸多质疑,拒绝放行。双方僵持到深夜,随着更多志愿者的介入,警方妥协,允许将这些狗通过协商的方式由动物保护组织妥善安置。

2、社会舆论

每件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当人们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据理力争的时候,矛盾就出现了。针对这件不流血的事件,网民们同样分成两方各抒己见。

①支持志愿者救狗方

事件刚刚在网上疯传的时候,很多网民对志愿者的行为抱有很大的同情心,毕竟狗作为动物也有生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一辆卡车上520条鲜活的生命,正如孔夫子当年说的那样--------我可以吃它的肉,但不要当着我的面杀掉它。特别是在这个网络极度发达的时代,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来围观群众的大把眼泪,因此发生这样的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其必然性。

②不支持志愿者盲目救狗方

随着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社会阶层卷入这场讨论,反对之声渐渐兴起,这些批评的声音多高举理性的口号。而且随着调查的进展,反对就口的声音愈来愈响,这也让我想到了献爱心的理性问题。有时候人真的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了满足个人一时的成就感不惜浪费本就不充裕的资源,使得本该受到关注的方面被遗漏掉。就拿我国教育来讲,在我国不少贫困地区,如贵州毕节地区,每天中午饿着肚子上课,一个月吃不到一两肉的正在长

身体的小学生们。你们在花费巨资,不惜违法上高速堵路去救狗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他们?人的生存问题都没有基本解决,却在这里惦记着那些流浪狗?如果你们真的是爱心泛滥,真的是很有钱的话,请你们将救狗的钱来捐助给这些孩子们吧,他们的价值应该比狗强吧!

(二)小悦悦事件

1、简介

今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一名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货运面包车撞倒并两度,随后肇事车辆逃逸。更有甚者,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直接从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先后有18名路人从女童身旁经过,但都当没看见。最终小悦悦被第九个路人拾荒者报到路边,其母亲也随即赶到,但不幸的是几天后小悦悦还是医治无效离开人世。

2、社会舆论

对于小悦悦的离去表现更多的还是普通民众的无奈,面对那18名路人人们有太多的愤怒需要宣泄。很多网民抱怨这个社会大环境太过肮脏,国民素质低下,一片悲观压抑的情绪蔓延开去。但作为大学生很多事情还是要理性地面对才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哲学上我比较赞成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ii,只有避免先入为主式的盲目主观性思维,而进行换位思考或许更能探究到事件的真相。

三、问题的发掘

对于动物保护组织的行为,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太过偏激,浪费了大量物质资源,属于无心把好事变成坏事。究其原因更多的还是在于民众集体过于冷漠和孤独,就好比是一潭死水,对平时生活里的风吹草动漠不关心,突然发生一件奇异的事便开始热议,来得快消退的也快。因此下面我们着重从‘小悦悦事件’中挖掘问题的本质原因,因为这件事打破了我们更多的常规意识。

(一)社会心理因素

首先我并不反对谴责冷漠,我也痛恨道德下滑,但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源头开始,需要先治本然后再治标,最后标本兼治。或许这18位路人中大多数人其实是不知道怎样处理或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心理学上对此有个解释,称之为‘责任扩散效应’。

‘责任扩散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即在某种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帮助他人的责任被无形地扩散到其他人身上,每个人帮助他人的责任就相应地减少了。在突发事件中,旁观者越多,人们的这种心理就越强烈:会有人帮助他的,还轮不到我出头。iii

(二)社会公德的缺失

面对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旁观,南京彭宇案很自然被翻出来,似乎正是这个被打翻的‘潘多拉盒子’成了一连串集体旁观事件的原罪,似乎自我保护过度 成了许多人不愿见人危难而施救的‘保护罩’。

在我看来,‘小悦悦’ 事件和过去老人摔倒没人扶或被冤枉并不一样,不存在被冤枉的问题,冷血到了极点。这暴露了社会一定人群已经不仅是冷漠,而是麻木了。如果说彭宇案的影响可以这么坏的话,那是不是18个人抓起来重判,以后人们遇到这样的事就会伸出援手?有位网友称,一个人不扶,是道德败坏;一群人不扶,是社会的悲哀。

(三)法律法规的缺失

人们对古代官员是否有作为、是否有政绩,并不一定只看他在任时物质生活好坏,还要看他治下的民风好坏,甚至民风好坏成了衡量古代官员好坏的首选指标,可为什么到了现代社会标准却变成唯GDP主义了呢?如果对当今主政官员把民风好坏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那么发生在公共场合的围观事件、冷漠行为一定会大大减少。当然,时代不同我们更应该融入更多理性与法制的观念,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才有可能根治这类顽疾。

