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时间:2021-01-28 13:0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第一篇: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1

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3 篇

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第 1 篇

当代大学生是如何定义信仰的?我们是否有信仰?我们是否需要信仰?我们这一代大学水果真处于信仰危机的时代吗?针对这些题目,我和另一位同学于 2012 年 5 月 18 日至 2012 年 5 月 27 日,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中国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本群体的信仰现状认知、个人信仰现状、对信仰的需求认知及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并以此较深进的思考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和信仰题目。

本次调查活动共回收问卷 107 份,有效问卷 107 份,有效率 100%。针对回收的问卷,现将调查的基本情况作总结分析如下。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对本群体的信仰现状认知

(一)总体信仰现状认知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过半确当代大学生觉得我们正处于缺乏信仰的时代,23.36%的被调查者则持反对态度。但是当我们问及你是否有个人信仰的时候,却有 53.27%的人做出肯定回答,而有 19.63%的人回答说没有个人信仰。从此处我们发现,这两个题目的答案是互相矛盾的。当过半的大学生正面地回答自己是有信仰的时候,却有过半的人在不知道这

种现状的情况下表达了自己对当今大学生缺乏信仰的现状的担忧。这多少是受到了当今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片面评价的影响,以为当今大学生是迷茫的一代,已失往了心中的信念。

(二)大学各年级的信仰现状认知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们,有信仰的占了 44.44%,无信仰的有 38.89%,而回答不知道的有 16.67%。对比二年级,48.98%的学生是已经有自己的信仰的,比大学一年级的多了 4.54%,无信仰的占 34.69%的比率,也可以看出是有所下降的,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信仰的则也下降到了 16.33%。在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中,表示自己是有信仰的竟上升到了 77.27%,比大学二年级增加了28.29%,无信仰的也忽然下降到了 18.18%,这时只有 4.55%的学生是不知道自己有无信仰的。有这些数据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个人信仰的比率也持续升高,而没有个人信仰的学生比率及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学生比率则持续下降。

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经验的丰富,当代大学生会渐渐地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个人信仰。刚开始上大学,学生暂时还没找到目标,可能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地接触社会,他们能更多、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明白什么对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3 他们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目前社会上很多人,包括当代大学生自己都以为我们这一代是缺乏信仰的一代,根据上述数据,我们是否可以推翻这么一种社会偏见和怀疑呢?

实在我们也不可以怪社会对我们的偏见和不信任,连我们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社会有怎么看到自信的我们?

(三)有个人信仰的学生的信仰现状认知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以回答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为分类数据源,从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觉得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信仰的竟占了 57.89%,持相反观点的只占到 22.81%,而有 19.30%的人是不知道我们大学生是否是普遍缺乏信仰的。

有个人信仰的人,却觉得整个中国社会的大学生是缺乏信仰的,这是否会使他们自己产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想法呢?而偏偏在我们的中国大学生中,有过半的大学生是拥有自己的信仰的,这不得不说是我们自己误会了自己。

二、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信仰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总体信仰现状

在更深进的调查中,我们提出你的信仰大致属于哪个范围的选择题,通过数据发现,当代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有4.67%,信仰主义的有 14.02%,信仰人间之爱的有 30.84%,信仰某种关乎自己的利益的有 7.48%,而明确提出自己信仰

的是金钱的有 0.9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心中是有信仰的,但是部分人又不能简单地将自己的信仰限定为某一个名词或概念。信仰人间之爱的人占了最大的比率,由此可见,很多当代大学生信仰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圣贤的主张、某种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而是对人间真情的积极态度。极少数的学生提出自己的信仰是金钱,如此看来,多少是受当今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另一个有相似出发点的题目中,我们从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有 40.19%的大学生以为自己可以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最重要的是亲情,25.23%的人觉得自己主要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14.95%的学生的回答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从中我们不丢脸出,亲情在中国当代大学生中是占有较重的分量的,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当代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将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得到他人认同作为自己努力的动力,显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

(二)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大学生的社会追求

用同样的分类统计方式,以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大学生为分类数据源,从数据分布可以知道,在选择自己以为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个选项达到了最高的比重 40.00%,比总体分布的 14.95%高出了 25.05%,让人惊奇的是,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个选项却达到了 20.00%的比重,比总体分布的 7.48%高出了 12.52%,而为了更好的生活

的比重却骤降了 19.16%。这些数据可以说明,还在迷茫自己是否已经有了信仰或还没有找到信仰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更渴看得到他人的肯定。而同时,他们却没有其他大学生那么重视自我的生活质量,亲情的地位也及不上自己做出的成绩。

由此分析来看,这既是一种欣慰,有是一种悲哀。欣慰的是比起总体的水平而言,他们更乐意为社会服务,而悲哀的是,亲情在他们看来已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三、当代大学生对信仰的需求认知

(一)当代大学生总体对信仰的需求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71.96%确当代大学生觉得自己需要信仰,而有 17.76%的学生还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一个信仰来追求。另有不容忽视的现象是,10.28%的人做出了我不需要信仰的回答。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现状,我们做出了更深进的调查。

当问及信仰的意义的时候,37.38%的大学生回答的是,信仰能够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鞭策自己朝着一个信念前进,使自己不会迷茫,生活布满动力。而 20.56%的学生则表示自己并不清楚信仰究竟有什么用处,但在调查中却没有一个人提出信仰是完全没有用的。这说明,学生们都以为信仰对个体并不是完全没有用的,但是有部分人仍不知道或没有往有意识地感受信仰的具体意义,这一点是否可以解释为什

么有 10.28%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不需要信仰?

