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是人类世界相对划分的两个基本部分。所谓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与秩序之下,人类为了求生存而经由劳动过程或支付适当代价以取得及利用各种生活资料的一切活动。简而言之,经济活动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生态环境是指人类生活其中的生态系统及其赖以正常运行的周围条件。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即人与天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矛盾的根源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建立在人类劳动的基础上,时时刻刻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相互交换。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生态环境,其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无不来自于它。生态环境还承载与净化着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然而,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是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具体表现为:粗放新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人口增长及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退化与自然资源短缺导致的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复杂性认识滞后与经济开发利用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必然地要与自己发展的产物——人类经济活动共居于人类世界之中。生态的许多积极变化表明它接纳了人类经济活动及其作为,如人工绿化、生态复原、濒危动植物得到拯救等。这种一刻不停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相互交流,构成了二者之间的基本同一。总之,二者既对立又同一而成为一个矛盾,要求我们把二者作为一个矛盾来看待,全面把握其对立性和同一性,防止片面性。天人调谐说只看到人与自然的直观同一性,不懂对立性,给实践带来盲目和消极。而人类中心论,无论是神学形态的还是理性形态的,都只看到人高于自然而与自然对抗,不懂得同一性,一味强调征服自然,导致实践上破坏生态而受到惩罚。
第二篇:人类生态环境
人居景观设计的未来
关键字:住区 人居 人们 文化 空间 景观 规划 环境 发展 设计摘要:当前中国人居景观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如建筑强调个性的突出与张扬,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与公众参与四者间缺乏协调与统一、传统建筑景观保护不够等诸多问题。有关统计显示,未来10年我国城镇将增加住宅需求36.68亿平方米。其中相当部分是用来满足康居需求的改善型消费。这就预示着今后我国的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因此,警惕“建设性破坏”,避免或减少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平衡和文化遗产的破坏是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关键词:人居景观 景观设计
环境景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居环境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而且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居住区的房地产开发出现了以“景观”、“环保”、“文化”、“休闲”、“智能”、“绿色健康”等为主题的人居景观设计理念。也就是说,住区的开发设计已经开始向更多地关注景观和文化,倡导住区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展。
1、我国现代人居景观设计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人们对于人居环境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理念和创作思维不断地更新,人居景观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
解放初期,住区规划大多采用了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在30年代提出的“邻里单位”的设计理论,居住区范围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城市干道为界,在居住区内设有小学和日常商业点;如上海的曹阳新村等。
五十年代中期受原苏联规划理论影响,采用居住区——街坊的规划方式。街坊内以住宅为主,采用封闭的周边式布置,有的配置少量公共建筑,儿童上学和居民购物一般需穿越街坊道路。
六十年代采用一条街的形式,沿街两旁各种商店、餐馆、旅馆、剧场等商业文化设施齐全。虽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却也带来居住环境恶化。
以上各阶段在住区规划设计中实行低标准,着重解决房荒问题,如几家共用厨房、卫生间等;因此在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方面很少甚至几乎不考虑。随着人们对生活条件要求的提高,居住区规划中开始初步涉及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但也只是在绿化方面得到了加强七十年代后期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成为当时主要的建设模式。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结构。1
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4届大会发出了《华沙宣言》,指出“要认识人类—建筑—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建筑师、规划师在形成人类环境过程中的历史责任”.八十年代后期“欧陆风格”影响到住区的景观设计与建设,盛行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在小区中心绿地中布置用希腊柱式、罗马拱门、文艺复兴花饰等装点的亭、台、桥、门等,既无使用价值,又缺乏艺术品位。反映出这一阶段的人居景观设计还处在初级的盲目模仿阶段,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居环境景观的真正内涵。
改革开放使我国在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人居环境设计的国际交流也得到了加强。人们开始注重住区环境的建设,并根据住区的规模和所处的地段,合理配置公共建筑,组织多种空间,以满足居民生活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如北京的塔院小区就是以反对称的手法,用折线形主路将住宅分成四个组团,布置了两种组合形式。一种将左右两排南北向住宅上下错开,避免了“直胡同”似的单调;另一种是采取高层塔式住宅与多层行列式住宅搭配,并适当错开的形式,从而改善了景观效果。???。同时国际上对我国在人居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如1992年北京菊儿胡同改造项目荣获世界人居奖;自1990年至2002年我国先后有唐山市政府(1990年)、深圳市住宅局(1992年)、杭州市政府(2001年)等十个城市或市长荣获联合国人类居住环境奖;2002年广东省广州市城市发展规划项目荣获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等。
进入九十年代后开始强调以人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作为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突出了“以人为核心”,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重点。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在小区中心集中设置公园式绿地和休憩娱乐场所。同时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注重与自然相结合;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在全国出现了诸如大连的锦绣小区、上海春申城四季苑、北京的恩济里、深圳的金碧苑等许多优秀的住区景观设计。???