四、相关解决办法的思考

针对以上发掘出来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或许难的不是问题而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才疏学浅还请多多指教

(一)提高教育投入力度,增强市民应急突发事件能力

‘小悦悦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责任扩散效应’的影响,而这个心理概念的提出者是一名美国学者,不难得知人类的心理具有共通性。我们与其指责路人的冷漠,还不如扩大对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从小孩子抓起。已经走向社会的人们,由政府出资,按单位或居住区进行培训,这类培训应该包括公共危机应对的所有突发事件,让每一个国人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达标,才是彻底解决路人围观或冷漠的根本办法。交通违规增多,是城市管理缺失所致,市民素质不高,是当地政府教育不到位所致。公民素质不高,是国家政府教育不到位所致。出了问题指责具体事件的某几个人,无济于事。

(二)搭建多层次平台,构建新时代道德体系

社会道德问题终究隶属社会自治的范畴,我们苛责路人也好,我们谴责社会大环境也罢,无论怎样,避免此事再现的途径终究都只能由社会自己来探索。正如前文所述,从目前的反思力度来看,整个舆论已经完成了一次道德启蒙。我们不断告诉自己,一旦遭遇类似事件,我们每一个个体都责无旁贷,理应担负起我们的道德责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今天的中国社会,正从传统社会秩序里破壳而出,在市场大潮的淘洗中,却并未建立起一套现代公民必备的道德意识与担当能力。而要培育每一个个体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能力,既需要个体观念层面拥有足够的意识,更需要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平台进行培植。

(三)加强法制化建设,增强民众法制观念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进步,道德价值观如何深入人心。出于某些原因,总会出现救人者反而被诬为肇事者的不正常情况,所以在很多国家都制定有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法律,在出于善意救助他人时意外造成损害,施救者不负法律责任。有的还规定在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救助他人是公民的义务,德国甚至规定身在事故现场却不提供协助是违法行为,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也在考虑制定类似的法律。作为刚刚兴盛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我们,在法律法规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应该多去借鉴一下西方发达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宝贵经验,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i 《动物防疫法》[S] ii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 iii 《管理心理学》[M]

第四篇:读《人性与道德》有感

读《人性与道德》有感

康德在他的书中谈到,人之所以有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那是因为人拥有道德存在。外界诱惑之于人,是与人的身份地位相对的,人的身份地位越高,外界诱惑也越强烈,人类社会越是发展,能够对人构成诱惑的外界诱因就越多,如何才能抵御形色多样的诱惑,从根本上看,就是唤醒他的道德存在。康德说,意志的自律是一切道德法则的唯一原则。自律就是当你在完全没有人约束、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党员所应具备的起码品德。

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楚辞〃招魂》中,其曰‚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我们可以将廉洁理解为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一个国家而言,‚清正廉洁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事衰微。‛所谓自律,就是要能够自觉地『遵循法度,自加约束』,不做犯法违纪的事情。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就是能够按照党和国家有关廉洁从政的规定与纪律要求,自觉地做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必须时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慎独,切记伸手必被捉。

一个干部,处在严格的组织管理中和群众监督下,容易遵纪守法,不做(或者说不敢做)坏事。而在缺少外力约束的情况下,靠自己管好自己就比较难。这就要求干部能慎独,即在独处时也能够洁身自爱,谨慎不苟。现在一些搞权钱交易的人,为了逃避监督,往往采取单独的、秘密的活动方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露形迹,不留把柄,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成交。陈毅同志说过一句名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应当说,极少数腐败分子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完全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但一些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被一一查处,充分说明任何腐败分子不管他隐藏有多深,两面派手法有多高明,只要敢伸手,就一定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大量事实证明,不管多么狡猾的腐败分子只能隐藏于一时,而不可能隐藏一世,那些心存侥幸而做了坏事的人,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法纪的制裁。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话在现实生活中正是屡屡被应验。

慎独,要有很强的自制力,而自制力又来源于自重、自省的境界,来源于自警、自励的觉悟。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来自人民不要忘本变质,身为党员不能见利忘义,为人民掌权不得以权谋私。丧失理想信念就意味着背叛,经不起利益的考验,精神就会空虚,意志就会动摇,背叛者必遭唾弃,必受惩罚。一些领导干部经不起权力的考验,手中的权力每增加一分,私欲就膨胀十分,他们把权力当作等价交换的商品,最终被权力所毁时,大多在狱中才万分悔恨地谈道:是滥用权力之手,‚糟蹋了我的人生,毁掉了我的前程‛。还有一些经领导干部不起金钱的诱惑,‚明知送的钱不能要,但眼看别人下海发了财,就有些眼红。给钱就收,来者不拒。结果被人利用,牵着鼻子走‛。当他们终于想到‚也

