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加快培育规上企业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时间:2020-11-25 12:2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于加快培育规上企业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于加快培育规上企业调查报告》。

第一篇:对于加快培育规上企业调查报告

关于加快培育规上企业的调查报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企业”)是指应税货物销售额在 2000 万元以上、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以一般纳税人资格申报并经统计部门核定的工业企业。新常态下,工业进入集中发展、集聚发展、集群发展的新阶段,规上企业的数量多少、规模大小、水平高低、效益好差、带动能力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规模工业增加值又是地方政府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快培育壮大规上企业,既是省市的要求,又是部门的职责,更是企业的期盼,尤其是对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工业升级、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意义重大。

截至年底,我县共有规上企业 85 家,居全市第 4 位;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 42.83 亿元、增长 12.3%,占全市总量的 6.2%,居全市第10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88亿元、增长14.03%,占全市总量的 5.8%,居全市第 11 位;实现利税 27.8 亿元、增长 11.7%,占全市总量的 7.6%,居全市第 12 位;上交税金 0.84 亿元、减少 18.1%,占全市总量的 2.3%,居全市第13 位。数据表明,我县规模工业经济在全市所占比重小、排位靠后,企业不多、总量不大、产业不强、结构不优,工业

经济仍然处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1.项目推进速度慢。有些项目受设计规划、资金筹措、土地供应、证照办理、水电安装、施工天气等因素影响,建设周期拉长,不能按期竣工投产,影响规模工业企业申报;有些项目虽然顺利竣工投产,占地也大、用工也多,但由于是“两头在外”粗加工企业,不急于办理环评、安评手续,随意延长试产期,企业未申报税收或应税收入太少,无法申报规模工业企业。

3.企业缺乏根植性。有些企业虽在 XX 运行多年,但总部一直设在沿海发达地区,在我县所建的厂房相当于一个生产车间,无技改扩产和自营出口计划,也不在 XX 办理成本结算。有些企业并不在 XX 投资建厂,而是租赁厂房生产,无做大打算,无长远规划,政策享受期满便迁往外地,影响规模工业企业申报。

5.帮扶等工作不到位。有的企业未及时办理相关批文或登记备案,加上帮扶人员责任不强,服务缺位,造成资料不全或资料填报不规范,影响规工企业成功申报;还有少数企业本来培育成规模工业企业,由于年报不及时,被统计部门排除在外。有些乡镇和单位认为完成了年度申报任务即可,对一

些明明达标的企业拖着不报,计划在次年申报,以便减少下年度压力,而不了解跨年度申报规上企业难度更大,机会更少。

三、几点建议

第二篇: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行动计划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整改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问题,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重点,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以“突出引导、注重集成、加强联动、重点推进”为原则,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奋力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建成创新型省份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到2021年,力争全省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500家,带动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0%左右。

三、重点任务分工

(一)加大培育力度,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源头供给。

1.实施“小升高”培育行动,加速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进程。对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据库,按照一定条件建设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和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库,对入库企业在知识产权申请、研发费用归集等方面实施一对一辅导,省财政科技经费对入库企业按照上经税务部门备案、可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补贴。

2.鼓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国家高新区、郑州航空港区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资金奖补,激发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省财政科技经费每年按照各地奖补政策标准的一定比例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配套奖补。

3.开展“高企培训中原行”活动,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和培训力度。省、省辖市联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涉企科技政策培训,实现全省各省辖市、县(市、区)培训全覆盖。结合科技创新政策进企业活动,开展“千人万企”科技政策服务进基层行动,从全省遴选1000名政策辅导员,为10000家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政策、财税政策服务工作。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国家高新区、郑州航空港区要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台账,建立挂钩帮扶机制,对每家企业明确时间表和责任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跟踪辅导和服务。

4.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引进计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团队和技术创新成果引进力度,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在我省转移转化。

(二)加强认定管理,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水平。

5.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力度,根据工作需要增加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认定批次。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国家高新区、郑州航空港区要注重宣传动员,及时做好申报材料受理、审查和推荐上报工作。

6.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过程中,基层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审查内容,畅通申报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责任共担、成绩共享、各尽其能、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

7.调整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专家库,吸引更多熟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和产业发展情况的专家入库;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网络评审系统,进一步提高评审认定工作效率。

8.建立健全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专项审计(鉴证)中介机构信用制度,研究制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动态管理,引导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合理、合规、合法的专业化优质服务。