另一方面住区环境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6年6月在联合国第二届人居会议上向大会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提出了1996-2010年中国人类住区发展的“行动计划”,将可持续发展正式列入住区发展的目标。
2、人居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21世纪进入网络时代,一方面使人的社会分工更趋细化,合作更为广泛,更能左右环境;另一方面,也使人更为独立,一切东西——水、电、新闻、邮件、广告、甚至基于电脑的工作都可以直通家中,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与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和稀少,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更为分离。但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更渴望回归自然,怀念里弄、胡同那种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如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就是在保留传统石库门里弄建筑空间格局、人文景观的基础上对建筑内部重新改建,对外部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同时这也是充分尊重历史、文化而成功开发的典范。
因此,以人为本的“人”其范畴包括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文化的人、生物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和不同地域的人等等。也就是说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才能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
2.2 强调住区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是设计的首要目的。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住区的环境资源;其次,加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人们提供相认、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
2.3 住区环境景观突出文脉的延续性
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而营造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到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如北京菊儿胡同和苏州桐芳巷的改造都在建筑符号语言、空间形态、色彩等方面继承了传统民居文化的精髓而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好评。
2.4 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设计师们的日益成熟,盲目模仿、抄袭现象逐渐趋少;住区环境设计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而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的合理安排,可以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创造良好的亲子空间。
2.5住区环境设计向可持续的生态的方向发展
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还要体现生态的一面。就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同时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如在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因此,对于人居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设计。、结束语
当前中国人居景观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如建筑强调个性的突出与张扬,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与公众参与四者间缺乏协调与统一、传统建筑景观保护不够等诸多问题。
有关统计显示,未来10年我国城镇将增加住宅需求36.68亿平方米。其中相当部分是用来满足康居需求的改善型消费。这就预示着今后我国的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因此,警惕“建设性破坏”,避免或减少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平衡和文化遗产的破坏是建设中的重大课题。由于我国景观设计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匮乏,要跟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步伐,设计营造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使人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任重道远;需要环境设计者本着对历史、社会和人负责的态度把握时代特性,不断探寻人居景观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黄晓鸾。居住区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3、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中国人居环境奖。
第三篇: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论文标题: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IR ORIGININ NORTHWESTERN CHINAWu XinnianTh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entre for Resources andEnvironment,CAS,Lanzhou 730000
论文作者 吴新年
论文关键词 生态环境问题/根源/西北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origin/northwesternChina,论文来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论文单位 呼和浩特,点击次数 258,论文页数 98~104页1999年1999月论文网 http:///paper_31729651/ 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三废”污染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接着分析了导致这些恶果的原因。
This paper discussed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inNorthwestern China,such as soil erosion,soil salinization,desertification and polution from the three wastesetc.,andanalysedtheir origins.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与主要问题
西北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且地形复杂多样,多山地,其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森林稀少,植被覆盖率低;沙漠戈壁面积大,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土地不能或暂难利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加剧;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由此,在今后的地区开发过程中,西北地区将始终面临着如下一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西北地区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面积约占黄河上中游流域总面积的2/3。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地区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面积总计约25万多平方公里,一般侵蚀模数为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10000吨,少数地区高达2~3万吨。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有两个:东区主要位于固原—彬县—华池—延安—乡宁—中阳—兴县—和林格尔—东胜—榆林—靖边—同心—固原范围内,该区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年均产沙量14亿吨多;西区大致位于靖远—庄浪—天水—渭源—临夏—定西—靖远范围内,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年均产沙量约2亿吨[1]。这些泥沙最终都输入了黄河。陕南的石灰岩山区一般具有山高、坡陡、谷深、河沟比降大、地表土层薄等特点,遇大暴雨,往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一般平均每年流失土壤厚度约0.5~1.0厘米,有的地区高达2~5厘米。该地区土壤一旦流失殆尽,则变成裸石山,很难恢复。