不知要那么多钱是为了什么‛时,他们伸向金钱的黑手早已被牢牢捉住,‚丧身于钱财之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干部,要崇尚理想,力戒贪欲,淡泊名利,脱离低级趣味。在物质引诱面前,切勿伸手,要拒之决绝,不存半点侥幸心理。

二、防微,深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廉洁自律要从细微处做起,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许多人违法犯罪,都经历一个渐变的过程。开始对一些小事不注意,逐渐顺坡滑下去,终于陷入泥坑不能自拔。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而一些想通过贿赂干部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对于一个陌生的对象,往往不敢贸然从事。他们总是先巧立名目,采取一些小动作来试探一下,如拿来新产品让你试用,送点工艺品请你鉴赏,请你吃顿便饭,让你品尝一下当地特产的风味,等等。而且这些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刚开始时通常都不向你提出什么要求,并一再说明这仅仅是对领导同志表示敬意,使你接受时不存戒心。这时如果你义正词严执意不受,下一次他可能就不敢再来。要是你态度暧昧,半推半就,他就会不断上门,他的胆子和你的贪欲一起增大,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祸患常积于忽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古往今来,这类教训实在太多了!

三、检点,警惕‚酒绿灯红‛的侵蚀。

廉洁自律还需要勤加检点。重视修养的古代先贤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方法检点自己每天的言行。我们现在不一定要立一个‚每日三省‛的制度,但经常检点还是很必要的。一个领导干部的处境是复杂的。某些搞权钱交易的人,在你的面前碰了钉子,他还会另找门径,钉住你日常生活的喜好变着法子来打动你、侵蚀你。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表明,一些领导干部在‚酒绿灯红‛的侵蚀面前经不住诱惑而最终沦为罪犯的教训是沉痛的。它告诉我们:共产党人应当警惕‚酒绿灯红‛的侵蚀。

警惕‚酒绿灯红‛的侵蚀是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我们不可能关起门来拒腐蚀,不可能做到‚非礼勿听,非礼勿视‛,有些领导干部出入饭店宾馆,也常常是交际工作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人们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出污泥而不染,像江泽民同志要求的那样:‚坚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酒绿灯红’的侵蚀影响面前,一尘不染,正气凛然。‛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新时期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

四、慎交,深知不慎招祸。

一个人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交际面会越来越宽。这时候,和谁交朋友,怎么交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

交上一个好朋友,就等于多了一面镜子,多了一个参谋,多了一个同伴。成功的时候,可以和朋友共享;疑惑的时候,可以向朋友求教;困难的时候,可以得到朋友帮助。真正的朋友,同声相应,志趣相投,真诚相待。

交上一个坏朋友,就等于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近年来,这方面的教训很多。有的本来是一个‚好苗子‛,有的本来是一个‚好干部‛,但自从交上了那些宵小之徒,意志便开始消沉,生活便开始堕落。及至到了非‚朋友‛的话不听,非‚朋友‛的事不办的程度,离跌‚跟头‛就不远了。许多人正是葬送在这些‚朋友‛之手。古人说,交友须慎,不慎招祸。对领导干部来说,尤其如此。孟郊有诗云:‚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如果你不愿意‚中道生谤言‛,甚至被坏人拉下水,就得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择廉交友。

俗语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领导干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心术不正的小人、违法乱纪的坏人,就会远遁之。所以要想交贤友、诤友,首先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自古以来,因交友而得益或因交友招祸的事例不胜枚举。概言之,交不善不廉之友,会断送一个好干部;一个变坏的干部,又会坑害一方百姓。所以,择善而交,择廉而交,对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则。

自律主要依靠领导干部自我修养、自身觉悟,但只靠内省是不够的,还要主动争取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与帮助,如经常参加组织生活,汇报自己廉洁从政的情况,听取周围同志的批评。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广泛接触群众,倾听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呼声,从中发现问题,警戒自己。

说到底,领导机关也好,公检法机关也好,新闻界也好,滋生一些腐败现象、出现少数腐败分子,都不足为怪,就像再健康的人也会得病、给人治病的医生也需要看病一样正常。关键是得了病,要允许别人指出病症,再对症下药。因为自己是医生,得了病就捂着、藏着,怕消息传出去病人就不信任医生了,甚至觉得医生就有犯病可以不治的权力,这样的想法不仅可笑,而且有害,害的正是医生自己。而敢于接受治疗,敢于对症下药,受益的也正是自己。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遵循着我们内心的崇高的道德法则,对自己也要求的多一些,我们的头顶才会是真正灿烂得星空。

第五篇:《人性》读后感

《人性》读后感

人的心理特征各有特点,无论自己呈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征,都不能随意投射给他人。要在职场中受人欢迎,就要学会给子他人正确的投射,尽量以他人的喜好为中心展开对话。