(三)加强资源集成,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

9.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简化税收优惠备案程序,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办税成本,确保应享尽享。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情况的统计分析及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

10.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统筹项目、平台等各类创新资源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明确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作为企业申报重大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的前置条件。

11.设立创新发展基金等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积极开展“科技贷”“科技保”等科技金融服务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先将高新技术企业列为省、省辖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支持其上市融资。

12.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绿色”通道,提供申请加快、维权援助、人才培养和费用减免等服务。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联系机制,明确专人负责联系。支持企业开展专利导航工作,培育建设一批知识产权强企。

(四)加强载体建设,厚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沃土。

13.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工作重点,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增幅情况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增长的主阵地。

14.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支持、指导有条件的省级高新区积极申报创建国家高新区。加快遴选布局一批省级高新区,优化高新区发展整体布局,并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作为省级高新区考核的重要指标。

15.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开展,加快在全省布局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新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150家以上。支持省级以上高新区布局建设一批“双创”基地。加强工作考核,将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考核指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及时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要将当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纳入省辖市及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定量指标体系,明确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建立工作台账,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完善服务体系。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专门机构、完善工作手段、安排专项经费,切实建立一支高效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训、认定、统计和服务队伍,加快培育专门服务机构和人才,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流程服务体系。

(四)营造发展环境。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创造优良发展环境。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效宣传和总结表彰,不断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篇:加快工匠精神培育,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加快工匠精神培育,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2-000-03

摘要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高超职业技能和良好人文修养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作出“企业+工匠精神=品质、品牌、信誉、信心”的重要批示。在此背景下,如何结合企业发展自身实际,探索总结工匠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内涵,形成完善的内容体系和培育机制,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企业创新 企业文化

静安置业集团是1996年政企分离,由静安区房地局转制组建成立,是一家综合性的房地产开发集团。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需要大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静安置业集团对培育“工匠精神”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形成常态培育机制,涌现出了以吴公保为代表的“上海工匠”和一批先进劳模,为企业抢抓机遇谋发展、转型升级创一流创造了新天地,也取得了良好声誉和品牌形象。

一、从核心上着眼,深入解读“工匠精神”的实质及内涵延伸

(一)“工匠精神”的概念解析

何谓工匠精神?简言之,“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遗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就其价值内涵而言,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高超职业技能和良好人文修养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包括对职业的热爱与专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态度与精益求精的精神、具有品牌意识、勇于创新以及对“道技合一”境界的追求。

不难看出,工匠精神是从匠人精神中凝练升华的理念。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对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完美,努力把品质从99% 提升到99.99%的精神;其次是一种追求,以质取胜的价值取向,以及对事业无比执着的职业追求;再次是一种品质,执着于产品和品牌,锲而不舍、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品质;最后是一种氛围,是全社会对工匠们的敬意,以及其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

(二)“工匠精神”的古今传承

“工匠精神”并非舶来品,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在《疱丁解牛》一文中就有工匠精神巅峰之作的描述,所谓“以无刃入有间,游刃有余,若合符节”。《诗经?卫风?淇奥》中写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以工人加工器物来比喻君子研究学问和陶冶品行的精益求精。

中华民族匠心独具之作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从古代的“子冈牌”到“供春壶”,从“长城砖”到“样式雷”,从民族品牌美名远扬到屹立世界500强,从传统的民族工业到“中国制造2025”强国计划,无不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彰显了大国工匠的极致追求。

(三)“工匠精神”的?r代内涵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时代特征。创新无疑成为其首要内涵,这对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工匠精神”的回归,体现社会发展从注重“量”到注重“质”的转变。这是因为,工匠精神直接连接当前社会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它精准地表达了这个时代的现实需求以及未来方向,即互联网时代创新力量凸显、实践精神复兴、专业化生存发展;更自由的新型协作关系建立、个人力量超越组织体制力量的趋势、人的价值的重塑。

二、从形势上分析,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集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工匠精神”是推进集团改革转型升级的需要

伴随着静安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静安置业集团依托物业服务管理、房产开发置换、商业地产运营、建筑装饰装修四大产业发展,均取得较好成效。在深化国企改革、实现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静安置业集团面临严峻的外部考验和挑战。和其他企业相比,集团自身发展还存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商业运营模式传统、经营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水平不够、现代企业运营经验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继续固守原有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做法,走跟随式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必须按照深化国企改革和区属房管企业转型发展的总体部署,加快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而弘扬“工匠精神”对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工匠精神”是加强集团员工队伍建设的需要

