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求职之困: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大学生求职之困: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又到一年求职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近日在全国各地陆续举行,有些人很快拿到了心仪工作的面试通知,也有人在求职途中屡屡碰壁。“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成为一些毕业生的困惑。
困惑一:没工作过何来工作经验?
在兰州市人力资源市场11月底举办的“2012年西北地区大型用工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上,西宁市发改委、建委、房管局等展位被挤得水泄不通。但大多人都手持简历,远远观望。记者看到,西宁市发改局等单位提供的岗位待遇优厚,但都要求工作经验。记者听到周边不少围观的求职者抱怨,“应届毕业生,怎么可能有工作经验?”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单位虽未在展牌上写明,但在与求职者沟通时,大都流露出希望对方“有一定工作经验”
西宁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用人单位普遍欢迎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毕业生,“最好来了就可以上手”,尤其是一些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工作经验”让不少应届毕业生一筹莫展。兰州志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解释,用人单位期望应届毕业生拥有的工作经验,并非一定是在类似岗位上的工作经历,而只是希望其曾经接触过社会,入职后方能更快适应。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大学里参加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本专业的实习,甚至义工的经历等,都可以作为工作经验。
这位负责人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潜心课业值得称道,但更应主动参与专业实习和其他的实践活动,如积极协助老师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担任社团负责人等,这些经历都可以为求职简历添上漂亮的一笔。
困惑二:先就业还是先择业?
先找份工作让自己避免“毕业即失业”,还是初次就业就必须仔细筛选出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不少毕业生在这两种选择中徘徊不定。
甘肃金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明岳告诉记者,这几年企业新进人员流失比例高达10%到15%。流失人员中,有一部分是坚定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编制”追求者,另一部分则在入职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或者不喜欢目前的岗位或行业。
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让企业无法按计划培养人才,在选择大学生时也多了几分谨慎。张明岳通常会询问求职者的职业规划,“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在这一单位或行业有长远就职规划的毕业生”。
对于“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困惑,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李竹梅指出,不管选择哪一种,毕业生首先要对自己的兴趣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的兴趣,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可以在求职途中少走弯路,避免择业盲从盲动。
同时,恰当的自我评价是择业的前提。相关教育专家表示,大学生择业首先要评估自己的能力、特长以及性格、气质等,看看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在坐标系中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再确定择业的方向和范围。
困惑三:要“证书”还是要素养?
在用人单位面前,是证书好用还是个人素养更重要?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了增加自身的求职砝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的双证组合已成为很多求职者的必要装备,招聘会也演变成各种证书“血拼”的战场。
在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往届大学毕业生张小菲告诉记者,前年毕业后,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她毅然加入了“考证大军”,目前她已经先后考取了物流师、报关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当时„考证‟主要是为日后求职考虑的,像„报关员‟就是眼下最热门的证书之一”。
曾有专家对“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做过调查,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素质是“实干精神、专业水平、人际沟通”;而大学生们则自我评价认为所缺乏的是“英语、计算机和专业水平”。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认知间存在明显差距。
宁夏林业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宋雪丽直言,名目繁多的证书,未必会带来正向效应,有时反而会给用人单位带来“杂而不专”的感觉。大学生们应着重在提高自身素养方面多下工夫,“比如现在不少80后沉溺于网络交际,对现实的人际沟通并不在行。”宋雪丽说,良好的沟通能力能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应当在求职前就加以重视和锤炼。
此外,“企业最头疼的其实是员工„眼高手低、急功近利‟”,宋雪丽认为,拥有踏实肯干态度的求职者是企业最乐意接收的。
张明岳也表示,员工的工作态度为大部分企业所看重,工作态度有时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工作态度则很难通过培养来改变,“踏实肯干的态度才是做好一切的基础。”
第二篇:论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论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21世纪人才报》《沈阳日报》
大学生就业难面面观
2003年遭遇了高校扩招以来的首次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峰。而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280万人,比今年增长68万;到2005年,这个数字将很有可能突破340万,而2002年时还不到150万。面对汹涌而来的就业寒潮,有媒体报道,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起薪较去年有明显降低,平均为25000元到30000元(每年),仅相当于去年的60%左右。虽国家人事部近日表示以上消息不实,但这还是折射出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专家建议,今年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期望“最好不要超过2500元,这样最容易被企业接受”。
招聘会场场“爆棚”,无奈僧多粥少,大多数应聘者都无奈地表示“只能是降低自己的要求。”日前在广州举办的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应聘者的薪酬期望明显走低;南京某场招聘会提供岗位3000个,却涌进约5万名大学毕业生„„“海归”的身价也大打折扣,月薪已不是新闻,而“海归”还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
持续的就业高压也催生了近百万“考研大军”。据初步统计,2004年全国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约94.5万人,比2003年净增14.8万人,创历史新高;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占50.2%,比2003年增长23.4%。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刘尔铎教授指出,大学生就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大学生就业层次将会逐步下降;二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
那么,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大学生的数量在急速增加之外,大学生的心态没有 问题么 ?
