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

时间:2019-05-14 09:1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

第一篇: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

张光斗

新中国成立50年来,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水利建设,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建成了5600亿m3的供水能力,灌溉面积扩大到5333万hm2,并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水源,作出巨大贡献。

但是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高速发展,供水紧缺,水质污染,人与水争地,乱垦滥伐,破坏生态环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主要为:

1防洪安全缺乏保障,防洪工程体系没有达到规划的标准,大部分河流防洪标准不高,还没有考虑超标准洪水。而围滩造垸,围湖垦田,更增加了洪灾威胁。

2水资源紧缺,农田干旱,工业减产,城市用水困难,造成工农业争水、地区间争水,而用水却十分浪费。

3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山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滥垦,破坏了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增加了水土流失。湖泊湿地被围垦,江河滩地被侵占,破坏了生态环境。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陷,海水入侵。过度用水,挤占了环境用水。

4水质污染迅速发展,城市和工农业用水大量增加,排污量也增加,污水基本上未加处理。在水质评价的河段中,Ⅳ类以上的污染河长占47%,湖泊75%以上的水域、近岸53%的海域受到明显污染。40%的城市受到水质污染。水质污染危害人民健康,减少可用水源。

面对以上我国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必须采取新的战略,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最近参加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咨询项目的工作,向众多院士和专家们学习,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有新的认识,当然只是我的新认识。

一、防洪减灾 新中国成立初期,常提到根治江河水害,我认为采取工程措施,修堤防,建水库,人定胜天,能根治水害。后来逐渐认识到防洪标准有限度,不可能很高,遇超标准洪水,只能作为天灾。还认识到不能全靠工程措施,还需设立分蓄行洪区和洪水预报、通信等非工程措施。现在真正认识到,根治洪灾是不现实的,必须学会与洪水协调共处。要付出合理的投入,取得可能获得的最大效益。进行规划,确定江河各段和城市的防洪标准,修建防洪工程体系,包括堤防、水库等,并设置分蓄行洪区,建设区内安全设施,以便主动分蓄行洪。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设置洪水预报、通信等设施。搞好维护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做好防洪调度和防汛抢险。在江河发生规划标准的常遇和较大洪水时,国家经济和社会活动不受影响;遇到超标准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时,有预定的分蓄行洪区和防洪措施,国家经济和社会不发生动荡,不影响国家长远计划的完成。要建立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体制,有基金和防洪保险,因为洪灾是不可避免的。

二、节约农业用水 新中国成立初期,认为应扩大灌溉面积,开发水源,增加农产。后来逐渐认识到水资源紧缺,应节约灌溉用水,要提高水价,促进农民节水。但农民负担能力弱,不能全靠他们搞节水灌溉设施,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投资和技术上帮助。现在认识到,农田总面积现有1.3亿hm2,其中灌溉耕地5173万hm2,旱耕地7827万hm2,年粮食总产量约5000亿kg。到2030年,人口增加到16亿,需要年产粮食约7000亿kg,还有其他农产品。而农田总面积稍有减少,要保持在1.2亿hm2左右,其中灌溉耕地约6000万hm2,因为缺水,不能再多增加,旱耕地约6333万hm2。为了增产,需保证2亿hm2播种面积。而农业用水量不能增加,只能保持在现有水平,每年约4200亿m3。由此可见,农业生产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要使节水灌溉和节水农业结合起来。节水灌溉要渠系配套和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平整耕地,以地

面灌溉为主,井渠结合,喷滴灌只用于有条件的农田,不能认为喷滴灌了才是节水灌溉。节水农业包括优化轮作制度和灌溉制度、采用优质品种、耕作栽培、培肥施肥等。还新认识到旱地农业的重要性,因为旱地占一半耕地,要力争旱地农业增产。要用好土壤水,利用雨水集蓄节灌,建设梯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建设土壤水库。节水农业要优化种植结构,采用优质品种,改土培肥,抗旱保墒,地膜覆盖等。

三、节约工业和城市用水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工业和城市用水较少,供水不紧缺,未加注意。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认为要开源供水。逐渐发现水资源紧缺,用水浪费,认为要提高水价,大力节约用水。要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包括污水资源化、利用海水等,取得一定进展,但远未解决问题。现在有新的认识,到2030年工业将翻几倍,城市化率达到60%,人口9.6亿。而目前工业用水万元产值平均130~150m3,最高的达300余m3,发达国家只10m3左右。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漏水损失20%以上,公共用水十分浪费。根据我国可供水量,预计工业年用水量由目前的1100亿m3增加到2030年的2000亿m3,增加不到1倍。这就需要工业改进工艺和流程,多次重复用水,万元产值用水量降低到30m3以下。城镇年用水量由目前的500亿m3增加到1100亿m3,要大力整修管网,用节水器具。必须进行污水处理,增加可用水资源,减少污染。主要的新认识是,节约用水可减少排污量,治污比供水贵,供水比节水贵。所以节水优先,治污为本。还要多渠道利用当地水资源,包括处理过的污水、雨水、海水等。要控制采用地下水,不超采,丰水年少用,枯水年多用。

四、水资源防污减灾 新中国成立初期,排污量少,排入河中能自净,未加注意。后来排污量多了,开始重视污水处理,为了污水资源化和保护人民健康。现在有新的认识:水污染已十分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紧缺,威胁人民健康,影响工农业生产,其灾害不亚于洪灾旱灾,不采取防治对策,将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工业治污率声称已达到70%~80%,实际上正常运行的很少,还有反弹,有的可靠性差,有的根本不能用,这些情况必须改变。还有新的认识:要从目前的末端治理逐步改为源头控制,即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工艺,减少污水排放量。过去对面污染不够重视,现有新认识:农田面源污染包括含化肥、农药的排水,农村畜禽养殖业排放的污水、废物等,也很严重,要大力治理,也要采取控制源头,用少污染的化肥、农药,充分利用畜禽养殖业的废水和农村废物。如上所述,因为治污费用大,必须节约用水。

五、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和植被建设,认为是治河之本,曾据理力争,主要是为了减少泥沙入河。后来逐步认识到,同样重要的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为人民脱贫致富。也知道黄河下游河道需要冲沙水量,黄河断流后影响河口生态环境。现在新的认识是,保护生态环境与持续发展水资源密切相关。首先,水土保持和植被建设用水,是水资源利用的组成部分,当然也要节约用水。虽减少了下游径流量,但也可减少下游冲沙水量。水土保持和植被建设,能涵养水源,削减小流域洪峰,增加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径流,还能减少泥沙入河,对水资源的持续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长期大雨时对下游洪峰影响不大。过去对环境用水重视不够,现在有新的认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黄河下游、海河、西北内陆河流,必须在保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开发利用水资源。估计需要环境用水600亿~700亿m3,以改善生态环境。

六、水资源供需平衡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以供定需,过去的认识以需定供,是不可行的。现在新的认识:要以供定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技术上可行,又要经济上合理。根据现在估计,2030年要求供水7900亿~8000亿m3,而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可用水量为8000亿~9500亿m3,要求的供水量已接近可开发利用的水量。为此要控制

人口增长,采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正确对策,加强科学管理。

七、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在黄淮海平原和黄河上游流域,即使搞好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后,供水仍不足,南水北调工程势在必行。在另一方面,由于投资大,供水成本高,也必须节约用水、处理污水、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后,才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现在的新认识:东线从长江引水,水源丰富,年引水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10亿m3,过黄河120亿m3,可供水江苏、山东和河北东部直到天津。扩建南北大运河,利用湖泊调蓄。要建若干扬水站,总扬程65m,技术上有经验。东线可分期分段实施。前提是要做好沿线的污水处理。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年平均引水130亿m3,过黄河70亿~75亿m3,但有丰枯水年。可供水河南中东部和河北中部、沿京汉铁路城市,直到北京、天津。过黄河后可用高线供城市用水,保证率高;低线供农业和环境用水,保证率可较低。前提是加高丹江口大坝,做好汉江下游补偿工程。东中两线经核实引水量、工程技术和投资、水价后,宜早日兴建。看来东线可先行。西线从长江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年引水150亿m3到黄河上游,供宁、内蒙古、陕、晋用水。要抓紧勘测规划设计工作,在2030年前至2050年分期完成。在东中线完成后、西线建成前,可从分配给豫、鲁的黄河水量中调一部分给上游。至于大西线,缺少原始资料,年引水2000亿m3是不落实的。输水道最大流量10000m3/s,在高山峻岭、陡崖滑坡区,修1000多km的绕山渠道、总长300km直径28m的隧洞、多处水头600m以上的倒虹吸管、多处600m以上高的定向爆破堆石坝,技术上根本不可能,沿程水头损失大,输水道落差远远不够。完全是信口开河,不科学、不可行的。

八、西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西部大开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基础。过去我的认识是西北水少地多,要粮食自给,不要发展为粮仓,西南不缺水。所知甚少,现在的认识全是新学到的。

西北内陆流域人均水资源年约4000m3,较丰富。目前生态环境恶化,是由于扩大耕地面积,大水漫灌,用水量过大,造成农田盐碱化,挤占了下游环境用水,造成荒漠植被的死亡和沙漠化的发展。还有山区林木过伐,草原的过牧和滥垦。为此要保护森林、草原和荒漠植被;调整农林牧业的配置,发展高效农业和牧业;严禁扩大耕地面积,退耕还水;兴建山区水库,取代平原水库,并在区内跨流域调水;城市不建耗水大的工业。西北黄河流域,绝大部分是黄土高原,大量的丘陵沟壑区陡坡开荒,广种薄收,水土流失,人民生活极为贫困。为此,要大力调整农林牧业,发展畜牧业;进行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基本农田,发展蓄集雨水,抗旱节灌;对河套、关中等已建灌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配套续建;引黄河干支流水源,建设节水高效新灌区;对特别贫困地区,下决心迁移人口到新灌区;整治黄河干支流污染。

西南地区,人均水资源年约5000m3,可开发水能蕴藏量2.12亿kW。但山高水深,土地零碎,缺少平原,还有岩溶山区。许多地方陡坡开荒,靠天吃饭,人民生活贫困。为此,要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大农业;大力支持中小微水利工程,包括集雨窖灌;国家帮助修建一些中型水库,供工农业用水;建设川西平原、滇中高原的补水工程以及亭子口、武都、向家坝等新灌区;对特别贫困地区,下决心移民到新灌区;工业要结合当地资源,不发展耗水大的工业;控制人口增长。要发展西电东送,建设大水电站和远距离输电,由国家投资,延长偿还年限,降低利率、税率,提高峰电电价,火电站要能调峰,以利用水电季节性电能。