1.2 土地沙漠化加剧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分布较多的国家之一,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相互交错在一起,总面积估计仍达150万平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5%。西北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区,在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五省区都有大面积分布,另外就是内蒙古,这些地区几乎集中了我国90%以上的沙漠化土地,其中已经沙漠化的土地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西北的沙漠化土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半干旱地带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陕西北部及宁夏的东南部的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区;二是干旱荒漠地带的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狼山——贺兰山——乌鞘岭以西的广大干旱荒漠地带。沙漠化及风沙肆虐已经成为危及当地人类生存的巨大灾害。例如,1993年5月5日在西北地区发生的特大“黑风暴”就造成数十人死亡和5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今年4月份又连续发生数次“沙尘暴”,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
西北地区不仅沙漠化土地分布面积广,而且近年来由于植被减少、草场退化等种种原因,沙漠向绿洲侵蚀的速度正一步步地加快。如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从米兰至莎车近800公里地带内,土地沙漠化面积已达近1.5万平方公里,风沙流每年正以3~10米或更高的速度逼近绿洲,被吞食耕地已达3万多公顷。1960年乌伦古河三角洲沙漠面积为117.8平方公里,1980年已发展到463.3平方公里,20年间扩大了三倍。石河子垦区受沙漠威胁农田达2万多公顷,其中沙漠化面积已经达0.43万公顷。精河县尘风暴的年发生次数由50年代的3次增加至现在的7、8次之多,扬尘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并污染牧草致使牲畜患病死亡[2]。据研究资料表明,整个西北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目前仍以每年2000~3000km[2]的速度在增加
[3]。
1.3 土壤次生盐渍化日益蔓延
土壤盐渍化及其蔓延也是危及当地农业发展的大问题。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除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地势低洼、排水困难、地下水位高等自然因素外,还与管理不善,排水不配套,作物插花布局,灌溉没有严格执行定额等有关。有研究资料表明,西北干旱地区盐渍化面积已达200多万hm[2],占全国盐渍化土地的1/3以上[3]。例如据1979~1985年宁夏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显示,引黄灌区12市县耕地面积中,轻、中、重盐渍化面积占41.5%,尤以银北地区(含银川市郊区)最为严重,盐渍化面积高达64%。清水河中下游平原和扬黄新灌区已发生或潜在有土壤盐渍化威协。新疆土地盐渍化也很严重,据1985年统计,全疆盐渍化土地面积已达125万hm[2],占其总耕地面积的30.6%;而南疆地区次生盐渍化面积已达32万hm[2]多,占其总耕地面积的48.8%[3]。土地次生盐渍化轻则影响农作物产量,重则导致土地弃荒。
另外,工业“三废”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利用对大气、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的现象在西北地区也日趋严重,尤其随着地区工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地区人口膨胀导致农业生产压力的增大,有日趋加重之势,今后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西北地区的工业,从总体上来说,是以能源、原材料、化工工业为主体,过去是,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如此局面。而这些工业的发展,本身就对当地及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再加上过去体制下实行的粗放式经营,重规模、轻效益,重产值、轻利润,重开发、轻治理,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层次低,将即得的一些利益建立在对生态环境的掠夺式开发上。不论是从管理思想,还是生产技术实施手段上都没有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产与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放在必要的位置上。明显的例子就是许多企业只重视追求产值,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不处理或处理不充分,不是从整个大生产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只关注自身小集体眼前的狭隘利益。结果造成工业企业发展的同时,对当地及周围地区其他产业(如 农牧业)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而近年来农业发展中对化肥的极端偏好,也导致了不可避免的负效应。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根源
从总体上来讲,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1)水土流失严重;(2)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日益加剧;(3)资源、原材料开采以及相应废弃物的堆积直接破坏生态环境;
(4)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造成极其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这些问题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存在,但在西北地区表现得则尤为严重。因为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理及人文环境为这些问题的出现及尖锐化提供了特殊的条件。
2.1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曾提到,西北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而西北地区又是我国几大河流的发源地,因此该地区的水土流失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造成灾难,而且还将危及和影响其他地区(几大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研究和治理好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不仅有助于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关系到几大河流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那么,造成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研究,认为可主要归因于如下几个方面:
(1)在土地资源的认识问题上违背了自然规律。例如对于什么是宜农荒地,目前仍然只有很笼统和模糊的认识。一般说来,宜农荒地就是指那些宜于农垦的荒地。但是很明显,这里缺少了一个度的把握。同样都是宜农荒地,有些是现实宜农荒地,只要开垦就可用于农业生产;而有些则只是潜在宜农荒地,必须在条件(如气候条件、水利工程、生产耕作技术等)改善后才可转化为现实宜农荒地供农垦。而事实上西北的许多荒地都只能算是潜在宜农荒地,是轻易开发不得的。它们目前也许只适合于种草植树,用于改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作为地区农业发展的辅助系统存在,或者只能用于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而不能直接用于发展农业,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但是在我们过去的许多年里,将所有的荒地同等看待,条件好的,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不好的,也开垦来发展农业。这后一种农业,说得好听一点就是“雨养农业”,说得白一点,实际上就是“靠天吃饭”农业。因此,许多时候的结果都只是事与愿违,不但没能真正地发展农业,而且破坏了原有的植被,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失衡与恶化。