大学生就业心态五大批判
[天之骄子的心态]
在计划经济时代,考上大学不但意味着“光宗耀祖”,更意味着身份跃迁,“包分配”、“包当干部”,目前这些观念依然盘踞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有的大学生一味视自己为“天之骄子”,无视社会对人才观念的变迁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对就业方向和待遇期望过高,与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其实,“天之骄子”的自信应建立在个人的才智上,而不是大学生的身份上,尤其社会发展至今,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大众,大学生只是一个普通群体而已。天才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要调整好心态,放下架子、面对现实、寻求合理起点才是明智之举。[
[缺少诚信]
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频繁毁约日益困扰着用人单位,虽然原因各异,但毁约使学生个人诚信度打了折扣,也可能直接影响其所在学校下一届学生的就业。诚信缺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对大
学生而言,似乎不能一味苛责他们,比如助学贷款诚信危机使很多银行惜贷,但有人指出这与
就业难不无关系。必须看到,缺少诚信严重损害了用人单位对某些求职者的印象:某公司招 一名职员,为其解决了户口等问题后,该人马上毁约并以“没有钱”为由拒绝交纳违约金,这
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某公司收到了数以千记的简历,大都是“学生会主席”,其中很多人来自
同一高校„„[
[要求太高,牢骚多]
大学生就业,急功近利与随遇而安都是不可取的,应该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些人对起薪要求甚高,往往错失良机,最终找不到任何合适的工作就牢骚满腹。其实起点并决定整个职业生涯,西方国家一直比较重视这方面的教育,现在“终生学习”的观念在我国也日益深入人心,大学毕业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对大多数人,非“大城市”、“高薪”不干是不太现实的,最好“骑驴找马”。今年一些地方的民营企业成为热点,正反映了一些大学生的重新定位。[
[重成绩、轻实践]
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时都会强调自己各科目的成绩,这固然重要,但是实践能力才是企业更看重的。现在有些大学的实习有名无实,一般都盖章通过,这种重成绩轻实践的做法是短视的,当然实习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某种创造性思维、分析和解决事情的能力的培养。尤其对企业而言,一个人创造的价值往往取决于他的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这正是应届大学生欠缺的,如果把握每个机会锻炼自己,身价自然会提高的。[
[面子工程]
每年毕业期间,都有很多大学生精心装修自己的简历,费尽心机、花钱如水,从半裸“低胸照”到VCD,从强调自己“貌美端庄、能喝酒”到各种复制来的荣誉证书、花花绿绿的奖状,更有人让家长“包办”炮制简历,但对自己要应聘的具体目标却不做分析,简历外表华丽却千篇一律,甚至投到某报社的简历上写着“某网站,您好”。重“面子”、轻本质是大学生求职简历的一大误区,而太多有“水分”的简历也使用人单位更不以其作为参考。[
每年全国有超过200万名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份有吸引力的工作职位,少则数十人,多则上千人竞争。
假证满天飞你有证我也有证,因此,只凭背背考题、凭一纸证书的求职拿高薪已不起决定性作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话题日益成为学生家长及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那么,如今的用人单 位到底最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一位知名外资企业的HR告诉《21世纪人才报》记者:“我们不是找最优秀的,而是找最合适的,我们要的是人品好、有上进心、踏实的中上等年轻人。”这句话几乎道出了目前国内各知名企业对所招聘大学生毕业生的共同心声。
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华南师大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联手公布了《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近四成单位对近3-5年来所招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工作表现不满意。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眼下的大学生最缺乏的素质是实干精神、专业水平、人际沟通;不满意方面较多反映在专业理论不扎实、缺乏实践能力 等方面。另外,职业道德也是用人单位较多
提及的一方面。近年来“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逐渐被广大大学生所接受,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契约意识薄弱,动辄“跳槽”,这也是导致用人单位对所招应届毕业生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目前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上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这是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满意 度的深层原因。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解冻说:“我最不希望招聘到不负责任的大学生。有些毕业生面试后就不再打电话询问了,殊不知这也是我们考查他的一个环节。他们在面对求职这么重要的事情时,都不能做到认真负责,谁还敢把工作交给他们干呢?”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人事经理陈博雅亦表示,企业“不敢”聘用所谓学习好的“尖子生”的理由,多集中在不踏实、眼高手低、团队协作能力差、易跳槽等方面。“ 这些高材生们有的进来以后总感觉自己很了不起,其实连进门、打电话的礼貌规矩都不懂,反而企业要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方面的培 训,真是很无奈。还有的在面试时口若悬河,说自己做过什么项目,一副非常有能力的样子,招进来让他们负责做技术,才发现根本做不好,让当初招聘他们的人处境尴尬。”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则认为:“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多是理论方面的知识,但他们总习惯把课本上的东西拿来跟社会进行比较,认为所有的工作都能胜任,这是应届毕业生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