由此,从上述数据,我们又不难解释以下这样一个现象:57.01%协助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行动上或者思想上是会按照自己的信仰信仰行事的。26.17%的学生回答自己也不知道或者还没有意识到在平时生活中是否有这么做。但有16.82%的学生却表示,由于各种原因,自己并没有在行动上或者思想上是按照自己的信仰信仰行事。由于确信信仰的作用,不少人是遵从自己的选择的。

(二)没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对信仰的需求认知

以回答没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为分类数据源,我们从分类统计中可以知道,在回答觉得自己是否需要信仰的题目时,37.14%的学生表示需要信仰,25.71%以为不需要,而回答不知道的占了 37.14%。也就是说,目前没有信仰的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迫切地想找到信仰。另外同样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信仰,他们或者在迷茫,或者在犹豫。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样以这些没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为分类数据源,我们发现在他们之中,有 45.71%的人并不清楚究竟信仰对自己而言有些什么意义。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影响他们信仰状态的因素。

四、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

由于很多高校都有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我们

就此向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提出了一个题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能在精神信仰上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调查显示,56.07%的回答是作用并不明显,另有 27.10%的学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以为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由此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在高校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有些甚至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思考。

五、总结

(一)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误会

由上述分析看来,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并不是如社会上所说的那样处于缺乏信仰的危机,情况还是乐观的。在分析到具体的信仰趋向时,我们发现,爱占了最大的比重,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并不是我们先定的传统意义上的对圣贤的主张、某种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而是对人间真情的积极态度。我们不妨可以这样以为,正是他们的信仰并不在我们大多数人心中所规定的范围中,导致社会上很多人觉得他们是没有信仰的一代。

社会在发展,人的精神与思想也不断在改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主义等范围,而是越来越多元化,社会需要了解他们的想法,不要片面的误会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而大学生自己也需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被社会上被放大的负面现象打击,使态

度消沉。

(二)当代大学生随阅历丰富而找到信仰

由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是需要个人信仰的,只要有渴看,就不怕没希看。固然有部分学生还没有找到个人信仰,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经验的丰富,当代大学生会渐渐地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个人信仰。所以刚进进大学的学生不必太过担忧自己的状况,当阅历越来越丰富,了解的事物越多,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有一定的能力往追求。

而社会也需要继续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在他们感到迷茫的时候给予鼓励,而不要一味责备,帮他们一把,让他们树立起自己的信心。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一定不会让社会失看。

(三)站在信仰十字路口的大学生价值倾向的特殊性

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大学生在选择自己以为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个选项达到了最高的比重,比总体分布高出了很多,而出乎意料的是,比起总体分布而言,有更多的学生倾向于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个现象比较特殊,站在信仰十字路口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倾向有不容忽视的独立性。表现为更倾向于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更渴看得到他人的肯定,但是亲情在他们的心中却显得没自我价值重要。这不得不说是受到了当

今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还有待观察研究。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目前存在着严重的社会误解,要尽快让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真实的信仰及思想,能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整个调查显示的数据呈现出一种较为乐观的现象,但当代大学生出现的部分题目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第 2 篇

信仰是人精神世界最高的价值信念,它是个体对某种理想和主张极度信服和尊重,而在日常行为中自觉身体力行的一种精神状态。信仰是一种信念,具有信念的基本特征,即基于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的坚信不疑和身体力行的状态,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合金。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基于某种认识而形成不同的信念,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某种信念转化成信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具有信仰的个体,往往能够调动自身精神生活中最内在、本源和强大的资源,来对人的精神系统进行整合,因而使得信仰具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作用。任何信仰,哪怕是最虚幻、最不切实际、甚至是荒谬的信仰,也会对个体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然而,20 世纪的信仰危机和 21 世纪的信仰迷茫可以说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科学

主义还是人文主义,无论是宗教文化的,还是世俗文化的,都承认 20 世纪的人类文化将带着这一信仰状况特点步入 21世纪。

随着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趋势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增强高校对大学生思想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信仰状况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以山东建筑大学的在校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当代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信仰状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75 份,有效回收率 75%。其中,男生占 49.5%,女生占 50.5%;理工类占 51.8%,文史类占 43.5,艺体类占 4.7%。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此次的调查对象在各年级的分布情况是相当的,主要是因为在抽样时对四个年级进行分层抽样,选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类型的调查对象,以具体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信仰状况的影响。

(二)、信仰状况分析

在对树立人生目标的看法上,60.7%的同学都认为应该要

树立人生目标,但事实上却还没有树立,32%的同学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自己的奋斗方向并积极向着目标迈进。只有5.8%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树立人生目标,还有正在认清自身情况,为自己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的过程中。这些体现了大学生对人生的无目标性和无从性。

在对大学生崇拜的社会群体类型的调查中,企业家是最令大学生崇拜的对象,其次是科学家,部分同学无崇拜对象,也有小部分同学崇拜娱乐明星,不过大部分同学是比较理性的,崇拜的类型是经济或是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

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第 3 篇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基本情况分析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宗教信仰状况 bai 的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校园里的大学生们通过书籍、广播、网络、等各种各样的媒介来接收外界信息,宗教文化已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播。因此,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宗教观念,对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 年 9 月,武汉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编制了一份湖北省大学生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调查问卷,中南民族大学配合武汉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对在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大学生宗教观的现状

中南民族大学现有 55 个民族 22657 名在校生,这个民族大家庭里,少数民族学生超过 60%以上。此次调查随机共发出 300 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 291 份问卷,回收率 97%。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少数民族学生多,汉族学生少;女生多,男生少;共青团员多,中共党员少;理科学生多,文科学生少;农村学生多,城市学生少。总共涉及少数民族22 个,少数民族学生 203 人,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 70%,汉族学生 88 人,占 30%。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 35%和 65%;中共党员占 13%,共青团员占 87%;理科院系和文科院系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 65%和 35%;来自农村占 43%,城市的占29%,城镇占 28%。