九、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由于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多龙治水,使防洪减灾、城乡工农用水、防治污染、生态环境保护等存在许多矛盾,造成巨大损失和浪费。为此,必须建立国家级和各流域的水资

源管理委员会和各省市县的水务厅局,使江河上下游、城乡工农用水、水量和水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供定需、用水和防污,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要采取立法和行政措施,严格执行。这种办法过去也提出过,但难于实行。其原因是水资源的防洪、用水、治污、保护生态环境等,关系到各部门、各地方、各界人民的切身利益,各不相让。我的新认识是,必须进行教育,转变思想,提高认识,要顾全大局,服从整体利益,这是首要的。同时执法要严,违法从严处理。各方面都要想到,水资源的防害兴利,关系到国计民生,如不搞好,后果是不可设想的。

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投资和水价

在计划经济下,加上传统观念,认为水资源的防害兴利,是福利事业,理应国家投资,无偿或低偿用水和排污。还有与水争地、砍树垦荒。这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洪建设是福利事业,包括工程体系、分蓄行洪区和非工程设施,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无偿投资。维护和防汛费用,也主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受益企业帮助,抢险时军民投劳。供水建设是兴利事业,包括水源、输水、配套工程,由多渠道有偿投资,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发股票等,偿还年限和利率可有照顾。那种由国家投资、无偿或低偿用水的想法是不对的。维护和运行费用由用水户负担。节水建设由用水户投资,维护和运行费用也由用水户负担。但灌溉节水建设的投资主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无偿帮助,农民也要投入。污水处理建设应该谁污染,谁处理,或交排污费,足以建设和运行污水处理厂。利用处理过的污水也应付费。农田面污染的处理建设投资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帮助,农民也要投入。水土保持、植被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投资,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助。

关于水价,工业、生活和城市用水水价,要能偿还投资本息和支付维护运行费用。要定额用水,超额用水水价成倍增加。灌溉用水水价要农民能负担,并能促进节约用水,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补贴。也要定额用水,超额用水水价成倍增加。以上是我对水资源投资和水价的新认识。

我的新认识还是很粗浅的,当继续学习。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第二篇:浅谈中国水资源的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浅谈中国水资源的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基于淮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摘要:水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又是不可缺少且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然而水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与水的供应相适应,不能无限制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更不能超越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因此,我们应该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妥善处理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防止人类活动对水的侵害。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稀缺性和水需求扩张压力,使得水资源的管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仅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淮河流域 水资源 管理 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四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水资源污染及相应的生态环境等问题非常严重。据水利部门检测,中国现有河流近二分之一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十分之一的河段污染严重甚至已失去使用价值。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城市更加需要有高质量的水作保证。而到目前为止,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约有一半以上城市缺水。其中黄淮海流域人口占全国的33.7%,但年人均水资源量却只有517 m3,已趋于国际上认可的水危机地区年平均500 m3的界限。其中淮河流域是中国主要的生产粮食产区之一,养育着中国近13%的人口,是各大流域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流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淮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就是中国水资源问题的缩影。研究淮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对中国其他流域水资源的问题同样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淮河流域现状分析

(一)水资源概况

淮河流域曾经是中国十分富饶的地区。它地处我国中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

之间,位于东经112°~121°、北纬31°~36°之间,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淮阳运河及泰运河南堤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与黄河流域、山东半岛毗邻。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5省40个地级市,全长约1000km,总落差约1000m,流域面积共计26.9万平方公里左右,是我国5大河流之一。其气候特征是夏热多雨、东寒晴燥、秋旱少雨,冷暖和旱涝的转变很突出。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约为828.47亿m3,但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1.4%,世界的6.8%。

(二)水资源主要问题

1、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率低

据统计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率已达到53%,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40%,而且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加大,开发成本增加。前五十年间,水资源开发利用都是选择资源条件较好,投资少,见效快的先行进行建设,目前较容易开发的水资源大部分已经被开发利用,今后进行水资源开发配置不仅要受到较多自然条件的限制,且开发利用单方水所需要的建设资金也愈来愈多。这些都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重了水旱灾害。地下水严重超采也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淮河流域,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河湖干涸,下游甚至中游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断流现象。

2、水资源供求矛盾加剧,资源性缺水形势严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人们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还将导致用水量的进一步增长。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人为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3、水资源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性缺水范围扩大

近几年,全国废污水年排放量均超过600亿吨,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淮河流域已长期受到污染,水环境恶化和水质污染迅速发展,已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1986年安徽省政府办法了《关于解决淮河污染问题的意见》,其中对重点污染源在必要时进行了强制性限产、停产的措施,并对沿淮14家重点企业进行了限期治理。2003年3月以来,企业超标排污现象有所抬头。省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下发《关于开展遏制污染反

弹专项治理的通知》。

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由资源性缺水和污染性缺水两方面造成的。资源性短缺造成正常年份缺水量约33.2亿m3,枯水年份缺水量约104.8亿m3,特枯水年份缺水量约223.9亿m3。

4、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增加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坚持节约用水,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水资源污染状况

淮河流域每年因污染使100~300亿m3的水丧失或降低其使用功能。其主要河流水质较差,淮河以北的支流水质劣于V类水,淮河南部水质为II类。许多超V类水的河段重要河段己丧失了原有的使用功能。

淮河流域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污染负荷主要来自纸浆生产和造纸业、酿造业等,这些工业生产的污染负荷占总量的70%,生活废水的负荷占30%,污排COD, BOD平均浓度大大超过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除了工业污染外,城市生活污水、乡镇小企业排污和农业化肥、农药等水水土流失也从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流域的严重污染。

近年来,淮河水系的水质变化表现与河道流量密切相关。污染峰值总是出现在流量偏小的枯水季。在淮河水系中,淮河干流水质要比其支流水质好得多,但这些支流污染程度往往比干流要高好几倍。在众多支流中,尤以沙颖河污染最为严重。

三、建议对策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在1980年被提出的。在可持续发展中,水资源兼有资源与环境的双重作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一切与水有关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都是为了使水资源在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具体的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节约用水是水资源持续利用的长久之策,也是解决我国缺水贫水的当务之急。我们应合理调整用水结构,大力普及现代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应有效利用经济杠杆,促进水源保护和节水防污;应按照流域水资源规划,实施区域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区域性缺水问题。在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上,必须把节水放在首位,坚持以保护、节约水资源为中心的水利发展战略;紧抓农业节水,保障城市供水;以节水保供水,以供水促节水,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经验表明,从人类的利益和生存出发,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保护和节约用水是保护、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缓解水危机的最现实和最有效的根本性措施。

在节约水的同时,要发挥水的综合功能,使有限的水资源发展出更大的效用,如污水再利用,废水资源化,利用天然降水,寻求水替代战略等等。

2、明晰产权,制定合理水价和排放标准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将宏观调控手段与经济激励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进水资源价格合理化改革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因此,要尽快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实行定额管理、分类水价和阶梯式水价,加快水价体系相关问题的配套改革。

明晰产权、设定排放标准、排污收费、控制过量的排污对于治理水污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排放标准,要在衡量淮河自净容量的基础上制定限值。排放标准对于所有的排污者应该都是一样的,绝不能激励排污者去开发更好的污染治理技术。对于排放标准制度,在继续执行的同时要加强研究和完善。超标排放者应受到严厉的惩罚。

3、建立统一的流域水管理机构

淮河流域是由国家环保局、地方环保局和水利部门共同管理的。各地政府、国务院也参与淮河流域的污染治理。200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立了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结合的体制,而这种体制被证明并没有改变各个部门共同管理流域的现状,淮河流域的治理管理效果仍然不佳。所以应成立一个产权属于国家的流域管理机构。首先,这个机构应该有足够的权力和一定的法律地位,能够全权负责淮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其次,应该拥有淮河流域水资源的产权,利用相关法律对违规行为进行制裁;最后,这个机构本身是统一性、综合性的

权威机构,它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相关命令以及决议的执行要得到确实保证。绝对要避免统一的机构成立后还出现管理间的不协调局面。

4、加强法制执行力度和宣传、教育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通过法制建设,构建与建设节水型社会相适应的制度保障体系是必然的选择。因此,应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水法》、《节水法》,并适当地增加相关新的法律法规。

此外,有些地方存在环保执法不严的现象,排污者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在利益驱动下有违规排放现象,这些都导致淮河流域的污染治理进展缓慢,不能实现治理目标。因此,应该着力加强污水排放的有关法律制度建设。同时,治理淮河流域离不开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应该对广大人民群众、企业主、普通职工及环保工作者等应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并宣传国家环保方针、政策,使人们明白珍惜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迫切性。

以上这些对于淮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工作有着根本上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水是一种资源,取之于自然,用之于社会。由于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规模范围的不断扩大,水资源短缺与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人类依赖水而生存,水环境亦需要人类的保护而完成循环,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水利发挥的重要作用,水电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具有无温室气体排放、资源可再生等优点,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能源资源。我们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落实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及综合治理等工作。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三个方面统筹规划,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请谨记: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参考文献

1、王科、苟克宁。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思考[R]。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2):165-168。

2、马中。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3、张岳。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刘燕华、周宏春。中国资源环境形势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1,12。

5、夏军、黄国和、庞进武、左其亭。可持续水资源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

6、宋建军、张庆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水资源保障[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8。

7、李雪松。中国水资源制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8、陈震。水环境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

9、马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7。

10、王浩。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

11、宋国君、谭炳卿。中国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

第三篇: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 中国的水问题历来为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在二十一世纪来临之际,人们更加关心中国的水资源能否支持将来16亿人口的食物供应、能否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我国的洪水、缺水和水污染、南水北调工程如何实施等社会上出现了各种观点和见解。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工程院在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覆盖多学科的43位两院院士和近300位院外专家,以《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为总项目,分设防洪减灾对策研究、水资源评价和供需平衡分析、农业用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城市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北方地区水资源配置和南水北调、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共七个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提出了9个专题报告。在各专题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项目综合报告分析了当前我国水资源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水资源的总体战略: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从八个方面实行战略性的转变:

1、防洪减灾-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的战略。为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

2、农业用水-要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战略。

3、城市和工业用水-要从不重视节水、治污和不注意开发非传统水资源转变为: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4、防污减灾-要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治污战略。

5、生态环境建设-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6、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单纯地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基础上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

7、北方的水资源问题-要从以超采地下水和利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维持经济增长转变为:在大力节水治污和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基础上,采取南水北调的战略措施,保证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8、西部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要从缺乏生态环境意识的低水平开发转变为: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为了实现以上战略转变,必须进行三项改革:

