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管理思想

时间:2019-05-14 08:0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为管理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为管理思想》。

第一篇:行为管理思想

行为管理思想

许多人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都认识到人的因素对于组织成功的重要性。①理论核心:

行为科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要求管理者把员工作为一个人对待,把人视为是需要予以保护和开发的宝贵资源,而不仅仅是生产的一个要素。也就是说“人群关系—行为科学”学派主张一种感性化的管理,而非理性化的管理。

行为科学理论实为人群关系理论,它的产生源于有名的“霍桑研究”。

1.照明实验(1924年-1927年)

2.继电器装配室实验(1927年-1932年)

3.面谈计划(1928年-1930年)

4.对车间里除了存在按照公司的编制建立的正式组织外,还存在因某种原因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有时会严重地影响工作效率地发挥。

行为科学的前身是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来的人际关系学说,现行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问题:

一).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其中各个时期、管理者对管理对象的认识可以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工具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决策人假设。

二).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从与要层次理论、行为改造理论、过程分析理论三个方面进行的。

三).群体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支柱,掌握群体心理是研究群体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领导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行为、领导本体类型、领导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②代表人物:梅奥

③行为科学的贡献:

行为科学既是管理理论的发展又是管理实践的总结,它的产生与发展对管理理论及管理实践都有巨大的贡献,概括地说这些贡献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社会人假定 ;需求因素与激励 ;作业组合 ;领导理论

第二篇:行为超不出思想

每天早晨,我总是习惯先将办公室的落地窗帘拉开,让阳光斜射进来。从金黄色的玻璃幕墙向下望去,正下方是一个国际标准的环形赛场。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人在红白相间的塑胶跑道上赛跑,有时是一群学生,有时是专业运动员。看这些人比赛几乎成了我的习惯,在赛场上每一天都上演着胜利与失败的场景。其实他们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结局却有如此大的区别?这个问题再一次给了我警省。在人生的赛场上,大家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都是一无所有来到这个世界,但后来每个人的结局却有所不同。有的人功成名就、飞黄腾达,而有的人却默默无闻、穷困潦倒……我们可以抱怨一切,可以找出大堆的理由,说明自己是多么的不幸和无辜,但这只不过是弱者逃避改变却又怕被人看不起而用来粉饰的籍口。其实,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健康财富与你的高矮胖瘦、出身贫富、学历高低、都没有绝对正比的关系,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那些先天条件很差的人,也有许多人过上了成功富有幸福快乐的生活。既聋又哑,双目失明的海伦,世界上谁不说她是一个精神富有者?先天身体虚弱、学历不高的松下幸之助,却被人们称为“经营之神”,出身贫寒的刘永好,竟成为中国首富;在球队中个子不高的乔丹被世人誉为“飞人”;说话口吃的英国人迪蒙斯 丹尼,最后成为“世界第一名嘴”。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的不足,他们的共同点不在于外在的条件,而是在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在于他们的心中都有一种不甘平庸、一定要出人头地的成功信念。正是这种信念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不论你说你行或不行,你都是对的,因为成功和失败这两种新年都有很大的力量。卓越的要决在于选择能够引导你成功的信念,祛除拖你后退的信念。许多人萌发过改变的念头,可是结果总被类似于“不可能,做不到”“我行吗?”等消极信念所左右。因为这类消极信念的负面作用太大了,它们不仅严重压抑了个性,使人变的消极、变得被动、变得平庸。在国内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数受到了这一类的负面信息影响较大,因而更需要进行信念置换,更需要心灵财富训练的帮助。因为从小到大,许多家庭都缺乏对孩子的积极正面的鼓励与引导,更多的是大人们为了使孩子听话,将自己的意愿运用各种方法强加给他们,同时也给他们太多不当的限制与制约。在很小的时候,就输入了太多的负面的思想,如果不能清除、置换的话,就会使他们的一生受其影响。思想中有太多的负面东西,就像电脑中有太多的信息垃圾没有被及时清除一样,使电脑的运行速度减慢甚至死机。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创造成功,首先就要清除心灵积留的负面信念,建立积极正面的信念。我们要想拥有正确的行为,就要在头脑中具备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行为。佛家说有正念才能行正道,才能结正果,是一样的道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首先都是从一种想法、一个念头开始,从而激发出自身的潜能,爆发出强大的行动力,才能达成种种期望的结果。你的行为永远无法超脱你的思想。“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莫不是以思考的动力作为起源的形式而创造的结果。”成功的人生是从心灵开始,从一种积极的信念开始的。出处:学生大

第三篇: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史 各章思考题答案要点(参考)第一章、儒家管理思想

1.如何理解孔子提出的“重义轻利”的管理原则?

①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阳货》),坚决反对见利忘义、为了利而不择手段的行为,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对那些不违背义、符合义的利,孔子是从不反对的,甚至还提倡主动去追求这种合义的利:“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那种要求“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做法,是不符合孔子本意的。③总之,孔子承认求利是人的合理需要,但必须用义对其加以限制,若不加限制必然导致争权夺利、怨声载道乃至社会**:“放于利而行,多怨”。提倡义利结合、重义轻利。④义利结合、重义轻利原则应用在管理上,就要做到:第一,管理者应当以身作则,加强修养,用义约束自己的行为;第二,管理者不要贪图一己私利,而要为全体民众谋大利,与民同利;第三,提倡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的风气,惩处见利忘义、争权夺利和危害民众大利的行为。2.如何理解孔子的以人为本的民本管理思想?