静安置业集团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需要,推出《2014年―2018年干部与人才建设规划》,形成干部培养 “三渠道、四机制”,持续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随着集团“创新发展、四轮驱动”战略目标的实施,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与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不相匹配的问题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人员新老交替、主体专业结构性缺员、高精尖人才匮乏、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紧缺建筑施工、规划设计、资本运营、开发经营,甚至是物业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以及从事新兴业务和“互联网+”的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企业员工主力军的80、90后新生代员工,观念非常开放,但是一些员工,心态较为浮躁,追求做管理者,做技术的意愿不强。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快速提升员工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而“工匠精神”则是员工加强学习、提升技艺的“能力之基”,对于企业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业绩的重要抓手具有重要意义。

(三)“工匠精神”是弘扬集团优良传统的需要

在服务静安区域经济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静安置业集团形成了“追求卓越、勇于跨越;敢为人先、争创第一”的企业精神,这是企业新一轮发展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从目前来看,随着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互联网等现代电子媒体的普及,员工思想意识、价值认同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同时,集团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精神懈怠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存在,慢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不足,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不够。所以,必须凝心聚力,进一步加强员工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精气神。而“工匠精神”则是引导员工队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信念之魂”,对于继续弘扬置业集团优良传统、加强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从机制上落实,以工匠精神铸就集团发展升级版

静安置业集团深刻认识到工匠培育既是国家战略形势所向,又是集团内在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关乎集团品牌建设与精神标志。在牢牢把握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基础上,置业集团紧贴企业自身发展特性需求,多措并举推动工匠培育创新实践,确保在企业的每一寸土地上播洒“工匠”精神的种子,让“工匠”之花盛开,为做大做强做优集团事业增光添彩,为静安、为上海的新一轮改革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强思想,重引导,积极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1、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有序有力推进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工匠精神能否有效地落实,关键看组织机制是否秉承工匠精神的精神理念与要求进行设置。集团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工匠精神,成立了工匠培育领导小组,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亲自担任组长,集团工会主席、总工程师任副组长,集团宣传部、人力资源部、工会以及下属子公司有关同志任组员,对工匠培育计划的标准化制订、带教激励、宣传推广、资源优化、培训教育等方面进行总体统筹、全面把控,从机制上保障员工把精力放到品质的提升与精益求精上,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考核、有激励的“四有”机制,有序有力推动了工匠培育工作。

2、因势利导,广泛发动,“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企业的发展、“工匠精神”的孕育和传承,某种意义上,关键是人的思想、?^念的发展,确立工匠精神的价值观。这就需要将工匠精神落到员工个人的思想行为,做到知行合一。集团工匠培育领导小组组织集团上下开展“工匠精神”大讨论,动员广大职工努力践行“工匠精神”,发挥主力军作用。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带队到各基层企业开展调研,层层发动,结合集团发展特性需求,准确定位,形成了“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无私奉献”的工匠标准。领导小组还紧密结合集团发展愿景、集团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区情国情的宣讲,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使员工更加清楚集团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方向,较好地起到了引导、激励和凝聚员工的作用。

3、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共融共进。企业文化是基业长青的基石,能够经年传承不变的工匠精神,其承载这一精神的就是企业文化。静安置业集团将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厚植工匠文化,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之成为每个职工的主流意识和精神坐标。集团工匠培育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开展了弘扬“工匠精神”读书征文活动、“传承工匠精神、为企业争光添彩”职工演讲比赛、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宣讲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在全集团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全面形成“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的新型员工队伍。同时,集团工会还精心制作了《群贤毕至?群英荟萃――劳模先进画册》,为广大职工群众竖起一面旗帜、一根标杆,从各个维度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学习劳模先进和工匠精神,让每位职工带着一份“匠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

(二)强素质,展风采,以技术引领提升员工队伍“匠艺”

1、坚持“党管人才”,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引领职工素质提升机制。静安置业集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工匠培育有机结合,提升职工政治素养和严细求实、甘于奉献的“匠德”,实现自身成长与企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集团领导提出工匠培育要实现“一个目标,两个提高”。即:围绕“创新发展、四轮驱动”战略目标,全面提高集团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夯实人才梯队结构,全面提高集团核心竞争力,为集团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总资产100亿,净资产50亿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这一愿景的引领下,着重培养建筑施工、规划设计、资本运营、开发经营、以及创新型人才,掀开静安置业集团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新的篇章。