1、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

2、水资源投资机制的改革;

3、水价政策的改革。

报告认为,尽管二十一世纪中国水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但是只要我们调整思路,统一认识,努力实现水资源八个方面的战略转变,我国有条件在人与环境协调共处的基础上,建成节水防污型的社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之,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提高用水效率又不单纯是水资源本身的问题,而是一场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2000年7月11日,项目综合组在温家宝副总理主持的国务院会议上做了汇报。会议以后,国务院把项目综合报告作为国务院的参阅文件下发给各省市、各部委;水利部除了以文件形式在水利系统转发外,还在《中国水利》的杂志上刊登;工程院也在《中国工程科学》上刊登。为了更好地向大家介绍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的成果,项目综合组合组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简称《报告集》)。根据课题将《报告集》分为九卷,第一卷内容包含项目综合报告和九个专题的综合报告。第二~九卷分别包含各专题综合报告和研究报告。《报告集》各卷的名称如下:

第一卷《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第二卷《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卷《中国防洪减灾对策研究》

第四卷《中国农业需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

第五卷《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第六卷《中国江河湖海防污减灾对策研究》

第七卷《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第八卷《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南水北调问题》

第九卷《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保护利用》(西北、西南)

本项目的是一项跨学科、跨部门的研究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各课题组间,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存在一些差异,是正常的现象。经过交流沟通,反复研究和共同实地考察,项目综合组在水资源的战略上取得了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吸收各课题组的有关研究成果,形成项目的综合报告,作为《报告集》的“共同纲领”。各课题组在综合报告的总体指导下对原来的专题报告进行反复修改,并经项目综合组最后审定形成专题综合报告。各专题的子专题研究报告则是课题组有关成员的研究成果,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成果的基础。在取得战略方向共识的同时,由于一些统计数据来源不同,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角度不同,研究的深度不同,我们尊重各课题组保留自己的特色,各卷的编写方式互不相同,各卷之间对现状的描述和观点也有差别,对未来的预测也不完全一致,有的还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农业卷由于对农产品需求的预测留有余地,将人口达到16亿的时间预测为2030年,而其它各卷均定为2050年。又例如,对城市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现状和预测,水资源评价卷和城市用水卷有较大差异,这是由于:水资源卷的工业用水包括工矿和乡镇企业的用水,而城市卷只包括建制城镇的工业;水资源卷的生活用水包括城市和乡村,城市卷只包括建制城镇。这些我们在采用时都作了解释或说明。我们认为这将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基础,启迪人们对中国水问题更深入的思考。

第四篇: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提 要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1997年人口统计,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立方米,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的国家。因此,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全国用水总量从1949年的10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1997年的556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75.3%,工业20.2%,城镇生活4.5%,人均综合用水量从不足200立方米增加到458立方米。当前面临的问题是:防洪安全仍缺乏保障;水资源的紧缺与用水的浪费并存;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环境恶化和水质污染迅速发展,已到极为严重的程度。

研究后认为,通过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我国可以基本立足于现有规模的耕地和灌溉用水量,满足今后16亿人口的农产品需要。预测我国用水高峰将在2030年前后出现,用水总量为7000亿~8000亿立方米/年,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00~500立方米。经分析,全国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9500亿立方米,需水量已接近可能利用水量的极限。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继续增长,同时加强需水管理,做到在人口达到零增长后,需水也逐步达到零增长。

我国水资源的总体战略: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从八个方面实行战略性的转变:

1.防洪减灾——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的战略。为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

2.农业用水——要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战略。

3.城市和工业用水——要从不重视节水、治污和不注意开发非传统水资源转变为: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4.防污减灾——要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治污战略。5.生态环境建设——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6.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单纯地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基础上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

7.北方的水资源问题——要从以超采地下水和利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维持经济增长转变为:在大力节水治污和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基础上,采取南水北调的战略措施,保证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8.西部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要从缺乏生态环境意识的低水平开发转变为: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为了实现以上战略转变,必须进行三项改革: 1.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 2.水资源投资机制的改革; 3.水价政策的改革。

前 言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展望将来,水资源正日益影响全球的环境与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是世纪之交全球共同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重点议题之一。

我国人民在历史发展中,贯穿着与频繁水旱灾害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兴利除害的重大成就,我国以占全球约6%的可更新水资源①、9%的耕地②,支持了占全球22%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但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更为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1998年长江和嫩江的大洪水、90年代初以来黄河断流和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日趋严重、江河湖海的水污染,引起全国人民甚至世界的关注。面临21世纪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的水资源能否支持将来16亿人口的食物供应?能否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我国的洪水、缺水和水质污染?针对这些问题,各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

为此,在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工程院组织了覆盖地理、地质、气象、水文、农业、林业、水利、土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环境工程、社会经济等有关学科的43位两院院士和近300位院外专家,以《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为总项目,根据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总形势,分设7个课题组进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提出了9个专题报告:

1.中国防洪减灾对策研究

2.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 3.中国农业需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 4.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5.中国江河湖海防污减灾对策

6.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南水北调问题 7.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8.中国西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9.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在以上专题报告的基础上,经项目综合组反复研讨和重点考察,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一、我国水资源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1. 水资源的自然状况

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赋存形式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可通过水循环逐年得到更新。

(1)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量

根据80年代初水利部对全国水资源进行的评价,我国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立方米,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的国家,因此,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

(2)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极不均衡

除了人均水资源量紧张外,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很不均衡。由于季风气候影响,各地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使我国在发展灌溉农业的同时,还有条件发展旱地农业。但由于降水季节过分集中,大部分地区每年汛期连续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不但容易形成春旱夏涝,而且水资源量中大约有2/3左右是洪水径流量,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而降水量的年际剧烈变化,更造成江河的特大洪水和严重枯水,甚至发生连续大水年和连续枯水年。

(3)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也极不均衡 我国的年降水量在东南沿海地区最高,逐渐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从黑龙江省的呼玛到西藏东南部边界,这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斜线,大体与年均降水400mm和年均最大24h降水50mm的暴雨等值线③一致,这是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和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东南部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也是暴雨洪水的多发区。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匹配。黄河、淮河、海河三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4%,耕地占39%,人口占35%,GDP占32%,而水资源量仅占7.7%,人均约500立方米,耕地亩均少于400立方米,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西北内陆河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5%,耕地占5.6%,人口占2.1%,GDP占1.8%,水资源量占4.8%。该地区虽属干旱区,但因人口稀少,水资源量人均约5200立方米,耕地亩均约1600立方米,如果在科学指导下,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并安排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控制人口的增长,可以支持发展的需要,但必须十分注意保护包括天然绿洲在内的荒漠生态环境。

(4)江河高泥沙含量是我国水资源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珠江和众多国际河流的发源地,地形高差大,又有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和岩溶山地,自然因素加上长时期人为的破坏,使很多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也使许多江河挟带大量泥沙,黄河的高含沙量更是世界之最。这些问题增加了我国江河治理的复杂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性。从历史的观点看,江河泥沙曾为我们创造了并继续发展着东部和中部总面积达185万k平方米的广大冲积平原和山间盆地。这些地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地,但由于开发利用不当,也带来一系列的水旱灾害和环境问题。

(5)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根据1950~1997年接近50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我国近20年来呈现北旱南涝的局面。80年代华北地区持续偏旱,京津地区、海滦河流域、山东半岛10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0%~15%。进入90年代,黄河中上游地区、汉江流域、淮河上游、四川盆地的8年平均降水量偏少约5%~10%,黄河花园口的天然来水量初步估计偏少约20%,海滦河和淮河的年径流量也都明显偏少。西北内陆地区,80年代降水量略有减少(2.5%),90年代略有增加(8.9%)。由于高山地区冰川融水的多年调节作用,各河流出山口的多年平均流量基本持平。少数河流如新疆的阿克苏河等径流量略有增加,个别河流如河西走廊的石羊河径流量偏少。

从全国范围看,在原评价24年系列基础上增加最近18年的资料,估计对全国水资源总量的影响不大。但北方缺水地区持续枯水年份的出现,以及黄河、淮河、海河与汉江同时遭遇枯水年份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北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据国际方面的有关研究,未来50年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效应,全球年平均气温可能升高,但预测值相差很大。气温升高将使地表蒸发量提高,水资源量将相应减少。具体到我国的各大流域,影响程度如何,还有待探讨。

2. 50年来的成就和当前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党和政府领导广大人民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水利建设,全国累计修建加固堤防25万km,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形成了5600多亿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从1600万公顷扩大到近5333万公顷(包括农、林、牧),并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水源。全国用水量从1949年的10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1997年的556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占75.3%,工业占20.2%,城镇生活占4.5%,人均综合用水量从不足200立方米增加到458立方米。这些巨大成就为保障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创造了条件。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水利发展的模式基本属于粗放型。不少工程的安全标准不高,建设质量较差,配套设施不全,管理工作薄弱,用水浪费很大,水质污染严重,至今未能建立起良性运行的机制。在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概括起来,当前面临如下主要问题:

我国江河的防洪工程系统还没有达到已经审批的规划标准。长江的荆江河段和黄河的主要堤防,在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及相应的配套工程完成后,可以达到防御100年一遇以上洪水的标准④;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江河,除少数重点城市外,大部分堤防都还只能防御20年一遇左右的常遇洪水。即使上述江河的防洪能力达到规划标准,根据我国的气象水文规律,仍有发生工程所不能解决的超标准洪水的可能。而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地不分主次,竞相修建防洪工程和提高防洪能力,全国的堤防长度由70年代的11万km、80年代的16万km,发展到目前的25万km。堤线越来越长,堤防越来越高,洪水蓄泄的空间越来越小,致使许多江河在同样流量情况下,洪水位不断抬高,造成加高加修堤防与抬高洪水位的恶性循环。由于堤防不断加高,防汛负担和防汛风险也不断加重,万一溃堤决口,将造成更大的毁灭性灾害。

2 据分析估计,全国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在一般年份,农田受旱面积600万~2000万公顷。从总体上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洪涝灾害。许多地区由于缺水,造成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地区之间争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

但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我国的用水总量和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45,而先进国家为0.7甚至0.8。1997年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136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据统计为30%~40%,实际可能更低,而发达国家为75%~85%。全国多数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估计在20%以上。

3 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有过度开发的现象。全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1997年为19.9%,不算很高,但地区间很不平衡,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开发利用率都超过50%,其中海河已近90%。有些内陆河的开发利用率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40%。在土地利用方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滥垦,湖泊湿地被围垦,江河行洪滩地被侵占,这些都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重了水旱灾害。由于地下水的持续超采,使不少地区地面沉陷,海水入侵。在黄淮海流域,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海河流域的河湖干涸,黄河下游经常断流,甚至淮河中游在1999年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断流现象。