(1)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基本情况

在这次调查中,有 14%的学生选择目前信仰某种宗教。其中,选择信仰伊斯兰教的有 14 人(回族 11 人,白族 1 人,东乡族 1 人,维吾尔族 1 人);信仰佛教的 10 人(蒙古族 2人,汉族 2 人,壮族 2 人,土家族 1 人,白族 1 人,侗族 1人,彝族 1 人);信仰基督教 6 人(壮族 3 人,满族 1 人,畲族 1 人,汉族 1 人),信仰道教 2 人(白族 1 人,壮族 1人);其他 2 人(白族 1 人,壮族 1 人)。

14%有着宗教信仰的学生中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他们从小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民族甚至全民信仰宗教,在这种氛围下,他们对某种宗教的文化与生俱来的崇拜。

尽管余下的 86%学生目前没有宗教信仰,但是这 86%的学生中有 71.2%的人表示认同宗教;70%的学生在回答如何看待具有宗教信仰的人这个问题时表示非常理解、尊重其个人信仰。这个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宗教信仰并不反感,而且基本上有部分肯定的倾向。

(2)宗教信仰观念形成的年龄

我们把大学生开始信仰宗教的年龄划分为 3 个阶段:一是从小开始就有宗教信仰,这一时期我们归为朦胧期(12 岁以前),小孩的生理和心理还未发育成熟,对周围事物的感官认识基本上来自家长的引导;二是中学时期开始信仰宗教,我们把这一阶段归为萌芽期(12 岁~18 岁)。这个时期的小孩处于童年到成年的发育阶段,有自己的思想,但这个时期大脑的认知和判断力下降,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三是进入大学,即 18 岁以后,归为成熟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已逐步成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

调查显示,有 20 名学生选择 12 岁以下开始信仰宗教(19名少数民族学生,1 名汉族学生); 3 名学生选择 18 岁以上开始信仰宗教;5 名学生选择 12 岁~18 岁之间开始信仰宗教。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宗教的信仰始于幼年时期,并且和他们的民族有着必然联系。

然而,我们进一步观察数据发现:

41%的学生最初接触

宗教的动机是因为承袭家庭传统,而促使学生正式皈依所信仰的宗教的关键因素,34%的学生选择了在宗教信仰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并且,让学生维持和鼓励自己坚持宗教信仰的主要因素,49%的学生选择了信仰宗教之后思想和个性所得到的升华;37%的学生认为与没有信仰的人相比,宗教信仰带来更深沉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生活充满更多的喜悦和欢乐。(该组数据均为选项里面学生所选比例最多的回答)

这个结果与前面得出的大部分学生的宗教信仰是自身民族与生俱来的稍有出入:民族信仰只是一块敲开宗教信仰大门的红砖,而真正的钥匙是宗教本身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

(3)大学生对待宗教的行为表现

大学生对待宗教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动机。在回答如果你有参加宗教活动,那你参加宗教活动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有 133 人选择祈福,有 87 人选择参观浏览,69 人选择好奇,46 人选择陪同他人参加,37 人选择兴趣,27 人选择忏悔。

大部分学生通过对宗教的信仰,以及到宗教场所进行祈福、祷告,来缓解来自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说明大部分信教大学生并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宗教信徒的信仰特征,而是通过宗教信仰使自身得到心灵慰藉和精神解脱。

另外,有 18%的同学有皈依某种宗教的想法,其中:36人想皈依佛教,16 人想皈依基督教,12 人想皈依伊斯兰教,5 人想皈依道教。由此可见,佛教在大学生中形成的影响最大,这与佛教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佛教教义与儒家思想相融合的深刻内涵有着密切联系。

不光是大学生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在广大民众间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例如:农历 2010 年正月初五财神爷过生日,60 万香客挤爆 10 多万平方米的归元禅寺,可见当今社会人们寄希望于神灵佛菩萨的保佑,渴望改变生活现状的强烈愿望。

(4)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知以及对宗教政策的认识

调查显示,有 73%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文化历史现象,16%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唯心主义,15%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另外有小部分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愚昧迷信、麻醉人们的鸦片。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客观理性的看待宗教信仰。

77%的学生表示觉得宗教与马列主义,共产主义之间不相矛盾,并且 65%的学生认为高校开设宗教学选修课有助于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理性面对宗教问题。仅 4%的学生认为宗教学就是关于如何信仰宗教的学问,因此开设宗教学课程就是传播宗教。

在回答关于在我国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宗

教应该和可能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个问题上,59%的学生认为宗教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有深刻的哲学背景,有超越的宗教意识。它与精英文化,政治文化既有间隔,又有互渗,它对民族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仅 5%的学生认为宗教会麻痹人的主动性和科学创造精神,使人安于现状,只求神灵,不求进取,完全接受命运之神的摆布。

在看待我国宗教的发展及各宗教之间的关系问题上,67%的学生认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传统宗教将与基督宗教多元共存,既竞争又对话,并在社会各层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其次,27%的学生认为随着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各种宗教的发展道路越来越窄,都将被边缘化。4%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宗教取得主导地位,基督教将被边缘化,还有 2%的学生认为基督教将取得主导地位,中国传统宗教被边缘化。

在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宗教现状的个人看法这一主观题上,有一名学生说:我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人士,自小信仰伊斯兰教,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悠久的历史。我认为它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尤其是在这样一种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更需要它的存在。宗教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

另有学生认为:我国民族众多,而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所以我国的宗教信仰比较多,群众有自