孔子和儒家反对天命、重视人事,“敬鬼神而远之”;认为宇宙万物中只有人最为尊贵:“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主张人的生命和价值远远高于物质财富的价值,孔子得知家里的马厩失火时,“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民本管理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

①关心人、爱护人。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的,也让别人得到;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厌恶的,也不要带给或施加给他人。总之,仁者“爱人”,包括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同阶级或阶层的人乃至所有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实现管理目标。

②重视和任用人才。孔子多次提到要“举贤才”、“得人”,指出“舜用臣五人而天下治”。3.如何理解孟子的仁政管理思想的内涵? 《讲义》P57-58 4.简述孟子的“富民”思想 《讲义》P58-60 5.荀子的“明分使群”指的是什么? 见《讲义》P63-65“‘明分使群’的内容” 6.儒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哪些启示?

(此题是综合性的论述题,需结合工作实践加以分析论述,以下仅是参考性思路)启示一:儒家“性善论”→西方人性论中的“y理论”及其管理方式; 启示二:儒家以义为利、重义轻利思想→反对唯利是图、提倡诚信经营

启示三:儒家重视教育、教化思想→全员参与、目标管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及措施 启示四:儒家“富民”思想→共同富裕、创新发展

7、如何评价儒家思想对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

积极性影响:见利思义对唯利是图、诚信经营对商业欺诈、关系和谐或“和为贵”对争权夺利、富民或共同富裕对贫富悬殊、性善论与仁爱论所倡导的人性化或人本管理等等

消极影响:身份等级思想、忠“君”愚民思想等。第二章、法家管理思想

1.齐国法家和秦晋法家有何异同点?

齐法家指以春秋战国时主要活动在齐国范围的法家学派,主要是尊崇管子的“稷下学者”,有时又称为“东国法家”;秦晋法家则指以秦国、“三晋”(韩、赵、魏)的法家。①相同点:其一,两者都重视“法”的重要性、推崇法治;其二,都强调君主集权、君主的权威;其三,都认为人性求利,因而可以根据这种求利的本性,通过赏罚手段来产生激励;

②不同点:其一,秦晋法家认为没有强制约束力的礼、义起不到规范作用,主张单纯的法治;齐国法家则认识到礼、义的作用,主张法治的同时辅之以礼、义; 其二,秦晋法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过分依赖行政、法律手段,而齐国法家则更主。

2.结合管理实践谈谈你对法家“势”的认识

①从“势”的作用上看,“势者,胜众之资也”(《韩非者·八经》),即是说“势”是统治者制服组织成员的凭借。任何一个平常之人,如其占据了国家控制中心的位置,他便可以制服其国民,即使像桀这样的不肖之徒,得了势,也“能制天下”;反之,像尧这样的圣贤,不得势也会沦为匹夫,管不住三人 ②君主之“势”的具体内容和体现,就是对各级下属的财富、地位、名誉等重要方面拥有绝对的处置权,包括对其人身的生、杀大权:“君执柄以处势,故行令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

③最高统治者必须牢牢抓住、大权独揽,绝不可让他人分享,否则“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

④为了保护“势”的尊严和权威,臣下、民众必须绝对服从最高统治者的意志,不能有丝毫违抗;即使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出现过失,臣下也只能提醒、劝告,然后由最高统治者自己加以纠正,而不能由臣下采取抵抗行动。一句话,最高统治者的威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受到威胁的。

⑤君主任势不能自己任意妄为,而必须任用贤能,做到“择贤任势”。结合自己管理实践进行分析、评价。

3.谈谈法家法制观的主要内容,并将其与现代法制观作一比较

①关于“法”的作用

法具有强制性,可以迫使人们规范行为(与秦晋法家不同,齐国法家主张以“法”为主、以礼辅法了); 法是人们行为的标准或规范,“法者,国之权衡也”; 法可以明确产权、确定社会经济秩序。②关于“法”的制定

法家主张法令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做到与时俱变; 法应当公开,法家称之为“明法”;

法律的内容之间应当统一,并且由最高统治者独断,法家称之谓“一法”; 法律不可频繁变动,法家称之谓“常法”。③关于“法”的执行

执法必须有“信”,就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商鞅指出:“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端。惟明主爱权重信,而不以私害法。故上多惠言而不克其赏,则下不用;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死”,这就要求执 法者必须不畏权贵、杜绝徇私枉法。

统治者自己要带头守法,认为“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管子·法法》)。④与现代法制观的比较

相同点:在法的作用、法的制定、法的执行诸多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共同认识和主张

不同点:古代法家的法制是君主专制的管理工具,维护的是专制集权,是rule by law;现代法制体现的所有人的平等,维护的个人权利,是rule of law。

4、试述法家人性观的主要内容,并将其与西方“经济人”假设作一比较

①人的本性是求利的,不仅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趋利避害

②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是推动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强大动力,如商“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③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实质上都是利益的交换关心,如地主与佃户之间、医生与病人之间,甚至君臣、父子之间都是如此。

④根据人们的求利本性,统治者、管理者利用赏罚手段来激励或禁止民众达到自己的目标,即所谓“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韩非子》); ⑤对人们的赏赐或满足民众需要的程度,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若奖赏得过多,以至于人们变得富有时,则奖赏便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即所谓“足民不可治”

⑥与西方“经济人”的比较

相同点:二者都认为人是理性的或自利的,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且正是这种追求自利才是人类经济活动乃至所有活动的根本动力。

不同点: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一是君主专制论,一是个人主义);二者目标不同(一是利用人性论服务于专制管理,一是用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5、试比较法家与儒家在控制观上的异同