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彭玉冰说:“最怕大学生眼高手低,还斤斤计较讲条件。每年总有实习大学生说一个月2000元待遇太低。对没有工作能力就与公司讲条件的态度,我们很不欢迎。因为进公司的前两、三年还是属于学子们的学习阶段。”关于招聘时证书的作用大不大,是不是越多越好的问题,彭玉冰说:“ 如果证书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个人才能,当然有证书好;然而事实上,用人单位会更注重一个大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实践工作中综合性的能力。”
“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负责任”以及“社会经验严重匮乏”是大学生的普遍弱点,如果大学毕业生各种大小事都不会做,做也做不好,眼 高手低、遇事就躲避、工作不负责任,即使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也无法保住。
有家公司欲招一名网络工程师,结果有5人应征。把公司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谁能解决就要谁。结果5个网络工程师全跑了。这事听起来有点可笑,然而这样的例子在认证市场上并不奇怪!企业要求来了就能上手的人,最缺的是敬业守信、工作踏实、既掌握娴熟的解决问题的技巧、又有开阔的视野和相关经验积累的人,而不 是考过某个“证书”的人。简历莫暗示自己是考证族,名目繁多的证书,往往会带来负效应。
“南海2005年高校毕业生暨在职人才供需见面会”两场大型招聘上对 这个问题就有一点自己的 要求
一、专业和学历
一般而言,对于用人单位招工,首先根据职位的情况,来确定招聘的基本条件。专业对口、学历达标是用人单位的首选考虑的因素。虽然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用人单位中,招聘单位所看重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北京、广州、上海最看重的因素首先是专业、学历,看是否适合岗位和发展的要求。
二、团队精神
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考察其能力时,特别注重所选人才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多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明确提出将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作为招聘人才的标准之一。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些在家里娇生惯养,不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这样的人工作后成功的几率就比较小。企业在招聘时,一般通过访谈、观察、了解是否参加社团组织活动、游戏活动、试用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协调能力。现代企业需要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社团活动实践经验,良好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特别推崇团队精神。
三、个人品质、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用人单位需要具有优良个人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毕业生。招聘企业普遍希望毕业生能安心工作,乐于奉献,求真务实,与企业同命运。有些企业表现出不愿意招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流动性大。毕业生刚就业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业务较为熟悉或刚上手时,就提出辞职,令企业大为不满。所以,用人单位招聘时,比较注重毕业生的个人品质、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品行好、做人诚实、正直、做事勤奋、踏实、思路清晰、灵活、主动积极、勇于进取、充满激情和活力、爱岗敬业的毕业生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也很受企业欢迎。当然,企业怎样做到留住人才,这是另外讨论的一个问题。
四、实践能力和创造性
用人单位普遍欢迎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毕业生,包括参加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与行业接近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或是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来即能用,用即能战”。专业性强的科研部门则希望毕业生有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创造性人才。创新是企业发展希望所在。所以,学生要注重参与实践,有创业激情,注重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信息技能和外语水平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信息技能和外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既懂专业又能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特别是外资企业,在这一方面要求更高。具有较高的信息技能、英语水平和沟通能力是一个人成就事业和发展自身的前提。只具备一些专业知识或只懂一点信息技术,是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复合型人才。
沈阳日报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对话企业家
大学生怎样才能成才?什么样的大学生受用人单位欢迎?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在校生热议的话题。
日前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行的会计校友与师生共话“人才培养质量”论坛上,记者就这些问题与企业家进行交流。
大学生成才最重要是什么?