4 水质污染迅速发展,已到极为严重的程度 据199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为584亿t。在10万km的评价河段中,水质在Ⅳ 类以上的污染河长占47%。北方辽、黄、海、淮等流域,污水与地表径流的比例高达1∶14~1∶6。全国湖泊约有75%以上的水域,近岸海域约有53%以上受到显著污染。根据全国118座大城市浅层地下水的调查,97.5%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重度污染。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水平的时候,必须进一步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宏观视野,对水资源问题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制定新的战略。

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面临的问题,建议我国水资源的总体战略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从八个方面实行战略性的转变。

1.人与洪水协调共处的防洪减灾战略

在防洪减灾方面,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为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达到人与洪水协调共处。

(1)对洪水和洪灾的认识 要认识到,江河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江河洪灾则是由于人类在开发江河冲积平原的过程中,进入洪泛的高风险区而产生的问题。我国江河洪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夏季的季风暴雨和沿海的风暴潮。在气候异常年份,某些江河流域出现多次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形成这些江河的大洪水以至特大洪水。在历史上,我国人民为了开发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不断修筑堤防与水争地,从而缩小了洪水宣泄和调蓄的空间,当洪水来量超过人们给予江河的蓄泄能力时,堤防溃决,形成洪灾。

(2)防洪减灾的战略转变

通过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完全消除洪灾是不可能的。人类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须主动适应洪水,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继续发展。要约束人类自身的各种不顾后果、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发生大洪水时,有计划地让出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洪水提供足够的蓄泄空间,以免发生影响全局的毁灭性的灾害,并将灾后救济和重建作为防洪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到: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达到人与洪水协调共处。

(3)防洪减灾工作体系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我国防洪减灾工作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在江河发生常遇和较大洪水时,防洪工程设施能有效运用,国家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不受影响,保持正常运作;在江河遭遇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时,有预定方案和切实措施,国家经济社会活动不致发生动荡,不致影响国家长远计划的完成或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

防洪减灾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根据江河的总体治理目标,建设有质量保证的防洪工程系统 各主要江河应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防洪实践和国家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定出江河的总体治理目标和全面的治理规划,据此建成有质量保证的防洪工程系统。防洪工程系统的标准要经过技术经济的论证,一般应达到50年一遇以上,重要堤防100年一遇或更高。如:

长江的治理目标:再遇类似1998年洪水时,确保安全并大大减轻防汛抢险负担;再遇类似1954年和1870年洪水时,在充分运用三峡等干支流水库和分蓄洪工程的条件下,保证重要堤防、沿江大城市和重点围垸的安全。为此要按统一规划,在完成三峡工程的同时,完成重要堤防和重点围垸的加固、干流河道的整治、分蓄洪区的配套工程并继续兴建金沙江的溪洛渡、嘉陵江的亭子口、澧水的皂市等干支流水库。

黄河的治理目标:保证防御花园口安全通过100年一遇~1000年一遇的洪水;稳定现行的流路,保证黄河不改道。为此要加强水土保持,进一步减少入黄泥沙;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库对下游的防洪减淤作用及对其上游三门峡水库的补救作用,解决三门峡对渭河下游的不利影响;整治下游河道及河口,通过放淤抬高两岸大堤附近的地面,使黄河下游逐步成为一条相对的地下河;根据小浪底的运行情况和发展需要,逐步兴建小浪底以上的干流水库。其他各江河也都要制定治理目标和相应的工程建设计划。

②江河的各类分蓄行洪区,是防洪减灾工作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我国江河冲积平原的土地资源已经过度开发,根据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现在的防洪工程只能达到一定标准(防御常遇洪水或较大洪水),必须安排各类分蓄行洪区作为辅助措施,才能达到规划的防洪标准和处理超标准的洪水。要明确认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江河的各类分蓄行洪区,是防洪减灾工作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大洪水或特大洪水时,要首先确保城乡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和重要工业交通的安全,为此,可以也必须让出一部分用于农业的土地作为分蓄行洪区。应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分蓄洪区内的安全设施建设,妥善安置这些地区的居民,保证他们的生活和生产。一般说,在确保居民生命财产的前提下,农业土地遭受10年一遇~20年一遇或更稀遇的洪水淹没损失,即相当于90%~95%或更高的防洪安全保证率,是可以承受的,并可采取社会救济和防灾保险等适当措施,予以合理补偿。

③城乡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防洪风险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堤防系统已经达到25万km的规模,不宜再增建和加高,而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加固,并充分利用各类分蓄行洪区,解决超标准的洪水。对各种可能遭受洪水淹没的地区,要加强科学指导,分别不同情况,合理安排城乡建设规划,不要无限制地侵占洪水的空间,而要主动与洪水协调共处。例如:

——山丘区的中小河流,山洪暴涨暴落,并挟带大量泥沙,要防止在两岸盲目开发行洪河滩,修建堤防。城镇村庄的选址,要极其慎重,不准侵占行洪河滩,并注意划分山洪及泥石流危害区,避免地质灾害。

——江河冲积平原上的城乡建设和工业交通设施,都要遵守防洪规划,防止盲目占用分蓄行洪区。重大建设项目,要经过防洪主管部门的认可。在城市建设中,要注意建成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禁止盲目缩窄排洪排涝河道。

——在超标准洪水可能淹没的城镇村庄,要进行洪灾的风险分析,制定洪水可能淹没的风险图,定出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措施的长远规划,例如建设具有抗洪能力的房屋建筑和道路桥梁等,在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下,动员社会的力量,有计划地逐步完成。

——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风暴潮的危害极大,这些地方有必要也有可能逐步建成以防御特大风暴潮为目标的沿海防护林带和高标准海堤,以求长治久安。

④在全国建立防洪保险、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机制

对各类分蓄行洪区以及其他有防洪风险的地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但必须适应防洪的风险。考虑到我国各江河都存在这种问题,应当研究在全国建立防洪保险、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机制,给予法定的社会保障。

在过去的防洪工作中,着重建设防洪工程,而没有落实分蓄行洪区的社会保障工作,许多分蓄行洪区不能按规划运用,只能“被动蓄洪”而不能“主动蓄洪”,使江河的实际防洪标准大大降低,分蓄行洪区也受到更大的损失。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对分蓄行洪区的工作有畏难情绪。我们认为,只要真正认识分蓄行洪区是防洪工作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就能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和相应的运行机制,既可适当地开发利用分蓄行洪区的土地资源,又能兼顾全局和局部利益,保障各类地区都能得到合理和可持续的发展。最近颁布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是一个好的开端,还需要继续进行大量的后续工作。

⑤建立现代化的防洪减灾信息技术体系和防汛抢险专业队伍

要研究解决致洪暴雨与洪水的准确预测、预报、预警和决策支持软件。建设一支以高科技武装的防汛抢险专业队伍,提高抗洪斗争中勘测、通信、查险、除险和抢险的水平,逐步取代现在主要依靠大量人力的防汛抢险办法。

2.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战略

在农业用水方面,要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

研究后认为,通过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我国可以基本立足于现有规模的耕地和灌溉用水量,满足今后16亿人口的农产品需要。

(1)16亿人口所需的农产品和耕地预测

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1996年调查,我国耕地面积为1.3亿公顷,其中灌溉耕地约5173万公顷,占39.8%,雨养农业的旱耕地约7827万公顷,占60.2%。1997年粮食总产量为4942亿kg,人均410kg。

农产品需求受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水平、收入水平和居民消费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我国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在粮食消费水平趋于稳定的同时,肉、蛋、奶类的消费水平将逐步增加,因此粮食的人均需求量将比现在有所提高。预测人口达到16亿时(2030年),人均粮食的需求量为450kg,粮食总需求量为7000亿kg左右。根据主要农产品需求、主要农作物单产和种植业结构的预测,需保证2亿公顷的播种面积,耕地面积应保持在1.2亿公顷左右。

(2)水土资源供需平衡的几点结论

①在节约、高效利用的条件下,我国的水土资源基本能保证未来16亿人口对食物与其他农产品的需求,但在区域间差别较大。

②华北地区人口—粮食—水资源不能平衡,是严重的缺水地区,除采取高效节水、建立节水型的社会外,从长江调一部分水,对缓解农业用水紧张与整个地区缺水是必要的。

③有潜力增加商品粮供应的是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和蒙宁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应当加紧农业的基础建设,使之保持粮食的稳定增长,成为我国最稳定的商品粮包括饲料的供应基地。

④到2030年的奋斗目标是:耕地面积稳定在1.2亿公顷左右,复种指数达到1.65,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每亩达350kg;农田灌溉面积扩大到6000万公顷,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在全面节水的基础上,农田灌溉需水量和农业总需水量基本维持目前用水量的水平,分别为4000亿立方米和4200亿立方米左右。

(3)节水高效农业的建设途径

①把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作为节水高效农业的核心

节水高效农业建设要把发挥单位水量效益作为核心,使水利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争取从现在的每立方米水的平均粮食产量1.1kg提高到1.5~1.8kg。

——要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包括充分利用降水、回收回归水和处理利用劣质水。如充分利用降水和土壤水,华北地区的小麦、玉米两熟的灌溉水量每亩可节省50~100立方米。

——节水灌溉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渠灌区,北方渠灌区推行井渠结合的灌溉方式。在北方的渠灌区内打井,以渠补源,以井保丰,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且可以控制灌区的地下水位,防治灌区的次生盐碱化。

——节水灌溉技术应以改进地面灌溉为主,有条件地发展喷灌和滴灌,要改正那种以为只有喷灌、滴灌才能称为节水灌溉的误解。目前我国地面灌溉占到总灌溉面积的97%,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面灌溉仍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地面灌溉提高节水技术(如平地、沟灌、间歇灌),耗能少、投入也低,农民易掌握,符合国情和民情。

——要十分重视农业节水技术。只有使水利工程和农业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用水效率。通过节水农业措施,减少作物的蒸发蒸腾量,才是真实的节约水资源量。节水农业措施包括节水的轮作制度、节水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抗旱高产优质品种、耕作栽培、培肥施肥和化控技术等。河北省沧州等地通过科学的农业节水技术使小麦灌水由过去的5~7次降到2~3次,产量有增无减,这种经验在一定地区有指导意义。

②实行水旱互补的方针,重视发展旱地农业 节水高效农业应包括灌溉农业与旱地农业两部分。我国在可预见的未来,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重不大可能超过50%,因此,在进行节水灌溉农业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旱地农业的建设,做到水旱互补,全面发展。