2、坚持“科技兴企”,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智力支持。随着集团“四轮驱动”战略实施和城市更新项目的逐步推进,集团在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骨干队伍的短缺的情况日益显现。为此,集团专门成立了技术委员会,一方面旨在通过集团内部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集聚和资源共享,提高效益,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通过传帮带,带出一批跟得上集团发展的技术骨干力量。同时,技术委员会负责工匠培养的标准化制订和对工匠领军人物的正面引导,以下属子公司装饰公司保留保护修缮工艺为切入点,逐步形成规范的培育机制和体系,为培育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为员工搭建了一个探索创新发展,掌握高新技术,攻克技术难题,提供信息指导,培育后备人才,提升综合能力的平台。

3、坚持多策并举,积极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静安置业集团以“建功十三五”为主题,以争创“工人先锋号”、劳模先进为载体,紧密结合集团承揽和参与的美丽家园、全项目修缮、旧住宅小区标准化管理、静安寺广场改建等重大民生实事工程和企业主营业务,党政工团齐上阵,组织开展技术革新、岗位练兵和劳动竞赛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弘扬工匠精神爱岗敬业主题教育,引导员工立足工作岗位练思想、练作风、练技能、知规章、懂流程、严行为,尽可能多的培育一批小能人、小专家、小工匠,努力打造富有匠心匠艺匠品的员工队伍,进一步推进经营发展和转型发展,为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再创佳绩。

(三)树标杆,创品牌,工匠培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1、典型引路,先试先行。2017年,集团以评选“静安工匠”、“上海工匠”作为检验集团工匠培育成果的一块试金石,在全集团上下进行了发动和推荐。经过层层选拔筛选,下属子公司装饰公司吴公保成功获得首届“静安工匠”称号。在评选“上海工匠”时,吴公保以其在保留保护建筑方面的工艺技能和突出贡献,赢得了上海工匠培养选树申报办公室的一致认可。现场评审更是以一句“一生雕刻保存城市记忆,用心良苦耐心提携工匠修行”的评语高度评价了置业工匠的精益品质。

2、拓展载体,打造品牌。工匠工作室是培养职工的平台、技术创新的平台,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静安置业集团以保护保留建筑修缮工匠吴公保和旧区改造领域的动迁工匠蓝国平为典型,成立吴公保工作室、蓝国平工作室,充分发挥置业工匠的示范和领军作用,形成“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方、造就一代”的工作模式,使工匠工作室成为生产一线优秀人才的“孵化器”、提高创新能力的“加速器”、强化“岗位奉献、岗位建功、岗位成才”的“助推器”,为企业培育出一批有核心技术的工匠队伍和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

3、师徒带教,常态长效。静安置业集团开展了“师带徒”活动,与青年职工签订“师带徒”合同,共结成师徒对子30 对,使得工匠技能得以传授、经验得以传递、精神得以发扬光大。通过师徒结对,重点培育技术业务能力和房屋技术管理两大个版块的人才,明确了从建筑、结构和设备三方面进行师徒带教和授课培训。同时,建立了《工匠师徒带教制度》,明确了带教职责、组织分工、带教考核评估和激励机制,形成工匠培育常态长效机制,使一个工匠能带出十个、百个工匠乃至更多的工匠队伍,努力创造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

第四篇:资中县加快培育工业规模企业的实施方案

资中县加快培育规模工业企业的实施方案

规模工业企业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主力军,是带动产业优化升级的中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为充分发挥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培植一批主业突出、辐射明显、竞争力强的规模企业,大力推进全县工业化进程。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化为导向,规模化为目标,集约化为重点,信息化为手段,加大投入,强化扶持,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做大传统企业,做强优势企业,提升新兴企业,促进工业规模企业的快速增长,为把我县打造成为成渝经济区中等工贸城市而努力。

(二)总体目标:全力实施规模带动和大企业战略,确保到2012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220户,销售收入超1亿元以上企业5户以上。到2015年,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50户;全县形成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50户,其中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2户,5亿元以上的企业10户;国家级名牌和驰名商标各2个,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各20个以上。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