①相同点:其一,组织结构上,都主张君君、臣臣的等级制。其二,在领导方式上,都主张君主、领导要以身作则,同时领导要注意听取下属和民众的意见。

②不同点:其一,在控制的目标上,法家是要通过法、术、势等等控制手段来达到保证君主的集权和权威、实现君主的意志;儒家则是要实现“安人”、“安天下”的和谐社会。其二,在控制的手段上,法家侧重外在的控制,强调的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认为礼义等非强制性的规范最多只具有辅助作用、甚至毫无作用;而儒家则看重内在控制,重视被管理者内心的心悦诚服,法律只是在不得已时才使用 第三章、道家管理思想

1、论述“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

“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也是道家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具有丰富的内涵,具体包括: ①顺应自然本性,尊重客观、自然的规律,不干扰事物的正常发展。老子说“治大国若亨小鲜”,蒋昌锡《老子校诂》对此解释道:“烹小鱼不可挠,挠之则鱼碎;治大国当无为,为之则民伤”。表现在管理中,便是领导者不能事事干预过问,统治过死。“无为而治”要求管理者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决策,减少对决策执行活动的干预,反对瞎指挥,鼓励下属按照管理规律办事。领导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两点:

②善于利用外界有利条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这一点《吕氏春秋》称为“因”,例如“古之王者,其所为者少,其所因者多。因者,君术也;为者,臣术也”(《吕氏春秋·任数》)。所谓因势利导、顺水行舟,便是“无为”思想的生动写照。因此,管理者必须充分利用政策、人才、技术、资源等等的有利环境或条件实现组织的目标。

③在条件和能力许可的范围内活动。郭象说“知止其所不知,能止其所不能。用其自用,为其自为,恣其性内,而无纤芥于分外,此无为之至易也„„举其性内,则虽负万钧而不觉其重也。外物寄之,虽重不盈锱铢,有不胜任者矣”(《庄子注·人间世》),意思是每个人在各自能力的限度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就是顺应自然,也就是无为;而在他的能力限度之外、哪怕稍微超出一点,就违背了自然,也就是有为。而每个人在其本性和能力限度内活动,是最容易的事;超出限度,就非常吃力。因此,管理者必须注意扬长避短,切忌贪多冒进。

2、领导者如何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在管理中,“无为而治”要求管理者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决策,减少对决策执行活动的干预,反对瞎指挥,鼓励下属按照管理规律办事。“无为而无所不为”的领导管理方式,关键在于君无为,臣才能有为。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领导者不能事事干预过问,统治过死。有些企业领导者事事充能,样样都管,竭力去“有为,处处显示自已是领导,但往往由于缺乏具体工作实践的专业经验而出现负效应,降低领导者的威信,使人们对领导者的整个管理行为产生疑问。

②领导者要”无为“首先要在企业里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自觉地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运作,就象地球绕着太阳运转一样,它的运行轨道谁也看不见,但却永远沿着那无形的轨道运转而不偏离。管理机制的成与败, 关键在于职工是否认同一致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达到认同一致,职工自觉努力。

③领导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做到”为而不争“。不争是指不在”有形“上去争,而是在”无形“中去争。成都恩威公司的宗旨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种无为的竞争,是利益他人、造福社会的竞争。

④领导者要举贤用能,大胆放权,通过下属有为体现自己的“无为”。当今时代,科技目趋发达,作为一名领导者,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企业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即“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意思是看人既看长处,又看短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作到人尽其才,对物要尽其所用。同时还要给予部下自主权,领导者做宏观控制,放手让部下”,独挡一面开展工作。

⑤加深与下级的情感交流,下级可为。通过交流,让下级理解和认识工作的内容、目标和责任,这样才能做到知人善用,配合默契,还要在物质条件上给予一定的保障,激发下级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按“无为”之道大有所为。⑥领导者应有功不居,下级可为。在企业管理中,如果领导抢功争利,就会使下级难以有为。要象老子所说那样:“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正因为领导者在成就面前不居功。其政绩才会在上级和下级的心中长留。这样的无为,就会使下级更加积极有为。

3、论述“弱用论”的思想内涵和管理学意义

①《老子》认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他把这概括为“弱用论”,说,“弱者道之用”,例如“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弱者道之用”是老子的“弱用之术”,是“守柔”,“处下”的管理谋略。②在老子看来,凡“生”者必是“弱”的,而以“强”自居者,“死”期已将至。这包含着“强”和“弱”是互相转化的原理;当然,对于弱者来说,内而同仇敌忾,外而得道多助是以弱胜强的基本条件。

③“弱用论”包含有在与人竞争时扬长避短、避实击虚的谋略,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对方的弱点,从而取得最后成功。

④“弱用论”还包含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经营管理者应当时刻保持防范危机、识别危机、恰当处理危机的清醒意识和能力。

4、试比较道家与儒家管理思想的异同

不同点:儒家提倡和大力推行仁义礼信等行为规范,努力维护体现一定阶级意志的社会秩序;道家反对所有这些规范,认为这是对人的天性的束缚;儒家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君”、为民,为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道家认为那是“有为”,人们只能“无为”,顺应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才能成功;儒家主张按照地位高低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待遇,实行严格的等级制;道家要求人人平等、全都保持俭朴的生活水平。等等。

相同点:二者都主张减轻税负、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孔、孟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管理政策,与道家“无为”原则不谋而合。等等 第四章、兵家管理思想

1、理解姜尚关于领导者必备的素质的基本观点 《讲义》P20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根据《六韬》“六守”、“八证”识别和考核人才?