(2)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迫使下,狭隘、盲目地发展农业,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从而使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就成为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但是,由于过去生产技术条件所限,更主要的是因为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农业发展只是一味地走外延扩大发展之路——开荒。只要是荒地,不管条件如何,就胡乱开垦,有的甚至毁林开荒、毁草开荒,总以为只要开荒播种,到时候多少总能有点收获。正是这种广种薄收经农思想的左右,造成许多地区生态被破坏,水土无法涵养,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壤质量日益低下,农作物产量极低。而越是单产低,越无法满足人们生活之需,于是愈加广泛地开荒,愈加严重地造成生态破坏,如此以至造成恶性循环,许多地区甚至严重到了无法恢复的境地。
(3)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滥开乱挖、只开不治的作法,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并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例如陕西省靠近晋、蒙的“黑三角”地区,这里是我国重要的新兴能源基地,开发建设10多年来已经进入开采期,但是,仅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就占全区总面积的86.5%,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3万t/a,向黄河输入沙量近4亿t/a左右,占向黄河总输沙量的1/4,为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全区人为破坏植被面积266000亩,弃土弃渣总量3.3亿吨,新增入黄泥沙3000万t/a,由于人为随意弃土弃渣,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4]。据调查,神府、东胜矿区废土废渣堆积总量达6800多万t,其中有60%直接倾倒于河流,有的地方河道淤积,造成泄洪困难,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
以上三点是造成本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当然还有自然因素。由于西北特殊的地理环境,再加上长期的历史原因,造成了西北特殊的气候、生态基础。例如该地区降雨稀少,植被覆盖率低,而降雨又相对集中,且强度大,经常形成地面径流,在西北的坡度地势上造成强有力的水侵剥蚀,引发水土流失。因此,历史形成的自然因素也是造成西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根源之一。
2.2 造成土地沙化、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与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相似,造成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也是两方面的。人为的过度开发活动超过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于是就造成了意想不到的生态恶果。特别是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客观上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垦利用。而更为重要的是,西北绝大多数地区至今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技术落后,仍维持着广种薄收和只种不养的掠夺式经营,采取了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生产方式。一些不宜农耕的砂质草原被开垦成耕地后,经过几年翻耕,粘粒减少,粗粒增加,地表粗化至不能耕种就被弃耕撩荒。这种人为地毁草毁林,过度开垦,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诱发了沙漠化的潜在因素,使大批的土地沙漠化。研究表明,人为作用沙漠化过程较自然沙漠化过程快10倍左右[5]。例如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林是现存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胡杨林,由于滥伐乱砍、毁林开荒及过度放牧,林地面积迅速减少,比50年代末期减少了近50%,而木材蓄积量则减少了60%。50年代末,新疆的甘草面积是200万公顷,储量250吨,而今面积仅66万余公顷,储量仅50万吨。又如准噶尔盆地南部梭梭等荒漠林已后退20~30公里,塔里木盆地边缘红柳、胡杨等后退更多。和田绿洲与沙漠之间的乔、灌、草植被带几乎彻底崩溃。广大沙漠化地区逐步陷入了“人口增加——过度开垦——耕地沙化——生产力下降——可利用耕地丧失”这种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之中。
造成土地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大风和暴雨,它们也许正是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动力来源。风是沙漠化地区的主要自然营力,而且随着风速增大,风蚀也愈强,呈正相关趋势。西北地区戈壁、荒漠面积多,很少天然防风林带,风力都较强,全年平均风速一般在3.3m/s~
5.5m/s。刮风的时间多以春季为主,而这一季节更是降雨稀少,植被覆盖率极低,干旱砂质地表的沙极易被风力所吹扬,造成沙化的蔓延。此外,本地区降雨集中,强度大,水蚀严重,水流带走粘沙土层,使粗沙层出露地表,也形成沙化土地。加上风蚀与水蚀相互促进,水蚀撕裂地表,为风蚀创造条件;风蚀吹走地面疏松物质,露出紧实底土,渗透性更差,又为水蚀创造了条件。这种相互促进作用,更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进程。
土地沙漠化的结果,除了造成毁埋农田、淤寒渠道外,更为严重的就是加重沙尘暴的危害。例如最为严重的就是1993年5月5日发生在西北地区的沙尘暴。据调查资料表明,这次重灾区主要出现在农田防护林体系不够完善的老绿洲及其边缘林网化处于幼林阶段的新垦区。这次沙尘暴使景泰县农田受灾3万多hm[2],禾苗被毁5006hm[2],丢失死亡牲畜、羊只2947只,埋没农渠1.48×10[2]km,死伤8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00多万元,是本次沙尘暴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6]。
土壤盐渍化问题也是制约西北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例如甘肃省现有耕地5205万亩,其中灌溉面积只有1500万亩,而盐碱地就有168万亩(原生76.5亩,次生91.5万亩)(注:数据来源:甘肃省水科所。)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河西走廊自东向西土壤盐渍化显著加重,除干燥度和地形因素外,与河西走廊西部冲洪积平原潜水埋藏浅,地下水开采利用不当有关。在干旱荒漠气候作用下,潜力蒸发浓缩作用强烈,如地下水位高出临界深度,则会引起大量潜水蒸发,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同时也加剧了土壤的盐渍化。故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适度开采地下水、控制地下水位埋深十分重要。另外,西北不合理的大水漫灌,致使大量水渗入地下,地下水位升高,也是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
2.3 资源、原材料开采与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
资源、原材料的开采与开发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成分。但由于过去对资源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开采开发技术手段落后等原因,其间也对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首先,资源是泛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及信息。根据资源的属性特征,可将其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种。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及环境资源作为一种日益短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财富之源,是有价值的。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环境是一种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国有资产的思想认识,环境资源未被作为一种特殊的和基本的经济要素来认真看待,这就导致了环境资源的不断破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尤其是过去那种认为空气、水体、森林、土地、矿藏等环境资源是公共财物,可以无偿或微偿使用的指导思想,是导致环境资源衰竭和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根本原因。