耶鲁大学文学教授威康莱亚·惠勒普斯在《人性》这篇论文中这样叙述:我在6岁那年,有一个星期六去斯托拉多城姨妈家度周末。记得傍晚时分,来了一个中年男子,他先和姨妈嘻嘻哈哈地谈了好一会儿,然后走到我面前和我说话。当时我正迷上小船,整天抱着小船爱不释手地玩以为他只是随便和我聊几句,没想到他对我说的全是有关小船的事。

等他走了以后,我还念不忘,对姨妈说:“那位先生真了不起,他懂得许多关于小船的事,很少有人会那么喜欢小船。”

姨妈笑着告诉我,那位客人是纽约的一位律师,他对小船根本没有研究。

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他说的话都和小船有关呢?”

“那是因为他是一位有礼貌的绅士,他想和你做朋友。知道你喜欢小船,所以专门挑你喜欢的话题和你说。”姨妈笑着告诉我其中的道理。

善于沟通的人在结交陌生人的时候,即使对方只是个小孩子,也懂得迎合对方的喜好,这样能让对方感觉到受重视、受尊重。

与人交往切勿急于求成,当你愿意花费心思了解他人时,就会发现你说出的话总是能够打动人心,而对方也会打开心扉接纳你。

有位 女明星需要两个短剧本,她希望一位很有名的作家能够为她动笔。这位作家文笔风趣,但他脾气很古怪,一般人的约稿经常被拒绝。

这位明星打电话给他的朋友,请教一下该怎样向作家开口提出要求。

“你究竟打算请他写些什么短剧呀?”“我希望他替我写男女别恋,不过要有新的内容,不要以前的故事。“这样很好,他以前写过不少这类的东西,你只需说知道他写过这些剧本,十分崇拜他就行。”

过了两天,这位明星给他朋友打电话,很高兴地说:“他不等我提出要求,就答应替我写两出短剧了。”

她朋友说:你们晚餐时,你一直在谈论他过去那些得意之作,是吗?”“你猜得对,我主要是讲他的作品如何受人喜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想要寻求帮助,就不妨迎合对方的兴趣,从对方最得意的事情上找到说服的突破口,总比漫无目的地乱说一通有效。

有时,即使你洞察了对方的心理倾向、特点,也不能直接投射, 因为在自我保护意识的驱使下,人们常常会隐藏内心最真实的想 法,有时甚至会制造出截然不同的假象,戳破了这层假象,对方不但不会欣赏你的高明,反而会有一种受到伤害的感觉。只有给予符合对方特性的投射,才能获得他人的欢迎。

循序渐进,引导对方答应要交

通常,人们都不愿接受难度大的要求,却都愿意接受较小的、易成功的要求,在接受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就像进入一间屋子,先要经过门槛一样,这就是“登门槛效应”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随机访问一批家庭主妇,并恳求她们“帮个忙”,将一块漂亮的小招牌挂在自己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基本都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心理学家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并请求她们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自家庭院里——结果,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都同意了。

这些心理学家又随机访问了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那块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她们的庭院里。结果,无论这些心理学家运用何种说服技巧,最终也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要求某人做某件较大的事情,而又担心他不答应时,可以先请他做一件不重要的、较小的事情,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对方就比较可能接受你真正的要求。

有时候我们会害怕提出要求后被拒绝,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只要想方设法地让对方多说“是”,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更喜欢用争辩来说服别人,让别 接受自己的观点。但是,这种争辩通常非但不能呈现人们想要的结果,反而会令双方言语不和,甚至恼羞成怒。

实际上,有时即便争得面红耳赤也很难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想要说服对方,最好的方法是让对方多说“是”,让他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当对方连续说了几个“是”之后,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也会不自觉地改变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家企业原本计划购置一辆载重四吨的卡车,并向销售商表达了采购意愿。后来,出于预算原因高层打算改变之前的计划,转而购置一辆载重两吨的卡车。之前的销售商得知企业的这一想法后,立刻派出最有经验的销售员,希望重新将这单生意拿下。这名销售员和企业高层进行了一番对话之后,成功说服对方,最终做成了这笔生 意,他是这样说的:

销售员:“一般情况下,您运输的货物有多重?”

高层:“大概是两吨吧,需要视情况而定。”

销售员:“这么说,您要买哪种卡车需要根据载货量和路况决定,是吗?”

高层:“是的。”

销售员:“如果路况不好,而且天气寒冷的话,卡车的负担就会

加重,是吧?”

高层:“是的。”

销售员:“我了解到,贵公司的产品在冬季时销售情况更好,是吗?”

