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

2022-1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 6篇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 1

《池子与河流》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池子享受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认为人世间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则立志做一条“伟大的河流”,认为人生就应该奔流不息,保持清洁,给人们带来利益。他们最终的命运截然不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最终完全干掉了。这个寓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的道理,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整首诗一共10小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小节)是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展现了池子与河流不同的人生态度:池子懒惰、贪图安逸、得过且过;河流则志向远大,勤奋努力。这部分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行吟诗人”,指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一种诗人,擅长写抒情诗和叙事诗;“推究”,推求探究(原因、道理等);“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淤塞”,(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第二部分(第9、10小节)揭示池子与河流各自最终的命运,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却年年淤塞,最终完全干枯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指向“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学目标。略读课文承担的另一个功能,是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本首诗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滔、涯”等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课是诗歌,一般教学时都要抓住诗歌的特点,以读为主线,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了解人物的不同想法。具体该怎么设计本节课呢?匆忙中我参考了网上现成的教学的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角色朗读、初识观点。

四、辨析观点、总结寓意。

接着,我又观看了教学用书里配套的光盘,里面正好有一节《池子与河流》的课例和专家点评,我观看光盘后,又借鉴了光盘里的导入和板书设计。大致理清头绪后,我开始做课件。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凌晨一点了。课件制好了,教学设计也整好了,可是,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

次日清晨,当我在讲台上站定,开始讲课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课件和教学设计参考了太多别人的东西,缺少自己清晰独特的教学思路,呈现在课件上的好多东西过于追求琐细的内容,轻视了学习方法的点拨。课后,组内教研时,同伴也指出了这一点缺憾——问题过多过碎,不够简约;讲得像精读课,重内容轻方法。

教然后知不足,经过这次课例之后,我发现自己在略读课的教学设计上仍然存在短板。进行略读课文教学的步骤其实无非就有三部曲:自读——交流——积累。即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交流自读体会,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概览全文,了解大意;第二,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延伸。自读阶段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我们对略读课文理解的要求不宜过高,但对默读速度的培养应予以重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略读、浏览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交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这个阶段,重在交流自读的收获,讨论自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从中既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积累、扩展阶段既可侧重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又可侧重向课外扩展、延伸。侧重什么,应视文章内容和特点而定。由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对积累或扩展延伸的内容应有所选择。

如果让我重新执教本节课,我会围绕“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做法、命运各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这个主问题来开展教学,一个点,一条线,层层推进。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敢于删繁就简,把语文教简单。除此之外,我要重视语用教学,再拓展延伸两篇寓言,让学生学会根据寓言故事中主人公的观点、做法、命运来提炼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总之,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更关注语用,我们要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对于课文,我们要相信学生,学会割舍,删繁就简,抓住一个点层层推进,要教学生关注文本是怎么表达的……每次课例都是一种学习,今后,我要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投身到下一步的语文教学中去。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 2

《池子与河流》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故事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讲述了池子嫌河流太累,常常背着沉重的轮船,一会儿又要负起长长的木筏,小船、小艇就更不用说了。池子还问河流什么时候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活。还夸自己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可河流却说,自然法则中,水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新鲜,但池子不流动就不会保持新鲜,这样迟早会被人遗忘的。最后,河流的说法果然应验了:河流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流着,但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地淤塞起来,整个池子积满了青苔,长满了芦苇,最后,完全干涸了。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天才不利用是要磨灭的,它会一天天地衰萎下去。当它被怠惰所支配的时候,它的`事业就无法恢复起来。所以做人应该像河流那样勤快,不怕艰辛;不应像池子那样贪图享受,安逸生活。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

一、激趣导入。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收集成语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还使学生学会了区分成语故事和神话故事的不同。学生非常乐意去做,收集了很多,在课下也进行了交流。接着揭示课题,池子和河流。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先自己读文,再提出重点词语,再由重点词语引出句子,然后再回到文中去读文,了解文章的大意。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精读课文,体会寓意。抓住池子与河流对话内容进行教学,安排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感悟,老师进行恰当的板书。在理解课文之后适时的出示课题,让学生很自然的理解课题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联系实际,谈体会。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感受。

回顾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几点:

1、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鼓励大胆质疑,在读中解决问题等。

2、注重双基的训练。如对字词的指导,包括字的音准,字的演化,字的书写等。

3、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很高,学习的兴趣很浓,教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比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也很多:

1、教学目标制定得不细致准确,所以教师教学时对课堂的把握就不是很到位。

2、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的课堂生成,使课上的更精彩。

3、课堂提问中,集体展示偏多,个人展示偏少,不能体现有些个体的能力。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有些孩子人云亦云。

4、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

5、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学生谈得还较肤浅,老师应进一步指导。

总之,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方面是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还有点牵学生鼻子走的心理,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教学真正落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 3

《池子与河流》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故事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态度。经过张自福主任和老师们的评课,我对这节课有了新的认识。

一、关注目标的扎实度

本节课我设置了两个目标,第一认识淘、涯等8个生字。第二个是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一个目标,我仅仅让孩子们把这些生词读准、认识,却没有落实在字形、字意上。比如“蜿蜒”有些孩子可能不理解字意。第二个目标,分角色朗读,为了赶时间我仅仅抽查了一组,读得还不太好。为了整节课的设计,我没有把这个目标学扎实。孩子们读不好,怎谈他们对寓意的理解?