①姜尚《六韬》“六守”指:“富之而不犯(富裕而能不冒犯他人)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托付)之而不转(转手他人)者,忠也;使(指使、使唤)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串之(试以事变)而不穷者,谋也”。

②《六韬》中的“八证”指:“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详;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谋,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故意给脸色看),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结合自己管理实践进行分析。

3、理解“五事七计”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①《孙子》中的“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书中认为,“凡此五者„„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②《孙子兵法》中的“七计”指“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五事”、“七计”是衡量军队战斗力强弱的维度和制订作战方法的依据。

③“五事”、“七计”是《孙子》提挈全书的纲,而“道”就成为书中的“纲中之纲”。什么是道?《孙子·计篇》中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可见,“道”是体现组织中上、下级乃至全体成员共同意志的东西,这便是组织的战略目标、根本宗旨。

④企业管理也有谋道问题,企业谋道是指在管理中从战略着眼,考虑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方针。企业管理是涉及企业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的管理。这些方面都有一个用什么政治原则、价值观念、思想准则发挥作用的问题,具体说来是,用什么“道”对待国家的利益,用什么“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用什么“道”作为凝聚剂,处理好各方面人际关系,使企业形成精神,产生力量;用什么“道”开展竞争等。

⑤用来衡量企业经营的其他六“计”分别是,“将孰有能”是强调能“将”的治理。“天地孰得”强调驾驭环境求发展;天,天时,地,地利,统称就是环境。经营管理、计划决策、行销竞争都必须考察环境条件;“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这几个问题,对从事企业管理也十分重要。要制订“法”,即规章制度等;强化“兵”’即技术装备等;练好“士卒”,即培训好职工队伍;严明赏罚,把企业办好。

4、联系实际论述现代企业如何做到“谋势取胜”?

①何谓“势”?《孙子·势篇》说:“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予千仞之山者,势也。”这话是说,善于指挥战争的人,会造就一个像在800丈高山上滚下圆形巨石的气势来,那就是“势”,是巨大势能或力量的体现。②何谓“谋势”?《孙子》中说“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镒、铢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一镒为二十四两,一两为二十四铢。谋势,就是指竞争、作战,必须要靠“势”来取胜,尽力谋求在竞争中具有高屋建瓴、势不可挡的强大之“势”,包括气势、态势、势力。③如何谋势?其一,谋“势”要谋择人的势。《孙子·势篇》提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的观点。谋势,从一定意义讲是择人问题,无论是什么行业的经营管理,说到底都是琢磨人,都是对人之欲望的梳理、激励和制约。其二,谋“势”还要据事物运动规律去谋。《孙子》中说“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所谓木石之性,就是木石运动的规律,木石系重物,据木石特性,用力搬它事倍功半,用势滚动它事半功倍。谋势,就要像转圆形木石那样地去谋。其三,谋势在于平时提高素质。

总之,谋势取胜,就是通过企业家谋求强大的企业管理之势。“企业就像一盘棋,企业家就像棋手,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企业谋势的重要表现,在于提高企业质素。提高企业屈人而不屈于人之力,造就胜人而不胜于人之势,经得起宏观和微观形势变化等等的挑战。

5、论述孙子“全胜”思想的现代意义

①孙子认为:“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主张“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必以全争于天下”,反对鲁莽、残酷的拼杀,避免两败俱伤。②当代意义:在决策过程中应当掌握充分的信息,经过精心的“庙算”,作出科学、可行的决策;在经营过程中,尽量避免与同行进行“价格战”、“资源战”、相互拆台等“战”的行为,而是扬长避短,不断创新,争取双赢互利的“不战”而胜。

6、比较《孙子兵法·计篇》提出的五条选才标准与《六韬》中“六守”选才标准的异同

①《孙子兵法·计篇》的五条选才标准:《讲义》P30-32 ②《六韬》的“六守”:《讲义》P18 ③二者共同的内容是“仁”、“勇”、“信”,都重视这三方面的素质要求。此外,《孙子兵法》中的“智”与《六韬》中的“谋”意思也相近似,可以看成是共同的内容。

④不同点:一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孙子兵法》要求“严”,而《六韬》中则提倡“忠”、“义”;二是在排列的顺序上,《孙子兵法》将“智”列为第一,《六韬》以“仁”为首。可见,《孙子兵法》是针对诸如战争等激烈竞争环境所提出的人才素质要求,而《六韬》则是对包括“和平”时期在内的所有环境下所提出的人才素质要求。

7、讨论“三十六计”对当代商战的借鉴作用

①“三十六计”:《讲义》P16 ②列举一、二个运用“三十六计”的当代案例加以说明 第五章、科学管理思想

1、理解科学管理思想兴起的背景 见《讲义》P180-181

2、简述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案要点:①作业管理 a.为作业挑选“第一流的工人”。b.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

c.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它包括三部分:通过工时研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工资率”即工资标准;差别计件工资制;“把钱给人而不是职位”;

②组织管理 泰勒对组织管理的贡献是巨大的。

a.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改变了凭经验工作的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以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b.提出职能工长制,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进一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

c.提出例外原则的概念。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处理,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如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的人员更替问题等。这种例外的原则至今仍然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③管理哲学 即提倡劳资双方由对立走向合作、从而共同收益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3、劳仑斯·甘特的主要管理思想是什么?