高层:“是的。我们的生意在夏天并不是太好。”

销售员:“这样的话,贵公司卡车是不是偶尔超载呢?”

高层:“是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销售员:“这么说来,贵公司的卡车要偶尔超载,在冬季的使用频率较高,而且冬季的路况也不是太好。是吧?”

高层:“是的。这些都是让我们头疼的问题。

销售员:“在这种情况下,贵公司是不是会考虑如何延长卡车的使用寿命呢?”

高层:“那是当然。”

销售员:“我这里准备好了两种卡车的数据对比,包括损耗、使用寿命等,您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看到两种卡车的性价比如何。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高层:“当然,拿来我看一下。”

企业高层认真看了一下数据对比,然后自己又核算了一遍

销售员:“您觉得怎么样?我们的卡车是不是性价比更高呢?”

高层:“是的。我决定买你们销售的卡车。”

销售员巧妙地挽回了一笔即将泡汤的生意,他所用的谈话技巧 就是让企业高层不停地说“是”,销售员看似给了企业高层选择的余地,实际上高层只有“是”可以回答。在不断的肯定回答中,企业高层自然而然对销售员产生了好感,认为销售员所说的话都是对自己有利的,说明他十分了解自己的需求,这笔生意就很顺利地做成了。

哈佛大学企管硕士、美国著名领导权威斯蒂芬·柯维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上课期间,分析过这样的一个案例。

美国某家化妆品公司推销员拜访一个新客户,新客户没等他说 话,就说了一句:“你怎么还好意思来推销你们的产品,你看看你们的保湿液,保湿效果怎么这么差?”原来,这位新客户是北方人,自认为这化妆品不适合北方人的肤质。

推销员很快镇定下来,微笑着说:“没关系,要是不符合要求, 你可以立即退货,对不对?”

新客户:“是的。”

推销员:“你看,说明书上明明写着,保湿效果应该在12小时左 右,对不对?”

新客户:“是的,但是我使用了你们的试用装之后,不到10小时, 脸上就有些紧绷。”

推销员:“哦,是这样的。那你们办公室的温度是多少?”

新客户:“一般情况下,屋内的温度在25℃。”

推销员:“因为办公室里开着空调,室内的温度要比外面的高很多,对不对?”

新客户:“是的。” 推销员:“你看,我们这一款保湿液,常温下对皮肤保湿效果在 12小时。不同湿度环境下,还是有些差别的,但并不代表我们的保 湿液没有做到12小时的保湿,你说呢?”

新客户:“好像是这样的。

” 最后,不仅他们的合作没有终止,而且还因为推销员的巧妙解释而多追加了订单。

让对方说“是”其实不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首先做到避开 矛盾和分歧的焦点,求同存异,从双方都能接受的角度入手,让沟通从一开始就避免争论,然后指出一些大家都能接受的事实,在双 方都能接受的基础上阐述事实,用有利的证据让对方心服口服。

不仅在销售场合,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合理地使用这种手段。只要你可以让对方不断地说“是”,那么在你提出相对不容易得到肯定回答的问题时,对方也会在惯性思维的引导下更加倾向于给出肯定的回答,对增加说服力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三章

过滤无效信息,说话简洁有力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说话啰嗦、拖泥带水,让人听了心烦意乱。哈里,杜鲁门说过,一个字能说明问题的就别用两个字,说话要简洁,语言要精练,这样才能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里和说话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14世纪的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在他的《箴言书注》中提出一个绝妙的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奥卡姆剃刀定律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去除那些不必要的组织或部分。将奥卡姆剃刀定律应用在沟通上,就应该尽量反对啰嗦、烦琐的言谈,将沟通内容进行简化处理,将一些不必要、没有价值的内容删除,确保沟通者直接谈论那些最重要的信息。

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有一次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询,咨询完成后,客户公司的董事长走进电梯,对陪同的麦肯锡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说:“你能不能和我大致谈一下结果?”面对这样仓促的提问,毫无准备的项目负责人只能支支吾吾地做出回答,而且明显不够精简。当时电梯从三十楼下到一楼,因此留给负责人的时间只有大约30秒,可是在这段时间内他没有将事情讲清楚。

等电梯到达一楼后,董事长摇着头离开,麦肯锡公司因此失去了一个重要客户。这一次的失败让麦肯锡备受打击,公司这才意识到高效表达以及信息总结和提炼的重要性。公司决定在内部进行整

顿和培训,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在短时间内将自己应该表达的内容说清楚,凡事需要直奔主题和结果,删除多余的话,并将重要内容归纳在三条以内,这个要求就是著名的“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如今,这个理论风靡全球,沟通效率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说服他人,成为个人表达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这种短时间表达能力需要说话人具备信息压缩和简化能力,需要人们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