其次,管理体制上的不合理,也是造成一些资源、原材料开采、开发企业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原因之一。由于经营资源与原材料开采、开发活动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央部属、省属企业,中央及省对其有极大的影响力。作为中国企业所特有的企业“行政级别”大都为省级、市级,与所在城市级别相当,一些特大型企业的行政级别甚至还高于所在地政府,形成了“大企业、小政府”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所在地政府在对这些企业行使环境管
理职能时就容易受到上一级的干预,形成所在地政府环境管理“失灵”。
第三,区域生态序的不公平,也是导致西北地区产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原因之一。区域公平性包括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响,对资源产地和市场腹地的直接或间接环境影响。就世界范围来说,区域生态序不公平性体现在发达国家从事高附加值、低污染的加工产业,而将一些效益低、污染重的初级产品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趋恶化。国内也存在类似情况。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地区只能从事单一的资源开发及初级加工产业,其特征为“产品少、废物多”。而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则利用资源型地区提供的原料、半成品进行深加工,从事附加值高、利润大的产业,特征是“产品多、废物少”。资源型地区在全国经济、环境中处于不公平地位。
矿业因其工程特点而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里仅以煤矿环境影响为例,其具体表现主要为[7]:
(1)煤矿属矿产资源的开采业,煤炭开采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上覆岩层、地表和自然环境的扰动、破坏过程,如果开采不合理,就很容易造成环境破坏和污染。
(2)煤矿生产的主要活动是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煤炭开采方式有矿井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形式,我国煤矿多以矿井开采为主,约占煤炭产量的96%,采煤方法多为长壁工作面开采,全部垮落式管理顶板,因而对上覆岩层和地表的破坏较为严重。
(3)矿井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工作面开采,引起煤层顶板垮落,形成“三带”(冒落带、导水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引起地表塌陷,排放大量煤矸石、矿井水和煤层甲烷气。我国煤矿万吨煤的塌陷面积一般为0.2ha,矿井排矸率一般为10%~20%,吨煤矿并涌水量平均为4m[3],吨煤甲烷气涌出量平均为1.0m[3]。
露天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露天开采剥离地表,破坏土地,排放大量的剥离物,增加水土流失,导致出现采场、排土场边坡的滑坡、凹陷、露天矿的粉尘积聚。我国露天矿每采万吨煤破坏土地的面积约为0.22ha。
(4)一个矿区,既有矿井、选煤厂等生产单位,又有机修厂、坑木场、化工厂、煤气厂、热电厂等辅助企业,此外,还有行政福利、生活居住、商业服务设施,从而使矿区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功能齐全的“小社会”,许多城市都是在矿区建设的基础上形成的,如陕西的铜川、宁夏的石嘴山市等,俗称“煤城”,从而决定了煤矿矿区的环境影响既有煤矿特有的环境问题,又有一般城市的环境问题,还有区域性和流域性的环境影响问题。
(5)煤矿建设具有建设周期长、开发规模大、范围广、服务年限长、占地面积大、人口集中,最终形成城镇的特点,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生态破坏为主,兼有环境污染问题。“煤矸石堆积如山,塌陷坑比比皆是,黑水到处流”,是对我国煤矿环境问题的基本描述。煤矿矿区存在的这些环境影响问题在其他矿区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是由工矿业的工程特点所决定的。
另外还由于工矿业中的管理不善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是极其严重的。如横穿甘、陕、川三省的白龙江一带的黄金滥采行为不仅造成当地极大的生态环境破坏,而且造成212国道被毁的恶果。再如号称长江第一县的青海曲麻莱县,由于人工采金泛滥,10年来毁坏植被的损失相当于两个大兴安岭火灾;目前由于生态被破坏,风沙威胁草原,如不采取措施,这个县的县城将在10年内被风沙吞噬[8]。再如一些油田任意排放的废水、废油、废弃物等也对生态环境有极大的影响,这还不包括开矿占地造成的毁林、毁草等破坏。另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造成大量“三废”,也是形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
2.4 能源消费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煤炭生产与消费大国,也是当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以煤炭为基本能源的大国。近几年,虽然我们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煤炭用量比例虽逐年减少,但煤炭在能源中仍占70%左右。
1993年,我国原煤产量为11.51亿吨,煤炭消费量约为11.4亿吨,分别在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中占74.3%和72.8%。1995年,我国消费煤炭12亿吨,预计到2000年,将达14~15亿吨左右,燃煤引起的烟尘排放量将由1992年的1000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2050万吨,SO[,2]由1785万吨增加到3325万吨。在每年排入大气的污染物中,有87%的SO[,2]、79%的粉尘、67%的NO[,x]、71%的CO均源于燃煤。目前,国际上的矿产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而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和钻探严重滞后,目前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储采比连年下降,新增可采储量低于当年采出量,使得煤炭在一次能源产品总产量和总消耗量中始终占有70%以上的比重,而且在今后若干年内,仍将维持这样的局面。然而,我国煤炭资源利用方式多数仍然是直接燃烧原煤或极低级的粗加工产品,因此其造成环境污染简直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及能源消费低级化的落后现状是造成我国能源消费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而这种现象是西北地区表现得又尤为突出。另外,其他能源物质如油品的消费,由于加工技术手段落后,油品质量等级上不去,使用后污染严重也是不容忽略的事实。
至于在西北农村,由于能源短缺和生物质能过度消耗,更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源之
一。据甘肃省能源公司对黄土高原256.4万农户的调查,有82.3%的农户缺乏能源。为了弥补燃料不足,一些地区的农户已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甘肃定西县调查测算,一个5口人之家,每年要铲草皮30亩左右,每挖尽3~4平方米草坡才能拾到0.5公斤草根,以致该县北部山区的荒地荒沟一年四季见不到绿色。农村能源中74.4%靠作物秸杆、畜粪,约有一半以上的秸杆、草根被送进灶火炕洞而不能还田。因此,如何通过改变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来阻止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成为目前必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四篇:浅谈农村突出矛盾的根源及解决办
浅谈农村突出矛盾的根源及解决办法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之刘滩村情况纪实
王集镇刘滩村 刘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根据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过程往往孕育着不稳定因素。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党中央把三农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之后,农村各种体制性、社会性问题日渐凸显,各种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找出问题的根节所在,笔者以泗阳县王集镇刘滩村为例展开调研。