劳仑斯·甘特是泰罗的亲密合作者。他的管理思想主要有:

①提出了一种“工作任务和奖金”的工资制度,其特点是工人的操作有科学制定的明确的定量、方法等规定;工人即使完不成任务,也有保底的工资;重点在推广最有效的操作方法上;

②制定了用于生产控制的各种图表,特别是“甘特图”;甘特图是一种生产计划进度图,可以一目了然地显示工作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同计划完成情况的对比;

③强调对工人进行培训;

④重视人的因素,强调工业民主和关心人的领导方式,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先驱者之一。

4、简述亨利·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法约尔把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6种活动: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财务活动(筹集的最适当的利用资本);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会计活动(财产清点、资产讨债表,成本、统计等);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认为,只要是企业,这六种活动(或者说基本职能)总是存在的。

②探讨了“管理”活动的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③法约尔还提出了著名的14条管理原则。它们是:a.劳动分工。B.权力和责任。c.纪律。d.统一指挥。e.统一领导。f.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g.人员的报酬。h.集中。i.等级制度。j.秩序。k.公平。l.人员的稳定。m.首创精神。n.人员的团结。

5、简述马克斯·韦伯的行政集权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可以分成3个部分:

第一:理想的行政组织 韦伯理想的行政集权组织的主要特点如下: a.任何机构组织都应有确定的目标。b.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

c.按等级制度形成的一个指挥链,这种组织是一个井然有序且具有完整的权责相互对应的组织。

d.个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影响到工作关系,人员之间只是一种指挥和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职位所赋予的权力所决定。

e.承担每一个职位的人都是经过挑选的,也就是说必须经过考试和培训,接受一定的教育获得一定的资格。f.该人员实行委任制,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委任的,而不是选举的(有一些特殊的职位必须通过选举的除外)。g.管理人员管理企业或其他组织,但他不是这些企业或组织的所有者。

h.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并且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管理人员的升迁是完全由他的上级来决定的,下级不得表示任何意见。i.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组织中的法规和纪律,这些规则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适用于一切情况。第二:权力的分类

韦伯把权力划分为3种类型:

a.合理的、法定的权力。指的是依法任命,并赋予行政命令的权力,对这种权力的服从是依法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这是对确认职务或职位的权力的服从。

b.传统的权力。

c.神授的权力:它是指这种权力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崇拜和迷信的基础上的。第三: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管理制度

韦伯认为管理就是意味着以知识为依据来进行控制,领导者应在能力上胜任其工作,要依据事实来进行领导,行政组织中除了最高领导之外的每一个官员,都应按下列准则被任命和行使职能:(1)他们在人身上是自由的,只是在与人身无关的官方职责方面从属于上级的权力;(2)他们按明确规定的职务等级系列组织起来;(3)每一职务都有明确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职权范围;(4)职务是通过自由契约关系来承担的,因此,从原则上讲存在着自由选择;(5)候选人是以技术条件为依据来挑选的,在最合乎理性的情况下,他们是通过考试或表明其技术训练的证件为依据来挑选的,他们是被任命而不是被选举的;(6)他们有固定的薪金作为报酬,绝大多数有权享受养老金,雇佣当局只有在某些情况下(特别在私营组织中)才有权对这些官员解雇,但这些官员则始终有辞职的自由。工资等级基本上是按等级系列中的级别来确定的,但除了这个标准以外,职位的责任大小和任职者在社会地位上的要求也可能予以考虑;(7)这个职务是任职者唯一的,或至少是主要的工作;(8)它成为一种职业,存在着一种按年资或成就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升迁制度。升迁由上级的判断来决定;(9)官员完全同所管理财产的所有权无关来进行工作,并且不能滥用其职权;(10)他在行使职务时受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的约束和控制。

7、如何评价科学管理思想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见《讲义》P209-210 第六章、行为科学

1、了解梅奥的社会人假说及其意义

梅奥的人性假设是:职工是社会人。

梅奥通过霍桑实验证明,人是一个社会人,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利益之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个体的观点和个性都会影响个人对上级命令的反应和工作的表现。因此,应该把职工当做不同的个体来看待,当作社会人来对待,而不应将其视作无差别的机器或机器的一部分。

对于社会人,梅奥认为:(1)对于社会人来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不是人们在无组织的人群中互相竞争。(2)所有的个人主要是为保护自己在集团中的地位而不是为自我的利益而行动。梅奥的社会人假说的提出、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使西方管理思想在经历了早期的管理理论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之后,进入了行为科学的理论阶段,实现了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

2、行为科学从哪些方面体现对于人的因素的重视?

①重视员工的需要、动机等心理活动,从而改变了把人仅仅当作理性人、工作的机器等观念,把人作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的看待;

②注意研究管理激励与人的需要、动机相适应,如改善企业的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等,从而使组织的需要和成员的需要协调一致;

③重视开发人力资源潜力,努力发挥员工自身的积极性或工作动力。

3、理解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需要层次理论:《讲义》P232-233 双因素理论:《讲义》P234

4、卢因的团体动力学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团体动力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卡特·卢因提出,他的团体动力学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卢因认为人们结成团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属于不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

(2)卢因所讲的团体指的是一个非正式的组织。它和正式组织一样,有三个要素:活动、相互影响、情绪。活动,是指人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相互影响,是指人们在组织中相互发生各种作用的行为。情绪,是人们内在的、看不见的心理活动,如态度、情感、意见、信念等。这些人的心理活动,是可以从人所要进行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判断出来的。

这3种因素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3种因素的综合就形成了团体的行为,也就是说团体的行为是这3种因素所决定的。

(3)团体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场中,叫作生活场所或叫自由运动场所。这些力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涉及到团体活动的环境、每个成员的个性以及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相互之间的看法。