如果想要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就要把握好信息筛选工作,过滤掉那些不必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引不起对方兴趣的话题

对任何人来说,有效信息的一个基本特点都是能迎合需求。如果信息丝毫不能引起他人的兴趣,这样的信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一个着急问路的人进行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给对方指路,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谈论如今的交通状况多么糟糕、汽车和公交车哪个更加方便。同样地,有个水果供应商一直在讨论自己的香蕉,说自己的香蕉多么新鲜,但是听众只想购买芒果,这个时候供应商的话就变成了废话。水果供应商应该专注于描述自己的芒果,谈论芒果的品质和价格,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无价值信息

沟通双方在谈论某个话题时,有时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肤浅地谈论一些没什么太大价值的内容,比如单纯地介绍和描述某一现象,而没有针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在沟通过程中,人们需要把握“二八原则”:在整个沟通体系

中只有大约20%的信息是重要的,它们决定了80%的沟通效果,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人们应当重点关注那20%的关键信息,或者说尽可能过滤掉那80%的低价值信息。比如,谈判双方原本是针对彼此之间的矛盾进行交流,可是双方大部分时都在谈论其他无关紧要的话题,导致整个沟通主次不分,浪费了大量时间不说,还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希尔顿酒店是全球著名的连锁酒店,酒店初创时,由于建筑费用一时无法到位,希尔顿达拉斯酒店的建造工程陷入停工状态。为了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希尔顿酒店的创始人康拉德·希尔顿找到了将酒店所在地皮的房地产商人杜德,向他借钱。

杜德一口回绝了希尔顿的请求,希尔顿对杜德说:“希尔顿达拉斯酒店因为资金一时无法到位,只能暂停施工,这对你附近的房地产价格肯定会有影响;假如你执意不肯借钱助我渡过难关,我只能对外宣称是酒店停工因为是选址不当,要重新选址。这样一来,您附近的地皮想卖个好价钱可就难了。”杜德明明听出了希尔顿言语中的威胁,可利益是商人的命根子,考虑再三,便答应了希尔顿借钱的请求。

希尔顿之所以能说服杜德,就在于他抓住了杜德的“软肋”。我们在日常沟通中也是如此,只有抓住对方的“软肋",才能让沟通事半功倍。除此之外,人们沟通时应该尽量做到言不烦,说话时应多用短句,因为短句易说易听,简洁有力。想把话说到点子上,就要充分了解话题的基本情况,再做出判断,那些未能搞清状况就大发议论的人常常根据自己的主现印象对事物进行评价,以至于无法给

出客观而令人信服的观点。

知道了谈话的重点,也要找准时机再说。倘若说话的时间和场合不对,说得越多,就会错得越多。让每一句话都说在点子上的关键是,不讲那些空洞无物的大道理,更不能说不负责任的话。在与他人沟通时,应该保持内心平静,谙熟听者的心理需求。唯有把话说到点子上,才能获得认可和信服,继而达成有效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将专业化的语言做通俗化的处理

说话的场合、氛围不同,所呈现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此外,隔行如隔山,与人对话要坚持平易近人的亲和法则,其核心就是不在外行人面前说“行话”。

IT界的传奇人物罗斯·佩罗有一次受邀去哈佛商学院参观,和许多哈佛教授以及学生有了深入的交流,他发现整个哈佛的学术环境在世界上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研究方面具备雄厚的实力。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哈佛过度追求学术以及学术表达的弊端,在发表演说的时候,他给出了这样一段评价:“你们的麻烦是,你们所说的环境扫描,我把它叫作朝窗外看。’

在罗斯.佩罗看来,哈佛人的复杂表达方式常常脱离了生活范畴,使彼此之间的交流变得既复杂,又低效。罗斯·佩罗的想法显然不是孤立存在的,许多精英阶层都意识到那些所谓的社会精英、天才、成功者往往都存在沟通问题,这些沟通问题造成的障碍类似

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面临的困惑,他们都无法简化自己的信息让别人理解自己。

作者杰克·特劳特和史蒂夫.里夫金在《简单的力量》这本书中提道:“顾问是大量胡说八道的源头。”这两个人曾经在管理行业、咨询行业中进行调查,发现很多习惯于从专业的咨询师那里获得更多帮助的人常常希望咨询师可以给他们一些实用的建议,但事实上,多数咨询公司以及咨询师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帮助,反而带来很多麻烦。这些麻烦主要是因为咨询师们表达的专业性太强,且过于理论化,让咨询工作变成复杂的信息传递和信息解码工作。