己的宗教信仰,并不是什么坏事,也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有些宗教人员却打着宗教的旗号做损害国家利益的事,这是不可容忍的。

还有学生说:信仰不是迷信,信仰也不属于宗教,信仰是自我精神的显现。宗教的信仰以其善而使人自我约束与教育,学会在挫折中奋发。人应当先忏悔,从自我罪过中学会赞美别人的美好,再学会为他人之美好而祈福。宗教的存在以其本善之教义而繁荣。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的情况看,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长期客观存在,尽管我们在大学生民族宗教观念的教育、管理和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概念模糊。在这次调查中,有 1名学生同时选择了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其他三种教派。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是足以表明该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不够深刻。每种宗教都有它不同的教义,每种教义都是独树一帜,互不打扰。当一个人对某种宗教十分虔诚的时候,他不应该也不可能去同时信仰其他宗教。

其次,学生党员信仰宗教的问题。尽管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必须坚持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不能信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但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仍有 1 名彝族的学生党员选择有宗教信仰。不排除该学生的宗教信仰与他自

身的民族有一定关系,纵观近几年各地区、各高校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报告,大学生党员信教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针对以上两点问题,结合我校在民族宗教方面所做的工作,谈几点建议: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

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概念模糊的情况,我们认为,是由于个别大学生不明白何为真正的信仰,不清楚宗教的教义,不了解国家的宗教政策,才会出现同时信仰多种宗教、盲目参加宗教活动等行为。

高校教育不仅要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更要加强我国宗教政策的宣传。我们发现,在高校中有关职业规划、各类考试的讲座层出不穷,而关于民族、宗教、哲学方面的人文讲座则显得相形见绌。在 291 名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能够完整选出我国宪法对宗教有哪些规定的仅有 85 名学生,至于他们对政策内容的理解可见一斑。

另外,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宗教知识教育和宗教政策宣传的时候,应该注重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手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人自学、课程选修、专家讲座等多种多样的方法;通过知识竞赛、问卷调查、心理辅导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校园 BBS、期刊杂志、QQ 群等与学生保持良

好互动。

2、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

李志英在《大学生党员信教问题调查(一)大学生党员信教的人群特征及成因分析》中提到:大学生党员信教人群的形成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有关,与这种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带来的心理紧张有关。[1]

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培养。在回答我国宪法中有哪些关于宗教信仰内容的问题时,38 名学生党员中 23 名不能完整的回答,占 60.5%。大学生党员对我国的宗教政策都不太了解,亦无法在信仰宗教问题上发挥其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党员时,有必要把我国民族宗教知识纳入党校学习培训的必修课内容,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认清宗教与马克思主义两种信仰的本质。入党积极分子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无神论、唯物辩证法。

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调查中有 41%的信教学生认为在宗教信仰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选择受到父母或家中其他信仰宗教人员的劝说而皈依宗教的仅占 11%;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同时,是否真正了解大学生的内心所需。比如当前有的学生平时不

努力,而在升学、就业、考试的时候选择去寺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他们能够顺利通过。我们作为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不仅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职责,更为重要的是还肩负着传道的重任。

尽管现在很多高校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我们根据互联网上精神健康网站发布的信息得知:大学生中因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恋爱等问题导致的心理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表现有强迫症、抑郁症、敌对、焦虑等;情节严重者甚至会冲动、自杀、杀人。

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内心的烦恼转移,但并没有得以完全释放。在宗教中得不到化解的心理问题,依然会积郁于学生内心。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防患于未然。

第二篇:居民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河北省居民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 宗教概况: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宗教的学科是宗教学。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

在中国,全国性的宗教团体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各宗教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人和领导机构。

中国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刷发行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服务事业。中国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实行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原则,在国民教育中,不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部分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在各宗教组织开办的宗教院校中,根据各教需要进行宗教专业教育。宗教教职人员履行的正常教务活动,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及按宗教习惯在教徒自己家里进行的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如拜佛、诵经、礼拜、祈祷、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封斋、过宗教节日、终傅、追思等,都由宗教组织和教徒自理,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 河北省宗教概况:

全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信教群众25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73%,分布在全省173个县(市、区)。现有正式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3392处,各种教职人员1586人。

河北省有五个宗教团体,即河北省佛教协会、河北省道教协会、河北省伊斯兰教协会、河北省天主教两会(河北省天主教爱国会和河北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河北省基督教两会(河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河北省基督教协会)。有5所宗教院校归以上团体管理,即河北省佛学院、河北省道学院、河北省伊斯兰教经学院、河北省天主教神学院、河北省基督教培训中心。

河北省宗教的主要特点,一是五种宗教俱全,信教人数多,分布广,且多在农村。二我省有些历史悠久的寺庙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影响比较大,如佛教的临济宗祖庭临济寺,赵州禅发祥地赵县柏林寺和藏传佛教重点寺庙承德外八庙等,每年都吸引众多海外教徒来观光朝圣。

 佛教在河北:

佛教传入河北的时间大约在两汉时期。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我省南宫市的普彤寺是河北乃至全国最早的寺庙,它比号称“中国第一寺”的洛阳白马寺的建寺时间还早一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隋唐时代,佛教达到鼎盛时期。这期间,由义玄禅师在我省正定县的临济寺创立了闻名于世的“临济宗”,现在佛教界素有“临济子孙遍天下”之称,其宗派在佛教界的影响之大,略见一斑。另外,由赵州和尚从谂在赵县柏林禅寺开创的“赵州禅”,也在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到清代,我省的承德形成了北方的藏传佛教中心。

建立新中国以后,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佛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83年国务院60号文件中,将我省正定临济寺和承德普宁寺确定为全国重点寺庙,随后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