(4)这种团体由于不是正式的组织,所以它有和正式组织不同的组织目标,以维持团体存在,使得团体持续发挥作用。

(5)这种团体也和正式组织一样有一个组织结构,但是这一组织结构是非常不明确也是不容易辨认的,其中包含正常的成员、非正常的成员,领导者和孤独者。

(6)在这样的团体中,和正式的组织一样,存在着不同的领导方式,卢因把它分成为3种:专制型的领导方式、民主式的领导方式和自由放任式领导方式。

(7)这种团体的规模一般是不大的,因为这有利于交流各种信息和感情,以维持团体的长期存在。

6、理解领导方式理论的内容和实际意义 见《讲义》P248-250

7、理解领导权变理论的基本思想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并不存在着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或“不好的”领导方式。一切以企业的任务、个人和团体的行为特点、以及领导者和职工的关系而定。其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是菲德勒(Fred E.Fiedler)的权变领导模型,其基本内容如下:

①他将领导方式分为“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和“以工作为中心”两种;领导环境由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工作结构和领导者的权力地位三个因素构成,领导环境可分为对领导者非常有利、非常不利和中间状态三种。

②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在对领导者有利情况为中间状态的环境中效率较高,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在对领导者非常有利或非常不利的环境中效率较高。所以,不能说哪种领导方式最好或不好,而必须把环境、领导者和下属的情况、工作类型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不同的情况适合于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

③要提高领导效率,可以从决定领导效率高低的两个方面来着手,即:(1)改变领导者的个性和领导方式;(2)改变对领导者是否有利的环境。这可以其三个因索入手,即:(A)改变领导者同下属的关系,如改变下属的组成,使下属在经历、文化水乎、技术专长等方面同领导者更适合。(B)改变工作结构程度的高低,如详细规定工作的内容或只作一般指示。(c)改变领导者的地位权力,如由更高领导授予领导者更大的权力等。

现实意义:领导者应当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适当的领导方式 第七章、现代主要管理思想

1、促使二战后出现众多管理学派的原因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管理理论呈现出各种流派纷呈的局面。其深层次的原因有: 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力导致生产方式变化,促进管理思想的发展; ②宏观经济调节作用,推动管理思想的发展;

③人们受教育程度提高深化对人的认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市场观念,导致内外结合的管理思想的产生; ⑤自然科学思想对管理科学的渗透导致了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管理思想的产生。

2、决策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①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组织就是作为决策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管理就是决策,组织的任何一个成员第一个决策是参加或不参加这个组织。

信息联系在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信息联系的3个阶段(发出信息、传递信息、接受信息)都可能发生阻塞现象和歪曲现象,在系统中造成信息联系混乱的障碍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必须加强组织的信息传递和筛选。②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的准则。由于决策者在认识能力上和对时间、经费、情报来源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作出完全合理的决策。西蒙用管理人来代替以最高准则行动的经济人。这种管理人要求:用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

③决策的类型上,把组织的全部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这是些重复出现的例行公事,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因此,这类决策叫做程序化决策;另一类是非例行活动,这类活动不是重复出现的,也不能用对待例行公事的办法来处理,这类活动往往是比较重要的活动,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新出现的,不能程序化的,这类决策叫做非程序化的决策。

3、明茨伯格把管理者划分为哪些角色?

明茨伯格根据自己和别人对经历实际活动的研究发现,经理们并不按人们通常认为的那种职能分工行事,即只从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还要进行许多别的工作。经理担任的角色划分为三类十种角色:

人际关系方面: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方面:信息收受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方面: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4、简述战略管理的代表性理论。

参见《讲义》P277-2279, 包括①竞争战略理论、②核心能力理论、③战略联盟理论

5、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是什么? “学习型组织”的内容见《讲义》P278-279,其特点如下:

①在提高人员素质基础上的机构精简 ②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③超强的适应性 ④倡导“全面”学习思想 ⑤强调自我管理意识

6、新公共管理有哪些特点? 《讲义》P295-296

第四篇:小班化班主任工作行为思想转变及班级有效管理

小班化班主任工作行为思想转变及班级有效管理方广西2012.2.2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呼唤, 小班教育形成热点,学校自2010年开始,提出了实践“小班化教育”的办学模式。为了充分体现小班化教育的优质性和充分性及价值追求“公平”、“优质”、“精致”、“全纳”的教育,为了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提出对小班化教育班主任工作理念和行为思想的转变及班级有效管理的看法。

一、营造人文化的德育环境,通过“两核心、一主线”,实现班主任理念和行为思想的转变.(一)小班教育的特点:

1.教师与学生个体可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大大地得以拓展。

2.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的密度增大,开放程度高,信息量大,反馈节奏加快。

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繁,沟通、了解、互动的机会极大地增强。

4.学生个体享受教学资源和教育关爱的均值得到递加。

5.教育教学内容、方式、过程等在以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标指向的教育要求下发生了相应动态的演变。

(二)德育工作突出“两核心、一主线”

“两核心”,即以小班化教育为核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小班化是学校的特色所在,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载体;所以我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围绕着小班化而展开。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发挥,不仅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样也强调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从一定程度上讲,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德育需要细致的思想工作,需要细腻的情感渗透,需要持久的坚定努力,需要良好的习惯维持。因此,我们在大力加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与树立正确人生观念的同时,也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理解当代学生的思想,认真贯彻德育工作方针,让学生自主有个性地健康

发展。“一主线”,即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美德的培养。爱国主义美德,一般表现为人们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因时代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涵。我们充分利用思品、班队、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着重从创业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三个方面,结合社会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教育。将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精神培养与小班化的主体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教育学生要坚决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也要学会自我负责,自我发展。