旱地农业是指雨养旱作农业和集雨节灌的雨养旱作农业,它是解决我国农业水危机和增加农业产量的重要途径。发展旱地农业除采取传统的改土培肥、抗旱保墒、地膜与秸秆覆盖等常规的农业技术措施外,还要采取以下措施:

——充分利用雨水集蓄节灌等现代旱地农业技术。

——进行以坡改梯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并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有机质,建设土壤水库,增加贮水。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征和当地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种植结构,选育高产节水优良品种。

——研究以化学制剂改善作物或土壤状况,开展化学调控节水。③将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列为国家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我国的水资源能否支持将来16亿人口的发展需要,一个重要关键是能否以现有的4000亿立方米灌溉水资源,将粮食产量从现在的5000亿kg提高到7000亿kg并满足其他农作物的需水。如将现有的灌溉用水量节省15%,可为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灌溉保证率多提供600亿立方米的水量,超过黄河的年平均径流量。为了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必须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从目前情况看,每亩投入约需300~400元,每节约1立方米水约需2~3元;而新建大中型灌区的投入一般都在每亩1000元以上,大中型的新水源工程一般在1立方米水5~10元以上。因此,建设节水高效农业是经济合理的。但长期以来,在水利建设中重开源、轻节流,重骨干工程建设、轻田间配套建设,重工程、轻管理,灌溉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很难列为国家建设项目。而以我国的实际情况,灌溉节水工程光靠农民投资是不行的。因此,农业水利建设投资的主要方向应实行战略性的转移,从以开源工程和新建灌区为主转到以建设节水高效农业为主,国家应尽早把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列为国民经济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3.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在城市和工业用水方面,要从不够重视节水、治污和不注意开发非传统水资源转变为: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由单纯开源逐步转向重视节流和治污,先后经历了“开源为主,提倡节水”,“开源与节流并重”和“开源、节流与治污并重”等几次战略性调整。199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30%,城市人口3.7亿。预计21世纪中叶以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将可能达到60%,城市人口将增加到9.6亿左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水质保护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为此,建议进一步明确节流和治污的必要性,以“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作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战略,以促进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

1 提倡“节流优先”,这不仅是根据我国水资源紧缺情况所应采取的基本国策,也是为了降低供水投资、减少污水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合理选择,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城市工业用水的发展方向。城市工业用水的70%以上将转化为污水,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国家,近年来也大力推行节水,主要是因为不堪承受污水处理的负担。我国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高达20%以上,公共用水浪费惊人。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的工业生产技术,创建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力争将城市人均综合需水量控制在160 立方米/年以内,我国城市总需水量在城市人口达到最大值后得到稳定。为了建立节水型的体制,不仅需提高公众认识,还要投入相当的资金和高新技术。根据分析,预测2010年供水设施的单位投资约为8元/立方米,污水处理约为10元/立方米,而节水仅需3元/立方米左右。因此,增加节水的资金投入不但为可持续发展所必需,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强调“治污为本”是保护供水水质、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水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水质污染使水资源不能进入再生的良性循环。我国长期以来在增加城市供水能力的同时,未能注意防治水污染,至今全国城市废水处理率仅为13.65%,许多城市至今还没有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率据报告为87.4%,实际情况远远低于此数,许多处理设施没有正常运行,甚至基本不运行,达标排放很多流于形式。大量废水、污水的排放造成了城市水体的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人民健康和工农业生产。经预测,如果要在2010年以前基本遏制城市水污染的发展趋势,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并在2030年以前使水环境有明显改善,2010年和2030年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率必须达到50%和80%以上。否则,我国的水污染不仅不能得到控制,甚至还要继续发展。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加以认真解决。我们认为,必须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增加经费投入,提高规划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城市水环境。3

我国缺水城市可分为资源型、设施型和污染型三种,缺水的原因不同,解决缺水的途径也不相同。因此,在加强节水治污的同时,开发水资源也不容忽视。除了合理开发地表水和地下水外,还应大力提倡开发利用处理后的污水以及雨水、海水和微咸水等非传统的水资源。经净化处理后的城市污水是城市的再生水资源,数量巨大,可以用作城市绿化用水、工业冷却水、环境用水、地面冲洗水和农田灌溉水等。通过工程设施收集和利用雨洪水,既可减轻雨洪灾害,又可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沿海城市应大力利用海水作工业冷却水或生活冲厕水;华北和西北地区应重视微咸水的利用。

4.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污减灾战略

在防污减灾方面,应从以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战略。

1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

我国江河、湖泊和海域普遍受到污染,至今仍在迅速发展。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5%~3%。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与洪灾、旱灾不同的是,受污染的水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和环境,其影响的范围大、历时长,但其表现却相对较缓,使人失去警觉。水污染的危害,早在70年代已经显现出来,但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采取的措施不够恰当有力,因此出现了今天的严重局面。如再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将产生不可弥补的后果。

2 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由于工业结构的不合理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工业废水造成的水污染占据了我国水污染负荷的50%以上,绝大多数有毒有害物质都是由工业废水的排放带入水体。目前我国排放的污水量,与美国、日本相近(美、日还进行污水处理),而经济发展水平却不能相比,可见我国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环境代价。长期以来采用的以末端治理、达标排放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战略,已被国内外经验证明是耗资大、效果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战略,淘汰物耗能耗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削减污染排放量。清洁生产可以同时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 除工业和城市生活排水造成的点源污染外,我国的面源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面污染源包括各种无组织、大面积排放的污染源,如含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流,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废水、废物等,其严重影响已经在我国很多城市和地区显现出来。如北京近郊畜禽养殖场排放的有机污染物为全市工业和生活废水所含有机污染物总量的3倍,滇池流域的面污染源所排放的氮磷污染占据了氮磷污染总量的60%以上。因此,面源污染的控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面源污染的控制应与生态农业、生态农村的建设相结合,通过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充分利用农村各种废弃物和畜禽养殖业的废水,将面源污染减少到最大限度,同时也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湖泊、河流、海湾的底部沉积物蓄积着多年来排入的大量污染物,称为内污染源,目前已是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形成的重要因素,在适当条件下,还会释放出蓄存的重金属、有毒有机化学品成为二次污染源,对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应与点源、面源污染一并考虑,进行综合治理。

4 我国很多城镇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农村的饮用水安全更得不到保障。饮用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增加导致了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威胁,重金属则会使人迅速中毒、得病,水污染也大大增加了饮用水源中致病微生物的数量。这一切已经并正在造成人们的疾病和早亡,应该引起严重注意。水污染防治的最终目的是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应把安全饮用水的保障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应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特别是为城市供水的水库和湖泊,尽快恢复受污染的水质,例如北京市的官厅水库。

5.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的用水。

我国在近50年的发展中,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虽然作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自然环境相对脆弱、人口增长过快,加上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遏制,主要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低,增长缓慢,部分地区覆盖率减少;草地生态破坏加重;水土流失仍然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为了遏制这种恶化的趋势,国家已将生态环境建设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两类内容:一类是以封育保护和植树种草为主要手段的植被建设;另一类是以农田水利和坡沟工程为主要手段的工程建设。两者的密切结合构成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如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

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利用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植被建设 植被包括森林、灌丛、草地、荒漠植被、湿地植被等各种类型,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水资源的有利作用表现在:可以涵蓄水分,调节地表径流,控制土壤侵蚀,保护水质,改善流域水环境。森林、灌丛、草地三种植被的水文功能大小取决于各种植被的具体种类、结构及生长情况。三种植被中,以山丘区森林植被的水文调节功能最大,但另一方面,森林植被蒸散需要消耗的水量也相对较大,特别在干旱地区(不包括干旱地区中的高山森林),随着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流域产水量的减少比较明显。因此,在植被建设中,应当根据当地天然的生态环境条件,规划乔灌草以至荒漠植被的合理布局。

②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治理性质的生态环境工程,主要是组织群众,通过综合措施,充分拦蓄和利用降水资源,控制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其水文功能与植被建设相同,一般更为明显。

对保持土壤的作用:在土厚易蚀的黄土高原,一般小流域经综合治理后,侵蚀模数可从10000~20000t/k平方米降到3000~5000t/k平方米的水平,如果治理措施得当而且治理年限足够长,把侵蚀模数降到1000t/k平方米的安全水平是有可能的。对黄河干流,据统计分析,因水土保持而减少的入黄泥沙年均约3亿t。在长江流域,中小流域的效果也很明显,对干流的效果目前不明显,还需经过长时间的试验观测。水土保持和植被建设对河川径流都有通过拦蓄洪水从而增加枯水的作用,在中小流域,一般暴雨条件下效应明显,对大流域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影响不明显。

水土保持也需消耗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河川的总径流量,这种消耗对湿润地区的影响不大,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影响较显著。由于水土保持可以比较有效地减少进入江河的泥沙,从而减少江河下游一部分输沙需水,因此其用水的效益是正面的。应当明确,水土保持的首要作用是改善当地人民的生产条件和脱贫致富,不能由于水土保持耗水而限制其发展。当然,水土保持中的植被建设也应贯彻节水原则。③荒漠化防治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干旱的半湿润区的土地退化,包括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冰融荒漠化及土壤盐渍化等,以风蚀荒漠化土地比重最大。我国现在所面临的荒漠化和沙尘暴问题,主要是指风蚀荒漠化。荒漠化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天然草原和荒漠植被受到破坏。需根据当地的不同条件,采取保护封育天然植被、改良和建设草场以及建设护田林网等措施。在内陆河流域,需要控制上中游用水,留出足够的河川径流,保护和恢复下游滩地的天然植被。在风沙区的边缘,为了阻挡沙漠扩展入侵,必要时建设乔灌草结合的防沙林带。这些措施都需要耗用一部分水资源。

(3)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的用水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保护利用起了有利的作用,同时,它也要消耗一定的水量。保障生态环境需水,有助于流域水循环的可再生性维持,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对这个问题,过去认识得不够,今后必须改正。

①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范围

从广义上说,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用的水,包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都是生态环境用水。我国降水资源6.2万亿立方米,其中相当部分是用于植被(包括人工植被)蒸腾,土壤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蒸发,以及为维持水沙平衡及水盐平衡而必需的入海水量。这部分用水在水资源丰富的湿润地区并不构成问题,而在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地区,就成了问题,在经济发展中往往城市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又挤占生态用水,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何计算生态环境用水?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认为,应以生态环境现状作为评价生态用水的起点,而不是以天然生态环境为尺度进行评价。因此,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生态环境用水计算的区域应当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以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和问题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和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区。