1988年5月18日,省佛教协会成立,为佛教活动正常化、规范化以及积极配合政府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引导广大佛教信众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6月初省佛教协会召开了第四次会议,顺利地进行了换届。现任会长为净慧法师(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县柏林禅寺方丈)。

目前,我省共有佛教信徒50余万人,其中藏传佛教16余万人。比丘、比丘尼有580余人,开放的佛教寺院280余座,除省佛协外,市级、县级佛协28个。

 道教在河北:

道教是我国五大宗教中,唯一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宗教史上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之一。

我省是早期道教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道教在历史上曾辉煌一时,唐、宋、元时期是河北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从停滞逐渐走向衰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有宫观102座,乾道(道士)、坤道(道姑)共285人。我省较为著名的宫观有曲阳的北岳庙、涉县的娲皇宫、邯郸的黄梁梦、鹿泉的十方院等。

我省的道教工作起步较晚,1995年6月22日省道教协会成立。2000年8月底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完成换届工作。现任会长为黄信阳道长(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常住北京白云观)。全省道教信众8 万多,教职人员200多人,开放的道教宫观有鹿泉十方院、沙河甄泽观等88处。除省道协外,市级、县级道协10个。

 伊斯兰教在河北: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目前全世界穆斯林约12亿,仅次于基督教(20亿)。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公元七世纪中叶,即唐永徽二年(公元652年)。我国伊斯兰教也把这一年看作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开元。

伊斯兰教传入我省的时间,约始于元代,即公元十三世纪,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我省有回、维吾尔、撒拉、哈萨克、柯尔克孜、保安、东乡、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族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也是这10个少数民族)。

伊斯兰教属于民族宗教,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基本是全民信仰。正因为如此,许多伊斯兰教的活动、节日等,已逐渐演变为民族的风俗习惯及节日,例如宰牲节、开斋节等。

我省比较著名的清真寺有:定州清真寺,原名礼拜寺,元代至正八年(公元1343年)重建,为我省最古老的清真寺;沧州北大寺,建于明代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占地7400

平方米,为我省最大清真寺之一;泊头清真寺,占地1.12万平方米,为我省最大的清真寺。

我省伊斯兰教工作起步较早,1963年底至1964年初,召开了河北省伊斯兰教第一届代表会议,省伊协宣布成立,“文革”中停止活动。1981年,河北省重新恢复伊协组织,随后各市地及回族自治县相继召开伊斯兰教代表会议,成立各级伊协组织。省伊斯兰教协会于2003年12月下旬召开了第五次代表会议,进行了换届。现任会长为张珍山阿訇。

目前,我省穆斯林为58万多人,人数在全国列第六位,在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列第一位。阿訇600多人。清真寺418座,其中女寺30余座。除省伊协外,市级、县级协会23个。

 天主教在河北:

明朝末期,天主教从京师(今北京)传入河北省。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保定府安肃县(今徐水县)安家庄有一安氏人家,在京师广安门外开一纸坊,期间经常听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讲道,逐渐信奉了天主教。后来,利玛窦在这位安氏教徒的协助下,到安肃县的安家庄、帅家庄、遂城及完县(今顺平县)等地传教。自此,河北省有了天主教。据记载,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时,直隶(今河北省)境内的天主教教堂有10座,到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直隶境内天主教教堂有27座。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利后,天主教在直隶境内的传播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据统计,到新中国成立时,河北省内已有天主教徒80多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天主教界开展了反帝爱国运动,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1958年起,我省天主教界开始自选自圣主教。1980年10月,河北省天主教第一次代表会议上,决定按行政区划分为8个教区。

目前,河北省有天主教信众100万人,占全国天主教信徒人数的1/4,约有教堂900座。

 基督教在河北:

基督教于1858年传入中国,随后陆续传入河北省。1860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柏亨利设立了直隶公理会第一座基督教堂。之后,基督教各教派纷纷在河北建立各自教派的教会和传教区域。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河北省共有基督教教堂365处,信徒近7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宪法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河北省基督教得到较快发展,2003年全省有基督教信徒35万人,活动场所2000多处,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

 附录:

(一)城乡居民宗教信仰状况调查表

1、您觉得宗教离我们是否遥远?是()否()

2、您是否信仰宗教?是()否()[如填否,第4、6、8、9题不用回答]

3、您的亲朋好友中有信仰宗教的吗?有()没有()

4、您信仰哪一种宗教?佛教()道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其它[自行填上]______[排名不分先后,纯

属偶然]

5、您为什么会信仰/不信仰这种宗教?(由第二题决定)

家人影响()朋友影响()自主决定()宗教团员宣传()媒体宣传()教规限制()

6、您觉得信仰宗教后是否给您的生活带来了改变?是()否()

7、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祈求过宗教神明的保佑?是()否()

8、您是否严格遵守教规?完全是()大体上是()心诚就行()

9、您多久去一次宗教场所?定期()有机会就去()

10、您平常去过宗教场所吗?是()否()

11、您觉得宗教的作用主要是什么?精神寄托()救苦救难()结交朋友()修身养性()

12、您平常会把秘密说给谁听?家人()朋友同学老师()自己憋着()吉祥物品()宗教神明()

13、对于您周围人的宗教信仰状况,您持什么态度?不在意()尊重他人选择()劝说他人()要求他人与自己一致()

14、是否会因为他人的宗教信仰状况而影响您与他人的关系?会()不会()

15、如果您信仰某种宗教,但现在您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您会放弃您的宗教信仰吗?会()不会()

视情况而定()

16、您是?共产党员()民主党派人士()群众()

17、您的职业?农民()学生()教师()干部()企业职工()其他_____

18、您的学历?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及以上()

19、您是?城镇居民()乡镇居民()

20、您的年龄是?15岁以下()16岁—25岁()26岁—35岁()36岁—45岁()46岁—55岁()56岁—65岁()66岁以上()

感谢您参与调查!谢谢!