很显然,许多人将专业化的语言和复杂的表述当成精英文化的一部分,他们更希望使用一些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专业化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以此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及所表达的内容的价值。可是对整个沟通而言,相关的信息描述会增加理解上的难度,这会变成信息交流的巨大障碍。一般情况下,沟通者的表达过于烦琐、复杂,会使对方感到枯燥,丧失继续沟通的兴趣。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当代社会精细分工,众多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因此,不同行业、不同知识水平的人在一起交流时,千方不要过多使用自己所在领域的专业术语,因为那样不仅会影响双方的交流,也会给对方留下故意卖弄的印象。

文化水平及专业素养的不同,增加了沟通的难度。会沟通的人懂得放下身段与人对话,会根据说话对象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措辞,既使人乐于亲近,又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一位人口普查员来到乡村调查人口情况,问当地一位老太太:“您有配偶吗?”

老太太听了满脸疑惑,问:“什么是配偶?”普查员解释道:“配偶就是老伴,您有老伴吗?

老太太边笑边说:“你直接说老伴不就得了嘛,乡下人可听不懂你们那套行话。”

普查员之所以闹出笑话,就是因为他没考虑到老人家的家庭和文化背景。与人交谈时,一定要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避免在外行面前说行话而引起不必要的尴尬。

一般情况下,理论化、专业化的表达更能够凸显个人扎实的知识和见识,但是对信息接受者而言,这或许就是一个沟通障碍,毕竟越是专业、复杂的信息,理解起来就越困难,也越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将复杂的内容转化成简单易懂的语言更加符合人们的沟通需求,也更容易受到欢迎。

在2001年10月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推出了iPod播放器。这是一款重量轻巧而内存很大的革命性产品,当时苹果公司的营销负责人提出的宣传方案是强调iPod播放器的硬盘达到了惊人的5G,重量却不足一千克,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便携。乔布斯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什么叫硬盘,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5G的硬盘到底有多大,因此乔布斯做出了修改:“iPod 播放器能把千首歌装进你的口袋。”和之前的介绍相比,乔布斯的介绍更通俗易懂,也更容易让客户接受。

出色的表达者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化那些复杂抽象的定义,而不是将其复杂化、理论化、概念化、专业化,他们更擅长输出一些大脑容易接受的信息。他们对信息的转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

面:将专业性很强的信息以通俗的句子表达出来:将复杂的、理性的、逻辑性强的信息转化成为形象的信息。

虽然专业术语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专业素养,但不分场合地使用会让对方产生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与人沟通最重要的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对方真正听懂你要想表达的意思,才能达到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长期从事某一行业会限制个人对其他行业的了解,让视野变得局限。久而久之,与人沟通时只能就自己熟悉的行业聊几句,对其他领域的话题则会感到力不从心。为了避免这种无话可聊的情况出现,平时一定要主动开阔自己的眼界,多留意身边发生的趣事。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使用过多行业术语带来的尴尬,也能和大家其乐融融地聊天,增进好感和信任。

很显然,通俗化的处理和形象化的描述都会提升信息沟通的顺畅性,帮助信息接受者更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当然,信息的通俗化和简单化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抛弃专业性的描述,在一些比较严谨的学术会议或者沟通中,相关话题的定义和概念都需要专业描述。

扁平化模式会使沟通更高效

团队需要成员之间配合默契才能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企业需要员工之间达成有效合作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而默契合作离不开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参与沟通的人越多,信息越分散,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管理学上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沟通漏斗理论:一个人想要表达的信息是100%,在进行团队内部沟通的时候,大概只能表达出80%的信息: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受到沟通所处的环境、个人心理状态、沟通方式的影响,最终传达到听者耳朵里的信息只有60%;因听者也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所能理解的信息大约有40%;最终在落实的时候,有效信息大概只有20%的水准。

在这个沟通漏斗理论中,信息遗失现象的问题极大地凸显出来,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沟通层级的增加。可以说,沟通的层级越多,信息的损耗越大。毕竟任何一个信息传递者都有可能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主观判断和干扰,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拥有自己的利益倾向,也拥有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而这些都会成为阻碍信息完整传达下去的障碍。

华为公司过去一直坚持信息的逐层沟通,结果经常发生执行延迟和错误执行的情况。为了提升沟通效率,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特殊扁平矩阵结构。整个华为公司内部的机构、职位以及人员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纵横交错的网络,有效地将业务分工和职能分工有机结合了起来。

人们在沟通中一直致力于缩短沟通距离,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中间传话的人越少,沟通的效率往往越高。在规模大的企业中,管理者都倾向于将团队内的组织结构进行细化,组织结构的细化往往伴随着管理的细化和职能的细化,但是过多的层级设置会带来低效的问题,无论是内部沟通还是执行都会大打折扣,因此最好的方式是精简机构,尤共是精简层级机构。