关注目标的扎实度就是关注差生,关注学生的学习。

二、关注课堂上的生成

教学已有七、八年的时间,却没有把学生课堂上的生成当成一回事。总觉得只要能够顺顺利利地把我自己的思路讲下来,就万事大吉。殊不知,生成,让课堂更精彩。《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一体。”

(1)学会倾听,发现生成。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去获取来自孩子们的一切信息,这样才会发现学生制造出来的一个个“意外”,这些“意外”才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孩子们主动去读、去思,这一个个“意外”会让许多精彩不期而至。

(2)巧妙预设,激发生成。我们在备课时,要悉心地钻研教材,预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比如:这节课寓言,孩子们是很难理解的。课前我先用勤奋和懒惰的名言做了铺垫,然后体会第十小节时,我让孩子们用“不要怎样要怎样”这样就有备而来,那么在课堂上他们就会浮想联翩,让老师“惊喜不断”,这正是身为老师所希望看到的的场景,这才是精彩的课堂。

三、关注语文要素

不知“语文要素”为何物,真为我的无知可笑。回去后我就查了资料。简单地说,“语文要素”包含的是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语文要素应该是与学段学习内容和目标相对应的,但更加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我们也可以将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为本单元重点学习的目标。重视语文要素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总之,这节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为我的成长之路再一次添瓦。时刻对自己说“不惧怕才会成功”。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 4

《池子与河流》一课是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寓言故事。课文内容主要是由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构成的。

1、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们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2、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如“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河流”欣赏的自然规律是什么?“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

3、拓展延伸。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池子”和“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在你生活的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要做怎样的人?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由课文引向生活和学习,使学生自觉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只按排了一个课时,因此,在组织教学上应该有别于前面三篇课文。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读懂、读透文章的内容,并从中读有所获,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精讲少讲,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经历与课文语言文字零距离对话的过程。为此,我将教学重点落实在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寓意上,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感悟道理,让他们能从这一故事中深受启迪,这对于培养他们自身的性格品质大有裨益。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 5

本课是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寓言故事。课文内容主要是由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构成的。

1。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们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2。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如“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河流”欣赏的自然法则是什么?“河流”所提到的“自然法则”指什么?

3。拓展延伸。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池子”和“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在你生活的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要做怎样的人?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由课文引向生活和学习,使学生自觉受到感染和熏陶。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 6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有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展开叙述,告诉我们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从池子与河流的对话中感受它们不同的人生态度。

2.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首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池子与河流是什么关系?它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用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题的潜力,教师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学生的用心性高涨,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探究,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难免碰壁或者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2)“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这时进行全班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

3.演一演、编一编相结合,内化语言。在学生充分朗读后,我设计了演一演的环节,希望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学生能内化文本语言,带上自己的理解演绎文本对话。但由于自己的指导和示范不够到位,学生在演绎池子与河流对话内容不明确,有学生直接将旁白都读了出来,也没有很好地表现出各自的特点。有老师建议演一演可以在分角色朗读环节就开始指导,我想也是,这样肯定会比朗读结束后之间就演一演更自然、顺利。

4.延伸文本、体会道理。告诉我们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朗读,学生们可以自主解决一些疑惑。然后通过交流、讨论,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品味它,让学生畅谈收获,学生渐入佳境,学习也更加主动了

三、不足之处

1.重点词语的理解不够深入。有很多句子、词语应该再深入体会一下,但我没有做到,总是在赶时间。

2.朗读的方式太少,一直在齐读。应该用多种方式(比如开火车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读等)让学生朗读,等等。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运用情境导入的方式,设立谈话情境,带学生由课题入手,引向文章的主题,在这种气氛下学生的情感得到调动,学习兴趣也更浓厚。接着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先熟悉文本,以池子与河流的对话为主线,理清文章线索。然后深入研读课文,通过问题的引导、重点词句的分析,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地了解,并体悟作者的手法以及独特的思想感情。最后拓展延伸:以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学完这篇课文所体会的道理。并说出来互相讨论交流,最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1

《池子与河流》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故事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态度。经过老师们的评课,我对这节课有了新的认识。