(三)班主任角色意识的转换

1、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在小班化教育中,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老师既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团结协作。小班班主任应有多样化的管理思想、多样化的管理方法、多样化的管理组织、多样化的管理手段。班主任角色的内涵也向多元型转换。

2.由权威型向对话型、参与型转换

时代呼唤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邀请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定计划、定目标、定时间、定进度,选出学生自己信赖的小干部;班主任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去尝试、去改进,进而去发展、去创造;班主任以“对话者”、“引导者”角色,尊重、对待每一位学生,注意调节双方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摆正在集体中的位置,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谐,树立起新时代“学习导师”、“生活良师益友”的形象。

3.由被动、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联合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对策,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效。班主任都清醒地意识到,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道德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使之具有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性,开放创造型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能适应变化、有自主自律能力的未来人。

4.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在小班教育条件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制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班主任应在掌握教

育科学、管理科学,和了解、研究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指导班级工作,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的德育方法,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德育过程的最优化。

二、小班化班级有效管理的探索

小班班级管理倡导建立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为此,我认为从以下了三方面进行探索:

(一)实行班级“一人一岗”管理

所谓“一人一岗”制,就是从实际出发,在学校设置许多不超出学生实际能力的岗位,推行“人人有职,人人有责”的学生全员参与管理机制。让学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增强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并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1.班主任对“一人一岗”的认识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孩子成长的服务者。

(2)“一人一岗”对那些从来没有参与过班级管理的同学来讲,能力上得到较大的培养,学会了如何去开展工作。

(3)小班人数少,岗位周转速度加快,学生锻炼机会增加,为学生才干和自主性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2.全员参与强化了每位学生的责任意识

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小班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归根结底还要靠学生的自我觉醒与自我教育。“一人一岗”就是要做到人人参与、全员参与;即“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都有权利和义务管理好班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的同时,能够体验和明白责任的真正内涵。

3.岗位的设置和效果

通过实践,我们把学生岗位分成四大类:表率类,学习类,纪律类和服务类。

(1)表率类岗位:主要由班干部担任,如: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文体委员等。

(2)学习类岗位:主要是各科的课代表。课代表的产生不是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指定,而是由学生自荐,或推荐产生。这样,担任某学科的课代表,在主观上就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做好这份工作,因为这是他的兴趣所在,也许是他的特长所在,从而带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3)纪律类岗位:主要由一些在学生中比较有威信的,能带动一批学生的同学来担任。也许,他们在班级中不是最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不是数一数二的,也不是班级的小干部,甚至平时还喜欢调皮捣蛋、破坏课堂纪律等。如果担任纪律委员,不但能进一步提升他们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在无形中给他们增添了一份约束,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自己的信心,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希望。

(4)服务类岗位,如:图书管理员、财产管理员等。这些岗位,虽然微不足道,只是为大家服务,但这些岗位的设置,却能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有为他人服务的心,体现出学生的个人品质和生活素养。“一人一岗”为学生搭建了表现自己能力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干,也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份管理班级的权利,更让每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有了发言权,打破了原来只有少数班干部管理多数同学的陈旧局面,真正让每位同学参与到了班级管理中来。

(二)学生个人成长档案的探索

1.设计思路

小班化教育环境为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带来了有利的因素:人数减少,便于教师的观察和了解,使教师有可能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需求及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教育目标与措施,使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开学前,班主任到每位学生的家中访问,一方面了解孩子发展的基本概况,如:作息规律、生活卫生习惯、自理能力、兴趣爱好等。另一方面,对孩子的家庭背景、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等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对该儿童作出综合分析与判断,并提出最基本的教育要求及为达到此要求所采取的预计有效措施。为此,设计建立了学生成长的档案即《学生情况表》。

2.建立适应学生实际的“成长档案”

开展小班化教育以来,要充分认识到小班化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以便确定因材施教的方案。《学生情况表》要用最简洁的方法反映学生最真实的情况,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学生情况表》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这部分是由学生自己填写,以展示学生鲜明的个性,有利于教师进行分层教育和分类指导。

第二部分是学生情况记录表。由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情况用简洁的文字表述作一评价与成绩记录。

第三部分 是学生日常情况记录表。是班主任老师在平时对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点滴事件的真实记录。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要使学生成长档案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们了解“小班化教育”的内涵,参观小班化教室的环境布置,让家长阅读《学生情况表》,以了解自己孩子在校表现。还可以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及时收集家长对学生成长档案的看法,并反馈信息,从中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对实施学生成长档案非常满意。尤其是一些行为习惯较差同学的家长,以前在家长会后总是尽快离开,怕与班主任和老师交谈。现在能主动与老师交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案。

(三)新型家、校合作教育方式的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决定孩子成长道路不同的诸因素中,家庭和学校是最重要的。小班化教育的实践,要求我们针对小班学生的教育实际,追求更合适的合作途径和更好的教育效果。可以利用小班教育在人数、时间、空间上的优势资源,采取了以下家校合作教育手段:

1.通过宣传和咨询,激发家长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热情, 更多地了解和关注学校教育;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懂

得参与合作的意义,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风气。主要采用小班黑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2.举办小班化的家长学校。结合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家长的实际需要,教学、教育兼顾,亦采取家长教育子女的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针对小班特点,邀请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各项讲座,提供家长与子女共同沟通交流的机会。