②生态环境用水量的估计

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用水主要有以下方面: ——保护和恢复内陆河流下游的天然植被及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及水保范围之外的林草植被建设;

——维持河流水沙平衡及湿地、水域等生态环境的基流; ——回补黄淮海平原及其他地方的超采地下水。

估计全国生态环境用水的总量约800亿~1000亿立方米(包括地下水的超采量50亿~80亿立方米),主要在黄淮海流域和内陆河流域,其中黄淮海流域约500亿立方米左右,内陆河流域400多亿立方米。这部分生态环境用水中,约600亿立方米由各河流目前尚未控制利用的地表和地下水供给,约200多亿立方米由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退水量供给,尚有110亿立方米的缺口,需从区外调水补充。

6.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

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过去的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保证供水。

对于全国的用水需求量:80年代初,水利部门预测2000年为7096亿立方米;1994年,《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预测2000年为6000亿立方米。实际1997年全国的用水量为5566亿立方米,上述预测特别是80年代的预测明显偏高。

就分区而言,可以山西省为例:“七五”期间,当时山西省的缺水现象确实很严重,水利部门据此多次预测,1990年的需水量为72亿~76亿立方米,2000年为90亿~100亿立方米,而实际1990年和1994年的用水量分别为54亿立方米和63亿立方米。实践证明,在缺水的情景下,往往对缺水量的估计和预测偏高。对山西省需水量的过高预测,曾使万家寨引黄工程的近期规模偏大。对于城市的用水需求,尤其是对工业用水的需求,以往许多预测明显偏大。如建设部门的《城市缺水问题研究》中,以1993年为预测基准年,预测2000年全国城市的工业需水量将达到406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为4.9%,而实际情况是从1993年到1997年,我国668个城市(不包括小城镇)的用水量非但没有增长,反而由291.5亿立方米降至260多亿立方米。又如北京市,曾预测1995~2000年市区工业需水量将以6%的速度递增,而实际上从1989年至今,北京市的工业用水量非但没有增长,还减少了12.5%。

预测偏高的情况在国外也曾发生。美国国家水资源委员会1968年的报告中,预测2000、2020年全国总取水量将在1965年3725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分别增长200%和407%,达到11116亿立方米和18900亿立方米。但到1975年,他们意识到如此高的用水量将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于是作出第二次评价,综合考虑了水污染、水资源量等多种因素,决定大力推行节水措施,预测2000年的总取水量与1975年的实际用水量基本持平。这个预测和美国目前的实际取水量十分接近。

造成预测偏高的基本原因是,对经济发展和用水需求的客观规律没有认识清楚,误以为随着经济发展,用水量也必须不断增加。实际上,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防治污染和水价等各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工农业的用水定额将不断降低。在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在经济增长中,用水量已达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2 我国应要求在人口达到16亿后,用水量逐渐达到零增长

本次报告预测:我国用水的高峰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分项预测:农业用水总量与现在的规模相仿,为4200亿立方米左右;工业用水总量从现在的1100多亿立方米增至2000亿立方米;城乡生活用水从现在的500多亿立方米增至1100亿立方米左右;考虑到未来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因而估计全国用水总量有可能达到7000亿~8000亿立方米,较现在增加1300亿~2300亿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00~500立方米。

经研究分析,扣除生态环境用水后,全国实际可能合理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9500亿立方米,按上述估计的用水量,已接近可合理利用水量的极限。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继续增长,同时加强需水管理,做到在人口达到零增长后,需水也逐步达到零增长。

3 加强需水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

正如中央多次指出的,提高用水效率是一场革命。目前我国的用水效率还很低,每立方米水的产出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节水还有很大潜力。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应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在对农业和城市工业用水的分析中已说明:通过全面建设节水高效农业,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的用水效率。通过推行工业的清洁生产,使工业用水量降低,这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而且可使城市废水量相应减少,大大削减污染负荷。提高用水效率,还应包括污水资源化、发展微咸水和海水的利用。

总之,提高用水效率不但是保证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所必需,也是建设现代化工农业和城乡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提高用水效率,是从传统工农业和城乡建设转到现代化工农业和城乡建设的一场革命。

7.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战略措施

对北方地区,要从以超采地下水和利用未经处理的污水来维持经济增长转变为:在大力节水治污和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基础上,有步骤地推进南水北调,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根据对我国水资源2030年和2050年的供需平衡分析,黄淮海流域特别是黄河下游的黄淮海平原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在过去的年代,这里的许多地方,特别是黄河以北的海河流域,通过超采地下水和利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维持了经济的增长。据海河水利委员会统计,海河平原1998年超采地下水55亿立方米,全流域废污水排放量63亿t,除排放入海5亿t外,其余或被利用或蒸发渗入地下。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多亿t废污水被用于灌溉。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是沧州、衡水和津浦铁路沿线地区,该区的浅层地下水绝大部分为不可利用的咸水和微咸水,多年来超采的是很难再生的含氟的深层地下水,据2000年有关方面的分析,深层地下水耗竭的时间将为10~15年。太行山麓的京广铁路沿线,由于城市和工业大量抽取地下水,也造成浅层地下水的大面积区域性漏斗。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不加防治,许多地方有河无水,有水皆污,洼淀枯竭,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预测到2030年,经充分挖潜和利用当地水资源,采用节水和污水回用等多种措施和考虑了目前引黄和引江的水量后,在地下水不再超采的情况下,黄淮海平原地区缺水量仍将达到(平水年)150亿~(枯水年)300亿立方米。考虑到生态环境的用水,今后通过南水北调增补的水源应在30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增补黄河以北应在一半以上。

2初步评价

对已提出的南水北调各种线路,初步评价后认为:水利部提出的东、中、西三条线路,都是可以成立的,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需要抓紧进行工作;其他各种“大西线”方案,现在尚缺乏科学依据。现分述如下:

①东线

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北岸,在原有引水量的基础上,增加年均引水约150亿立方米,其中过黄河约90亿立方米。利用和扩建京杭运河及与其平行的部分河道,送水到天津,另建分干线到胶东半岛。

东线工程除可解决江苏和山东两省的缺水外,还可解决河北省东部深层地下水超采和高氟水导致的地方病以及天津市的缺水问题。其有利条件是:直接从长江引水,水源比较丰富可靠;可利用大运河和洪泽湖、骆马湖等现成的河道和调蓄湖泊,投资较低,并可分期分段实施,比较灵活。其难点是:沿线水质污染;需要电力提水,总扬程约65m,经常运行费用较高。

②中线

中线工程由加高后的汉江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的可能引水量估计约130亿立方米/年,其中过黄河约70亿~75亿立方米/年。建设专用的输水渠道,沿京广铁路西侧,送水到北京。

中线工程除可解决河南省中东部的缺水外,还可解决河北省中部经济最发达地区和北京市的缺水。其有利条件是:目前水质较好;绝大部分自流引水,如不计建设成本和丹江口发电损失,运行费用较低。其难点是: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水源相对有限,如遇连续枯水年难以满足要求;现在规划的线路缺少调蓄湖库,运行困难;黄河以北的线路经过太行山麓的特大暴雨区和地震高发区,安全风险很大;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需移民25万人,总干渠基建投资也较高,需要一次建成才能发挥效益,考虑到配套建设的种种问题,总干渠达到设计效益需要相当时间,加上来水和需水匹配的不稳定性,如以贷款建设,将发生运营困难。

③西线 西线工程从长江干流通天河及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水进入黄河上游,补充黄河水源,估计可能的调水量100亿~150亿立方米/年。

由于前期工作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尚难作出全面评价,但一般估计,实施难度将大于中线和东线。

④“大西线”

“大西线”工程有各种方案,都是由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调水进入黄河上游。

经研究后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西线”设想的一些工程没有现实的技术可行性。就我国未来16亿人口的发展形势看,也没有大开荒、大移民以至兴建“大西线”的现实必要性。

(3)对实施步骤的建议 ①南水北调的实施步骤

根据对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的分析和南水北调各条线路的初步评价,建议南水北调的实施分为两大步:

第一步,2020年左右,完成南水北调的东线和中线,并适当调增黄河上中游省区的分水指标。

第二步,2020~2050年,逐步实施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②东线和中线的先后问题

研究后认为,东线和中线都是解决黄淮海平原缺水所必需,而且各有其主要供水范围,无须比选谁先谁后,也不是必须在一条工程完成后才能进行第二条。在北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总体规划下,可以分别作为独立的项目,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前期工作并确定各自的实施步骤。只要前期工作可靠,开工条件成熟,都应尽快地逐步实施。

③东线和中线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先行工作 东线和中线在开工前,都需要完成一些先行工作,保证工程建成后能及时发挥效益。在东线,应首先进行沿线城乡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保证引用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在中线的黄河以北,应及早在沿线城市建设从已建水库引水的自来水厂和管网以及相应的污水资源化工程,一方面迅速制止当前地下水的超采和水质污染,同时也为将来中线工程尽快发挥效益创造条件。

对东线和中线工程的原规划,都应研究进一步优化,并核实原来估算的工程量和投资。现在看来,原来的估算都程度不同地偏低。

④中线工程的线路优化研究 研究分析后认为,中线工程的主要难点是将来建成后运营困难,这种困难原由于三个因素:

首先是两种用水户的不同要求。一种用水户是城市和工业,它们实际需要的供水量并不很大,但要求很高的供水保证率,其供水工程属于非公益性;另一种用水户是农业,还应加上原规划没有考虑的生态环境用水,它们需要的供水量较大,但对供水保证率的要求不严格,其供水工程应为半公益性(农业)和公益性(生态环境)。

第二个因素是来水和需水的匹配不够稳定。水源区汉江的水量有限,年际水量差别很大,丹江口水库即使加高大坝也不能做到多年调节;而受水区海河平原属于干旱的半湿润区,年际降水的差别很大。两区的水文资料表明,大约一半年份需水和供水很匹配或比较匹配;其他年份有时来水多而需求少,有时需求大而来水不足。第三个因素是原规划黄河以北的高线工程不够灵活。工程投资大并缺少必要的调蓄工程,因此将造成运营的困难。

为此,建议研究比较另一种方案,即中线在过黄河后,分设高、低两条输水渠。高线按原规划线路,沿京广铁路西侧,全线衬砌,尽量减少渗漏,输送保证率高的少部分水量,专供沿线城市和工业用水;低线走海河平原的低洼地带,连接现有的主要洼淀,基本不加衬砌,作为一条生态河,也可称为新海河,补充海河平原的地下水和恢复部分已干涸的河湖水系,其输水量可随丹江口水库的来水量,在一定幅度内随机变化。可通过取水许可证,适当供应农业用水,利用井渠结合的方式,以井保丰,以渠补源。考虑到低线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生态和支援农业,宜由国家投资。