一、关注目标的扎实度

本节课我设置了两个目标,第一认识淘、涯等8个生字。第二个是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一个目标,我仅仅让孩子们把这些生词读准、认识,却没有落实在字形、字意上。比如“蜿蜒”有些孩子可能不理解字意。第二个目标,分角色朗读,为了赶时间我仅仅抽查了一组,读得还不太好。为了整节课的设计,我没有把这个目标学扎实。孩子们读不好,怎谈他们对寓意的理解?关注目标的扎实度就是关注差生,关注学生的学习。

二、关注课堂上的生成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一体。”

(1)学会倾听,发现生成。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去获取来自孩子们的一切信息,这样才会发现学生制造出来的一个个“意外”,这些“意外”才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孩子们主动去读、去思,这一个个“意外”会让许多精彩不期而至。

(2)巧妙预设,激发生成。我们在备课时,要悉心地钻研教材,预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比如:这节课寓言,孩子们是很难理解的。课前我先用勤奋和懒惰的名言做了铺垫,然后体会第十小节时,我让孩子们用“不要怎样要怎样”这样就有备而来,那么在课堂上他们就会浮想联翩,让老师“惊喜不断”,这正是身为老师所希望看到的的场景,这才是精彩的课堂。

三、关注语文要素

简单地说,“语文要素”包含的是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语文要素应该是与学段学习内容和目标相对应的,但更加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我们也可以将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为本单元重点学习的目标。重视语文要素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总之,这节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为我的成长之路再一次添瓦。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2

《池子与河流》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故事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讲述了池子嫌河流太累,常常背着沉重的轮船,一会儿又要负起长长的木筏,小船、小艇就更不用说了。池子还问河流什么时候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活。还夸自己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可河流却说,自然法则中,水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新鲜,但池子不流动就不会保持新鲜,这样迟早会被人遗忘的。最后,河流的说法果然应验了:河流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流着,但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地淤塞起来,整个池子积满了青苔,长满了芦苇,最后,完全干涸了。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天才不利用是要磨灭的,它会一天天地衰萎下去。当它被怠惰所支配的时候,它的事业就无法恢复起来。所以做人应该像河流那样勤快,不怕艰辛;不应像池子那样贪图享受,安逸生活。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

一、激趣导入。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收集成语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还使学生学会了区分成语故事和神话故事的不同。学生非常乐意去做,收集了很多,在课下也进行了交流。接着揭示课题,池子和河流。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先自己读文,再提出重点词语,再由重点词语引出句子,然后再回到文中去读文,了解文章的大意。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精读课文,体会寓意。抓住池子与河流对话内容进行教学,安排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感悟,老师进行恰当的板书。在理解课文之后适时的.出示课题,让学生很自然的理解课题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联系实际,谈体会。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感受。

回顾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几点:

1、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鼓励大胆质疑,在读中解决问题等。

2、注重双基的训练。如对字词的指导,包括字的音准,字的演化,字的书写等。

3、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很高,学习的兴趣很浓,教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比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也很多:

1、教学目标制定得不细致准确,所以教师教学时对课堂的把握就不是很到位。

2、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的课堂生成,使课上的更精彩。

3、课堂提问中,集体展示偏多,个人展示偏少,不能体现有些个体的能力。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有些孩子人云亦云。

4、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

5、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学生谈得还较肤浅,老师应进一步指导。

总之,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方面是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还有点牵学生鼻子走的心理,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教学真正落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3

《池子与河流》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故事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态度。经过张自福主任和老师们的评课,我对这节课有了新的认识。

一、关注目标的扎实度

本节课我设置了两个目标,第一认识淘、涯等8个生字。第二个是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一个目标,我仅仅让孩子们把这些生词读准、认识,却没有落实在字形、字意上。比如“蜿蜒”有些孩子可能不理解字意。第二个目标,分角色朗读,为了赶时间我仅仅抽查了一组,读得还不太好。为了整节课的设计,我没有把这个目标学扎实。孩子们读不好,怎谈他们对寓意的理解?