第三篇:青岛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青岛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的信仰变成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人们意识形态的异化。政治信仰的缺失,导致许多人转向宗教信仰,大学生也不例外。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茫然、疑虑、混乱的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一些青年学生转向了宗教。

大学生的信仰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青岛三所大学的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的实际调查,力图把握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宗教观和价值观的现状及其演变,了解他们的信仰原因及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进而呼吁社会各阶层正视并尊重基督徒大学生的信仰。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了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三个学校的学生,在青岛科技大学发放了9份,在青岛大学发放了17份,在中国海洋大学发放了13份,本次共发放问卷40份,其中有效问卷39份,调查男生23人,女生16人,其中有6人信仰基督教,占15%(因为我们去调查的时候,在青岛大学正好碰见了一个基督教小团体在聚会,就调查了他们,在收到信仰的5份数据,只有1份是在青岛科技大学东部校区,所以比例有点大)调查问卷附在后面。下面是调查结果。

在调查的6个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中,50%入教时间在一到五年之间,33%在十一到二十年之间,也就是说有33%的人生来就信仰,因为被调查的人在二十岁左右;66%家庭成员中有一些人信仰;34%家庭成员全部信仰,85%是由家人引导入教,17%是通过牧师传教入教;66%的教徒会广泛传教,17%只向亲戚朋友传教,17%很少传教。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基督教信仰的可能冲突的问题上,66%认为他们之间有很大差距但有相通的地方,34%认为两者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出现。在33个不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中,62%认为人需要信仰,33%认为因人而异;57%是受周围人的影响了解基督教,10%是通过网络和福音广播电台,10%是通过私人散发的小册子和传单,50%的人没有去过基督教场所,27%去的原因是参观浏览;在对待西方的基督教和东方的佛教,哪个更容易接受的问题上,9%选择基督教,78%选择佛教,13%都不能接受;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基督教信仰的可能冲突的问题上,72%认为他们之间有很大差距但有相通的地方,19%认为两者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出现;在对待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否矛盾的问题上,44%认为不矛盾,46%没思考过;在对待基督教信仰与现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无抵触问题上,64%认为大部分可以并存,局部对立,18%认为大部分对立,局部并存,14认为两者互补,4%认为两者对立;在对待大学生应不应该加大宗教信仰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开设课程问题上,37%认为应该但要适度,32%认为无所谓,听听也没有坏处28%认为非常没有必要;大学生对传教的反应是5%好奇并试图加入,32%有兴趣但不加入,48%与己无关;在对待.宗教信仰与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关。问题上,9%认为关系密切,59%认为有一定关系,32%认为关系不大;在对待宗教和迷信之间关系问题上,23%认为两者都有信仰的成分,5%认为宗教和迷信相连在一起,41%认为迷信骗人,而宗教能帮助人,31%难以说清。

二、调查分析

在同青岛大学基督教团体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基督教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一是家庭原因。这些学生一般出生在基督徒家庭里,父母相信或者祖父母相信基督教。他们的信仰一般是最坚定的,而且对传福音的工作也相当努力。其中一人这样说到:“并不是我选择他,而是他拣选了我。他是道路、真理、生命,基督信仰才是人生意义的归宿。人本来就该相信这位神,以及他为我们预备的救恩。二是朋友介绍。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朋友或室友的介绍,逐渐接受了基督信仰。在这类信徒中,一部分接受福音后,完全改变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同“新造的人”。这种改变是巨大的,他们参与团契生活和传福音工作的热情并不比第一种基督徒大学生低。也有一部分信徒的信仰徘徊于信与不信之间,至少信心不是很坚定。但他们确实都承认自己有罪,并愿意接受基督做自己的主。在行为上他们比不信前有很大的变化,至少在为人处事上存有谦卑和爱心。三是内心的需要,心灵的追求。这类信徒的比例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他们在内心中有一种追求,需要上帝,而且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神的存在。但是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哪一个才真正是自己所追求的“真神”。当基督教福音降临到他们时,或者当他们在诸多宗教中“发现”基督教才是他们真正所追求的真理时,他们就全然的归在上帝的面前。四是好奇、怀疑与接触。这一类信徒的比例比较大。因为他们具有较大的广泛性。有些学生是出于对基督教的好奇心。逐渐接触教会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一些是本来没有信仰的,但通过耳濡目染,或者通过某种经历而相信基督。还有些信徒的信仰根基并不深,甚至是盲目的,把信仰当作一种“时尚”来看待。另一些信徒不参加聚会,只是心里承认有上帝,而并没有任何团契生活,亦即所谓的文化基督徒。五是由于心灵空虚或生活(学习)痛苦而寻找慰藉。这类信徒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因为传统观点认为,大学生是因为受到挫折(如学习成绩下降、失恋、找不到工作等)才寻找宗教的慰藉。而在实际的调查中,这类学生的比例比以往有很大的下降。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基督徒大学生的信仰动机并不是传统意识形态所说的消极处世,相反是积极主动地处世。