刘滩村地处王集镇东南角,距离王集镇中心约3公里,该村南邻六塘河,东、西、北面均距宽阔的公路3公里左右。刘滩村占地总面积2840余亩,可耕地面积为2604亩,全村共677户,总人口近3000人,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农业的种植、养殖。近年来,村里的年轻劳力纷纷外出务工,尽管如此,未能摆脱贫穷的面貌。刘滩村人均纯收入1743元,属省级经济薄弱村。在王集镇的17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中,不论在政策的落实,还是在经济的发展上,均位列最后。在王集人眼中,刘滩村似乎是个永远管理不好的村子。在镇党委领导眼中也是如此!从笔者进村调研至今约有四个月,就在这短短四个月里换了两任村支部书记。这似乎也验证了人们对刘滩村的印象。
农村矛盾往往盘根错节,一个矛盾的存在往往牵扯出多种原因,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党中央把三农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之后,农村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村两委选举、村务公开、土地征用、计划生育、历史遗留问题等等,都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的导火线。而刘滩村的实际情况突出表现在历史遗留问题,在当前社会大发展的环境下,按理说这个问题并不能够成为主要矛盾,但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确严重阻碍了该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从总体上归结原因,主要是村两委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民主选举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所致。选举不能民主,村务不能公开,必然导致各项工作很难推进,干群矛盾突出。试想,在一个干群矛盾如此突出的村庄,不稳定的因素长期存在,必定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很好的落实问题,找出矛盾的解决方法,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经过多方面的打听和下村调查,最后,笔者针对刘滩村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两个主要表现:干群矛盾突出、经济相对落后,试分析如下:
干群矛盾向来是农村矛盾的直接来源,而这种矛盾在刘滩村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干部和群众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对于村干部说的话、做的事,百姓都会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去看待。对上级组织布置的任务,村干部在实施的过程中群众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消极应对。任务自然难以完成,乡镇领导对刘滩的映像也就理所应当的大大折扣。在被随机调查的20多户中,反映最多的就是史历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以及干部没有实绩,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因为缺乏民主和村务不透明,表现在对某些公共财产(比如村办公楼、学校和电管站等)的拍卖和租赁上没有征得百姓的意见,独断专行,缺乏民主。而之后在对所得资金的使用上没有做到财务公开。干部没有实绩则表现在政务缺乏公开透明,政绩没有让村民明显的感受到,在村民看来,村干部就是整天很清闲,除了“讨债”什么事实也没有做,所以在干部看来,百姓们的说法似乎太过偏激,有冤枉的嫌疑。
由上面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干群突出矛盾在于干群间的信任危机,而信任危机的根源在于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及政务、财务没有透明公开。
第二大矛盾对全国农村来说也是普遍矛盾,就是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落后的精神文化之间的矛盾。农村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就是钱的矛盾,倘若经济发展上去了,百姓的口袋里有了钱,生活富裕了,矛盾自然就少了。为什么刘滩村的整体经济较周边差,也并非无因之果,归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客观上说,刘滩村没有公路通过,地理位置相对周边村较闭塞,东有徐渡村、北有前胡村,西有武集村,而这些临近公路的村都是客商投资的首选,若想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村集体经济难度较大。第二,绝大多数村民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对投资环境的看法和认知上,即使有了钱也存在银行抱着不放,大部分群众不能正确的认识投资再发展,小农意识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较为盛行。第三,村两委的领导不力。村两委的干部没能起到模仿带头作用,自身缺乏凝聚力,无法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第四,信息闭塞。信息的通闭直接影响到观念的更新。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在这种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大环境下,倘若固步自封,闭目塞听,势必会被社会所抛弃,更别提发展了。所以,我们务必要不断的反省自我,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刷新观念,跟随时代发展的大潮阔步前行。
针对上述的诸多矛盾再结合刘滩实际情况我尝试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办法:
1、在农村开设“百家讲坛”培养称职合格的现代农民,所谓现代农民是指能够胜任建设现代农业这一时代重任的新型农民。鼓励农业大户走上讲台现身说法,传授致富经,帮助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村两委领导应该定期聘请农机工作人员传授农业技术,实现农民科学种植、养殖。农民观念落后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要想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必须向农村注入新鲜血液,更新农民观念,灌输新思想,注入新活力,而使农民接受再教育是培养称职合格的现代农民的最佳途径。
2、实行村务公开,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村民大会。在会上两委领导班子要向群众陈述一年来的工作政绩,提出不足之处,接受群众批评、回答群众质疑、鼓励群众监督。并在村民大会上制定下一年全体村民的奋斗目标。通过这种途径才能凝聚群众的士气,激发他们的斗志,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干群之间的信任危机。
3、大力扶持村民自主创业,先富带动后富。一个地方的发展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界的投资,内部的发展才是原动力,要大力支持和鼓励能人大户创业,向上级部门要为创业群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扶持。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
4、强化两委选举的公开民主,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两委班子要进一步给予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权利,包括对制定村庄民主选举、监督制约等村民自治制度具体规则的参与权和建议权,充分调动和发挥村民参与村庄自我治理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一个更为彻底、更具生命力的村民自治制度。
当今中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很多,但最重要、最迫切且事关全局的大问题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所有矛盾中,三农问题的矛盾最多、最复杂,但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可以归结到经济上,在处理好干群矛盾的前提下,要坚持大力发展经济,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任何政策和体制都必须服从发展的大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突出矛盾。
第五篇: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2
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2 The reflection to measuremen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havior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2 彭林
(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系,河北石家庄