关注目标的扎实度就是关注差生,关注学生的学习。

二、关注课堂上的生成

教学已有七、八年的时间,却没有把学生课堂上的生成当成一回事。总觉得只要能够顺顺利利地把我自己的思路讲下来,就万事大吉。殊不知,生成,让课堂更精彩。《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一体。”

(1)学会倾听,发现生成。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去获取来自孩子们的一切信息,这样才会发现学生制造出来的一个个“意外”,这些“意外”才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孩子们主动去读、去思,这一个个“意外”会让许多精彩不期而至。

(2)巧妙预设,激发生成。我们在备课时,要悉心地钻研教材,预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比如:这节课寓言,孩子们是很难理解的。课前我先用勤奋和懒惰的名言做了铺垫,然后体会第十小节时,我让孩子们用“不要怎样要怎样”这样就有备而来,那么在课堂上他们就会浮想联翩,让老师“惊喜不断”,这正是身为老师所希望看到的的场景,这才是精彩的课堂。

三、关注语文要素

不知“语文要素”为何物,真为我的无知可笑。回去后我就查了资料。简单地说,“语文要素”包含的是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语文要素应该是与学段学习内容和目标相对应的,但更加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我们也可以将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为本单元重点学习的目标。重视语文要素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总之,这节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为我的成长之路再一次添瓦。时刻对自己说“不惧怕才会成功”。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4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有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展开叙述,告诉我们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从池子与河流的对话中感受它们不同的人生态度。

2.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首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池子与河流是什么关系?它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用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题的潜力,教师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学生的用心性高涨,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探究,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难免碰壁或者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2)“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这时进行全班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

3.演一演、编一编相结合,内化语言。在学生充分朗读后,我设计了演一演的环节,希望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学生能内化文本语言,带上自己的理解演绎文本对话。但由于自己的指导和示范不够到位,学生在演绎池子与河流对话内容不明确,有学生直接将旁白都读了出来,也没有很好地表现出各自的特点。有老师建议演一演可以在分角色朗读环节就开始指导,我想也是,这样肯定会比朗读结束后之间就演一演更自然、顺利。

4.延伸文本、体会道理。告诉我们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朗读,学生们可以自主解决一些疑惑。然后通过交流、讨论,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品味它,让学生畅谈收获,学生渐入佳境,学习也更加主动了

三、不足之处

1.重点词语的理解不够深入。有很多句子、词语应该再深入体会一下,但我没有做到,总是在赶时间。

2.朗读的方式太少,一直在齐读。应该用多种方式(比如开火车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读等)让学生朗读,等等。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运用情境导入的方式,设立谈话情境,带学生由课题入手,引向文章的主题,在这种气氛下学生的情感得到调动,学习兴趣也更浓厚。接着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先熟悉文本,以池子与河流的对话为主线,理清文章线索。然后深入研读课文,通过问题的引导、重点词句的分析,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地了解,并体悟作者的手法以及独特的思想感情。最后拓展延伸:以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学完这篇课文所体会的道理。并说出来互相讨论交流,最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5

本课是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寓言故事。课文内容主要是由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构成的。

1。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们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2。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如“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河流”欣赏的自然法则是什么?“河流”所提到的“自然法则”指什么?

3。拓展延伸。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池子”和“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在你生活的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要做怎样的人?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由课文引向生活和学习,使学生自觉受到感染和熏陶。

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6

《池子与河流》一课是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寓言故事。课文内容主要是由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构成的。

1、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们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2、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如“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河流”欣赏的自然规律是什么?“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

3、拓展延伸。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池子”和“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在你生活的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要做怎样的人?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由课文引向生活和学习,使学生自觉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只按排了一个课时,因此,在组织教学上应该有别于前面三篇课文。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读懂、读透文章的内容,并从中读有所获,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精讲少讲,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经历与课文语言文字零距离对话的过程。为此,我将教学重点落实在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寓意上,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感悟道理,让他们能从这一故事中深受启迪,这对于培养他们自身的性格品质大有裨益。

下载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池子与河流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三年级下册:8.池子与河流--优质教案

    小学精品教案 8*池子与河流 教学目标: 1.认识淘、涯等9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同音字。 2.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诗歌。 3.结合生活实际讨论:......

    河流与湖泊教学反思

    河流与湖泊教学反思 河流与湖泊教学反思1 河流作为预备年级的一节课,其重要性在于能够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世界主要河流的分布,以及几条非常著名的河流,不仅了解世界大......

    《河流》教学反思

    《河流》教学反思 黄河的治理是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三个标题,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气候的延伸,又是下面学习水资源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河流》教学反思

    10月份教学反思 ——《河流》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我国的主要河流及流向,引出外流河与内流河,并举例说明外流河与内流河的特征,由于这节课是校园公开课,所以通过大家的评课......

    河流教学反思

    《中国的河流》教学反思 路口中学:李奇贤 本节是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和读图,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大致情况,记住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和位置,并根......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教学反思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教学反思 反思一: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简单,主要是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和内外流区的河流与湖泊的特征,长江与黄河的一些知识点,这些学生自己都可......

    河流和湖泊教学反思

    河流和湖泊教学反思 反思一:河流和湖泊>教学反思本节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一课时,授课中我主要以学习指导法为主结合讲授法进行本节的教学,教学中特别注......

    中国的河流教学反思

    中国的河流教学反思 本节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除要充分利用本节的各种地图外,还要引导学生查阅“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