(三)优先要素供给。在融资渠道上,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协作交流活动,营造气氛,提供平台,促进银企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提高“银企双向选择”的命中率和贷款到位率。不断扩大担保公司担保资本金规模,2012年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总额在1亿元以上,以后每年递增30%以上,切实解决规模企业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立担保机构。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要主动介入,加强对接,帮助企业提高授权、授信额度;制定奖惩考核办法,加大对金融部门的考核,扩大贷款总量,确保能够基本满足企业正常经营和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确保存贷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力争新增工业贷款占新增贷款总量的60%以上。规范企业贷款过程中的抵押物评估收费标准,不得要求企业或担保机构重复评估,公开工商、国土、房管等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的收费标准。在电力供应上,按照有序供电的要求,积极协调规模企业生产、建设用电。在建设用地上,对发展前景广阔、支撑带动力强的项目,优先安排报批用地计划,县国土局要定期调整企业供地计划,优先保证优势龙头企业发展用地需求,新批土地价格享受资中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文件规定的优惠。在交通运输上,加强综合协调,建立运输快速通道,确保重点物资和煤炭等主要原辅材料的运输畅通。

(四)鼓励加大工业投入。对列入省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优先安排争取国家和省财政的贴息政策。对促进技术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的关键设备,企业可在申报纳税时自主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办法,同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对国产设备投资的,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优惠政策。

(五)推进技术创新。鼓励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对建立 企业产品开发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通过市、省级或国家级认定或新获得省级或国家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除为企业争取国家和省市补助资金外,由同级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0.5万元、2万元、10万元。对当年实施的市、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项目,经市级以上鉴定确认,可凭新产品鉴定证书、宿迁市企业技术开发项目确认书,办理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手续,由同级财政一次性给予0.5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

鼓励企业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系列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和ISO18000系列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对新获得上述每一项体系认证企业,由同级财政一次性奖励1万元。

同级财政一次性奖励5万元。此条款中的所有奖励资金全部奖励给企业经营层,奖励金额的60%奖励给法人代表。

(六)激励全民创业。在县经济开发区以外的企业(没有享受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自列入规模以上企业统计之日起,较上一当年新增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予以50%奖励。同时,所以规模以上企业实际入库税收(按同口径计算)年增幅幅度超过10%的部分,享受招商引资企业前5年全部奖励,后5年减半奖励的优惠政策。

(七)促进做大做强。设立规模企业发展奖励基金。对首次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工业企业,由同级财政一次性分别奖励1万元、10万元、20万元。对纳税(消费税除外,下同)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纳税比上年增长的部分,由同级财政按8‰奖励给企业经营层,奖励金额的60%奖励给法人代表;对首次入库税收达到500万元、1000万元、1500万元的工业企业,且增幅超过平均增幅的,由同级财政一次性分别奖励5万元、10万元、15万元。

(八)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开展“双创”活动,逐步引导企业实现由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的转变,形成名牌产品的规模经济、放大效应和集聚效益。鼓励企业注册注册自主商标,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由同级财政一次性给予20万元、5万元和0.5万元的奖励;对新创建驰名、著名和知名商标的企业,由同级财政一次性给予20万元、5万元和0.5万元的奖励。对新获国家级免检产品的企业,由同级财政一次性奖励10万元。条款中的所有奖励资金全部奖励给企业经营层,奖励金额的60%奖励给法人代表。

企业当年经营业绩的认定,必须经中介机构审计,并由县经贸、财政、统计、国税、地税、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审核确认。如与其它有关文件奖项设置相同的不重复计奖,对企业销售与纳税以最高奖励金额为准,不重复奖励。对涉及企业经营层和法人代表的所有奖励以最高奖励金额为准,不重复奖励。

三、组织保障和环境优化

(九)强化行政推动。成立资中县工业规模企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县经贸、发展改革、财政、人事、国税、地税、统计、物价、外经贸、科技、人行、规划、国土、环保、工商、质监、交通、公安等部 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经信局,负责培育规模企业的协调和服务工作。

(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每年定期举办企业家论坛、专题讲座,或高层次培训、组织国内外学习考察等,为企业经营者学习交流、拓宽思路等创造条件。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法人,在符合有关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其参加各级劳模、先进评选活动,提高企业家政治待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对通过MBA等学习并取得学位的企业法人,在我县企业工作期间由县政府每月发放200元津贴。