050035)
摘要:本文从人类文明与货币发展史出发,推理得到当人类高度文明、在物质流、信息流与能量流的控制能力与法定权力完全自由平等后,地球上的人类可能会有统一的货币。当生态文明高度发达、所有生命均平等时,人类应会也有足够的科技水平为其提供保障,为其设计“生态币”的计量机制,来确保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圈的平衡与稳定。关键词:生物圈;货币;生态币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currency, reasoning got as high human civilization, material flow, information flow and the flow of control and legal authority after a full freedom and equality, human on Earth may have a single currency.When the highly develop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ll life is equal, humanity should also have sufficient technological level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its design “eco-money” the metering mechanism, to ensure balance and stability of biosphere and biodiversity.Keyword: ecosphere;money;eco-money 1引言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追求人人平等的历史。当我们人类在法律、社会、资源控制力等各方面均能真真平等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许会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即追求生命的平等。而要想达到生态文明的高度发展,所有生命均有足够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不再有物种被人类灭绝的事情发生,就必须将以“人”这一物种为中心的计量关系,改变为以生命为中心的计量关系,形成“生态币”——地球生物圈的资源计量单位,所有目前存在的各国货币都会消失。在这种情景之下,人类行为应该回归本位——即生命过程维系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不再追求过多。如果人类仍是地球生物圈的绝对优势物种,则人类会建立所有生命均平等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的通量与当量,因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以避免地球生物圈因物种的逐渐减少而自行毁灭的命运。2货币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
如果目前关于人类的起源与演变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货币的形成历史就应该是可信的。即在人类与其它生命体没有出现明显优势之前,是没有消费剩余的,也不可能出现交换,所以也没有必要考虑交换的计量问题。当人类出现区别于其它生命体的优势,出现消费剩余时,就出现了交换。当有交换存在时,就会出现计量问题。在交换品种不多、交换范围很小时,采用的是协商制的物物交换,虽然存在计量关系,但非常不精确,也不是一般等价物的前提下的交换过程。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升、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的进步、科技水平的发展,消费剩余的种类与数量大幅度的增加,对计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于出现了国家等级的货币①。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均转换为货币后进行,当然也有物物交换的现象,但不是主流。如果不考虑政治、文化、社会的影响,仅就以货币为中心的计量关系而言,人与人是平等的,因为无论谁都是将物质、能量、信息先转换为货币,再进行计量与交换。
现在,经济的全球化与贸易的高度发达,出现了计量问题。由于国与国的不平等,在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时,找不到一种平等的各国都非常乐于接受的且不属于任何一方的货币作为计量依据。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如果那个国家成为最大的经济体,且发展程度超前,那么其它各国将被动地接受该国货币作为计量依据,那么该国货币理所当然地在国际贸易中占尽先机与优势。按计量理论推理,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公认的计量单位后,这个国家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印货币就可以了,因为该国货币能换来他们需要的任何东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人类还能平等自由地在生物圈内获取生存、安全与发展所需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导致各国均有自己的货币且不能平等自由的兑换,但相对于非信用货币时代又有了巨大进步。3人类货币的计量关系及其运行机制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对物质、能量、信息流动进行计量时,必须有一个计量标尺存在,这个计量标尺必须是在平等地对待任何一方。
人类在对物质、能量、信息流动进行计量时,计量标尺就是货币。各个国家均用法律的方式(即计量标尺的使用规则)规定本国货币的功能与作用,并且不得有两种货币,确保计量标尺的唯一性以实现平等的目的。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容易实现,也必须这样,但在不同国家之间就不易实现,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的人是不平等的,也就是在经济学范畴内讨论的经济效率、发展水平、军事政治文化背景等各类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汇率问题,以此进行标尺与标尺之间的换算,但因为其根源是由于不平等产生的,汇率也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当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信任危机,不再为因不信任而付出巨大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时,人与人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且是建立在没有国界、没有信仰歧视、没有文化歧视、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各取所需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的货币将没有存在的价值,人类会为其自身建立一种基于完全自由平等的全新的关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计量方式。4关于生态币的定义及其运行机制的假设 4.1生态币的定义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生态币:
式中:n——生态当量值的生命体个数,单位:个; N——生态当量值的生命体种群数,单位:个; IS——综合空间生态当量值,无量纲;
m——生态通量值的生命体个数,单位:个; M——生态通量值的生命体种群数,单位:个; QS——综合空间生态通量值,无量纲。这个生态币计算公式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地球生物圈内最单一的生态系统为计量基准,其它生态系统与之比价;二是某个物种的个体数越多,价值越低,越不值“钱”,某个生态空间里的物种种群数越多,价值越高,越值“钱”。IS——综合空间生态当量是指含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当量值,QS——综合空间生态通量是指含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通量值。
生态币的单位可以是“元”,也可以定义为其它(如“$”),其运算采用十进制,即0.1;1;10;100;1000┉┉等等。4.2生态币计量的运行机制
根据《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1》中关于人类行为的分析研究,人类行为分为三种:生存行为、安全行为、发展行为,为此产生三种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而其它生命体几乎没有后两种行为,所以其生存的生态空间因人类的安全行为、发展行为受到很大的挤压,生物物种灭绝加速,生物多样性甚至生物圈的稳定与平衡受到威胁。生态币计量的运行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统一的原则。整个生物圈必须是一个标准尺度,每种生命体必须是一个标准尺度,只有统一计量尺度,才可能建立有意义的计量关系,否则,就与现在人类的货币一样,不能解决自由平等的困局,而是加剧不平等的程度。
二是平等的原则。所有生命均是平等的,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对“人”有利的生命体就得到保护、利用,对“人”不利的生命体就毁灭,甚至灭种。