未信教大学生对基督教信仰有兴趣;尽管目前已经信仰宗教的学生仍然是少数,但是在那些不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中,有62%的学生认为人需要信仰,有31%的学生对宗教信仰持有不同程度的兴趣。,宗教信仰对部分当代大学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在没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中,对佛教感兴趣的比例为78%;而对 “基督宗教”(新教和天主教)感兴趣者的比例,总计为9%。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高于习惯上被视为西方文明象征的“基督教”,可能由于难以区分佛、道教及民间宗教,因此对佛教的兴趣也许混杂了对道教及其它民间宗教的兴趣,除了各宗教自身的教义、教理的吸引力,以及家庭宗教信仰的传统、个人生活境遇中的各种事件外,在现实生活中与信徒的人际接触也是重要的因素。由于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景是在校园,因此,在校园里同基督教教信徒的接触,无疑提高了学生对基督教教的了解,扩充了对基督教教的感性认识,增强了未来信仰宗教的可能性。学生在校园里所接触到的宗教信徒,有相当一部分是身边已经信仰宗教的同学,这表明当前基督教教信仰在我国已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很多已信教的大学生并不会隐瞒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并不介意公开自己的宗教信徒身份。当然,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所接触到的,更有可能是来自校园以外的基督徒。这说明,基督教向校园大学生传教的力度远大于其它宗教。这或许是造成基督教在大学生中扩展、传播迅速之印象的主要原因。

三、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通过过此次调查的情况看,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长期客观存在,尽管我们在大学生民族宗教观念的教育、管理和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基督教大学生总体上讲,在学校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包括一些信徒由于信仰不坚定或者只是表面上相信,内心当中却完全没有接受,行为与信仰的不一致,会让其他人产生一定的偏见。更有一些信徒在传福音工作过于热心,这会导致一些人的误解。一位同学在调查中反映:“他们实在太热情,我虽然知道基督信仰是好的,但他们的方式让我感到是强迫我去信。”这暴露出基督徒大学生在传福音上的一些问题。

几点建议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

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概念模糊的情况,我们认为,是由于个别大学生不明白何为真正的信仰,不清楚宗教的教义,不了解国家的宗教政策,才会出现同时信仰多种宗教、盲目参加宗教活动等行为。

高校教育不仅要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更要加强我国宗教政策的宣传。我们发现,在高校中有关职业规划、各类考试的讲座层出不穷,而关于民族、宗教、哲学方面的人文讲座则显得相形见绌。另外,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宗教知识教育和宗教政策宣传的时候,应该注重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手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人自学、课程选修、专家讲座等多种多样的方法;通过知识竞赛、问卷调查、心理辅导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校园BBS、期刊杂志、QQ群等与学生保持良好互动。

2、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

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培养,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党员时,有必要把我国民族宗教知识纳入党校学习培训的必修课内容,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认清宗教与马克思主义两种信仰的本质。入党积极分子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无神论、唯物辩证法。

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同时,是否真正了解大学生的内心所需。比如当前有的学生平时不努力,而在升学、就业、考试的时候选择去寺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他们能够顺利通过。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内心的烦恼转移,但并没有得以完全释放。在宗教中得不到化解的心理问题,依然会积郁于学生内心。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防患于未然。

综上所述,通过对青岛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基督徒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发生根本的转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总体来讲,他们的精神是健康向上的,无论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本着《圣经》的教导。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对别人“爱人如己”,同时积极服务于社会、造福人群。作为信仰的实践者,用行动来“荣神益人”。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信仰上的偏差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

第四篇:高校毕业生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报告

高校毕业生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7-20

调查对象:XX区XX初级中学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调查内容:高校毕业生人才需求状况

调查原因:在当前金融危机波及面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多重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当前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策略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一、社会形势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从整个国家来看,正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部分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

相对而言,师范专业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在整个社会形成严重的供需矛盾,这对大学生本身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大学生的在校学习又发起了一个新的挑战。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我们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就每个个体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两个部分。在专业能力方面,既要有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又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市场能力方面,为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学生必须要了解现在整个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大学生的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信息和结构信息,要了解职位具体的职责要求,扩大自己的认识面,更要了解自己个人就业能力的水平,同时还必须改进自己的展示能力。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调查结果

在访谈中,XX初中的X校长提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饱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师行业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供远大于求。但是社会还是需要人才的,学校也不是不招老师了。那么,现在市场上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呢?以下是

我对问卷中沈校长的选择所作的分析。

1、对毕业应聘生简历取舍的重要因素

X校长选择了专业证书和学生干部工作经历。他谈到毕业院校并不重要,但是必须的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另外,他特别强调,学生干部的工作经历特别重要,他们也非常看重这一项。一般来说,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拥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位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对应聘毕业生面试取舍的重要因素

这里X校长选择了思想道德品质和课堂驾驭能力。相应的对应了教师教书和育人两个重要职责。思想道德是第一位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所以,最近也会听到,某某面试时会在门口放一个纸团来考验应试者。而课堂驾驭能力则是教师基本的能力。可上的好,谁都愿意听,这是任何人都懂的道理。

3、在听等条件下,倾向于选择录用

X校长选择的是重点院校本科毕业生。他说,重点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无疑会比较有利,但是我们非重点的也不应该放弃。毕业院校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我们必须从负开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追赶,在大学期间不断充电丰富自己,以求在毕业时与重点院校同学的竞争不落下风。

另外,非常巧的是,XX初中有多位XX师范学院毕业的老师,在谈到他们的表现时,沈校长赞不绝口,更是在调查表上全勾上了满意。

小结

尽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每年还是有不少教师上岗就业。因此,我们必须在自身方面做到最好,以待检验。本次调查中,沈校长多次告诫说,毕业院校并不重要,只要我们努力,就应该有战胜他们的信心。所以,在学校阶段,我们必须多方面装备自己,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多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且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总之,不管外面环境怎么样,就业讲到最后还在于我们自己,而现在我们能做的也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第五篇:高校生吸烟状况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一.调查背景:问卷调查

发出问卷100份

收回100份

其中有效100份

二.具体分析:

在我们调查的100名大学生中,经常吸烟和吸烟成瘾人数达10%,其中,男生高于女生,三、四年级学生高于一、二年级学生,三者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这些人中上大学以后养成吸烟习惯的高达85%,学生吸烟33%是因为交际应酬,11%是因为长久的吸烟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10%的人认为是为了调节情绪,缓和紧张或尴尬的气氛走上了吸烟的道路的,还有8%的人认为是一种享受.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和预测,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香烟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化学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其化学成分很复杂,从烟雾中分离出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主要有毒物质为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质。在烟草中原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等人体需要的有益物质,如果把它作食用那是有益的,但是把它作为香烟,经过燃烧而释放出烟雾灰尘等,就都变成有害物质。烟草点燃的烟雾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气体部分,占据92%,包括多量的氧和氮无害气体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及微量的致癌、促癌、纤毛毒物质。粒相部分占8%,主要为尼古丁和烟焦油。我国目前我是世界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吸烟年龄日趋减小.青少年吸烟问题不仅已严重威胁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学生控烟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实行无烟学校,并将学生控烟问题列入健康促进学校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吸烟的危害:

1.对呼吸道粘膜产生炎症刺激:如醛类、氮氧化物、烯烃类。

2.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如腈类、胺类、重金属元素。

3.使人产生成瘾作用:如尼古丁等生物碱。

4.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如多环芳烃的苯并芘以及镉、二甲基亚硝胺、β-萘胺等。

5.对人体具有促癌作用:如酚类化合物。

6.使红血球失去荷氧能力:如一氧化碳。

对着如此多的危害我觉得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提出几点建议:

1,消除紧张情绪:

紧张的工作状况是您吸烟的主要起因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拿走您周围所有的吸烟用具,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程序。在工作场所放一些无糖口香糖,水果,果汁和矿泉水,多做几次短时间的休息,到室外运动运动,运动几分钟就行。

2,体重问题:

戒烟后体重往往会明显增加,一般增加5-8磅。吸烟的人戒烟后会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速度,并且会吃更多的食物来替代吸烟,因此吸烟的人戒烟后体重在短时间内会增加几公斤,但可以通过加强身体的运动量来对付体重增加,因为增加运动量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吃零食最好是无脂肪的食物。另外,多喝水,使胃里不空着。

3,加强戒烟意识:

明确目标改变工作环境及与吸烟有关的***惯,戒烟者会主动想到不再吸烟的决心。要有这种意识,即戒烟几天后味觉和嗅觉就会好起来。

4,寻找替代办法:

戒烟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受到引诱的情况下找到不吸烟的替代办法:做一些技巧游戏,使两只手不闲着,通过刷牙使口腔里产生一种不想吸烟的味道,或者通过令人兴奋的谈话转移注意力。如果您喜欢每天早晨喝完咖啡后抽一支烟,那么您把每天早晨喝咖啡必成喝茶。

5,打赌:

一些过去曾吸烟的人有过戒烟打赌的好经验,其效果之一是公开戒烟,并争取得到朋友和同事们的支持。

6,少参加聚会:

刚开始戒烟时要避免受到吸烟的引诱。如果有朋友邀请你参加非常好的聚会,而参加聚会的人都吸烟,那么至少在戒烟;初期应婉言拒绝参加此类聚会,直到自己觉得没有烟瘾为止。

7,游泳、踢球和洗蒸汽浴:

经常运动会提高情绪,冲谈烟瘾,体育运动会使紧张不安的神经镇静下来,并且会消耗热量。

8,扔掉吸烟用具:

烟灰缸,打火机和香烟都会对戒烟者产生刺激,应该把它们统统扔掉。

9,转移注意力:

尤其是在戒烟初期,多花整理编辑文章:xiexiebang.com点钱从事一些会带来乐趣的活动,以便转移吸烟的注意力,晚上不要像通常那样在电视机前度过,可以去按摩,听激光唱片,上因特网冲浪,或与朋友通电话讨论股市行情。

为了健康,提倡人人戒烟。戒烟的关键第一是认识,第二是决心,第三是恒心。因此戒烟的关键在自己。

三.结论:

大学生吸烟率增加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需要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和强化干预措施加以控制.控制吸烟就是要达到逐步减少卷烟等制成品的消费水平,这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减少了对健康的损害,这是“利”的一面;另一方面它会使烟农和卷烟生产及销售商减少产量和销售量,这是“弊”的一面。也许,还会预期政府由此而减少烟草带来的税收。我们需权衡利弊孰大,从而决定政策取向。

下载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9高校党员信仰状况探析及对策

    党建纵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31 期 高校党员信仰状况探析及对策 口何敦培 摘要:近些年来,高等院校部分党员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信仰变化,个别党员甚至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 2009年6月24日8:03:43来源:威海晚报[字号:大 中 小] 日前,国家统计局威海调查队发布“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1287份有效调......

    高校师生交往状况调查报告(5篇)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当代和谐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师生冲......

    高校生互联网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凭借多媒体的强势地位,被越来越多的人和群体所接受并使用。互联网络的普及,给高校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但在学习......

    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人:林欢 调查时间:2013年暑假 调查地点:汕头 调查对象:汕头市大一学生 调查方法:网上问卷一调查概况 1调查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大全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去年寒假我就我们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做了一次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内容主要如下 (1).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寄出......

    首份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出炉

    首份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出炉 3年前提出“蚁族”概念的青年学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微博)副教授廉思近日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群体,并称这个群......

    关于部分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部分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3.7.25~2013.8.3 调查对象:网友,同学 调查地点:互联网 调查方法:普查法,通过问答调查 调查人: 新学期刚刚开学,就听到一些大学校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