(十一)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对企业新引进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才,且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合同的,由县人事局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对企业新引进本科以上且与企业签订三年以上合同的,在企业工作期间本科学历的由县财政每月给予100元津贴,研究生学历的由县财政每月给予200元津贴,博士生学历或高级工程师的,由县财政每月给予400元津贴,并在住房上给予购买安置房待遇,子女入学免收择校费。

(十二)创优发展环境。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有利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用足、用活、用透。对截留政策、消极办事的部门和单位给予公开曝光,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人和事坚决予以查处。坚决整治“四乱”行为,未经批准不得搞面向规模企业的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安全等重大问题的检查除外)。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 减的原则,进一步清理现行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新设立收费项目。为规模企业发放投资乐园卡和颁布重点服务单位牌,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第五篇: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

以“林果业管理增效年”为契机

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

根据《XXXXX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XXXXX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各乡镇场开展以“林果业增效年”为契机加开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并通过现场参观、个人了解、专题考察、座谈讨论等形式了解基层林果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林果业工作实践和对发展我县特色林果业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林果业管理增效年”必须明确其主要目的和内容 按照自治区建设环塔里木盆地1200万特色林果产业带和地区提出的打造“中国枣园”、构建农牧民高收入框架的奋斗目标,把大力发展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作为优化林果产业结构的切入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突破口,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林果业区域布局形成。

XXXXX把林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具潜力的产业培育发展通过加快林果业基地建设,优化林果业结构、加大科技培训,突出抓好林果业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的落实,以“病虫害综合防治、果树夏季修剪、增加物化投入、高标准示范园建设”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各项技术措施的全面落实,推进林果业发展向标准化、高效益转变。以红枣、核桃及杏、香梨等果品为主,干鲜果品并重的林果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成为大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改善生态、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XXXXX林果业发展现状和布局

近年来,我县把大力发展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作为优化林果产业结构的切入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突破口,取得一定成效,林果栽植面积扩张、产量增加,林果种类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我县各类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果品及果制品已远销国内外市场,多次在全国林果产品博览会、学术研讨会上获奖。2006年被农业部和国家XXXXX分别命名为“中国灰枣之乡”、“中国小白杏之乡”,已成功注册“库车白杏”、“库车白杏干”、“库车酸梅”、“库车酸梅干”、“库车阿克沙依瓦葡萄”、“库车药桑”等6个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17万亩香梨持有“库尔勒香梨”“梨园证书”、占梨园总面积的94.8%,申请登记“注册果园”2.25万亩。

我县林果业十一五规划面积为68万亩,目前全县果园总面积已达59.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5.7%,完成规划任务的87%。其中:红枣13.71万亩(完成规划的55%,明年嫁接建园4.4万亩后即完成规划任务的72%)、核桃16.95万亩(完成规划的113%)、杏21.05万亩(完成规划的111%)、香梨4.39万亩、葡萄1.46万亩、酸梅0.74万亩、石榴0.16万亩、桃0.53万亩,均完成规划任务的100%。杏、红枣、核桃、香梨、葡萄等树种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酸梅主要分布在乌恰镇、玉奇吾斯塘乡、阿拉哈格镇、齐满镇、墩阔塘镇等,桃主要在乌恰镇、伊西哈拉镇、玉奇吾斯塘乡、阿拉哈格镇、哈尼喀塔木乡、乌尊镇等。2008年全县果品总产量26.55万吨(其中:杏18.88万吨,葡萄3.38

万吨,香梨2.83万吨,红枣0.396万吨,核桃0.298万吨,酸梅0.31万吨),实现果品总产值41010.75万元,其中特色林果产值39717.73万元,农民人均林果收入72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4586)的15.7%,特色林果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拉动农民增收作用日益明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林果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栽植、农牧民素质培训等方面都比较欠缺,加之林果病虫害的危害、面积有扩大趋势,林果业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随着林果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林业科技现状与生产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是林业科技队伍人员数量和整体科技水平,已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缺乏真正技术过硬、专业水平较高的林果业专业和林业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人才。二是近年来经济林病虫害蔓延加快,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十分紧迫。三是果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低,保鲜仓储严重不足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县现有果品加工企业总收购能力约5万吨,仅占全县果品总产量的18.8%,而且果品加工企业门类不齐,加工品种单

一、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

3、林果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但栽培管理技术和肥水投入不足,经济效益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增产增收作用。