⑤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的互补

考虑到目前分给黄河上游的用水指标偏低,在东线和中线起作用后和西线工程完成前,作为过渡性措施,可以利用东线和中线的增补水量,适当取代黄河下游灌区的部分用水,以增加黄河上游的分水指标。

⑥西线要抓紧前期工作

对西线方案,应抓紧进行扎实的前期工作,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制定逐步实施的方案。

⑦要认真审核长江流域调水后的生态环境影响

长江流域虽然水量相对丰富,但各支流的情况很不平衡,预测到2030年以后,长江流域内的径流量利用率也将超过25%。因此,对东、中、西各线,不但要进一步审核对各调水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而且要综合东、中、西三线,审核对长江全流域直到入海口的生态环境影响。

8.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西部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江河的发源地,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西北地区水少地多,西南地区水多地少,自然条件有很大不同,但生态环境都很脆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属于全国的后进地区,据统计,西部地区50年来的水利投资仅占全国的15%。

在西部地区大开发中,要从缺乏生态环境意识的低水平开发利用水资源转变为: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合理地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现就西北和西南两个地区分述如下。(1)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又可分为内陆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两个不同类型,需要分别加以分析。

①内陆河流域

西北内陆河流域是我国的干旱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年均降水量和单位面积产生的年均径流量在全国都是最少的。由于人口稀少,人均水资源量并不少,1993年约为5200立方米,预计到2050年为3850立方米,都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的水资源紧张的警戒线(世界上同类地区:埃及为923立方米/人,以色列为380立方米/人,均包括境外流入的水资源)。造成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灌溉农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阶段,农业增产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而不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致农业用水量过大,产量不高,农田盐碱化,而且挤占了下游生态环境的用水,造成塔里木河和黑河等流域下游荒漠植被的衰亡和沙漠化的发展。

——在农、林、牧业的产业配置上重视农业发展,对林牧业注意不够,造成山区的林木过伐,草原牧区的过牧和滥垦。

——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停留在粗放型阶段,主要表现在:灌区的配套建设落后;山区的控制性水库不足,平原水库过多,水源大量蒸发渗漏;上下游的统一规划和管理都很不够;这些都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配置不当。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

——充分注意保护森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合理调整农、林、牧业的配置,发挥本地区发展牧业的相对优势。——着重建设现代化的节水高效的灌溉农业和高效牧业。主要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来提高农业的产出,严格控制耕地面积的继续扩大,西部地区大开发决不能理解为西北地区大开荒和大移民。在一些下游生态环境已受影响的河流如塔里木河及黑河,要坚决减少农业用水,恢复应有的生态环境。

——在统一规划下,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包括兴建山区水库以取代平原水库,以及在本区范围内的跨流域调水。

——在城市和工业建设中贯彻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战略。要充分考虑干旱区的特点,合理安排经济结构和发展规划,不应兴建耗水量大的项目。

——控制人口的增长。

只要做到这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本区的水资源可以支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黄河流域

绝大部分属于土壤易受侵蚀的黄土高原,处在我国从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带,也是农牧交错区。黄河流域年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其中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产流约350亿立方米。但由于本地区山高水深、地形复杂,除一部分河谷台地和较平坦的高原外,其他大部分地区都难以引黄灌溉。有些已建的大型灌溉工程,如引大济秦、盐环定扬黄工程等,因配套工程量巨大,至今没有充分发挥效益,甚至基本没有发挥效益。一些历史悠久的老灌区,如宁蒙的河套灌区和陕西的关中灌区等,也因长期投入不足,灌溉效率很低。大量的丘陵沟壑区依靠陡坡开荒,广种薄收,水土流失严重,生产条件极差,人民生活极为贫困,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建议:

——因地因水制宜,大力调整农、林、牧业的生产结构,注意发挥本区发展牧业的优势,着重发展舍饲畜牧业及相应的畜牧产业。

——进行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在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仍要继续加强沟壑治理和基本农田建设等工程措施,并发展蓄集雨水的抗旱补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

——在国家支持下,对已建灌区进行以节水高效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引用黄河干流和大通河、湟水河、洮河、泾河、渭河、洛河等支流的水源,建设节水高效的新灌区。目前分配给本地区的黄河用水指标为122亿立方米,近年来实际用水约108亿立方米。在今后发展中,可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的发挥作用和本区用水的需要,首先从下游的分水指标中,调剂一部分给上中游,然后开展西线南水北调,进一步增加黄河的水量。

——对一些缺乏发展条件、生态环境十分严峻的特殊贫困地区,应下决心成建制地迁移人口到新建灌区,摆脱扶贫—脱贫—返贫的怪圈。

——严格保护黄河干流和支流的水质,防治污染。(2)西南地区

主要包括长江、珠江和澜沧江、怒江、元江、雅鲁藏布江等国际河流。本地区的水资源总量达1.01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5132立方米,均据全国前列。可开发水能蕴藏量(不含西藏)为2.12亿kW,居全国首位。但由于山高水深,地形复杂,还有大片岩溶山区,水资源的开发成本较高,至今开发程度很低。云、贵、川、渝和西藏的人均灌溉面积分别为0.029、0.013、0.024、0.016和0.056公顷,除西藏外,都低于全国平均数0.038公顷,贵州居于全国末位。目前仍有1600万山区人口饮水极度困难。许多地方陡坡开荒,靠天吃饭,与西北的山丘区一样,也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比西北山丘区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暴雨的强度和频率更大,山区的表土层很薄,有的山坡表土冲刷殆尽,形成触目惊心的“石漠化”。有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滇中高原、川中和川东丘陵地区,则因地势较高,缺少水利骨干工程,仍形成局部缺水。由于水能资源远离电力负荷集中的东部地区,水电的开发程度只有10.5%(不包括西藏)。因此,发展水利和水电,是支持本区的大开发的重要基础条件。建议: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的大农业。

——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要大力支持以中、小、微工程为主的“水利扶贫工程”,建设包括集雨窖灌等多种形式的有一定灌溉保证的基本农田,为广大农民恢复保护生态环境和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考虑到西南地区山高坡陡的特殊地形条件,建议对本地区的一些中型水库,按大型水库给予扶持。

——对一些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解决饮水非常困难、交通极为闭塞的山区,要下决心迁移人口,合理调整人口布局。

——在局部缺水地区,建设适当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如滇中高原的补水工程、嘉陵江亭子口水库灌区工程、涪江的武都引水工程以及金沙江的向家坝引水灌溉工程等。

——发挥水能资源的优势,以“开发水电、西电东送”为大开发的重要项目,加快本区的总体经济发展。为此需要国家对全国电力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关闭一部分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的火电站,并实行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为西电东送开拓市场。同时,对水电的税率和贷款实行国际通行的优惠政策。

——严格保护三峡和其他水库及高原湖泊的水质,对已经污染的滇池等水源,要抓紧治理。

——西藏地区近期重点开发“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的水资源,发展灌溉和水电,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为实现战略建议所必需的改革措施

我国水资源的许多问题,之所以长期未能解决,除了认识问题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水资源的投资机制和水价政策中存在问题。因此,实现上述战略建议的关键,是进行以上三方面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1.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

多年以来,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使防洪减灾、城乡用水、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都存在许多矛盾,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为此,建议在国务院建立以副总理为首、吸收有关部委负责人参加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水利部作为委员会的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水利部下属的各江河的水利委员会,也按此原则进行改组,成立统一管理水资源的委员会。全国按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模式,对江河上中下游、城市与乡村、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与需水、用水与防治污染,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并相应地加强水资源的立法和执法,修订原有的水资源规划。

2.改革水资源的投资机制

多年以来,水资源的投资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从70年代后期以来,对水资源建设的投入缺口很大而且极不稳定。“文革”结束以后,由于对水利的作用发生认识上的分歧,水利建设的投资被大幅度削减,以后虽逐渐增加,但很不稳定。有的地方,大灾以后大干,小灾以后小干,风调雨顺不干。有的地方,水灾以后抓防洪,旱灾以后抓灌溉,重点不断变换。因此,一些已定的规划长期未能完成,如:治淮已经50年,中间又经过几次大洪水,曾经再次强调治淮,但几起几落,至今治淮规划中的重要骨干工程如淮河入海水道,还刚开始第一期工程。

中央与地方对水利投资分工范围的设定,对许多地方产生误导。为了争取中央投资,许多地方本来应当着重进行中小工程、续建配套工程和节水工程,却脱离实际地追求新建大型甚至特大型的开源工程。不少中央举办的大型灌区,如安徽的淠史杭、宁夏的青铜峡、内蒙古的河套等灌区,骨干工程已建成几十年,但因配套投资不足,至今没有完成全部工程,因而长期不能达到设计效益,造成很大的浪费和损失。

缺水城市中,绝大多数属于设施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北方不少城市,之所以大量超采地下水,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资金修建引用地表水的自来水厂和相应管网。南方不少城市,则因地表水污染而大量超采地下水。全国普遍地在建设供水设施的同时,缺少资金修建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许多地方在严重缺水的同时,大量污水不能利用;有的地方,引用未经处理的污水,造成严重后果。

近年来,中央对水土保持和植被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和很大支持,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但是由于条块分割的投资机制,各项措施不能形成合力,综合治理效益难以充分发挥。例如,按1999年制定的《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把一个完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体系,分割开来,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按措施分别立项,造成一个区域或流域的治理重复投资、治理面积重复计算。一些地方反映:“综合治理,综而不合;重点投资,层层截留。”资金投入的另一个问题是,许多地方重治理、轻保护,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跟不上破坏的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针对上述问题,应当研究建立长期稳定、有正确导向、全面系统的水资源综合治理投入机制,在水资源的投资机制中应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的需要。

3.改革水价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的水价政策极不合理,几乎与我们所不断提倡的节水、治污和统一调配水资源的战略反向而行。例如:

——黄河已达到年年断流的缺水程度,但至今引黄的水价每吨只收几分甚至仅几厘钱,远远低于其他水源的价格,使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难以实现。

—— 一些城市的超采地下水已经十分严c重,但至今这些城市的企业和单位仍可无偿开采地下水,导致引用地表水的自来水厂难以运营。

——虽然不断提倡节水,但至今工业和城市生活的水价不但不能调动有关方面进行节水改造的积极性,甚至不能按市场经济的要求,维持良性运行。

——污染已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但至今许多地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没有着落,许多已建的污水处理厂不按设计运行甚至根本不运行。