3.多样化的小班家长会。例如:有的班级就家长和老师对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和对话;有的班级家长围成一个个小组,就家教中的难点和突出的问题相互交流各自的教子经验;有的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家长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共同感悟沟通和信任的重要;有的家长会则是师生和家长一起去参观或观看电影,孩子平时在集体中的表现,家长一目了然„„

4.突破传统“报忧不报喜”的交流目的,利用喜报、《学生情况表》、便条等形式向家长及时汇报学生情况,密切了学校与家长关系,树立和增强学生自信心。

5.设立家长开放日。把开放日作为一年中的一项固定工作,在开放日当天,邀请家长听课并参加主题班会,使他们直观感受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同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总之,小班化班主任工作理念和行为思想的转变及班级有效管理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宗旨上的实施小班化教育。我们要创造各种教育条件让学生有效发展空间。使学生在适合他们的环境中完成知识发展、能力发展、个性发展;形成集体、养成习惯、健康发展。

第五篇:个人工作行为思想检讨

个人工作行为思想检讨

首先,针对前段时间在工作中,我不仅没有认真投入工作,还在工作中因个人性格及个人情绪问题没能及时调控和抑制,致使与我直接领导在工作中发生分歧及冲突。在这个问题上我作为一名组长没能当好他的好参谋和发挥好在班组的领导示范作用,同时也给班组及个人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甚至也给厂部及班长在工作中增添了不必要的困扰,在此,我诚恳的向班长及各位领导说声对不起。这几天,我认真反思,深刻自检,深知自己的思想错误,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通过这件事,我感到这虽然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但同时也是长期以来对自己放松要求,工作做风涣散的必然结果,也是与我们现在企业发展要求背道而行。近段时间来,由于工作逐渐稳定,自己也慢慢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居安忘思危,没有树立岗位风险意识反而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在自己的思想中,仍就存在得过且过,正走上了恃才傲上这条道路的路口(这是一条死路)。幸好领导及时发现,并悉心说服教育和思想指引及要求自己深刻反省后,现在,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也是一个极其不好的苗头。因此,对这次发生的事使我不仅感到自己的耻辱,更为重要的是使我感到辜负了领导对我信任,愧对领导对我们年轻人的的关心。

同时,在这件事中,我还感到,自己在工作责任心上仍就非常欠缺。众所周知,作为服务行业一定要有规范的行为准则,在工作中我却开小差,这充分说明,我从思想上还没有完全把工作的方式方法重视起来,这也说明,我对自己的工作责任心还不够强,也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也没给自己注入走上新台阶的思想动力,作为组长的我更没有在班组中做好领导示范及表率作用。因此,通过这件事,在深感痛心的同时,我也感到了幸运,因为各位领导的悉心导教、指引和感到了自己觉醒的及时,这在我今后的人生成长道路上,无疑是一次关键的转折。此外,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诸多问题,所以,在此,我在向给位领导做出检讨的同时,也向你们表示发自内心的感谢。更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与领导及同事间遇事多沟通、多调节、不抵触,加强工作责任心、创新思想观念,不浮夸,不焦躁,做好上级的好参谋落实发挥好本职示范作用。

此外,我也看到了这件事的恶劣影响,如果在工作中,大家都像我一样个人思想、自由散漫,漫不经心,那怎么能及时把工作落实好、做好?同时,如果在我们这个集体中形成了这种目无组织无纪律观念,不良风气 不文明表现,我们工作的提高将无从谈起,用心服务也只是嘴上谈。因此,这件事的后果是严重的,影响是恶劣的。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我们有成绩,但还是有缺点和错误,一个人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认真对待错误”。我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按上级的思想领悟进行,积极端正心态,认真对待错误,要引以为戒,改变 个人主义观念,紧密团结协作,一切服从大局。对这件事件,我必须向各位领导书面检讨,以此督改。也希望各位领导们原谅我曾经的无知行为,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再次诚恳的感谢各位领导们的悉心导教和指引!

检讨人:*****—年—月—日

下载行为管理思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为管理思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年思想行为排查报告

    2015年思想行为排查报告 为进一步落实员工思想行为排查制度,落实网格式管理制度,以切实加强基础管理,掌握员工思想行为动态,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

    2012年员工思想行为汇报

    关于认真做好职工思想矛盾排查的报告市分行:在上级行的正确领导下,我行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员工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市分行核定的......

    员工思想行为排查制度(范文模版)

    一、定期对部、办、所主任、各岗位工作人员的思想、行为进行排查。排查工作由主管纪检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二、排查的内容:1、政治是否可*,思想是否稳定;2、工作质量能否保......

    上网行为管理

    1. 上网行为管理 目前市场主流厂商:深信服、网康  典型案例 2.1 提升内网业务操作效率——封堵非业务应用解决方案 方案背景: 日益发达的互联网让企业员工有了更多的选择,网上......

    上网行为管理

    上网行为管理的定义 帮助互联网用户控制和管理对互联网的使用,包括对网页访问过滤、网络应用控制、带宽流量管理、信息收发审计、用户行为分析; 为什么要管理上网行为 “随着......

    《管理行为》读书笔记

    《管理行为》读书笔记 西蒙是管理学界内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是管理决策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人。《管理行为》是西蒙最重要的著作,在书中他对“管理性的组织机构的......

    管理行为读书笔记

    〈〈管理行为〉〉读书笔记 07行管喻娟 西蒙是美国人,大学教授,曾担任公职人员、管理顾问,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中坚力量。他研究领域包括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计算机科......

    管理行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管理行为》是西蒙的一部重要著作。西蒙说人们通常将管理当成“完成任务”的艺术来讨论,这种管理思路强调的是保证行动深入开展的过程和方法。设定管理原则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