4、随着全县果园面积的迅速扩大,病虫害发生蔓延严重,对林果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5、林果业具有前期建设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果园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林木优良种苗、肥水管理、技术人力、病虫害防治等投入都很大,农民承受能力有限、制约了产业发展。

四、以“林果业管理增效年”为契机,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的意见与建议

1、在机井灌溉、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方面、新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方面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

2、上级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像小麦、棉花给予良种补贴一样,在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与科技服务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3、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建议以项目建设支撑病虫害防治事业,确保林业生态安全。

4、加大对果农林果业技术管理培训力度,提高各级林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广大果农的科学管理水平。

5、林果业具有前期建设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果园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林木优良种苗、肥水管理、技术人力、病虫害防治等投入都很大,农民承受能力有限、制约了产业发展。需要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像小麦、棉花给予良种补贴一样,在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与科技服务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五、工作对策

(一)加强组织保障――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考核及奖励机制

按照“事前部署、事中指导、结果通报”强化指挥监督,严格生产考核。制定《XXXXX实施林果业管理增效年管理考核办法》、《乡镇领导干部、林果业技术人员林果示范园考核办法》、《林果业示范园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巩固林果管理三级园,县乡技术员与示范园管理挂钩,党政领导与技术员“捆绑式”管理。以示范园的生产投入、技术应用、措施到位、产量效益、示范带动等项作为考核评价指标,对每个示范园进行验收。加大林果业在农业生产考核的比重,强化指导监督,充分调动广大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主动参与林果业管理的积极性,从全县考查选派九名林果专业技术人员到九个林果业大乡任科技副职,抓示范园的管理和林果营销环节的组织协调,任职期限三年。抽调农口单位干部181名组成林果关键技术落实督查组,按统一标准督查施肥,保证投入。把握林果业技术关键环节,适时召开针对性的现场会、观摩会。通过专家或林果技术员现场讲解、现场点评,确保了各项技术措施不走样、不打折。

(二)落实资金保障――加大“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力度

2008年我县已投入林果业发展资金共计1422.72万元,其中县财政出资1254.72万元。主要用在:一是示范园追肥和挂果园喷施叶面肥,完成县乡村三级领导示范园追肥7次,挂果园香梨、酸梅、核桃、红枣等花期喷施叶面肥活菌剂(氨基酸)、硼砂、“枣丰灵”等5-7次;二是病虫害综合防治,三是对红枣嫁接建园成活率达到85%的农民给予每亩100元

补贴,四是开展林果业检查评比奖励优胜乡镇等。2009年我县将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资金扶持力度,投入资金1973.1万元用于林果业奖励资金、补贴资金――660.05万元、病虫害防治资金――673.4万元、林果业宣传、技术服务费用――365万元、建设烘干房补贴资金――52万元、林果业项目配套资金—222.65万元

(三)夯实技术支撑――加强林果业技术培训,强化林果业标准化管理

一是加大科技宣传面,提高科技转化率。开辟电视专栏,制作、播放林果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专题片,送发《XXXXX果树管理工作年历》、《红枣病虫害防治》《核桃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册。二是狠抓技术队伍建设,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强化服务宗旨。县乡两级共举办脱产集中培训班培训县乡林果技术员培训林果技术员134人、乡镇村领导431人,结合科技下乡等培训农民技术员1216人、农民技术能手15348人次。三是把握林果业技术关键环节,适时召开针对性的现场会、观摩会。通过专家或林果技术员现场讲解、现场点评,确保各项技术措施不走样、不打折。果树生长季节每隔20天左右即召开一次现场会、每月召开一次农口例会,总结前段工作、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及时解决林果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林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果树树势恢复,降低了冻害损失,实现了早见效和产量与效益的增长。

(四)健全病虫害防御体系,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病虫测报防控体系,整合机构,集中力量,充分发挥人员、设备、技术的利用率。制定县有害生