——对于处理后的污水回用,至今没有合理的定价,难以推行污水的再生利用。——许多地方由于农民的负担能力有限,政府没有明确的补贴办法,灌溉水价不能反映实际的运行成本,致使许多灌区不但不能按期更新改造,而且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种种情况说明,水价是水资源管理中的主要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必须在国家水资源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国家确定的水资源战略,明确制定我国现阶段的相应水价政策和水价系统。北京市最近出台的水价改革办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值得研究推广。

结 论 当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已接近国际公认的水资源紧张的标准,水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同时,防洪减灾的任务也十分繁重。经过对防洪、农业、工业、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各方面情况的分析,认为:在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注重保护的前提下,我国有条件在人与环境协调共处的基础上,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和相应八个方面战略性转变的要求,其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成节水防污型的社会。这个问题在我国虽已提出多年,但至今未能全面贯彻,其根本原因是:提高用水效率不单纯是水资源本身的问题,而是一场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革命。21世纪即将到来,如果我们再不抓紧时机,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必须从现在起进一步明确方向,下定决心,进行扎扎实实的工作,结合工农业和城乡建设的现代化,提高我国的用水效率。本报告力求全面系统地分析战略性转变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并进一步提出为实施战略转变所必须进行的改革。我们希望,这个报告能进一步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并形成共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中国大地上真正展开一场提高用水效率的革命。

①全球陆地可更新的水资源量,根据《中国水利百科全书》、《国际人口行动计划》和《国际水》杂志等不同资料来源,分别为46.8万亿立方米、41.0万亿立方米和42.78万亿立方米,我国占全球水资源的百分比相应是5.79%、6.61%和6.34%。

②我国耕地按1亿公顷计算数1.3亿公顷计算,为全球的9%。

③按气象部门规定,24h雨量超过50mm称之为暴雨,100~200mm为大暴雨,超过200mm为特大暴雨。

④本报告将江河洪水分为四个等级:小于20年一遇为常遇洪水,20年一遇~50年一遇为较大洪水,50年一遇~100年一遇为大洪水,大于100年一遇为特大洪水。所谓多少年一遇,是指一定量级的洪水每年发生的机率,并不等于隔多少年再遇到一次。

附:项目综合组院士、专家名单

组 长: 钱正英 中国工程院院士,总项目组长兼防洪减灾课题组长 副组长: 张光斗 两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总项目副组长 成 员: 王淀佐 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咨询委员会主任 师昌绪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咨询委员会主任

徐乾清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水利部副总工程师,防洪减灾课题副组长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水资源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课题组长,兼城市 水资源课题副组长

陈志恺 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研究员,水资源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课题副组长

石玉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农业需水分析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课题组长

卢良恕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农业需水分析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课题副组长

钱 易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城市水资源与防污减灾课题组长

潘家铮 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南水北调课题组长 张泽祯 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南水北调课题副组长

张宗祜 两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西北)课题组长

卢耀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西南)课题组长

沈国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课题组长 王礼先 原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教授,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课题副组长

汤鸿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城市节水专题组长 邵益生 建设部城市水资源中心主任、研究员,城市水资源专题组长 贾大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节水高效农业建设专题组长 常平中国工程院秘书长,副编审

项目秘书:谢冰玉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王振海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孙雪涛 全国政协秘书、高级工程师

第五篇: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

12207010232 孙祥云 信息二班

摘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加上区域水土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匀,水问题更严重。水是生命之源,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实现和水的和谐共处,构建人水和谐关系,以达到社会和谐。

关键词:水资源

水资源困局 可持续发展 水利建设

正文:

地球上的水量是极其丰富的,其总储水量约为13.86亿立方千米,但地球水圈内水量的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地球水约有96.5%的水是海水。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又较易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仅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3%,而且在时空上的分布很不均匀。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水资源储量相当丰富。将河川径流量作为动态水资源,近似的代表水资源,则中国的河川径流量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即使如此,中国的水资源现状仍不容乐观。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跨越了从寒温带到热带等九个气候带,从东南到东北,呈现出由湿润、办湿润到干旱、半干旱乃至极端干旱的变化趋势,各地水文循环情势有明显差异,表现出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中国降水具有年内、年际变化大,区域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区域年降水量因水汽条件,气团运行等多种因素影响,呈随机性变化,使得丰、枯水期年水资源量相差悬殊,丰、枯年交替出现,或连涝、连旱持续出现都是有可能的。汛水期水量集中,不便利用;枯水期水量锐减,又满足不了需水要求。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其不均衡。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3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据分析估计,全国按目前的正常需求和不超采地下水,年缺水量为300亿~400亿立方米。同时,水质污染又大大加重了缺水问题。并且由于缺少统筹规划,缺水问题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采,而水资源开采过度又会带来河川断流,湖泊干涸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五个“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把水资源,粮食和汽油资源的安全列为我国三大安全问题,充分体现了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所以缺水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水污染程度严重,损失巨大,据水利部对全国的700余条河流约10万公里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46.5%河长受到污染;10.6%河长严重污染,水体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河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水污染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众生活、生存环境。

河湖萎缩,黄河断流,黄河从1972年开始断流到1998年的27年间,黄河利津站共有21年发生断流,断流频率已达四年五断,共计断流1050天,平均每个断流年份50天,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断流河段长达704公里,占下游河段总长的90%。海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流基本干涸,河口淤积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径流剧减,城镇排除的污水得不到稀释,形成不少污水河,被形象地称为::“无河不干,有水则污。”调查表明,仅30年来,我国的湖泊面面积已经缩小了30%。

西北地区水环境恶劣。目前,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干涸现象十分严重,部分湖泊含盐量和矿化度明显提高,特别是西北湖泊咸化的趋势更为明显。新疆博斯腾湖,由于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导致胡水量锐减,含盐量高的灌区退水又不断入湖,因此,该湖在短短的10多念念内就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湖水矿化度上升6倍,水面减少120平方公里,水位降低3.54米。素有“绿色迷宫”之称的准葛尔盆地西部的艾比湖,因60年代在湖区毁林开荒,70年代截流断水,至今艾比湖湖面已由过去的1300平方公里减至600平方公里,干涸的湖盆已经沦为盐漠。曾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淡水湖——罗布泊也已干涸。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生态类型擅变,我国的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北大荒的连年垦荒使得这块我国最大的湿地面积缩小了60%,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443万公顷下降到190万公顷。如不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十几年内三江平原的湿地将丧失殆尽。

南方围湖造田是导致南方湖泊面积萎缩的首要原因。曾经蔚为壮观的江汉湖群因围垦而消失的湖泊983个,面积减少2041平方公里,目前仅存湖泊83个,浩浩荡荡的800里洞庭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围垦面积达226万亩,淤积与围垦互为因果,导致湖区生态恶化循环。

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加剧,致使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地下水超采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形成地下水域性降落漏斗149个,漏斗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面积6.7万平方公里,占超采面积的42.3%,多年平均超采地下水67.8亿立方米,有的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达60—80米,有些城市还出现了地面沉降,造成后果。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此外,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积2100平方公里,因同样原因二损失的耕地面积达7万多公顷。黄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达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产量。近些年,全国各地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平均每年在1600起以上。1994年淮河特大污染事故,造成苏皖两省150万人饮水困难。1996年春节后,淮河再次发生污染事故,使蚌埠市70万人陷入水荒。近十年来,仅海河流域的水污染事故就多达数百起,由水污染导致的地区间纠纷不断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1.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19位,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据有关的预测显示,2030年之后,我国人口达16亿人,水资源缺口为400~500亿立方米。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工业化投入及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因而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等困难出现。

目前,有很多城市因为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和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经常断流,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基本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同时,由于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渗漏补给地下水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更是一大困难。农业大开发初期,人们对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机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盲目开荒灌溉,不仅占用大量生态水源,而且造成土壤严重次生盐碱化。

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南方比较充沛,年降雨量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均少于400mm。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个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头污染而不断减少。同时,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天然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沙尘暴增多,气候劣变的现象越来越多。目前,在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求,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开始下沉。

2.发张高效节水型农业的经济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虽已呈下降趋势,但仍是用水大户,特别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量比重占60%以上。从农业灌溉发展来看,农业灌溉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这就需要发展效益农业的同事必须朝节水型效益农业方向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效农业经济必须是节水农业。

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提高灌溉劳动生产率,从人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不仅注重提高产量,更加强调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外观和上市时间等,就对灌溉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要求。如灌水的位置、时间、数量、营养成分等,还要求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情况进行自动监控和科学管理。如采用灌溉、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灌溉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粗放型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既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还可通过灌溉系统进行施肥和撒药,使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发生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灌溉的现代化和科学管理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生转变。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尽量做到少种或不种耗水量达的作物,且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一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水型高效农产品基地。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式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满足“品质调优、效益调高、市场调活、民调富”的要求,更需要满足“面积调小、消耗调低”和削减用水高峰的要求。

水资源管理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非常不合理,这就造成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资源不断的水供给、水服务,实现水资源在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公平合理的分配。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正确的认识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水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从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看,既要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连续性、和持久性,以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又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两者的相互协调。如果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倘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牺牲环境、耗竭资源为代价,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去提高和深化人们的思想认识,规范人们的行为,不去用先进的理论、技术为指导制定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水环境的战略和措施,则必然会损害水资源及其自然环境系统,影响甚至破坏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因此,必须十分总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的技术进步离不开长期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的水利设施改造、建设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投入机制,稳定投资来源和比例。要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约用水意识的养成。调整水价是调节税的利用向经济效益更优的产业转变,合理的水价政策出台可有效的促进节约用水意识。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只有全社会树立起节水意识,变节水为全民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陈家琦,干浩

《水资源学概论》 2.刘建善 3.姜文来 4.何俊仕 5.王乐财

《水的开发和利用》

《水资源价值论》

《现代农业节水技术》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

下载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5篇范文)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浅谈我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摘要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及其含义、内涵是什么?中国古代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观......

    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

    我局最近组织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下谈几点对科学发展观中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浮浅看法: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社会在发......

    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推荐5篇)

    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

    我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我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主题。从当今的严峻形势来看,二十一世纪,世界,尤其是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地球——我们人类......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摘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污染的现状,指出了以高效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 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积极探讨了以循环经济为核 心理......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概况 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约为27115亿m3,排在世界第6位,继巴西69500亿m3、前苏......

    坚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以水资源为例剖析中国在危机中的发展道路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呈现出进一步扩散和深化的态势,全球资本市场暴跌,没过经济复苏乏力,已陷入二次探底的......

    浅析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哺育了中华灿烂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宁、蒙、汾渭河和黄淮海平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