进入高校校园的大学生几乎存在同样的疑问,在几年大学生活中,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才能成才?
深圳鹏程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梅月欣认为:“大学生处在人生最美好阶段。在学校里有老师指点,加上现今信息咨询发达,只要确立一个比较理想的目标,选择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针对目前一些大学生认为读书无用,更重要的是积累社会经验,不少企业家提出了批评。在企业家看来,实践经验固然重要,但在大学里学好专业知识,为日后参加工作打好基础更重要。广州大公会计师事务所所长陈锦棋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一个人成才非常重要,没有扎实基础知识,即使机遇来临也无法把握。因此我认为在大学里最重要的是把基础知识学好。”
当然,在一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换代加速的时代,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非常重要。
在夏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金水祥看来,很多大学生刚毕业时,掌握的专业知识可能相差不大,差别大的往往是在其他知识构成上,知识面广会让人更具灵性和创新性。“现在社会经济发展都很快,形势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学习才会让你不至于被淘汰。”金水祥说。
企业家喜欢什么样的毕业生
不少在校大学生对就业问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校园内常见“考级族”、“考证族”,企图给自己找工作时增加些砝码。那么,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呢?企业欢迎什么样的毕业生?
不少企业家在谈到这些话题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责任心。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宋莹说:“我们选人最重要的是看有无责任心。有责任心的人,什么都能干好。”
访谈中,记者注意到,企业家无不看重应聘大学生的人品。除了责任心外,诚信、踏实、勤奋等词经常在他们嘴上出现。
“企业在选人时非常注重人品,人品差的肯定不会被重用。大学生求职时,首先要诚信。勤奋也很重要,刚毕业的学生知识能力上相差不大,因此勤奋的人肯定更容易受用人单位喜欢。”广州无线电有限公司总裁张招兴说。
深圳鹏程会计师事务所所长朱文岳说:“从用人单位角度看,希望每个新进的大学生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事。在学校学习时就吊儿郎当的人,工作态度也不会太好,这样的人我们是不喜欢的。”
一些企业老总告诉记者,他们在试用应届大学生时,往往会把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结合起来考虑,初级阶段看态度,逐步看能力。只有那些工作态度端正、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人才能最终取得进步。
大学生要端正心态
“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只要干得充实,为社会做出了贡献,那就是成才,不一定非要当老总、董事长才叫成才。”张招兴说。
成功成才是许多人的梦想,然而在一些大学生眼里,所谓成功就是有权有势,或者有钱,这样的心态需要纠正。宋莹认为,社会的舞台极其宽广,每个人走向社会后所选择的方向会千差万别,“只要成长过程中享受到了成长的愉悦就算成功,并非一定要坐在台上,万众瞩目。”
除了劝诫大学生学会正确看待成功外,企业家们还告诫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对于大学生课余兼职,企业家们给予肯定,但前提是不影响学习。
针对当前一些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等现象,企业家给出了忠告。
张招兴说:“大学生毕业头几年不要过分看重薪酬,而要着重考虑发展前景。我们企业在选人时,频繁跳槽的一般不要。多年来的实际情况表明,毕业后能在一个地方静下心来工作的,基本上能成才。”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张道生)
第三篇:大学生演绎求职故事 用人单位却高呼
大学生演绎求职故事 用人单位却高呼“缺人”
2011年春节刚过,成都的人才市场举办了数场大型人才招聘会。日前,成都新东烹饪学校的老师在一场大型招聘会上看到会场上人头攒动,大中专学生手里都拿着一叠叠简历,一有逞心如意的公司就投,演绎着一段段曲折的求职故事。可是,劳务市场里用人单位却高呼“缺人”。据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各大城市酒店、宾馆、饭店等均奇缺厨师,老板开出的价码常在3000元/月—10000万/月,而这些是大学生想都不敢想的待遇。但尽管如此高薪,却还是遭遇“招聘难”。
招聘会上人头攒动
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用工荒”却一再重演?