三是整体的原则。生命体及其生境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或“人”来假定边界,目前的自然保护区就是建立在“人”假定的边界的基础之上的,其科学性是依据“人”现在的认知水平。四是责任的原则。既然“人”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就得对其负责。另外,在《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1》一文中已分析清楚,生物圈的生命体中只有“人”这一物种在压缩其它生命体的生态空间,而且其安全行为、发展行为要求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越来越大,对生物圈生命体的威胁越来越大,所以“人”就是责任主体。
在建立生态币运行机制时,第一步工作就是查清地球生物圈生态意义上的“节点”物种,即对生态圈的平衡与稳定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然后以节点物种为基础划定生态币的计算空间,再计算其币值。为保证各节点物种的生态空间不贬值,人类必须做什么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建立与人类相同的货币运行机制——即“物种以‘稀’为贵”,稀有物种得到更多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从而得到相应的生态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其数量会增加,而生态价值会降低,当降低到一定程度出现拐点,生态空间缩小,如此循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4.3建立以“生态币”为基础的生命体计量关系的作用
如果建立以生命体平等为基础的计量关系及其运行机制,将人类无限扩张的用于安全行为、发展行为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用于珍稀物种与濒临灭绝物种,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
只有基于全部生命的计量关系才能确保地球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稳定,也只有生物圈的稳定才有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基础生命空间。目前我们或者说“我”很难想象只有人一个物种的地球会是什么样的?怎么运行? 4.4建立“生态币”的条件 4.4.1初级阶段
部分国家开始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着手基于本国领域的生态系统的计量研究,用于生态补偿或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来确保本国生物多样性的改善、节点生物及其生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基于目前的科技、文化、政治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各国基于生命平等的框架协议,推动生命保护尤其是生物圈珍稀物种的保护;其次是开展基于生物圈的不分国界的节点物种的研究工作,无论那个国家均需提供支持;探索建立基于生命平等的计量关系的运行机制并首先应用于国际贸易领域。
国际贸易的计量关系首先必须打破一国货币的垄断,因为只要有垄断,就会有不平等,只要有不平等,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的所有生命体而不仅仅是“人”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就会逐渐减少,从而加剧这种不平等关系。最有可能的妥协路径是基于当前的汇率关系,建立一种多国协议,按汇率关系形成权重及计量关系,逐渐形成贸易领域的统一货币。
随着贸易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融合、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各国的信任度会逐渐提升;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的增加,因不信任产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会越来越少,“人”的资源控制能力因科技水平的提升又越来越大,同时生态环境也应会越来越重要等等,基于明确的或不明确的各种原因,这些从“人”的安全行为、发展行为转移出来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如果能流入生命领域,则有可能形成生态币的雏形,并由统一的生态币计量关系推动基于生命平等的生态文明建设。4.4.2中级阶段
中级阶段会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贸易领域统一的货币已形成并相对稳定;二是对生态系统的计量机制开始应用于全人类行为管理,而不是某一个国家。在这个阶段,人类不仅查清了各生态系统的节点生物还查清了生物圈内所有生命体及其种群的稳定性,并为其建立了不太精确的计量关系。
开始探索建立基于所有生命体行为的计量关系而不仅仅是人类,通过各生命体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计算出生态当量与生态通量,根据生命体的生态当量与生态通量确定其生态价值,以此为基础制定保护方案,为其调整出足够的生态空间。建立统一的计量关系是促使人类统一行动的前提与基础,而生物圈的保护决非是某一个国家能完成的,必须是全人类的统一行动。如果在这个阶段建立了不太精确的基于生命行为平等的计量关系,那么必将推动生态文明的巨大进步,从而为进入高级阶段提供条件,就象有货币后加快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一样。4.4.3高级阶段
4.4.3.1建立节点生物的遗传信息数据库及其报警系统
节点生物就是生态价值大于某一生态系统中平均价值的生命体。围绕节点生物建立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根据数据库中数据的流动状态对其种群及生境进行观察与调控,确保节点生物的种群数量与生境的稳定性,以此为基础研究是否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当节点生物受到威胁时系统能报警并提醒相关机构采取措施。4.4.3.2高度生态文明
在高度生态文明的条件下,人类的行为不再需要约束,所有行为均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生命平等为原则。人类不再仅为“自己”提高资源控制力与资源拥有量,而是研究怎样维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圈的稳定与平衡。5问题讨论
5.1人类平等之后才会有生命平等还是共同推进? 目前人类还远没有解决自身的问题,人人平等还没实现,讨论生命平等问题与实际情况差距巨大。但谁又能肯定人类在解决自身问题时不会彻底打破生物圈的平衡?也许还没实现人人平等就造成众多物种灭绝甚至生物圈的彻底破坏,连人类自认为最高贵的“人种”也不能幸免,又该如何?所以稳妥的路径就是人类人人平等的追求与生命平等的追求同时进行,既然是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性,“人”也只是一个物种,而且是总想高“人”一等的物种,所以其处境无能如何也比濒危物种的处境优越。5.2生命体的贵贱怎么确定
用生态币计量生命体的价值以及生态系统的价值,就会有贵贱之分,还是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用生态币计量生命体贵贱意在提醒生物多样性维持机构必须对贵重生命体特别关注,保证其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让其逐渐变贱至到恢复正常价值,而不是生命的不平等。无论生物多样性还是生物圈的平衡均是动态的,所以其价值计量也是变化的。5.3科技研究到底围绕什么中心展开? 考察人类的科技史就能得到这个结论:人类始终在为自己提升资源控制力与资源拥有量。无论是互不信任的政治、军事领域还是以诚信为前提的经济领域,人都在努力非常努力地进行科技研究,以确保自己比别人有更强大的资源控制力,比别人拥有更多的资源(也可以用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来表达),以保证自己比其他人或生命体都强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有的研究均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更不是以生命体为中心。如果我们以生物圈的稳定与平衡为中心开展科技研究会怎样? 5.4生态文明高度发展后社会的结构与形态会怎样?
人类从群居到形成现代文明的社会结构单元经历了近一万年,而要进入真正的生态文明需要多少年谁也不知道。时间长短是依据人类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而定的,而在这个进程中,人类的社会结构与形态也应该会向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方向发展。人类人为划定的行政边界以及依资源掌控能力划定的国界会越来越不重要,而以利于生态系统稳定及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单元则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到底会是什么样的结构与形态,在没有进入生态文明的时代是很难假设的,就象当我们“人”还处于遵守丛林法则与自律条件时无法假设现在的社会结构与形态一样。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