物入侵防治预案,整合农技植保站、园艺组及森防站,成立XXXXX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整合乡镇农机站、林业站技术人员,组建林果病虫害防治服务队和乡、村测报队伍,每村配备测报员,专人负责有害生物分类、登记、汇总、分析,提高了有害生物防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二是坚持生物、物理防治为主,化防为辅,高效低毒安全,城乡同防,各种防治方法综合运用,春季病虫害防治中,将喷洒石硫合剂、绑扎束膜阻击带、杀虫灯诱杀、冬翻冬灌清园、刮老树皮、涂粘虫胶、人工捕捉抹除等防治技术综合运用、常抓不放,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将县城风景树与驻库单位、住宅小区的病虫害一并抓。财政出资购买杀虫灯及配件,由农技站负责对全县4321盏杀虫灯进行维修,并在重点果园集中开灯。购硫黄粉400吨、生石灰300吨、波美计230支,集中大型喷雾器436台(其中新增133台),以村为单位成立石硫合剂熬制及喷洒队223支,分别与村签订合同,每支队伍12人。全县共熬制石硫合剂2002吨,药液由村委会免费统一提供,机械由村里租赁,按每亩费用6-9元,每次作业后户主验收签字,年底一次收费,合同一定两年,按照“四统一”,乡不漏村、村不漏户,完成石硫合剂统防统治面积44.1万亩。春尺蠖防治任务10万亩,完成13.881万亩,其中飞机防治81000亩,农区人工防治57810亩。当前按照“四统一”,较往年(5月20日)提早20天开始防治枣瘿蚊、预防食心虫,防治枣瘿蚊10.73万亩,防治食心虫、蚧壳虫27448亩,今年上半年,腐烂病、食心虫、枣瘿蚊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危害程度较历年都轻。三是高度重视果树冻害防御,确保林果业安全越冬。把红枣、核桃幼树埋土保护,树杈包裹等防冻技术作为常规管理措施,全面落实到林果业秋冬季管理中。采取从冬前抓御雪防寒,雪后清扫树盘、树杈积雪,到早春覆膜提温、加强肥水的一系列措施,防灾减灾。

(五)培育龙头抓项目,推进林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特色果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争创名牌。已成功注册“库车白杏”、“库车酸梅”、“库车药桑”等6个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17万亩香梨持有“库尔勒香梨”“梨园证书”、占梨园总面积的94.8%。二是积极开展绿色和有机果品生产,严把果树种植、施肥、防病等生产环节技术关口,建设无公害果园6.02万亩,绿色果园3万亩。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新引进了新疆天枣源龟兹生物肥技术公司和XXXXX金泰木业有限公司等两家龙头企业,建设总投资1.78亿元、年产值4.8亿元。其中天枣源龟兹生物肥技术公司可年产林果有机专用肥20万吨,能满足40万亩基地林果有机肥需求。四是积极组织参加乌鲁木齐、上海、北京等地经贸洽谈和农副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利用各种媒介强化宣传推销,进一步扩大我县果品品牌在疆外市场知名度。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林果业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林果业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发展林果业决定,全面实施以林果业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和林果增效年活动,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打造精品果园,提高林果生产综合管理水平,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实施林果业工程带动,强化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提高林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努力完成2009年的各项指标任务。

下载对于加快培育规上企业调查报告(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于加快培育规上企业调查报告(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快培育工业规模企业的若干意见[五篇范文]

    关于加快培育工业规模企业的若干意见泗发〔2006〕17号 工业规模企业是实施“工业突破”战略的主力军,是带动产业优化升级的中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为充分发挥工业在......

    增强合规意识 培育合规文化

    增强合规意识 培育合规文化 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成长离不开合规经营,更是与防控金融风险相伴,而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必将为农信社经营理念和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依托和......

    增强合规意识_培育合规文化

    增强合规意识 培育合规文化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成长离不开合规经营,更是与防控金融风险相伴,而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必将为农信社经营理念和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依托和......

    培育合规文化建设和谐信合

    **县农村信用联社为全面引深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合规管理 ,从源头上防范案件发生,切实建立起防范案件和违规行为的长效机制,控制案件苗头,不断加强合规经营,提升合规风险......

    增强合规理念 培育合规文化

    增强合规理念培育合规文化全面夯实农信社经营管理基础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增强合规理念,培育合规文化,全面夯实农信社经营管理基础”。所谓“......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本篇为中国人才网小编精心选择,希看可以帮到大家,看大家喜欢。 时间:2007-6-13 地点:武隆县城散 目的:寻觅街头错别字,并记载下来,改正。 分析: 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

    品牌培育-企业文化建设

    ●【行业共同价值观】 【国家利益至上 消费者利益至上】 国家利益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员,湖北中烟时时刻刻将国家利益摆在最为崇高的位置。湖北中烟所获......