用人单位开出高薪,可为什么 “用工荒”却一再重演?教育人士分析,造成用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职业教育发展力度不够。目前,仍然有许多人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专业认知度不高。加之,社会各职业学校发展良莠不齐,培训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对职业教育的口碑造成不好的影响。
大学生一职难求用人企业高呼“缺人”
专家指出读高校不再是唯一出路
专家指出,读高校不再是唯一出路,走社会需求型人才之路才是最合理的。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国际化进程的加剧,中餐作为中国的符号也开始国际化,高级酒店餐饮业也开始逐渐向中国转移,这一切都证明,中国的餐饮业发展潜力巨大。由此可见,高级厨师人才备显重要。因此,盲目追求高学历、鄙薄职业技能教育的倾向,这只能加剧人才教育的畸形发展和普通教育的巨大浪费,当务之急,应该是重视职业教育,提升职校和职校毕业生的信心,加快解决技术工人长期短缺的问题。
我校大师在现代化的模拟大厅里点评学生作品
新东方中国最好的烹饪职业教育
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办学23年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校企结合的路线。根据市场最新动向,研究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坚持对广大学生进行培训并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输送了30多万的优秀厨师人才,受到政府的肯定,餐饮企业的支持,学生的尊敬。学校独创“理实一体化”实战教学,理论+实践,手把手辅导,致力于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成为优秀的厨师。
一人一灶实践教学
第四篇:大学生雷人求职简历
每年的11~12月,大学生就业进入高峰期,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求职大学生基本情况及在校表现的重要载体,各方面的人士都很重视。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张雷人的图片。这是一张求职简历的翻拍图,在“在校期间奖惩情况”一栏,这位同学竟然填了“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康师傅‘再来一瓶’奖励”,真让人啼笑皆非;甚至有人怀疑这张图是康师傅的营销策划。
不过笑归笑,不少网友看到图片背后隐藏着不少严肃的问题,比如:因求职竞争激烈,大学生的简历日益厚重,有的甚至虚构经历和荣誉。事实上,诚信远比其他所谓的光环更重要。难怪有网友称:“如果我是老板,会对这位坦率而又幽默的同学青睐有加。”
第五篇:大学生思想汇报:人需要"义利观"
敬爱的党组织:
去年,长江大学15名学生结“人链”救人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引起强烈反响,3名牺牲大学生的事迹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这是一个英雄的壮举。人需要“义利观”,义在利之上。”“一个人的本质,不仅仅是简单的存在,更应该是一种超越的价值和追求。这种精神的信仰,就体现为大义。任何社会都需要提倡这种大义。”见义勇为是当前社会经久不衰的话题。现实中既有象魏青刚似的英雄给人们带来的感动,又有“英雄流血又流泪”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心痛,还有未成年人盲目见义勇为而献身让人们感动和心痛的同时开始的反思。
对于这个救人事件,尽管人们依然会质疑大学生们救人方式的科学性和生命价值的对等性,但是,这并不能否定见义勇为作为一个时代命题的价值和意义。见义勇为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正义不是自然而然地降临到我们的生活中的,它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竭力维护。社会是一个联合体,只有相互搀扶,相互为善,世界才可以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这些大学生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在还无法完全践行伟大历史使命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真汲取文化知识,拓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这一切不单单是为自己将来进入社会而准备,也是为了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而准备。社会在飞速进步,中国在飞速发展,被誉为“国之栋梁”的大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自己学到的一切来推动社会与国家的继续快速发展。一个大学生办不到,但是当全中国的大学生都有了这样的使命与信念,我相信,这一切就不是空谈。
我们接受了教育,知识的力量之大,懂得祖国的未来在大家的肩上扛着,大家正担负着何等的重任,都知道真的要做好自己。现在,先从自己的努力做起吧,为了自己,也为了祖国!
汇报人: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