马化腾经常直接回复普通员工的邮件,在和马化腾邮件来往的过程中,有一件事给一位员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次,马化腾要求该员工为某个页面加上某种错标功能,以方便用户在对页面的特定区域进行复杂操作之后,能够迅速地返回到原来触发动作的位置,省去从头再翻的麻烦。他询问了负责技术的同事,技术人员的回答是:这根本实现不了。于是,他直接回复邮件告诉马化腾:这种锚标功能在技术上不可能实现。

大约两分钟之后,他收到了马化腾的回复:你说什么?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话了,只能回信道歉:抱歉,我们去想办法。

过了一阵子,他收到了一封长长的邮件。在邮件中,马化腾先是告诉他,在腾讯,不允许说什么事情在技术上实现不了,然后详细列出了公司中一部分HTML高手的名字及其所属部门经理的姓名,要求他直接联络他们,请求技术上的支持。

正因为如此,在腾讯内部,问题可以顺利地在短时间内被解决,资源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有人描述过腾讯做出决策的一个典型过程:从凌晨四点马化腾发出邮件开始,历经总裁、副总裁、总经理、产品经理等几个级别的讨论,到下午三点就可以给出项目的具体排期。如果在技术上遇到难题,马化腾会从全公司寻找技术高手,给予技术层面上的支持,同时从不同的系统层面调用可用的资源。

腾讯的线上产品有1700多种,被马化腾亲自关注过的产品占很大比重。员工和他通过邮件讨论产品的相关问题非常愉快,基本上就是一个产品经理和另一个产品经理之间的切磋。如果他被一个想

法触动,便会立即把邮件升级,拖着很多副总裁、部门经理进来,共同推动产品前进。

马化腾将腾讯内部管理进行了扁平化处理,去除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产品经理们互动频繁,大大提高了产品和项目的推动效率。在扁平化的组织机构中,内部人员的沟通会更加顺畅,平级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频繁、高效。

如果沟通双方本身并不熟悉,或者一方对另一方不太信任,这个时候可以借助第三方进行传话。除了类似这样的特殊情况,最理想而高效的方式便是跳过中间的传递者,和需要沟通的人面对面沟通。

有一些团队由于特殊的组织结构无法进一步进行简化,作为身在这类团队中的个人,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沟通,尽可能在沟通时跳过中间的传递者,直接和需要沟通的对象建立交流,这样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指令直接传递给对方,有效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降低沟通漏斗的负面作用。

妙用金字塔原则,让沟通更轻松

沟通中有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人喜欢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后面说。这样一来,如果时间有限,或是对方失去了倾听的兴趣,我们很可能会失去继续表达的机会。采用金字塔原理,让结论先行,再具体地阐述原因,便能突出说话的重点,让听者更容易理解和印象深刻。

下载康德的人性与道德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康德的人性与道德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后感人性

    读后感 读完这四篇小文章后,让我对人性有了再次的认识。中国有句古话———“人之初,性本善”,我个人十分崇信这句话。我认为如果人人都拥有责任心;人人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人人......

    人性读后感

    人性读后感这段时间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让我受益匪浅,人性读后感。在这样深夜,读这样的书,像是在品尝一场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乐。要将这种感觉说出来,还真是只可意会、......

    好书读后感:人性与金钱

    人性与金钱这是一位老人,一位巴黎的老人。老人居住在一处并不算豪华,甚至有些破烂的公寓。老人原本颇有些资产,他趁着大革命期间囤积了不少面粉,凭借着智慧的头脑和善于经营,发了......

    金钱与人性 ——金银岛读后感

    金钱与人性 —— 《金银岛》读后感 六(5)班 于乐园 今天,做完作业,打开抽屉,里面还放着前几天前刚买的书——《金银岛》,金钱与人性 ——金银岛读后感。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及笔记

    康德哲学思想初探——《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及笔记摘要本文通过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阅读与思考,尽量在浩瀚如烟海的哲学长河中得到著名的康德的思想的冰山一角,并以此指......

    人性寓言读后感

    《人性寓言》这本书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它像一位导师,教我做人、处事、守护友谊。它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告诉人们其中的道理,并在每一个故事后面加上更深入的注释。......

    人性场所读后感

    一提到环境我就想起我的童年时代,那时的住宅大院里有着高大浓密的刺桐树和梧桐树,有大水池,有一大片的树林还有草地。我和院子里的孩子们在这片自然安静舒适的院子里玩耍。而如......

    《人性场所》读后感(精选)

    读《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有感——浅析小型公园和袖珍公园 班级:园林(景观设计)3班 姓名:华莹珺 学号:201206194097 作为景观设计专业的一名学生,读了《人性场所》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